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526523B - 一种测量配置方法、装置及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测量配置方法、装置及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526523B
CN111526523B CN201910105425.1A CN201910105425A CN111526523B CN 111526523 B CN111526523 B CN 111526523B CN 201910105425 A CN201910105425 A CN 201910105425A CN 111526523 B CN111526523 B CN 11152652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asurement configuration
configuration information
terminal
state
inactive st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105425.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526523A (zh
Inventor
傅婧
梁靖
周叶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ata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ata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ata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Data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105425.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526523B/zh
Publication of CN11152652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52652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52652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52652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4/00Supervisory,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 H04W24/02Arrangements for optimising operational condi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20Manipulation of established connections
    • H04W76/27Transitions between radio resource control [RRC] stat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测量配置方法、装置及设备。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在终端侧和网络侧实现应用于非激活态的测量配置的解决方案,可以帮助网络侧在终端从非激活态进入连接态后尽快的获得测量结果,从而为配置终端的连接参数提供参考信息。另外,本发明中终端侧和网络侧还可以基于存储的测量配置,更新应用于非激活态的测量配置,降低了测量配置更新所需要的信令开销。

Description

一种测量配置方法、装置及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测量配置方法、装置及设备。
背景技术
新无线(NR,New Radio,也被称为5G)系统设计了3个无线资源控制(RRC,RadioResource Control)状态:RRC空闲态(RRC IDLE,本文中也简称为空闲态)、RRC连接态(RRCCONNECTED,本文中也简称为连接态)和非激活态(RRC inactive,本文中也简称为非激活态或inactive态)。当终端(UE,也被称为用户设备)和网络之间存在RRC连接时,终端处于连接状态或者非激活态,否则终端处于空闲态。
为了实现让UE快速进入连接态发送数据,同时减少移动过程及状态转移过程中所带来的信令开销,NR系统中引入了一个新的RRC状态,即RRC非激活态(RRC Inactive)。
在RRC非激活态下,UE的非接入层(NAS,Non-Access Stratum)状态仍保持在连接态,但UE的接入层(AS,Access Stratum)对应的空口连接暂时挂起。与空闲态类似,处于RRC非激活态的UE可以在一个网络侧所配置的无线接入网通知区域(RNA,Radio AccessNetwork-based Notification Area)内部移动。此时UE具有以下能力:
-保存着UE非激活态下的AS层上下文(包括存储RRC释放消息中包含的非激活状态相关配置信息、RRC重配消息或者RRC恢复消息中配置的参数、当前的基站密钥(KgNB)以及用户面保密性密钥(KRRCint)、健壮性报头压缩协议(ROHC,Robust Header Compression)状态、进入非激活态前的主服务小区的物理小区标识(PCI)/小区标识、进入非激活态前的所使用的小区无线网络临时标识C-RNTI);
-监听寻呼;
-进行测量以及小区重选;
-周期性地进行RNA更新,或者当移出RNA时,进行RNA更新。
-UE在进入到RRC非激活态后执行小区重选过程。该小区重选过程基于网络侧释放UE进入inactive态时携带的小区重选配置以及系统消息广播中携带的小区重选配置。
为了支持UE移动性,及时获得UE当前周围小区的信道状况,网络侧在终端处于连接态时会通过专用信令给终端配置测量配置,测量配置中包括告知终端测量什么以及测量结果上报的条件。
为了辅助非激活态终端进入连接态后被配置合适的载波聚合(CA,CarrierAggregation)、双重连接(DC,Dual Connectivity)、或者合适的带宽部分(BWP,BandwidthPart)等参数,网络侧可能需要给非激活态终端配置一种特殊的测量配置。对于这种特殊的测量配置,终端进入非激活态及转换到连接态后,该如何处理,当前还没有明确的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测量配置方法、装置及设备,提供了一种在终端侧和网络侧实现应用于非激活态的测量配置的解决方案。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测量配置方法,应用于终端,包括:
接收网络侧设备发送的应用于非激活态的第一测量配置信息,所述第一测量配置信息所配置的第一测量,用于在所述终端由非激活态进入连接态后,为配置所述终端的连接参数提供测量结果信息;
存储所述第一测量配置信息。
优选的,所述连接参数包括载波聚合、双连接和带宽部分中的至少一种。
优选的,所述第一测量配置信息是所述终端在第一状态下接收到的,所述第一测量配置信息所配置的第一测量是用于供所述终端在第二状态下执行的测量;其中,所述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之间至少经过了一次RRC状态转换过程。
优选的,所述第一状态为连接态,所述第二状态为非激活态、连接态、或由非激活态向连接态转换的状态。
优选的,在存储所述第一测量配置信息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预定的执行条件满足时,执行所述第一测量,其中,所述执行条件包括以下条件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终端处于非激活态;所述终端处于由非激活态转换至连接态的转换过程中;所述终端由非激活态转换至连接态之后。
优选的,所述第一测量配置信息包括有测量配置有效时间,所述测量配置有效时间用于指示执行所述第一测量的有效时间T。
优选的,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在保存所述第一测量配置信息后,启动第一定时器,并在所述第一定时器计时达到所述有效时间T时,若所述终端正在执行所述第一测量,则停止所述第一测量;或者,
在执行所述第一测量时,启动第二定时器,并在所述第二定时器计时达到所述有效时间T后,停止所述第一测量。
优选的,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在停止所述第一测量时,继续保留所存储的所述第一测量配置信息。
优选的,所述接收网络侧设备发送的应用于非激活态的第一测量配置信息的步骤,包括:
接收网络侧设备发送的用于指示所述终端进入非激活态的无线连接控制RRC释放消息,提取所述RRC释放消息携带的所述第一测量配置信息;或者,
接收网络侧设备在发送的用于指示所述终端进入非激活态的RRC释放消息之前所发送的所述第一测量配置信息。
优选的,在存储所述第一测量配置信息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处于非激活态的所述终端,发起RRC连接恢复过程,由非激活态转换至连接态,并继续保留所存储的所述第一测量配置信息。
优选的,在所述终端由非激活态转换至连接态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终端释放连接,再次进入非激活态,其中,在再次进入非激活态之前或者在再次进入非激活态的过程中,所述终端执行以下处理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终端接收网络侧设备发送的所述第一测量配置信息的增量更新内容,根据所述增量更新内容,更新所存储的所述第一测量配置信息;
所述终端接收网络侧设备发送的应用于非激活态的新的第二测量配置信息,删除所存储的所述第一测量配置信息,并存储所述第二测量配置信息;
所述终端在未接收到所述第一测量配置信息的增量更新内容或所述第二测量配置信息时,继续保留所存储的所述第一测量配置信息。
优选的,在存储所述第一测量配置信息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处于非激活态的所述终端,发起RRC连接恢复过程,并在接收到网络侧设备返回的RRC建立消息后,删除所存储的所述第一测量配置信息。
优选的,在存储所述第一测量配置信息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终端接收网络侧设备发送的RRC释放消息,并根据所述RRC释放消息执行以下处理中的至少一种:
在所述RRC释放消息携带所述第一测量配置信息的增量更新内容时,根据所述增量更新内容,更新所存储的所述第一测量配置信息;
在所述RRC释放消息携带有应用于非激活态的新的第三测量配置信息时,删除所存储的所述第一测量配置信息,并存储所述第三测量配置信息;
在所述RRC释放消息未携带所述第一测量配置信息的增量更新内容或所述第三测量配置信息时,继续保留所存储的所述第一测量配置信息。
优选的,在存储所述第一测量配置信息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处于非激活态的所述终端,在由非激活态转换至空闲态时:
删除所存储的所述第一测量配置信息,或者,将所述第一测量配置信息继承为应用于空闲态的第四测量配置信息,所述第四测量配置信息配置的第二测量,用于在所述终端由空闲态进入连接态后,为配置所述终端的连接参数提供测量结果信息。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测量配置方法,应用于第一网络侧设备,包括:
向终端发送应用于非激活态的第一测量配置信息,所述第一测量配置信息所配置的第一测量,用于在所述终端由非激活态进入连接态后,为配置所述终端的连接参数提供测量结果信息;
存储所述第一测量配置信息。
优选的,所述连接参数包括载波聚合、双连接和带宽部分中的至少一种。
优选的,所述第一测量配置信息是在所述终端处于第一状态下向所述终端发送的,所述第一测量配置信息所配置的第一测量是用于供所述终端在第二状态下执行的测量;其中,所述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之间至少经过了一次RRC状态转换过程。
优选的,所述第一状态为连接态,所述第二状态为非激活态、连接态、或由非激活态向连接态转换的状态。
优选的,所述第一测量配置信息包括有测量配置有效时间,所述测量配置有效时间用于指示执行所述第一测量的有效时间T。
优选的,所述向终端发送应用于非激活态的第一测量配置信息的步骤,包括:
发送用于指示所述终端进入非激活态的无线连接控制RRC释放消息,所述RRC释放消息携带有所述第一测量配置信息;或者,
在发送用于指示所述终端进入非激活态的RRC释放消息之前,向所述终端发送所述第一测量配置信息。
优选的,在所述终端由非激活态进入连接态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控制所述终端再次由连接态转换至非激活态之前,或者,在控制所述终端再次由连接态转换至非激活态的过程中,第一网络侧设备根据所存储的所述第一测量配置信息,为所述终端配置更新的应用于非激活态的测量配置信息。
优选的,为所述终端配置更新的应用于非激活态的测量配置信息,包括以下更新方式中的至少一种:
在根据所存储的所述第一测量配置信息,确定所述第一测量配置信息需要更新时,确定所述第一测量配置信息的增量更新内容并向所述终端发送;
在根据所存储的所述第一测量配置信息,确定所述第一测量配置信息需要更新时,确定应用于非激活态的新的第二测量配置信息并向所述终端发送;
在根据所存储的所述第一测量配置信息,确定所述第一测量配置信息不需要更新时,不发送所述第一测量配置信息的增量更新内容或所述第二测量配置信息。
优选的,在存储所述第一测量配置信息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按照以下方式中的至少一种,向所述终端发送RRC释放消息:
在所述第一测量配置信息需要更新时,确定所述第一测量配置信息的增量更新内容,并向所述终端发送携带有所述第一测量配置信息的增量更新内容的RRC释放消息;
在所述第一测量配置信息需要更新时,确定应用于非激活态的新的第三测量配置信息,并向所述终端发送携带有所述第三测量配置信息的RRC释放消息;
在所述第一测量配置信息不需要更新时,向所述终端发送未携带所述第一测量配置信息的增量更新内容或所述第三测量配置信息的RRC释放消息。
优选的,在存储所述第一测量配置信息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网络侧设备在所述终端由非激活态转换至空闲态时,释放所述终端的上下文信息,其中,释放所述终端的上下文信息包括:删除所存储的所述第一测量配置信息。
优选的,在存储所述第一测量配置信息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确定处于连接态的所述终端,需要将服务节点由本第一网络侧设备切换至第二网络侧设备时,向第二网络侧设备发送切换请求消息,所述切换请求消息携带有所述第一测量配置信息;或者,
