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498000A - 一种联动刹车组件和摩托车 - Google Patents

一种联动刹车组件和摩托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498000A
CN111498000A CN202010545618.1A CN202010545618A CN111498000A CN 111498000 A CN111498000 A CN 111498000A CN 202010545618 A CN202010545618 A CN 202010545618A CN 111498000 A CN111498000 A CN 11149800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andle
output part
brake assembly
transmission block
relati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545618.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498000B (zh
Inventor
苗壮
龙召全
周杨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bei Hangt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bei Hangt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bei Hangt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bei Hangt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545618.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498000B/zh
Publication of CN11149800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49800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49800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49800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LBRAK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YCLES
    • B62L3/00Brake-actuating mechanisms; Arrangements thereof
    • B62L3/02Brake-actuating mechanisms; Arrangements thereof for control by a hand lever
    • B62L3/026Brake-actuating mechanisms; Arrangements thereof for control by a hand lever actuation by a turning handle or handleba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Mechanical Control Devices (AREA)
  • Transmission Of Braking Force In Braking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摩托车制动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联动刹车组件和摩托车。一种联动刹车组件,联动刹车组件包括手柄、把座、第一输出部及第二输出部。手柄与把座可转动地连接;第一输出部及第二输出部均与把座活动连接,且第一输出部及第二输出部均与手柄传动连接。手柄用于在外力的作用下相对于把座转动的角度在预设角度范围内时,手柄驱动第一输出部及第二输出部相对于把座同时运动;以及用于在外力的作用下相对于把座转动的角度在预设角度范围外时,手柄仅驱动第一输出部相对于把座运动。该联动刹车组件能够简化摩托车的制动系统,以降低摩托车的制动系统的成本。

Description

一种联动刹车组件和摩托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摩托车制动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联动刹车组件和摩托车。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摩托车大多安装有CBS(Combination Braking System联动刹车系统)制动系统,以通过CBS制动系统合理的分配前、后轮的制动力,以使得前、后轮都能获得恰当而有效的刹车力,以使得摩托车能够在最短距离内减速停车。
但现有的CBS制动系统存在结构复杂,成本较高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包括,提供了一种联动刹车组件和摩托车,其能够简化摩托车的制动系统,以降低摩托车的制动系统的成本。
