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512393B - 计算机可读记录介质、显示方法以及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计算机可读记录介质、显示方法以及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512393B
CN111512393B CN201880081843.5A CN201880081843A CN111512393B CN 111512393 B CN111512393 B CN 111512393B CN 201880081843 A CN201880081843 A CN 201880081843A CN 111512393 B CN111512393 B CN 11151239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pace
sleep
suitability
environment
tim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80081843.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512393A (zh
Inventor
山地隆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jitsu Ltd
Original Assignee
Fujitsu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jitsu Ltd filed Critical Fujitsu Ltd
Publication of CN11151239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51239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51239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51239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103Detecting, measuring or recording devices for testing the shape, pattern, colour, size or movement of the body or parts thereof,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 A61B5/11Measuring movement of the entire body or parts thereof, e.g. head or hand tremor, mobility of a limb
    • A61B5/1118Determining activity level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48Other medical applications
    • A61B5/4806Sleep evaluation
    • A61B5/4815Sleep quality
    • GPHYSICS
    • G16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 FIELDS
    • G16HHEALTHCARE INFORMATICS,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HANDLING OR PROCESSING OF MEDICAL OR HEALTHCARE DATA
    • G16H50/00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medical diagnosis, medical simulation or medical data mining;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detecting, monitoring or modelling epidemics or pandemics
    • G16H50/30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medical diagnosis, medical simulation or medical data mining;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detecting, monitoring or modelling epidemics or pandemics for calculating health indices; for individual health risk assessment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103Detecting, measuring or recording devices for testing the shape, pattern, colour, size or movement of the body or parts thereof,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 A61B5/11Measuring movement of the entire body or parts thereof, e.g. head or hand tremor, mobility of a limb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16Devices for psychotechnics; Testing reaction times ; Devices for evaluating the psychological state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48Other medical applications
    • A61B5/4806Sleep evaluation
    • A61B5/4809Sleep detection, i.e. determining whether a subject is asleep or not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68Arrangements of detecting, measuring or recording means, e.g. sensors, in relation to patient
    • A61B5/6801Arrangements of detecting, measuring or recording means, e.g. sensors, in relation to patient specially adapted to be attached to or worn on the body surface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68Arrangements of detecting, measuring or recording means, e.g. sensors, in relation to patient
    • A61B5/6887Arrangements of detecting, measuring or recording means, e.g. sensors, in relation to patient mounted on external non-worn devices, e.g. non-medical devices
    • A61B5/6889Room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50/00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implementation of business processes of specific business sectors, e.g. utilities or tourism
    • G06Q50/10Services
    • GPHYSICS
    • G16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 FIELDS
    • G16HHEALTHCARE INFORMATICS,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HANDLING OR PROCESSING OF MEDICAL OR HEALTHCARE DATA
    • G16H10/00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handling or processing of patient-related medical or healthcare data
    • G16H10/60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handling or processing of patient-related medical or healthcare data for patient-specific data, e.g. for electronic patient records
    • GPHYSICS
    • G16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 FIELDS
    • G16HHEALTHCARE INFORMATICS,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HANDLING OR PROCESSING OF MEDICAL OR HEALTHCARE DATA
    • G16H20/00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rapies or health-improving plans, e.g. for handling prescriptions, for steering therapy or for monitoring patient compliance
    • G16H20/70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rapies or health-improving plans, e.g. for handling prescriptions, for steering therapy or for monitoring patient compliance relating to mental therapies, e.g. psychological therapy or autogenous training
    • GPHYSICS
    • G16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 FIELDS
    • G16HHEALTHCARE INFORMATICS,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HANDLING OR PROCESSING OF MEDICAL OR HEALTHCARE DATA
    • G16H40/00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agement or administration of healthcare resources or facilities;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agement or operation of medical equipment or devices
    • G16H40/60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agement or administration of healthcare resources or facilities;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agement or operation of medical equipment or devices for the operation of medical equipment or devic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256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operational features of apparatus; Accessories for medical measuring apparatus
    • A61B2560/02Operational features
    • A61B2560/0242Operational features adapted to measure environmental factors, e.g. temperature, pollution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48Other medical applications
    • A61B5/4806Sleep evaluation
    • A61B5/4812Detecting sleep stages or cycles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Patholog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Surgery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Biophysics (AREA)
  • Primary Health Care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Epidemiology (AREA)
  • Tourism & Hospitality (AREA)
  • Child & Adolescent Psychology (AREA)
  • Social Psychology (AREA)
  • Psychology (AREA)
  • Psychiatry (AREA)
  • Hospice & Palliative Care (AREA)
