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497430B - 多辊式连续高速转印机 - Google Patents

多辊式连续高速转印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497430B
CN111497430B CN202010346430.4A CN202010346430A CN111497430B CN 111497430 B CN111497430 B CN 111497430B CN 202010346430 A CN202010346430 A CN 202010346430A CN 111497430 B CN111497430 B CN 11149743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hermal transfer
roller
roll
heat transfer
metal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346430.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497430A (zh
Inventor
王颖
李鸿波
李绮屏
轧楠
谢天华
杨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apital Engineering & Research Inc Ltd
CERI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apital Engineering & Research Inc Ltd
CER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apital Engineering & Research Inc Ltd, CERI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apital Engineering & Research Inc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346430.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497430B/zh
Publication of CN11149743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49743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49743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49743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FPRINTING MACHINES OR PRESSES
    • B41F16/00Transfer printing apparatus
    • B41F16/0006Transfer printing apparatus for printing from an inked or preprinted foil or band
    • B41F16/002Presses of the rotary type
    • B41F16/0026Presses of the rotary type with means for applying print under heat and pressure, e.g. using heat activable adhesiv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FPRINTING MACHINES OR PRESSES
    • B41F16/00Transfer printing apparatus
    • B41F16/0006Transfer printing apparatus for printing from an inked or preprinted foil or band
    • B41F16/0093Attachments or auxiliary devi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Rotary Press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多辊式连续高速转印机,其特征在于,包括:作为保温室的箱体;设置于箱体内的多根热转印辊;和将金属板带和热转印纸按压在所述热转印辊上的多个压辊组,所述多根热转印辊轴向相互平行地排列为至少上下两排,所述金属板带和所述热转印纸从上排或者下排的一热转印辊开始,按照相邻两排交替的顺序,依次顺序包绕在每一个热转印辊的部分辊面上。

