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502691A - 一种抗滑隧道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抗滑隧道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502691A
CN111502691A CN202010415261.5A CN202010415261A CN111502691A CN 111502691 A CN111502691 A CN 111502691A CN 202010415261 A CN202010415261 A CN 202010415261A CN 111502691 A CN111502691 A CN 11150269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unnel structure
pile
tunnel
piles
steel bar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415261.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薛元
刘菀茹
张东卿
周波
张建文
周文洋
谯春丽
李睿
张涛
张硕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Railway Eryuan Engineering Group Co Ltd CREEC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Railway Eryuan Engineering Group Co Ltd CREE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Railway Eryuan Engineering Group Co Ltd CREEC filed Critical China Railway Eryuan Engineering Group Co Ltd CREEC
Priority to CN202010415261.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502691A/zh
Publication of CN11150269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50269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21EARTH DRILLING; MINING
    • E21DSHAFTS; TUNNELS; GALLERIES; LARGE UNDERGROUND CHAMBERS
    • E21D9/00Tunnels or galleries, with or without linings; 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making thereof; Layout of tunnels or galleries
    • E21D9/14Layout of tunnels or galleries; 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unnels or galleri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g. portals, day-light attenuation at tunnel opening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21EARTH DRILLING; MINING
    • E21DSHAFTS; TUNNELS; GALLERIES; LARGE UNDERGROUND CHAMBERS
    • E21D11/00Lining tunnels, galleries or other underground cavities, e.g. large underground chambers; Linings therefor; Making such linings in situ, e.g. by assembling
    • E21D11/003Linings or provisions thereon, specially adapted for traffic tunnels, e.g. with built-in cleaning device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21EARTH DRILLING; MINING
    • E21DSHAFTS; TUNNELS; GALLERIES; LARGE UNDERGROUND CHAMBERS
