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422901A - 触控屏防误触的方法和系统 - Google Patents

触控屏防误触的方法和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422901A
CN107422901A CN201710316990.3A CN201710316990A CN107422901A CN 107422901 A CN107422901 A CN 107422901A CN 201710316990 A CN201710316990 A CN 201710316990A CN 107422901 A CN107422901 A CN 10742290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ouch
false
event
touch event
threshold valu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316990.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422901B (zh
Inventor
李逸然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Shiyuan Electronics Thecnology Co Ltd
Guangzhou Shizhe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Shiyuan Electronics Thecnology Co Ltd
Guangzhou Shizhe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Shiyuan Electronics Thecnology Co Ltd, Guangzhou Shizhe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Shiyuan Electronics Thec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0316990.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422901B/zh
Priority to PCT/CN2017/103434 priority patent/WO2018205485A1/zh
Publication of CN10742290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42290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42290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42290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4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G06F3/0487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using specific features provided by the input device, e.g. functions controlled by the rotation of a mouse with dual sensing arrangements, or of the nature of the input device, e.g. tap gestures based on pressure sensed by a digitiser
    • G06F3/048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using specific features provided by the input device, e.g. functions controlled by the rotation of a mouse with dual sensing arrangements, or of the nature of the input device, e.g. tap gestures based on pressure sensed by a digitiser using a touch-screen or digitiser, e.g. input of commands through traced gestures
    • G06F3/04883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using specific features provided by the input device, e.g. functions controlled by the rotation of a mouse with dual sensing arrangements, or of the nature of the input device, e.g. tap gestures based on pressure sensed by a digitiser using a touch-screen or digitiser, e.g. input of commands through traced gestures for inputting data by handwriting, e.g. gesture or tex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User Interface Of Digital Computer (AREA)
