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488076B - 一种防误触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一种防误触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488076B
CN111488076B CN202010263856.3A CN202010263856A CN111488076B CN 111488076 B CN111488076 B CN 111488076B CN 202010263856 A CN202010263856 A CN 202010263856A CN 111488076 B CN111488076 B CN 11148807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vent
touch
pen
writing
touch scree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263856.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488076A (zh
Inventor
钟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fei Xunfei Reading And Writi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efei Xunfei Reading And Writing Technology Co lt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fei Xunfei Reading And Writi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efei Xunfei Reading And Writ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263856.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488076B/zh
Publication of CN11148807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48807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48807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48807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防误触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其中,防误触方法包括:在电子设备开启支持手写或绘制的应用后,检测与电子设备匹配的触控笔是否发生了第一事件,其中,第一事件用于指示触控笔即将进行书写或绘制;当检测到触控笔发生了第一事件时,控制电子设备进入手写或绘制状态,其中,电子设备在手写或绘制状态下,不响应用户的至少部分手势触控操作。本申请提供的防误触方法能够降低电子设备对用户的误触操作进行响应这一情况的发生次数,或者能够避免电子设备对用户的误触操作进行响应这一情况的发生,从而能够提升用户的书写或绘制体验。

Description

一种防误触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信息输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防误触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目前,有些电子设备(比如平板电脑)在交互方式上,除了支持手势触控以外,逐渐开始支持触控笔触控,这是因为,使用触控笔可以弥补使用手势书写和绘制的不足。
可以预想的是,将有越来越多的电子设备同时支持触控笔触控和手势触控,比如,用户可以使用触控笔在电子设备的触控屏上书写和绘制,使用手势完成上下滑动、左右滑动、长按、点击、缩小、放大、拖动等操作。
用户使用触控笔在电子设备的触控屏上进行书写或绘制时,握笔的手侧面往往会以触控屏作为承托,然而,手侧面与触控屏的接触极易被电子设备当成手势触控操作而进行响应,而手侧面与触控屏的接触实际是误触操作,对误触操作进行响应,将大大影响用户的书写或绘制体验。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防误触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用以减少或避免电子设备对用户的误触操作进行响应的情况,从而提升用户的书写或绘制体验,其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防误触方法,包括:
在电子设备开启支持书写或绘制的应用后,检测与所述电子设备匹配的触控笔是否发生了第一事件,其中,所述第一事件用于指示所述触控笔即将进行书写或绘制;
当检测到所述触控笔发生了所述第一事件时,控制所述电子设备进入书写或绘制状态,其中,所述电子设备在所述书写或绘制状态下,不响应用户的至少部分手势触控操作。
可选的,所述的防误触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电子设备进入所述书写或绘制状态后,若检测到手势触控操作,则不响应所述手势触控操作,或者,确定所述手势触控操作是否为误触操作,若所述手势触控操作为误触操作,则不响应所述手势触控操作。
可选的,所述确定所述手势触控操作是否为误触操作,包括:
根据执行所述手势触控操作的操作体与所述电子设备的触控屏的接触面积,和/或所述操作体的操作速度,确定所述手势触控操作是否为误触操作。
可选的,所述检测与所述电子设备匹配的触控笔是否发生了第一事件,包括:
监听采用预设的事件触发机制触发的事件,其中,所述事件触发机制为,当所述触控笔的笔尖与所述电子设备的触控屏的垂直距离和/或相对位置关系满足预先构建的事件中一事件对应的垂直距离和/或相对位置关系时,触发该事件,预先构建的事件中至少包括所述第一事件;
当监听到触发了所述第一事件时,确定所述触控笔发生了所述第一事件。
可选的,采用预设的事件触发机制触发所述第一事件的过程包括:
当所述触控笔的笔尖向所述触控屏靠近,且靠近至与所述触控屏的垂直距离小于或等于距离阈值时,触发所述第一事件;
或者,当所述触控笔的笔尖与所述触控屏所在平面的垂直距离小于或等于所述距离阈值,且所述触控笔的笔尖在所述触控屏所在平面上的投影由所述触屏外移入所述触控屏内时,触发所述第一事件。
