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537437A - 一种用于分级检验dp980等高强钢附着力的折弯模具操作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分级检验dp980等高强钢附着力的折弯模具操作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537437A
CN111537437A CN202010465595.3A CN202010465595A CN111537437A CN 111537437 A CN111537437 A CN 111537437A CN 202010465595 A CN202010465595 A CN 202010465595A CN 111537437 A CN111537437 A CN 11153743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ending die
adhesive force
operating method
sample plate
ben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465595.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537437B (zh
Inventor
陈国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kas Chongqing Auto Stee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kas Chongqing Auto Stee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kas Chongqing Auto Steel Co ltd filed Critical Tkas Chongqing Auto Stee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465595.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537437B/zh
Publication of CN11153743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53743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53743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53743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19/00Investigating materials by mechanical methods
    • G01N19/04Measuring adhesive force between materials, e.g. of sealing tape, of coating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Immunology (AREA)
  • Pathology (AREA)
  • Bending Of Plates, Rods, And Pip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分级检验DP980等高强钢附着力的折弯模具操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在带钢分卷位置取下一块样板;步骤2:通过抹布对样板进行清洁;步骤3:选用对应的折弯模具,通过折弯机对样板进行折弯处理;步骤4:样板折弯之后留下凸起面,观察并检测该凸起面是否有脱锌,从而判断带钢附着力的大小本发明通过制作不同角度的折弯模具,对钢卷锌层附着力进行分级,以此对应客户的接收尺度,及准确区分各钢卷的锌层附着力等级。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分级检验DP980等高强钢附着力的折弯模具操作 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高强钢的附着力检验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分级检验DP980等高强钢附着力的折弯模具操作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行业的发展,汽车减重成了各大车企的共识。伴随汽车减重的目的,越来越多的高强钢在汽车上应用。DP980等高强钢,在客户处冲压变形小,钢厂锌层附着力的检验常规方法为球冲,球冲法变形大且结果唯一,此方法的结果不能对附着力进行分级,亦不能准确代表客户的尺度。不能准确判断客户的附着力接收尺度,及下线钢卷各钢卷附着力的差异,会导致合格品的降级与不合格品的流出,因此,急需要一种新的操作检验方法,对钢卷锌层附着力进行分级,以此对应客户的接收尺度,及准确区分各钢卷的锌层附着力等级。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分级检验DP980等高强钢附着力的折弯模具操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在带钢分卷位置取下一块600mm长的样板;
步骤2:通过抹布对样板进行清洁;
步骤3:选用对应的折弯模具,通过折弯机对样板进行折弯处理;
步骤4:样板折弯之后留下凸起面,观察并检测该凸起面是否有脱锌,从而判断带钢附着力的大小。
进一步的,在步骤1中,将样板通过剪板机裁剪成50-70mm长的小样板。
进一步的,将小样板沿着样板宽度方向通过剪板机依次裁剪为操作侧、中间侧和驱动侧,所述操作侧、中间侧和驱动侧的宽度与小样板的宽度一致,所述操作侧、中间侧和驱动侧的长度为100-110mm。
进一步的,在步骤2中,抹布带有有机溶剂,可有效去除残留在样板上的油。
进一步的,在步骤3中,折弯模具按折弯角度分为30度折弯模具、60度折弯模具、90度折弯模具和120度折弯模具,且附着力等级由30度-120度依次降低。
进一步的,在步骤4中,采用透明胶带对已弯折钢带的凸起面进行粘贴,2-3s后取下透明胶带并将其粘贴到记录本上,观测透明胶带上是否粘有锌。