在接收到第三网络侧设备发送的针对所述终端的上下文请求消息时,向所述第三网络侧设备发送包括有所述第一测量配置信息的上下文响应消息,其中,所述第三网络侧设备是处于非激活态的所述终端发起RRC恢复过程时的服务节点。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测量配置装置,应用于终端,包括:
收发单元,用于接收网络侧设备发送的应用于非激活态的第一测量配置信息,所述第一测量配置信息所配置的第一测量,用于在所述终端由非激活态进入连接态后,为配置所述终端的连接参数提供测量结果信息;
配置信息维护单元,用于存储所述第一测量配置信息。
优选的,所述的测量配置装置中,所述连接参数包括载波聚合、双连接和带宽部分中的至少一种。
优选的,所述的测量配置装置中,所述第一测量配置信息是所述收发单元在第一状态下接收到的,所述第一测量配置信息所配置的第一测量是用于供所述终端在第二状态下执行的测量;其中,所述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之间至少经过了一次RRC状态转换过程。
优选的,所述的测量配置装置中,所述第一状态为连接态,所述第二状态为非激活态、连接态、或由非激活态向连接态转换的状态。
优选的,所述的测量配置装置还包括:
测量单元,用于在预定的执行条件满足时,执行所述第一测量,其中,所述执行条件包括以下条件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终端处于非激活态;所述终端处于由非激活态转换至连接态的转换过程中;所述终端由非激活态转换至连接态之后。
优选的,所述的测量配置装置中,所述第一测量配置信息包括有测量配置有效时间,所述测量配置有效时间用于指示执行所述第一测量的有效时间T。
优选的,所述的测量配置装置中所述测量单元,还用于在保存所述第一测量配置信息后,启动第一定时器,并在所述第一定时器计时达到所述有效时间T时,若所述终端正在执行所述第一测量,则停止所述第一测量;或者,在执行所述第一测量时,启动第二定时器,并在所述第二定时器计时达到所述有效时间T后,停止所述第一测量。
优选的,所述的测量配置装置中所述配置信息维护单元,还用于在停止所述第一测量时,继续保留所存储的所述第一测量配置信息。
优选的,所述的测量配置装置中所述收发单元,还用于接收网络侧设备发送的用于指示所述终端进入非激活态的无线连接控制RRC释放消息,提取所述RRC释放消息携带的所述第一测量配置信息;或者,接收网络侧设备在发送的用于指示所述终端进入非激活态的RRC释放消息之前所发送的所述第一测量配置信息。
优选的,所述的测量配置装置中所述收发单元,还用于在所述终端处于非激活态时,发起RRC连接恢复过程,由非激活态转换至连接态,并继续保留所存储的所述第一测量配置信息。
优选的,所述的测量配置装置还包括:
状态转换单元,用于在所述终端由非激活态转换至连接态之后,释放连接,再次进入非激活态;
所述配置信息维护单元,还用于在所述终端再次进入非激活态之前或者在再次进入非激活态的过程中,执行以下处理中的至少一种:
接收网络侧设备发送的所述第一测量配置信息的增量更新内容,根据所述增量更新内容,更新所存储的所述第一测量配置信息;
接收网络侧设备发送的应用于非激活态的新的第二测量配置信息,删除所存储的所述第一测量配置信息,并存储所述第二测量配置信息;
在未接收到所述第一测量配置信息的增量更新内容或所述第二测量配置信息时,继续保留所存储的所述第一测量配置信息。
优选的,所述的测量配置装置中所述配置信息维护单元,还用于在存储所述第一测量配置信息之后,在处于非激活态的所述终端,发起RRC连接恢复过程,并在接收到网络侧设备返回的RRC建立消息后,删除所存储的所述第一测量配置信息。
优选的,所述的测量配置装置中所述配置信息维护单元,还用于在存储所述第一测量配置信息之后,若所述收发单元接收到网络侧设备发送的RRC释放消息,则根据所述RRC释放消息执行以下处理中的至少一种:
在所述RRC释放消息携带所述第一测量配置信息的增量更新内容时,根据所述增量更新内容,更新所存储的所述第一测量配置信息;
在所述RRC释放消息携带有应用于非激活态的新的第三测量配置信息时,删除所存储的所述第一测量配置信息,并存储所述第三测量配置信息;
在所述RRC释放消息未携带所述第一测量配置信息的增量更新内容或所述第三测量配置信息时,继续保留所存储的所述第一测量配置信息。
优选的,所述的测量配置装置中所述配置信息维护单元,还用于在存储所述第一测量配置信息之后,若处于非激活态的所述终端,在由非激活态转换至空闲态时,则删除所存储的所述第一测量配置信息,或者,将所述第一测量配置信息继承为应用于空闲态的第四测量配置信息,所述第四测量配置信息配置的第二测量,用于在所述终端由空闲态进入连接态后,为配置所述终端的连接参数提供测量结果信息。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终端,包括:存储器、处理器、收发机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
所述收发机,用于接收网络侧设备发送的应用于非激活态的第一测量配置信息,所述第一测量配置信息所配置的第一测量,用于在所述终端由非激活态进入连接态后,为配置所述终端的连接参数提供测量结果信息;
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以下步骤:存储所述第一测量配置信息。
优选的,所述的终端中,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还实现以下步骤:
在存储所述第一测量配置信息之后,在预定的执行条件满足时,执行所述第一测量,其中,所述执行条件包括以下条件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终端处于非激活态;所述终端处于由非激活态转换至连接态的转换过程中;所述终端由非激活态转换至连接态之后。
优选的,所述的终端中,所述收发机,还用于接收网络侧设备发送的用于指示所述终端进入非激活态的无线连接控制RRC释放消息,提取所述RRC释放消息携带的所述第一测量配置信息;或者,接收网络侧设备在发送的用于指示所述终端进入非激活态的RRC释放消息之前所发送的所述第一测量配置信息。
优选的,所述的终端中,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还实现以下步骤:在存储所述第一测量配置信息之后,发起RRC连接恢复过程,由非激活态转换至连接态,并继续保留所存储的所述第一测量配置信息。
优选的,所述的终端中,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还实现以下步骤:在所述终端由非激活态转换至连接态之后,释放连接,再次进入非激活态,其中,在再次进入非激活态之前或者在再次进入非激活态的过程中,执行以下处理中的至少一种:
接收网络侧设备发送的所述第一测量配置信息的增量更新内容,根据所述增量更新内容,更新所存储的所述第一测量配置信息;
接收网络侧设备发送的应用于非激活态的新的第二测量配置信息,删除所存储的所述第一测量配置信息,并存储所述第二测量配置信息;
在未接收到所述第一测量配置信息的增量更新内容或所述第二测量配置信息时,继续保留所存储的所述第一测量配置信息。
优选的,所述的终端中,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还实现以下步骤:在存储所述第一测量配置信息之后,在所述终端处于非激活态下,发起RRC连接恢复过程,并在接收到网络侧设备返回的RRC建立消息后,删除所存储的所述第一测量配置信息。
优选的,所述的终端中,所述收发机,还用于在存储所述第一测量配置信息之后,接收网络侧设备发送的RRC释放消息;
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还实现以下步骤:根据所述RRC释放消息执行以下处理中的至少一种:
在所述RRC释放消息携带所述第一测量配置信息的增量更新内容时,根据所述增量更新内容,更新所存储的所述第一测量配置信息;
在所述RRC释放消息携带有应用于非激活态的新的第三测量配置信息时,删除所存储的所述第一测量配置信息,并存储所述第三测量配置信息;
在所述RRC释放消息未携带所述第一测量配置信息的增量更新内容或所述第三测量配置信息时,继续保留所存储的所述第一测量配置信息。
优选的,所述的终端中,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还实现以下步骤:在存储所述第一测量配置信息之后,在处于非激活态的所述终端由非激活态转换至空闲态时:删除所存储的所述第一测量配置信息,或者,将所述第一测量配置信息继承为应用于空闲态的第四测量配置信息,所述第四测量配置信息配置的第二测量,用于在所述终端由空闲态进入连接态后,为配置所述终端的连接参数提供测量结果信息。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测量配置装置,应用于第一网络侧设备,包括:
收发单元,用于向终端发送应用于非激活态的第一测量配置信息,所述第一测量配置信息所配置的第一测量,用于在所述终端由非激活态进入连接态后,为配置所述终端的连接参数提供测量结果信息;
配置信息维护单元,用于存储所述第一测量配置信息。
优选的,所述的测量配置装置中,所述连接参数包括载波聚合、双连接和带宽部分中的至少一种。
优选的,所述的测量配置装置中,所述第一测量配置信息是在所述终端处于第一状态下向所述终端发送的,所述第一测量配置信息所配置的第一测量是用于供所述终端在第二状态下执行的测量;其中,所述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之间至少经过了一次RRC状态转换过程。
优选的,所述的测量配置装置中,所述第一状态为连接态,所述第二状态为非激活态、连接态、或由非激活态向连接态转换的状态。
优选的,所述的测量配置装置中,所述第一测量配置信息包括有测量配置有效时间,所述测量配置有效时间用于指示执行所述第一测量的有效时间T。
优选的,所述的测量配置装置中所述收发单元,还用于发送用于指示所述终端进入非激活态的无线连接控制RRC释放消息,所述RRC释放消息携带有所述第一测量配置信息;或者,在发送用于指示所述终端进入非激活态的RRC释放消息之前,向所述终端发送所述第一测量配置信息。
优选的,所述的测量配置装置中,所述配置信息维护单元,还用于在所述终端由非激活态进入连接态之后,若控制所述终端再次由连接态转换至非激活态,则在控制所述终端再次由连接态转换至非激活态之前,或者,在控制所述终端再次由连接态转换至非激活态的过程中,根据所存储的所述第一测量配置信息,为所述终端配置更新的应用于非激活态的测量配置信息。
优选的,所述的测量配置装置中,所述配置信息维护单元,还用于按照以下更新方式中的至少一种,为所述终端配置更新的应用于非激活态的测量配置信息:
在根据所存储的所述第一测量配置信息,确定所述第一测量配置信息需要更新时,确定所述第一测量配置信息的增量更新内容并向所述终端发送;
在根据所存储的所述第一测量配置信息,确定所述第一测量配置信息需要更新时,确定应用于非激活态的新的第二测量配置信息并向所述终端发送;
在根据所存储的所述第一测量配置信息,确定所述第一测量配置信息不需要更新时,不发送所述第一测量配置信息的增量更新内容或所述第二测量配置信息。
优选的,所述的测量配置装置中,所述收发单元,还用于在存储所述第一测量配置信息之后,按照以下方式中的至少一种,向所述终端发送RRC释放消息:
在所述第一测量配置信息需要更新时,确定所述第一测量配置信息的增量更新内容,并向所述终端发送携带有所述第一测量配置信息的增量更新内容的RRC释放消息;
在所述第一测量配置信息需要更新时,确定应用于非激活态的新的第三测量配置信息,并向所述终端发送携带有所述第三测量配置信息的RRC释放消息;
在所述第一测量配置信息不需要更新时,向所述终端发送未携带所述第一测量配置信息的增量更新内容或所述第三测量配置信息的RRC释放消息。
优选的,所述的测量配置装置还包括:
释放处理单元,用于在存储所述第一测量配置信息之后,若所述终端由非激活态转换至空闲态,则释放所述终端的上下文信息,其中,释放所述终端的上下文信息包括:删除所存储的所述第一测量配置信息。
优选的,所述的测量配置装置中,所述收发单元,还用于在存储所述第一测量配置信息之后,在确定处于连接态的所述终端,需要将服务节点由本第一网络侧设备切换至第二网络侧设备时,向第二网络侧设备发送切换请求消息,所述切换请求消息携带有所述第一测量配置信息;或者,在接收到第三网络侧设备发送的针对所述终端的上下文请求消息时,向所述第三网络侧设备发送包括有所述第一测量配置信息的上下文响应消息,其中,所述第三网络侧设备是处于非激活态的所述终端发起RRC恢复过程时的服务节点。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第一网络侧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收发机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
收发机,用于向终端发送应用于非激活态的第一测量配置信息,所述第一测量配置信息所配置的第一测量,用于在所述终端由非激活态进入连接态后,为配置所述终端的连接参数提供测量结果信息;
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以下步骤:存储所述第一测量配置信息。
优选的,所述的第一网络侧设备中,所述收发机,还用于发送用于指示所述终端进入非激活态的无线连接控制RRC释放消息,所述RRC释放消息携带有所述第一测量配置信息;或者,在发送用于指示所述终端进入非激活态的RRC释放消息之前,向所述终端发送所述第一测量配置信息。
优选的,所述的第一网络侧设备中,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还实现以下步骤:在所述终端由非激活态进入连接态之后,若控制所述终端再次由连接态转换至非激活态,则在控制所述终端再次由连接态转换至非激活态之前,或者,在控制所述终端再次由连接态转换至非激活态的过程中,根据所存储的所述第一测量配置信息,为所述终端配置更新的应用于非激活态的测量配置信息。
优选的,所述的第一网络侧设备中,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还实现以下步骤:
按照以下更新方式中的至少一种,为所述终端配置更新的应用于非激活态的测量配置信息:
在根据所存储的所述第一测量配置信息,确定所述第一测量配置信息需要更新时,确定所述第一测量配置信息的增量更新内容并向所述终端发送;
在根据所存储的所述第一测量配置信息,确定所述第一测量配置信息需要更新时,确定应用于非激活态的新的第二测量配置信息并向所述终端发送;
在根据所存储的所述第一测量配置信息,确定所述第一测量配置信息不需要更新时,不发送所述第一测量配置信息的增量更新内容或所述第二测量配置信息。
优选的,所述的第一网络侧设备中,所述收发机,还用于在存储所述第一测量配置信息之后,按照以下方式中的至少一种,向所述终端发送RRC释放消息:
在所述第一测量配置信息需要更新时,确定所述第一测量配置信息的增量更新内容,并向所述终端发送携带有所述第一测量配置信息的增量更新内容的RRC释放消息;
在所述第一测量配置信息需要更新时,确定应用于非激活态的新的第三测量配置信息,并向所述终端发送携带有所述第三测量配置信息的RRC释放消息;
在所述第一测量配置信息不需要更新时,向所述终端发送未携带所述第一测量配置信息的增量更新内容或所述第三测量配置信息的RRC释放消息。
