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526550A - 通信方法、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 - Google Patents

通信方法、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526550A
CN111526550A CN202010263554.6A CN202010263554A CN111526550A CN 111526550 A CN111526550 A CN 111526550A CN 202010263554 A CN202010263554 A CN 202010263554A CN 111526550 A CN111526550 A CN 11152655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etwork node
terminal device
network
rrc connection
context inform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263554.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526550B (zh
Inventor
唐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263554.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526550B/zh
Publication of CN11152655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52655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52655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52655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04W76/19Connection re-establishme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20Manipulation of established connections
    • H04W76/27Transitions between radio resource control [RRC] stat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005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 H04W36/0011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for data sessions of end-to-end connection
    • H04W36/0033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for data sessions of end-to-end connection with transfer of context inform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005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 H04W36/0055Transmission or use of information for re-establishing the radio link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24Reselection being triggered by specific parameters
    • H04W36/30Reselection being triggered by specific parameters by measured or perceived connection quality data
    • H04W36/305Handover due to radio link failur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68/00User notification, e.g. alerting and paging, for incoming communication, change of service or the like
    • H04W68/02Arrangements for increasing efficiency of notification or paging channe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02Terminal devi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08Access point devi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92/00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92/04Interfaces between hierarchically different network devices
    • H04W92/10Interfaces between hierarchically different network devices between terminal device and access point, i.e. wireless air interfac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00Network data management
    • H04W8/02Processing of mobility data, e.g. registration information at HLR [Home Location Register] or VLR [Visitor Location Register]; Transfer of mobility data, e.g. between HLR, VLR or external networks
    • H04W8/08Mobility data transfer
    • H04W8/12Mobility data transfer between location registers or mobility serv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92/00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92/16Interfaces between hierarchically similar devices
    • H04W92/20Interfaces between hierarchically similar devices between access poin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通信方法、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该方法包括:第一网络节点接收处于非激活态的终端设备发送的无线资源控制RRC连接恢复请求,所述RRC连接恢复请求包括指示信息,所述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是否更改所述终端设备的锚网络节点;其中,所述第一网络节点是当前为所述终端设备服务的网络节点,第二网络节点为所述终端设备的锚网络节点,所述第一网络节点上不保存所述终端设备的上下文信息,所述第二网络节点上保存所述终端设备的上下文信息;所述第一网络节点根据所述指示信息,确定是否更改所述终端设备的锚网络节点。

Description

通信方法、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
