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491050B - 后壳组件以及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后壳组件以及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491050B
CN111491050B CN202010214303.9A CN202010214303A CN111491050B CN 111491050 B CN111491050 B CN 111491050B CN 202010214303 A CN202010214303 A CN 202010214303A CN 111491050 B CN111491050 B CN 11149105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roove
column
limiting
hole
lu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214303.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491050A (zh
Inventor
朱炼兵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ulong Computer Telecommunication Scientific Shenzhe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Yulong Computer Telecommunication Scientific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ulong Computer Telecommunication Scientific Shenzhen Co Ltd filed Critical Yulong Computer Telecommunication Scientific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214303.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491050B/zh
Publication of CN11149105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49105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49105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49105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0202Portable telephone sets, e.g. cordless phones, mobile phones or bar type handsets
    • H04M1/026Details of the structure or mounting of specific componen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asing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后壳组件及电子设备,后壳组件包括:内壳、闪光灯以及外壳。内壳具有第一通孔、多个第一槽和一个第二槽。每一第一槽的槽底均设置有第一限位部。每一第一槽与第二槽相交处均形成连接孔。第一通孔贯穿内壳,并位于第二槽的槽底。闪光灯具有多个连接耳,每一连接耳上均设置有配合部。连接耳穿过连接孔,并插入第一槽内,且第一限位部与配合部相配。外壳与内壳固定连接,第二限位部抵压在连接耳上。本申请提供的后壳组件,结构简单,不需要其他的工艺步骤实现闪光灯与后壳的固定,只需要配合部与第一限位部以及第二限位部与连接耳的配合关系就可实现,有利于提高组装后的后壳组件的合格率,降低报废而产生的成本,从而降低损耗成本。

Description

后壳组件以及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涉及通信设备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后壳组件及具有该后壳组件的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本申请对于背景技术的描述属于与本申请相关的相关技术,仅仅是用于说明和便于理解本申请的申请内容,不应理解为申请人明确认为或推定申请人认为是本申请在首次提出申请的申请日的现有技术。
随着电子照相技术的发展,市场上出现了多种具有拍照功能的电子设备,如手机、相机、PAD和笔记本等,为了在摄像头拍照过程中保持良好的曝光效果,通常,此类电子设备会配备闪光灯。
现有技术中,闪光灯一般通过热熔工艺固定在底壳上,但在生产过程中一旦热熔工艺出现问题,会导致壳体报废,无法重新使用。由此造成试产、量产维修会造成很大的壳体报废费用,不易于成本控制,另外需要增加热熔的工位,将增加相应工位的成本。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后壳组件及电子设备,后壳组件的结构简单,有利于提高组装后的后壳组件的合格率,降低了报废而产生的成本。
本申请第一方面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的后壳组件,包括:内壳,所述内壳具有第一通孔、多个第一槽和一个第二槽;每一所述第一槽的开口位于所述内壳的第一面,且每一所述第一槽的槽底均设置有第一限位部;所述第二槽的开口位于与所述第一面相对设置的第二面;每一所述第一槽与所述第二槽相交处均形成连接孔;所述第一通孔的一端位于所述第一面,另一端位于所述第二槽的槽底;多个所述第一槽沿所述第一通孔的周向设置;闪光灯,所述闪光灯具有多个连接耳,每一所述连接耳上均设置有配合部;所述连接耳穿过所述连接孔,并插入所述第一槽内,且所述第一限位部与所述配合部相配;所述闪光灯穿过所述第一通孔并凸出第一面;以及外壳,所述外壳与所述内壳固定连接,且所述外壳上设置有第二限位部和第二通孔;所述闪光灯穿过所述第二通孔并凸出所述外壳;所述第二限位部抵压在所述连接耳上。
本申请提供的后壳组件,结构简单,不需要其他的工艺步骤实现闪光灯与后壳的固定,只需要配合部与第一限位部以及第二限位部与连接耳的配合关系就可实现,有利于提高组装后的后壳组件的合格率,降低了报废而产生的成本,从而可以降低损耗成本。
可选地,所述第一限位部为连接柱,所述配合部为插接孔,所述连接柱插入所述插接孔内。
