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517414B - 压能复合型脱盐工艺 - Google Patents

压能复合型脱盐工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517414B
CN111517414B CN202010292536.0A CN202010292536A CN111517414B CN 111517414 B CN111517414 B CN 111517414B CN 202010292536 A CN202010292536 A CN 202010292536A CN 111517414 B CN111517414 B CN 11151741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omagnetic valve
pipeline
pressure
pressure energy
pum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292536.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517414A (zh
Inventor
张玉新
李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Yuke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Yuke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Yuke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Yuke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292536.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517414B/zh
Publication of CN11151741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51741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51741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51741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1/00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1/44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by dialysis, osmosis or reverse osmosis
    • C02F1/441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by dialysis, osmosis or reverse osmosis by reverse osmosi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2103/00Nature of the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to be treated
    • C02F2103/06Contaminated groundwater or leachat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2201/00Apparatus for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2201/002Construction details of the apparatu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2201/00Apparatus for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2201/002Construction details of the apparatus
    • C02F2201/005Valv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2303/00Specific treatment goals
    • C02F2303/14Maintenance of water treatment install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20/00Water conservation; Efficient water supply; Efficient water use
    • Y02A20/124Water desalination
    • Y02A20/131Reverse-osmosis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Hydrology & Water Resour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Water Supply & Treatment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Separation Using Semi-Permeable Membran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压能复合型脱盐工艺,包括1)进液:利用高压泵和循环泵泵送盐水到压能回收容器;2)反渗透:利用循环泵将压能回收容器中的盐水泵送入反渗透管路进行反渗透,浓水回流至压能回收容器,同时高压泵泵送盐水补充到压能回收容器来维系压力;3)排液:步骤2)进行预定反渗透时间后,利用高压泵和循环泵排出压能回收容器中的浓盐水;4)重复步骤1)~3)预定周期;5)冲洗:利用循环泵和高压泵泵送淡水对压能回收容器和膜组件进行冲洗,再利用循环泵和高压泵排出冲洗后汇入压能回收容器中的冲洗水,重复进行步骤1)~5)。本发明中水泵数量少、不停机运转,使得成本降低、管路简化、节能降耗、使用寿命长。

Description

压能复合型脱盐工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脱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压能复合型脱盐工艺。
背景技术:
世界上可被人类直接利用的淡水资源不到总水资源的0.3%,而人口的增长,农业和工业的发展,导致淡水尤其是洁净的淡水迅速减少。目前有大约3亿人需要靠盐水或者含盐地下水的脱盐处理来获取生活用水,因而脱盐具有战略意义和发展前景。
本申请人之前提供了一种压能复合型脱盐工艺:各泵(即高压泵、循环泵)间歇性工作,通过PLC控制器进行切换,同时设有给排水泵,专门给系统进行补水和排水。这样的工作方式虽然使得结构紧凑、成本低、耗能少,但仍然存在以下问题:1)各水泵启动频繁,对泵及泵的密封的要求较高;2)控制流程复杂,因为不仅有阀门的切换,也有泵的交替运转;3)泵数量较多,管路系统复杂,工程量大;4)泵切换频繁,使得能耗较大。
发明内容
为克服上述缺陷,本发明提供一种各水泵工作时不停机、耗能少、控制流程简单的压能复合型脱盐工艺将是有利的。
为此,本发明提供一种压能复合型脱盐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进液:利用高压泵将盐水经由第一进液管路送入压能回收容器,同时利用循环泵将盐水经由第二进液管路送入上述压能回收容器;
2)反渗透:在压能回收容器充满盐水后,利用上述循环泵将上述压能回收容器中的盐水泵送入具有膜组件的反渗透管路进行反渗透处理,并使淡水流出、浓水回流至上述压能回收容器,同时利用高压泵将盐水经由上述第一进液管路补充到上述压能回收容器来维持正常工作的系统压力;
3)排液:步骤2)的反渗透进行预定反渗透时间后,利用上述高压泵经由第一排液管路并同时利用上述循环泵经由第二排液管路将上述压能回收容器中的浓盐水全部排出;
4)重复进行上述步骤1)~3)预定周期;
5)冲洗:分别利用上述循环泵和上述高压泵经由各自对应的第一淡水冲洗管路和第二淡水冲洗管路泵送淡水来对上述压能回收容器和上述膜组件进行冲洗预定冲洗时间,再分别利用上述循环泵和上述高压泵将冲洗后汇入上述压能回收容器中的冲洗水经各自对应的上述第一排液管路和上述第二排液管路排出,并随后重复进行步骤1)~5)。
在本发明中,每个生产流程中水泵不停机,减少频换启动使得机组使用寿命更长;水泵的数量由现有技术的三个减少为两个,成本降低、管路系统更加简化;4)由于各水泵在工作时连续运转,大大减少泵的启动频率,节能降耗。
进一步,上述膜组件包括并联设置的多个模组,每个模组具有位于同一膜壳内串联设置的1~3个反渗透膜元件。
由于膜组件集成化程度高且同一模组内串联的反渗透膜元件个数较少,使得1)可节约40%~60%的占地面积,降低投资成本;2)各反渗透膜元件的使用率较为均衡,增加反渗透膜元件的平均使用寿命;3) 同一膜壳内嵌装的反渗透膜元件相对现有技术在数量上减少,便于维护和检修;4)多个模组并联设置、每个模组内串联较少个数的反渗透膜元件的这种膜组件布置方式可大大降低高压泵的工作压力,节能降耗。
再进一步,上述反渗透膜元件为直径4英寸的反渗透膜,且其最佳给水流量为2~3m³/h;或者,上述反渗透膜元件为直径8英寸的反渗透膜,且其最佳给水流量为8~12 m³/h。
通过上述设置,可以省去阻垢剂的使用,节约成本。
又进一步,上述第一进液管路、上述第一排液管路、上述第一淡水冲洗管路具有第一共用管路,上述高压泵设置在该第一共用管路上;上述第二进液管路、上述反渗透管路、上述第二排液管路、上述第二淡水冲洗管路具有第二共用管路,上述循环泵设置在该第二共用管路上;上述高压泵为变频高压泵,上述循环泵为变频循环泵;上述各个管路和上述各个泵通过PLC控制器进行自动控制。