本申请是申请日为2018年2月14日,申请号为201880053892.8,发明名称为“通信方法、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的PCT国家阶段申请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通信领域,并且更具体地,涉及通信方法、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
背景技术
在现有的通信系统中,为了降低空口信令和快速恢复无线连接的需要,引入了一种新的无线资源控制(Radio Resource Control,RRC)状态,即非激活态(RRC_INACTIVE),在终端设备处于RRC_INACTIVE态时,网络可以配置用于接入网(Radio Access Network,RAN)寻呼的寻呼区域,当终端设备在该寻呼区域内移动时,不必通知网络侧。当终端设备移出该寻呼区域时,若终端设备的下行数据到达,用于保持该终端设备与RAN和核心网(CoreNetwork,CN)连接的网络节点,即当前为该终端设备服务的网络节点,会触发在该寻呼区域内的所有小区内发送寻呼消息给该终端设备,使得处于RRC_INACTIVE态的终端设备恢复RRC连接,进行数据接收。
终端设备从RRC_INACTIVE态进入RRC连接态,可以基于如下触发条件:
1、终端设备的下行数据到达;
2、终端设备发起RAN位置区域更新;
3、终端设备有发送上行数据的需求。
但是,无论哪种触发条件,都需要获取终端设备的上下文信息,而终端设备的上下文信息存储在该终端设备的锚网络节点上,此情况下,如何恢复RRC连接,以降低网络的信令开销是一项亟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通信方法、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能够降低网络的信令开销。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网络节点接收处于非激活态的终端设备发送的无线资源控制RRC连接恢复请求,所述RRC连接恢复请求包括指示信息,所述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是否更改所述终端设备的锚网络节点;其中,所述第一网络节点是当前为所述终端设备服务的网络节点,第二网络节点为所述终端设备的锚网络节点,所述第一网络节点上不保存所述终端设备的上下文信息,所述第二网络节点上保存所述终端设备的上下文信息;所述第一网络节点根据所述指示信息,确定是否更改所述终端设备的锚网络节点。
可选地,终端设备可以根据恢复RRC连接的触发事件,确定是否更改所述终端设备的锚网络节点,例如,若该触发事件为该终端设备自身发起的RAN位置区域更新,此情况下,该终端设备可以确定不必更改锚网络节点,从而能够降低网络的信令开销,或者若该触发事件为下行数据到达,或者由上行数据待传输,此情况下,该终端设备可以确定更改该终端设备的锚网络节点,从而能够实现数据的及时传输。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网络节点根据所述指示信息,确定是否更改所述终端设备的锚网络节点,包括:若所述指示信息指示更改所述终端设备的锚网络节点,所述第一网络节点确定更改所述终端设备的锚网络节点;或若所述指示信息指示不更改所述终端设备的锚网络节点,所述第一网络节点确定不更改所述终端设备的锚网络节点。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在确定更改所述终端设备的锚网络节点的情况下,所述第一网络节点从所述第二网络节点获取所述终端设备的上下文信息;所述第一网络节点根据所述终端设备的上下文信息,恢复所述终端设备的RRC连接。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网络节点从所述第二网络节点获取所述终端设备的上下文信息,包括:所述第一网络节点向所述第二网络节点发送上下文请求消息,所述上下文请求消息用于请求获取所述终端设备的上下文信息;所述第一网络节点接收所述第二网络节点回复的所述终端设备的上下文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在确定不更改所述终端设备的锚网络节点的情况下,所述第一网络节点向所述第二网络节点转发所述RRC连接恢复请求;所述第一网络节点根据所述第二网络节点回复的响应消息,恢复所述终端设备的RRC连接。
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通信方法,包括:第一网络节点接收处于非激活态的终端设备发送的无线资源控制RRC连接恢复请求,其中,所述第一网络节点是当前为所述终端设备服务的网络节点,第二网络节点为所述终端设备的锚网络节点,所述第一网络节点上不保存所述终端设备的上下文信息,所述第二网络节点上保存所述终端设备的上下文信息;所述第一网络节点向所述第二网络节点转发所述RRC连接恢复请求;所述第一网络节点根据所述第二网络节点的响应消息,恢复所述终端设备的RRC连接。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网络节点根据所述第二网络节点的响应消息,恢复所述终端设备的RRC连接,包括:若所述响应消息为所述RRC连接恢复响应消息,所述第一网络节点将所述响应消息转发给所述终端设备。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网络节点根据所述第二网络节点的响应消息,恢复所述终端设备的RRC连接,包括:若所述响应消息为所述终端设备的上下文信息,所述第一网络节点根据所述终端设备的上下文信息恢复所述终端设备的RRC连接。
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处于非激活态的终端设备确定是否更改所述终端设备的锚网络节点;
所述终端设备向第一网络节点发送无线资源控制RRC连接恢复请求,所述RRC连接恢复请求包括指示信息,所述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是否更改所述终端设备的锚网络节点,其中,所述第一网络节点是当前为所述终端设备服务的网络节点,所述第一网络节点上不保存所述终端设备的上下文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在不更改所述终端设备的锚网络节点的情况下,所述终端设备接收所述第一网络节点转发的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的RRC连接恢复响应消息,所述第二网络节点为所述终端设备的锚网络节点,所述第二网络节点上保存所述终端设备的上下文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在更改所述终端设备的锚网络节点的情况下,所述终端设备接收所述第一网络节点发送的RRC连接恢复响应消息。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处于非激活态的终端设备确定是否更改所述终端设备的锚网络节点,包括:若所述终端设备从非激活态切换至连接态的触发事件为接入网RAN位置区域更新时,所述终端设备确定不更改所述终端设备的锚网络节点。
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通信方法,包括:第二网络节点接收第一网络节点转发的非激活态的终端设备发送的无线资源控制RRC连接恢复请求,其中,所述第一网络节点是当前为所述终端设备服务的网络节点,第二网络节点为所述终端设备的锚网络节点,所述第一网络节点上不保存所述终端设备的上下文信息,所述第二网络节点上保存所述终端设备的上下文信息;所述第二网络节点确定是否更改所述终端设备的锚网络节点。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在确定不变更所述终端设备的锚网络节点的情况下,所述第二网络节点向所述第一网络节点回复所述RRC连接恢复响应消息,以便于所述第一网络节点将所述RRC连接恢复响应消息转发给所述终端设备。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在确定变更所述终端设备的锚网络节点的情况下,所述第二网络节点向所述第一网络节点回复所述终端设备的上下文信息。
第五方面,提供了一种网络设备,配置为执行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任意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具体地,该设备包括用于执行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任一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的单元。