可选的,所述预先构建的事件中还包括第二事件,所述第二事件用于指示所述触控笔结束书写或绘制;
可选的,所述的防误触方法还包括:在所述电子设备进入所述书写或绘制状态后,若监听到触发了所述第二事件,则控制所述电子设备退出所述书写或绘制状态,其中,所述电子设备退出所述书写或绘制状态后,能够响应用户的手势触控操作。
可选的,采用预设的事件触发机制触发所述第二事件的过程包括:
当所述触控笔的笔尖远离所述触控屏,且远离至与所述触控屏的垂直距离大于或等于距离阈值时,触发所述第二事件;
或者,当所述触控笔的笔尖与所述触控屏的垂直距离小于或等于所述距离阈值,且所述触控笔的笔尖在所述触控屏所在平面上的投影移至所述触控屏之外时,触发所述第二事件;
或者,当所述触控笔的笔尖悬停在所述触控屏正上方的时间超过预设时间时,触发所述第二事件。
可选的,所述预先构建的事件中还包括:第二事件、第三事件和第四事件,其中,所述第二事件用于指示所述触控笔结束书写或绘制,所述第三事件用于指示所述触控笔触及所述触控屏,所述第四事件用于指示所述触控笔远离所述触控屏;
所述防误触方法还包括:
根据触发的所述第二事件、所述第三事件和所述第四事件,更新所述距离阈值。
可选的,所述根据触发的所述第二事件、所述第三事件和所述第四事件,更新所述距离阈值,包括:
确定所述第二事件在预设数量个不同目标时段内的出现情况,其中,所述目标时段为所述第四事件触发至对应的所述第三事件触发所经历的时段,且所述目标时段的时长小于预设时长;
根据所述第二事件在所述预设数量个目标时段内的出现情况,更新所述距离阈值。
可选的,所述确定所述第二事件在所述预设数量个目标时段内的出现情况,包括:
计算所述预设数量个目标时段中、出现所述第二事件的目标时段的数量与所述预设数量的比值;
相应的,所述根据所述第二事件在所述预设数量个目标时段内的出现情况,更新所述距离阈值,包括:
若所述比值大于或等于预设占比,则在所述距离阈值上加上预设值;
若所述比值小于所述预设占比,则获取所述预设数量个目标时段分别对应的最大垂直距离,并根据获取的最大垂直距离确定新的距离阈值,其中,任一目标时段对应的最大垂直距离为在该时段内,所述触控笔的笔尖与所述触控屏的最大垂直距离。
一种防误触装置,包括:事件检测模块和状态控制模块;
所述事件检测模块,用于在电子设备开启支持书写或绘制的应用后,检测与所述电子设备匹配的触控笔是否发生了第一事件,其中,所述第一事件用于指示所述触控笔即将进行书写或绘制;
所述状态控制模块,用于当所述检测模块检测到所述触控笔发生了所述第一事件时,控制所述电子设备进入书写或绘制状态,其中,所述电子设备在所述书写或绘制状态下,不响应用户的至少部分手势触控操作。
可选的,所述防误触装置还包括:第一触控响应模块;
所述第一触控响应模块,用于在所述电子设备进入所述书写或绘制状态后,若所述电子设备检测到手势触控操作,则不响应所述手势触控操作;
或者,所述防误触装置还包括:误触操作确定模块和第二触控响应模块;
所述误触操作确定模块,用于在所述电子设备进入所述书写或绘制状态后,若所述电子设备检测到手势触控操作,则确定所述手势触控操作是否为误触操作;
所述第二触控响应模块,用于当所述手势触控操作为误触操作时,不响应所述手势触控操作。
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
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程序;
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程序,实现上述任一项所述的防误触方法的各个步骤。
一种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任一项所述的防误触方法的各个步骤。
经由上述方案可知,本申请提供的防误触方法,在电子设备开启支持书写或绘制的应用后,可检测与电子设备匹配的触控笔是否发生了第一事件,若检测到触控笔发生了第一事件,表明触控笔即将进行书写或绘制,则控制电子设备进入书写或绘制状态,电子设备在书写或绘制状态下不响应用户的至少部分手势触控操作,由于电子设备进入书写或绘制状态后,不响应用户的任何手势触控操作或者只响应用户的部分手势触控操作,因此,降低了电子设备对用户的误触操作进行响应这一情况的发生次数,或者避免电子设备对用户的误触操作进行响应这一情况的发生,从而提升了用户的书写或绘制体验。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防误触方法的一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在电子设备开启支持书写或绘制的应用后,检测与电子设备匹配的触控笔是否发生了第一事件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过五个事件模拟触控笔书写或绘制过程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触控笔在书写或绘制过程中,笔尖与触控屏的垂直距离随时间变化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一事件的触发条件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防误触方法的另一流程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二事件的触发条件的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根据触发的第二事件、第三事件和第四事件,更新距离阈值的流程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防误触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发明人在实现本申请的过程中发现,用户在使用触控笔进行书写或绘制时,为了使书写或绘制更加流畅,也为了使手在书写或绘制时更加舒适,握笔的手侧面往往会以电子设备的触控屏作为承托,也就是说,手侧面会与电子设备的触控屏接触,然而,手侧面与电子设备的触控屏接触会带来诸多问题:
比如,电子设备开启支持书写或绘制的应用后,若该应用支持手势滑动翻页或滚动页面,那么,当用户的手侧面在触控屏上移动时,电子设备会将手侧面在触控屏上的移动当作用于翻页或滚动页面的手势,进而进行翻页或滚动页面,再比如,支持书写或绘制的应用支持手势长按操作,假设手势长按操作会触发弹窗,那么,手侧面与屏幕的接触极易调出弹窗,而弹窗总是处于最顶层显示,也就是说,弹窗将覆盖在手写层之上。
由上述两种情况可以看出,手侧面与电子设备的触控屏接触极易被电子设备当成某种手势触控操作而响应,进而导致手写操作中断,从而影响用户的书写或绘制体验。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案发明人进行了研究,起初的思路是,采用基于隔离板的防误触方案,或者,采用基于手势触控开关的防误触方案。
