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512684A - 用户设备及其无线通信方法 - Google Patents

用户设备及其无线通信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512684A
CN111512684A CN201880081055.6A CN201880081055A CN111512684A CN 111512684 A CN111512684 A CN 111512684A CN 201880081055 A CN201880081055 A CN 201880081055A CN 111512684 A CN111512684 A CN 11151268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lot
pool
stti
user equipment
reg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80081055.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512684B (zh
Inventor
林晖闵
唐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ublication of CN11151268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51268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51268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51268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78Timing of allo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7Inter-user or inter-terminal allo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70Services for machine-to-machine communication [M2M] or machine type communication [MTC]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53Allocation of signaling, i.e. of overhead other than pilot sign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92/00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92/16Interfaces between hierarchically similar devices
    • H04W92/18Interfaces between hierarchically similar devices between terminal devi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提供了一种用户设备及其无线通信方法。用户设备包括存储器和耦合到该存储器的处理器。处理器被配置为经侧行链路接口执行到至少一个第二用户设备的通信,以及利用侧行链路资源池的至少一个侧行链路资源向第二用户设备传输至少一个数据传输块。侧行链路资源池包括基于时隙的传输池和基于非时隙的传输池。时隙中的基于非时隙的传输池包括保护周期(GP)/自动增益控制(AGC)区域和短传输时间间隔(sTTI)区域。sTTI区域包括分成至少两个sTTI的侧行链路数据传输。

Description

用户设备及其无线通信方法
本公开的背景
1.本公开的领域
本公开涉及通信系统领域,更具体地,涉及用户设备及其无线通信方法。
2.相关技术的描述
在长期演进(LTE)无线接入技术中,在下行链路、上行链路和侧行链路(例如经空中接口(Uu)和PC5接口)中的数据传输块(TB)的层1(L1)传输传统上以一个子帧为单位来执行,且该子帧具有1毫秒的固定长度,该1毫秒的固定长度只是第四代(4G)系统中支持的传输时间间隔(TTI)。也就是说,不管数据TB的大小如何,每个TB都经过信道编码、速率匹配、资源元素(RE)映射,并在为TTI持续时间的1毫秒子帧上传输。
由于对经诸如PC5接口的侧行链路接口的数据的紧急传输以支持公共安全、道路安全和关键任务通信的不断增加的需求,端到端通信的数据延迟要求变得非常短。例如,在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3GPP)中,SA-WG1工作项目已经确定并详细制定端到端数据传输的延迟要求,该要求在车辆排队操作中可以短至10ms,对于该要求,如果数据需要从队列的一端传输到另一端,必须覆盖所有的UE信号处理时间、层间通信、L1传输以及中继。作为另一示例,对于完全无人驾驶的操作,例如自动驾驶,邻近的车辆之间的快速和可靠的通信对于道路上的安全驾驶和操纵是至关重要的,且对于这种情况,通信延迟时间要求被定义为5毫秒或更短。从现有的LTE侧行链路技术来看,很难满足这些要求,并且由于如前所述的资源选择机制和固定TTI长度传输,无法保证它可以满足这些要求。因此,这已经引起了在下一代无线通信系统中支持超可靠和低延迟通信(URLLC)的需求的增加。
对于即将到来的和最近开发的第五代新无线(5G-NR)系统,其支持比先前的4G-LTE更长的短控制信令(SCS),5G-NR系统允许更短的传输符号长度,并且使得在无线帧和时隙中更快且更短地传输数据分组的可能性能够实现。然而,如果侧行链路数据传输TTI仍然与5G-NR系统中的14个符号的一个时隙相关联,以及数据TB的重传分散在时隙与时隙之间,这还是仍然不能确保在经PC5接口的NR侧行链路上的数据交互的严格延迟时间要求能够被满足。
发明内容
本公开的目的是提出一种用户设备及其无线通信方法,用于新无线(NR)侧行链路通信的短传输时间间隔(TTI)传输。
在本公开的第一方面,用于无线通信的用户设备包括存储器和耦合到该存储器的处理器。处理器被配置为经侧行链路接口执行到至少一个第二用户设备的通信,以及利用侧行链路资源池的至少一个侧行链路资源向第二用户设备传输至少一个数据传输块。侧行链路资源池包括基于时隙的传输池和基于非时隙的传输池。时隙中的基于非时隙的传输池包括保护周期(GP)/自动增益控制(AGC)区域和短传输时间间隔(sTTI)区域。sTTI区域包括分成至少两个sTTI的侧行链路数据传输。
根据结合本公开的第一方面的实施例,基于时隙的传输池是专用池,以及基于非时隙的传输池是分立的池。
根据结合本公开的第一方面的实施例,基于时隙的传输池和基于非时隙的传输池在侧行链路资源池内是频分复用(FDM)的。
根据结合本公开的第一方面的实施例,基于时隙的传输池和基于非时隙的传输池在侧行链路资源池内是时分复用(TDM)的。
根据结合本公开的第一方面的实施例,GP/AGC区域位于时隙的开始处。
根据结合本公开的第一方面的实施例,GP/AGC区域的范围从一个符号长度到两个符号长度。
根据结合本公开的第一方面的实施例,时隙中的sTTI区域内的至少两个sTTI具有相同的长度,并且至少两个sTTI中的每一个sTTI具有3、4或6个符号长度。
根据结合本公开的第一方面的实施例,至少两个sTTI中的每一个sTTI包括承载侧行链路控制信息(SCI)的物理侧行链路控制信道(PSCCH)和承载数据传输块的物理侧行链路共享信道(PSSCH),PSCCH具有一个符号长度,以及PSSCH具有2、3或5个符号长度。
根据结合本公开的第一方面的实施例,SCI包括在多个符号中的PSSCH的长度、新传输或冗余版本号、调制和编码方案(MCS)等级以及传输块大小(TBS)中的至少一个。