第六方面,提供了一种网络设备,配置为执行上述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的任意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具体地,该设备包括用于执行上述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的任一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的单元。
第七方面,提供了一种终端设备,配置为执行上述第三方面或第三方面的任意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具体地,该设备包括用于执行上述第三方面或第三方面的任一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的单元。
第八方面,提供了一种网络设备,配置为执行上述第四方面或第四方面的任意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具体地,该设备包括用于执行上述第四方面或第四方面的任一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的单元。
第九方面,提供了一种网络设备,该网络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输入接口和输出接口。其中,存储器、处理器、输入接口和输出接口通过总线系统相连。该存储器配置为存储指令,该处理器配置为执行该存储器存储的指令,用于执行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任一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或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的任一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用于执行上述第四方面或第四方面的任一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
第十方面,提供了一种终端设备,该终端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输入接口和输出接口。其中,存储器、处理器、输入接口和输出接口通过总线系统相连。该存储器配置为存储指令,该处理器配置为执行该存储器存储的指令,用于执行上述第三方面或第三方面的任一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
第十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配置为储存为执行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任意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或上述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的任意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或上述第三方面或第三方面的任意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或上述第四方面或第四方面的任意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所用的计算机软件指令,其包含用于执行上述方面所设计的程序。
第十二方面,提供了一种包括指令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任一可选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或上述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的任意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或上述第三方面或第三方面的任意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或上述第四方面或第四方面的任意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
附图说明
图1是适用本申请实施例的通信系统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的通信方法的示意性流程图。
图3是本申请另一实施例的通信方法的示意性流程图。
图4是本申请再一实施例的通信方法的示意性流程图。
图5是本申请再一实施例的通信方法的示意性流程图。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的网络设备的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的网络设备的示意图。
图8是本申请实施例的终端设备的示意图。
图9是本申请实施例的网络设备的示意图。
图10是本申请实施例的网络设备的示意图。
图11是本申请实施例的终端设备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可以应用于各种通信系统,例如:全球移动通讯(GlobalSystem of Mobile communication,简称为“GSM”)系统、码分多址(Code DivisionMultiple Access,简称为“CDMA”)系统、宽带码分多址(Wideband Code DivisionMultiple Access,简称为“WCDMA”)系统、通用分组无线业务(General Packet RadioService,简称为“GPRS”)、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简称为“LTE”)系统、LTE频分双工(Frequency Division Duplex,简称为“FDD”)系统、LTE时分双工(Time DivisionDuplex,简称为“TDD”)、通用移动通信系统(Universal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ystem,简称为“UMTS”)、全球互联微波接入(Worldwide Interoperability forMicrowave Access,简称为“WiMAX”)通信系统或未来的5G系统等。
图1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应用的无线通信系统100。该无线通信系统100可以包括网络设备110。网络设备100可以是与终端设备通信的设备。网络设备100可以为特定的地理区域提供通信覆盖,并且可以与位于该覆盖区域内的终端设备(例如UE)进行通信。可选地,该网络设备100可以是GSM系统或CDMA系统中的基站(Base Transceiver Station,BTS),也可以是WCDMA系统中的基站(NodeB,NB),还可以是LTE系统中的演进型基站(EvolutionalNode B,eNB或eNodeB),或者是云无线接入网络(Cloud Radio Access Network,CRAN)中的无线控制器,或者该网络设备可以为中继站、接入点、车载设备、可穿戴设备、未来5G网络中的网络侧设备或者未来演进的公共陆地移动网络(Public Land Mobile Network,PLMN)中的网络设备等。
