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494832A - 一种绿色建筑智能消防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绿色建筑智能消防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494832A
CN111494832A CN202010388890.3A CN202010388890A CN111494832A CN 111494832 A CN111494832 A CN 111494832A CN 202010388890 A CN202010388890 A CN 202010388890A CN 111494832 A CN111494832 A CN 11149483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re
module
floor
exhaust
sealing clot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388890.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不公告发明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dong Beckett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dong Beckett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dong Beckett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dong Beckett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388890.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494832A/zh
Publication of CN11149483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494832A/zh
Withdrawn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2LIFE-SAVING; FIRE-FIGHTING
    • A62BDEVICES, APPARATUS OR METHODS FOR LIFE-SAVING
    • A62B31/00Containers or portable cabins for affording breathing protection with devices for reconditioning the breathing air or for ventilating, in particular those that are suitable for invalids or small children
    • AHUMAN NECESSITIES
    • A62LIFE-SAVING; FIRE-FIGHTING
    • A62CFIRE-FIGHTING
    • A62C2/00Fire prevention or containment
    • A62C2/06Physical fire-barrier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2LIFE-SAVING; FIRE-FIGHTING
    • A62CFIRE-FIGHTING
    • A62C31/00Delivery of fire-extinguishing material
    • A62C31/02Nozzl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fire-extinguishing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Emergency Management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Pulmon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Building Environm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绿色建筑智能消防系统,包括有楼体,每个楼层上分别设置有一个防火模块,所述防火模块内分别设置有一个转动的帆布卷轴,所述帆布卷轴上分别设置有密封布,所述密封布的底部分别设置有一个帆布底座,所述防火模块顶部分别设置有一个固定底座,所述密封布伸展开后所述所述帆布底座磁吸连接在下一层所述固定底座上,每个楼层的顶部分别设置有排放灭火气体的排气孔,每个楼层上分别包括有一个设置在所述防火模块上的排风模块,所述密封布伸展开后所述排风模块排放所述密封布所密封的楼层内的空气,通过密封布能够对楼层进行密封,通过排气孔排放惰性气体后进行灭火,能够实现快速灭火的目的,避免人员的伤亡。