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这样实现: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联动刹车组件,联动刹车组件包括手柄、把座、第一输出部及第二输出部;
手柄与把座可转动地连接;第一输出部及第二输出部均与把座活动连接,且第一输出部及第二输出部均与手柄传动连接;
手柄用于在外力的作用下相对于把座转动的角度在预设角度范围内时,手柄驱动第一输出部及第二输出部相对于把座同时运动;以及用于在外力的作用下相对于把座转动的角度在预设角度范围外时,手柄仅驱动第一输出部相对于把座运动。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联动刹车组件还包括传动块;第一输出部与把座可滑动地连接,第二输出部与把座可转动地连接;
传动块传动连接手柄及第一输出部;第一输出部设置有用于与第二输出部配合的滑槽;
手柄用于在外力的作用下相对于把座转动,并通过传动块驱动第一输出部相对于把座沿预设方向移动;
当手柄相对于把座转动的角度在预设角度范围内时,第二输出部与滑槽的侧壁抵接;
当在手柄相对于把座转动的角度在预设角度范围外时,第二输出部与滑槽的底部或第一输出部的外周面抵接。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联动刹车组件还包括传动块;第一输出部与手柄固定连接,第二输出部与把座可转动地连接;
传动块可活动地与把座连接,并传动连接手柄及第二输出部。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把座设置有沿预设方向延伸的活动通道,传动块用于在手柄的驱动作用下沿预设方向相对于活动通道滑动。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联动刹车组件还包括设置在活动通道内的弹性件,弹性件的两端分别与活动通道及传动块的一端抵接;传动块的另一端用于与手柄抵接。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传动块的外周面设置有配合槽,配合槽用于与第二输出部配合;配合槽包括与预设方向平行的第一分段以及与预设方向呈夹角的第二分段;
当手柄在外力的作用下转动,并带动传动块向挤压弹性件的方向运动时,第一分段及第二分段依次与第二输出部配合;且当手柄转动的角度在预设角度范围内时,第二输出部与第二分段配合;当手柄转动的角度在预设角度范围外转动时,第二输出部与第一分段配合。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配合槽还包括与预设方向平行的第三分段;
当手柄在外力的作用下转动,并带动传动块向挤压弹性件的方向运动时,第一分段、第二分段及第三分段依次与第二输出部配合;且当手柄转动的角度在预设角度范围外时,第二输出部与第一分段或第三分段配合。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第二输出部设置有滚轮,滚轮用于与配合槽滚动配合;
活动通道内还设置有轨道,传动块的外周面设置有多个滚动部,多个滚动部与轨道配合。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联动刹车组件还包括连接件,连接件用于传动连接手柄及传动块;
连接件的一端与手柄可转动地连接,连接件的另一端与传动块可转动地连接;
或,手柄设置有安装孔,联动刹车组件还包括可转动地设置在安装孔内的旋转销,连接件的一端与旋转销螺纹连接,连接件的另一端与传动块抵接。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摩托车,摩托车包括前轮刹车系统、后轮刹车系统以及上述的联动刹车组件;
后轮刹车系统与第一输出部传动连接,前轮刹车系统与第二输出部传动连接;
手柄用于在外力的作用下相对于把座转动,并控制前轮刹车系统及后轮刹车系统制动。
本发明实施例的有益效果包括:
该联动刹车组件包括手柄、把座、第一输出部及第二输出部。其中,手柄与把座可转动地连接;第一输出部及第二输出部均与把座活动连接,且第一输出部及第二输出部均与手柄传动连接。并且手柄用于在外力的作用下相对于把座转动的角度在预设角度范围内时,驱动第一输出部及第二输出部相对于把座同时运动;以及用于在外力的作用下相对于把座转动的角度在预设角度范围外时,仅驱动第一输出部相对于把座运动。
由此,使用者通过操作手柄,使得手柄相对于把座运动,便可对第一输出部及第二输出部进行控制,而第一输出部及第二输出部分别用于与摩托车的后轮刹车系统及前轮刹车系统传动连接。进而能够通过操作手柄相对于把座运动,便可对后轮刹车系统及前轮刹车系统进行控制,从而使得前、后轮都能获得恰当而有效的刹车力,以使得摩托车能够在最短距离内减速停车。