该无线通信系统100还包括位于网络设备110覆盖范围内的至少一个终端设备120。终端设备120可以是移动的或固定的。可选地,终端设备120可以指接入终端、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UE)、用户单元、用户站、移动站、移动台、远方站、远程终端、移动设备、用户终端、终端、无线通信设备、用户代理或用户装置。接入终端可以是蜂窝电话、无绳电话、会话启动协议(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SIP)电话、无线本地环路(Wireless LocalLoop,WLL)站、个人数字处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具有无线通信功能的手持设备、计算设备或连接到无线调制解调器的其它处理设备、车载设备、可穿戴设备、未来5G网络中的终端设备或者未来演进的PLMN中的终端设备等。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方法200的示意性流程图,该方法200可以由图1所示的通信系统100中的网络设备执行,如图2所示,该方法200可以包括如下内容:
S210,第一网络节点接收处于非激活态的终端设备发送的无线资源控制RRC连接恢复请求,所述RRC连接恢复请求包括指示信息,所述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是否更改所述终端设备的锚网络节点;
其中,所述第一网络节点是当前为所述终端设备服务的网络节点,第二网络节点为所述终端设备的锚网络节点,所述第一网络节点上不保存所述终端设备的上下文信息,所述第二网络节点上保存所述终端设备的上下文信息;
S220,所述第一网络节点根据所述指示信息,确定是否更改所述终端设备的锚网络节点。
应理解,该第一网络节点是当前为该终端设备服务的网络节点,该第一网络节点上不保存该终端设备的上下文信息,该终端设备的上下文信息保存在该终端设备的锚(anchor)网络节点上,其中,终端设备的锚(anchor)网络节点为该终端设备进入非激活态之前上一次连接的网络设备,因此,该终端设备的锚网络节点上保存有该终端设备的上下文信息。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该终端设备可以在发生上文所述的触发事件时,从非激活态切换至RRC连接态,具体的,该终端设备可以向当前服务的第一网络节点发送RRC连接恢复请求,用于请求恢复该终端设备的RRC连接。
可选地,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该RRC连接恢复请求可以包括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是否更改所述终端设备的锚网络节点,可选地,终端设备可以根据恢复RRC连接的触发事件,确定是否更改所述终端设备的锚网络节点。
例如,若该触发事件为该终端设备自身发起的RAN位置区域更新,此情况下,该终端设备可以确定不必更改锚网络节点,从而能够降低网络的信令开销,或者若该触发事件为下行数据到达,或者有上行数据待传输,此情况下,该终端设备可以确定更改该终端设备的锚网络节点,从而能够实现数据的及时传输。
需要说明的是,RAN寻呼区域可以由运营商预先配置在各网络设备中,也可以由锚网络节点根据终端设备的位移的特点自行确定。本授权对于RAN寻呼区域的确定并未特别限定。
可选地,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该RAN位置区域更新可以为周期性的RAN位置区域更新,即周期性更新该终端设备的RAN寻呼区域,或者也可以为跨区域位置更新,即由于移动至该RAN寻呼区域以外的区域触发的跨区域位置更新等。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该第一网络节点接收到终端设备发送的该RRC连接恢复请求后,可以根据该RRC连接恢复请求中包括的指示信息,确定是否更改所述终端设备的锚网络节点,例如,若所述指示信息指示更改所述终端设备的锚网络节点,所述第一网络节点确定更改所述终端设备的锚网络节点;或若所述指示信息指示不更改所述终端设备的锚网络节点,所述第一网络节点确定不更改所述终端设备的锚网络节点。
可选地,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方法200还包括:
在确定更改所述终端设备的锚网络节点的情况下,所述第一网络节点从所述第二网络节点获取所述终端设备的上下文信息;
所述第一网络节点根据所述终端设备的上下文信息,恢复所述终端设备的RRC连接。
具体的,若确定更改所述终端设备的锚网络节点,该第一网络节点可以向第二网络节点发送上下文请求消息,用于请求获取该终端设备的上下文信息,可选地,该上下文请求消息可以携带该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该第二网络节点接收到该上下文请求消息后,可以向该第一网络节点回复该终端设备的上下文信息,进一步地,该第一网络节点可以根据该终端设备的上下文信息,恢复该终端设备的RRC连接。
可选地,该第二网络节点可以拒绝更改该终端设备的锚网络节点,此情况下,该第二网络节点可以拒绝向该第一网络节点回复该终端设备的上下文信息,例如,该第二网络节点可以向该第一网络节点回复拒绝消息,用于指示不更改该终端设备的锚网络节点,或者,该第二网络节点也可以不回复该第一网络节点。
在该第一网络节点接收到该拒绝消息,或者未接收到第二网络节点回复的响应消息的情况下,该第一网络节点可以确定不更改该终端设备的锚网络节点,进一步地,该第一网络节点可以向该第二网络节点转发该终端设备发送的RRC连接恢复请求,具体的,该第一网络节点可以通过容器(container)的方式将该RRC连接恢复响应消息发送给该第二网络节点。然后该第一网络节点可以接收该第二网络节点回复的RRC连接恢复响应消息,进一步地,该第一网络节点可以将该第二网络节点发送的该RRC连接恢复响应消息转发给该终端设备,具体的,该第一网络节点可以通过容器(container)的方式将该RRC连接恢复响应消息发送给该终端设备,用于该终端设备的RRC连接的恢复。
可选地,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方法200还包括:
在确定不更改所述终端设备的锚网络节点的情况下,所述第一网络节点向所述第二网络节点转发所述RRC连接恢复请求;
所述第一网络节点根据所述第二网络节点回复的响应消息,恢复所述终端设备的RRC连接。
具体实现过程可以参考前文的相关描述,这里不再赘述。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方法300的示意性流程图,该方法300可以由图1所示的通信系统100中的网络设备执行,如图3所示,该方法300可以包括如下内容:
S310,第一网络节点接收处于非激活态的终端设备发送的无线资源控制RRC连接恢复请求,其中,所述第一网络节点是当前为所述终端设备服务的网络节点,第二网络节点为所述终端设备的锚网络节点,所述第一网络节点上不保存所述终端设备的上下文信息,所述第二网络节点上保存所述终端设备的上下文信息;
S320,所述第一网络节点向所述第二网络节点转发所述RRC连接恢复请求;
S330,所述第一网络节点根据所述第二网络节点的响应消息,恢复所述终端设备的RRC连接。
该实施例中,该第二网络节点接收到该第一网络节点发送的该RRC连接恢复请求后,可以确定是否更改该终端设备的锚网络节点,即在该实施例中,是否更改由该终端设备的锚网络节点,由该第二网络节点决定。
可选地,该第二网络节点可以根据自身的负荷,确定是否更改该终端设备的锚网络节点,例如,该第二网络节点可以在自身的负荷较大的情况下,确定更改该终端设备的锚网络节点,在自身的负荷较轻的情况下,确定不更改该终端设备的锚网络节点,从而能够实现网络设备的负荷均衡。
可选地,该第二网络节点可以根据终端设备恢复RRC连接的触发事件,确定是否更改该终端设备的锚网络节点,具体实现可以参考前文的相关描述,这里不再赘述。
可选地,若该第二网络节点确定更改该终端设备的锚网络节点,该第二网络节点可以向该第一网络节点回复终端设备的上下文信息,从而该第一网络节点可以根据该终端设备的上下文信息,恢复该终端设备的RRC连接。
可选地,若该第二网络节点确定不更改该终端设备的锚网络节点,则该第二网络节点可以向该第一网络节点回复RRC连接恢复响应消息,从而该第一网络节点可以将该RRC连接恢复响应消息转发给该终端设备,具体的,该第一网络节点可以通过容器(container)的方式将该RRC连接恢复响应消息发送给终端设备,用于恢复该终端设备的RRC连接。
以上,结合图2至图3,从当前的网络节点的角度描述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通信方法,以下,结合图4,从终端设备的角度,描述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通信方法。应理解,网络节点的描述和终端设备的描述相互对应,相似的描述可以参见上文,为避免重复,此处不再赘述。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方法400的示意性流程图,该方法400可以由图1所示的通信系统100中的终端设备执行,如图4所示,该方法400可以包括如下内容:
S410,处于非激活态的终端设备确定是否更改所述终端设备的锚网络节点;
S420,所述终端设备向第一网络节点发送无线资源控制RRC连接恢复请求,所述RRC连接恢复请求包括指示信息,所述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是否更改所述终端设备的锚网络节点,其中,所述第一网络节点是当前为所述终端设备服务的网络节点,所述第一网络节点上不保存所述终端设备的上下文信息。
可选地,终端设备可以根据该RRC连接恢复请求的触发事件,确定是否更改所述终端设备的锚网络节点,例如,若该触发事件为该终端设备自身发起的RAN位置区域更新,此情况下,该终端设备可以确定不必更改锚网络节点,从而能够降低网络的信令开销。
可选地,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方法400还包括:
在不更改所述终端设备的锚网络节点的情况下,所述终端设备接收所述第一网络节点转发的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的RRC连接恢复响应消息,所述第二网络节点为所述终端设备的锚网络节点,所述第二网络节点上保存所述终端设备的上下文信息。
可选地,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方法400还包括:
在更改所述终端设备的锚网络节点的情况下,所述终端设备接收所述第一网络节点发送的RRC连接恢复响应消息。
可选地,在一些实施例中,410可以包括:
若所述终端设备从非激活态切换至连接态的触发事件为接入网RAN位置区域更新时,所述终端设备确定不更改所述终端设备的锚网络节点。
以上,结合图2至图4,从当前服务的网络节点和终端设备的角度描述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通信方法,以下,结合图5,从锚网络节点的角度,描述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通信方法。应理解,锚网络节点的描述和当前服务的网络节点,以及终端设备的描述相互对应,相似的描述可以参见上文,为避免重复,此处不再赘述。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方法10的示意性交互图,该方法10可以由图1所示的通信系统100中的网络设备执行,如图5所示,该方法10可以包括如下内容:
S11,第二网络节点接收第一网络节点转发的非激活态的终端设备发送的无线资源控制RRC连接恢复请求,其中,所述第一网络节点是当前为所述终端设备服务的网络节点,第二网络节点为所述终端设备的锚网络节点,所述第一网络节点上不保存所述终端设备的上下文信息,所述第二网络节点上保存所述终端设备的上下文信息;
S12,所述第二网络节点确定是否更改所述终端设备的锚网络节点。
可选地,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方法10还包括:
在确定不变更所述终端设备的锚网络节点的情况下,所述第二网络节点向所述第一网络节点回复所述RRC连接恢复响应消息,以便于所述第一网络节点将所述RRC连接恢复响应消息转发给所述终端设备。
可选地,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方法10还包括:
在确定变更所述终端设备的锚网络节点的情况下,所述第二网络节点向所述第一网络节点回复所述终端设备的上下文信息。
上文结合图2至图5,详细描述了本申请的方法实施例,下文结合图6至图11,详细描述本申请的装置实施例,应理解,装置实施例与方法实施例相互对应,类似的描述可以参照方法实施例。
图6示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网络设备500的示意性框图。如图6所示,该网络设备500包括:
通信模块510,配置为接收处于非激活态的终端设备发送的无线资源控制RRC连接恢复请求,所述RRC连接恢复请求包括指示信息,所述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是否更改所述终端设备的锚网络节点;
其中,所述网络设备是当前为所述终端设备服务的网络节点,第二网络节点为所述终端设备的锚网络节点,所述网络设备上不保存所述终端设备的上下文信息,所述第二网络节点上保存所述终端设备的上下文信息;
确定模块520,配置为根据所述指示信息,确定是否更改所述终端设备的锚网络节点。
应理解,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网络设备500可对应于本申请方法实施例中的第一网络节点,并且网络设备500中的各个单元的上述和其它操作和/或功能分别为了实现图2所示方法200中第一网络节点的相应流程,为了简洁,在此不再赘述。
图7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网络设备的示意性框图。图7的网络设备600包括:
通信模块610,配置为接收处于非激活态的终端设备发送的无线资源控制RRC连接恢复请求,其中,所述网络设备是当前为所述终端设备服务的网络节点,第二网络节点为所述终端设备的锚网络节点,所述网络设备上不保存所述终端设备的上下文信息,所述第二网络节点上保存所述终端设备的上下文信息;以及向所述第二网络节点转发所述RRC连接恢复请求;
恢复模块620,配置为根据所述第二网络节点的响应消息,恢复所述终端设备的RRC连接。
具体地,该网络设备600可以对应(例如,可以配置于或本身即为)上述方法300中描述的第一网络节点,并且,该网络设备600中的各模块或单元分别配置为执行上述方法300中第一网络节点所执行的各动作或处理过程,这里,为了避免赘述,省略其详细说明。
图8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终端设备的示意性框图。图8的终端设备700包括:
确定模块710,配置为确定是否更改所述终端设备的锚网络节点,其中,所述终端设备处于非激活态;
通信模块720,配置为向第一网络节点发送无线资源控制RRC连接恢复请求,所述RRC连接恢复请求包括指示信息,所述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是否更改所述终端设备的锚网络节点,其中,所述第一网络节点是当前为所述终端设备服务的网络节点,所述第一网络节点上不保存所述终端设备的上下文信息。
具体地,该终端设备700可以对应(例如,可以配置于或本身即为)上述方法400中描述的终端设备,并且,该终端设备700中的各模块或单元分别配置为执行上述方法400中终端设备所执行的各动作或处理过程,这里,为了避免赘述,省略其详细说明。
图9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网络设备的示意性框图。图9的网络设备800包括:
通信模块810,配置为接收第一网络节点转发的非激活态的终端设备发送的无线资源控制RRC连接恢复请求,其中,所述第一网络节点是当前为所述终端设备服务的网络节点,网络设备为所述终端设备的锚网络节点,所述第一网络节点上不保存所述终端设备的上下文信息,所述网络设备上保存所述终端设备的上下文信息;
确定模块820,配置为确定是否更改所述终端设备的锚网络节点。
具体地,该网络设备800可以对应(例如,可以配置于或本身即为)上述方法10中描述的第二网络节点,并且,该网络设备800中的各模块或单元分别配置为执行上述方法10中第二网络节点所执行的各动作或处理过程,这里,为了避免赘述,省略其详细说明。
如图10所示,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网络设备900,所述网络设备900可以为图6中的网络设备500,或图7中的网络设备600,或图9中的网络设备800,其能够配置为执行图2中方法200对应的第一网络节点,或图3中方法300对应的第一网络节点,或图5中方法10对应的第二网络节点的内容。所述网络设备900包括:输入接口910、输出接口920、处理器930以及存储器940,所述输入接口910、输出接口920、处理器930和存储器940可以通过总线系统相连。所述存储器940配置为存储包括程序、指令或代码。所述处理器930,配置为执行所述存储器940中的程序、指令或代码,以控制输入接口910接收信号、控制输出接口920发送信号以及完成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操作。
