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503819A - 空调系统的控制方法和空调系统 - Google Patents
空调系统的控制方法和空调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1503819A CN111503819A CN202010353575.7A CN202010353575A CN111503819A CN 111503819 A CN111503819 A CN 111503819A CN 202010353575 A CN202010353575 A CN 202010353575A CN 111503819 A CN111503819 A CN 111503819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temperature value
- conditioning system
- air conditioning
- preset time
- defrost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3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for purposes related to the operation of the system, e.g. for safety or monitoring
- F24F11/41—Defrosting; Preventing freezing
- F24F11/42—Defrosting; Preventing freezing of outdoor unit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3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for purposes related to the operation of the system, e.g. for safety or monitoring
- F24F11/46—Improving electric energy efficiency or saving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5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user interfaces or communication
- F24F11/61—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user interfaces or communication using timer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62—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control or by internal processing, e.g. using fuzzy logic, adaptive control or estimation of values
- F24F11/63—Electronic processing
- F24F11/64—Electronic processing using pre-stored data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62—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control or by internal processing, e.g. using fuzzy logic, adaptive control or estimation of values
- F24F11/63—Electronic processing
- F24F11/65—Electronic processing for selecting an operating mode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47/00—Arrangements for preventing or removing deposits or corrosion, not provided for in another subclass
- F25B47/02—Defrosting cycles
- F25B47/022—Defrosting cycles hot gas defrosting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2110/00—Control inputs relating to air properties
- F24F2110/10—Temperature
- F24F2110/12—Temperature of the outside air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2140/00—Control inputs relating to system states
- F24F2140/20—Heat-exchange fluid temperature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2347/00—Details for preventing or removing deposits or corrosion
- F25B2347/02—Details of defrosting cycles
- F25B2347/022—Cool gas defrost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Fuzzy Systems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Air Conditioning Control Devi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空调系统的控制方法和空调系统,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空调系统运行制热模式;判断空调系统是否执行过化霜操作;若是,则判断空调系统是否满足第一化霜模式的条件,当满足第一化霜模式的条件时,控制空调系统运行第一化霜模式,当不满足第一化霜模式的条件时,空调系统运行制热模式。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系统的控制方法,空调系统制热运行时,在空调系统非首次化霜时,采用第一化霜模式进行化霜,有效地降低了空调系统出现无霜化霜的概率,减少了无霜化霜对电能的浪费和对空调系统的损耗。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空气调节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空调系统的控制方法和空调系统。
背景技术
在空气调节技术领域,部分空调系统采用蓄热化霜的方式对空调器的室外换热器进行化霜,蓄热化霜采用压缩机排气管排出高温高压制冷剂气体作为热源,在制热时,蓄热器可以吸收压缩机产生的废热;化霜时,四通阀不换向,制冷剂气体从室内换热器流出后经过与节流部件并联的旁通管路进入室外换热器化霜。然而,现有技术中的蓄热化霜易出现无霜化霜的现象,由此,造成了电能的浪费。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空调系统的控制方法,所述控制方法可以有效地避免无霜化霜现象,节约了电能。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空调系统,所述空调系统采用如上所述的空调系统的控制方法进行化霜。
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实施例的空调系统的控制方法,所述空调系统包括压缩机、室内换热器、室外换热器、节流装置、第一并联旁路、第二并联旁路、加热器和控制组件,所述第一并联旁路与所述节流装置所在的第一管路并联,所述第二并联旁路与连接在所述室外换热器与所述压缩机的回气口之间的第二管路并联,所述加热器串接于所述第二并联旁路,所述控制组件控制所述第一并联旁路的通断和所述第二并联旁路的通断,所述控制方法包括运行化霜模式,所述化霜模式包括第一化霜模式,
