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526332B - 视频监控系统 - Google Patents

视频监控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526332B
CN111526332B CN202010315052.3A CN202010315052A CN111526332B CN 111526332 B CN111526332 B CN 111526332B CN 202010315052 A CN202010315052 A CN 202010315052A CN 111526332 B CN111526332 B CN 11152633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mera
power station
floating power
solar
ran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315052.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526332A (zh
Inventor
杨志银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CL Green Energy System Technology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Gcl Energy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cl Energy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Gcl Energy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315052.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526332B/zh
Publication of CN11152633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52633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52633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52633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7/00Television systems
    • H04N7/18Closed-circuit television [CCTV] systems, i.e. systems in which the video signal is not broadcast
    • H04N7/181Closed-circuit television [CCTV] systems, i.e. systems in which the video signal is not broadcast for receiving images from a plurality of remote sourc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VIMAGE OR VIDEO RECOGNITION OR UNDERSTANDING
    • G06V20/00Scenes; Scene-specific elements
    • G06V20/50Context or environment of the image
    • G06V20/52Surveillance or monitoring of activities, e.g. for recognising suspicious objects
    • GPHYSICS
    • G08SIGNALLING
    • G08BSIGNALLING OR CALLING SYSTEMS; ORDER TELEGRAPHS; ALARM SYSTEMS
    • G08B21/00Alarms responsive to a single specified undesired or abnormal condition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8B21/18Status alarms
    • G08B21/24Reminder alarms, e.g. anti-loss alarm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SGENERATION OF ELECTRIC POWER BY CONVERSION OF INFRARED RADIATION, VISIBLE LIGHT OR ULTRAVIOLET LIGHT, e.g. USING PHOTOVOLTAIC [PV] MODULES