Description

多辊式连续高速转印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辊式连续高速热转印装置,通过采用本装置,可连续高速的将热转印纸或热转印膜上的油墨图案转印到金属板带上。
背景技术
热转印技术最早起源于日本、韩国,之后在欧美等工业发达国家逐渐兴起。如图1所示,热转印技术是指将印刷有油墨图案12的热转印纸或热转印膜11与承印物13紧密接触,将二者加热到一定温度,施加一定压力,保持一定时间,将热转印纸或热转印膜11上的油墨图案12转印到承印物13上,形成最终印刷成品的一种表面印刷装饰技术。
1993年,日本率先将热转印技术应用于纺织品及日用品的表面印刷装潢,并引导这一新兴工艺迅速在发达国家流行起来。1996年初,我国从日本购买到热转印膜和热转印机,热转印技术被引入到中国。
热转印技术最初应用于纺织品印花生产,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热转印技术的应用领域越来越广,陶瓷、金属、橡胶、皮革、木材等都可以使用热转印技术来印刷精美图案。近20年间,热转印技术在金属上的应用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由最初体积较小的金属构件发展到防盗门、防火门、建筑铝型材、钢木家具等表面积比较大的金属板和金属构件。
通过热转印工艺在金属板和金属构件表面形成各种仿天然木材纹理或大理石花纹的装饰图案,既能满足人们崇尚自然的装饰效果,又可节约大量的林木资源,保护环境。而且,与木材相比,金属板具有安全防火、强度高、质量轻等优点,因此金属板热转印技术越来越受到人们的认可和推崇。热转印金属板的用途十分广泛,可应用于铝合金门窗、防盗门、防火门、钢木家具、文件柜、电脑外壳、家用电器、金属饰件等各种领域。
作为与本发明相关的现有技术之一,国内金属板大多采用单件热转印工艺,其方法是:打开真空转印床的上、下机架,将待转印的金属板放在真空转印床中,在金属板带有粉末涂层的表面覆盖热转印纸,闭合上、下机架,用真空泵将转印床内气体抽真空,让转印床的硅胶皮紧密压在热转印纸外侧,使热转印纸紧贴在金属板表面,再将转印床推入烘箱中,在180℃~200℃温度下加热3~5分钟,热转印纸上的图案就会转印到金属板表面。
在实际应用中,这种方法具有以下的缺点:单件热转印工艺自动化程度低,各个工序都需要人工操作,工艺流程繁琐,效率极其低下;真空转印床规格较大,且上、下机架开合频繁,上、下机架开合处密封装置复杂,密封效果差,容易跑气,从而影响转印质量。
作为与本发明相关的现有技术之二,近几年,随着热转印技术的发展,在单件热转印技术的基础之上,开始出现了金属板带单辊式半连续热转印装置,图2为专利CN201776980U公开的单辊式半连续热转印装置示意图,也是一种钢板板带连续热转印装置。该装置包括热箱25、设置于热箱内的单个热转印辊22,以及设置于热箱上部的热转印纸28的放纸装置24-1和收纸装置24-2,在热转印辊的两侧分别设有金属板带27的导入辊23-1和导出辊23-2,导入辊23-1、热转印辊22和导出辊23-2三者轴心呈“V”型分布。其工作原理是:金属板带27一端接开卷机,另一端接卷取机。金属板带27经脱脂、毛化、喷粉及固化后,进入热转印装置。金属板带27与热转印纸28分别沿热转印辊22圆周进行包络缠绕,且热转印纸28位于金属板带27与热转印辊22之间,开始进行热转印。实际生产中,可以通过调整热转印辊22温度、金属板带27温度、热箱25环境温度、热转印辊22-热转印纸28-金属板带27之间的压力以及金属板带27的行进速度等参数来控制热转印的质量。
相较于单件热转印技术,金属板带单辊式半连续热转印技术能够实现金属板带的半连续热转印,自动化程度和工作效率有所提高,转印质量也得到了进一步保证,降低了人工操作强度。但是这种技术的缺点在于,由于受到全线机组工艺设备配置,以及粉末喷涂、固化、和热转印关键设备能力的影响,目前该技术还停留在单卷连续生产、换卷时停机的半连续生产模式,且只能低速运行(运行速度不高于10m/min)的水平,制约和影响了热转印技术在生产领域的进一步广泛推广。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多辊式连续高速热转印装置,通过该装置可实现金属板带的连续、高速、高质热转印,从而大大提高热转印技术的自动化程度和工作效率,更好的保证转印质量,促进热转印技术的发展,为该技术在生产领域中的广泛推广提供更有力的技术保障,具体技术方案陈述如下。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多辊式连续高速转印机,其特征在于,包括:作为保温室的箱体;设置于箱体内的多根热转印辊;和将金属板带和热转印纸按压在所述热转印辊上的多个压辊组,所述多根热转印辊轴向相互平行地排列为至少上下两排,所述金属板带和所述热转印纸从上排或者下排的一热转印辊开始,按照相邻上下两排交替的顺序,依次顺序包绕在每一个热转印辊的部分辊面上。