所述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所述空调系统运行制热模式;
判断所述空调系统是否执行过化霜操作;
若是,则判断所述空调系统是否满足第一化霜模式的条件,当满足所述第一化霜模式的条件时,控制所述空调系统运行第一化霜模式,当不满足所述第一化霜模式的条件时,所述空调系统运行制热模式;
其中,在所述第一化霜模式下,控制所述压缩机工作,控制所述第一并联旁路和所述第二并联旁路分别放通,所述压缩机的排气口与所述室内换热器接通,所述压缩机的回气口与所述室外换热器接通。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系统的控制方法,空调系统制热运行时,在空调系统非首次化霜时,采用第一化霜模式进行化霜,有效地降低了空调系统出现无霜化霜的概率,减少了无霜化霜对电能的浪费和对空调系统的损耗。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化霜模式还包括第二化霜模式,当判断所述空调系统没有执行过化霜操作时,则判断所述空调系统是否满足第二化霜模式的条件,当满足所述第二化霜模式的条件时,控制所述空调系统运行所述第二化霜模式;其中,在所述第二化霜模式下,控制所述压缩机工作,所述节流装置工作,所述第一并联旁路和所述第二并联旁路分别阻断,所述压缩机的排气口与所述室外换热器接通,所述压缩机的回气口与所述室内换热器接通。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当所述空调系统运行所述第一化霜模式进行化霜操作时,记录所述第一化霜模式的化霜时长;当连续运行N次所述第一化霜模式,且连续N次中每次记录的化霜时长都达到第一预设时长时,下一次再执行化霜操作时判断所述空调系统是否满足第一化霜模式的条件,若满足则运行所述第二化霜模式,其中,N为大于等于1的整数。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N等于2或3。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预设时长为2min~10min。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预设时长为4min。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化霜模式的进入条件为:根据检测到的室外温度T4所处的温度区间范围,判断是否满足对应温度区间范围的化霜进入条件。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当T4>t1时,判断是否满足对应的进入条件A1,所述进入条件A1为:所述空调系统连续执行制热模式的时长大于等于第二预设时长,且所述室外热交换器的出口温度T3连续低于第一温度值的时长大于等于第三预设时长,所述加热器的温度T6大于等于第六温度值;
当t2<T4≤t1时,判断是否满足对应的进入条件A2,所述进入条件A2为:所述空调系统连续执行制热模式的时长大于等于第四预设时长,且T30与所述室外热交换器的进口温度T5之差(T30-T5)大于等于第二温度值,所述加热器的温度T6大于等于第六温度值;
当t3<T4≤t2时,判断是否满足对应的进入条件A3,所述进入条件A3为:所述空调系统连续执行制热模式的时长大于等于第五预设时长,且T30与所述室外热交换器的进口温度T5之差(T30-T5)大于等于第三温度值,所述加热器的温度T6大于等于第六温度值;
当t4<T4≤t3时,判断是否满足对应的进入条件A4,所述进入条件A4为:所述空调系统连续执行制热模式的时长大于等于第六预设时长,且T30与所述室外热交换器的进口温度T5之差(T30-T5)大于等于第四温度值,所述加热器的温度T6大于等于第六温度值;
当T4≤t4时,判断是否满足对应的进入条件A5,所述进入条件A5为:所述压缩机的累计运行时长大于等于第七预设时长,且所述室外热交换器的出口温度T3小于等于第五温度值,所述加热器的温度T6大于等于第六温度值;
其中,t1>t2>t3>t4,所述T30为所述室外换热器当前运行状态前设定时间内的所述室外换热器出口的最低温度值。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t1满足:4℃≤t1≤10℃,所述t2满足:-5℃≤t2≤4℃,所述t3满足:-10℃≤t2≤0℃,所述t4满足:-15℃≤t4≤-5℃,所述第二预设时长为30min~120min,所述第三预设时长为2min~5min,所述第四预设时长为25min~40min,所述第五预设时长为30min~60min,所述第六预设时长为40min~80min,第七预设时长为80min~200min,所述第一温度值为-5℃~0℃,所述第二温度值为0.5℃~7℃,所述第三温度值为0.5℃~7℃,所述第四温度值为0.5℃~7℃,所述第五温度值为-20℃℃~-10℃,所述第六温度值为20℃~100℃。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t1为7℃,所述t2为0℃,所述t3为-5℃,所述t4为-12℃所述第二预设时长为90min,所述第三预设时长为3min,所述第四预设时长为29min,所述第五预设时长为40min,所述第六预设时长为50min,第七预设时长为120min,所述第一温度值为-3℃,所述第二温度值为2.5℃,所述第三温度值为2.0℃,所述第四温度值为2.0℃,所述第五温度值为-15℃,所述第六温度值为60℃。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当所述空调系统满足B1至B5中的任一个条件时,所述空调系统进入所述第二化霜模式:
B1:当所述空调系统连续执行制热模式的时长达到第八预设时长时,所述室外热交换器的出口温度T3低于第七温度值,且T30与所述T3的差值不低于第八温度值;
B2:当所述空调系统连续执行制热模式的时长达到第八预设时长时,所述室外热交换器的出口温度T3低于第九温度值,且持续时间达到第九预设时长;
B3:当所述空调系统连续执行制热模式的时长达到第十预设时长时,所述室外热交换器的出口温度T3低于第十温度值,且所述T30与所述T3的差值不低于第十一温度值;
B4:当所述空调系统连续执行制热模式的时长达到第十一预设时长时,所述室外热交换器的出口温度T3低于第十二温度值;
其中第八预设时长<第十预设时长<第十一预设时长,第十温度值>第七温度值>第十二温度值>第九温度值,第十一温度值>第八温度值,所述T30为所述室外换热器当前运行状态前设定时间内的所述室外换热器出口的最低温度值。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八预设时长为25min~40min,所述第九预设时长为2min~5min,所述第十预设时长时为30min~60min,所述第十一预设时长为80min~200min,所述第七温度值为-10℃~-5℃,所述第八温度值为0℃~2℃,所述第九温度值为-25℃~-15℃,所述第十温度值为-10℃~0℃,所述第十一温度值为2℃~5℃,所述第十二温度值-20℃~-10℃。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八预设时长为29min,所述第九预设时长为3min,所述第十预设时长时为35min,所述第十一预设时长为120min,所述第七温度值为-7℃,所述第八温度值为1.5℃,所述第九温度值为-24℃,所述第十温度值为-5℃,所述第十一温度值为3℃,所述第十二温度值-15℃。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当运行所述第一化霜模式执行化霜操作时,判断是否满足以下三个结束条件之一,如果满足,则结束本次化霜操作,
结束条件C1:所述室外热交换器的进口温度T5大于等于第十三温度值;
结束条件C2:所述室外热交换器的进口温度T5大于等于第十四温度值,且本次化霜操作持续运行第十二预设时长,所述第十三温度值大于所述第十四温度值;