应理解,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处理器930可以是中央处理单元(CentralProcessing Unit,简称为“CPU”),所述处理器930还可以是其他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SP)、专用集成电路(ASIC)、现成可编程门阵列(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等。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所述处理器也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
所述存储器940可以包括只读存储器和随机存取存储器,并向处理器930提供指令和数据。存储器940的一部分还可以包括非易失性随机存取存储器。例如,存储器940还可以存储设备类型的信息。
在实现过程中,上述方法的各内容可以通过处理器930中的硬件的集成逻辑电路或者软件形式的指令完成。结合本申请实施例所公开的方法的内容可以直接体现为硬件处理器执行完成,或者用处理器中的硬件及软件模块组合执行完成。软件模块可以位于随机存储器,闪存、只读存储器,可编程只读存储器或者电可擦写可编程存储器、寄存器等本领域成熟的存储介质中。所述存储介质位于存储器940,处理器930读取存储器940中的信息,结合其硬件完成上述方法的内容。为避免重复,这里不再详细描述。
一个具体的实施方式中,图6中网络设备500包括的通信模块510可以用图10的所述输出接口920和所述输入接口910实现,图6中网络设备500包括的确定模块520可以用图10的所述处理器930实现。
一个具体的实施方式中,图7中网络设备600包括的通信模块610可以用图10的所述输出接口920和所述输入接口910实现,图7中网络设备600包括的恢复模块620可以用图10的所述处理器930实现。
一个具体的实施方式中,图9中网络设备800包括的通信模块810可以用图10的所述输出接口920和所述输入接口910实现,图7中网络设备600包括的恢复模块820可以用图10的所述处理器930实现。
如图11所示,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终端设备1000,所述终端设备1000可以为图8中的终端设备700,其能够配置为执行与图4中方法400对应的终端设备的内容。所述设备1000包括:输入接口1010、输出接口1020、处理器1030以及存储器1040,所述输入接口1010、输出接口1020、处理器1030和存储器1040可以通过总线系统相连。所述存储器1040配置为存储包括程序、指令或代码。所述处理器1030,配置为执行所述存储器1040中的程序、指令或代码,以控制输入接口1010接收信号、控制输出接口1020发送信号以及完成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操作。
应理解,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处理器1030可以是中央处理单元(CentralProcessing Unit,简称为“CPU”),所述处理器1030还可以是其他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SP)、专用集成电路(ASIC)、现成可编程门阵列(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等。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所述处理器也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
所述存储器1040可以包括只读存储器和随机存取存储器,并向处理器1030提供指令和数据。存储器1040的一部分还可以包括非易失性随机存取存储器。例如,存储器1040还可以存储设备类型的信息。
在实现过程中,上述方法的各内容可以通过处理器1030中的硬件的集成逻辑电路或者软件形式的指令完成。结合本申请实施例所公开的方法的内容可以直接体现为硬件处理器执行完成,或者用处理器中的硬件及软件模块组合执行完成。软件模块可以位于随机存储器,闪存、只读存储器,可编程只读存储器或者电可擦写可编程存储器、寄存器等本领域成熟的存储介质中。所述存储介质位于存储器1040,处理器1030读取存储器1040中的信息,结合其硬件完成上述方法的内容。为避免重复,这里不再详细描述。
一个具体的实施方式中,图8中终端设备700包括的确定模块710可以用图11的所述处理器1030实现,图8中的终端设备700包括的通信模块720可以用图11中的所述输出接口1020和所述输入接口1010实现。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出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一个或多个程序,该一个或多个程序包括指令,该指令当被包括多个应用程序的便携式电子设备执行时,能够使该便携式电子设备执行图2至图5所示实施例的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出了一种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包括指令,当该计算机程序被计算机执行时,使得计算机可以执行图2至图5所示实施例的方法的相应流程。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能够以电子硬件、或者计算机软件和电子硬件的结合来实现。这些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软件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申请的范围。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系统、装置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所述理解到,所揭露的系统、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
所述功能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所述技术方案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所述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所述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网络节点接收处于非激活态的终端设备发送的无线资源控制RRC连接恢复请求,其中,所述第一网络节点是当前为所述终端设备服务的网络节点,第二网络节点为所述终端设备的锚网络节点,所述第一网络节点上不保存所述终端设备的上下文信息,所述第二网络节点上保存所述终端设备的上下文信息;
所述第一网络节点向所述第二网络节点转发所述RRC连接恢复请求;
所述第一网络节点根据所述第二网络节点的响应消息,恢复所述终端设备的RRC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网络节点根据所述第二网络节点的响应消息,恢复所述终端设备的RRC连接,包括:
若所述响应消息为所述RRC连接恢复响应消息,所述第一网络节点将所述响应消息转发给所述终端设备。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网络节点根据所述第二网络节点的响应消息,恢复所述终端设备的RRC连接,包括:
若所述响应消息为所述终端设备的上下文信息,所述第一网络节点根据所述终端设备的上下文信息恢复所述终端设备的RRC连接。
4.一种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二网络节点接收第一网络节点转发的非激活态的终端设备发送的无线资源控制RRC连接恢复请求,其中,所述第一网络节点是当前为所述终端设备服务的网络节点,第二网络节点为所述终端设备的锚网络节点,所述第一网络节点上不保存所述终端设备的上下文信息,所述第二网络节点上保存所述终端设备的上下文信息;
所述第二网络节点确定是否更改所述终端设备的锚网络节点。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确定不变更所述终端设备的锚网络节点的情况下,所述第二网络节点向所述第一网络节点回复所述RRC连接恢复响应消息,以便于所述第一网络节点将所述RRC连接恢复响应消息转发给所述终端设备。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确定变更所述终端设备的锚网络节点的情况下,所述第二网络节点向所述第一网络节点回复所述终端设备的上下文信息。