Description

一种绿色建筑智能消防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消防系统,具体涉及一种绿色建筑智能消防系统,尤其涉及一种能够实现自动消防灭火的绿色建筑智能消防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城市的不断发展, 进一步的促进了楼房的不断建设,其中在现在的楼房建设过程中倡导绿色建筑,通过在平台上种植绿色植物,并且通过新功能能够进一步的提高人们的居住质量,其中在现在的绿色建筑中,消防系统是必不可少的系统之一,从而能够通过消防系统能够进一步的避免火灾对人们造成的危害,其中在现在的消防系统中大都是通过消防管道进行喷水,然后达到消防灭火的目的,虽然通过喷水能够达到消防的目的,但是还存在以下问题:
在通过喷水灭火的过程中,大多都是在发生火灾以后进行喷水灭火,由于火势的蔓延喷水灭火的方式并不能实现及时快速的灭火,所以依然会造成人员的伤亡和财产的损失。
所以,有必要设计一种绿色建筑智能消防系统,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绿色建筑智能消防系统,本发明能够解决传统的喷水灭火效果不良的问题,能够大大的提高灭火的效率,减少财产的损失,保证人员的安全,通过升降的密封布能够对整层楼进行密封,从而能够使将火势密封住,通过排放惰性气体,能够进一步的减少氧气量,从而达到自动灭火的目的。
(二)技术方案
一种绿色建筑智能消防系统,包括有楼体,楼体设置有多层,每个楼层之间设置有支撑立柱,每个楼层之间分别设置有墙体,每个楼层的外圈处设置有防护墙,每个楼层上分别设置有一个防火模块,所述防火模块内分别设置有一个转动的帆布卷轴,所述帆布卷轴上分别设置有密封布,所述密封布的底部分别设置有一个帆布底座,所述防火模块顶部分别设置有一个固定底座,所述密封布伸展开后所述所述帆布底座磁吸连接在下一层所述固定底座上;
所述防火模块的端部分别设置有一个转动的控制杆,所述控制杆伸展开后的高度与楼层的高度相同,所述控制杆伸展开后支撑所述密封布;
每个楼层的顶部分别设置有排放灭火气体的排气孔,每个楼层上分别包括有一个设置在所述防火模块上的排风模块,所述密封布伸展开后所述排风模块排放所述密封布所密封的楼层内的空气;
每个楼层上分别设置有一个逃生模块。
进一步的,所述防火模块内分别设置有一个转动的第一转轴,所述帆布卷轴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转轴上,所述防火模块内分别设置有一个驱动所述第一转轴转动的电机,所述防火模块内设置有支撑所述帆布卷轴转动的内腔。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底座具有磁性,所述帆布底座为铁质,且长度与所述密封布的长度相对应,所述防火模块上分别设置有支撑所述帆布底座滑动的卡接槽。
进一步的,所述控制杆的端部分别设置有一个转动头,所述转动头上分别设置有一个在所述防火模块内转动的转轴,所述防火模块内分别设置有驱动转轴转动的电机;
所述控制杆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二磁铁,所述密封布上分别设置有间距均匀设置的第一磁铁,所述密封布伸展开后,所述控制杆垂直伸展开,所述第一磁铁分别与第二磁铁相对应磁吸连接。
进一步的,每个楼层内分别设置有一个排气管,所述排气孔分别与所述排气管相对应连通,所述排气管排放的气体为二氧化碳或者是氮气。
进一步的,所述排风模块内分别设置有一个排风内腔,所述排风内腔内分别设置有一个第一电机驱动的第一排风扇,所述排风模块的底部分别设置有一个与所述排风内腔相对应连通的排风孔,所述排风模块内分别设置有一个与所述排风内腔相对应连通的进风孔,所述进风孔分别与密封布密封的楼层相对应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逃生模块包括有一个设置在楼顶上的存储筒,所述存储筒分别呈圆环状设置,所述存储筒内分别设置有一个叠加在一起的防火套,所述防火套呈直筒状,所述防火套的底部设置有一个固定环,所述楼体上设置有与所述固定环相对应的卡接底座,所述卡接底座上设置有支撑所述固定环的凹槽,每层楼的顶部分别设置有与所述防火套相对应的喷水孔,所述存储筒内分别包括有一个设置在所述防火套上的换气模块。
进一步的,所述换气模块内分别设置有一个换气内腔,所述换气内腔内分别设置有一个第二电机驱动的第二排风扇,所述换气模块上分别设置有与所述换气内腔相对应连通的进风孔。
进一步的,所述防火套的外层为一层防火层,且材质为玻璃丝构成,所述防火套内层为密封层,所述放火套的内层和外层之间设置还有渗水孔。
进一步的,楼顶上设置的防火模块内电机驱动第一转轴转动,带动帆布卷轴转动,能够进一步的使密封布伸展开,密封布底部设置有帆布底座,帆布底座磁吸连接在楼下设置的防火模块上,整层楼密封布同时伸展开后能够对其密封,使整层楼处于一个密封的空间;
