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487831A - 电致变色投影幕、投影幕墙及投影设备 - Google Patents

电致变色投影幕、投影幕墙及投影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487831A
CN111487831A CN202010529439.9A CN202010529439A CN111487831A CN 111487831 A CN111487831 A CN 111487831A CN 202010529439 A CN202010529439 A CN 202010529439A CN 111487831 A CN111487831 A CN 11148783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ojection
electrochromic
layer
state
ligh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529439.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迅
易伟华
刘明礼
成育凯
周成
周文志
侯大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G Tech Jiangxi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G Tech Jiangx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G Tech Jiangxi Co Ltd filed Critical WG Tech Jiangxi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529439.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487831A/zh
Publication of CN11148783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48783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5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an electrochromic effect
    • G02F1/153Constructional details
    • G02F1/1533Constructional details structural featur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5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an electrochromic effect
    • G02F1/163Operation of electrochromic cells, e.g. electrodeposition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therefor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1/00Projectors or projection-type viewer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1/54Accessories
    • G03B21/56Projection scree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5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an electrochromic effect
    • G02F1/153Constructional details
    • G02F1/1533Constructional details structural featur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2F2001/1536Constructional details structural featur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dditional, e.g. protective, layer inside the cell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Electrochromic Elements, Electrophoresis, Or Variable Reflection Or Absorption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致变色投影幕、投影幕墙及投影设备。电致变色投影幕包括:第一透明基板,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表面及第二表面;投影功能层,设置于所述第一表面上,所述投影仪投射的光线于所述投影功能层上形成图像;以及电致变色层,设置于所述第二表面上,所述电致变色层具有着色态及透明态,当所述电致变色层处于着色态时阻挡光线透过,处于透明态时能够透过光线,且所述电致变色层的状态能够随施加于所述电致变色层上的电压而改变。上述电致变色投影幕固定完成后,不需要再进行安装或拆卸的过程,仅需改变所述电致变色层的状态,即可使电致变色投影幕在投影状态及非投影状态下快速切换,进而使所述电致变色投影幕的使用更方便。