    • H02S40/00Components or accessories in combination with PV module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H02S10/00 - H02S30/00
    • H02S40/30Electrical component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SGENERATION OF ELECTRIC POWER BY CONVERSION OF INFRARED RADIATION, VISIBLE LIGHT OR ULTRAVIOLET LIGHT, e.g. USING PHOTOVOLTAIC [PV] MODULES
    • H02S50/00Monitoring or testing of PV systems, e.g. load balancing or fault identification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50Photovoltaic [PV] energ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ultimedia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Emergency Management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losed-Circuit Television Systems (AREA)
  • Studio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视频监控系统,采用两个摄像头采集太阳能漂浮电站的图像,出于发电量需要,太阳能漂浮电站的面积通常较大,采用两个摄像头可以确保能够采集到太阳能漂浮电站的全景视频信息,且采用两个摄像头进行移位检测时范围更大,精度也更高。相较于传统的定位技术手段,在越界事件发生时有视频数据记录,便于运维人员回放过程进行分析处理,同时通过视频监控更方便运维人员将偏移的漂浮电站牵引至原始位置,防止太阳能漂浮电站的位移导致太阳入射角发生改变影响光伏组件的发电效率,同时也防止太阳能漂浮电站的锚固钢缆所受到的牵引力会发生变化对使用寿命的影响,提高太阳能漂浮电站的经济效益和使用寿命。

Description

视频监控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监测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视频监控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新能源发电的蓬勃发展,近几年太阳能漂浮电站越来越热门。太阳能漂浮电站是通过在水面建设浮筒平台,并将光伏组件安装在浮筒上进行发电,太阳能漂浮电站不占用土地,并且水体对光伏组件有冷却效应可以抑制光伏组件表面温度上升,从而获得更高的发电量。但发明人在实现传统技术的过程中发现,太阳能漂浮电站的浮筒阵列会随着水位、季风等外在环境因素的变化而发生位移,导致太阳入射角发生改变影响光伏组件发电效率,同时锚固钢缆所受到的牵引力会发生变化,长时间的位移变化严重影响了太阳能漂浮电站的使用寿命,而目前还没有比较成熟的监测漂浮电站浮筒阵列位移的方案。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目前还没有比较成熟的监测漂浮电站浮筒阵列位移的方案的问题,提供一种视频监控系统。
一种视频监控系统,用于监控太阳能漂浮电站,包括:
监控装置,包括第一摄像头和第二摄像头,用于拍摄所述太阳能漂浮电站的全景视频信息;
处理装置,连接所述第一摄像头和所述第二摄像头,用于接收所述全景视频信息,所述处理装置包括越界侦测单元和连接所述侦测单元的处理单元,所述越界侦测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全景视频信息判断所述太阳能漂浮电站是否越界,当所述太阳能漂浮电站越界,所述处理单元生成越界报警信息并发送所述越界报警信息和对应的越界视频;
人机管理装置,连接所述处理单元,用于接收所述越界报警信息和对应的越界视频时发出警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多个参照物,分散设置于所述太阳能漂浮电站的边界;
所述第一摄像头和所述第二摄像头用于拍摄带有所述参照物的所述太阳能漂浮电站的全景照片并发送至所述处理装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处理装置包括参数单元,用于存储所述第一摄像头和所述第二摄像头的固定参数与安装参数;
所述参数单元连接所述越界侦测单元,所述越界侦测单元用于从所述全景照片提取所述参照物的信息,并根据所述第一摄像头和所述第二摄像头的固定参数与安装参数以及所述参照物的信息形成所述太阳能漂浮电站的预警边界。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水位探测器,用于探测水位;
所述水位探测器连接所述越界侦测单元,所述越界侦测单元还用于根据不同时段获取的水位以及形成的预警边界,形成所述水位与所述预警边界的对应关系;
