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502598A - 酸化解堵方法 - Google Patents

酸化解堵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502598A
CN111502598A CN201910095994.2A CN201910095994A CN111502598A CN 111502598 A CN111502598 A CN 111502598A CN 201910095994 A CN201910095994 A CN 201910095994A CN 111502598 A CN111502598 A CN 11150259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nnulus
pipe
liquid
casing
annula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095994.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茜
吴红军
潘昭才
孟祥娟
刘明球
刘举
曾努
袁学芳
高文祥
张宏强
秦德友
胡超
贾伟
张晖
唐胜蓝
刘己全
孔嫦娥
滕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etrochina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Petrochina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etrochina Co Ltd filed Critical Petrochina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095994.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502598A/zh
Publication of CN11150259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50259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21EARTH DRILLING; MINING
    • E21BEARTH DRILLING, e.g. DEEP DRILLING; OBTAINING OIL, GAS, WATER, SOLUBLE OR MELTABLE MATERIALS OR A SLURRY OF MINERALS FROM WELLS
    • E21B37/00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cleaning boreholes or wells
    • E21B37/06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cleaning boreholes or wells using chemical means for preventing, limiting or eliminating the deposition of paraffins or like substance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21EARTH DRILLING; MINING
    • E21BEARTH DRILLING, e.g. DEEP DRILLING; OBTAINING OIL, GAS, WATER, SOLUBLE OR MELTABLE MATERIALS OR A SLURRY OF MINERALS FROM WELLS
    • E21B47/00Survey of boreholes or wells
    • E21B47/09Locating or determining the position of objects in boreholes or wells, e.g. the position of an extending arm; Identifying the free or blocked portions of pipes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酸化解堵方法,涉及油气开采技术领域,用于解决非完整性问题井的堵塞问题,该酸化解堵方法包括:确定发生渗漏的套管;根据所述确定发生渗漏的套管,确定与作业管连通的环空;控制每个连通环空的环空液的实时压力,使每个连通环空的环空液均处于各自设定的压力范围内;向所述作业管的进料段内泵注解堵液,使得所述解堵液的压力值小于所述连通环空内环空液的压力值;关闭井筒与所述作业管,使所述解堵液与堵塞物反应预设时间;返排解堵后的溶液。本发明提供的酸化解堵方法能防止酸液进入环空腐蚀套管,在保持套管支撑稳定性的前提下,有效疏通堵塞作业管。

Description

酸化解堵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油气钻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酸化解堵方法。
背景技术
钻井完井过程中,为了分隔不同的地质体系,防止地层压力不同导致井壁坍塌,需要套管组固定,套管组包括至少一个套管,每层套管之间用水泥固定,每层套管之间的环形空间称为环空,环空内通常有地层或施工中流入的水等液体,环空液与套管共同维持油气井套管支撑的稳定性。以三层套管为例,最内侧的第一套管(又称为井筒)与作业管之间的环空称为第一环空,第一套管与相邻的第二套管之间的环空称为第二环空,第二套管与外侧相邻的第三套管之间的环空为第三环空,第三套管与地层之间的环空为第四环空,依次类推。