通过共用管路的设置,可以保证各水泵在各工艺步骤中的共用和不停机使用,从而减少泵的使用数量、避免泵的频繁启停,提高使用寿命、节约能耗、降低成本;高压泵和循环泵都采用变频控制,在较大范围内,可以根据需要灵活调整产出淡水及浓海水含盐量;通过PLC一键启动,控制简单、便捷。
还进一步,上述第一进液管路、上述第一排液管路、上述第一淡水冲洗管路都在上述第一共用管路的两侧各设置有一个电磁阀用以控制该等管路的开闭;上述第二进液管路、上述第二排液管路、上述第二淡水冲洗管路具有第三共用管路,该第三共用管路包含上述第二共用管路,且包含位于上述第二共用管路之外的一个电磁阀以及位于该电磁阀和上述第二共用管路之间的一个单向阀,并且,上述第二进液管路、上述第二排液管路、上述第二淡水冲洗管路都在该第三共用管路的两侧各设置有一个电磁阀用以控制该等管路的开闭;上述反渗透管路在上述第二共用管路的两侧各设置有一个电磁阀用以控制其开闭。
通过各个管路的两端的电磁阀的控制,能够确保上述管路在需要开通时是畅通的、需要关闭时是不畅通的,从而保证按照预定路径进液、反渗透、排液以及冲洗。
更进一步,上述第二进液管路、上述反渗透管路、上述第二淡水冲洗管路具有第四共用管路,该第四共用管路包含上述第二共用管路,且包含位于上述第二共用管路之外的上述膜组件以及位于上述膜组件和上述压能回收容器之间的一个用于该等管路开闭的电磁阀;上述第一淡水冲洗管路和上述第二淡水冲洗管路具有共用淡水入口管路,在该共用淡水入口管路上设置有用以控制该等管路的开闭得上述电磁阀和一个单向阀。
通过管路的共用设置,能够有效简化管路设置,提高效率并降低成本。
还更进一步,上述第一进液管路上按进液方向依次设置有第九电磁阀、上述高压泵、第一常开手动阀、第一电磁阀;上述第一排液管路上按排液方向依次设置有第七电磁阀、上述高压泵、上述第一常开手动阀、第三电磁阀;上述第一淡水冲洗管路上按冲洗方向设置有第八电磁阀、第二单向阀、上述高压泵、上述第一常开手动阀、上述第一电磁阀;上述第二进液管路上按进液方向依次设置有上述第九电磁阀、第五电磁阀、第一单向阀、上述循环泵、第二常开手动阀、上述膜组件、第二电磁阀;上述第二排液管路上按排液方向依次设置有上述第七电磁阀、上述第五电磁阀、上述第一单向阀、上述循环泵、上述第二常开手动阀、第四电磁阀;上述第二淡水冲洗管路上按冲洗方向设置有上述第八电磁阀、上述第二单向阀、上述循环泵、上述第二常开手动阀、上述膜组件、上述第二电磁阀;上述反渗透管路上按反渗透方向设置有上述第二电磁阀、上述膜组件、上述第二常开手动阀、上述循环泵、第六电磁阀;上述压能回收容器上设置有第十电磁阀。
通过在各管路上设置电磁阀以及有些电磁阀在不同管路上共用的设置,能够通过PLC控制器协同控制各管路的开和闭。
再进一步,在上述步骤1)开始前,上述第一电磁阀、上述第二电磁阀、上述第三电磁阀、上述第四电磁阀、上述第五电磁阀、上述第六电磁阀、上述第七电磁阀、上述第八电磁阀、上述第九电磁阀和上述第十电磁阀为常闭状态;在上述步骤1)中,上述第一电磁阀、上述第二电磁阀、上述第五电磁阀、上述第九电磁阀和上述第十电磁阀处于打开状态,上述第三电磁阀、上述第四电磁阀、上述第六电磁阀、上述第七电磁阀和上述第八电磁阀处于关闭状态,上述高压泵和上述循环泵启动运行,此状态持续第一预定时间。进一步,该第一预定时间为5min。
通过上述设置,则其它管路关闭,只有第一进液管路和第二进液管路是畅通的,从而向压能回收容器进液。
又进一步,在上述步骤2)中,上述第一电磁阀、上述第二电磁阀、上述第六电磁阀和上述第九电磁阀处于打开状态,上述第三电磁阀、上述第四电磁阀、上述第五电磁阀、上述第七电磁阀、上述第八电磁阀和上述第十电磁阀处于关闭状态,上述高压泵和上述循环泵继续运行,此状态持续第二预定时间。进一步,该第二预定时间为34.5min。
通过上述设置,能够使得其它管路都关闭的情况下仅有反渗透管路畅通,从而完成反渗透。
还进一步,在上述步骤3)中,上述第三电磁阀、上述第四电磁阀、上述第五电磁阀和上述第七电磁阀处于打开状态,并延时第三预定时间打开上述第十电磁阀,上述第一电磁阀、上述第二电磁阀、上述第六电磁阀、上述第八电磁阀、上述第九电磁阀和上述第十电磁阀处于关闭状态,上述高压泵和上述循环泵继续运行,此状态持续第四预定时间;并且,上述步骤4)中的上述预定周期为六个。
通过上述设置,能够使得其它管路都关闭的情况下仅有第一排液管路和第二排液管路畅通,从而完成排液。
更进一步,在上述步骤5)中,上述第一电磁阀、上述第二电磁阀、上述第五电磁阀、上述第八电磁阀和上述第十电磁阀处于打开状态,上述第三电磁阀、上述第四电磁阀、上述第六电磁阀、上述第七电磁阀和上述第九电磁阀处于关闭状态,此状态持续第五预定时间后,上述第三电磁阀、上述第四电磁阀、上述第五电磁阀、上述第七电磁阀和上述第十电磁阀处于打开状态,上述第一电磁阀、上述第二电磁阀、上述第六电磁阀、上述第八电磁阀和上述第九电磁阀处于关闭状态,此状态持续第六预定时间后返回上述步骤1)。
通过上述设置,能够使得首先仅有第一淡水冲洗管路和第二淡水冲洗管路畅通,从而完成淡水冲洗;淡水冲洗完成后,能够使得仅有第一排液管路和第二排液管路畅通,从而完成冲洗水的排出。
再进一步,通过上述PLC控制器对上述各个电磁阀和上述各个泵进行全自动联动控制。
