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515249A - 基于mccr的连轧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基于mccr的连轧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515249A
CN111515249A CN202010293822.9A CN202010293822A CN111515249A CN 111515249 A CN111515249 A CN 111515249A CN 202010293822 A CN202010293822 A CN 202010293822A CN 111515249 A CN111515249 A CN 11151524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lling
thickness
plan
plans
determin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293822.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515249B (zh
Inventor
刘雪莹
丁旭
郭亮
宋海洋
李冬
孙彬涛
李鹏
张少华
孟静潇
王英
赵帅
朱俊超
李楠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ougang Jingtang United Iron and Stee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ougang Jingtang United Iron and Stee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ougang Jingtang United Iron and Steel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ougang Jingtang United Iron and Stee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293822.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515249B/zh
Publication of CN11151524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51524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51524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51524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1MECHANICAL METAL-WORKING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BROLLING OF METAL
    • B21B1/00Metal-rolling methods or mills for making semi-finished products of solid or profiled cross-section; Sequence of operations in milling trains; Layout of rolling-mill plant, e.g. grouping of stands; Succession of passes or of sectional pass alternations
    • B21B1/46Metal-rolling methods or mills for making semi-finished products of solid or profiled cross-section; Sequence of operations in milling trains; Layout of rolling-mill plant, e.g. grouping of stands; Succession of passes or of sectional pass alternations for rolling metal immediately subsequent to continuous cast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1MECHANICAL METAL-WORKING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BROLLING OF METAL
    • B21B37/00Control device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etal-rolling mills or the work produced thereby