优选的,所述的第一网络侧设备中,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还实现以下步骤:在存储所述第一测量配置信息之后,若所述终端由非激活态转换至空闲态,则释放所述终端的上下文信息,其中,释放所述终端的上下文信息包括:删除所存储的所述第一测量配置信息。
优选的,所述的第一网络侧设备中,所述收发机,还用于在存储所述第一测量配置信息之后,在确定处于连接态的所述终端,需要将服务节点由本第一网络侧设备切换至第二网络侧设备时,向第二网络侧设备发送切换请求消息,所述切换请求消息携带有所述第一测量配置信息;或者,在接收到第三网络侧设备发送的针对所述终端的上下文请求消息时,向所述第三网络侧设备发送包括有所述第一测量配置信息的上下文响应消息,其中,所述第三网络侧设备是处于非激活态的所述终端发起RRC恢复过程时的服务节点。
本发明的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包括指令,当所述指令在计算机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如上所述的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在终端侧和网络侧实现应用于非激活态的测量配置的解决方案,本发明实施例帮助网络侧在终端从非激活态进入连接态后尽快的获得测量结果,从而为配置终端的连接参数提供参考信息。另外,本发明实施例中终端侧和网络侧还可以基于存储的测量配置,更新应用于非激活态的测量配置,降低了测量配置更新所需要的信令开销。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下文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各种其他的优点和益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变得清楚明了。附图仅用于示出优选实施方式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发明的限制。而且在整个附图中,用相同的参考符号表示相同的部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施例测量配置方法的一种应用场景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测量配置方法的一种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测量配置方法的另一种流程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终端发起RRC恢复过程的一种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终端发起RRC恢复过程的另一种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终端发起RNA更新过程的一种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中节点间配置信息传递的一种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中节点间配置信息传递的另一种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应用于终端的测量配置装置的结构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终端的结构图;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应用于第一网络侧设备的测量配置装置的结构图;
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一网络侧设备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发明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例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发明,并且能够将本发明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申请的实施例例如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说明书以及权利要求中“和/或”表示所连接对象的至少其中之一。
本文所描述的技术不限于长期演进型(Long Time Evolution,LTE)/LTE的演进(LTE-Advanced,LTE-A)系统,并且也可用于各种无线通信系统,诸如码分多址(CodeDivision Multiple Access,CDMA)、时分多址(Tim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TDMA)、频分多址(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FDMA)、正交频分多址(Orthogonal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OFDMA)、单载波频分多址(Single-carrierFrequency-Division Multiple Access,SC-FDMA)和其他系统。术语“系统”和“网络”常被可互换地使用。CDMA系统可实现诸如CDMA2000、通用地面无线电接入(UniversalTerrestrial Radio Access,UTRA)等无线电技术。UTRA包括宽带CDMA(Wideband CodeDivision Multiple Access,WCDMA)和其他CDMA变体。TDMA系统可实现诸如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lobal 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GSM)之类的无线电技术。OFDMA系统可实现诸如超移动宽带(UltraMobile Broadband,UMB)、演进型UTRA(Evolution-UTRA,E-UTRA)、IEEE 802.11(Wi-Fi)、IEEE 802.16(WiMAX)、IEEE 802.20、Flash-OFDM等无线电技术。UTRA和E-UTRA是通用移动电信系统(Universal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UMTS)的部分。LTE和更高级的LTE(如LTE-A)是使用E-UTRA的新UMTS版本。UTRA、E-UTRA、UMTS、LTE、LTE-A以及GSM在来自名为“第三代伙伴项目”(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Project,3GPP)的组织的文献中描述。CDMA2000和UMB在来自名为“第三代伙伴项目2”(3GPP2)的组织的文献中描述。本文所描述的技术既可用于以上提及的系统和无线电技术,也可用于其他系统和无线电技术。然而,以下描述出于示例目的描述了NR系统,并且在以下大部分描述中使用NR术语,尽管这些技术也可应用于NR系统应用以外的应用。
以下描述提供示例而并非限定权利要求中阐述的范围、适用性或者配置。可以对所讨论的要素的功能和布置作出改变而不会脱离本公开的精神和范围。各种示例可恰适地省略、替代、或添加各种规程或组件。例如,可以按不同于所描述的次序来执行所描述的方法,并且可以添加、省去、或组合各种步骤。另外,参照某些示例所描述的特征可在其他示例中被组合。
请参见图1,图1示出本发明实施例可应用的一种无线通信系统的框图。无线通信系统包括终端11和网络侧设备(这里,网络侧设备以基站12为例进行说明)。其中,终端11也可以称作用户终端或用户设备(UE,User Equipment),终端11可以是手机、平板电脑(Tablet Personal Computer)、膝上型电脑(Laptop Computer)、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Digital Assistant,PDA)、移动上网装置(Mobile Internet Device,MID)、可穿戴式设备(Wearable Device)或车载设备等终端侧设备,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并不限定终端11的具体类型。基站12可以是各种基站和/或核心网网元,其中,上述基站可以是5G及以后版本的基站(例如:gNB、5G NR NB等),或者其他通信系统中的基站(例如:eNB、WLAN接入点、或其他接入点等),其中,基站12可被称为节点B、演进节点B、接入点、基收发机站(Base Transceiver Station,BTS)、无线电基站、无线电收发机、基本服务集(BasicService Set,BSS)、扩展服务集(Extended Service Set,ESS)、B节点、演进型B节点(eNB)、家用B节点、家用演进型B节点、WLAN接入点、WiFi节点或所述领域中其他某个合适的术语,只要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所述基站不限于特定技术词汇,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仅以NR系统中的基站为例,但是并不限定基站的具体类型。
基站12可在基站控制器的控制下与终端11通信,在各种示例中,基站控制器可以是核心网或某些基站的一部分。一些基站可通过回程与核心网进行控制信息或用户数据的通信。在一些示例中,这些基站中的一些可以通过回程链路直接或间接地彼此通信,回程链路可以是有线或无线通信链路。无线通信系统可支持多个载波(不同频率的波形信号)上的操作。多载波发射机能同时在这多个载波上传送经调制信号。例如,每条通信链路可以是根据各种无线电技术来调制的多载波信号。每个已调信号可在不同的载波上发送并且可携带控制信息(例如,参考信号、控制信道等)、开销信息、数据等。
基站12可经由一个或多个接入点天线与终端11进行无线通信。每个基站可以为各自相应的覆盖区域提供通信覆盖。接入点的覆盖区域可被划分成仅构成该覆盖区域的一部分的扇区。无线通信系统可包括不同类型的基站(例如宏基站、微基站、或微微基站)。基站也可利用不同的无线电技术,诸如蜂窝或WLAN无线电接入技术。基站可以与相同或不同的接入网或运营商部署相关联。不同基站的覆盖区域(包括相同或不同类型的基站的覆盖区域、利用相同或不同无线电技术的覆盖区域、或属于相同或不同接入网的覆盖区域)可以交叠。
无线通信系统中的通信链路可包括用于承载上行链路(Uplink,UL)传输(例如,从终端11到基站12)的上行链路,或用于承载下行链路(Downlink,DL)传输(例如,从基站12到终端11)的下行链路。UL传输还可被称为反向链路传输,而DL传输还可被称为前向链路传输。下行链路传输可以使用授权频段、非授权频段或这两者来进行。类似地,上行链路传输可以使用有授权频段、非授权频段或这两者来进行。
请参照图2,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测量配置方法,在应用于终端侧时,包括:
步骤21,接收网络侧设备发送的应用于非激活态的第一测量配置信息,所述第一测量配置信息所配置的第一测量,用于在所述终端由非激活态进入连接态后,为配置所述终端的连接参数提供测量结果信息。
这里,上述步骤21中,所述第一测量配置信息的获得,具体可以是所述终端接收网络侧设备发送的用于指示所述终端进入非激活态的无线连接控制(RRC)释放消息,提取所述RRC释放消息携带的所述第一测量配置信息;还可以是所述终端接收网络侧设备在发送的用于指示所述终端进入非激活态的RRC释放消息之前所发送的所述第一测量配置信息,具体可以通过预定信令消息发送所述第一测量配置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第一测量所获得的测量结果信息,用于供网络侧为终端配置连接参数提供参考信息。所述连接参数具体可以包括载波聚合、双连接和带宽部分中的至少一种。当然,所述连接参数还可以根据需要包括其他更多的内容,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做具体限定。
步骤22,存储所述第一测量配置信息。
通过以上步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在终端侧和网络侧实现应用于非激活态的测量配置的解决方案,从而使得终端可以基于所述第一测量配置信息执行所述第一测量,以帮助网络侧在终端从非激活态进入连接态后尽快的获得测量结果,从而为配置终端的连接参数提供参考信息。
与现有技术中连接态下的测量配置信息所不同的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一测量配置信息是所述终端在第一状态下接收到的,所述第一测量配置信息所配置的第一测量则是用于供所述终端在第二状态下执行的测量。这里,所述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之间至少经过了一次RRC状态转换过程。具体的,所述第一状态为连接态,所述第二状态为非激活态、连接态、或由非激活态向连接态转换的状态。
例如,在终端处于连接态时,网络侧为配置所述第一测量配置信息。后续终端进行了一次RRC状态转换,由连接态进入非激活态后,可以在非激活态下基于所述第一测量配置信息执行所述第一测量。
又例如,在终端处于连接态时,网络侧为配置所述第一测量配置信息。后续终端进行了一次RRC状态转换,由连接态转换至非激活态后,后续终端进一步由非激活态转换至连接态,并在由非激活态转换至连接态的转换过程中,可以基于所述第一测量配置信息执行所述第一测量。
又例如,在终端处于连接态时,网络侧为配置所述第一测量配置信息。后续终端进行了两次RRC状态转换,首先由连接态转换至非激活态,再由非激活态转换至连接态后,可以立即基于所述第一测量配置信息执行所述第一测量。
也就是说,在上述步骤21之后,终端可以在预定的执行条件满足时,执行所述第一测量,其中,所述执行条件包括以下条件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终端处于非激活态;所述终端处于由非激活态转换至连接态的转换过程中;所述终端由非激活态转换至连接态之后。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测量配置信息的具体内容,如测量内容以及测量上报的条件等,可以参考现有技术或根据配置所述连接参数所需要的参考信息等来进行设置,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也不做具体限定。
作为一种实现方式,所述第一测量配置信息可以包括有测量配置有效时间,所述测量配置有效时间用于指示执行所述第一测量的有效时间T。具体的,所述终端可以在保存所述第一测量配置信息后,启动第一定时器,并在所述第一定时器计时达到所述有效时间T时,若所述终端正在执行所述第一测量,则停止所述第一测量。又例如,所述终端可以在执行所述第一测量时,启动第二定时器,并在所述第二定时器计时达到所述有效时间T后,停止所述第一测量。在以上实现方式中,所述终端在停止所述第一测量时,可以不删除所述第一测量配置信息,而是继续保留所存储的所述第一测量配置信息。
