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527789A - 终端装置、方法以及集成电路 - Google Patents

终端装置、方法以及集成电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527789A
CN111527789A CN201880084002.XA CN201880084002A CN111527789A CN 111527789 A CN111527789 A CN 111527789A CN 201880084002 A CN201880084002 A CN 201880084002A CN 111527789 A CN111527789 A CN 11152778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rb
identifier
setting
terminal device
establish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80084002.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527789B (zh
Inventor
堀贵子
山田升平
坪井秀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G Innovation Co Ltd
Sharp Corp
Original Assignee
FG Innovation Co Ltd
Sharp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G Innovation Co Ltd, Sharp Corp filed Critical FG Innovation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152778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52778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52778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52778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1/00Arrangements for maintenance, administration or management of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e.g. of packet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1/08Configuration management of networks or network elements
    • H04L41/0803Configuration setting
    • H04L41/0813Configuration sett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conditions triggering a change of setting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04W76/15Setup of multiple wireless link connections
    • H04W76/16Involving different core network technologies, e.g. a packet-switched [PS] bearer in combination with a circuit-switched [CS] bear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04W76/11Allocation or use of connection identifi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20Manipulation of established connec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30Connection release
    • H04W76/34Selective release of ongoing connec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0/00Wireless network protocols or protocol adaptations to wireless operation
    • H04W80/02Data link layer protoco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02Terminal devices
    • H04W88/06Terminal devices adapted for operation in multiple networks or having at least two operational modes, e.g. multi-mode termina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Abstract

一种终端装置,与一个或多个基站装置进行通信,具备:接收部,从所述基站装置接收包括DRB设定的RRC重新设定消息,所述DRB设定包括DRB标识符和EPS承载标识符;以及处理部,在所述DRB标识符不是所述终端装置的当前的设定的一部分,对所述EPS承载标识符设定了DRB的情况下,将所建立的DRB与所述EPS标识符建立对应。

Description

终端装置、方法以及集成电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终端装置、方法以及集成电路。
本申请对于2017年12月28日在日本提出申请的日本专利申请2017-253553号主张优先权,并将其内容援引于此。
背景技术
在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3GPP)中,对蜂窝移动通信的无线接入方式、无线网络(以下称为“长期演进(Long TermEvolution(LTE:注册商标))”或“演进通用陆地无线接入(Evolved Universal Terrestrial Radio Access:EUTRA)”)以及核心网(以下,“演进分组核心(Evolved Packet Core:EPC)”进行了研究。
此外,在3GPP中,作为面向第五代蜂窝系统的无线接入方式和无线网络技术,对作为LTE的扩展技术的LTE-Advanced Pro和作为新无线接入技术的NR(New Radiotechnology:新无线技术)进行了技术研究和标准制定(非专利文献1)。此外,也对作为面向第五代蜂窝系统的核心网的5GC(5Generation Core Network)进行了研究(非专利文献2)。
现有技术文献
非专利文献
非专利文献1:3GPP RP-170855,”Work Item on New Radio(NR)AccessTechnology”
非专利文献2:3GPP TS 23.501,“System Architecture for the 5G System;Stage 2”
非专利文献3:3GPP TS 36.300,“Evolved Universal Terestrial Radio Access(E-UTRA)and Evolved Universal Terestrial Radio Access Network(E-UTRAN);Overall description;Stage 2”