    • B21B37/16Control of thickness, width, diameter or other transverse dimensions
    • B21B37/18Automatic gauge control
    • B21B37/20Automatic gauge control in tandem mil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ontrol Of Metal Roll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连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基于MCCR的连轧方法及装置,包括:在执行无头轧制计划的过程中,若生产执行子系统接收到生产控制子系统上报的用于表征生产异常的中断信息,确定无头轧制计划中的板坯在单坯轧制模式下的开轧厚度最小值以及稳定轧制厚度最小值;基于由开轧厚度最小值和稳定轧制厚度最小值构建出的目标轧制厚度范围,确定至少一个轧制厚度跳变层级;按照由厚到薄的顺序,顺次针对每个轧制厚度跳变层级,在备用计划池中查找是否存在对应的备用轧制计划;若存在对应的备用轧制计划,则从对应的备用轧制计划中确定预设数量的备用轧制计划进行轧制;若不存在对应的备用轧制计划,则在轧制厚度跳变层级中任选预设数量的板坯进行轧制。

Description

基于MCCR的连轧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连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基于MCCR的连轧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多模式连续铸轧生产线(Multi-mode Continuous Casting and Rolling,MCCR)最大的特点就是采用三种模式生产。即,无头轧制模式、半无头轧制模式和单坯轧制模式。其中,无头轧制模式由于刚性大,实际生产中计划兑现情况受炼钢、热轧、铸机生产情况限制,经常发生异常。从而,导致计划中断,MCCR产线由无头轧制模式迅速变为单坯轧制模式,无法按原计划厚度规格轧制,产线只能改规。然而,现有技术在改规时,往往任意选择单坯轧制模式的开轧厚度,从而存在浪费过渡料、容易损伤工作辊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提出了本发明以便提供一种克服上述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的基于MCCR的连轧方法及装置。
依据本发明的第一个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MCCR的连轧方法,应用于包含生产执行子系统和生产控制子系统的连轧系统,所述生产执行子系统包含无头轧制计划和备用计划池,所述备用计划池包含多个备用轧制计划,所述方法包括:
在执行所述无头轧制计划的过程中,若所述生产执行子系统接收到所述生产控制子系统上报的用于表征生产异常的中断信息,则,确定所述无头轧制计划中的板坯在单坯轧制模式下的开轧厚度最小值以及稳定轧制厚度最小值;
基于由所述开轧厚度最小值和所述稳定轧制厚度最小值构建出的目标轧制厚度范围,确定至少一个轧制厚度跳变层级;
按照由厚到薄的顺序,顺次针对每个所述轧制厚度跳变层级,在所述备用计划池中查找是否存在对应的备用轧制计划;
若存在对应的备用轧制计划,则从对应的备用轧制计划中确定预设数量的备用轧制计划进行轧制;若不存在对应的备用轧制计划,则在所述轧制厚度跳变层级中任选预设数量的板坯进行轧制。
优选的,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生产控制子系统基于可扩展标记语言消息通讯机制向所述生产执行子系统上报所述中断信息。
优选的,所述确定所述无头轧制计划中的板坯在单坯轧制模式下的开轧厚度最小值以及稳定轧制厚度最小值,包括:
根据所述板坯的卷宽和硬度,确定所述开轧厚度最小值和所述稳定轧制厚度最小值。
优选的,所述确定至少一个轧制厚度跳变层级,包括:
基于所述生产控制子系统中设备的轧制厚度跳变能力,对所述目标轧制厚度范围进行划分,获得一个以上轧制厚度跳变层级,其中,每个所述轧制厚度跳变层级对应一个层级卷厚范围。
优选的,当对应的备用轧制计划的数量大于预设数量时,所述从对应的备用轧制计划中确定预设数量的备用轧制计划进行轧制,包括:
按照由薄到厚的顺序,从对应的备用轧制计划中确定所述预设数量的备用轧制计划进行轧制。
依据本发明的第二个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MCCR的连轧装置,应用于包含生产执行子系统和生产控制子系统的连轧系统,所述生产执行子系统包含无头轧制计划和备用计划池,所述备用计划池包含多个备用轧制计划,所述装置包括:
厚度确定模块,用于在执行所述无头轧制计划的过程中,若所述生产执行子系统接收到所述生产控制子系统上报的用于表征生产异常的中断信息,则,确定所述无头轧制计划中的板坯在单坯轧制模式下的开轧厚度最小值以及稳定轧制厚度最小值;
层级确定模块,用于基于由所述开轧厚度最小值和所述稳定轧制厚度最小值构建出的目标轧制厚度范围,确定至少一个轧制厚度跳变层级;