在如上所述的多辊式连续高速转印机中,优选:所述热转印辊的根数是3-7根,比如为3根、5根或者7根,上排的热转印辊的轴心位于下一排的两个相邻的热转印辊的轴心之间距离的中点处,所述热转印辊是属于导热油式热转印辊的金属辊或者属于电磁加热式热转印辊的金属辊。
在如上所述的多辊式连续高速转印机中,优选:所述金属板带和/或所述热转印纸在所述热转印辊上的包绕角大于180度,优选为200~260度,更优选为230度。
在如上所述的多辊式连续高速转印机中,优选:所述多根热转印辊的直径为D,位于同一排的两个相邻的热转印辊的轴心之间的距离为2A,D=1.2A~1.8A,优选为1.6A。
在如上所述的多辊式连续高速转印机中,优选:一个热转印辊对应设置有一个或者多个压辊组,一个热转印辊对应设置有多个压辊组时,多个压辊组以所述金属板带在所述热转印辊上的包绕角的平分线为中心对称分布或者均布在金属板带在热转印辊上的包绕区域,一个热转印辊对应设置有一个压辊组时,构成该一个压辊组的多个辊以所述金属板带在所述热转印辊上的包绕角的平分线为中心对称分布。
在如上所述的多辊式连续高速转印机中,优选:相比于所述金属板带在所述热转印辊上的包绕角的平分线,所述压辊组更靠近所述金属板带在所述热转印辊上的起始包绕点。
在如上所述的多辊式连续高速转印机中,优选:所述压辊组包括由同一气缸驱动的多个压辊,多个所述热转印辊采用变频调速电机单独传动,所述热转印辊的辊径为φ2000~φ3000mm,优选2000mm。
在如上所述的多辊式连续高速转印机中,优选:还包括导入辊和导出辊,设置于箱体上的金属板带入口和金属板带出口,所述金属板带从金属板带入口进入所述箱体后经所述导入辊转向开始包绕在所述一热转印辊上,并在离开最后一个热转印辊后经过所述导出辊转向从金属板带出口离开所述箱体。
在如上所述的多辊式连续高速转印机中,优选:还包括热转印纸放卷机和热转印纸收卷机,所述热转印纸经放卷机放卷后进入箱体缠绕在所述一热转印辊上,并在离开最后一个热转印辊后经过所述收卷机进行收卷。
在如上所述的多辊式连续高速转印机中,优选:位于上排的热转印辊的直径小于等于下排的热转印辊的直径。
在如上所述的多辊式连续高速转印机中,优选:所述热转印纸以位于所述热转印辊和所述金属板带之间的方式进入第一个要包绕的热转印辊,并以位于所述热转印辊和所述金属板带之间的方式离开最后一个包绕的热转印辊。
在如上所述的多辊式连续高速转印机中,优选:还包括:设置于箱体上的金属板带入口和金属板带出口;将金属板带从金属板带入口引导至热转印辊的导入辊;和将金属板带从热转印辊引导到金属板带出口的导出辊,所述热转印纸放卷机和所述热转印纸收卷机与金属板带入口和金属板带出口设置在箱体的不同侧面上。
附图说明
构成本发明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
图1为热转印技术示意图,图中(a)表示热转印前、(b)表示热转印中、(c)表示热转印后。
图2为单辊式连续热转印装置示意图。
图3为多辊式连续高速热转印装置示意图。
图4为热转印纸放卷机示意图。
图5为热转印纸收卷机示意图。
图6为5个热转印辊时的空间布局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发明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术语“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而不是要求本发明必须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本发明中使用的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部件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
本发明提供一种多辊式热转印装置,它与机组前后其他工艺设备构成的金属板带续高速热转印机组,该金属板带连续高速热转印机组的工艺流程为:开卷-缝合(焊接)-入口活套-清洗-钝化-烘干-粉末喷涂-固化-热转印-冷却-出口活套-覆膜-卷取。热转印设备作为整个机组的主要工艺设备,对机组的生产速度和产品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利用该金属板带连续高速热转印机组,能实现金属板带的连续、高速热转印,从而大大提高热转印技术的自动化程度和工作效率,更好的保证转印质量,促进热转印技术的发展,为该技术在生产领域的广泛推广提供更有力的技术保障。