可选地,所述连接柱的高度大于所述插接孔的长度,所述第二限位部为限位柱,所述限位柱具有限位槽,所述连接柱插入所述限位槽内。
可选地,所述连接柱的高度小于所述插接孔的长度,所述第二限位部为限位柱,所述限位柱包括第一柱和第二柱,所述第一柱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二柱的直径,所述第二柱插入所述插接孔内,并与所述连接柱相抵靠,所述第一柱抵压在所述连接耳上。
可选地,所述连接耳上设置导向槽,所述导向槽与所述插接孔连通,用于引导所述连接柱滑入所述插接孔内。
可选地,所述第一限位部为连接柱,所述配合部为连接通槽,所述连接通槽的开口位于所述连接耳的边缘,所述连接柱从所述连接通槽的开口滑入所述连接通槽内。
可选地,所述连接通槽包括依次连通的第一部、过渡部和第二部,所述第一部具有开口;所述第一部和所述第二部宽度大于所述连接柱的直径;所述过渡部的宽度小于所述连接柱的直径。
可选地,所述第二限位部包括第一板和第二板,所述第一板和所述第二板相交叉设置。
可选地,所述第一限位部为凸起,所述配合部为配合槽,所述凸起插入所述配合槽内。
本申请第二方面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上述任一项所述的后壳组件。
本申请提供的电子设备,后壳部分结构简单,闪光灯固定牢固,生产效率高,从而提高了产品的生产效率,进而降低了产品的生产制造成本,增加了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申请。
本申请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部分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申请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申请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本申请所述后壳组件第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所述内壳一实施例第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A部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所述内壳一实施例第二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中B部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所述闪光灯第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所述外壳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图7中C部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9是图1所示后壳组件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10是图9中D部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申请所述后壳组件第二种实施例的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申请所述后壳组件第三种实施例的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13是本申请所述后壳组件第四种实施例的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14是本申请所述后壳组件第五种实施例的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15是本申请所述闪光灯第二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16是本申请所述闪光灯第三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17是图16中E部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18是本申请所述后壳组件第六种实施例的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其中,图1至图18中附图标记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为:
内壳10,第一通孔11,第一槽12,第二槽13,第一限位部14,连接柱141,凸起142,第一面15,第二面16,连接孔17,闪光灯20,连接耳21,配合部22,插接孔221,连接通槽222,第一部223,过渡部224,第二部225,配合槽226,导向槽23,外壳30,第二限位部31,限位柱311,限位槽312,第一柱313,第二柱314,第一板315,第二板316,第二通孔32。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申请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申请,但是,本申请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下述讨论提供了本申请的多个实施例。虽然每个实施例代表了申请的单一组合,但是本申请不同实施例可以替换,或者合并组合,因此本申请也可认为包含所记载的相同和/或不同实施例的所有可能组合。因而,如果一个实施例包含A、B、C,另一个实施例包含B和D的组合,那么本申请也应视为包括含有A、B、C、D的一个或多个所有其他可能的组合的实施例,尽管该实施例可能并未在以下内容中有明确的文字记载。
如图1至图8所示,本申请第一方面实施例提供的后壳组件包括:内壳10、闪光灯20以及外壳30。后壳包括内壳10和外壳30。制成内壳10和外壳30的材料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如内壳10为塑料壳,外壳30为金属壳。
如图2至图5所示,内壳10具有第一通孔11、多个第一槽12和一个第二槽13。多个第一槽12沿第一通孔11的周向均匀设置,且相邻第一槽12之间的角度均相同。且第一槽12的数量至少为两个。具体而言,当第一槽12为数量为两个,两个第一槽12呈直线型分布,即两个第一槽12之间的夹角为180°。当第一槽12为数量为三个,三个第一槽12呈三角形分布,即相邻两个第一槽12之间的夹角为120°。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根据具体的情况设置有第一槽12的数量。