  • Developmental Disabilities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Anesthesiology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Oral & Maxillofacial Surgery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Dentistry (AREA)
  • Economics (AREA)
  • Human Resources & Organizations (AREA)
  • Marketing (AREA)
  • Physiology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Data Mining & Analysis (AREA)
  • Educational Technology (AREA)
  • Measurement Of The Respiration, Hearing Ability, Form, And Blood Characteristics Of Living Organisms (AREA)

Abstract

显示装置(101)获取由设置于对象者(110)睡觉的空间(120)的传感器(102)检测到的与空间(120)相关的数据。显示装置(101)在基于获取到的来自传感器(102)的数据来评价空间(120)作为睡眠环境的适合度并以时间序列显示时,当在对象者(110)的睡眠区间包含与日出或者日落相关的时刻的情况下,在该时刻的前后切换适合度的评价基准。

Description

计算机可读记录介质、显示方法以及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程序、显示方法以及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为了提高睡眠质量,有进行关于睡眠环境的咨询的服务。例如,有要求顾客将当前的睡眠时间、生活习惯等填入规定的调查表,工作人员根据调查表中填写的内容找到改善点,并对顾客进行建议的服务。
作为现有技术,存在监视与躺在床上的用户的睡眠质量相关的一个以上的客观参数,并经由便携式装置来从清醒时的用户接收关于认知能力以及/或者精神运动能力的客观测试数据的反馈的系统。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1-36649号公报
专利文献2:国际公开第2016/067449号
专利文献3:国际公开第2017/168495号
然而,在现有技术中,难以评价睡眠的空间作为睡眠环境的适合性。例如,在进行关于睡眠环境的咨询时,若不能适当地评价顾客睡眠的空间作为睡眠环境的适合性,则不能够进行用于提高睡眠质量的适当建议。
发明内容
在一方面,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考虑睡眠区间中的日出或者日落所引起的环境变化来评价空间作为睡眠环境的适合性。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提供了一种显示程序,获取由设置于对象者睡眠的空间的第一传感器检测到的与上述空间相关的数据,在基于获取到的上述数据,评价并以时间序列显示上述空间的作为睡眠环境的适合度时,当在上述对象者的睡眠区间包含与日出或者日落相关的时刻的情况下,在上述时刻的前后切换适合度的评价基准。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能够考虑睡眠区间中的日出或者日落所引起的环境变化来评价空间作为睡眠环境的适合性。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显示方法的一实施例的说明图。
图2是表示睡眠环境解析系统200的系统构成例的说明图。
图3是表示显示装置101的硬件构成例的框图。
图4是表示店铺信息DB400的存储内容的一个例子的说明图。
图5是表示环境传感器信息DB500的存储内容的一个例子的说明图。
图6是表示温度阈值表600的存储内容的一个例子的说明图。
图7是表示湿度阈值表700的存储内容的一个例子的说明图。
图8是表示照度阈值表800的存储内容的一个例子的说明图。
图9是表示声压阈值表900的存储内容的一个例子的说明图。
图10是表示显示装置101的功能性构成例的框图。
图11是关于睡眠效率的说明图。
图12是表示评价结果表1200的存储内容的一个例子的说明图。
图13是表示综合评价表1300的存储内容的一个例子的说明图。
图14是表示环境解析画面1400的画面例的说明图(其1)。
图15是表示环境解析画面1400的画面例的说明图(其2)。
图16是表示环境解析画面1400的画面例的说明图(其3)。
图17是表示显示装置101的显示控制处理顺序的一个例子的流程图。
图18是表示季节决定处理的具体处理顺序的一个例子的流程图。
图19是表示环境解析处理的具体处理顺序的一个例子的流程图(其1)。
图20是表示环境解析处理的具体处理顺序的一个例子的流程图(其2)。
图21是表示睡眠区间环境解析处理(有日出)的具体处理顺序的一个例子的流程图。
图22是表示睡眠区间环境解析处理(无日出)的具体处理顺序的一个例子的流程图。
图23是表示入睡前区间环境解析处理的具体处理顺序的一个例子的流程图。
图24是表示起床后区间环境解析处理的具体处理顺序的一个例子的流程图。
图25是表示生活区间环境解析处理的具体处理顺序的一个例子的流程图。
图26是表示温度判定处理(前半)的具体处理顺序的一个例子的流程图。
图27是表示湿度判定处理(前半)的具体处理顺序的一个例子的流程图。
图28是表示声压判定处理的具体处理顺序的一个例子的流程图。
图29是表示声压判定处理(入睡前)的具体处理顺序的一个例子的流程图。
图30是表示声压判定处理(起床后)的具体处理顺序的一个例子的流程图。
图31是表示照度判定处理(有日出)的具体处理顺序的一个例子的流程图。
图32是表示照度判定处理(无日出)的具体处理顺序的一个例子的流程图。
图33是表示照度判定处理(入睡前)的具体处理顺序的一个例子的流程图。
图34是表示照度判定处理(起床后)的具体处理顺序的一个例子的流程图。
图35是表示综合评价处理的具体处理顺序的一个例子的流程图。
图36是表示显示装置101的睡眠区间确定处理顺序的一个例子的流程图。
图37是表示显示装置101的日出、日落时刻计算处理顺序的一个例子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所涉及的显示程序、显示方法以及显示装置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方式)
图1是表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显示方法的一实施例的说明图。在图1中,显示装置101是以时间序列显示对象者睡眠的空间作为睡眠环境的适合度的计算机。对象者是在解析睡眠环境的空间睡眠的人。对象者睡眠的空间例如是对象者自己家的寝室、工作单位的午睡室、住宿设施的寝室等。另外,作为睡眠环境的适合度是指表示是有多适合睡眠的环境的指标。
这里,在改善睡眠环境时,适当地评价对象者睡眠的空间作为睡眠环境的适合性很重要。空间作为睡眠环境的适合性例如能够通过空间的温度、湿度、亮度、声音的大小等评价。
例如,若寝室较亮,则人即使在睡眠中也能感知到该光,呈睡眠质量降低的趋势。因此,能够通过空间的亮度评价有多适合睡眠。另外,若温度过高,则变得难以入睡,呈睡眠质量降低的趋势。因此,能够通过空间的温度来评价有多适合睡眠。
然而,有时在睡眠中会迎来日出、日落。若迎来日出,则由于太阳光而室内呈变亮的趋势。因此,若与日出前相同地评价日出后的适合性,则呈差评的趋势。另外,若迎来日落,则太阳下沉而室内呈变暗的趋势。因此,若以与日落后相同的基准评价日落前的适合性,则呈差评的趋势。
但是,可以说根据日出、日落变亮或变暗是自然规律,优选在考虑了这样的环境变化的基础上,评价作为睡眠环境的适合性。即,优选以在日出后变亮一定程度是不可避免这一情形为前提,根据除此以外的重要因素来评价适合性如何变化。
此外,随着日出、日落的环境变化并不局限于亮度。例如,若迎来日出,则由于太阳光而室内的温度呈变高的趋势。因此,若与日出前相同地评价日出后的适合性,则特别是在夏天等较热的时期,呈差评的趋势。另外,若迎来日落,则太阳下沉而室内的温度呈变低的趋势。因此,若以与日落后相同的基准来评价日落前的适合性,则在夏天等,呈差评的趋势。
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在评价空间作为睡眠环境的适合度并以时间序列显示时,对考虑睡眠区间中的日出或者日落所引起的环境变化来评价空间作为睡眠环境的适合性的显示方法进行说明。以下,对显示装置101的处理例进行说明。在图1的例子中,假定在对象者110睡眠的空间120设置有传感器102的情况。空间120例如是对象者110自己家的寝室。
(1)显示装置101获取由传感器102检测到的与空间120相关的数据。传感器102是检测与空间120相关的数据的装置。与空间120相关的数据例如示出空间120的温度、湿度、照度以及声压中的至少任意一项。
具体而言,例如,显示装置101也可以经由有线或者无线的网络,从传感器102直接获取与空间120相关的数据。另外,显示装置101也可以经由与传感器102连接的其他计算机,获取由传感器102检测到的与空间120相关的数据。
(2)显示装置101在基于获取到的来自传感器102的数据,来评价空间120作为睡眠环境的适合度并以时间序列显示时,在对象者110的睡眠区间包含与日出或者日落相关的时刻的情况下,在该时刻的前后切换适合度的评价基准。空间120作为睡眠环境的适合度例如根据来自传感器102的数据所示的空间120的温度、湿度、照度以及声压中的至少任意一项评价。
对象者110的睡眠区间是对象者110从入睡到起床的时间段。入睡是指使睡着,从意识清醒的状态移至睡眠的状态。起床是指从睡眠中醒来,从睡眠的状态移至意识清醒的状态。
与日出、日落相关的时刻例如也可以通过用户的操作输入而指定。另外,也可以指定空间120的位置和时间,从显示装置101访问其他计算机,例如,公开或者计算各地的日出、日落时刻的服务器。另外,显示装置101也可以基于空间120的位置和时间,计算空间120所处的场所的日出、日落时刻。时间例如是通过传感器102检测与空间120相关的数据得到的时间。
另外,作为睡眠环境的适合度的评价基准例如是用于判定温度、湿度、照度、声压等状态的基准(阈值、范围)。这里,假定预先记录评价基准A、B以及C作为睡眠环境的适合度的评价基准的情况。评价基准A是在睡眠区间不包括与日出或者日落相关的时刻的情况下应用的评价基准。
评价基准B是在日出后的区间应用的评价基准,考虑日出所引起的环境变化而生成。例如,评价基准B以日出后变亮一定程度是不可避免这一情形为前提,与评价基准A相比,针对照度的评价的基准设定得较低。
评价基准C是在日落前的区间应用的评价基准,考虑日落所引起的环境变化而生成。例如,评价基准C以日落前一定程度较亮是不可避免这一情形为前提,与评价基准A相比,针对照度的评价的基准设定得较低。
这里,将对象者110的睡眠区间设为从对象者110入睡的时刻t1到对象者110起床的时刻t2的时间段。另外,将与日出相关的时刻设为“时刻tx”,将与日落相关的时刻设为“时刻ty”。
显示装置101在对象者110的睡眠区间包含与日出相关的时刻tx的情况下,在时刻tx的前后将适合度的评价基准从评价基准A切换为评价基准B。若更详细地说明,则显示装置101在从对象者110入睡的时刻t1到时刻tx的区间应用评价基准A。另外,显示装置101在从时刻tx到对象者110起床的时刻t2的区间应用评价基准B。
另外,显示装置101在对象者110的睡眠区间包含与日落相关的时刻ty的情况下,在时刻ty的前后将适合度的评价基准从评价基准C切换为评价基准A。若更详细地说明,则显示装置101在从对象者110入睡的时刻t1到时刻ty的区间应用评价基准C。另外,显示装置101在从时刻ty到对象者110起床的时刻t2的区间应用评价基准A。
这样,根据显示装置101,能够在对象者110的睡眠区间包含与日出或者日落相关的时刻的情况下,在该时刻的前后切换适合度的评价基准。由此,能够考虑睡眠区间中的日出或者日落所引起的环境变化来评价对象者睡眠的空间R作为睡眠环境的适合性。
在图1的例子中,能够在对象者110的睡眠区间包含与日出相关的时刻的情况下,在该时刻的前后将适合度的评价基准从评价基准A切换为评价基准B。由此,能够防止仅通过日出所引起的环境变化而从时刻tx到时刻t2的区间中的适合度变得比日出前差。
另外,能够在对象者110的睡眠区间包含与日落相关的时刻的情况下,在该时刻的前后将适合度的评价基准从评价基准C切换为评价基准A。由此,能够防止仅通过日落所引起的环境变化而从时刻t1到时刻ty的区间中的适合度变得比日落后差。
(睡眠环境解析系统200的系统构成例)
接着,对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睡眠环境解析系统200的系统构成例进行说明。在以下的说明中,例举将睡眠环境解析系统200应用于进行针对睡眠环境的咨询的服务的情况进行说明。
图2是表示睡眠环境解析系统200的系统构成例的说明图。在图2中,睡眠环境解析系统200包括显示装置101、环境传感器201以及活动量计202。在睡眠环境解析系统200中,显示装置101设置于提供服务的店铺。例如,显示装置101是店铺的工作人员所使用的PC(Personal Computer:个人电脑)、平板PC。另外,环境传感器201以及活动量计202借给作为对象者的顾客。环境传感器201设置于对象者睡眠的空间。活动量计202安装于对象者。在以下的说明中,存在将对象者睡眠的空间记载为“空间R”的情况。
这里,环境传感器201是检测与温度、湿度、照度以及声压相关的数据的传感器。环境传感器201对数据的检测间隔能够任意设定,例如,设定为1分钟左右的时间间隔。由环境传感器201检测到的数据存储于内置存储器。在环境传感器201例如能够积蓄一个星期左右的数据。
另外,环境传感器201能够进行近距离无线通信。近距离无线通信是指通信距离为几米到几十米左右的无线通信。作为近距离无线通信,举出了例如利用无线LAN(LocalArea Network:局域网)、Bluetooth(注册商标)等的通信。此外,图1所示的传感器102例如与环境传感器201对应。环境传感器201是设置于空间R的第一传感器的一个例子。
活动量计202是测定对象者的活动量的设备。活动量计202对数据的收集间隔能够任意地设定,例如,设定为10秒左右的时间间隔。具体而言,例如,活动量计202具有3轴加速度传感器,将与对象者的身体的动作、方向相关的数据记录于内置存储器。在活动量计202例如能够积蓄一个星期左右的数据。在图2的例子中,活动量计202是佩戴于对象者的腰部等的硬币型的设备。但是,活动量计202也可以是腕带型、吊坠型、徽章型等。活动量计202是对与对象者的活动相关的数据进行传感检测的第二传感器的一个例子。
在睡眠环境解析系统200中,显示装置101能够通过近距离无线通信从环境传感器201获取由环境传感器201检测到的数据。另外,显示装置101具有读取装置210,能够读取记录于活动量计202的数据。读取装置210例如是非接触型的IC(Integrated Circuit:集成电路)读卡器。
例如,在接受服务的提供时,若对象者(顾客)带着环境传感器201以及活动量计202到访店铺,则由显示装置101通过近距离无线通信从环境传感器201获取数据。另外,若店铺的工作人员或者顾客自身用活动量计202刷读取装置210,则记录于活动量计202的数据被显示装置101读取。