查找模块,用于按照由厚到薄的顺序,顺次针对每个所述轧制厚度跳变层级,在所述备用计划池中查找是否存在对应的备用轧制计划;
轧制模块,用于若存在对应的备用轧制计划,则从对应的备用轧制计划中确定预设数量的备用轧制计划进行轧制;若不存在对应的备用轧制计划,则在所述轧制厚度跳变层级中任选预设数量的板坯进行轧制。
优选的,所述装置还包括:
上报模块,用于通过所述生产控制子系统基于可扩展标记语言消息通讯机制向所述生产执行子系统上报所述中断信息。
优选的,所述厚度确定模块,包括:
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板坯的卷宽和硬度,确定所述开轧厚度最小值和所述稳定轧制厚度最小值。
依据本发明的第三个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前述第一个方面所述的方法步骤。
依据本发明的第四个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如前述第一个方面所述的方法步骤。
本发明的基于MCCR的连轧方法,应用于包含生产执行子系统和生产控制子系统的连轧系统,生产执行子系统包含无头轧制计划和备用计划池,备用计划池包含多个备用轧制计划。首先,在执行无头轧制计划的过程中,若生产执行子系统接收到生产控制子系统上报的用于表征生产异常的中断信息,则,确定无头轧制计划中的板坯在单坯轧制模式下的开轧厚度最小值以及稳定轧制厚度最小值。接着,基于由开轧厚度最小值和稳定轧制厚度最小值构建出的目标轧制厚度范围,确定至少一个轧制厚度跳变层级。最后,按照由厚到薄的顺序,顺次针对每个轧制厚度跳变层级,在备用计划池中查找是否存在对应的备用轧制计划。若存在对应的备用轧制计划,则从对应的备用轧制计划中确定预设数量的备用轧制计划进行轧制;若不存在对应的备用轧制计划,则在轧制厚度跳变层级中任选预设数量的板坯进行轧制。本发明通过由开轧厚度最小值和稳定轧制厚度最小值构建出的目标轧制厚度范围,确定轧制厚度跳变层级,再基于轧制厚度跳变层级以及备用计划池中存在的对应备用轧制计划,逐级轧制生产,避免了开轧厚度过高导致的过渡料的浪费,降低了过渡料的消耗,同时降低了对工作辊的损害。
上述说明仅是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发明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发明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下文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各种其他的优点和益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变得清楚明了。附图仅用于示出优选实施方式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发明的限制。而且在整个附图中,用相同的参考图形表示相同的部件。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中连轧系统的架构图。
图2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中基于MCCR的连轧方法的流程图。
图3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中优化前后的对比图。
图4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中基于MCCR的连轧装置的结构图。
图5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中计算机设备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公开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例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公开,并且能够将本公开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MCCR的连轧方法,如图1所示,应用于包含生产计划子系统、生产执行子系统和生产控制子系统的连轧系统。
其中,生产计划子系统通常被称为四级系统或PM系统,用于根据生产订单编制轧制计划,并将编制好的轧制计划下发给生产执行子系统。
其中,生产执行子系统通常也被称为三级系统或PES系统,生产执行子系统包含无头轧制计划和备用计划池,无头轧制计划也即采用无头轧制模式的轧制计划。备用计划池包含多个备用轧制计划。无头轧制计划和备用轧制计划的区别在于:无头轧制计划为当前的轧制计划,而备用轧制计划为具有以下作用的轧制计划:在当前的轧制计划出现中断时,为了适应当前的轧制情况,用于替换当前的轧制计划。备用计划池通过多个备用轧制计划汇集形成。
其中,生产控制子系统通常也被称为二级系统,用于基于轧制计划进行生产。生产控制子系统包含对应于铸机二级的板坯计划、对应于跟随炉二级的跟踪信息以及对应于轧机二级的钢卷计划。
需要说明的是,生产计划子系统和生产执行子系统之间通过服务总线通讯,生产执行子系统和生产控制子系统之间通过数据总线通讯。