7.一种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通信模块,用于接收处于非激活态的终端设备发送的无线资源控制RRC连接恢复请求,其中,所述网络设备是当前为所述终端设备服务的网络节点,第二网络节点为所述终端设备的锚网络节点,所述网络设备上不保存所述终端设备的上下文信息,所述第二网络节点上保存所述终端设备的上下文信息;以及向所述第二网络节点转发所述RRC连接恢复请求;
恢复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二网络节点的响应消息,恢复所述终端设备的RRC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模块还用于:
若所述响应消息为所述RRC连接恢复响应消息,将所述响应消息转发给所述终端设备。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恢复模块具体用于:
若所述响应消息为所述终端设备的上下文信息,根据所述终端设备的上下文信息恢复所述终端设备的RRC连接。
10.一种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通信模块,用于接收第一网络节点转发的非激活态的终端设备发送的无线资源控制RRC连接恢复请求,其中,所述第一网络节点是当前为所述终端设备服务的网络节点,网络设备为所述终端设备的锚网络节点,所述第一网络节点上不保存所述终端设备的上下文信息,所述网络设备上保存所述终端设备的上下文信息;
确定模块,用于确定是否更改所述终端设备的锚网络节点。
CN202010263554.6A 2018-02-14 2018-02-14 通信方法、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 Active CN11152655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263554.6A CN111526550B (zh) 2018-02-14 2018-02-14 通信方法、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CN2018/076850 WO2019157716A1 (zh) 2018-02-14 2018-02-14 通信方法、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
CN202010263554.6A CN111526550B (zh) 2018-02-14 2018-02-14 通信方法、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
CN201880053892.8A CN111034347A (zh) 2018-02-14 2018-02-14 通信方法、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80053892.8A Division CN111034347A (zh) 2018-02-14 2018-02-14 通信方法、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526550A true CN111526550A (zh) 2020-08-11
CN111526550B CN111526550B (zh) 2022-01-25

Family

ID=67620147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80053892.8A Pending CN111034347A (zh) 2018-02-14 2018-02-14 通信方法、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
CN202010263554.6A Active CN111526550B (zh) 2018-02-14 2018-02-14 通信方法、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80053892.8A Pending CN111034347A (zh) 2018-02-14 2018-02-14 通信方法、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11265950B2 (zh)
EP (1) EP3720242B1 (zh)
JP (1) JP7097445B2 (zh)
KR (1) KR20200120610A (zh)
CN (2) CN111034347A (zh)
AU (1) AU2018408722A1 (zh)
WO (1) WO2019157716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226649A1 (zh) * 2022-05-24 2023-11-30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网络配置方法、用户设备、网络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98664A (zh) * 2009-08-12 2011-03-30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无线资源控制连接重建方法、系统及设备
CN107124741A (zh) * 2016-02-24 2017-09-01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rrc连接重建立的方法及装置
WO2017162380A1 (en) * 2016-03-23 2017-09-28 Sony Corporation Telecommunications apparatus and methods
WO2017194104A1 (en) * 2016-05-12 2017-11-16 Nokia Solutions And Networks Oy Signaling towards core network with a bi-directional tunnel

Family Cites Families (2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2557889B1 (en) * 2011-08-12 2019-07-17 BlackBerry Limited Simplified ue + enb messaging
KR102090515B1 (ko) * 2013-01-18 2020-03-18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혼잡 상황에서 서비스 레벨을 조절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WO2014117854A1 (en) * 2013-02-01 2014-08-07 Nokia Solutions And Networks Oy Handling a radio link failure in communications
WO2015178033A1 (ja) * 2014-05-23 2015-11-26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基地局、通信方法、mmeおよび通信システム
RU2668071C1 (ru) * 2015-02-06 2018-09-26 Хуавей Текнолоджиз Ко., Лтд. Способ и устройство оптимизации сигнализации
KR102168676B1 (ko) * 2016-03-23 2020-10-21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트래킹 영역 업데이트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CN107666693B (zh) * 2016-07-29 2019-09-17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终端路径转移、控制终端状态转换的方法、终端及基站