通过控制杆伸展开后,处于垂直的状态,密封布上分别设置有第一磁铁,所述控制杆7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二磁铁,当控制杆伸展开后,两侧的密封布上设置的第一磁铁分别与第二磁铁相对应磁吸连接,通过控制杆对密封布进行支撑固定;
通过楼层顶部的排气管排放惰性气体后,能够使惰性气体充满在整个密封的楼层内,从而达到灭火的效果;
通过排风模块内设置的第一排风扇转动,从而能够产生风力,能够将密封后的楼层进行排风,排气管排放惰性气体,通过排风模块排放多余的其他,从而形成循环,保证到密封空间内的惰性气体的气体量,从而保证灭火效果;
每个楼层的顶部分别设置有一个存储筒,在存储筒内设置有叠加存放的放火套,放火套伸展开后,能够使放火套处于一个直筒状,人员在紧急情况下躲避在防火套内,通过防火套内设置的换气模块能够对放火套内进行空气循环,同时通过喷水孔排水后对放火套进行降温,从而达到保护人员的目的。
(三)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绿色建筑智能消防系统,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在楼顶位置设置防火模块,通过防火模块内设置的帆布卷轴转动,能够进一步的带动密封布的伸缩滑动,从而能够通过密封布伸展开以后,能够将整层楼密封住,
通过排气孔排放惰性气体能够进一步的减少氧气的存量,从而能够进一步的使大火因缺少氧气而熄灭,从而达到自动灭火的目的,能够大大的提高灭火的效率,避免因火势的蔓延而导致喷水灭火效果不良的问题,能够减少财产的损失;
通过防火模块端部设置的控制杆转动,能够进一步的对密封布进行支撑,从而能够大大提高对楼层的密封效果,从而提高了灭火效率;
通过排风模块能够对密封后的楼层进行排风,从而将氧气排出,能够大大的提高惰性气体的流动性,从而提高灭火的效率;
通过在楼层上设置逃生模块,能够在紧急的情况下,使人员进行急救,通过逃生模块能够防止大火的烧伤,并且能够避免惰性气体导致的室息,进一步保证人员的安全。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绿色建筑智能消防系统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绿色建筑智能消防系统密封布展开后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楼体整体结构俯视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绿色建筑智能消防系统整体结构侧视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为本发明实施例防火模块和排风模块整体结构侧视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绿色建筑智能消防系统密封布展开后整体结构俯视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防火套展开后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防火套整体结构侧视图。
图中:1楼体、2支撑立柱、3防护墙、4墙体、5防火模块、6转动头、7控制杆、8排风模块、9密封布、10帆布底座、11固定底座、12卡接槽、13排风内腔、14第一电机、15第一排风扇、16排风孔、17进风孔、18帆布卷轴、19第一转轴、20逃生模块、21存储筒、22防火套、23卡接底座、24固定环、25喷水孔、26换气模块、27换气内腔、28第二电机、29第二排风扇、30进风孔、31防火层、32渗水孔、33第一磁铁、34第二磁铁、35排气管、36排气孔。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8所示,一种绿色建筑智能消防系统,包括有楼体1,楼体1设置有多层,每个楼层之间设置有支撑立柱2,每个楼层之间分别设置有墙体4,每个楼层的外圈处设置有防护墙3,每个楼层上分别设置有一个防火模块5,所述防火模块5内分别设置有一个转动的帆布卷轴18,所述帆布卷轴18上分别设置有密封布9,所述密封布9的底部分别设置有一个帆布底座10,所述防火模块5顶部分别设置有一个固定底座11,所述密封布9伸展开后所述所述帆布底座10磁吸连接在下一层所述固定底座11上。
楼层之间通过支撑立柱2进行支撑,在每个楼层之间这种有墙体4,还设置有防护墙3,通过防护墙3能够对人员进行防护,在每个楼层的顶部分别设置有防火模块5,楼体呈方形设置,也就是每层楼的顶部分别设置有一个防火模块5,防火模块5的长度与楼层的宽带相对应,在防火模块5的顶部分别设置有一个固定底座11,在防火模块9内分别设置有一个转动的帆布卷轴18,在帆布卷轴18上分别设置有卷曲设置的密封布9,在密封布9的底部分别设置有一个帆布底座10,通过帆布卷轴18的转动能够使密封布9伸展开,帆布底座10能够磁吸连接在固定底座11上,从而能够对密封布9进行支撑固定,密封布9能够抗火烧,当四面的密封布9同时的伸展开后,能够将整层楼密封住,从而使整层楼处于密闭的状态。
