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509165A - 固定装置、电池模组及用电装置 - Google Patents

固定装置、电池模组及用电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509165A
CN111509165A CN202010467842.3A CN202010467842A CN111509165A CN 111509165 A CN111509165 A CN 111509165A CN 202010467842 A CN202010467842 A CN 202010467842A CN 111509165 A CN111509165 A CN 11150916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ircuit board
block
fixing device
bracket
bas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467842.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兰天保
李长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ngguan Poweramp Technology Ltd
Original Assignee
Dongguan Poweramp Technology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ngguan Poweramp Technology Ltd filed Critical Dongguan Poweramp Technology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467842.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509165A/zh
Publication of CN11150916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509165A/zh
Priority to PCT/CN2021/086047 priority patent/WO2021238426A1/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20Mountings; Secondary casings or frames; Racks, modules or packs; Suspension devices; Shock absorbers; Transport or carrying devices; Holde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42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rvicing or maintenance of secondary cells or secondary half-cells
    • H01M10/425Structural combination with electronic components, e.g. electronic circuits integrated to the outside of the casing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Battery Mounting, Suspending (AREA)

Abstract

一种固定装置,用于固定柔性电路板。所述固定装置包括底座及设置于所述底座的支架。所述固定装置还包括活动块和收容空间。所述活动块设于所述底座和所述支架之间。所述活动块可相对所述底座朝向或背向所述支架移动。所述收容空间设于所述活动块和所述支架之间,用于收容所述柔性电路板。本申请还提供一种具有所述固定装置的电池模组及具有所述电池模组的用电装置。本申请中借助所述固定装置对所述柔性电路板进行有效固定,从而有效防止因柔性电路板悬空放置所造成的易失效、通讯不良等问题。

Description

固定装置、电池模组及用电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池领域,尤其涉及固定装置、具有所述固定装置的电池模组及具有所述电池模组的用电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电池组中的柔性电路板在折弯悬空部位大多没有支撑防护,如此极容易发生因振动所造成的柔性电路板失效、通讯不良等问题。不过,目前针对柔性电路板的折弯悬空部位,一般会在柔性电路板的背部设置胶水和填充物,以在一定程度上减轻柔性电路板的振动,但随之产生填充物不好固定,且尺寸误差不好调节的问题,以及背胶失效的风险。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固定装置,以解决上述问题。
另外,还有必要提供一种具有所述固定装置的电池模组。
一种固定装置,用于固定柔性电路板,所述固定装置包括底座及设置于所述底座的支架,所述固定装置还包括:
活动块,设于所述底座和所述支架之间,所述活动块可相对所述底座朝向或背向所述支架移动;以及
收容空间,设于所述活动块和所述支架之间,用于收容所述柔性电路板。
可选地,所述底座包括底板及两个相对设置的侧板,所述侧板分别位于所述底板的两侧,所述侧板上设有滑槽,所述活动块的侧边设置有与所述滑槽相配合的滑块。
可选地,所述底座包括限位块,所述限位块固定于所述滑槽,所述滑块设于所述限位块与所述底板之间。
