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503821A - 空调器的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空调器的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503821A
CN111503821A CN202010353596.9A CN202010353596A CN111503821A CN 111503821 A CN111503821 A CN 111503821A CN 202010353596 A CN202010353596 A CN 202010353596A CN 111503821 A CN111503821 A CN 11150382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door
air conditioner
electric auxiliary
heat exchanger
temperat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353596.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503821B (zh
Inventor
贺杰
李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dea Group Co Ltd
GD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idea Group Co Ltd
GD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dea Group Co Ltd, GD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Midea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353596.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503821B/zh
Publication of CN11150382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50382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50382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50382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3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for purposes related to the operation of the system, e.g. for safety or monitoring
    • F24F11/41Defrosting; Preventing freezing
    • F24F11/42Defrosting; Preventing freezing of outdoor uni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62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control or by internal processing, e.g. using fuzzy logic, adaptive control or estimation of values
    • F24F11/63Electronic processing
    • F24F11/64Electronic processing using pre-stored data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62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control or by internal processing, e.g. using fuzzy logic, adaptive control or estimation of values
    • F24F11/63Electronic processing
    • F24F11/65Electronic processing for selecting an operating mod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70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 F24F11/72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supply of treated air, e.g. its pressure
    • F24F11/74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supply of treated air, e.g. its pressure for controlling air flow rate or air velocity
    • F24F11/77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supply of treated air, e.g. its pressure for controlling air flow rate or air velocity by controlling the speed of ventilato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47/00Arrangements for preventing or removing deposits or corrosion, not provided for in another subclass
    • F25B47/02Defrosting cycles
    • F25B47/022Defrosting cycles hot gas defrosting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2110/00Control inputs relating to air properties
    • F24F2110/10Temperatur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2221/00Details or featur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4F2221/34Heater, e.g. gas burner, electric air heate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2347/00Details for preventing or removing deposits or corrosion