通过参考下面所描述的实施例,本发明的上述这些方面和其他方面将会得到更清晰地阐述。
附图说明:本发明的结构以及进一步的目的和优点将通过下面结合附图的描述得到更好地理解,其中,相同的参考标记标识相同的元件:
图1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具体实施方式的压能复合型脱盐工艺所用到的压能复合型脱盐机组的示意图,在该图中用箭头示出了补液步骤中的流体流向;
图2是类似于图1的视图,但图中箭头示出了反渗透步骤中的流体流向;
图3是类似于图1的视图,但图中箭头示出了排液步骤中的流体流向;
图4是类似于图1的视图,但图中箭头示出了冲洗步骤中的流体流向;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描述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然而,应当理解的是,这里所披露的实施方式仅仅是本发明的典型例子而已,其可体现为各种形式。因此,这里披露的具体细节不被认为是限制性的,而仅仅是作为权利要求的基础以及作为用于教导本领域技术人员以实际中任何恰当的方式不同地应用本发明的代表性的基础。
本文所称的“脱盐”包括海水淡化、苦咸水淡化、工业废水脱盐等等;本文所称的“盐水”包括海水、苦咸水、工业废水等含盐量较高的水。
参考图1至图4所示,在本发明提供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的压能复合型脱盐工艺中,包括如下步骤:
1)进液:利用高压泵M1将盐水经由第一进液管路11送入压能回收容器1,同时利用循环泵M2将盐水经由第二进液管路12送入压能回收容器1,该步骤中的流体流向如图1中箭头所示;
2)反渗透:在压能回收容器1充满盐水后,利用循环泵M2将压能回收容器1中的盐水吸入具有膜组件2的反渗透管路21进行反渗透处理,并使反渗透管路21生产的淡水流出、生产的浓水回流至压能回收容器1,同时利用高压泵M1将盐水经由第一进液管路11补充到压能回收容器1,来维持正常工作的系统压力,该步骤中的流体流向如图2中箭头所示;
3)排液:步骤2)的反渗透进行预定反渗透时间后,利用高压泵M1经由第一排液管路31并同时利用循环泵M2经由第二排液管路32将压能回收容器1中的浓盐水全部排出,该步骤中的流体流向如图3中箭头所示;
4)重复进行步骤1)~3)预定周期,在本实施方式中,该预定周期为6个周期;
5)冲洗:分别利用循环泵M2和高压泵M1经由各自对应的第一淡水冲洗管路51和第二淡水冲洗管路52泵送淡水来对压能回收容器1和膜组件2进行冲洗预定冲洗时间,再分别利用循环泵M2和高压泵M1将冲洗后汇入压能回收容器1中的冲洗水经各自对应的第一排液管路31和第二排液管路32排出,该步骤中的流体流向如图4中箭头所示,并随后重复进行步骤1)~5)。
参考图1至图4,膜组件2包括并联设置的多个模组,每个模组具有位于同一膜壳内串联设置的1~3个反渗透膜元件,该膜组件2具有总盐水进口22、总淡水出口24和总浓水出口26。在一个实施例中,反渗透膜元件为直径4英寸的反渗透膜,且其最佳给水流量为2~3m3/h;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反渗透膜元件为直径8英寸的反渗透膜,且其最佳给水流量为8~12m3/h。
如图1所示,第一进液管路11上按进液方向依次设置有第九电磁阀X9、高压泵M1、第一常开手动阀S1、第一电磁阀X1;第一排液管路31上按排液方向依次设置有第七电磁阀X7、高压泵M1、第一常开手动阀S1、第三电磁阀X3;第一淡水冲洗管路51上按冲洗方向设置有第八电磁阀X8、第二单向阀Z2、高压泵M1、第一常开手动阀S1、第一电磁阀X1;第二进液管路12上按进液方向依次设置有第九电磁阀X9、第五电磁阀X5、第一单向阀Z1、循环泵M2、第二常开手动阀S2、膜组件2、第二电磁阀X;第二排液管路32上按排液方向依次设置有第七电磁阀X7、第五电磁阀X5、第一单向阀Z1、循环泵M2、第二常开手动阀S2、第四电磁阀X4;第二淡水冲洗管路52上按冲洗方向设置有第八电磁阀X8、第二单向阀Z2、循环泵M2、第二常开手动阀S2、膜组件2、第二电磁阀X2;反渗透管路21上按反渗透方向设置有第二电磁阀X2、膜组件2、第二常开手动阀S2、循环泵M2、第六电磁阀X6;压能回收容器1上设置有第十电磁阀X10。
如图1至图4所示,第一进液管路11、第一排液管路31、第一淡水冲洗管路51具有第一共用管路,高压泵M1设置在该第一共用管路上;第二进液管路12、反渗透管路21、第二排液管路32、第二淡水冲洗管路52具有第二共用管路,循环泵M2设置在该第二共用管路上;其中,高压泵M1构成为变频高压泵,例如通过高压泵M1连接有变频器B1的方式,循环泵M2构成为变频循环泵,例如通过循环泵M2连接有变频器B2的方式;借助于PLC控制器(图未示)控制各个泵的起停,并通过PLC控制器借助于上述阀来控制各个管路的开通和关闭。
具体地,在步骤1)开始前,通过PLC控制器的控制,使得第一电磁阀X1、第二电磁阀X2、第三电磁阀X3、第四电磁阀X4、第五电磁阀X5、第六电磁阀X6、第七电磁阀X7、第八电磁阀X8、第九电磁阀X9和第十电磁阀X10为常闭状态;