根据结合本公开的第一方面的实施例,新传输或冗余版本号由两个比特表示,以提供包括新传输和三个冗余版本的四个指示。
根据结合本公开的第一方面的实施例,时隙中的基于时隙的传输池包括与GP/AGC区域对齐的第二GP/AGC区域、第二PSCCH和第二PSSCH。
根据结合本公开的第一方面的实施例,时隙内的至少两个sTTI的数量是2、3或4。
根据结合本公开的第一方面的实施例,时隙中的至少两个sTTI的数量不同于下一个时隙中的至少两个sTTI的数量。
根据结合本公开的第一方面的实施例,时隙中的至少两个sTTI的数量与下一个时隙中的至少两个sTTI的数量相同。
根据结合本公开的第一方面的实施例,时隙中的基于时隙的传输池对应于TTI,并且TTI的长度大于sTTI区域的长度。
在本公开的第二方面,用于无线通信的用户设备包括存储器和耦合到该存储器的处理器。该处理器被配置为经侧行链路接口执行到至少一个第二用户设备的通信,利用侧行链路资源池的至少一个侧行链路资源从第二用户设备接收至少一个数据传输块,以及利用侧行链路资源池的至少一个侧行链路资源解码至少一个数据传输块。侧行链路资源池包括基于时隙的传输池和基于非时隙的传输池。时隙中的基于非时隙的传输池包括保护周期(GP)/自动增益控制(AGC)区域和短传输时间间隔(sTTI)区域。sTTI区域包括分成至少两个sTTI的侧行链路数据传输。
根据结合本公开的第二方面的另一实施例,基于时隙的传输池是专用池,以及基于非时隙的传输池是分立的池。
根据结合本公开的第二方面的另一实施例,基于时隙的传输池和基于非时隙的传输池在侧行链路资源池内是频分复用(FDM)的。
根据结合本公开的第二方面的另一实施例,基于时隙的传输池和基于非时隙的传输池在侧行链路资源池内是时分复用(TDM)的。
根据结合本公开的第二方面的另一实施例,GP/AGC区域位于时隙的开始处。
根据结合本公开的第二方面的另一实施例,GP/AGC区域的范围从一个符号长度到两个符号长度。
根据结合本公开的第二方面的另一实施例,时隙中的sTTI区域内的至少两个sTTI具有相同的长度,并且至少两个sTTI中的每一个sTTI具有3、4或6个符号长度。
根据结合本公开的第二方面的另一实施例,至少两个sTTI中的每一个sTTI包括承载侧行链路控制信息(SCI)的物理侧行链路控制信道(PSCCH)和承载数据传输块的物理侧行链路共享信道(PSSCH),PSCCH具有一个符号长度,以及PSSCH具有2、3或5个符号长度。
根据结合本公开的第二方面的另一实施例,SCI包括在多个符号中的PSSCH的长度、新传输或冗余版本号、调制和编码方案(MCS)等级以及传输块大小(TBS)中的至少一个。
根据结合本公开的第二方面的另一实施例,新传输或冗余版本号由两个比特表示,以提供包括新传输和三个冗余版本的四个指示。
根据结合本公开的第二方面的另一实施例,时隙中的基于时隙的传输池包括与GP/AGC区域对齐的第二GP/AGC区域、承载第二SCI的第二PSCCH和第二PSSCH。
根据结合本公开的第二方面的另一实施例,处理器还被配置为利用GP/AGC区域和第二GP/AGC区域中的至少一个来执行发送/接收(Tx/Rx)切换和输入增益控制调整中的至少一个。
根据结合本公开的第二方面的另一实施例,处理器还被配置为针对GP/AGC区域和第二GP/AGC区域,同时执行发送/接收(Tx/Rx)切换和输入增益控制调整。
根据结合本公开的第二方面的另一实施例,处理器还被配置为对具有固定长度的符号的第二PSCCH进行解码,以及提取包括第二PSSCH的调度信息的第二SCI。
根据结合本公开的第二方面的另一实施例,处理器还被配置为对具有固定长度的符号的PSCCH进行解码,以及提取包括PSSCH的调度信息的SCI。
根据结合本公开的第二方面的另一实施例,时隙内的至少两个sTTI的数量是2、3或4。
根据结合本公开的第二方面的另一实施例,时隙中的至少两个sTTI的数量不同于下一个时隙中的至少两个sTTI的数量。
根据结合本公开的第一方面的实施例,时隙中的至少两个sTTI的数量与下一个时隙中的至少两个sTTI的数量相同。
根据结合本公开的第二方面的另一实施例,时隙中的基于时隙的传输池对应于TTI,并且TTI的长度大于sTTI区域的长度。
在本公开的第三方面,一种用户设备的无线通信方法包括:经侧行链路接口执行到至少一个第二用户设备的通信,以及利用侧行链路资源池的至少一个侧行链路资源向第二用户设备传输至少一个数据传输块。侧行链路资源池包括基于时隙的传输池和基于非时隙的传输池。时隙中的基于非时隙的传输池包括保护周期(GP)/自动增益控制(AGC)区域和短传输时间间隔(sTTI)区域。sTTI区域包括分成至少两个sTTI的侧行链路数据传输。
根据结合本公开的第三方面的另一实施例,基于时隙的传输池是专用池,以及基于非时隙的传输池是分立的池。
根据结合本公开的第三方面的另一实施例,基于时隙的传输池和基于非时隙的传输池在侧行链路资源池内是频分复用(FDM)的。
根据结合本公开的第三方面的另一实施例,基于时隙的传输池和基于非时隙的传输池在侧行链路资源池内是时分复用(TDM)的。
根据结合本公开的第三方面的另一实施例,GP/AGC区域位于时隙的开始处。
根据结合本公开的第三方面的另一实施例,GP/AGC区域的范围从一个符号长度到两个符号长度。
根据结合本公开的第三方面的另一实施例,时隙中的sTTI区域内的至少两个sTTI具有相同的长度,并且至少两个sTTI中的每一个sTTI具有3、4或6个符号长度。
根据结合本公开的第三方面的另一实施例,至少两个sTTI中的每一个sTTI包括承载侧行链路控制信息(SCI)的物理侧行链路控制信道(PSCCH)和承载数据传输块的物理侧行链路共享信道(PSSCH),PSCCH具有一个符号长度,以及PSSCH具有2、3或5个符号长度。
根据结合本公开的第三方面的另一实施例,SCI包括在多个符号中的PSSCH的长度、新传输或冗余版本号、调制和编码方案(MCS)等级以及传输块大小(TBS)中的至少一个。
根据结合本公开的第三方面的另一实施例,新传输或冗余版本号由两个比特表示,以提供包括新传输和三个冗余版本的四个指示。
根据结合本公开的第三方面的另一实施例,时隙中的基于时隙的传输池包括与GP/AGC区域对齐的第二GP/AGC区域、第二PSCCH和第二PSSCH。
根据结合本公开的第三方面的另一实施例,时隙内的至少两个sTTI的数量是2、3或4。
根据结合本公开的第三方面的另一实施例,时隙中的至少两个sTTI的数量不同于下一个时隙中的至少两个sTTI的数量。
根据结合本公开的第一方面的实施例,时隙中的至少两个sTTI的数量与下一个时隙中的至少两个sTTI的数量相同。
根据结合本公开的第三方面的另一实施例,时隙中的基于时隙的传输池对应于TTI,并且TTI的长度大于sTTI区域的长度。
在本公开的第四方面,一种用户设备的无线通信方法包括:经侧行链路接口执行到至少一个第二用户设备的通信;利用侧行链路资源池的至少一个侧行链路资源从第二用户设备接收至少一个数据传输块;以及利用侧行链路资源池的至少一个侧行链路资源解码至少一个数据传输块。侧行链路资源池包括基于时隙的传输池和基于非时隙的传输池。时隙中的基于非时隙的传输池包括保护周期(GP)/自动增益控制(AGC)区域和短传输时间间隔(sTTI)区域。sTTI区域包括分成至少两个sTTI的侧行链路数据传输。
根据结合本公开的第四方面的另一实施例,基于时隙的传输池是专用池,以及基于非时隙的传输池是分立的池。
根据结合本公开的第四方面的另一实施例,基于时隙的传输池和基于非时隙的传输池在侧行链路资源池内是频分复用(FDM)的。
根据结合本公开的第四方面的另一实施例,基于时隙的传输池和基于非时隙的传输池在侧行链路资源池内是时分复用(TDM)的。
根据结合本公开的第四方面的另一实施例,GP/AGC区域位于时隙的开始处。
根据结合本公开的第四方面的另一实施例,GP/AGC区域的范围从一个符号长度到两个符号长度。
根据结合本公开的第四方面的另一实施例,时隙中的sTTI区域内的至少两个sTTI具有相同的长度,并且至少两个sTTI中的每一个sTTI具有3、4或6个符号长度。