所述防火模块5的端部分别设置有一个转动的控制杆7,所述控制杆7伸展开后的高度与楼层的高度相同,所述控制杆7伸展开后支撑所述密封布9。
在防火模块5的端部分别设置有一个转动的控制杆7,控制杆7伸展开后,控制杆7能够处于垂直的状态,并且控制杆7的高度和楼层的高度相同,控制杆7同时伸展开后,能够对密封布9进行支撑,从而保证密封布9对楼层的密封效果。
每个楼层的顶部分别设置有排放灭火气体的排气孔36,每个楼层上分别包括有一个设置在所述防火模块5上的排风模块5,所述密封布9伸展开后所述排风模块5排放所述密封布9所密封的楼层内的空气。
在每层楼的顶部分别设置有一个排气孔36,排气孔36能够排放惰性气体,通过惰性气体充满在楼层的密封空间内,从而能够使火灾自动的熄灭,能够达到自动灭火的目的,在其中一个防火模块5上分别设置有一个排风模块8,排风模块8能够对密闭空间的楼层进行排放氧气,从而使惰性气体能够快速的充满在楼层的密闭空间内,能够实现快速灭火的目的,能够大大的提高灭火效率,避免了人工通过喷水灭火导致的灭火效率低下的问题,从而实现快速灭火。
每个楼层上分别设置有一个逃生模块20。
当人员无法逃脱的过程中,通过逃生模块20能够对人员进行保护,能够进一步的防止因人员逃脱不及时导致伤亡问题,能够通过逃生模块20对人员进行应急保护,当惰性气体在充满在楼层内后,防止对人员造成的室息,同时密封布9对楼层的密封并不能实现完全的密封,在密封布9的连接位置会出现间隙,所以并不能实现完全的密封,但是排气孔36排放的惰性气体能够充满在密闭的楼层内后,能够使火灾室息。
如图4和图5所示,所述防火模块5内分别设置有一个转动的第一转轴19,所述帆布卷轴18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转轴18上,所述防火模块5内分别设置有一个驱动所述第一转轴8转动的电机,所述防火模块5内设置有支撑所述帆布卷轴18转动的内腔。
防火模块5的长度与楼体的长度相同,在防火模块5内分别设置有一个转动的第一转轴19,帆布卷轴18设置在第一转轴19上,通过第一转轴19的转动能够带动帆布卷轴18的自转,从而能够将密封布9进行收放,通过电机的转动能够带动第一转轴19的转动,从而控制帆布卷轴18的转动,在防火模块5内设置有一个内腔,通过内腔对帆布卷轴18进行支撑,保证其正常的转动,能够实现密封布9的自动收放,从而对楼层快速的密封,能够大大的提高灭火效率。
如图4和图5所示,所述固定底座11具有磁性,所述帆布底座10为铁质,且长度与所述密封布9的长度相对应,所述防火模块5上分别设置有支撑所述帆布底座10滑动的卡接槽12。
固定底座11具有磁性,帆布底座10能够磁性连接在固定底座11上,在防火模块5的底部设置有一个卡接槽12,通过卡接槽12对帆布底座10进行支撑,从而能够保证帆布底座10的伸展。
如图3所示,所述控制杆7的端部分别设置有一个转动头6,所述转动头7上分别设置有一个在所述防火模块5内转动的转轴,所述防火模块5内分别设置有驱动转轴转动的电机。
在控制感7的端部分别设置有一个转动头6,转动头6能够在防火模块5的端部转动,并且转动头6呈倾斜状态在防火模块5上转动,通过电机驱动转动头5的转动,从而能够进一步的控制控制杆7的伸展和收缩,当控制杆7伸展开后,能够对密封布9进行支撑,能够大大提高楼层的密封效果,从而提高惰性气体对楼层的灭火效果。
所述控制杆7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二磁铁34,所述密封布9上分别设置有间距均匀设置的第一磁铁33,所述密封布9伸展开后,所述控制杆7垂直伸展开,所述第一磁铁33分别与第二磁铁34相对应磁吸连接。
在控制杆7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二磁铁34,第二磁体34设置的数量能够根据设计的需要进行设置,在密封布9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磁铁33,当密封布9伸展开后,第一磁铁33能够磁吸连接在第二磁体34上,从而能够对密封布9进行支撑固定,从而能够进一步的提高对密封布9的支撑效果,能够大大的提高惰性气体对火灾的灭火效果。
如图4所示,每个楼层内分别设置有一个排气管35,所述排气孔36分别与所述排气管35相对应连通,所述排气管35排放的气体为二氧化碳或者是氮气。
通过排气管35能够输送惰性气体,排气孔36设置的数量根据设计的需要进行设置,同时在排气孔36上设置有控制开关,从而控制排气孔36的连通和闭合,能够实现自动控制,通过自动控制,能够大大的提高灭火效率。
如图5所示,所述排风模块8内分别设置有一个排风内腔13,所述排风内腔13内分别设置有一个第一电机14驱动的第一排风扇15,所述排风模块8的底部分别设置有一个与所述排风内腔13相对应连通的排风孔16,所述排风模块8内分别设置有一个与所述排风内腔13相对应连通的进风孔17,所述进风孔17分别与密封布9密封的楼层相对应连通。
通过第一电机14驱动第一排风扇15的转动,能够产生风力,通过进风孔17能够排放密封空间内的氧气,通过排风孔16将氧气排出,能够大大的提高惰性气体的流动性,减少其氧气的存量,提高灭火效果。