在步骤1)中,通过PLC控制器的控制,使得第一电磁阀X1、第二电磁阀X2、第五电磁阀X5、第九电磁阀X9和第十电磁阀X10处于打开状态,第三电磁阀X3、第四电磁阀X4、第六电磁阀X6、第七电磁阀X7和第八电磁阀X8处于关闭状态,同时高压泵M1和循环泵M2启动运行,此状态持续第一预定时间。在本实施方式中,该第一预定时间为5min。
在步骤2)中,通过PLC控制器的控制,使得第一电磁阀X1、第二电磁阀X2、第六电磁阀X6和第九电磁阀X9处于打开状态,第三电磁阀X3、第四电磁阀X4、第五电磁阀X5、第七电磁阀X7、第八电磁阀X8和第十电磁阀X10处于关闭状态,高压泵M1和循环泵M2继续运行,此状态持续第二预定时间即预定反渗透时间。进一步,该预定反渗透时间为34.5min。
在步骤3)中,通过PLC控制器的控制,使得第三电磁阀X3、第四电磁阀X4、第五电磁阀X5和第七电磁阀X7处于打开状态,并延时第三预定时间打开第十电磁阀X10,而第一电磁阀X1、第二电磁阀X2、第六电磁阀X6、第八电磁阀X8、第九电磁阀X9和第十电磁阀X10处于关闭状态,高压泵M1和循环泵M2继续运行,此状态持续第四预定时间。在本实施方式中,该第三预定时间可以是5S,该第四预定时间可以是5min。
在步骤5)中,通过PLC控制器的控制,使得第一电磁阀X1、第二电磁阀X2、第五电磁阀X5、第八电磁阀X8和第十电磁阀X10处于打开状态,第三电磁阀X3、第四电磁阀X4、第六电磁阀X6、第七电磁阀X7和第九电磁阀X9处于关闭状态,此状态持续第五预定时间后,第三电磁阀X3、第四电磁阀X4、第五电磁阀X5、第七电磁阀X7和第十电磁阀X10处于打开状态,第一电磁阀X1、第二电磁阀X2、第六电磁阀X6、第八电磁阀X8和第九电磁阀X9处于关闭状态,此状态持续第六预定时间后返回步骤1)。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五预定时间可以是3min,第六预定时间可以是3min。
需要说明的是,尽管步骤1)至步骤5)中的各个时间和周期在本实施方式中都给出了具体的数值,但应当理解的是,在另外的实施方式中,这些时间和周期都是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进行调节,以便满足不同的需求。另外,在从步骤1)至步骤5)的整个过程中,高压泵M1和循环泵M2都是在一直运转,不出故障不停机,仅在不进行脱盐生产时停机。
如图1至图4所示,第一进液管路11、第一排液管路31、第一淡水冲洗管路51都在第一共用管路的两侧各设置有一个电磁阀用以控制该等管路的开闭,具体地,如图1所示,第一进液管路11在第一共用管路的两侧分别设置第九电磁阀X9和第一电磁阀X1;如图3所示,第一排液管路31在第一共用管路的两侧分别设置第七电磁阀X7和第三电磁阀X3;如图4所示,第一淡水冲洗管路51在第一共用管路的两侧分别设置第八电磁阀X8和第一电磁阀X1;
第二进液管路12、第二排液管路32、第二淡水冲洗管路52具有第三共用管路,该第三共用管路包含第二共用管路,且包含位于第二共用管路之外的一个电磁阀即第五电磁阀X5以及位于该第五电磁阀X5和第二共用管路之间的一个单向阀即第一单向阀Z1。并且,第二进液管路12、第二排液管路32、第二淡水冲洗管路52都在该第三共用管路的两侧各设置有一个电磁阀用以控制该等管路的开闭,具体地,如图1所示,第二进液管路12在该第三共用管路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九电磁阀X9和第二电磁阀X2,如图3所示,第二排液管路32在该第三共用管路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七电磁阀X7和第四电磁阀X4,如图4所示,第二淡水冲洗管路52在该第三共用管路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第八电磁阀X8和第二电磁阀X2;如图2所示,反渗透管路21在第二共用管路的两侧各设置有一个电磁阀X用以控制其开闭,具体地,其在第二共用管路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二电磁阀X2和第六电磁阀X6。
如图2所示并参考图1和图4,第二进液管路12、反渗透管路21、第二淡水冲洗管路52具有第四共用管路,该第四共用管路包含第二共用管路,且包含位于第二共用管路之外的膜组件2以及位于膜组件2和压能回收容器1之间的一个用于该等管路开闭的电磁阀即第二电磁阀X2;第一淡水冲洗管路51和第二淡水冲洗管路52具有共用淡水入口管路,在该共用淡水入口管路上设置有用以控制该等管路的开闭的电磁阀即第八电磁阀X8和一个单向阀即第二单向阀Z2。