钻采施工时,作业管插装进入第一套管内用于向外输送油气,作业管包括进料段和输送油气的输送段,进料段处于完井管柱内用于抽吸地层内的油气;为防止地层内的油气外泄,在作业管与第一套管之间的第一环空内固定有封隔器,封隔器位于进料段上方。
在进行油气开采,尤其是高温高压深油气井的开采时,会出现作业管渗漏、甚至作业管与套管同时渗漏的现象,造成环空与作业管连通,这种环空与作业管连通的油气井称为非完整性问题井;且随着开采的深入,高产油气井因地层出砂、作业管结垢等原因,出现作业管堵塞尤其是进料段堵塞的现象,高产油气井的产量明显降低。对于非完整性问题井的堵塞问题,目前传统的方法是采用连续油管疏通作业,将一根软管铺设进入作业管内,通过该软管向作业管内注入解堵酸液,通过解堵酸液与堵塞物长时间反应达到解堵的目的。
本申请发明人在实际工作中研究发现,非完整性问题井的作业管与环空连通,会造成套管的支撑稳定性降低,且直接向非完整性问题井的作业管内注入酸液解堵,会使得酸液通过作业管与套管上的渗漏点进入环空,酸液腐蚀套管,不仅降低套管支撑稳定性,也会降低解堵效果。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酸化解堵方法,用于非完整性问题井的解堵,在解堵过程中防止酸液进入环空腐蚀套管,在保持套管支撑稳定性的前提下,有效疏通堵塞作业管。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一种酸化解堵方法,包括:
确定发生渗漏的套管;
根据所述确定发生渗漏的套管,确定与作业管连通的环空;
控制每个连通环空的环空液的实时压力,使每个连通环空的环空液均处于各自设定的压力范围内;
向所述作业管的进料段内泵注解堵液,使得所述解堵液的压力值小于所述连通环空内环空液的压力值;
关闭井筒与所述作业管,使所述解堵液与堵塞物反应预设时间;
返排解堵后的溶液。
如上所述的酸化解堵方法,其中,在确定发生渗漏的套管的步骤前,所述酸化解堵方法还包括:
通过测堵设备向所述作业管内注入测试液,判断所述作业管的堵塞程度。
如上所述的酸化解堵方法,其中,通过测堵设备向所述作业管内注入测试液,判断所述作业管的堵塞程度的步骤包括:
若所述测堵设备发出第一报警信号,则判定所述作业管的堵塞程度为严重堵塞;
若所述测堵设备发出第二报警信号,则判定所述作业管的堵塞程度为一般堵塞;
若所述测堵设备发出通过信号,则判定为所述作业管不堵塞。
如上所述的酸化解堵方法,其中,当判定所述作业管的堵塞程度为严重堵塞,在确定发生渗漏的套管的步骤前,所述酸化解堵方法还包括:
疏通所述作业管的输送段。
如上所述的酸化解堵方法,其中,套管组至少包括第一套管,所述第一套管与作业管之间的环空为第一环空,与所述第一套管相邻的外侧环空为第二环空;
确定发生渗漏的套管的步骤包括:所述第一套管无渗漏;
根据所述确定发生渗漏的套管,确定与作业管连通的环空的步骤包括:所述第一环空与所述作业管连通,所述第二环空与所述作业管不连通;
控制每个连通环空的环空液的实时压力,使每个连通环空的环空液均处于各自设定的压力范围内的步骤包括:监测所述第一环空的环空液压力值,实时向所述第一环空内补注环空液,使所述第一环空的环空液压力值处于设定的范围内。
如上所述的酸化解堵方法,其中,当所述第一套管无渗漏时,向所述作业管的进料段内泵注解堵液,使得所述解堵液的压力值小于所述连通环空内环空液的压力值的步骤包括:
向所述作业管内依次注入第一惰性液体和第一酸液,并连续注入顶替液,通过连续注入的所述顶替液将所述第一酸液推送至封隔器的下方,使得第一酸液充满进料段。
如上所述的酸化解堵方法,其中,当所述第一套管无渗漏时,向所述作业管的进料段内泵注解堵液,使得所述解堵液的压力值小于所述连通环空内环空液的压力值的步骤包括:
取第一连续油管,将所述第一连续油管的一端插设于所述作业管内并置于所述封隔器的下方,将所述第一连续油管的另一端与解堵液泵送装置相连;
向所述第一连续油管内注入第二惰性液体,使得第二惰性液体充满所述第一连续油管和所述作业管;
向所述第一连续油管内注入第二酸液,并连续注入所述第二惰性液体,通过连续注入的所述第二惰性液体,将所述第二酸液推送至所述封隔器的下方并充满所述进料段。
如上所述的酸化解堵方法,其中,所述套管组至少包括第二套管,所述第二套管与作业管之间的环空为第一环空,与所述第二套管相邻的外侧环空为第二环空;
确定发生渗漏的套管的步骤包括:至少所述第二套管出现渗漏;
根据所述确定发生渗漏的套管,确定与作业管连通的环空的步骤包括:至少所述第一环空、所述第二环空均与所述作业管连通;
控制每个连通环空的环空液的实时压力,使每个连通环空的环空液均处于各自设定的压力范围内的步骤包括:至少监测所述第一环空、所述第二环空的环空液压力值,实时向所述第一环空、所述第二环空内补注环空液,使所述第一环空、所述第二环空的环空液压力值均处于设定的范围内。
如上所述的酸化解堵方法,其中,所述套管组包括第二套管、第三套管和第四套管,所述第二套管与作业管之间的环空为第一环空,所述第二套管与所述第三套管之间的环空为第二环空,所述第三套管与所述第四套管之间的环空为第三环空,所述第四套管与地层之间的环空为第四环空;
确定发生渗漏的套管的步骤包括:所述第二套管和所述第三套管均出现渗漏,所述第四套管无渗漏;
根据所述确定发生渗漏的套管,确定与作业管连通的环空的步骤包括:所述第一环空、所述第二环空和所述第三环空均与所述作业管连通,所述第四环空与所述作业管不连通;
控制每个连通环空的环空液的实时压力,使每个连通环空的环空液均处于各自设定的压力范围内的步骤包括:监测所述第一环空、所述第二环空和所述第三环空的环空液压力值,实时向所述第一环空、所述第二环空和所述第三环空内补注环空液,使所述第一环空、所述第二环空和所述第三环空的环空液压力值均处于设定的范围内。
如上所述的酸化解堵方法,其中,当至少所述第二套管出现渗漏时,向所述作业管的进料段内泵注解堵液,使得所述解堵液的压力值小于所述连通环空内环空液的压力值的步骤包括:
取第二连续油管,将所述第二连续油管的一端插设于所述作业管内并置于所述封隔器的下方,将所述第二连续油管的另一端与解堵液泵送装置相连;
向所述第二连续油管内注入第三惰性液体,使得第三惰性液体充满所述第二连续油管和所述作业管;
向所述第二连续油管内注入第三酸液,并连续注入所述第三惰性液体,通过连续注入的所述第三惰性液体,将所述第三酸液推送至所述封隔器的下方并充满所述进料段。
如上所述的酸化解堵方法,其中,所述反应预设时间为0.5小时至2小时。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酸化解堵方法首先找寻确定套管组中出现渗漏的套管,根据已经发生渗漏的套管相对于作业管的位置,确定出与作业管连通的各个环空,在解堵作业施工时,向与作业管连通的各个环空内冲注环空液,并使其维持在一定压力范围内,同时向作业管的进料段冲注解堵液,并保证解堵液的压力值小于环空液的压力值,这样,解堵液不会通过作业管上的渗漏点向作业管外渗漏,防止解堵液腐蚀套管,解堵液充满进料段后关闭井筒与作业管,使解堵液能与进料段的堵塞物充分反映;向与作业管连通的各个环空内冲注环空液并维持在规定的压力范围内,有助于维持套管组的稳定性,防止解堵液从渗漏点流失并腐蚀套管,优化解堵效果。
除了上面所描述的本发明实施例解决的技术问题、构成技术方案的技术特征以及由这些技术方案的技术特征所带来的有益效果外,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酸化解堵方法所能解决的其他技术问题、技术方案中包含的其他技术特征以及这些技术特征带来的有益效果,将在具体实施方式中作出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酸化解堵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油气井堵塞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A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又一实施例提供的套管组渗漏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再一实施例提供的套管组渗漏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6为本发明再一实施例提供的套管组渗漏的结构示意图二。
附图标记说明:
1、作业管; 11、进料段;
12、输送段; 21、第一套管;
22、第二套管; 23、第三套管;
24、第四套管; 31、第一环空;
32、第二环空; 33、第三环空;
34、第四环空; 41、第一惰性液体;
42、第一酸液; 43、顶替液;
51、第一连续油管; 52、第二惰性液体;
53、第二酸液; 61、第二连续油管;
62、第三惰性液体; 63、第三酸液;
7、缩径; 8、封隔器;
9、筛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实施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均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酸化解堵方法,包括:
S100确定发生渗漏的套管。
S200根据确定发生渗漏的套管,确定与作业管1连通的环空。
S300控制每个连通环空的环空液的实时压力,使每个连通环空的环空液均处于各自设定的压力范围内。
S400向作业管1的进料段11内泵注解堵液,使得解堵液的压力值小于连通环空内环空液的压力值。
S500关闭井筒与作业管1,使解堵液与堵塞物反应预设时间。
S600返排解堵后的溶液。
在油气钻采作业时,高温高压的油井、气井可能会出现作业管1、套管泄漏的问题,本实施例中,以气井为例进行说明。
非完整性问题气井的作业管1渗漏会使得可燃性气体流通至第一环空31内,当套管也出现渗漏时,会造成与该套管相邻的两个环空内也出现可燃性气体,使得连通的各个环空内部压力异常。
在进行解堵作业时,首先通过作业管1压力与环空压力的历史记录数值确定作业管1与套管是否出现渗漏,假如作业管1压力与相邻环空的压力相等,说明与作业管1相邻的这个套管出现渗漏,假如相连的两个环空之间的压力相等,说明这两个环空之间的套管出现渗漏。
其次将各个与作业管1连通的环空中的可燃性气体放出,放空可燃性气体后向各个环空内冲注环空液,使与作业管1连通的各个环空均处于渗漏前的压力状态下,维持气井套管结构的稳定性。然后向作业管1内冲注解堵液,使解堵液与堵塞物反应一定时间,达到解堵的目的。
解堵完成后打开作业管1阀门,作业管1内液体自行喷出,待作业管1清空后即可进行后续的求产工序。
本实施例能在进行解堵作业时,维持气井套管结构的稳定性,防止解堵液腐蚀套管,优化解堵效果。
可选地,在确定发生渗漏的套管的步骤前,酸化解堵方法还包括:
通过测堵设备向作业管1内注入测试液,判断作业管1的堵塞程度。
在识别作业管1、套管是否具有渗漏点时,如果作业管1堵塞严重,就会影响作业管1的渗漏点判定,同时不利于解堵液流通,因此在确定发生渗漏的套管这一工序前,还需要判定作业管1的堵塞程度。
可选地,通过测堵设备向作业管1内注入测试液,判断作业管1的堵塞程度的步骤包括:
若所述测堵设备发出第一报警信号,则判定所述作业管的堵塞程度为严重堵塞。
若所述测堵设备发出第二报警信号,则判定所述作业管的堵塞程度为一般堵塞;
若所述测堵设备发出通过信号,则判定为所述作业管不堵塞。
当判定作业管1的堵塞程度为严重堵塞,在确定发生渗漏的套管的步骤前,酸化解堵方法还包括:
疏通作业管1的输送段12。
请参阅图2和图3,作业管1包括处于完井管柱内的抽吸油气的进料段11和向外部输送油气的输送段12,输送段12与进料段11连通。
为防止地层内的砂石等异物随油气进入作业管1内,进料段11段通常设有筛管9,或者在在进料段11的内壁上设置投捞式堵塞器等防堵塞工具,或者同时设置筛管9与防堵塞工具;由于防堵塞工具设置在进料段11的内壁上,导致设置防堵塞工具处的油气通道减小,称为缩径7。