以下结合附图3~6对多辊式连续高速热转印装置的结构和工作原理进行详细说明。
图3为多辊式连续高速热转印装置示意图,金属板带34从固化炉出来进入作为保温室33,经导入辊35转向,依次顺序包绕在多根热转印辊37的辊面上。热转印纸32从转印纸放卷机31打开,也依次顺序包绕在多根热转印辊37辊面。金属板带34和热转印纸32在板带张力和转印纸张力下以一定压力紧密贴合在热转印辊37辊面上。围绕各热转印辊37设置的压辊组36在气缸驱动下压紧缠绕在热转印辊37辊面上的金属板带34和热转印纸32,以保证金属板带34、热转印纸32和热转印辊37辊面的均匀接触和紧密贴合。经过多根热转印辊37后完成转印的金属板带34经导出辊39转向从保温室出来进入后续流程,完成转印的热转印纸32进入转印纸收纸机38进行收集。热转印纸放卷机31和热转印纸收卷机38安装在保温室33顶部,热转印纸32包含在金属板带34范围内,使得热转印纸32始终从金属板带34与热转印辊37之间进入转印装置,从金属板带34与热转印辊37之间离开转印装置。
在图3中,5根热转印辊排列成了上下两排,实际上根据需要参与热转印的多根热转印辊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设计成多排,比如3排,上排1根,中排2根,下排2根,或者上排1根,中排1根,下排3根。此时所谓多排是指热转印辊的轴心位于多个不同水平高度上,对两排之间的距离不做具体限定。
作为热转印辊,可以根据需要采用导热油式热转印辊,也可以采用电磁加热式热转印辊,热转印辊可以是不需要在表面包覆橡胶层的金属辊,也可以视需要而采用表面包覆橡胶层的金属辊。热转印辊的数量为多个,但从整体考虑优选热转印辊的数量为3~7根,比如为3根、5根或者7根,具体的根数与机组设计速度有关,在满足机组速度要求的前提下,根数越少越好。
作为保温室33,采用加热炉常用的保温材料制作、具有一定的保温效果即可,内部可以不设置加热装置,当然根据需要也可以设置有加热装置。
为了配合金属板带热转印的连续和高速,热转印纸放卷机采用转塔式双工位形式,并设置边部自动纠偏装置,保证热转印纸时时跟随带钢边部横移。图4为热转印纸放卷机示意图,转盘47通过心轴46安装在支架45上,转盘上安装两个呈180°相对布置的气胀轴44和48用于安装热转印纸卷42和49,转盘47和支架45上设置转向导辊43用于引导热转印纸放纸时的走向。气胀轴48上的热转印纸卷49处于放纸工位,气胀轴44上的热转印纸卷42处于等待工位,当热转印纸卷42快要放完时,热转印纸41被压下至热转印纸卷42上进行快速粘接和剪切,转盘47带动安装其上的气胀轴44和48、热转印纸卷42和49、转向导辊43旋转180°,这样,气胀轴44上的热转印纸卷42进入放纸工位,气胀轴48上的剩余热转印纸卷42进入等待工位,工人手动将剩余热转印纸卷42卸下,再安装新的热转印纸卷,等待下一次的工位轮转。
热转印纸收卷机37采用固定式双工位形式,如图5所示,气胀轴52和54安装在支架53上,当气胀轴54进行收卷时,人工将气胀轴52上已经收卷完毕的纸卷51卸下并处于等待状态;待气胀轴54完成收卷后,人工将纸头卷向气胀轴52进行收卷,将气胀轴54上已经收卷完毕的纸卷55卸下并处于等待状态,依此轮换,保证热转印纸持续不断地卷取和收集。
总之,作为热转印纸放卷机和热转印纸收卷机采用市场上销售的常规设备即可。
金属板带的热转印质量主要取决于三个因素:热转印温度、热转印时间和热转印压力。多辊式连续高速热转印装置正是在研究在如何保证热转印温度、热转印时间和热转印压力的基础上来保证热转印的连续、高速和高质,下面依次对此加以说明。
(1)热转印温度
金属板带最佳的热转印温度应控制在200~220℃,比如可以是221℃、223℃、225℃、227℃、228℃、229℃等。温度低于200℃会降低热转印纸油墨的转印率,影响转印花纹的色泽和持久度;温度高于220℃则会出现转印花纹焦化、无光泽和粘纸现象,从而影响转印质量。
本专利中为了严格控制热转印温度,采用了热传导效率高、导热均匀性好、控制精度高的导热油式热转印辊37,其中导热油均匀分布在辊身夹层中,由于导热油具有良好的流动性,从而防止了辊身局部温差过大。所有热转印辊均采用单独的导热油供油系统和温度控制系统,为准确、便捷地调节转印温度提供了条件。当然视需求也可以采用基于电磁感应电流的电磁加热式热转印辊等。
所有热转印辊均被包围在保温室33中,在进行热转印操作时,除带钢和转印纸进出处开设窗口外(即设置有带钢入口、出口和热转印纸入口和出口),保温室33其余部分均采用封闭结构,外壁铺设保温材料,以保证保温室内温度,减少热量损失,提高能源效率。
