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504143B - 一种线加速度测试仪 - Google Patents

一种线加速度测试仪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504143B
CN111504143B CN202010331636.XA CN202010331636A CN111504143B CN 111504143 B CN111504143 B CN 111504143B CN 202010331636 A CN202010331636 A CN 202010331636A CN 111504143 B CN111504143 B CN 11150414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rolley
trigger
bottom plate
shock absorber
main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331636.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504143A (zh
Inventor
邓云
兰海
陈再春
陈国弘
李平
黄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ongqing Tianyang Topolog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ongqing Tianyang Topolo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ongqing Tianyang Topolog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ongqing Tianyang Topolo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331636.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504143B/zh
Publication of CN11150414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50414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50414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50414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42AMMUNITION; BLASTING
    • F42BEXPLOSIVE CHARGES, e.g. FOR BLASTING, FIREWORKS, AMMUNITION
    • F42B35/00Testing or checking of ammunition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41WEAPONS
    • F41GWEAPON SIGHTS; AIMING
    • F41G7/00Direction control systems for self-propelled missiles
    • F41G7/001Devices or systems for testing or checking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41WEAPONS
    • F41GWEAPON SIGHTS; AIMING
    • F41G7/00Direction control systems for self-propelled missiles
    • F41G7/001Devices or systems for testing or checking
    • F41G7/005Devices or systems for testing or checking for testing benches or set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MTESTING STATIC OR DYNAMIC BALANCE OF MACHINES OR STRUCTURES; TESTING OF STRUCTURES OR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1M99/00Subject matter not provided for in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 G01M99/004Testing the effects of speed or acceleration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MTESTING STATIC OR DYNAMIC BALANCE OF MACHINES OR STRUCTURES; TESTING OF STRUCTURES OR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1M99/00Subject matter not provided for in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 G01M99/005Testing of complete machines, e.g. washing-machines or mobile phone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RMEASURING ELECTRIC VARIABLES; MEASURING MAGNETIC VARIABLES