砂石等异物容易在筛管内外两侧以及缩径7处附着造成料段11堵塞,当异物同时将输送段12内堵塞后,就会造成如上述的严重堵塞。
测堵设备进行测堵工序时,向气井内灌注测试液,观察测试测试液向气井内的进液速度,根据设定的进液速度或进液时间,决定是否报警,比如向气井内投入定量测试液,测试液在规定时间内没有全部流入气井内,则判定为严重堵塞,如果可以在规定时间内流入气井,就可以判定为一般堵塞。
测试液可以是水或者有机盐溶液,本实施例不进行限制。
将作业管1的堵塞程度分为两种,严重堵塞和一般堵塞;砂石等异物容易在筛管内外两侧以及缩径7处附着造成料段11堵塞,当异物同时将输送段12内堵塞后,就会造成严重堵塞;如果判定为严重堵塞,本实施例提供的酸化解堵方法还需要增加一步清理输送段12的工序,即将作业管1的疏通解堵分为疏通输送段12和疏通进料段11两步,如果判定为一般堵塞,就可按照上述步骤,直接进行解堵作业。
输送段12的清理疏通工序可采用现有连续油管疏通作业或者向作业管1内注入一定量解堵液,酸化一定时间进行解堵;由于作业管1严重堵塞,解堵液流入进料段11或者通过渗漏点流出的量可以忽略,当酸化处理输送段12预定的时间后,返排输送段12的溶液,为进料段11的疏通解堵做准备。
请参阅图4,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套管组渗漏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套管组至少包括第一套管21,第一套管21与作业管1之间的环空为第一环空31,与第一套管21相邻的外侧环空为第二环空32。
S100确定发生渗漏的套管的步骤包括:第一套管21无渗漏。
S200根据确定发生渗漏的套管,确定与作业管1连通的环空的步骤包括:第一环空31与作业管1连通,第二环空32与作业管1不连通。
S300控制每个连通环空的环空液的实时压力,使每个连通环空的环空液均处于各自设定的压力范围内的步骤包括:监测第一环空31的环空液压力值,实时向第一环空31内补注环空液,使第一环空31的环空液压力值处于设定的范围内。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只在作业管1上出现渗漏的非完整性问题井,这种非完整性问题井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套管,且套管均没有发生渗漏或者至少是与作业管相邻的套管没有发生渗漏。
当只有作业管1发生渗漏时,气井中的可燃性气体只泄漏至第一环空31内,这样在进行非完整性问题井的解堵作业时,只需要维持第一环空31的环空液压力在允许的范围内即可。
请参阅图4,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对应第一套管21无泄漏的解堵方法,其中,当第一套管21无渗漏时,S400向作业管1的进料段11内泵注解堵液,使得解堵液的压力值小于连通环空内环空液的压力值的步骤包括:
向作业管1内依次注入第一惰性液体41和第一酸液42,并连续注入顶替液43,通过连续注入的顶替液43将第一酸液42推送至封隔器8的下方,使得第一酸液42充满进料段11。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对应套管无渗漏的非完整性问题井的解堵方法,当第一环空31的环空液压力值稳定在允许的压力范围内,向作业管1内冲注第一惰性液体41,然后冲注一定量的第一酸液42,冲注第一酸液42后随即连续冲注顶替液43,直至通过顶替液43将第一酸液42推送至封隔器8下方,使第一酸液42能与进料段11内的堵塞物充分接触反应。
可选地,第一惰性液体41为滑溜水,滑溜水作为引导液体,能够减小解堵液在作业管1内的流通阻力,且在第一酸液42充满进料段11后,滑溜水被第一酸液42推送至进料段11所处的底层内,滑溜水代替第一酸液42进入地层,防止地层内的油气被污染;第一酸液42可为盐酸与氢氟酸的混合液,盐酸与氢氟酸的浓度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选择,本实施例中,盐酸浓度为8%-10%,氢氟酸的浓度为0.5%-2%;顶替液43为有机盐溶液,有机盐溶液的密度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选择,本实施例中采用密度1.4g/cm3的有机盐溶液。
请参阅图5,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对应第一套管21无泄漏的另一种解堵方法,其中,当第一套管21无渗漏时,S400向作业管1的进料段11内泵注解堵液,使得解堵液的压力值小于连通环空内环空液的压力值的步骤包括:
取第一连续油管51,将第一连续油管51的一端插设于作业管1内并置于封隔器8的下方,将第一连续油管51的另一端与解堵液泵送装置相连。
向第一连续油管51内注入第二惰性液体52,使得第二惰性液体52充满第一连续油管51和作业管1。
向第一连续油管51内注入第二酸液53,并连续注入第二惰性液体52,通过连续注入的第二惰性液体52,将第二酸液53推送至封隔器8的下方并充满进料段11。
本实施例提供另外一种对应套管无渗漏的非完整性问题井的解堵方法,当第一环空31的环空液压力值稳定在允许的压力范围内,向作业管1内插装第一连续油管51,第一连续油管51位于作业管1内的一端在封隔器8的下方且位于缩径7的上方,第一连续油管51的另一端与解堵液泵送装置相连。
通过第一连续油管51向作业管1泵送第二惰性液体52,使第一连续油管51和作业管1内均充满第二惰性液体52,第一连续油管51和作业管1充满第二惰性液体52后,向第一连续油管51冲注预定量的第二酸液53,然后重新冲注第二惰性液体52,这样第二酸液53就能被第二惰性液体52推送至进料段11,作业管1内多余的第二惰性液体52被推送至作业管1外或者被推送至地层中;待第二酸液53完全排出第一连续管后,将第一连续管撤出作业管1,撤出作业管1的同时要注意补充第二惰性液体52。
