CN112422648B - 数据同步方法和系统 - Google Patents

数据同步方法和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422648B
CN112422648B CN202011224597.XA CN202011224597A CN112422648B CN 112422648 B CN112422648 B CN 112422648B CN 202011224597 A CN202011224597 A CN 202011224597A CN 112422648 B CN112422648 B CN 11242264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ata
synchronized
synchronization
identification information
data synchroniz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224597.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422648A (zh
Inventor
黄海斌
杜巍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ByteDance Network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ByteDance Network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ByteDance Network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ByteDance Network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224597.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422648B/zh
Publication of CN11242264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42264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42264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42264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10Protocols in which an application is distributed across nodes in the network
    • H04L67/1095Replication or mirroring of data, e.g. scheduling or transport for data synchronisation between network nod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3/00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testing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3/50Testing arrangem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06Protoc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file transfer, e.g. file transfer protocol [FTP]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Information Transfer Between Computers (AREA)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同步方法和系统,该方法包括:接收数据同步请求,所述数据同步请求包括待同步数据;基于所述待同步数据的数据标识信息,获取与所述待同步数据对应的数据同步单元,所述数据同步单元包括数据依赖关系信息;根据所述数据依赖关系信息获取所述待同步数据的依赖数据的数据标识信息;基于所述待同步数据及其对应依赖数据的所述数据标识信息,分别获取线上的所述待同步数据和所述依赖数据,并将获取到的所述数据同步至测试环境中。本公开实施例能够根据数据之间的依赖关系信息联动获取相互依赖的业务数据,并同步至测试环境中,既保证了测试环境中的数据完整性还提高了数据同步效率。

Description

数据同步方法和系统
技术领域
本公开实施例涉及计算机与网络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数据同步方法和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网络用户数量越来越多,相应的网络业务数量也爆炸式增长。为了保证网络产品(比如视频软件等应用程序)运营的稳定和安全,开发人员会经常测试和验证网络产品的运行状况。常用的方法是开发人员通过直接更改线上数据,在线上完成测试和验证。但是,直接更改线上数据会增加软件产品运行出现故障的概率。
目前,为了解决线上测试带来的风险,开发人员建立了一种线下测试环境,将软件产品的各项业务批量部署在测试环境后,将软件产品的线上数据同步至测试环境进行测试和验证。
然而,现有技术中将数据同步至测试环境都是基于存储层的同步,比如将数据库中的一些数据点同步至测试环境中,而由于一个完整业务包含多个数据点,且数据点之间存在依赖关系,仅仅依靠基于存储层同步数据无法完全同步一个完整业务场景所需的所有数据,从而导致数据在测试环境中无法使用,还需要人工将完整业务场景所需的数据全部挑选出来在同步至测试环境,如此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成本和时间成本,降低了数据传输效率,从而降低了软件测试的效率。
发明内容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同步方法和系统,以克服依靠存储层同步数据无法完全同步一个完整业务场景所需的所有数据,从而导致数据在测试环境中无法使用,还需要人工将完整业务场景所需的数据全部挑选出来再同步至测试环境,耗费大量的人力成本和时间成本,降低了数据传输效率,从而降低了软件测试的效率的问题。
第一方面,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同步方法方法,包括:
接收数据同步请求,所述数据同步请求包括待同步数据;
基于所述待同步数据的数据标识信息,获取与所述待同步数据对应的数据同步单元,所述数据同步单元包括数据依赖关系信息;
根据所述数据依赖关系信息获取所述待同步数据的依赖数据的数据标识信息;
基于所述待同步数据及其对应依赖数据的所述数据标识信息,分别获取线上的所述待同步数据和所述依赖数据,并将获取到的所述数据同步至测试环境中。
第二方面,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同步系统,包括:管理模块,下载模块和上载模块;其中,所述管理模块和所述上载模块连接,所述上载模块和所述下载模块连接;
所述管理模块用于接收数据同步请求,所述数据同步请求包括待同步数据;基于所述待同步数据的数据标识信息,获取与所述待同步数据对应的数据同步单元,所述数据同步单元包括数据依赖关系信息;