非专利文献4:3GPP TS 36.331,“Evolved Universal Terestrial Radio Access(E-UTRA):Radio Resource Control(RRC);Protocol specifications”
非专利文献5:3GPP TS 36.323,“Evolved Universal Terestrial Radio Access(E-UTRA);Packet Data Convergence Protocol(PDCP)specification”
非专利文献6:3GPP TS 36.322,“Evolved Universal Terestrial Radio Access(E-UTRA):Radio Link Control(RLC)protocol specification”
非专利文献7:3GPP TS 36.321,“Evolved Universal Terestrial Radio Access(E-UTRA);Medium Access Control(MAC)protocol specification”
非专利文献8:3GPP TS 37.340,“EvolvedUniversal Terestrial Radio Access(E-UTRA)and NR;Multi-Connectivity;Stage 2”
非专利文献9:3GPP TS 38.300,“NR;NR and NG-RAN Overall description;Stage 2”
非专利文献10:3GPP TS 38.331,“NR;Radio Resource Control(RRC);Protocolspecifications”
非专利文献11:3GPP TS 38.323,“NR;Packet Data Convergence Protocol(PDCP)specification”
非专利文献12:3GPP TS 38.322,“NR;Radio Link Control(RLC)protocolspecification”
非专利文献13:3GPP TS 38.321,“NR;Medium Access Control(MAC)protocolspecification”
非专利文献14:3GPP TS 23.401 v14.3.0,“General Packet Radio Service(GPRS)enhancements for Evolved Universal Terrestrial Radio Access Network(E-UTRAN)access”
非专利文献15:3GPP TS 23.502,“Procedure for 5G System;Stage 2”
非专利文献16:3GPP TS 37.324,“NR;Service Data Adaptation Protocol(SDAP)specification”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作为对NR技术的研究之一,对如下机制进行了研究:将E-UTRA和NR双方的RAT(Radio Access Technology:无线接入技术)的小区按每种RAT进行小区分组并分配给UE,终端装置与一个以上的基站装置进行通信(MR-DC:Multi-RAT Dual Connectivity:多RAT双连接)(非专利文献8)。
然而,存在如下问题:在E-UTRA和NR中利用的通信协议的格式、功能不同,因此,与只使用E-UTRA作为RAT的以往的LTE中的双连接(Dual Connectivity)相比,协议处理变得复杂,无法高效地进行基站装置与终端装置的通信。
本发明的一个方案是鉴于上述情况而完成的,其目的之一在于,提供能高效地与基站装置进行通信的终端装置、用于该终端装置的通信方法以及安装于该终端装置的集成电路。
技术方案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的一个方案采取如下方案。即,本发明的一个方案是一种终端装置,与一个或多个基站装置进行通信,具备:接收部,从所述基站装置,接收包括DRB(Data Radio Bearer:数据无线承载)设定的RRC(Radio Resource Control layer:无线资源控制层)重新设定消息,所述DRB设定包括DRB标识符和EPS承载标识符;以及处理部,在所述DRB标识符不是所述终端装置的当前的设定的一部分,对所述EPS承载标识符设定了DRB的情况下,将所建立的DRB与所述EPS标识符建立对应。
此外,本发明的一个方案是一种用于与一个或多个基站装置进行通信的终端装置的通信方法,从所述基站装置接收包括DRB设定的RRC重新设定消息,所述DRB设定包括DRB标识符和EPS承载标识符,在所述DRB标识符不是所述终端装置的当前的设定的一部分,对所述EPS承载标识符设定了DRB的情况下,将所建立的DRB与所述EPS标识符建立对应。
此外,本发明的一个方案是一种基站装置,与终端装置进行通信,具备:发送部,向所述终端装置发送包括DRB设定的RRC重新设定消息,所述DRB设定包括DRB标识符和EPS承载标识符;以及处理部,在所述DRB标识符不是所述终端装置的当前的设定的一部分,对所述EPS承载标识符设定了DRB的情况下,使所述终端装置进行将所建立的DRB与所述EPS标识符建立对应的处理。
此外,本发明的一个方案是一种用于与终端装置进行通信的基站装置的通信方法,向所述终端装置发送包括DRB设定的RRC重新设定消息,所述DRB设定包括DRB标识符和EPS承载标识符,在所述DRB标识符不是所述终端装置的当前的设定的一部分,对所述EPS承载标识符设定了DRB的情况下,使所述终端装置进行将所建立的DRB与所述EPS标识符建立对应的处理。
需要说明的是,这些包括性的或具体的方案可以通过系统、装置、方法、集成电路、计算机程序或记录介质来实现,也可以通过系统、装置、方法、集成电路、计算机程序以及记录介质的任意的组合来实现。
有益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案,终端装置能降低协议处理的复杂度,能高效地进行通信。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各实施方式的通信系统的概略图。
图2是本发明的各实施方式的E-UTRA中的终端装置和基站装置的UP(UserPlane:用户平面)和CP(ControlPlane:控制平面)的协议栈(Protocol Stack)图。
图3是本发明的各实施方式的NR中的终端装置和基站装置的UP和CP的协议栈图。
图4是表示本发明的各实施方式的RRC连接重新设定过程的流程的一个示例的图
图5是表示本发明的各实施方式的终端装置的构成的框图。
图6是表示本发明的各实施方式的DRB设定的信息和信息的ASN.1(AbstractSyntax Notation One:抽象语法标记)记述的一个示例的图。
图7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处理方法的一个示例。
图8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处理方法的另一个示例。
图9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处理方法的一个示例。
图10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的处理方法的一个示例。
图11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的处理方法的第二示例。
图12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的处理方法的第三示例。
图13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4的处理方法的一个示例。
图14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4的处理方法的第二示例。