Description

电致变色投影幕、投影幕墙及投影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投影设备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电致变色投影幕、投影幕墙及投影设备。
背景技术
传统的采用显示器观影的方式,为获得大屏幕的观影效果,通常需要增大显示器的显示屏面积,这会极大的增加显示器的制造成本。而随着投影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消费者采用投影仪与投影幕搭配的投影设备来替代传统的显示器,以较低的成本来获得大屏幕的观影效果。然而,目前在投影设备的使用前,投影幕通常需要借助支架、电机等辅助装置进行安装和固定,导致使用不便,影响用户体验。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目前的投影幕需要借助辅助装置进行安装和固定方能使用,导致使用不便的问题,提供一种电致变色投影幕、投影幕墙及投影设备。
一种电致变色投影幕,用于供投影仪投射形成图像,所述电致变色投影幕包括:
第一透明基板,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表面及第二表面;
投影功能层,设置于所述第一表面上,所述投影仪投射的光线于所述投影功能层上形成图像;以及
电致变色层,设置于所述第二表面上,所述电致变色层具有着色态及透明态,当所述电致变色层处于着色态时阻挡光线透过,处于透明态时能够透过光线,且所述电致变色层的状态能够随施加于所述电致变色层上的电压而改变。
上述电致变色投影幕,设置有电致变色层,当所述电致变色层处于透明态时,会露出所述投影功能层,使所述电致变色投影幕进入投影状态,能够配合所述投影仪进行投影工作;当所述电致变色层处于着色态时,能够遮蔽所述投影功能层,使所述电致变色投影幕在非投影状态下更加美观。由此,当所述电致变色投影幕固定完成后,不需要再进行安装或拆卸的过程,仅需改变所述电致变色层的状态,即可使电致变色投影幕在投影状态及非投影状态下快速切换,进而使所述电致变色投影幕的使用更方便。并且,由于所述电致变色层能够使所述电致变色投影幕更美观,当电致变色投影幕处于非投影状态下时也不需要拆卸或移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投影功能层遮挡光线透过,光线从所述第一透明基板的第二表面一侧投射到所述投影功能层上;或者
所述投影功能层能够透过部分光线,光线从所述第一透明基板的第一表面一侧或第二表面一侧投射到所述投影功能层上。当所述投影功能层遮挡光线透过时,所述电致变色投影幕能够运用于正投式投影设备中,投影仪投射的光线经所述电致变色层后到达所述投影功能层;当所述投影功能层能够透过部分光线时,所述电致变色投影幕能够运用于背投式投影设备中,投影仪设置于所述第一透明基板的第一表面一侧,投影仪投射的光线不经电致变色层,直接到达所述投影功能层。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致变色投影幕还包括保护层,所述保护层设置于所述投影功能层背离所述第一透明基板的表面上,且当所述投影功能层能够透过部分光线时,所述保护层能够透过光线。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当所述投影功能层遮挡光线透过时,所述投影功能层包括一层由紧密排列的玻珠形成的玻珠层;或者
当所述投影功能层遮挡光线透过时,所述投影功能层包括一层由呈蜂窝阵列排布的金属颗粒形成的金属层;或者
当所述投影功能层遮挡光线透过时,所述投影功能层的表面形成有不规则的粗糙纹理;或者
当所述投影功能层能够透过部分光线时,所述投影功能层包括一层由多个透镜结构形成的透镜阵列层。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致变色投影幕还包括第二透明基板,所述第二透明基板设置于所述电致变色层背离所述第一透明基板的一侧,且所述第二透明基板背离所述电致变色层的一侧设置有减反射膜或防指纹膜。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致变色层还包括半透明态,所述电致变色层处于半透明态时的透光率小于所述电致变色层处于透明态时的透光率。
一种投影幕墙,包括墙体以及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电致变色投影幕,所述墙体开设有容纳槽,所述电致变色投影幕设置于所述容纳槽内。在所述投影幕墙中采用上述电致变色投影幕,当所述投影幕墙安装完成后,不需要再进行安装或拆卸的过程,仅需改变所述电致变色层的状态,即可使所述投影幕墙在投影状态及非投影状态下快速切换,使所述投影幕墙的使用更方便。另外,使电致变色投影幕嵌入墙体中,也能够对投影功能层提供更好地保护,防止投影功能层损坏而影响观影效果。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投影功能层遮挡光线透过,所述第一表面朝向所述墙体设置;或者
所述投影功能层能够透过部分光线,所述第一表面或所述第二表面朝向所述墙体设置。