其中,基于隔离板的防误触方案为,在使用触控笔书写或绘制时,将隔离板覆盖在触控屏上,作为书写时手的承托,以屏蔽手势误触;而基于手势触控开关的防误触方案为,在系统中增加用于开启或关闭手势触控的开关,当需要使用触控笔书写或绘制时,为了避免误触,用户需要先手动关闭手势触控开关,手势触控开关关闭后,电子设备只响应触控笔的触控操作,当需要进行手势触控时,再手动开启手势触控开关,从而使电子设备能够响应用户的手势触控操作。
然而,发明人通过研究发现,上述的两种防误触方案虽然能够实现防误触,但存在如下缺陷:
其一,这两个方案均需要额外的设计,具体的,第一个方案需要设计隔离板,第二个方案需要设计手势触控开关;其二,手势触控和触控笔触控切换不智能,用户使用时很不方便,具体的,在需要使用触控笔触控时,第一个方案需要用户将隔离板覆盖在触控屏上,第二个方案需要用户手动关闭手势触控开关,在需要使用手势触控时,第一个方案需要用户将隔离板从触控屏上拿开,第二个方案需要用户手动开启手势触控开关。
鉴于上述两个方案存在的问题,本申请的发明人进一步进行研究,最终提出了一种效果较好的防误触方法,该防误触方法不但能实现防误触,还解决了上述两种防误触方案存在的问题,即,本申请提供的防误触方法不需要增加额外的设计,切换更加便利、快捷和智能。本申请提供的防误触方法可以应用于平板电脑、手机等同时支持手势触控和触控笔触控的电子设备,接下来通过下述实施例对本申请提供的防误触方法进行介绍。
第一实施例
请参阅图1,示出了本实施例提供的防误触方法的一流程示意图,可以包括:
步骤S101:在电子设备开启支持书写或绘制的应用后,检测与电子设备匹配的触控笔是否发生了第一事件。
其中,第一事件为用于指示触控笔即将进行书写或绘制的事件。
检测触控笔是否发生了第一事件的目的在于,确定触控笔是否即将进行书写或绘制。
步骤S102:当检测到触控笔发生了第一事件时,控制电子设备进入书写或绘制状态。
当检测到触控笔发生了第一事件时,表明触控笔即将进行书写或绘制,此时,控制电子设备进入书写或绘制状态。
需要说明是,电子设备在书写或绘制状态下,不响应用户的至少部分手势触控操作。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电子设备在书写或绘制状态下,可不响应用户的任何手势触控操作;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电子设备在书写或绘制状态下,可不响应用户的部分手势触控操作,优选的,不响应的手势触控操作为用户的误触操作。
需要说明的是,响应手势触控操作指的是执行与该手势触控操作对应的操作,反之,不响应手势触控操作指的不执行与该手势触控操作对应的操作。
本实施例提供的防误触方法,在电子设备开启支持书写或绘制的应用后,可检测与电子设备匹配的触控笔是否发生了第一事件,若检测到触控笔发生了第一事件,表明触控笔即将进行书写或绘制,则控制电子设备进入书写或绘制状态,电子设备在书写或绘制状态下不响应用户的至少部分手势触控操作。由于电子设备进入书写或绘制状态后,不响应用户的任何手势触控操作或者只响应用户的部分手势触控操作,因此,能够屏蔽掉用户的部分或全部误触操作,即,本实施提供的防误触方法能够降低电子设备对用户的误触操作进行响应这一情况的发生次数,或者能够避免电子设备对用户的误触操作进行响应这一情况的发生,从而能够提升用户的书写或绘制体验。
第二实施例
上述实施例提到,电子设备在书写或绘制状态下,可不响应用户的任何手势触控操作,有鉴于此,在电子设备进入书写或绘制状态后,若检测到手势触控操作,则不响应该手持触控操作,即,不执行手势触控操作对应的操作。需要说明的是,在该实现方式中,电子设备进入书写或绘制状态后,会屏蔽掉用户的所有手势触控操作,可以理解的是,屏蔽掉用户的所有手势触控操作可避免电子设备对用户的误触操作进行响应。
然而,在某些时候,电子设备进入书写或绘制状态后,用户会有手势触控操作的需求,也就是说,用户希望电子设备进入书写或绘制状态后,仍能响应其正常的手势触控操作,若屏蔽掉用户的所有手势触控操作将无法满足用户的这种需求,有鉴于此,本申请提出,电子设备在书写或绘制状态下,可不响应用户的部分手势触控操作,也就是说,响应用户的部分手势触控操作,根据用户的需求,响应的是正常的手势触控操作,而不响应的是误触操作。
可以理解的是,实现响应正常的手势触控操作而不响应误触操作的前提是,当电子设备检测到手势触控操作时,能够确定出该手势触控操作是否为误触操作,基于此,本申请提出:
在电子设备进入书写或绘制状态后,若检测到手势触控操作,则先确定该手势触控操作是否为误触操作,若该手势触控操作为误触操作,则不响应该手势触控操作(即不执行该手势触控操作对应的操作),若该手势触控操作不为误触操作,则响应该手势触控操作(即执行该手势触控操作对应的操作)。
为了能够确定出检测到的手势触控操作是否为误触操作,本案发明人对正常的手势触控操作和误触操作进行了研究,通过研究发现,用户的手在执行正常的手势触控操作时,与触控屏的接触面积相对较小,因为用户通常用某个手指(比如食指)操作,而误触操作是手侧面在触控屏上的操作,手侧面与触控屏的接触面积相对较大,即,正常的手势触控操作的操作体与触控屏的接触面积大于误触操作的操作体与触控屏的接触面积,另外,正常的手势触控操作的操作速度通常高于误触操作的操作速度,基于上述发现,本申请提出:
在电子设备进入书写或绘制状态后,若检测到手势触控操作,则根据执行手势触控操作的操作体与电子设备的触控屏的接触面积,和/或操作体的操作速度,确定手势触控操作是否为误触操作。
优选的,可根据执行手势触控操作的操作体与电子设备的触控屏的接触面积,以及操作体的操作速度,确定手势触控操作是否为误触操作。具体的,若手势触控操作的操作体与电子设备的触控屏的接触面积小于或等于预设的面积阈值,且操作体的操作速度大于或等于预设的速度阈值,则确定手势触控操作不为误触操作,否则,确定手势触控操作为误触操作。
第三实施例
本实施例对上述实施例中的“步骤S101:在电子设备开启支持书写或绘制的应用后,检测与电子设备匹配的触控笔是否发生了第一事件”进行介绍。
请参阅图2,示出了在电子设备开启支持书写或绘制的应用后,检测与电子设备匹配的触控笔是否发生了第一事件的流程示意图,可以包括:
步骤S201:监听采用预设的事件触发机制触发的事件。
其中,预设的事件触发机制为,当触控笔的笔尖与电子设备的触控屏的垂直距离和/或相对位置关系满足预先构建的事件中一事件对应的距离和/或相对位置关系时,触发该事件。
可选的,本实施例中的触控笔可以但不限于为电磁式触控笔,相应的,电子设备的触控屏为含有电磁模组的触控屏,触控笔与触控屏的距离和/或相对位置不同,电磁信号的强度不同,基于此,可根据电磁信号的强度确定触控笔与触控屏的距离和/或相对位置。
本案发明人通过对触控笔进行书写或绘制的过程进行研究,提出可通过图3示出的五个事件模拟触控笔进行书写或绘制的过程,其中:
Pen_Enter事件,用于指示触控笔即将进行书写或绘制;
Pen_Down事件,用于指示触控笔触及触控屏,即触控笔落笔;
Pen_Move事件,用于指示触控笔在触控屏上书写;
Pen_Up事件,用于指示触控笔远离触控屏,即触控笔抬笔;