    • E21D11/00Lining tunnels, galleries or other underground cavities, e.g. large underground chambers; Linings therefor; Making such linings in situ, e.g. by assembling
    • E21D11/04Lining with building materials
    • E21D11/10Lining with building materials with concrete cast in situ; Shuttering also lost shutterings, e.g. made of blocks, of metal plates or other equipment adapted therefor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21EARTH DRILLING; MINING
    • E21DSHAFTS; TUNNELS; GALLERIES; LARGE UNDERGROUND CHAMBERS
    • E21D11/00Lining tunnels, galleries or other underground cavities, e.g. large underground chambers; Linings therefor; Making such linings in situ, e.g. by assembling
    • E21D11/14Lining predominantly with metal
    • E21D11/15Plate linings; Laggings, i.e. linings designed for holding back formation material or for transmitting the load to main supporting member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21EARTH DRILLING; MINING
    • E21DSHAFTS; TUNNELS; GALLERIES; LARGE UNDERGROUND CHAMBERS
    • E21D20/00Setting anchoring-bolts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抗滑隧道结构及其施工方法,其中抗滑隧道结构包括在滑坡体中通过的隧道结构,其拱顶和仰拱分别设置有多个上连梁和下连梁,隧道结构的两侧分别设有多个上侧抗滑桩和下侧抗滑桩,上连梁和下连梁均与上侧抗滑桩、下侧抗滑桩固定连接;施工方法包括:步骤一:在预定的抗滑桩桩位处开挖桩井并施作抗滑桩护壁;步骤二:浇筑抗滑桩混凝土至设计高度;步骤三:开挖隧道并施作初期支护;步骤四:在抗滑桩上植入第一连接钢筋,在第一连接钢筋上绑扎连梁钢筋,绑扎二次衬砌内部钢筋,沿隧道结构走向方向设置第二连接钢筋,将连梁钢筋通过第二连接钢筋与二次衬砌内部钢筋相连接;步骤五:立模板浇筑二次衬砌、上连梁和下连梁。

Description

一种抗滑隧道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隧道工程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抗滑隧道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隧道走向与滑坡主轴方向大角度相交通过,具体指隧道走向与滑坡主轴方向的夹角大于45°,且隧道结构横向切穿滑坡面时,滑坡将会对隧道的侧壁产生很大的推力,对隧道的顶部产生很大的压力,隧道工程面临修建和运营的双重安全风险。修建过程中,一方面滑坡地段岩土体性质较差,隧道开挖中易发生塌方、冒顶、初期支护变形超限等问题,施工困难;另一方面隧道在滑坡面处开挖扰动滑坡,易加剧滑坡的滑动。隧道建成运营过程中,滑坡一旦发生滑动,将引起隧道衬砌变形、开裂、掉块等各种病害,危害运营安全,且难以整治。因此必须采取合理有效的方式,对滑坡和隧道进行加固处理。
目前的加固措施主要包括滑坡防治工程和隧道加固工程两部分,滑坡整治工程主要是通过在滑坡体中设置抗滑桩、预应力锚索等拦挡工程,抵抗滑坡的推力,并结合排水工程、清方减载或反压等措施提高滑坡的稳定系数。隧道加固工程主要是通过围岩注浆、锚杆或等措施改善围岩的力学性质,减小衬砌受到的滑坡推力,或采用增加初期支护刚度、二衬衬砌厚度等措施,以确保隧道工程的安全。目前的结构形式存在如下所述问题:
滑坡防治工程与隧道工程各自独立作用未能形成一个整体,未能充分发挥各构件的抗滑能力。如申请号为201420056067.2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滑坡岩堆段隧道抗滑加固结构”所述,在隧道的上下两侧分别设置两排抗滑桩,用于抵抗滑坡对隧道侧壁产生的推力,但是两排抗滑桩各自独立作用,未与隧道衬砌结构连接;这种整治措施为避免滑坡推力对隧道结构的影响,隧道上侧的抗滑工程需抵抗隧道上侧全部的滑坡推力,因此需要较大截面的抗滑桩,工程投资大,同时隧道下侧的抗滑桩未能充分发挥其抗滑能力。又如申请号为201510587488.7的中国发明专利“一种横穿滑坡隧道的加固结构及施工方法”所述,将隧道上下侧的抗滑桩伸出滑坡面并采用连梁和管棚连接起来,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抗滑工程的整体性,但存在如下局限性:抗滑结构与隧道结构仍是两个分离体系,独立地承受源自滑坡的推力或压力;该结构自滑坡体表面开始设置抗滑桩,抗滑桩的抗滑高度较大,承受的滑坡推力较大,需要较大的抗滑桩截面及桩长,且需要开挖两侧抗滑桩之间的土体,不适用于滑坡体深厚地段;整体而言,该结构工程投资大、施工困难,且适用范围有限。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隧道工程在滑坡地段施工时,隧道走向与滑坡主轴方向大角度相交通过,抗滑结构与隧道结构是两个分离体系,独立地承受源自滑坡的推力或压力,因此需要采用较大截面及较大埋深的抗滑桩,但是如此工程投资大,施工困难的问题,提供一种抗滑隧道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抗滑隧道结构,包括在滑坡体中通过的隧道结构,所述隧道结构的拱顶和仰拱分别设置有多个上连梁和下连梁,所述上连梁和所述下连梁均沿所述隧道结构的走向方向间隔设置,所述隧道结构的两侧分别设有多个上侧抗滑桩和下侧抗滑桩,所述上侧抗滑桩和所述下侧抗滑桩均沿所述隧道结构的走向方向间隔设置,所述上连梁的两端分别与所述上侧抗滑桩、所述下侧抗滑桩固定连接,所述下连梁的两端分别与所述上侧抗滑桩、所述下侧抗滑桩固定连接。
所述上侧抗滑桩位于滑动方向上侧,下侧抗滑桩位于滑动方向下侧。相邻两个所述上侧抗滑桩或相邻两个所述下侧抗滑桩之间的间距根据滑坡推力确定,相对设置的所述上侧抗滑桩和所述下侧抗滑桩之间的间距根据隧道尺寸确定。
由于所述隧道结构在滑坡体中通过,因此所述抗滑隧道结构设有所述上侧抗滑桩和所述下侧抗滑桩,能够加固滑坡体,抵抗滑坡体对所述隧道结构产生的推力,由于所述隧道结构的顶部和底部还分别设置有多个上连梁和下连梁,能够加固隧道结构,避免隧道结构出现变形、开裂、掉块等病害;
本发明所述的抗滑隧道结构适用于隧道工程在滑坡地段施工时,隧道走向与滑坡主轴方向大角度相交通过,所述大角度是指隧道走向与滑坡主轴方向的夹角大于45°,由于本发明所述的抗滑隧道结构将所述上连梁的两端分别与所述上侧抗滑桩、所述下侧抗滑桩固定连接,所述下连梁的两端分别与所述上侧抗滑桩、所述下侧抗滑桩固定连接,将传统的抗滑结构与隧道结构结合成一个整体,共同抵抗所述滑坡体对所述隧道结构产生的推力和压力,增大了所述抗滑隧道结构的整体刚度,形成了大抗力抗滑结构,有效提升了所述抗滑隧道结构的抗滑能力,从而提高了滑坡的稳定性,避免隧道建设和运营过程中因滑坡滑动产生病害。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方案,所述上连梁和所述下连梁沿所述隧道结构的走向方向均匀间隔设置,所述上侧抗滑桩和所述下侧抗滑桩沿所述隧道结构的走向方向均匀间隔设置。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方案,所述上连梁的两端分别通过第一连接钢筋与所述上侧抗滑桩、所述下侧抗滑桩固定连接,所述下连梁的两端分别通过第一连接钢筋与所述上侧抗滑桩、所述下侧抗滑桩固定连接;在所述上连梁与所述上侧抗滑桩、所述下侧抗滑桩之间建立有效连接,在所述下连梁与所述上侧抗滑桩、所述下侧抗滑桩之间建立有效连接,有利于增大所述抗滑隧道结构的整体刚度,形成大抗力抗滑结构,有效提升所述抗滑隧道结构的抗滑能力。优选的,所述第一连接钢筋为L型钢筋。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方案,所述隧道结构包括初期支护和二次衬砌,所述二次衬砌设置于所述初期支护的内侧,所述上侧抗滑桩和所述下侧抗滑桩的桩壁紧邻所述初期支护设置,用于加固隧道结构。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方案,所述初期支护包括拱顶锚杆和初喷混凝土层,所述拱顶锚杆插入所述隧道结构的围岩中,用于加固围岩,所述拱顶锚杆与所述初喷混凝土层相连接,所述初喷混凝土层的上设有钢架层,所述钢架层上设有复喷混凝土层,建立稳固的隧道结构,为后期施工提供良好的结构基础。优选的,设有所述上侧抗滑桩和所述下侧抗滑桩的地段,所述隧道结构两侧不设置所述拱顶锚杆,所述钢架层为若干个型钢焊接而成。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方案,所述初期支护和所述二次衬砌沿隧道全长设置,所述上连梁和所述下连梁设置于所述二次衬砌的内侧,并与所述二次衬砌固定连接。所述二次衬砌与所述上连梁、所述下连梁共同加固所述隧道结构。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方案,所述初期支护沿隧道全长设置,所述二次衬砌沿所述隧道结构走向方向分段设置,相邻两段所述二次衬砌之间设有所述上连梁和所述下连梁,所述上连梁和所述下连梁相对设置并与所述初期支护的内侧固定连接,所述上侧抗滑桩和所述下侧抗滑桩设置于所述二次衬砌分段处的所述初期支护的外侧。