如图1至图4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了进行高压保护,压能回收容器1上设置有上述第十电磁阀X10,还设置有机械式泄压阀V1和压力感应表P1,从而在压力感应表P1达到第一预定压力值例如5.5MPa时,第十电磁阀X10打开进行泄压;并在压力感应表P1达到第二预定压力值例如7MPa时,机械式泄压阀V1打开进行泄压;另外,当变频器B1、变频器B2分别检测到高压泵M1和循环泵M2有超载时,则会与PLC控制器通信由 PLC控制控制高压泵M1和循环泵M2停机。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1至图4所示,第一进液管路11和第二进液管路12具有共同的盐水入口120;第一排液管路31和第二排液管路32具有共同的排液出口320;第一淡水冲洗管路51和第二淡水冲洗管路52具有共同的淡水入口520;膜组件2生产的淡水经由总淡水出口24流出。应当理解的是,上述盐水入口120与例如盐水池14连通;上述排液出口320例如与浓水池34连通;上述淡水入口520和总淡水出口24可以与同一淡水池54连通。
另外,应当理解的是,在图1所示的进液过程中,膜组件2不进行反渗透,只是作为水通路,并且,在进液过程中,盐水从膜组件2的总浓水出口26进入膜组件2,接着从膜组件2的总盐水进口22流出,并最终进入压能回收容器1中。
本发明的技术内容技术特点已揭示如上,然而可以理解,在本发明的创作思想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结构作各种变化和改进,包括这里单独披露的或要求保护的技术特征的组合,以及明显地包括这些特征的其它组合。这些变形和/或组合均落入本发明所涉及的技术领域内,并落入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Claims (11)

1.一种压能复合型脱盐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进液:利用高压泵将盐水经由第一进液管路送入压能回收容器,同时利用循环泵将盐水经由第二进液管路送入所述压能回收容器;
2)反渗透:在压能回收容器充满盐水后,利用所述循环泵将所述压能回收容器中的盐水泵送入具有膜组件的反渗透管路进行反渗透处理,并使淡水流出、浓水回流至所述压能回收容器,同时利用高压泵将盐水经由所述第一进液管路补充到所述压能回收容器来维持正常工作的系统压力;
3)排液:步骤2)的反渗透进行预定反渗透时间后,利用所述高压泵经由第一排液管路并同时利用所述循环泵经由第二排液管路将所述压能回收容器中的浓盐水全部排出;
4)重复进行上述步骤1)~3)预定周期;
5)冲洗:分别利用所述循环泵和所述高压泵经由各自对应的第一淡水冲洗管路和第二淡水冲洗管路泵送淡水来对所述压能回收容器和所述膜组件进行冲洗预定冲洗时间,再分别利用所述循环泵和所述高压泵将冲洗后汇入所述压能回收容器中的冲洗水经各自对应的所述第一排液管路和所述第二排液管路排出,并随后重复进行步骤1)~5);
所述第一进液管路、所述第一排液管路、所述第一淡水冲洗管路具有第一共用管路,所述高压泵设置在该第一共用管路上;所述第二进液管路、所述反渗透管路、所述第二排液管路、所述第二淡水冲洗管路具有第二共用管路,所述循环泵设置在该第二共用管路上;所述高压泵为变频高压泵,所述循环泵为变频循环泵;上述各个管路和上述各个泵通过PLC控制器进行自动控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能复合型脱盐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膜组件包括并联设置的多个模组,每个模组具有位于同一膜壳内串联设置的1~3个反渗透膜元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压能复合型脱盐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反渗透膜元件为直径4英寸的反渗透膜,且其最佳给水流量为2~3m3/h;或者,所述反渗透膜元件为直径8英寸的反渗透膜,且其最佳给水流量为8~12m3/h。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压能复合型脱盐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进液管路、所述第一排液管路、所述第一淡水冲洗管路都在所述第一共用管路的两侧各设置有一个电磁阀用以控制该等管路的开闭;所述第二进液管路、所述第二排液管路、所述第二淡水冲洗管路具有第三共用管路,该第三共用管路包含所述第二共用管路,且包含位于所述第二共用管路之外的一个电磁阀以及位于该电磁阀和所述第二共用管路之间的一个单向阀,并且,所述第二进液管路、所述第二排液管路、所述第二淡水冲洗管路都在该第三共用管路的两侧各设置有一个电磁阀用以控制该等管路的开闭;所述反渗透管路在所述第二共用管路的两侧各设置有一个电磁阀用以控制其开闭。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压能复合型脱盐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进液管路、所述反渗透管路、所述第二淡水冲洗管路具有第四共用管路,该第四共用管路包含所述第二共用管路,且包含位于所述第二共用管路之外的所述膜组件以及位于所述膜组件和所述压能回收容器之间的一个用于该等管路开闭的电磁阀;所述第一淡水冲洗管路和所述第二淡水冲洗管路具有共用淡水入口管路,在该共用淡水入口管路上设置有用以控制该等管路的开闭得所述电磁阀和一个单向阀。