  • Position Input By Display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触控屏防误触的方法和系统,所述方法包括:检测触摸事件,判断触摸事件是否为单点触摸事件,若是,则判断触摸事件是否为书写操作,若为书写操作,则启动防误触模式,在防误触模式下,屏蔽书写操作之外的触摸事件。本发明在书写的过程中启动防误触模式,解决了书写过程中误操作的问题。

Description

触控屏防误触的方法和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触控领域,特别是涉及触控屏防误触的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电子屏幕具有触控功能,这种触控屏的运用领域极广,如:教育、餐饮、银行以及会议等。这种触控屏替代了原有的鼠标,键盘等控制方式,直接用手指或者触控笔等就可以完成控制动作,场景的适用性强,同时操作方便;但是,触控屏在使用过程中很容易造成误触,特别在书写操作时,误操作会严重影响书写输入的准确度。
发明内容
基于此,提供一种触控屏防误触的方法和系统,能够解决书写过程中的误操作的问题。
本发明一方面提供一种触控屏防误触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检测触摸事件;
判断所述触摸事件是否为单点触摸,若是,则判断所述触摸事件是否为书写操作;
若为书写操作,则启动防误触模式;在所述防误触模式下,屏蔽书写操作之外的触摸事件。
本发明另一方面提供一种触控屏防误触系统,包括:
触摸检测模块,用于检测触摸事件;
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所述触摸事件是否为单点触摸,若是,则判断当前触摸事件是否为书写操作;若为书写操作,则启动防误触模式;
防误触模块,用于屏蔽书写操作之外的触摸事件。
基于上述触控屏防误触方法和系统,通过检测触摸事件,判断触摸事件是否为单点触摸事件,若为单点触摸事件,则进一步判断是否为书写操作,若为书写操作,则进入防误触模式,在防误触模式下,屏蔽书写操作之外的触摸事件。本发明上述方案,通过持续书写中触发的防误触模式,可以屏蔽书写之外的操作,解决了书写过程中误操作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一实施例的触控屏防误触的方法示意性流程图;
图2为另一实施例的触控屏防误触的方法示意性流程图;
图3为一实施例的触控屏防误触系统的示意性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取得的效果,下面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和完整的描述。
如图1为一个实施例的触控屏防误触的方法,如图1所示,包括以下步骤:
S11,检测触摸事件;
根据触控屏作用原理的不同,触摸事件的检测的原理和效果也不同,一般市面上常出现的有电容屏、电阻屏和红外屏。当物体接触屏幕相应位置或发出指定动作,并实现特定的功能,称之为触摸事件,本发明的触控屏实时检测上述触摸事件。
S12,判断所述触摸事件是否为单点触摸事件,若是,则判断所述触摸事件是否为书写操作;
所述的单点触摸事件,指的是单个触摸点实现特定功能操作的事件,相对的还有多点触摸事件,是指由多个触摸点完成的操作,如屏幕缩放事件。
在此步骤中,判断单点触摸事件的依据是根据完成操作的触摸点个数,通过这一步骤,将一部分触摸事件排除在外,优化了判断单点操作是否为书写操作的过程。
在此步骤中,持续书写时间是指操作者在触控屏上进行持续的单点操作,更具体的是指在触控屏上进行书写的操作。
S13,若为书写操作,则启动防误触模式;在所述防误触模式下,屏蔽书写操作之外的触摸事件。
触摸屏防误触主要是防止在书写过程中的误操作,因此将书写操作作为防误触模式开启的条件。防误触模式的原理是在持续书写过程中,只接受单点触摸事件,多点触摸事件被防误触模式屏蔽。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触摸事件是否为书写操作的步骤包括:检测单点触摸操作持续的时间,与预设的第一时间阈值T1比对,若单点触摸操作持续时间大于第一时间阈值T1,则判断该单点操作为持续书写;和/或,检测相邻两个单点操作的时间间隔,与预设的第二时间阈值T2比对,若相邻两个单点触摸操作间隔时长小于第二时间阈值T2,则判定为书写操作。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分析书写操作与其他单点操作的区别,确定两个作为判断为书写操作的条件:持续时间和间隔时间。持续时间表示单点触摸事件的持续操作时间,书写操作持续时间一般大于其他单点操作时间,设置第一时间阈值T1用于区别书写操作和其他单点触摸事件,当单点触摸事件持续时间大于T1,则判定为书写操作,当单点触摸事件持续时间小于T1,则为其他单点触摸事件;间隔时间表示相邻两个单点触摸事件之间的间隔时间,设置第二时间阈值T2用于将特定情况下的操作判定为持续书写时间,如,很快完成第一个字、字母或符号等的书写,持续时间小于T1,然后开始另一个书写操作,这种情况也是书写操作。
在一个实施例中,通过检测相邻两个单点操作的操作点,计算出两个操作点之间的位移,通过与预设的第一位移阈值比对,若相邻两个单点操作的操作点的位移小于第一位移阈值,则判断后一个单点操作属于前一个单点操作。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分析实际书写中的问题,例如,书写时因为突发事件停止书写操作,再次书写时从停笔地方开始书写,这种情况虽然中间停顿时间很久,远远超过第二时间阈值,但其实质还是属于书写操作。类似的情况还有很多,其本质都不是因为主观原因停止书写操作,为了将这部分纳入到持续书写的判定过程中,设置第一位移阈值D1,若相邻两个单点触摸时间的触摸点位移小于第一位移阈值D1,那个认为后一个单点触摸操作等效前一个单点触摸操作。
在一个实施例中,触控屏防误触的方法还包括第一时间阈值T1、第二时间阈值T2和第一位移阈值D1的修正,具体修正过程为:
获取设定历史时间内所述防误触模式启动的次数,根据所述次数修正第一时间阈值T1和第二时间阈值T2;获取设定历史时间内发生的触摸事件的统计信息,根据所述统计信息修正第一时间阈值T1、第二时间阈值T2和第一位移阈值D1