结束条件C3:本次化霜操作持续运行第十三预设时长,所述第十三预设时长大于所述第十二预设时长。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十三温度值为4℃~15℃,所述第十四温度值为2℃~6℃,所述第十三预设时长为2min~10min,所述第十二预设时长为30s~50s。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十三温度值为6℃,所述第十四温度值为4℃,所述第十三预设时长为4min,所述第十二预设时长为40s。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当采用所述第二化霜模式执行化霜操作时,判断是否满足以下三个结束条件之一,如果满足,则结束本次化霜操作,
结束条件D1:所述室外热交换器的进口温度T5大于等于第十五温度值,
结束条件D2:所述室外热交换器的进口温度T5大于等于第十六温度值,且本次化霜操作持续运行第十四预设时长,所述第十五温度值大于所述第十六温度值;
结束条件D3:本次化霜操作持续运行第十五预设时长,所述第十五预设时长大于所述第十四预设时长。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十五温度值为4℃~15℃,所述第十六温度值为2℃~10℃,所述第十四预设时长为60s~100s,所述第十五预设时长为5min~20min。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十五温度值为14℃,所述第十六温度值为8℃,所述第十四预设时长为80s,所述第十五预设时长为15min。
根据本发明第二方面实施例的空调系统,所述空调系统采用根据权利要求1-16中任一项所述的空调系统的控制方法进行化霜,所述空调系统包括:压缩机、换向装置、室内换热器、室外换热器、节流装置、第一并联旁路、第二并联旁路、加热器和控制组件,所述换向装置具有第一阀口、第二阀口、第三阀口和第四阀口,所述第一阀口与所述压缩机的排气口相连,所述第二阀口与所述压缩机的回气口相连,所述第三阀口与所述室内换热器的一端相连,所述室内换热器的另一端与所述节流装置的一端相连,所述第四阀口与所述室外换热器的一端相连,所述室外换热器的另一端与所述节流装置的另一端相连,所述换向装置切换所述第一阀口与所述第三阀口和所述第四阀口中的其中一个接通,且使所述第二阀口与所述第三阀口和所述第四阀口中的另一个接通,所述第一并联旁路与所述节流装置所在的第一管路并联,所述第二并联旁路与连接在所述第二阀口与所述回气口之间的第二管路并联,所述加热器串接于所述第二并联旁路,所述控制组件控制所述第一并联旁路的通断和所述第二并联旁路的通断,所述空调系统具有用于化霜操作的第一化霜模式和第二化霜模式,在所述第一化霜模式下,所述第一并联旁路和所述第二并联旁路分别放通,所述第一阀口与所述第三阀口接通,所述第二阀口与所述第四阀口接通,在所述第二化霜模式下,所述第一并联旁路和所述第二并联旁路分别阻断,所述第一阀口与所述第四阀口连通,所述第二阀口所述与第三阀口连通。
根据本发明第二方面实施例的空调系统,空调系统制热运行时,在第一次化霜时采用第二化霜模式进行化霜,第二次化霜则采用第一化霜模式进行化霜,有效地降低了空调系统出现无霜化霜的概率,减少了无霜化霜对电能的浪费和对空调系统的损耗。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控制组件还能够调节所述第一并联旁路和所述第一管路的冷媒流通量分配情况,和/或调节所述第二并联旁路和所述第二管路的冷媒流通量分配情况。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控制组件包括第一控制阀和第二控制阀,所述第一控制阀设于所述第一并联旁路上的电动二通阀,所述第二控制阀设于所述第二并联旁路和所述第二管路并联分支位置或并联汇合位置的电动三通阀。
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系统的制冷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系统的制热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系统的化霜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系统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附图标记:
空调系统100,压缩机110,排气口111,回气口112,
换向装置120,第一阀口121,第二阀口122,第三阀口123,第四阀口124,
室内换热器130,节流装置140,室外换热器150,第一并联旁路160,第二并联旁路170,加热器180,控制组件190,第一管路200,第二管路21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下面参考附图描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系统100的控制方法。
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实施例的空调系统100的控制方法。如图1-图3所示,空调系统100包括压缩机110、室内换热器130、室外换热器150、节流装置140。压缩机110、室内换热器130、节流装置140和室外换热器150构成回路。冷媒可以在回路中循环流动,其中,压缩机110可以将冷媒压缩成高温高压气体流出;室内换热器130可以将冷媒液化放热或汽化吸热达到加热或冷却室内空气的效果;室外换热器150可以将冷媒汽化吸热或液化放热,与室内换热器130配合,使冷媒形成从液化到汽化或从汽化到液化的循环,进而可以提高空调系统100的换热效率,节流装置140可以降低冷媒的压力,将高压的冷媒变成低压的冷媒。
可以理解的是,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空调系统100可以包括换向装置120,换向装置120可以控制从压缩机110流出的冷媒的循环流动方向,使空调系统100在制热模式和制冷模式下切换。其中,压缩机110的排气口111与室内换热器130连接、压缩机110的回气口112与室外换热器150连接时,可以达到制热的效果(如图2所示)。压缩机110的排气口111与室外换热器150连接、压缩机110的回气口112与室内换热器130连接时,可以达到制冷的效果(如图1所示)。
空调系统100还包括第一并联旁路160、第二并联旁路170、加热器180和控制组件190,第一并联旁路160与节流装置140所在的第一管路200并联,第二并联旁路170与连接在室外换热器150与压缩机110的回气口112之间的第二管路210并联,加热器180串接于第二并联旁路170,控制组件190控制第一并联旁路160的通断和第二并联旁路170的通断。
需要说明的是,加热器180可以在空调系统100化霜时作为将冷媒汽化的部件,控制组件190可以控制当第一并联旁路160和第二并联旁路170接通时,第一管路200和第二管路210断开;当第一并联旁路160和第二并联旁路170断开时,第一管路200和第二管路210接通。如图1-图2所示,当空调系统100进行制冷或制热运行时,第一并联旁路160和第二并联旁路170断开,冷媒在压缩机110、室内换热器130、节流装置140和室外换热器150构成的回路内循环流动。
控制方法包括运行化霜模式,化霜模式包括第一化霜模式。在第一化霜模式下,控制压缩机110工作,控制第一并联旁路160和第二并联旁路170分别放通,压缩机110的排气口111与室内换热器130接通,压缩机110的回气口112与室外换热器150接通。空调系统100运行制热模式时,在第一化霜模式下,无需换向(即冷媒的流动方向无需换向),属于蓄热化霜。可以理解的是,蓄热化霜采用设置在压缩机110排气管排出高温高压制冷剂气体作为热源,制热时吸收压缩机110的废热,化霜时不换向,冷媒在室内换热器130流出后经过与节流装置140并联的第一并联旁路160进入室外换热器150化霜。
如图3所示,当空调系统100运行第一化霜模式时,第一并联旁路160和第二并联旁路170接通,冷媒从压缩机110流出后经过室内换热器130,流入第一并联旁路160,再流入室外换热器150,然后流入第二并联旁路170,流入加热器180,最后由加热器180再流回压缩机110,形成冷媒的循环流动。其中,冷媒在室内换热器130和室外换热器150都进行液化放热,由此,可以将室外换热器150上形成的霜融化,且化霜过程中无需不换向,化霜速度快,可靠性高。
空调系统100的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空调系统100运行制热模式;
判断空调系统100是否执行过化霜操作;
若是,则判断空调系统100是否满足第一化霜模式的条件,当满足第一化霜模式的条件时,控制空调系统100运行第一化霜模式,当不满足第一化霜模式的条件时,空调系统100运行制热模式。
