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535608B - 一种建筑物的加固施工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建筑物的加固施工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535608B
CN111535608B CN202010380241.9A CN202010380241A CN111535608B CN 111535608 B CN111535608 B CN 111535608B CN 202010380241 A CN202010380241 A CN 202010380241A CN 111535608 B CN111535608 B CN 11153560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lock
fixed
limiting
material bearing
bearing box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380241.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535608A (zh
Inventor
石飞洋
朱志军
丁庆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Spring Bamboo Shoot Decoration Engineering Co ltd
JIACHUN (SHANGHAI) DECORATION & DESIGNING ENGINEERING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Spring Bamboo Shoot Decoration Engineering Co ltd
JIACHUN (SHANGHAI) DECORATION & DESIGNING ENGINEERING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Spring Bamboo Shoot Decoration Engineering Co ltd, JIACHUN (SHANGHAI) DECORATION & DESIGNING ENGINEERING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Spring Bamboo Shoot Decoration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380241.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535608B/zh
Publication of CN11153560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53560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53560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53560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GSCAFFOLDING; FORMS; SHUTTERING; BUILDING IMPLEMENTS OR AIDS, OR THEIR USE; HANDLING BUILDING MATERIALS ON THE SITE; REPAIRING, BREAKING-UP OR OTHER WORK ON EXISTING BUILDINGS
    • E04G23/00Working measures on existing buildings
    • E04G23/02Repairing, e.g. filling cracks; Restoring; Altering; Enlarging
    • E04G23/0218Increasing or restoring the load-bearing capacity of building construction elemen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Working Measures On Existing Buildindg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建筑物的加固施工方法,属于建筑横梁加固技术领域,该建筑物的加固施工装置,包括墙面,墙面的前侧设置有承料箱,承料箱的上端为开口,承料箱的前端四角处均设置有第二螺纹孔,墙面的上侧设有稳固机构,墙面和承料箱的上端均开凿有承料槽,两个承料槽内连接有横梁,承料箱的左右两端均开凿有第一滑槽,两个第一滑槽内滑动连接有支撑板,支撑板的下端固定有齿条,齿条的左右两端分别固定有第一齿和第二齿,齿条的前后两端均开凿有第三滑槽,第三滑槽的内壁开凿有多个均匀分布的第一固定槽,其高度不可调节,且操作拆卸繁琐,不能满足对横梁不同时期的支撑加固使用,对横梁长时间的加固效果大大降低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建筑物的加固施工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建筑横梁加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建筑物的加固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建筑技术的不断发展,建筑物对空间的要求越来越高,在工程中,建筑结构经常由于使用功能改变、结构性能退化、自然灾害或人为因素等的影响需要对其进行加固;大部分房屋和厂房中都设置有横梁进行顶部的支撑。