根据结合本公开的第四方面的另一实施例,至少两个sTTI中的每一个sTTI包括承载侧行链路控制信息(SCI)的物理侧行链路控制信道(PSCCH)和承载数据传输块的物理侧行链路共享信道(PSSCH),PSCCH具有一个符号长度,以及PSSCH具有2、3或5个符号长度。
根据结合本公开的第四方面的另一实施例,SCI包括在多个符号中的PSSCH的长度、新传输或冗余版本号、调制和编码方案(MCS)等级以及传输块大小(TBS)中的至少一个。
根据结合本公开的第四方面的另一实施例,新传输或冗余版本号由两个比特表示,以提供包括新传输和三个冗余版本的四个指示。
根据结合本公开的第四方面的另一实施例,时隙中的基于时隙的传输池包括与GP/AGC区域对齐的第二GP/AGC区域、承载第二SCI的第二PSCCH和第二PSSCH。
根据结合本公开的第四方面的另一实施例,该方法还包括:利用GP/AGC区域和第二GP/AGC区域中的至少一个来执行发送/接收(Tx/Rx)切换和输入增益控制调整中的至少一个。
根据结合本公开的第四方面的另一实施例,该方法还包括:针对GP/AGC区域和第二GP/AGC区域,同时执行发送/接收(Tx/Rx)切换和输入增益控制调整。
根据结合本公开的第四方面的另一实施例,该方法还包括:对具有固定长度的符号的第二PSCCH进行解码,以及提取包括第二PSSCH的调度信息的第二SCI。
根据结合本公开的第四方面的另一实施例,该方法还包括:对具有固定长度的符号的PSCCH进行解码,以及提取包括PSSCH的调度信息的SCI。
根据结合本公开的第四方面的另一实施例,时隙内的至少两个sTTI的数量是2、3或4。
根据结合本公开的第四方面的另一实施例,时隙中的至少两个sTTI的数量不同于下一个时隙中的至少两个sTTI的数量。
根据结合本公开的第一方面的实施例,时隙中的至少两个sTTI的数量与下一个时隙中的至少两个sTTI的数量相同。
根据结合本公开的第四方面的另一实施例,时隙中的基于时隙的传输池对应于TTI,并且TTI的长度大于sTTI区域的长度。
在本公开的实施例中,用户设备及其无线通信方法能够利用短TTI结构和数据重复为NR侧行链路通信提供快速和可靠的数据传输,和/或与在同一无线资源池中的普通TTI传输易于共存和协调运行。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公开的实施例或相关技术,简要介绍将在实施例中说明的以下附图。显然,附图仅仅是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不需要付出的前提下,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是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用于无线通信的用户设备的框图。
图2是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侧行链路资源池的结构图。
图3是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基于非时隙的传输池中的传输时间间隔(TTI)的框图。
图4是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基于非时隙的传输池中的TTI的框图。
图5是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基于非时隙的传输池中的TTI的框图。
图6是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车联万物(V2X)通信的场景。
图7是从用于传输信号的用户设备的操作方面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无线通信方法的流程图。
图8是从用于接收信号的用户设备的操作方面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无线通信方法的流程图。
实施例的详细描述
下文参考附图,通过技术主题、结构特征、实现的目的和效果来详细描述本公开的实施例。具体地,本公开实施例中的术语仅用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不是用于限制本公开。
图1和图2示出了在一些实施例中,用于无线通信的至少一个用户设备(UE)100包括存储器102和耦合到存储器102的处理器104。处理器104被配置为经诸如PC5接口的侧行链路接口执行到至少一个用户设备200的通信,以及利用侧行链路资源池300的至少一个侧行链路资源向至少一个第二用户设备200传输至少一个数据传输块。侧行链路资源池300包括基于时隙的传输池310和基于非时隙的传输池320。时隙中的基于非时隙的传输池320包括保护周期(GP)/自动增益控制(AGC)区域321和短传输时间间隔(sTTI)区域322。sTTI区域322包括分成至少两个sTTI的侧行链路数据传输,使得至少一个用户设备100可以利用短TTI结构,例如sTTI区域322,为新无线(NR)侧行链路通信提供快速和可靠的数据传输。用户设备100可以是用于传输信号的用户设备,以及用户设备200可以是用于接收信号的用户设备。在一些实施例中,用户设备100和用户设备200之间经诸如PC5接口的侧行链路接口的通信可以基于在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3GPP)下开发的长期演进(LTE)侧行链路技术和/或第5代新无线(5G-NR)的无线接入技术。
图1和图2还示出了在一些实施例中,用于无线通信的至少一个用户设备200包括存储器202和耦合到存储器202的处理器204。处理器204被配置为经诸如PC5接口的侧行链路接口执行到至少一个用户设备100的通信,利用侧行链路资源池300的至少一个侧行链路资源从至少一个用户设备100接收至少一个数据传输块,以及利用侧行链路接资源池300的至少一个侧行链路接资源解码至少一个数据传输块。
在一些实施例中,存储器102和202每个都可以包括只读存储器(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M)、闪存、存储卡、存储介质和/或其他存储设备。处理器104和204每个都可以包括专用集成电路(ASIC)、其他芯片组、逻辑电路和/或数据处理设备。处理器104和204每个还都可以包括基带电路以处理射频信号。当采用软件的形式实现实施例时,本文描述的技术可以利用执行本文描述的功能的模块(例如,过程、功能等)来实现。这些模块可以存储在存储器102和202中,并由处理器104和204执行。存储器102和202可以在处理器104和204内部实现,或者在处理器104和204外部实现,在这种情况下,存储器102和202可以通过本领域已知的各种方式通信耦合到处理器104和204。
此外,图1和图2示出了在一些实施例中,基于时隙的传输池310是专用池,而基于非时隙的传输池320是分立的池。基于时隙的传输池310和基于非时隙的传输池320在侧行链路资源池300内是频分复用(FDM)的。
在另一实施例中,基于时隙的传输池310和基于非时隙的传输池320在侧行链路资源池300内是时分复用(TDM)的。
图2还示出了在一些实施例中,GP/AGC区域321位于时隙的开始处。GP/AGC区域321的范围从一个符号长度到两个符号长度。同一时隙内的至少两个sTTI可以是相同数据TB或不同数据TB的重复/重传,并且还可能具有不同的信道编码冗余版本。
传输的每个块中的sTTI区域322可以包含不同数量的sTTI,以及sTTI区域322可以基于数据TB大小、可靠性要求等由用户设备100来决定。一些示例如图3、4和5所示。
图3示出了在一些实施例中,在基于非时隙的传输池320中,在TTI的块330中的sTTI区域322包括四个相等长度331的sTTI。sTTI的传输可用于相同侧行链路数据TB或不同数据TB的初始加重复/重传。例如,由于数据传送的紧迫性和侧行链路资源池300内有限的可用资源,前两个sTTI用于传输数据TB,随后的两个sTTI用于下一个数据TB。每个sTTI包括两个物理信道,如PSCCH和PSSCH。物理信道可以是时域复用(TDM)的。PSCCH可以短至一个符号,以及PSSCH可以具有两个符号的长度。