也就是说,空调系统100制热运行时,在非首次化霜时,采用第一化霜模式进行化霜,由此,可以在确保空调系统100上确实有结霜时,采用第一化霜模式进行化霜(即蓄热化霜),有效地降低了空调系统100出现无霜化霜的概率,进而可以减少无霜化霜对电能的浪费和对空调系统100的损耗。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系统100的控制方法,通过设置第一化霜模式,且空调系统100制热运行时,在非首次化霜时采用第一化霜模式进行化霜,有效地降低了空调系统100出现无霜化霜的概率,减少了无霜化霜对电能的浪费和对空调系统100的损耗。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化霜模式还包括第二化霜模式,当判断空调系统没有执行过化霜操作时,则判断空调系统100是否满足第二化霜模式的条件,当满足第二化霜模式的条件时,控制空调系统100运行第二化霜模式。
在第二化霜模式下,控制压缩机110工作,节流装置140工作,第一并联旁路160和第二并联旁路170分别阻断,压缩机110的排气口111与室外换热器150接通,压缩机110的回气口112与室内换热器130接通。在第二化霜模式下,压缩机110排出的高温高压冷媒进入室外换热器150进行除霜,属于传统的换向除霜。
也就是说,空调系统100制热运行时,在第一次化霜时采用第二化霜模式进行化霜,第二次化霜则采用第一化霜模式进行化霜,由此,可以在确保空调系统100上确实有结霜时,采用第一化霜模式进行化霜(即蓄热化霜),有效地降低了空调系统100出现无霜化霜的概率,进而可以减少无霜化霜对电能的浪费和对空调系统100的损耗。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当空调系统100运行第一化霜模式进行化霜操作时,记录第一化霜模式的化霜时长;当连续运行N次第一化霜模式,且连续N次中每次记录的化霜时长都达到第一预设时长时,下一次再执行化霜操作时判断空调系统100是否满足第一化霜模式的条件,若满足则运行第二化霜模式,其中,N为大于等于1的整数。
例如,在本发明的一些具体实施例中,N可以为2或者3。可以理解的是,当连续的N个第一化霜模式的运行时间都达到第一预设时长,可能预示第一化霜模式化霜的化霜效果下降,此时,可以在下一次化霜操作时采用第二化霜模式进行化霜,由此,可以提高化霜效果。
在本发明的一些具体实施例中,第一预设时长为2min~10min。例如,第一预设时长可以为4min。由此,可以较准确地判断第一化霜模式化霜效果是否下降,从而可以为是否运行第二化霜模式提供较准确的判断,有利于提高化霜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第一化霜模式的进入条件为:根据检测到的室外温度T4所处的温度区间范围,判断是否满足对应温度区间范围的化霜进入条件。具体而言,每个温度区间范围均对应相应的化霜进入条件,当满足对应温度区间范围的化霜条件时进入第一化霜模式。由此,根据室外温度T4所处的不同温度区间设置对应的进入化霜的条件,即针对空调系统100不同工况下结霜程度的不同,设置了不同的进入条件,可以更加准确地判断空调系统100是否需要化霜,进一步地降低了出现无霜化霜的概率,同时可以在空调系统100需要化霜时及时化霜,保证了空调系统100的能效。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当T4>t1时,判断是否满足对应的进入条件A1,进入条件A1为:空调系统100连续执行制热模式的时长大于等于第二预设时长,且室外热交换器的出口温度T3连续低于第一温度值的时长大于等于第三预设时长,加热器180的温度T6大于等于第六温度值;
当t2<T4≤t1时,判断是否满足对应的进入条件A2,进入条件A2为:空调系统100连续执行制热模式的时长大于等于第四预设时长,且T30与室外热交换器的进口温度T5之差(T30-T5)大于等于第二温度值,加热器180的温度T6大于等于第六温度值;
当t3<T4≤t2时,判断是否满足对应的进入条件A3,进入条件A3为:空调系统100连续执行制热模式的时长大于等于第五预设时长,且T30与室外热交换器的进口温度T5之差(T30-T5)大于等于第三温度值,加热器180的温度T6大于等于第六温度值;
当t4<T4≤t3时,判断是否满足对应的进入条件A4,进入条件A4为:空调系统100连续执行制热模式的时长大于等于第六预设时长,且T30与室外热交换器的进口温度T5之差(T30-T5)大于等于第四温度值,加热器180的温度T6大于等于第六温度值;
当T4≤t4时,判断是否满足对应的进入条件A5,进入条件A5为:压缩机110的累计运行时长大于等于第七预设时长,且室外热交换器的出口温度T3小于等于第五温度值,加热器180的温度T6大于等于第六温度值;
其中,t1>t2>t3>t4,T30为室外换热器150当前运行状态前设定时间内的室外换热器150出口的最低温度值。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t1满足:4℃≤t1≤10℃,t2满足:-5℃≤t2≤4℃,t3满足:-10℃≤t2≤0℃,t4满足:-15℃≤t4≤-5℃,第二预设时长为30min~120min,第三预设时长为2min~5min,第四预设时长为25min~40min,第五预设时长为30min~60min,第六预设时长为40min~80min,第七预设时长为80min~200min,第一温度值为-5℃~0℃,第二温度值为0.5℃~7℃,第三温度值为0.5℃~7℃,第四温度值为0.5℃~7℃,第五温度值为-20℃℃~-10℃,第六温度值为20℃~100℃。以上取值范围均为最优的取值范围,由此,可以加大对空调系统100不同工况下是否结霜判断的准确性,可以减小无霜化霜的概率,进而可以减少无霜化霜对电能的浪费和对空调系统100的损耗,同时可以在空调系统100需要化霜时及时化霜,保证了空调系统100的能效。
例如,在本发明的一些具体实施例中,t1为7℃,t2为0℃,t3为-5℃,t4为-12℃第二预设时长为90min,第三预设时长为3min,第四预设时长为29min,第五预设时长为40min,第六预设时长为50min,第七预设时长为120min,第一温度值为-3℃,第二温度值为2.5℃,第三温度值为2.0℃,第四温度值为2.0℃,第五温度值为-15℃,第六温度值为60℃。
具体地,当T4>7℃时,判断是否满足对应的进入条件A1,进入条件A1为:空调系统100连续执行制热模式的时长大于等于90min,且室外热交换器的出口温度T3连续低于-3℃的时长大于等于3min,加热器180的温度T6大于等于60℃;
当0℃<T4≤7℃时,判断是否满足对应的进入条件A2,进入条件A2为:空调系统100连续执行制热模式的时长大于等于29min,且T30与室外热交换器的进口温度T5之差(T30-T5)大于等于2.5℃,加热器180的温度T6大于等于60℃;
当-5℃<T4≤0℃时,判断是否满足对应的进入条件A3,进入条件A3为:空调系统100连续执行制热模式的时长大于等于40min,且T30与室外热交换器的进口温度T5之差(T30-T5)大于等于2.0℃,加热器180的温度T6大于等于60℃;
当-12<T4≤-5时,判断是否满足对应的进入条件A4,进入条件A4为:空调系统100连续执行制热模式的时长大于等于50min,且T30与室外热交换器的进口温度T5之差(T30-T5)大于等于2.0℃,加热器180的温度T6大于等于60℃;
当T4≤-12时,判断是否满足对应的进入条件A5,进入条件A5为:压缩机110的累计运行时长大于等于120min,且室外热交换器的出口温度T3小于等于-15℃,加热器180的温度T6大于等于60℃。
由此,针对空调系统100不同工况下结霜程度的不同,设置了不同的进入条件,可以准确地判断空调系统100是否需要化霜,有效地降低了空调系统100出现无霜化霜的概率,进而可以减少无霜化霜对电能的浪费和对空调系统100的损耗,同时可以在空调系统100需要化霜时及时化霜,保证了空调系统100的能效。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加热器180可以为蓄热器,由于加热器180在空调系统100化霜时作为将冷媒汽化的部件,当T6满足大于等于第六预设温度时,加热器180可以更稳定地工作,可以提高化霜的效率。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蓄热器包括壳体、换热管、蓄热介质和加热装置,换热管分布在壳体长度方向的两端,蓄热介质填充在换热管之间,加热装置设在蓄热介质中以加热蓄热介质,由此,蓄热介质可以将热量传递给换热管,便于冷媒在换热管中汽化。而且,蓄热介质还可以吸收压缩机110工作时产生的余热,由此可以减小加热装置的功效,可以节约电能。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当空调系统100满足B1至B5中的任一个条件时,空调系统100进入第二化霜模式:
B1:当空调系统100连续执行制热模式的时长达到第八预设时长时,室外热交换器的出口温度T3低于第七温度值,且T30与T3的差值不低于第八温度值;
B2:当空调系统100连续执行制热模式的时长达到第八预设时长时,室外热交换器的出口温度T3低于第九温度值,且持续时间达到第九预设时长;
B3:当空调系统100连续执行制热模式的时长达到第十预设时长时,室外热交换器的出口温度T3低于第十温度值,且T30与T3的差值不低于第十一温度值;
B4:当空调系统100连续执行制热模式的时长达到第十一预设时长时,室外热交换器的出口温度T3低于第十二温度值;
其中第八预设时长<第十预设时长<第十一预设时长,第十温度值>第七温度值>第十二温度值>第九温度值,第十一温度值>第八温度值,T30为室外换热器150当前运行状态前设定时间内的室外换热器150出口的最低温度值。
由此,可以准确地判断空调系统100是否结霜,降低无霜化霜的概率,进而可以减少无霜化霜对电能的浪费和对空调系统100的损耗,同时可以在空调系统100需要化霜时及时化霜,保证了空调系统100的能效。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第八预设时长为25min~40min,第九预设时长为2min~5min,第十预设时长时为30min~60min,第十一预设时长为80min~200min,第七温度值为-10℃~-5℃,第八温度值为0℃~2℃,第九温度值为-25℃~-15℃,第十温度值为-10℃~0℃,第十一温度值为2℃~5℃,第十二温度值-20℃~-10℃。以上取值范围均为最优的取值范围,由此,可以加大对空调系统100是否结霜判断的准确性,可以减小无霜化霜的概率,进而可以减少无霜化霜对电能的浪费和对空调系统100的损耗,同时可以在空调系统100需要化霜时及时化霜,保证了空调系统100的能效。
例如,在本发明的一些具体实施例中,第八预设时长为29min,第九预设时长为3min,第十预设时长时为35min,第十一预设时长为120min,第七温度值为-7℃,第八温度值为1.5℃,第九温度值为-24℃,第十温度值为-5℃,第十一温度值为3℃,第十二温度值-15℃。
在本发明的一些具体实施例中,当空调系统100满足B1至B5中的任一个条件时,空调系统100进入第二化霜模式:
B1:当空调系统100连续执行制热模式的时长达到29min时,室外热交换器的出口温度T3低于-7℃,且T30与T3的差值不低于1.5℃;
B2:当空调系统100连续执行制热模式的时长达到29min时,室外热交换器的出口温度T3低于-24℃,且持续时间达到3min;
B3:当空调系统100连续执行制热模式的时长达到35min时,室外热交换器的出口温度T3低于-5℃,且T30与T3的差值不低于3℃;
B4:当空调系统100连续执行制热模式的时长达到120min,室外热交换器的出口温度T3低于-15℃。
由此,可以进一步地增大对空调系统100是否结霜判断的准确性,可以减小无霜化霜的概率,进而可以减少无霜化霜对电能的浪费和对空调系统100的损耗,同时可以在空调系统100需要化霜时及时化霜,保证了空调系统100的能效。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当运行第一化霜模式执行化霜操作时,判断是否满足以下三个结束条件之一,如果满足,则结束本次化霜操作,
结束条件C1:室外热交换器的进口温度T5大于等于第十三温度值;
结束条件C2:室外热交换器的进口温度T5大于等于第十四温度值,且本次化霜操作持续运行第十二预设时长,第十三温度值大于第十四温度值;
结束条件C3:本次化霜操作持续运行第十三预设时长,第十三预设时长大于第十二预设时长。
在C1中,经过试验验证,设定第十三温度值,当T5大于等于第十三温度值时,可以判断空调系统100较大可能完成化霜;在C2中,经过试验验证,设定第十四温度值,当T5大于等于第十四温度值并且本次化霜持续时间达到第十二预设时长时,可以判断空调系统100较大可能完成化霜,由于加入了本次化霜持续时间达到第十二预设时长这一时间条件,所以第十四温度值的取值可以小于第十三温度值;在C3中,本次化霜时间持续第十三预设时长时可以判断空调系统100较大可能完成化霜,第十三预设时长的设定可以较长。由此,可以较准确地判断空调系统100是否化霜完成,如果化霜完成可以及时退出第一化霜模式,进而可以节约电能,减少浪费。
进一步地,第十三温度值可以为4℃~15℃,第十四温度值可以为2℃~6℃,第十二预设时长可以为30s~50s,第十三预设时长可以为2min~10min。以上取值范围均为最优的取值范围。由此,可以较准确地判断空调系统100是否化霜完成,如果化霜完成可以及时退出第一化霜模式,进而可以节约电能,减少浪费。
例如,在本发明的一些具体实施例中,第十三温度值为6℃,第十四温度值为4℃,第十二预设时长为40s,第十三预设时长为4min。
在本发明的一些具体实施例中,当运行第一化霜模式执行化霜操作时,判断是否满足以下三个结束条件之一,如果满足,则结束本次化霜操作,
结束条件C1:室外热交换器的进口温度T5大于等于6℃;
结束条件C2:室外热交换器的进口温度T5大于等于4℃,且本次化霜操作持续运行40s;
结束条件C3:本次化霜操作持续运行4min。
由此,可以较准确地判断空调系统100是否完成化霜,如果化霜完成可以及时退出第一化霜模式,进而可以节约电能,减少浪费。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当采用第二化霜模式执行化霜操作时,判断是否满足以下三个结束条件之一,如果满足,则结束本次化霜操作,
结束条件D1:室外热交换器的进口温度T5大于等于第十五温度值,
结束条件D2:室外热交换器的进口温度T5大于等于第十六温度值,且本次化霜操作持续运行第十四预设时长,第十五温度值大于第十六温度值;
结束条件D3:本次化霜操作持续运行第十五预设时长,第十五预设时长大于第十四预设时长。
在D1中,经过试验验证,设定第十五温度值,当T5大于等于第十四温度值时,可以判断空调系统100较大可能完成化霜;在D2中,经过试验验证,设定第十六温度值,当T5大于等于第十六温度值并且本次化霜持续时间达到第十四预设时长时,可以判断空调系统100较大可能完成化霜;在D3中,本次化霜时间持续第十五预设时长可以判断空调系统100较大可能完成化霜。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第十五温度值为4℃~15℃,第十六温度值为2℃~10℃,第十四预设时长为60s~100s,第十五预设时长为5min~20min。由此,可以较准确地判断空调系统100是否完成化霜,如果化霜完成可以及时退出第一化霜模式,进而可以节约电能,减少浪费。
例如,第十五温度值为14℃,第十六温度值为8℃,第十四预设时长为80s,第十五预设时长为15min。
在本发明的一些具体实施例中,当采用第二化霜模式执行化霜操作时,判断是否满足以下三个结束条件之一,如果满足,则结束本次化霜操作,
结束条件D1:室外热交换器的进口温度T5大于等于14℃,
结束条件D2:室外热交换器的进口温度T5大于等于8℃,且本次化霜操作持续运行80s;
结束条件D3:本次化霜操作持续运行15min。
由此,可以较准确地判断空调系统100是否完成化霜,如果化霜完成可以及时退出第一化霜模式,进而可以节约电能,减少浪费。
根据本发明第二方面实施例的空调系统100,空调系统100采用根据本发明上述实施例的空调系统100的控制方法进行化霜,空调系统100包括:压缩机110、换向装置120、室内换热器130、室外换热器150、节流装置140、第一并联旁路160、第二并联旁路170、加热器180和控制组件190,换向装置120具有第一阀口121、第二阀口122、第三阀口123和第四阀口124,第一阀口121与压缩机110的排气口111相连,第二阀口122与压缩机110的回气口112相连,第三阀口123与室内换热器130的一端相连,室内换热器130的另一端与节流装置140的一端相连,第四阀口124与室外换热器150的一端相连,室外换热器150的另一端与节流装置140的另一端相连,换向装置120切换第一阀口121与第三阀口123和第四阀口124中的其中一个接通,且使第二阀口122与第三阀口123和第四阀口124中的另一个接通。