此处所述上连梁和所述下连梁能够作为隧道衬砌结构,节省了隧道衬砌工程的工程量,节约了工程造价,且所述上侧抗滑桩和所述下侧抗滑桩设置于所述二次衬砌分段处的所述初期支护的外侧,所述上连梁和所述下连梁仍与所述所述上侧抗滑桩、所述下侧抗滑桩固定连接,形成大抗力抗滑结构,加强了隧道结构,有效提升了所述抗滑隧道结构的抗滑能力,提升了滑坡的稳定性。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方案,所述上侧抗滑桩和所述下侧抗滑桩的顶面均高于所述隧道结构顶面1-2m,所述上侧抗滑桩和所述下侧抗滑桩的顶面至地面的桩井中回填土,既有效的减小所述隧道结构承担的滑坡推力,又减小了所述上侧抗滑桩和所述下侧抗滑桩的锚固长度,缩短其桩长,节约了钢筋混凝土用量,有利于节约工程造价。
所述上侧抗滑桩和所述下侧抗滑桩的外侧均设有抗滑桩护壁,方便浇筑所述上侧抗滑桩和所述下侧抗滑桩。
一种抗滑隧道结构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在预定的抗滑桩桩位处开挖桩井,并施作抗滑桩护壁,所述抗滑桩包括上侧抗滑桩和下侧抗滑桩;
步骤二:浇筑所述抗滑桩混凝土至设计高度,所述设计高度是指所述抗滑桩的顶面高于隧道结构顶面1-2m时,所述抗滑桩的高度;
步骤三:开挖隧道并施作初期支护;
步骤四:在所述抗滑桩上植入第一连接钢筋,并在所述第一连接钢筋上绑扎上连梁、下连梁的连梁钢筋,用于将所述抗滑桩与所述上连梁、所述下连梁相连接,优选的,所述第一连接钢筋与所述连梁钢筋焊接,绑扎二次衬砌内部钢筋,沿隧道结构走向方向设置第二连接钢筋,将所述上连梁、所述下连梁的连梁钢筋分别通过所述第二连接钢筋与所述二次衬砌内部钢筋相连接,用于将所述二次衬砌与所述上连梁、所述下连梁相连接,保证隧道结构的稳定性;
步骤五:立模板浇筑二次衬砌、所述上连梁和所述下连梁的混凝土。
由于本发明所述步骤一中,开挖所述抗滑桩的桩井,是在隧道开挖前施工的,因此不易扰动滑坡,同时提高了滑坡稳定性,能够为隧道开挖及初期支护的施工提供有效防护,提升隧道施工的安全性。
由于本发明所述的抗滑隧道结构的施工方法利用所述第一连接钢筋将所述抗滑桩与所述上连梁、所述下连梁相连接,形成了大抗力抗滑结构,增大了所述抗滑隧道结构的整体刚度,有效提升了所述抗滑隧道结构的抗滑能力,从而提高了滑坡的稳定性,避免隧道建设和运营过程中因滑坡滑动产生病害,而且该方法易于施工,可实现性强。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方案,所述步骤二还包括:在所述抗滑桩顶面回填土,桩井口采用夯填黏土封闭。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方案,所述步骤三中施作初期支护包括:将拱顶锚杆打入围岩后,施作初喷混凝土层,然后安装钢架层,施作复喷混凝土层,建立稳固的隧道结构,为后期施工提供良好的结构基础。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方案,所述抗滑隧道结构的施工方法还包括步骤六:施工隧道排水工程等其它附属设施。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所述的抗滑隧道结构的有益效果是:
1、由于本发明所述的抗滑隧道结构将所述上连梁的两端分别与所述上侧抗滑桩、所述下侧抗滑桩固定连接,所述下连梁的两端分别与所述上侧抗滑桩、所述下侧抗滑桩固定连接,将传统的抗滑结构与隧道结构结合成一个整体,共同抵抗所述滑坡体对所述隧道结构产生的推力和压力,增大了所述抗滑隧道结构的整体刚度,形成了大抗力抗滑结构,有效提升了所述抗滑隧道结构的抗滑能力,从而提高了滑坡的稳定性,避免隧道建设和运营过程中因滑坡滑动产生病害。
2、所述二次衬砌沿所述隧道结构走向方向分段设置时,所述上连梁和所述下连梁设置于所述二次衬砌的分段处并与所述初期支护的内侧固定连接,所述上连梁和所述下连梁能够作为隧道衬砌结构,节省了隧道衬砌工程的工程量,节约了工程造价;所述上侧抗滑桩和所述下侧抗滑桩设置于所述二次衬砌分段处的所述初期支护的外侧,所述上连梁和所述下连梁仍与所述所述上侧抗滑桩、所述下侧抗滑桩固定连接,形成大抗力抗滑结构,加强了隧道结构,有效提升了所述抗滑隧道结构的抗滑能力,提升了滑坡的稳定性。
3、所述上侧抗滑桩和所述下侧抗滑桩的顶面均高于所述隧道结构顶面1-2m,所述上侧抗滑桩和所述下侧抗滑桩的顶面至地面的桩井中回填土,既有效的减小所述隧道结构承担的滑坡推力,又减小了所述上侧抗滑桩和所述下侧抗滑桩的锚固长度,缩短其桩长,节约了钢筋混凝土用量,有利于节约工程造价。
本发明所述的抗滑隧道结构的施工方法的有益效果是:
1、由于本发明所述的抗滑隧道结构的施工方法利用所述第一连接钢筋将所述抗滑桩与所述上连梁、所述下连梁相连接,形成了大抗力抗滑结构,增大了所述抗滑隧道结构的整体刚度,有效提升了所述抗滑隧道结构的抗滑能力,从而提高了滑坡的稳定性,避免隧道建设和运营过程中因滑坡滑动产生病害,而且该方法易于施工,可实现性强。
2、由于本发明所述步骤一中,开挖所述抗滑桩的桩井,是在隧道开挖前施工的,因此不易扰动滑坡,同时提高了滑坡稳定性,能够为隧道开挖及初期支护的施工提供有效防护,提升隧道施工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1所述的抗滑隧道结构与滑坡位置关系平面示意图;