图4示出了在一些实施例中,在基于非时隙的传输池320中,在TTI的块340中的sTTI区域322包括三个相等长度341的sTTI。sTTI的传输可用于相同侧行链路数据TB或不同数据TB的初始加重复/重传。例如,由于对下一个数据TB的高紧迫性和不太严格的可靠性要求,前两个sTTI用于传输数据TB,随后的一个sTTI用于下一个数据TB。每个sTTI包括两个物理信道,如PSCCH和PSSCH。物理信道可以是时域复用(TDM)的。PSCCH可以短至一个符号,以及PSSCH可以具有三个符号的长度。
图5示出了在一些实施例中,在基于非时隙的传输池320中,在TTI的块350中的sTTI区域322包括四个相等长度351的sTTI。sTTI的传输可用于相同侧行链路数据TB或不同数据TB的初始加重复/重传。例如,两个sTTI利用承载冗余版本0的第一sTTI和承载冗余版本1的第二sTTI,用于传输相同的侧行链路数据TB,以在用户设备200处进行追加合并。每个sTTI包括两个物理信道,如PSCCH和PSSCH。物理信道可以是时域复用(TDM)的。PSCCH可以短至一个符号,以及PSSCH可以具有五个符号的长度。
图2至图4示出了在一些实施例中,时隙中的sTTI区域322内的至少两个sTTI具有相同的长度,并且至少两个sTTI中的每一个sTTI具有3、4或6个符号长度。时隙内的至少两个sTTI的数量是2、3或4。时隙中的至少两个sTTI的数量可以不同于下一个时隙中的至少两个sTTI的数量。在一个实施例中,时隙中的至少两个sTTI的数量可以与下一个时隙中的至少两个sTTI的数量相同。至少两个sTTI中的每一个sTTI包括承载侧行链路控制信息(SCI)的物理侧行链路控制信道(PSCCH)和承载数据传输块的物理侧行链路共享信道(PSSCH),PSCCH具有一个符号长度,以及PSSCH具有2、3或5个符号长度。SCI包括在多个符号中的PSSCH的长度、新传输或冗余版本号、调制和编码方案(MCS)等级以及传输块大小(TBS)中的至少一个。新传输或冗余版本号由两个比特表示,以提供包括新传输和三个冗余版本的四个指示。例如,两比特00用于新传输,两比特01用于冗余版本0,两比特10用于冗余版本1,以及两比特11用于冗余版本2。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基于时隙的传输池310中,传输时间间隔(TTI)(例如正常TTI)的每个块311都具有一个时隙的长度。时隙中的基于时隙的传输池310包括与GP/AGC区域321对齐的第二GP/AGC区域312、第二PSCCH 313和第二PSSCH 314。时隙中的基于时隙的传输池310对应于TTI,并且TTI的长度大于sTTI区域322的长度。第二GP/AGC区域312可以是一到两个符号长度。第二PSCCH 313是控制区域,并且承载用于在随后的第二PSSCH 314中调度数据TB的侧行链路控制信息(SCI)。第二PSSCH 314是数据区域,并且承载相应的数据TB。
图1和图2还示出了在一些实施例中,处理器204还被配置为利用GP/AGC区域321和第二GP/AGC区域312中的至少一个来执行发送/接收(Tx/Rx)切换和输入增益控制调整中的至少一个。另外,处理器204被配置为针对GP/AGC区域321和第二GP/AGC区域312,同时执行发送/接收(Tx/Rx)切换和输入增益控制调整。在一些实施例中,处理器204还被配置为对具有固定长度的符号的第二PSCCH 313进行解码,以及提取包括第二PSSCH 314的调度信息的第二SCI。处理器204还被配置为对具有固定长度的符号(例如在第一sTTI中传输的一个符号)的sTTI区域322的PSCCH进行解码,以及提取SCI,其中该SCI包括用于当前/第一sTTI的sTTI区域322的PSSCH的调度信息(例如,2个符号的长度和MCS等级)和/或相同时隙内用于剩余sTTI的附加信息(例如,sTTI的数量、新传输和冗余版本)。
图6示出了在一些实施例中,用户设备100和用户设备200之间的通信涉及根据版本14的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3GPP)下开发的LTE侧行链路技术和/或5G-NR无线接入技术的车联万物(V2X)通信,其中V2X通信包括车辆到车辆(V2V)、车辆到行人(V2P)和车辆到基础设施/网络(V2I/N)。用户设备100和200经诸如PC5接口的侧行链路接口直接相互通信。
图7从用于传输信号的用户设备100的操作方面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无线通信的方法400。方法400包括:在框402,经侧行链路接口执行到用户设备200的通信,以及在框404,利用侧行链路资源池300的至少一个侧行链路资源向用户设备200传输至少一个数据传输块。侧行链路资源池300包括基于时隙的传输池310和基于非时隙的传输池320。时隙中的基于非时隙的传输池320包括保护周期(GP)/自动增益控制(AGC)区域321和短传输时间间隔(sTTI)区域322。sTTI区域322包括分成至少两个sTTI的侧行链路数据传输,使得用户设备100可以利用短TTI结构,例如sTTI区域322,为新无线(NR)侧行链路通信提供快速和可靠的数据传输。
图8从用于接收信号的用户设备100的操作方面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无线通信的方法500。方法500包括:在框502,经侧行链路接口执行到至少一个用户设备100的通信,在框504,利用侧行链路资源池的至少一个侧行链路资源从用户设备100接收至少一个数据传输块,以及在框506,利用侧行链路接资源池300的至少一个侧行链路资源解码至少一个数据传输块。
在一些实施例中,方法500还包括:利用GP/AGC区域321和第二GP/AGC区域312中的至少一个,执行发送/接收(Tx/Rx)切换和输入增益控制调整中的至少一个,例如同时执行发送/接收(Tx/Rx)切换和输入增益控制调整。方法500还包括:对具有固定长度的符号的第二PSCCH 313进行解码,以及提取包括PSSCH和/或第二PSSCH 314的调度信息的第二SCI。
在本公开的实施例中,用户设备及其无线通信方法能够利用短TTI结构和数据重复为NR侧行链路通信提供快速和可靠的数据传输,和/或与在同一无线资源池中的普通TTI传输易于共存和协调运行。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理解,在本公开的实施例中描述和公开的每个单元、算法和步骤是使用电子硬件或用于计算机的软件和电子硬件的组合来实现的。这些功能是在硬件中运行还是在软件中运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应用的条件和设计要求。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使用不同的方式来实现每个特定应用的功能,而这些实现不应超出本公开的范围。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他/她可以参考上述实施例中的系统、设备和单元的工作过程,因为上述系统、设备和单元的工作过程基本是相同的。为便于描述和简洁,将不再详细描述这些工作过程。
应理解,本公开的实施例中公开的系统、设备和方法可以采用其他方式来实现。上述实施例仅是示例性的。单元的划分仅基于逻辑功能,而在实现中存在其他的划分。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组合或集成在另外的系统中。省略或跳过某些特征也是可能的。另一方面,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耦合、直接耦合或通信耦合通过一些端口、设备或单元采用无论电地、机械或其他类型的形式间接地或通信地都能实现。