所述上载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数据依赖关系信息获取所述待同步数据的依赖数据的数据标识信息;
所述下载模块用于基于所述待同步数据及其对应依赖数据的数据标识信息,分别获取线上的所述待同步数据和所述依赖数据;
所述上载模块还用于将获取到的所述数据同步至测试环境中。
第三方面,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和存储器;
所述存储器存储计算机执行指令;
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所述存储器存储的计算机执行指令,使得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如上第一方面以及第一方面各种可能的设计所述的数据同步方法。
第四方面,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执行指令,当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执行指令时,实现如上第一方面以及第一方面各种可能的设计所述的数据同步方法。
本实施例提供的数据同步方法和系统,该方法首先接收数据同步请求,所述数据同步请求包括待同步数据,然后基于所述待同步数据的数据标识信息,获取与所述待同步数据对应的数据同步单元,所述数据同步单元包括数据依赖关系信息;从而可以根据数据依赖关系信息获取到待同步数据的依赖数据,最后基于所述待同步数据及其对应的依赖数据的数据标识信息,分别获取线上的所述待同步数据和所述依赖数据,并将获取到的所述数据同步至测试环境中。本公开实施例能够根据数据之间的依赖关系信息联动获取相互依赖的业务数据,并同步至测试环境中,既保证了测试环境中的数据完整性还提高了数据同步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公开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公开一实施例提供的数据同步方法的应用场景图;
图2为本公开一实施例提供的数据同步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公开另一实施例提供的数据同步方法的应用场景图;
图4为本公开一实施例提供的创建数据同步单元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5为本公开一实施例提供的数据同步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公开一实施例提供的数据同步系统中的调度单元的模型图;
图7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硬件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公开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公开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公开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公开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公开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公开保护的范围。
目前,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网络用户数量越来越多,相应的网络业务数量也爆炸式增长。为了保证网络产品(比如视频软件等应用程序)运营的稳定和安全,开发人员会经常测试和验证网络产品的运行状况。常用的方法是开发人员通过直接更改线上数据,在线上完成测试和验证。但是,直接更改线上数据会增加软件产品运行出现故障的概率。为了解决软件产品线上测试带来的风险,开发人员建立了一种线下测试环境,将软件产品的各项业务批量部署在测试环境后,将软件产品的线上数据同步至测试环境进行测试和验证。
然而,现有技术中将数据同步至测试环境都是基于存储层的同步,比如将数据库中的一些数据点同步至测试环境中,而由于一个完整业务包含多个数据点,且数据点之间存在依赖关系,仅仅依靠基于存储层同步数据无法完全同步一个完整业务场景所需的所有数据,从而导致数据在测试环境中无法使用。比如,以短视频软件产品中的业务数据为例,业务数据分为两大类基础数据,一类为实体数据(比如user、item和music等);另一类是关系数据(比如点赞关系、关注关系和投稿列表等),每一种数据之间可能存在一定的依赖关系,以item数据为例,将视频项目item的数据同步至测试环境中,但是item数据中包含视频作者的标识信息(记为user_id),在测试环境中item的数据还关联视频作者信息,仅仅有user_id是无法正确使用该item数据的,要想正确使用该数据需要保证同步至测试环境中的数据是完整的,即还需要将user_id对应的user信息也同步至测试环境中。而现有技术中还需要人工将完整业务场景所需的数据全部挑选出来在同步至测试环境,如此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成本和时间成本,降低了数据传输效率,从而降低了软件测试的效率。
针对此缺陷,本公开实施例的技术构思主要是:为每个类型的数据点分别创建数据同步单元(DSU,Data Sync Unit),数据同步单元中包括当前待同步数据的标识信息和当前待同步数据的依赖关系,该依赖关系包括依赖数据对应的数据同步单元的单元名称,根据当前待同步数据的标识在线上获取对应的数据,并将获取到的数据同步至测试环境中,然后根据当前待同步数据的依赖数据对应的数据同步单元的单元名称,获取依赖数据对应的数据同步单元,在依赖数据对应的数据同步单元中获取依赖数据的标识信息,基于依赖数据的标识信息在线上获取依赖数据并同步至测试环境中;然后在从依赖数据对应的数据同步单元中获取依赖信息,继续重复获取该依赖数据所依赖的数据,直至获取到的数据同步单元中的依赖信息为空,说明完整的业务数据已经全部同步至测试环境中。如此,将业务数据联动同步至测试环境中提高了数据同步效率,进而保证了测试环境中数据的完整性,提高了测试环境中测试的效率和准确率。
图1为本公开一实施例提供的数据同步方法的应用场景图。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应用场景中主要包括:显示终端101、服务器102、测试平台103;其中,显示屏显示有软件产品的多条业务数据,用户可以通过显示屏输入待同步数据的标识信息,服务器获取标识信息并根据标识信息在线上获取标识信息对应的待同步数据,将待同步数据同步至测试平台上。
图2为本公开一实施例提供的数据同步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S201,接收数据同步请求,所述数据同步请求包括待同步数据。
具体的,当相关人员需要进行软件产品的数据测试时,可以通过显示屏输入待同步数据的标识信息,进而发起数据同步请求。
S202,基于所述待同步数据的数据标识信息,获取与所述待同步数据对应的数据同步单元,所述数据同步单元包括数据依赖关系信息。
本步骤中,相关人员需要进行软件产品的数据测试时,需要先获取待同步数据的数据标识信息,该数据标识信息可以是业务数据的标识ID,也可以是针对每个业务数据自定义的唯一标识符。比如,对于项目(item)数据,其数据标识信息可以是item_id,对于音乐(music)数据,其数据标识信息可以是music_id。
具体的,数据同步单元中包含数据标识信息,获取到待同步数据的数据标识信息后,根据数据标识信息获取待同步数据对应的数据同步单元。该数据同步单元是预先根据每种不同类型的业务数据创建的,每种类型的业务数据对应一个数据同步单元。数据同步单元中包含业务数据的依赖关系信息,用于描述数据之间的依赖关系,数据依赖关系信息可以是数据同步单元标识(数据同步单元名称),比如,item数据对应的数据同步单元,其标识可以是item_dsu;对于music数据对应的数据同步单元,其标识可以是music_dsu等。