本发明实施例的上述方法,所述步骤21中的第一测量配置信息可以是从网络侧发送的RRC释放消息中提取出的,也可以是网络侧在发送所述RRC释放消息之前通过另外的信令消息发送的,后续网络侧还将向终端发送RRC释放消息。这样,在步骤22之后,终端可以根据所述RRC释放消息,进入至非激活态。
在上述步骤22之后,处于非激活态的所述终端,根据不同的应用场景或触发条件,终端的RRC状态可能会发生变化,在RRC状态发生变化后,如何对所述第一测量配置信息进行处理,下面将分别进行说明。
例如,在上述步骤22之后,处于非激活态的所述终端,可以发起RRC连接恢复过程,向网络侧发送RRC恢复请求,并在接收到网络侧返回的RRC恢复消息后,此时RRC连接恢复成功,终端由非激活态转换至连接态,并继续保留所存储的所述第一测量配置信息。
进一步的,在终端由非激活态转换至连接态之后,所述终端还可以释放连接,再次进入非激活态,其中,在再次进入非激活态之前或者在再次进入非激活态的过程中,所述终端执行以下处理中的至少一种:
1)所述终端接收网络侧设备发送的所述第一测量配置信息的增量更新内容,根据所述增量更新内容,更新所存储的所述第一测量配置信息。
这里,终端侧和网络侧通过基于之前存储的第一测量配置信息,通过增量更新方式,更新应用于非激活态的测量配置,可以降低了测量配置更新所需要的信令开销。
2)所述终端接收网络侧设备发送的应用于非激活态的新的第二测量配置信息,删除所存储的所述第一测量配置信息,并存储所述第二测量配置信息。
3)所述终端在未接收到所述第一测量配置信息的增量更新内容或所述第二测量配置信息时,继续保留所存储的所述第一测量配置信息。
又例如,在上述步骤22之后,处于非激活态的所述终端,可以发起RRC连接恢复过程,并在接收到网络侧设备返回的RRC建立消息后,此时RRC连接恢复失败,于是终端可以删除所存储的所述第一测量配置信息。
又例如,在上述步骤22之后,处于非激活态的所述终端,可以接收网络侧设备发送的RRC释放消息,具体的,终端可以通过发起RNA更新过程,向网络侧发送RRC恢复请求消息,并接收网络侧返回的RRC释放消息。然后,终端可以根据所述RRC释放消息执行以下处理中的至少一种:
1)在所述RRC释放消息携带所述第一测量配置信息的增量更新内容时,根据所述增量更新内容,更新所存储的所述第一测量配置信息;
2)在所述RRC释放消息携带有应用于非激活态的新的第三测量配置信息时,删除所存储的所述第一测量配置信息,并存储所述第三测量配置信息;
3)在所述RRC释放消息未携带所述第一测量配置信息的增量更新内容或所述第三测量配置信息时,继续保留所存储的所述第一测量配置信息。
又例如,在上述步骤22之后,处于非激活态的所述终端,在由非激活态转换至空闲态时,则可以删除所存储的所述第一测量配置信息,或者,将所述第一测量配置信息继承为应用于空闲态的第四测量配置信息,所述第四测量配置信息配置的第二测量,用于在所述终端由空闲态进入连接态后,为配置所述终端的连接参数提供测量结果信息。具体的,所述第四测量配置信息所配置的第二测量,可以是在终端处于空闲态,或者是在处于由空闲态转换至连接态的转换过程中,或者是在处于由空闲态转换至连接态之后,所执行的测量。所述第二测量获得的测量结果信息,可以在所述终端由空闲态进入连接态后为网络侧配置所述终端的连接参数提供参考信息。
以上从终端侧介绍了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下面进一步从网络侧进行说明。
请参照图3,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测量配置方法,应用于第一网络侧设备时,包括:
步骤31,向终端发送应用于非激活态的第一测量配置信息,所述第一测量配置信息所配置的第一测量,用于在所述终端由非激活态进入连接态后,为配置所述终端的连接参数提供测量结果信息。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连接参数包括载波聚合、双连接和带宽部分中的至少一种。当然,所述连接参数还可以根据需要包括其他更多的内容,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做具体限定。
这里,上述步骤31中,所述第一网络侧设备可以发送用于指示所述终端进入非激活态的无线连接控制RRC释放消息,所述RRC释放消息携带有所述第一测量配置信息;或者,在发送用于指示所述终端进入非激活态的RRC释放消息之前,向所述终端发送所述第一测量配置信息。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测量配置信息是在所述终端处于第一状态下向所述终端发送的,所述第一测量配置信息所配置的第一测量是用于供所述终端在第二状态下执行的测量;其中,所述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之间至少经过了一次RRC状态转换过程。具体的,所述第一状态为连接态,所述第二状态为非激活态、连接态、或由非激活态向连接态转换的状态。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测量配置信息可以包括有测量配置有效时间,所述测量配置有效时间用于指示执行所述第一测量的有效时间T。具体的,所述有效时间T的计时方式可以参考终端侧的说明,此处不再赘述。
步骤32,存储所述第一测量配置信息。
通过以上步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在终端侧和网络侧实现应用于非激活态的测量配置的解决方案,从而使得网络侧为终端配置所述第一测量配置信息,以帮助网络侧在终端从非激活态进入连接态后尽快的获得所述第一测量的测量结果,从而为配置终端的连接参数提供参考信息。
本发明实施例中,在上述步骤32之后,第一网络侧设备可以控制终端将进入非激活态。具体的,第一网络侧识别可以通过步骤31中发送的携带有第一测量配置信息的RRC释放消息,控制终端进入非激活态,也可以是在上述步骤31之后向终端发送RRC释放消息,从而控制终端进入非激活态。
在上述终端进入非激活态之后,处于非激活态的所述终端,根据不同的应用场景或触发条件,终端的RRC状态可能会发生变化,在终端RRC状态发生变化后,第一网络侧设备如何对所述第一测量配置信息进行处理,下面将分别进行说明。
例如,在上述步骤32之后,如果所述终端由非激活态进入连接态,则在终端进入连接态之后,第一网络侧设备还可以在控制所述终端再次由连接态转换至非激活态之前,或者,在控制所述终端再次由连接态转换至非激活态的过程中,根据所存储的所述第一测量配置信息,为所述终端配置更新的应用于非激活态的测量配置信息。
具体的,第一网络侧设备为所述终端配置更新的应用于非激活态的测量配置信息,包括以下更新方式中的至少一种:
1)在根据所存储的所述第一测量配置信息,确定所述第一测量配置信息需要更新时,确定所述第一测量配置信息的增量更新内容并向所述终端发送;
2)在根据所存储的所述第一测量配置信息,确定所述第一测量配置信息需要更新时,确定应用于非激活态的新的第二测量配置信息并向所述终端发送;
3)在根据所存储的所述第一测量配置信息,确定所述第一测量配置信息不需要更新时,不发送所述第一测量配置信息的增量更新内容或所述第二测量配置信息。
又例如,在上述步骤32之后,处于非激活态的所述终端可能会发起RNA更新过程,向第一网络侧设备发送RRC恢复请求消息,此时第一网络侧设备可能向终端发送RRC释放消息(RRC恢复成功时)或RRC建立消息(RRC恢复失败时)。具体的,在向终端发送RRC释放消息时,第一网络侧设备可以按照以下方式中的至少一种,发送所述RRC释放消息:
1)在所述第一测量配置信息需要更新时,确定所述第一测量配置信息的增量更新内容,并向所述终端发送携带有所述第一测量配置信息的增量更新内容的RRC释放消息;
2)在所述第一测量配置信息需要更新时,确定应用于非激活态的新的第三测量配置信息,并向所述终端发送携带有所述第三测量配置信息的RRC释放消息;
3)在所述第一测量配置信息不需要更新时,向所述终端发送未携带所述第一测量配置信息的增量更新内容或所述第三测量配置信息的RRC释放消息。
又例如,在上述步骤32之后,处于非激活态的所述终端可能由非激活态转换至空闲态。所述第一网络侧设备在所述终端由非激活态转换至空闲态时,释放所述终端的上下文信息,其中,释放所述终端的上下文信息包括:删除所存储的所述第一测量配置信息。
又例如,在上述步骤32之后,处于连接态的所述终端可能从第一网络侧设备的覆盖区域移动至第二网络侧设备的覆盖区域,此时需要将所述终端的服务节点进行切换。具体的,在确定处于连接态的所述终端,需要将服务节点由本第一网络侧设备切换至第二网络侧设备时,第一网络侧设备可以向第二网络侧设备发送切换请求消息,所述切换请求消息携带有所述第一测量配置信息,从而主动的将第一测量配置信息发送给第二网络侧设备。
又例如,处于非激活态的所述终端可能从第一网络侧设备的覆盖区域移动至第三网络侧设备的覆盖区域,当所述终端发起RRC恢复过程时,第一网络侧设备接收第三网络侧设备发送的针对所述终端的上下文请求消息,并在接收到该请求消息后,向所述第三网络侧设备发送包括有所述第一测量配置信息的上下文响应消息。这里,所述第三网络侧设备是处于非激活态的所述终端发起RRC恢复过程时的服务节点。
以上分别从终端侧和网络侧介绍了本发明实施例的所述方法,可以看出,在本发明实施例中:
终端侧:
-终端进入非激活态时,存储应用于非激活态的第一测量配置信息;这里,该第一测量配置信息是用于终端由非激活态转换到连接态后,辅助网络侧及时获得终端当前周围邻小区状况,从而配置合适的CA、DC、或者合适的BWP;
可选的,该第一测量配置信息可以包括一个测量配置有效时间,该有效时间超时后,终端停止执行该测量配置对应的测量,但终端不删除存储的应用于非激活态的测量配置;
-非激活态终端收到RRC恢复消息(或者RRC恢复成功),不删除存储的测量配置;
-非激活态终端收到RRC建立(RRCsetup)消息(或者回退到RRC建立过程),删除存储的第一测量配置信息;
-后续终端根据网络侧下发的测量配置以及之前存储的第一测量配置信息,更新测量配置;
-非激活态终端进入空闲态后,删除存储的第一测量配置信息;或者不删除存储的第一测量配置信息,终端继承该存储的第一测量配置信息,但该存储的第一测量配置信息变成了应用于空闲态下的第四测量配置信息;
网络侧:
给终端下发应用于非激活态的第一测量配置信息。这里,该第一测量配置信息是用于终端由非激活态转换到连接态后,辅助网络侧及时获得终端当前周围邻小区状况,从而配置合适的CA、DC、或者合适的BWP;
-网络侧存储该第一测量配置信息;
-非激活态终端重新与网络侧恢复连接时,网络侧基于存储的第一测量配置信息下发更新的测量配置给该终端;
-网络侧释放该终端的上下文时,网络侧同时删除存储的应用于非激活态的第一测量配置信息;
-网络侧在节点间传递该第一测量配置信息;
下面将进一步结合附图,通过若干具体实施例对以上方法进行更为消息的说明。以下实施例中所涉及的附图中,network表示网络侧设备,UE表示终端,箭头表示终端与网络侧设备之间的消息交互。
实施例1:UE进入inactive态
步骤S11:网络侧向UE发送RRC释放消息,指示UE进入RRC inactive态,该消息中携带应用于inactive态的测量配置;可选的,网络侧也可以在发送RRC释放消息之前(即指示UE进入RRC inactive态之前),给UE发送应用于inactive态的测量配置;
应用于inactive态的测量配置,与一般的小区重选配置信息不同,该测量配置用于UE由inactive态转换到连接态后,辅助网络侧及时获得UE当前周围邻小区状况,从而配置合适的CA、DC、或者合适的BWP;(inactive UE可以在inactive态时执行该测量配置对应的测量,或者状态转换过程中,或者状态转换过程完成后,执行该特殊的测量配置对应的测量)
可选的,inactive态的测量配置里包括测量配置有效时间T,用于限制UE执行该测量配置对应的测量的时间。
步骤S12:UE侧收到该配置后,存储对应的测量配置;相对应的,网络侧也存储该测量配置。
可选的,UE存储该测量配置时,启动定时器T(即对应步骤1中测量配置有效时间T);或者UE执行该测量配置对应的测量时,UE启动定时器T(即对应步骤1中测量配置有效时间T);
步骤S3:定时器T超时后,UE停止执行该测量配置对应的测量,但UE不删除存储的应用于inactive态的测量配置;
实施例2:inactive UE发起resume过程,进入RRC连接态
此实施例分两种情况,第一种情况是非激活态UE成功恢复连接,如图4所示:
步骤S21:inactive UE需要恢复连接,发起RRC连接恢复过程,向网络侧发送RRC恢复请求;
步骤S22:网络侧成功找到UE的上下文(包括应用于inactive态的测量配置),向UE发送RRC恢复消息;
步骤S23:UE侧收到RRC恢复消息后,不删除存储的应用于inactive态的测量配置;
步骤S24:UE回复RRC恢复完成消息。
后续UE工作在RRC连接态。
步骤S25:网络侧基于自身算法,需要再次将UE释放进入RRC inactive态。此时网络侧基于存储的应用于inactive态的测量配置,以及自身算法,为该UE配置更新的应用于inactive态的测量配置。比如:
1)网络侧采用增量形式更新应用于inactive态的测量配置。网络侧之前存储的应用于inactive态的测量配置包括{测量对象1,测量对象2},此时网络侧根据自身算法,想将应用于inactive态的测量配置更新为{测量对象2,测量对象3},则网络侧给UE发送的应用于inactive态的测量配置中,包括删除测量对象1以及添加测量对象3的操作,甚至可以包括修改的测量对象2配置(如果需要);进一步的,如果网络侧根据自身算法,确定应用于inactive态的测量配置更新为{测量对象3,测量对象4},则网络侧给UE发送的应用于inactive态的测量配置中,除了包括测量对象3和测量对象4的测量配置外,还包括一个额外的指示,用于指示UE清除之前存储的应用于inactive态的测量配置;如果网络侧决定继续沿用之前的inactive态的测量配置,则网络侧不发送任何配置消息,UE侧收到后,保持当前存储的应用于inactive态的测量配置不变。
2)网络侧采用保持不变或者下发完整的新的应用于inactive态的测量配置两种方式更新应用于inactive态的测量配置。即网络侧发送的消息中如果不携带任何应用于inactive态的测量配置,则UE保持当前存储的应用于inactive态的测量配置不变;网络侧发送的消息中如果携带有应用于inactive态的测量配置,则UE删除之前存储的应用于inactive态的测量配置,并存储新收到的应用于inactive态的测量配置。
基于上述操作,可以减少网络侧给UE配置应用于inactive态的测量配置时的信令开销。
UE进入inactive态后,可以执行实施例1中的相关操作。
第二种情况是,Inactive UE发起RRC恢复过程后,可能回退到RRC建立过程,如图5所示。
步骤S31:inactive UE需要恢复连接,发起RRC连接恢复过程,向网络侧发送RRC恢复请求;
步骤S32:网络侧没有找到UE的上下文(包括应用于inactive态的测量配置),则向UE发送RRC建立消息,回退到RRC建立过程;
步骤S33:UE侧收到RRC建立消息后,删除存储的应用于inactive态的测量配置;UE进入RRC连接态。
后续网络侧需要将UE释放进入inactive态时,可以给UE配置应用于inactive态的测量配置,此时网络侧和UE侧的步骤,执行实施例1中的相关操作
这里,与实施例1的第一种情况的不同在于,实施例2的第二种情况是在已有应用于inactive态的测量配置基础上,更新应用于inactive态的测量配置。