如图2所示,本发明的基于MCCR的连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201:在执行无头轧制计划的过程中,若生产执行子系统接收到生产控制子系统上报的用于表征生产异常的中断信息,则,确定无头轧制计划中的板坯在单坯轧制模式下的开轧厚度最小值以及稳定轧制厚度最小值。
步骤202:基于由开轧厚度最小值和稳定轧制厚度最小值构建出的目标轧制厚度范围,确定至少一个轧制厚度跳变层级。
步骤203:按照由厚到薄的顺序,顺次针对每个轧制厚度跳变层级,在备用计划池中查找是否存在对应的备用轧制计划。
步骤204:若存在对应的备用轧制计划,则从对应的备用轧制计划中确定预设数量的备用轧制计划进行轧制;若不存在对应的备用轧制计划,则在轧制厚度跳变层级中任选预设数量的板坯进行轧制。
对于步骤201而言,生产控制子系统基于生产执行子系统下发的轧制计划进行轧制生产。若生产控制子系统当前正在执行无头轧制计划,那么,当生产控制子系统出现生产异常的故障时,将会生成中断信息。中断信息用于表征当前的无头轧制计划生产异常。接着,生产控制子系统将中断信息发送给生产执行子系统,连轧系统将从无头轧制模式转换成单坯轧制模式。
进一步来讲,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生产控制子系统基于可扩展标记语言(Extensible Markup Language,XML)消息通讯机制向生产执行子系统上报中断信息,从而不仅可以跨平台和语言,而且具有更高的可读性和稳定性。具体地,若中断发生在L3_Slab_ID板坯位置,那么中断信息可以设计如下:
Figure BDA0002451430780000061
Figure BDA0002451430780000071
进一步来讲,生产执行子系统在接收到生产控制子系统上报的中断信息后,确定无头轧制计划中的板坯在单坯轧制模式下的开轧厚度最小值以及稳定轧制厚度最小值。
对于如何确定开轧厚度最小值,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可以根据板坯的卷宽和硬度,确定开轧厚度最小值。
具体来讲,首先,根据钢材理论硬度计算值对不同钢种进行分类,形成板坯的硬度分组。硬度分组的具体实例见下表1:
Figure BDA0002451430780000072
表1
接着,根据板坯所属的硬度组以及板坯的卷宽,确定单坯轧制模式下板坯的开轧厚度范围。硬度组、卷宽和开轧厚度范围之间的对应关系见下表2:
Figure BDA0002451430780000073
Figure BDA0002451430780000081
表2
根据上表2,在获得板坯所属的硬度组以及板坯的卷宽之后,可以确定出开轧厚度范围T[min,max]。从而,根据开轧厚度范围T[min,max]能够确定出开轧厚度最小值,即T[min,max]中的min。
对于如何确定稳定轧制厚度最小值,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同样可以根据板坯的卷宽和硬度进行确定。与上述确定开轧厚度最小值的方式同理,在确定出硬度分组之后,根据板坯所属的硬度组以及板坯的卷宽,确定单坯轧制模式下板坯的稳定轧制厚度最小值,即单坯轧制模式下稳定轧制的厚度下线(最薄厚度),稳定轧制厚度最小值表征该硬度组和卷宽条件下的板坯在单坯轧制模式下能够稳定轧制的厚度的最小值。硬度组、卷宽和稳定轧制厚度最小值之间的对应关系见下表3:
Figure BDA0002451430780000082
Figure BDA0002451430780000091
表3
其中,针对表3而言,单坯轧制模式下稳定轧制的厚度上线为12.7mm。
在确定出开轧厚度最小值和稳定轧制厚度最小值之后,执行步骤202。在步骤202中,首先,由开轧厚度最小值和稳定轧制厚度最小值组成目标轧制厚度范围。接着,根据目标轧制厚度范围确定轧制厚度跳变层级。具体地,基于所述生产控制子系统中设备的轧制厚度跳变能力,对目标轧制厚度范围进行划分,获得一个以上轧制厚度跳变层级,其中,每个轧制厚度跳变层级对应一个层级卷厚范围。目标轧制厚度范围与轧制厚度跳变层级之间的对应关系见下表4:
Figure BDA0002451430780000092
Figure BDA0002451430780000101
表4
进一步,在确定出轧制厚度跳变层级之后,执行步骤203。在步骤203中,由于每个轧制厚度跳变层级对应一个层级卷厚范围,通过对比各个层级卷厚范围的大小,能够确定出哪个轧制厚度跳变层级对应的卷厚更厚,哪个轧制厚度跳变层级对应的卷厚更薄。进一步,结合步骤203和步骤204而言,根据从厚到薄的顺序,分别针对不同的轧制厚度跳变层级进行轧制处理。而对于每个轧制厚度跳变层级而言,具体的轧制处理过程包括以下步骤:
在备用计划池中查找是否存在与该轧制厚度跳变层级对应的备用轧制计划。若存在,则从查找到的备用轧制计划中确定预设数量的备用轧制计划进行轧制。为了在不浪费过多过渡材的同时尽快调整至轧制薄带钢,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本发明并不会对查找出的所有备用轧制计划均进行轧制,而是仅轧制预设数量的备用轧制计划。另外,为了进一步提高调整效率,当对应的备用轧制计划的数量大于预设数量时,可以按照由薄到厚的顺序,从查找到的所有备用轧制计划中确定出预设数量的备用轧制计划进行轧制。例如,若某一轧制厚度跳变层级对应的层级卷厚范围为[4,5)时,预设数量为2,若查找到4个备用轧制计划,第一备用轧制计划对应卷厚:4.3,第二备用轧制计划对应卷厚:4.5,第三备用轧制计划对应卷厚:4.7,第四备用轧制计划对应卷厚:4.8,那么,仅会对第一备用轧制计划和第二备用轧制计划进行轧制。