KR102463290B1 (ko) * 2016-08-02 2022-11-04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차세대 이동통신 시스템에서 네트워크 소모 전력을 효과적으로 절감시키는 방법 및 장치
KR102253226B1 (ko) * 2016-08-12 2021-05-17 후아웨이 테크놀러지 컴퍼니 리미티드 페이징 방법 및 페이징 디바이스
US10356837B2 (en) * 2016-09-29 2019-07-16 Acer Incorporated State transitioning method and electronic device using the same
CN110622564B (zh) * 2016-12-21 2021-10-01 鸿颖创新有限公司 无线通信系统的状态转移方法
US20200128608A1 (en) * 2016-12-29 2020-04-23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Context release method, device and system
WO2018128571A1 (en) * 2017-01-05 2018-07-12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ell reselection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8617013B (zh) * 2017-01-06 2021-12-07 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用于无线网络系统之间的数据传送控制的方法及设备
JP6994040B2 (ja) * 2017-02-03 2022-01-14 華為技術有限公司 接続解放方法及び装置
WO2018147698A1 (ko) * 2017-02-10 2018-08-16 엘지전자(주)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nas 메시지 송수신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TWI654855B (zh) * 2017-04-18 2019-03-21 宏達國際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處理測量間隔的裝置及方法
WO2019071462A1 (zh) * 2017-10-11 2019-04-18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09819468B (zh) * 2017-11-22 2021-01-08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最小化路测配置方法、测量方法和装置
EP3726920A4 (en) * 2017-12-15 2020-12-30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OCEDURE FOR RADIO USER DEVICE, FIRST NETWORK DEVICE, AND USER DEVICE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98664A (zh) * 2009-08-12 2011-03-30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无线资源控制连接重建方法、系统及设备
CN107124741A (zh) * 2016-02-24 2017-09-01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rrc连接重建立的方法及装置
WO2017162380A1 (en) * 2016-03-23 2017-09-28 Sony Corporation Telecommunications apparatus and methods
WO2017194104A1 (en) * 2016-05-12 2017-11-16 Nokia Solutions And Networks Oy Signaling towards core network with a bi-directional tunnel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ZTE, SANECHIPS: "《R2-172615》", 1 December 2017 *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226649A1 (zh) * 2022-05-24 2023-11-30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网络配置方法、用户设备、网络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034347A (zh) 2020-04-17
EP3720242A4 (en) 2020-12-09
US20200288529A1 (en) 2020-09-10
EP3720242A1 (en) 2020-10-07
US11265950B2 (en) 2022-03-01
AU2018408722A1 (en) 2020-08-27
WO2019157716A1 (zh) 2019-08-22
JP7097445B2 (ja) 2022-07-07
CN111526550B (zh) 2022-01-25
KR20200120610A (ko) 2020-10-21
EP3720242B1 (en) 2023-06-21
JP2021516877A (ja) 2021-07-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845349B (zh) 寻呼的方法和设备
CN110622544A (zh) 配置anr的方法、终端设备、基站和核心网设备
CN111406381B (zh) 通信方法、网络设备、终端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1294924B (zh) 用于寻呼的方法、接入网设备、终端设备和核心网设备
EP3780743B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establishing transmission path
CN115604757A (zh) 用于拥塞处理的方法和设备
CN110741677B (zh) 保障切换的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CN111526550B (zh) 通信方法、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
CN111183680A (zh) 无线通信方法和设备
CN111669802A (zh) 传输信息的方法、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
CN111972025B (zh) 通信方法、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
CN110546978B (zh) 获取上下文配置信息的方法、终端设备和接入网设备
US11109429B2 (en)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terminal device
CN109792455B (zh) 用于传输数据的方法和设备
CN110913475B (zh) 处理寻呼失败的方法、接入网设备和核心网设备
CN109076622B (zh) 通信方法、核心网设备、接入网设备、终端设备和通信系统
CN111465097A (zh) 一种通知信息的显示方法及装置
CN109757130B (zh) 配置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dcp的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EP3637834A1 (en) Service access method and devic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