图2是沿图1中Ⅱ-Ⅱ线的剖面图;
图3是图2的A节点详图;
图4是沿图1中Ⅲ-Ⅲ线的剖面图;
图5是图4的B节点详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2所述的抗滑隧道结构与滑坡位置关系平面示意图;
图7是图6的C节点详图。
图标:1-滑坡体;12-滑坡面;21-上侧抗滑桩;22-下侧抗滑桩;23-空桩;3-初期支护;31-拱顶锚杆;32-初喷混凝土层;33-钢架层;34-复喷混凝土层;4-上连梁;5-下连梁;61-第一连接钢筋;62-第二连接钢筋;63-连梁钢筋;64-二次衬砌内部钢筋;7-二次衬砌。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详细的说明。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实施例1
如图1-图5所示,一种抗滑隧道结构,包括在滑坡体1中通过的隧道结构,所述隧道结构的拱顶和仰拱分别设置有多个上连梁4和下连梁5,所述上连梁4和所述下连梁5均沿所述隧道结构的走向方向均匀间隔设置,其中图1-图3中的Ⅰ-Ⅰ为滑坡主轴方向,箭头方向为滑坡的下坡方向,图1中标号12为滑坡面。
所述隧道结构的两侧分别设有多个上侧抗滑桩21和下侧抗滑桩22,所述上侧抗滑桩21和所述下侧抗滑桩22均沿所述隧道结构的走向方向均匀间隔设置,所述上侧抗滑桩21和所述下侧抗滑桩22的顶面均高于所述隧道结构顶面1-2m,所述上侧抗滑桩21和所述下侧抗滑桩22的外侧均设有抗滑桩护壁。相邻两个所述上侧抗滑桩21或相邻两个所述下侧抗滑桩22之间的间距根据滑坡推力确定,相对设置的所述上侧抗滑桩21和所述下侧抗滑桩22之间的间距根据隧道尺寸确定。
所述上连梁4的两端分别通过第一连接钢筋61与所述上侧抗滑桩21、所述下侧抗滑桩22固定连接,所述下连梁5的两端分别通过第一连接钢筋61与所述上侧抗滑桩21、所述下侧抗滑桩22固定连接。
所述上连梁4和所述下连梁5均通过第一连接钢筋61与所述上侧抗滑桩21、所述下侧抗滑桩22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接钢筋61为L型钢筋。
所述隧道结构包括初期支护3和二次衬砌7,所述二次衬砌7设置于所述初期支护3的内侧,所述上侧抗滑桩21和所述下侧抗滑桩22的桩壁紧邻所述初期支护3设置。
所述初期支护3包括拱顶锚杆31和初喷混凝土层32,所述拱顶锚杆31插入所述隧道结构的围岩中,所述拱顶锚杆31与所述初喷混凝土层32相连接,所述初喷混凝土层32的上设有钢架层33,所述钢架层33上设有复喷混凝土层34。在本实施例中,优选在设有所述上侧抗滑桩21和所述下侧抗滑桩22的地段,所述隧道结构两侧不设置所述拱顶锚杆31,所述钢架层33为若干个型钢焊接而成。
所述初期支护3沿隧道全长设置,所述二次衬砌7沿所述隧道结构走向方向分段设置,相邻两段所述二次衬砌7之间设有所述上连梁4和所述下连梁5,所述上连梁4和所述下连梁5相对设置并与所述初期支护3的内侧固定连接,所述上侧抗滑桩21和所述下侧抗滑桩22设置于所述二次衬砌7分段处的所述初期支护3的外侧。如此,此处所述上连梁4和所述下连梁5能够作为隧道衬砌结构,节省了隧道衬砌工程的工程量,节约了工程造价,且所述上侧抗滑桩21和所述下侧抗滑桩22设置于所述二次衬砌7分段处的所述初期支护3的外侧,所述上连梁4和所述下连梁5仍与所述上侧抗滑桩21、所述下侧抗滑桩22固定连接,形成大抗力抗滑结构,加强了隧道结构,有效提升了所述抗滑隧道结构的抗滑能力,提升了滑坡的稳定性。
所述抗滑隧道结构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在预定的抗滑桩桩位处开挖桩井,并施作抗滑桩护壁,所述抗滑桩包括上侧抗滑桩21和下侧抗滑桩22;
步骤二:浇筑所述抗滑桩混凝土至设计高度,所述设计高度是指所述抗滑桩的顶面高于隧道结构顶面1-2m时,所述抗滑桩的高度,在所述抗滑桩顶面的空桩23回填土,桩井口采用夯填黏土封闭;
步骤三:开挖隧道并施作初期支护3,包括:将拱顶锚杆31打入围岩后,施作初喷混凝土层32,然后安装钢架层33,施作复喷混凝土层34;
步骤四:在所述抗滑桩上植入第一连接钢筋61,并在所述第一连接钢筋61上绑扎上连梁4、下连梁5的连梁钢筋63,用于将所述抗滑桩与所述上连梁4、所述下连梁5相连接,绑扎二次衬砌内部钢筋64,沿隧道结构走向方向设置第二连接钢筋62,将所述上连梁4、所述下连梁5的连梁钢筋63分别通过所述第二连接钢筋62与所述二次衬砌内部钢筋64相连接,用于将二次衬砌7与所述上连梁4、所述下连梁5相连接;
步骤五:立模板浇筑二次衬砌7、所述上连梁4和所述下连梁5的混凝土,具体的,在设有所述上连梁4和所述下连梁5处不浇筑所述二次衬砌7。
步骤六:施工隧道排水工程等其它附属设施。
实施例2
