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510328B - 通道异常短时恢复方法 - Google Patents

通道异常短时恢复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510328B
CN111510328B CN202010274703.9A CN202010274703A CN111510328B CN 111510328 B CN111510328 B CN 111510328B CN 202010274703 A CN202010274703 A CN 202010274703A CN 111510328 B CN111510328 B CN 11151032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ssage
ring device
protection
channel
upper 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274703.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510328A (zh
Inventor
王荣超
罗义晖
赵琰
申狄秋
王靓
韦德重
刘彬
石万里
徐晓春
蔡菠
欧俊延
卢雯兴
夏武
林家成
尹忠葵
秦先坤
黄承喜
梁君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iuzhou Bureau of Extra High Voltage Power Transmission Co
Original Assignee
Liuzhou Bureau of Extra High Voltage Power Transmission Co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iuzhou Bureau of Extra High Voltage Power Transmission Co filed Critical Liuzhou Bureau of Extra High Voltage Power Transmission Co
Priority to CN202010274703.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510328B/zh
Publication of CN11151032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51032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51032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51032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1/00Arrangements for maintenance, administration or management of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e.g. of packet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1/06Management of faults, events, alarms or notifications
    • H04L41/0654Management of faults, events, alarms or notifications using network fault recover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Small-Scale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揭示了一种通道异常短时恢复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对通道中环节设备的收发送模块进行监视,并收发报文进行校验后存储,下环设备接收到的上环设备发送的报文异常,上环设备重新发送存储的本次报文至下环设备,若下环设备接收到的上环设备的重发报文正常,则存储重发报文并转发,若下环设备接收到的上环设备的重发报文异常,且报文和重发报文的数据段不一致,则对报文和重发报文中的正确数据段进行拼接存储后转发。本申请在通道异常或数据传输异常时,依然能提供保护信息的交换,实现线路故障的全线速动。

Description

通道异常短时恢复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力通信系统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通道异常短时恢复方法。
背景技术
光纤通信和继电保护相关技术的发展,电网线路主保护越来越多的采用了基于光纤通道的纵联差动保护。由于长度原因,超高压线路一般使用纵联保护复用通道。而因为复用通道涉及的中间环节较多,目前国内外通用的通道故障定位方法具有流程排查问题缓慢,通道恢复的时间较长等的问题,此时的主保护是处于退出的状态。当通道出现误码、抖动等异常情况时,保护装置的差动保护也会退出运行,当通道收发延时不一致时,也会影响差动动作特性。因此需要一种通道异常短时的恢复方法,使得在通道异常发生时依然能够提供可靠的全线速动保护。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通道异常短时恢复方法。
本发明公开的一种通道异常短时恢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对通道中环节设备的接收模块和发送模块进行监视,并对接收模块接收的报文进行校验后存储,对发送模块发送的报文进行校验后存储,环节设备包括上环设备和下环设备;
B)下环设备接收到的上环设备发送的报文异常,则下环设备反向传输至上环设备的报文中添加保护数据异常信息;
C)上环设备接收到下环设备反向传输的保护数据异常信息,则上环设备重新发送存储的本次报文至下环设备,而后执行D1)或D2);
D1)若下环设备接收到的上环设备的重发报文正常,则存储重发报文并转发;
D2)若下环设备接收到的上环设备的重发报文异常,且报文和重发报文的数据段不一致,则对报文和重发报文中的正确数据段进行拼接存储后转发。
根据本发明一实施方式,报文正常期间,本侧保护装置间隔两个中断发一次通道报文,对侧保护装置推算下两个中断的保护数据。
根据本发明一实施方式,报文异常期间保护装置启动时,本侧保护装置改发送启动报文,对侧保护装置接收到启动报文并校验,校验通过后延时启动保护。
根据本发明一实施方式,启动报文包括纵联保护方向信号和校验码;对侧保护装置校验启动报文通过后,延时启动纵联方向保护。
根据本发明一实施方式,上环设备或下环设备接收到启动报文后直接进行转发。