在本实施例中,初始设定的第一时间阈值T1、第二时间阈值T2和第一位移阈值D1是由设计者由经验得出的数据,由于每个操作者的书写习惯可能不同,这些初始值可能不适用于每个操作者,所以有必要对第一时间阈值T1、第二时间阈值T2和第一位移阈值D1进行实时更新,以满足大部分操作者的需求。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防误触模式启动的次数和历史时间内触摸事件的统计信息来修正第一时间阈值T1、第二时间阈值T2和第一位移阈值D1。防误触模式启动的次数表示书写操作的次数,第一时间阈值T1和第二时间阈值T2设置的大小,直接决定书写操作判断的次数,若历史数据中防误触模式启动的次数过多,将第一时间阈值T1和第二时间阈值T2适当的调小;历史时间类触摸事件的统计信息表示历史时间内发生的触摸事件类型以及各个触摸事件发生的次数,通过分析与第一时间阈值T1、第二时间阈值T2和第一位移阈值D1有关的触摸事件类型的次数,可以适应性调节第一时间阈值T1、第二时间阈值T2和第一位移阈值D1的大小。
在一个实施例中,获取设定历史时间内发生的触摸事件的统计信息之前,还包括:获取所述历史时间内发生的触摸事件的类型,将所述触摸事件的类型与根据预设机器学习算法得出的事件类型进行比对,若两者不一致,则判断所述触摸事件为误触事件,并记录所述误触事件;和/或,检测历史时间内发生的屏幕画面的全局性变化情况,若检测到屏幕画面的全局性变化并且在设定时间内检测到对该全局性变化的撤销操作,则将该全局性变化对应的触摸事件判断为误触事件,并记录所述误触事件;统计所述历史时间内的误触事件。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对触摸事件进行标识,记录误触事件,所以误触事件的记录包含误触事件和非误触事件。
在本实施例中,机器学习算法用于判断一个触摸事件是否为误触事件,判断依据是根据历史时间内发生的触摸事件,若实际发生的触摸事件类型与机器学习算法判断的不一致,则认为发生误触事件,由于机器学习算法是一个长期学习的过程,这里就不考虑误触事件的真实性。随着时间的演进,机器学习算法的内部随着优化,数据量随之上升,判断的准确性也随之提高。可选的机器学习算法采用的是K近邻算法。
在本实施例中,检测屏幕是否发生全局性变化,其中全局性变化一般为缩放、平移等事件,如果用户发现是误触,则会主动进行复原或撤销操作,在这种情况下,判定该操作为误触时间,并将该事件的误触信息记录并储存。
可选的,检测屏幕是否发生全局性变化,可采用截屏检测的方法,根据截屏画面的变化,判断是否发生画面全局性变化。
在一个实施例中,在启动所述防误触模式之后,还包括以下步骤:判断是否停止书写操作,若是,且在第三时间阈值T3内没有检测到下一次书写的触摸事件,则退出所述防误触模式。
在本实施例中,若书写过程结束,则退出防误触模式,恢复触摸屏原来的功能,退出防误触模式的依据的在第三时间阈值T3内没有检测到触摸事件。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三时间阈值T3的计算公式如下:
T3=(T1+T2)×T
其中T为大于1的系数。
在本实施例中,给出了第三时间阈值的计算公式,式中,可选的,T取2,使用效果较好,需要申明的是,第三时间阈值是随着第一时间阈值T1和第二时间阈值T2的更新而更新的。
上述实施例提供的触控屏防误触方法,通过检测触摸事件,判断触摸事件是否为单点触摸事件,若为单点触摸事件,则进一步判断是否为书写操作,若为书写操作,则进入防误触模式,在防误触模式下,屏蔽书写操作之外的触摸事件。本发明上述方案,通过持续书写中触发的防误触模式,可以屏蔽书写之外的操作,实现了书写过程中的准确输入。
结合上述实施例的触控屏防误触的方法,对本发明防误触的过程进行举例性说明。
参见图2所示,触控屏实现防误触功能的具体过程如下:
S21,检测触摸事件。
当触控屏收到接触的控制指令,检测控制指令的事件类型,并将结果发送至S22。
S22,判断是否为单点触摸事件。
接收S21的数据,根据S21的数据判断触摸事件是否为单点触摸事件,若为单点触摸事件,则将该单点触摸事件发送至S23,若不是单点触摸事件,则转至S21,继续检测触摸事件。
S23,判断是否开始书写操作。
接收S22的数据,S22的数据都是单点触摸事件,判断单点操作事件是否为书写操作,若为书写操作,则进入S24步骤,若不是书写操作,则返回S22。
S24,进入防误触模式。
接收S23的数据,根据S23的持续书写操作开启防误触模式,防误触模式下,只接收单点操作事件。
S25,判断操作者是否停止持续书写。
在S24的过程中,只要操作这停笔,则进行S25步骤,判断为停止书写操作,则进入S26,若不是,则继续保持S24步骤之后的状态,等待下一次的判断。
S26,退出防误触模式
接收S25的数据,退出防误触模式,退出防误触模式的触摸屏恢复原有的功能。
上述实施例提供的触控屏防误触系统,不仅可以实现书写过程中的防误触功能,在书写结束后,还可以恢复触控屏原有的功能。在逻辑上,通过设置多个判断步骤,使得数据的分类更加精细化,判断的准确率也得到了提升。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前述的各方法实施例,为了简便描述,将其都表述为一系列的动作组合,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知悉,本发明并不受所描述的动作顺序的限制,因为依据本发明,某些步骤可以采用其它顺序或者同时进行。此外,还可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任意组合,得到其他的实施例。
基于与上述实施例中的触控屏防误触的方法相同的思想,本发明还提供触控屏防误触系统,该系统可用于执行上述触控屏防误触的方法。为了便于说明,触控屏防误触系统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中,仅仅示出了与本发明实施例相关的部分,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示结构并不构成对系统的限定,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布置