另外,金属板带从固化炉出来进入保温室33时自身是带有一定温度的。在保温室33入口处设置金属板带温度检测装置,以严格控制板带自身的温度在最佳的转印温度范围内。为了将板带的温度是控制在200~220℃范围内,可以采取各种已知的技术,比如在保温室33入口处设置金属板带温度检测装置,以严格控制板带自身的温度在最佳的转印温度范围内,正常情况下,从固化炉出来时金属板带温度略高于热转印温度,这时需要启动固化炉后的冷却装置进行降温。这里金属板带温度检测装置与冷却装置形成电气闭环控制,来保证金属板带进入热转印装置的温度范围。
(2)热转印时间
金属板带最佳的热转印时间应控制在16~20s,比如16.5s、17s、17.5s、18s、18.5s、19s等。转印时间过短比如低于16s会降低热转印纸油墨的转印率,影响转印花纹的色泽和持久度;转印时间过长比如高于20s则会导致油墨扩散,图案模糊,出现疤痕,从而影响转印质量。
(3)热转印压力
影响和决定热转印压力的因素有二,一是金属板带34自身的张力,二是压辊组36对金属板带34、热转印纸32和热转印辊37的压紧力。
对于金属板带34自身的张力而言,其大小可通过调整热转印装置前后的张力装置(未图示)进行调整,在不使金属板带34产生塑性变形的前提下提供足够的张力以保证金属板带34将热转印纸32压紧在热转印辊37辊面上。为了避免金属板带34在包绕多根热转印辊37时产生附加张力,引起金属板带34的延伸从而影响转印质量,所有热转印辊37均采用变频调速电机单独传动,单独调整,控制其输出力矩与热转印辊37的摩擦阻力矩保持平衡,同时在转印装置入口和出口分别设置张力检测装置,张力检测值与前后张力装置形成闭环控制,保证入口张力与出口张力始终平衡且稳定。
对于压辊组36对金属板带34、热转印纸32和热转印辊37的压紧力而言,其大小可通过调整压辊组36气缸压力进行调整,可以采用每组压辊配置一个气缸的驱动方式。
除了上述三个主要因素外,为了进一步提高转印效果,还需要考虑热转印辊空间布局、辊径、辊数及热转印速度。
金属板带在以某个运行速度经过热转印装置时,板带温度、热转印辊温度都是严格可控的,要想使板带、转印纸与热转印辊紧密贴合且保证足够的转印时间,就需要对热转印辊进行合理的空间布局。
如图6所示,热转印装置共有5个热转印辊,分别为辊61、辊62、辊63、辊64、辊65,分为上下两排平行排列,每根热转印辊沿辊面分别配置有2套压辊组36,2套压辊组36分别位于或者说靠近热转印辊上金属板带34的入口和出口。当然也可以视情况使得压辊组更靠近包角B的中心平分线与辊面的交点处。压辊组的一般布置原则应该是尽可能使压辊在沿热转印辊包绕金属板带的圆弧面上均匀布置,目的是让金属板带、热转印纸和热转印辊之间的压紧贴合更均匀。从图6看,每套压辊组36包含3根压辊,当然也可以视实际需要而采用更多跟压辊,压辊辊面包覆耐高温胶层,保证压辊辊面与金属板带表面均匀紧密贴合,进一步保证转印花纹的完整性和均匀性。
图6中的5根热转印辊61、62、63、64、65采用S形紧密布置,金属板带和热转印纸依次顺序包绕在热转印辊上,从而在尽可能小的空间内保证了金属板带和转印纸在热转印辊上尽可能长的紧密贴合长度,当板带运行速度一定时,此长度决定了板带的转印时间。图中在图6中,5根热转印辊排列成了上下两排,但是也可以使得热转印辊64的轴心比热转印辊62的轴心稍微再高一些,形成三排排列的情况。
原则上,金属板带运行速度一定时,热转印辊辊径越大,辊数越少,越有利于缩短转印装置长度,简化热转印装置设备,提高热转印装置可靠性。但考虑热转印辊的加工、运输、安装、维护等难度,辊径也不能过大。本发明中优选热转印辊的辊径为φ2000~φ3000mm,比如2200mm、2300mm、2500mm、2800mm等,在满足生产要求的条件下,更优选辊径小一些。比如在图6中就优选辊径为2000mm。
基于以上热转印辊的空间布局、辊径及辊数分析,其中金属板带的热转印速度最高可达70m/min左右,从根本上改变了目前已有生产线最大10m/min的热转印速度。
根据图6,热转印辊的辊径为D,位于同一排的相邻两个热转印辊的轴心之间的辊间距为2A,上一排和下一排的相邻两个热转印辊的轴心之间的辊间距为A,为了确保金属板带在热转印辊上的包绕长度以及热转印辊的利用效率,辊间距A与辊径D之间的关系可以设定为D=1.8A~1.2A,优选D=1.6A。A的系数过大,热转印辊之间间隙过小,会给设备安装、维护、检修、穿带带来困难;A的系数过小,热转印辊之间间隙过大,会减小金属板带在热转印辊上的包绕长度(包角),降低热转印辊的有效利用率,增加能源消耗。另外,包角B的范围为260°~200°。