    • F25B2347/02Details of defrosting cycl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2400/00General features or devices for 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or heat-pump systems, i.e. not limited to a particular subgroup of F25B
    • F25B2400/24Storage receiver heat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30/00Energy efficient heating, ventilation or air conditioning [HVAC]
    • Y02B30/70Efficient control or regulation technologies, e.g. for control of refrigerant flow, motor or heat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Fuzzy Systems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Fluid Mechan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Air Conditioning Control Devi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空调器的控制方法,所述空调器包括压缩机、室内换热器、节流元件、室外换热器、室内风机、电辅热以及辅热结构,所述辅热结构适于加热所述室外换热器的流向所述压缩机的回气口的冷媒,所述控制方法包括化霜模式,所述化霜模式包括:空调器制热运行,室内换热器与室外换热器冷凝散热,并利用辅热结构加热室外换热器的流向所述压缩机的回气口的冷媒;根据室内温度T1与设定温度Ts的比较结果开启或关闭所述电辅热,以及调整所述电辅热的输出功率。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可以提高空调器化霜过程中的室内环境舒适性。

Description

空调器的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空气调节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空调器的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的空调器在外部环境温度较低(冬天)的情况下,室外换热器的表面温度会达到零度以下,蒸发器的表面可能会结霜,厚霜层会导致空气流动受阻,影响空调器的制热能力,所以在空调器设计上,会使用不同的化霜控制方法。
相关技术中的空调器一般具有换向化霜,通过切换空调器至制冷状态,通过对室外换热器加热实现化霜,但是这种方法缺点明显,会造成室内停止制热,室内温度下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可以提高空调器化霜过程中的室内环境舒适性。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所述空调器包括压缩机、室内换热器、节流元件、室外换热器、室内风机、电辅热以及辅热结构,所述辅热结构适于加热所述室外换热器的流向所述压缩机的回气口的冷媒,所述控制方法包括化霜模式,所述化霜模式包括:空调器制热运行,室内换热器与室外换热器冷凝散热,并利用辅热结构加热室外换热器的流向所述压缩机的回气口的冷媒;根据室内温度T1与设定温度Ts的比较结果确定开启或关闭所述电辅热。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可以提高空调器化霜过程中的室内环境舒适性。
另外,根据本发明上述实施例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一些实施例中,如果所述设定温度Ts与所述室内温度T1的差值△T小于或等于第一预设阈值K1、差值△T随采样时间逐渐缩小且缩小量大于或等于第二预设阈值K2,则关闭所述电辅热。
一些实施例中,如果所述设定温度Ts与所述室内温度T1的差值△T大于第一预设阈值K1、差值△T随采样时间逐渐增大且大于或等于第三预设阈值K3,则开启所述电辅热。
一些实施例中,如果所述设定温度Ts与所述室内温度T1的差值△T小于或等于第一预设阈值K1、差值△T随采样时间逐渐缩小且缩小量小于第二预设阈值K2,则维持所述电辅热的开关状态。
一些实施例中,如果所述设定温度Ts与所述室内温度T1的差值△T小于或等于第一预设阈值K1、差值△T随采样时间逐渐增大,则维持所述电辅热的开关状态。
一些实施例中,如果所述设定温度Ts与所述室内温度T1的差值△T大于第一预设阈值K1、差值△T随采样时间逐渐缩小,则维持所述电辅热的开关状态。
一些实施例中,如果所述设定温度Ts与所述室内温度T1的差值△T大于第一预设阈值K1、差值△T随采样时间逐渐增大且小于第三预设阈值K3,则维持所述电辅热的开关状态。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预设阈值K1在1℃到5℃的范围内,所述第二预设阈值K2在1℃到3℃的范围内,所述第三预设阈值K3在3℃到7℃的范围内。
一些实施例中,如果所述电辅热开启,则根据室内换热器管温T2和/或室内温度T1调节所述电辅热的输出功率。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化霜模式包括根据室内换热器管温T2调节所述电辅热的输出功率:如果所述室内换热器管温T2小于或等于第一预设值A,则增大所述电辅热的输出功率;如果所述室内换热器管温T2大于或等于第二预设值B,则减小所述电辅热的输出功率和/或增大室内风机转速,其中,所述第一预设值A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二预设值B。
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预设值A在25℃到35℃的范围内,第二预设值B在30℃到40℃的范围内。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化霜模式还包括:所述电辅热的输出功率调整后,经过第一预定时间所述室内换热器管温T2的变化量小于或等于第一设定值M1,则继续调整所述电辅热的输出功率。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设定值M1在4℃到6℃的范围内。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化霜模式包括根据室内温度T1调节所述电辅热的输出功率:如果所述室内温度T1小于或等于第三预设值C,则增大所述电辅热的输出功率;如果所述室内温度T1大于或等于第四预设值D,则减小所述电辅热的输出功率和/或增大室内风机转速,其中,所述第三预设值C小于或等于所述第四预设值D。