    • G01R31/00Arrangements for testing electric properties; Arrangements for locating electric faults;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al testing characterised by what is being tested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Testing Of Devices, Machine Parts, Or Other Structure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线加速度测试仪,包括支撑结构,所述支撑结构上安装有滑轨、小车机构、动力机构以及触发机构;所述小车机构与所述滑轨滑动配合:小车机构用于待测试电子电器设备或高精度制导装置的运载;所述动力机构位于滑轨的一端:动力机构为小车机构的加速运动提供动力;所述触发机构将小车机构固定在滑轨上,且可瞬时松开小车机构。该加速度测试仪,不但操作简单,而且安全性良好;不但精确度高,而且试验加速度可调,且调节方便、调节手段多样,该线加速度测试仪及相应的测试方法可供同行业借鉴和参考。

Description

一种线加速度测试仪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械测试装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线加速度测试仪。
背景技术
导弹在发射过程中,弹体结构及其上所安装的电子电器设备、高精度制导装置均会受到一定的推力,该推力会导致产生多达数G的加速度,进而影响电子电器设备及高精度制导装置的性能,因此,现有普通的加速度测试装置无法完成该类试验。而现有的测试方式,主要是利用火箭橇试验。然而,火箭橇试验存在着费用昂贵的缺陷,而且很多情况下受场地和环境限制无法实施。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线加速度测试仪,可在室内进行电子电器设备或高精度制导装置的加速度性能测试,以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线加速度测试仪,包括支撑结构,所述支撑结构上安装有滑轨、小车机构、动力机构以及触发机构;
所述小车机构与所述滑轨滑动配合:小车机构用于待测试电子电器设备或高精度制导装置的运载;
所述动力机构位于滑轨的一端:动力机构为小车机构的加速运动提供动力;
所述触发机构将小车机构固定在滑轨上,且可瞬时松开小车机构。
进一步:所述支撑结构包括支撑架、底板以及调平仪,所述底板的两端固定安装在底板支撑架上,所述滑轨固定安装在底板上;所述底板沿长方向分为左板和右板,所述左板和右板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所述调平仪位于所述底板的下方,该调平仪包括由上至下依次同轴布设的螺纹套、锁紧螺母、螺杆以及底座,所述螺纹套与底板的中部可拆卸固定,所述螺杆的上端插入螺纹套内并与该螺纹套螺纹连接,所述螺杆的下端与底座转动连接,所述锁紧螺母螺纹连接在所述螺杆的中部并位于螺纹套外部,转动螺杆驱动螺纹套上升或下降,通过锁紧螺母对螺杆相对于螺纹套转动进行锁止。
进一步:所述小车机构包括小车主体、转接板、小车牵引杆以及减速胶条,所述小车主体与所述滑轨滑动配合,且该小车主体与所述触发机构相对的一侧上设置有挂钩;所述转接板可拆卸固定在小车主体上,所小车牵引杆的一端与小车主体可拆卸固定、另一端靠近所述触发机构并在侧壁上开设有卡槽;底板上靠近减速机构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减速簧片。
所述触发机构包括左侧触发底座、右侧触发底座以及触发手柄,所述左侧触发底座与所述右侧触发底座均固定在底板或支撑结构上且相对设置;所述触发手柄通过手柄销钉转动连接在左侧触发底座上,该触发手柄靠近所述小车牵引杆的侧壁上开设有缺口,所述缺口与所述小车牵引杆上的卡槽配合,使触发手柄通过缺口与卡槽的配合实现对小车牵引杆的固定。
进一步:所述动力机构包括V型架和弹力绳,所述V型架通过V型架安装板安装在支撑结构上,所述V型架的顶点交汇端与所述滑轨相邻;所述滑轨为两条,两条滑轨相互平行设置,所述小车主体的下部位于两条滑轨之间并与滑轨滑动配合;所述小车主体上可拆卸连接有两个车载弹力绳支柱,两个车载弹力绳支柱沿滑轨的长方向相互对称,且两个车载弹力绳支柱均位于两条滑轨的外部;