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压能复合型脱盐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进液管路上按进液方向依次设置有第九电磁阀、所述高压泵、第一常开手动阀、第一电磁阀;所述第一排液管路上按排液方向依次设置有第七电磁阀、所述高压泵、所述第一常开手动阀、第三电磁阀;所述第一淡水冲洗管路上按冲洗方向设置有第八电磁阀、第二单向阀、所述高压泵、所述第一常开手动阀、所述第一电磁阀;所述第二进液管路上按进液方向依次设置有所述第九电磁阀、第五电磁阀、第一单向阀、所述循环泵、第二常开手动阀、所述膜组件、第二电磁阀;所述第二排液管路上按排液方向依次设置有所述第七电磁阀、所述第五电磁阀、所述第一单向阀、所述循环泵、所述第二常开手动阀、第四电磁阀;所述第二淡水冲洗管路上按冲洗方向设置有所述第八电磁阀、所述第二单向阀、所述循环泵、所述第二常开手动阀、所述膜组件、所述第二电磁阀;所述反渗透管路上按反渗透方向设置有所述第二电磁阀、所述膜组件、所述第二常开手动阀、所述循环泵、第六电磁阀;所述压能回收容器上设置有第十电磁阀。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压能复合型脱盐工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1)开始前,所述第一电磁阀、所述第二电磁阀、所述第三电磁阀、所述第四电磁阀、所述第五电磁阀、所述第六电磁阀、所述第七电磁阀、所述第八电磁阀、所述第九电磁阀和所述第十电磁阀为常闭状态;在所述步骤1)中,所述第一电磁阀、所述第二电磁阀、所述第五电磁阀、所述第九电磁阀和所述第十电磁阀处于打开状态,所述第三电磁阀、所述第四电磁阀、所述第六电磁阀、所述第七电磁阀和所述第八电磁阀处于关闭状态,所述高压泵和所述循环泵启动运行,此状态持续第一预定时间。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压能复合型脱盐工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2)中,所述第一电磁阀、所述第二电磁阀、所述第六电磁阀和所述第九电磁阀处于打开状态,所述第三电磁阀、所述第四电磁阀、所述第五电磁阀、所述第七电磁阀、所述第八电磁阀和所述第十电磁阀处于关闭状态,所述高压泵和所述循环泵继续运行,此状态持续第二预定时间。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压能复合型脱盐工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3)中,所述第三电磁阀、所述第四电磁阀、所述第五电磁阀和所述第七电磁阀处于打开状态,所述第一电磁阀、所述第二电磁阀、所述第六电磁阀、所述第八电磁阀、所述第九电磁阀和所述第十电磁阀处于关闭状态,并延时第三预定时间打开所述第十电磁阀,所述高压泵和所述循环泵继续运行,此状态持续第四预定时间;并且,所述步骤4)中的所述预定周期为六个。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压能复合型脱盐工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5)中,所述第一电磁阀、所述第二电磁阀、所述第五电磁阀、所述第八电磁阀和所述第十电磁阀处于打开状态,所述第三电磁阀、所述第四电磁阀、所述第六电磁阀、所述第七电磁阀和所述第九电磁阀处于关闭状态,此状态持续第五预定时间后,所述第三电磁阀、所述第四电磁阀、所述第五电磁阀、所述第七电磁阀和所述第十电磁阀处于打开状态,所述第一电磁阀、所述第二电磁阀、所述第六电磁阀、所述第八电磁阀和所述第九电磁阀处于关闭状态,此状态持续第六预定时间后返回所述步骤1)。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压能复合型脱盐工艺,其特征在于,通过所述PLC控制器对上述各个电磁阀和上述各个泵进行全自动联动控制。
CN202010292536.0A 2020-04-15 2020-04-15 压能复合型脱盐工艺 Active CN11151741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292536.0A CN111517414B (zh) 2020-04-15 2020-04-15 压能复合型脱盐工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292536.0A CN111517414B (zh) 2020-04-15 2020-04-15 压能复合型脱盐工艺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517414A CN111517414A (zh) 2020-08-11
CN111517414B true CN111517414B (zh) 2023-08-18