作为用于说明的分离部件的单元在物理上是分离的或者不是分离的。用于显示的单元是物理单元或不是物理单元,即,位于一个地方或分布在多个网络单元上。根据实施例的目的使用部分或所有的单元。
此外,每个实施例中的每个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可以是物理上独立的,或者集成在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的一个处理单元中。
如果软件功能单元作为产品实现、使用和销售,其可以被存储在计算机的可读存储介质中。基于这种理解,本公开提出的技术方案可以基本上或部分地实现为软件产品的形式。或者,对传统技术有益的技术方案的一部分可以实现为软件产品的形式。计算机中的软件产品被存储在存储介质中,该存储介质包括用于计算设备(例如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网络设备)运行本公开的实施例所公开的所有或部分步骤的多个命令。存储介质包括USB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M)、软盘或其他能够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尽管已经结合被认为是最实用和优选的实施例描述了本公开,但应当理解,本公开不限于所公开的实施例,而是旨在覆盖在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的最广泛解释的范围的情况下做出的各种布置。

Claims (68)

1.一种用于无线通信的用户设备,包括:
存储器;和
耦合到所述存储器的处理器,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
通过侧行链路接口执行到至少一个第二用户设备的通信;以及
利用侧行链路资源池的至少一个侧行链路资源向所述第二用户设备传输至少一个数据传输块,其中所述侧行链路资源池包括基于时隙的传输池和基于非时隙的传输池,时隙中的所述基于非时隙的传输池包括保护周期GP/自动增益控制AGC区域和短传输时间间隔sTTI区域,所述sTTI区域包括分成至少两个sTTI的侧行链路数据传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户设备,其中所述基于时隙的传输池是专用池,以及所述基于非时隙的传输池是分立的池。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户设备,其中,所述基于时隙的传输池和所述基于非时隙的传输池在所述侧行链路资源池内是频分复用FDM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户设备,其中,所述基于时隙的传输池和所述基于非时隙的传输池在所述侧行链路资源池内是时分复用TDM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户设备,其中,所述GP/AGC区域位于所述时隙的开始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户设备,其中,所述GP/AGC区域的范围从一个符号长度到两个符号长度。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户设备,其中,所述时隙中的所述sTTI区域内的所述至少两个sTTI具有相同的长度,并且所述至少两个sTTI中的每一个sTTI具有3、4或6个符号长度。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户设备,其中,所述至少两个sTTI中的每一个sTTI包括承载侧行链路控制信息SCI的物理侧行链路控制信道PSCCH和承载所述数据传输块的物理侧行链路共享信道PSSCH,所述PSCCH具有一个符号长度,以及所述PSSCH具有2、3或5个符号长度。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用户设备,其中,所述SCI包括在多个符号中的所述PSSCH的长度、新传输或冗余版本号、调制和编码方案MCS等级以及传输块大小TBS中的至少一个。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用户设备,其中,所述新传输或冗余版本号由两个比特表示,以提供包括新传输和三个冗余版本的四个指示。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用户设备,其中所述时隙中的所述基于时隙的传输池包括与所述GP/AGC区域对齐的第二GP/AGC区域、第二PSCCH和第二PSSCH。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户设备,其中所述时隙内的所述至少两个sTTI的数量是2、3或4。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户设备,其中所述时隙中的所述至少两个sTTI的数量不同于下一个时隙中的所述至少两个sTTI的数量。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户设备,其中所述时隙中的所述至少两个sTTI的数量与下一个时隙中的所述至少两个sTTI的数量相同。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户设备,其中所述时隙中的所述基于时隙的传输池对应于TTI,并且所述TTI的长度大于所述sTTI区域的长度。
16.一种用于无线通信的用户设备,包括:
存储器;和
耦合到所述存储器的处理器,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
通过侧行链路接口执行到至少一个第二用户设备的通信;
利用侧行链路资源池的至少一个侧行链路资源从所述第二用户设备接收至少一个数据传输块,其中所述侧行链路资源池包括基于时隙的传输池和基于非时隙的传输池,时隙中的所述基于非时隙的传输池包括保护周期GP/自动增益控制AGC区域和短传输时间间隔sTTI区域,所述sTTI区域包括分成至少两个sTTI的侧行链路数据传输;以及
利用所述侧行链路资源池的所述至少一个侧行链路资源解码所述至少一个数据传输块。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用户设备,其中所述基于时隙的传输池是专用池,以及所述基于非时隙的传输池是分立的池。
18.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用户设备,其中,所述基于时隙的传输池和所述基于非时隙的传输池在所述侧行链路资源池内是频分复用FDM的。
19.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用户设备,其中,所述基于时隙的传输池和所述基于非时隙的传输池在所述侧行链路资源池内是时分复用TDM的。
20.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用户设备,其中,所述GP/AGC区域位于所述时隙的开始处。
21.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用户设备,其中,所述GP/AGC区域的范围从一个符号长度到两个符号长度。
22.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用户设备,其中,所述时隙中的所述sTTI区域内的所述至少两个sTTI具有相同的长度,并且所述至少两个sTTI中的每一个sTTI具有3、4或6个符号长度。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用户设备,其中,所述至少两个sTTI中的每一个sTTI包括承载侧行链路控制信息SCI的物理侧行链路控制信道PSCCH和承载所述数据传输块的物理侧行链路共享信道PSSCH,所述PSCCH具有一个符号长度,以及所述PSSCH具有2、3或5个符号长度。