所述V型架包括左架体和右架体,所述左架体和所述右架体沿长度方向上均开设有安装孔,且左架体和右架体上均设有V型架弹力绳支柱,所述V型架弹力绳支柱可拆卸固定在安装孔内;所述V型架安装板上设有相互对称的左分度圆弧槽和右分度圆弧槽;所述左架体与所述左分度圆弧槽通过调节螺母铰接、且左架体通过螺栓与所述V型架安装板固定,所述右架体与所述右分度圆弧槽通过调节螺母铰接、且右架体通过螺栓与所述V型架安装板固定。
进一步:所述小车主体与所述滑轨的接触面上开设有第一U型导槽,所述滑轨与所述小车主体的接触面上开设有第二U型导槽,所述第一U型导槽与所述第二U型导槽的开口相对、并组合形成一个可放置钢球的导孔;所述导孔的轴向沿滑轨的长方向设置,该导孔内放置有钢球,所述钢球与导孔滚动接触。
进一步:所述支撑结构上安装有转盘机构,所述转盘机构远离所述动力机构:转盘机构可拉动小车沿滑轨的长方向滑动,完成小车复位;
所述转盘机构包括转轮和转盘,所述转盘包括同轴依次排布的第一轴部、卷绕盘以及第二轴部,所述第一轴部、卷绕盘以及第二轴部一体成型,且该卷绕盘的边缘沿盘面周向开设有用于卷绕钢丝绳的钢绳卷槽;所述卷绕盘的盘面上固定有保护盖,所述第一轴部与所述转轮同轴固定,所述转轮上可拆卸连接有把手,所述第一轴部通过轴承座和轴承固定安装在底板上;
所述转盘机构设有防逆转组合,所述防逆转组合包括棘轮、防逆转卡扣以及卡扣座,所述棘轮与所述转盘的第二轴部同轴固定;所述卡扣座可拆卸固定在底板上,所述防逆转卡扣的一端通过卡扣销钉与卡扣座转动连接或铰接、另一端形成棘爪部,所述防逆转卡扣的中部设有调节组合,所述调节组合包括压簧、弹簧座以及调节螺钉,所述压簧固定在弹簧座的内腔中,所述弹簧座上开设有水平孔,所述防逆转卡扣贯穿所述水平孔,且该水平孔大于所述防逆转卡扣,使该防逆转卡扣可在水平孔内沿内腔的轴向往复摆动;所述调节螺钉与弹簧座螺纹连接,且该调节螺钉的头部与所述防逆转卡扣抵接。
进一步:所述支撑结构上还设有减速机构,所述减速机构包括减振器底座、减振器套筒、以及减振器活塞,所述减振器套筒的前端连接有前盖、后端连接有后盖,所述减振器活塞贯穿所述前盖延伸至减振器套筒内部,且该减振器活塞沿轴向与减振器套筒滑动配合;所述后盖的中部开设有排气孔,所述排气孔内可拆卸连接由排气盖;所述减振器套筒通过套筒卡扣水平固定安装在所述减振器底座上,所述减振器底座可拆卸固定安装在底板上。
进一步:所述减振器活塞远离前盖的一端设有橡胶块。
本方案的有益效果:
1.与现有技术中的火箭橇试验相比,本方案中的测试仪可在室内实施不受环境限制,易于实现;
2.本发明优化后的动力结构,不需要助推装置,占用场地较小、可大幅降低试验成本、操作简单;
3.本发明所采用的调平仪结构简单,易于操作,容易实现底板及滑轨的水平,进而利于保证试验件的线加速度运动;
4.本发明优化后的转盘机构,以及采用了防逆转组合,采用的棘轮、防逆转卡扣及钢丝绳保护盖可使操作人员在操作过程中更为安全;
5.本发明优化后的触发机构,结构简单实施性强,可避免触发装置的误触发,进一步保护操作人员安全;
6.本发明针对小车机构所采用的进一步优化,利用钢球滑动以极大限度的减小了摩擦损耗,进一步保证试验的准确性;
7.小车主体底部的减速胶条,配合底板上安装的减速簧片,可降低小车与减速机构的撞击速度,采用多级减速,从而保护试验设备;
8.本发明减速机构采用空气减振,通过小车主体推动减振器活塞,排出减振器套筒内的空气,从而达到减速减振的目的,使用方便,可重复利用,且不会造成小车主体的反向加速运动;
9.本发明所采用的V型架安装板设有分度表,可配合V型架一端的刻度指示口对V型架进行定位,控制V型架的角度,从而调节弹力绳的拉力,进而控制试验加速度的大小;
10.本发明所采用的弹力绳较易获得,除以上所述的试验加速度调节方式外,还可通过更换弹力绳的方法来调节试验加速度;
11.本发明所采用的转接板便于安装多种试验件,其适用性更为广泛;
综上所述:本方案中的线加速度测试仪,不但操作简单,而且安全性良好;不但精确度高,而且试验加速度可调,且调节方便、调节手段多样,该线加速度测试仪及相应的测试方法可供同行业借鉴和参考。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中测试仪的轴侧图;
图2为图1的仰视图;
图3为图1的正视图;
图4为图1的俯视图;
图5为调平仪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触发机构的俯视图;
图7为图6中1-1剖视图;
图8为小车机构的俯视图;
图9为小车机构的正视图;
图10为小车机构的侧视图;
图11为图9中2-2剖视图;
图12为减速机构的正视图;
图13为减速机构的侧视图;
图14为图12中3-3剖视图;
图15为转盘机构的俯视图;
图16为图15中4-4剖视图;
图17为图15中5-5剖视图;
图18为图15中6-6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18所示,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线加速度测试仪,包括支撑结构1,所述支撑结构1上安装有滑轨6、小车机构7以及动力机构4。所述小车机构7与所述滑轨6滑动配合:小车机构7用于运载待测试电子电器设备或高精度制导装置。所述动力机构4位于滑轨6的一端:动力机构4为小车机构7的加速运动提供动力。所述触发机构8将小车机构7固定在滑轨6上,且可瞬时松开小车机构7。