此外,在图2的例子中,仅显示了1个显示装置101,但显示装置101例如按提供服务的每一店铺而设置。另外,在图2的例子中,将环境传感器201以及活动量计202分别记载了1个,但环境传感器201以及活动量计202借出给每个顾客(对象者)。但是,环境传感器201以及活动量计202也可以对顾客(对象者)销售或无偿地分发。
(显示装置101的硬件构成例)
图3是表示显示装置101的硬件构成例的框图。在图3中,显示装置101具有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央处理单元)301、存储器302、磁盘驱动器303、磁盘304、公用网I/F(Interface)305、近距离无线I/F306、显示器307以及输入装置308。另外,各构成部通过总线300分别连接。
这里,CPU301负责显示装置101整体的控制。存储器302例如是具有ROM(Read OnlyMemory:只读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以及闪存ROM等的存储部。具体而言,例如,闪存ROM或ROM存储各种程序,RAM被用作CPU301的工作区域。存储于存储器302的程序被加载到CPU301,从而使CPU301执行被编码的处理。
磁盘驱动器303根据CPU301的控制来控制针对磁盘304的数据的读/写。磁盘304存储通过磁盘驱动器303的控制而写入的数据。作为磁盘304,例如举出了磁盘、光盘等。
公用网I/F305具有无线通信电路和天线,并与网络连接,经由网络与其他的计算机连接。网络例如是LAN、WAN(Wide Area Network:广域网)、互联网等。而且,公用网I/F305掌管网络和内部的接口,控制来自其他的计算机的数据的输入输出。
近距离无线I/F306具有无线通信电路和天线,与无线网络连接,并经由无线网络与其他的计算机(例如,图2所示的环境传感器201)连接。而且,近距离无线I/F306掌管无线网络和内部的接口,控制来自其他的计算机的数据的输入输出。
显示器307是显示以光标、图标或者工具箱为主的文档、图像、功能信息等数据的显示装置。作为显示器307,例如能够采用液晶显示器、有机EL(Electroluminescence:电致发光)显示器等。
输入装置308具有用于输入文字、数字、各种指示等的键,进行数据的输入。输入装置308也可以是键盘、鼠标等,另外,也可以是触摸面板式的输入板、数字键盘。
此外,显示装置101也可以不具有上述的构成部中的例如磁盘驱动器303、磁盘304等。另外,显示装置101也可以除了上述的构成部以外,还具有例如SSD(Solid StateDrive:固态硬盘)、扫描仪、打印机等。
(店铺信息DB400的存储内容)
接着,对显示装置101使用的店铺信息DB(Database:数据库)400的存储内容进行说明。店铺信息DB400例如通过图3所示的存储器302、磁盘304等存储装置实现。但是,店铺信息DB400也可以由显示装置101能够访问的其他的计算机具有。该情况下,显示装置101能够通过访问其他的计算机,来参照店铺信息DB400的存储内容。
图4是表示店铺信息DB400的存储内容的一个例子的说明图。在图4中,店铺信息DB400具有店铺ID、店铺名、纬度、经度以及海拔的字段,通过在各字段设定信息,从而将店铺信息400-1~400-6作为记录存储。
这里,店铺ID是唯一识别提供进行针对睡眠环境的咨询的服务的店铺的标识符。店铺名是店铺的名称。纬度、经度以及海拔是店铺所处的地点的纬度、经度以及海拔。例如,店铺信息400-1示出店铺S1的店铺名“横浜店”、纬度“35.46602”、经度“139.6222”以及海拔“16.38416”。
(环境传感器信息DB500的存储内容)
接着,对显示装置101所使用的环境传感器信息DB500的存储内容进行说明。环境传感器信息DB500例如通过存储器302、磁盘304等存储装置实现。
图5是表示环境传感器信息DB500的存储内容的一个例子的说明图。在图5中,环境传感器信息DB500具有环境传感器ID、日期、时刻、温度、湿度、照度以及声压的字段,通过在各字段设定信息,从而将环境传感器信息(例如,环境传感器信息500-1~500-21)作为记录存储。
这里,环境传感器ID是唯一识别环境传感器201的标识符。日期是由环境传感器201检测温度等的日期。时刻是由环境传感器201检测温度等的时刻。温度是由环境传感器201检测到的温度(单位:℃)。湿度是由环境传感器201检测到的湿度(单位:%)。照度是由环境传感器201检测到的照度(单位:Lx)。声压是由环境传感器201检测到的声压(单位:dB)。
例如,环境传感器信息500-1示出由环境传感器ID“001”的环境传感器201在“2017/12/11 19:09”检测到的温度“27.16”、湿度“41.45”、照度“1000”以及声压“46.87”。
(温度阈值表600的存储内容)
接着,对显示装置101所使用的温度阈值表600的存储内容进行说明。温度阈值表600例如由存储器302、磁盘304等存储装置实现。
图6是表示温度阈值表600的存储内容的一个例子的说明图。在图6中,温度阈值表600存储用于评价空间R作为睡眠环境的适合度的与温度相关的评价基准。具体而言,温度阈值表600包括温度阈值表(春/秋)610、温度阈值表(夏)620以及温度阈值表(冬)630。
温度阈值表(春/秋)610是春/秋用的评价基准。温度阈值表(夏)620是夏用的评价基准。温度阈值表(冬)630是冬用的评价基准。在各温度阈值表610、620、630中,得分表示空间R作为睡眠环境的适合度。得分越高,表示空间R作为睡眠环境的适合性越高。
另外,在各温度阈值表610、620、630中,前半的评价基准是应用于睡眠区间(前半)的评价基准。睡眠区间(前半)是划分对象者的睡眠区间得到的3个区间中的前半区间。中间阶段的评价基准是应用于睡眠区间(中间阶段)的评价基准。睡眠区间(中间阶段)是划分对象者的睡眠区间得到的3个区间中的中间阶段的区间。后半的评价基准是应用于睡眠区间(后半)的评价基准。睡眠区间(后半)是划分对象者的睡眠区间得到的3个区间中的后半区间。
此外,也可以在温度阈值表600包含入睡前区间、起床后区间以及生活区间的各个区间的与温度相关的评价基准。但是,作为入睡前区间、起床后区间以及生活区间的与温度相关的评价基准,也可以使用睡眠区间的与温度相关的评价基准。另外,也可以在温度阈值表600包含有睡眠区间(有日出)的评价基准、以及睡眠区间(有日落)的评价基准。另外,这里,将得分(适合度)设为1~3的范围,但设为怎样的范围能够任意地设定。例如,也可以将得分的范围设为1~5,设置与各得分对应的评价基准。另外,也可以在温度阈值表600包含与生活区间的温度相关的评价基准。
(湿度阈值表700的存储内容)
接着,对显示装置101使用的湿度阈值表700的存储内容进行说明。湿度阈值表700例如由存储器302、磁盘304等存储装置实现。
图7是表示湿度阈值表700的存储内容的一个例子的说明图。在图7中,湿度阈值表700存储用于评价空间R作为睡眠环境的适合度的与湿度相关的评价基准。此外,在图7的例子中,仅显示了春/秋用的评价基准,但夏用以及冬用的评价基准也存储于湿度阈值表700。
另外,也可以在湿度阈值表700包含入睡前区间、起床后区间以及生活区间的各个区间的与湿度相关的评价基准。但是,作为入睡前区间、起床后区间以及生活区间的与湿度相关的评价基准,也可以使用睡眠区间的与湿度相关的评价基准。另外,也可以在湿度阈值表700包含睡眠区间(有日出)的评价基准、以及睡眠区间(有日落)的评价基准。另外,也可以在湿度阈值表700包含生活区间的与湿度相关的评价基准。
(照度阈值表800的存储内容)
接着,对显示装置101使用的照度阈值表800的存储内容进行说明。照度阈值表800例如由存储器302、磁盘304等存储装置实现。
图8是表示照度阈值表800的存储内容的一个例子的说明图。在图8中,照度阈值表800存储用于评价空间R作为睡眠环境的适合度的与照度相关的评价基准。这里,例举全年用的评价基准进行说明,但也可以存储每个季节的评价基准。
在照度阈值表800中,睡眠区间的评价基准是应用于从对象者入睡的时刻到起床的时刻的时间段的评价基准。入睡前区间的评价基准是应用于对象者入睡之前的时间段的评价基准。起床后区间的评价基准是应用于对象者起床之后的时间段的评价基准。
另外,睡眠区间(有日出)的评价基准是在睡眠区间包含日出时刻的情况下,应用于睡眠区间内的日出时刻以后的时间段的评价基准。睡眠区间(有日落)的评价基准是在睡眠区间包含日落时刻的情况下,应用于睡眠区间内的日落时刻以前的时间段的评价基准。
此外,也可以在照度阈值表800包含分别应用于睡眠区间(前半)、睡眠区间(中间阶段)以及睡眠区间(后半)的评价基准。另外,也可以在照度阈值表800包含生活区间的与照度相关的评价基准。
(声压阈值表900的存储内容)
接着,对显示装置101使用的声压阈值表900的存储内容进行说明。声压阈值表900例如由存储器302、磁盘304等存储装置实现。
图9是表示声压阈值表900的存储内容的一个例子的说明图。在图9中,声压阈值表900存储用于评价空间R作为睡眠环境的适合度的与声压相关的评价基准。这里,例举全年用的评价基准进行说明,但也可以存储每个季节的评价基准。
另外,也可以在声压阈值表900包含分别应用于睡眠区间(前半)、睡眠区间(中间阶段)以及睡眠区间(后半)的评价基准。另外,也可以在声压阈值表900包含睡眠区间(有日出)的评价基准、以及睡眠区间(有日落)的评价基准。另外,也可以在声压阈值表900包含生活区间的与声压相关的评价基准。
(显示装置101的功能的构成例)
图10是表示显示装置101的功能的构成例的框图。在图10中,显示装置101包括获取部1001、确定部1002、决定部1003、评价部1004、以及显示控制部1005。获取部1001~显示控制部1005作为控制部的一个例子发挥作用。具体而言,例如,获取部1001~显示控制部1005通过使CPU301执行存储于图3所示的存储器302、磁盘304等存储装置的程序,或者通过公用网I/F305、近距离无线I/F306来实现其功能。各功能部的处理结果例如存储于存储器302、磁盘304等存储装置。
获取部1001获取由设置于对象者睡眠的空间R的环境传感器201检测到的与空间R相关的数据。这里,与空间R相关的数据示出空间R的温度、湿度、照度以及声压中的至少任意一项。例如,与空间R相关的数据是图5所示的环境传感器信息500-1~500-21。
具体而言,例如,获取部1001通过利用近距离无线通信从环境传感器201接收环境传感器信息,来获取环境传感器信息。环境传感器信息包括由环境传感器201检测到的表示空间R的温度、湿度、照度以及声压的信息。在环境传感器201例如记录有从将环境传感器201借出给对象者(顾客)的日子到当日的环境传感器信息。获取到的环境传感器信息例如存储于图5所示的环境传感器信息DB500。
另外,获取部1001获取记录于与对象者对应的活动量计202的活动量数据。这里,活动量数据是与对象者的身体的动作、方向相关的时间序列数据。具体而言,例如,获取部1001通过利用图2所示的读取装置210从活动量计202读取活动量数据,来获取活动量数据。
确定部1002确定出对象者的睡眠区间。这里,睡眠区间是从对象者入睡到起床的区间。具体而言,例如,确定部1002也可以通过经由使用图3所示的输入装置308的用户的操作输入来受理确定出睡眠区间的信息,从而确定对象者的睡眠区间。
另外,确定部1002可以例如基于从活动量计202获取到的活动量数据,检测对象者的入睡以及起床。然后,确定部1002可以基于检测到的结果确定出对象者的睡眠区间。
若更详细地说明,则为例如确定部1002基于活动量数据,按每一单位时间,若对象者有恒定以上的动作则判断为清醒状态,若对象者没有恒定以上的动作则判断为睡眠状态。而且,确定部1002也可以基于判断的结果,检测对象者的入睡以及起床,来确定睡眠区间。此外,睡眠中也有意识暂时清醒的情况。因此,确定部1002在确定睡眠区间时,例如,在未持续恒定时间以上是清醒状态的情况下,判断为是睡眠状态。
此外,作为根据从活动量计202获取的活动量数据,检测对象者的入睡、起床的技术,也可以使用现有的任何技术。例如,作为根据活动量数据检测对象者的睡眠和清醒的技术,能够参照下述非专利文献。另外,确定部1002也可以例如解析由设置于空间R的照相机拍摄到的图像,检测对象者的就寝行动、起床行动,来确定对象者的睡眠区间。
Rojer J.Cole et al.1992.Automatic Sleep/Wake Identification FromWrist Activity.American Sleep Disorders Association and Sleep ResearchSociety.15(5):461-469
另外,确定部1002确定出与日出以及日落相关的时刻。这里,与日出相关的时刻例如是在太阳升起时,太阳的上边缘与地平线一致的时刻,即,日出时刻。另外,与日落相关的时刻例如是在太阳下沉时,太阳的上边缘与地平线一致的时刻,即,日落的时刻。
具体而言,例如,确定部1002也可以通过使用输入装置308的用户的操作输入,受理空间R所处的地点的日出以及日落的时刻,从而确定与日出以及日落相关的时刻。另外,确定部1002也可以通过访问公开或者计算各地的日出、日落时刻的服务器,来确定空间R所处的地点的日出以及日落的时刻。
另外,确定部1002也可以通过计算空间R所处的地点中的日出以及日落的时刻,来确定出与日出以及日落相关的时刻。若更详细地说明,则例如确定部1002参照图4所示的店铺信息DB400,确定出设置有本装置的店铺的纬度、经度以及海拔。然后,确定部1002基于确定出的店铺的纬度、经度以及海拔,来计算空间R所处的地点的日出以及日落的时刻。即,以在距店铺较近的场所有空间R为前提,计算空间R所处的地点的日出以及日落的时刻。
决定部1003决定入睡前区间的长度。另外,决定部1003决定起床后区间的长度。这里,入睡前区间是睡眠区间之前的区间。起床后区间是睡眠区间之后的区间。为了提高睡眠质量,入睡前、起床后的环境也重要。即,入睡前区间以及起床后区间是与睡眠区间一起对睡眠质量造成影响的区间。
具体而言,例如,决定部1003也可以将入睡前区间以及起床后区间的长度分别决定为预先决定的基准长度。预先决定的基准长度例如是入睡前区间为1小时左右,起床后区间为30分钟左右。
另外,决定部1003也可以基于根据对象者的睡眠时间和就寝时间的睡眠效率,来决定入睡前区间以及起床后区间的长度。睡眠效率是指表示有多少获得效率高的睡眠的指标。睡眠效率例如由睡眠时间相对于就寝时间的比例表示。
这里,使用图11对睡眠效率进行详细说明。
图11是针对睡眠效率的说明图。在图11中,图表1100表示从就寝时刻到离床时刻的区间。就寝时刻是对象者上床的时刻。入睡时刻是对象者睡着的时刻。起床时刻是对象者从睡眠清醒的时刻。离床时刻是对象者下床的时刻。中途清醒是在睡眠中意识暂时清醒的区间。
首先,决定部1003使用下述式(1)计算对象者的熟睡时间。其中,熟睡时间是指从睡眠时间去除中途清醒的时间得到的时间。睡眠时间是从入睡时刻到起床时刻的区间。
熟睡时间=睡眠时间-Σ(中途清醒)···(1)
接着,决定部1003使用下述式(2)计算对象者的睡眠效率。其中,就寝时间是从就寝时刻到离床时刻的区间。
睡眠效率(单位:%)=熟睡时间÷就寝时间×100···(2)
此外,就寝时刻、入睡时刻、起床时刻、离床时刻以及中途清醒例如根据从活动量计202获取的数据而确定。此时使用的数据能够任意地指定。例如,也可以使用解析时期的前一天的数据。
这里,若睡眠效率是85%左右,则可以说是理想的睡眠状态。另一方面,在睡眠效率为91%~100%的范围内的情况下,可以说睡眠时间不足。该情况下,例如,为了使从上床起的入睡更好,优选延长入睡前的区间。因此,在睡眠效率位于91%~100%的范围内的情况下,决定部1003也可以将入睡前区间决定为从基准长度扩展了30分钟左右的时间,例如,1小时30分钟。
另外,在睡眠效率为0%~79%的范围内的情况下,可以说从上床到睡着的入睡等待时间较长。该情况下,例如,为了使从上床起的入睡更好,优选缩短入睡前的区间。因此,决定部1003可以在睡眠效率为0%~79%的范围内的情况下,将入睡前区间决定为从基准长度缩小了30分钟左右的时间,例如,30分钟。