在进行越界侦测时,所述越界侦测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水位获取对应的预警边界,并根据所述预警边界判断所述太阳能漂浮电站是否越界。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处理装置还包括抖动侦测单元,连接所述第一摄像头和所述第二摄像头,用于接收所述全景视频信息;
所述抖动侦测单元还连接所述处理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全景视频信息判断所述参照物的抖动速度是否超过预设速度,若所述参照物的抖动速度超过所述预设速度,则所述处理单元生成抖动报警信息并发送所述抖动报警信息和对应的抖动视频至所述人机管理装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固定参数包括摄像头的分辨率、自动增益控制参数、背光补偿参数、信噪比、白平衡和电子快门参数。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摄像头和所述第二摄像头的固定参数相同。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安装参数包括所述第一摄像头和所述第二摄像头的安装高度、摄像头角度和所述第一摄像头中心与所述第二摄像头中心的距离。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摄像头和所述第二摄像头的安装高度相同。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参照物设置于所述太阳能漂浮电站的拐角和所述太阳能漂浮电站边界的中点。
上述视频监控系统,采用两个摄像头采集太阳能漂浮电站的图像,出于发电量需要,太阳能漂浮电站的面积通常较大,采用两个摄像头可以确保能够采集到太阳能漂浮电站的全景视频信息,且采用两个摄像头进行移位检测时范围更大,精度也更高。处理装置根据两个摄像头采集到的全景视频信息分析太阳能漂浮电站是否发生越界,若发生越界,则发送越界报警信息和对应的越界视频至人机管理装置,以提醒运维人员及时处理。相较于定位技术手段,在越界事件发生时有视频数据记录,便于运维人员回放过程进行分析处理,同时通过视频监控更方便运维人员将偏移的漂浮电站牵引至原始位置,防止太阳能漂浮电站的位移导致太阳入射角发生改变影响光伏组件的发电效率,同时也防止太阳能漂浮电站的锚固钢缆所受到的牵引力会发生变化对使用寿命的影响,提高太阳能漂浮电站的经济效益和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传统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传统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传统技术中基于单个摄像头的单目视觉位移测量原理;
图2为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基于两个摄像头的双目视觉位移测量原理图;
图3为本申请的又一实施例中基于两个摄像头的双目视觉位移测量原理图;
图4为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提供的视频监控系统模块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的又一实施例提供的视频监控系统模块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的又一实施例提供的视频监控系统模块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的又一实施例提供的视频监控系统模块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发明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发明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在下文中,尽管可以使用诸如“第一”、“第二”等这样的术语来描述各种组件,但是这些组件不必须限于上面的术语。上面的术语仅用于将一个组件与另一组件区分开。还将理解的是,以单数形式使用的表达包含复数的表达,除非单数形式的表达在上下文中具有明显不同的含义。此外,在下面的实施例中,还将理解的是,这里使用的术语“包含”和/或“具有”说明存在所陈述的特征或组件,但是不排除存在或附加一个或更多个其它特征或组件。
还应当理解的是,术语“包括/包含”或“具有”等指定所陈述的特征、整体、步骤、操作、组件、部分或它们的组合的存在,但是不排除存在或添加一个或更多个其他特征、整体、步骤、操作、组件、部分或它们的组合的可能性。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发明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在于限制本发明。