Pen_Exit事件,用于指示触控笔结束书写或绘制。
需要说明的是,步骤S101中的第一事件为Pen_Enter事件,预先构建的事件中至少包括Pen_Enter事件。
请参阅图4,示出了触控笔在书写或绘制过程中,笔尖与触控屏的垂直距离随时间变化的示意图,图中的t1时刻会触发第一事件,即Pen_Enter事件,图4示出的曲线中,位于时间轴上的部分表示触控笔接触触控屏或者在触控屏上绘制,位于时间轴上方的部分表示触控笔位于触控屏上方。
具体的,采用预设的事件触发机制触发第一事件(即Pen_Enter事件)的过程可以包括:当触控笔出现以下两种情况中的任一种情况时,触发第一事件:
第一种情况:如图5中的(a)图所示,触控笔的笔尖向触控屏靠近,且靠近至与触控屏的垂直距离小于或等于距离阈值(图3中示出的距离阈值);
第二种情况:如图5中的(b)图所示,触控笔的笔尖与触控屏所在平面的垂直距离小于或等于距离阈值(图3中示出的距离阈值),且触控笔的笔尖在触控屏所在平面上的投影由触控屏外移入触控屏内。
步骤S202:当监听到触发了第一事件时,确定触控笔发生了第一事件。
当监听到触发了第一事件(即Pen_Enter事件)时,可确定触控笔发生了第一事件,即说明触控笔即将进行书写或绘制。
第四实施例
上述实施例提到,“当检测到触控笔发生了第一事件时,控制电子设备进入书写或绘制状态”,即,当触控笔即将进行书写或绘制时,为了防误触,从而使用户获得较好的书写或绘制体验,控制电子设备进入书写或绘制状态,相应的,当触控笔书写或绘制完毕时,需要电子设备能够退出书写或绘制状态,从而能够正常响应用户的手势触控操作。
有鉴于此,本申请提供了另一防误触方法,请参阅图6,示出了该防误触方法的流程示意图,该防误触方法除了包括第一实施例中的步骤101~步骤102之外,还可以包括:
步骤S103:在电子设备进入书写或绘制状态后,检测与电子设备匹配的触控笔是否发生了第二事件。
其中,第二事件为用于指示触控笔结束书写或绘制的事件。
具体的,可监听采用第二实施例提及的事件触发机制触发的事件,若监听到触发了第二事件,则可确定与电子设备匹配的触控笔发生了第二事件。
需要说明的是,第二实施例提及的“预先构建的事件”中除了包括上述的第一事件(即Pen_Enter事件)外,还包括第二事件,其中,第二事件可以为第二实施例中提及的Pen_Exit事件。如图4所示,图中的t2时刻会触发第而二事件,即Pen_Exit事件。
具体的,采用事件触发机制触发第二事件(即Pen_Exit事件)的过程包括:当触控笔出现以下三种情况中的任一种情况时,触发第二事件(即Pen_Exit事件):
第一种情况:如图7中的(a)图所示,触控笔的笔尖远离触控屏,且远离至与触控屏的垂直距离大于或等于距离阈值。
比如,用户使用触控笔书写或绘制完毕之后,将触控笔的笔尖逐渐向触控屏的正上方或斜上方移动,以远离触控屏。
第二种情况:如图7中的(b)图所示,触控笔的笔尖与触控屏的垂直距离小于或等于距离阈值,且,触控笔的笔尖在触控屏所在平面上的投影移至触控屏之外。
比如,用户使用触控笔书写或绘制完毕之后,将触控笔的笔尖近乎平移至触控屏之外。
第三种情况:如图7中的(c)图所示,触控笔的笔尖悬停在触控屏正上方的时间超过预设时间。
比如,用户使用触控笔书写或绘制完毕之后,直接将触控笔放置到触控屏上。
可选的,预设时间可以为3秒,当然,本实施例并不限定于此,实际应用中可根据具体情况设定。
需要说明的是,第三种情况中,触控笔的笔尖悬停在触控屏正上方时,与触控屏的垂直距离可以大于或等于距离阈值,也可以小于距离阈值。
步骤S104:若检测到与电子设备匹配的触控笔发生了第二事件,则退出书写或绘制状态。
需要说明的是,电子设备退出书写或绘制状态后,能够响应用户的手势触控操作,也就是说,电子设备退出书写或绘制状态后,若检测到用户的手势触控操作,则执行该手势触控操作对应的操作。
第五实施例
上述实施例在介绍采用预设的事件触发机制触发第一事件和第二事件时,均提到了距离阈值,需要说明的是,触发第一事件基于的距离阈值与触发第二事件基于的距离阈值为同一距离阈值。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距离阈值可以为预先设定的一固定值。本案发明人对不同用户使用触控笔书写或绘制的过程进行观察发现,一般抬笔时,笔尖的距离不超过0.5厘米,不同用户因握笔姿势的不同存在差别,不过,对于特定的某个用户而言,抬笔时,笔尖与屏幕的最大垂直距离比较稳定,基于此,本申请可设定一与用户匹配的固定距离阈值,比如,可设定为1厘米,在采用事件触发机制触发事件时,以该预设的固定距离阈值为依据触发第一事件和第二事件。
然而,在某些情况下,基于预设的固定阈值进行第一事件和第二事件的触发并不合适,比如,电子设备持有者的抬笔习惯发生改变,或者电子设备可能被多个不同的用户使用,为了能够使距离阈值与使用者相匹配,从而正确的进行第一事件和第二事件的触发,本申请提出了可动态更新距离阈值的方案,该方案的大致思路是:在用户使用电子设备的过程中,根据触发的第二事件、第三事件和第四事件,更新距离阈值。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提及的“预先构建的事件”中还包括第三事件和第四事件,第三事件用于指示触控笔触及触控屏,第四事件用于指示触控笔远离触控屏,其中,第三事件可以为上述实施例提及的“Pen_Down事件”,第四事件可以为上述实施例提及的“Pen_Up事件”,由于“预先构建的事件”中包括第三事件和第四事件,相应的,当触控笔满足第三事件对应的触发条件时,采用预设的事件触发机制会触发第三事件,同样的,当触控笔满足第四事件对应的触发条件时,采用预设的事件触发机制会触发第四事件。
请参阅图8,示出了根据触发的第二事件、第三事件和第四事件,更新距离阈值的流程示意图,可以包括:
步骤S801:确定第二事件在预设数量个不同目标时段内的出现情况。
其中,目标时段为满足如下两个条件的时段:其一,该时段为第四事件(即Pen_Up事件)触发至对应的第三事件(即Pen_Down事件)触发所经历的时段,其二,该时段的时长小于预设时长。
需要说明的是,第三事件为触控笔的落笔事件,第四事件为触控笔的抬笔事件,用户在书写的过程中,通常会进行多次抬笔、落笔,每一次抬笔后,紧接着落笔,即,触发第四事件后,通常紧接着触发第三事件,上述提及的第四事件对应的第三事件即为触发第四事件之后紧接着触发的第三事件。
可选的,上述的预设时长可以为3秒,本实施例并不限定预设时长为3秒,还可以为其它,具体可根据实际情况设定。
在本实施例中,可监测目标时段出现的数量,当目标时段出现的数量达到预设数量时,确定第二事件在预设数量个不同目标时段内的出现情况。
可以理解的是,触发了第四事件(即Pen_Up事件事件)后,很可能触发第二事件(即Pen_Exit事件),比如,用户抬笔时抬的很高,即笔尖与触控屏的垂直距离超过了当前的距离阈值,此时会触发第二事件(即Pen_Exit事件),而本步骤的目的在于,统计第二事件(即Pen_Exit事件)在各个目标时段内的出现情况。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确定第二事件在预设数量个不同目标时段内的出现情况的过程可以包括:计算预设数量个目标时段中、出现第二事件的目标时段的数量与预设数量的比值,作为第二事件的出现占比。