一种投影设备,包括投影仪以及上述投影幕墙,所述投影仪设置于所述投影幕墙开设有所述容纳槽的一侧,或设置于所述容纳槽内并位于所述电致变色投影幕及所述墙体之间。在所述投影设备中采用上述投影幕墙,仅需改变所述电致变色层的状态,即可使所述投影幕墙在投影状态及非投影状态下快速切换,使所述投影设备的使用更方便。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投影设备还包括控制组件,所述控制组件包括光敏传感器及控制芯片,所述光敏传感器设置于所述投影墙体并朝向所述投影仪,用于检测所述投影仪的状态,所述控制芯片与所述电致变色层电性连接,用于根据所述投影仪的状态控制所述电致变色层的状态;或者
所述投影设备还包括控制芯片,所述控制芯片接收所述投影仪的状态输出信号,并根据所述投影仪的状态控制所述电致变色层的状态。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电致变色投影幕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电致变色层及供电元件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投影设备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投影幕墙的状态控制过程的示意图。
其中,100、电致变色投影幕;110、保护层;120、投影功能层;130、第一透明基板;131、第一表面;132、第二表面;133、第一方向;134、第二方向;140、电致变色层;141、第一基底;142、第一导电层;143、离子存储层;144、离子传输层;145、电致变色材料层;146、第二导电层;147、第二基底;150、第二透明基板;151、减反射膜;160、供电元件;161、正极;162、负极;200、投影幕墙;210、墙体;211、容纳槽;300、投影设备;310、控制组件;311、控制芯片;312、光敏传感器;320、投影仪。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发明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发明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上”、“下”、“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请参见图1,图1示出了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电致变色投影幕100的示意图,电致变色投影幕100包括投影功能层120,投影功能层120可采用与传统的投影幕布相同的材质,投影仪投射的光线能够于投影功能层120上形成图像。由此,电致变色投影幕100能够与投影仪搭配形成投影设备,投影仪投射的光线于电致变色投影幕100上形成图像,供用户观影。
具体地,电致变色投影幕100还包括第一透明基板130、电致变色层140及供电元件160,第一透明基板130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表面131及第二表面132,投影功能层120设置于第一表面131上。而电致变色层140设置于第二表面132上,供电元件160对电致变色层140施加电压,电致变色层140中设置有电致变色材料,使电致变色层140的颜色能够根据供电元件160对电致变色层140施加的不同电压而改变。例如,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表面131指向第二表面132的方向为第一方向133,第二表面132指向第一表面131的方向为第二方向134,且当供电元件160对电致变色层140施加第一方向133的电压时,电致变色层140着色,转换为着色态,能够阻挡光线透过,当供电元件160对电致变色层140施加第二方向134的电压时,电致变色层140褪色,转换为透明态,能够透过光线。
上述电致变色投影幕100,当运用于投影设备中时,用户位于第一透明基板130的第二表面132一侧观影,当电致变色层140处于透明态时,会露出投影功能层120,使用户能够观看到投影功能层120上形成的图像,此时电致变色投影幕100进入投影状态。而当电致变色层140处于着色态时,能够遮蔽投影功能层120,此时用户仅能观察到电致变色层140的颜色,电致变色投影幕100进入非投影状态。由此,当电致变色投影幕100固定完成后,不需要再进行安装或拆卸的过程,仅需要改变供电元件160对电致变色层140施加的电压以改变电致变色层140的状态,即可使电致变色投影幕100在投影状态及非投影状态下快速切换,进而使电致变色投影幕100的使用更方便。并且,可以理解的是,传统的投影幕布多呈现灰白色,当投影幕布处于非投影态时,为避免投影幕布影响视觉效果,通常需要将投影幕布收起。而上述电致变色投影幕100处于非投影态时,会呈现电致变色层140处于着色态的颜色,使电致变色投影幕100更加美观,在非投影状态下也不需要收起。
进一步地,在一些实施例中,电致变色投影幕100还包括第二透明基板150及保护层110,第一透明基板130设置于电致变色层140背离第一透明基板130的表面上。且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透明基板130及第二透明基板150可以为玻璃或塑料等具有一定硬度的透明材料,能够对投影功能层120和电致变色层140提供承载及保护作用。另外,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透明基板150背离电致变色层140的一侧可设置有减反射膜151(AR膜),以提高电致变色投影幕100的透光率,提升观影效果。而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第二透明基板150背离电致变色层140的一侧也可设置有防指纹膜(AF膜),以提升电致变色投影幕100表面的耐划伤性能,避免电致变色投影幕100表面损坏而影响观影效果。保护层110设置于投影功能层120背离第一透明基板130的表面上,且保护层110也具有一定的硬度,能够对投影功能层120提供保护作用,防止投影功能层120损坏而影响观影效果。