另外,由于该联动刹车组件的第一输出部与第二输出部采用的是联动的设置方式,使得手柄的动作能够对第一输出部与第二输出部运动进行控制,进而能够简化联动刹车组件的结构,从而降低联动刹车组件的制作成本,进而降低摩托车的制动系统的制造成本。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中联动刹车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1中联动刹车组件的剖视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1中联动刹车组件的分解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1中手柄未受到外力时的状态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1中手柄受到外力时的第一状态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1中手柄受到外力时的第二状态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1中传动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4中Ⅷ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9为图5中Ⅸ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10为图6中Ⅹ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1中滚动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1中第一种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实施例1中第二种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发明实施例2中联动刹车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5为本发明实施例中联动刹车组件、前轮刹车系统及后轮刹车系统的连接示意图。
图标:200-联动刹车组件;210-手柄;211-安装孔;220-把座;230-第一输出部;240-第二输出部;250-传动块;221-活动通道;260-弹性件;251-配合槽;252-第一分段;253-第二分段;254-第三分段;241-滚轮;242-滚动部;222-轨道;270-衬套;280-连接件;290-旋转销;231-滑槽;310-前轮刹车系统;320-后轮刹车系统。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发明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发明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发明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若出现术语“上”、“下”、“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发明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此外,若出现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发明的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结合。
实施例1
请参考图1图6,图1-图3示出了本实施例中联动刹车组件的结构,图4-图6示出了本实施例中手柄在外力作用下的运动过程;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联动刹车组件200,联动刹车组件200包括手柄210、把座220、第一输出部230及第二输出部240;
手柄210与把座220可转动地连接;第一输出部230及第二输出部240均与把座220活动连接,且第一输出部230及第二输出部240均与手柄210传动连接;
手柄210用于在外力的作用下相对于把座220转动的角度在预设角度范围内时,手柄210驱动第一输出部230及第二输出部240相对于把座220同时运动;以及用于在外力的作用下相对于把座220转动的角度在预设角度范围外时,手柄210仅驱动第一输出部230相对于把座220运动。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当使用者对手柄210施加外力,以使得手柄210相对于把座220转动的过程中,手柄210始终沿同一方向转动,即在操作手柄210使得该联动刹车组件200进行制动的过程中,手柄210的转动方向不变。
在本实施例中,在设置预设角度范围时,预设角度范围包括第一端值及第二端值。其中,第一端值(如图5中夹角A所示)小于第二端值(如图5中夹角B所示),且第一端值大于0°,即预设角度范围为:第一端值≤转动角度≤第二端值。由此,手柄210在外力的作用下相对于把座220转动的过程中,包括转动的角度小于第一端值的第一阶段、转动的角度大于或等于第一端值且小于或等于第二端值的第二阶段、以及转动的角度大于第二端值的第三阶段;而手柄210转动的角度在预设角度范围内时,手柄210驱动第一输出部230及第二输出部240相对于把座220同时运动;而手柄210转动的角度在预设角度范围外时,手柄210仅驱动第一输出部230相对于把座220运动。故当手柄210在外力的作用下处于第一阶段时,手柄210仅驱动第一输出部230相对于把座220运动;当手柄210在外力的作用下处于第二阶段时,手柄210驱动第一输出部230及第二输出部240相对于把座220运动;当手柄210在外力的作用下处于第三阶段时,手柄210仅驱动第一输出部230相对于把座220运动。