图3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触控屏防误触系统的示意性结构图,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触控屏防误触系统包括:触摸检测模块310、判断模块320和防误触模块330,各模块详述如下:
所述触摸检测模块310,用于检测触摸事件;
所述判断模块320,用于判断所述触摸事件是否为单点触摸,若是,则判断当前触摸事件是否为书写操作;若为书写操作,则启动防误触模式;
所述防误触模块330,用于屏蔽书写操作之外的触摸事件。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判断模块320包括第一判断模块和第二判断模块;所述第一判断子模块,用于判断单点触摸操作持续时间是否大于第一时间阈值T1,和/或,相邻两个单点触摸操作间隔时长是否小于第二时间阈值T2,若是,则判定为持续书写;所述第二判断子模块,用于判断相邻两个单点触摸操作点的位移是否小于第一距离阈值D1,若是,则判定所述后一个单点触摸操作为前一个单点触摸操作。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触控屏防误触系统还包括阈值修正模块340;所述阈值修正模块,用于修正第一时间阈值、第二时间阈值和/或第一位移阈值;包括第一修正子模块和第二修正子模块,所述第一修正子模块用于获取设定历史时间内所述防误触模式启动的次数,根据所述次数修正第一时间阈值和第二时间阈值;和/或,获取设定历史时间内发生的触摸事件的统计信息,根据所述统计信息修正第一时间阈值、第二时间阈值和第一位移阈值。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触控屏防误触系统包括:事件统计模块350;
所述事件统计模块340,用于获取历史时间内发生的触摸事件的类型,将所述触摸事件的类型与根据预设机器学习算法得出的事件类型进行比对,若两者不一致,则判断所述触摸事件为误触事件,并记录所述误触事件;
所述事件统计模块340,还用于检测历史时间内发生的屏幕画面的全局性变化情况,若检测到屏幕画面的全局性变化并且在设定时间内检测到对该全局性变化的撤销操作,则将该全局性变化对应的触摸事件判断为误触事件,并记录所述误触事件;
所述事件统计模块340,还用于统计所述历史时间内的误触事件。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判断模块还用于判断是否停止书写操作;若是,且在第三时间阈值T3内没有检测到下一次书写操作,则退出防误触模式。
可选的,第三时间阈值T3满足以下公式:
T3=(T1+T2)×T
其中T为大于1的系数。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示例的触控屏防误触系统的实施方式中,各模块之间的信息交互、执行过程等内容,由于与本发明前述方法实施例基于同一构思,其带来的技术效果与本发明前述方法实施例相同,具体内容可参见本发明方法实施例中的叙述,此处不再赘述。
此外,上述示例的触控屏防误触系统的实施方式中,各功能模块的逻辑划分仅是举例说明,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需要,例如出于相应硬件的配置要求或者软件的实现的便利考虑,将上述功能分配由不同的功能模块完成,即将所述触控屏防误触系统的内部结构划分成不同的功能模块,以完成以上描述的全部或者部分功能。其中各功能模块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流程,是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的指令和相关的硬件来完成,所述的程序可存储于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所述程序在执行时,可执行如上述各方法的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其中,所述的存储介质可为磁碟、光盘、只读存储记忆体(Read-OnlyMemory,ROM)或随机存储记忆体(Random Access Memory,RAM)等。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触控屏防误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检测触摸事件;
判断所述触摸事件是否为单点触摸事件,若是,则判断所述触摸事件是否为书写操作;
若为书写操作,则启动防误触模式;在所述防误触模式下,屏蔽书写操作之外的触摸事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屏防误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判断所述触摸事件是否为书写操作的步骤包括:
若单点触摸操作持续时间大于第一时间阈值,或,相邻两个单点触摸操作间隔时长小于第二时间阈值,则判定为书写操作。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触控屏防误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判断所述触摸事件是否为书写操作时,还包括:
若相邻两个单点触摸操作点的位移小于第一位移阈值,则将后一个单点触摸操作等效为前一个单点触摸操作。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触控屏防误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对第一时间阈值、第二时间阈值和/或第一位移阈值修正的步骤;
所述对第一时间阈值、第二时间阈值和第一位移阈值修正的步骤包括:
获取设定历史时间内所述防误触模式启动的次数,根据所述次数修正第一时间阈值和第二时间阈值;