可选地,所述活动块朝向所述底板的表面向所述支架方向凹陷形成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内设有凸柱,所述底座包括设置于所述底板的凸出部,所述凸出部背对所述底板的表面向所述底板方向凹陷形成第二凹槽,所述凸出部容置于所述第一凹槽,所述凸柱对应容置于所述第二凹槽。
可选地,所述固定装置包括弹性部,所述弹性部设于所述第二凹槽内。
可选地,所述弹性部为弹簧,所述弹簧自由状态的高度大于所述第二凹槽的深度。
可选地,所述支架设有固定件,所述固定件包括连接部及勾部,所述连接部凸设于所述支架朝向所述底板的表面,所述勾部由所述连接部远离所述支架的一端向外延伸形成,所述侧板上开设有开口,所述勾部对应卡接于所述开口内。
可选地,所述固定装置还包括第一垫块和第二垫块,所述第一垫块设置于所述支架朝向所述活动块的表面,所述第二垫块设置于所述活动块朝向所述第一垫块的表面,所述收容空间设于第一垫块和第二垫块之间,所述第一垫块和所述第二垫块为弹性垫块。
一种电池模组,包括电芯模组、电路板、连接所述电芯模组和所述电路板的柔性电路板以及上述所述的固定装置,所述固定装置设置于所述电路板,所述柔性电路板设于所述收容空间。
一种用电装置,包括上述所述的电池模组。
本申请中将固定装置设置于所述电路板,并利用底座、支架和活动块的配合,对所述柔性电路板进行有效固定,从而有效防止因柔性电路板悬空放置所造成的易失效、通讯不良等问题。此外,借助弹性部的设置保证了活动块移动的行程,以通过上下移动活动块,灵活调整柔性电路板与其连接部位的连接高度,以使得电池模组组装更灵活方便。进一步地,利用所述固定装置固定所述柔性电路板,还克服了传统胶水和填充物配合固定柔性电路板所带来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一实施方式的固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固定装置的分解示意图。
图3为图2所示底座、凸块、限位块和凸出部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2所示固定装置的部分分解示意图。
图5为沿图1所示Ⅵ—Ⅵ线的部分剖面示意图。
图6为图2所示活动块及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一实施方式的电池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7所示电池模组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一实施方式的用电装置的模块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用电装置 1000
电池模组 100
固定装置 10
底座 11
底板 111
侧板 112
容置空间 113
滑槽 114
槽底壁 1141
槽侧壁 1142
第一滑槽分部 1143
第二滑槽分部 1144
开口 1145
限位块 115
第一限位部 1151
第二限位部 1152
凸块 116
空隙 1161
凸出部 117
第二表面 1171
第二凹槽 1172
第二槽底面 1173
第二槽侧面 1174
弹性部 118
第一端部 1181
第二端部 1182
支架 12
固定件 121
连接部 1211
勾部 1212
活动块 13
滑块 131
第一表面 132
第一凹槽 133
第一槽底面 1331
第一槽侧面 1332
凸柱 134
第三表面 135
第三凹槽 136
第一垫块 14
第二垫块 15
收容空间 16
配合部 151
电芯模组 20
极耳 21
电路板 22
柔性电路板 30
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本申请。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为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申请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申请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申请。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一些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下述的实施方式及实施方式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参图1,本申请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固定装置10,用于固定柔性电路板30(参图7)。所述固定装置10包括底座11、支架12、活动块13及收容空间16。所述支架12设置于所述底座11。所述活动块13设于所述底座11和所述支架12之间。所述活动块13可相对所述底座11朝向或背向所述支架12移动。所述收容空间16设于所述活动块13和所述支架12之间,用于收容所述柔性电路板30。
参图2,所述底座11包括底板111及两相对设置的侧板112。两所述侧板112分别位于所述底板111的两侧,并与所述底板111一起形成容置空间113。两所述侧板112上分别开设有滑槽114。两所述滑槽114相对设置。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底座11及两所述侧板112一体成型。所述底座11及两所述侧板112均成矩形。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所述底座11及两所述侧板112的形状可依据实际需要进行适应性调整,可以呈圆形、菱形等规则形状或其他不规则形状。