图15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4的处理方法的第三示例。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LTE(以及LTE-APro)和NR可以定义为不同的RAT。此外,NR也可以定义为LTE中包括的技术。LTE也可以定义为NR中包括的技术。此外,能通过多RAT双连接(Dualconnectivity)与NR连接的LTE可以区别于以往的LTE。本实施方式可以应用于NR、LTE以及其他RAT。在以下说明中,使用与LTE和NR关联的术语来进行说明,但也可以应用于使用其他术语的其他技术中。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称为E-UTRA的术语可以置换为称为LTE的术语,称为LTE的术语可以置换为称为E-UTRA的术语。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通信系统的概略图。
E-UTRA100是非专利文献3等中记载的无线接入技术,包括由一个或多个频带构成的小区组(Cell Group:CG)。eNB(E-UTRAN Node B:E-UTRAN节点B)102是E-UTRA的基站装置。EPC(Evolved Packet Core)104是非专利文献14等中记载的核心网,设计为E-UTRA用核心网。接口112是eNB102与EPC104之间的接口(interface),存在控制信号通过的控制平面(Control Plane:CP)和其用户数据通过的用户平面(User Plane:UP)。
NR106是在当前3GPP中进行研究的新的无线接入技术,包括由一个或多个频带构成的小区组(Cell Group:CG)。gNB(g Node B:g节点B)108是NR的基站装置。5GC110是在当前3GPP中进行研究的NR用的新的核心网,记载于非专利文献2等。
接口114是eNB102与5GC110之间的接口,接口116是gNB108与5GC110之间的接口,接口118是gNB108与EPC104之间的接口,接口120是eNB102与gNB108之间的接口,接口124是EPC104与5GC110之间的接口。接口114、接口116、接口118、接口120、接口124为仅通过CP或仅通过UP,或通过CP和UP双方的接口,详细内容在3GPP中正在进行讨论。此外,有时也会与通信运营商所提供的通信系统对应,不存在接口114、接口116、接口118、接口120、接口124。
UE122是与NR对应或与E-UTRA和NR双方对应的终端装置。
图2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E-UTRA无线接入层中的终端装置和基站装置的UP和CP的协议栈(Protocol Stack)图。
图2的(A)是UE122与eNB102进行通信时使用的UP的协议栈图。
PHY(Physical layer:物理层)200是无线物理层,利用物理信道(PhysicalChannel)将传输服务提供给上层。PHY200通过传输信道(Transport Channel)与后文所述的上位的MAC(Medium Access Controllayer:媒体接入控制层)202连接。数据经由传输信道在MAC202与PHY200之间移动。在UE122与eNB102的PHY之间,经由无线物理信道进行数据的收发。
MAC202将多种逻辑信道(Logical Channel)映射至多种传输信道。MAC202通过逻辑信道与后文所述的上位的RLC(Radio Link Control layer:无线链路控制层)204连接。逻辑信道根据所传输的信息的种类的不同而大致分类,分为传输控制信息的控制信道和传输用户信息的业务信道。MAC202具有为了进行间歇收发(DRX/DTX)而进行PHY200的控制的功能、执行随机接入(Random Access)过程的功能、通知发送功率的信息的功能以及进行HARQ控制的功能等(非专利文献7)。
RLC204对从后文所述的上位的PDCP(Packet Data Convergence ProtocolLayer:分组数据汇聚协议层)206接收到的数据进行分段(Segmentation),调节数据大小,以使下层能适当地进行数据发送。此外,RLC200还具有用于保证各数据所请求的QoS(Quality of Service:服务质量)的功能。即,RLC204具有数据的重传控制等功能(非专利文献6)。
PDCP206也可以具有为了在无线区间高效地传输作为用户数据的IP分组(IPPacket),而对不必要的控制信息进行压缩的报头压缩功能。此外,PDCP206也可以具有数据的加密功能(非专利文献5)。
需要说明的是,将在MAC202、RLC204、PDCP206中处理过的数据分别称为MAC PDU(Protocol Data Unit:协议数据单元)、RLC PDU、PDCP PDU。此外,将从上层转送至MAC202、RLC204、PDCP206的数据或转送至上层的数据分别称为MAC SDU(Service Data Unit:服务数据单元)、RLC SDU、PDCP SDU。
图2的(B)是UE122与eNB102进行通信时使用的CP的协议栈图。
在CP的协议栈中,除了PHY200、MAC202、RLC204、PDCP206之外,还存在RRC(RadioResource Control layer:无线资源控制层)208。RRC208进行无线承载(Radio Bearer:RB)的设定/重新设定等,进行逻辑信道、传输信道以及物理信道的控制。RB可以分为信令无线承载(Signaling Radio Bearer:SRB)和数据无线承载(Data Radio Bearer:DRB),SRB可以用作发送作为控制信息的RRC消息的路径。DRB可以用作发送用户数据的路径。可以在eNB102与UE122的RRC208之间进行各RB的设定(非专利文献4)。
前述的MAC202、RLC204、PDCP206以及RRC208的功能分类为一个示例,也可以不安装各功能的一部分或者全部。此外,各层的功能的一部分或者全部可以包括在其他层中。
图3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NR无线接入层中的终端装置和基站装置的UP和CP的协议栈(Protocol Stack)图。
图3的(A)是UE122与gNB108进行通信时使用的UP的协议栈图。
PHY(Physical layer)300是NR的无线物理层,可以利用物理信道(PhysicalChannel)将传输服务提供给上层。PHY300可以通过传输信道(Transport Channel)与后文所述的上位的MAC(Medium Access Control layer)302连接。数据可以经由传输信道在MAC302与PHY300之间移动。在UE122与gNB108的PHY之间,可以经由无线物理信道进行数据的收发。详细内容与E-UTRA的无线物理层PHY200不同,在3GPP中正在进行讨论。
MAC302可以将多种逻辑信道(Logical Channel)映射至多种传输信道。MAC302可以通过逻辑信道与后文所述的上位的RLC(Radio Link Control layer)304连接。逻辑信道可以根据传输的信息的种类的不同大致分类,分为传输控制信息的控制信道和传输用户信息的业务信道。MAC302可以具有为了进行间歇收发(DRX/DTX)而进行PHY300的控制的功能、执行随机接入(Random Access)过程的功能、通知发送功率的信息的功能以及进行HARQ控制的功能等(非专利文献13)。详细内容与E-UTRA的MAC202不同,在3GPP中正在进行讨论。
RLC304可以对从后文所述的上位的PDCP(Packet Data Convergence ProtocolLayer)206接收到的数据进行分段(Segmentation),调节数据大小,以使下层能适当地进行数据发送。此外,RLC304也可以具有用于保证各数据所请求的QoS(Quality of Service)的功能。即,RLC304可以具有数据的重传控制等功能(非专利文献12)。详细内容与E-UTRA的RLC204不同,在3GPP中正在进行讨论。