一些实施例中,第三预设值C在20℃到30℃的范围内,第四预设值D在25℃到35℃的范围内。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化霜模式还包括:所述电辅热的输出功率调整后,若经过第二预定时间所述室内温度T1的变化量小于或等于第二设置定M2,则继续调整所述电辅热的输出功率。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设置定M2在4℃到6℃的范围内。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化霜模式还包括:如果所述电辅热的自身温度大于或等于第五预设值E,则进一步判断室内风机转速,若所述室内风机转速低于最高转速,则提高室内风机转速;若所述室内风机转速达到最高转速,则降低所述电辅热的输出功率。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五预设值E在125℃到135℃的范围内。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化霜模式还包括:如果所述室内风机转速提高后经过第三预定时间所述电辅热的温度变化量小于或等于第三设定值M3且所述室内风机转速低于最高转速,则继续提高所述室内风机转速。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三设定值M3在45℃到55℃的范围内。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空调器还包括旁通管和第一换向机构,所述旁通管与所述节流元件并联,所述第一换向机构用于选择性地接通所述旁通管和所述节流元件中的至少一个,所述化霜模式下接通所述旁通管。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辅热结构包括蓄热装置,所述蓄热装置与所述室外换热器和所述压缩机的回气口之间的管路并联,所述空调器还包括第二换向机构,所述第二换向机构用于选择性地接通所述蓄热装置和所述管路中的至少一个。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空调器还包括第三换向机构,所述第三换向机构分别与所述压缩机的出气口、压缩机的回气口、所述室内换热器、所述室外换热器相连,所述第三换向机构用于切换所述空调器内的冷媒循环方向,所述蓄热装置连接于所述第三换向机构与压缩机的回气口之间。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其中示出了根据室内换热器管温T2控制电辅热输出功率的控制流程。
图2是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其中示出了根据室内温度T1控制电辅热输出功率的控制流程。
图3是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其中示出了电辅热温度过高的控制流程。
图4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器的示意图,其中,虚线处管路未接通,室内换热器制冷。
图5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器的示意图,其中,虚线处管路未接通,室内换热器制热。
图6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器的示意图,其中,虚线处管路未接通,室内换热器化霜。
图7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器的控制结构示意图。
图8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器的电辅热输出功率调节结构的示意图,其中通过MOS管调节电辅热的输出功率。
图9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器的电辅热输出功率调节结构的示意图,其中通过可控硅调节电辅热的输出功率。
图10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器的电辅热输出功率调节结构的示意图,其中通过继电器调节电辅热的输出功率。
附图标记:空调器100,压缩机1,室外换热器2,室内换热器3,电辅热4,节流元件5,室内风机6,辅热结构7,第三换向机构8,第二换向机构9,第一换向机构10,旁通管11,主控模块12,功率控制模块13,风机控制模块14,温度检测模块15,控制器17,PWM控制单元18,MOS管驱动模块19,过零检测单元20,开关管21,可控硅驱动单元22,继电器23。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本发明中化霜方式中,在达到化霜条件时,不停止整机制热状态,使用辅热结构7的热量对室外室外换热器2进行化霜。这种方式可使整机继续保持制热状态,室内温度波动较小。而本申请中提供的控制方法,可以进一步的提高化霜过程中室内环境的舒适性。
结合图1和图2,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器100的控制方法,所述空调器100包括压缩机1、室内换热器3、节流元件5、室外换热器2、室内风机6、电辅热4以及辅热结构7,所述辅热结构7适于加热所述室外换热器2的流向所述压缩机1的回气口的冷媒,其中,压缩机1、室内换热器3、节流元件5、室外换热器2等构造成空气调节的循环系统,室内风机6与室内换热器3相对,通过室内风机6可以将室内换热器3上的热量(或冷量)送往室内,而电辅热4设于室内,可以产生热量并送往室内。
所述控制方法包括化霜模式,所述化霜模式包括:
空调器100制热运行,也就是说,冷媒沿着压缩机1、室内换热器3、室外换热器2、压缩机1流动形成循环。室内换热器3与室外换热器2冷凝散热,并利用辅热结构7加热室外换热器2的流向所述压缩机1的回气口的冷媒。也就是说,使室内换热器3与室外换热器2都进行冷凝散热,由于室外换热器2进行冷凝散热,可以对室外换热器2进行除霜。同时,利用辅热结构7补充热量,将辅热结构7提供的热量应用到室内供热以及室外化霜。
另外,可以根据不同的使用环境确定电辅热4的运行状态,从而可以在室内换热器3提供的热量不足时,可以通过电辅热4辅助提供热量,提高室内环境的舒适性。具体而言,根据室内温度T1与设定温度Ts的比较结果开启或关闭所述电辅热4。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器100的控制方法,在对室外换热器2进行化霜的过程中,空调器100可以保持在制热运行的状态,从而可以降低室外换热器2的化霜对室内环境的影响,提高用户的舒适性。另外,在使用过程中,由于辅热结构7的一部分热量要分配到室外换热器2,用于室外换热器2的化霜,因此,对室内换热器3提供的热量会降低,因此,可以根据室内的具体情况,对电辅热4进行调整,使得空调器100提供足够的热量来维持室内环境舒适性。
为了能够使室内换热器和室外换热器均处于冷凝散热的状态,可以控制从室内换热器流向室外换热器的冷媒不再进行节流。其中,可以通过旁通管11将节流元件5短路;或也可以将节流元件5调整至适当的开度等,例如,节流元件为电子膨胀阀,可以将节流元件调整至完全打开;或降低节流元件的节流效果。
在使用过程中,由于室内换热器3依然处于冷凝散热的状态,因此,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将室内风机6开启,当然,根据实际使用的情况,室内风机6也可以不开启或间歇开启。另外,在电辅热4开启时,室内风机6也应当处于开启状态,从而可以将电辅热4、室内换热器3的热量送往室内。
根据室内温度T1与设定温度Ts之间的比较结果,来控制电辅热4,从而可以促使室内环境温度能够维持在较为合适的范围内,如果室内温度过低,则可以通过电辅热4提供热量来提高室内温度T1;如果室内温度T1的热量适合,则可以通过降低电辅热4功率或管壁电辅热4来维持室内温度T1。本发明提供了一些根据设定温度Ts和室内温度T1来调整电辅热4的方式。