如图6、图7和图8所示,所述逃生模块20包括有一个设置在楼顶上的存储筒21,所述存储筒21分别呈圆环状设置,所述存储筒21内分别设置有一个叠加在一起的防火套22,所述防火套22呈直筒状,所述防火套22的底部设置有一个固定环24,所述楼体1上设置有与所述固定环24相对应的卡接底座23,所述卡接底座23上设置有支撑所述固定环24的凹槽,每层楼的顶部分别设置有与所述防火套22相对应的喷水孔25,所述存储筒21内分别包括有一个设置在所述防火套22上的换气模块26。
在每层楼的顶部分别设置有一个存储筒21,在存储筒21内分别设置有一个防火套22,当在发生火灾的情况下,将防火套22放下,使固定环24卡接在地面的凹槽内,人员能够躲避在防火套22内,从而避免火灾的烧伤,同时通过换气模块26能够保证到防火套22内的空气流动,能够大大的提高人员的生命安全,同时通过喷水孔25能够对防火套22进行喷水,降低防火套22的温度,保证到逃生人员的安全。
如图7所示,所述换气模块26内分别设置有一个换气内腔27,所述换气内腔27内分别设置有一个第二电机28驱动的第二排风扇29,所述换气模块26上分别设置有与所述换气内腔27相对应连通的进风孔30。
通过第二电机28的转动能够进一步的带动第二排风扇29的转动,从而能够产生风力,能够进一步的使空气在放火套22内流通,保证逃生人员的正常的呼吸。
如图7和图8所示,所述防火套22的外层为一层防火层31,且材质为玻璃丝构成,所述防火套22内层为密封层,所述放火套22的内层和外层之间设置还有渗水孔32。
通过防火层31能够进一步的防止火烧,同时通过玻璃丝材质能够提高耐火程度,通过渗水孔32能够在喷水孔25喷水后神水孔32内渗入水,从而大大的降低防火套22的问题,从而提高逃生人员的生命安全,放火套22的内层为不透气层。
如图1至图8所示,楼顶上设置的防火模块5内电机驱动第一转轴19转动,带动帆布卷轴18转动,能够进一步的使密封布9伸展开,密封布9底部设置有帆布底座10,帆布底座10磁吸连接在楼下设置的防火模块5上,整层楼密封布9同时伸展开后能够对其密封,使整层楼处于一个密封的空间;
通过控制杆7伸展开后,处于垂直的状态,密封布上分别设置有第一磁铁33,所述控制杆7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二磁铁34,当控制杆7伸展开后,两侧的密封布9上设置的第一磁铁33分别与第二磁铁34相对应磁吸连接,通过控制杆7对密封布9进行支撑固定;
通过楼层顶部的排气管35排放惰性气体后,能够使惰性气体充满在整个密封的楼层内,从而达到灭火的效果;
通过排风模块8内设置的第一排风扇15转动,从而能够产生风力,能够将密封后的楼层进行排风,排气管35排放惰性气体,通过排风模块8排放多余的其他,从而形成循环,保证到密封空间内的惰性气体的气体量,从而保证灭火效果;
每个楼层的顶部分别设置有一个存储筒21,在存储筒21内设置有叠加存放的放火套22,放火套22伸展开后,能够使放火套22处于一个直筒状,人员在紧急情况下躲避在防火套22内,通过防火套22内设置的换气模块30能够对放火套22内进行空气循环,同时通过喷水孔25排水后对放火套22进行降温,从而达到保护人员的目的。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是:在每层楼体1的顶部分别设置有一个防火模块5,当发生火灾的过程中,密封布9伸展开后,能够对整层楼进行密封,从而使整层楼处构成一个密封的空间,同时通过排气孔35排放惰性气体,从而使惰性气体充满整层楼,能够进一步的使火灾在缺少氧气的情况下自动的熄灭,从而达到灭火的目的,进一步的避免了通过喷水导致的灭火效率低下的问题,提高灭火效率;
在每层楼的防火模块5上设置有一个排风模块8,通过排风模块8能够在排气孔35排放惰性气体的过程中,能够进一步的排放密封空间内的氧气,能够使惰性气体快速的充满在整层楼,从而使火灾因缺氧而自动的熄灭;
在每层楼的顶部分别设置有一个存储筒21,在存储筒21内分别设置有一个折叠起来的放火套22,放火套22伸展开后逃生人员能够在里面躲避火灾,避免火灾的烧伤;
在防火套22的顶部设置有一个换气模块26,通过换气模块26能够使防火套22内的空气流动,能够进一步的保证到空气在防火套22内流动,保证到逃生人员的正常呼吸;
在防火套22的顶部分别设置有喷水孔25,通过喷水孔22喷水能够进一步的对放火套22降温,能够进一步的保证到逃生人员的生命安全;
同时在防火套22内设置有渗水孔32,通过渗水孔32能够渗入到喷水孔25内的水,从而大大的降低放火套22的温度,能够保证到逃生人员的生命安全;
在防火模块5内分别设置有一个转动的帆布卷轴18,通过帆布卷轴18能够控制密封布9的伸展和卷曲,从而实现快速的对楼层进行密封,从而大大的提高对楼层的灭火效率;