本方案中测试仪的基本实施原理:测试仪安装在室内,用于对电子电气设备或高精度制导装置的加速度进行测试。将电子电气设备或高精度制导装置安装在小车机构7上,小车机构7与滑轨6滑动配合,可沿滑轨6的长方向来回滑动。动力机构4可选择电磁弹射系统或者其它可提供超过5G加速度以上的设备或者装置,利用该动力机构4牵引或者推动小车机构7沿滑轨6滑动。小车机构7初始状态下由触发机构8进行固定,触发机构8松开,小车机构7即可在滑轨6上滑动。小车机构7沿滑轨6滑动时开始测试,待测试完成以后,小车机构7沿滑轨6返回初始位置,继续进行下一次试验。
为了实现小车机构7的复位,可以在支撑结构1上设置转盘机构9:所述转盘机构9位于滑轨6的另一端、且在本优化实施例中远离所述动力机构4:转盘机构9可拉动小车沿滑轨6的长方向滑动,完成小车复位。需要说明的是,转盘机构9可以采用卷扬筒等结构。触发机构8初始状态下,实现将小车固定在滑轨6上,也即小车机构7初始停止。当小车机构7受到动力机构4的牵引或者推动时,触发机构8充当开关作用,瞬间松开小车,实现小车机构7可沿滑轨6滑动。当采用电磁弹射系统时,触发机构8可采用电气类刹车装置,但是电气类刹车装置仅刹车片与小车机构7接触并产生静摩擦,促使小车机构7停止。
通过上述基本结构,即可实现在室内完成对电子电器设备或高精度制导装置的加速度进行测试,进而完成相应试验。
对支撑结构1的进一步优化:如图1至图5所示,支撑结构1包括支撑架、底板2以及位于底板2下方的调平仪3。所述底板2的两端通过螺钉固定安装在支撑架上,所述滑轨6固定安装在底板2上。所述底板2沿长方向分为左板21和右板22,所述左板21和右板22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所述调平仪3包括由上至下依次同轴布设的螺纹套31、锁紧螺母32、螺杆33以及底座34,所述螺纹套31与底板2的中部通过螺钉进行连接,所述螺杆33的上端插入螺纹套31内并与该螺纹套33螺纹连接。所述螺杆33的下端与底座34转动连接。在底座34固定的情况下,旋转螺杆33,螺杆33与螺纹套31螺纹连接,促使该螺纹套31沿轴线上升或下降,进而使底板2的中部上升或下降,实现对底板2的板面进行调平。所述锁紧螺母32螺纹连接在所述螺杆33的中部。在对底板2进行调平以后,旋转锁紧螺母32,使锁紧螺母32抵靠至螺纹套31上,进而实现对螺杆33的锁止,螺杆33不能继续相对于螺纹套31转动。
调平仪3容易实现底板2及滑轨6的水平,进而促使滑轨6能够时刻处于水平状态,提高试验件如电子电器设备或高精度制导装置的直线水平运动的精度。本方案中的支撑结构1操作简单,易于实现,采用机械式的调平结构,稳定性强。
对小车机构7的进一步优化:如图8至图11所示,所述小车机构7包括小车主体73、转接板72、小车牵引杆78以及减速胶条74,所述小车主体73与所述滑轨6滑动配合,且该小车主体73与所述触发机构8相对的一侧上设置有挂钩77;所述转接板72可拆卸固定在小车主体73上,所小车牵引杆78的一端与小车主体73可拆卸固定、另一端靠近所述触发机构8并在侧壁上开设有卡槽78-1。所述减速胶条74通过挡板75固定在小车主体73的底部。底板2上靠近减速机构5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减速簧片10。
在本实施例中,减速胶条74设置有四条,四条减速胶条74通过挡板75均布固定在小车底部,当小车机构7运行至减速簧片10的位置时,减速胶条74与减速簧片10接触,进而降低小车机构与减速机构的撞击速度,从而保护试验设备。需要说明的是,转接板72用于适配安装电子电器设备或高精度制导装置。
在本优化中,为了进一步减少小车机构7与滑轨6之间的摩擦力,所述小车主体73与所述滑轨6的接触面上开设有第一U型导槽,所述滑轨6与所述小车主体73的接触面上开设有第二U型导槽,所述第一U型导槽与所述第二U型导槽的开口相对、并组合形成一个可放置钢球的导孔;所述导孔的轴向沿滑轨6的长方向设置,该导孔内放置有钢球,所述钢球与导孔滚动接触。
并且,相邻钢球之间还设有钢球隔板76,利用钢球隔板76将相邻钢球在导孔的长度方向隔离开。钢球隔板76设置于导孔内,本实施例中,将钢球隔板76固定安装在小车主体73上。同样地,小车主体73上还安装有钢球挡板79,当第一U型导槽大于所述第二U型导槽时,则说明采用了将钢球安装在了小车主体73上的结构,此时利用钢球挡板79可将钢球固定于小车主体73上,并且由钢球隔板76对相邻钢球进行隔离。此时钢球同样地与第二U型导槽或者滑轨6滚动接触,也可以达到减小小车主体73与滑轨6之间的摩擦力的目的。
小车机构7采用了钢球滚动接触的方式在滑轨6上滑动,进而可进一步降低小车机构7与滑轨6之间的滑动摩擦系数,降低摩擦力;钢球与导孔配合定位,能确保小车机构7均匀的在同一平面内滑动,使小车机构7运动的平面性良好,且易于实施。
对动力机构4的进一步优化:所述动力机构4包括V型架43和弹力绳42,所述V型架43通过V型架安装板45安装在支撑结构1上,所述V型架43的顶点交汇端与所述滑轨6相邻;所述滑轨6为两条,两条滑轨6相互平行设置,所述小车主体73的下部位于两条滑轨6之间并与滑轨6滑动配合;所述小车主体73上可拆卸连接有两个车载弹力绳支柱71,两个车载弹力绳支柱71沿滑轨6的长方向相互对称,且两个车载弹力绳支柱71均位于两条滑轨6的外部。
所述V型架43包括结构相同的左架体43a和右架体43b,所述左架体43a和所述右架体43b沿长度方向上均开设有安装孔,且左架体43a和右架体43b上均设有V型架弹力绳支柱41,所述V型架弹力绳支柱41可拆卸固定在安装孔内;所述V型架安装板45上设有相互对称的左分度圆弧槽45a和右分度圆弧槽45b;所述左架体与所述左分度圆弧槽45a通过调节螺母44铰接、且左架体43a通过螺栓与所述V型架安装板45固定,所述右架体43b与所述右分度圆弧槽45b通过调节螺母44铰接,且右架体43b通过螺栓与所述V型架安装板45固定。为了便于读取角度值,进一步优化中,在V型架安装板45对应连接左架体和右架体的表面上刻制分度表,实现随时读取V型架43的平面张开角度值。