而在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中,在设置预设角度范围时,预设角度范围同样包括第一端值及第二端值。其中,第一端值可以为0°,由此,手柄210在外力的作用下相对于把座220转动的过程中,包括转动的角度大于或等于第一端值且小于或等于第二端值的第一阶段、以及转动的角度大于第二端值的第二阶段;而手柄210转动的角度在预设角度范围内时,手柄210驱动第一输出部230及第二输出部240相对于把座220同时运动;而手柄210转动的角度在预设角度范围外时,手柄210仅驱动第一输出部230相对于把座220运动。故当手柄210在外力的作用下处于第一阶段时,手柄210驱动第一输出部230及第二输出部240相对于把座220运动;当手柄210在外力的作用下处于第二阶段时,手柄210仅驱动第一输出部230相对于把座220运动。
请参照图1-图6,该联动刹车组件200的工作原理是:
该联动刹车组件200包括手柄210、把座220、第一输出部230及第二输出部240。其中,手柄210与把座220可转动地连接;第一输出部230及第二输出部240均与把座220活动连接,且第一输出部230及第二输出部240均与手柄210传动连接。并且手柄210用于在外力的作用下相对于把座220转动的角度在预设角度范围内时,驱动第一输出部230及第二输出部240相对于把座220同时运动;以及用于在外力的作用下相对于把座220转动的角度在预设角度范围外时,仅驱动第一输出部230相对于把座220运动。
由此,使用者通过操作手柄210,使得手柄210相对于把座220运动,便可对第一输出部230及第二输出部240进行控制,而第一输出部230及第二输出部240分别用于与摩托车的后轮刹车系统320及前轮刹车系统310传动连接。进而能够通过操作手柄210相对于把座220运动,便可对后轮刹车系统320及前轮刹车系统310进行控制,从而使得前、后轮都能获得恰当而有效的刹车力,以使得摩托车能够在最短距离内减速停车。
另外,由于该联动刹车组件200的第一输出部230与第二输出部240采用的是联动的设置方式,使得手柄210的动作能够对第一输出部230与第二输出部240运动进行控制,进而能够简化联动刹车组件200的结构,从而降低联动刹车组件200的制作成本,进而降低摩托车的制动系统的制造成本。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该联动刹车组件200还包括传动块250;第一输出部230与手柄210固定连接,第二输出部240与把座220可转动地连接;传动块250可活动地与把座220连接,并传动连接手柄210及第二输出部240。
此时,由于第一输出部230与手柄210固定连接,故当手柄210在外力的作用下相对于把座220转动时,便可带动第一输出部230运动,且第一输出部230的相对于把座220的运动形式为相对于把座220的转动。而第二输出部240由于与把座220可转动地连接,且手柄210通过传动块250与第二输出部240连接,故在手柄210在通过传动块250驱动第二输出部240相对于把座220运动时,第二输出部240的运动形式为相对于把座220的转动。
请参照图1-图10,图7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中配合槽的结构,图8-图10分别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分段、第二分段及第三分段的结构;需要说明的是,由上述内容可知,随着手柄210转动角度的变化,手柄210具备同时驱动第一输出部230及第二输出部240转动的转动,以及仅驱动第一输出部230转动的状态。由于第一输出部230与手柄210固定连接,故当手柄210在外力的作用下相对于把座220转动时,便可带动第一输出部230运动,故手柄210在转动任意角度时,均可带动第一输出部230转动,故在此不对第一输出部230的转动赘述。
而在驱动第二输出部240转动时,为使得第二输出部240能够在手柄210不同的转动角度时,具备运动的状态以及静止的状态,故在本实施例中,传动块250的外周面设置有配合槽251,配合槽251用于与第二输出部240配合;且配合槽251包括与预设方向(如图2中箭头H所示方向)平行的第一分段252、与预设方向呈夹角的第二分段253以及与预设方向平行的第三分段254,且沿预设方向,第一分段252、第二分段253及第三分段254连续;当手柄210在外力的作用下转动,并带动传动块250向挤压弹性件260的方向运动时,第一分段252、第二分段253及第三分段254依次与第二输出部240配合;且当手柄210转动的角度在预设角度范围外时,第二输出部240与第一分段252或第三分段254配合。
请参照图4-图10,由上述内容可知,在本实施例中,在设置预设角度范围时,预设角度范围包括第一端值及第二端值。其中,第一端值小于第二端值,且第一端值大于0°,由此,手柄210在外力的作用下相对于把座220转动的过程中,包括转动的角度小于第一端值的第一阶段、转动的角度大于或等于第一端值且小于或等于第二端值的第二阶段、以及转动的角度大于第二端值的第三阶段。即当手柄210在外力的作用下,处于第一阶段时,此时第二输出部240与第一分段252配合;当手柄210在外力的作用下沿同一方向继续转动,并处于第二阶段时,此时第二输出部240与第二分段253配合;当手柄210在外力的作用下沿同一方向继续转动,并处于第三阶段时,此时第二输出部240与第三分段254配合。
请参照图7-图10,在本实施例中,把座220设置有沿预设方向延伸的活动通道221,传动块250用于在手柄210的驱动作用下沿预设方向相对于活动通道221滑动。
在传动块250的运动方向为预设方向时,为使得第二输出部240在与第二分段253配合时,手柄210驱动传动块250的运动能够带动第二输出部240转动;而第二输出部240在与第一分段252和第三分段254配合时,第二输出部240相对于把座220静止,故在设置第二分段253时,第二分段253为与预设方向呈夹角设置的斜面,而第一分段252及第二分段253均为与预设方向平行的面。
