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517616A - 一种用于泥浆处理系统的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泥浆处理系统的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517616A
CN111517616A CN201911003274.5A CN201911003274A CN111517616A CN 111517616 A CN111517616 A CN 111517616A CN 201911003274 A CN201911003274 A CN 201911003274A CN 111517616 A CN111517616 A CN 11151761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ll
mud
arc
cylinder
liquid dischar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1003274.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永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911003274.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517616A/zh
Publication of CN11151761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517616A/zh
Withdrawn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11/00Treatment of sludge; Devices therefor
    • C02F11/12Treatment of sludge; Devices therefor by de-watering, drying or thickening
    • C02F11/14Treatment of sludge; Devices therefor by de-watering, drying or thickening with addition of chemical agent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11/00Treatment of sludge; Devices therefor
    • C02F11/12Treatment of sludge; Devices therefor by de-watering, drying or thickening
    • C02F11/121Treatment of sludge; Devices therefor by de-watering, drying or thickening by mechanical de-watering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11/00Treatment of sludge; Devices therefor
    • C02F11/12Treatment of sludge; Devices therefor by de-watering, drying or thickening
    • C02F11/121Treatment of sludge; Devices therefor by de-watering, drying or thickening by mechanical de-watering
    • C02F11/127Treatment of sludge; Devices therefor by de-watering, drying or thickening by mechanical de-watering by centrifugation

Abstract