通过帆布底座10磁吸连接在固定底座11上,从而能够对密封布9进行支撑固定,从而能够大大的提高对楼层的密封效果,同时通过控制杆7的伸展开后,能够通过控制杆7对密封布9进行支撑固定,能够大大提高密封布9对楼层的密封效果,从而提高灭火效率。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绿色建筑智能消防系统,包括有楼体(1),楼体(1)设置有多层,每个楼层之间设置有支撑立柱(2),每个楼层之间分别设置有墙体,每个楼层的外圈处设置有防护墙(3),其特征在于:每个楼层上分别设置有一个防火模块(5),所述防火模块(5)内分别设置有一个转动的帆布卷轴(18),所述帆布卷轴(18)上分别设置有密封布(9),所述密封布(9)的底部分别设置有一个帆布底座(10),所述防火模块(5)顶部分别设置有一个固定底座(11),所述密封布(9)伸展开后所述所述帆布底座(10)磁吸连接在下一层所述固定底座(11)上;
所述防火模块(5)的端部分别设置有一个转动的控制杆(7),所述控制杆(7)伸展开后的高度与楼层的高度相同,所述控制杆(7)伸展开后支撑所述密封布(9);
每个楼层的顶部分别设置有排放灭火气体的排气孔(36),每个楼层上分别包括有一个设置在所述防火模块(5)上的排风模块(5),所述密封布(9)伸展开后所述排风模块(5)排放所述密封布(9)所密封的楼层内的空气;
每个楼层上分别设置有一个逃生模块(2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绿色建筑智能消防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防火模块(5)内分别设置有一个转动的第一转轴(19),所述帆布卷轴(18)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转轴(18)上,所述防火模块(5)内分别设置有一个驱动所述第一转轴(8)转动的电机,所述防火模块(5)内设置有支撑所述帆布卷轴(18)转动的内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绿色建筑智能消防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底座(11)具有磁性,所述帆布底座(10)为铁质,且长度与所述密封布(9)的长度相对应,所述防火模块(5)上分别设置有支撑所述帆布底座(10)滑动的卡接槽(1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绿色建筑智能消防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杆(7)的端部分别设置有一个转动头(6),所述转动头(7)上分别设置有一个在所述防火模块(5)内转动的转轴,所述防火模块(5)内分别设置有驱动转轴转动的电机;
所述控制杆(7)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二磁铁(34),所述密封布(9)上分别设置有间距均匀设置的第一磁铁(33,所述密封布(9)伸展开后,所述控制杆(7)垂直伸展开,所述第一磁铁(33)分别与第二磁铁(34)相对应磁吸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绿色建筑智能消防系统,其特征在于:每个楼层内分别设置有一个排气管(35),所述排气孔(36)分别与所述排气管(35)相对应连通,所述排气管(35)排放的气体为二氧化碳或者是氮气。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绿色建筑智能消防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排风模块(8)内分别设置有一个排风内腔(13),所述排风内腔(13)内分别设置有一个第一电机(14)驱动的第一排风扇(15),所述排风模块(8)的底部分别设置有一个与所述排风内腔(13)相对应连通的排风孔(16),所述排风模块(8)内分别设置有一个与所述排风内腔(13)相对应连通的进风孔(17),所述进风孔(17)分别与密封布(9)密封的楼层相对应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绿色建筑智能消防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逃生模块(20)包括有一个设置在楼顶上的存储筒(21),所述存储筒(21)分别呈圆环状设置,所述存储筒(21)内分别设置有一个叠加在一起的防火套(22),所述防火套(22)呈直筒状,所述防火套(22)的底部设置有一个固定环(24),所述楼体(1)上设置有与所述固定环(24)相对应的卡接底座(23,所述卡接底座(23)上设置有支撑所述固定环(24)的凹槽,每层楼的顶部分别设置有与所述防火套(22)相对应的喷水孔(25),所述存储筒(21)内分别包括有一个设置在所述防火套(22)上的换气模块(26)。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一种绿色建筑智能消防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换气模块(26)内分别设置有一个换气内腔(27),所述换气内腔(27)内分别设置有一个第二电机(28)驱动的第二排风扇(29),所述换气模块(26)上分别设置有与所述换气内腔(27)相对应连通的进风孔(30)。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一种绿色建筑智能消防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防火套(22)的外层为一层防火层(31),且材质为玻璃丝构成,所述防火套(22)内层为密封层,所述放火套(22)的内层和外层之间设置还有渗水孔(32)。