如图1和图2所示,如果所述设定温度Ts与所述室内温度T1的差值△T小于或等于第一预设阈值K1、差值△T随采样时间逐渐缩小且缩小量大于或等于第二预设阈值K2,则关闭所述电辅热4。
具体而言,设定温度Ts与室内温度T1的差值为△T,即△T=Ts-T1。当△T较小时,室内温度T1处于一个较为舒适的温度。而为了进一步地提高舒适性,可以通过空调器100进一步地提升室内温度T1。其中,由于空调器100依然处于制热的状态,室内换热器3会对室内提供一定的热量,来促使室内温度T1的进一步升高。而当室内换热器3对室内温度T1的提升具有较好的效果时,△T随采样时间逐渐降低(也就是说室内温度T1随采样时间逐渐靠近设定温度Ts),且△T的缩小量大于或等于第二预设阈值K2(也就是说室内温度T1的提升大于或等于K2)。
另外,如果进入化霜模式,在差值△T较小(或者说△T≤K1)时,如果差值△T随采样时间逐渐缩小且缩小量小于第二预设阈值K2、或者差值△T随采样时间逐渐增大,此时,室内换热器3虽然能够提供一定的热量,但是这一部分热量不足以促使室内温度T1提升,此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处理,例如,可以将电辅热4维持在电辅热4之前所处的状态;或者将电辅热4设置成开启状态;或者将电辅热4设置成关闭状态。以维持室内环境处于较为舒适的状态,避免室内温度T1突然变化,提高室内温度T1的稳定性。
一些实施例中,在化霜模式运行过程中,室内温度T1可能处于与设定温度相差较大的情形,而由前所述,由于室外化霜需要消耗热量,室内换热器3不足以提供适当的热量,此时,需要通过电辅热4对室内提供热量,以维持室内温度T1,避免室内温度T1过大的波动。
具体而言,如果所述设定温度Ts与所述室内温度T1的差值△T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阈值K1、差值△T随采样时间逐渐增大(或者说室内温度T1随采样时间逐渐降低)且大于或等于第三预设阈值K3(也就是说室内温度T1的降低大于或等于K2)。此时室内温度T1与设定温度Ts相差较大,对空调器100的热量需求比较高。此时,可以将电辅热4开启,以通过电辅热4提供的热量来维持室内温度的稳定性,提高室内环境的舒适性。
另外,如果进入化霜模式,差值△T较大(例如说△T≥K1),如果差值△T随采样时间逐渐缩小(也就是说室内温度T1提升)、或者差值△T随采样时间逐渐增大但△T的增大量小于第三预设阈值K3,则表示,化霜过程对室内换热器3的影响较小,室内换热器3依然可以为室内提供较为合适的热量,此时,电辅热4可以维持在之前的状态,例如在此之前电辅热4开启,则电辅热4继续开启;在此之前如果电辅热4处于关闭状态,则电辅热4继续关闭。
其中,维持电辅热的开关状态(或者说电辅热维持之前的状态)是指:在进入化霜模式之前,如果电辅热处于关闭状态,则电辅热继续关闭;在进入化霜模式之前,如果电辅热处于打开状态,则电辅热继续打开。
可选地,所述第一预设阈值K1在1℃到5℃的范围内。例如,将第一预设阈值K1设置为1℃、3℃、4℃等,当然,第一预设阈值K1也可以设置为小于1℃(例如0.5℃等)或大于5℃(例如10℃)。
所述第二预设阈值K2在1℃到3℃的范围内。例如,将第二预设阈值K2设置为1℃、1.5℃、2.5℃等,当然,第二预设阈值K2也可以设置为小于1℃(例如0.5℃等)或大于3℃(例如10℃)。
所述第三预设阈值K3在3℃到7℃的范围内。例如,将第三预设阈值K3设置为3℃、4℃、6℃,当然,第三预设阈值K3也可以设置为小于3℃(例如0.5℃等)或大于7℃(例如10℃)。
可选地,所述第一预设阈值K1为3℃,所述第二预设阈值K2为2℃,所述第三预设阈值K3为5℃。
例如,在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方案中设定温度为28℃,第一预设阈值K1为3℃,第二预设阈值K2为2℃,第三预设阈值K3为5℃,当进入蓄热化霜模式后:
如果室内温度T1为24℃(△T=4℃>3℃),而且△T随采样时间逐渐增大(换言之T1随采样时间逐渐减小),且△T的增大量大于或等于第三预设阈值K3(即室内温度T1降低到不高于19℃),则开启电辅热4;
如果室内温度T1为26℃(△T=2℃<3℃),而且△T随采样时间逐渐缩小(换言之T1随采样时间逐渐升高),且△T的缩小量大于或等于第二预设阈值K2(即室内温度T1升高到大于或等于28℃),则电辅热4关闭。
可选地,结合附图1和附图2,在本申请中的化霜模式中的电辅热的开启和关闭包括如下步骤:
①获取室内温度T1,并比较室内温度T1与设定温度Ts;
②如果设定温度Ts与室内温度T1的差值△T小于或等于第一预设阈值K1,则判断差值△T是否随采样时间逐渐缩小,
若差值△T随采样时间逐渐缩小,则,
如果差值△T的缩小量大于或等于第二预设阈值K2,则关闭所述电辅热;
如果差值△T的缩小量小于第二预设阈值K2,则维持所述电辅热的运行状态(即如果电辅热原本处于开启状态,则电辅热继续开启,如果电辅热原本处于关闭状态,则电辅热继续关闭);
若差值△T随采样时间逐渐增大,则维持所述电辅热的运行状态,
③如果设定温度Ts与室内温度T1的差值△T大于第一预设阈值K1,则判断差值△T是否随采样时间逐渐缩小,
若差值△T随采样时间逐渐增大,则,
如果差值△T的增大量大于或等于第三预设阈值K3,则开启所述电辅热;
如果差值△T的增大量小于第三预设阈值K3,则维持所述电辅热的运行状态;
若差值△T随采样时间逐渐缩小,则维持所述电辅热的运行状态,
当然,上述情况中,电辅热维持状态也可以变更为开启电辅热或关闭电辅热,根据实际情况可以进行变更。例如,如果所述设定温度Ts与所述室内温度T1的差值△T小于或等于第一预设阈值K1、差值△T随采样时间逐渐缩小且缩小量小于第二预设阈值K2,则所述电辅热关闭。
可选地,如果电辅热4开启,可以根据室内换热器管温T2和/或室内温度T1调节电辅热4的输出功率。也就是说,在电辅热4开启时,可以根据室内换热器管温T2调节电辅热的输出功率;也可以根据室内温度T1调节电辅热4的输出功率;还可以通过换热器管温T2和室内温度T1的组合调节电辅热4的输出功率。
下面针对于利用室内换热器管温T2和室内温度T1调节电辅热的输出功率的方法分别进行说明。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如果电辅热4开启,则根据室内换热器管温T2确定所述电辅热4的输出功率。可以便于室内换热器3上的热量快速地散发,提高空调器100的制热性能,降低能量损失。
如图1,所述化霜模式包括根据室内换热器管温T2调节所述电辅热4的输出功率,其中所述化霜模式包括,如果室内换热器管温T2小于或等于第一预设值A,则增大所述电辅热4的输出功率;如果室内换热器管温T2大于或等于第二预设值B,则减小所述电辅热4的输出功率和/或增大室内风机6转速。也就是说,在室内换热器管温T2大于或等于第二预设值B时,可以减小所述电辅热4的输出功率;也可以增大室内风机6转速;还可以减小所述电辅热4的输出功率同时增大室内风机6转速。可以将室内换热器管温T2维持在一个较为合适的范围,即避免了由于室内换热器管温T2过高影响空调器100的稳定运行,也可以方便将室内换热器3上的热量快速地送往室内,有效地利用室内换热器3上的热量维持室温,降低能量损失。另外,通过室内风机6转速与电辅热4的同时调节,可以有效地维持系统的稳定性,并使得室内换热器3、电辅热4产生的热量快速地散发到室内,有效地维持室内温度T1。
另外,本申请中对室内换热器管温T2的调节除了能够维持空调器100稳定运行以外,还能够在维持室内温度的同时,将一部分的热量送往室外换热器2,从而提高对室外换热器2的化霜效果。