横梁架设在墙壁之间,可以承受来自上方的压力,减少下方的支撑体,提升室内空间利用率,因此对横梁的结构强度要求较高,在设计和施工时,需要选用符合强度要求的横梁,但是随着建筑使用时间的推移、周围环境的震动、地基沉降以及上方物体重量的堆积,会对横梁造成极大的负担,横梁一旦变形,安全性大大降低,因此,需要进行加固。
在现有技术中,对横梁进行加固的装置一般都是通过螺钉固定安装,其高度不可调节,且操作拆卸繁琐,不能满足对横梁不同时期的支撑加固使用,对横梁长时间的加固效果大大降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建筑物的加固施工方法,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现有技术中对横梁进行加固的装置一般都是通过螺钉固定安装,其高度不可调节,且操作拆卸繁琐,不能满足对横梁不同时期的支撑加固使用,对横梁长时间的加固效果大大降低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建筑物的加固施工装置,包括墙面,所述墙面的前侧设置有承料箱,所述承料箱的上端为开口,所述承料箱的前端四角处均设置有第二螺纹孔,所述墙面的上侧设有稳固机构,所述墙面和承料箱的上端均开凿有承料槽,两个所述承料槽内连接有横梁,所述承料箱的左右两端均开凿有第一滑槽,两个所述第一滑槽内滑动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下端固定有齿条,所述齿条的左右两端分别固定有第一齿和第二齿,所述齿条的前后两端均开凿有第三滑槽,所述第三滑槽的内壁开凿有多个均匀分布的第一固定槽,两个所述第三滑槽内滑动连接有支撑固定块,所述支撑固定块的下端与承料箱的下内壁之间固定,所述支撑固定块的上端和墙面的下内壁均开凿有与第一齿和第二齿相匹配的插孔,所述支撑固定块和承料箱前端均开凿有两个第二固定槽,所述第二固定槽与第一固定槽相匹配,两个所述第二固定槽内活动插接有插杆,所述承料箱的前端设置有固定机构,所述承料箱的前后内壁之间转动连接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的右端开凿有第一插槽,所述第一插槽内活动插接有摇杆,所述摇杆的右端固定有半齿轮,所述半齿轮与第一齿相啮合,所述齿条的右侧设置有限位机构。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现有技术中对横梁进行加固的装置一般都是通过螺钉固定安装,其高度不可调节,且操作拆卸繁琐,不能满足对横梁不同时期的支撑加固使用,对横梁长时间的加固效果大大降低的问题。
为了使得半齿轮带动齿条向上移动时,当半齿轮抽出被卡住,不易向下滑动,作为本发明一种优选的,所述限位机构包括第二转轴、限位卡块和第一限位块,所述第二转轴转动连接于承料箱的前后内壁之间,所述第二转轴的前端贯穿承料箱的前端并向外延伸,所述限位卡块与第二转轴的左侧表面之间固定,所述限位卡块与第二齿相匹配,所述承料箱的前后内壁均开凿有卡槽,所述第一限位块与卡槽相匹配,所述第一限位块活动插接于两个卡槽内,所述第一限位块位于限位卡块的下侧,且第一限位块与限位卡块相匹配,所述第一限位块和承料箱的前端相对处均开凿有第一螺纹孔,所述第一限位块与承料箱通过相对应卡件穿过两个第一螺纹孔内固定。
为了使得插杆将齿条固定住后插杆被固定且不易松动,作为本发明一种优选的,所述固定机构包括第二固定块,所述第二固定块与承料箱的前端之间固定,所述第二固定块的上端开凿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内活动插接有第三限位块,所述第三限位块与插杆相匹配,所述第三限位块的上端固定有第三固定块。
为了使得支撑板向上移动时更稳定,不易倾斜,支撑横梁时更稳固,作为本发明一种优选的,两个所述第一滑槽的前后两端均开凿有第二滑槽,所述支撑板的前后两端均固定有两个第二滑块,所述第二滑块与第二滑槽相匹配,四个所述第二滑块分别滑动连接于四个第二滑槽内。
为了使得横梁被固定的更稳固,作为本发明一种优选的,所述稳固机构包括两个第一固定块,两个所述第一固定块分别固定于墙面的上端左右两部,两个所述第一固定块的相靠近端均开凿有第二插槽,两个所述第二插槽上下相交错,两个所述第二插槽内均活动插接有插块,两个所述插块的远离端均固定连接有卡块,两个所述插块的上端均开凿有第三螺纹孔,两个所述第三螺纹孔内螺纹连接有螺栓,所述第一固定块与卡块的高度相同。
为了使得摇杆不突出承料箱的左侧,避免被触碰到导致损坏,作为本发明一种优选的,所述摇杆的左端位于左侧第一滑槽内,所述摇杆的左侧表面刻有螺纹,所述摇杆刻有螺纹的表面处螺纹连接有杆套,所述杆套的表面开凿有与手指契合的凹槽。