热转印纸放卷机1和热转印纸收卷机8安装在保温室3顶部,其安装位置需保证热转印纸2始终包含在金属板带4范围内,即热转印纸2始终从金属板带4与热转印辊7之间进入转印装置,从金属板带4与热转印辊7之间离开转印装置。原则上,在热转印辊布置好后,入、出口处的金属板带、热转印纸要尽可能的靠近热转印辊,加大其包角。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知道,热转印技术基于油墨升华浸入,油墨升华的前提就是要加热,在一定温度下,油墨升华和浸入到承印物需要一定时间,这个时间即热转印时间,它是限制机组提速的最大因素,为了在保证足够热转印时间的前提下,提高机组速度,为此,发明人想到采用多辊形式,在有限的空间里尽可能加长金属板带与热转印辊的贴合长度。即本发明的多辊式连续高速热转印装置,在保证转印温度、转印时间和转印压力的基础上实现了带钢热转印工艺的连续、高速和高品质,大大提高了带钢热转印技术的自动化程度和工作效率,更好的保证转印质量,促进热转印技术的发展,为该技术在生产领域的广泛推广提供更有力的技术保障。
另外,尽管本发明的图3、图6中的多根热转印辊的直径相同,但是他们之间也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而设计得不同,比如位于上排的热转印辊的直径可以稍微小于等于下排的热转印辊的直径,当然视情况也可以大于下排的热转印辊的直径,这取决于具体的转印需要。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5)

1.一种多辊式连续高速转印机,其特征在于,包括:作为保温室的箱体;设置于箱体内的多根热转印辊;和
将金属板带和热转印纸按压在所述热转印辊上的多个压辊组,一个热转印辊对应设置有一个或者多个压辊组,所述压辊组包括由同一气缸驱动的多个压辊,
所述多根热转印辊轴向相互平行地排列为至少上下两排,上排的热转印辊的轴心位于下一排的两个相邻的热转印辊的轴心之间距离的中点处,
所述金属板带和所述热转印纸从上排或者下排的一热转印辊开始,按照相邻两排交替的顺序,依次顺序包绕在每一个热转印辊的部分辊面上;
所述多根热转印辊的直径为D,位于同一排的两个相邻的热转印辊的轴心之间的距离为2A,D=1.2A~1.8A。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辊式连续高速转印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热转印辊的根数是3-7根,所述热转印辊是属于导热油式热转印辊的金属辊或者属于电磁加热式热转印辊的金属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辊式连续高速转印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金属板带和/或所述热转印纸在所述热转印辊上的包绕角大于180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辊式连续高速转印机,其特征在于,D=1.6A。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辊式连续高速转印机,其特征在于,
一个热转印辊对应设置有多个压辊组时,多个压辊组以所述金属板带在所述热转印辊上的包绕角的平分线为中心对称分布或者均布在金属板带在热转印辊上的包绕区域,一个热转印辊对应设置有一个压辊组时,构成该一个压辊组的多个辊以所述金属板带在所述热转印辊上的包绕角的平分线为中心对称分布。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辊式连续高速转印机,其特征在于,相比于所述金属板带在所述热转印辊上的包绕角的平分线,所述压辊组更靠近所述金属板带在所述热转印辊上的起始包绕点。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辊式连续高速转印机,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热转印辊采用变频调速电机单独传动,所述热转印辊的辊径为
Figure FDA0002921803200000021