获取设定历史时间内发生的触摸事件的统计信息,根据所述统计信息修正第一时间阈值、第二时间阈值和第一位移阈值。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触控屏防误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设定历史时间内发生的触摸事件的统计信息之前,还包括:
获取历史时间内发生的触摸事件的类型,将所述触摸事件的类型与根据预设机器学习算法得出的事件类型进行比对,若两者不一致,则判断所述触摸事件为误触事件,并记录所述误触事件;
或,检测历史时间内发生的屏幕画面的全局性变化情况,若检测到屏幕画面的全局性变化并且在设定时间内检测到对该全局性变化的撤销操作,则将该全局性变化对应的触摸事件判断为误触事件,并记录所述误触事件;
统计所述历史时间内的误触事件。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触控屏防误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启动所述防误触模式之后,还包括以下步骤:
判断是否停止书写操作;
若是,且在第三时间阈值内没有检测到下一次书写的触摸事件,则退出所述防误触模式。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触控屏防误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时间阈值满足以下公式:
T3=(T1+T2)×T
其中,T3表示所述第三时间阈值,T1表示所述第一时间阈值,T2表示所述第二时间阈值,T为大于1的系数。
8.一种触控屏防误触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触摸检测模块,用于检测触摸事件;
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所述触摸事件是否为单点触摸,若是,则判断当前触摸事件是否为书写操作;若为书写操作,则启动防误触模式;
防误触模块,用于屏蔽书写操作之外的触摸事件。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触控屏防误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断模块,包括:
第一判断子模块,用于判断单点触摸操作持续时间是否大于第一时间阈值,若是,则判定为书写操作;
或,第二判断子模块,用于判断相邻两个单点触摸操作间隔时长是否小于第二时间阈值,若是,则判定为书写操作;
第三判断子模块,用于判断相邻两个单点触摸操作点的位移是否小于第一距离阈值,若是,则将所述后一个单点触摸操等效为前一个单点触摸操作;
还包括阈值修正模块;
所述阈值修正模块,用于修正第一时间阈值、第二时间阈值和/或第一位移阈值;
所述阈值修正模块包括:
第一修正子模块,用于获取设定历史时间内所述防误触模式启动的次数,根据所述次数修正第一时间阈值和第二时间阈值;
第二修正子模块,用于获取设定历史时间内发生的触摸事件的统计信息,根据所述统计信息修正第一时间阈值、第二时间阈值和第一位移阈值。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触控屏防误触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事件统计模块,
所述事件统计模块,用于获取历史时间内发生的触摸事件的类型,将所述触摸事件的类型与根据预设机器学习算法得出的事件类型进行比对,若两者不一致,则判断所述触摸事件为误触事件,并记录所述误触事件;
所述事件统计模块,还用于检测历史时间内发生的屏幕画面的全局性变化情况,若检测到屏幕画面的全局性变化并且在设定时间内检测到对该全局性变化的撤销操作,则将该全局性变化对应的触摸事件判断为误触事件,并记录所述误触事件;
所述事件统计模块,还用于统计所述历史时间内的误触事件。
CN201710316990.3A 2017-05-08 2017-05-08 触控屏防误触的方法和系统 Active CN10742290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316990.3A CN107422901B (zh) 2017-05-08 2017-05-08 触控屏防误触的方法和系统
PCT/CN2017/103434 WO2018205485A1 (zh) 2017-05-08 2017-09-26 触控屏防误触的方法和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316990.3A CN107422901B (zh) 2017-05-08 2017-05-08 触控屏防误触的方法和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422901A true CN107422901A (zh) 2017-12-01
CN107422901B CN107422901B (zh) 2020-05-05

Family

ID=6042449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316990.3A Active CN107422901B (zh) 2017-05-08 2017-05-08 触控屏防误触的方法和系统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7422901B (zh)
WO (1) WO2018205485A1 (zh)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710168A (zh) * 2018-12-27 2019-05-03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屏幕触控方法、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9710111A (zh) * 2018-12-30 2019-05-03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防误触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09753179A (zh) * 2018-12-17 2019-05-14 掌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用户操作指令的处理方法及手写阅读设备