2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用户设备,其中,所述SCI包括在多个符号中的所述PSSCH的长度、新传输或冗余版本号、调制和编码方案MCS等级以及传输块大小TBS中的至少一个。
25.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用户设备,其中,所述新传输或冗余版本号由两个比特表示,以提供包括新传输和三个冗余版本的四个指示。
26.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用户设备,其中所述时隙中的所述基于时隙的传输池包括与所述GP/AGC区域对齐的第二GP/AGC区域、承载第二SCI的第二PSCCH、以及第二PSSCH。
27.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用户设备,其中所述处理器还被配置为利用所述GP/AGC区域和所述第二GP/AGC区域中的至少一个来执行发送/接收Tx/Rx切换和输入增益控制调整中的至少一个。
28.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用户设备,其中所述处理器还被配置为针对所述GP/AGC区域和所述第二GP/AGC区域,同时执行发送/接收Tx/Rx切换和输入增益控制调整。
29.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用户设备,其中,所述处理器还被配置为对具有固定长度的符号的所述第二PSCCH进行解码,以及提取包括所述第二PSSCH的调度信息的所述第二SCI。
30.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用户设备,其中,所述处理器还被配置为对具有固定长度的符号的所述PSCCH进行解码,以及提取包括所述PSSCH的调度信息的所述SCI。
31.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用户设备,其中所述时隙内的所述至少两个sTTI的数量是2、3或4。
32.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用户设备,其中所述时隙中的所述至少两个sTTI的数量不同于下一个时隙中的所述至少两个sTTI的数量。
33.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用户设备,其中所述时隙中的所述至少两个sTTI的数量与下一个时隙中的所述至少两个sTTI的数量相同。
34.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用户设备,其中所述时隙中的所述基于时隙的传输池对应于TTI,并且所述TTI的长度大于所述sTTI区域的长度。
35.一种用户设备的无线通信方法,包括:
通过侧行链路接口执行到至少一个第二用户设备的通信;以及
利用侧行链路资源池的至少一个侧行链路资源向所述第二用户设备传输至少一个数据传输块,其中所述侧行链路资源池包括基于时隙的传输池和基于非时隙的传输池,时隙中的所述基于非时隙的传输池包括保护周期GP/自动增益控制AGC区域和短传输时间间隔sTTI区域,所述sTTI区域包括分成至少两个sTTI的侧行链路数据传输。
36.根据权利要求35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基于时隙的传输池是专用池,以及所述基于非时隙的传输池是分立的池。
37.根据权利要求35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基于时隙的传输池和所述基于非时隙的传输池在所述侧行链路资源池内是频分复用FDM的。
38.根据权利要求35所述的方法,所述基于时隙的传输池和所述基于非时隙的传输池在所述侧行链路资源池内是时分复用TDM的。
39.根据权利要求35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GP/AGC区域位于所述时隙的开始处。
40.根据权利要求35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GP/AGC区域的范围从一个符号长度到两个符号长度。
41.根据权利要求35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时隙中的所述sTTI区域内的所述至少两个sTTI具有相同的长度,并且所述至少两个sTTI中的每一个sTTI具有3、4或6个符号长度。
42.根据权利要求4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至少两个sTTI中的每一个sTTI包括承载侧行链路控制信息SCI的物理侧行链路控制信道PSCCH和承载所述数据传输块的物理侧行链路共享信道PSSCH,所述PSCCH具有一个符号长度,以及所述PSSCH具有2、3或5个符号长度。
43.根据权利要求4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SCI包括在多个符号中的所述PSSCH的长度、新传输或冗余版本号、调制和编码方案MCS等级以及传输块大小TBS中的至少一个。
44.根据权利要求43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新传输或冗余版本号由两个比特表示,以提供包括新传输和三个冗余版本的四个指示。
45.根据权利要求4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时隙中的所述基于时隙的传输池包括与所述GP/AGC区域对齐的第二GP/AGC区域、第二PSCCH和第二PSSCH。
46.根据权利要求35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时隙内的所述至少两个sTTI的数量是2、3或4。
47.根据权利要求35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时隙中的所述至少两个sTTI的数量不同于下一个时隙中的所述至少两个sTTI的数量。
48.根据权利要求35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时隙中的所述至少两个sTTI的数量与下一个时隙中的所述至少两个sTTI的数量相同。
49.根据权利要求35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时隙中的所述基于时隙的传输池对应于TTI,并且所述TTI的长度大于所述sTTI区域的长度。
50.一种用户设备的无线通信方法,包括:
通过侧行链路接口执行到至少一个第二用户设备的通信;
利用侧行链路资源池的至少一个侧行链路资源从所述第二用户设备接收至少一个数据传输块,其中所述侧行链路资源池包括基于时隙的传输池和基于非时隙的传输池,时隙中的所述基于非时隙的传输池包括保护周期GP/自动增益控制AGC区域和短传输时间间隔sTTI区域,所述sTTI区域包括分成至少两个sTTI的侧行链路数据传输;以及
利用所述侧行链路资源池的所述至少一个侧行链路资源解码所述至少一个数据传输块。
51.根据权利要求50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基于时隙的传输池是专用池,以及所述基于非时隙的传输池是分立的池。
52.根据权利要求50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基于时隙的传输池和所述基于非时隙的传输池在所述侧行链路资源池内是频分复用FDM的。