通常,应用较为广泛的移位监测技术多采用基于北斗或GPS(Global PositioningSystem,全球定位系统)位移实时监测技术的监测系统。在基于北斗或GPS位移实时监测技术的监测系统中,需要在被监测物上设置定位传感器,通过定位传感器识别被监测物的位置。然而,普通的定位传感器误差较大,可达10米,已远大于浮筒阵列允许的位移范围,而高精度的定位传感器成本较高,不利于大规模使用。
因此,为了提高定位精度且降低使用成本,可采用摄像头对太阳能漂浮电站进行越界侦测和抖动侦测。传统技术中常采用单个摄像头进行太阳能漂浮电站的越界侦测和移位侦测。而单个摄像头监控辐射范围有限,且越界侦测功能受摄像头安装位置以及被监测物移动方向的限制,例如当被监测物沿与摄像头所在直线平行的方向移动,则单个摄像头的监测精度会大大降低。如图1所示,图1为基于一个摄像头的单目视觉位移测量原理,其中点P和点P'分别为参考点位移前与位移后所处的位置,摄像头的光轴与点P和点P'形成的直线垂直。P1和P2分别为点P和点P'在摄像头的成像平面对应的像点,其中,摄像机的透镜中心点和像点P1可以唯一确定一条射线,参考点P在该条射线上,摄像机的透镜中心点和像点P2可以唯一确定一条射线,参考点P'也在该条射线上。将点P、点P’和摄像头的透镜中心点连接形成三角形,根据相似三角形原理:
Figure BDA0002459219070000061
Figure BDA0002459219070000062
其中f为摄像头的焦距,z为成像平面与参考点的垂直距离,这两个参数均可以通过对摄像头标定得出,因此参考点实际位移与像点P1、P2有关,可通过像点P1到P2的位移变化测量参考点的实际位移变化。
由于单个摄像头位移测量系统过于简单,具有较大的应用局限性,在测量过程中必须保证摄像头的透镜中心与待测平面保持垂直,如果稍有偏差就会影响测量精度。如图1所示,单个摄像头的位置固定,若参考点Q移动到点Q',则摄像头光轴与参考点Q和点Q'所在待测平面不垂直,此时无法使用相似三角形原理计算实际移动距离;或者当参考点Q沿与像点Q1形成的反向延长线移动并移动到点Q”时,由于点Q”的像点也为Q1,因此成像点位置不变,此时无法计算出参考Q与点Q”的距离,进而无法测量参考点位置变化。另外如果被监测区域边界较大,特别是对于一些位于野外、地势复杂的大面积区域,单个视频摄像头无法采集全景信息,进而无法满足监测需求。
针对上述问题,本申请提出一种基于双目摄像头的视频监控系统,采用两个摄像头监测太阳能漂浮电站,两个摄像头不受参考点位置移动方向的影响,可以准确反映出参考点的位置变化,且摄像头可以采集视频信息,并将采集到的视频信息发送至处理装置,处理装置对采集到的视频信息进行处理,并判断太阳能漂浮电站是否发生越界或是否抖动过快,若发生越界或抖动过快,则保存对应的视频并生成报警信息发送至人机管理装置,以便人机管理装置提醒运维人员及时处理。采用视频的方式反映越界信息和抖动信息更为直观,且运维人员还可以对视频信息进行回放,便于分析处理。
相较于单个摄像头存在的上述缺陷,两个摄像头在检测范围以及精度上更具优势。如图2和图3所示,图2和图3为基于两个摄像头的视觉位移测量原理。其中,CL和CR分别为左边摄像头的透镜中心和右边摄像头的透镜中心,参考点P为太阳能漂浮电站浮筒阵列边沿的一点。利用左右摄像头分别观测同一参考点P时,参考点P在左侧摄像头成像的像点为PL,在右侧摄像头成像的像点为PR。左侧摄像头的透镜中心CL与像点PL可以唯一确定一条射线CLPL,且参考点P一定在该射线上;同理右侧摄像头的透镜中心点CR和像点PR也可以唯一确定一条射线CRPR,参考点P也在该射线上,故而左右两条射线的交点即为太阳能漂浮电站上的参考点P。因此,如果摄像机参数已知,则就可以利用三角原理计算出实际参考点P的空间位置坐标。
如图2所示,摄像头的光轴与成像平面垂直,且相交于一点,该点即为摄像头的成像中心,图2中OL表示左边摄像头的成像中心,OR表示右边摄像头的成像中心。如图3所示,由几何理论可知:
Figure BDA0002459219070000071
Figure BDA0002459219070000072
将上述公式(1-3)和公式(1-4)联立求解可得:
Figure BDA0002459219070000073
其中,f为摄像机透镜的焦距,d为两个摄像机的透镜中心的距离,也称为基线长度,a为参考点P在右侧摄像头的成像平面的投影点与参考点P在右侧摄像头的成像平面的像点PR之间的距离,x1是参考点P在左边摄像头的像点PL与左边摄像头的成像中心OL之间的距离,x2是参考点P在右边摄像头的像点PR与右边摄像头的成像中心OR之间的距离。由上述公式(1-5)可知,当两个摄像机固定时,摄像头透镜的焦距f和两个摄像头的透镜中心的距离d为已知参数,则参考点坐标z仅与x1-x2的视差有关。通过设置两台位置固定的摄像机模拟人的双眼对参考点P进行位移检测,当参考点P的位置发生变化时,参考点P在两台摄像头的成像点中至少有一个会发生变化(也即x1、x2至少一个值会发生变化),故两台摄像头透镜中心和像点的形成条射线CLPL、CRPR发生改变,且有唯一交点,从而可以确定位移后的参考点的坐标。因此,采用两台摄像机进行监控可扩大监控范围、提高监控精度。
基于上述原理,如图4所示,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一种视频监控系统,用于监测太阳能漂浮电站,该视频监控系统包括监控装置100、连接监控装置100的处理装置200和连接处理装置200的人机管理装置300。