其次,在设置传动块250时,传动块250可以为圆柱体或是多面体。当传动块250为圆柱体时,第一分段252及第三分段254可以是沿与预设方向平行的方向设置于传动块250上的弧形面或平面,而第二分段253则为与预设方向呈夹角设置于传动块250上的斜面。并且沿预设方向第一分段252、第二分段253及第三分段254连续。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当第二输出部240与第一分段252配合时,第二输出部240静止;当第二输出部240与第二分段253配合时,第二输出部240相对于把座220转动;当第二输出部240与第三分段254配合时,第二输出部240静止;且当手柄210受到外力后会依次与第一分段252、第二分段253及第三分段254配合,由此使得第二输出部240在相对于把座220转动后与第三分段254配合,此时由于第二输出部240转动,其相对于传动块250的位置发生变化,同时传动块250在此过程中也会沿预设方向运动,由此,在设置第一分段252及第二分段253时,沿与预设方向垂直的方向,第一分段252的高度小于第三分段254的高度。由此,当传动块250为圆柱体时,圆柱体的轴线与预设方向重合,此时,配合槽251为开设于活动柱外周面上的凹槽,且第一分段252可以为配合槽251的槽底面,而第二分段253可以为配合槽251倾斜设置的槽壁,第三分段254可以为靠近配合槽251的槽壁传动块250的外周面。
进一步地,请参照图1-图3,在本实施例中,为使得传动块250能够在手柄210施加的外力消失时,回复至初始位置,故联动刹车组件200还包括设置在活动通道221内的弹性件260,弹性件260的两端分别与活动通道221及传动块250的一端抵接;传动块250的另一端用于与手柄210抵接。
进一步地,请参照图1-图3,在本实施例中,为降低第二输出部240与传动块250之间的摩擦系数,以延长第二输出部240及传动块250的使用寿命,故第二输出部240设置有滚轮241,滚轮241用于与配合槽251滚动配合以降低传动块250与第二输出部240之间的摩擦系数。
同理,请参照图11,图11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滚动部的结构;为进一步延长传动块250的使用寿命,故活动通道221内还设置有轨道222,传动块250的外周面设置有多个滚动部242,多个滚动部242与轨道222配合以降低传动块250与活动通道221之间的摩擦系数。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滚动部242为与传动块250连接的滚珠,在采用这样的设置方式时,为便于轨道222的安装,故在活动通道221内还可以设置衬套270,且轨道222安装于衬套270内,衬套270的外周与活动通道221的内周面配合,以通过这样的方式,降低轨道222的安装难度。
进一步地,请参照图12及图13,为对手柄210驱动传动块250运动的行程进行调整,从而调整第二输出部240相对于把座220的转动行程,故在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中,联动刹车组件200还包括可以连接件280,连接件280用于传动连接手柄210及传动块250;且连接件280的一端与手柄210可转动地连接,连接件280的另一端与传动块250可转动地连接,进而通过这样的方式,提高手柄210驱动传动块250运动时的传动稳定性;其次,这样的设置方式,还可以通过替换连接件280,起到调整第二输出部240相对于把座220的转动行程的作用。
另外,请参照图13,在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中,手柄210设置有安装孔211,联动刹车组件200还包括可转动地设置在安装孔211内的旋转销290,连接件280的一端与旋转销290螺纹连接,连接件280的另一端与传动块250抵接。通过外力使得连接件280相对于旋转销290转动,从而改变连接件280与旋转销290的配合长度,便可起到调整第二输出部240相对于把座220的转动行程的作用。并且,由于连接件280与手柄210螺纹连接,从而能够通过替换连接件280,起到调整第二输出部240相对于把座220的转动行程的作用。
实施例2
请参照图14,图14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2中的联动刹车组件的结构;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联动刹车组件200,该联动刹车组件200的结构原理与上述实施方式大体相同,其不同之处在于,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输出部230与把座220可滑动地连接,第二输出部240与把座220可转动地连接;联动刹车组件200还包括传动块250,传动块250传动连接手柄210及第一输出部230。
第一输出部230设置有用于与第二输出部240配合的滑槽231;手柄210用于在外力的作用下相对于把座220转动,并通过传动块250驱动第一输出部230相对于把座220沿预设方向移动。当手柄210相对于把座220转动的角度在预设角度范围内时,第二输出部240与滑槽231的侧壁抵接;当在手柄210相对于把座220转动的角度在预设角度范围外时,第二输出部240与滑槽231的底部或第一输出部230的外周面抵接。