根据本发明一实施方式,上环设备或下环设备接收到启动报文后转发后存储,且不进行拼接。
根据本发明一实施方式,报文正常期间,本侧保护装置间隔一个中断发一次通道报文。
根据本发明一实施方式,启动报文包括多组纵联保护方向信号和多组校验码。
根据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由通道内的环节设备或通道外的设备对接收模块和发送模块进行监视。
根据本发明一实施方式,报文的存储为循环存储。
本发明在通道异常或数据传输异常时,依然能提供保护信息的交换,实现线路故障的全线速动。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通道异常短时恢复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复用通道连接环节系统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以图式揭露本发明的多个实施方式,为明确说明起见,许多实务上的细节将在以下叙述中一并说明。然而,应了解到,这些实务上的细节不应用以限制本发明。也就是说,在本发明的部分实施方式中,这些实务上的细节是非必要的。此外,为简化图式起见,一些习知惯用的结构与组件在图式中将以简单的示意的方式绘示之。
需要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在本发明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并非特别指称次序或顺位的意思,亦非用以限定本发明,其仅仅是为了区别以相同技术用语描述的组件或操作而已,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发明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为能进一步了解本发明的发明内容、特点及功效,兹例举以下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参照图1,图1为通道异常短时恢复方法的流程图。本实施例中的通道异常短时恢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对通道中环节设备的接收模块和发送模块进行监视,并对接收模块接收的报文进行校验后存储,对发送模块发送的报文进行校验后存储,环节设备包括上环设备和下环设备。
B)下环设备接收到的上环设备发送的报文异常,则下环设备反向传输至上环设备的报文中添加保护数据异常信息。
C)上环设备接收到下环设备反向传输的保护数据异常信息,则上环设备重新发送存储的本次报文至下环设备,而后执行D1)或D2)。
D1)若下环设备接收到的上环设备的重发报文正常,则存储重发报文并转发。
D2)若下环设备接收到的上环设备的重发报文异常,且报文和重发报文的数据段不一致,则对报文和重发报文中的正确数据段进行拼接存储后转发。
如此,当通道异常或数据传输异常时,依然能提供保护信息的交换,实现线路故障的全线速动。
再一并参照图2,图2为复用通道连接环节系统框图。本实施例的通道中环节设备可为保护装置、接口设备及中间环节环节设备。如图2所示,在复用通道连接环节系统中,保护装置A、光电转换设备A、SDH光电传输设备A、SDH光电传输设备B、光电转换设备B以及保护装置B次序实现通信连接,且相邻的两个装置或设备中均具有两组发送模块和接收模块形成的通信线路,从而实现双向通信传输。其中,保护装置可以为继电保护线路保护装置,二次设备。接口设备可为光电转换设备,中间环节设备,可以为SDH光传输设备。当保护装置A为本侧保护装置时,则保护装置B就为对侧保护装置,反之亦然。根据信号的传输方向,信号向着对侧保护装置传输,则沿着信号传输方向,位于前一环节的则为步骤A)中的上环设备,位于后一环节的则为步骤A)中的下环设备,反之亦然。也就是说,根据通道信号传输方向,处于任一环节设备的前一环节就为前一环节设备,处于任一环节设备的后一环节就为后一环节设备,当通道信号传输方向改变时,则环节设备的前后环节也会发生改变。
在步骤A)中,对通道中各环节设备的接收模块和发送模块进行监视,即使对保护装置A、光电转换设备A、SDH光电传输设备A、SDH光电传输设备B、光电转换设备B以及保护装置B的接收模块和发送模块进行监视。在具体应用时,可由通道内的环节设备或通道外的设备对接收模块和发送模块进行监视。在现有的复用通道内部和外部已经具有装置中,是可以实现对各环节设备的发送模块及接收模块运行状态进行监视的功能,从而检测出各环节设备的发送模块和接收模块的运作状态,并能实现对发送模块发送的报文和接收模块接收的报文进行存储的功能,以便于后续报文数据的调用,本实施例中的存储为缓存。优选的,对接收模块接收的报文进行校验后存储,对发送模块发送的报文进行校验后存储,其中报文的存储为循环存储。例如,本实施例中的循环存储是在一段内存里面固定存储100个报文,当存满之后,新的存储的报文会覆盖旧的报文,从而实现循环存储。报文进行校验存储的校验是对报文格式及校验模进行校验。报文的校验可由发送模块和接收模块自身的功能实现。也就是说,在步骤A)中,通道中的各环节设备的收发模块都需要进行监视,收发的帧报文都需要进行校验后存储,以作为本实施例中通道异常短时恢复方法的基础或前提条件,而该条件的实现是不需要增加额外的设备,不破坏原有通信运行状态和环境。
报文具有正常和异常两种情况,当线路及通道正常运行时,则在通道内传输的报文是正常的,各环节设备转发的报文也都是正常的,此时本侧保护装置间隔两个中断发一次通道报文,对侧保护装置推算下两个中断的保护数据。其中,对侧保护装置的推算是按照工频信号推算,目的是为了少发数据,给报文异常期间留出处理的时间和空间。
当报文出现异常时,也就是通道异常,此时需要进行短时恢复,以提供保护信息交换,实现线路故障全线速动。具体是通过顺次执行B)、C)和D1)或顺次执行B)、C)及D2)实现。
线路及通道正常运行时,通道报文由本侧保护装置经过通道内各环节设备正常的传递到对侧保护装置,通道报文中有保护数据。
在步骤B)中,下环设备接收到的上环设备发送的报文异常,则说明通道出现异常情况,使得本侧保护装置发送的报文经过时出现异常,此时下环设备反向传输至上环设备的报文中添加保护数据异常信息,以便于异常确认。其中下环设备接收到的上环设备发送的报文,即为本次报文。
在步骤C)中,上环设备接收到下环设备反向传输的保护数据异常信息,需要上环设备重新发送存储的本次报文至下环设备,以便于异常确认。因为各环节设备发送的报文都进行了存储,当上环设备接收到下环设备反向传输的保护数据异常信息时,需要调取上环设备自身存储的报文,重新进行发送,该重新发送的报文即为重发报文。
上环设备重发的报文也有正常和异常两种情况,分别以步骤D1)和D2)对上述重发报文正常和异常情况进行执行处理。
其中,在步骤D1)中,下环设备接收到的上环设备的重发报文是正常的,则存储重发报文并转发,该转发是向下一环节设备进行转发,最终会转发到对侧保护装置。
在步骤D2)中,下环设备接收到的上环设备的重发报文是异常的,则需要判断本次报文和重发报文的数据段是否一致,若是一致,则说明重发报文和本次报文没有区别,依然是异常的,若不一致,则对本次报文和重发报文中的正确数据段进行拼接存储后转发。其中,报文中正确数据的判断可由格式校验和校验码来校验,若格式或校验码不对,则判断为该段数据是错误的,反之是正确。正确的数据在拼接后续形成新的报文,该报文被存储后,也是向着下一环节设备转发,直至达到对侧保护装置。