PDCP306可以具有为了在无线区间高效地传输作为用户数据的IP分组(IPPacket),而对不必要的控制信息进行压缩的报头压缩功能。此外,PDCP306也可以具有数据的加密功能(非专利文献11)。详细内容与E-UTRA的PDCP206不同,在3GPP中正在进行讨论。
SDAP(Service Data Adaptation Protocol:服务数据适应协议)310可以具有如下功能:进行从核心网经由基站装置发送至终端装置的下行链路的QoS流与DRB的映射(mapping),以及从终端装置经由基站装置发送至核心网的上行链路的QoS信息流程与DRB的映射,并储存映射规则信息(非专利文献16)。QoS流包括通过相同的QoS策略处理的一个或多个服务数据流程(Service Data Flow:SDF)(非专利文献2)。此外,SDAP可以具有以下行链路QoS流的信息为基础来进行上行链路的QoS流与DRB的映射的反射型QoS(ReflectiveQoS)的功能(非专利文献2、非专利文献16)。详细内容在3GPP中正在进行讨论。
需要说明的是,IP层以及比IP层更上层的TCP(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传输控制协议)层、UDP(User Datagram Protocol:用户数据报协议)层、应用程序层等为SDAP的上层(未图示)。此外,在终端装置的SDAP中,建立服务数据流程与QoS流的对应的层,也成为SDAP的上层。
需要说明的是,可以将在MAC302、RLC304、PDCP306、SDAP310中处理的数据分别称为MAC PDU(Protocol Data Unit:协议数据单元)、RLC PDU、PDCP PDU、SDAP PDU。此外,也可以将从上层转送至MAC202、RLC204、PDCP206的数据或转送至上层的数据分别称为MACSDU(Service Data Unit:服务数据单元)、RLC SDU、PDCP SDU、SDAP SDU。
图3的(B)是UE122与gNB108进行通信时使用的CP的协议栈图。
在CP的协议栈中,除了PHY300、MAC302、RLC304、PDCP306之外,还存在RRC(RadioResource Control layer)308。RRC308可以进行无线承载(Radio Bearer:RB)的设定/重新设定等,也可以进行逻辑信道、传输信道以及物理信道的控制。RB可以分为信令无线承载(Signaling Radio Bearer:SRB)和数据无线承载(Data Radio Bearer:DRB),SRB可以用作发送作为控制信息的RRC消息的路径。DRB可以用作发送用户数据的路径。可以在gNB108与UE122的RRC308之间进行各RB的发定(非专利文献10)。
所述的MAC302、RLC304、PDCP306、SDAP310以及RRC308的功能分类为一个示例,也可以不安装各功能的一部分或者全部。此外,各层的功能的一部分或者全部可以包括在其他层中。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为了区分以下E-UTRA的协议和NR的协议,也将MAC202、RLC204、PDCP206以及RRC208分别称为E-UTRA用MAC或LTE用MAC、E-UTRA用RLC或LTE用RLC、E-UTRA用RLC或LTE用PDCP以及E-UTRA用RRC或LTE用RRC。此外,也将MAC302、RLC304、PDCP306、RRC308分别称为NR用MAC、NR用RLC、NR用RLC以及NR用RRC。或者,有时也使用E-UTRA PDCP或LTE PDCP、NR PDCP等以及空间来进行记述。
此外,如图1所示,eNB102、gNB108、EPC104、5GC110可以经由接口112、接口116、接口118、接口120以及接口114连接。因此,为了与多种通信系统对应,图2的RRC208可以替换为图3的RRC308。此外,图2的PDCP206也可以替换为图3的PDCP306。此外,图3的RRC308也可以包括图2的RRC208的功能。此外,图3的PDCP306也可以是图2的PDCP206。
(实施方式1)
使用图1、图2以及图4~图8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进行说明。
图4是表示本发明的各实施方式的RRC连接重新设定过程的流程的一个示例的图。
RRC连接重新设定过程(RRC connection reconfiguration)是非专利文献4中记载的除了进行LTE中的RB的建立、变更和释放以及辅小区的变更、释放等之外,也用于切换和测量(Measurement)等的过程。此外,RRC连接重新设定过程,在MR-DC中特别是作为核心网为EPC104且主节点为eNB102的情况下的MR-DC的EN-DC,和作为核心网为5GC110且主节点为eNB102的情况下的MR-DC的NGEN-DC(NG-RAN E-UTRA-NR Dual Connectivity:NG-RAN E-UTRA-NR双连接)中,RRC连接重新设定过程不仅用于LTE,除了进行非专利文献10记载的NR中的RB的建立、变更和释放以及辅小区的变更、释放等的一部分之外,也用于切换和测量(Measurement)等的一部分。在本发明的各实施方式中,将用于NR中的RB的建立、变更和释放以及小区组的追加、变更、释放、切换和测量(Measurement)等的过程称为RRC连接重新设定过程,但也可以是其他名称。此外,本发明的各实施方式的RB的建立、变更和释放以及小区组的追加、变更、释放、切换以及测量(Mesurement)等的过程可以为非专利文献10记载的NR中的过程,也可以是名为RRC重新设定过程的过程。此外,在本发明的各实施方式中,也可以将从eNB102向UE122发送的RRC连接重新设定消息(RRCConnectionReconfigration)置换为从gNB108向UE122发送的RRC重新设定消息RRCReconfigration)。
在RRC连接重新设定过程中,UE122从eNB102接收RRC连接重新设定消息(RRCConnectionReconfigration)(步骤S400),根据RRC连接重新设定消息中包括的信息进行各种设定,例如DRB的设定等的处理(步骤S402)。步骤S402之后,UE122也可以向eNB102发送RRC连接重新设定完成信息(RRCConnectionReconfigrationComplete)等(未图示)。
图5是表示本发明的各实施方式的终端装置(UE122)的构成的框图。需要说明的是,为避免说明繁琐,在图5中仅示出与本发明的一个方案密切关联的主要的构成部分。
图5所示的UE122包括:接收部500,从eNB102接收RRC连接重新设定消息;以及处理部502,进行消息的处理。
图6是在本发明的各实施方式中,在图4的RRC连接重新设定消息中包括的信息中,在EN-DC和NGEN-DC的主节点的小区组的DRB设定中,LTE的信息和信息的ASN.1(AbstractSyntax Notation One)记述的一个示例。在3GPP中,在RRC的规格书(非专利文献4、非专利文献10)中使用ASN.1来记述RRC的消息和信息(Information Element:IE)等。图6的ASN.1的示例中,<略>和<中略>表示省略其他的信息,而不是省略表示ASN.1的一部分。需要说明的是,在没有<略>或<中略>这样的记载的地方,也可以对信息进行省略。需要说明的是,图6中的ASN.1的示例不是正确地按照ASN.1表述方法,是表述本发明的一个方案的DRB设定的参数的一个示例,也可以使用其他名称、其他表达。此外,为了避免说明繁琐,图6中的ASN.1的示例仅示出关于与本发明的一个方案密切关联的主要的信息的示例。
在图6中用fullConfig表达的信息,是表示应用全设定的信息,也可以使用true(真)和enable(有效)等表示应用全设定。用DRB-ToAddModList表示的信息可以是用DRBToAddMod表达的表示所追加或变更的DRB的设定的信息的列表。在DRB-ToAddMod(表示所追加或变更的DRB的设定的信息)之中,用eps-BearerIdentity表达的信息也可以是非专利文献3中所说明的识别EPS承载的EPS承载标识符的信息。在图6的示例中设为0至15的整数值,但也可以取其他值。EPS承载标识符的信息也可以与设定的DRB一对一地对应。此外,在表示追加或变更的DRB的设定的信息之中,用DRB-Identity表达的信息是所追加或变更的DRB的DRB标识符的信息。在图6的示例中设为1至32的整数值,但也可以取其他值。此外,在表示所追加或变更的DRB的设定的信息之中,用pdcp-Config表达的信息也可以是用于进行PDCP206的建立、变更的,与LTE PDCP实体的设定有关的信息。