一种用于泥浆处理系统的控制方法,所述控制方法包括进合筒与离心机之间连接控制阀,起始状态所述控制阀关闭,泥浆泵将泥浆池中的泥浆输送到混合筒,絮凝剂泵将絮凝剂输送到混合筒,混合筒电机驱动混合筒内部的叶片搅拌,搅拌均匀后打开所述控制阀,泥浆通过进泥管进入离心机,使得泥甩在承泥弧形壁上,并堆积在第二闸板上方,通过堆积的泥缓解落料冲击,然后开启所述第二闸板,使得泥落下落在所述输送带上,从而使得输送带上形成堆积的泥,泥相对集中便于后续收集。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泥浆处理系统的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泥浆处理相关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泥浆处理系统的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城市内的泥浆主要来源于建筑工程泥浆、市政污泥以及河道淤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高层、超高层建筑、地铁、高速道路、大型桥梁等各类工程的建设越来越多,泥浆的产生量也越来越大。目前泥浆的处理方式主要包括离心脱水,可以采用离心机对建筑泥浆进行脱水。
针对第3种方式“离心脱水”。在实际使用中,存在以下问题:
1、现有技术的离心机外筒需要尺寸较大,原因是外筒容纳相对固态的泥部分,并要排出,其存在空间的浪费,但并不能因此缩小外筒的直径,因为缩小了以后不足以容纳大量的泥部分,因此造成困扰,解决手段往往是直接使用大直径外筒,但不符合小型化精细化的设计趋势。
2、现有技术的离心机缺乏维护手段,其清洗时只能清洗一部分,存在清洗死角,离心机有一部分设有排液管或者集液管,其往往暴露在滚筒中,经受离心颗粒冲刷,当泥浆中存在石子时,易旋转击坏排液管;为此的解决办法往往是增大排液管的材料硬度,然而其提高了成本。
3、现有技术的离心机长时间使用后,会堆积物料难以清除,即使水冲击也无法清除。
4、现有技术的泥浆处理系统,输送带输送时往往是随机落料到输送带上,无法控制,随机落料存在收集困难。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问题,本发明提出同时解决上述多种问题的方案。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泥浆处理系统的控制方法,所述泥浆处理系统包括集液箱、输送管道、离心机、离心机电机、控制阀、混合筒、絮凝剂泵、泥浆泵、泥浆池、混合筒电机、输送带、进泥管、卸料阀、支架;其中离心机包括第一弧、第二弧、第三弧、连接段、外壁、中壁、内壁、刮刀杆、刮刀、多功能槽、外维护盘、内维护盘、排液吹扫口、排液管顶壁、排液管、辅助吹扫口、排泥格栅;所述控制方法包括进泥控制方法、离心控制方法、卸料输送控制方法;
如图所示:所述进泥控制方法包括:混合筒与离心机之间连接控制阀,起始状态所述控制阀关闭,泥浆泵将泥浆池中的泥浆输送到混合筒,絮凝剂泵将絮凝剂输送到混合筒,混合筒电机驱动混合筒内部的叶片搅拌,搅拌均匀后打开所述控制阀,泥浆通过进泥管进入离心机;
如图所示:离心机与卸料阀都固定在所述支架上,离心机包括内筒和外筒,外筒包括第一弧、第二弧、第三弧、连接段,第一弧两端通过连接段分别连接第二弧与第三弧,第一弧的半径大于第二弧的半径,第一弧的半径大于第三弧的半径,第二弧与第三弧的半径相同,向下形成收口,收口的直径等于支架开口的直径,连接段不发生弯曲;所述内筒与所述外筒之间设有刮刀杆与刮刀,刮刀杆连接在内筒上,刮刀杆与刮刀的长度总和等于第二弧与第三弧到内筒的距离,小于连接段与第一弧到内筒的距离;所述内筒包括外壁、中壁、内壁,外壁与中壁之间的距离大于内壁与中壁之间的距离,所述排液管一部分在内壁与中壁之间,一部分在外壁与中壁之间;排液管与外壁之间留有空隙,排液管上设有径向向内朝向的排液管顶壁,排液管顶壁暴露在内壁外,排液管顶壁由金属材料制成;所述内壁为过滤层,其过滤后的液体通过排液管管壁上的小孔进入排液管;所述外壁、中壁、内壁上设有排泥格栅,所述排泥格栅将外壁与中壁之间的空间隔成若干子腔;所述内筒的一端设有外维护盘、内维护盘,外维护盘上设有多功能槽,所述内维护盘上设有排液吹扫口,所述排液吹扫口的位置对应于每个子腔的一端,多功能槽的数量与排液吹扫口的数量对应;所述内维护盘上还设有辅助吹扫口,所述辅助吹扫口的位置对应于内壁和中壁之间,通过外维护盘的转动,多功能槽交替对应排液吹扫口与辅助吹扫口;
所述离心控制方法包括:通过外维护盘上的多功能槽连接到所述输送管道,将排出的液体通过输送管道排入集液箱,集液箱中的液体进行重复再利用,离心机将泥甩到外筒中,并落料到卸料阀中,排出的泥通过卸料阀落在输送带上;所述泥浆处理系统还包括控制器;停机时,所述离心机先关闭,所述输送带后关闭,以便将离心机中残留的物料排放完毕,并输送完毕;所述卸料阀包括第一气缸、第一闸板、承泥弧形壁、第二闸板、第二气缸、主体壁,离心机甩出的泥部分落在所述承泥弧形壁上,通过弧形壁卸载冲击能量并使泥由承泥弧形壁顺畅滑落到主体壁上,所述第一气缸于承泥弧形壁的上端驱动第一闸板,所述第二气缸于主体壁的上端驱动第二闸板;