进一步的,所述记录本采用浅色背景,从而与锌形成颜色差别,以便肉眼观察。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通过制作不同角度的折弯模具,对钢卷锌层附着力进行分级,以此对应客户的接收尺度,及准确区分各钢卷的锌层附着力等级。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的一种用于分级检验DP980等高强钢附着力的折弯模具操作方法中的上压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的一种用于分级检验DP980等高强钢附着力的折弯模具操作方法中的下压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的一种用于分级检验DP980等高强钢附着力的折弯模具操作方法的弯曲上模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的一种用于分级检验DP980等高强钢附着力的折弯模具操作方法的弯曲下模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0-上压板,11-弯曲上模,111-凸起,20-下压板,21-弯曲下模,211-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述实施方式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方式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所述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可以相互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下文的公开提供了许多不同的实施方式或例子用来实现本发明的不同结构。为了简化本发明的公开,下文中对特定例子的部件和设置进行描述。当然,它们仅仅为示例,并且目的不在于限制本发明。此外,本发明可以在不同例子中重复参考数字和/或参考字母,这种重复是为了简化和清楚的目的,其本身不指示所讨论各种实施方式和/或设置之间的关系。此外,本发明提供了的各种特定的工艺和材料的例子,但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其他工艺的应用和/或其他材料的使用。
请参照图1-图4,该模具包括上压板10和下压板20,所述上压板10设有若干弯曲上模11,所述下压板20设有若干与所述弯曲上模11相适配的弯曲下模21,所述上压板10向下移动,使所述弯曲上模11和与之相对应的所述弯曲下模21紧密贴紧,从而将置于所述弯曲上模11和弯曲下模21之间的钢带压弯。具体的,所述弯曲上模11的下端设有凸起111,所述弯曲下模21的上端设有凹槽211,所述凸起111与所述凹槽211相适配,所述凸起111与凹槽211的截面为等腰三角形。在实际使用时,使用者将平直的镀锌钢带置于弯曲下模21上,然后通过外接驱动设备驱动上压板10向下移动至下压板20,从而使弯曲上模11与弯曲下模21紧紧贴合,进而压弯镀锌钢带,然后取出镀锌钢带并观察检测折弯处的脱锌情况,若果脱锌量大,说明附着力小,若脱锌量小,则说明附着力大。
在一些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上压板10设有4个弯曲上模11,所述下压板20设有4个弯曲下模21,所述等腰三角形的顶角依次设为30度、60度、90度和120度。在实际使用中,4个角度不同的弯曲上模11与弯曲下模21对应着四种不同的测量等级,因为镀锌钢带起始角度为平面,即180度,180度到30度的弯折程度最大,如果在此角度下钢带弯折不发生脱锌情况,则说明该钢带附着力等级最高;同样的,60度、90度和120度代表着三个附着力依次降低的等级。在实际生产中,可以根据客户的实际需求,来确定钢带的附着力等级,以便在钢带生产中实施相应的技术调整。
在某些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凸起111为板状结构,使凸起111可以钢带上更多的点接触,从而提高钢带的折弯效果。
在另一些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凸起111的顶端采用圆角处理,在实际使用中,测量的范围主要是折弯处背面的脱锌量,为了防止凸起刺坏钢带产生锌粉增大测量误差,将凸起111的顶端采用圆角处理,有效避免了尖端刺坏钢带的风险。
一种用于分级检验DP980等高强钢附着力的折弯模具操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在带钢分卷位置取下一块600mm长的样板;
步骤2:通过抹布对样板进行清洁;
步骤3:选用对应的折弯模具,通过折弯机对样板进行折弯处理;
步骤4:样板折弯之后留下凸起面,观察并检测该凸起面是否有脱锌,从而判断带钢附着力的大小。
具体的,在步骤1中,将样板通过剪板机裁剪成50-70mm长的小样板,将小样板沿着样板宽度方向通过剪板机依次裁剪为操作侧、中间侧和驱动侧,所述操作侧、中间侧和驱动侧的宽度与小样板的宽度一致,所述操作侧、中间侧和驱动侧的长度为100-110mm。
在一些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在步骤2中,抹布带有有机溶剂,可有效去除残留在样板上的油,实际使用中,可采用石油醚作为该有机溶剂,有效清除残留在样板上的油,避免透明胶带由于油渍影响观测结果。
在某些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在步骤3中,折弯模具按折弯角度分为30度折弯模具、60度折弯模具、90度折弯模具和120度折弯模具,且附着力等级由30度-120度依次降低。可将30度折弯模具的测量等级命名为一级附着力强度,将60度折弯模具的测量等级命名为二级附着力强度,将90度折弯模具的测量等级命名为三级附着力强度,将120度折弯模具的测量等级命名为四级附着力强度,其中,由一级到四级代表附着力强度依次降低。在实际使用中,是这样检测的,首先将钢带进行120度折弯模具折弯,然后依次进行90度折弯模具折弯、60度折弯模具折弯和30度折弯模具折弯,按照这个检测顺序,假设钢带在120度折弯模具折弯的情况下不发生脱锌,则说明该批次钢带符合了四级附着力强度;根据客户的钢带附着力等级要求较高,可进行90度折弯模具折弯处理,如果发生弯折后的钢带不脱锌,则说明该批次钢带符合了更高一级的吸附强度,也就是三级附着力强度;同理,进一步进行60度折弯模具折弯处理和30度折弯模具折弯处理,最终实现对钢带的吸附力等级的精确划分。