实施例3:inactive UE发起RNA更新过程,重新进入RRC inactive态
该实施例中,处于非激活态的UE(inactive UE),通过RNA更新过程,重新进入非激活态,如图6所示:
步骤S41:inactive UE根据现有的协议规定,需要发起RNA更新过程(比如周期性的RNA定时器超时),UE发送RRC恢复请求消息;
步骤S42:网络侧成功找到UE的上下文(包括应用于inactive态的测量配置),并发现UE只是简单的进行RNA更新过程,而并不需要进行其他操作,此时网络侧可以通过RRC释放消息,直接将UE释放到RRC inactive态。此时网络侧基于存储的应用于inactive态的测量配置,以及自身算法,为该UE配置更新的应用于inactive态的测量配置,并携带在该消息中。比如:
1)网络侧采用增量形式更新应用于inactive态的测量配置。网络侧之前存储的应用于inactive态的测量配置包括{测量对象1,测量对象2},此时网络侧根据自身算法,想将应用于inactive态的测量配置更新为{测量对象2,测量对象3},则网络侧给UE发送的应用于inactive态的测量配置中,包括删除测量对象1以及添加测量对象3的操作,甚至可以包括修改的测量对象2配置(如果需要);进一步的,如果网络侧根据自身算法,确定应用于inactive态的测量配置更新为{测量对象3,测量对象4},则网络侧给UE发送的应用于inactive态的测量配置中,除了包括测量对象3和测量对象4的测量配置外,还包括一个额外的指示,用于指示UE清除之前存储的应用于inactive态的测量配置;如果网络侧决定继续沿用之前的inactive态的测量配置,则网络侧不发送任何配置消息,UE侧收到后,保持当前存储的应用于inactive态的测量配置不变。
2)网络侧采用保持不变或者下发完整的新的应用于inactive态的测量配置两种方式更新应用于inactive态的测量配置。即网络侧发送的消息中如果不携带任何应用于inactive态的测量配置,则UE保持当前存储的应用于inactive态的测量配置不变;网络侧发送的消息中如果携带有应用于inactive态的测量配置,则UE删除之前存储的应用于inactive态的测量配置,并存储新收到的应用于inactive态的测量配置。
基于上述操作,可以减少网络侧给UE配置应用于inactive态的测量配置时的信令开销。
实施例4:UE由inactive进入到idle态
步骤S51:inactive UE根据现有协议规定,由inactive态转换到idle态(比如inactive UE收到核心网的寻呼,或者inactive UE发起RRC恢复过程后,直接收到网络侧释放UE进入到idle态的RRCRelease消息),此时UE可以:
1)删除存储的应用于inactive态的测量配置;
2)或者不删除应用于inactive态的测量配置,UE进入idle态后,继承该存储的测量配置,但该存储的测量配置变成了应用于idle态下的测量配置;
这里,应用于idle态的测量配置,与一般的小区重选配置信息不同,该测量配置用于UE由idle态转换到连接态后,辅助网络侧及时获得UE当前周围邻小区状况,从而配置合适的CA、DC、或者合适的BWP;idle UE可以在idle态时执行该测量配置对应的测量,或者状态转换过程中,或者状态转换过程完成后,执行该特殊的测量配置对应的测量。
与此相对应的,如果网络侧释放该UE的上下文时,网络侧同时删除存储的应用于inactive态的测量配置。
实施例5:节点间消息传递
UE在RRC连接态过程中,由于位置发生改变等原因,服务的RAN侧节点发生改变,例如,由RAN节点1(source NG-RAN node)转换到RAN节点2(target NG-RAN node),此时节点1向节点2发送切换请求消息,如图7所示。如果节点1存储有应用于inactive态的测量配置,节点1也需要通过切换请求消息,将应用于inactive态的测量配置转发给节点2。节点2收到后,存储该测量配置。后续如果需要给UE配置应用于inactive态的测量配置,可以基于存储的应用于inactive态的测量配置,为该UE配置更新的应用于inactive态的测量配置。具体步骤类似于实施例2中的步骤S25。
Inactive UE发起RRC恢复过程时,此时服务的RAN侧节点(即新的RAN侧节点)与释放UE进入inactive态的RAN侧节点(即旧的RAN侧节点)可能不同,服务的RAN侧节点(newNG-RAN node)需要向旧的RAN侧节点(old NG-RAN node)发送消息,获取UE上下文,如图8所示。如果旧的RAN侧节点存储有应用于inactive态的测量配置,旧的RAN侧节点也需要通过响应消息,将应用于inactive态的测量配置转发给服务的RAN侧节点。服务的RAN侧节点收到后,存储该测量配置。后续如果需要给UE配置应用于inactive态的测量配置,可以基于存储的应用于inactive态的测量配置,为该UE配置更新的应用于inactive态的测量配置。具体步骤类似于实施例2中的步骤S25。
以上介绍了本发明实施例的各种方法。下面将进一步提供实施上述方法的装置。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图9所示的一种终端。请参考图9,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终端900的一结构示意图,包括:
收发单元92,用于接收网络侧设备发送的应用于非激活态的第一测量配置信息,所述第一测量配置信息所配置的第一测量,用于在所述终端由非激活态进入连接态后,为配置所述终端的连接参数提供测量结果信息;
配置信息维护单元91,用于存储所述第一测量配置信息。
优选的,所述连接参数具体可以包括载波聚合、双连接和带宽部分中的至少一种。当然,所述连接参数还可以根据需要包括其他更多的内容,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做具体限定。
优选的,所述的测量配置装置中,所述第一测量配置信息是所述收发单元在第一状态下接收到的,所述第一测量配置信息所配置的第一测量是用于供所述终端在第二状态下执行的测量;其中,所述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之间至少经过了一次RRC状态转换过程。
优选的,所述的测量配置装置中,所述第一状态为连接态,所述第二状态为非激活态、连接态、或由非激活态向连接态转换的状态。
优选的,所述的测量配置装置还包括:
测量单元,用于在预定的执行条件满足时,执行所述第一测量,其中,所述执行条件包括以下条件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终端处于非激活态;所述终端处于由非激活态转换至连接态的转换过程中;所述终端由非激活态转换至连接态之后。
优选的,所述的测量配置装置中,所述第一测量配置信息包括有测量配置有效时间,所述测量配置有效时间用于指示执行所述第一测量的有效时间T。
优选的,所述的测量配置装置中,所述测量单元,还用于在保存所述第一测量配置信息后,启动第一定时器,并在所述第一定时器计时达到所述有效时间T时,若所述终端正在执行所述第一测量,则停止所述第一测量;或者,在执行所述第一测量时,启动第二定时器,并在所述第二定时器计时达到所述有效时间T后,停止所述第一测量。
优选的,所述的测量配置装置中,所述配置信息维护单元91,还用于在停止所述第一测量时,继续保留所存储的所述第一测量配置信息。
优选的,所述的测量配置装置中,所述收发单元92,还用于接收网络侧设备发送的用于指示所述终端进入非激活态的无线连接控制RRC释放消息,提取所述RRC释放消息携带的所述第一测量配置信息;或者,接收网络侧设备在发送的用于指示所述终端进入非激活态的RRC释放消息之前所发送的所述第一测量配置信息。
优选的,所述的测量配置装置中,所述收发单元92,还用于在所述终端处于非激活态时,发起RRC连接恢复过程,由非激活态转换至连接态,并继续保留所存储的所述第一测量配置信息。
优选的,所述的测量配置装置还包括:
状态转换单元,用于在所述终端由非激活态转换至连接态之后,释放连接,再次进入非激活态;
所述配置信息维护单元91,还用于在所述终端再次进入非激活态之前或者在再次进入非激活态的过程中,执行以下处理中的至少一种:
接收网络侧设备发送的所述第一测量配置信息的增量更新内容,根据所述增量更新内容,更新所存储的所述第一测量配置信息;
接收网络侧设备发送的应用于非激活态的新的第二测量配置信息,删除所存储的所述第一测量配置信息,并存储所述第二测量配置信息;
在未接收到所述第一测量配置信息的增量更新内容或所述第二测量配置信息时,继续保留所存储的所述第一测量配置信息。
优选的,所述的测量配置装置中,所述配置信息维护单元91,还用于在存储所述第一测量配置信息之后,在处于非激活态的所述终端,发起RRC连接恢复过程,并在接收到网络侧设备返回的RRC建立消息后,删除所存储的所述第一测量配置信息。
优选的,所述的测量配置装置中,所述配置信息维护单元91,还用于在存储所述第一测量配置信息之后,若所述收发单元接收到网络侧设备发送的RRC释放消息,则根据所述RRC释放消息执行以下处理中的至少一种:
在所述RRC释放消息携带所述第一测量配置信息的增量更新内容时,根据所述增量更新内容,更新所存储的所述第一测量配置信息;
在所述RRC释放消息携带有应用于非激活态的新的第三测量配置信息时,删除所存储的所述第一测量配置信息,并存储所述第三测量配置信息;
在所述RRC释放消息未携带所述第一测量配置信息的增量更新内容或所述第三测量配置信息时,继续保留所存储的所述第一测量配置信息。
优选的,所述的测量配置装置中,所述配置信息维护单元91,还用于在存储所述第一测量配置信息之后,若处于非激活态的所述终端,在由非激活态转换至空闲态时,则删除所存储的所述第一测量配置信息,或者,将所述第一测量配置信息继承为应用于空闲态的第四测量配置信息,所述第四测量配置信息配置的第二测量,用于在所述终端由空闲态进入连接态后,为配置所述终端的连接参数提供测量结果信息。
请参照图10,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终端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该终端1000包括:处理器1001、收发机1002、存储器1003、用户接口1004和总线接口。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终端1000还包括:存储在存储器上1003并可在处理器1001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
所述收发机1002,用于接收网络侧设备发送的应用于非激活态的第一测量配置信息,所述第一测量配置信息所配置的第一测量,用于在所述终端由非激活态进入连接态后,为配置所述终端的连接参数提供测量结果信息;
所述处理器1001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以下步骤:存储所述第一测量配置信息。
在图10中,总线架构可以包括任意数量的互联的总线和桥,具体由处理器1001代表的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和存储器1003代表的存储器的各种电路链接在一起。总线架构还可以将诸如外围设备、稳压器和功率管理电路等之类的各种其他电路链接在一起,这些都是本领域所公知的,因此,本文不再对其进行进一步描述。总线接口提供接口。收发机1002可以是多个元件,即包括发送机和接收机,提供用于在传输介质上与各种其他装置通信的单元。针对不同的用户设备,用户接口1004还可以是能够外接内接需要设备的接口,连接的设备包括但不限于小键盘、显示器、扬声器、麦克风、操纵杆等。
处理器1001负责管理总线架构和通常的处理,存储器1003可以存储处理器1001在执行操作时所使用的数据。
优选的,所述连接参数具体可以包括载波聚合、双连接和带宽部分中的至少一种。当然,所述连接参数还可以根据需要包括其他更多的内容,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做具体限定。
优选的,所述第一测量配置信息是所述收发机在第一状态下接收到的,所述第一测量配置信息所配置的第一测量是用于供所述终端在第二状态下执行的测量;其中,所述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之间至少经过了一次RRC状态转换过程。
优选的,所述第一状态为连接态,所述第二状态为非激活态、连接态、或由非激活态向连接态转换的状态。
优选的,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还实现以下步骤:
在存储所述第一测量配置信息之后,在预定的执行条件满足时,执行所述第一测量,其中,所述执行条件包括以下条件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终端处于非激活态;所述终端处于由非激活态转换至连接态的转换过程中;所述终端由非激活态转换至连接态之后。
优选的,所述第一测量配置信息包括有测量配置有效时间,所述测量配置有效时间用于指示执行所述第一测量的有效时间T。
优选的,所述处理器1001执行所述程序时还实现以下步骤:
在保存所述第一测量配置信息后,启动第一定时器,并在所述第一定时器计时达到所述有效时间T时,若所述终端正在执行所述第一测量,则停止所述第一测量;或者,
在执行所述第一测量时,启动第二定时器,并在所述第二定时器计时达到所述有效时间T后,停止所述第一测量。
优选的,所述处理器1001执行所述程序时还实现以下步骤:
在停止所述第一测量时,继续保留所存储的所述第一测量配置信息。
优选的,所述收发机1002,还用于接收网络侧设备发送的用于指示所述终端进入非激活态的无线连接控制RRC释放消息,提取所述RRC释放消息携带的所述第一测量配置信息;或者,接收网络侧设备在发送的用于指示所述终端进入非激活态的RRC释放消息之前所发送的所述第一测量配置信息。
优选的,所述处理器1001执行所述程序时还实现以下步骤:在存储所述第一测量配置信息之后,发起RRC连接恢复过程,由非激活态转换至连接态,并继续保留所存储的所述第一测量配置信息。
优选的,所述处理器1001执行所述程序时还实现以下步骤:在所述终端由非激活态转换至连接态之后,释放连接,再次进入非激活态,其中,在再次进入非激活态之前或者在再次进入非激活态的过程中,执行以下处理中的至少一种:
接收网络侧设备发送的所述第一测量配置信息的增量更新内容,根据所述增量更新内容,更新所存储的所述第一测量配置信息;
接收网络侧设备发送的应用于非激活态的新的第二测量配置信息,删除所存储的所述第一测量配置信息,并存储所述第二测量配置信息;
在未接收到所述第一测量配置信息的增量更新内容或所述第二测量配置信息时,继续保留所存储的所述第一测量配置信息。
优选的,所述处理器1001执行所述程序时还实现以下步骤:在存储所述第一测量配置信息之后,在所述终端处于非激活态下,发起RRC连接恢复过程,并在接收到网络侧设备返回的RRC建立消息后,删除所存储的所述第一测量配置信息。
优选的,所述收发机1002,还用于在存储所述第一测量配置信息之后,接收网络侧设备发送的RRC释放消息;
所述处理器1001执行所述程序时还实现以下步骤:根据所述RRC释放消息执行以下处理中的至少一种:
在所述RRC释放消息携带所述第一测量配置信息的增量更新内容时,根据所述增量更新内容,更新所存储的所述第一测量配置信息;
在所述RRC释放消息携带有应用于非激活态的新的第三测量配置信息时,删除所存储的所述第一测量配置信息,并存储所述第三测量配置信息;
在所述RRC释放消息未携带所述第一测量配置信息的增量更新内容或所述第三测量配置信息时,继续保留所存储的所述第一测量配置信息。