采用上述优化的动力机构4为小车机构7提供牵引力,采用机械的方式,易于取材和加工,成本低。并且,V型架43的左架体43a和右架体43b还可以通过调节螺母44、左分度圆弧槽45a以及右分度圆弧槽45b,实现张开角度的调节,便于测试更加顺利的进行。采用V型架43结构为小车机构7提供牵引力,所占用的场地较小,不需要助推装置,可大幅降低试验成本,操作简单。
对转盘机构9的进一步优化:如图15至图18所示,所述转盘机构9包括转轮91和转盘92,所述转盘92包括同轴依次排布的第一轴部92-1、卷绕盘92-1以及第二轴部92-3,所述第一轴部92-1、卷绕盘92-1以及第二轴部92-3一体成型,且该卷绕盘92-1的边缘沿盘面周向开设有用于卷绕钢丝绳的钢绳卷槽92-4,钢绳卷槽的开口处设有保护盖97。当在钢绳卷槽92-4内卷绕钢丝绳以后,通过保护盖97可防止钢丝绳由钢绳卷槽92-4内脱出。为了便于固定钢丝绳,所述卷绕盘92-1的盘面上还螺钉连接有钢丝绳卡扣96。所述第一轴部92-1远离卷绕盘92-1的端部与转轮91同轴键连接,所述转轮91上可拆卸连接有把手98,所述第一轴部92-1通过轴承座94和轴承固定安装在底板2上。
需要说明的是:本方案中,将第一轴部92-1优化为一个三段式的阶梯轴,在中间轴段靠近卷绕盘92-1的轴肩处套设有轴承和轴承盖;轴承盖上连接有一个轴承座94,轴承座94通过螺钉与转盘92安装板螺栓连接,而转盘92安装板通过螺栓与底板2可拆卸固定连接。轴承座94即实现了对转盘92的支撑,同时又对轴承盖进行了轴向限位。上述转盘机构9为经过特殊设计的结构,能够实现对小车机构7的牵引,实用方便,易于加工。
在进一步优化中,转盘92安装板上还安装有防逆转组合:
所述防逆转组合包括棘轮93、防逆转卡扣99以及卡扣座,所述棘轮93与所述转盘92的第二轴部92-3同轴固定;所述卡扣座可拆卸固定在底板2上,所述防逆转卡扣99的一端通过卡扣销钉9d与卡扣座转动连接或铰接、另一端形成棘爪部99-1,所述防逆转卡扣99的中部设有调节组合,所述调节组合包括压簧9a、弹簧座9b以及调节螺钉9c,所述压簧9a固定在弹簧座9b的内腔中,所述弹簧座9b上开设有一个与压簧9a轴线垂直的水平孔,所述防逆转卡扣99贯穿所述水平孔,且该水平孔大于所述防逆转卡扣99,使该防逆转卡扣99可在水平孔内摆动;所述调节螺钉9c与弹簧座9b螺纹连接,且该调节螺钉9c的头部与所述防逆转卡扣99抵接。
压簧9a装于弹簧座9b内,并通过调节螺钉9c来调节压簧9a的压缩量。通过防逆转卡扣99与棘轮93的配合,实现转盘机构9在需要时不可以反向转动。具体说明如下:当采用本案中优化的动力机构4中的V型架43为小车提供弹力,并采用转盘机构9实现小车机构7运动到初始位置时,需要通过把手转动转轮91,转轮91驱动转盘92旋转,转盘92卷绕钢丝或者牵引绳,促使钢丝或者牵引绳通过挂钩77牵引小车机构7沿滑轨6向转盘机构9的位置滑动。而小车机构7在滑动的过程中,促使弹力绳42不断延长,弹力绳42的弹力不断增大,亦称之为弹力绳42的蓄能状态。
在弹力绳42这一蓄能过程中,弹力绳42的弹性力是非常巨大的。而通过防逆转组合的设计,使得在这一过程中,转盘92既可以对小车机构7进行牵引,在防逆转卡扣99与棘轮93的配合下又不会反向旋转,就可以避免转盘92反向旋转,进而促使可以稳定的对弹力绳42进行蓄能,同时防止操作人员在操作过程中更为安全。在采用钢丝作为转盘92牵引小车机构7的情况下,还可以在转盘92上设置一个保护盖97,这样就可以进一步避免钢丝绳由转盘92上滑脱进而对操作人员造成伤害。
当采用了前述优化的小车机构7以及动力机构4时,在本优化中,进一步还设计了优化的触发机构8:
所述触发机构8包括左侧触发底座81、右侧触发底座82以及触发手柄83,所述左侧触发底座81与右侧触发底座82均固定在底板2或支撑结构1上且相对设置;所述触发手柄83通过手柄销钉85转动连接在右侧触发底座82上,该触发手柄83靠近所述小车牵引杆78的侧壁上开设有缺口83a,所述缺口83a与所述小车牵引杆78上的卡槽78-1配合,使触发手柄83通过缺口83a与卡槽78-1的配合实现与小车牵引杆78的固定。
所述左侧触发底座82上开设有一个限位腔81a,所述限位腔81a内插入有手柄卡销84,手柄卡销84可根据需要随时拆卸。所述触发手柄83靠近左侧触发底座82的一端延伸至限位腔81a内且与该限位腔81a的侧壁之间留设有间隙。
优化后的触发机构8不但能够实现小车机构7瞬时脱离触发手柄83,而且,限位腔81a用于对触发手柄83的转动角度进行限位。而当插入手柄卡销84时,通过手柄卡销84可限制触发手柄83转动。进而可避免触发机构8的误触发。
进一步,为了实现小车机构7快速的在滑轨6上停止,防止小车机构7脱离滑轨6,本方案中,在支撑结构1或底板2上还设有减速机构5,下面以在底板2上设置减速机构5为例以进行说明:
如图12-图14所示,所述减速机构5包括减振器底座54、减振器套筒55、以及减振器活塞57,所述减振器套筒55的前端连接有前盖56、后端连接有后盖52,所述减振器活塞57贯穿所述前盖56并延伸至减振器套筒55内部,且该减振器活塞57沿轴向与减振器套筒55滑动配合;所述后盖52的中部开设有排气孔,所述排气孔内可拆卸连接有排气盖51;所述减振器套筒55通过套筒卡扣53水平固定安装在所述减振器底座54上,所述减振器底座54可拆卸固定安装在底板2上。