如图6-图7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所述初期支护3和所述二次衬砌7均沿隧道全长设置,所述上连梁4和所述下连梁5设置于所述二次衬砌7的内侧,并与所述二次衬砌7固定连接,具体的,所述二次衬砌7预埋有设置于竖直面内的第二连接钢筋62,将所述二次衬砌内部钢筋64与所述连梁钢筋63相连接,进而将所述二次衬砌7与所述上连梁4、所述下连梁5相连接。如此,所述抗滑隧道结构的加固强度较实施例1更强,但相较于实施例1会增加一定的工程成本。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抗滑隧道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在滑坡体(1)中通过的隧道结构,所述隧道结构的拱顶和仰拱分别设置有多个上连梁(4)和下连梁(5),所述上连梁(4)和所述下连梁(5)均沿所述隧道结构的走向方向间隔设置,所述隧道结构的两侧分别设有多个上侧抗滑桩(21)和下侧抗滑桩(22),所述上侧抗滑桩(21)和所述下侧抗滑桩(22)均沿所述隧道结构的走向方向间隔设置,所述上连梁(4)的两端分别与所述上侧抗滑桩(21)、所述下侧抗滑桩(22)固定连接,所述下连梁(5)的两端分别与所述上侧抗滑桩(21)、所述下侧抗滑桩(22)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滑隧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连梁(4)的两端分别通过第一连接钢筋(61)与所述上侧抗滑桩(21)、所述下侧抗滑桩(22)固定连接,所述下连梁(5)的两端分别通过第一连接钢筋(61)与所述上侧抗滑桩(21)、所述下侧抗滑桩(22)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滑隧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隧道结构包括初期支护(3)和二次衬砌(7),所述二次衬砌(7)设置于所述初期支护(3)的内侧,所述上侧抗滑桩(21)和所述下侧抗滑桩(22)的桩壁设置在所述初期支护(3)的外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抗滑隧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初期支护(3)包括拱顶锚杆(31)和初喷混凝土层(32),所述拱顶锚杆(31)插入所述隧道结构的围岩中,所述拱顶锚杆(31)与所述初喷混凝土层(32)相连接,所述初喷混凝土层(32)上设有钢架层(33),所述钢架层(33)上设有复喷混凝土层(34)。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抗滑隧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初期支护(3)和所述二次衬砌(7)沿隧道全长设置,所述上连梁(4)和所述下连梁(5)设置于所述二次衬砌(7)的内侧,并与所述二次衬砌(7)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抗滑隧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初期支护(3)沿隧道全长设置,所述二次衬砌(7)沿所述隧道结构走向方向分段设置,相邻两段所述二次衬砌(7)之间设有所述上连梁(4)和所述下连梁(5),所述上连梁(4)和所述下连梁(5)相对设置并与所述初期支护(3)的内侧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所述的一种抗滑隧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侧抗滑桩(21)和所述下侧抗滑桩(22)的顶面均高于所述隧道结构顶面1-2m,所述上侧抗滑桩(21)和所述下侧抗滑桩(22)的外侧均设有抗滑桩护壁。
8.一种抗滑隧道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在预定的抗滑桩桩位处开挖桩井,并施作抗滑桩护壁;
步骤二:浇筑所述抗滑桩混凝土至设计高度;
步骤三:开挖隧道并施作初期支护(3);
步骤四:在所述抗滑桩上植入第一连接钢筋(61),并在所述第一连接钢筋(61)上绑扎上连梁(4)、下连梁(5)的连梁钢筋(63),绑扎二次衬砌内部钢筋(64),沿隧道结构走向方向设置第二连接钢筋(62),将所述上连梁(4)、所述下连梁(5)的连梁钢筋(63)分别通过所述第二连接钢筋(62)与所述二次衬砌内部钢筋(64)相连接;
步骤五:立模板浇筑二次衬砌(7)、所述上连梁(4)和所述下连梁(5)的混凝土。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抗滑隧道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二还包括:在所述抗滑桩顶面回填土,桩井口采用夯填黏土封闭。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抗滑隧道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三中施作初期支护(3)包括:将拱顶锚杆(31)打入围岩后,施作初喷混凝土层(32),然后安装钢架层(33),施作复喷混凝土层(34)。