所述活动块13收容于所述容置空间113。所述活动块13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与所述滑槽114相配合的滑块131。所述滑块131可滑动地连接于所述滑槽114,如此使得所述活动块13在所述固定装置10的厚度方向(即X轴方向)上相对所述底座11朝向或背向所述支架12移动。
参图2,在本实施方式中,每一滑槽114包括槽底壁1141及两相对的槽侧壁1142。两所述槽侧壁1142分别位于所述槽底壁1141的两侧。其中,所述槽底壁1141及两所述槽侧壁1142均由所述底板111向所述支架12方向延伸。
参图3,进一步地,所述底座11还包括限位块115。所述限位块115固定于所述滑槽114内。其中,所述滑块131设于所述限位块115和所述底板111之间。如此,通过所述限位块115的设置,限定了所述滑块131在滑槽114内的滑动范围,从而确保所述活动块13在预设行程内相对所述底板111朝向或背向所述支架12滑动。
参图3,具体地,每一滑槽114内设置有两凸块116。每一凸块116凸设于所述槽底壁1141与所述槽侧壁1142的连接处。两所述凸块116相对,且间隔设置,以形成空隙1161。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限位块115包括第一限位部1151及第二限位部1152。所述第一限位部1151收容于所述空隙1161内。所述第二限位部1152连接所述第一限位部1151,并连接于两所述槽侧壁1142之间。如此,通过所述限位块115的设置,所述滑槽114被分隔成第一滑槽分部1143及第二滑槽分部1144。其中,所述第一滑槽分部1143相对所述第二滑槽分部1144靠近所述底板111。所述滑块131可滑动地连接所述第一滑槽分部1143。一实施方式中,所述限位块115与所述凸块116和两所述槽侧壁1142之间过盈配合。
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所述限位块115可依据实际需要省略。
参图2、图4和图5,所述活动块13包括朝向所述底板111的第一表面132。所述第一表面132向所述支架12方向凹陷形成第一凹槽133。所述第一凹槽133内设有凸柱134。相应地,所述底座11还包括凸出部117。所述凸出部117凸设于所述底板111,并位于两所述侧板112之间。所述凸出部117包括背对所述底板111的第二表面1171。所述第二表面1171向所述底板111方向凹陷形成第二凹槽1172。所述凸出部117容置于所述第一凹槽133,且所述凸柱134对应容置于所述第二凹槽1172,以在所述固定装置10的长度方向(即Y轴方向)及所述固定装置10的宽度方向(即Z轴方向)上限定所述活动块13的活动。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凸柱134的高度及所述凸出部117的高度均不高于所述第一凹槽133的深度。
参图4,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表面132上开设有两个第一凹槽133。两所述第一凹槽133分别位于所述第一表面132靠近所述滑块131的两侧。相应地,所述底板111上凸设有与所述第一凹槽133对应的两个所述凸出部117。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凹槽133及所述凸出部117的数量可依据实际需要进行适应性调整,可以是一个、三个、四个等。
参图5,具体地,所述第一凹槽133包括第一槽底面1331及围设于所述第一槽底面1331周缘的第一槽侧面1332。所述凸柱134凸设于所述第一槽底面1331。所述第二凹槽1172包括第二槽底面1173及围设于所述第二槽底面1173周缘的第二槽侧面1174。其中,所述第一凹槽133、所述凸柱134和所述第二凹槽1172的形状不限于圆形、矩形等规则形状或其他不规则形状。
参图5,进一步地,所述固定装置10还包括弹性部118。所述弹性部118位于所述底板111和所述活动块13之间,用以支撑活动块13来和所述支架12配合对所述柔性电路板30进行固定,并保证所述活动块13在所述固定装置10的厚度方向上的行程,进一步的,当弹性部118被压缩到预期的位置时,所述限位块115可以限制活动块13朝向支架12移动。
参图5,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弹性部118呈中空环状结构,包括第一端部1181及背对所述第一端部1181的第二端部1182。所述弹性部118设置于所述第二凹槽1172内。如此,当将所述活动块13设置于所述容置空间113时,设置于所述第二凹槽1172内的所述弹性部118与所述凸出部117一并容置于所述第一凹槽133,且所述凸柱134穿设于所述弹性部118内。此时,所述弹性部118的第一端部1181抵持所述第一槽底面1331,所述弹性部118的第二端部1182抵持所述第二槽底面1173,所述弹性部118的高度大于所述第一凹槽133的深度。其中,所述凸柱134的高度及所述凸出部117的高度均不高于所述第一凹槽133的深度,如此以通过所述弹性部118支撑所述活动块13来和所述支架12接触,并使得所述活动块13与所述底板111间隔设置,从而保证所述活动块13在所述固定装置10的厚度方向上的行程。
其中,所述弹性部118在自由状态下的高度大于所述第一凹槽133的深度。所述弹性部118的自由状态是指所述弹性部118未被压缩时的状态,即将所述弹性部118设置于所述第二凹槽1172内时的状态。所述第一表面132至所述底板111的距离即为所述活动块13的行程。
一实施方式中,所述弹性部118为弹簧。
参图2,所述支架12固定于所述底座11。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支架12上还凸设有两相对设置的固定件121。所述固定件121设置于所述支架12的两端。所述支架12借由两所述固定件121固定于所述底座11。