由于第一环空31内环空液的压力值大于作业管1内第二惰性液体52的压力值,第二惰性液体52和第二酸液53不会泄漏至第一环空31内,防止第二酸液53腐蚀套管,保证第二酸液53能充分与堵塞物反应。
第二酸液53可为盐酸与氢氟酸的混合液,盐酸与氢氟酸的浓度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选择,本实施例中,盐酸浓度为8%-10%,氢氟酸的浓度为0.5%-2%;第二惰性液体52为有机盐溶液,有机盐溶液的密度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选择,本实施例中采用密度1.4g/cm3的有机盐溶液。
请参阅图6,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套管组的渗漏结构示意图,其中,套管组至少包括第二套管22,第二套管22与作业管1之间的环空为第一环空31,与第二套管22相邻的外侧环空为第二环空32。
S100确定发生渗漏的套管的步骤包括:至少第二套管22出现渗漏。
S200根据确定发生渗漏的套管,确定与作业管1连通的环空的步骤包括:至少第一环空31、第二环空32均与作业管1连通。
S300控制每个连通环空的环空液的实时压力,使每个连通环空的环空液均处于各自设定的压力范围内的步骤包括:至少监测第一环空31、第二环空32的环空液压力值,实时向第一环空31、第二环空32内补注环空液,使第一环空31、第二环空32的环空液压力值均处于设定的范围内。
本实施例提供的非完整性问题井除了在作业管1上有渗漏外,在与作业管1相邻的套管上也有渗漏,导致作业管1除了与第一环空31连通外,还至少与第二环空32连通。这种非完整性问题井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套管。
本实施例中与作业管1相邻的套管为第二套管22,当作业管1和至少第二套管22发生渗漏时,气井中的可燃性气体泄漏至第一环空31和至少第二环空32内,这样在进行非完整性问题井的解堵作业时,就需要同时维持第一环空31和第二环空32的环空液压力在允许的范围内。
请参阅图6,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套管组的渗漏结构示意图,其中,套管组包括第二套管22、第三套管23和第四套管24,第二套管22与作业管1之间的环空为第一环空31,第二套管22与第三套管23之间的环空为第二环空32,第三套管23与第四套管24之间的环空为第三环空33,第四套管24与地层之间的环空为第四环空34。
S100确定发生渗漏的套管的步骤包括:第二套管22和第三套管23均出现渗漏,第四套管24无渗漏。
S200根据确定发生渗漏的套管,确定与作业管1连通的环空的步骤包括:第一环空31、第二环空32和第三环空33均与作业管1连通,第四环空34与作业管1不连通。
S300控制每个连通环空的环空液的实时压力,使每个连通环空的环空液均处于各自设定的压力范围内的步骤包括:监测第一环空31、第二环空32和第三环空33的环空液压力值,实时向第一环空31、第二环空32和第三环空33内补注环空液,使第一环空31、第二环空32和第三环空33的环空液压力值均处于设定的范围内。
本实施例提供的非完整性问题井包括三个套管,分别为第二套管22、第三套管23和第四套管24,其中第二套管22与作业管1相邻,作业管1与第二套管22之间的环空为第一环空31。
可选地,本实施例提供的非完整性问题井中的第二套管22和第三套管23均出现渗漏,也就是,作业管1同时与第一环空31、第二环空32和第三环空33连通,这样就需要同时维持第一环空31、第二环空32和第三环空33的环空液压力值。
请参阅图6,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对应第二套管22出现泄漏的解堵方法,其中,当至少第二套管22出现渗漏时,S400向作业管1的进料段11内泵注解堵液,使得解堵液的压力值小于连通环空内环空液的压力值的步骤包括:
取第二连续油管61,将第二连续油管61的一端插设于作业管1内并置于封隔器8的下方,将第二连续油管61的另一端与解堵液泵送装置相连。
向第二连续油管61内注入第三惰性液体62,使得第三惰性液体62充满第二连续油管61和作业管1。
向第二连续油管61内注入第三酸液63,并连续注入第三惰性液体62,通过连续注入的第三惰性液体62,将第三酸液63推送至封隔器8的下方并充满进料段11。
通常来说,由作业管1向外依次布置的几个环空中,以本实施例中的第一环空31、第二环空32、第三环空33以及第四环空34为例,作业管1与相邻套管之间的第一环空31的环空液压力是最大的,第二环空32、第三环空33以及第四环空34内的环空液压力值依次降低,因此如果与作业管1相邻的套管发生渗漏,会造成第一环空31的压力下降,影响套管结构的支撑稳定性。
再者,由于套管的支撑稳定性变差,如果直接向作业管1内冲注解堵液也不利于套管的支撑稳定性。
因此,对与作业管1相邻的套管具有渗漏点的非完整性问题井,在进行解堵作业时,就需要保证套管的支撑稳定性。本实施例提供的解堵方法在保证第一环空31、第二环空32和第三环空33的环空液压力值均在各自压力值的保护范围内后,再向作业管1内放置第二连续油管61,第二连续油管61位于作业管1内的一端在封隔器8的下方且位于缩径7的上方,第二连续油管61的另一端与解堵液泵送装置相连。
通过第二连续油管61向作业管1泵送第三惰性液体62,使第二连续油管61和作业管1内均充满第三惰性液体62,第二连续油管61和作业管1充满第三惰性液体62后,向第二连续油管61冲注预定量的第三酸液63,然后重新冲注第三惰性液体62,这样第三酸液63就能被第三惰性液体62推送至进料段11,作业管1内多余的第三惰性液体62被推送至作业管1外或者被推送至地层中;待第三酸液63完全排出第二连续管后,将第二连续管撤出作业管1,撤出作业管1的同时要注意补充第三惰性液体62。
