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540159B - 一种可定向排除凝露干扰的烟雾报警器及使用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可定向排除凝露干扰的烟雾报警器及使用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540159B
CN111540159B CN202010481804.3A CN202010481804A CN111540159B CN 111540159 B CN111540159 B CN 111540159B CN 202010481804 A CN202010481804 A CN 202010481804A CN 111540159 B CN111540159 B CN 11154015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in
condensation
smoke
receiving tube
ligh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481804.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540159A (zh
Inventor
高庆斌
肖学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Hi Tech Investment Sanjiang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Hi Tech Investment Sanjiang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Hi Tech Investment Sanjiang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Hi Tech Investment Sanjiang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481804.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540159B/zh
Publication of CN11154015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54015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54015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54015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8SIGNALLING
    • G08BSIGNALLING OR CALLING SYSTEMS; ORDER TELEGRAPHS; ALARM SYSTEMS
    • G08B17/00Fire alarms; Alarms responsive to explosion
    • G08B17/10Actuation by presence of smoke or gases, e.g. automatic alarm devices for analysing flowing fluid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optical means
    • G08B17/103Actuation by presence of smoke or gases, e.g. automatic alarm devices for analysing flowing fluid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optical means using a light emitting and receiving device
    • G08B17/107Actuation by presence of smoke or gases, e.g. automatic alarm devices for analysing flowing fluid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optical means using a light emitting and receiving device for detecting light-scattering due to smoke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Emergency Management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Fire-Detection Mechanisms (AREA)
  • 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Optical Mea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定向排除凝露干扰的烟雾报警器及使用方法,该烟雾报警器包括外壳;外壳内部固设有烟雾检测仓以及凝露识别仓;烟雾检测仓设置有第一烟雾进口;烟雾检测仓内固设有发射管、第一接收管以及隔断板;烟雾检测仓设置有出光通道;凝露识别仓设置有进光通道以及透光片;凝露识别仓内固设有反射柱以及第二接收管;反射柱用于反射发射管发射的检测光线,且第二接收管不在反射柱所反射光线的出射区域内;第二接收管位于凝露识别仓的中上部;凝露识别仓设置有进气口;外壳设置有第二烟雾进口;外壳还设置有控制板;控制板用于在第二接收管反向电流值与第一接收管反向电流值的差值大于触发阈值时,输出报警信号;有效避免了误报警的情况。