此外,图6所示的一部分或全部信息也可以是可选的。即,图6中示出的信息可以根据需要包括在RRC连接重新设定消息中。例如可以在使用LTE PDCP作为EN-DC所对应的UE122中的DRB的PDCP的情况下,包括与LTE PDCP实体的设定有关的信息,也可以在利用NRPDCP的情况下,不包括与LTE PDCP实体的设定有关的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在UE122中,PDCP实体的设定由对应的RRC实体进行设定。即,LTEPDCP实体设定由非专利文献4中记载的LTE用RRC实体进行设定,NR PDCP实体的设定由非专利文献10中记载的NR用RRC实体进行设定。此外,在由LTE用RRC实体进行的处理中,判断是否建立或设定有LTE PDCP,在由NR用RRC实体进行的处理中,判断是否建立或设定有NRPDCP。需要说明的是,UE122在从eNB102接收到的RRC连接重新设定消息中,以容器等的形式包括NRPDCP实体的设定有关的信息等的与NR有关的设定的信息的情况下,用NRRRC实体解码并进行设定。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的各实施方式中,以下,有时将表示所追加或变更的DRB的设定的信息记述为DRB设定,将EPS承载标识符的信息记述为EPS承载标识符,将DRB标识符的信息记述为DRB标识符,将与LTE PDCP实体的设定有关的信息记述为LTE PDCP设定。
图7表示图5的UE122的处理部502的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处理方法的一个示例,图8表示图5的UE122的处理部502的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处理方法的另一示例。需要说明的是,在以下的说明中,DRB设定设为包括于DRB设定的列表,UE122的处理部502的针对DRB设定的处理设为包括于DRB设定的列表的对各DRB设定进行的处理。
使用图5至图7,对DRB设定过程的示例进行说明。
UE122的处理部502确认在由接收部500接收到的包括DRB设定的RRC连接重新设定消息包括表示应用全设定的信息(步骤S700)。
接着,在上述DRB设定中包括的DRB标识符的值不是UE122的当前设定的一部分的情况下,且在具有上述DRB标识符的所建立的DRB建立有LTE PDCP实体的情况下,UE122的处理部502将上述所建立的DRB与上述EPS承载标识符建立关联(步骤S702)。上述DRB设定中包括的DRB标识符的值不是UE122的当前设定的一部分的情况下,且在具有上述DRB标识符的所建立的DRB未建立LTE PDCP实体的情况下,UE122的处理部502不将上述所建立的DRB与上述EPS承载标识符建立关联。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在具有上述DRB标识符的所建立的DRB建立有LTE PDCP实体的情况”可以与“在具有上述DRB标识符的所建立的DRB由LTE建立有PDCP实体的情况”置换,也可以与“在上述DRB设定中包括有LTE PDCP实体设定的情况”置换。需要说明的是,“建立有LTE PDCP实体的情况”是表示PDCP实体的建立是以LTE用RRC实体进行建立的情况,“在DRB设定中包括LTEPDCP设定”是表示在LTE用RRC实体的DRB设定中包括PDCP设定。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在具有上述DRB标识符的所建立的DRB未建立LTE PDCP实体的情况”可以与“在具有上述DRB标识符的所建立的DRB未由LTE建立PDCP实体的情况”置换,也可以与“在上述DRB设定不包括LTE PDCP实体设定的情况”置换。需要说明的是,“未建立LTE PDCP实体的情况”是表示PDCP实体的建立未以LTE用RRC实体进行建立的情况,“在DRB设定中不包括LTE PDCP设定”是表示在LTE用RRC实体的DRB设定中不包括PDCP设定。
需要说明的是,在图7中,确认各信息的顺序也可以与此不同。包括表示应用全设定的信息的确认也可以在步骤S702中确认DRB标识符的信息的值不是UE122的当前设定的一部分后,或确认建立有LTE PDCP实体后进行。
接着,使用图5、图6以及图8,对DRB设定过程的另一示例进行说明。
UE122的处理部502确认由接收部500接收到的包括DRB设定的RRC连接重新设定消息中不包括表示应用全设定的信息(步骤S800)。
接着,在上述DRB设定中包括的DRB标识符的值不是UE122的当前设定的一部分的情况下,且在具有上述DRB标识符的所建立的DRB建立有LTE PDCP实体的情况下,UE122的处理部502将建立了DRB这一信息和上述所建立的DRB的EPS承载标识符向上层通知(步骤S802)。上述DRB设定中包括的DRB标识符的值不是UE122的当前设定的一部分的情况下,且在具有上述DRB标识符的所建立的DRB中未建立LTE PDCP实体的情况下,UE122的处理部502不将建立了DRB这一信息和上述所建立的DRB的EPS承载标识符向上层通知。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在具有上述DRB标识符的所建立的DRB建立有LTE PDCP实体的情况”可以与“在具有上述DRB标识符的所建立的DRB由LTE建立有PDCP实体的情况”置换,也可以与“在上述DRB设定中包括有LTE PDCP实体设定的情况”置换。需要说明的是,“建立有LTE PDCP实体的情况”是表示PDCP实体的建立是以LTE用RRC实体进行建立的情况,“在DRB设定中包括LTE PDCP设定”是表示在LTE用RRC实体的DRB设定中包括PDCP设定。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在具有上述DRB标识符的所建立的DRB未建立LTE PDCP实体的情况”可以与“在具有上述DRB标识符的所建立的DRB未由LTE建立PDCP实体的情况”置换,也可以与“在上述DRB设定不包括LTE PDCP实体设定的情况”置换。需要说明的是,“未建立LTE PDCP实体的情况”是表示PDCP实体的建立未以LTE用RRC实体进行建立的情况,“在DRB设定不包括LTE PDCP设定”是表示在LTE用RRC实体的DRB设定不包括PDCP设定。
需要说明的是,在图8中,确认各信息的顺序也可以与此不同。不包括表示应用全设定的信息的确认也可以在步骤S802中确认DRB标识符的信息的值不是UE122的当前设定的一部分后,或确认建立有LTE PDCP实体后进行
像这样,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中,终端装置能降低协议处理的复杂度,能高效地进行通信。
(实施方式2)
使用图4至图6以及图9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进行说明。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也可以适用于设定有EN-DC时。
图9表示图5中的UE122的处理部502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中的处理方法的一个示例。需要说明的是,在以下的说明中,DRB设定设为包括于DRB设定的列表,UE122的处理部502的针对DRB设定的处理设为包括于DRB设定的列表的对各DRB设定进行的处理。
UE122的处理部502确认在由接收部500接收到的包括DRB设定的RRC连接重新设定消息中包括表示应用全设定的信息,且上述DRB设定中所包括的EPS承载标识符的值是UE122的当前的设定的一部分,且在对应于上述EPS承载标识符的DRB中设定有PDCP实体。(步骤S900)