即在本实施例中,手柄210在外力的作用下相对于把座220转动时,其能够通过传动块250驱动第一输出部230沿预设方向移动,并且在第一输出部230移动的过程中,能够驱动第二输出部240相对于把座220转动。另外,在设置预设角度范围时,预设角度范围包括第一端值及第二端值。其中,第一端值小于第二端值,且第一端值大于0°;由此,手柄210在外力的作用下相对于把座220转动的过程中,包括转动的角度小于第一端值的第一阶段、转动的角度大于或等于第一端值且小于或等于第二端值的第二阶段、以及转动的角度大于第二端值的第三阶段;
故,当在手柄210相对于把座220转动并处于第一阶段时,第二输出部240与滑槽231的底部抵接;当在手柄210相对于把座220转动并处于第二阶段时,第二输出部240与滑槽231的侧壁抵接;当在手柄210相对于把座220转动并处于第三阶段时,第二输出部240与第一输出部230的外周面抵接。
实施例3
请参照图1-图15,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摩托车,摩托车包括前轮刹车系统310、后轮刹车系统320以及上述的联动刹车组件200。
其中,后轮刹车系统320与第一输出部230传动连接,前轮刹车系统310与第二输出部240传动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输出部230及第二输出部240可以通过拉索分别与后轮刹车系统320及前轮刹车系统310连接;且当该摩托车处于未制动状态时,后轮刹车系统320及前轮刹车系统310分别向第一输出部230及第二输出部240施加外力刚好为0(防止前后轮带刹),以阻碍第一输出部230及第二输出部240相对于把座220的动作,并使得第一输出部230及第二输出部240处于初始位置,此时手柄210的转动角度为0°;而当摩托车处于制动状态第一阶段时,则需要向手柄210施加外力,并带动手柄210克服后轮刹车系统320施加的阻碍第一输出部230的阻力,以控制后轮刹车系统320制动,此时第二输出部240与传动块250的第一分段252抵接,第二输出部240不运动,前轮刹车系统310不制动;当摩托车处于制动状态第二阶段时,向手柄210施加外力,并带动手柄210克服后轮刹车系统320及前轮刹车系统310施加的阻碍第一输出部230及第二输出部240动作的阻力(第二输出部240与传动块250的第二分段253抵接),以控制前轮刹车系统310及后轮刹车系统320制动;当摩托车处于制动状态第三阶段时,向手柄210施加外力,并带动手柄210克服后轮刹车系统320施加的阻碍第一输出部230的阻力,以控制后轮刹车系统320制动,此时第二输出部240与传动块250的第三分段254抵接,第二输出部240不运动,前轮刹车系统310不制动。
由上述内容可知,联动刹车组件200在使用的过程中,其具备第一输出部230动作的状态,以及第一输出部230与第二输出部240同时动作的状态。由此,当向手柄210施加外力以使得手柄210相对于把座220转动时,由于手柄210的转动便会带动第一输出部230转动,故当手柄210开始相对于把座220转动,并由0°转动角向预设角度范围的第一端值转动时,需要克服后轮刹车系统320施加的阻碍第一输出部230动作的阻力,以控制后轮制动系统进行制动;
随后,随着外力的逐渐增加,手柄210会沿同一方向继续转动,手柄210的转动角会逐渐增大,当向手柄210施加的外力大于后轮刹车系统320施加至第一输出部230上的阻力与前轮刹车系统310施加至第二输出部240上的阻力之和时,手柄210的转动角大于或等于第一端值,此时手柄210的运动便会带动第一输出部230及第二输出部240同时动作,使得前轮刹车系统310及后轮刹车系统320同时制动;
当手柄210在外力的作用下继续沿同一方向转动,并在手柄210的转动角大于或等于第二端值后,手柄210对第二输出部240的驱动力不再增加,此时手柄210施加至第二输出部240的外力与前轮制动系统施加至第二输出部240的阻力平衡,此时第二输出部240不再运动,并保持前轮刹车系统310及后轮刹车系统320同时制动的状态;
直至手柄210上的外力逐渐减小至小于前轮制动系统施加至第二输出部240的阻力,或手柄210上的外力消失。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联动刹车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联动刹车组件包括手柄、把座、第一输出部及第二输出部;
所述手柄与所述把座可转动地连接;所述第一输出部及所述第二输出部均与所述把座活动连接,且所述第一输出部及所述第二输出部均与所述手柄传动连接;
所述手柄用于在外力的作用下相对于所述把座转动的角度在预设角度范围内时,所述手柄驱动所述第一输出部及所述第二输出部相对于所述把座同时运动;以及用于在外力的作用下相对于所述把座转动的角度在所述预设角度范围外时,所述手柄仅驱动所述第一输出部相对于所述把座运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联动刹车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联动刹车组件还包括传动块;所述第一输出部与所述把座可滑动地连接,所述第二输出部与所述把座可转动地连接;
所述传动块传动连接所述手柄及所述第一输出部;所述第一输出部设置有用于与所述第二输出部配合的滑槽;
所述手柄用于在外力的作用下相对于所述把座转动,并通过所述传动块驱动所述第一输出部相对于所述把座沿预设方向移动;
当所述手柄相对于所述把座转动的角度在所述预设角度范围内时,所述第二输出部与所述滑槽的侧壁抵接;
