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501821A - 一种水利工程施工用的挡土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水利工程施工用的挡土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501821A
CN111501821A CN202010230334.3A CN202010230334A CN111501821A CN 111501821 A CN111501821 A CN 111501821A CN 202010230334 A CN202010230334 A CN 202010230334A CN 111501821 A CN111501821 A CN 11150182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body
fixedly connected
side wall
block
assembl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230334.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501821B (zh
Inventor
苏建国
王纪敏
魏成亮
徐广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izhou Longxiang Construc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苏建国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苏建国 filed Critical 苏建国
Priority to CN202010230334.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501821B/zh
Publication of CN11150182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50182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50182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50182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DFOUNDATIONS; EXCAVATIONS; EMBANKMENTS; UNDERGROUND OR UNDERWATER STRUCTURES
    • E02D29/00Independent underground or underwater structures; Retaining walls
    • E02D29/02Retaining or protecting wal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neral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Mining & Mineral Resources (AREA)
  • Paleontology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Pit Excavations, Shoring, Fill Or Stabilisation Of Slop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利工程施工用的挡土装置,包括:第一底座组件,所述第一底座组件包括第一壳体、锥形块体、第一固定块、第二固定块和第一转轴,所述锥形块体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壳体的内侧壁底部,所述第一固定块、所述第二固定块和所述第一转轴的数量均为两个;本发明利用不同的组件搭配,使得本装置易于拼接和拆分,使得本装置便于携带,通过阻挡组件和第一底座组件铰接的设置,使得本装置可以调节不同的坡度,便于不同情况的使用,支撑结构可以调节长度,配合坡度的使用,同时,阻挡组件可以叠加使用,加大使用面积,从而可以适用土堆面积不同的现实情况,并且可以将松土进行压缩,防止装置在拆除后出现坍塌现象。

Description

一种水利工程施工用的挡土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利工程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水利工程施工用的挡土装置。
背景技术
水利工程是用于控制和调配自然界的地表水和地下水,达到除害兴利目的而修建的工程。也称为水工程。水是人类生产和生活必不可少的宝贵资源,但其自然存在的状态并不完全符合人类的需要。只有修建水利工程,才能控制水流,防止洪涝灾害,并进行水量的调节和分配,以满足人民生活和生产对水资源的需要。水利工程需要修建坝、堤、溢洪道、水闸、进水口、渠道、渡漕、筏道、鱼道等不同类型的水工建筑物,以实现其目标;