如图6所示,闪光灯20具有多个连接耳21,每一连接耳21上均设置有配合部22。闪光灯20通过连接耳21与内壳10连接。
如图7至图8所示,外壳30与内壳10固定连接,且外壳30上设置有第二限位部31和第二通孔32。
如图2至图5所示,每一第一槽12的开口位于内壳10的第一面15,且每一第一槽12的槽底均设置有第一限位部14。第二槽13的开口位于与第一面15相对设置的第二面16。第一面15为内壳10的内表面,用于安装电子设备的电器件。第二面16为内壳10的外表面,用于与外壳30的内壁面配合。第一槽12的开口和第二槽13的开口分别位于内壳10相对设置的两个面上。
如图4和图5所示,每一第一槽12与第二槽13相交处均形成连接孔17。如图9和图10所示,多个连接耳21分别穿过多个连接孔17,并分别插入多个第一槽12内,每一个第一限位部14均与一个配合部22相配,以将闪光灯20通过连接耳21与内壳10固定连接。
如图4和图5所示,第一通孔11的一端位于第一面15,另一端位于第二槽13的槽底。闪光灯20穿过第一通孔11并凸出第一面15。且闪光灯20穿过第二通孔32并凸出外壳30。
如图9和图10所示,第二限位部31抵压在连接耳21上,以限制连接耳21的自由度。
本申请后壳组件的组装过程为:先将闪光灯20上的一个连接耳21插入一个第一槽12内,并将配合部22与第一限位部14配合完成一个连接耳21与内壳10的固定;重复该操作步骤,将多个连接耳21分别插入多个第一槽12内,并将配合部22与第一限位部14配合完成多个连接耳21与内壳10的固定,以将闪光灯20固定在内壳10上,且闪光灯20凸出第一通孔11;然后将外壳30与内壳10固定连接,第二限位部31抵压在连接耳21上,以完全限制闪光灯20的自由度,以将闪光灯20固定后壳上,且闪光灯20凸出第二通孔32。
本申请提供的将后壳组件,结构简单,不需要其他的工艺步骤实现闪光灯20与后壳的固定,只需要配合部22与第一限位部14以及第二限位部31与连接耳21的配合关系就可实现,有利于提高组装后的后壳组件的合格率,降低了报废而产生的成本,从而可以降低损耗成本。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第二限位部31包括第一板315和第二板316,第一板315和第二板316相交叉设置。
在该实施例中,第一板315和第二板316呈十字交叉,增加了第二限位部31与连接耳21之间的接触面积,从而提高了第二限位部31对连接耳21施加压力的均匀性,进而使第二限位部31有效地限制连接耳21的自由度,将闪光灯20固定后壳上。
当然,第二限位部31也可包括多个限位板,多个限位板分别抵压在连接耳21上。多个限位板的设置增加了第二限位部31与连接耳21之间的接触面积,从而提高了第二限位部31对连接耳21施加压力的均匀性,进而有效地限制连接耳21的自由度,将闪光灯20固定后壳上。
下面结合附图具体阐述第一限位部14和配合部22几个实施例。
实施例1
如图1至图10所示,本申请实施例1提供的方案为:第一限位部14为连接柱141,配合部22为插接孔221,连接柱141插入插接孔221内。通过连接柱141插入插接孔221后,连接柱141对连接耳21起到了限位作用,在通过第一槽12的槽壁和第二限位部31的作用,完全限制了闪光灯20各个方向上的自由度,将闪光灯20固定后壳上,连接柱141与插接孔221的配合结构简单,组装方便,从而提高了产品的生产效率,进而降低了产品的生产制造成本,提高了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如图5所示,连接柱141与内壳10一体式结构,一方面,增加了连接柱141与内壳10之间的连接强度,从而降低了连接柱141与内壳10之间发生断裂的概率,进而提高了产品的使用可靠性;另一方面,连接柱141与内壳10可采用一体铸造成型制成,生产效率高,从而降低了产品生产制造成本。
如图9和图10所示,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连接柱141的高度大于插接孔221的长度,第二限位部31为限位柱311,限位柱311具有限位槽312,连接柱141插入限位槽312内。连接柱141的高度大于插接孔221的长度,即连接柱141凸出连接耳21,连接柱141起到了良好的限位作用,避免了连接柱141从插接孔221脱出的概率,从而保证了连接的可靠性。连接柱141插入限位柱311的限位槽312内,使连接柱141与限位柱311连接形成一个整体,且连接柱141抵压在连接耳21上,限制了连接耳21沿连接柱141轴线方向上的自由度,将闪光灯20固定后壳上。
如图11和图12所示,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连接耳21上设置导向槽23,导向槽23与插接孔221连通,用于引导连接柱141滑入插接孔221内。连接柱141从导向槽23的一端滑入导向槽23,并从导向槽23的一端滑入插接孔221内,导向槽23对连接柱141起到了导向作用,使连接柱141顺畅的进入插接孔221内,方便提高了产品的组装效率,即提高了产品的生产效率,从而降低了产品的生产制造成本,增加了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如图11所示,导向槽23的底面可以平面,也可如图12所示,导向槽23的底面可以斜面。
如图13所示,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连接柱141的高度小于插接孔221的长度,第二限位部31为限位柱311,限位柱311包括第一柱313和第二柱314,第一柱313的直径大于第二柱314的直径,第二柱314插入插接孔221内,并与连接柱141相抵靠,第一柱313抵压在连接耳21上。
在该实施例中,连接柱141的高度小于插接孔221的长,方便连接柱141插入插接孔221内,从而提高了产品的组装效率,进而降低了产品的生产制造成本;限位柱311为台阶柱,台阶柱包括第一柱313和第二柱314,第二柱314插入插接孔221内,使连接柱141与限位柱311连接形成一个整体,限制了连接耳21沿第一槽12的底壁自由度;第一柱313抵压在连接耳21上,限制了连接耳21沿连接柱141轴线方向上的自由度,将闪光灯20固定后壳上。
实施例2
如图14和图17所示,本申请实施例2提供的方案为:第一限位部14为连接柱141,配合部22为连接通槽222,连接通槽222的开口位于连接耳21的边缘,连接柱141从连接通槽222的开口滑入连接通槽222内。
在该实施例中,连接柱141从连接通槽222的开口进入连接通槽222内,限制了连接耳21沿第一槽12的底壁自由度;第二限位部31压在连接耳21上,限制了连接耳21沿连接柱141轴线方向上的自由度,从而完全限制了连接耳21的自由度,将闪光灯20固定后壳上。