其中,第一预设值A在25℃到35℃的范围内。例如,将第一预设值A设置为26℃、28℃、32.2℃等,当然,第一预设值A也可以设置为小于25℃(例如20℃等)或大于35℃(例如40℃)。
第二预设值B在30℃到40℃的范围内。例如,将第二预设值B设置为31℃、34.2℃、38℃等,当然,第二预设值B也可以设置为小于30℃(例如25℃等)或大于40℃(例如50℃)。
可选地,在一个具体示例中,第一预设值A为30℃,第二预设值B为35℃。
可选地,所述电辅热4的输出功率调整后,若经过第一预定时间所述室内换热器管温T2的变化量小于或等于第一设定值M1,则继续调整所述电辅热4的输出功率。也就是说,在对电辅热4的运行功率进行调整之后,如果室内换热器管温T2没有做相应的变化,则继续调整电辅热4的输出功率。这样可以形成一个闭环控制,可以快速稳定地进行调节。
具体而言,如果室内换热器管温T2小于或等于第一预设值A,则增大所述电辅热4的输出功率,在经过第一预定时间之后,检测室内换热器管温T2,如果室内换热器管温T2的变化量小于或等于第一设定值M1,则继续增大电辅热4的输出功率。可选地,可以在每隔一段时间之后再次检测室内换热器管温T2的变化量,并做相应的调整。
如果室内换热器管温T2大于或等于第二预设值B,则减小所述电辅热4的输出功率。在经过第一预定时间之后,检测室内换热器管温T2,如果室内换热器管温T2的变化量小于或等于第一设定值M1,则继续减小电辅热4的输出功率。可选地,可以在每隔一段时间之后再次检测室内换热器管温T2的变化量,并做相应的调整。
可选地,所述第一设定值M1在4℃到6℃的范围内。例如,将第一设定值M1设置为4.2℃、5℃、5.6℃等,当然,第一预设阈值K1也可以设置为小于4℃(例如0.5℃等)或大于6℃(例如10℃)。可选地第一设定值M1为5℃。
在本发明的另一些实施例中,如果所述电辅热开启,根据室内温度T1调整所述电辅热4的输出功率。从而可以快速地调节室内温度T1,以维持室内温度T1的平稳,提高空调器100的制热性能,降低能量损失。
具体而言,所述化霜模式还包括根据室内温度T1确定所述电辅热4的输出功率,其中,如果室内温度T1小于或等于第三预设值C,则增大所述电辅热4的输出功率;如果室内温度T1大于或等于第四预设值D,则减小所述电辅热4的输出功率和/或增大室内风机6转速。也就是说,在室内温度T1大于或等于第四预设值D时,可以减小所述电辅热4的输出功率;也可以增大室内风机6转速;还可以减小所述电辅热4的输出功率同时增大室内风机6转速。从而将室内温度T1维持在一个较为合适的范围,从而为室内提供一个较为稳定地运行环境,提高室内的舒适性。另外,通过室内风机6转速与电辅热4的同时调节,可以有效地维持系统的稳定性,并使得室内换热器3、电辅热4产生的热量快速地散发到室内,有效地维持室内温度T1。
其中,第三预设值C在20℃到30℃的范围内。例如,将第三预设值C设置为22℃、25℃、29℃等,当然,第三预设值C也可以设置为小于20℃(例如15℃等)或大于30℃(例如40℃)。
第四预设值D在25℃到35℃的范围内。例如,将第四预设值D设置为26℃、28℃、32.2℃等,当然,第四预设值D也可以设置为小于25℃(例如20℃等)或大于35℃(例如40℃)。
可选地,第三预设值C为25℃,第四预设值D为30℃。
可选地,所述电辅热4的输出功率调整后,若经过第二预定时间所述室内温度T1的变化量小于或等于第二设定值M2,则继续调整所述电辅热4的输出功率。也就是说,在对电辅热4的运行功率进行调整之后,如果室内温度T1没有做相应的变化,则继续调整电辅热4的输出功率。这样可以形成一个闭环控制,可以快速稳定地进行调节。
具体而言,如果室内温度T1小于或等于第三预设值C,则增大所述电辅热4的输出功率,在经过第二预定时间之后,检测室内温度T1,如果室内温度T1的变化量小于或等于第二设定值M2,则继续增大电辅热4的输出功率。可选地,可以在每隔一段时间之后再次检测室内温度T1的变化量,并做相应的调整。
如果室内温度T1大于或等于第四预设值D,则减小所述电辅热4的输出功率,在经过第二预定时间之后,检测室内温度T1,如果室内温度T1的变化量小于或等于第二设定值M2,则继续减小电辅热4的输出功率。可选地,可以在每隔一段时间之后再次检测室内温度T1的变化量,并做相应的调整。
可选地,所述第二设定值M2在4℃到6℃的范围内。例如,将第二设定值M2设置为4.2℃、5℃、5.6℃等,当然,第一预设阈值K1也可以设置为小于4℃(例如0.5℃等)或大于6℃(例如10℃)。可选地第二设定值M2为5℃。
可选地,在电辅热4运行过程中,如果电辅热4的自身温度过高,可能会影响电辅热4的使用寿命,并会对空调器100的安全性产生不利影响。
具体地,如果所述电辅热的自身温度大于或等于第五预设值E,则提高室内风机转速;如果所述室内风机转速达到最高转速,则降低所述电辅热的输出功率。
具体而言,如果所述电辅热的自身温度大于或等于第五预设值E,则判断室内风机是否达到最高转速,
若所述室内风机转速低于最高转速,则提高室内风机转速;若所述室内风机转速达到最高转速,则采用其他方式降低电辅热自身温度,例如降低所述电辅热的输出功率。
通过提高室内风机6转速,可以促使将电辅热4的热量快速地送往室内,有效地提高对室内温度T1的提升效果,而且,还可以使得电辅热4能够更好地生成热量。提高电辅热4的效率。
其中,所述第五预设值E在125℃到135℃的范围内。例如,将第五预设值E设置为130℃、132℃、134℃等,当然,第五预设值E也可以设置为小于125℃(例如120℃等)或大于135℃(例如140℃)。可选地第一设定值M1为130℃。
可选地,所述室内风机6转速提高后,若经过第三预定时间所述电辅热4的温度变化量小于或等于第三设定值M3且所述室内风机6转速低于最高转速,则继续提高所述室内风机6转速,也就是说,在对风机转速进行调整之后,如果电辅热4的自身温度变化量没有达到相应的程度,则继续调整电辅热4的输出功率或风机转速。这样可以形成一个闭环控制,可以快速稳定地进行调节。
其中,室内风机6的最高转速可以为室内风机6的额定转速、空调器赋予给室内风机6的最高安全转速、或者是根据空调器的运行状态确定的最高转速等。例如,空调器赋予给室内风机6六档变速,室内风机6的最高转速即室内风机的最高档转速。当然,室内风机的最高转速还可以由其他方式确定,例如,人为地设定一个室内风机的最高转速(可以通过遥控器、APP等)。
其中,所述第三设定值M3在45℃到55℃的范围内。例如,将第三设定值M3设置为46℃、50℃、53℃等,当然,第三设定值M3也可以设置为小于45℃(例如40℃等)或大于55℃(例如60℃)。可选地,第三设定值M3为50℃。
另外,本发明可以通过调整电辅热4的供电占空比、电压、数量等方式调整其输出功率。例如,通过提高电辅热4的占空比来增加电辅热4的输出功率、通过降低电辅热4的占空比来降低电辅热4的输出功率。也可以直接降低电辅热4的电压来降低电辅热4的输出功率、通过提高电辅热4的输入电压来提高电辅热4的输出功率。也可以设置多个电辅热4,通过调节开启的电辅热4的数量来调整输出功率。
具体而言,所述化霜模式包括:如果所述电辅热的输出功率需要增大则提高所述电辅热通电的占空比;如果所述电辅热的输出功率需要降低则降低所述电辅热通电的占空比。
本发明中的电辅热4可以为PTC、发热管等。
本发明的空调器可以包括调节装置和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与所述调节装置相连。调节装置与电辅热相连。
在通过占空比调整电辅热4的功率时,可以通过MOS管、可控硅、继电器等调节对电辅热4供电的占空比。
如图8,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通过MOS管来对电辅热通电的占空比进行调节,具体而言,所述调节装置包括PWM控制单元和MOS管驱动模块,所述PWM控制单元、所述MOS管驱动模块以及所述电辅热依次相连。