另外,在睡眠效率位于0%~79%的范围内的情况下,也考虑延长起床后的区间,以便在起床后暴露在明亮的光并重置昼夜节奏。因此,决定部1003也可以将起床后区间决定为从基准长度扩展了30分钟左右的时间,例如,1小时。
另外,决定部1003也可以在对象者的起床时刻为确定出的日出时刻之前的情况下,将起床后区间决定为从基准长度缩小15分钟左右的时间,例如,15分钟。由此,能够避免由于暴露在基于日出的明亮的光而起床时刻进一步提前。
返回图10的说明,评价部1004基于获取到的来自环境传感器201的与空间R相关的数据,评价空间R作为睡眠环境的适合度。与空间R相关的数据例如是表示空间R的温度、湿度、照度以及声压中的至少任意一项的信息。
例如,在与空间R相关的数据表示空间R的温度的情况下,评价部1004针对空间R的温度,评价空间R作为睡眠环境的适合度。另外,在与空间R相关的数据表示空间R的湿度的情况下,评价部1004对于空间R的湿度评价空间R作为睡眠环境的适合度。另外,在与空间R相关的数据表示空间R的照度的情况下,评价部1004针对空间R的照度来评价空间R作为睡眠环境的适合度。另外,在与空间R相关的数据表示空间R的声压的情况下,评价部1004针对空间R的声压来评价空间R作为睡眠环境的适合度。
具体而言,例如,评价部1004使用用于评价空间R作为睡眠环境的适合度的评价基准,根据由环境传感器201检测到的与空间R相关的数据的时间序列变化,来评价空间R作为睡眠环境的每个规定时间的适合度。规定时间能够任意地设定,例如,设定为环境传感器201对数据的检测间隔(在图5的例子中为1分钟)。
此外,用于评价空间R作为睡眠环境的适合度的评价基准例如存储于图6~图9所示的各种表600、700、800、900。
这里,适合睡眠的环境成在入睡前、睡眠中、起床后的各种时刻变化的趋势。例如,在入睡前,温度低更容易入睡,另外,优选播放音乐来放松。另外,即使人在睡眠中,若寝室较亮,则可感知该光,导致睡眠质量呈降低的趋势,所以在睡眠中优选较暗。另一方面,在起床时,若逐渐变量,则有容易醒来的趋势。
因此,评价部1004也可以在睡眠区间、入睡前区间以及起床后区间的各个区间应用不同的评价基准。由此,能够考虑适合睡眠的环境在睡眠区间、入睡前区间以及起床后区间的各个区间变化,来评价空间R作为睡眠环境的适合度。
另外,评价部1004也可以在睡眠区间包含与日出或者日落相关的时刻的情况下,在日出或者日落的时刻的前后切换适合度的评价基准。由此,能够考虑睡眠区间中的日出或者日落所引起的环境变化来评价空间R作为睡眠环境的适合性。
另外,适合睡眠的环境呈在睡眠区间中也变化的趋势。例如,优选睡眠区间的前半与后半相比温度较低。因此,评价部1004也可以划分睡眠区间而分成多个区间,在划分出的多个区间的各个区间应用不同的评价基准。
此时,评价部1004也可以大致均衡地划分睡眠区间,另外,也可以从前端以预先决定的时间幅度(例如,2小时)划分。此外,能够任意地设定将睡眠区间划分成几个区间。由此,能够考虑适合睡眠的环境在睡眠区间中也变化,来评价空间R作为睡眠环境的适合度。
例如,将睡眠区间设为“23:00~7:00”,划分成睡眠区间(前半)“23:00~2:00”、睡眠区间(中间阶段)“2:00~4:00”、以及睡眠区间(后半)“4:00~7:00”。该情况下,评价部1004在睡眠区间(前半)应用评价基准A,在睡眠区间(中间阶段)应用评价基准B,在睡眠区间(后半)应用评价基准C。并且,若日出时刻是“6:00”,则评价部1004在“4:00~6:00”的区间应用评价基准C,在“6:00~7:00”的区间应用评价基准D。
另外,评价部1004也可以针对对象者的生活区间来评价空间R作为睡眠环境的适合度。这里,生活区间是指与包括睡眠区间、入睡前区间、以及起床后区间的区间不同的其他区间。应用于生活区间的评价基准例如可以是与睡眠区间相同的评价基准,另外,也可以是生活区间专用的评价基准。
另外,适合睡眠的环境也呈根据春、夏、秋、冬等季节而变化的趋势。例如,适合睡眠的温度呈冬天比夏天低的趋势。因此,评价部1004也可以针对睡眠区间、入睡前区间、起床后区间以及生活区间的至少任意一个区间,根据解析时期的季节来切换评价基准。
解析时期是指成为解析睡眠环境的对象的时期(例如,日期)。其中,适合睡眠的环境在春和秋呈相同的趋势。因此,也可以将季节分类成春/秋、夏以及冬这3类。由此,能够考虑适合睡眠的环境根据季节变化,来评价空间R作为睡眠环境的适合度。该情况下,空间R作为睡眠环境的适合度表示与每个季节的理想环境的偏离程度。
此外,解析时期可以通过使用输入装置308的用户的操作输入而指定。另外,解析时期可以根据由环境传感器201检测与空间R相关的数据的时期,例如,环境传感器信息的日期而确定。然后,评价部1004例如在解析时期为3月~5月的期间内的情况下将季节决定为春,在为6月~8月的期间内的情况下将季节决定为夏,在为9月~11月的期间内的情况下将季节决定为秋,在为12月~2月的期间内的情况下将季节决定为冬。
另外,评价部1004也可以基于睡眠区间中的适合度的时间序列变化,生成睡眠区间中的适合度的综合评价值。这里,综合评价值是指综合睡眠区间中的适合度得到的值。综合评价值在例如将适合度表示为得分的情况下,也可以为睡眠区间中的适合度的平均值。其中,小数点以下也可以舍掉、或者进位、或者四舍五入。另外,综合评价值也可以为睡眠区间的适合度中的最好的适合度、或者最差的适合度。
此外,关于空间R作为睡眠环境的适合度的评价例,使用图12后述。另外,关于空间R作为睡眠环境的适合度的综合评价值的生成例,使用图13后述。
显示控制部1005进行显示评价出的空间R作为睡眠环境的适合度的控制。具体而言,例如,显示控制部1005基于评价出的每个规定时间的适合度,以时间序列显示对象者的睡眠区间中的适合度。此时,显示控制部1005可以针对入睡前区间、起床后区间也以时间序列显示适合度。并且,显示控制部1005可以针对生活区间也以时间序列显示适合度。
能够任意地设定以怎样的方式显示各区间(睡眠区间、入睡前区间、起床后区间、生活区间)中的适合度的时间序列变化。例如,各区间中的适合度的时间序列变化可以通过根据适合度标注不同的颜色或者图案的带状图表显示。另外,各区间中的适合度的时间序列变化也可以通过按顺序连接了适合度的折线图表显示。
若进行更详细说明,则例如显示控制部1005针对各区间确定出按每一规定区间的适合度。规定区间能够任意设定,例如,可以是各区间内的每个恒定时间(例如,1小时)的区间,另外,也可以是各区间整体。作为规定区间的适合度,例如,确定出在规定区间中最好的适合度,或者,最差的适合度。另外,作为规定区间的适合度,可以使用规定区间中的适合度的平均值。而且,显示控制部1005也可以针对各区间,显示根据确定出的每个规定区间的适合度标注不同颜色或者图案的带状图表。
另外,显示控制部1005也可以在以时间序列显示空间R作为睡眠环境的适合度时,以与其他区间不同的方式显示包括对象者的睡眠区间、入睡前区间以及起床后区间的区间。其他区间例如是对象者的生活区间。这里,能够任意地设定以怎样的方式显示包括睡眠区间、入睡前区间以及起床后区间的区间以使得与其他区间不同。
例如,由根据适合度标注了不同颜色或者图案的带状图表显示各区间的适合度的时间序列变化。该情况下,显示控制部1005可以针对包括睡眠区间、入睡前区间、以及起床后区间的区间以外的其他区间,对带状图表实施阴影显示。
另外,例如,由按顺序连接适合度的折线图表显示各区间的适合度的时间序列变化。该情况下,显示控制部1005可以针对包括睡眠区间、入睡前区间以及起床后区间的区间,使折线图表的线种为与其他区间不同的线种。另外,显示控制部1005也可以针对其他区间,对折线图表实施阴影显示。
另外,显示控制部1005可以在以时间序列显示空间R作为睡眠环境的适合度时,以能够相互辨别的方式显示睡眠区间、入睡前区间、起床后区间。具体而言,例如,显示控制部1005也可以显示划分入睡前区间和睡眠区间的信息(例如,线段)、以及划分睡眠区间和起床后区间的信息。
更具体而言,例如,显示控制部1005生成后述的图14所示那样的环境解析画面1400的画面信息。而且,显示控制部1005基于生成的画面信息,进行在图3所示的显示器307显示环境解析画面1400的控制。
另外,显示控制部1005可以以时间序列显示获取到的与空间R相关的数据。能够任意地设定以怎样的方式显示与空间R相关的数据(温度、湿度、照度、声压)的时间序列变化。例如,与空间R相关的数据的时间序列变化可以由连接了空间R的温度等的折线图表显示,另外,也可以由表形式显示。由此,能够提示成为空间R作为睡眠环境的适合度的根据的信息。
更具体而言,例如,显示控制部1005生成后述的图15所示那样的环境解析画面1400的画面信息。而且,显示控制部1005基于生成的画面信息,进行在显示器307显示环境解析画面1400的控制。
另外,显示控制部1005显示所生成的睡眠区间中的适合度的综合评价值。综合评价值可以由数值表示,另外,也可以由图形、符号等表示。具体而言,例如,显示控制部1005可以在以时间序列显示空间R作为睡眠环境的适合度时,将睡眠区间中的适合度的综合评价值一起显示。另外,显示控制部1005例如可以以时间序列显示对象者的每日的睡眠区间中的适合度的综合评价值。
更具体而言,例如,显示控制部1005生成后述的图16所示那样的环境解析画面1400的画面信息。然后,显示控制部1005基于生成的画面信息,进行在显示器307显示环境解析画面1400的控制。
此外,显示装置101的一部分或者全部的功能部可以由与显示装置101不同的其他计算机,例如,与显示装置101连接的服务器实现。
(空间R作为睡眠环境的适合度的评价例)
接着,对使用图6~图9所示的各种表600、700、800、900评价空间R作为睡眠环境的适合度的情况的评价例进行说明。
这里,将对象者的睡眠区间设为“23:00~8:00”,将入睡前区间设为“22:00~23:00”,将起床后区间设为“8:00~8:30”。另外,将日出时刻设为“7:00”。另外,将睡眠区间分成睡眠区间(前半)“23:00~2:00”、睡眠区间(中间阶段)“2:00~5:00”、以及睡眠区间(后半)“5:00~8:00”。
<第一环境传感器信息>
首先,例举第一环境传感器信息作为来自环境传感器201的与空间R相关的数据进行说明。第一环境传感器信息示出环境传感器ID“001”、日期“2017/11/11 22:10”、温度“25[℃]”、湿度“39[%]”、照度“25[Lx]”以及声压“40[dB]”。以下,对空间R的温度、湿度、照度以及声压各自的空间R作为睡眠环境的适合度的评价例进行说明。
·空间R的温度
由于第一环境传感器信息的日期“2017/11/11 22:10”为9月~11月的期间内,所以评价部1004将季节决定为“秋”。这里,日期“2017/11/11 22:10”包含于入睡前区间。这里,假定使用与睡眠区间(前半)的温度相关的评价基准作为与入睡前区间的温度相关的评价基准的情况。
该情况下,评价部1004使用温度阈值表610内的前半的评价基准,根据第一环境传感器信息所示的温度“25[℃]”来评价空间R作为睡眠环境的适合度。这里,空间R的温度的适合度的得分为“2”。得分“2”例如与以舒适·普通·不适这3个阶段表示舒适度的情况下的“普通”对应。
此外,在各种表600、700、800、900的例子中,同时满足多个得分的评价基准的情况下,评价结果为满足评价基准的多个得分中的最高的得分。例如,在满足得分“3”以及得分“2”的评价基准双方的情况下,评价结果的得分为“3”。
·空间R的湿度
由于第一环境传感器信息的日期“2017/11/11 22:10”为9月~11月的期间内,所以评价部1004将季节决定为“秋”。这里,日期“2017/11/11 22:10”包含于入睡前区间。这里,假定使用与睡眠区间(前半)的湿度相关的评价基准作为与入睡前区间的湿度相关的评价基准的情况。
该情况下,评价部1004使用湿度阈值表700内的前半的评价基准,根据第一环境传感器信息所示的湿度“39[%]”评价空间R作为睡眠环境的适合度。这里,空间R的湿度的适合度的得分为“1”。得分“1”例如与以舒适·普通·不适这3个阶段表示舒适度的情况下的“不适”对应。
·空间R的照度
这里,第一环境传感器信息的日期“2017/11/11 22:10”包含于入睡前区间。该情况下,评价部1004使用照度阈值表800内的入睡前区间的评价基准,根据第一环境传感器信息所示的照度“25[Lx]”来评价空间R作为睡眠环境的适合度。这里,空间R的照度的适合度的得分为“3”。得分“3”例如与以舒适·普通·不适这3个阶段表示舒适度的情况下的“舒适”对应。
·空间R的声压
这里,第一环境传感器信息的日期“2017/11/11 22:10”包含于入睡前区间。该情况下,评价部1004使用声压阈值表900内的入睡前区间的评价基准,根据第一环境传感器信息所示的声压“40[dB]”评价空间R作为睡眠环境的适合度。这里,空间R的声压的适合度的得分为“3”。
此外,温度、湿度、照度以及声压各自的评价结果例如存储于图12所示那样的评价结果表1200。评价结果表1200例如通过存储器302、磁盘304等存储装置实现。
图12是表示评价结果表1200的存储内容的一个例子的说明图。在图12中,评价结果表1200具有环境传感器ID、日期、时刻、温度、湿度、照度以及声压的字段,通过对各字段设定信息,从而将评价结果(例如,评价结果1200-1~1200-4)作为记录存储。
例如,评价结果1200-1示出基于上述的第一环境传感器信息的空间R作为睡眠环境的适合度。具体而言,评价结果1200-1示出温度“2”、湿度“1”、照度“3”以及声压“3”作为基于来自环境传感器ID“001”的环境传感器201的数据的时间“2017/11/11 22:10”的适合度。
<第二环境传感器信息>
接着,例举第二环境传感器信息作为来自环境传感器201的与空间R相关的数据进行说明。第二环境传感器信息示出环境传感器ID“001”、日期“2017/11/12 2:10”、温度“22[℃]”、湿度“39[%]”、照度“5[Lx]”以及声压“30[dB]”。
·空间R的温度
因为第一环境传感器信息的日期“2017/11/12 2:10”为9月~11月的期间内,所以评价部1004将季节决定为“秋”。这里,日期“2017/11/12 2:10”包含于睡眠区间(中间阶段)。
该情况下,评价部1004使用温度阈值表610内的中间阶段的评价基准,根据第二环境传感器信息所示的温度“22[℃]”,评价空间R作为睡眠环境的适合度。这里,空间R的温度的适合度的得分为“3”。
·空间R的湿度
因为第二环境传感器信息的日期“2017/11/12 2:10”为9月~11月的期间内,所以评价部1004将季节决定为“秋”。这里,日期“2017/11/12 2:10”包含于睡眠区间(中间阶段)。
该情况下,评价部1004使用湿度阈值表700内的中间阶段的评价基准,根据第二环境传感器信息所示的湿度“39[%]”,评价空间R作为睡眠环境的适合度。这里,空间R的湿度的适合度的得分为“1”。
·空间R的照度
这里,第二环境传感器信息的日期“2017/11/12 2:10”包含于睡眠区间。该情况下,评价部1004使用照度阈值表800内的睡眠区间的评价基准,根据第二环境传感器信息所示的照度“5[Lx]”,评价空间R作为睡眠环境的适合度。这里,空间R的照度的适合度的得分为“2”。
·空间R的声压
这里,第二环境传感器信息的日期“2017/11/12 2:10”包含于睡眠区间。该情况下,评价部1004使用声压阈值表900内的睡眠区间的评价基准,根据第二环境传感器信息所示的声压“30[dB]”,评价空间R作为睡眠环境的适合度。这里,空间R的声压的适合度的得分为“3”。
在图12中,评价结果1200-2示出基于上述的第二环境传感器信息的空间R作为睡眠环境的适合度。具体而言,评价结果1200-2示出温度“3”、湿度“1”、照度“2”以及声压“3”作为基于来自环境传感器ID“001”的环境传感器201的数据的时间“2017/11/12 2:10”的适合度。
<第三环境传感器信息>