需要说明的是,电致变色投影幕100可用于正投式投影设备中,也可用于背投式投影设备中。当电致变色投影幕100用于正投式投影设备中时,投影仪设置于电致变色层140背离投影功能层120的一侧,投影仪投射的光线经电致变色层140投射到投影功能层120上,此时用户观影时观察的图像为投影功能层120上反射的光线形成。可以理解的是,此时投影功能层120应当为遮光材质,能够遮挡光线透过并反射光线,而保护层110对投影功能层120的投影效果没有影响,因此此时保护层110既可以为玻璃、塑料等透明材质,也可以为金属等遮光材质。
另外,当电致变色投影幕100用于背投式投影设备中时,投影仪设置于投影功能层120背离电致变色层140的一侧,投影仪投射的光线经保护层110到达投影功能层120。此时,电致变色投影幕100应当具有一定的透过率,能够透过部分光线,用户在观影时观察到的图像为透过投影功能层120的部分光线形成。可以理解的是,此时保护层110应当为玻璃或塑料等透明材质,以免影响光线到达投影功能层120。
并且,在一些实施例中,投影功能层120可采用传统的投影幕布材质形成,例如,投影功能层120可采用传统的玻珠幕、金属幕或白塑幕等投影幕布材质形成。具体地,在一些实施例中,投影功能层120可以包括一层由紧密排列的玻珠形成的玻珠层、或包括一层由呈蜂窝阵列排布的金属颗粒形成的金属层、或包括一层表面具有不规则粗糙纹理的白塑材料。需要说明的是,由于当用于正投式投影设备时投影功能层120的透光率与用于背投式投影设备时投影功能层120的透光率不同,因此,在一些实施例中,根据电致变色投影幕100的应用设备的不同,可通过改变投影功能层120的厚度或改变投影功能层120中玻珠、金属等物质的排列形状来改变投影功能层120的透光率。更具体地,在一些实施例中,当电致变色投影幕100用于背投式投影设备中时,投影功能层120的透光率在50%-80%之间。
另外,在一些实施例中,当电致变色投影幕100用于背投式投影设备时,投影功能层120还可包括由多个透镜结构形成的透镜阵列层,多个透镜结构能够改变光线的方向,使部分光线透过投影功能层120形成图像后更好地被用户接收。具体地,在一些实施例中,投影功能层120中多个透镜结构呈菲涅尔透镜阵列排布。当然,投影功能层120中多个透镜结构的排列方式还可以呈其他阵列排布,只要能够满足背投式投影设备的投影功能即可。此时,透镜结构可以为玻璃或塑料材质。
进一步地,在一些实施例中,电致变色层140还包括半透明态,且电致变色层140处于半透明态时的透光率介于处于透明态的透光率及处于着色态的透光率之间。可以理解的是,当电致变色层140处于半透明态时,既能够透过部分光线,使电致变色投影幕100进行投影工作,也会遮挡部分光线,影响电致变色投影幕100的图像亮度,并且,电致变色层140的透光率越小,则电致变色投影幕100的图像亮度更大。由此,当需要调节电致变色投影幕100的图像亮度时,可使电致变色层140处于半透明态,通过调节电致变色层140的透光率,达到自由调节电致变色投影幕100的图像亮度的效果,满足用户不同的观影需求。需要说明的是,可通过调节供电元件160对电致变色层140施加的电压的大小,达到调节电致变色层140的透光率的效果。例如,在一些实施例中,当供电元件160对电致变色层140施加第一方向133的电压时,电致变色层140着色,此时,通过减小供电元件160对电致变色层140施加的第一方向133电压的大小,能够改变电致变色层140着色后的透光率大小。且供电元件160对电致变色层140施加的第一方向133的电压越小,电致变色层140的透光率越大。
请参见图2,图2示出了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电致变色层140的示意图,电致变色层140包括沿第一方向133依次排列的第一基底141、第一导电层142、离子存储层143、离子传输层144、电致变色材料层145、第二导电层146以及第二基底147。其中,第一基底141及第二基底147可以为塑料或玻璃材质,用于承载以及保护夹设于第一基底141及第二基底147之间的层结构。第一导电层142及第二导电层146与供电元件160的两个输出端电性连接,供电元件160通过第一导电层142及第二导电层146对夹设于第一导电层142及第二导电层146之间的层结构施加电压。离子存储层143用于存储能够改变电致变色层140的颜色的离子,电致变色材料层145中设置有电致变色材料,当离子从离子存储层143进入电致变色材料层145,或从电致变色材料层145进入离子存储层143时,均会使电致变色材料层145的颜色改变。离子传输层144用于供电致变色材料层145及离子存储层143之间的离子进行交换。
需要说明的是,在一些实施例中,供电元件160的两个输出端向第一导电层142及第二导电层146输出电压,且供电元件160的两个输出端分别为正极161和负极162,当供电元件160对电致变色层140施加第一方向133的电压时,正极161与第一导电层142电性连接,负极162与第二导电层146电性连接。而当供电元件160对电致变色层140施加第二方向134的电压时,正极161与第二导电层146电性连接,负极162与第一导电层142电性连接。
具体地,在一些实施例中,电致变色材料层145中的电致变色材料可以为三氧化钨、氧化镍等无机电致变色材料,也可以为聚噻吩类化合物及其衍生物、紫罗精类化合物、四硫富瓦烯、金属酞菁类化合物等有机电致变色材料。而离子存储层143储存的离子可以为氢离子、锂离子、钠离子或钾离子等。离子传输层144的材料可以为液态电介质、凝胶电解质或固体电介质等材料。而第一导电层142及第二导电层146的材料可以为金属或有机高分子导电材料等具备优良导电性能的材料。