优选的,所述处理器1001执行所述程序时还实现以下步骤:在存储所述第一测量配置信息之后,在处于非激活态的所述终端由非激活态转换至空闲态时:删除所存储的所述第一测量配置信息,或者,将所述第一测量配置信息继承为应用于空闲态的第四测量配置信息,所述第四测量配置信息配置的第二测量,用于在所述终端由空闲态进入连接态后,为配置所述终端的连接参数提供测量结果信息。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以下步骤:
接收网络侧设备发送的应用于非激活态的第一测量配置信息,所述第一测量配置信息所配置的第一测量,用于在所述终端由非激活态进入连接态后,为配置所述终端的连接参数提供测量结果信息;
存储所述第一测量配置信息。
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能实现上述应用于终端侧的测量配置方法中的所有实现方式,且能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为避免重复,此处不再赘述。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图11所示的一种测量配置装置,应用于第一网络侧设备。请参考图11,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测量配置装置110,包括:
收发单元112,用于向终端发送应用于非激活态的第一测量配置信息,所述第一测量配置信息所配置的第一测量,用于在所述终端由非激活态进入连接态后,为配置所述终端的连接参数提供测量结果信息;
配置信息维护单元111,用于存储所述第一测量配置信息。
优选的,所述连接参数具体可以包括载波聚合、双连接和带宽部分中的至少一种。当然,所述连接参数还可以根据需要包括其他更多的内容,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做具体限定。
优选的,所述第一测量配置信息是在所述终端处于第一状态下向所述终端发送的,所述第一测量配置信息所配置的第一测量是用于供所述终端在第二状态下执行的测量;其中,所述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之间至少经过了一次RRC状态转换过程。
优选的,所述第一状态为连接态,所述第二状态为非激活态、连接态、或由非激活态向连接态转换的状态。
优选的,所述第一测量配置信息包括有测量配置有效时间,所述测量配置有效时间用于指示执行所述第一测量的有效时间T。
优选的,所述收发单元112,还用于发送用于指示所述终端进入非激活态的无线连接控制RRC释放消息,所述RRC释放消息携带有所述第一测量配置信息;或者,在发送用于指示所述终端进入非激活态的RRC释放消息之前,向所述终端发送所述第一测量配置信息。
优选的,所述配置信息维护单元111,还用于在所述终端由非激活态进入连接态之后,若控制所述终端再次由连接态转换至非激活态,则在控制所述终端再次由连接态转换至非激活态之前,或者,在控制所述终端再次由连接态转换至非激活态的过程中,根据所存储的所述第一测量配置信息,为所述终端配置更新的应用于非激活态的测量配置信息。
优选的,所述配置信息维护单元111,还用于按照以下更新方式中的至少一种,为所述终端配置更新的应用于非激活态的测量配置信息:
在根据所存储的所述第一测量配置信息,确定所述第一测量配置信息需要更新时,确定所述第一测量配置信息的增量更新内容并向所述终端发送;
在根据所存储的所述第一测量配置信息,确定所述第一测量配置信息需要更新时,确定应用于非激活态的新的第二测量配置信息并向所述终端发送;
在根据所存储的所述第一测量配置信息,确定所述第一测量配置信息不需要更新时,不发送所述第一测量配置信息的增量更新内容或所述第二测量配置信息。
优选的,所述收发单元112,还用于在存储所述第一测量配置信息之后,按照以下方式中的至少一种,向所述终端发送RRC释放消息:
在所述第一测量配置信息需要更新时,确定所述第一测量配置信息的增量更新内容,并向所述终端发送携带有所述第一测量配置信息的增量更新内容的RRC释放消息;
在所述第一测量配置信息需要更新时,确定应用于非激活态的新的第三测量配置信息,并向所述终端发送携带有所述第三测量配置信息的RRC释放消息;
在所述第一测量配置信息不需要更新时,向所述终端发送未携带所述第一测量配置信息的增量更新内容或所述第三测量配置信息的RRC释放消息。
优选的,所述的测量配置装置还包括:
释放处理单元,用于在存储所述第一测量配置信息之后,若所述终端由非激活态转换至空闲态,则释放所述终端的上下文信息,其中,释放所述终端的上下文信息包括:删除所存储的所述第一测量配置信息。
优选的,所述的测量配置装置中,所述收发单元112,还用于在存储所述第一测量配置信息之后,在确定处于连接态的所述终端,需要将服务节点由本第一网络侧设备切换至第二网络侧设备时,向第二网络侧设备发送切换请求消息,所述切换请求消息携带有所述第一测量配置信息;或者,在接收到第三网络侧设备发送的针对所述终端的上下文请求消息时,向所述第三网络侧设备发送包括有所述第一测量配置信息的上下文响应消息,其中,所述第三网络侧设备是处于非激活态的所述终端发起RRC恢复过程时的服务节点。
请参考图12,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第一网络侧设备1200的另一结构示意图,包括:处理器1201、收发机1202、存储器1203和总线接口,其中:
收发机1202,用于向终端发送应用于非激活态的第一测量配置信息,所述第一测量配置信息所配置的第一测量,用于在所述终端由非激活态进入连接态后,为配置所述终端的连接参数提供测量结果信息;
所述处理器1201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以下步骤:存储所述第一测量配置信息。
在图12中,总线架构可以包括任意数量的互联的总线和桥,具体由处理器1201代表的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和存储器1203代表的存储器的各种电路链接在一起。总线架构还可以将诸如外围设备、稳压器和功率管理电路等之类的各种其他电路链接在一起,这些都是本领域所公知的,因此,本文不再对其进行进一步描述。总线接口提供接口。收发机1202可以是多个元件,即包括发送机和接收机,提供用于在传输介质上与各种其他装置通信的单元。
处理器1201负责管理总线架构和通常的处理,存储器1203可以存储处理器1201在执行操作时所使用的数据。
优选的,所述连接参数具体可以包括载波聚合、双连接和带宽部分中的至少一种。当然,所述连接参数还可以根据需要包括其他更多的内容,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做具体限定。
优选的,所述第一测量配置信息是在所述终端处于第一状态下向所述终端发送的,所述第一测量配置信息所配置的第一测量是用于供所述终端在第二状态下执行的测量;其中,所述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之间至少经过了一次RRC状态转换过程。
优选的,所述第一状态为连接态,所述第二状态为非激活态、连接态、或由非激活态向连接态转换的状态。
优选的,所述第一测量配置信息包括有测量配置有效时间,所述测量配置有效时间用于指示执行所述第一测量的有效时间T。
优选的,所述收发机1202,还用于发送用于指示所述终端进入非激活态的无线连接控制RRC释放消息,所述RRC释放消息携带有所述第一测量配置信息;或者,在发送用于指示所述终端进入非激活态的RRC释放消息之前,向所述终端发送所述第一测量配置信息。
优选的,所述处理器1201执行所述程序时还实现以下步骤:在所述终端由非激活态进入连接态之后,若控制所述终端再次由连接态转换至非激活态,则在控制所述终端再次由连接态转换至非激活态之前,或者,在控制所述终端再次由连接态转换至非激活态的过程中,根据所存储的所述第一测量配置信息,为所述终端配置更新的应用于非激活态的测量配置信息。
优选的,所述处理器1201执行所述程序时还实现以下步骤:
按照以下更新方式中的至少一种,为所述终端配置更新的应用于非激活态的测量配置信息:
在根据所存储的所述第一测量配置信息,确定所述第一测量配置信息需要更新时,确定所述第一测量配置信息的增量更新内容并向所述终端发送;
在根据所存储的所述第一测量配置信息,确定所述第一测量配置信息需要更新时,确定应用于非激活态的新的第二测量配置信息并向所述终端发送;
在根据所存储的所述第一测量配置信息,确定所述第一测量配置信息不需要更新时,不发送所述第一测量配置信息的增量更新内容或所述第二测量配置信息。
优选的,所述收发机1202,还用于在存储所述第一测量配置信息之后,按照以下方式中的至少一种,向所述终端发送RRC释放消息:
在所述第一测量配置信息需要更新时,确定所述第一测量配置信息的增量更新内容,并向所述终端发送携带有所述第一测量配置信息的增量更新内容的RRC释放消息;
在所述第一测量配置信息需要更新时,确定应用于非激活态的新的第三测量配置信息,并向所述终端发送携带有所述第三测量配置信息的RRC释放消息;
在所述第一测量配置信息不需要更新时,向所述终端发送未携带所述第一测量配置信息的增量更新内容或所述第三测量配置信息的RRC释放消息。
优选的,所述处理器1201执行所述程序时还实现以下步骤:在存储所述第一测量配置信息之后,若所述终端由非激活态转换至空闲态,则释放所述终端的上下文信息,其中,释放所述终端的上下文信息包括:删除所存储的所述第一测量配置信息。
优选的,所述收发机1202,还用于在存储所述第一测量配置信息之后,在确定处于连接态的所述终端,需要将服务节点由本第一网络侧设备切换至第二网络侧设备时,向第二网络侧设备发送切换请求消息,所述切换请求消息携带有所述第一测量配置信息;或者,在接收到第三网络侧设备发送的针对所述终端的上下文请求消息时,向所述第三网络侧设备发送包括有所述第一测量配置信息的上下文响应消息,其中,所述第三网络侧设备是处于非激活态的所述终端发起RRC恢复过程时的服务节点。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以下步骤:
向终端发送应用于非激活态的第一测量配置信息,所述第一测量配置信息所配置的第一测量,用于在所述终端由非激活态进入连接态后,为配置所述终端的连接参数提供测量结果信息;
存储所述第一测量配置信息。
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能实现上述应用于第一网络侧设备的测量配置方法中的所有实现方式,且能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为避免重复,此处不再赘述。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能够以电子硬件、或者计算机软件和电子硬件的结合来实现。这些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软件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发明的范围。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系统、装置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发明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发明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
所述功能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的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ROM、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54)

1.一种测量配置方法,应用于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网络侧设备发送的应用于非激活态的第一测量配置信息,所述第一测量配置信息所配置的第一测量,用于在所述终端由非激活态进入连接态后,为配置所述终端的连接参数提供测量结果信息;
存储所述第一测量配置信息;
其中,所述第一测量配置信息是所述终端在第一状态下接收到的,所述第一状态为连接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参数包括载波聚合、双连接和带宽部分中的至少一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测量配置信息所配置的第一测量是用于供所述终端在第二状态下执行的测量;其中,所述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之间至少经过了一次RRC状态转换过程。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状态为非激活态、连接态、或由非激活态向连接态转换的状态。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存储所述第一测量配置信息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预定的执行条件满足时,执行所述第一测量,其中,所述执行条件包括以下条件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终端处于非激活态;所述终端处于由非激活态转换至连接态的转换过程中;所述终端由非激活态转换至连接态之后。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测量配置信息包括有测量配置有效时间,所述测量配置有效时间用于指示执行所述第一测量的有效时间T。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在保存所述第一测量配置信息后,启动第一定时器,并在所述第一定时器计时达到所述有效时间T时,若所述终端正在执行所述第一测量,则停止所述第一测量;或者,
在执行所述第一测量时,启动第二定时器,并在所述第二定时器计时达到所述有效时间T后,停止所述第一测量。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在停止所述第一测量时,继续保留所存储的所述第一测量配置信息。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网络侧设备发送的应用于非激活态的第一测量配置信息的步骤,包括:
接收网络侧设备发送的用于指示所述终端进入非激活态的无线连接控制RRC释放消息,提取所述RRC释放消息携带的所述第一测量配置信息;或者,
接收网络侧设备在发送的用于指示所述终端进入非激活态的RRC释放消息之前所发送的所述第一测量配置信息。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存储所述第一测量配置信息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处于非激活态的所述终端,发起RRC连接恢复过程,由非激活态转换至连接态,并继续保留所存储的所述第一测量配置信息。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终端由非激活态转换至连接态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终端释放连接,再次进入非激活态,其中,在再次进入非激活态之前或者在再次进入非激活态的过程中,所述终端执行以下处理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终端接收网络侧设备发送的所述第一测量配置信息的增量更新内容,根据所述增量更新内容,更新所存储的所述第一测量配置信息;