现有的挡土装置在使用时存在着一定的问题,由于挡土装置需要较大的稳定性才能将土挡住,但使用后移动收放较为困难,不仅需要较大的工作难度,同时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时间,同时,由于土质疏松,在挡土装置撤离后,容易出现坍塌现象,耽搁了工作的正常进展,增加了工作难度,带来了经济损失的问题,中国实用新型CN201821010774.2公开了一种水利工程施工用的挡土装置,该装置主要通过制作混凝土成品来挡土使用,但是制作混凝土存在时间长,尺寸坡度和实际容易出现偏差的情况,且无法对于松土进行处理,使得实际效果并不理想,中国实用新型CN201920444218.4公开了一种水利工程施工用的挡土装置,其重点解决基座稳定问题,但是对于调节挡土角度不够灵活,无法适应不同坡度的挡土,为此,提出一种水利工程施工用的挡土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利工程施工用的挡土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水利工程施工用的挡土装置,包括:第一底座组件,所述第一底座组件包括第一壳体、锥形块体、第一固定块、第二固定块和第一转轴,所述锥形块体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壳体的内侧壁底部,所述第一固定块、所述第二固定块和所述第一转轴的数量均为两个,两个所述第一固定块和两个所述第二固定块均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壳体的上表面,所述第一转轴安装于所述第一固定块的内侧壁;
阻挡组件,所述阻挡组件安装于所述第一底座组件的上方,所述阻挡组件包括第三板体、第一管体、第二管体、第五固定块、第三转轴、螺纹杆、轴承、第五板体、第二弹簧、第六板体和转轮,所述第二管体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三板体顶部,所述第一管体、所述第五固定块和所述第三转轴的数量均为两个,两个所述第一管体对称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三板体的顶部,两个所述第五固定块对称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三板体的下表面,所述第三转轴安装于所述第五固定块的内侧壁,所述螺纹杆的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转轮的一侧,所述螺纹杆远离所述转轮的一端贯穿所述第三板体的外侧壁,所述轴承的一侧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五板体的一侧,所述轴承的内圈固定连接于所述螺纹杆的外侧壁,所述第五板体远离所述轴承的一侧均匀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二弹簧的一端,所述第二弹簧的另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第六板体的一侧;
支撑组件,所述支撑组件安装于所述第一底座组件的上方和所述阻挡组件的下方之间,所述支撑组件包括套筒、第一杆体、第二壳体、第一弹簧、第四板体、柱体和第四固定块;
连接组件,所述连接组件包括第三管体、第二杆体和固定螺栓。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套筒的外侧壁均匀开设有第三通孔,所述第二壳体的外侧壁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杆体的内侧壁,所述第一弹簧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二壳体的内侧壁,所述第一弹簧远离所述第二壳体的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第四板体的一侧,所述第四板体远离所述第一弹簧的一侧固定连接于所述柱体的一端,所述柱体远离所述第四板体的一端贯穿所述第一杆体的内侧壁,所述柱体远离所述第四板体的一端插入相邻的所述第三通孔的内部,所述第四固定块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第四固定块对称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杆体的外侧壁。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第二杆体和所述固定螺栓的数量均为两个,两个所述第二杆体的外侧壁均滑动连接于所述第三管体的内侧壁,两个固定螺栓均螺纹连接于所述第三管体的外侧壁。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所述锥形块体的一侧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二固定块的一侧开设有第二通孔。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第一壳体远离所述锥形块体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板体,所述第一板体的上表面设有两个第一锥体,两个所述第一锥体的底端均贯穿所述第一板体的上表面。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所述阻挡组件的上方通过连接组件铰接有所述阻挡组件、两个所述支撑组件和两个第二底座组件,所述第二底座组件安装于所述支撑组件的底部,第二底座组件包括第二板体、第二锥体、第三固定块和第二转轴,所述第三固定块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二板体的上表面,所述第二转轴安装于所述第三固定块的内侧壁,所述第二锥体的数量为四个,四个所述第二锥体的底端均贯穿所述第二板体的上表面。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利用不同的组件搭配,使得本装置易于拼接和拆分,使得本装置便于携带,通过阻挡组件和第一底座组件铰接的设置,使得本装置可以调节不同的坡度,便于不同情况的使用,支撑结构可以调节长度,配合坡度的使用,同时,阻挡组件可以叠加使用,加大使用面积,从而可以适用土堆面积不同的现实情况,并且可以将松土进行压缩,防止装置在拆除后出现坍塌现象。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图1中A区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阻挡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阻挡组件的后视图;