并且,在一些实施例中,当电致变色层140中的电致变色材料为阴极电致变色材料时,若离子存储层143中存储的离子经离子传输层144进入电致变色材料层145,会使电致变色材料层145着色,而若离子从电致变色材料层145中离开并经离子传输层144进入离子存储层143时,电致变色层140的颜色变浅。例如,在一些实施例中,电致变色材料层145中的电致变色材料为阴极电致变色材料三氧化钨,而变色离子为锂离子。此时,当供电元件160对电致变色层140施加第一方向133的电压时,离子存储层143中的锂离子在电压的作用下进入电致变色材料层145中使电致变色材料层145着色。而当供电元件160对电致变色层140施加第二方向134的电压时,锂离子离开电致变色材料层145进入离子存储层143中,使电致变色材料层145褪色。
当然,电致变色材料层145中的电致变色材料改变时,离子对电致变色材料层145的颜色也能够有不同的影响。例如,在一些实施例中,电致变色材料层145中电致变色材料为氧化镍等阳极电致变色材料,而变色离子为锂离子。此时,当供电元件160对电致变色层140施加第二方向134的电压时,锂离子离开电致变色材料层145进入离子存储层143,会使电致变色材料层145的颜色着色,而当供电元件160对电致变色层140施加第一方向133的电压时,锂离子从离子存储层143中进入电致变色材料层145,会使电致变色材料层145的颜色变浅。
进一步地,在一些实施例中,电致变色材料层145的电致变色材料还可以设置为通电着色的材料,例如,在一些实施例中,当对电致变色层140施加第一方向133或第二方向134的电压时,均能够使电致变色材料层145着色,而当断开对电致变色层140施加的电压时,电致变色材料层145褪色。根据电致变色材料的不同选择,电致变色材料层145能够有不同的电致变色机制,只要电致变色层140的状态能够随施加于电致变色层140上的电压而改变,实现遮蔽或露出投影功能层120的效果即可。
另外,若电致变色材料层145中采用采用不同的电致变色材料,当电致变色层140处于着色态时,也会呈现不同的颜色。例如,在一些实施例中,当电致变色材料层145中的电致变色材料为三氧化钨或普鲁士蓝时,电致变色层140处于着色态呈现蓝色。当电致变色材料层145中的电致变色材料为紫罗精类化合物时,电致变色层140处于着色态呈现紫色。采用不同的电致变色材料,能够使电致变色层140处于着色态时呈现不同的颜色,使电致变色投影幕100在非投影状态时更加美观。
进一步地,参考图1和图3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电致变色投影幕100可与墙体210组装形成投影幕墙200,而投影幕墙200能够与控制组件310及投影仪320组装形成投影设备300,投影仪320投射形成的光线于投影幕墙200设置有电致变色投影幕100的区域上形成图像,以供用户观影。具体地,墙体210的其中一侧开设有容纳槽211,电致变色投影幕100设置于容纳槽211内,且第一表面131朝向墙体210设置,即投影功能层120位于电致变色层140及墙体210之间。通过将电致变色投影幕100设置于墙体210上,不需要进行安装或拆卸过程,即可使投影幕墙200在投影状态及非投影状态下快速切换,使投影幕墙200的使用更方便。另外,投影功能层120位于墙体210内,在使用过程中不易受到刮碰,能够有效防止投影功能层120损坏而影响观影效果的情况。
需要说明的是,当投影功能层120遮挡光线透过时,为使电致变色层140处于着色态时能够遮蔽投影功能层120,则电致变色层140应设置于投影功能层120朝向用户的一侧,即当电致变色投影幕100设置于容纳槽211内时,需使第一表面131朝向墙体210设置。而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当运用于背投式投影设备中,即投影功能层120能够透过部分光线时,电致变色层140处于投影功能层120的任一侧均能够被用户观察。此时,当电致变色投影幕100设置于容纳槽211内时,第一表面131或第二表面132均可朝向墙体210设置,即电致变色层140可设置于投影功能层120朝向或背离用户的一侧。当电致变色层140处于着色态时,由于投影功能层120能够透过部分光线,电致变色层140处于投影功能层120的任意一侧均能够被用户观察,进而起到使电致变色投影幕100更美观的效果。
可以理解的是,在图3所示的实施例中,投影设备300为正投式投影设备,投影仪320设置于投影幕墙200看开设有容纳槽211的一侧,投影仪320投射的光线经电致变色层140到达投影功能层120形成图像。而在另一些实施例中,投影设备300也可以为背投式投影设备,此时投影仪320应当设置于容纳槽211内并位于电致变色投影幕100及墙体210之间,投影仪320投射的光线从墙体210内到达投影功能层120,且部分透过投影功能层120及电致变色层140射出投影幕墙200,形成供用户观影的图像。
另外,控制组件310用于根据投影仪320的状态控制投影幕墙200的状态,以使投影设备300进入投影状态或非投影状态。例如,在一些实施例中,当投影仪320处于工作态,朝向电致变色投影幕100投射光线时,控制组件310控制电致变色层140着色,使投影幕墙200变为投影状态。而当投影仪320处于关闭态时,控制组件310控制电致变色层140褪色,使投影幕墙200变为非投影状态。
具体地,在一些实施例中,控制组件310包括控制芯片311,控制芯片311与投影仪320的输出信号相连接,根据投影仪320的输出信号判断投影仪320的状态,进而控制投影幕墙200的状态。而在另一些实施例中,控制组件310还包括光敏传感器312,当投影设备300为正投式投影设备时,光敏传感器312设置于投影幕墙200朝向投影仪320的一侧,当投影设备300为背投式投影设备时,光敏传感器312设置于容纳腔内并与投影仪320相对。投影仪320投射的光线部分到达光敏传感器312上,光敏传感器312能够检测投影仪320的状态,并将投影仪320的状态信息传输给控制芯片311,控制芯片311根据投影仪320的状态控制投影幕墙200的状态。