所述终端接收网络侧设备发送的应用于非激活态的新的第二测量配置信息,删除所存储的所述第一测量配置信息,并存储所述第二测量配置信息;
所述终端在未接收到所述第一测量配置信息的增量更新内容或所述第二测量配置信息时,继续保留所存储的所述第一测量配置信息。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存储所述第一测量配置信息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处于非激活态的所述终端,发起RRC连接恢复过程,并在接收到网络侧设备返回的RRC建立消息后,删除所存储的所述第一测量配置信息。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存储所述第一测量配置信息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终端接收网络侧设备发送的RRC释放消息,并根据所述RRC释放消息执行以下处理中的至少一种:
在所述RRC释放消息携带所述第一测量配置信息的增量更新内容时,根据所述增量更新内容,更新所存储的所述第一测量配置信息;
在所述RRC释放消息携带有应用于非激活态的新的第三测量配置信息时,删除所存储的所述第一测量配置信息,并存储所述第三测量配置信息;
在所述RRC释放消息未携带所述第一测量配置信息的增量更新内容或所述第三测量配置信息时,继续保留所存储的所述第一测量配置信息。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存储所述第一测量配置信息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处于非激活态的所述终端,在由非激活态转换至空闲态时:
删除所存储的所述第一测量配置信息,或者,将所述第一测量配置信息继承为应用于空闲态的第四测量配置信息,所述第四测量配置信息配置的第二测量,用于在所述终端由空闲态进入连接态后,为配置所述终端的连接参数提供测量结果信息。
15.一种测量配置方法,应用于第一网络侧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向终端发送应用于非激活态的第一测量配置信息,所述第一测量配置信息所配置的第一测量,用于在所述终端由非激活态进入连接态后,为配置所述终端的连接参数提供测量结果信息;
存储所述第一测量配置信息;
其中,所述第一测量配置信息是在所述终端处于第一状态下向所述终端发送的,所述第一状态为连接态。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参数包括载波聚合、双连接和带宽部分中的至少一种。
17.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测量配置信息所配置的第一测量是用于供所述终端在第二状态下执行的测量;其中,所述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之间至少经过了一次RRC状态转换过程。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状态为非激活态、连接态、或由非激活态向连接态转换的状态。
19.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测量配置信息包括有测量配置有效时间,所述测量配置有效时间用于指示执行所述第一测量的有效时间T。
20.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向终端发送应用于非激活态的第一测量配置信息的步骤,包括:
发送用于指示所述终端进入非激活态的无线连接控制RRC释放消息,所述RRC释放消息携带有所述第一测量配置信息;或者,
在发送用于指示所述终端进入非激活态的RRC释放消息之前,向所述终端发送所述第一测量配置信息。
21.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终端由非激活态进入连接态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控制所述终端再次由连接态转换至非激活态之前,或者,在控制所述终端再次由连接态转换至非激活态的过程中,第一网络侧设备根据所存储的所述第一测量配置信息,为所述终端配置更新的应用于非激活态的测量配置信息。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为所述终端配置更新的应用于非激活态的测量配置信息,包括以下更新方式中的至少一种:
在根据所存储的所述第一测量配置信息,确定所述第一测量配置信息需要更新时,确定所述第一测量配置信息的增量更新内容并向所述终端发送;
在根据所存储的所述第一测量配置信息,确定所述第一测量配置信息需要更新时,确定应用于非激活态的新的第二测量配置信息并向所述终端发送;
在根据所存储的所述第一测量配置信息,确定所述第一测量配置信息不需要更新时,不发送所述第一测量配置信息的增量更新内容或所述第二测量配置信息。
23.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存储所述第一测量配置信息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按照以下方式中的至少一种,向所述终端发送RRC释放消息:
在所述第一测量配置信息需要更新时,确定所述第一测量配置信息的增量更新内容,并向所述终端发送携带有所述第一测量配置信息的增量更新内容的RRC释放消息;
在所述第一测量配置信息需要更新时,确定应用于非激活态的新的第三测量配置信息,并向所述终端发送携带有所述第三测量配置信息的RRC释放消息;
在所述第一测量配置信息不需要更新时,向所述终端发送未携带所述第一测量配置信息的增量更新内容或所述第三测量配置信息的RRC释放消息。
24.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存储所述第一测量配置信息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网络侧设备在所述终端由非激活态转换至空闲态时,释放所述终端的上下文信息,其中,释放所述终端的上下文信息包括:删除所存储的所述第一测量配置信息。
25.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存储所述第一测量配置信息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确定处于连接态的所述终端,需要将服务节点由本第一网络侧设备切换至第二网络侧设备时,向第二网络侧设备发送切换请求消息,所述切换请求消息携带有所述第一测量配置信息;或者,
在接收到第三网络侧设备发送的针对所述终端的上下文请求消息时,向所述第三网络侧设备发送包括有所述第一测量配置信息的上下文响应消息,其中,所述第三网络侧设备是处于非激活态的所述终端发起RRC恢复过程时的服务节点。
26.一种测量配置装置,应用于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
收发单元,用于接收网络侧设备发送的应用于非激活态的第一测量配置信息,所述第一测量配置信息所配置的第一测量,用于在所述终端由非激活态进入连接态后,为配置所述终端的连接参数提供测量结果信息;
配置信息维护单元,用于存储所述第一测量配置信息;
其中,所述第一测量配置信息是所述终端在第一状态下接收到的,所述第一状态为连接态。
27.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测量配置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状态转换单元,用于在所述终端由非激活态转换至连接态之后,释放连接,再次进入非激活态;
所述配置信息维护单元,还用于在所述终端再次进入非激活态之前或者在再次进入非激活态的过程中,执行以下处理中的至少一种:
接收网络侧设备发送的所述第一测量配置信息的增量更新内容,根据所述增量更新内容,更新所存储的所述第一测量配置信息;
接收网络侧设备发送的应用于非激活态的新的第二测量配置信息,删除所存储的所述第一测量配置信息,并存储所述第二测量配置信息;
在未接收到所述第一测量配置信息的增量更新内容或所述第二测量配置信息时,继续保留所存储的所述第一测量配置信息。
28.一种终端,包括:存储器、处理器、收发机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
所述收发机,用于接收网络侧设备发送的应用于非激活态的第一测量配置信息,所述第一测量配置信息所配置的第一测量,用于在所述终端由非激活态进入连接态后,为配置所述终端的连接参数提供测量结果信息,其中,所述第一测量配置信息是所述终端在第一状态下接收到的,所述第一状态为连接态;
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以下步骤:存储所述第一测量配置信息。
29.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测量配置信息所配置的第一测量是用于供所述终端在第二状态下执行的测量;其中,所述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之间至少经过了一次RRC状态转换过程。
30.根据权利要求29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状态为非激活态、连接态、或由非激活态向连接态转换的状态。
31.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还实现以下步骤:
在存储所述第一测量配置信息之后,在预定的执行条件满足时,执行所述第一测量,其中,所述执行条件包括以下条件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终端处于非激活态;所述终端处于由非激活态转换至连接态的转换过程中;所述终端由非激活态转换至连接态之后。
32.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测量配置信息包括有测量配置有效时间,所述测量配置有效时间用于指示执行所述第一测量的有效时间T。
33.根据权利要求32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还实现以下步骤:在保存所述第一测量配置信息后,启动第一定时器,并在所述第一定时器计时达到所述有效时间T时,若所述终端正在执行所述第一测量,则停止所述第一测量;或者,
在执行所述第一测量时,启动第二定时器,并在所述第二定时器计时达到所述有效时间T后,停止所述第一测量。
34.根据权利要求33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还实现以下步骤:在停止所述第一测量时,继续保留所存储的所述第一测量配置信息。
35.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
所述收发机,还用于接收网络侧设备发送的用于指示所述终端进入非激活态的无线连接控制RRC释放消息,提取所述RRC释放消息携带的所述第一测量配置信息;或者,接收网络侧设备在发送的用于指示所述终端进入非激活态的RRC释放消息之前所发送的所述第一测量配置信息。
36.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还实现以下步骤:在存储所述第一测量配置信息之后,发起RRC连接恢复过程,由非激活态转换至连接态,并继续保留所存储的所述第一测量配置信息。
37.根据权利要求36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还实现以下步骤:在所述终端由非激活态转换至连接态之后,释放连接,再次进入非激活态,其中,在再次进入非激活态之前或者在再次进入非激活态的过程中,执行以下处理中的至少一种:
接收网络侧设备发送的所述第一测量配置信息的增量更新内容,根据所述增量更新内容,更新所存储的所述第一测量配置信息;
接收网络侧设备发送的应用于非激活态的新的第二测量配置信息,删除所存储的所述第一测量配置信息,并存储所述第二测量配置信息;
在未接收到所述第一测量配置信息的增量更新内容或所述第二测量配置信息时,继续保留所存储的所述第一测量配置信息。
38.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还实现以下步骤:在存储所述第一测量配置信息之后,在所述终端处于非激活态下,发起RRC连接恢复过程,并在接收到网络侧设备返回的RRC建立消息后,删除所存储的所述第一测量配置信息。
39.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
所述收发机,还用于在存储所述第一测量配置信息之后,接收网络侧设备发送的RRC释放消息;
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还实现以下步骤:根据所述RRC释放消息执行以下处理中的至少一种:
在所述RRC释放消息携带所述第一测量配置信息的增量更新内容时,根据所述增量更新内容,更新所存储的所述第一测量配置信息;
在所述RRC释放消息携带有应用于非激活态的新的第三测量配置信息时,删除所存储的所述第一测量配置信息,并存储所述第三测量配置信息;
在所述RRC释放消息未携带所述第一测量配置信息的增量更新内容或所述第三测量配置信息时,继续保留所存储的所述第一测量配置信息。
40.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还实现以下步骤:在存储所述第一测量配置信息之后,在处于非激活态的所述终端由非激活态转换至空闲态时:删除所存储的所述第一测量配置信息,或者,将所述第一测量配置信息继承为应用于空闲态的第四测量配置信息,所述第四测量配置信息配置的第二测量,用于在所述终端由空闲态进入连接态后,为配置所述终端的连接参数提供测量结果信息。
41.一种测量配置装置,应用于第一网络侧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收发单元,用于向终端发送应用于非激活态的第一测量配置信息,所述第一测量配置信息所配置的第一测量,用于在所述终端由非激活态进入连接态后,为配置所述终端的连接参数提供测量结果信息;
配置信息维护单元,用于存储所述第一测量配置信息;
其中,所述第一测量配置信息是在所述终端处于第一状态下向所述终端发送的,所述第一状态为连接态。
42.根据权利要求41所述的测量配置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配置信息维护单元,还用于在所述终端由非激活态进入连接态之后,若控制所述终端再次由连接态转换至非激活态,则在控制所述终端再次由连接态转换至非激活态之前,或者,在控制所述终端再次由连接态转换至非激活态的过程中,根据所存储的所述第一测量配置信息,为所述终端配置更新的应用于非激活态的测量配置信息。