S203,根据所述数据依赖关系信息获取所述待同步数据的依赖数据的数据标识信息。
本步骤中,所述数据依赖关系信息包括待同步数据的依赖数据对应的数据同步单元标识,在依赖数据的数据同步单元标识对应的数据同步单元中,提取得到所述待同步数据的依赖数据的数据标识信息。
具体的,数据依赖关系信息用于描述数据之间的依赖关系,可以在待同步数据的数据同步单元中获取数据依赖关系信息,从而得到待同步数据的依赖数据的相关信息。
示例性的,待同步数据为item数据,根据item_id获取到item数据对应的数据同步单元为item_dsu,在数据同步单元item_dsu中获取到的数据依赖关系信息为music_dsu,则说明item数据依赖的数据为music数据;然后根据数据依赖关系信息music_dsu确定music数据对应的数据同步单元,然后从其中提取music数据的数据标识信息music_id。
S204,基于所述待同步数据及其对应依赖数据的所述数据标识信息,分别获取线上的所述待同步数据和所述依赖数据,并将获取到的所述数据同步至测试环境中。
具体的,软件产品的线上数据包含各种类型的业务数据,根据数据标识信息可以在线上获取到对应的数据。
示例性的,数据标识信息为item_id,则根据item_id在线上软件产品的业务数据中获取到item_id对应的item数据。
然后,获取到待同步数据的依赖数据的数据标识信息后,便需要将依赖数据也同步至测试环境中,根据依赖数据的数据标识信息在线上获取依赖数据,再将待同步数据和其依赖数据同步至测试环境中。如果依赖数据还存在依赖数据,那么再根据同样的方法获取依赖数据所依赖的数据,并上传至测试环境中。
本公开实施例中,通过每种类型业务数据对应的数据同步单元,根据数据单元中的数据依赖关系信息,将业务数据和其依赖的数据联动同步至测试环境中,提高了数据同步效率,进而保证了测试环境中数据的完整性,提高了测试环境中测试的效率和准确率。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例中,所述获取线上的所述待同步数据和所述依赖数据,并将获取到的所述数据同步至测试环境中,还包括:根据所述待同步数据的数据标识信息获取线上的所述待同步数据,并将获取到的所述数据同步至测试环境中;以及,将所述依赖数据确定为新的待同步数据,直至将所述待同步数据的全部依赖数据均同步至所述测试环境中。
具体的,根据待同步数据的数据标识信息,在线上获取待同步数据,将待同步数据同步至测试环境中。同时,根据所述待同步数据的数据标识信息,获取与所述待同步数据对应的数据同步单元,然后从数据同步单元中获取待同步数据的依赖数据的数据标识信息,根据依赖数据的数据标识信息在线上获取依赖数据,将依赖数据同步至测试环境中,然后将依赖数据确定胃新的待同步数据,重新执行基于待同步数据的数据标识信息获取对应的数据同步单元的步骤,进而找出所有的依赖数据,将所有依赖数据均同步至测试环境中。
示例性的,待同步数据为item数据,根据步骤S203获取到的待同步数据的依赖数据的数据标识信息为music_id。然后根据music_id获取music数据对应的数据同步单元music_dsu。进一步的,在线上获取music_id对应的music数据,并将music数据同步至测试环境中。然后,根据music数据对应的数据同步单元music_dsu中的数据依赖关系信息,确定music数据是否还存在依赖数据,若music_dsu中的数据依赖关系信息为user_dsu,则说明music数据还依赖用户(user)数据,那么继续根据上述方法获取user数据,并将user数据同步至测试环境中。
进一步的,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方法还可以包括:判断获取到的数据同步单元中的数据依赖关系信息是否为空,并在判断结果为是时停止重复执行基于待同步数据的数据标识信息获取与所述待同步数据对应的数据同步单元的步骤。
具体的,业务数据之间的依赖关系,是根据业务数据各自但对应的数据同步单元中的数据依赖关系信息确定的,如果数据依赖关系信息中存在依赖数据的标识,则说明该业务数据存在依赖数据;如果数据依赖关系信息为空,不存在依赖数据标识,则说明该业务数据与其他业务数据之间不存在依赖关系,即该业务数据是一个完整的数据。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例中,待同步数据的数据标识信息是通过解析数据同步请求得到的。
具体的,参见图3,显示屏幕301上显示有信息输入框,用户通过键盘或者以触控的方式在输入框中输入待同步数据的数据标识信息,比如输入item_id,然后输入的item_id生成数据同步请求,后台服务器302接收到数据同步请求后,从中解析得到其中的数据标识信息item_id。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响应于所述数据同步请求,创建数据同步工作,所述数据同步工作包括至少一个数据同步任务,每个数据同步任务对应一个将待同步数据同步至测试环境的过程。建立数据同步工作与所述至少一个数据同步任务之间的映射关系;根据所述映射关系,依次执行所述数据同步工作中的每一个数据同步任务,响应于所述数据同步工作中的所述至少一个数据同步任务中的每一个完成数据同步,发送指示所述数据同步工作完成的反馈信息。
具体的,当服务器接收到相关人员在显示界面输入的数据同步请求之后,则创建一个数据同步工作,然后创建第一个数据同步任务,第一个数据同步任务便是将待同步数据同步至测试环境中的过程,当获取到待同步数据的依赖数据的数据标识信息后,创建第二个数据同步任务,第二个数据同步任务便是将通过依赖数据的数据标识信息在线上获取依赖数据,然后将依赖数据同步至测试环境中,待同步数据有多少个依赖数据则对应增加多少个数据同步任务,当数据同步工作中的所有数据同步任务全部执行完毕,发送指示所述数据同步工作完成的反馈信息,说明待同步数据及其所有依赖数据均已经同步至测试环境中了。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例中,数据同步方法还包括:根据不同类型的业务数据,分别创建各自对应的数据同步单元。参见图4,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S401,提取不同类型的业务数据中的数据标识信息和数据依赖关系信息。
具体的,根据业务数据的具体内容,确定其数据类型,然后提取得到数据标识信息。比如,item数据的数据标识信息为item_id,user数据的数据标识信息为user_id,music数据的数据标识信息为music_id等。然后根据每种类型的业务数据的具体内容,确定数据之间的依赖关系。比如,item数据中包含视频作者的id和音乐数据的id,则说明item数据与music数据和user数据存在依赖关系,将music数据对应的数据同步单元标识music_dsu和user数据对应的数据同步单元标识user_dsu确定为item数据的数据依赖关系信息。
S402,根据所述业务数据的数据标识信息,生成不同类型的业务数据各自对应的数据下载指令和数据上传指令。
具体的,数据下载指令用于指示在线上获取数据标识信息对应的数据,数据上载指令用于指示将线上获取到的数据上传至测试环境中。
示例性的,对于item数据,其对应的数据下载指令为get_item,对应的数据上载指令为set_item。
S403,根据所述不同类型的业务数据的数据标识信息、数据依赖关系信息、数据下载指令和数据上载指令,生成每个类型的业务数据各自对应的数据同步单元。
具体的,最终生成的数据同步单元的描述信息为:
Figure BDA0002763225480000091