在一些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在步骤4中,采用透明胶带对已弯折钢带的凸起面进行粘贴,2-3s后取下透明胶带并将其粘贴到记录本上,观测透明胶带上是否粘有锌,所述记录本采用浅色背景,从而与锌形成颜色差别,以便肉眼观察。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方式”、“某些实施方式”、“示意性实施方式”、“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所述实施方式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方式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综上所述,虽然本发明已以优选实施例揭露如上,但上述优选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制本发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均可作各种更动与润饰,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界定的范围为准。

Claims (7)

1.一种用于分级检验DP980等高强钢附着力的折弯模具操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在带钢分卷位置取下一块600mm长的样板;
步骤2:通过抹布对样板进行清洁;
步骤3:选用对应的折弯模具,通过折弯机对样板进行折弯处理;
步骤4:样板折弯之后留下凸起面,观察并检测该凸起面是否有脱锌,从而判断带钢附着力的大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分级检验DP980等高强钢附着力的折弯模具操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1中,将样板通过剪板机裁剪成50-70mm长的小样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分级检验DP980等高强钢附着力的折弯模具操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将小样板沿着样板宽度方向通过剪板机依次裁剪为操作侧、中间侧和驱动侧,所述操作侧、中间侧和驱动侧的宽度与小样板的宽度一致,所述操作侧、中间侧和驱动侧的长度为100-110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分级检验DP980等高强钢附着力的折弯模具操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2中,抹布带有有机溶剂,可有效去除残留在样板上的油。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分级检验DP980等高强钢附着力的折弯模具操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3中,折弯模具按折弯角度分为30度折弯模具、60度折弯模具、90度折弯模具和120度折弯模具,且附着力等级由30度-120度依次降低。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分级检验DP980等高强钢附着力的折弯模具操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4中,采用透明胶带对已弯折钢带的凸起面进行粘贴,2-3s后取下透明胶带并将其粘贴到记录本上,观测透明胶带上是否粘有锌。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用于分级检验DP980等高强钢附着力的折弯模具操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记录本采用浅色背景,从而与锌形成颜色差别,以便肉眼观察。
CN202010465595.3A 2020-05-28 2020-05-28 一种用于分级检验dp980高强钢附着力的折弯模具操作方法 Active CN11153743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465595.3A CN111537437B (zh) 2020-05-28 2020-05-28 一种用于分级检验dp980高强钢附着力的折弯模具操作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465595.3A CN111537437B (zh) 2020-05-28 2020-05-28 一种用于分级检验dp980高强钢附着力的折弯模具操作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537437A true CN111537437A (zh) 2020-08-14
CN111537437B CN111537437B (zh) 2023-03-28

Family

ID=7197644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465595.3A Active CN111537437B (zh) 2020-05-28 2020-05-28 一种用于分级检验dp980高强钢附着力的折弯模具操作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537437B (zh)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4104507A (ja) * 2012-11-30 2014-06-09 Hitachi Ltd 曲げ加工装置における使用金型指示装置およびシステム
CN103969179A (zh) * 2013-01-25 2014-08-06 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钢板涂层附着性的检测方法
CN105556278A (zh) * 2013-09-18 2016-05-04 蒂森克虏伯钢铁欧洲股份公司 用于确定镀锌层退火的扁钢产品的耐磨性的方法和设备
US20170023455A1 (en) * 2013-12-20 2017-01-26 Thyssenkrupp Steel Europe Ag Method and Device for Determining the Wear Properties of Coated Flat Products by Means of Bending
CN206020246U (zh) * 2016-08-29 2017-03-15 北京泰格瑞祥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冲样弯曲压平一体机