CN109976576A (zh) * 2019-03-20 2019-07-05 上海龙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屏幕防误触的方法与设备
CN110007800A (zh) * 2019-04-10 2019-07-12 广州视源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触摸操作模式的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0413153A (zh) * 2019-07-19 2019-11-05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防误触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1488076A (zh) * 2020-04-03 2020-08-04 合肥讯飞读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防误触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946225A (zh) * 2021-12-20 2022-01-18 深圳市心流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手势锁定方法、智能仿生手、终端以及存储介质
CN111488076B (zh) * 2020-04-03 2024-06-04 合肥讯飞读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防误触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281295A (zh) * 2013-07-01 2015-01-1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防止触摸屏上滑动误触发的方法、系统和电子设备
CN105677077A (zh) * 2015-12-28 2016-06-15 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单击事件的判定方法和装置
WO2016182328A1 (ko) * 2015-05-11 2016-11-17 주식회사 카카오 컨텐츠 표시 제어 방법 및 컨텐츠 표시 제어 방법을 수행하는 사용자 단말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907463B1 (ko) * 2012-02-24 2018-10-12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복합 터치 스크린 장치 및 그 운용 방법
CN105573658A (zh) * 2016-02-01 2016-05-11 西安睿尚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手写的输入与页面移动和缩放的切换方法和系统
CN106354416B (zh) * 2016-10-10 2020-04-17 广东小天才科技有限公司 防误触方法及装置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281295A (zh) * 2013-07-01 2015-01-1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防止触摸屏上滑动误触发的方法、系统和电子设备
WO2016182328A1 (ko) * 2015-05-11 2016-11-17 주식회사 카카오 컨텐츠 표시 제어 방법 및 컨텐츠 표시 제어 방법을 수행하는 사용자 단말
CN105677077A (zh) * 2015-12-28 2016-06-15 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单击事件的判定方法和装置

Cited By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753179A (zh) * 2018-12-17 2019-05-14 掌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用户操作指令的处理方法及手写阅读设备
CN109710168A (zh) * 2018-12-27 2019-05-03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屏幕触控方法、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9710168B (zh) * 2018-12-27 2021-07-23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屏幕触控方法、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9710111A (zh) * 2018-12-30 2019-05-03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防误触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09976576A (zh) * 2019-03-20 2019-07-05 上海龙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屏幕防误触的方法与设备