示例性的,目标时段为30个,其中有10个时段中出现了第二事件,则出现第二事件的目标时段的数量与预设数量的比值为10/30,即1/3。
步骤S802:根据第二事件在预设数量个目标时段内的出现情况,更新距离阈值。
具体的,假设第二事件在预设数量个目标时段内的出现情况通过上述“第二事件的出现占比”表征,则根据第二事件在预设数量个目标时段内的出现情况,更新距离阈值的过程可以包括:
步骤S802a、若第二事件的出现占比大于或等于预设占比,则在当前的距离阈值上加上预设值。
可选的,预设占比可以为80%,本实施例并不限定预设占比为80%,还可以为其它,具体可根据实际情况设定。
示例性的,预设占比为80%,第二事件的出现占比为85%,由于85%大于80%,因此,在当前的距离阈值上加上预设值,比如0.5,假设当前的距离阈值为1厘米,则更新后的距离阈值为1.5厘米,然后根据更新后的距离阈值1.5厘米进行第一事件和第二事件的触发。
可选的,在采用S802a更新距离阈值后,可重复上述过程,不断对距离阈值进行更新。
步骤S802b、若第二事件的出现占比小于预设占比,则获取预设数量个目标时段分别对应的最大垂直距离,并根据获取的最大垂直距离确定新的距离阈值。
其中,任一目标时段对应的最大垂直距离为在该时段内,触控笔的笔尖与触控屏的最大垂直距离。假设预设数量为30,那么,可获得30个最大垂直距离。
具体的,根据获取的预设数量个最大垂直距离确定新的距离阈值的过程可以包括:首先,从预设数量个最大垂直距离中获取N个距离,其中,N个距离均大于其他距离, N为大于等于1,小于或等于预设数量的整数;然后,对获取的N个距离求均值;根据求得的均值确定新的距离阈值,假设求得的均值为D,则新的距离阈值可以为1-(1-D)/2。
示例性的,目标时段为30个,相应的,可获得30个最大垂直距离,将30个最大垂直距离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序,取前10个距离,然后计算前10个距离的均值D,将1-(1-D)/2确定为新的距离阈值。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距离阈值更新方法使得,距离阈值能够与电子设备的当前使用者匹配,从而使得第一事件和第二事件能够正确触发,进而使得电子设备能够正确的进入书写或绘制状态,以及正确的退出书写或绘制状态。
第六实施例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防误触装置,下面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防误触装置进行描述,下文描述的防误触装置与上文描述的防误触方法可相互对应参照。
请参阅图9,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防误触装置的结构示意图,该防误触装置可以包括:事件检测模块901和状态控制模块902。
事件检测模块901,用于在电子设备开启支持书写或绘制的应用后,检测与所述电子设备匹配的触控笔是否发生了第一事件。
其中,第一事件用于指示触控笔即将进行书写或绘制。
状态控制模块902,用于当检测模块检测到触控笔发生了第一事件时,控制所述电子设备进入书写或绘制状态。
其中,电子设备在书写或绘制状态下,不响应用户的至少部分手势触控操作。
可选的,本实施例提供的防误触装置还可以包括:第一触控响应模块。
第一触控响应模块,用于在电子设备进入书写或绘制状态后,若电子设备检测到手势触控操作,则不响应手势触控操作。
可选的,本实施例提供的防误触装置还可以包括:误触操作确定模块和第二触控响应模块。
误触操作确定模块,用于在电子设备进入书写或绘制状态后,若电子设备检测到手势触控操作,则确定该手势触控操作是否为误触操作。
第二触控响应模块,用于当该手势触控操作为误触操作时,不响应所述手势触控操作。
可选的,上述的误触操作确定模块,在确定手势触控操作是否为误触操作时,具体用于根据执行手势触控操作的操作体与电子设备的触控屏的接触面积,和/或操作体的操作速度,确定手势触控操作是否为误触操作。
可选的,事件检测模块901包括:监听子模块和事件确定子模块。
监听子模块,用于监听采用预设的事件触发机制触发的事件。
其中,事件触发机制为,当触控笔的笔尖与电子设备的触控屏的垂直距离和/或相对位置关系满足预先构建的事件中一事件对应的垂直距离和/或相对位置关系时,触发该事件;预先构建的事件中至少包括第一事件。
事件确定子模块,用于当监听子模块监听到触发了第一事件时,确定触控笔发生了第一事件。
可选的,本实施例提供的防误触装置还包括:用于采用预设的事件触发机制触发事件的事件触发模块。
事件触发模块在采用预设的事件触发机制触发第一事件时,具体用于当触控笔的笔尖向触控屏靠近,且靠近至与所述触控屏的垂直距离小于或等于距离阈值时,触发第一事件;或者,当触控笔的笔尖与触控屏所在平面的垂直距离小于或等于距离阈值,且触控笔的笔尖在触控屏所在平面上的投影由触屏外移入所述触控屏内时,触发第一事件。
可选的,预先构建的事件中还包括第二事件,第二事件用于指示所述触控笔结束书写或绘制。
上述的状态控制模块,还用于在电子设备进入书写或绘制状态后,若监听到触发了第二事件,则控制电子设备退出书写或绘制状态,其中,所述电子设备退出所述书写或绘制状态后,能够响应用户的手势触控操作。
可选的,事件触发模块在采用预设的事件触发机制触发第二事件时,具体用于当所述触控笔的笔尖远离所述触控屏,且远离至与所述触控屏的垂直距离大于或等于距离阈值时,触发所述第二事件;或者,当所述触控笔的笔尖与所述触控屏的垂直距离小于所述距离阈值,且所述触控笔的笔尖在所述触控屏所在平面上的投影移至所述触控屏之外时,触发所述第二事件;或者,当所述触控笔的笔尖悬停在所述触控屏正上方的时间超过预设时间时,触发所述第二事件。
可选的,预先构建的事件中还包括:第二事件、第三事件和第四事件,其中,第二事件用于指示触控笔结束书写或绘制,第三事件用于指示触控笔触及所述触控屏,第四事件用于指示触控笔远离所述触控屏。
可选的,本实施例提供的防误触装置还可以包括:距离阈值更新模块。
距离阈值更新模块,用于根据触发的第二事件、第三事件和第四事件,更新距离阈值。
可选的,距离阈值更新模块包括:第二事件出现情况确定子模块和距离阈值更新子模块。
第二事件出现情况确定子模块,用于确定第二事件在预设数量个不同目标时段内的出现情况,其中,目标时段为第四事件触发至对应的第三事件触发所经历的时段,且目标时段的时长小于预设时长。
距离阈值更新子模块,用于根据第二事件在预设数量个目标时段内的出现情况,更新距离阈值。
可选的,第二事件出现情况确定子模块,具体用于计算所述预设数量个目标时段中、出现所述第二事件的目标时段的数量与所述预设数量的比值。
相应的,距离阈值更新子模块,具体用于当上述的比值大于或等于预设占比时,在距离阈值上加上预设值,当上述的比值小于预设占比时,获取预设数量个目标时段分别对应的最大垂直距离,并根据获取的最大垂直距离确定新的距离阈值,其中,任一目标时段对应的最大垂直距离为在该时段内,所述触控笔的笔尖与所述触控屏的最大垂直距离。