接着,例举第三环境传感器信息作为来自环境传感器201的与空间R相关的数据进行说明。第三环境传感器信息示出环境传感器ID“001”、日期“2017/11/12 7:10”、温度“23[℃]”、湿度“43[%]”、照度“8[Lx]”以及声压“40[dB]”。
·空间R的温度
因为第三环境传感器信息的日期“2017/11/12 7:10”为9月~11月的期间内,所以评价部1004将季节决定为“秋”。这里,日期“2017/11/12 7:10”包含于睡眠区间(后半)。
该情况下,评价部1004使用温度阈值表610内的后半的评价基准,根据第三环境传感器信息所示的温度“23[℃]”,评价空间R作为睡眠环境的适合度。这里,空间R的温度的适合度的得分为“3”。
·空间R的湿度
因为第三环境传感器信息的日期“2017/11/12 7:10”为9月~11月的期间内,所以评价部1004将季节决定为“秋”。这里,日期“2017/11/12 7:10”包含于睡眠区间(后半)。
该情况下,评价部1004使用湿度阈值表700内的后半的评价基准,根据第三环境传感器信息所示的湿度“43[%]”,评价空间R作为睡眠环境的适合度。这里,空间R的湿度的适合度的得分为“2”。
·空间R的照度
这里,第三环境传感器信息的日期“2017/11/12 7:10”包含于睡眠区间,并且是日出时刻之后。该情况下,评价部1004使用照度阈值表800内的睡眠区间(有日出)的评价基准,根据第三环境传感器信息所示的照度“8[Lx]”评价空间R作为睡眠环境的适合度。这里,空间R的照度的适合度的得分为“3”。
·空间R的声压
这里,第三环境传感器信息的日期“2017/11/12 7:10”包含于睡眠区间。该情况下,评价部1004使用声压阈值表900内的睡眠区间的评价基准,根据第三环境传感器信息所示的声压“40[dB]”评价空间R作为睡眠环境的适合度。这里,空间R的声压的适合度的得分为“2”。
在图12中,评价结果1200-3表示基于上述的第三环境传感器信息的空间R作为睡眠环境的适合度。具体而言,评价结果1200-3示出温度“3”、湿度“2”、照度“3”以及声压“2”作为基于来自环境传感器ID“001”的环境传感器201的数据的时间“2017/11/12 7:10”的适合度。
<第四环境传感器信息>
接着,例举第四环境传感器信息作为来自环境传感器201的与空间R相关的数据进行说明。第四环境传感器信息示出环境传感器ID“001”、日期“2017/11/12 8:10”、温度“24[℃]”、湿度“43[%]”、照度“2700[Lx]”以及声压“40[dB]”。
·空间R的温度
因为第四环境传感器信息的日期“2017/11/12 8:10”为9月~11月的期间内,所以评价部1004将季节决定为“秋”。这里,日期“2017/11/12 8:10”包含于起床后区间。这里,假定使用与睡眠区间(后半)的温度相关的评价基准作为与起床后区间的温度相关的评价基准。
该情况下,评价部1004使用温度阈值表610内的后半的评价基准,根据第四环境传感器信息所示的温度“24[℃]”,评价空间R作为睡眠环境的适合度。这里,空间R的温度的适合度的得分为“3”。
·空间R的湿度
因为第三环境传感器信息的日期“2017/11/12 8:10”为9月~11月的期间内,所以评价部1004将季节决定为“秋”。这里,日期“2017/11/12 8:10”包含于起床后区间。这里,假定使用与睡眠区间(后半)的湿度相关的评价基准作为与起床后区间的湿度相关的评价基准的情况。
该情况下,评价部1004使用湿度阈值表700内的后半的评价基准,根据第四环境传感器信息所示的湿度“43[%]”,评价空间R作为睡眠环境的适合度。这里,空间R的湿度的适合度的得分为“2”。
·空间R的照度
这里,第四环境传感器信息的日期“2017/11/12 8:10”包含于起床后区间。该情况下,评价部1004使用照度阈值表800内的起床后区间的评价基准,根据第四环境传感器信息所示的照度“2700[Lx]”来评价空间R作为睡眠环境的适合度。这里,空间R的照度的适合度的得分为“3”。
·空间R的声压
这里,第三环境传感器信息的日期“2017/11/12 8:10”包含于起床后区间。该情况下,评价部1004使用声压阈值表900内的起床后区间的评价基准,根据第四环境传感器信息所示的声压“40[dB]”,评价空间R作为睡眠环境的适合度。这里,空间R的声压的适合度的得分为“3”。
在图12中,评价结果1200-4表示基于上述的第四环境传感器信息的空间R作为睡眠环境的适合度。具体而言,评价结果1200-4示出温度“3”、湿度“2”、照度“3”以及声压“3”作为基于来自环境传感器ID“001”的环境传感器201的数据的时间“2017/11/12 8:10”的适合度。
另外,评价部1004例如参照评价结果表1200,生成睡眠区间中的适合度的综合评价值。具体而言,例如,评价部1004从评价结果表1200获取时刻包含于睡眠区间“23:00~8:00”的评价结果。
接着,评价部1004基于获取到的评价结果,对于温度、湿度、照度以及声压分别计算得分(适合度)的平均值。然后,评价部1004将针对温度、湿度、照度以及声压分别计算出的结果作为温度、湿度、照度以及声压各自的综合评价值。其中,小数点以下例如进行四舍五入。
另外,评价部1004也可以计算温度、湿度、照度以及声压各自的综合评价值的平均值。而且,评价部1004也可以将计算出的结果作为睡眠区间中的适合度的综合评价值。综合评价值是综合对象者的睡眠区间中的适合度得到的值。
生成的综合评价值例如存储于图13所示的综合评价表1300。综合评价表1300例如通过存储器302、磁盘304等存储装置实现。
图13是表示综合评价表1300的存储内容的一个例子的说明图。在图13中,综合评价表1300具有环境传感器ID、日期、温度、湿度、照度、声压以及整体的字段,通过对各字段设定信息,从而将综合评价信息(例如,综合评价信息1300-1、1300-2)作为记录存储。
这里,环境传感器ID是唯一识别环境传感器201的标识符。日期是表示解析时期的日期。其中,解析时期为包括入睡时刻的日子的日期。温度是空间R的温度的综合评价值。湿度是空间R的湿度的综合评价值。照度是空间R的照度的综合评价值。
声压是空间R的声压的综合评价值。整体是综合空间R的温度、湿度、照度以及声压各自的综合评价值得到的整体的综合评价值。这里,整体是空间R的温度、湿度、照度以及声压各自的综合评价值的平均值(其中,小数点以下进行四舍五入)。
例如,综合评价信息1300-1表示设置有环境传感器ID“001”的环境传感器201的空间R的日期“2017/11/11”的温度、湿度、照度、声压以及整体各自的综合评价值“2、2、3、3、3”。
(环境解析画面1400的画面例)
接着,使用图14~图16对显示于显示器307的环境解析画面1400的画面例进行说明。图14所示的环境解析画面1400的画面信息例如根据图12所示那样的评价结果表1200的存储内容生成。
图14~图16是表示环境解析画面1400的画面例的说明图。在图14中,环境解析画面1400是以时间序列显示对象者睡眠的空间R作为睡眠环境的适合度的操作画面的一个例子。这里,图表1401~1404是表示2017年11月8日12时00分~2017年11月9日12时00分的空间R作为睡眠环境的适合度的时间序列变化的带状图表。
具体而言,图表1401表示与空间R的温度相关的适合度的时间序列变化。图表1402表示与空间R的湿度相关的适合度的时间序列变化。图表1403表示与空间R的照度相关的适合度的时间序列变化。图表1404表示与空间R的声压相关的适合度的时间序列变化。
在各图表1401~1404中,根据各区间(睡眠区间、入睡前区间、起床后区间、生活区间)中的适合度(舒适、普通、不适)标注不同的图案。各分区中的适合度是在各分区中最好的适合度。但是,睡眠区间划分为睡眠区间(前半)、睡眠区间(中间阶段)、睡眠区间(后半)。另外,在睡眠区间包含有日出或者日落的时刻的情况下,在该时刻的前后划分。
标记1410是表示日出的显示。标记1411是表示日落的显示。实线1412是划分睡眠区间(前半)和睡眠区间(中间阶段)的显示。实线1413是划分睡眠区间(中间阶段)和睡眠区间(后半)的显示。虚线1414是划分入睡前区间和睡眠区间(前半)的显示。虚线1415是划分睡眠区间(后半)和起床后区间的显示。点划线1416是表示日出时刻的显示。
另外,在各图表1401~1404中,对包括睡眠区间、入睡前区间以及起床后区间的区间以外的其他区间(生活区间)实施阴影显示(图14中,附图标记1420、1421部分)。
另外,睡眠环境状态的标记1431~1434表示空间R的声压、湿度、照度以及声压各自在睡眠区间中的适合度的综合评价值。标记1431~1434通过位于左右的哪一侧,表示综合评价值的好坏。另外,标记1431~1434通过位于上下的哪一侧,表示睡眠区间中的温度、湿度、照度、声压的平均值相对于理想环境来说是高还是低。另外,标记1435表示综合空间R的温度、湿度、照度以及声压各自在睡眠区间中的综合评价值得到的整体的综合评价值。
另外,环境传感器的各值表示睡眠区间中的最高温度/最低温度、最高湿度、最大照度、最大声压。另外,理想环境示出睡眠区间中的理想的温度、湿度、照度、声压。环境评论是对基于各区间(睡眠区间、入睡前区间、起床后区间、生活区间)中的适合度的睡眠环境的评论。
根据图表1401~1404,用户(例如,店铺的工作人员)能够把握对象者睡眠的空间R作为睡眠环境的适合度的时间序列变化。此时,通过阴影显示(图14中,附图标记1420、1421部分),用户不仅容易地把握睡眠区间,还能够容易地把握包括对睡眠造成影响的前后区间(入睡前区间、起床后区间)在内的空间R作为睡眠环境的适合度。
另外,用户能够通过虚线1414、1415容易地辨别入睡前区间、睡眠区间、以及起床后区间。另外,用户能够通过实线1412、1413容易地辨别睡眠区间中的前半、中间阶段以及后半的区间。另外,用户能够通过点划线1416把握日出时刻。
由此,店铺的工作人员能够正确地把握各区间中的空间R作为睡眠环境的适合性,对于对象者(顾客)进行用于提高睡眠质量的适当建议。另外,店铺的工作人员能够把握温度、湿度、照度以及声压各自的适合性,所以能够进行睡眠环境的更细致的建议。
另外,根据睡眠环境状态的标记1431~1434,用户能够直观地把握空间R的声压、湿度、照度以及声压各自在睡眠区间中的适合度的综合评价值的好坏。并且,通过标记1431~1434位于上下的哪一侧,能够直观地把握整个睡眠区间如何改善温度、湿度、照度以及声压即可。另外,根据标记1435,用户能够直观地把握睡眠区间中的综合评价值(整体)的好坏。
在图14所示的环境解析画面1400中,例如,若通过使用输入装置308的用户的操作输入,选择标签1442,则如图15所示,能够切换环境解析画面1400的显示内容。但是,在图15的例子中,对与图14的例子不同的日子的环境解析画面1400进行说明。
在图15所示的环境解析画面1400中,图表1501是表示对象者睡眠的空间R中的温度的时间序列变化的折线图表。另外,图表1502是表示空间R中的湿度的时间序列变化的折线图表。
根据图表1501,用户能够确认空间R中的温度的时间序列变化,即,成为空间R的与温度相关的适合度的根据的信息。另外,根据图表1502,用户能够确认空间R中的湿度的时间序列变化,即,成为空间R的与湿度相关的适合度的根据的信息。
此外,在图15所示的环境解析画面1400中,若通过用户的操作输入选择标签1441,则能够将环境解析画面1400的显示内容切换为图14所示那样的显示内容。
另外,在图14所示的环境解析画面1400中,若通过用户的操作输入而选择了标签1451,则如图16所示,能够切换环境解析画面1400的显示内容。图16所示的环境解析画面1400的画面信息例如根据图13所示那样的综合评价表1300的存储内容生成。
在图16所示的环境解析画面1400中,图表1600示出睡眠区间中的适合度的综合评价值(整体)的时间序列变化。各标记1601~1607示出每天的综合评价值(整体)。与各标记1601~1607对应的棒状图表1611~1617表示每天的综合评价值(整体)的大小,例如,进行四舍五入前的值的大小。
根据图表1600,用户能够把握11/6(星期一)~11/12(星期日)的每天的睡眠区间中的适合度的综合评价值(整体)的时间序列变化。另外,根据图表1600,容易在一周中的各天之间比较综合评价值(整体),能够直观地把握一周中的哪天的综合评价值(整体)是好还是坏。
此外,在图16所示的环境解析画面1400中,若通过用户的操作输入而选择了标签1452,则能够将环境解析画面1400的显示内容切换为图14所示那样的显示内容。
(显示装置101的显示控制处理顺序)
接着,对显示装置101的显示控制处理顺序进行说明。这里,举出在评价对象者睡眠的空间R作为睡眠环境的适合度时,考虑日出或者日落的时刻中的日出时刻的情况为例进行说明。
图17是表示显示装置101的显示控制处理顺序的一个例子的流程图。在图17的流程图中,首先,显示装置101从环境传感器201接收环境传感器信息(步骤S1701)。接收到的环境传感器信息存储于环境传感器信息DB500。
接着,显示装置101确定出解析对象期间内的每天的对象者的睡眠区间(步骤S1702)。解析对象期间是指解析对象者睡眠的空间R的睡眠环境的期间。解析对象期间例如通过使用输入装置308的用户的操作输入而指定。每天的对象者的睡眠区间例如也可以通过用户的操作输入而指定,另外,也可以在显示装置101中确定。此外,对于确定睡眠区间的处理顺序使用图36后述。
然后,显示装置101确定解析对象期间内的每天的日出时刻(步骤S1703)。日出时刻例如也可以通过用户的操作输入而指定,另外,也可以在显示装置101中计算。此外,对于计算日出时刻的处理顺序使用图37后述。
接着,显示装置101选择未被从解析对象期间选择的未选择的日子作为解析的日子(步骤S1704)。然后,显示装置101执行决定与解析的日子对应的季节的季节决定处理(步骤S1705)。此外,对于季节决定处理的具体处理顺序使用图18后述。
接着,显示装置101从环境传感器信息DB500获取与解析的日子对应的环境传感器信息(步骤S1706)。与解析的日子对应的环境传感器信息例如是至少包括入睡前区间、睡眠区间以及起床后区间的环境传感器信息的24小时的环境传感器信息。
接着,显示装置101将解析的日子的睡眠区间划分成睡眠区间(前半)、睡眠区间(中间阶段)、以及睡眠区间(后半)(步骤S1707)。然后,显示装置101执行空间R的环境解析处理(步骤S1708)。此外,对于环境解析处理的具体处理顺序使用图19以及图20后述。
接着,显示装置101判断是否有未被从解析对象期间选择的未选择的日子(步骤S1709)。这里,在有未选择的日子的情况下(步骤S1709:是),显示装置101返回步骤S1704。另一方面,在没有未选择的日子的情况下(步骤S1709:否),显示装置101参照评价结果表1200以及综合评价表1300生成环境解析画面1400的画面信息(步骤S1710)。
而且,显示装置101基于生成的画面信息,在显示器307显示环境解析画面1400(步骤S1711),结束基于本流程图的一系列处理。由此,能够评价对象者睡眠的空间R作为睡眠环境的适合度并以时间序列显示。
接着,使用图18对步骤S1705的季节决定处理的具体处理顺序进行说明。
图18是表示季节决定处理的具体处理顺序的一个例子的流程图。在图18的流程图中,首先,显示装置101判断解析的日子的月份是否是6月~8月的任意一个(步骤S1801)。这里,在是6月~8月的任意一个的情况下(步骤S1801:是),显示装置101将与解析的日子对应的季节决定为夏(步骤S1802)。
另一方面,在不是6月~8月的任意一个的情况下(步骤S1801:否),显示装置101判断解析的日子的月份是否是12月~2月的任意一个(步骤S1803)。这里,在是12月~2月的任意一个的情况下(步骤S1803:是),显示装置101将与解析的日子对应的季节决定为冬(步骤S1804)。