Description

一种可定向排除凝露干扰的烟雾报警器及使用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烟雾报警器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可定向排除凝露干扰的烟雾报警器及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光电型感烟火灾探测器,以烟雾为主要探测对象,适用于火灾初期有阴燃阶段的场所。其中,感光元件和光学暗室是感烟火灾探测器的主要组成部分,感光元件由若干发射管和接收管组成,正常情况下,发射管发出的光线不会被接收管接收到;有烟雾进入光学暗室时,烟雾颗粒对光线产生散射效果,从而将发射管发出的部分光线散射到接收管上,接收管接收到光学信号,并传递给中枢芯片,从而触发报警。
但是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受环境温度变化的影响,光学暗室内会产生凝露,凝露对发射管发出的光线产生漫反射效果,接收管接收到漫反射的部分光线,最终导致误报警。针对这一问题,许多厂商在光学暗室内涂抹防雾剂,但是防雾剂仅在一段时期内有效,且使用时经常清洁光学暗室内的灰尘,容易损伤到涂层,进一步削弱了抗凝露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可定向排除凝露干扰的烟雾报警器,以及一种烟雾报警器的使用方法。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可定向排除凝露干扰的烟雾报警器,包括外壳;其中,所述外壳的内部固设有烟雾检测仓,以及与所述烟雾检测仓并排的凝露识别仓;
所述烟雾检测仓的侧表面设置有多个第一烟雾进口;所述第一烟雾进口与所述烟雾检测仓的内部连通;所述烟雾检测仓的内部固设有斜向上发射检测光线的发射管、在烟雾散射所述发射管所发射检测光线时接收散射光线的第一接收管,以及防止所述发射管侧面所出射检测光线射向所述第一接收管的隔断板;所述烟雾检测仓的侧表面设置有供所述发射管所发射检测光线穿出的出光通道;
所述凝露识别仓的侧表面设置有与所述出光通道对应并供所述发射管所发射检测光线穿入的进光通道,以及遮挡所述进光通道的透光片;所述透光片与所述凝露识别仓固定;所述凝露识别仓的内部固设有与所述透光片正对且为非圆形的反射柱,以及所述反射柱上所附着凝露漫反射所述发射管所发射检测光线时接收漫反射光线的第二接收管;所述反射柱用于反射所述发射管发射的检测光线,且所述第二接收管不在所述反射柱所反射光线的出射区域内;所述第二接收管位于所述凝露识别仓的中上部;所述凝露识别仓的下表面设置有供气体进入的进气口;
所述外壳的侧表面设置有多个第二烟雾进口;所述第二烟雾进口与所述外壳的内部连通;所述外壳的内部还设置有控制板;所述发射管、所述第一接收管以及所述第二接收管,均与所述控制板电连接并受其控制;所述控制板用于在所述第二接收管反向电流值与所述第一接收管反向电流值的差值大于触发阈值时,输出报警信号。
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烟雾报警器的使用方法,基于上述的一种可定向排除凝露干扰的烟雾报警器,其中,包括如下步骤:
发射管发射检测光线;
获取与第一接收管对应的第一反向电流值,以及与第二接收管对应的第二反向电流值;
若所述第一接收管和所述第二接收管均无反向电流变化,控制板不动作;若所述第一接收管和所述第二接收管均有反向电流变化,且所述第一反向电流值和所述第二反向电流值的差值不大于预设的触发阈值,所述控制板不动作;若所述第一接收管和所述第二接收管均有反向电流变化,且所述第一反向电流值和所述第二反向电流值的差值大于预设的触发阈值,所述控制板输出报警信号。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有效避免了误报警的情况,具体的,设置第二接收管,使其成为第一接收管的对照组;仅设置一组发射管即可满足需求,降低了材料成本;透光片避免了空气对流,达到了透光不透气的目的;针对凝露识别仓,一是不具备对流条件,二是第二接收管位于凝露识别仓的较高处,因此,烟雾无法进入凝露识别仓的光学敏感区域,从而确保进入光学敏感区域的是含有水蒸气的空气;针对烟雾检测仓,其具备对流条件,确保烟雾可以经第一烟雾进口进到烟雾检测仓内;因此,凝露识别仓与烟雾检测仓相比,内里不会有烟雾。
无凝露时,发射管所发射的检测光线被反射柱反射,由于第二接收管不在反射柱所反射光线的出射区域内,因此,第二接收管无反向电流变化;此时,若第一接收管有反向电流变化,由于已经排除了凝露干扰,即可确认是有烟雾进到了烟雾检测仓,控制板输出报警信息以便后续触发报警;
有凝露时,凝露附着在反射柱上,发射管所发射的检测光线被凝露漫反射,使得第二接收管的反向电流发生变化;由于烟雾检测仓同样也会有凝露,因此,第一接收管的反向电流也会发生变化,若此时无烟雾,则第二接收管的反向电流值与第一接收管的反向电流值趋于相同,由于两者差值小于触发阈值,控制板不动作;若此时烟雾检测仓中是有烟雾的,烟雾会对发射管发射的检测光线进行散射,导致第一接收管的反向电流发生大幅度变化,第二接收管反向电流值与第一接收管反向电流值的差值大于触发阈值,控制板输出报警信号,以触发报警。