参图2和图3,具体地,每一固定件121包括连接部1211及勾部1212。所述连接部1211凸设于所述支架12朝向所述底板111的表面。所述勾部1212由所述连接部1211远离所述支架12的一端向外延伸形成。相应地,位于所述第二滑槽分部1144处的槽底壁1141上开设有开口1145。所述勾部1212对应卡接于所述开口1145内,以使得所述支架12固定于所述底座11。
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所述固定件121可省略。如此,所述支架12可借助焊接、粘接、螺接等其他方式固定于所述底座11的侧板112。
参图1,所述固定装置10还包括第一垫块14和第二垫块15。所述第一垫块14设置于所述支架12朝向所述活动块13的表面,所述第二垫块15设置于所述活动块13朝向所述第一垫块14的表面。所述收容空间16设于所述第一垫块14和所述第二垫块15之间。其中,所述柔性电路板30固定于所述第一垫块14和所述第二垫块15之间,本实施例中,第一垫块14和第二垫块15为弹性垫块,可保护柔性电路板30。此外,所述第一垫块14和所述第二垫块15采用弹性垫块的设计,可使得所述第一垫块14和所述第二垫块15在所述活动块13和所述支架12的作用下被压缩,而当活动块13发生上下移动时,因弹性垫块自身具备弹性性能,使得柔性电路板30在活动块13移动状态下也能够牢固地夹持于所述第一垫块14和所述第二垫块15之间。
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垫块14和所述第二垫块15可省略。
参图4、图5和图6,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活动块13包括背对所述第一表面132的第三表面135。所述第三表面135上开设有两第三凹槽136。相应地,所述第二垫块15上凸设有与所述第三凹槽136相配合的配合部151。所述配合部151对应卡接于所述第三凹槽136内,以将所述第二垫块15固定于所述活动块13的第三表面135。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垫块15可通过焊接、粘接、螺接等方式固定于所述活动块13的第三表面135。
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垫块14和所述支架12之间可通过卡接、焊接、粘接、螺接等方式实现连接。
参图7,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电池模组100。所述电池模组100包括所述固定装置10、电芯模组20、电路板22及连接所述电芯模组20和所述电路板22的所述柔性电路板30。其中,所述固定装置10设置于所述电路板22。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固定装置10通过螺丝固定于所述电路板22。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所述固定装置10还可通过卡扣固定于所述电路板22。
参图7和图8,具体地,所述柔性电路板30的一端连接所述电芯模组20上的极耳21,以采集电芯模组20的电压、温度等信号,所述柔性电路板30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电芯模组20上的电路板22。其中,所述电路板22和所述极耳21分别位于所述电芯模组20的不同的侧面,所述柔性电路板30需要弯折90度才可使得柔性电路板30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极耳21和所述电路板22进行连接。如此,本申请中利用固定装置10将弯折处的柔性电路板30设置于所述支架12和活动块13之间进行固定,避免弯折处的柔性电路板30悬空放置所造成的易失效、通讯不良等问题。此外,由于电池模组100在生产过程中存在组装公差等问题,无法保证柔性电路板30每次组装的高度一致,有可能需要上下调整柔性电路板30的高度来保证柔性电路板30与极耳21和/或电路板22的连接,而弹性部118的设置保证了活动块13移动的行程,以通过上下移动活动块13,调整柔性电路板30与连接部位(即,极耳21和/或电路板22)的水平高度,从而解决了因电池模组100在生产过程中的组装公差引起的问题,以使得电池模组100组装更灵活方便。
本申请中借助所述活动块13可活动设置于所述底座11的设计与所述弹性部118共同配合,来和所述支架12一起固定所述柔性电路板30,从而大大减少了振动工况下柔性电路板30晃动所产生的损伤,进而有效防止因柔性电路板30悬空放置所造成的易失效、通讯不良等问题。此外,借助所述固定装置10可实现柔性电路板30的弯折固定,提高所述柔性电路板30的连接可靠性。另外,所述固定装置10还具有安装简单、操作简便等优点。
参图1、图5、图7和图8,下面将简述将所述固定装置10固定于所述电路板22,并利用固定装置10固定所述柔性电路板30的步骤。
步骤一,将上述所述的固定装置10的底座11通过螺丝固定于所述电路板22。
步骤二,将所述柔性电路板30设置于所述第二垫块15。其中,参图7和图8,所述柔性电路板30的一端连接所述电芯模组20上的极耳21,所述柔性电路板30的另一端靠近但暂不连接电路板22,。
步骤三,借助所述支架12沿所述固定装置10的厚度方向朝所述底板111方向下压活动块13,所述弹性部118受力不断压缩,所述活动块13不断向所述底板111靠近,直至调整柔性电路板30的另一端与所述电路板22大致处于同一水平高度。然后,将所述支架12两端的固定件121对应连接至所述底座11上的开口1145,以将所述支架12固定于所述底座11,此时,所述活动块13上的第二垫块15与所述支架12上的第一垫块14配合以共同夹持固定所述柔性电路板30。在其他实施例中,调整柔性电路板30的高度可依据实际情况而定,不一定需要和电路板22处于同一水平高度。