减速机构5采用空气减振,通过小车机构7推动减振器活塞,排出减振器套筒55内的空气,从而达到减速减振的目的。使用方便,可重复利用,且不会造成小车机构7的反向加速运动。同时,在减振器活塞57远离前盖56的一端上设有橡胶块58,以促使小车机构7能够与减速机构5实现弹性碰撞,利用橡胶块58进一步吸收能量,保护小车机构7不受损伤。
在进一步优化中,如图4所示,底板2上靠近减速机构5的上表面还固定安装有减速簧片10。当小车机构7经过减速簧片10时,将减速簧片10压向底板2,实现减速簧片10对小车机构7的消能作用,进而达到对小车机构7进行进一步减速的目的。对于小车机构7,进一步优化中,小车机构7上还预留有配重孔,以便随时根据需要增加或者减少小车机构7的总重量。而针对小车机构7与转盘机构9通过挂钩77进行连接,还可以在挂钩77上设置防脱扣,利用防脱扣防止钢丝绳在牵引小车机构7时脱离挂钩77。
进一步的试验过程:试验时,先将待测试电子电器设备或高精度制导装置固定于小车机构7的转接板72上,小车机构7处于滑轨6靠近减速机构5一端,调节转盘92机构9上的防逆转卡扣99中部的调节螺钉9c,使防逆转卡扣99从棘轮93上脱开;拉动挂钩77,使其挂在小车牵引杆78上;再次调节调节螺钉9c,使防逆转卡扣99与棘轮93啮合;通过转轮91带动转盘92转动,拉动钢丝绳,将小车机构7拉至滑轨6另一端的触发机构8处,放下触发手柄83,使触发手柄83与小车牵引杆78上的卡槽78-1相配合,插上手柄卡销84;将挂钩77从小车牵引杆78上取下,拔出手柄卡销84,按压触发手柄83,使小车牵引杆78与触发手柄83分离;此时,小车机构7在弹力绳42的作用下开始做线加速度运动,进而可测量电子电器设备或高精度制导装置在线加速度下的性能;当小车机构7运动至靠近减速机构5时,小车机构7底部装有的减速胶条74发生摩擦,对小车机构7进行一次减速;通过减速后的小车机构7继续运动至与减速机构5的橡胶块58相接触,并继续运动推动减速机构5的减振器活塞57运动,压缩减振器套筒55内的空气快速从排气盖51上所设的排气孔排出,从而吸收小车机构7的运动能量,直至小车机构7停止。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以本发明为限制,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线加速度测试仪,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结构(1),所述支撑结构(1)上安装有滑轨(6)、小车机构(7)、动力机构(4)以及触发机构(8);
所述小车机构(7)与所述滑轨(6)滑动配合:小车机构(7)用于待测试电子电器设备或高精度制导装置的运载;
所述动力机构(4)位于滑轨(6)的一端:动力机构(4)为小车机构(7)的加速运动提供动力;
所述触发机构(8)将小车机构(7)固定在滑轨(6)上,且可瞬时松开小车机构(7);
所述支撑结构(1)包括支撑架、底板(2)以及调平仪(3),所述底板(2)的两端固定安装在底板(2)支撑架上,所述滑轨(6)固定安装在底板(2)上;所述底板(2)沿长方向分为左板(21)和右板(22),所述左板(21)和右板(22)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所述调平仪(3)位于所述底板(2)的下方,该调平仪(3)包括由上至下依次同轴布设的螺纹套(31)、锁紧螺母(32)、螺杆(33)以及底座(34),所述螺纹套(31)与底板(2)的中部可拆卸固定,所述螺杆(33)的上端插入螺纹套(31)内并与该螺纹套(31)螺纹连接,所述螺杆(33)的下端与底座(34)转动连接,所述锁紧螺母(32)螺纹连接在所述螺杆(33)的中部并位于螺纹套(31)外部,转动螺杆(33)驱动螺纹套(31)上升或下降,通过锁紧螺母(32)对螺杆(33)相对于螺纹套(31)转动进行锁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线加速度测试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小车机构(7)包括小车主体(73)、转接板(72)、小车牵引杆(78)以及减速胶条(74),所述小车主体(73)与所述滑轨(6)滑动配合,且该小车主体(73)与所述触发机构(8)相对的一侧上设置有挂钩(77);所述转接板(72)可拆卸固定在小车主体(73)上,所述小车牵引杆(78)的一端与小车主体(73)可拆卸固定、另一端靠近所述触发机构(8)并在侧壁上开设有卡槽(78-1),底板(2)上靠近减速机构(5)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减速簧片(10);
所述触发机构(8)包括左侧触发底座(81)、右侧触发底座(82)以及触发手柄(83),所述左侧触发底座(81)与所述右侧触发底座(82)均固定在底板(2)上且相对设置;所述触发手柄(83)通过手柄销钉(85)转动连接在左侧触发底座(81)上,该触发手柄(83)靠近所述小车牵引杆(78)的侧壁上开设有缺口(83a),所述缺口(83a)与所述小车牵引杆(78)上的卡槽(78-1)配合,使触发手柄(83)通过缺口(83a)与卡槽(78-1)的配合实现对小车牵引杆(78)的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线加速度测试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机构(4)包括V型架(43)和弹力绳(42),所述V型架(43)通过V型架安装板(45)安装在支撑结构(1)上,所述V型架(43)的顶点交汇端与所述滑轨(6)相邻;所述滑轨(6)为两条,两条滑轨(6)相互平行设置,所述小车主体(73)的下部位于两条滑轨(6)之间并与滑轨(6)滑动配合;所述小车主体(73)上可拆卸连接有两个车载弹力绳(42)支柱(41),两个车载弹力绳(42)支柱(41)沿滑轨(6)的长方向相互对称,且两个车载弹力绳(42)支柱(41)均位于两条滑轨(6)的外部;