由于第一环空31内环空液的压力值大于作业管1内第三惰性液体62的压力值,第三惰性液体62和第三酸液63不会泄漏至第一环空31内,防止第三酸液63腐蚀套管,保证第三酸液63能充分与堵塞物反应。
第三酸液63可为盐酸与氢氟酸的混合液,盐酸与氢氟酸的浓度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选择,本实施例中,盐酸浓度为8%-10%,氢氟酸的浓度为0.5%-2%;第三惰性液体62为有机盐溶液,有机盐溶液的密度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选择,本实施例中采用密度1.4g/cm3的有机盐溶液。
如上的酸化解堵方法,其中,反应预设时间为0.5小时至2小时。解堵作业达到预设时间,排空作业管1内的溶液,可向作业管1内重新冲注测试液检测作业管1的堵塞程度,直至测堵设备不报警。
本说明书中各实施例或实施方式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相互参见即可。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方式”、“一些实施方式”、“示意性实施方式”、“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实施方式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方式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1)

1.一种酸化解堵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确定发生渗漏的套管;
根据所述确定发生渗漏的套管,确定与作业管连通的环空;
控制每个连通环空的环空液的实时压力,使每个连通环空的环空液均处于各自设定的压力范围内;
向所述作业管的进料段内泵注解堵液,使得所述解堵液的压力值小于所述连通环空内环空液的压力值;
关闭井筒与所述作业管,使所述解堵液与堵塞物反应预设时间;
返排解堵后的溶液。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酸化解堵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确定发生渗漏的套管的步骤前,所述酸化解堵方法还包括:
通过测堵设备向所述作业管内注入测试液,判断所述作业管的堵塞程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酸化解堵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测堵设备向所述作业管内注入测试液,判断所述作业管的堵塞程度的步骤包括:
若所述测堵设备发出第一报警信号,则判定所述作业管的堵塞程度为严重堵塞;
若所述测堵设备发出第二报警信号,则判定所述作业管的堵塞程度为一般堵塞;
若所述测堵设备发出通过信号,则判定为所述作业管不堵塞。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酸化解堵方法,其特征在于,当判定所述作业管的堵塞程度为严重堵塞,在确定发生渗漏的套管的步骤前,所述酸化解堵方法还包括:
疏通所述作业管的输送段。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酸化解堵方法,其特征在于,套管组至少包括第一套管,所述第一套管与作业管之间的环空为第一环空,与所述第一套管相邻的外侧环空为第二环空;
确定发生渗漏的套管的步骤包括:所述第一套管无渗漏;
根据所述确定发生渗漏的套管,确定与作业管连通的环空的步骤包括:所述第一环空与所述作业管连通,所述第二环空与所述作业管不连通;
控制每个连通环空的环空液的实时压力,使每个连通环空的环空液均处于各自设定的压力范围内的步骤包括:监测所述第一环空的环空液压力值,实时向所述第一环空内补注环空液,使所述第一环空的环空液压力值处于设定的范围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酸化解堵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一套管无渗漏时,向所述作业管的进料段内泵注解堵液,使得所述解堵液的压力值小于所述连通环空内环空液的压力值的步骤包括:
向所述作业管内依次注入第一惰性液体和第一酸液,并连续注入顶替液,通过连续注入的所述顶替液将所述第一酸液推送至封隔器的下方,使得第一酸液充满进料段。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酸化解堵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一套管无渗漏时,向所述作业管的进料段内泵注解堵液,使得所述解堵液的压力值小于所述连通环空内环空液的压力值的步骤包括:
取第一连续油管,将所述第一连续油管的一端插设于所述作业管内并置于所述封隔器的下方,将所述第一连续油管的另一端与解堵液泵送装置相连;
向所述第一连续油管内注入第二惰性液体,使得第二惰性液体充满所述第一连续油管和所述作业管;
向所述第一连续油管内注入第二酸液,并连续注入所述第二惰性液体,通过连续注入的所述第二惰性液体,将所述第二酸液推送至所述封隔器的下方并充满所述进料段。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酸化解堵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管组至少包括第二套管,所述第二套管与作业管之间的环空为第一环空,与所述第二套管相邻的外侧环空为第二环空;
确定发生渗漏的套管的步骤包括:至少所述第二套管出现渗漏;
根据所述确定发生渗漏的套管,确定与作业管连通的环空的步骤包括:至少所述第一环空、所述第二环空均与所述作业管连通;