更具体地,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考图4所示,图4示出了一些实施例中控制组件310根据投影仪320的状态控制投影幕墙200的状态的控制过程,控制组件310对投影仪320的状态进行持续控制,当检测到投影仪320打开,即处于工作状态时,控制电致变色层140褪色变为透明态,以使投影设备300进入投影状态。当检测到投影仪320关闭时,控制电致变色层140变为着色态,以使投影设备300进入非投影状态。
当然,在另一些实施例中,投影设备300还可包括开关元件(图未示出),开关元件与供电元件160电性连接,用于供人为调节供电元件160对电致变色层140施加的电压,进而供人为控制投影幕墙200的状态,满足用户的更多需求。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电致变色投影幕,用于供投影仪投射形成图像,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透明基板,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表面及第二表面;
投影功能层,设置于所述第一表面上,所述投影仪投射的光线于所述投影功能层上形成图像;以及
电致变色层,设置于所述第二表面上,所述电致变色层具有着色态及透明态,当所述电致变色层处于着色态时阻挡光线透过,处于透明态时能够透过光线,且所述电致变色层的状态能够随施加于所述电致变色层上的电压而改变。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致变色投影幕,其特征在于,所述投影功能层遮挡光线透过,光线从所述第一透明基板的第二表面一侧投射到所述投影功能层上;或者
所述投影功能层能够透过部分光线,光线从所述第一透明基板的第一表面一侧或第二表面一侧投射到所述投影功能层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致变色投影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保护层,所述保护层设置于所述投影功能层背离所述第一透明基板的表面上,且当所述投影功能层能够透过部分光线时,所述保护层能够透过光线。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致变色投影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投影功能层遮挡光线透过时,所述投影功能层包括一层由紧密排列的玻珠形成的玻珠层;或者
当所述投影功能层遮挡光线透过时,所述投影功能层包括一层由呈蜂窝阵列排布的金属颗粒形成的金属层;或者
当所述投影功能层遮挡光线透过时,所述投影功能层的表面形成有不规则的粗糙纹理;或者
当所述投影功能层能够透过部分光线时,所述投影功能层包括一层由多个透镜结构形成的透镜阵列层。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致变色投影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透明基板,所述第二透明基板设置于所述电致变色层背离所述第一透明基板的一侧,且所述第二透明基板背离所述电致变色层的一侧设置有减反射膜或防指纹膜。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致变色投影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致变色层还包括半透明态,所述电致变色层处于半透明态时的透光率小于所述电致变色层处于透明态时的透光率。
7.一种投影幕墙,其特征在于,包括墙体以及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电致变色投影幕,所述墙体开设有容纳槽,所述电致变色投影幕设置于所述容纳槽内。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投影幕墙,其特征在于,所述投影功能层遮挡光线透过,所述第一表面朝向所述墙体设置;或者
所述投影功能层能够透过部分光线,所述第一表面或所述第二表面朝向所述墙体设置。
9.一种投影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投影仪以及权利要求7或8任一项所述的投影幕墙,所述投影仪设置于所述投影幕墙开设有所述容纳槽的一侧,或设置于所述容纳槽内并位于所述电致变色投影幕及所述墙体之间。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投影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控制组件,所述控制组件包括光敏传感器及控制芯片,所述光敏传感器设置于所述投影幕墙,并朝向所述投影仪,用于检测所述投影仪的状态,所述控制芯片与所述电致变色层电性连接,用于根据所述投影仪的状态控制所述电致变色层的状态;或者
还包括控制芯片,所述控制芯片接收所述投影仪的状态输出信号,并根据所述投影仪的状态控制所述电致变色层的状态;或者
还包括开关元件,所述开关元件用于供人为控制多少电致变色层的状态。