所述V型架(43)包括左架体(43a)和右架体(43b),所述左架体(43a)和所述右架体(43b)沿长度方向上均开设有安装孔,且左架体(43a)和右架体(43b)上均设有V型架弹力绳支柱(41),所述V型架弹力绳支柱(41)可拆卸固定在安装孔内;所述V型架安装板(45)上设有相互对称的左分度圆弧槽(45a)和右分度圆弧槽(45b);所述左架体(43a)与所述左分度圆弧槽(45a)通过调节螺母(44)铰接、且左架体(43a)通过螺栓与所述V型架安装板(45)固定,所述右架体(43b)与所述右分度圆弧槽(45b)通过调节螺母(44)铰接、且右架体(43b)通过螺栓与所述V型架安装板(45)固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线加速度测试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小车主体(73)与所述滑轨(6)的接触面上开设有第一U型导槽,所述滑轨(6)与所述小车主体(73)的接触面上开设有第二U型导槽,所述第一U型导槽与所述第二U型导槽的开口相对、并组合形成一个可放置钢球的导孔;所述导孔的轴向沿滑轨(6)的长方向设置,该导孔内放置有钢球,所述钢球与导孔滚动接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线加速度测试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结构(1)上安装有转盘机构(9),所述转盘机构(9)远离所述动力机构(4):转盘机构(9)可拉动小车沿滑轨(6)的长方向滑动,完成小车复位;
所述转盘机构(9)包括转轮(91)和转盘(92),所述转盘(92)包括同轴依次排布的第一轴部(92-1)、卷绕盘(92-2 )以及第二轴部(92-3),所述第一轴部(92-1)、卷绕盘(92-2 )以及第二轴部(92-3)一体成型,且该卷绕盘(92-2 )的边缘沿盘面周向开设有用于卷绕钢丝绳的钢绳卷槽(92-4);所述卷绕盘(92-1)的盘面上固定有保护盖(97),所述第一轴部(92-1)与所述转轮(91)同轴固定,所述转轮(91)上可拆卸连接有把手(98),所述第一轴部(92-1)通过轴承座(94)和轴承固定安装在底板(2)上;
所述转盘机构(9)设有防逆转组合,所述防逆转组合包括棘轮(93)、防逆转卡扣(99)以及卡扣座,所述棘轮(93)与所述转盘(92)的第二轴部(92-3)同轴固定;所述卡扣座可拆卸固定在底板(2)上,所述防逆转卡扣(99)的一端通过卡扣销钉(9d)与卡扣座转动连接或铰接、另一端形成棘爪部(99-1),所述防逆转卡扣(99)的中部设有调节组合,所述调节组合包括压簧(9a)、弹簧座(9b)以及调节螺钉(9c),所述压簧(9a)固定在弹簧座(9b)的内腔中,所述弹簧座(9b)上开设有水平孔,所述防逆转卡扣(99)贯穿所述水平孔,且该水平孔大于所述防逆转卡扣(99),使该防逆转卡扣(99)可在水平孔内沿内腔的轴向往复摆动;所述调节螺钉(9c)与弹簧座(9b)螺纹连接,且该调节螺钉(9c)的头部与所述防逆转卡扣(99)抵接。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线加速度测试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结构(1)上设有减速机构(5),所述减速机构(5)包括减振器底座(54)、减振器套筒(55)、以及减振器活塞(57),所述减振器套筒(55)的前端连接有前盖(56)、后端连接有后盖(52),所述减振器活塞(57)贯穿所述前盖(56)并延伸至减振器套筒(55)内部,且该减振器活塞(57)沿轴向与减振器套筒(55)滑动配合;所述后盖(52)的中部开设有排气孔,所述排气孔内可拆卸连接有排气盖(51);所述减振器套筒(55)通过套筒卡扣(53)水平固定安装在所述减振器底座(54)上,所述减振器底座(54)可拆卸固定安装在底板(2)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线加速度测试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减振器活塞(57)远离前盖(56)的一端设有橡胶块(58)。
CN202010331636.XA 2020-04-24 2020-04-24 一种线加速度测试仪 Active CN11150414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331636.XA CN111504143B (zh) 2020-04-24 2020-04-24 一种线加速度测试仪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331636.XA CN111504143B (zh) 2020-04-24 2020-04-24 一种线加速度测试仪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504143A CN111504143A (zh) 2020-08-07