为了使得半齿轮将齿条带动至最顶端后抽出时,将杆套拧出,此时弹簧带动摇杆复位,使得摇杆位于水平线上,便于下次将杆套拧至摇杆的表面,作为本发明一种优选的,位于所述承料箱内摇杆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弹簧,所述弹簧位于第一转轴的左侧。
为了使得摇杆不易从第一转轴处拔出;由于摇杆位于第一转轴左侧长度越长,摇动摇杆时使用力气相对越小,使得人为劳动力减小,作为本发明一种优选的,所述摇杆的表面固定有第二限位块,所述第二限位块位于第一转轴的右侧,所述第一转轴与半齿轮之间的直线距离小于第一转轴与承料箱的左内壁之间的直线距离。
为了使得承料箱固定于墙面前端时更稳定,作为本发明一种优选的,所述承料箱的下端固定有两个加强筋板,所述加强筋板的后端与墙面的前端之间固定。
一种建筑物的加固施工方法,使用了前述建筑物的加固施工装置,包括如下步骤:
S1:当横梁放置于墙面和承料箱上的承料槽处时,此时推动两侧的卡块,使得两个插块向相靠近端移动,最终两个插块上下交错,且两个第三螺纹孔相对应,此时将螺栓插入两个第三螺纹孔内将其固定住,使横梁更稳固;
S2:然后通过二号螺钉穿过第二螺纹孔将承料箱固定于墙面的前端,然后将第一限位块从卡槽处插入并通过一号螺钉将第一限位块固定于承料箱的前端,并在承料箱的下端与墙面的前端之间固定有加强筋板;
S3:将杆套螺纹连接于摇杆的表面,然后向右推动杆套,使得摇杆右端的半齿轮与第一齿啮合,然后向下压杆套,使得摇杆以第一转轴为圆心向下做弧线运动,此时使得半齿轮带动第一齿向上移动,使得齿条向上移动,由于限位卡块与第二齿相匹配,使得齿条向上移动时,其右端固定的第二齿带动限位卡块以第二转轴为圆心向上做弧线运动,由于重力作用,限位卡块向上转动后自动复位,此时齿条在支撑固定块内向上滑动,然后将杆套向左抽出,使得半齿轮脱离第一齿,当摇杆向右抽出后,由于限位卡块与位于其下侧与第一限位块贴合,使得限位卡块无法向下转动,导致齿条无法向下移动,从而使得齿条卡住,移动杆套使半齿轮复位,然后再次插入使得半齿轮与第一齿啮合,继续向下压杆套,反复操作,最终使得齿条带动支撑板与横梁相贴紧并支撑横梁;
S4:当支撑板与横梁相贴紧并支撑横梁时,将插杆从承料箱前端的第二固定槽处穿过并经过支撑固定块前端的第二固定槽最终插入第一固定槽内,使得齿条被固定住;
S5:当插杆插入第二固定槽内后,将第三限位块插入限位槽内,使得第三限位块的后端下部与插杆的前端相贴合,由于第三固定块被限位至第二固定块的上端,使得第三限位块被固定住,从而使得第三限位块将插杆顶住,使得插杆被固定,不易松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方案通过上下摇动摇杆,使得摇杆带动半齿轮向上移动,然后将摇杆向左抽出,使得半齿轮脱离第一齿,使半齿轮复位,再次插入使得半齿轮与第一齿啮合,反复操作,使得半齿轮带动齿条在支撑固定块内向上滑动,由于齿条右侧的限位卡块与第二齿相匹配,使得齿条向上移动时带动限位卡块以第二转轴为圆心向上做弧线运动,由于重力作用,限位卡块向上转动后自动复位,由于限位卡块下端设有与其匹配的第一限位块,使得限位卡块无法向下移动,当半齿轮向做抽出时,齿条通过第二齿与限位卡块的相匹配使得齿条被卡住,最终使得齿条带动其上端固定的支撑板抵住横梁,然后将插杆从承料箱前端的第二固定槽处穿过并经过支撑固定块前端的第二固定槽最终插入第一固定槽内,使得齿条被固定住,使得横梁更稳固,使横梁加固方便,且对横梁固定更加稳固,对横梁的支撑效果更加。
2、本方案通过设置有的固定机构,使得插杆插入第二固定槽内后,将第三限位块插入限位槽内,使得第三限位块的后端下部与插杆的前端相贴合,由于第三固定块被限位至第二固定块的上端,使得第三限位块被固定住,从而使得第三限位块将插杆顶住,使得插杆被固定,使得插杆固定齿条时更稳固,且安装较为便捷。
3、本方案通过设置有的限位机构,首先将第一限位块从卡槽处插入,并通过一号螺钉将第一限位块固定于承料箱的前端,使得第一限位块位于第二转轴的下侧,当第二齿向上移动时,由于限位卡块与第二齿相匹配,第二齿带动限位卡块向上移动,由于限位卡块与位于其下侧与第一限位块贴合,使得限位卡块无法向下转动,导致第二齿无法向下移动,当需要拆卸时,将一号螺钉拧出,将第一限位块拔出,向下转动第二转轴,使得限位卡块脱离第二齿即可,使得限位卡块将齿条卡住时更稳固,且便于拆卸。
4、本方案通过墙面上侧设置有的稳固机构,当横梁位于承料槽内时,此时推动两侧的卡块,使得两个插块向相靠近端移动,最终两个插块上下交错,且两个第三螺纹孔相对应,此时将螺栓插入两个第三螺纹孔内将其固定住,使得横梁更稳固,同时由于第一固定块与卡块的高度相同,使得其上面便于放置砖块或浇筑混凝土,使得横梁进一步被加固,使得横梁更稳固。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发明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的立体图;
图2为本发明图1中A处的局部立体图;
图3为本发明中的剖视图;
图4为本发明中图3中B处的局部剖视图;
图5为本发明中的左视图;
图6为本发明中齿条处的局部立体图;
图7为本发明中支撑板处的局部立体图。