如图9,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通过可控硅来对电辅热通电的占空比进行调节,具体而言,所述调节装置包括过零检测单元、开关管、可控硅驱动单元,所述过零检测单元、所述开关管、所述可控硅驱动单元以及所述电辅热依次相连。
如图10,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通过继电器来对电辅热通电的占空比进行调节。其中,可以通过一个或多个继电器来对电辅热通电的占空比进行调节。
以通过一个继电器调节电辅热通电的占空比为例,所述调节装置包括一个继电器,所述继电器的输出端与所述电辅热相连。
以通过多个继电器调节电辅热通电的占空比为例,所述调节装置包括多个继电器,多个所述继电器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电辅热的不同位置。例如,可以将多个继电器连接于电辅热的长度方向上的不同位置,例如设置两个继电器,其中电辅热的一端连接电源,两个继电器中的一个连接电辅热的另一端,两个继电器的另一端连接电辅热的两端之间的中间位置。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空调器100还包括旁通管11和第一换向机构10,旁通管11与节流元件5并联,第一换向机构10用于选择性地接通旁通管11和节流元件5中的至少一个,化霜模式下接通旁通管11。
其中,第一换向机构10可以为连接于旁通管11上的开关阀,通过开关阀控制旁通管11的接通和断开,在旁通管11接通时,由于旁通管11的阻力更小,冷媒将更容易从旁通管11通过,从而将节流元件5短路。
另外,第一换向机构10还可以为换向阀,将换向阀的入口连接室内换热器,换向阀的两个出口分别连接旁通管11和节流元件;或者将换向阀的出口口连接室内换热器,换向阀的两个入口分别连接旁通管11和节流元件。
当然,本发明中的第一换向机构10还可以为比例阀,即通过第一换向机构调整通入旁通管11和通往节流元件的冷媒比例。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辅热结构7包括蓄热装置,所述蓄热装置与所述室外换热器和所述压缩机的回气口之间的管路并联,所述空调器还包括第二换向机构9,第二换向机构9用于选择性地接通所述蓄热装置和所述管路中的至少一个。
其中,第二换向机构9可以为换向阀,将换向阀的入口连接室外换热器的出口,换向阀的两个出口分别连接蓄热装置和所述管路;或者将换向阀的两个入口分别连接蓄热装置和所述管路,换向阀的出口连接压缩机回气口。
当然,本发明中的第二换向机构9还可以为比例阀,即通过第一换向机构调整通入蓄热装置和所述管路的冷媒比例。
具体而言,所述辅热结构7为蓄热装置,所述辅热结构7与所述室外换热器2和所述压缩机1的回气口之间的管路并联。
可选地,所述控制方法还包括在进入化霜模式之前对所述辅热结构7充能,所述充能的方法包括:空调器100制热运行,室内换热器3冷凝散热,室外换热器2蒸发吸热,且接通所述辅热结构7。
在进入化霜模式之前,空调器100正常制热运行,此时,冷媒沿着压缩机1、室内换热器3、节流元件5、室外换热器2、压缩机1流动形成循环,冷媒在经过室外换热器2时,会吸收热量,冷媒的温度升高,从而可以通过冷媒对蓄热结构进行加热充能。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器100,可以为单热空调,还可以为冷热空调,也就是说,本发明中的空调器100可以设置成具有制冷和制热的状态。
空调器100还包括第三换向机构8,第三换向机构8分别与所述压缩机的出气口、压缩机的回气口、所述室内换热器、所述室外换热器相连,所述第三换向机构用于切换所述空调器内的冷媒循环方向,所述蓄热装置连接于所述第三换向机构与压缩机的回气口之间。
具体而言,所述空调器100还包括第三换向机构8,第三换向机构8分别与所述压缩机1的出气口、压缩机1的回气口、所述室内换热器3、所述室外换热器2相连,所述第三换向机构8用于切换所述空调器100的循环方向。通过第三换向机构8的切换,可以实现室内换热器3的制冷或制热。
可选地,所述蓄热装置所述第三换向机构8与所述压缩机1的回气口之间的管路并联。从而有效地提高空调器100的性能和稳定性。
具体而言,在本发明的一个具体是实施方式中,空调器100包括压缩机1、第三换向机构8、室内换热器3、节流元件5、室外换热器2、辅热结构7、旁通管11,其中,压缩机1的出气口与第三换向机构8的第一接口相连,压缩机1的回气口与第三换向机构8的第二接口相连,室内换热器3的一端连接第三换向机构8的第三接口,室内换热器3的另一端连接节流元件5的一端以及旁通管11的一端,室外换热器2的一端连接第三换向机构8的第四接口,室外换热器2的另一端连接节流元件5的另一端以及旁通管11的另一端。第三换向机构8与压缩机1回气口之间的管路上设置了第二换向机构9,第二换向机构9连接在压缩机1回气口与第三换向机构8之间,辅热结构7的一端连接第二换向机构9,且辅热结构7的另一端连接于压缩机1与第三换向机构8之间的管路上。旁通管路上连接有第一换向机构10。
如图4所示,在空调器100制冷运行过程中,第一换向机构10关闭,第二换向机构9接通第三换向机构8和压缩机1回气口,冷媒沿压缩机1、室外换热器2、节流元件5、室内换热器3、压缩机1依次流通形成循环回路。
如图5所示,在空调器100制热运行过程中,第一换向机构10关闭,第二换向机构9接通第三换向机构8和压缩机1回气口,冷媒沿压缩机1、室内换热器3、节流元件5、室外换热器2、压缩机1依次流通形成循环回路。
在空调器100在对辅热结构7充能过程中,第一换向机构10关闭,第二换向机构9接通第三换向机构8和辅热结构7,冷媒沿压缩机1、室内换热器3、节流元件5、室外换热器2、辅热结构7、压缩机1依次流通形成循环回路。
如图6所示,在空调器100化霜过程中,第一换向机构10打开,第二换向机构9接通第三换向机构8和辅热结构7,冷媒沿压缩机1、室内换热器3、旁通管11、室外换热器2、辅热结构7、压缩机1依次流通形成循环回路。
另外,如图7所示,本发明的空调器100包括主控模块12、功率控制模块13、风机控制模块14、温度检测模块15等。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20)

1.一种空调器的控制方法,所述空调器包括压缩机、室内换热器、节流元件、室外换热器、室内风机、电辅热以及辅热结构,所述辅热结构适于加热所述室外换热器的流向所述压缩机的回气口的冷媒,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方法包括化霜模式,所述化霜模式包括:
空调器制热运行,室内换热器与室外换热器冷凝散热,并利用辅热结构加热室外换热器的流向所述压缩机的回气口的冷媒;
根据室内温度T1与设定温度Ts的比较结果开启或关闭所述电辅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如果所述设定温度Ts与所述室内温度T1的差值△T小于或等于第一预设阈值K1、差值△T随采样时间逐渐缩小且缩小量大于或等于第二预设阈值K2,则关闭所述电辅热;
如果所述设定温度Ts与所述室内温度T1的差值△T大于第一预设阈值K1、差值△T随采样时间逐渐增大且大于或等于第三预设阈值K3,则开启所述电辅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如果所述设定温度Ts与所述室内温度T1的差值△T小于或等于第一预设阈值K1、差值△T随采样时间逐渐缩小且缩小量小于第二预设阈值K2,则维持所述电辅热的开关状态;
如果所述设定温度Ts与所述室内温度T1的差值△T小于或等于第一预设阈值K1、差值△T随采样时间逐渐增大,则维持所述电辅热的开关状态;