因此,本烟雾报警器能有效排除凝露导致的误报警情况,且与以往的涂防雾层相比,长期有效,使用寿命长。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部分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附图: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可定向排除凝露干扰的烟雾报警器的爆炸图;
图2是图1中A处放大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可定向排除凝露干扰的烟雾报警器的剖切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一种可定向排除凝露干扰的烟雾报警器的剖切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的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一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可定向排除凝露干扰的烟雾报警器,如图1-图3所示,包括外壳10;外壳10的内部固设有烟雾检测仓11,以及与烟雾检测仓11并排的凝露识别仓12;
烟雾检测仓11的侧表面设置有多个第一烟雾进口180;第一烟雾进口180与烟雾检测仓11的内部连通;烟雾检测仓11的内部固设有斜向上发射检测光线的发射管13、在烟雾散射发射管13所发射检测光线时接收散射光线的第一接收管14,以及防止发射管13侧面所出射检测光线射向第一接收管14的隔断板15;烟雾检测仓11的侧表面设置有供发射管13所发射检测光线穿出的出光通道181;
凝露识别仓12的侧表面设置有与出光通道181对应并供发射管13所发射检测光线穿入的进光通道182,以及遮挡进光通道182的透光片16;透光片16与凝露识别仓12固定;凝露识别仓12的内部固设有与透光片16正对且为非圆形的反射柱17,以及反射柱17上所附着凝露漫反射发射管13所发射检测光线时接收漫反射光线的第二接收管18;反射柱17用于反射发射管13发射的检测光线,且第二接收管18不在反射柱17所反射光线的出射区域内;第二接收管18位于凝露识别仓12的中上部;凝露识别仓12的下表面设置有供气体进入的进气口183;
外壳10的侧表面设置有多个第二烟雾进口184;第二烟雾进口184与外壳10的内部连通;外壳10的内部还设置有控制板19;发射管13、第一接收管14以及第二接收管18,均与控制板19电连接并受其控制;控制板19用于在第二接收管18反向电流值与第一接收管14反向电流值的差值大于触发阈值时,输出报警信号。本烟雾报警器有效避免了误报警的情况,具体的:
设置第二接收管18,使其成为第一接收管14的对照组;仅设置一组发射管13即可满足需求,降低了材料成本;透光片16避免了空气对流,达到了透光不透气的目的;针对凝露识别仓12,一是不具备对流条件,二是第二接收管18位于凝露识别仓12的较高处,因此,烟雾无法进入凝露识别仓12的光学敏感区域,从而确保进入光学敏感区域的是含有水蒸气的空气;针对烟雾检测仓11,其具备对流条件,确保烟雾可以经第一烟雾进口180进到烟雾检测仓11内;因此,凝露识别仓12与烟雾检测仓11相比,内里不会有烟雾。
无凝露时,发射管13所发射的检测光线被反射柱17反射,由于第二接收管18不在反射柱17所反射光线的出射区域内,因此,第二接收管18无反向电流变化;此时,若第一接收管14有反向电流变化,由于已经排除了凝露干扰,即可确认是有烟雾进到了烟雾检测仓11,控制板19输出报警信息以便后续触发报警;
有凝露时,凝露附着在反射柱17上,发射管13所发射的检测光线被凝露漫反射,使得第二接收管18的反向电流发生变化;由于烟雾检测仓11同样也会有凝露,因此,第一接收管14的反向电流也会发生变化,若此时无烟雾,则第二接收管18的反向电流值与第一接收管14的反向电流值趋于相同,由于两者差值小于触发阈值,控制板19不动作;若此时烟雾检测仓11中是有烟雾的,烟雾会对发射管13发射的检测光线进行散射,导致第一接收管14的反向电流发生大幅度变化,第二接收管18反向电流值与第一接收管14反向电流值的差值大于触发阈值,控制板19输出报警信号,以触发报警。
因此,本烟雾报警器能有效排除凝露导致的误报警情况,且与以往的涂防雾层相比,长期有效,使用寿命长。
如图3所示,反射柱17为三棱柱,且设置有多组,反射时,多个侧表面均可参与反射;反射柱17的三组侧表面,其一与凝露识别仓12固定,另一朝向透光片16,另一朝向第二接收管18。
如图3所示,凝露识别仓12上设有反射柱17的内壁朝远离第二接收管18的方向外倾,可以将发射管13的检测光线朝斜上方反射,在没有凝露的情况下,第二接收管18更难以接收到发射管13发射的检测光线。
如图1-图3所示,控制板19与外壳10固定;烟雾检测仓11包括上仓盖110,以及与上仓盖110配合盖紧的下仓体111;下仓体111以及控制板19,均与上仓盖110固定;隔断板15包括分别与上仓盖110下表面、下仓体111内底面固定的上板体112、下板体113;上板体112和下板体113相对的侧表面,均设置有与发射管13管体适配的第一安装槽185以及与第一接收管14管体适配的第二安装槽186,安装时,将发射管13、第一接收管14分别置入第一安装槽185、第二安装槽186,进而盖合上仓盖110和下仓体111,上板体112和下板体113配合夹住发射管13和第一接收管14,安装方便,且定位良好。
如图2所示,进气口183设置有多个,且口径小于1mm,既便于气体进入,又能将蚊虫挡在凝露识别仓12外。