CN202010529439.9A 2020-06-11 2020-06-11 电致变色投影幕、投影幕墙及投影设备 Pending CN11148783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529439.9A CN111487831A (zh) 2020-06-11 2020-06-11 电致变色投影幕、投影幕墙及投影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529439.9A CN111487831A (zh) 2020-06-11 2020-06-11 电致变色投影幕、投影幕墙及投影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487831A true CN111487831A (zh) 2020-08-04

Family

ID=717958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529439.9A Pending CN111487831A (zh) 2020-06-11 2020-06-11 电致变色投影幕、投影幕墙及投影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487831A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076576A (zh) * 2020-08-21 2022-02-22 深圳市万普拉斯科技有限公司 光发射器、摄像模组、电子设备及图像三维信息采集方法
CN115016216A (zh) * 2022-06-27 2022-09-06 青岛海信激光显示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投影屏幕及投影设备
WO2022268606A1 (de) 2021-06-24 2022-12-29 Saint-Gobain Glass France Verbundscheibe mit diffus reflektierendem element und elektrochromem funktionselement
WO2022268607A1 (de) 2021-06-24 2022-12-29 Saint-Gobain Glass France Verbundscheibe mit diffus reflektierenden eigenschaften und elektrochromem funktionselement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441942B1 (en) * 1998-09-25 2002-08-27 Midwest Research Institute Electrochromic projection and writing device
US20070047076A1 (en) * 2005-08-26 2007-03-01 Fricke Peter J Adjustable optical characteristic
CN200992070Y (zh) * 2006-12-15 2007-12-19 苗家远 液晶投影黑板
CN101833228A (zh) * 2010-03-31 2010-09-15 仇文杰 两面可视投影光学膜及其制造方法
TW201205174A (en) * 2010-07-22 2012-02-01 J Touch Corp An electrochromic unit and display device using the unit
CN204389850U (zh) * 2015-01-21 2015-06-10 南京中科神光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液晶及投影集成显示装置
CN105159022A (zh) * 2015-09-24 2015-12-16 清华大学 配合投影仪动作的室内自动调光系统及其调光方法
CN105785697A (zh) * 2014-12-03 2016-07-20 中国计量学院 基于电控玻璃的板书投影系统
CN107479317A (zh) * 2017-08-04 2017-12-15 常州大学 可调光投影成像膜及其制备方法
CN208654529U (zh) * 2018-08-29 2019-03-26 李涵 基于背景墙的投影系统
CN208686280U (zh) * 2018-05-14 2019-04-02 厦门华厦学院 一种可做投影幕布玻璃窗
WO2019213441A1 (en) * 2018-05-02 2019-11-07 View, Inc. Edge network for building services

Patent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441942B1 (en) * 1998-09-25 2002-08-27 Midwest Research Institute Electrochromic projection and writing device
US20070047076A1 (en) * 2005-08-26 2007-03-01 Fricke Peter J Adjustable optical characteristic
CN200992070Y (zh) * 2006-12-15 2007-12-19 苗家远 液晶投影黑板
CN101833228A (zh) * 2010-03-31 2010-09-15 仇文杰 两面可视投影光学膜及其制造方法
TW201205174A (en) * 2010-07-22 2012-02-01 J Touch Corp An electrochromic unit and display device using the unit
CN105785697A (zh) * 2014-12-03 2016-07-20 中国计量学院 基于电控玻璃的板书投影系统