当在所述手柄相对于所述把座转动的角度在所述预设角度范围外时,所述第二输出部与所述滑槽的底部或所述第一输出部的外周面抵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联动刹车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联动刹车组件还包括传动块;所述第一输出部与所述手柄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输出部与所述把座可转动地连接;
所述传动块可活动地与所述把座连接,并传动连接所述手柄及所述第二输出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联动刹车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把座设置有沿预设方向延伸的活动通道,所述传动块用于在所述手柄的驱动作用下沿所述预设方向相对于所述活动通道滑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联动刹车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联动刹车组件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活动通道内的弹性件,所述弹性件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活动通道及所述传动块的一端抵接;所述传动块的另一端用于与所述手柄抵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联动刹车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传动块的外周面设置有配合槽,所述配合槽用于与所述第二输出部配合;所述配合槽包括与所述预设方向平行的第一分段以及与所述预设方向呈夹角的第二分段;
当所述手柄在外力的作用下转动,并带动所述传动块向挤压所述弹性件的方向运动时,所述第一分段及所述第二分段依次与所述第二输出部配合;且当所述手柄转动的角度在所述预设角度范围内时,所述第二输出部与所述第二分段配合;当所述手柄转动的角度在所述预设角度范围外转动时,所述第二输出部与所述第一分段配合。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联动刹车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配合槽还包括与所述预设方向平行的第三分段;
当所述手柄在外力的作用下转动,并带动所述传动块向挤压所述弹性件的方向运动时,所述第一分段、所述第二分段及所述第三分段依次与所述第二输出部配合;且当所述手柄转动的角度在所述预设角度范围外时,所述第二输出部与所述第一分段或所述第三分段配合。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联动刹车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输出部设置有滚轮,所述滚轮用于与所述配合槽滚动配合;
所述活动通道内还设置有轨道,所述传动块的外周面设置有多个滚动部,所述多个滚动部与所述轨道配合。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联动刹车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联动刹车组件还包括连接件,所述连接件用于传动连接所述手柄及所述传动块;
所述连接件的一端与所述手柄可转动地连接,所述连接件的另一端与所述传动块可转动地连接;
或,所述手柄设置有安装孔,所述联动刹车组件还包括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安装孔内的旋转销,所述连接件的一端与所述旋转销螺纹连接,所述连接件的另一端与所述传动块抵接。
10.一种摩托车,其特征在于:
所述摩托车包括前轮刹车系统、后轮刹车系统以及如权利要求1-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联动刹车组件;
所述后轮刹车系统与所述第一输出部传动连接,所述前轮刹车系统与所述第二输出部传动连接;
所述手柄用于在外力的作用下相对于所述把座转动,并控制所述前轮刹车系统及所述后轮刹车系统制动。
CN202010545618.1A 2020-06-15 2020-06-15 一种联动刹车组件和摩托车 Active CN11149800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545618.1A CN111498000B (zh) 2020-06-15 2020-06-15 一种联动刹车组件和摩托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545618.1A CN111498000B (zh) 2020-06-15 2020-06-15 一种联动刹车组件和摩托车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498000A true CN111498000A (zh) 2020-08-07
CN111498000B CN111498000B (zh) 2021-05-25

Family