如图1和图3所示,外壳10包括上壳盖114,以及与上壳盖114配合盖紧的下壳体115;控制板19固设在上壳盖114朝向下壳体115的一侧表面;烟雾检测仓11和凝露识别仓12,均固设在控制板19的下表面,安装时,先将控制板19固定到上壳盖114上,再将烟雾检测仓11和凝露识别仓12固定到控制板19上,进而将烟雾检测仓11、凝露识别仓12、控制板19、上壳盖114四者一并装配到下壳体115内,安装方便;第二烟雾进口184位于下壳体115的下端部。
如图2所示,凝露识别仓12的侧壁设置有与第二接收管18管脚适配的第三安装槽(图中未示出),安装方便;第三安装槽(图中未示出)与凝露识别仓12的外表面连通,便于第二接收管18与控制板19进行电连接。
实施例二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可定向排除凝露干扰的烟雾报警器,与实施例一相同之处不再赘述,不同之处在于:
如图4所示,凝露识别仓12的内部还固设有防止外界光线直射第二接收管18的遮光板116,降低外界环境光对第二接收管18的影响。
如图4所示,遮光板116设置有多组,且呈错落分布;竖直方向上相邻的两组遮光板116,分布在凝露识别仓12的两侧,多组遮光板116配合形成迂回的路径,使得颗粒物难以进到凝露识别仓12的光学敏感区域内。
实施例三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烟雾报警器的使用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发射管发射检测光线。
步骤S2:获取与第一接收管对应的第一反向电流值,以及与第二接收管对应的第二反向电流值。
步骤S3:若第一接收管和第二接收管均无反向电流变化,控制板不动作;若第一接收管和第二接收管均有反向电流变化,且第一反向电流值和第二反向电流值的差值不大于预设的触发阈值,控制板不动作;若第一接收管和第二接收管均有反向电流变化,且第一反向电流值和第二反向电流值的差值大于预设的触发阈值,控制板输出报警信号。
应当理解的是,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上述说明加以改进或变换,而所有这些改进和变换都应属于本发明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可定向排除凝露干扰的烟雾报警器,包括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的内部固设有烟雾检测仓,以及与所述烟雾检测仓并排的凝露识别仓;
所述烟雾检测仓的侧表面设置有多个第一烟雾进口;所述第一烟雾进口与所述烟雾检测仓的内部连通;所述烟雾检测仓的内部固设有斜向上发射检测光线的发射管、在烟雾散射所述发射管所发射检测光线时接收散射光线的第一接收管,以及防止所述发射管侧面所出射检测光线射向所述第一接收管的隔断板;所述烟雾检测仓的侧表面设置有供所述发射管所发射检测光线穿出的出光通道;
所述凝露识别仓的侧表面设置有与所述出光通道对应并供所述发射管所发射检测光线穿入的进光通道,以及遮挡所述进光通道的透光片;所述透光片与所述凝露识别仓固定;所述凝露识别仓的内部固设有与所述透光片正对且为非圆形的反射柱,以及所述反射柱上所附着凝露漫反射所述发射管所发射检测光线时接收漫反射光线的第二接收管;所述反射柱用于反射所述发射管发射的检测光线,且所述第二接收管不在所述反射柱所反射光线的出射区域内;所述第二接收管位于所述凝露识别仓的中上部;所述凝露识别仓的下表面设置有供气体进入的进气口;
所述外壳的侧表面设置有多个第二烟雾进口;所述第二烟雾进口与所述外壳的内部连通;所述外壳的内部还设置有控制板;所述发射管、所述第一接收管以及所述第二接收管,均与所述控制板电连接并受其控制;所述控制板用于在所述第二接收管反向电流值与所述第一接收管反向电流值的差值大于触发阈值时,输出报警信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定向排除凝露干扰的烟雾报警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柱为三棱柱,且设置有多组;所述反射柱的三组侧表面,其一与所述凝露识别仓固定,另一朝向所述透光片,另一朝向所述第二接收管。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定向排除凝露干扰的烟雾报警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凝露识别仓上设有所述反射柱的内壁朝远离所述第二接收管的方向外倾。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定向排除凝露干扰的烟雾报警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凝露识别仓的内部还固设有防止外界光线直射所述第二接收管的遮光板。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可定向排除凝露干扰的烟雾报警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遮光板设置有多组,且呈错落分布;竖直方向上相邻的两组所述遮光板,分布在所述凝露识别仓的两侧。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定向排除凝露干扰的烟雾报警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板与所述外壳固定;所述烟雾检测仓包括上仓盖,以及与所述上仓盖配合盖紧的下仓体;所述下仓体以及所述控制板,均与所述上仓盖固定;所述隔断板包括分别与所述上仓盖下表面、所述下仓体内底面固定的上板体、下板体;所述上板体和所述下板体相对的侧表面,均设置有与所述发射管管体适配的第一安装槽以及与所述第一接收管管体适配的第二安装槽。