CN111504143B true CN111504143B (zh) 2021-12-07

Family

ID=718780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331636.XA Active CN111504143B (zh) 2020-04-24 2020-04-24 一种线加速度测试仪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50414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2622407A (en) * 2022-09-14 2024-03-20 Qinetiq Ltd Impact testing system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421237A (en) * 1990-01-29 1995-06-06 Deutsch-Franzosisches Forschungsinstitut Saint Louis Acceleration apparatus
JPH07167595A (ja) * 1993-12-10 1995-07-04 Tech Res & Dev Inst Of Japan Def Agency 飛しょう体の機体制御試験方法及びその装置
CN1731142A (zh) * 2005-08-08 2006-02-08 苏州试验仪器总厂 直线加速度和冲击试验机
CN106352747A (zh) * 2016-11-24 2017-01-25 安徽理工大学 电引火药头发火压力测试方法
CN109470561A (zh) * 2018-11-12 2019-03-15 佛山市格菲卡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一种滑轨测试机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421237A (en) * 1990-01-29 1995-06-06 Deutsch-Franzosisches Forschungsinstitut Saint Louis Acceleration apparatus
JPH07167595A (ja) * 1993-12-10 1995-07-04 Tech Res & Dev Inst Of Japan Def Agency 飛しょう体の機体制御試験方法及びその装置
CN1731142A (zh) * 2005-08-08 2006-02-08 苏州试验仪器总厂 直线加速度和冲击试验机
CN106352747A (zh) * 2016-11-24 2017-01-25 安徽理工大学 电引火药头发火压力测试方法
CN109470561A (zh) * 2018-11-12 2019-03-15 佛山市格菲卡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一种滑轨测试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504143A (zh) 2020-08-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504143B (zh) 一种线加速度测试仪
CN110926744B (zh) 一种电磁加速配重冲击压缩缓冲管的试验平台及试验方法
CN116946388B (zh) 基于电磁弹射的舰载飞机拦阻钩着舰冲击试验设备及方法
CN112791324A (zh) 一种高空作业安全防护装置
CN111551338B (zh) 一种基于汽车安全性的保险杠冲击试验装置
CN114858390A (zh) 一种电梯缓冲器试验装置
CN217484074U (zh) 一种新型多工位落球试验机
CN110926743B (zh) 一种用于缓冲管冲击试验的试验平台及试验方法
CN220794598U (zh) 一种航天阻尼器性能检测装置
CN219830673U (zh) 一种扣件系统落锤冲击测试装置
CN214471651U (zh) 一种机械碰撞试验机
CN215792989U (zh) 一种高空气象探测装置
CN117388093B (zh) 一种材料力学耐冲击实验装置
CN220625697U (zh) 一种电梯缓冲器检测试验装置
CN116296763B (zh) 电池包球击测试装置及测试方法
CN214793708U (zh) 一种防静电活动地板落锤冲击试验装置
CN219432943U (zh) 一种电梯层轿门电气检验设备
CN218646556U (zh) 一种手机壳抗冲击检测设备
CN215180356U (zh) 一种变电站高空高压试验用接线辅助装置
CN209247301U (zh) 一种气动式冲击、碰撞试验设备的方向转换装置
CN217304377U (zh) 一种汽车abs制动检验台用ecu通讯适配器回位机构
CN117647456B (zh) 一种网球训练墙的多模调节式耐冲击测试装置
CN215767951U (zh) 一种冲击试验机
CN216815316U (zh) 一种水泥电杆垂直度检测装置
CN220670549U (zh) 一种防打结的建筑工程施工用线坠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