其中,名称(name)对应的内容dsu_name为数据同步单元标识,即数据同步单元的名称;关键字(key)对应的内容unique_id为数据标识信息;下载(download)对应的内容get_method为数据下载指令;上载(upload)对应的内容set_method为数据上载指令;依赖(dependence)对应的内容dsu_name1、dsu_name2为unique_id对应的数据的依赖数据。
示例性的,假设music数据不依赖其他数据,则music数据的数据同步单元的描述可以是:
Figure BDA0002763225480000101
示例性的,假设item的数据依赖music的数据,则item的数据的数据同步单元的描述可以是:
Figure BDA0002763225480000102
图5为本公开一实施例提供的数据同步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系统包括:管理模块501,下载模块502和上载模块503;其中,所述管理模块和所述上载模块连接,所述上载模块和所述下载模块连接;所述管理模块用于接收数据同步请求,所述数据同步请求包括待同步数据;基于所述待同步数据的数据标识信息,获取与所述待同步数据对应的数据同步单元,所述数据同步单元包括数据依赖关系信息;所述上载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数据依赖关系信息获取所述待同步数据的依赖数据的数据标识信息;所述下载模块用于基于所述待同步数据及其对应依赖数据的数据标识信息,分别获取线上的所述待同步数据和所述依赖数据;所述上载模块还用于将获取到的所述数据同步至测试环境中。
进一步的,所述下载模块具体用于根据所述待同步数据的数据标识信息获取线上的所述待同步数据,所述上载模块用于将获取到的所述数据同步至测试环境中;所述管理模块还用于将所述依赖数据确定为新的待同步数据,重新执行基于所述待同步数据的数据标识信息获取与所述待同步数据对应的数据同步单元的步骤,直至将所述待同步数据的全部依赖数据均同步至所述测试环境中。
进一步的,所述管理模块还用于:判断获取到的数据同步单元中的数据依赖关系信息是否为空,并在判断结果为是时停止重复执行基于所述待同步数据的数据标识信息获取与所述待同步数据对应的数据同步单元的步骤。
进一步的,所述管理模块501包括应用程序接口5011和与所述应用程序接口连接的调度单元5012;所述应用程序接口用于接收用户输入的数据同步请求;所述调度单元用于解析所述数据同步请求,得到待同步数据的数据标识信息。
进一步的,所述调度单元具体用于:向所述上载模块发送第一远程过程调用RPC请求,所述第一RPC请求包含所述待同步数据的数据标识信息;所述上载模块具体用于:接收所述第一RPC请求之后,向所述下载模块发送第二RPC请求,所述第二RPC请求包含所述待同步数据的数据标识信息;所述下载模块具体用于:接收所述第二RPC请求之后,在线上获取所述待同步数据的数据标识信息对应的数据,并将获取到的数据发送至所述上载模块;所述上载模块还用于:接收所述上载模块发送的所述获取到的数据,并将所述获取到的数据上传至测试环境中。
进一步的,所述调度单元还用于响应于所述数据同步请求,创建数据同步工作,所述数据同步工作包括至少一个数据同步任务,每个数据同步任务对应一个将待同步数据同步至测试环境的过程。
进一步的,所述调度单元还用于建立数据同步工作与所述至少一个数据同步任务之间的映射关系;根据所述映射关系,依次执行所述数据同步工作中的每一个数据同步任务,响应于所述数据同步工作中的所述至少一个数据同步任务中的每一个完成数据同步,发送指示所述数据同步工作完成的反馈信息。
为了更清楚的理解本公开,下面将结合图5所示的数据同步系统对数据同步的整个方案进行详细说明。
首先,针对不同类型的业务数据创建一系列的数据同步单元dsu。当相关人员需要同步数据时,在应用程序接口5011连接的前端设备中触发一个同步操作,管理模块501则会创建一个同步作业Job,并发给调度单元5012,调度单元根据用户需要同步的数据的数据标识信息创建一个同步任务Task1,同时获取待同步数据对应的数据同步单元,该数据同步单元中包含待同步数据的数据依赖关系信息,然后向上载模块503发出一个远程过程调用(Remote Procedure Call,RPC)请求,上载模块立即向调度单元返回响应信息,该响应信息用于指示调度单元已接收到该RPC请求;然后上载模块向下载模块发出一个RPC请求,下载模块接收到该RPC请求后,从线上环境获取数据标识信息对应的数据,并将获取到的数据发送至上载模块,由上载模块将获取到的数据同步至测试环境中;上载模块将待同步数据对应的数据同步单元中的数据依赖关系信息返回给调度单元,调度单元解析该数据依赖关系信息,若数据依赖关系信息为空,则说明上述待同步数据不存在依赖数据;若能够解析得到依赖数据的数据标识信息,则调度单元继续创建一个新的任务Task2,继续重复上述步骤将待同步数据的依赖数据也同步至测试环境中,如此循环往复,直至获取到的数据同步单元中的数据依赖关系信息为空,则说明业务数据与其依赖的所有数据全部同步至测试环境中。
示例性的,待同步数据为item数据,接收到同步指令后,创建一个同步作业Job,获取到item数据的数据标识信息后,调度单元创建第一个同步任务Task1,经上述方法,将item数据同步至测试环境中,则完成了第一个同步任务Task1;若根据item数据对应的数据同步单元music_dsu确定item数据还存在依赖数据music数据,则获取到music_id后,创建第二个同步任务Task2,将music数据同步至测试环境中,完成第二个同步任务Task2;若根据music数据对应的数据同步单元确定music数据还存在其他数据依赖,则在创建其他依赖数据同步任务,直至最后一个依赖数据不存在依赖数据了,则说明业务数据和其依赖的数据全部成功的同步至测试环境中了。
需要说明的是,调度单元是一个队列模型,其建立的每个任务Task都是相互独立的,完成一个独立的任务则生成依赖关系,继续创建任务,即从线上获取数据、将获取到的数据同步到测试环境中,最后生成依赖关系,根据依赖关系再创建新的独立同步任务。
示例性的,调度单元创建的一个同步作业包含多个任务Task,其模型如图6所示,同步作业JobA包括两个任务TaskA1和TaskA2,同步作业JobB包括TaskB1),当所有task全部完成,才算一个同步作业成功。比如,用户输入item_id,调度单元创建第一个任务,即在线上获取item_id对应的item数据,将item数据同步至测试环境中,然后根据item数据对应的数据同步单元确定item数据的依赖关系,最后将得到的依赖关系回调至调度模块,如果依赖关系不为空,则调度模块根据依赖关系中获取到item数据的依赖数据的数据标识信息,假设依赖数据的数据标识信息是music_id,然后建立第二个任务,即在线上获取music_id对应的music数据并上传至测试环境中,同时继续获取music数据对应的数据同步单元,确定music数据的依赖关系,如此直至获取到的数据同步单元中的依赖关系为空,所有任务完成。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例中,对于一个数据点的同步,需要业务方提供一个下载接口(get接口)和上载接口(set接口),以便可以从线上获取数据然后回写到测试环境。其中set接口必须是可重入的。其中,下载接口设置在下载模块(getter)中,上载接口设置在上载模块(setter)中,每个数据同步单元在上载模块和下载模块表现出来的职能是不一样的,getter:负责下载数据,数据加密或者脱敏;setter:负责上传数据以及生成依赖信息并将数据和数据和依赖信息回调至调度单元。
需要说明的是,为了满足不同业务的多样性,需要预先规定模块时间的传输协议,即定义好getter/setter的输入和输出,以便数据可以在不同模块之间的顺利传输。对于getter:其输入(Input)是一个关键字key数组,这些key可以是常用的业务数据的id,也可以是业务数据自定义的唯一标识符;输出(Output)是一个map结构,包含的是key对应内容。对于setter,其输入(Input)是一个map结构,对应getter的输出;其输出(Output)是一个数据依赖的数组,数据依赖包括依赖的数据同步单元的名称,以及相应的key。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数据同步系统中的各模块之间的数据传输可以采用同步传输模式,也可以采用分批传输模式。可选地,当传输的数据量较大时,容易造成传输超时、存储不够等问题,因此可以采用分批传输的方式;当传输的数据量较小时,可以采用同步传输的方式。