进一步,若不存在对应的备用轧制计划,则在轧制厚度跳变层级中任选预设数量的板坯进行轧制。例如,若某一轧制厚度跳变层级对应的层级卷厚范围为[4,5)时,预设数量为2,若备用计划池不存在对应的备用轧制计划,那么,可以任意选择出4.3和4.4的卷厚进行轧制,以实现轧制的过渡。
需要说明的是,基于MCCR的连轧方法可以依托连轧系统中的计划优化模块进行实现,如图1所示。并且,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根据无头轧制计划中板坯的类型确定单坯轧制模式下板坯的类型,两者钢种相同且硬度相同。
本发明通过由开轧厚度最小值和稳定轧制厚度最小值构建出的目标轧制厚度范围,确定轧制厚度跳变层级,再基于轧制厚度跳变层级以及备用计划池中存在的对应备用轧制计划,逐级轧制生产。从而,能够精准地确定出单坯轧制模式下合适的开轧厚度范围(即目标轧制厚度范围),避免了开轧厚度过高导致的过渡料的浪费,降低了过渡料的消耗,同时降低了对工作辊的损害。同时,本发明通过设计备用计划池,在无头轧制计划异常时,动态调整轧制计划,实现了计划的自动优化和替换,不仅大大减少了手工处理的工作量,而且可有效减少计划外产出,将生产效益最大化。本方法可以使用各种编程语言及平台实现,所以通用性很强。采用本发明的方法优化前后的对比图如3所示。
下面将结合一实例对本发明的基于MCCR的连轧方法进行详细说明:
在执行无头轧制计划时,在轧制第10卷时出现了异常,此时生产控制子系统向生产执行子系统上报中断信息。无头轧制计划中的板坯具有以下特征:钢种为Q235,根据表1确定出属于硬度组6,卷宽为1410mm。
进一步,由硬度组6和卷宽为1410mm,根据表2可以确定出开轧厚度范围为5~6,从而,确定出开轧厚度最小值为5mm。同时,由硬度组6和卷宽为1410mm,根据表3可以确定出稳定轧制厚度最小值为4.5mm。
进一步,由开轧厚度最小值为5mm和稳定轧制厚度最小值为4.5mm,可以确定出目标轧制厚度范围为[4.5mm,5mm]。进一步,根据表4可以看出目标轧制厚度范围为[4.5mm,5mm]涵盖序号14和序号15,因此,确定出两个轧制厚度跳变层级,第一个轧制厚度跳变层级对应序号14,第二个轧制厚度跳变层级对应序号15。
进一步,针对第一个轧制厚度跳变层级而言,由于其层级厚度范围为[4,5),因此,在备用计划池中查找是否存在同为Q235钢种、同属于硬度组6且与该范围对应的备用轧制计划。若查找到:第一备用轧制计划对应卷厚:4.3,第二备用轧制计划对应卷厚:4.5,第三备用轧制计划对应卷厚:4.7,而预设数量为2,那么,仅对第一备用轧制计划和第二备用轧制计划进行轧制。针对第二轧制厚度跳变层级而言,由于其层级厚度范围为[5,6.5),因此,在备用计划池中查找是否存在同为Q235钢种、同属于硬度组6且与该范围对应的备用轧制计划,若未查找,则可以从[5,6.5)中任选两个卷厚进行轧制,优选选择卷厚较薄的。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发明第二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MCCR的连轧装置,应用于包含生产执行子系统和生产控制子系统的连轧系统,所述生产执行子系统包含无头轧制计划和备用计划池,所述备用计划池包含多个备用轧制计划,如图4所示,所述装置包括:
厚度确定模块401,用于在执行所述无头轧制计划的过程中,若所述生产执行子系统接收到所述生产控制子系统上报的用于表征生产异常的中断信息,则,确定所述无头轧制计划中的板坯在单坯轧制模式下的开轧厚度最小值以及稳定轧制厚度最小值;
层级确定模块402,用于基于由所述开轧厚度最小值和所述稳定轧制厚度最小值构建出的目标轧制厚度范围,确定至少一个轧制厚度跳变层级;
查找模块403,用于按照由厚到薄的顺序,顺次针对每个所述轧制厚度跳变层级,在所述备用计划池中查找是否存在对应的备用轧制计划;
轧制模块404,用于若存在对应的备用轧制计划,则从对应的备用轧制计划中确定预设数量的备用轧制计划进行轧制;若不存在对应的备用轧制计划,则在所述轧制厚度跳变层级中任选预设数量的板坯进行轧制。
优选的,所述装置还包括:
上报模块,用于通过所述生产控制子系统基于可扩展标记语言消息通讯机制向所述生产执行子系统上报所述中断信息。
优选的,所述厚度确定模块,包括:
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板坯的卷宽和硬度,确定所述开轧厚度最小值和所述稳定轧制厚度最小值。
优选的,所述层级确定模块,包括:
划分单元,用于基于所述生产控制子系统中设备的轧制厚度跳变能力,对所述目标轧制厚度范围进行划分,获得一个以上轧制厚度跳变层级,其中,每个所述轧制厚度跳变层级对应一个层级卷厚范围。
优选的,当对应的备用轧制计划的数量大于预设数量时,所述从对应的备用轧制计划中确定预设数量的备用轧制计划进行轧制,具体为:
按照由薄到厚的顺序,从对应的备用轧制计划中确定所述预设数量的备用轧制计划进行轧制。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发明第三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前述第一实施例所述的方法步骤。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发明第四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设备,如图5所示,为了便于说明,仅示出了与本发明实施例相关的部分,具体技术细节未揭示的,请参照本发明实施例方法部分。该计算机设备可以为包括手机、平板电脑、PDA(Personal DigitalAssistant,个人数字助理)、POS(Point of Sales,销售终端)、车载电脑等任意终端设备,以计算机设备为手机为例:
图5示出的是与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计算机设备相关的部分结构的框图。参考图5,该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501和处理器502。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5中示出的计算机设备结构并不构成对计算机设备的限定,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布置。
下面结合图5对计算机设备的各个构成部件进行具体的介绍:
存储器501可用于存储软件程序以及模块,处理器502通过运行存储在存储器501的软件程序以及模块,从而执行各种功能应用以及数据处理。存储器501可主要包括存储程序区和存储数据区,其中,存储程序区可存储操作系统、至少一个功能所需的应用程序(比如声音播放功能、图像播放功能等)等;存储数据区可存储数据(比如音频数据、电话本等)等。此外,存储器501可以包括高速随机存取存储器,还可以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件、闪存器件、或其他易失性固态存储器件。
处理器502是计算机设备的控制中心,通过运行或执行存储在存储器501内的软件程序和/或模块,以及调用存储在存储器501内的数据,执行各种功能和处理数据。可选的,处理器502可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单元;优选的,处理器502可集成应用处理器和调制解调处理器,其中,应用处理器主要处理操作系统、用户界面和应用程序等,调制解调处理器主要处理无线通信。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该计算机设备所包括的处理器502可以具有前述第一实施例中任一方法步骤所对应的功能。
应该注意的是上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说明而不是对本发明进行限制,并且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的情况下可设计出替换实施例。在权利要求中,不应将位于括号之间的任何参考符号构造成对权利要求的限制。单词“包含”不排除存在未列在权利要求中的元件或步骤。位于元件之前的单词“一”或“一个”不排除存在多个这样的元件。本发明可以借助于包括有若干不同元件的硬件以及借助于适当编程的计算机来实现。在列举了若干装置的单元权利要求中,这些装置中的若干个可以是通过同一个硬件项来具体体现。单词第一、第二、以及第三等的使用不表示任何顺序。可将这些单词解释为名称。

Claims (10)

1.一种基于MCCR的连轧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包含生产执行子系统和生产控制子系统的连轧系统,所述生产执行子系统包含无头轧制计划和备用计划池,所述备用计划池包含多个备用轧制计划,所述方法包括:
在执行所述无头轧制计划的过程中,若所述生产执行子系统接收到所述生产控制子系统上报的用于表征生产异常的中断信息,则,确定所述无头轧制计划中的板坯在单坯轧制模式下的开轧厚度最小值以及稳定轧制厚度最小值;
基于由所述开轧厚度最小值和所述稳定轧制厚度最小值构建出的目标轧制厚度范围,确定至少一个轧制厚度跳变层级;
按照由厚到薄的顺序,顺次针对每个所述轧制厚度跳变层级,在所述备用计划池中查找是否存在对应的备用轧制计划;
若存在对应的备用轧制计划,则从对应的备用轧制计划中确定预设数量的备用轧制计划进行轧制;若不存在对应的备用轧制计划,则在所述轧制厚度跳变层级中任选预设数量的板坯进行轧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生产控制子系统基于可扩展标记语言消息通讯机制向所述生产执行子系统上报所述中断信息。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所述无头轧制计划中的板坯在单坯轧制模式下的开轧厚度最小值以及稳定轧制厚度最小值,包括:
根据所述板坯的卷宽和硬度,确定所述开轧厚度最小值和所述稳定轧制厚度最小值。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至少一个轧制厚度跳变层级,包括:
基于所述生产控制子系统中设备的轧制厚度跳变能力,对所述目标轧制厚度范围进行划分,获得一个以上轧制厚度跳变层级,其中,每个所述轧制厚度跳变层级对应一个层级卷厚范围。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对应的备用轧制计划的数量大于预设数量时,所述从对应的备用轧制计划中确定预设数量的备用轧制计划进行轧制,包括:
按照由薄到厚的顺序,从对应的备用轧制计划中确定所述预设数量的备用轧制计划进行轧制。
6.一种基于MCCR的连轧装置,其特征在于,应用于包含生产执行子系统和生产控制子系统的连轧系统,所述生产执行子系统包含无头轧制计划和备用计划池,所述备用计划池包含多个备用轧制计划,所述装置包括:
厚度确定模块,用于在执行所述无头轧制计划的过程中,若所述生产执行子系统接收到所述生产控制子系统上报的用于表征生产异常的中断信息,则,确定所述无头轧制计划中的板坯在单坯轧制模式下的开轧厚度最小值以及稳定轧制厚度最小值;
层级确定模块,用于基于由所述开轧厚度最小值和所述稳定轧制厚度最小值构建出的目标轧制厚度范围,确定至少一个轧制厚度跳变层级;
查找模块,用于按照由厚到薄的顺序,顺次针对每个所述轧制厚度跳变层级,在所述备用计划池中查找是否存在对应的备用轧制计划;
轧制模块,用于若存在对应的备用轧制计划,则从对应的备用轧制计划中确定预设数量的备用轧制计划进行轧制;若不存在对应的备用轧制计划,则在所述轧制厚度跳变层级中任选预设数量的板坯进行轧制。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上报模块,用于通过所述生产控制子系统基于可扩展标记语言消息通讯机制向所述生产执行子系统上报所述中断信息。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厚度确定模块,包括:
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板坯的卷宽和硬度,确定所述开轧厚度最小值和所述稳定轧制厚度最小值。
9.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5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方法步骤。
10.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5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方法步骤。
CN202010293822.9A 2020-04-15 2020-04-15 基于mccr的连轧方法及装置 Active CN11151524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293822.9A CN111515249B (zh) 2020-04-15 2020-04-15 基于mccr的连轧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293822.9A CN111515249B (zh) 2020-04-15 2020-04-15 基于mccr的连轧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515249A true CN111515249A (zh) 2020-08-11
CN111515249B CN111515249B (zh) 2022-03-18

Family

ID=719028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293822.9A Active CN111515249B (zh) 2020-04-15 2020-04-15 基于mccr的连轧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515249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578973A (zh) * 2021-07-26 2021-11-02 中冶华天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轧钢厂的高速线材生产信息管理系统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7139401A (en) * 1981-02-20 1982-08-28 Sumitomo Metal Ind Ltd Production control method
CN101634839A (zh) * 2009-08-14 2010-01-27 武汉钢铁(集团)公司 一种连铸连轧一体化控制方法
CN104722576A (zh) * 2013-12-23 2015-06-24 Posco公司 用于无头轧制的设备和方法
CN106552831A (zh) * 2016-06-28 2017-04-05 东北大学 一种薄规格热轧带钢的制造方法
CN107695107A (zh) * 2017-11-23 2018-02-16 北京科技大学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双机架粗轧机设定数据的跟踪管理方法
CN108787749A (zh) * 2017-04-28 2018-11-13 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热轧生产计划预警方法