所述卸料输送控制方法包括:整个系统都处于停机工况时,关闭第一闸板与第二闸板,工作状态时,首先开启第一闸板,关闭第二闸板,使得泥甩在承泥弧形壁上,并堆积在第二闸板上方,通过堆积的泥缓解落料冲击,然后开启所述第二闸板,使得泥落下落在所述输送带上,从而使得输送带上形成一堆一堆的泥,泥相对集中便于后续收集。所述排液吹扫口的数量为四。所述内筒内部设有开口连接进泥管。所述控制阀为电动阀。所述第一气缸、第二气缸驱动改为第一步进电机、第二步进电机驱动。所述过滤层为过滤布。所述第一气缸固定在所述支架上。所述第二气缸固定在所述主体壁上。所述排液吹扫口旁设有浊度仪。所述输送带末端设有收集容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针对背景技术第1点,采用了多段式离心机外筒设计,既保留了足够的尺寸容纳泥部分,又节省了体积空间,同时离心机内筒与卸料阀的距离接近,更大辐射范围的泥可以直接进入卸料阀,避免先落在外筒再落入卸料阀,节省了步骤,避免了外筒中泥料堆积固化。
2、针对背景技术第2点,采用了多功能槽交替与排液吹扫口、辅助吹扫口连通的方案,通过外维护盘与内维护盘的相对转动,实现交替。
3、针对背景技术提出的第3点,采用了内筒壁三层设计,排液管埋设在三层壁之间进行排液。
4、针对背景技术提出的第4点,设计出卸料阀的承泥壁与主体壁,通过承泥壁卸载掉离心的能量,使得落料更平稳,卸料阀使用寿命更长。
5、针对背景技术第5点,增设了刮板与连杆,设计在内外筒之间,提供更精细、效率更高的物料清洁。
6、针对背景技术提出的第6点,工作状态时,首先开启第一闸板,关闭第二闸板,使得泥甩在承泥弧形壁上,并堆积在第二闸板上方,通过堆积的泥缓解落料冲击,然后开启所述第二闸板,使得泥落下,使得落料更平稳重量可控,卸料阀使用寿命更长,更重要的是由于积攒一段时间后一起落料,使得落料相对集中,便于在传送带末端进行收集。
注:上述设计不分先后,每一条都使得本发明相对现有技术具有区别和显著的进步。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离心机与卸料阀整体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离心机内筒剖视图。
图3是本发明离心机内筒主视图。
图中,附图标记如下:
1、第一弧2、第二弧3、第三弧4、连接段5、外壁6、中壁7、内壁8、刮刀杆9、刮刀10、支架11、第一气缸12、第一闸板13、承泥弧形壁14、第二闸板15、第二气缸16、主体壁17、多功能槽18、外维护盘19、内维护盘20、排液吹扫口21、排液管顶壁22、排液管23、辅助吹扫口24、排泥格栅25、集液箱26、输送管道27、离心机28、离心机电机29、控制阀30、混合筒31、絮凝剂泵32、泥浆泵33、泥浆池34、混合筒电机35、输送带36、进泥管37、卸料阀。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一种用于泥浆处理系统的控制方法,所述泥浆处理系统包括集液箱、输送管道、离心机、离心机电机、控制阀、混合筒、絮凝剂泵、泥浆泵、泥浆池、混合筒电机、输送带、进泥管、卸料阀、支架;其中离心机包括第一弧、第二弧、第三弧、连接段、外壁、中壁、内壁、刮刀杆、刮刀、多功能槽、外维护盘、内维护盘、排液吹扫口、排液管顶壁、排液管、辅助吹扫口、排泥格栅;所述控制方法包括进泥控制方法、离心控制方法、卸料输送控制方法;
优选的,所述进泥控制方法包括:混合筒与离心机之间连接控制阀,起始状态所述控制阀关闭,泥浆泵将泥浆池中的泥浆输送到混合筒,絮凝剂泵将絮凝剂输送到混合筒,混合筒电机驱动混合筒内部的叶片搅拌,搅拌均匀后打开所述控制阀,泥浆通过进泥管进入离心机;
优选的,离心机与卸料阀都固定在所述支架上,离心机包括内筒和外筒,外筒包括第一弧、第二弧、第三弧、连接段,第一弧两端通过连接段分别连接第二弧与第三弧,第一弧的半径大于第二弧的半径,第一弧的半径大于第三弧的半径,第二弧与第三弧的半径相同,向下形成收口,收口的直径等于支架开口的直径,连接段不发生弯曲;所述内筒与所述外筒之间设有刮刀杆与刮刀,刮刀杆连接在内筒上,刮刀杆与刮刀的长度总和等于第二弧与第三弧到内筒的距离,小于连接段与第一弧到内筒的距离;所述内筒包括外壁、中壁、内壁,外壁与中壁之间的距离大于内壁与中壁之间的距离,所述排液管一部分在内壁与中壁之间,一部分在外壁与中壁之间;排液管与外壁之间留有空隙,排液管上设有径向向内朝向的排液管顶壁,排液管顶壁暴露在内壁外,排液管顶壁由金属材料制成;所述内壁为过滤层,其过滤后的液体通过排液管管壁上的小孔进入排液管;所述外壁、中壁、内壁上设有排泥格栅,所述排泥格栅将外壁与中壁之间的空间隔成若干子腔;所述内筒的一端设有外维护盘、内维护盘,外维护盘上设有多功能槽,所述内维护盘上设有排液吹扫口,所述排液吹扫口的位置对应于每个子腔的一端,多功能槽的数量与排液吹扫口的数量对应;所述内维护盘上还设有辅助吹扫口,所述辅助吹扫口的位置对应于内壁和中壁之间,通过外维护盘的转动,多功能槽交替对应排液吹扫口与辅助吹扫口;