监控装置100包括第一摄像头110和第二摄像头120,第一摄像头110和第二摄像头120用于拍摄太阳能漂浮电站的全景视频信息。通常,太阳能漂浮电站设置于水面上,包括阵列排布的浮筒平台,浮筒平台上设置有光伏发电组件。第一摄像头110和第二摄像头120设置于岸边具有一定地势高度的位置,以确保第一摄像头110和第二摄像头120能拍摄到太阳能漂浮电站的全景。需要注意的是,安装第一摄像头110和第二摄像头120时需避开风口位置,避免由于环境因素导致的视频采集的不稳定性。
处理装置200连接第一摄像头110和第二摄像头120,用于接收第一摄像头110和第二摄像头120拍摄到的全景视频信息,并对全景视频信息进行处理。具体的,处理装置200包括越界侦测单元210和连接越界侦测单元210的处理单元220,越界侦测单元210接收到全景视频信息后判断太阳能漂浮电站是否越界,若太阳能漂浮电站越界,则处理单元220根据判断结果生成越界报警信息并发送越界报警信息和对应的越界视频。本实施例中,处理装置200可以是CCTV(Closed Circuit Television,闭路电视)系统,可以在用户无法直接观察的场合真实地反应监控对象的画面,及时获取信息,监控准确性和可靠性较高。
人机管理装置300连接处理装置200,用于在接收越界报警信息和对应的越界视频时发出警告,以提醒运维人员及时处理。通常,人机管理装置300设置于距离监控装置100不远的位置,便于运维人员在发现异常后及时去现场处理。人机管理装置300可以包括显示器,用于显示越界报警信息和对应的越界视频。人机管理装置300还可以包括扬声器,用于发出声音提醒运维人员,以便运维人员及时处理。
上述实施例提供的视频监控系统采用两个摄像头采集太阳能漂浮电站的图像,出于发电量需要,太阳能漂浮电站的面积通常较大,采用两个摄像头可以确保能够采集到太阳能漂浮电站的全景视频信息,且基于前述原理分析可知,采用两个摄像头的移位检测范围更大,精度也更高。处理装置200根据两个摄像头采集到的全景视频信息分析太阳能漂浮电站是否发生越界,若发生越界,则发送越界报警信息和对应的越界视频至人机管理装置300,以提醒运维人员及时处理。相较于定位技术手段,在越界事件发生时有视频数据记录,便于运维人员回放过程进行分析处理,同时通过视频监控更方便运维人员将偏移的漂浮电站牵引至原始位置,防止太阳能漂浮电站的位移导致太阳入射角发生改变影响光伏组件的发电效率,同时也防止太阳能漂浮电站的锚固钢缆所受到的牵引力会发生变化对使用寿命的影响,提高太阳能漂浮电站的经济效益和使用寿命。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视频监控系统还包括多个参照物,多个参照物分散设置于太阳能漂浮电站的边界上。参照物上设置有易于识别的标志,例如表面喷涂易识别的颜色。参照物可以设置在太阳能漂浮电站的边界上的任意位置,优选的,设置于太阳能漂浮电站的拐点、边界的中点等特殊位置。在设置参照物时,避免参照物的阴影对光伏组件造成遮挡,以免影响光伏组件的发电效率。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处理装置200在进行移位侦测之前,还需先根据参照物的图片形成太阳能漂浮电站的预警边界,以便后续在进行移位侦测时,根据该预警边界判断太阳能浮岛电站是否发生越界。
具体的,如图5所示,处理装置200还包括参数单元230,连接越界侦测单元210。参数单元230用于存储第一摄像头110和第二摄像头120的固定参数和安装参数。其中,第一摄像头110和第二摄像头120的固定参数为摄像头的固有参数,具体包括摄像头的分辨率、自动增益控制参数、背光补偿参数、信噪比、白平衡和电子快门参数等。为了保证拍摄效果的一致性,本实施例中,第一摄像头110和第二摄像头120的固定参数相同。安装参数包括第一摄像头110和第二摄像头安装时涉及到的环境参数,具体包括第一摄像头110和第二摄像头120的安装高度、摄像头角度和第一摄像头110中心与第二摄像头120中心的距离。在安装时,第一摄像头110和第二摄像头120的安装高度相同,且第一摄像头110朝向太阳能漂浮电站的角度和第二摄像头120朝向太阳能漂浮电站的角度不同,第一摄像头110的中心与第二摄像头120的中心距离约10米~20米,从而确保第一摄像头110和第二摄像头120能够采集到太阳能漂浮电站的全景图像。第一摄像头110和第二摄像头120固定后,将第一摄像头110和第二摄像头120的固定参数和安装参数均接入处理装置200的参数单元230。
第一摄像头110和第二摄像头120安装后,采集太阳能漂浮电站的全景图像,并确保每个参照物均位于采集到的图像内。越界侦测单元210接收采集到的图像,并提取出参照物的位置信息,越界侦测单元210根据第一摄像头110和第二摄像头120的固定参数、安装参数以及采集到的图像信息计算在漂浮电站允许移动范围内太阳能漂浮电站的边界,该边界即为预警边界,若太阳能漂浮电站的移位超出预警边界限定的范围,则处理单元210会生成越界报警信息。
进一步的,如图6所示,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视频监控系统还包括水位探测器400,设置于太阳能漂浮电站上,并检测实时水位。水位探测器400与越界侦测单元210通信连接,用于将探测到的水位发送至越界侦测单元210。