步骤四,将所述柔性电路板30的另一端与所述电路板22进行连接。其中,在支架12组装至底座11后,若柔性电路板30的另一端与所述电路板22之间因高度差问题无法组装时,可再通过上下调整活动块13,来调整柔性电路板30与电路板22的水平高度,保证柔性电路板30与电路板22的连接,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在步骤二中将所述柔性电路板30的另一端与所述电路板22进行连接,不以为限。
参图9,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用电装置1000。所述用电装置1000包括上述所述的电池模组100。其中,所述用电装置1000可以是移动电子设备、储能设备、电动汽车、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等。所述移动电子设备可以是移动电话、穿戴式电子设备、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等。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申请,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固定装置,用于固定柔性电路板,所述固定装置包括底座及设置于所述底座的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装置还包括:
活动块,设于所述底座和所述支架之间,所述活动块可相对所述底座朝向或背向所述支架移动;以及
收容空间,设于所述活动块和所述支架之间,用于收容所述柔性电路板。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包括底板及两个相对设置的侧板,所述侧板分别位于所述底板的两侧,所述侧板上设有滑槽,所述活动块的侧边设置有与所述滑槽相配合的滑块。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包括限位块,所述限位块固定于所述滑槽,所述滑块设于所述限位块与所述底板之间。
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块朝向所述底板的表面向所述支架方向凹陷形成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内设有凸柱,所述底座包括设置于所述底板的凸出部,所述凸出部背对所述底板的表面向所述底板方向凹陷形成第二凹槽,所述凸出部容置于所述第一凹槽,所述凸柱对应容置于所述第二凹槽。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装置包括弹性部,所述弹性部设于所述第二凹槽内。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部为弹簧,所述弹簧自由状态的高度大于所述第二凹槽的深度。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设有固定件,所述固定件包括连接部及勾部,所述连接部凸设于所述支架朝向所述底板的表面,所述勾部由所述连接部远离所述支架的一端向外延伸形成,所述侧板上开设有开口,所述勾部对应卡接于所述开口内。
8.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装置还包括第一垫块和第二垫块,所述第一垫块设置于所述支架朝向所述活动块的表面,所述第二垫块设置于所述活动块朝向所述第一垫块的表面,所述收容空间设于第一垫块和第二垫块之间,所述第一垫块和所述第二垫块为弹性垫块。
9.一种电池模组,包括电芯模组、电路板、以及连接所述电芯模组和所述电路板的柔性电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模组还包括如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固定装置,所述固定装置设置于所述电路板,所述柔性电路板设于所述收容空间。
10.一种用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用电装置包括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池模组。
CN202010467842.3A 2020-05-28 2020-05-28 固定装置、电池模组及用电装置 Pending CN11150916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467842.3A CN111509165A (zh) 2020-05-28 2020-05-28 固定装置、电池模组及用电装置
PCT/CN2021/086047 WO2021238426A1 (zh) 2020-05-28 2021-04-09 固定装置、电池模组及用电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467842.3A CN111509165A (zh) 2020-05-28 2020-05-28 固定装置、电池模组及用电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509165A true CN111509165A (zh) 2020-08-07

Family