如图16和图17所示,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连接通槽222包括依次连通的第一部223、过渡部224和第二部225,第一部223具有开口;第一部223和第二部225宽度大于连接柱141的直径;过渡部224的宽度小于连接柱141的直径。由于过渡部224的宽度小于连接柱141的直径的设置起到了限位作用,降低了连接柱141从第二部225脱出的概率,提高了连接柱141与连接耳21配合的可靠性。
实施例3
如图18所示,本申请实施例3提供的方案为:第一限位部14为凸起142,配合部22为配合槽226,凸起142插入配合槽226内。
在该实施例中,凸起142从配合槽226的开口插入配合槽226内,限制了连接耳21沿第一槽12的底壁自由度;第二限位部31压在连接耳21上,限制了连接耳21沿连接柱141轴线方向上的自由度,从而完全限制了连接耳21的自由度,将闪光灯20固定后壳上。
如图18所示,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第二限位部31包括第一板315和第二板316,第一板315和第二板316相交叉设置。
在该实施例中,第一板315和第二板316呈十字交叉,增加了第二限位部31与连接耳21之间的接触面积,从而提高了第二限位部31对连接耳21施加压力的均匀性,进而使第二限位部31有效地限制连接耳21的自由度,将闪光灯20固定后壳上。
本申请第二方面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上述任一项所述的后壳组件。
本申请提供的电子设备,后壳部分结构简单,闪光灯固定牢固,生产效率高,从而提高了产品的生产效率,进而降低了产品的生产制造成本,增加了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电子设备可以为移动或便携式并执行无线通信的各种类型的计算机系统设备中的任何一种。具体的,电子设备可以为移动电话或智能电话(例如,基于iPhone TM,基于Android TM的电话),便携式游戏设备(例如Nintendo DS TM,PlayStation Portable TM,Gameboy Advance TM,iPhone TM)、膝上型电脑、PDA以及便携式互联网设备。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申请。在本申请中,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的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术语“多个”则指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均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相连”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具体实施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实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电子设备的后壳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内壳,所述内壳具有第一通孔、多个第一槽和一个第二槽;每一所述第一槽的开口位于所述内壳的第一面,且每一所述第一槽的槽底均设置有第一限位部;所述第二槽的开口位于与所述第一面相对设置的第二面;每一所述第一槽与所述第二槽相交处均形成连接孔;所述第一通孔的一端位于所述第一面,另一端位于所述第二槽的槽底;多个所述第一槽沿所述第一通孔的周向设置;
闪光灯,所述闪光灯具有多个连接耳,每一所述连接耳上均设置有配合部;所述连接耳穿过所述连接孔,并插入所述第一槽内,且所述第一限位部与所述配合部相配;所述闪光灯穿过所述第一通孔并凸出第一面;以及
外壳,所述外壳与所述内壳固定连接,且所述外壳上设置有第二限位部和第二通孔;所述闪光灯穿过所述第二通孔并凸出所述外壳;所述第二限位部抵压在所述连接耳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壳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限位部为连接柱,所述配合部为插接孔,所述连接柱插入所述插接孔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后壳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柱的高度大于所述插接孔的长度,所述第二限位部为限位柱,所述限位柱具有限位槽,所述连接柱插入所述限位槽内。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后壳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柱的高度小于所述插接孔的长度,所述第二限位部为限位柱,所述限位柱包括第一柱和第二柱,所述第一柱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二柱的直径,所述第二柱插入所述插接孔内,并与所述连接柱相抵靠,所述第一柱抵压在所述连接耳上。
5.根据权利要求2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后壳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耳上设置导向槽,所述导向槽与所述插接孔连通,用于引导所述连接柱滑入所述插接孔内。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壳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限位部为连接柱,所述配合部为连接通槽,所述连接通槽的开口位于所述连接耳的边缘,所述连接柱从所述连接通槽的开口滑入所述连接通槽内。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后壳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通槽包括依次连通的第一部、过渡部和第二部,所述第一部具有开口;所述第一部和所述第二部宽度大于所述连接柱的直径;所述过渡部的宽度小于所述连接柱的直径。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壳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限位部包括第一板和第二板,所述第一板和所述第二板相交叉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壳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限位部为凸起,所述配合部为配合槽,所述凸起插入所述配合槽内。