可以理解的是,由于季节变化、环境因素等,水位会发生变化,随着水位变化,在不同水位下太阳能漂浮电站的允许移动范围也不同。因此,在不同时间段,第一摄像头110和第二摄像头120分别拍摄太阳能漂浮电站的全景图像并发送至越界侦测单元210,越界侦测单元210根据根据第一摄像头110和第二摄像头120的固定参数、安装参数以及采集到的图像信息计算预警边界,并将不同时间内计算得到的预警边界和对应时间获取的水位建立关系,从而形成水位与预警边界的对应关系。
在进行太阳能漂浮电站的越界侦测时,越界侦测单元210先获取实时水位,并根据水位调取与当前水位对应的预警边界。第一摄像头110和第二摄像头120拍摄太阳能漂浮电站的视频信息,并将视频信息发送至越界侦测单元210。越界侦测单元210根据接收到的第一摄像头110和第二摄像头120的视频信息,提取其中的参照物的坐标,并将参照物的坐标与获取的预警边界坐标比较判断太阳能漂浮电站是否发生越界。若发生越界,则处理单元210生成越界报警信息,并将越界报警信息和对应的越界视频发送至人机管理装置300。人机管理装置300包括显示屏,用于显示越界视频和越界报警信息,以提醒运维人员及时处理。
上述实施例提供的视频监控系统包括两个摄像头,采用两个摄像头从不同角度采集太阳能漂浮电站的视频信息,提高了监控范围和检测精度,且视频检测更加直观,当太阳能漂浮电站发生越界时,处理装置200可以将越界视频和对应的报警信息发送至人机管理装置300,以便运维人员可直接观测到,且相较于定位技术手段,在越界事件发生时有视频数据记录,便于运维人员回放过程进行分析处理,同时通过视频监控更方便运维人员将偏移的漂浮电站牵引至原始位置,防止漂浮电站的位移导致太阳入射角发生改变影响光伏组件的发电效率,同时也防止太阳能漂浮电站的锚固钢缆所受到的牵引力会发生变化对使用寿命的影响,提高太阳能漂浮电站的经济效益和使用寿命。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处理装置200还包括抖动侦测装置240,连接第一摄像头110和第二摄像头120,用于接收第一摄像头110和第二摄像头120拍摄的视频信息。抖动侦测单元240根据接收到的视频信息,判断太阳能漂浮电站是否抖动过快,若抖动过快,则可能有风浪较大的风险,因此需要提前预警。具体的,由于参照物设置于太阳能漂浮电站上,因此太阳能漂浮电站的抖动速度与参照物的抖动速度相同,因此抖动侦测单元240可以提取太阳能漂浮电站中的参照物,并计算参照物的抖动速度。若参照物的抖动速度超过预设速度,表明此时可能风浪较大,需提示运维人员提前预警,此时处理单元220生成抖动报警信息,并将抖动报警信息和对应的抖动视频发送至人机管理装置,以提醒运维人员注意。
上述实施例提供的视频监控系统包括两个摄像头,采用两个摄像头从不同角度采集太阳能漂浮电站的视频信息,提高了监控范围和检测精度,且视频检测更加直观,当太阳能漂浮电站发生越界时,处理装置200可以将越界视频和对应的报警信息发送至人机管理装置300,以便运维人员可直接观测到,且相较于定位技术手段,在越界事件发生时有视频数据记录,便于运维人员回访过程进行分析处理,同时通过视频监控更方便运维人员将偏移的漂浮电站牵引至原始位置,防止漂浮电站的位移导致太阳入射角发生改变影响光伏组件的发电效率,同时也防止太阳能漂浮电站的锚固钢缆所受到的牵引力会发生变化对使用寿命的影响,提高太阳能漂浮电站的经济效益和使用寿命。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视频监控系统,用于监控太阳能漂浮电站,其特征在于,包括:
监控装置,包括第一摄像头和第二摄像头,用于拍摄所述太阳能漂浮电站的全景视频信息;
处理装置,连接所述第一摄像头和所述第二摄像头,用于接收所述全景视频信息,所述处理装置包括越界侦测单元和连接所述侦测单元的处理单元,所述越界侦测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全景视频信息判断所述太阳能漂浮电站是否越界,当所述太阳能漂浮电站越界,所述处理单元生成越界报警信息并发送所述越界报警信息和对应的越界视频;
人机管理装置,连接所述处理单元,用于接收所述越界报警信息和对应的越界视频时发出警告;
所述系统还包括多个参照物,分散设置于所述太阳能漂浮电站的边界;所述第一摄像头和所述第二摄像头用于拍摄带有所述参照物的所述太阳能漂浮电站的全景照片并发送至所述处理装置,在所述处理装置的越界侦测单元根据所述全景视频信息判断所述太阳能漂浮电站是否越界之前,所述处理装置还根据带有所述参照物的所述太阳能漂浮电站的全景照片形成所述太阳能漂浮电站的预警边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视频监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装置还包括参数单元,用于存储所述第一摄像头和所述第二摄像头的固定参数与安装参数;
所述参数单元连接所述越界侦测单元,所述越界侦测单元用于从带有所述参照物的所述太阳能漂浮电站的全景照片提取所述参照物的位置信息,并根据所述第一摄像头和所述第二摄像头的固定参数与安装参数以及所述参照物的位置信息形成所述太阳能漂浮电站的预警边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视频监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参照物上设置有易于识别的标志。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视频监控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水位探测器,用于探测水位;