Family

ID=719021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292536.0A Active CN111517414B (zh) 2020-04-15 2020-04-15 压能复合型脱盐工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517414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526338A (zh) * 2019-09-11 2019-12-03 上海瑜科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压能复合型脱盐机组
CN110526339A (zh) * 2019-09-11 2019-12-03 上海瑜科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压能复合型脱盐工艺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277988Y (zh) * 1996-03-12 1998-04-08 刘德周 自来水净化与纯化装置
CN104190126A (zh) * 2014-09-12 2014-12-10 中冶北方(大连)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压滤工艺及控制系统
CN110486198A (zh) * 2019-07-31 2019-11-22 上海中船三井造船柴油机有限公司 船用egr主机的含碱洗涤水供给装置及方法
CN110526339A (zh) * 2019-09-11 2019-12-03 上海瑜科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压能复合型脱盐工艺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277988Y (zh) * 1996-03-12 1998-04-08 刘德周 自来水净化与纯化装置
CN104190126A (zh) * 2014-09-12 2014-12-10 中冶北方(大连)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压滤工艺及控制系统
CN110486198A (zh) * 2019-07-31 2019-11-22 上海中船三井造船柴油机有限公司 船用egr主机的含碱洗涤水供给装置及方法
CN110526339A (zh) * 2019-09-11 2019-12-03 上海瑜科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压能复合型脱盐工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517414A (zh) 2020-08-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21047417A1 (zh) 压能复合型脱盐工艺
CN106186193A (zh) 反渗透净水器
CN111517414B (zh) 压能复合型脱盐工艺
CN206616075U (zh) 一种纯水回流型节水节能净水机
EP3241807B1 (en) Method for purifying liquid
WO2021047416A1 (zh) 压能复合型脱盐机组
CN210736277U (zh) 压能复合型脱盐机组
CN201280443Y (zh) 换流站工业水预处理设备
CN206069461U (zh) 反渗透净水器
CN207827930U (zh) 一种原水预处理和超滤联合系统
CN207243593U (zh) 净水机
CN206762667U (zh) 反渗透净水器高效节水装置
CN204569582U (zh) 一种智能纯水正反冲及背压调节恒温稳流式反渗透净水机
WO2013134901A1 (zh) 海水淡化处理系统
CN112624389A (zh) 一种可变脉冲废水排放的净水系统及控制方法
CN108101156B (zh) 一种原水预处理和超滤联合系统及其启停控制方法
CN215626966U (zh) 活性酸、碱性离子水发生装置中的水路总成
CN217756970U (zh) 一种碟管式反渗透膜组件集成系统
CN111634975B (zh) 节能型海水淡化工艺
CN206985876U (zh) 一种高效吸附和过滤的富氢净水机
RU22434U1 (ru) Установка для разделения растворов
CN217757007U (zh) 一种mbr膜池
CN217921569U (zh) 一种反渗透膜组件集成系统
CN204569584U (zh) 一种智能纯水正反冲洗及背压调节节水式反渗透净水机
CN215855410U (zh) 一种无中间水箱除盐水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