控制每个连通环空的环空液的实时压力,使每个连通环空的环空液均处于各自设定的压力范围内的步骤包括:至少监测所述第一环空、所述第二环空的环空液压力值,实时向所述第一环空、所述第二环空内补注环空液,使所述第一环空、所述第二环空的环空液压力值均处于设定的范围内。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酸化解堵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管组包括第二套管、第三套管和第四套管,所述第二套管与作业管之间的环空为第一环空,所述第二套管与所述第三套管之间的环空为第二环空,所述第三套管与所述第四套管之间的环空为第三环空,所述第四套管与地层之间的环空为第四环空;
确定发生渗漏的套管的步骤包括:所述第二套管和所述第三套管均出现渗漏,所述第四套管无渗漏;
根据所述确定发生渗漏的套管,确定与作业管连通的环空的步骤包括:所述第一环空、所述第二环空和所述第三环空均与所述作业管连通,所述第四环空与所述作业管不连通;
控制每个连通环空的环空液的实时压力,使每个连通环空的环空液均处于各自设定的压力范围内的步骤包括:监测所述第一环空、所述第二环空和所述第三环空的环空液压力值,实时向所述第一环空、所述第二环空和所述第三环空内补注环空液,使所述第一环空、所述第二环空和所述第三环空的环空液压力值均处于设定的范围内。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酸化解堵方法,其特征在于,当至少所述第二套管出现渗漏时,向所述作业管的进料段内泵注解堵液,使得所述解堵液的压力值小于所述连通环空内环空液的压力值的步骤包括:
取第二连续油管,将所述第二连续油管的一端插设于所述作业管内并置于所述封隔器的下方,将所述第二连续油管的另一端与解堵液泵送装置相连;
向所述第二连续油管内注入第三惰性液体,使得第三惰性液体充满所述第二连续油管和所述作业管;
向所述第二连续油管内注入第三酸液,并连续注入所述第三惰性液体,通过连续注入的所述第三惰性液体,将所述第三酸液推送至所述封隔器的下方并充满所述进料段。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酸化解堵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预设时间为0.5小时至2小时。
CN201910095994.2A 2019-01-31 2019-01-31 酸化解堵方法 Pending CN11150259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095994.2A CN111502598A (zh) 2019-01-31 2019-01-31 酸化解堵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095994.2A CN111502598A (zh) 2019-01-31 2019-01-31 酸化解堵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502598A true CN111502598A (zh) 2020-08-07

Family

ID=718724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095994.2A Pending CN111502598A (zh) 2019-01-31 2019-01-31 酸化解堵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502598A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573235A (zh) * 2013-11-01 2014-02-12 中国石油集团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 注水井用不动管柱酸化降压增注工艺方法
CN103696720A (zh) * 2013-12-26 2014-04-02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 一种复合解堵方法
CN103740353A (zh) * 2013-12-16 2014-04-23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复合解堵剂及致密砂岩油藏压裂投产水平井复合解堵方法
CN105505360A (zh) * 2015-12-28 2016-04-20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氟硼酸解堵剂及酸化解堵方法
CN106967402A (zh) * 2017-03-16 2017-07-21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适用于深层火山岩气藏的酸化解堵剂及其施工方法
US20170210978A1 (en) * 2014-09-30 2017-07-27 Halliburton Energy Services, Inc. Solid acids for acidizing subterranean formations
CN109083621A (zh) * 2018-07-28 2018-12-25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水平井连续油管复合解堵方法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573235A (zh) * 2013-11-01 2014-02-12 中国石油集团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 注水井用不动管柱酸化降压增注工艺方法