接着,UE122的处理部502释放上述PDCP实体。(步骤S902)
像这样,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中,终端装置能降低协议处理的复杂度,能高效地进行通信。
(实施方式3)
使用图4至图6以及图10至图12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进行说明。在实施方式3中,对从LTE PDCP向NR PDCP的或从NR PDCP向LTE PDCP的PDCP版本变更带来的DRB的释放处理进行说明。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也可以适用于设定有EN-DC时。
图11表示图5的UE122的处理部502的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的处理方法的一个示例,图10表示图5的UE122的处理部502的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的处理方法的第二示例,此外,图12表示图5的UE122的处理部502的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的处理方法的第三示例。需要说明的是,在以下的说明中,DRB设定设为包括于DRB设定的列表,UE122的处理部502的针对DRB设定的处理设为包括于DRB设定的列表的对各DRB设定进行的处理。
图10中UE122的处理部502确认在由接收部500接收到的RRC连接重新设定消息中包括要释放的DRB的DRB标识符,在上述DRB标识符所对应的EPS承载标识符追加新的DRB。(步骤S1000)。
接着,UE122的处理部502释放上述DRB标识符。(步骤S1002)。此外,在步骤S1002中,UE122的处理部502也可以进一步将对上述DRB标识符所对应的EPS承载标识符建立了新的DRB这一通知向NRRRC实体发送。
在图11中UE122的处理部502确认在由接收部500接收到的RRC连接重新设定消息中包括要释放的DRB的DRB标识符。(步骤S1100)。
接着,UE122的处理部502确认在上述要释放的DRB设定有PDCP实体,且在上述RRC连接重新设定消息不包括PDCP版本变更的信息(图6中未图示)(步骤S1102),在能确认的情况下,将上述DRB标识符所对应的EPS承载标识符和上述DRB的释放信息向上层通知。(步骤S1104)
在步骤S1102中,在UE122的处理部502不能确认在上述要释放的DRB中设定有PDCP实体,且在上述RRC连接重新设定消息中不包括PDCP版本变更的信息的情况下,UE122的处理部502确认在上述RRC连接重新设定消息中包括PDCP版本变更的信息,在能确认的情况下,释放上述DRB标识符(步骤S1106)。
在图12中,UE122的处理部502确认在由接收部500接收到的RRC连接重新设定消息中包括要释放的DRB的DRB标识符。(步骤S1200)
接着,UE122的处理部502确认在上述要释放的DRB设定有通知释放的指示(图6中未图示)(步骤S1102),在能确认的情况下,将上述DRB标识符所对应的EPS承载标识符和上述DRB的释放信息向上层通知。(步骤S1204)
在步骤S1202中,在UE122的处理部502确认了在上述要释放的DRB未设定通知释放的指示的情况下,确认是否对上述DRB标识符设定有DRB标识符的释放指示(图6中未图示)。在能确认的情况下,释放上述DRB标识符(步骤S1206)。
像这样,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中,终端装置能降低协议处理的复杂度,能高效地进行通信。
(实施方式4)
使用图4至图6以及图13至图15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4进行说明。在实施方式4中,对从LTE PDCP向NR PDCP的或从NR PDCP向LTE PDCP的PDCP版本变更带来的DRB的释放后的DRB追加处理进行说明。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4也可以适用于设定有EN-DC时。
图13表示图5的UE122的处理部502的本发明的实施方式4的处理方法的一个示例,图14表示图5的UE122的处理部502的本发明的实施方式4的处理方法的第二示例,此外,图15表示图5的UE122的处理部502的本发明的实施方式4的处理方法的第三示例。需要说明的是,在以下的说明中,DRB设定设为包括于DRB设定的列表,UE122的处理部502的针对DRB设定的处理设为包括于DRB设定的列表的对各DRB设定进行的处理。
在图13中,UE122的处理部502确认在由接收部500接收到的RRC连接重新设定消息中包括DRB设定,上述DRB设定中包括DRB标识符和EPS承载标识符,确认在上述DRB标识符不是UE122的当前的设定的一部分,且接受上述RRC连接重新设定消息前,对上述EPS承载标识符设定了DRB(步骤S1300)。
接着,UE122的处理部502将根据上述DRB设定建立的DRB与上述EPS承载建立对应(步骤S1302)
在图14中UE122的处理部502确认在由接收部500接收到的RRC连接重新设定消息中包括DRB设定,上述DRB设定中包括DRB标识符和EPS承载标识符,确认上述DRB标识符不是UE122的当前的设定的一部分,且在上述RRC连接重新设定消息中包括PDCP版本变更的信息(步骤S1400)。在能确认的情况下,UE122的处理部502将根据上述DRB设定建立的DRB与上述EPS承载建立对应(步骤S1402)
在图15中,UE122的处理部502确认在由接收部500接收到的RRC连接重新设定消息中包括DRB设定,上述DRB设定中包括DRB标识符和EPS承载标识符,确认上述DRB标识符不是UE122的当前的设定的一部分,且在上述DRB设定发置有建立关联的指示(步骤S1500)。在能确认的情况下,UE122的处理部502将根据上述DRB设定建立的DRB与上述EPS承载建立对应(步骤S1502)像这样,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4中,终端装置能降低协议处理的复杂度,能高效地进行通信。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方式的DRB设定不仅可以包括于RRC连接重新设定过程,也可以包括于RRC建立(RRC Establishment)过程、RRC重新建立(RRC Re-Establishment)过程。
此外,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记述为“LTE PDCP”,但在明确在非专利文献4中记载的LTE用RRC实体中设定的为PDCP的情况下,也可以不添加LTE,设为“PDCP”。
在本发明的一个方案的装置中工作的程序可以是控制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中央处理单元)等从而实现本发明的一个方案的上述实施方式的功能来使计算机发挥功能的程序。程序或由程序处理的信息在进行处理时暂时被读入Random Access Memory(RAM:随机存取存储器)等易失性存储器或储存于闪存(Flash Memory)等非易失性存储器、Hard Disk Drive(HDD:硬盘驱动器),根据需要由CPU来读出、修改、写入。
需要说明的是,可以通过计算机来实现上述实施方式中的装置的一部分。在该情况下,可以将用于实现该控制功能的程序记录于计算机可读记录介质,通过将记录于该记录介质的程序读入计算机系统并执行来实现。这里所说的“计算机系统”是指内置于装置中的计算机系统,并且包括操作系统、外设等硬件的计算机系统。此外,“计算机可读记录介质”可以是半导体记录介质、光记录介质、磁记录介质等的任一个。
而且,“计算机可读记录介质”可以包括:像在经由因特网等网络或电话线路等通信线路来发送程序的情况下的通信线那样,短时间内、动态地保存程序的介质;像作为该情况下的服务器、客户端的计算机系统内部的易失性存储器那样,将程序保存固定时间的介质。此外,所述程序可以是用于实现前述的功能的一部分的程序,也可以是能进一步通过将前述功能与已经记录于计算机系统中的程序组合来实现的程序。