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定向排除凝露干扰的烟雾报警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口设置有多个,且口径小于1mm。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定向排除凝露干扰的烟雾报警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包括上壳盖,以及与所述上壳盖配合盖紧的下壳体;所述控制板固设在所述上壳盖朝向所述下壳体的一侧表面;所述烟雾检测仓和所述凝露识别仓,均固设在所述控制板的下表面;所述第二烟雾进口位于所述下壳体的下端部。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定向排除凝露干扰的烟雾报警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凝露识别仓的侧壁设置有与所述第二接收管管脚适配的第三安装槽;所述第三安装槽与所述凝露识别仓的外表面连通。
10.一种烟雾报警器的使用方法,基于权利要求1-9任一所述的一种可定向排除凝露干扰的烟雾报警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发射管发射检测光线;
获取与第一接收管对应的第一反向电流值,以及与第二接收管对应的第二反向电流值;
若所述第一接收管和所述第二接收管均无反向电流变化,控制板不动作;若所述第一接收管和所述第二接收管均有反向电流变化,且所述第一反向电流值和所述第二反向电流值的差值不大于预设的触发阈值,所述控制板不动作;若所述第一接收管和所述第二接收管均有反向电流变化,且所述第一反向电流值和所述第二反向电流值的差值大于预设的触发阈值,所述控制板输出报警信号。
CN202010481804.3A 2020-05-27 2020-05-27 一种可定向排除凝露干扰的烟雾报警器及使用方法 Active CN11154015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481804.3A CN111540159B (zh) 2020-05-27 2020-05-27 一种可定向排除凝露干扰的烟雾报警器及使用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481804.3A CN111540159B (zh) 2020-05-27 2020-05-27 一种可定向排除凝露干扰的烟雾报警器及使用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540159A CN111540159A (zh) 2020-08-14
CN111540159B true CN111540159B (zh) 2023-07-25

Family

ID=719780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481804.3A Active CN111540159B (zh) 2020-05-27 2020-05-27 一种可定向排除凝露干扰的烟雾报警器及使用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54015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907884B (zh) * 2021-04-20 2022-04-29 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低误报率的烟雾探测方法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418410A1 (de) * 1989-09-19 1991-03-27 Siemens Aktiengesellschaft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r Kompensation der Luftfeuchtigkeit in einem optischen Rauchmelder
EP0880118A2 (de) * 1997-05-20 1998-11-25 Siemens Aktiengesellschaft Optischer Rauchmelder
JP2012128777A (ja) * 2010-12-17 2012-07-05 Century Corp 火災警報器
KR20150107130A (ko) * 2014-03-13 2015-09-23 주식회사 솔루스온 화재 감지기
CN110838217A (zh) * 2019-11-27 2020-02-25 吴雪丹 光电式感烟火灾报警器探测组件和光电式感烟火灾报警器
CN212009807U (zh) * 2020-05-27 2020-11-24 深圳市泛海三江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可定向排除凝露干扰的烟雾报警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AU2003268142A1 (en) * 2002-08-23 2004-03-11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Rapidly responding, false detection immune alarm signal producing smoke detector