10.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后壳组件。
CN202010214303.9A 2020-03-24 2020-03-24 后壳组件以及电子设备 Active CN11149105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214303.9A CN111491050B (zh) 2020-03-24 2020-03-24 后壳组件以及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214303.9A CN111491050B (zh) 2020-03-24 2020-03-24 后壳组件以及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491050A CN111491050A (zh) 2020-08-04
CN111491050B true CN111491050B (zh) 2021-07-20

Family

ID=717945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214303.9A Active CN111491050B (zh) 2020-03-24 2020-03-24 后壳组件以及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491050B (zh)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4190804U (zh) * 2014-09-25 2015-03-04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手机的后壳组件和具有其的手机
CN205721018U (zh) * 2016-04-22 2016-11-23 上海与德通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闪光灯罩及电子设备
CN206023923U (zh) * 2016-08-12 2017-03-15 珠海市魅族科技有限公司 电子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4786152U (zh) * 2015-06-12 2015-11-18 上海与德通讯技术有限公司 闪光灯罩及终端
CN205945838U (zh) * 2016-06-30 2017-02-08 上海与德通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
CN106784444B (zh) * 2017-01-24 2020-05-19 捷开通讯(深圳)有限公司 智能终端套件、智能终端及其可拆卸式智能后盖
CN206640636U (zh) * 2017-04-25 2017-11-14 上海青橙实业有限公司 散光灯装置及手机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4190804U (zh) * 2014-09-25 2015-03-04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手机的后壳组件和具有其的手机
CN205721018U (zh) * 2016-04-22 2016-11-23 上海与德通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闪光灯罩及电子设备
CN206023923U (zh) * 2016-08-12 2017-03-15 珠海市魅族科技有限公司 电子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491050A (zh) 2020-08-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496458B1 (ko) 심 카드의 커넥터
US10440850B2 (en) Backplane and communications device
CN105449411B (zh) 卡连接器
US20130237086A1 (en) Chip card holder with protective cover for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s
US10868374B2 (en) Electric connector for circuit board, and producing method for electric connector for circuit board
CN111491050B (zh) 后壳组件以及电子设备
CN107666051A (zh) 多芯sc连接器及插座
CN108336539A (zh) 线束插接组件
CN211655771U (zh) 一种充电坞外壳及其侧盖与壳体的连接结构
US20160216461A1 (en) Assembling device for assembling optical fiber connector
CN104795512A (zh) 制造可再充电电池壳体的反向冲击挤压装置及制造方法
CN203644998U (zh) 一种卡连接器
CN210670763U (zh) 拼接式线路板
CN202503129U (zh) 通讯连接器
CN220136159U (zh) 一种组装式防弹插板
CN206340783U (zh) 一种电连接器
CN215528016U (zh) 一种插座上的可拆卸扣盖组件
CN214505806U (zh) 一种用于fpc连接器的四面包定位片
CN105826754B (zh) 一种卡组合连接装置及电子设备
CN216527322U (zh) 一种智能门锁
CN214754275U (zh) 插座和电子设备
EP4113753A1 (en) Fixing holder of modular insertion core, connector and mounting method therefor
CN220042428U (zh) 线缆快速卡接结构
CN214068962U (zh) 一种新型电子线束连接器
CN216741742U (zh) 一种玻璃钢机器罩壳的快速安装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