如果所述设定温度Ts与所述室内温度T1的差值△T大于第一预设阈值K1、差值△T随采样时间逐渐缩小,则维持所述电辅热的开关状态;
如果所述设定温度Ts与所述室内温度T1的差值△T大于第一预设阈值K1、差值△T随采样时间逐渐增大且小于第三预设阈值K3,则维持所述电辅热的开关状态。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预设阈值K1在1℃到5℃的范围内,所述第二预设阈值K2在1℃到3℃的范围内,所述第三预设阈值K3在3℃到7℃的范围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化霜模式还包括:
如果所述电辅热开启,则根据室内换热器管温T2和/或室内温度T1调节所述电辅热的输出功率。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化霜模式包括根据室内换热器管温T2调节所述电辅热的输出功率:
如果所述室内换热器管温T2小于或等于第一预设值A,则增大所述电辅热的输出功率;
如果所述室内换热器管温T2大于或等于第二预设值B,则减小所述电辅热的输出功率和/或增大室内风机转速,
其中,所述第一预设值A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二预设值B。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第一预设值A在25℃到35℃的范围内,第二预设值B在30℃到40℃的范围内。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化霜模式还包括:
所述电辅热的输出功率调整后,若经过第一预定时间所述室内换热器管温T2的变化量小于或等于第一设定值M1,则继续调整所述电辅热的输出功率。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设定值M1在4℃到6℃的范围内。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化霜模式包括根据室内温度T1调节所述电辅热的输出功率:
如果所述室内温度T1小于或等于第三预设值C,则增大所述电辅热的输出功率;
如果所述室内温度T1大于或等于第四预设值D,则减小所述电辅热的输出功率和/或增大室内风机转速,
其中,所述第三预设值C小于或等于所述第四预设值D。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第三预设值C在20℃到30℃的范围内,第四预设值D在25℃到35℃的范围内。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化霜模式还包括:
所述电辅热的输出功率调整后,若经过第二预定时间所述室内温度T1的变化量小于或等于第二设置定M2,则继续调整所述电辅热的输出功率。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设置定M2在4℃到6℃的范围内。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化霜模式还包括:如果所述电辅热的自身温度大于或等于第五预设值E,则进一步判断室内风机转速,
若所述室内风机转速低于最高转速,则提高室内风机转速;
若所述室内风机转速达到最高转速,则降低所述电辅热的输出功率。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五预设值E在125℃到135℃的范围内。
1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化霜模式还包括:
所述室内风机转速提高后,若经过第三预定时间所述电辅热的温度变化量小于或等于第三设定值M3且所述室内风机转速低于最高转速,则继续提高所述室内风机转速。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设定值M3在45℃到55℃的范围内。
1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器还包括旁通管和第一换向机构,所述旁通管与所述节流元件并联,所述第一换向机构用于选择性地接通所述旁通管和所述节流元件中的至少一个,所述化霜模式下接通所述旁通管。
1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辅热结构包括蓄热装置,所述蓄热装置与所述室外换热器和所述压缩机的回气口之间的管路并联,
所述空调器还包括第二换向机构,所述第二换向机构用于选择性地接通所述蓄热装置和所述管路中的至少一个。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器还包括第三换向机构,所述第三换向机构分别与所述压缩机的出气口、压缩机的回气口、所述室内换热器、所述室外换热器相连,所述第三换向机构用于切换所述空调器内的冷媒循环方向,所述蓄热装置连接于所述第三换向机构与压缩机的回气口之间。
CN202010353596.9A 2020-04-29 2020-04-29 空调器的控制方法 Active CN11150382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353596.9A CN111503821B (zh) 2020-04-29 2020-04-29 空调器的控制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353596.9A CN111503821B (zh) 2020-04-29 2020-04-29 空调器的控制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503821A true CN111503821A (zh) 2020-08-07
CN111503821B CN111503821B (zh) 2021-10-26

Family

ID=7187043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353596.9A Active CN111503821B (zh) 2020-04-29 2020-04-29 空调器的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503821B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197399A (zh) * 2020-09-30 2021-01-08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ptc电加热方法、设备及空调
CN112902488A (zh) * 2021-02-09 2021-06-04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热泵系统的化霜控制方法及其热泵系统
CN112944594A (zh) * 2021-01-29 2021-06-11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用于空调除霜控制的方法及装置、空调
CN113531777A (zh) * 2021-07-07 2021-10-22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空调器的除霜控制方法、装置及空调器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581371B2 (en) * 2014-03-21 2017-02-28 Lennox Industries Inc. System for operating an HVAC system having tandem compressors