图中:1-墙面;2-承料箱;201-第一滑槽;202-第二滑槽;203-承料槽 3-摇杆;301-杆套;302-第一转轴;4-支撑板;401-第二滑块;5-第一固定块;501-卡块;502-插块;503-第三螺纹孔;504-螺栓;6-齿条;601-第一齿;602-第二齿;603-第三滑槽;604-第一固定槽;7-横梁;8-第二螺纹孔; 9-加强筋板;10-弹簧;11-第二转轴;12-限位卡块;13-第一限位块;131- 卡槽;132-第一螺纹孔;14-支撑固定块;15-第二限位块;16-半齿轮;17- 第二固定块;171-限位槽;172-第三限位块;173-第三固定块;18-插杆;181- 第二固定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请参阅图1-7,本发明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建筑物的加固施工装置,包括墙面1,墙面1的前侧设置有承料箱2,承料箱2的上端为开口,承料箱2的前端四角处均设置有第二螺纹孔8,墙面 1的上侧设有稳固机构,墙面1和承料箱2的上端均开凿有承料槽203,两个承料槽203内连接有横梁7,承料箱2的左右两端均开凿有第一滑槽201,两个第一滑槽201内滑动连接有支撑板4,支撑板4的下端固定有齿条6,齿条 6的左右两端分别固定有第一齿601和第二齿602,齿条6的前后两端均开凿有第三滑槽603,第三滑槽603的内壁开凿有多个均匀分布的第一固定槽604,两个第三滑槽603内滑动连接有支撑固定块14,支撑固定块14的下端与承料箱2的下内壁之间固定,支撑固定块14的上端和墙面1的下内壁均开凿有与第一齿601和第二齿602相匹配的插孔,支撑固定块14和承料箱2前端均开凿有两个第二固定槽181,第二固定槽181与第一固定槽604相匹配,两个第二固定槽181内活动插接有插杆18,承料箱2的前端设置有固定机构,承料箱2的前后内壁之间转动连接有第一转轴302,第一转轴302的右端开凿有第一插槽,第一插槽内活动插接有摇杆3,摇杆3的右端固定有半齿轮16,半齿轮16与第一齿601相啮合,齿条6的右侧设置有限位机构。
在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中,当横梁7放置于墙面1和承料箱2的承料槽 203处时,本装置首先通过二号螺钉穿过第二螺纹孔8将承料箱2固定于墙面 1的前端,承料箱2起到支撑本装置的作用,然后将第一限位块13从卡槽131 处插入并通过一号螺钉将第一限位块13固定于承料箱2的前端,第一限位块 13起到限制第二转轴11无法向下移动的作用,再将杆套301螺纹连接于摇杆 3的表面,然后推动杆套301,使得摇杆3右端的半齿轮16与第一齿601啮合,当半齿轮16与第二齿602位置不对时,可轻微调整半齿轮16的角度,使得半齿轮16与第一齿601啮合,然后向下压杆套301,使得摇杆3以第一转轴302为圆心做弧线运动,此时使得半齿轮16带动第一齿601向上移动,使得齿条6向上移动,此时齿条6在支撑固定块14内向上滑动,由于齿条6 的前后两端开凿有的第三滑槽603,且第三滑槽603与支撑固定块14滑动连接,使得齿条6不易倾斜,然后将杆套301向左抽出,使得半齿轮16脱离第一齿601,使半齿轮16复位,然后再次插入使得半齿轮16与第一齿601啮合,继续向下压杆套301,反复操作,最终使得齿条6带动支撑板4与横梁7相贴紧,支撑板4起到支撑横梁7的作用,由于限位卡块12与第二齿602相匹配,限位卡块12起到限制第二齿602移动的作用,使得齿条6向上移动时带动限位卡块12以第二转轴11为圆心向上做弧线运动,第二转轴11起到调节限位卡块12的作用,由于重力作用,限位卡块12向上转动后自动复位,由于限位卡块12与位于其下侧与第一限位块13贴合,使得限位卡块12无法向下转动,导致第二齿602无法向下移动,从而使得齿条6卡住,然后将插杆18从承料箱2前端的第二固定槽181处穿过并经过支撑固定块14前端的第二固定槽181最终插入第一固定槽604内,插杆18起到固定齿条6的作用,当插杆18插入第二固定槽181内后,将第三限位块172插入限位槽171内,第三限位块172起到固定插杆18的作用,使得第三限位块172的后端下部与插杆18 的前端相贴合,由于第三固定块173被限位至第二固定块17的上端,使得第三限位块172被固定住,从而使得第三限位块172将插杆18顶住,使得插杆 18被固定,使得插杆18固定齿条6时更稳固,且安装较为便捷,使得本装置对横梁进行加固,高度便于调节,且操作拆卸便捷,能满足对横梁不同时期的支撑加固,对横梁长时间的加固效果大大增加。
具体的请参阅图2和图4,限位机构包括第二转轴11、限位卡块12和第一限位块13,第二转轴11转动连接于承料箱2的前后内壁之间,第二转轴 11的前端贯穿承料箱2的前端并向外延伸,限位卡块12与第二转轴11的左侧表面之间固定,限位卡块12与第二齿602相匹配,承料箱2的前后内壁均开凿有卡槽131,第一限位块13与卡槽131相匹配,第一限位块13活动插接于两个卡槽131内,第一限位块13位于限位卡块12的下侧,且第一限位块 13与限位卡块12相匹配,第一限位块13和承料箱2的前端相对处均开凿有第一螺纹孔132,第一限位块13与承料箱2通过相对应卡件穿过两个第一螺纹孔132内固定。
本实施例中:本装置首先将第一限位块13从卡槽131处插入,并通过一号螺钉将第一限位块13固定于承料箱2的前端,使得第一限位块13位于第二转轴11的下侧,当第二齿602向上移动时,由于限位卡块12与第二齿602 相匹配,第二齿602带动限位卡块12向上移动,由于限位卡块12与位于其下侧与第一限位块13贴合,使得限位卡块12无法向下转动,导致第二齿602 无法向下移动,当需要拆卸时,将一号螺钉拧出,将第一限位块13拔出,向下转动第二转轴11,使得限位卡块12脱离第二齿602即可,使得限位卡块 12将齿条6卡住时更稳固,且便于拆卸。