CN206378408U (zh) * 2016-12-30 2017-08-04 天津市富仁板带有限公司 一种镀锌板锌层附着性检测装置
CN107350361A (zh) * 2017-08-31 2017-11-17 芜湖凝鑫机械有限公司 多模头式折弯冲压模具
CN108931441A (zh) * 2017-05-25 2018-12-04 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全尺寸高效带材焊缝折弯检验装置及方法
CN111167894A (zh) * 2020-03-09 2020-05-19 江苏中海重型机床有限公司 一种高稳定性液压板料折弯机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4104507A (ja) * 2012-11-30 2014-06-09 Hitachi Ltd 曲げ加工装置における使用金型指示装置およびシステム
CN103969179A (zh) * 2013-01-25 2014-08-06 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钢板涂层附着性的检测方法
CN105556278A (zh) * 2013-09-18 2016-05-04 蒂森克虏伯钢铁欧洲股份公司 用于确定镀锌层退火的扁钢产品的耐磨性的方法和设备
US20170023455A1 (en) * 2013-12-20 2017-01-26 Thyssenkrupp Steel Europe Ag Method and Device for Determining the Wear Properties of Coated Flat Products by Means of Bending
CN206020246U (zh) * 2016-08-29 2017-03-15 北京泰格瑞祥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冲样弯曲压平一体机
CN206378408U (zh) * 2016-12-30 2017-08-04 天津市富仁板带有限公司 一种镀锌板锌层附着性检测装置
CN108931441A (zh) * 2017-05-25 2018-12-04 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全尺寸高效带材焊缝折弯检验装置及方法
CN107350361A (zh) * 2017-08-31 2017-11-17 芜湖凝鑫机械有限公司 多模头式折弯冲压模具
CN111167894A (zh) * 2020-03-09 2020-05-19 江苏中海重型机床有限公司 一种高稳定性液压板料折弯机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张永良等: "高强度板材折弯工艺性研究", 《金属加工(热加工)》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537437B (zh) 2023-03-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159933A (zh) 具有凸形支撑面的连续式或测量式压痕装置及其用途,尤其用于板材压痕
CN111272091B (zh) 一种基于三维激光扫描的焊接工字钢大变形自动识别方法
CN101122561B (zh) 膜基结合性能的背面穿透式的测量方法
CN109507055B (zh) 一种测量紧固件硬度分布的方法
CN105784504A (zh) 一种用于检测金属复合板性能的试样与方法
CN111537437B (zh) 一种用于分级检验dp980高强钢附着力的折弯模具操作方法
EP3550280B1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evaluating electrode embrittlement
US11060961B2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evaluating electrode embrittlement
CN105890994B (zh) 一种层状金属复合材料界面结合强度评价方法
CN111069338A (zh) 一种凸起特征辊冲成形极限评估模具及其测量方法
KR100579953B1 (ko) 도금강판의 도금박리성 평가장치 및 이를 이용한평가방법
KR20210112079A (ko) 박막 시편의 물성 평가방법 및 인장시험 테스트용 박막 시편
CN112547838A (zh) 一种金属板材边部成形极限的测试方法
CN114295436B (zh) 剪切试样及断裂应变测试方法
CN212275546U (zh) 一种用于分级检验dp980等高强钢附着力的折弯模具
Olayinka et al. The effect of hydraulic bulge process on the surface topography of annealed AISI 304 stainless steel
EP3431959A1 (en) Strength test method for metal roofing material, strength test equipment, and virtual strength test program
KR101012844B1 (ko) 강판의 마찰계수 측정방법
CN113790977A (zh) 金属板材极限弯曲断裂应变测量方法
CN112098178A (zh) 检测冲坑后铝塑膜角部铝层厚度的测试方法
JP2021113706A (ja) 応力評価方法、曲げ加工性評価方法、および金属部材の製造方法
EP4112271A1 (en) Punch pin hole inspection apparatus using punch and die, and punch pin hole inspection method using same
RU2308697C1 (ru) Способ испытания листового материала на пружинение и предельные параметры при одноугловой гибке (варианты)
Li et al. The research on material selection and strain analysis of vehicle complicated deformable parts with ASAME
CN116429565B (zh) 一种金属材料无铆钉连接的接头质量检测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