ID=718687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545618.1A Active CN111498000B (zh) 2020-06-15 2020-06-15 一种联动刹车组件和摩托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498000B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758891A (zh) * 2008-12-25 2010-06-30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具备联动制动器装置的跨骑型车辆
WO2015019133A2 (en) * 2013-08-09 2015-02-12 Tvs Motor Company Limited Synchronized braking system
CN105584579A (zh) * 2016-02-03 2016-05-18 浙江展翔汽摩配有限公司 一种前碟后鼓联动刹车系统
WO2016108247A1 (en) * 2014-12-29 2016-07-07 Tvs Motor Company Limited Synchronized braking system
CN105752253A (zh) * 2016-01-10 2016-07-13 湖北航特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摩托车前碟后鼓联动装置
CN106143766A (zh) * 2016-07-01 2016-11-23 张少石 一种电动自行车或摩托车用刹车联动器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758891A (zh) * 2008-12-25 2010-06-30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具备联动制动器装置的跨骑型车辆
WO2015019133A2 (en) * 2013-08-09 2015-02-12 Tvs Motor Company Limited Synchronized braking system
WO2016108247A1 (en) * 2014-12-29 2016-07-07 Tvs Motor Company Limited Synchronized braking system
CN105752253A (zh) * 2016-01-10 2016-07-13 湖北航特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摩托车前碟后鼓联动装置
CN105584579A (zh) * 2016-02-03 2016-05-18 浙江展翔汽摩配有限公司 一种前碟后鼓联动刹车系统
CN106143766A (zh) * 2016-07-01 2016-11-23 张少石 一种电动自行车或摩托车用刹车联动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498000B (zh) 2021-05-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654367B2 (en) Actuator unit for a hydraulic brake
EP3643367B1 (en) Hybrid resistance adjustment system
US20120006146A1 (en) Collapsible control lever
US9758188B1 (en) Steering column assembly
US20120255390A1 (en) Collapsible control lever
US4633978A (en) Brake caliper includes mechanical actuator with camming device and manual wear compensator
US20110127123A1 (en) Disc brake
US8807297B2 (en) Mechanical disk brake caliper assembly
CN111498000B (zh) 一种联动刹车组件和摩托车
CN208698576U (zh) 一种汽车扶手锁装置
TWI737501B (zh) 自行車煞車駐車裝置
CN115806015A (zh) 一种摩托车及其驻车机构
GB2422881B (en) Stroller having a brake device
US5853069A (en) Mechanism for microadjusting bicycle brake tension
TWI678224B (zh) 阻力調整系統
EP0008247B1 (fr) Dispositif de lève-glace électrique
CN220022827U (zh) 一种安装调节方便的交换机
CN111645795B (zh) 一种联动刹车组件和摩托车
CN220010021U (zh) 隐藏刹车式自行车
CN219384379U (zh) 用于电梯中分层门的高安全性双向限位锁紧装置
JPH09249180A (ja) アジャスタ機構を有する車両用操作レバー
EP3418602B1 (en) Brake caliper
CN216684757U (zh) 一种刹车装置和共享车辆
CN218777616U (zh) 一种车轮锁定结构
CN214356498U (zh) 刹车装置和车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