具体的请参阅图2,固定机构包括第二固定块17,第二固定块17与承料箱2的前端之间固定,第二固定块17的上端开凿有限位槽171,限位槽171 内活动插接有第三限位块172,第三限位块172与插杆18相匹配,第三限位块172的上端固定有第三固定块173。
本实施例中:本装置通过设置有的固定机构,使得插杆18插入第二固定槽181内后,将第三限位块172插入限位槽171内,使得第三限位块172的后端下部与插杆18的前端相贴合,由于第三固定块173被限位至第二固定块 17的上端,使得第三限位块172被固定住,从而使得第三限位块172将插杆 18顶住,使得插杆18被固定,使得插杆18固定齿条6时更稳固,且安装较为便捷。
具体的请参阅图1、图5和图7,两个第一滑槽201的前后两端均开凿有第二滑槽202,支撑板4的前后两端均固定有两个第二滑块401,第二滑块401 与第二滑槽202相匹配,四个第二滑块401分别滑动连接于四个第二滑槽202 内。
本实施例中:本装置当支撑板4位于承料箱2左右两端的第一滑槽201 内时,四个第二滑块401分别滑动连接于四个第二滑槽202内,使得支撑板4 上下移动时更稳定,支撑横梁7时效果更好。
具体的请参阅图3,稳固机构包括两个第一固定块5,两个第一固定块5 分别固定于墙面1的上端左右两部,两个第一固定块5的相靠近端均开凿有第二插槽,两个第二插槽上下相交错,两个第二插槽内均活动插接有插块502,两个插块502的远离端均固定连接有卡块501,两个插块502的上端均开凿有第三螺纹孔503,两个第三螺纹孔503内螺纹连接有螺栓504,第一固定块5 与卡块501的高度相同。
本实施例中:本装置通过墙面1上侧设置有的稳固机构,当横梁7位于承料槽203内时,此时推动两侧的卡块501,使得两个插块502向相靠近端移动,最终两个插块502上下交错,且两个第三螺纹孔503相对应,此时将螺栓504插入两个第三螺纹孔503内将其固定住,使得横梁7更稳固,同时由于第一固定块5与卡块501的高度相同,使得其上面便于放置砖块或浇筑混凝土,使得横梁7进一步被加固,使得横梁7更稳固。
具体的请参阅图1和图3,摇杆3的左端位于左侧第一滑槽201内,摇杆 3的左侧表面刻有螺纹,摇杆3刻有螺纹的表面处螺纹连接有杆套301,杆套 301的表面开凿有与手指契合的凹槽。
本实施例中:通过摇杆3和杆套301的可拆卸使得,使得摇杆3挤压后完成后,便于将杆套301拿出,使得摇杆3位于右侧的第一滑槽201内,不便于损坏。
具体的请参阅图3,位于承料箱2内摇杆3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弹簧10,弹簧10位于第一转轴302的左侧。
本实施例中:当摇杆3作业完成抽出后,将杆套301拧下,通过弹簧10 自身弹性使得摇杆3恢复原状,便于下次将杆套301拧至摇杆3表面。
具体的请参阅图3,摇杆3的表面固定有第二限位块15,第二限位块15 位于第一转轴302的右侧,第一转轴302与半齿轮16之间的直线距离小于第一转轴302与承料箱2的左内壁之间的直线距离。
本实施例中:通过摇杆3的表面固定有第二限位块15,使得摇杆3不易脱离第一转轴302,通过摇杆3位于第一转轴302左侧长度较长,使得摇动摇杆3时使用力气相对越小,使得人为劳动力减小。
具体的请参阅图3,承料箱2的下端固定有两个加强筋板9,加强筋板9 的后端与墙面1的前端之间固定。
本实施例中:通过承料箱2的下端固定有两个加强筋板9,加强筋板9的后端与墙面1的前端之间固定,使得承料箱2固定于墙面1前端时更稳定。
一种建筑物的加固施工方法,使用了前述建筑物的加固施工装置,包括如下步骤:
S1:当横梁7放置于墙面1和承料箱2上的承料槽203处时,此时推动两侧的卡块501,使得两个插块502向相靠近端移动,最终两个插块502上下交错,且两个第三螺纹孔503相对应,此时将螺栓504插入两个第三螺纹孔503内将其固定住,使横梁7更稳固;
S2:然后通过二号螺钉穿过第二螺纹孔8将承料箱2固定于墙面1的前端,然后将第一限位块13从卡槽131处插入并通过一号螺钉将第一限位块13 固定于承料箱2的前端,并在承料箱2的下端与墙面1的前端之间固定有加强筋板9;
S3:将杆套301螺纹连接于摇杆3的表面,然后向右推动杆套301,使得摇杆3右端的半齿轮16与第一齿601啮合,然后向下压杆套301,使得摇杆 3以第一转轴302为圆心向下做弧线运动,此时使得半齿轮16带动第一齿601 向上移动,使得齿条6向上移动,由于限位卡块12与第二齿602相匹配,使得齿条6向上移动时,其右端固定的第二齿602带动限位卡块12以第二转轴 11为圆心向上做弧线运动,由于重力作用,限位卡块12向上转动后自动复位,此时齿条6在支撑固定块14内向上滑动,然后将杆套301向左抽出,使得半齿轮16脱离第一齿601,当摇杆3向右抽出后,由于限位卡块12与位于其下侧与第一限位块13贴合,使得限位卡块12无法向下转动,导致齿条6无法向下移动,从而使得齿条6卡住,移动杆套301使半齿轮16复位,然后再次插入使得半齿轮16与第一齿601啮合,继续向下压杆套301,反复操作,最终使得齿条6带动支撑板4与横梁7相贴紧并支撑横梁7;
S4:当支撑板4与横梁7相贴紧并支撑横梁7时,将插杆18从承料箱2 前端的第二固定槽181处穿过并经过支撑固定块14前端的第二固定槽181最终插入第一固定槽604内,使得齿条6被固定住;