由此,换向装置120可以控制从压缩机110流出的冷媒的循环流动方向,也即压缩机110的排气口111与室内换热器130连接、压缩机110的回气口112与室外换热器150连接以达到制热的效果,或压缩机110的排气口111与室外换热器150连接、压缩机110的回气口112与室内换热器130连接以达到制冷的效果。
例如,如图2所示,在制热模式下,第一阀口121与第三阀口123连通,第二阀口122与第四阀口124连通,此时压缩机110排气口111排出的冷媒流入室内换热器130换热,换热后的冷媒经节流部件节流后流入室外换热器150换热,换热后的冷媒经压缩机110的回气口112流回压缩机110,进入下一个循环。
如图1所示,在制冷模式下,第一阀口121与第四阀口124连通,第二阀口122与第三阀口123连通,此时压缩机110排气口111排出的冷媒流入室外换热器150换热,换热后的冷媒经节流部件节流后流入室内换热器130换热,换热后的冷媒经压缩机110的回气口112流回压缩机110,进入下一个循环。
第一并联旁路160与节流装置140所在的第一管路200并联,第二并联旁路170与连接在第二阀口122与回气口112之间的第二管路210并联,加热器180串接于第二并联旁路170,控制组件190控制第一并联旁路160的通断和第二并联旁路170的通断,空调系统100具有用于化霜操作的第一化霜模式和第二化霜模式,在第一化霜模式下,第一并联旁路160和第二并联旁路170分别放通,第一阀口121与第三阀口123接通,第二阀口122与第四阀口124接通。在第二化霜模式下,第一并联旁路160和第二并联旁路170分别阻断,第一阀口121与第四阀口124连通,第二阀口122与第三阀口123连通。
如图3所示,在第一化霜模式下,空调系统100制热运行时,换向装置120无需换向,属于蓄热化霜。可以理解的是,蓄热化霜采用设置在压缩机110排气管排出高温高压制冷剂气体作为热源,制热时吸收压缩机110的废热,化霜时,换向装置120不换向,冷媒在室内换热器130流出后经过与节流装置140并联的第一并联旁路160进入室外换热器150化霜,化霜效率高且化霜效果好。
在第二化霜模式下,换向装置120将制热循环切换为制冷循环,让压缩机110排出的高温高压冷媒经过四通阀进入室外换热器150,进行除霜,属于传统的换向除霜。
根据本发明第二方面实施例的空调系统100,空调系统100制热运行时,在第一次化霜时采用第二化霜模式进行化霜,第二次化霜则采用第一化霜模式进行化霜,有效地降低了空调系统100出现无霜化霜的概率,减少了无霜化霜对电能的浪费和对空调系统100的损耗。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控制组件190还能够调节第一并联旁路160和第一管路200的冷媒流通量分配情况,和/或调节第二并联旁路170和第二管路210的冷媒流通量分配情况。具体而言,控制组件190可以仅能调节第一并联旁路160和第一管路200的冷媒流通量分配情况,或控制组件190仅能调节第二并联旁路170和第二管路210的冷媒流通量分配情况,或控制组件190可以调节第一并联旁路160和第一管路200的冷媒流通量分配情况以及第二并联旁路170和第二管路210的冷媒流通量分配情况。由此,在进行化霜模式运行时,控制组件190可以控制冷媒大量流向第一并联旁路160和第二并联旁路170,进而可以增强化霜效果,提升化霜效率。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控制组件190包括第一控制阀和第二控制阀,第一控制阀设于第一并联旁路160上的电动二通阀,第二控制阀设于第二并联旁路170和第二管路210并联分支位置或并联汇合位置的电动三通阀。电动二通阀和电动三通阀可以更精确、高效地控制冷媒流通量的分配,提高化霜效率。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系统100的其他构成以及操作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都是已知的,这里不再详细描述。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22)
1.一种空调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系统包括压缩机、室内换热器、室外换热器、节流装置、第一并联旁路、第二并联旁路、加热器和控制组件,所述第一并联旁路与所述节流装置所在的第一管路并联,所述第二并联旁路与连接在所述室外换热器与所述压缩机的回气口之间的第二管路并联,所述加热器串接于所述第二并联旁路,所述控制组件控制所述第一并联旁路的通断和所述第二并联旁路的通断,所述控制方法包括运行化霜模式,所述化霜模式包括第一化霜模式,所述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所述空调系统运行制热模式;
判断所述空调系统是否执行过化霜操作;
若是,则判断所述空调系统是否满足第一化霜模式的条件,当满足所述第一化霜模式的条件时,控制所述空调系统运行第一化霜模式,当不满足所述第一化霜模式的条件时,所述空调系统运行制热模式;
其中,在所述第一化霜模式下,控制所述压缩机工作,控制所述第一并联旁路和所述第二并联旁路分别放通,所述压缩机的排气口与所述室内换热器接通,所述压缩机的回气口与所述室外换热器接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化霜模式还包括第二化霜模式,当判断所述空调系统没有执行过化霜操作时,则判断所述空调系统是否满足第二化霜模式的条件,当满足所述第二化霜模式的条件时,控制所述空调系统运行所述第二化霜模式;
其中,在所述第二化霜模式下,控制所述压缩机工作,所述节流装置工作,所述第一并联旁路和所述第二并联旁路分别阻断,所述压缩机的排气口与所述室外换热器接通,所述压缩机的回气口与所述室内换热器接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空调系统运行所述第一化霜模式进行化霜操作时,记录所述第一化霜模式的化霜时长;
当连续运行N次所述第一化霜模式,且连续N次中每次记录的化霜时长都达到第一预设时长时,下一次再执行化霜操作时判断所述空调系统是否满足第一化霜模式的条件,若满足则运行所述第二化霜模式,其中,N为大于等于1的整数。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调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N等于2或3。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调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预设时长为2min~10min。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空调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预设时长为4min。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化霜模式的进入条件为:根据检测到的室外温度T4所处的温度区间范围,判断是否满足对应温度区间范围的化霜进入条件。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空调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当T4>t1时,判断是否满足对应的进入条件A1,所述进入条件A1为:所述空调系统连续执行制热模式的时长大于等于第二预设时长,且所述室外热交换器的出口温度T3连续低于第一温度值的时长大于等于第三预设时长,所述加热器的温度T6大于等于第六温度值;
当t2<T4≤t1时,判断是否满足对应的进入条件A2,所述进入条件A2为:所述空调系统连续执行制热模式的时长大于等于第四预设时长,且T30与所述室外热交换器的进口温度T5之差大于等于第二温度值,所述加热器的温度T6大于等于第六温度值;
当t3<T4≤t2时,判断是否满足对应的进入条件A3,所述进入条件A3为:所述空调系统连续执行制热模式的时长大于等于第五预设时长,且T30与所述室外热交换器的进口温度T5之差大于等于第三温度值,所述加热器的温度T6大于等于第六温度值;
当t4<T4≤t3时,判断是否满足对应的进入条件A4,所述进入条件A4为:所述空调系统连续执行制热模式的时长大于等于第六预设时长,且T30与所述室外热交换器的进口温度T5之差大于等于第四温度值,所述加热器的温度T6大于等于第六温度值;