参考图7,其示出了适于用来实现本公开实施例的电子设备70的结构示意图,该电子设备70可以为终端设备或服务器。其中,终端设备可以包括但不限于诸如移动电话、笔记本电脑、数字广播接收器、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简称PDA)、平板电脑(Portable Android Device,简称PAD)、便携式多媒体播放器(Portable Media Player,简称PMP)、车载终端(例如车载导航终端)等等的移动终端以及诸如数字TV、台式计算机等等的固定终端。图7示出的电子设备仅仅是一个示例,不应对本公开实施例的功能和使用范围带来任何限制。
如图7所示,电子设备70可以包括处理装置(例如中央处理器、图形处理器等)701,其可以根据存储在只读存储器(Read Only Memory,简称ROM)702中的程序或者从存储装置708加载到随机访问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简称RAM)703中的程序而执行各种适当的动作和处理。在RAM 903中,还存储有电子设备70操作所需的各种程序和数据。处理装置701、ROM 702以及RAM 703通过总线704彼此相连。输入/输出(I/O)接口705也连接至总线704。
通常,以下装置可以连接至I/O接口705:包括例如触摸屏、触摸板、键盘、鼠标、摄像头、麦克风、加速度计、陀螺仪等的输入装置706;包括例如液晶显示器(Liquid CrystalDisplay,简称LCD)、扬声器、振动器等的输出装置707;包括例如磁带、硬盘等的存储装置708;以及通信装置709。通信装置709可以允许电子设备70与其他设备进行无线或有线通信以交换数据。虽然图7示出了具有各种装置的电子设备70,但是应理解的是,并不要求实施或具备所有示出的装置。可以替代地实施或具备更多或更少的装置。
特别地,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上文参考流程图描述的过程可以被实现为计算机软件程序。例如,本公开的实施例包括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其包括承载在计算机可读介质上的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包含用于执行流程图所示的方法的程序代码。在这样的实施例中,该计算机程序可以通过通信装置709从网络上被下载和安装,或者从存储装置708被安装,或者从ROM 702被安装。在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装置701执行时,执行本公开实施例的方法中限定的上述功能。
需要说明的是,本公开上述的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是计算机可读信号介质或者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或者是上述两者的任意组合。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例如可以是——但不限于——电、磁、光、电磁、红外线、或半导体的系统、装置或器件,或者任意以上的组合。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的更具体的例子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具有一个或多个导线的电连接、便携式计算机磁盘、硬盘、随机访问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可擦式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或闪存)、光纤、便携式紧凑磁盘只读存储器(CD-ROM)、光存储器件、磁存储器件、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在本公开中,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任何包含或存储程序的有形介质,该程序可以被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者器件使用或者与其结合使用。而在本公开中,计算机可读信号介质可以包括在基带中或者作为载波一部分传播的数据信号,其中承载了计算机可读的程序代码。这种传播的数据信号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包括但不限于电磁信号、光信号或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计算机可读信号介质还可以是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以外的任何计算机可读介质,该计算机可读信号介质可以发送、传播或者传输用于由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者器件使用或者与其结合使用的程序。计算机可读介质上包含的程序代码可以用任何适当的介质传输,包括但不限于:电线、光缆、RF(射频)等等,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
上述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是上述电子设备中所包含的;也可以是单独存在,而未装配入该电子设备中。
上述计算机可读介质承载有一个或者多个程序,当上述一个或者多个程序被该电子设备执行时,使得该电子设备执行上述实施例所示的方法。
可以以一种或多种程序设计语言或其组合来编写用于执行本公开的操作的计算机程序代码,上述程序设计语言包括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语言—诸如Java、Smalltalk、C++,还包括常规的过程式程序设计语言—诸如“C”语言或类似的程序设计语言。程序代码可以完全地在用户计算机上执行、部分地在用户计算机上执行、作为一个独立的软件包执行、部分在用户计算机上部分在远程计算机上执行、或者完全在远程计算机或服务器上执行。在涉及远程计算机的情形中,远程计算机可以通过任意种类的网络——包括局域网(LocalArea Network,简称LAN)或广域网(Wide Area Network,简称WAN)—连接到用户计算机,或者,可以连接到外部计算机(例如利用因特网服务提供商来通过因特网连接)。
附图中的流程图和框图,图示了按照本公开各种实施例的系统、方法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可能实现的体系架构、功能和操作。在这点上,流程图或框图中的每个方框可以代表一个模块、程序段、或代码的一部分,该模块、程序段、或代码的一部分包含一个或多个用于实现规定的逻辑功能的可执行指令。也应当注意,在有些作为替换的实现中,方框中所标注的功能也可以以不同于附图中所标注的顺序发生。例如,两个接连地表示的方框实际上可以基本并行地执行,它们有时也可以按相反的顺序执行,这依所涉及的功能而定。也要注意的是,框图和/或流程图中的每个方框、以及框图和/或流程图中的方框的组合,可以用执行规定的功能或操作的专用的基于硬件的系统来实现,或者可以用专用硬件与计算机指令的组合来实现。