S5:当插杆18插入第二固定槽181内后,将第三限位块172插入限位槽 171内,使得第三限位块172的后端下部与插杆18的前端相贴合,由于第三固定块173被限位至第二固定块17的上端,使得第三限位块172被固定住,从而使得第三限位块172将插杆18顶住,使得插杆18被固定,不易松动。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建筑物的加固施工装置,包括墙面(1),所述墙面(1)的前侧设置有承料箱(2),所述承料箱(2)的上端为开口,所述承料箱(2)的前端四角处均设置有第二螺纹孔(8),所述墙面(1)的上侧设有稳固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墙面(1)和承料箱(2)的上端均开凿有承料槽(203),两个所述承料槽(203)内连接有横梁(7),所述承料箱(2)的左右两端均开凿有第一滑槽(201),两个所述第一滑槽(201)内滑动连接有支撑板(4),所述支撑板(4)的下端固定有齿条(6),所述齿条(6)的左右两端分别固定有第一齿(601)和第二齿(602),所述齿条(6)的前后两端均开凿有第三滑槽(603),所述第三滑槽(603)的内壁开凿有多个均匀分布的第一固定槽(604),两个所述第三滑槽(603)内滑动连接有支撑固定块(14),所述支撑固定块(14)的下端与承料箱(2)的下内壁之间固定,所述支撑固定块(14)的上端和墙面(1)的下内壁均开凿有与第一齿(601)和第二齿(602)相匹配的插孔,所述支撑固定块(14)和承料箱(2)前端均开凿有两个第二固定槽(181),所述第二固定槽(181)与第一固定槽(604)相匹配,两个所述第二固定槽(181)内活动插接有插杆(18),所述承料箱(2)的前端设置有固定机构,所述承料箱(2)的前后内壁之间转动连接有第一转轴(302),所述第一转轴(302)的右端开凿有第一插槽,所述第一插槽内活动插接有摇杆(3),所述摇杆(3)的右端固定有半齿轮(16),所述半齿轮(16)与第一齿(601)相啮合,所述齿条(6)的右侧设置有限位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物的加固施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机构包括第二转轴(11)、限位卡块(12)和第一限位块(13),所述第二转轴(11)转动连接于承料箱(2)的前后内壁之间,所述第二转轴(11)的前端贯穿承料箱(2)的前端并向外延伸,所述限位卡块(12)与第二转轴(11)的左侧表面之间固定,所述限位卡块(12)与第二齿(602)相匹配,所述承料箱(2)的前后内壁均开凿有卡槽(131),所述第一限位块(13)与卡槽(131)相匹配,所述第一限位块(13)活动插接于两个卡槽(131)内,所述第一限位块(13)位于限位卡块(12)的下侧,且第一限位块(13)与限位卡块(12)相匹配,所述第一限位块(13)和承料箱(2)的前端相对处均开凿有第一螺纹孔(132),所述第一限位块(13)与承料箱(2)通过相对应卡件穿过两个第一螺纹孔(132)内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建筑物的加固施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机构包括第二固定块(17),所述第二固定块(17)与承料箱(2)的前端之间固定,所述第二固定块(17)的上端开凿有限位槽(171),所述限位槽(171)内活动插接有第三限位块(172),所述第三限位块(172)与插杆(18)相匹配,所述第三限位块(172)的上端固定有第三固定块(17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建筑物的加固施工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第一滑槽(201)的前后两端均开凿有第二滑槽(202),所述支撑板(4)的前后两端均固定有两个第二滑块(401),所述第二滑块(401)与第二滑槽(202)相匹配,四个所述第二滑块(401)分别滑动连接于四个第二滑槽(202)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建筑物的加固施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稳固机构包括两个第一固定块(5),两个所述第一固定块(5)分别固定于墙面(1)的上端左右两部,两个所述第一固定块(5)的相靠近端均开凿有第二插槽,两个所述第二插槽上下相交错,两个所述第二插槽内均活动插接有插块(502),两个所述插块(502)的远离端均固定连接有卡块(501),两个所述插块(502)的上端均开凿有第三螺纹孔(503),两个所述第三螺纹孔(503)内螺纹连接有螺栓(504),所述第一固定块(5)与卡块(501)的高度相同。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建筑物的加固施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摇杆(3)的左端位于左侧第一滑槽(201)内,所述摇杆(3)的左侧表面刻有螺纹,所述摇杆(3)刻有螺纹的表面处螺纹连接有杆套(301),所述杆套(301)的表面开凿有与手指契合的凹槽。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建筑物的加固施工装置,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承料箱(2)内摇杆(3)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弹簧(10),所述弹簧(10)位于第一转轴(302)的左侧。