CN109877158A (zh) * 2019-03-01 2019-06-14 武汉钢铁工程技术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csp连铸连轧临时钢卷号自动匹配方法及系统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7139401A (en) * 1981-02-20 1982-08-28 Sumitomo Metal Ind Ltd Production control method
CN101634839A (zh) * 2009-08-14 2010-01-27 武汉钢铁(集团)公司 一种连铸连轧一体化控制方法
CN104722576A (zh) * 2013-12-23 2015-06-24 Posco公司 用于无头轧制的设备和方法
CN106552831A (zh) * 2016-06-28 2017-04-05 东北大学 一种薄规格热轧带钢的制造方法
CN108787749A (zh) * 2017-04-28 2018-11-13 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热轧生产计划预警方法
CN107695107A (zh) * 2017-11-23 2018-02-16 北京科技大学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双机架粗轧机设定数据的跟踪管理方法
CN109877158A (zh) * 2019-03-01 2019-06-14 武汉钢铁工程技术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csp连铸连轧临时钢卷号自动匹配方法及系统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于世果: "薄板坯连铸连轧在我国的发展和新技术的应用", 《钢铁技术》 *
黄可为等: "基于模型的热轧轧制计划排程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上海金属》 *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578973A (zh) * 2021-07-26 2021-11-02 中冶华天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轧钢厂的高速线材生产信息管理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515249B (zh) 2022-03-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045965B (zh) 一种管理应用的方法和移动终端
CN108573355B (zh) 模型更新后替换运行的方法、装置、及业务服务器
CN104142954B (zh) 一种基于频度分区的数据表比对更新方法与装置
CN111515249B (zh) 基于mccr的连轧方法及装置
CN106970921A (zh) 一种数据迁移方法及装置
CN102667669B (zh) 对中央处理单元内的数据进行取样的系统和方法
CN102239473A (zh) 用于并行计算系统的基于能量的时间调度器
CN102279885A (zh) 内存数据库对数据的操作方法及装置
CN116860789A (zh) 一种数据分布优化方法及分布式数据库系统
CN102024051B (zh) 分布式内存数据库数据更新方法
CN108874835A (zh) 信息推送方法及装置
CN102779058A (zh) 界面数据加载装置和界面数据加载方法
CN107346308B (zh) 一种集群系统中数据的调用方法及装置
US20140172365A1 (en) Location Change Detection Based on Ambient Sensor Data
CN102695252B (zh) 第三方定位方法与系统、移动终端
EP1610574A1 (en) Partitioning method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 network with overlapping location areas
US20140344594A1 (en) Cluster system
CN114980182A (zh) 基站控制方法、装置、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12765495B (zh) 获取目标位置的数据处理系统
CN113867955A (zh) 一种服务发现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3176909A (zh) 一种业务处理方法及其系统
JP2011115821A (ja) 冷間圧延機の制御装置
JP2017200034A (ja) 置局設計方法、置局設計装置および置局設計プログラム
CN102117274A (zh) 一种专利检索方法和系统
JPS61235957A (ja) デ−タ制御方式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