CN106705302A (zh) * 2017-01-10 2017-05-24 美的集团武汉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器、化霜控制方法和化霜控制系统
CN106839286A (zh) * 2017-01-10 2017-06-13 美的集团武汉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化霜控制方法、化霜控制系统和空调器
CN109506335A (zh) * 2018-11-19 2019-03-22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空调电辅热装置的控制方法、系统、存储介质及空调
CN110173823A (zh) * 2019-05-31 2019-08-27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运行控制方法、控制装置、空调器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581371B2 (en) * 2014-03-21 2017-02-28 Lennox Industries Inc. System for operating an HVAC system having tandem compressors
CN106705302A (zh) * 2017-01-10 2017-05-24 美的集团武汉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器、化霜控制方法和化霜控制系统
CN106839286A (zh) * 2017-01-10 2017-06-13 美的集团武汉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化霜控制方法、化霜控制系统和空调器
CN109506335A (zh) * 2018-11-19 2019-03-22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空调电辅热装置的控制方法、系统、存储介质及空调
CN110173823A (zh) * 2019-05-31 2019-08-27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运行控制方法、控制装置、空调器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197399A (zh) * 2020-09-30 2021-01-08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ptc电加热方法、设备及空调
CN112197399B (zh) * 2020-09-30 2021-08-13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ptc电加热方法、设备及空调
CN112944594A (zh) * 2021-01-29 2021-06-11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用于空调除霜控制的方法及装置、空调
CN112902488A (zh) * 2021-02-09 2021-06-04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热泵系统的化霜控制方法及其热泵系统
CN113531777A (zh) * 2021-07-07 2021-10-22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空调器的除霜控制方法、装置及空调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503821B (zh) 2021-10-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503821B (zh) 空调器的控制方法
CN108698477B (zh) 车用空调装置
JP6710061B2 (ja) 車両用空気調和装置
US9207001B1 (en) Retrofit device to improve vapor compression cooling system performance by dynamic blower speed modulation
US20130075075A1 (en) Vehicle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CN110214092B (zh) 车用空调装置
CN104729029A (zh) 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JP2008308080A (ja) 自動車の吸放熱システムおよびその制御方法
US20220212517A1 (en) Thermal management system, method for controlling thermal management system, and electric vehicle
WO2020075446A1 (ja) 車両用空気調和装置
US7628337B2 (en) Secondary heating system
KR102406231B1 (ko) 차량 내 배터리의 온도 조절 시스템
WO2019062946A1 (zh) 车载电池的温度调节系统
US20240044528A1 (en) Variable refrigerant flow system
US9050360B1 (en) Apparatus for crankcase pressure regulation using only ambient air or coolant temperature
CN111503820A (zh) 空调器的控制方法
CN111023414B (zh) 一种空调系统及除湿控制方法
CN113375271A (zh) 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
US4324288A (en) Level supply air temperature multi-zone heat pump system and method
CN112384392A (zh) 车辆用空气调节装置
US11674706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operating an air conditioner unit having an auxiliary electric heater
US11933529B2 (en) Method for controlling a thermal management device of a motor vehicle
JP7431637B2 (ja) 車両用空気調和装置
JP4390401B2 (ja) 貯湯式の給湯熱源装置
CN111503822A (zh) 空调器的控制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