10.一种绿色建筑智能消防系统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
1、楼顶上设置的防火模块(5)内电机驱动第一转轴(19)转动,带动帆布卷轴(18)转动,能够进一步的使密封布(9)伸展开,密封布(9)底部设置有帆布底座(10),帆布底座(10)磁吸连接在楼下设置的防火模块(5)上,整层楼密封布(9)同时伸展开后能够对其密封,使整层楼处于一个密封的空间;
2、通过控制杆(7)伸展开后,处于垂直的状态,密封布上分别设置有第一磁铁(33),所述控制杆(7)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二磁铁(34),当控制杆(7)伸展开后,两侧的密封布(9)上设置的第一磁铁(33)分别与第二磁铁(34)相对应磁吸连接,通过控制杆(7)对密封布(9)进行支撑固定;
3、通过楼层顶部的排气管(35)排放惰性气体后,能够使惰性气体充满在整个密封的楼层内,从而达到灭火的效果;
4、通过排风模块(8)内设置的第一排风扇(15)转动,从而能够产生风力,能够将密封后的楼层进行排风,排气管(35)排放惰性气体,通过排风模块(8)排放多余的其他,从而形成循环,保证到密封空间内的惰性气体的气体量,从而保证灭火效果;
5、每个楼层的顶部分别设置有一个存储筒(21),在存储筒(21)内设置有叠加存放的放火套(22),放火套(22)伸展开后,能够使放火套(22)处于一个直筒状,人员在紧急情况下躲避在防火套(22)内,通过防火套(22)内设置的换气模块(30)能够对放火套(22)内进行空气循环,同时通过喷水孔(25)排水后对放火套(22)进行降温,从而达到保护人员的目的。
CN202010388890.3A 2020-05-10 2020-05-10 一种绿色建筑智能消防系统 Withdrawn CN11149483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388890.3A CN111494832A (zh) 2020-05-10 2020-05-10 一种绿色建筑智能消防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388890.3A CN111494832A (zh) 2020-05-10 2020-05-10 一种绿色建筑智能消防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494832A true CN111494832A (zh) 2020-08-07

Family

ID=718666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388890.3A Withdrawn CN111494832A (zh) 2020-05-10 2020-05-10 一种绿色建筑智能消防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494832A (zh)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3905530U (zh) * 2014-01-27 2014-10-29 福建鑫晟钢业有限公司 多高层居民钢结构建筑
CN107050718A (zh) * 2016-12-30 2017-08-18 常熟南师大发展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建筑物快速灭火装置
JP2018076740A (ja) * 2016-11-11 2018-05-17 株式会社竹中工務店 集合住宅
CN109944532A (zh) * 2017-12-20 2019-06-28 邯郸市金穗门业有限公司 一种常开式防火门
CN209670798U (zh) * 2018-09-13 2019-11-22 无锡市恒邦消防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双轨无机防火卷帘门
CN209687303U (zh) * 2018-09-08 2019-11-26 泰州江山消防器材有限公司 一种带有锁定机构的防火卷帘门
CN210067923U (zh) * 2018-12-26 2020-02-14 王忆宁 一种大跨度导轨式特级防火卷帘结构
CN210087206U (zh) * 2018-12-26 2020-02-18 王忆宁 一种异形防火卷帘结构