53.根据权利要求50所述的方法,所述基于时隙的传输池和所述基于非时隙的传输池在所述侧行链路资源池内是时分复用TDM的。
54.根据权利要求50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GP/AGC区域位于所述时隙的开始处。
55.根据权利要求50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GP/AGC区域的范围从一个符号长度到两个符号长度。
56.根据权利要求50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时隙中的所述sTTI区域内的所述至少两个sTTI具有相同的长度,并且所述至少两个sTTI中的每一个sTTI具有3、4或6个符号长度。
57.根据权利要求56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至少两个sTTI中的每一个sTTI包括承载侧行链路控制信息SCI的物理侧行链路控制信道PSCCH和承载所述数据传输块的物理侧行链路共享信道PSSCH,所述PSCCH具有一个符号长度,以及所述PSSCH具有2、3或5个符号长度。
58.根据权利要求57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SCI包括在多个符号中的所述PSSCH的长度、新传输或冗余版本号、调制和编码方案MCS等级以及传输块大小TBS中的至少一个。
59.根据权利要求58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新传输或冗余版本号由两个比特表示,以提供包括新传输和三个冗余版本的四个指示。
60.根据权利要求57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时隙中的所述基于时隙的传输池包括与所述GP/AGC区域对齐的第二GP/AGC区域、承载第二SCI的第二PSCCH、以及第二PSSCH。
61.根据权利要求60所述的方法,还包括:利用所述GP/AGC区域和所述第二GP/AGC区域中的至少一个来执行发送/接收Tx/Rx切换和输入增益控制调整中的至少一个。
62.根据权利要求61所述的方法,还包括:针对所述GP/AGC区域和所述第二GP/AGC区域,同时执行发送/接收Tx/Rx切换和输入增益控制调整。
63.根据权利要求60所述的方法,还包括:对具有固定长度的符号的所述第二PSCCH进行解码,以及提取包括所述第二PSSCH的调度信息的所述第二SCI。
64.根据权利要求57所述的方法,还包括:对具有固定长度的符号的所述PSCCH进行解码,以及提取包括所述PSSCH的调度信息的所述SCI。
65.根据权利要求50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时隙内的所述至少两个sTTI的数量是2、3或4。
66.根据权利要求50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时隙中的所述至少两个sTTI的数量不同于下一个时隙中的所述至少两个sTTI的数量。
67.根据权利要求50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时隙中的所述至少两个sTTI的数量与下一个时隙中的所述至少两个sTTI的数量相同。
68.根据权利要求50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时隙中的所述基于时隙的传输池对应于TTI,并且所述TTI的长度大于所述sTTI区域的长度。
CN201880081055.6A 2018-02-05 2018-02-05 用户设备及其无线通信方法 Active CN11151268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CN2018/075324 WO2019148506A1 (en) 2018-02-05 2018-02-05 User equipment and method of wireless communication of same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512684A true CN111512684A (zh) 2020-08-07
CN111512684B CN111512684B (zh) 2023-04-18

Family

ID=674785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80081055.6A Active CN111512684B (zh) 2018-02-05 2018-02-05 用户设备及其无线通信方法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1512684B (zh)
WO (1) WO2019148506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1060953A1 (ko) * 2019-09-27 2021-04-01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통신시스템에서 sci 전송 관련 ue의 동작 방법
US20230050353A1 (en) * 2020-01-22 2023-02-16 Nec Corporation Methods for communication, terminal device, network device, and computer readable media
JP7125521B2 (ja) * 2020-03-17 2022-08-24 華碩電腦股▲ふん▼有限公司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けるデバイス・ツー・デバイスサイドリンクリソース選択のための方法および装置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620629A (zh) * 2012-09-12 2015-05-1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用于自适应发送时间间隔(tti)结构的系统和方法
CN104703224A (zh) * 2015-04-09 2015-06-10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用于d2d通信的资源配置方法、装置和终端
WO2017011079A1 (en) * 2015-07-16 2017-01-19 Qualcomm Incorporated Low latency device-to-device communication
WO2017038892A1 (ja) * 2015-09-02 2017-03-09 株式会社Nttドコモ ユーザ端末、無線基地局及び無線通信方法
WO2017171398A1 (en) * 2016-03-29 2017-10-05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figuring frame structure for new radio access technology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WO2017171351A2 (ko) * 2016-03-29 2017-10-05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스케줄링 방법 및 장치