ID=718771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467842.3A Pending CN111509165A (zh) 2020-05-28 2020-05-28 固定装置、电池模组及用电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509165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1238426A1 (zh) * 2020-05-28 2021-12-02 东莞新能安科技有限公司 固定装置、电池模组及用电装置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7141615A (ja) * 2005-11-17 2007-06-07 Yamaichi Electronics Co Ltd フレキシブルプリント基板接続用コネクタ
CN101309015A (zh) * 2007-05-16 2008-11-19 日立车辆能源株式会社 电池控制器、电池模块以及电源系统
US20120019061A1 (en) * 2009-03-31 2012-01-26 Sanyo Electric Co., Ltd. Battery module, battery system and electric vehicle
CN106935747A (zh) * 2015-12-31 2017-07-07 深圳市沃特玛电池有限公司 电动汽车的电池模组
US20180123394A1 (en) * 2015-04-30 2018-05-03 Hosiden Corporation Secondary coil module
CN208674550U (zh) * 2018-09-04 2019-03-29 深圳市宗义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柔性电路连接装置
CN212011084U (zh) * 2020-05-28 2020-11-24 东莞新能安科技有限公司 固定装置及具有所述固定装置的电池模组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7141615A (ja) * 2005-11-17 2007-06-07 Yamaichi Electronics Co Ltd フレキシブルプリント基板接続用コネクタ
CN101309015A (zh) * 2007-05-16 2008-11-19 日立车辆能源株式会社 电池控制器、电池模块以及电源系统
US20120019061A1 (en) * 2009-03-31 2012-01-26 Sanyo Electric Co., Ltd. Battery module, battery system and electric vehicle
US20180123394A1 (en) * 2015-04-30 2018-05-03 Hosiden Corporation Secondary coil module
CN106935747A (zh) * 2015-12-31 2017-07-07 深圳市沃特玛电池有限公司 电动汽车的电池模组
CN208674550U (zh) * 2018-09-04 2019-03-29 深圳市宗义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柔性电路连接装置
CN212011084U (zh) * 2020-05-28 2020-11-24 东莞新能安科技有限公司 固定装置及具有所述固定装置的电池模组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1238426A1 (zh) * 2020-05-28 2021-12-02 东莞新能安科技有限公司 固定装置、电池模组及用电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2011084U (zh) 固定装置及具有所述固定装置的电池模组
KR101088215B1 (ko) 하우징 일체형 컨텍터
US20210376636A1 (en) Electronic device-to-charger set,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
CN211210044U (zh) 电子设备及其电路板组件
KR101875432B1 (ko) 차량 씨디 투입구 장착용 휴대기기 거치대
WO2021238426A1 (zh) 固定装置、电池模组及用电装置
CN111509165A (zh) 固定装置、电池模组及用电装置
CN209861421U (zh) 集成控制器及电动车
CN203521772U (zh) 一种电子设备及其接口装置
CN107148183B (zh) 固定组件及具有该固定组件的电子设备
CN221102302U (zh) 电池安装结构及具有其的移动设备
CN108923132A (zh) 车载天线
CN210770215U (zh) 一种车载电动压缩机控制器密封垫
CN208970872U (zh) 汇流排安装支架及电池模组
CN219268795U (zh) 一种光伏系统
CN220984744U (zh) 模组框架及储能设备
CN102843845B (zh) 镇流器组件及使用该镇流器组件的灯具
CN220585416U (zh) 安装框架及电池
CN216563634U (zh) 电连接件、电连接组件及电子设备
CN215911843U (zh) 用于电池包的线束支架、电池包和动力装置
CN218473539U (zh) 一种用于盖板的滑动组件及储能电源
CN218072016U (zh) 一种侧面活动的电源组件
CN220796912U (zh) 隔圈、电池和用电设备
CN215494821U (zh) 一种扩展坞的固态硬盘安装结构
CN218976840U (zh) 一种基架结构及具有其的扬声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