然后,在报文异常期间保护装置启动时,本侧保护装置改发送启动报文,对侧保护装置接收到启动报文并校验,校验通过后延时启动保护。如此,实现短时恢复,以提供保护信息交换,实现线路故障全线速动。其中,启动报文包括纵联保护方向信号和校验码。对侧保护装置校验启动报文通过后,延时启动纵联方向保护。启动报文传输过程中,会经过上环设备和下环设备,此时,上环设备或下环设备接收到启动报文后直接进行转发。优选的,上环设备或下环设备接收到启动报文后转发后存储,且不进行拼接。因为启动保护装置需要的是快速响应,启动报文在传输过程中应避免纠错等过程,以确保保护装置的快速响应。
优选的,报文正常期间,本侧保护装置间隔一个中断发一次通道报文。
优选的,启动报文包括多组纵联保护方向信号和多组校验码。如此可以提高数据的冗余程度,提升通道异常情况下的传输可靠性。
上仅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理的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括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通道异常短时恢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A)对通道中环节设备的接收模块和发送模块进行监视,并对所述接收模块接收的报文进行校验后存储,对所述发送模块发送的报文进行校验后存储,所述环节设备包括上环设备和下环设备;
B)所述下环设备接收到的所述上环设备发送的报文异常,则所述下环设备反向传输至所述上环设备的报文中添加保护数据异常信息;
C)所述上环设备接收到所述下环设备反向传输的保护数据异常信息,则所述上环设备重新发送存储的本次报文至所述下环设备,而后执行D1)或D2);
D1)若所述下环设备接收到的所述上环设备的重发报文正常,则存储所述重发报文并转发;
D2)若所述下环设备接收到的所述上环设备的重发报文异常,且所述报文和所述重发报文的数据段不一致,则对所述报文和所述重发报文中的正确数据段进行拼接存储后转发;
其中,在步骤D1)中,下环设备接收到的上环设备的重发报文是正常的,则存储重发报文并转发,该转发是向下一环节设备进行转发,最终会转发到对侧保护装置;
在步骤D2)中,下环设备接收到的上环设备的重发报文是异常的,则需要判断本次报文和重发报文的数据段是否一致,若是一致,则说明重发报文和本次报文没有区别,依然是异常的,若不一致,则对本次报文和重发报文中的正确数据段进行拼接存储后转发;其中,报文中正确数据的判断可由格式校验和校验码来校验,若格式或校验码不对,则判断为该段数据是错误的,反之是正确;正确的数据在拼接后续形成新的报文,该报文被存储后,也是向着下一环节设备转发,直至达到对侧保护装置;
然后,在报文异常期间保护装置启动时,本侧保护装置改发送启动报文,对侧保护装置接收到启动报文并校验,校验通过后延时启动保护;如此,实现短时恢复,以提供保护信息交换,实现线路故障全线速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道异常短时恢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报文正常期间,本侧保护装置间隔两个中断发一次通道报文,对侧保护装置推算下两个中断的保护数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通道异常短时恢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报文异常期间保护装置启动时,本侧保护装置改发送启动报文,对侧保护装置接收到启动报文并校验,校验通过后延时启动保护。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通道异常短时恢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启动报文包括纵联保护方向信号和校验码;所述对侧保护装置校验所述启动报文通过后,延时启动纵联方向保护。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通道异常短时恢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环设备或所述下环设备接收到所述启动报文后直接进行转发。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通道异常短时恢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环设备或所述下环设备接收到所述启动报文后转发后存储,且不进行拼接。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通道异常短时恢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报文正常期间,本侧保护装置间隔一个中断发一次通道报文。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通道异常短时恢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启动报文包括多组纵联保护方向信号和多组校验码。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道异常短时恢复方法,其特征在于,由通道内的环节设备或通道外的设备对所述接收模块和所述发送模块进行监视。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道异常短时恢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报文的存储为循环存储。
CN202010274703.9A 2020-04-09 2020-04-09 通道异常短时恢复方法 Active CN11151032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274703.9A CN111510328B (zh) 2020-04-09 2020-04-09 通道异常短时恢复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274703.9A CN111510328B (zh) 2020-04-09 2020-04-09 通道异常短时恢复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510328A CN111510328A (zh) 2020-08-07
CN111510328B true CN111510328B (zh) 2022-08-30

Family