所述水位探测器连接所述越界侦测单元,所述越界侦测单元还用于根据不同时段获取的水位以及形成的预警边界,形成所述水位与所述预警边界的对应关系;
在进行越界侦测时,所述越界侦测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水位获取对应的预警边界,并根据所述预警边界判断所述太阳能漂浮电站是否越界。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视频监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装置还包括抖动侦测单元,连接所述第一摄像头和所述第二摄像头,用于接收所述全景视频信息;
所述抖动侦测单元还连接所述处理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全景视频信息判断所述参照物的抖动速度是否超过预设速度,若所述参照物的抖动速度超过所述预设速度,则所述处理单元生成抖动报警信息并发送所述抖动报警信息和对应的抖动视频至所述人机管理装置。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视频监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参数包括摄像头的分辨率、自动增益控制参数、背光补偿参数、信噪比、白平衡和电子快门参数。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视频监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摄像头和所述第二摄像头的固定参数相同。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视频监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参数包括所述第一摄像头和所述第二摄像头的安装高度、摄像头角度和所述第一摄像头中心与所述第二摄像头中心的距离。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视频监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摄像头和所述第二摄像头的安装高度相同。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视频监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参照物设置于所述太阳能漂浮电站的边界上的拐角和所述太阳能漂浮电站的边界上的中点。
CN202010315052.3A 2020-04-21 2020-04-21 视频监控系统 Active CN11152633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315052.3A CN111526332B (zh) 2020-04-21 2020-04-21 视频监控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315052.3A CN111526332B (zh) 2020-04-21 2020-04-21 视频监控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526332A CN111526332A (zh) 2020-08-11
CN111526332B true CN111526332B (zh) 2021-08-24

Family

ID=719018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315052.3A Active CN111526332B (zh) 2020-04-21 2020-04-21 视频监控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526332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937486B (zh) * 2021-03-16 2022-09-02 吉林大学 一种道路积水车载在线监测与驾驶辅助系统及方法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500772A (zh) * 2016-11-16 2017-03-15 武汉理工大学 一种浮式海洋发电平台的运行状况监测预警系统
CN108256261A (zh) * 2018-02-06 2018-07-06 重庆交通大学 海上浮式结构的稳定性评估方法及装置
CN108447093A (zh) * 2018-03-06 2018-08-24 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一种近坝库区的水面标志物定位装置及其方法