Figure FDA0002921803200000022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辊式连续高速转印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导入辊和导出辊,设置于箱体上的金属板带入口和金属板带出口,所述金属板带从金属板带入口进入所述箱体后经所述导入辊转向开始包绕在所述一热转印辊上,并在离开最后一个热转印辊后经过所述导出辊转向从金属板带出口离开所述箱体。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辊式连续高速转印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热转印纸放卷机和热转印纸收卷机,所述热转印纸经放卷机放卷后进入箱体缠绕在所述一热转印辊上,并在离开最后一个热转印辊后经过所述收卷机进行收卷。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多辊式连续高速转印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于箱体上的金属板带入口和金属板带出口;将金属板带从金属板带入口引导至热转印辊的导入辊;和将金属板带从热转印辊引导到金属板带出口的导出辊,所述热转印纸放卷机和所述热转印纸收卷机与金属板带入口和金属板带出口设置在箱体的不同侧面上。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辊式连续高速转印机,其特征在于,位于上排的热转印辊的直径小于等于下排的热转印辊的直径。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辊式连续高速转印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热转印纸以位于所述热转印辊和所述金属板带之间的方式进入第一个要包绕的热转印辊,并以位于所述热转印辊和所述金属板带之间的方式离开最后一个包绕的热转印辊。
13.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辊式连续高速转印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金属板带和/或所述热转印纸在所述热转印辊上的包绕角取值范围为200~260度。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多辊式连续高速转印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金属板带和/或所述热转印纸在所述热转印辊上的包绕角为230度。
15.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多辊式连续高速转印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热转印辊的辊径为
Figure FDA0002921803200000031
CN202010346430.4A 2020-04-27 2020-04-27 多辊式连续高速转印机 Active CN11149743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346430.4A CN111497430B (zh) 2020-04-27 2020-04-27 多辊式连续高速转印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346430.4A CN111497430B (zh) 2020-04-27 2020-04-27 多辊式连续高速转印机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497430A CN111497430A (zh) 2020-08-07
CN111497430B true CN111497430B (zh) 2021-04-02

Family

ID=718748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346430.4A Active CN111497430B (zh) 2020-04-27 2020-04-27 多辊式连续高速转印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497430B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8126503A (ja) * 1994-10-31 1996-05-21 Ykk Kk ファスナーチエンの連続絵柄付装置
CN1346312A (zh) * 1999-03-11 2002-04-24 丹麦香港有限公司 转移印刷机
JP2004117609A (ja) * 2002-09-25 2004-04-15 Fuji Photo Film Co Ltd パターン部材の製造方法及び製造装置
CN2897646Y (zh) * 2006-01-23 2007-05-09 上海迪纺纺织科技有限公司 冷转移印花机的毯带式转印装置