CN202010415261.5A 2020-05-15 2020-05-15 一种抗滑隧道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Pending CN11150269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415261.5A CN111502691A (zh) 2020-05-15 2020-05-15 一种抗滑隧道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415261.5A CN111502691A (zh) 2020-05-15 2020-05-15 一种抗滑隧道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502691A true CN111502691A (zh) 2020-08-07

Family

ID=7187339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415261.5A Pending CN111502691A (zh) 2020-05-15 2020-05-15 一种抗滑隧道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502691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991807A (zh) * 2022-05-16 2022-09-02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一种隧道进出口边坡耦合双补偿施工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991807A (zh) * 2022-05-16 2022-09-02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一种隧道进出口边坡耦合双补偿施工方法
CN114991807B (zh) * 2022-05-16 2023-08-18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一种隧道进出口边坡耦合双补偿施工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306289B (zh) 基坑桩锚护壁混凝土锚索冠梁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102134998B (zh) 一种风积沙隧道的施工方法
CN111485901B (zh) 侧跨无充填型狭长浅底溶洞段的隧道修建方法
CN104533446A (zh) 一种大断面软弱围岩隧道双层初期支护预防地质灾害发生的施工方法及其结构
CN102995659B (zh) 超大型地下工程的先中心区结合周边的施工方法
CN104631440B (zh) 一种既有大直径灌注桩劲芯增长基坑支护结构及施工方法
CN105714831A (zh) 一种支护基坑侧壁的异型双排桩及其施工方法
CN105862930A (zh) 一种对新建地下工程下方既有隧道的保护结构
CN101838957B (zh) 整体式t形外悬臂道路及其施工方法
CN208702421U (zh) 一种下穿既有桩基建筑物的隧道支护结构
CN113503166B (zh) 一种隧道中下部溶洞的加强处置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114319435A (zh) 下穿既有大截面浅埋管廊的地下通道支护结构及施工方法
CN111502691A (zh) 一种抗滑隧道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116398165A (zh) 一种零距离下穿既有车站的新建隧道及其施工方法
CN212154780U (zh) 一种抗滑隧道结构
CN215292503U (zh) 一种穿越岩溶空腔的隧道结构
CN214460477U (zh) 一种组合式基坑支护
CN115450221A (zh) 一种地铁穿越河道的施工方法
CN213684135U (zh) 一种隧道路面纵向裂缝加固处置结构
CN112323816A (zh) 卸荷式组合支挡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205977233U (zh) 一种隧道锁脚旋喷桩结构
CN215165652U (zh) 一种管廊顶管工作井基坑支护结构
CN212001125U (zh) 一种基于基坑跳挖与拱盖转换的既有隧道跨越体系
CN212001126U (zh) 一种基于永临结合的砼支撑与结构顶板合建体系
CN216920435U (zh) 下穿既有大截面浅埋管廊的地下通道支护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