CN109976576B (zh) * 2019-03-20 2022-07-26 上海龙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屏幕防误触的方法与设备
US11604570B2 (en) 2019-04-10 2023-03-14 Guangzhou Shiyuan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mpany Limited Method, device, apparatus, and storage medium for controlling touch operation mode
CN110007800A (zh) * 2019-04-10 2019-07-12 广州视源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触摸操作模式的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0007800B (zh) * 2019-04-10 2020-11-10 广州视源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触摸操作模式的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0413153A (zh) * 2019-07-19 2019-11-05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防误触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US11714508B2 (en) 2019-07-19 2023-08-01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Accidental touch preven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and storage medium
CN111488076A (zh) * 2020-04-03 2020-08-04 合肥讯飞读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防误触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488076B (zh) * 2020-04-03 2024-06-04 合肥讯飞读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防误触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946225A (zh) * 2021-12-20 2022-01-18 深圳市心流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手势锁定方法、智能仿生手、终端以及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422901B (zh) 2020-05-05
WO2018205485A1 (zh) 2018-11-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422901A (zh) 触控屏防误触的方法和系统
CN103827785B (zh) 通过触敏显示屏使用压力差
Feng et al. Continuous mobile authentication using touchscreen gestures
CN104769533B (zh) 使用手指触摸类型与电子设备交互
CN103562828B (zh) 与触敏显示屏幕结合使用压力差
Lipp et al. Practical keystroke timing attacks in sandboxed javascript
CN104636049B (zh) 显示装置、其操作方法以及控制装置
CN103797442B (zh) 通过触敏显示屏使用压力差
KR101451531B1 (ko) 터치 입력 천이
US20110304573A1 (en) Gesture recognition using neural networks
CN104035677B (zh) 提示信息的显示方法和装置
CN108804017A (zh) 与触敏显示屏幕结合使用压力差
CN106648434A (zh) 通过拖拽手势控制应用界面的方法和装置
CN101482794A (zh) 用于触敏输入设备的基于模式的图形用户接口
CN104182119B (zh) 多窗口页面的状态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5431810A (zh) 多点触摸虚拟鼠标
CN107256121A (zh) 控件的控制方法及装置、计算机装置和可读存储介质
CN105892877A (zh) 多指并拢或打开手势的识别方法、装置及终端设备
CN107395594A (zh) 一种拖拽验证码的自动识别方法
CN106156599A (zh) 一种触摸屏解锁方法及装置
US20110007034A1 (en) Smoothing of touch input
CN102270100B (zh) 一种触摸屏界面的菜单处理方法和触摸屏系统
CN110035171A (zh) 电子设备及操作辅助方法
CN108307044A (zh) 一种终端操作方法及设备
US20220280086A1 (en) Management server, method of generating relative pattern information between pieces of imitation drawing data, and computer program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