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建筑物的加固施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摇杆(3)的表面固定有第二限位块(15),所述第二限位块(15)位于第一转轴(302)的右侧,所述第一转轴(302)与半齿轮(16)之间的直线距离小于第一转轴(302)与承料箱(2)的左内壁之间的直线距离。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建筑物的加固施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承料箱(2)的下端固定有两个加强筋板(9),所述加强筋板(9)的后端与墙面(1)的前端之间固定。
10.一种建筑物的加固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用了权利要求5-9任意一项的所述一种建筑物的加固施工装置,包括如下步骤:
S1:当横梁(7)放置于墙面(1)和承料箱(2)上的承料槽(203)处时,此时推动两侧的卡块(501),使得两个插块(502)向相靠近端移动,最终两个插块(502)上下交错,且两个第三螺纹孔(503)相对应,此时将螺栓(504)插入两个第三螺纹孔(503)内将其固定住,使横梁(7)更稳固;
S2:然后通过二号螺钉穿过第二螺纹孔(8)将承料箱(2)固定于墙面(1)的前端,然后将第一限位块(13)从卡槽(131)处插入并通过一号螺钉将第一限位块(13)固定于承料箱(2)的前端,并在承料箱(2)的下端与墙面(1)的前端之间固定有加强筋板(9);
S3:将杆套(301)螺纹连接于摇杆(3)的表面,然后向右推动杆套(301),使得摇杆(3)右端的半齿轮(16)与第一齿(601)啮合,然后向下压杆套(301),使得摇杆(3)以第一转轴(302)为圆心向下做弧线运动,此时使得半齿轮(16)带动第一齿(601)向上移动,使得齿条(6)向上移动,由于限位卡块(12)与第二齿(602)相匹配,使得齿条(6)向上移动时,其右端固定的第二齿(602)带动限位卡块(12)以第二转轴(11)为圆心向上做弧线运动,由于重力作用,限位卡块(12)向上转动后自动复位,此时齿条(6)在支撑固定块(14)内向上滑动,然后将杆套(301)向左抽出,使得半齿轮(16)脱离第一齿(601),当摇杆(3)向右抽出后,由于限位卡块(12)与位于其下侧与第一限位块(13)贴合,使得限位卡块(12)无法向下转动,导致齿条(6)无法向下移动,从而使得齿条(6)卡住,移动杆套(301)使半齿轮(16)复位,然后再次插入使得半齿轮(16)与第一齿(601)啮合,继续向下压杆套(301),反复操作,最终使得齿条(6)带动支撑板(4)与横梁(7)相贴紧并支撑横梁(7);
S4:当支撑板(4)与横梁(7)相贴紧并支撑横梁(7)时,将插杆(18)从承料箱(2)前端的第二固定槽(181)处穿过并经过支撑固定块(14)前端的第二固定槽(181)最终插入第一固定槽(604)内,使得齿条(6)被固定住;
S5:当插杆(18)插入第二固定槽(181)内后,将第三限位块(172)插入限位槽(171)内,使得第三限位块(172)的后端下部与插杆(18)的前端相贴合,由于第三固定块(173)被限位至第二固定块(17)的上端,使得第三限位块(172)被固定住,从而使得第三限位块(172)将插杆(18)顶住,使得插杆(18)被固定,不易松动。
CN202010380241.9A 2020-05-08 2020-05-08 一种建筑物的加固施工方法 Active CN11153560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380241.9A CN111535608B (zh) 2020-05-08 2020-05-08 一种建筑物的加固施工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380241.9A CN111535608B (zh) 2020-05-08 2020-05-08 一种建筑物的加固施工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535608A CN111535608A (zh) 2020-08-14
CN111535608B true CN111535608B (zh) 2021-08-06

Family

ID=719736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380241.9A Active CN111535608B (zh) 2020-05-08 2020-05-08 一种建筑物的加固施工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535608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303397A (zh) * 2020-10-27 2021-02-02 杨永飞 一种信息安全用摄像模组
CN112983056B (zh) * 2021-02-05 2023-10-13 裕华生态环境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竹钢园林小品的安装方法