此外,上述实施方式中使用的装置的各功能块或各特征能通过电路,即典型地通过集成电路或多个集成电路来安装或执行。以执行本说明书所述的功能的方式设计的电路可以包括:通用用途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SP)、面向特定用途的集成电路(ASIC)、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元件、离散门或者晶体管逻辑、离散硬件零件或者它们的组合。通用用途处理器可以是微型处理器,处理器也可以取而代之地是现有型处理器、控制器、微型控制器或者状态机。通用用途处理器或前述各电路可以由数字电路构成,也可以由模拟电路构成。此外,在随着半导体技术的进步而出现代替现有的集成电路的集成电路化的技术的情况下,也可以使用基于该技术的集成电路。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发明并不限定于上述的实施方式。在实施方式中,记载了装置的一个示例,但本申请的发明并不限定于此,可以被应用于设置在室内外的固定式或非可动式电子设备,例如AV设备、厨房设备、扫除/洗涤设备、空调设备、办公设备、自动售卖机以及其他生活设备等终端装置或通信装置。
以上,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详细说明,但具体构成并不限于本实施方式,也包括不脱离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的设计变更等。此外,本发明的一个方案能在技术方案所示的范围内进行各种变更,将分别在不同的实施方式中公开的技术方案适当地组合而得到的实施方式也包括在本发明的技术范围内。此外,还包括将作为上述实施方式中记载的元素的起到同样效果的要素彼此替换而得到的构成。
工业上的可利用性
本发明的一个方案例如能用于通信系统、通信设备(例如便携电话装置、基站装置、无线LAN装置或传感器设备)、集成电路(例如通信芯片)或程序等。
符号说明
100 E-UTRA
102 eNB
104 EPC
106 NR
108 gNB
110 5GC
112、114、116、118、120、124 接口
122 UE
200、300 PHY
202、302 MAC
204、304 RLC
206、306 PDCP
208、308 RRC
310 SDAP
500 接收部
502 处理部

Claims (4)

1.一种终端装置,与一个或多个基站装置进行通信,具备:
接收部,从所述基站装置接收包括DRB设定的RRC重新设定消息,所述DRB设定包括DRB标识符和EPS承载标识符;和
处理部,在所述DRB标识符不是所述终端装置的当前的设定的一部分,对所述EPS承载标识符设定了DRB的情况下,将所建立的DRB与所述EPS标识符建立对应。
2.一种与一个或多个基站装置进行通信的终端装置的通信方法,其中,
从所述基站装置接收包括DRB设定的RRC重新设定消息,所述DRB设定包括DRB标识符和EPS承载标识符,
在所述DRB标识符不是所述终端装置的当前的设定的一部分,对所述EPS承载标识符设定了DRB的情况下,将所建立的DRB与所述EPS标识符建立对应。
3.一种基站装置,与终端装置进行通信,具备:
发送部,向所述终端装置发送包括DRB设定的RRC重新设定消息,所述DRB设定包括DRB标识符和EPS承载标识符;和
处理部,在所述DRB标识符不是所述终端装置的当前的设定的一部分,对所述EPS承载标识符设定了DRB的情况下,使所述终端装置进行将所建立的DRB与所述EPS标识符建立对应的处理。
4.一种与终端装置进行通信的基站装置的通信方法,其中,
向所述终端装置发送包括DRB设定的RRC重新设定消息,所述DRB设定包括DRB标识符和EPS承载标识符,
在所述DRB标识符不是所述终端装置的当前的设定的一部分,对所述EPS承载标识符设定了DRB的情况下,使所述终端装置进行将所建立的DRB与所述EPS标识符建立对应的处理。
CN201880084002.XA 2017-12-28 2018-12-27 终端装置、方法以及集成电路 Active CN11152778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7-253553 2017-12-28
JP2017253553A JP7145611B2 (ja) 2017-12-28 2017-12-28 端末装置、方法、および、集積回路
PCT/JP2018/048066 WO2019131847A1 (ja) 2017-12-28 2018-12-27 端末装置、方法、および、集積回路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527789A true CN111527789A (zh) 2020-08-11
CN111527789B CN111527789B (zh) 2023-11-07

Family

ID=670664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80084002.XA Active CN111527789B (zh) 2017-12-28 2018-12-27 终端装置、方法以及集成电路

Country Status (9)

Country Link
US (1) US11582094B2 (zh)
EP (1) EP3735090A4 (zh)
JP (1) JP7145611B2 (zh)
CN (1) CN111527789B (zh)
AR (1) AR114007A1 (zh)
BR (1) BR112020012998A2 (zh)
CL (1) CL2020001735A1 (zh)
MX (1) MX2020006723A (zh)
WO (1) WO2019131847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7145611B2 (ja) * 2017-12-28 2022-10-03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端末装置、方法、および、集積回路
JP7043252B2 (ja) 2017-12-28 2022-03-29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端末装置、方法、および、集積回路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90316664A1 (en) * 2008-06-23 2009-12-24 Chih-Hsiang Wu Method for Synchronizing PDCP Operations after RRC Connection Re-establishment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Related Apparatus Thereof
WO2012056701A1 (ja) * 2010-10-27 2012-05-03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通信装置及びデータ処理方法
US20130148490A1 (en) * 2010-11-04 2013-06-13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configuring connection to base station at relay node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20150094073A1 (en) * 2012-06-08 2015-04-02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Base station, user equipment, and communications method