描述于本公开实施例中所涉及到的单元可以通过软件的方式实现,也可以通过硬件的方式来实现。其中,单元的名称在某种情况下并不构成对该单元本身的限定,例如,第一获取单元还可以被描述为“获取至少两个网际协议地址的单元”。
本文中以上描述的功能可以至少部分地由一个或多个硬件逻辑部件来执行。例如,非限制性地,可以使用的示范类型的硬件逻辑部件包括: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专用集成电路(ASIC)、专用标准产品(ASSP)、片上系统(SOC)、复杂可编程逻辑设备(CPLD)等等。
在本公开的上下文中,机器可读介质可以是有形的介质,其可以包含或存储以供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使用或与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结合地使用的程序。机器可读介质可以是机器可读信号介质或机器可读储存介质。机器可读介质可以包括但不限于电子的、磁性的、光学的、电磁的、红外的、或半导体系统、装置或设备,或者上述内容的任何合适组合。机器可读存储介质的更具体示例会包括基于一个或多个线的电气连接、便携式计算机盘、硬盘、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或快闪存储器)、光纤、便捷式紧凑盘只读存储器(CD-ROM)、光学储存设备、磁储存设备、或上述内容的任何合适组合。
第一方面,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同步方法,包括:
接收数据同步请求,所述数据同步请求包括待同步数据;
基于所述待同步数据的数据标识信息,获取与所述待同步数据对应的数据同步单元,所述数据同步单元包括数据依赖关系信息;
根据所述数据依赖关系信息获取所述待同步数据的依赖数据的数据标识信息;
基于所述待同步数据及其对应依赖数据的所述数据标识信息,分别获取线上的所述待同步数据和所述依赖数据,并将获取到的所述数据同步至测试环境中。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所述获取线上的所述待同步数据和所述依赖数据,并将获取到的所述数据同步至测试环境中,还包括:
根据所述待同步数据的数据标识信息获取线上的所述待同步数据,并将获取到的所述数据同步至测试环境中;以及,
将所述依赖数据确定为新的待同步数据,直至将所述待同步数据的全部依赖数据均同步至所述测试环境中。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所述方法还包括:
响应于所述数据同步请求,创建数据同步工作,所述数据同步工作包括至少一个数据同步任务,每个数据同步任务对应一个将待同步数据同步至测试环境的过程。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所述方法还包括:
建立数据同步工作与所述至少一个数据同步任务之间的映射关系;
根据所述映射关系,依次执行所述数据同步工作中的每一个数据同步任务,响应于所述数据同步工作中的所述至少一个数据同步任务中的每一个完成数据同步,发送指示所述数据同步工作完成的反馈信息。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不同类型的业务数据,分别创建所述业务数据对应的数据同步单元。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所述根据不同类型的业务数据,分别创建所述业务数据对应的数据同步单元,包括:
提取不同类型的业务数据中的数据标识信息和数据依赖关系信息;
根据所述业务数据的数据标识信息,生成不同类型的业务数据各自对应的数据下载指令和数据上传指令;
根据所述不同类型的业务数据的数据标识信息、数据依赖关系信息、数据下载指令和数据上载指令,生成每个类型的业务数据各自对应的数据同步单元。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所述将获取到的所述数据同步至测试环境中,包括:
解析获取到的数据同步单元,得到所述待同步数据对应的数据下载指令和数据上载指令;
根据所述数据下载指令,在线上下载所述数据标识信息对应的数据;
根据所述数据上载指令,将下载的数据上传至测试环境中。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所述根据所述数据上载指令,将下载的数据上传至测试环境中,包括:
异步获取所述下载的数据,并将所述下载的数据上传至测试环境中。
第二方面,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同步系统,包括:
管理模块,下载模块和上载模块;其中,所述管理模块和所述上载模块连接,所述上载模块和所述下载模块连接;
所述管理模块用于接收数据同步请求,所述数据同步请求包括待同步数据;基于所述待同步数据的数据标识信息,获取与所述待同步数据对应的数据同步单元,所述数据同步单元包括数据依赖关系信息;
所述上载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数据依赖关系信息获取所述待同步数据的依赖数据的数据标识信息;
所述下载模块用于基于所述待同步数据及其对应依赖数据的数据标识信息,分别获取线上的所述待同步数据和所述依赖数据;
所述上载模块还用于将获取到的所述数据同步至测试环境中。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所述下载模块具体用于根据所述待同步数据的数据标识信息获取线上的所述待同步数据,所述上载模块用于将获取到的所述数据同步至测试环境中;所述管理模块还用于将所述依赖数据确定为新的待同步数据,重新执行基于所述待同步数据的数据标识信息获取与所述待同步数据对应的数据同步单元的步骤,直至将所述待同步数据的全部依赖数据均同步至所述测试环境中。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所述管理模块还用于:判断获取到的数据同步单元中的数据依赖关系信息是否为空,并在判断结果为是时停止重复执行基于所述待同步数据的数据标识信息获取与所述待同步数据对应的数据同步单元的步骤。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所述管理模块包括应用程序接口和与所述应用程序接口连接的调度单元;所述应用程序接口用于接收用户输入的数据同步请求;所述调度单元用于解析所述数据同步请求,得到待同步数据的数据标识信息。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所述调度单元具体用于:向所述上载模块发送第一远程过程调用RPC请求,所述第一RPC请求包含所述待同步数据的数据标识信息;
所述上载模块具体用于:接收所述第一RPC请求之后,向所述下载模块发送第二RPC请求,所述第二RPC请求包含所述待同步数据的数据标识信息;
所述下载模块具体用于:接收所述第二RPC请求之后,在线上获取所述待同步数据的数据标识信息对应的数据,并将获取到的数据发送至所述上载模块;
所述上载模块还用于:接收所述上载模块发送的所述获取到的数据,并将所述获取到的数据上传至测试环境中。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所述调度单元还用于:响应于所述数据同步请求,创建数据同步工作,所述数据同步工作包括至少一个数据同步任务,每个数据同步任务对应一个将待同步数据同步至测试环境的过程。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所述调度单元还用于建立数据同步工作与所述至少一个数据同步任务之间的映射关系;根据所述映射关系,依次执行所述数据同步工作中的每一个数据同步任务,响应于所述数据同步工作中的所述至少一个数据同步任务中的每一个完成数据同步,发送指示所述数据同步工作完成的反馈信息。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还包括:创建模块,用于根据不同类型的业务数据,分别创建所述业务数据对应的数据同步单元。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所述创建模块具体用于:
提取不同类型的业务数据中的数据标识信息和数据依赖关系信息;
根据所述业务数据的数据标识信息,生成不同类型的业务数据各自对应的数据下载指令和数据上传指令;
根据所述不同类型的业务数据的数据标识信息、数据依赖关系信息、数据下载指令和数据上载指令,生成每个类型的业务数据各自对应的数据同步单元。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所述下载模块具体用于:解析获取到的数据同步单元,得到所述待同步数据对应的数据下载指令;根据所述数据下载指令,在线上下载所述数据标识信息对应的数据。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所述上载模块具体用于:解析获取到的数据同步单元,得到所述待同步数据对应的数据上载指令;根据所述数据上载指令,将下载的数据上传至测试环境中。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所述下载模块和所述上载模块之间的按照预设传输协议进行数据传输,所述传输协议包括:
所述下载模块的输入是包含数据标识信息的数组,输出是map结构,所述map结构包括所述数据标识信息对应的数据;
所述上载模块的输入是所述下载模块输出的map结构,输出是包含所述待同步数据的依赖数据对应的数据同步单元的标识信息和所述依赖数据的数据标识信息的数组。
第三方面,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和存储器;
所述存储器存储计算机执行指令;
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所述存储器存储的计算机执行指令,使得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如上第一方面以及第一方面各种可能的设计所述的数据同步方法。
第四方面,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执行指令,当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执行指令时,实现如上第一方面以及第一方面各种可能的设计所述的数据同步方法。
以上描述仅为本公开的较佳实施例以及对所运用技术原理的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本公开中所涉及的公开范围,并不限于上述技术特征的特定组合而成的技术方案,同时也应涵盖在不脱离上述公开构思的情况下,由上述技术特征或其等同特征进行任意组合而形成的其它技术方案。例如上述特征与本公开中公开的(但不限于)具有类似功能的技术特征进行互相替换而形成的技术方案。
此外,虽然采用特定次序描绘了各操作,但是这不应当理解为要求这些操作以所示出的特定次序或以顺序次序执行来执行。在一定环境下,多任务和并行处理可能是有利的。同样地,虽然在上面论述中包含了若干具体实现细节,但是这些不应当被解释为对本公开的范围的限制。在单独的实施例的上下文中描述的某些特征还可以组合地实现在单个实施例中。相反地,在单个实施例的上下文中描述的各种特征也可以单独地或以任何合适的子组合的方式实现在多个实施例中。
尽管已经采用特定于结构特征和/或方法逻辑动作的语言描述了本主题,但是应当理解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限定的主题未必局限于上面描述的特定特征或动作。相反,上面所描述的特定特征和动作仅仅是实现权利要求书的示例形式。

Claims (8)

1.一种数据同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数据同步请求,所述数据同步请求包括待同步数据;
基于所述待同步数据的数据标识信息,获取与所述待同步数据对应的数据同步单元,所述数据同步单元包括数据依赖关系信息;
根据所述数据依赖关系信息获取所述待同步数据的依赖数据的数据标识信息;
基于所述待同步数据及其对应依赖数据的所述数据标识信息,分别获取线上的所述待同步数据和所述依赖数据,并将获取到的所述数据同步至测试环境中;
提取不同类型的业务数据中的数据标识信息和数据依赖关系信息;
根据所述业务数据的数据标识信息,生成不同类型的业务数据各自对应的数据下载指令和数据上传指令;
根据所述不同类型的业务数据的数据标识信息、数据依赖关系信息、数据下载指令和数据上载指令,生成每个类型的业务数据各自对应的数据同步单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线上的所述待同步数据和所述依赖数据,并将获取到的所述数据同步至测试环境中,还包括:
根据所述待同步数据的数据标识信息获取线上的所述待同步数据,并将获取到的所述数据同步至测试环境中;以及,
将所述依赖数据确定为新的待同步数据,直至将所述待同步数据的全部依赖数据均同步至所述测试环境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响应于所述数据同步请求,创建数据同步工作,所述数据同步工作包括至少一个数据同步任务,每个数据同步任务对应一个将待同步数据同步至测试环境的过程。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建立数据同步工作与所述至少一个数据同步任务之间的映射关系;
根据所述映射关系,依次执行所述数据同步工作中的每一个数据同步任务;
响应于所述数据同步工作中的所述至少一个数据同步任务中的每一个完成数据同步,发送指示所述数据同步工作完成的反馈信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获取到的所述数据同步至测试环境中,包括:
解析获取到的数据同步单元,得到所述待同步数据对应的数据下载指令和数据上载指令;
根据所述数据下载指令,在线上下载所述数据标识信息对应的数据;
根据所述数据上载指令,异步获取所述下载的数据,并将所述下载的数据上传至测试环境中。
6.一种数据同步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管理模块,下载模块和上载模块;其中,所述管理模块和所述上载模块连接,所述上载模块和所述下载模块连接;
所述管理模块用于接收数据同步请求,所述数据同步请求包括待同步数据;基于所述待同步数据的数据标识信息,获取与所述待同步数据对应的数据同步单元,所述数据同步单元包括数据依赖关系信息;
所述上载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数据依赖关系信息获取所述待同步数据的依赖数据的数据标识信息;
所述下载模块用于基于所述待同步数据及其对应依赖数据的数据标识信息,分别获取线上的所述待同步数据和所述依赖数据;
所述上载模块还用于将获取到的所述数据同步至测试环境中;
所述管理模块还用于提取不同类型的业务数据中的数据标识信息和数据依赖关系信息;
根据所述业务数据的数据标识信息,生成不同类型的业务数据各自对应的数据下载指令和数据上传指令;
根据所述不同类型的业务数据的数据标识信息、数据依赖关系信息、数据下载指令和数据上载指令,生成每个类型的业务数据各自对应的数据同步单元。
7.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和存储器;
所述存储器存储计算机执行指令;
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所述存储器存储的计算机执行指令,使得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数据同步方法。