CN113482320B (zh) * 2021-07-21 2022-09-30 中亿丰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装配式建筑模板
CN114856238B (zh) * 2022-04-29 2024-02-23 江苏鸿基节能新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建筑物的加固改造结构及方法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9083036U (zh) * 2018-10-29 2019-07-09 利达装饰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建筑横梁加固装置
CN209457425U (zh) * 2019-01-02 2019-10-01 北京擎屹古建筑有限公司 一种古建筑墙体修复支架
CN210152313U (zh) * 2019-04-16 2020-03-17 李建伟 一种土建工程框架梁加固装置
CN210289229U (zh) * 2019-07-23 2020-04-10 深圳市正勘建筑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悬挑梁加固结构
CN111021774A (zh) * 2019-12-26 2020-04-17 程志求 一种建筑工程框架梁加固装置
CN210460051U (zh) * 2019-05-31 2020-05-05 河北建设集团庆源混凝土有限公司 一种混凝土梁的加固结构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9083036U (zh) * 2018-10-29 2019-07-09 利达装饰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建筑横梁加固装置
CN209457425U (zh) * 2019-01-02 2019-10-01 北京擎屹古建筑有限公司 一种古建筑墙体修复支架
CN210152313U (zh) * 2019-04-16 2020-03-17 李建伟 一种土建工程框架梁加固装置
CN210460051U (zh) * 2019-05-31 2020-05-05 河北建设集团庆源混凝土有限公司 一种混凝土梁的加固结构
CN210289229U (zh) * 2019-07-23 2020-04-10 深圳市正勘建筑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悬挑梁加固结构
CN111021774A (zh) * 2019-12-26 2020-04-17 程志求 一种建筑工程框架梁加固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535608A (zh) 2020-08-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535608B (zh) 一种建筑物的加固施工方法
CN108252512B (zh) 一种钢筋混凝土楼板浇筑箱
CN212427116U (zh) 基坑支护结构
CN209538656U (zh) 一种可拆卸大型钢结构施工支撑体系牛腿
CN107804016A (zh) 一种废旧油漆桶回收装置
CN213741209U (zh) 一种地下室外墙全装配结构
CN106473491A (zh) 可快速结合的椅子
CN110388065B (zh) 一种建筑砌墙工具
CN208429769U (zh) 一种污水处理设备吊架
CN202543860U (zh) 组合式土工格室张拉装置
CN109396296A (zh) 一种建筑工地用钢筋切割机
CN209429513U (zh) 一种建筑结构加固连接装置
CN113187153A (zh) 一种抗震增强型支撑柱
EP2363532A1 (de) Pflanztrog als anreihbares Modul
CN221095419U (zh) 一种拱形装配式钢构件
CN102535396B (zh) 组合式土工格室张拉装置
CN216921339U (zh) 一种建筑施工用可调节模板
CN218780015U (zh) 一种用于房屋建筑结构的加固装置
CN220747883U (zh) 一种建筑施工围墙结构
CN218323839U (zh) 一种建筑施工架加固装置
CN113729456B (zh) 一种便于维修的拼接式室内屏风及其拼接方法
CN215563830U (zh) 一种钢结构横梁
CN211608823U (zh) 一种组合式市政公共座椅
CN114319428B (zh) 一种装配式刚柔并济挡土墙
CN109042550B (zh) 一种便捷式簇具及其摆放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Inventor after: Zhu Zhijun

Inventor after: Zhu Yongming

Inventor after: Ding Qingshu

Inventor before: Shi Feiyang

Inventor before: Zhu Zhijun

Inventor before: Ding Qingshu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