CN110986796A (zh) * 2019-12-31 2020-04-10 浙江精工能源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漂浮式海上风力发电位移监测装置及监测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S2459891B1 (es) * 2012-06-12 2015-03-10 Consejo Superior Investigacion Sistema y dispositivo de libre flotacion para la caracterizacion direccional del oleaje superficial
US10807685B2 (en) * 2015-09-23 2020-10-20 Solarpods, Inc. Self assembling floating solar pods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500772A (zh) * 2016-11-16 2017-03-15 武汉理工大学 一种浮式海洋发电平台的运行状况监测预警系统
CN108256261A (zh) * 2018-02-06 2018-07-06 重庆交通大学 海上浮式结构的稳定性评估方法及装置
CN108447093A (zh) * 2018-03-06 2018-08-24 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一种近坝库区的水面标志物定位装置及其方法
CN110986796A (zh) * 2019-12-31 2020-04-10 浙江精工能源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漂浮式海上风力发电位移监测装置及监测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526332A (zh) 2020-08-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917695B (zh) 一种基于图像识别技术的房屋倾斜监测方法
CN103148832B (zh) 摄像机安装倾角的检测方法
CN108447075A (zh) 一种无人机监测系统及其监测方法
CN106092049A (zh) 杆塔倾斜智能图像在线监测系统
CN104410839B (zh) 一种移动式输电线杆塔区域山火与山体滑坡灾害在线监测系统与监测方法
CN104902246A (zh) 视频监视方法和装置
CN109373908A (zh) 一种边坡地表位移监测系统和方法
CN113850137A (zh) 一种输电线路图像在线监测方法、系统及设备
CN104063863A (zh) 用于河道监控的下俯式双目视觉系统及图像处理方法
CN101858743A (zh) 基于大视场摄像及图像处理的测距装置及其方法
CN110953993A (zh) 一种用于输电线路弧垂和限距的检测装置和方法
CN112595236A (zh) 一种水下激光三维扫描和实时测距的测量装置
CN111526332B (zh) 视频监控系统
CN109709565A (zh) 智能铁路信号设备限界测量装置及其监管方法
CN110702016A (zh) 输电线路覆冰测量系统及方法
CN102930554B (zh) 一种监控场景下目标精确抓取的方法及系统
CN115187854A (zh) 一种面向水下地形局部变化的监测方法和系统
CN213987783U (zh) 一种高支模自动化检测用的双信号误报警修正系统
CN205920567U (zh) 一种临时中转渣场自动监控系统
CN211047088U (zh) 一种可定位的全景三维成像系统
CN102826209A (zh) 用单臂爬壁机器人实现船舶水尺图像立体拍摄的方法
CN110726407A (zh) 一种定位监控方法及装置
CN209085611U (zh) 用于山体滑坡险情监测的影像数据获取装置
CN204442542U (zh) 一种移动式输电线杆塔区域山火与山体滑坡灾害在线监测系统
CN207730161U (zh) 一种基于cmos感光成像传感器的位移变形观测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210046 Longtan Logistics Base No. 3-100, No. 1 Shugang Road, Longtan Street, Qixia District, Nanjing City,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GCL Green Energy System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210046 Longtan Logistics Base No. 3-100, No. 1 Shugang Road, Longtan Street, Qixia District, Nanjing City,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GCL ENERGY ENGINEERING CO.,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