图5为本发明的连接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的阻挡组件的剖面图。
图中:1、第一通孔;2、第二通孔;3、第一板体;4、第一锥体;5、第三通孔;100、第一底座组件;101、第一壳体;102、锥形块体;103、第一固定块;104、第二固定块;105、第一转轴;200、第二底座组件;201、第二板体;202、第二锥体;203、第三固定块;204、第二转轴;300、支撑组件;301、套筒;302、第一杆体;303、第二壳体;304、第一弹簧;305、第四板体;306、柱体;307、第四固定块;400、阻挡组件;401、第三板体;402、第一管体;403、第二管体;404、第五固定块;405、第三转轴;406、螺纹杆;407、轴承;408、第五板体;409、第二弹簧;410、第六板体;411、转轮;500、连接组件;501、第三管体;502、第二杆体;503、固定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
请参阅图1-6,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水利工程施工用的挡土装置,包括:第一底座组件100,第一底座组件100包括第一壳体101、锥形块体102、第一固定块103、第二固定块104和第一转轴105,锥形块体102固定连接于第一壳体101的内侧壁底部,第一固定块103、第二固定块104和第一转轴105的数量均为两个,两个第一固定块103和两个第二固定块104均固定连接于第一壳体101的上表面,第一转轴105安装于第一固定块103的内侧壁;
阻挡组件400,阻挡组件400安装于第一底座组件100的上方,阻挡组件400包括第三板体401、第一管体402、第二管体403、第五固定块404、第三转轴405、螺纹杆406、轴承407、第五板体408、第二弹簧409、第六板体410和转轮411,第二管体403固定连接于第三板体401顶部,第一管体402、第五固定块404和第三转轴405的数量均为两个,两个第一管体402对称固定连接于第三板体401的顶部,两个第五固定块404对称固定连接于第三板体401的下表面,第三转轴405安装于第五固定块404的内侧壁,螺纹杆406的一端固定连接于转轮411的一侧,螺纹杆406远离转轮411的一端贯穿第三板体401的外侧壁,轴承407的一侧固定连接于第五板体408的一侧,轴承407的内圈固定连接于螺纹杆406的外侧壁,第五板体408远离轴承407的一侧均匀固定连接于第二弹簧409的一端,第二弹簧409的另一端固定连接于第六板体410的一侧;
支撑组件300,支撑组件300安装于第一底座组件100的上方和阻挡组件400的下方之间,支撑组件300包括套筒301、第一杆体302、第二壳体303、第一弹簧304、第四板体305、柱体306和第四固定块307;
连接组件500,连接组件500包括第三管体501、第二杆体502和固定螺栓503。
本实施例中,具体的:套筒301的外侧壁均匀开设有第三通孔5,第二壳体303的外侧壁固定连接于第一杆体302的内侧壁,第一弹簧304固定连接于第二壳体303的内侧壁,第一弹簧304远离第二壳体303的一端固定连接于第四板体305的一侧,第四板体305远离第一弹簧304的一侧固定连接于柱体306的一端,柱体306远离第四板体305的一端贯穿第一杆体302的内侧壁,柱体306远离第四板体305的一端插入相邻的第三通孔5的内部,第四固定块307的数量为两个,两个第四固定块307对称固定连接于第一杆体302的外侧壁;通过第二壳体303的设置,可以对于第一弹簧304起到固定和限位的作用,第一弹簧304的设置,可以对于第四板体305起到固定和支撑的作用,第四板体305的设置,可以对于柱体306起到固定和支撑的作用,将柱体306按下,使得柱体306进入套筒301的内部,此时,可以将第一杆体302从套筒301的内侧壁滑出,当柱体306到达相邻的第三通孔5时,柱体306会因为第一弹簧304的反推力进入第三通孔5的内部,从而使得套筒301和第一杆体302之间固定,第四板体305的设置,可以防止柱体306因为第一弹簧304的弹力完全弹出第一杆体302的内部,第四固定块307的设置,可以防止第一杆体302完全滑出套筒301的内部。
本实施例中,具体的:第二杆体502和固定螺栓503的数量均为两个,两个第二杆体502的外侧壁均滑动连接于第三管体501的内侧壁,两个固定螺栓503均螺纹连接于第三管体501的外侧壁;将第二杆体502插入第二通孔2和第二管体403的内部,可以使得第三板体401与第一壳体101互相铰接连接,将阻挡组件400叠加在阻挡组件400的上方时,将第二杆体502插入第一管体402和第二管体403的内部,可以使得两个阻挡组件400铰接叠加,同时,通过连接组件500可以使得左右相邻的第一底座组件100和阻挡组件400连接起来,增大挡土面积。
本实施例中,具体的:锥形块体102的一侧开设有第一通孔1,第二固定块104的一侧开设有第二通孔2;第一通孔1和第一锥体4的设置,便于第一底座组件100通过连接组件500与其他组件连接。