本实施例提供的防误触装置,在电子设备开启支持书写或绘制的应用后,可检测与电子设备匹配的触控笔是否发生了第一事件,若检测到触控笔发生了第一事件,表明触控笔即将进行书写或绘制,则控制电子设备进入书写或绘制状态,电子设备在书写或绘制状态下不响应用户的至少部分手势触控操作。由于电子设备进入书写或绘制状态后,不响应用户的任何手势触控操作或者只响应用户的部分手势触控操作,因此,能够屏蔽掉用户的部分或全部误触操作,即,本实施提供的防误触装置降低了电子设备对用户的误触操作进行响应这一情况的发生次数,或者避免了电子设备对用户的误触操作进行响应这一情况的发生,从而提升了用户的书写或绘制体验。
第七实施例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请参阅图10,示出了该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该电子设备可以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1001,至少一个通信接口1002,至少一个存储器1003和至少一个通信总线1004;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处理器1001、通信接口1002、存储器1003、通信总线1004的数量为至少一个,且处理器1001、通信接口1002、存储器1003通过通信总线1004完成相互间的通信;
处理器1001可能是一个中央处理器CPU,或者是特定集成电路ASIC(Application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或者是被配置成实施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或多个集成电路等;
存储器1003可能包含高速RAM存储器,也可能还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non-volatile memory)等,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
其中,存储器存储有程序,处理器可调用存储器存储的程序,所述程序用于:
在电子设备开启支持书写或绘制的应用后,检测与所述电子设备匹配的触控笔是否发生了第一事件,其中,所述第一事件用于指示所述触控笔即将进行书写或绘制;
当检测到所述触控笔发生了第一事件时,控制所述电子设备进入书写或绘制状态,其中,所述电子设备在所述书写或绘制状态下,不响应用户的至少部分手势触控操作。
可选的,所述程序的细化功能和扩展功能可参照上文描述。
第八实施例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可读存储介质,该可读存储介质可存储有适于处理器执行的程序,所述程序用于:
在电子设备开启支持书写或绘制的应用后,检测与所述电子设备匹配的触控笔是否发生了第一事件,其中,所述第一事件用于指示所述触控笔即将进行书写或绘制;
当检测到所述触控笔发生了第一事件时,控制所述电子设备进入书写或绘制状态,其中,所述电子设备在所述书写或绘制状态下,不响应用户的至少部分手势触控操作。
最后,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发明。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发明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8)

1.一种防误触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在电子设备开启支持书写或绘制的应用后,检测与所述电子设备匹配的触控笔是否发生了第一事件,其中,所述第一事件用于指示所述触控笔即将进行书写或绘制;
当检测到所述触控笔发生了所述第一事件时,控制所述电子设备进入书写或绘制状态,其中,所述电子设备在所述书写或绘制状态下,不响应用户的至少部分手势触控操作;
还包括:
在所述电子设备进入所述书写或绘制状态后,根据执行所述手势触控操作的操作体与所述电子设备的触控屏的接触面积,和/或所述操作体的操作速度,确定所述手势触控操作是否为误触操作,若所述手势触控操作为误触操作,则不响应所述手势触控操作,若所述手势触控操作不为误触操作,则响应所述手势触控操作;
所述检测与所述电子设备匹配的触控笔是否发生了第一事件,包括:
监听采用预设的事件触发机制触发的事件,其中,所述事件触发机制为,当所述触控笔的笔尖与所述电子设备的触控屏的垂直距离和/或相对位置关系满足预先构建的事件中一事件对应的垂直距离和/或相对位置关系时,触发该事件,预先构建的事件中至少包括所述第一事件;
当监听到触发了所述第一事件时,确定所述触控笔发生了所述第一事件;
所述预先构建的事件中还包括第二事件,所述第二事件用于指示所述触控笔结束书写或绘制;
所述防误触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电子设备进入所述书写或绘制状态后,若监听到触发了所述第二事件,则控制所述电子设备退出所述书写或绘制状态,其中,所述电子设备退出所述书写或绘制状态后,能够响应用户的手势触控操作;
采用预设的事件触发机制触发所述第二事件的过程包括:
当所述触控笔的笔尖远离所述触控屏,且远离至与所述触控屏的垂直距离大于或等于距离阈值时,触发所述第二事件;
或者,当所述触控笔的笔尖与所述触控屏的垂直距离小于或等于所述距离阈值,且所述触控笔的笔尖在所述触控屏所在平面上的投影移至所述触控屏之外时,触发所述第二事件;
或者,当所述触控笔的笔尖悬停在所述触控屏正上方的时间超过预设时间时,触发所述第二事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误触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预设的事件触发机制触发所述第一事件的过程包括:
当所述触控笔的笔尖向所述触控屏靠近,且靠近至与所述触控屏的垂直距离小于或等于距离阈值时,触发所述第一事件;
或者,当所述触控笔的笔尖与所述触控屏所在平面的垂直距离小于或等于所述距离阈值,且所述触控笔的笔尖在所述触控屏所在平面上的投影由所述触屏外移入所述触控屏内时,触发所述第一事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误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先构建的事件中还包括:第二事件、第三事件和第四事件,其中,所述第二事件用于指示所述触控笔结束书写或绘制,所述第三事件用于指示所述触控笔触及所述触控屏,所述第四事件用于指示所述触控笔远离所述触控屏;