8.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执行指令,当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执行指令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数据同步方法。
CN202011224597.XA 2020-11-05 2020-11-05 数据同步方法和系统 Active CN11242264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224597.XA CN112422648B (zh) 2020-11-05 2020-11-05 数据同步方法和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224597.XA CN112422648B (zh) 2020-11-05 2020-11-05 数据同步方法和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422648A CN112422648A (zh) 2021-02-26
CN112422648B true CN112422648B (zh) 2023-02-24

Family

ID=7482759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224597.XA Active CN112422648B (zh) 2020-11-05 2020-11-05 数据同步方法和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422648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986243B (zh) * 2021-10-26 2023-06-13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资源同步方法以及相关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003632B2 (en) * 2016-11-28 2021-05-11 Open Text Sa Ulc System and method for content synchronization
CN107864069B (zh) * 2017-10-27 2021-09-17 安徽皖通邮电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通信设备自动化云测试的方法
CN107894953A (zh) * 2017-11-21 2018-04-10 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银行应用测试数据的生成方法及装置
US20200074541A1 (en) * 2018-09-05 2020-03-05 Consumerinfo.Com, Inc. Generation of data structures based on categories of matched data items
CN109271325B (zh) * 2018-10-26 2022-11-04 携程旅游网络技术(上海)有限公司 应用的测试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0688305B (zh) * 2019-08-30 2022-04-29 平安普惠企业管理有限公司 测试环境同步方法、装置、介质、电子设备
CN111651259A (zh) * 2020-06-23 2020-09-11 平安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依赖关系的系统管理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422648A (zh) 2021-02-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475298B (zh) 任务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835992B (zh) 内存泄露的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15757400B (zh) 数据表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介质
CN110781432A (zh) 页面跳转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1679990A (zh) 测试数据生成方法、装置、可读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11309304B (zh) 一种生成idl文件的方法、装置、介质和电子设备
CN111338944B (zh) 远程过程调用rpc接口测试方法、装置、介质及设备
CN110865846B (zh) 应用管理的方法、装置、终端、系统及存储介质
CN113900721A (zh) 操作系统启动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CN115357350A (zh) 任务配置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介质
CN110879729A (zh) 直播间道具配置方法、装置、可读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12422648B (zh) 数据同步方法和系统
CN111813685B (zh) 自动化测试方法和装置
CN111596992B (zh) 导航栏展示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CN110888773B (zh) 一种获取线程标识的方法、装置、介质和电子设备
CN112732302A (zh) 应用程序的配置更新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CN111625291A (zh) 数据处理模型自动迭代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6302271A (zh) 一种页面展示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2669816B (zh) 模型的训练方法、语音识别方法、装置、介质及设备
CN113176937B (zh) 任务处理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CN113032046A (zh) so文件的修复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240657A (zh) 用于生成sdk的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CN111581305B (zh) 特征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介质
CN113157365B (zh) 程序运行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介质
CN112346728B (zh) 设备适配方法、装置、设备和计算机可读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