另一方面,在不是12月~2月的任意一个的情况下(步骤S1803:否),显示装置101将与解析的日子对应的季节决定为春/秋(步骤S1805)。由此,能够决定与解析的日子对应的季节。
接着,使用图19以及图20对步骤S1708的环境解析处理的具体处理顺序进行说明。
图19以及图20是表示环境解析处理的具体处理顺序的一个例子的流程图。在图19的流程图中,首先,显示装置101选择在图17所示的步骤S1706中获取到的、与解析的日子对应的环境传感器信息中未被选择的未选择的环境传感器信息(步骤S1901)。
接着,显示装置101判断选择的环境传感器信息的时刻是否包含于解析的日子的睡眠区间(步骤S1902)。这里,在包含于睡眠区间的情况下(步骤S1902:是),显示装置101判断在图17所示的步骤S1703中确定出的解析的日子的日出时刻是否包含于睡眠区间(步骤S1903)。
这里,在未包含日出时刻的情况下(步骤S1903:否),显示装置101移至步骤S1906。另一方面,在包含日出时刻的情况下(步骤S1903:是),显示装置101判断所选择的环境传感器信息的时刻是否是日出时刻以后(步骤S1904)。
这里,在日出时刻以后的情况下(步骤S1904:是),显示装置101执行睡眠区间环境解析处理(有日出)(步骤S1905)。此外,对于睡眠区间环境解析处理(有日出)的具体处理顺序使用图21后述。
另一方面,在日出时刻之前的情况下(步骤S1904:否),显示装置101执行睡眠区间环境解析处理(无日出)(步骤S1906)。此外,对于睡眠区间环境解析处理(无日出)的具体处理顺序使用图22后述。
接着,显示装置101判断与解析的日子对应的环境传感器信息中是否有未被选择的未选择的环境传感器信息(步骤S1907)。这里,在有未选择的环境传感器信息的情况下(步骤S1907:是),显示装置101返回步骤S1901。
另一方面,在没有未选择的环境传感器信息的情况下(步骤S1907:否),显示装置101执行生成睡眠区间中的适合度的综合评价值的综合评价处理(步骤S1908),返回调出环境解析处理的步骤。此外,对于综合评价处理的具体处理顺序使用图35后述。
另外,在步骤S1902中,所选择的环境传感器信息的时刻未包含于睡眠区间的情况下(步骤S1902:否),显示装置101移至图20所示的步骤S2001。
在图20的流程图中,首先,显示装置101判断所选择的环境传感器信息的时刻是否包含于解析的日子的入睡前区间(步骤S2001)。这里,在包含于入睡前区间的情况下(步骤S2001:是),显示装置101执行入睡前区间环境解析处理(步骤S2002),返回图19所示的步骤S1907。此外,对于入睡前区间环境解析处理的具体处理顺序使用图23后述。
另一方面,在不包含于入睡前区间的情况下(步骤S2001:否),显示装置101判断所选择的环境传感器信息的时刻是否包含于解析的日子的起床后区间(步骤S2003)。这里,在包含于起床后区间的情况下(步骤S2003:是),显示装置101执行起床后区间环境解析处理(步骤S2004),返回图19所示的步骤S1907。此外,对于起床后区间环境解析处理的具体处理顺序使用图24后述。
另一方面,在不包含于起床后区间的情况下(步骤S2003:否),显示装置101执行生活区间环境解析处理(步骤S2005),返回图19所示的步骤S1907。
由此,能够应用与睡眠区间、入睡前区间、起床后区间、生活区间的各个区间相应的评价基准,来评价对象者睡眠的空间R作为睡眠环境的适合性。另外,能够考虑睡眠区间中的日出所引起的环境变化评价对象者睡眠的空间R作为睡眠环境的适合性。
接着,使用图21对步骤S1905的睡眠区间环境解析处理(有日出)的具体处理顺序进行说明。
图21是表示睡眠区间环境解析处理(有日出)的具体处理顺序的一个例子的流程图。在图21的流程图中,首先,显示装置101判断所选择的环境传感器信息的时刻是否包含于睡眠区间(前半)(步骤S2101)。
这里,在包含于睡眠区间(前半)的情况下(步骤S2101:是),显示装置101执行温度判定处理(前半)(步骤S2102)。此外,对于温度判定处理(前半)的具体处理顺序使用图26后述。
接着,显示装置101执行湿度判定处理(前半)(步骤S2103)。此外,对于湿度判定处理(前半)的具体处理顺序使用图27后述。接着,显示装置101执行声压判定处理(步骤S2104)。此外,对于声压判定处理的具体处理顺序使用图28后述。
然后,显示装置101执行照度判定处理(有日出)(步骤S2105),返回调出睡眠区间环境解析处理(有日出)的步骤。此外,对于照度判定处理(有日出)的具体处理顺序使用图31后述。
另外,在步骤S2101中,不包含于睡眠区间(前半)的情况下(步骤S2101:否),显示装置101判断所选择的环境传感器信息的时刻是否包含于睡眠区间(中间阶段)(步骤S2106)。
这里,在包含于睡眠区间(中间阶段)的情况下(步骤S2106:是),显示装置101执行温度判定处理(中间阶段)(步骤S2107)。此外,由于温度判定处理(中间阶段)的具体处理顺序与图26所示的温度判定处理(前半)仅应用的评价基准不同,所以省略图示以及说明。
接着,显示装置101执行湿度判定处理(中间阶段)(步骤S2108),移至步骤S2104。此外,由于湿度判定处理(中间阶段)的具体处理顺序与图27所示的湿度判定处理(前半)仅应用的评价基准不同,所以省略图示以及说明。
另外,在步骤S2106中,不包含于睡眠区间(中间阶段)的情况下(步骤S2106:否),显示装置101执行温度判定处理(后半)(步骤S2109)。此外,由于温度判定处理(后半)的具体处理顺序与图26所示的温度判定处理(前半)仅应用的评价基准不同,所以省略图示以及说明。
接着,显示装置101执行湿度判定处理(后半)(步骤S2110),移至步骤S2104。此外,由于湿度判定处理(后半)的具体处理顺序与图27所示的湿度判定处理(前半)仅应用的评价基准不同,所以省略图示以及说明。
由此,能够对于睡眠区间中的空间R的温度、湿度、声压以及照度分别评价空间R作为睡眠环境的适合性。另外,对于空间R的照度,能够考虑睡眠区间中的日出所引起的环境变化,来评价空间R作为睡眠环境的适合性。
接着,使用图22对步骤S1906的睡眠区间环境解析处理(无日出)的具体处理顺序进行说明。
图22是表示睡眠区间环境解析处理(无日出)的具体处理顺序的一个例子的流程图。在图22的流程图中,首先,显示装置101判断选择的环境传感器信息的时刻是否包含于睡眠区间(前半)(步骤S2201)。
这里,在包含于睡眠区间(前半)的情况下(步骤S2201:是),显示装置101执行温度判定处理(前半)(步骤S2202)。接着,显示装置101执行湿度判定处理(前半)(步骤S2203)。接着,显示装置101执行声压判定处理(步骤S2204)。
而且,显示装置101执行照度判定处理(无日出)(步骤S2205),返回调出睡眠区间环境解析处理(有日出)的步骤。此外,对于照度判定处理(无日出)的具体处理顺序使用图32后述。
另外,在步骤S2201中,不包含于睡眠区间(前半)的情况下(步骤S2201:否),显示装置101判断选择的环境传感器信息的时刻是否包含于睡眠区间(中间阶段)(步骤S2206)。
这里,在包含于睡眠区间(中间阶段)的情况下(步骤S2206:是),显示装置101执行温度判定处理(中间阶段)(步骤S2207)。接着,显示装置101执行湿度判定处理(中间阶段)(步骤S2208),移至步骤S2204。
另外,在步骤S2206中,不包含于睡眠区间(中间阶段)的情况下(步骤S2206:否),显示装置101执行温度判定处理(后半)(步骤S2209)。接着,显示装置101执行湿度判定处理(后半)(步骤S2210),移至步骤S2204。
由此,能够对于睡眠区间中的空间R的温度、湿度、声压以及照度,分别评价空间R作为睡眠环境的适合性。
接着,使用图23对步骤S2002的入睡前区间环境解析处理的具体处理顺序进行说明。
图23是表示入睡前区间环境解析处理的具体处理顺序的一个例子的流程图。在图23的流程图中,首先,显示装置101执行温度判定处理(入睡前)(步骤S2301)。此外,由于温度判定处理(入睡前)的具体处理顺序与图26所示的温度判定处理(前半)仅应用的评价基准不同,所以省略图示以及说明。
接着,显示装置101执行湿度判定处理(入睡前)(步骤S2302)。此外,由于湿度判定处理(入睡前)的具体处理顺序与图27所示的湿度判定处理(前半)仅应用的评价基准不同,所以省略图示以及说明。接着,显示装置101执行声压判定处理(入睡前)(步骤S2303)。此外,对于声压判定处理(入睡前)的具体处理顺序使用图29后述。
然后,显示装置101执行照度判定处理(入睡前)(步骤S2304),返回调出入睡前区间环境解析处理的步骤。此外,对于照度判定处理(入睡前)的具体处理顺序使用图33后述。
由此,能够对于入睡前区间中的空间R的温度、湿度、声压以及照度,分别评价空间R作为睡眠环境的适合性。
接着,使用图24对步骤S2004的起床后区间环境解析处理的具体处理顺序进行说明。
图24是表示起床后区间环境解析处理的具体处理顺序的一个例子的流程图。在图24的流程图中,首先,显示装置101执行温度判定处理(起床后)(步骤S2401)。此外,由于温度判定处理(起床后)的具体处理顺序与图26所示的温度判定处理(前半)仅应用的评价基准不同,所以省略图示以及说明。
接着,显示装置101执行湿度判定处理(起床后)(步骤S2402)。此外,由于湿度判定处理(起床后)的具体处理顺序与图27所示的湿度判定处理(前半)仅应用的评价基准不同,所以省略图示以及说明。接着,显示装置101执行声压判定处理(起床后)(步骤S2403)。此外,对于声压判定处理(起床后)的具体处理顺序使用图30后述。
而且,显示装置101执行照度判定处理(起床后)(步骤S2404),返回调出起床后区间环境解析处理的步骤。此外,对于照度判定处理(起床后)的具体处理顺序使用图34后述。
由此,能够对于起床后区间中的空间R的温度、湿度、声压以及照度分别评价空间R作为睡眠环境的适合性。
接着,使用图25对步骤S2005的生活区间环境解析处理的具体处理顺序进行说明。
图25是表示生活区间环境解析处理的具体处理顺序的一个例子的流程图。在图25的流程图中,首先,显示装置101执行温度判定处理(生活)(步骤S2501)。此外,由于温度判定处理(生活)的具体处理顺序与图26所示的温度判定处理(前半)仅应用的评价基准不同,所以省略图示以及说明。
接着,显示装置101执行湿度判定处理(生活)(步骤S2502)。此外,由于湿度判定处理(生活)的具体处理顺序与图27所示的湿度判定处理(前半)仅应用的评价基准不同,所以省略图示以及说明。接着,显示装置101执行声压判定处理(生活)(步骤S2503)。此外,由于声压判定处理(生活)的具体处理顺序与图28所示的声压判定处理仅应用的评价基准不同,所以省略图示以及说明。
而且,显示装置101执行照度判定处理(生活)(步骤S2504),返回调出生活区间环境解析处理的步骤。此外,由于照度判定处理(生活)的具体处理顺序与图31所示的照度判定处理(有日出)仅应用的评价基准不同,所以省略图示以及说明。
由此,能够对于生活区间中的空间R的温度、湿度、声压以及照度分别评价空间R作为睡眠环境的适合性。此外,在不评价生活区间中的空间R作为睡眠环境的适合性的情况下,也可以跳过步骤S2005的生活区间环境解析处理。
接着,使用图26对步骤S2102的温度判定处理(前半)的具体处理顺序进行说明。在温度判定处理(前半)中,使用与在步骤S1705中决定的季节相应的评价基准。这里,例举春/秋作为与解析的日子对应的季节进行说明。
图26是表示温度判定处理(前半)的具体处理顺序的一个例子的流程图。在图26的流程图中,首先,显示装置101判断选择的环境传感器信息的温度T是否为20℃以上且小于24℃(步骤S2601)。
这里,在为20℃以上且小于24℃的情况下(步骤S2601:是),显示装置101将空间R的温度的适合度设为3分(步骤S2602),返回调出温度判定处理(前半)的步骤。此外,评价出的结果(得分)存储于评价结果表1200。
另一方面,在不是20℃以上且小于24℃的情况下(步骤S2601:否),显示装置101判断所选择的环境传感器信息的温度T是否为16℃以上且小于27℃(步骤S2603)。这里,在为16℃以上且小于27℃的情况下(步骤S2603:是),显示装置101将空间R的温度的适合度设为2分(步骤S2604),返回调出温度判定处理(前半)的步骤。
另一方面,在不是16℃以上且小于27℃的情况下(步骤S2603:否),显示装置101将空间R的温度的适合度设为1分(步骤S2605),返回调出温度判定处理(前半)的步骤。由此,能够对于睡眠区间(前半)中的空间R的温度,考虑适合睡眠的环境在睡眠区间中也变化的情况来评价适合性。
接着,使用图27对步骤S2103的湿度判定处理(前半)的具体处理顺序进行说明。在湿度判定处理(前半)中,使用与在步骤S1705中决定的季节相应的评价基准。这里,例举春/秋作为与解析的日子对应的季节进行说明。
图27是表示湿度判定处理(前半)的具体处理顺序的一个例子的流程图。在图27的流程图中,首先,显示装置101判断所选择的环境传感器信息的湿度RH是否是50%以上60%以下(步骤S2701)。
这里,在50%以上60%以下的情况下(步骤S2701:是),显示装置101将空间R的湿度的适合度设为3分(步骤S2702),返回调出湿度判定处理(前半)的步骤。此外,评价出的结果(得分)存储于评价结果表1200。
另一方面,在不是50%以上60%以下的情况下(步骤S2701:否),显示装置101判断所选择的环境传感器信息的湿度RH是否是40%以上75%以下(步骤S2703)。这里,在40%以上75%以下的情况下(步骤S2703:是),显示装置101将空间R的湿度的适合度设为2分(步骤S2704),返回调出湿度判定处理(前半)的步骤。
另一方面,在不是40%以上75%以下的情况下(步骤S2703:否),显示装置101将空间R的湿度的适合度设为1分(步骤S2705),返回调出湿度判定处理(前半)的步骤。由此,能够对于睡眠区间(前半)中的空间R的湿度,考虑适合睡眠的环境也在睡眠区间中变化的情况来评价适合性。
接着,使用图28对步骤S2104的声压判定处理的具体处理顺序进行说明。
图28是表示声压判定处理的具体处理顺序的一个例子的流程图。在图28的流程图中,首先,显示装置101判断选择的环境传感器信息的声压是否是32dB以下(步骤S2801)。
这里,在32dB以下的情况下(步骤S2801:是),显示装置101将空间R的声压的适合度设为3分(步骤S2802),返回调出声压判定处理的步骤。此外,评价出的结果(得分)存储于评价结果表1200。
另一方面,在不是32dB以下的情况下(步骤S2801:否),显示装置101判断所选择的环境传感器信息的声压是否大于32dB且42dB以下(步骤S2803)。这里,在大于32dB且42dB以下的情况下(步骤S2803:是),显示装置101将空间R的声压的适合度设为2分(步骤S2804),返回调出声压判定处理的步骤。
另一方面,在不是大于32dB且42dB以下的情况下(步骤S2803:否),显示装置101将空间R的声压的适合度设为1分(步骤S2805),返回调出声压判定处理的步骤。由此,能够针对睡眠区间中的空间R的声压,评价空间R作为睡眠环境的适合性。
接着,使用图29对步骤S2303的声压判定处理(入睡前)的具体处理顺序进行说明。
图29是表示声压判定处理(入睡前)的具体处理顺序的一个例子的流程图。在图29的流程图中,首先,显示装置101判断选择的环境传感器信息的声压是否为43dB以下(步骤S2901)。
这里,在43dB以下的情况下(步骤S2901:是),显示装置101将空间R的声压的适合度设为3分(步骤S2902),返回调出声压判定处理(入睡前)的步骤。此外,评价出的结果(得分)存储于评价结果表1200。
另一方面,在不是43dB以下的情况下(步骤S2901:否),显示装置101判断选择的环境传感器信息的声压是否大于43dB且55dB以下(步骤S2903)。这里,在大于43dB且55dB以下的情况下(步骤S2903:是),显示装置101将空间R的声压的适合度设为2分(步骤S2904),返回调出声压判定处理(入睡前)的步骤。