WO2012016159A2 (en) * 2010-07-30 2012-02-02 Buglab Llc Optical sensor for rapid determination of particulate concentration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418410A1 (de) * 1989-09-19 1991-03-27 Siemens Aktiengesellschaft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r Kompensation der Luftfeuchtigkeit in einem optischen Rauchmelder
EP0880118A2 (de) * 1997-05-20 1998-11-25 Siemens Aktiengesellschaft Optischer Rauchmelder
JP2012128777A (ja) * 2010-12-17 2012-07-05 Century Corp 火災警報器
KR20150107130A (ko) * 2014-03-13 2015-09-23 주식회사 솔루스온 화재 감지기
CN110838217A (zh) * 2019-11-27 2020-02-25 吴雪丹 光电式感烟火灾报警器探测组件和光电式感烟火灾报警器
CN212009807U (zh) * 2020-05-27 2020-11-24 深圳市泛海三江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可定向排除凝露干扰的烟雾报警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540159A (zh) 2020-08-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564019B (zh) 一种抗凝露干扰的感烟火灾探测器及使用方法
EP1552489B1 (en) Rapidly responding, false detection immune alarm signal producing smoke detector
US7564365B2 (en) Smoke detector and method of detecting smoke
US7365846B2 (en) Scattered light smoke detector
CN108460948B (zh) 带有测量腔和用于共同地布置火灾传感器和至少一个另外的传感器的电路载体的火灾报警器
US20100271220A1 (en) Detection Device System and Device Thereof
US7940190B2 (en) Smoke detector
EP1101210A1 (en) Smoke detectors
CN211956682U (zh) 一种带有凝露识别功能的烟感报警器
CN212009806U (zh) 一种抗凝露干扰的感烟火灾探测器
CN211956683U (zh) 一种带独立式凝露识别仓的烟雾感应器
CN111540159B (zh) 一种可定向排除凝露干扰的烟雾报警器及使用方法
CN111540158B (zh) 一种带有凝露识别功能的烟感报警器及使用方法
US11650152B2 (en) Calibration of an optical detector
CN111627182B (zh) 一种带独立式凝露识别仓的烟雾感应器及使用方法
CN212009807U (zh) 一种可定向排除凝露干扰的烟雾报警器
US5257013A (en) Protecting UV flame detecting apparatus
CN111080960A (zh) 一种带有导光散射结构的烟感探测装置
CN210777058U (zh) 一种双波长双光路烟雾探测迷宫
RU2301455C2 (ru) Дымовая камера горизонтально вентилируемая
WO2021237502A1 (zh) 一种防止误报警的火灾探测器及使用方法
JP3541959B2 (ja) 散乱光式煙感知器
WO2023132014A1 (ja) 火災検出装置
KR100267833B1 (ko) 광학식 감지장치
CN216670897U (zh) 烟雾探测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518000 the three floor of the new world apartment, Nanshan Avenue, Nanshan District, Shenzhen, Guangdong (for office only).

Applicant after: Shenzhen hi tech investment Sanjiang Electronics Co.,Ltd.

Address before: 518000 the three floor of the new world apartment, Nanshan Avenue, Nanshan District, Shenzhen, Guangdong (for office only).

Applicant before: SHENZHEN FANHAI SANJIANG ELECTRONICS Co.,Ltd.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