ID=718745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274703.9A Active CN111510328B (zh) 2020-04-09 2020-04-09 通道异常短时恢复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510328B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226737A2 (en) * 1999-11-03 2002-07-31 ECI Telecom Ltd. Method and system for communication protection
CN1753325A (zh) * 2004-09-24 2006-03-2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复用段保护倒换的异常恢复方法
CN1791049A (zh) * 2005-12-16 2006-06-21 杭州华为三康技术有限公司 环网及其保护方法
WO2010045838A1 (zh) * 2008-10-22 2010-04-2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报文处理的方法和装置
CN103188172A (zh) * 2011-12-28 2013-07-0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链路聚合的异常恢复方法和交换设备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226737A2 (en) * 1999-11-03 2002-07-31 ECI Telecom Ltd. Method and system for communication protection
CN1753325A (zh) * 2004-09-24 2006-03-2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复用段保护倒换的异常恢复方法
CN1791049A (zh) * 2005-12-16 2006-06-21 杭州华为三康技术有限公司 环网及其保护方法
WO2010045838A1 (zh) * 2008-10-22 2010-04-2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报文处理的方法和装置
CN103188172A (zh) * 2011-12-28 2013-07-0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链路聚合的异常恢复方法和交换设备
WO2013097366A1 (zh) * 2011-12-28 2013-07-0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链路聚合的异常恢复方法和交换设备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Abnormal vehicle behavior induced using only fabricated informative CAN messages;Junko Takahashi,Masashi Tanaka;《2018 IEEE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Hardware Oriented Security and Trust》;20180614;全文 *
智能变电站保护控制平台设计;祖连兴;《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数据库》;20200216;全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510328A (zh) 2020-08-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251898B2 (en) Device and method for the unidirectional transmission of data
US7397385B1 (en) Predicting cable failure through remote failure detection of error signatures
JP3524847B2 (ja) 複数の、車両内ネットワーク加入者間のデータ通信用リング状光ネットワーク回線の検査方法及び装置
CN111342893B (zh) 通道故障点定位方法
EP2312792A1 (en) Protection protocol device for network node and method for processing protection switching thereof
CN107431655B (zh) 分段保护中的故障传播的方法和设备
JPH08213965A (ja) Sdhネットワークにおける無線回線の救済方法及び無線装置
CN111510328B (zh) 通道异常短时恢复方法
CN113541672B (zh) 风险降级装置和风险降级方法
JP4463625B2 (ja) パス正常性確認方法
KR100439366B1 (ko) 파이버 채널 조정 루프에 적응가능한 전자 장치 및 파이버채널 조정 루프의 장해 검출 방법
JP2005268889A (ja) 伝送路切替システムおよび伝送路切替システムの動作方法
JP4585287B2 (ja) 伝送装置
KR100333954B1 (ko) 단일코어를 이용한 광통신망 이중화와 고장감시방법 및 그장치
CN114220256B (zh) 一种气体采样无线控制协议
JP2010050872A (ja) データ伝送システム及びデータ伝送制御方法
CN112671608B (zh) Ipg监测方法、交换设备及交换系统
JP4587309B2 (ja) 光ネットワークの障害時パス切り替え方式
JP2024004705A (ja) ネットワークシステム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JP4899575B2 (ja) 通信システム
JPH037439A (ja) ディジタル通信回線の監視方式
WO2024056184A1 (en) Ethernet device with safety features at the physical layer and method for a bi-directional data transfer between two ethernet devices
CN113890184A (zh) 一种利用增加监视信息实现纵差通道故障定位的方法
JP2000295142A (ja) 自己診断装置
KR100751643B1 (ko) 이동 통신 가입자 처리 장치의 비정상 동작을 감시하는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