CN103740353A (zh) * 2013-12-16 2014-04-23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复合解堵剂及致密砂岩油藏压裂投产水平井复合解堵方法
CN103696720A (zh) * 2013-12-26 2014-04-02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 一种复合解堵方法
US20170210978A1 (en) * 2014-09-30 2017-07-27 Halliburton Energy Services, Inc. Solid acids for acidizing subterranean formations
CN105505360A (zh) * 2015-12-28 2016-04-20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氟硼酸解堵剂及酸化解堵方法
CN106967402A (zh) * 2017-03-16 2017-07-21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适用于深层火山岩气藏的酸化解堵剂及其施工方法
CN109083621A (zh) * 2018-07-28 2018-12-25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水平井连续油管复合解堵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周杰等: "某井A环空压力下降原因分析", 《理化检验(物理分册)》 *
周鹏遥等: "连续油管在塔里木油田迪那超高压气井修井作业实践", 《内蒙古石油化工》 *
张成林: "苏里格南部区块增产解堵工艺分析", 《石化技术》 *
张智等: "高温含CO2气井的井筒完整性设计", 《天然气工业》 *
曹立虎等: "高压注入工况下井完整性评价与应用", 《石油管材与仪器》 *
罗伟等: "元坝气田井筒堵塞物清除技术", 《石油钻探技术》 *
苏月琦等: "低渗砂岩气田井周解堵技术研究及应用", 《断块油气田》 *
陈德飞等: "高温高压含硫井气举采油注水一体化管柱研究", 《石油机械》 *
雷平友等: "鄂尔多斯盆地低渗透砂岩油藏酸化解堵技术的探究", 《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 *
魏军会: "塔里木盆地迪那2气田井筒解堵液研究及其应用", 《天然气勘探与开发》 *
黄春等: "《孤东油田化学驱油技术》", 31 March 2012, 石油大学出版社 *
黎强等: "酸化解堵技术在特低渗透油藏的应用", 《化学工程与装备》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AU2008275494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monitoring physical condition of production well equipment and controlling well production
CN109844257B (zh) 使用改进的衬管回接的井控制
CN110284865B (zh) 致密油水平井重复压裂与能量补充一次完成工艺方法
US10995906B1 (en) Underground hydrogen storage vessel
CN111502599B (zh) 酸化解堵方法
US7044227B2 (en) Subsea well injection and monitoring system
CN111502598A (zh) 酸化解堵方法
CN112177570B (zh) 一种砾石充填防砂井挤压充填形态模拟实验装置和方法
CN110043218A (zh) 砾石充填方法
CN107218010B (zh) 破损钻孔套管堵水桥塞及双桥塞式堵水方法
CN107869327B (zh) 一种不动管柱的煤层气井带压洗井方法
WO2006023307A1 (en) Rat hole bypass for gravel packing assembly
CN210738530U (zh) 充填工具及完井管柱
JP4628412B2 (ja) 井戸の洗浄方法および洗浄装置
RU2647133C1 (ru) Технологический комплекс для стимуляции нефтеотдачи пластов скважин
CN112392438A (zh) 一种可洗井加药的闭式采油管柱结构
US20190211657A1 (en) Side pocket mandrel for gas lift and chemical injection operations
CN112177571A (zh) 一种储层亏空防砂井砾石充填程度模拟实验装置和方法
CN220979574U (zh) 一种盐穴储气库盐穴脖颈堵塞疏通装置及盐穴储气库
CN111648740B (zh) 油管堵漏方法
CN111021982B (zh) 固井方法及固井装置
CN218581591U (zh) 一种笼统注聚井管柱
US11248439B2 (en) Plugs and related methods of performing completion operations in oil and gas applications
US11952876B2 (en) Wellbore fluid diversion
CN216240489U (zh) 一种泵封一体堵水管柱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0807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