当T4≤t4时,判断是否满足对应的进入条件A5,所述进入条件A5为:所述压缩机的累计运行时长大于等于第七预设时长,且所述室外热交换器的出口温度T3小于等于第五温度值,所述加热器的温度T6大于等于第六温度值;
其中,t1>t2>t3>t4,所述T30为所述室外换热器当前运行状态前设定时间内的所述室外换热器出口的最低温度值。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空调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t1满足:4℃≤t1≤10℃,所述t2满足:-5℃≤t2≤4℃,所述t3满足:-10℃≤t2≤0℃,所述t4满足:-15℃≤t4≤-5℃,所述第二预设时长为30min~120min,所述第三预设时长为2min~5min,所述第四预设时长为25min~40min,所述第五预设时长为30min~60min,所述第六预设时长为40min~80min,第七预设时长为80min~200min,所述第一温度值为-5℃~0℃,所述第二温度值为0.5℃~7℃,所述第三温度值为0.5℃~7℃,所述第四温度值为0.5℃~7℃,所述第五温度值为-20℃℃~-10℃,所述第六温度值为20℃~100℃。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空调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t1为7℃,所述t2为0℃,所述t3为-5℃,所述t4为-12℃所述第二预设时长为90min,所述第三预设时长为3min,所述第四预设时长为29min,所述第五预设时长为40min,所述第六预设时长为50min,第七预设时长为120min,所述第一温度值为-3℃,所述第二温度值为2.5℃,所述第三温度值为2.0℃,所述第四温度值为2.0℃,所述第五温度值为-15℃,所述第六温度值为60℃。
11.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空调系统满足B1至B5中的任一个条件时,所述空调系统进入所述第二化霜模式:
B1:当所述空调系统连续执行制热模式的时长达到第八预设时长时,所述室外热交换器的出口温度T3低于第七温度值,且T30与所述T3的差值不低于第八温度值;
B2:当所述空调系统连续执行制热模式的时长达到第八预设时长时,所述室外热交换器的出口温度T3低于第九温度值,且持续时间达到第九预设时长;
B3:当所述空调系统连续执行制热模式的时长达到第十预设时长时,所述室外热交换器的出口温度T3低于第十温度值,且所述T30与所述T3的差值不低于第十一温度值;
B4:当所述空调系统连续执行制热模式的时长达到第十一预设时长时,所述室外热交换器的出口温度T3低于第十二温度值;
其中第八预设时长<第十预设时长<第十一预设时长,第十温度值>第七温度值>第十二温度值>第九温度值,第十一温度值>第八温度值,所述T30为所述室外换热器当前运行状态前设定时间内的所述室外换热器出口的最低温度值。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空调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八预设时长为25min~40min,所述第九预设时长为2min~5min,所述第十预设时长时为30min~60min,所述第十一预设时长为80min~200min,所述第七温度值为-10℃~-5℃,所述第八温度值为0℃~2℃,所述第九温度值为-25℃~-15℃,所述第十温度值为-10℃~0℃,所述第十一温度值为2℃~5℃,所述第十二温度值-20℃~-10℃。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空调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八预设时长为29min,所述第九预设时长为3min,所述第十预设时长时为35min,所述第十一预设时长为120min,所述第七温度值为-7℃,所述第八温度值为1.5℃,所述第九温度值为-24℃,所述第十温度值为-5℃,所述第十一温度值为3℃,所述第十二温度值-15℃。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当运行所述第一化霜模式执行化霜操作时,判断是否满足以下三个结束条件之一,如果满足,则结束本次化霜操作,
结束条件C1:所述室外热交换器的进口温度T5大于等于第十三温度值;
结束条件C2:所述室外热交换器的进口温度T5大于等于第十四温度值,且本次化霜操作持续运行第十二预设时长,所述第十三温度值大于所述第十四温度值;
结束条件C3:本次化霜操作持续运行第十三预设时长,所述第十三预设时长大于所述第十二预设时长。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空调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十三温度值为4℃~15℃,所述第十四温度值为2℃~6℃,所述第十三预设时长为2min~10min,所述第十二预设时长为30s~50s。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空调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十三温度值为6℃,所述第十四温度值为4℃,所述第十三预设时长为4min,所述第十二预设时长为40s。
1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当采用所述第二化霜模式执行化霜操作时,判断是否满足以下三个结束条件之一,如果满足,则结束本次化霜操作,
结束条件D1:所述室外热交换器的进口温度T5大于等于第十五温度值,
结束条件D2:所述室外热交换器的进口温度T5大于等于第十六温度值,且本次化霜操作持续运行第十四预设时长,所述第十五温度值大于所述第十六温度值;
结束条件D3:本次化霜操作持续运行第十五预设时长,所述第十五预设时长大于所述第十四预设时长。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空调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十五温度值为4℃~15℃,所述第十六温度值为2℃~10℃,所述第十四预设时长为60s~100s,所述第十五预设时长为5min~20min。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空调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十五温度值为14℃,所述第十六温度值为8℃,所述第十四预设时长为80s,所述第十五预设时长为15min。
20.一种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系统采用根据权利要求1-19中任一项所述的空调系统的控制方法进行化霜,所述空调系统包括:压缩机、换向装置、室内换热器、室外换热器、节流装置、第一并联旁路、第二并联旁路、加热器和控制组件,所述换向装置具有第一阀口、第二阀口、第三阀口和第四阀口,所述第一阀口与所述压缩机的排气口相连,所述第二阀口与所述压缩机的回气口相连,所述第三阀口与所述室内换热器的一端相连,所述室内换热器的另一端与所述节流装置的一端相连,所述第四阀口与所述室外换热器的一端相连,所述室外换热器的另一端与所述节流装置的另一端相连,所述换向装置切换所述第一阀口与所述第三阀口和所述第四阀口中的其中一个接通,且使所述第二阀口与所述第三阀口和所述第四阀口中的另一个接通,所述第一并联旁路与所述节流装置所在的第一管路并联,所述第二并联旁路与连接在所述第二阀口与所述回气口之间的第二管路并联,所述加热器串接于所述第二并联旁路,所述控制组件控制所述第一并联旁路的通断和所述第二并联旁路的通断,所述空调系统具有用于化霜操作的第一化霜模式和第二化霜模式,在所述第一化霜模式下,所述第一并联旁路和所述第二并联旁路分别放通,所述第一阀口与所述第三阀口接通,所述第二阀口与所述第四阀口接通,在所述第二化霜模式下,所述第一并联旁路和所述第二并联旁路分别阻断,所述第一阀口与所述第四阀口连通,所述第二阀口与第三阀口连通。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组件还能够调节所述第一并联旁路和所述第一管路的冷媒流通量分配情况,和/或调节所述第二并联旁路和所述第二管路的冷媒流通量分配情况。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组件包括第一控制阀和第二控制阀,所述第一控制阀设于所述第一并联旁路上的电动二通阀,所述第二控制阀设于所述第二并联旁路和所述第二管路并联分支位置或并联汇合位置的电动三通阀。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0353575.7A CN111503819B (zh) | 2020-04-29 | 2020-04-29 | 空调系统的控制方法和空调系统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0353575.7A CN111503819B (zh) | 2020-04-29 | 2020-04-29 | 空调系统的控制方法和空调系统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1503819A true CN111503819A (zh) | 2020-08-07 |