所述防误触方法还包括:
根据触发的所述第二事件、所述第三事件和所述第四事件,更新所述距离阈值。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误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触发的所述第二事件、所述第三事件和所述第四事件,更新所述距离阈值,包括:
确定所述第二事件在预设数量个不同目标时段内的出现情况,其中,所述目标时段为所述第四事件触发至对应的所述第三事件触发所经历的时段,且所述目标时段的时长小于预设时长;
根据所述第二事件在所述预设数量个目标时段内的出现情况,更新所述距离阈值。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防误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所述第二事件在所述预设数量个目标时段内的出现情况,包括:
计算所述预设数量个目标时段中、出现所述第二事件的目标时段的数量与所述预设数量的比值;
相应的,所述根据所述第二事件在所述预设数量个目标时段内的出现情况,更新所述距离阈值,包括:
若所述比值大于或等于预设占比,则在所述距离阈值上加上预设值;
若所述比值小于所述预设占比,则获取所述预设数量个目标时段分别对应的最大垂直距离,并根据获取的最大垂直距离确定新的距离阈值,其中,任一目标时段对应的最大垂直距离为在该时段内,所述触控笔的笔尖与所述触控屏的最大垂直距离。
6.一种防误触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事件检测模块和状态控制模块;
所述事件检测模块,用于在电子设备开启支持书写或绘制的应用后,检测与所述电子设备匹配的触控笔是否发生了第一事件,其中,所述第一事件用于指示所述触控笔即将进行书写或绘制;
所述状态控制模块,用于当所述检测模块检测到所述触控笔发生了所述第一事件时,控制所述电子设备进入书写或绘制状态,其中,所述电子设备在所述书写或绘制状态下,不响应用户的至少部分手势触控操作;
所述装置还用于:
在所述电子设备进入所述书写或绘制状态后,根据执行所述手势触控操作的操作体与所述电子设备的触控屏的接触面积,和/或所述操作体的操作速度,确定所述手势触控操作是否为误触操作,若所述手势触控操作为误触操作,则不响应所述手势触控操作,若所述手势触控操作不为误触操作,则响应所述手势触控操作;
所述检测与所述电子设备匹配的触控笔是否发生了第一事件,包括:
监听采用预设的事件触发机制触发的事件,其中,所述事件触发机制为,当所述触控笔的笔尖与所述电子设备的触控屏的垂直距离和/或相对位置关系满足预先构建的事件中一事件对应的垂直距离和/或相对位置关系时,触发该事件,预先构建的事件中至少包括所述第一事件;
当监听到触发了所述第一事件时,确定所述触控笔发生了所述第一事件;
所述预先构建的事件中还包括第二事件,所述第二事件用于指示所述触控笔结束书写或绘制;
所述防误触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电子设备进入所述书写或绘制状态后,若监听到触发了所述第二事件,则控制所述电子设备退出所述书写或绘制状态,其中,所述电子设备退出所述书写或绘制状态后,能够响应用户的手势触控操作;
采用预设的事件触发机制触发所述第二事件的过程包括:
当所述触控笔的笔尖远离所述触控屏,且远离至与所述触控屏的垂直距离大于或等于距离阈值时,触发所述第二事件;
或者,当所述触控笔的笔尖与所述触控屏的垂直距离小于或等于所述距离阈值,且所述触控笔的笔尖在所述触控屏所在平面上的投影移至所述触控屏之外时,触发所述第二事件;
或者,当所述触控笔的笔尖悬停在所述触控屏正上方的时间超过预设时间时,触发所述第二事件。
7.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
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程序;
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程序,实现如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防误触方法的各个步骤。
8.一种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防误触方法的各个步骤。
CN202010263856.3A 2020-04-03 一种防误触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Active CN11148807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263856.3A CN111488076B (zh) 2020-04-03 一种防误触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263856.3A CN111488076B (zh) 2020-04-03 一种防误触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488076A CN111488076A (zh) 2020-08-04
CN111488076B true CN111488076B (zh) 2024-06-04

Family

ID=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183191A (zh) * 2015-08-31 2015-12-23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触控笔及触控电子设备及控制方法
CN106354416A (zh) * 2016-10-10 2017-01-25 广东小天才科技有限公司 防误触方法及装置
CN107256124A (zh) * 2017-04-21 2017-10-17 青岛海信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白板触控方法及装置
CN107422901A (zh) * 2017-05-08 2017-12-01 广州视源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触控屏防误触的方法和系统
CN109933276A (zh) * 2019-03-01 2019-06-25 安徽戴特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触摸大屏电子白板手写笔迹中手袖误触的判定方法