US20170013668A1 (en) * 2014-03-28 2017-01-12 Fujitsu Limited Bearer management apparatus and method,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417531A (zh) * 2013-10-30 2019-11-05 交互数字专利控股公司 无线发射/接收单元wtru及由wtru执行的方法
TWI580298B (zh) 2014-08-11 2017-04-21 Lg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用於在無線通信系統中監控ue可達性的方法及設備
JP6606897B2 (ja) 2015-07-16 2019-11-20 日本製鉄株式会社 熱処理用鋼板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と、ホットスタンプ成形品
JP6733744B2 (ja) * 2017-01-05 2020-08-05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ソース基地局における方法及び無線端末の方法
CN110324848B (zh) * 2017-06-16 2020-10-1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信息处理方法、通信装置以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WO2018232108A1 (en) * 2017-06-16 2018-12-20 Intel Corporation L2 handling for bearer type change
CN111386725B (zh) * 2017-09-28 2023-03-21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用于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处理pdcp操作的方法和系统
JP7095977B2 (ja) 2017-11-15 2022-07-05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端末装置、基地局装置、および方法
JP2019121831A (ja) 2017-12-28 2019-07-22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端末装置、方法、および、集積回路
JP7043252B2 (ja) 2017-12-28 2022-03-29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端末装置、方法、および、集積回路
JP7145611B2 (ja) 2017-12-28 2022-10-03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端末装置、方法、および、集積回路
JP6892840B2 (ja) 2018-05-08 2021-06-23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端末装置、基地局装置、方法、および、集積回路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90316664A1 (en) * 2008-06-23 2009-12-24 Chih-Hsiang Wu Method for Synchronizing PDCP Operations after RRC Connection Re-establishment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Related Apparatus Thereof
WO2012056701A1 (ja) * 2010-10-27 2012-05-03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通信装置及びデータ処理方法
US20130148490A1 (en) * 2010-11-04 2013-06-13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configuring connection to base station at relay node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20150094073A1 (en) * 2012-06-08 2015-04-02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Base station, user equipment, and communications method
US20170013668A1 (en) * 2014-03-28 2017-01-12 Fujitsu Limited Bearer management apparatus and method,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R2-1713864_EPSbearerID_handling"", 3GPP TSG_RAN\\WG2_RL2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L2020001735A1 (es) 2020-09-25
EP3735090A4 (en) 2021-09-15
WO2019131847A1 (ja) 2019-07-04
MX2020006723A (es) 2020-08-20
AR114007A1 (es) 2020-07-08
CN111527789B (zh) 2023-11-07
EP3735090A1 (en) 2020-11-04
JP7145611B2 (ja) 2022-10-03
US11582094B2 (en) 2023-02-14
JP2019121833A (ja) 2019-07-22
BR112020012998A2 (pt) 2020-12-01
US20200366554A1 (en) 2020-11-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19131345A1 (ja) 端末装置、方法、および、集積回路
CN111345064B (zh) 终端装置以及方法
CN110771253A (zh) 终端装置、基站装置、通信方法以及集成电路
CN111567134B (zh) 终端装置、方法以及集成电路
CN111357322B (zh) 终端装置、基站装置以及方法
CN110741720A (zh) 终端装置、基站装置、通信方法以及集成电路
CN112075125B (zh) 终端装置、基站装置、方法以及集成电路
WO2019131320A1 (ja) 端末装置、方法、および、集積回路
CN111527789B (zh) 终端装置、方法以及集成电路
CN111587607B (zh) 终端装置、基站装置以及方法
CN112690037B (zh) 终端装置、基站装置以及方法
CN112470544A (zh) 终端装置、基站装置以及方法
KR102492757B1 (ko) 단말 장치, 기지국 장치, 통신 방법, 및 집적 회로
CN112913322A (zh) 终端装置、基站装置以及方法
JP2023082208A (ja) 端末装置、基地局装置、および方法
JP2022118227A (ja) 端末装置、基地局装置、および方法
JP2022185122A (ja) 端末装置、基地局装置、および方法
CN113039848A (zh) 终端装置、基站装置、及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