CN111503819B CN111503819B (zh) | 2022-05-03 |
Family
ID=718736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10353575.7A Active CN111503819B (zh) | 2020-04-29 | 2020-04-29 | 空调系统的控制方法和空调系统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1503819B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2944597A (zh) * | 2021-03-18 | 2021-06-11 | 宁波奥克斯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 化霜控制方法、装置和空调器 |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642595A (zh) * | 2017-01-10 | 2017-05-10 | 美的集团武汉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 空调器及空调器的化霜控制方法 |
JP2018151082A (ja) * | 2017-03-10 | 2018-09-27 |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 空気調和機 |
CN109737560A (zh) * | 2019-01-17 | 2019-05-10 | 奥克斯空调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空调化霜控制方法、装置及空调器 |
CN110567183A (zh) * | 2019-09-16 | 2019-12-13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空调器及其除霜控制方法 |
WO2020079835A1 (ja) * | 2018-10-19 | 2020-04-23 |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 空調装置 |
-
2020
- 2020-04-29 CN CN202010353575.7A patent/CN111503819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642595A (zh) * | 2017-01-10 | 2017-05-10 | 美的集团武汉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 空调器及空调器的化霜控制方法 |
JP2018151082A (ja) * | 2017-03-10 | 2018-09-27 |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 空気調和機 |
WO2020079835A1 (ja) * | 2018-10-19 | 2020-04-23 |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 空調装置 |
CN109737560A (zh) * | 2019-01-17 | 2019-05-10 | 奥克斯空调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空调化霜控制方法、装置及空调器 |
CN110567183A (zh) * | 2019-09-16 | 2019-12-13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空调器及其除霜控制方法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2944597A (zh) * | 2021-03-18 | 2021-06-11 | 宁波奥克斯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 化霜控制方法、装置和空调器 |
CN112944597B (zh) * | 2021-03-18 | 2022-04-19 | 宁波奥克斯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 化霜控制方法、装置和空调器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1503819B (zh) | 2022-05-03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EP3745052B1 (en) | Heat pump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and control method | |
CN104154673B (zh) | 一种三管制热回收多联机系统的制冷方法及系统 | |
CN103363708A (zh) | 热泵式空气调节装置 | |
CN103363707B (zh) | 热泵式空气调节装置 | |
US20080028773A1 (en) | Air conditioner and controlling method thereof | |
CN112594871B (zh) | 一种具有双四通阀多功能多联机系统的化霜控制方法 | |
CN110836417A (zh) | 空调及空调控制方法 | |
CN104422216A (zh) | 一种空调系统的除霜方法 | |
JP2009036503A (ja) | 冷凍サイクル装置およびそれを備えた空気調和機 | |
CN104633871A (zh) | 空调系统的控制方法 | |
EP3961125B1 (en) | Control method for heat pump system | |
CN106801955B (zh) | 一种风冷冷热水机组系统及控制方法 | |
CN111765594B (zh) | 一种自动除霜的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 |
CN111765596A (zh) | 空调除霜方法、装置及空调系统 | |
CN111503819B (zh) | 空调系统的控制方法和空调系统 | |
CN207963223U (zh) | 一种热泵空调系统 | |
CN113701375A (zh) | 无霜型冷库及其控制方法 | |
CN111473411B (zh) | 一种分体式空调器及运行方法 | |
CN211551798U (zh) | 空调 | |
CN106016808B (zh) | 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 |
CN205784048U (zh) | 空调系统 | |
CN111503818B (zh) | 空调系统的控制方法和空调系统 | |
CN111473543A (zh) | 一种使用单向阀的空调器及运行方法 | |
CN110595093A (zh) | 一种空气调节系统 | |
CN215809420U (zh) | 无霜型冷库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