CN201776980U (zh) * 2010-08-11 2011-03-30 廊坊市三乐金属涂装有限公司 一种钢板板带连续热转印装置
CN103832058A (zh) * 2014-03-17 2014-06-04 殷殿荣 一种适用于钢板的对辊式连续热转印装置
CN205167840U (zh) * 2015-12-01 2016-04-20 佛山市三水南基塑胶制品有限公司 Pu皮纹理转印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0071055A1 (ja) * 2008-12-17 2010-06-24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ローラー型インプリント装置、及び、インプリントシートの製造方法
CN202293622U (zh) * 2011-11-08 2012-07-04 马峰然 一种改进的钢板板带连续热转印装置
WO2014080858A1 (ja) * 2012-11-22 2014-05-30 綜研化学株式会社 インプリント用モールドの製造方法
CN204659185U (zh) * 2015-05-20 2015-09-23 东莞百宏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绳带编织物双面同步连续数码彩印装置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8126503A (ja) * 1994-10-31 1996-05-21 Ykk Kk ファスナーチエンの連続絵柄付装置
CN1346312A (zh) * 1999-03-11 2002-04-24 丹麦香港有限公司 转移印刷机
JP2004117609A (ja) * 2002-09-25 2004-04-15 Fuji Photo Film Co Ltd パターン部材の製造方法及び製造装置
CN2897646Y (zh) * 2006-01-23 2007-05-09 上海迪纺纺织科技有限公司 冷转移印花机的毯带式转印装置
CN201776980U (zh) * 2010-08-11 2011-03-30 廊坊市三乐金属涂装有限公司 一种钢板板带连续热转印装置
CN103832058A (zh) * 2014-03-17 2014-06-04 殷殿荣 一种适用于钢板的对辊式连续热转印装置
CN205167840U (zh) * 2015-12-01 2016-04-20 佛山市三水南基塑胶制品有限公司 Pu皮纹理转印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497430A (zh) 2020-08-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739452B (zh) 一种墙布转印、压纹加工系统
CN106733415A (zh) 一种锂电池极片涂布机
US20230311155A1 (en) Coating device
CN107053810B (zh) 一种钢板彩涂生产方法及生产装置
CN206464157U (zh) 一种锂电池极片涂布机
CN111497430B (zh) 多辊式连续高速转印机
WO2012065372A1 (zh) 一种干法人造革制造机
CN212708499U (zh) 一种多辊式连续高速转印机
CN214324559U (zh) 一种滚动式烫金装置
CN111532017A (zh) 一种多辊式连续高速转印机
CN105415662B (zh) 一种皮革压纹机的预热箱
CN112976587A (zh) 一种用于生产复合板的全自动滚压加工设备
CN210700698U (zh) 在带钢表面静电涂装粉末后的快速固化装置
CN212147593U (zh) 一种双面热熔覆膜铁装置
CN115505696A (zh) 一种冷轧薄板快速加工系统
CN212422445U (zh) 一种新型电磁加热覆膜机
CN210287961U (zh) 一种压光机
CN114361709A (zh) 一种电池隔膜单向拉伸线
CN114367414B (zh) 一种锂电池极片涂布加热工艺及设备
CN218436223U (zh) 玻璃纤维布后处理一体化装置
CN219664253U (zh) 一种涂布机放卷处消除基膜微褶皱缺陷的热辊机构
CN217369030U (zh) 一种锂电池极片涂布多重预热装置
CN219836741U (zh) 一种双面涂布设备
CN205853538U (zh) 一步法热镀金属板材复膜生产线
CN213223101U (zh) 保护膜提生产率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