优选的,所述离心控制方法包括:通过外维护盘上的多功能槽连接到所述输送管道,将排出的液体通过输送管道排入集液箱,集液箱中的液体进行重复再利用,离心机将泥甩到外筒中,并落料到卸料阀中,排出的泥通过卸料阀落在输送带上;所述泥浆处理系统还包括控制器;停机时,所述离心机先关闭,所述输送带后关闭,以便将离心机中残留的物料排放完毕,并输送完毕;所述卸料阀包括第一气缸、第一闸板、承泥弧形壁、第二闸板、第二气缸、主体壁,离心机甩出的泥部分落在所述承泥弧形壁上,通过弧形壁卸载冲击能量并使泥由承泥弧形壁顺畅滑落到主体壁上,所述第一气缸于承泥弧形壁的上端驱动第一闸板,所述第二气缸于主体壁的上端驱动第二闸板;
优选的,所述卸料输送控制方法包括:整个系统都处于停机工况时,关闭第一闸板与第二闸板,工作状态时,首先开启第一闸板,关闭第二闸板,使得泥甩在承泥弧形壁上,并堆积在第二闸板上方,通过堆积的泥缓解落料冲击,然后开启所述第二闸板,使得泥落下落在所述输送带上,从而使得输送带上形成一堆一堆的泥,泥相对集中便于后续收集。所述排液吹扫口的数量为四。所述内筒内部设有开口连接进泥管。所述控制阀为电动阀。所述第一气缸、第二气缸驱动改为第一步进电机、第二步进电机驱动。所述过滤层为过滤布。所述第一气缸固定在所述支架上。所述第二气缸固定在所述主体壁上。所述排液吹扫口旁设有浊度仪。所述输送带末端设有收集容器。
上列详细说明是针对本发明可行实施例的具体说明,该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未脱离本发明所为的等效实施或变更,均应包含于本案的专利范围中。

Claims (7)

1.一种用于泥浆处理系统的控制方法,所述泥浆处理系统包括集液箱、输送管道、离心机、离心机电机、控制阀、混合筒、絮凝剂泵、泥浆泵、泥浆池、混合筒电机、输送带、进泥管、卸料阀、支架;其中离心机包括第一弧、第二弧、第三弧、连接段、外壁、中壁、内壁、刮刀杆、刮刀、多功能槽、外维护盘、内维护盘、排液吹扫口、排液管顶壁、排液管、辅助吹扫口、排泥格栅;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方法包括进泥控制方法、离心控制方法、卸料输送控制方法;所述进泥控制方法包括:混合筒与离心机之间连接控制阀,起始状态所述控制阀关闭,泥浆泵将泥浆池中的泥浆输送到混合筒,絮凝剂泵将絮凝剂输送到混合筒,混合筒电机驱动混合筒内部的叶片搅拌,搅拌均匀后打开所述控制阀,泥浆通过进泥管进入离心机;离心机与卸料阀都固定在所述支架上,离心机包括内筒和外筒,外筒包括第一弧、第二弧、第三弧、连接段,第一弧两端通过连接段分别连接第二弧与第三弧,第一弧的半径大于第二弧的半径,第一弧的半径大于第三弧的半径,第二弧与第三弧的半径相同且向下形成收口,收口的直径等于支架开口的直径,连接段不发生弯曲;所述内筒与所述外筒之间设有刮刀杆与刮刀,刮刀杆连接在内筒上,刮刀杆与刮刀的长度总和等于第二弧与第三弧到内筒的距离,小于连接段与第一弧到内筒的距离;所述内筒包括外壁、中壁、内壁,外壁与中壁之间的距离大于内壁与中壁之间的距离,所述排液管一部分在内壁与中壁之间,一部分在外壁与中壁之间;排液管与外壁之间留有空隙,排液管上设有径向向内朝向的排液管顶壁,排液管顶壁暴露在内壁外,排液管顶壁由金属材料制成;所述内壁为过滤层,其过滤后的液体通过排液管管壁上的小孔进入排液管;所述外壁、中壁、内壁上设有排泥格栅,所述排泥格栅将外壁与中壁之间的空间隔成若干子腔;所述内筒的一端设有外维护盘、内维护盘,外维护盘上设有多功能槽,所述内维护盘上设有排液吹扫口,所述排液吹扫口的位置对应于每个子腔的一端,多功能槽的数量与排液吹扫口的数量对应;所述内维护盘上还设有辅助吹扫口,所述辅助吹扫口的位置对应于内壁和中壁之间,通过外维护盘的转动,多功能槽交替对应排液吹扫口与辅助吹扫口;所述离心控制方法包括:通过外维护盘上的多功能槽连接到所述输送管道,将排出的液体通过输送管道排入集液箱,集液箱中的液体进行重复再利用,离心机将泥甩到外筒中,并落料到卸料阀中,排出的泥通过卸料阀落在输送带上;所述泥浆处理系统还包括控制器;停机时,所述离心机先关闭,所述输送带后关闭,以便将离心机中残留的物料排放完毕,并输送完毕;所述卸料阀包括第一气缸、第一闸板、承泥弧形壁、第二闸板、第二气缸、主体壁,离心机甩出的泥部分落在所述承泥弧形壁上,通过弧形壁卸载冲击能量并使泥由承泥弧形壁顺畅滑落到主体壁上,所述第一气缸于承泥弧形壁的上端驱动第一闸板,所述第二气缸于主体壁的上端驱动第二闸板;所述卸料输送控制方法包括:整个系统都处于停机工况时,关闭第一闸板与第二闸板,工作状态时,首先开启第一闸板,关闭第二闸板,使得泥甩在承泥弧形壁上,并堆积在第二闸板上方,通过堆积的泥缓解落料冲击,然后开启所述第二闸板,使得泥落在所述输送带上,从而使得输送带上形成一堆一堆的泥,泥相对集中便于后续收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泥浆处理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液吹扫口的数量为三,所述内筒内部设有开口连接进泥管。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泥浆处理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阀为电动阀。