本实施例中,具体的:第一壳体101远离锥形块体10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板体3,第一板体3的上表面设有两个第一锥体4,两个第一锥体4的底端均贯穿第一板体3的上表面;通过第一板体3和第一锥体4的设置,可以使得第一底座组件100更加稳固。
本实施例中,具体的:阻挡组件400的上方通过连接组件500铰接有阻挡组件400、两个支撑组件300和两个第二底座组件200,第二底座组件200安装于支撑组件300的底部,第二底座组件200包括第二板体201、第二锥体202、第三固定块203和第二转轴204,第三固定块203固定连接于第二板体201的上表面,第二转轴204安装于第三固定块203的内侧壁,第二锥体202的数量为四个,四个第二锥体202的底端均贯穿第二板体201的上表面;当向上增加挡土面积时,可以通过连接组件500向上叠加阻挡组件400,然后通过两个支撑组件300加以支撑,当添加阻挡组件400时,对应的支撑组件300需要第二底座组件200来稳定底部,第二锥体202的设置,可以使得第二板体201与地面稳固连接。
工作原理或者结构原理,使用时,将第二杆体502插入第二通孔2和第二管体403的内部,可以使得第三板体401与第一壳体101互相铰接连接,将阻挡组件400叠加在阻挡组件400的上方时,将第二杆体502插入第一管体402和第二管体403的内部,可以使得两个阻挡组件400铰接叠加,同时,通过连接组件500可以使得左右相邻的第一底座组件100和阻挡组件400连接起来,增大挡土面积,将柱体306按下,使得柱体306进入套筒301的内部,此时,可以将第一杆体302从套筒301的内侧壁滑出,当柱体306到达相邻的第三通孔5时,柱体306会因为第一弹簧304的反推力进入第三通孔5的内部,从而使得套筒301和第一杆体302之间固定,第四板体305的设置,可以防止柱体306因为第一弹簧304的弹力完全弹出第一杆体302的内部,第四固定块307的设置,可以防止第一杆体302完全滑出套筒301的内部,从而可以使得支撑组件300可以根据阻挡组件400和第一底座组件100之间的角度来调节匹配的长度,当添加阻挡组件400时,对应的支撑组件300需要第二底座组件200来稳定底部,第二锥体202的设置,可以使得第二板体201与地面稳固连接,在使用本装置挡土时,可以对着土坡的角度调节适应的角度,当土进入第一壳体101的内部时,由于锥形块体102的设置,使得土在施力时,朝着第一壳体101的右下方施力,从而使得第一底座组件100可以更加稳固,旋转转轮411,使得螺纹杆406可以推动第五板体408向第二弹簧409施压,从而使得第二弹簧409可以挤压第六板体410,从而使得第六板体410可以对土施加压力,从而使得土质紧密,当拆除本装置后,可以使得土质固话,防止土坡坍塌。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6)

1.一种水利工程施工用的挡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底座组件(100),所述第一底座组件(100)包括第一壳体(101)、锥形块体(102)、第一固定块(103)、第二固定块(104)和第一转轴(105),所述锥形块体(102)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壳体(101)的内侧壁底部,所述第一固定块(103)、所述第二固定块(104)和所述第一转轴(105)的数量均为两个,两个所述第一固定块(103)和两个所述第二固定块(104)均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壳体(101)的上表面,所述第一转轴(105)安装于所述第一固定块(103)的内侧壁;
阻挡组件(400),所述阻挡组件(400)安装于所述第一底座组件(100)的上方,所述阻挡组件(400)包括第三板体(401)、第一管体(402)、第二管体(403)、第五固定块(404)、第三转轴(405)、螺纹杆(406)、轴承(407)、第五板体(408)、第二弹簧(409)、第六板体(410)和转轮(411),所述第二管体(403)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三板体(401)顶部,所述第一管体(402)、所述第五固定块(404)和所述第三转轴(405)的数量均为两个,两个所述第一管体(402)对称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三板体(401)的顶部,两个所述第五固定块(404)对称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三板体(401)的下表面,所述第三转轴(405)安装于所述第五固定块(404)的内侧壁,所述螺纹杆(406)的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转轮(411)的一侧,所述螺纹杆(406)远离所述转轮(411)的一端贯穿所述第三板体(401)的外侧壁,所述轴承(407)的一侧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五板体(408)的一侧,所述轴承(407)的内圈固定连接于所述螺纹杆(406)的外侧壁,所述第五板体(408)远离所述轴承(407)的一侧均匀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二弹簧(409)的一端,所述第二弹簧(409)的另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第六板体(410)的一侧;
支撑组件(300),所述支撑组件(300)安装于所述第一底座组件(100)的上方和所述阻挡组件(400)的下方之间,所述支撑组件(300)包括套筒(301)、第一杆体(302)、第二壳体(303)、第一弹簧(304)、第四板体(305)、柱体(306)和第四固定块(307);