CN110447008A (zh) * 2018-01-18 2019-11-1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终端基于手写过程中导航键的防误触方式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183191A (zh) * 2015-08-31 2015-12-23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触控笔及触控电子设备及控制方法
CN106354416A (zh) * 2016-10-10 2017-01-25 广东小天才科技有限公司 防误触方法及装置
CN107256124A (zh) * 2017-04-21 2017-10-17 青岛海信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白板触控方法及装置
CN107422901A (zh) * 2017-05-08 2017-12-01 广州视源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触控屏防误触的方法和系统
CN110447008A (zh) * 2018-01-18 2019-11-1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终端基于手写过程中导航键的防误触方式
CN109933276A (zh) * 2019-03-01 2019-06-25 安徽戴特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触摸大屏电子白板手写笔迹中手袖误触的判定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Finger-stylus for non touch-enable systems;Ankit Chaudhary等;Journal of King Saud University - Engineering Sciences;20170131;全文 *
Pen+Touch界面中模糊输入与精确输入之间的异同点;张波;殷继彬;;价值工程;20160108(01);全文 *
手写笔的崛起 浅析SPen;大蛋蛋;;电脑迷;20130115(02);全文 *
电阻触摸屏误差分析及加速度模型的数据处理;王党利;马保吉;宁生科;;陕西理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1215(04);全文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747368B2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preventing false-touch on touch screen, mobile terminal and storage medium
US9261990B2 (en) Hybrid touch screen device and method for operating the same
US9696849B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trackpad input error mitigation
US9671893B2 (e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device having touch screen with varying sensitivity regions
AU2010235941B2 (en) Interpreting touch contacts on a touch surface
US20150145820A1 (en) Graphics editing method and electronic device using the same
US20150268789A1 (en) Method for preventing accidentally triggering edge swipe gesture and gesture triggering
US20110157078A1 (e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information processing method, and program
EP1993021A1 (en) Electronic device
US8456433B2 (en) Signal processing apparatus, signal processing method and selection method of user interface icon for multi-touch panel
JP2012190392A (ja) タッチパネル付き表示装置、イベント切替え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EP2955619A1 (en) Mobile terminal and application control method therefor
CN105892915B (zh)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07438817B (zh) 避免接触触控板的表面时的意外指针移动
US20150153925A1 (en) Method for operating gestures and method for calling cursor
TWI497357B (zh) 多點觸控板控制方法
CN111488076B (zh) 一种防误触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US20210089163A1 (en) Touch device and operation method thereof
CN111488076A (zh) 一种防误触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3513897B (zh) 一种操作电子设备的方法及电子设备
US20130300685A1 (en) Operation method of touch panel
CN109885249A (zh) 一种分屏处理方法、智能终端及可读存储介质
WO2023245411A1 (zh) 触控响应方法、装置、交互平板和存储介质
US9857967B2 (en) Method for showing page flip effect of touch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with page flip function
CN115933900A (zh) 一种触控实现方法及触控装置、触控设备、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