CN204389850U (zh) * 2015-01-21 2015-06-10 南京中科神光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液晶及投影集成显示装置
CN105159022A (zh) * 2015-09-24 2015-12-16 清华大学 配合投影仪动作的室内自动调光系统及其调光方法
CN107479317A (zh) * 2017-08-04 2017-12-15 常州大学 可调光投影成像膜及其制备方法
WO2019213441A1 (en) * 2018-05-02 2019-11-07 View, Inc. Edge network for building services
CN208686280U (zh) * 2018-05-14 2019-04-02 厦门华厦学院 一种可做投影幕布玻璃窗
CN208654529U (zh) * 2018-08-29 2019-03-26 李涵 基于背景墙的投影系统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076576A (zh) * 2020-08-21 2022-02-22 深圳市万普拉斯科技有限公司 光发射器、摄像模组、电子设备及图像三维信息采集方法
CN114076576B (zh) * 2020-08-21 2023-11-21 深圳市万普拉斯科技有限公司 光发射器、摄像模组、电子设备及图像三维信息采集方法
WO2022268606A1 (de) 2021-06-24 2022-12-29 Saint-Gobain Glass France Verbundscheibe mit diffus reflektierendem element und elektrochromem funktionselement
WO2022268607A1 (de) 2021-06-24 2022-12-29 Saint-Gobain Glass France Verbundscheibe mit diffus reflektierenden eigenschaften und elektrochromem funktionselement
CN115016216A (zh) * 2022-06-27 2022-09-06 青岛海信激光显示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投影屏幕及投影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487831A (zh) 电致变色投影幕、投影幕墙及投影设备
US7264865B2 (en) Optical diffusing layer, optical diffusing sheet, and optical element
CN1996064B (zh) 光阻挡层、具有光阻挡层的显示过滤器和具有显示过滤器的显示装置
JP4739951B2 (ja) ディスプレイ装置用フィルター及びこれを含んだディスプレイ装置
US9201253B2 (en) Display device
US6741307B2 (en) Optical diffusion sheet, optical element, and viewing display
US5189537A (en) Indicia display for electro-optic devices wherein the indicia comprises a dielectric material extending at least partially into the electro-optic medium
CN103543568B (zh) 包含显示器/信号灯的电致变色后视镜组件
CN101344665B (zh) 显示装置和电子设备
EP3035118B1 (en) Touch sensing mirror structure
US7821185B2 (en) Display filter and display apparatus having the same
US20090015901A1 (en) Display device and electronic apparatus
US20080266244A1 (en) Dual Sided Electrophoretic Display
US10838281B2 (en) Display device
WO2004008239A1 (ja) 画像表示装置
KR101765915B1 (ko) 전기 변색 소자를 적용한 디스플레이 장치 및 그 제어 방법
CN214225625U (zh) 一种显示装置
KR20150019112A (ko) 외광 반사를 이용한 표시 패널 및 이를 구비한 표시 장치
KR100743455B1 (ko) 디스플레이 장치용 필터 및 이를 포함한 디스플레이 장치
CN112995628B (zh) 投影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投影设备
US20120146961A1 (en) Electronic paper
KR101866951B1 (ko) 주변 환경 적응 구조의 전자기기의 액정 스크린
CN109116654A (zh) 具有选择性隔膜的电致变色装置
CN115280232B (zh) 显示基板、显示装置及显示基板的制作方法
CN114283699B (zh) 显示面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0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