连接组件(500),所述连接组件(500)包括第三管体(501)、第二杆体(502)和固定螺栓(50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利工程施工用的挡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301)的外侧壁均匀开设有第三通孔(5),所述第二壳体(303)的外侧壁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杆体(302)的内侧壁,所述第一弹簧(304)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二壳体(303)的内侧壁,所述第一弹簧(304)远离所述第二壳体(303)的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第四板体(305)的一侧,所述第四板体(305)远离所述第一弹簧(304)的一侧固定连接于所述柱体(306)的一端,所述柱体(306)远离所述第四板体(305)的一端贯穿所述第一杆体(302)的内侧壁,所述柱体(306)远离所述第四板体(305)的一端插入相邻的所述第三通孔(5)的内部,所述第四固定块(307)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第四固定块(307)对称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杆体(302)的外侧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利工程施工用的挡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杆体(502)和所述固定螺栓(503)的数量均为两个,两个所述第二杆体(502)的外侧壁均滑动连接于所述第三管体(501)的内侧壁,两个固定螺栓(503)均螺纹连接于所述第三管体(501)的外侧壁。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利工程施工用的挡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锥形块体(102)的一侧开设有第一通孔(1),所述第二固定块(104)的一侧开设有第二通孔(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利工程施工用的挡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101)远离所述锥形块体(10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板体(3),所述第一板体(3)的上表面设有两个第一锥体(4),两个所述第一锥体(4)的底端均贯穿所述第一板体(3)的上表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利工程施工用的挡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阻挡组件(400)的上方通过连接组件(500)铰接有所述阻挡组件(400)、两个所述支撑组件(300)和两个第二底座组件(200),所述第二底座组件(200)安装于所述支撑组件(300)的底部,第二底座组件(200)包括第二板体(201)、第二锥体(202)、第三固定块(203)和第二转轴(204),所述第三固定块(203)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二板体(201)的上表面,所述第二转轴(204)安装于所述第三固定块(203)的内侧壁,所述第二锥体(202)的数量为四个,四个所述第二锥体(202)的底端均贯穿所述第二板体(201)的上表面。
CN202010230334.3A 2020-03-27 2020-03-27 一种水利工程施工用的挡土装置 Active CN11150182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230334.3A CN111501821B (zh) 2020-03-27 2020-03-27 一种水利工程施工用的挡土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230334.3A CN111501821B (zh) 2020-03-27 2020-03-27 一种水利工程施工用的挡土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501821A true CN111501821A (zh) 2020-08-07
CN111501821B CN111501821B (zh) 2021-11-26

Family

ID=718671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230334.3A Active CN111501821B (zh) 2020-03-27 2020-03-27 一种水利工程施工用的挡土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501821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263182A (zh) * 2020-09-16 2022-04-01 深圳市能亿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基坑支撑体系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9422467U1 (de) * 1993-07-31 2003-07-03 Rothfuss Thomas Einrichtung zum Erstellen vorzugsweise begrünbarer Böschungen