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泥浆处理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气缸、第二气缸驱动改为第一步进电机、第二步进电机驱动,所述过滤层为过滤布。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泥浆处理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气缸固定在所述支架上,第二气缸固定在所述主体壁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泥浆处理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液吹扫口旁设有浊度仪。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泥浆处理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带末端设有收集装置。
CN201911003274.5A 2019-10-22 2019-10-22 一种用于泥浆处理系统的控制方法 Withdrawn CN11151761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003274.5A CN111517616A (zh) 2019-10-22 2019-10-22 一种用于泥浆处理系统的控制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003274.5A CN111517616A (zh) 2019-10-22 2019-10-22 一种用于泥浆处理系统的控制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517616A true CN111517616A (zh) 2020-08-11

Family

ID=719006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003274.5A Withdrawn CN111517616A (zh) 2019-10-22 2019-10-22 一种用于泥浆处理系统的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517616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731762B (zh) 一种撬装式建筑泥浆处理装置及处理工艺
CN210393963U (zh) 一种泥浆脱水处理系统
CN108862917B (zh) 一种环保生活污水发电装置
CN113245292B (zh) 流水线式活性炭酸洗水洗一体机
CN203004077U (zh) 混凝土砂石分离和料浆回收环保装置
CN103658081A (zh) 循环水喷淋式谷物淘洗机
CN109530100B (zh) 一种收口型泥浆离心设备的运维方法
CN104607303A (zh) 一种混凝土砂石分离机
CN109320041B (zh) 一种泥浆处理系统
CN207575885U (zh) 一种搅拌站污水处理系统
CN110448940A (zh) 一种净水厂排泥水处理系统及处理方法
CN218188076U (zh) 一种洗沙废水重力浓缩防沉积装置
CN115920523B (zh) 一种无动力重质沉砂脱水装置
CN111517616A (zh) 一种用于泥浆处理系统的控制方法
CN106745157A (zh) 一种用于盐石膏清洗的清洗系统
CN109354369B (zh) 一种泥浆处理系统的控制方法
CN213708096U (zh) 一种带有清料装置的滚筒式固液分离机
CN114146826A (zh) 一种浆水除沙机及其浆水除沙方法
CN107042025A (zh) 一种清污除砂机
CN212494270U (zh) 一种建筑垃圾再生骨料水洗净化装置
CN208389463U (zh) 一种排泥水处理系统
CN109530099B (zh) 一种收口型泥浆离心设备
CN110080159B (zh) 河道淤泥疏浚处理系统
CN113354133A (zh) 一种带微生物发酵预处理的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
CN206355661U (zh) 一种清污除砂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0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