43.根据权利要求42所述的测量配置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配置信息维护单元,还用于按照以下更新方式中的至少一种,为所述终端配置更新的应用于非激活态的测量配置信息:
在根据所存储的所述第一测量配置信息,确定所述第一测量配置信息需要更新时,确定所述第一测量配置信息的增量更新内容并向所述终端发送;
在根据所存储的所述第一测量配置信息,确定所述第一测量配置信息需要更新时,确定应用于非激活态的新的第二测量配置信息并向所述终端发送;
在根据所存储的所述第一测量配置信息,确定所述第一测量配置信息不需要更新时,不发送所述第一测量配置信息的增量更新内容或所述第二测量配置信息。
44.一种第一网络侧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收发机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
收发机,用于向终端发送应用于非激活态的第一测量配置信息,所述第一测量配置信息所配置的第一测量,用于在所述终端由非激活态进入连接态后,为配置所述终端的连接参数提供测量结果信息;
其中,所述第一测量配置信息是在所述终端处于第一状态下向所述终端发送的,所述第一状态为连接态;
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以下步骤:存储所述第一测量配置信息。
45.根据权利要求44所述的第一网络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测量配置信息所配置的第一测量是用于供所述终端在第二状态下执行的测量;其中,所述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之间至少经过了一次RRC状态转换过程。
46.根据权利要求45所述的第一网络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状态为非激活态、连接态、或由非激活态向连接态转换的状态。
47.根据权利要求44所述的第一网络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测量配置信息包括有测量配置有效时间,所述测量配置有效时间用于指示执行所述第一测量的有效时间T。
48.根据权利要求44所述的第一网络侧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收发机,还用于发送用于指示所述终端进入非激活态的无线连接控制RRC释放消息,所述RRC释放消息携带有所述第一测量配置信息;或者,在发送用于指示所述终端进入非激活态的RRC释放消息之前,向所述终端发送所述第一测量配置信息。
49.根据权利要求44所述的第一网络侧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还实现以下步骤:在所述终端由非激活态进入连接态之后,若控制所述终端再次由连接态转换至非激活态,则在控制所述终端再次由连接态转换至非激活态之前,或者,在控制所述终端再次由连接态转换至非激活态的过程中,根据所存储的所述第一测量配置信息,为所述终端配置更新的应用于非激活态的测量配置信息。
50.根据权利要求49所述的第一网络侧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还实现以下步骤:
按照以下更新方式中的至少一种,为所述终端配置更新的应用于非激活态的测量配置信息:
在根据所存储的所述第一测量配置信息,确定所述第一测量配置信息需要更新时,确定所述第一测量配置信息的增量更新内容并向所述终端发送;
在根据所存储的所述第一测量配置信息,确定所述第一测量配置信息需要更新时,确定应用于非激活态的新的第二测量配置信息并向所述终端发送;
在根据所存储的所述第一测量配置信息,确定所述第一测量配置信息不需要更新时,不发送所述第一测量配置信息的增量更新内容或所述第二测量配置信息。
51.根据权利要求44所述的第一网络侧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收发机,还用于在存储所述第一测量配置信息之后,按照以下方式中的至少一种,向所述终端发送RRC释放消息:
在所述第一测量配置信息需要更新时,确定所述第一测量配置信息的增量更新内容,并向所述终端发送携带有所述第一测量配置信息的增量更新内容的RRC释放消息;
在所述第一测量配置信息需要更新时,确定应用于非激活态的新的第三测量配置信息,并向所述终端发送携带有所述第三测量配置信息的RRC释放消息;
在所述第一测量配置信息不需要更新时,向所述终端发送未携带所述第一测量配置信息的增量更新内容或所述第三测量配置信息的RRC释放消息。
52.根据权利要求44所述的第一网络侧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还实现以下步骤:在存储所述第一测量配置信息之后,若所述终端由非激活态转换至空闲态,则释放所述终端的上下文信息,其中,释放所述终端的上下文信息包括:删除所存储的所述第一测量配置信息。
53.根据权利要求44所述的第一网络侧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收发机,还用于在存储所述第一测量配置信息之后,在确定处于连接态的所述终端,需要将服务节点由本第一网络侧设备切换至第二网络侧设备时,向第二网络侧设备发送切换请求消息,所述切换请求消息携带有所述第一测量配置信息;或者,在接收到第三网络侧设备发送的针对所述终端的上下文请求消息时,向所述第三网络侧设备发送包括有所述第一测量配置信息的上下文响应消息,其中,所述第三网络侧设备是处于非激活态的所述终端发起RRC恢复过程时的服务节点。
54.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其上存储有指令,当所述指令在计算机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1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或者执行如权利要求15至25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1910105425.1A 2019-02-01 2019-02-01 一种测量配置方法、装置及设备 Active CN11152652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105425.1A CN111526523B (zh) 2019-02-01 2019-02-01 一种测量配置方法、装置及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105425.1A CN111526523B (zh) 2019-02-01 2019-02-01 一种测量配置方法、装置及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526523A CN111526523A (zh) 2020-08-11
CN111526523B true CN111526523B (zh) 2022-02-22

Family

ID=719003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105425.1A Active CN111526523B (zh) 2019-02-01 2019-02-01 一种测量配置方法、装置及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52652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2067578A1 (zh) * 2020-09-29 2022-04-0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状态转换的方法及通信装置
CN115956373A (zh) * 2021-07-08 2023-04-11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资源管理rrm测量放松指示方法、装置、用户设备、基站及存储介质
CN115943659A (zh) * 2021-08-04 2023-04-07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测量放松的方法、装置、通信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7501786A (zh) * 2022-06-02 2024-02-02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业务处理方法、指示发送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WO2024025452A1 (en) * 2022-07-26 2024-02-01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easurement reporting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793169B (zh) * 2016-08-12 2019-04-09 展讯通信(上海)有限公司 非激活态的配置方法、进入方法及装置,基站和终端
CN108307373B (zh) * 2016-09-23 2019-09-17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信令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8337695B (zh) * 2017-01-20 2020-03-10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终端能力上报方法、基站及终端
CN112135323B (zh) * 2017-05-05 2024-04-1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方法及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526523A (zh) 2020-08-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526523B (zh) 一种测量配置方法、装置及设备
CN113316167B (zh) 信息指示的方法和装置
RU2668071C1 (ru) Способ и устройство оптимизации сигнализации
EP3337285B1 (en) Base station, user apparatus, and capability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methods
EP2740295B1 (en) Method, apparatus, system and computer program for enabling mobility of a mobile device while in an semi-idle state
JP6652169B2 (ja)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第1の無線局、及び第2の無線局
EP3393196B1 (en) Mobility management method, base station, and non-transitory computer-readable storage medium
CN113784401B (zh) 信息发送方法、接收方法及设备
CN110876194B (zh) 一种空间相关信息的指示方法和设备
KR20130094707A (ko) 캐리어 결합을 가지는 핸드오버
EP3457722B1 (en)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13647194A (zh) 处理辅小区组配置
JP2014138286A (ja) 端末装置、基地局装置、通信システム及び通信方法
JP2020533917A (ja)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けるセキュリティコンテキスト
US10708971B2 (en) Mobility management method, user equipment, storage node, and base station
US20220353950A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managing radio bearer compatibility in a communication network
JP6140693B2 (ja)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無線局および基地局
CN111417156B (zh) 一种配置记录小区重选信息的方法及设备
CN111818608A (zh)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设备
JP6519671B2 (ja)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無線局および基地局
CN113424647A (zh) 用于传送无线电接入技术特性的系统和方法
JP6278054B2 (ja)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無線局および基地局
CN112399459A (zh) 一种带宽部分的测量配置方法、终端及网络设备
JP6280438B2 (ja) 無線通信制御方法および無線制御装置
CN114390606A (zh) 无线资源控制方法、无线资源控制功能实体模块及基站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609

Address after: 100085 1st floor, building 1, yard 5, Shangdi East Road,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Applicant after: DATA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Co.,Ltd.

Address before: 100191 No. 40,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Xueyuan Road

Applicant before: Telecommunication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Co.,Ltd.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