JP2005068662A (ja) * 2003-08-27 2005-03-17 Kic:Kk 補強メッシュ体を利用した木製緑化土留擁壁
CN103857845A (zh) * 2011-10-07 2014-06-11 日立建机株式会社 工程机械的排土装置
CN104805863A (zh) * 2015-04-24 2015-07-29 东北大学 一种新型组合装配式边坡挡土墙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208251145U (zh) * 2018-01-30 2018-12-18 东华理工大学 一种土木建筑用挡土墙结构
CN208563368U (zh) * 2018-06-28 2019-03-01 朱子鹏 一种水利工程施工用的挡土装置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9422467U1 (de) * 1993-07-31 2003-07-03 Rothfuss Thomas Einrichtung zum Erstellen vorzugsweise begrünbarer Böschungen
JP2005068662A (ja) * 2003-08-27 2005-03-17 Kic:Kk 補強メッシュ体を利用した木製緑化土留擁壁
CN103857845A (zh) * 2011-10-07 2014-06-11 日立建机株式会社 工程机械的排土装置
CN104805863A (zh) * 2015-04-24 2015-07-29 东北大学 一种新型组合装配式边坡挡土墙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208251145U (zh) * 2018-01-30 2018-12-18 东华理工大学 一种土木建筑用挡土墙结构
CN208563368U (zh) * 2018-06-28 2019-03-01 朱子鹏 一种水利工程施工用的挡土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263182A (zh) * 2020-09-16 2022-04-01 深圳市能亿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基坑支撑体系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501821B (zh) 2021-11-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501821B (zh) 一种水利工程施工用的挡土装置
CN211873017U (zh) 一种市政水利工程用基坑支护结构
CN112681341A (zh) 一种建筑施工深基坑防坍塌结构
CN206887949U (zh) 一种装配式可调压扩体锚杆结构
CN214883434U (zh) 一种水利工程施工用支护架
CN218757451U (zh) 一种可拼接变径刚性护筒挤密桩
CN213508535U (zh) 一种加固型土木工程桩基施工结构
CN111576925A (zh) 一种快捷式建筑钢支撑架及其实施方法
CN218027706U (zh) 一种可拆卸的坡道支护装置
CN217866017U (zh) 一种全接液蜂窝式内浮盘
CN220266432U (zh) 一种水利工程边坡加固装置
CN106638481B (zh) 高强度、高密封性液压水坝
CN218989896U (zh) 一种桥梁施工用临时支墩
CN219527616U (zh) 一种水利工程基桩
CN212716100U (zh) 一种土木工程减震装置
CN216865195U (zh) 一种用于防渗墙灌注槽的折叠式支撑装置
CN217267255U (zh) 一种水利水电工程生态护坡保护支撑结构
CN215829400U (zh) 一种适用于市政建筑基坑施工的钢板桩
CN109488040A (zh) 一种建筑修复用加固装置
CN220621174U (zh) 一种下出口简易切顶密集支架
CN216075085U (zh) 一种用于公路桥梁桩基的加固装置
CN213682144U (zh) 一种成孔侧壁加固装置
CN217652340U (zh) 构造柱可拆卸定型化金属簸箕口模板
CN116733031B (zh) 一种通信铁塔用加固型锚栓结构
CN214993923U (zh) 一种预应力锚索及空心管桩的基坑围护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1111

Address after: No. 819-1, building B, Dianshang Kechuang Park, Gui'an comprehensive free trade zone, Gui'an new area, Guizhou 550000

Applicant after: Guizhou Longxiang Construction Co., Ltd

Address before: 252000 Water Supply Bureau of Liaocheng Yellow River Bureau, No. 59, Changrun Road, Dongchangfu District, Liaocheng City, Shandong Province

Applicant before: Su Jianguo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