另一方面,在不是大于43dB且55dB以下的情况下(步骤S2903:否),显示装置101将空间R的声压的适合度设为1分(步骤S2905),返回调出声压判定处理(入睡前)的步骤。由此,能够对于入睡前区间中的空间R的声压,考虑适合睡眠的环境与睡眠区间不同的情况来评价适合性。
接着,使用图30对步骤S2403的声压判定处理(起床后)的具体处理顺序进行说明。
图30是表示声压判定处理(起床后)的具体处理顺序的一个例子的流程图。在图30的流程图中,首先,显示装置101判断选择的环境传感器信息的声压是否为43dB以下(步骤S3001)。
这里,在43dB以下的情况下(步骤S3001:是),显示装置101将空间R的声压的适合度设为3分(步骤S3002),返回调出声压判定处理(起床后)的步骤。此外,评价出的结果(得分)存储于评价结果表1200。
另一方面,在不是43dB以下的情况下(步骤S3001:否),显示装置101判断选择的环境传感器信息的声压是否是大于43dB且55dB以下(步骤S3003)。这里,在大于43dB且55dB以下的情况下(步骤S3003:是),显示装置101将空间R的声压的适合度设为2分(步骤S3004),返回调出声压判定处理(起床后)的步骤。
另一方面,在不是大于43dB且55dB以下的情况下(步骤S3003:否),显示装置101将空间R的声压的适合度设为1分(步骤S3005),返回调出声压判定处理(起床后)的步骤。由此,能够对于起床后区间中的空间R的声压,考虑适合睡眠的环境与睡眠区间不同的情况来评价适合性。
接着,使用图31对步骤S2105的照度判定处理(有日出)的具体处理顺序进行说明。
图31是表示照度判定处理(有日出)的具体处理顺序的一个例子的流程图。在图31的流程图中,首先,显示装置101判断选择的环境传感器信息的照度是否小于10Lx(步骤S3101)。
这里,在小于10Lx的情况下(步骤S3101:是),显示装置101将空间R的照度的适合度设为3分(步骤S3102),返回调出照度判定处理(有日出)的步骤。此外,评价出的结果(得分)存储于评价结果表1200。
另一方面,在为10Lx以上的情况下(步骤S3101:否),显示装置101判断选择的环境传感器信息的照度是否为10Lx以上250Lx以下(步骤S3103)。这里,在为10Lx以上250Lx以下的情况下(步骤S3103:是),显示装置101将空间R的照度的适合度设为2分(步骤S3104),返回调出照度判定处理(有日出)的步骤。
另一方面,在不是10Lx以上250Lx以下的情况下(步骤S3103:否),显示装置101将空间R的照度的适合度设为1分(步骤S3105),返回调出照度判定处理(有日出)的步骤。由此,能够针对睡眠区间中的日出后的区间中的空间R的照度,考虑日出所引起的环境变化来评价适合性。
接着,使用图32对步骤S2205的照度判定处理(无日出)的具体处理顺序进行说明。
图32是表示照度判定处理(无日出)的具体处理顺序的一个例子的流程图。在图32的流程图中,首先,显示装置101判断选择的环境传感器信息的照度是否小于0.5Lx(步骤S3201)。
这里,在小于0.5Lx的情况下(步骤S3201:是),显示装置101将空间R的照度的适合度设为3分(步骤S3202),返回调出照度判定处理(无日出)的步骤。此外,评价出的结果(得分)存储于评价结果表1200。
另一方面,在0.5Lx以上的情况(步骤S3201:否),显示装置101判断选择的环境传感器信息的照度是否为0.5Lx以上250Lx以下(步骤S3203)。这里,在0.5Lx以上250Lx以下的情况下(步骤S3203:是),显示装置101将空间R的照度的适合度设为2分(步骤S3204),返回调出照度判定处理(无日出)的步骤。
另一方面,在不是0.5Lx以上250Lx以下的情况下(步骤S3203:否),显示装置101将空间R的照度的适合度设为1分(步骤S3205),返回调出照度判定处理(无日出)的步骤。由此,能够针对睡眠区间中的空间R的照度,评价空间R作为睡眠环境的适合性。
接着,使用图33对步骤S2304的照度判定处理(入睡前)的具体处理顺序进行说明。
图33是表示照度判定处理(入睡前)的具体处理顺序的一个例子的流程图。在图33的流程图中,首先,显示装置101判断选择的环境传感器信息的照度是否小于30Lx(步骤S3301)。
这里,在小于30Lx的情况下(步骤S3301:是),显示装置101将空间R的照度的适合度设为3分(步骤S3302),返回调出照度判定处理(入睡前)的步骤。此外,评价出的结果(得分)存储于评价结果表1200。
另一方面,在30Lx以上的情况下(步骤S3301:否),显示装置101判断选择的环境传感器信息的照度是否为30Lx以上500Lx以下(步骤S3303)。这里,在30Lx以上500Lx以下的情况下(步骤S3303:是),显示装置101将空间R的照度的适合度设为2分(步骤S3304),返回调出照度判定处理(入睡前)的步骤。
另一方面,在不是30Lx以上500Lx以下的情况下(步骤S3303:否),显示装置101将空间R的照度的适合度设为1分(步骤S3305),返回调出照度判定处理(入睡前)的步骤。由此,能够针对入睡前区间中的空间R的照度,考虑适合睡眠的环境与睡眠区间不同的情况来评价适合性。
接着,使用图34对步骤S2404的照度判定处理(起床后)的具体处理顺序进行说明。
图34是表示照度判定处理(起床后)的具体处理顺序的一个例子的流程图。在图34的流程图中,首先,显示装置101判断选择的环境传感器信息的照度是否大于2500Lx(步骤S3401)。
这里,在大于2500Lx的情况下(步骤S3401:是),显示装置101将空间R的照度的适合度设为3分(步骤S3402),返回调出照度判定处理(起床后)的步骤。此外,评价出的结果(得分)存储于评价结果表1200。
另一方面,在2500Lx以下的情况下(步骤S3401:否),显示装置101判断选择的环境传感器信息的照度是否为500Lx以上2500Lx以下(步骤S3403)。这里,在500Lx以上2500Lx以下的情况下(步骤S3403:是),显示装置101将空间R的照度的适合度设为2分(步骤S3404),返回调出照度判定处理(起床后)的步骤。
另一方面,在不是500Lx以上2500Lx以下的情况下(步骤S3403:否),显示装置101对空间R的照度将适合度设为1分(步骤S3405),返回调出照度判定处理(起床后)的步骤。由此,能够对于起床后区间中的空间R的照度,考虑适合睡眠的环境与睡眠区间不同的情况来评价适合性。
接着,使用图35对步骤S1908的综合评价处理的具体处理顺序进行说明。
图35是表示综合评价处理的具体处理顺序的一个例子的流程图。在图35的流程图中,首先,显示装置101参照评价结果表1200,基于睡眠区间中的空间R的温度的适合度(得分),计算空间R的温度的综合评价值(步骤S3501)。
计算出的综合评价值与解析的日子相对应地存储于综合评价表1300。接着,显示装置101参照评价结果表1200,基于睡眠区间中的空间R的湿度的适合度(得分),计算空间R的湿度的综合评价值(步骤S3502)。
接着,显示装置101参照评价结果表1200,基于睡眠区间中的空间R的照度的适合度(得分),计算空间R的照度的综合评价值(步骤S3503)。接着,显示装置101参照评价结果表1200,基于睡眠区间中的空间R的声压的适合度(得分),计算空间R的声压的综合评价值(步骤S3504)。
接着,显示装置101参照综合评价表1300,基于解析的日子的温度、湿度、照度以及声压各自的综合评价值,生成解析的日子的睡眠区间中的适合度的综合评价值(整体)(步骤S3505)。而且,显示装置101返回调出综合评价处理的步骤。
由此,能够根据睡眠区间中的空间R的温度、湿度、照度以及声压各自的综合评价值,生成表示综合性地评价整个睡眠区间的适合度得到的结果的综合评价值(整体)。
(显示装置101的睡眠区间确定处理)
接着,使用图36对显示装置101的睡眠区间确定处理顺序进行说明。
图36是表示显示装置101的睡眠区间确定处理顺序的一个例子的流程图。在图36的流程图中,首先,显示装置101从与对象者对应的活动量计202获取活动量数据(步骤S3601)。接着,显示装置101基于获取到的活动量数据检测对象者的入睡以及起床(步骤S3602)。
而且,显示装置101基于检测到的结果来确定对象者的睡眠区间(步骤S3603),结束基于本流程图的一系列处理。由此,能够根据对象者的活动量计202所记录的与身体的动作、方向相关的数据确定对象者的睡眠区间。
(显示装置101的日出、日落时刻计算处理)
接着,使用图37对显示装置101的日出、日落时刻计算处理顺序进行说明。
图37是表示显示装置101的日出、日落时刻计算处理顺序的一个例子的流程图。在图37的流程图中,首先,显示装置101判断当日(例如,解析的日子)的入睡时刻是否是12:00以后(步骤S3701)。
这里,在入睡时刻为12:00以后的情况下(步骤S3701:是),显示装置101将计算日出、日落时刻的对象日期设定为当日的日期(步骤S3702),移至步骤S3704。另一方面,在入睡时刻为12:00之前的情况下(步骤S3701:否),显示装置101将计算日出、日落时刻的对象日期设定为前一天的日期(步骤S3703)。
接着,显示装置101参照环境传感器信息DB500,判断是否有与对象日期的睡眠区间对应的环境传感器信息(步骤S3704)。这里,在没有与对象日期的睡眠区间对应的环境传感器信息的情况下(步骤S3704:否),显示装置101结束基于本流程图的一系列处理。
另一方面,在有与对象日期的睡眠区间对应的环境传感器信息的情况下(步骤S3704:是),显示装置101参照店铺信息DB400,基于对象日期、本装置被设置的店铺的纬度、经度以及海拔,计算日出、日落时刻(步骤S3705)。然后,显示装置101结束基于本流程图的一系列处理。
由此,能够以对象者睡眠的空间R位于距店铺较近的场所为前提,计算空间R所在的地点的日出以及日落的时刻。
如以上说明那样,根据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显示装置101,能够获取由设置于对象者睡眠的空间R的环境传感器201检测到的与空间R相关的数据。而且,根据显示装置101,在基于获取到的与空间R相关的数据,评价空间R作为睡眠环境的适合度并以时间序列显示时,当在对象者的睡眠区间包含有与日出或者日落相关的时刻的情况下,在该时刻的前后切换适合度的评价基准。
由此,能够考虑睡眠区间中的日出或者日落所引起的环境变化来评价对象者睡眠的空间R作为睡眠环境的适合性。因此,例如,能够防止在睡眠区间包含有日出时刻的情况下,仅通过由日出引起的环境变化,空间R作为睡眠环境的适合性变得比日出前差的情况。另外,能够防止在睡眠区间包含有日落的时刻的情况下,仅通过由日落引起的环境变化,空间R作为睡眠环境的适合性变得比日落后差的情况。
另外,根据显示装置101,能够基于从与对象者对应的活动量计202获取的数据,检测对象者的入睡以及起床,并基于检测到的结果,确定出对象者的睡眠区间。由此,能够根据由安装于对象者的活动量计202记录的与身体的动作或方向相关的数据,自动检测对象者的睡眠区间。
另外,根据显示装置101,能够基于空间R的温度、湿度、照度以及声压中的至少任意一项,计算空间R作为睡眠环境的适合度。由此,能够根据空间R的温度、湿度、照度以及声压评价空间R作为睡眠环境的适合性。
另外,根据显示装置101,能够划分睡眠区间来分成多个区间,并在划分出的多个区间的各个区间应用不同的评价基准。由此,能够考虑在睡眠区间中适合睡眠的环境也发生变化的情况,来评价空间R作为睡眠环境的适合度。
另外,根据显示装置101,在评价空间R作为睡眠环境的适合度并以时间序列显示时,除了睡眠区间以外,还能够也对入睡前区间和起床后区间显示适合度。由此,不仅能够在睡眠区间中,还能够包括对睡眠造成影响的前后区间(入睡前区间、起床后区间)在内来显示对象者睡眠的空间R作为睡眠环境的适合性。
另外,根据显示装置101,能够基于睡眠区间中的适合度的时间序列变化,生成综合睡眠区间中的适合度得到的综合评价值,并显示所生成的综合评价值。由此,能够综合性地评价整个睡眠区间的适合性。
由此,根据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显示装置101,能够适当地评价对象者睡眠的空间R作为睡眠环境的适合性并将其可视化。由此,在进行关于睡眠环境的咨询时,能够正确地把握空间R作为睡眠环境的适合性,并进行用于提高睡眠质量的适当建议,能够实现服务品质的提高。
此外,本实施方式中说明的显示方法能够通过由个人计算机、工作站等计算机执行预先准备的程序来实现。本显示程序记录于由硬盘、软盘、CD(Compact Disc:光盘)-ROM、MO(Magneto-Optical disk:磁光盘)、DVD(Digital Versatile Disk:数字多功能磁盘)、USB(Universal Serial Bus:通用串行总线)存储器等计算机可读取的记录介质,通过由计算机从记录介质读出而执行。另外,本显示程序也可以经由互联网等网络分发。
附图标记说明
101 显示装置;102 传感器;110 对象者;120 空间;200 睡眠环境解析系统;201环境传感器;202 活动量计;210 读取装置;300 总线;301 CPU;302 存储器;303 磁盘驱动器;304 磁盘;305 公用网I/F;306 近距离无线I/F;307 显示器;308 输入装置;400 店铺信息DB;500 环境传感器信息DB;600 温度阈值表;700 湿度阈值表;800 照度阈值表;900声压阈值表;1001 获取部;1002 确定部;1003 决定部;1004 评价部;1005 显示控制部;1200 评价结果表;1300 综合评价表;1400 环境解析画面。

Claims (11)

1.一种计算机可读记录介质,记录有显示程序,其特征在于,该显示程序使计算机执行如下处理:
获取由设置于对象者睡眠的空间的第一传感器检测到的与上述空间相关的数据,
在基于获取到的上述数据,评价并以时间序列显示上述空间的作为睡眠环境的适合度时,当在上述对象者的睡眠区间包含与日出或者日落有关的时刻的情况下,在上述时刻的前后切换适合度的评价基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计算机可读记录介质,其特征在于,使上述计算机执行如下处理:
基于从对与上述对象者的活动有关的数据进行传感检测的第二传感器获取到的数据,来检测上述对象者的入睡以及上述对象者的起床,
基于检测到的结果,确定出上述睡眠区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或者2所述的计算机可读记录介质,其特征在于,
与上述空间有关的数据表示上述空间的温度、湿度、照度以及声压中的至少任意一项。
4.根据权利要求1~3的任一项所述的计算机可读记录介质,其特征在于,使计算机执行如下处理:
划分上述睡眠区间来分成多个区间,
在划分出的上述多个区间中的各个区间应用不同的评价基准。
5.根据权利要求1~4的任一项所述的计算机可读记录介质,其特征在于,
在评价上述适合度并以时间序列显示时,与上述睡眠区间一起,对入睡前的第一区间和起床后的第二区间显示上述适合度。
6.根据权利要求1~5的任一项所述的计算机可读记录介质,其特征在于,使上述计算机执行如下处理:
基于上述睡眠区间中的上述适合度的时间序列变化,生成综合上述睡眠区间中的上述适合度得到的综合值,
显示所生成的上述综合值。
7.根据权利要求1~6的任一项所述的计算机可读记录介质,其特征在于,
上述适合度表示与每个季节的理想环境的偏离程度。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计算机可读记录介质,其特征在于,使上述计算机执行如下处理:
基于获取到的上述数据被检测的时期,来决定季节,
根据所决定的上述季节,来切换基于获取到的上述数据评价上述适合度时的评价基准。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计算机可读记录介质,其特征在于,