CN110965842A (zh) * 2019-11-26 2020-04-07 杭州浙讯企业管理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防火防雨功能的木屋帐篷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3905530U (zh) * 2014-01-27 2014-10-29 福建鑫晟钢业有限公司 多高层居民钢结构建筑
JP2018076740A (ja) * 2016-11-11 2018-05-17 株式会社竹中工務店 集合住宅
CN107050718A (zh) * 2016-12-30 2017-08-18 常熟南师大发展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建筑物快速灭火装置
CN109944532A (zh) * 2017-12-20 2019-06-28 邯郸市金穗门业有限公司 一种常开式防火门
CN209687303U (zh) * 2018-09-08 2019-11-26 泰州江山消防器材有限公司 一种带有锁定机构的防火卷帘门
CN209670798U (zh) * 2018-09-13 2019-11-22 无锡市恒邦消防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双轨无机防火卷帘门
CN210067923U (zh) * 2018-12-26 2020-02-14 王忆宁 一种大跨度导轨式特级防火卷帘结构
CN210087206U (zh) * 2018-12-26 2020-02-18 王忆宁 一种异形防火卷帘结构
CN110965842A (zh) * 2019-11-26 2020-04-07 杭州浙讯企业管理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防火防雨功能的木屋帐篷

Non-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消防局: "《中国消防手册.第十二卷.消防装备.消防产品》", 31 December 2007,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
杜红: "《防排烟技术》", 31 August 2014,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
杜茂安等: "《建筑设备工程》", 31 March 2016, 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 *
饶勃: "《建筑门窗装修技术》", 31 January 2001,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886107A (zh) 一种高层建筑物消防救生装置
CN102091389B (zh) 楼房防火防震救生舱
CN111852535B (zh) 分离岛式地铁地下车站站厅火灾通风排烟系统和方法
WO2014161473A1 (zh) 楼房火灾救生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CN202236923U (zh) 一种高层建筑物消防救生装置
CN107715358A (zh)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CN111494832A (zh) 一种绿色建筑智能消防系统
HRP990415A2 (en) Process of ventilation of road tunnels
CN117599365B (zh) 一种应急消防墙及其搭建方法
CN107243118B (zh) 一种可折叠高楼防火救生舱
CN213063077U (zh) 防火防震防盗多用安全仓
CN1895698B (zh) 快速充气式可移动正压防烟消防救护站
CN105983189A (zh) 移动式火灾紧急避难舱及其工作方法
JP2012062694A (ja) 建設工事用防音テント
CN209154929U (zh) 一种庇佑仓以及壁掛式滑道火灾逃生装置
CN110339520A (zh) 一种建筑物灭火逃生装置
CN210494938U (zh) 避火装置
CN201101829Y (zh) 可移动正压消防救生通道
CN104343273A (zh) 一种消防用火灾隔离空间
CN209451172U (zh) 火灾/烟雾灾害时期的家用应急自救避难舱
CN110124227B (zh) 一种高层建筑防火控制系统及其工作方法
JP2003199840A (ja) 火災の消火方法及びシステム
JPH08112373A (ja) 減圧訓練施設
JP3041842U (ja) 強制換気によるエレベーターの救命送気管構造
CN114100047B (zh) 一种便于组装的消防水驱动照明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0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