WO2018016157A1 (en) * 2016-07-18 2018-01-25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Corporation Of America Improved support of quality of service for v2x transmissions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3207752B1 (en) * 2014-11-17 2020-04-29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A device for receiving a communication signal, a device for sending a communication signal, and a method
EP3267747B1 (en) * 2015-03-06 2020-12-16 Nec Corporation Reduced latency from the transmission of a scheduling request to the completion of ul data transmission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620629A (zh) * 2012-09-12 2015-05-1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用于自适应发送时间间隔(tti)结构的系统和方法
CN104703224A (zh) * 2015-04-09 2015-06-10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用于d2d通信的资源配置方法、装置和终端
WO2017011079A1 (en) * 2015-07-16 2017-01-19 Qualcomm Incorporated Low latency device-to-device communication
WO2017038892A1 (ja) * 2015-09-02 2017-03-09 株式会社Nttドコモ ユーザ端末、無線基地局及び無線通信方法
WO2017171398A1 (en) * 2016-03-29 2017-10-05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figuring frame structure for new radio access technology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WO2017171351A2 (ko) * 2016-03-29 2017-10-05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스케줄링 방법 및 장치
WO2018016157A1 (en) * 2016-07-18 2018-01-25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Corporation Of America Improved support of quality of service for v2x transmissions

Non-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HUAWEI等: "R1-1704279 \"Discussion on supporting short TTI for R15 sidelink\"", 《3GPP TSG_RAN\\WG1_RL1》 *
HUAWEI等: "R1-1707006 \"Short TTI solutions for R15 sidelink\"", 《3GPP TSG_RAN\\WG1_RL1》 *
ZTE CORPORATION: "R2-1708511 \"Consideration on short TTI based PC5 operation\"", 《3GPP TSG_RAN\\WG2_RL2》 *
ZTE: "R1-1707777 \"Discussion on Short TTI with eV2X\"", 《3GPP TSG_RAN\\WG1_RL1》 *
ZTE等: "R1-1704655 \"Discussion on Short TTI with V2X\"", 《3GPP TSG_RAN\\WG1_RL1》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512684B (zh) 2023-04-18
WO2019148506A1 (en) 2019-08-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420664B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viding different services in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EP1980042B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veying control channel information in ofdma systems
CN114430539B (zh) 用户设备、基站以及其车到万物通信方法
CN113411171B (zh) 数据传输方法及设备
CN109075906A (zh) 传输数据的方法和装置
CN103891378A (zh) 在lte tdd系统中通知ul/dl配置
CN111512684B (zh) 用户设备及其无线通信方法
CN102318422A (zh) 上行链路半静态调度显式释放肯定应答传输
CN101616492B (zh) 上行应答消息反馈方法
CN111480382B (zh) 用户设备及其无线通信方法
CN111699645A (zh) 通信方法及装置
CN113472489A (zh) 信息传输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9937553B (zh) 上行链路控制信息复用
CN115428548A (zh) 用于解决无线网络中的传输冲突的方法及系统
CN101399647A (zh) 配置混合自动重传请求指示信道的方法
CN108259150B (zh) 一种信息传输方法及装置
WO2021029124A1 (ja) 送信装置、受信装置、送信方法及び受信方法
CN115552826A (zh) 多阶段调度
CN110611554B (zh) 反馈信息的传输方法和装置
CN113271179A (zh) 混合自动重传请求确认码本的反馈方法及装置
CN111480379B (zh) 用户设备及其无线通信方法
RU2702725C1 (ru) Способ и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передачи информации
EP3527023B1 (en) Methods and devices for transmitting/receiving scheduling commands
WO2021022409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overhead reduction for configured grant based uplink transmission
CN116097609A (zh) 一种通信方法和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