上述综合值根据上述睡眠区间中的上述适合度的平均值生成。
10.一种显示方法,其特征在于,由计算机执行如下处理:
获取由设置于对象者睡眠的空间的第一传感器检测到的与上述空间有关的数据,
在根据获取到的上述数据,评价并以时间序列显示上述空间的作为睡眠环境的适合度时,当在上述对象者的睡眠区间包含与日出或者日落有关的时刻的情况下,在上述时刻的前后切换适合度的评价基准。
11.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
获取部,获取由设置于对象者睡眠的空间的第一传感器检测到的与上述空间有关的数据;以及
显示控制部,在基于获取到的上述数据,评价并以时间序列显示上述空间的作为睡眠环境的适合度时,当在上述对象者的睡眠区间包含与日出或者日落有关的时刻的情况下,在上述时刻的前后切换适合度的评价基准。
CN201880081843.5A 2017-12-25 2018-04-24 计算机可读记录介质、显示方法以及显示装置 Active CN11151239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7-247717 2017-12-25
JP2017247717A JP6345333B1 (ja) 2017-12-25 2017-12-25 表示プログラム、表示方法および表示装置
PCT/JP2018/016689 WO2019130615A1 (ja) 2017-12-25 2018-04-24 表示プログラム、表示方法および表示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512393A CN111512393A (zh) 2020-08-07
CN111512393B true CN111512393B (zh) 2023-09-29

Family

ID=626357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80081843.5A Active CN111512393B (zh) 2017-12-25 2018-04-24 计算机可读记录介质、显示方法以及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8)

Country Link
US (1) US11647946B2 (zh)
EP (1) EP3734610B1 (zh)
JP (1) JP6345333B1 (zh)
KR (1) KR20200089309A (zh)
CN (1) CN111512393B (zh)
FI (1) FI3734610T3 (zh)
SG (1) SG11202005221UA (zh)
WO (1) WO2019130615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7450337B2 (ja) * 2019-02-27 2024-03-15 東京瓦斯株式会社 電力供給システム、電力供給方法及び電力供給プログラム
AU2019444064A1 (en) 2019-04-08 2020-12-03 Sleep Number Corporation Bed having environmental sensing and control features
EP4084673A1 (en) * 2019-12-31 2022-11-09 ResMed Sensor Technologies Limited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determining a sleep time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811636A (zh) * 2004-12-29 2006-08-02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使用皮肤电反应和心率的家庭控制系统及其方法
CN104969253A (zh) * 2013-03-01 2015-10-07 欧姆龙健康医疗事业株式会社 睡眠和活动量显示程序、装置、系统及方法
CN105592777A (zh) * 2013-07-08 2016-05-18 瑞思迈传感器技术有限公司 用于睡眠管理的方法和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131891B2 (en) * 2005-11-01 2015-09-15 Earlysense Ltd. Monitoring a condition of a subject
JP4825586B2 (ja) * 2006-05-30 2011-11-30 東芝コンシューマエレクトロニクス・ホールディングス株式会社 睡眠モニタ装置
GB2471902A (en) * 2009-07-17 2011-01-19 Sharp Kk Sleep management system which correlates sleep and performance data
US9192326B2 (en) * 2011-07-13 2015-11-24 Dp Technologies, Inc. Sleep monitoring system
JP6365967B2 (ja) * 2013-11-13 2018-08-01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環境制御装置、および環境制御システム
CA2836431C (en) * 2013-12-16 2018-02-20 Blue Ocean Laboratories, Inc. A sleep system for obtaining sleep information
JP6414393B2 (ja) * 2014-05-26 2018-10-31 アイシン精機株式会社 睡眠評価装置
JP2016028662A (ja) * 2014-07-25 2016-03-03 船井電機株式会社 睡眠評価装置および睡眠評価方法
JP6462292B2 (ja) 2014-09-26 2019-01-30 キヤノンメディカルシステムズ株式会社 磁気共鳴イメージング装置
JP6369558B2 (ja) * 2014-10-31 2018-08-08 富士通株式会社 状態表示方法、プログラム及び状態表示装置
JP6654904B2 (ja) * 2016-01-13 2020-02-26 エコナビスタ株式会社 情報処理装置、プログラムおよび情報処理方法
JP2017168495A (ja) 2016-03-14 2017-09-21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メタルマスクおよび電子部品実装基板の製造方法
JP6951057B2 (ja) * 2016-03-22 2021-10-20 エコナビスタ株式会社 プログラム、情報処理方法および情報処理装置
CN108778128A (zh) * 2016-03-28 2018-11-09 富士通株式会社 信息处理装置、信息处理方法以及程序
JP6600839B2 (ja) * 2016-05-10 2019-11-06 株式会社北電子 情報処理装置及び情報処理プログラム
WO2018142565A1 (ja) * 2017-02-03 2018-08-09 富士通株式会社 プログラム、情報処理方法及び情報処理装置
US11141096B2 (en) * 2017-08-28 2021-10-12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Corporation Of America Method for predicting future change in physical condition of person from sleep-state history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811636A (zh) * 2004-12-29 2006-08-02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使用皮肤电反应和心率的家庭控制系统及其方法
CN104969253A (zh) * 2013-03-01 2015-10-07 欧姆龙健康医疗事业株式会社 睡眠和活动量显示程序、装置、系统及方法
CN105592777A (zh) * 2013-07-08 2016-05-18 瑞思迈传感器技术有限公司 用于睡眠管理的方法和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SG11202005221UA (en) 2020-07-29
WO2019130615A1 (ja) 2019-07-04
EP3734610A4 (en) 2021-02-17
JP6345333B1 (ja) 2018-06-20
EP3734610B1 (en) 2024-05-01
KR20200089309A (ko) 2020-07-24
EP3734610A1 (en) 2020-11-04
FI3734610T3 (fi) 2024-05-28
JP2019111192A (ja) 2019-07-11
US11647946B2 (en) 2023-05-16
US20200297272A1 (en) 2020-09-24
CN111512393A (zh) 2020-08-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Dunster et al. Sleepmore in Seattle: Later school start times are associated with more sleep and better performance in high school students
CN111512393B (zh) 计算机可读记录介质、显示方法以及显示装置
US20220125375A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Measuring, Predicting, and Optimizing Human Cognitive Performance
Short et al. Estimating adolescent sleep patterns: parent reports versus adolescent self-report surveys, sleep diaries, and actigraphy
AU2018305723B2 (en)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forecasting seizures
Oh et al. Exploring UX issues in Quantified Self technologies
van Duijnhoven et al. Personal lighting conditions of office workers: An exploratory field study
Kikhia et al. Utilizing ambient and wearable sensors to monitor sleep and stress for people with BPSD in nursing homes
Acker et al. The role of actigraphy in sleep medicine
Putilov et al. Associations of waking EEG structure with chronotype and trototype of 130 sleep deprived individuals
Peeters et al. Let me count the light. Accounting for intensity, duration and timing of light when predicting sleep and subjective alertness in field studies
Cheong et al. Sensing physiological change and mental stress in older adults from hot weather
Wirtz et al. The interference of flexible working times with the utility of time: a predictor of social impairment?
CN111492440B (zh) 显示程序、显示方法以及显示装置
Fan et al. Reactivating ordinal position information from auditory sequence memory in human brains
US11883163B1 (en) Investigation of glycemic events in blood glucose
Nauha et al. Comparison and agreement between device-estimated and self-reported sleep periods in adults
Tang et al. Wearable sensor data visualization based on cnn towards healthcare promotion
Hammad et al. Open-Source Python Module for the Analysis of Personalized Light Exposure Data from Wearable Light Loggers and Dosimeters
Hammad et al. Open-source Python module for the analysis of personalized light exposure data
Reverdink The state of the art of the technologies that monitor disease progression in dementia patients: A scoping review
Lee et al. A study on the sleep quality analysis of single-person households based on life pattern data using ambient sensors
Zauner et al. Power analysis for personal light exposure measurements and interventions
de Vries et al. Recommendations for light-dosimetry field studies based on a meta-analysis of personal light levels of office workers
Wertz et al. Preliminary Study on Alertness in Wireline and Testing Operation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