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481776A - 针装置及其保护结构和保护方法 - Google Patents

针装置及其保护结构和保护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481776A
CN111481776A CN202010377929.1A CN202010377929A CN111481776A CN 111481776 A CN111481776 A CN 111481776A CN 202010377929 A CN202010377929 A CN 202010377929A CN 111481776 A CN111481776 A CN 11148177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eedle
protective
shell
tube
sea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377929.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481776B (zh
Inventor
胡超宇
高占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u'ang Hangzhou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Pu'ang Hangzhou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u'ang Hangzhou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Pu'ang Hangzhou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377929.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481776B/zh
Priority to PCT/CN2020/097976 priority patent/WO2021223306A1/zh
Publication of CN11148177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48177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48177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48177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5/00Devices for bringing media into the body in a subcutaneous, intra-vascular or intramuscular way; Accessories therefor, e.g. filling or cleaning devices, arm-rests
    • A61M5/178Syringes
    • A61M5/31Details
    • A61M5/32Needles; Details of needles pertaining to their connection with syringe or hub; Accessories for bringing the needle into, or holding the needle on,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tection of needles
    • A61M5/3202Devices for protection of the needle before use, e.g. cap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15Devices for taking samples of blood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15Devices for taking samples of blood
    • A61B5/150007Details
    • A61B5/150374Details of piercing elements or protective means for preventing accidental injuries by such piercing elements
    • A61B5/150534Design of protective means for piercing elements for preventing accidental needle sticks, e.g. shields, caps, protectors, axially extensible sleeves, pivotable protective sleeves
    • A61B5/150541Breakable protectors, e.g. caps, shields or sleeves, i.e. protectors separated destructively, e.g. by breaking a connecting area
    • A61B5/150564Protectors removed by pulling or pushing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15Devices for taking samples of blood
    • A61B5/153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aking samples of venous or arterial blood, e.g. with syring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5/00Devices for bringing media into the body in a subcutaneous, intra-vascular or intramuscular way; Accessories therefor, e.g. filling or cleaning devices, arm-rests
    • A61M5/178Syringes
    • A61M5/31Details
    • A61M5/32Needles; Details of needles pertaining to their connection with syringe or hub; Accessories for bringing the needle into, or holding the needle on,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tection of needles
    • A61M5/3205Apparatus for removing or disposing of used needles or syringes, e.g. containers; Means for protection against accidental injuries from used needles
    • A61M5/321Means for protection against accidental injuries by used needles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Hematology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Biophysics (AREA)
  • Pathology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Surgery (AREA)
  • Vascular Medicine (AREA)
  • Anesthesiology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Infusion, Injection, And Reservoir Apparatus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针装置及其保护结构和保护方法,该保护结构包括针管,针管固定在针座上,针座上套设有保护壳,针座在保护壳中移动并具有至少两个位置状态:针座在第一位置状态时,针管的穿刺尖端露出保护壳,针座在第二位置状态时,针管的穿刺尖端收入保护壳内;针管的穿刺尖端在被收入保护壳时,针管产生弹性弯曲形变。本技术方案中,保护壳完全遮蔽针尖后形成不可逆的锁止结构,避免了锁止失效再次露出针尖,并且结构合理、制造组装方便和制造成本低。

Description

针装置及其保护结构和保护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疗器械领域,涉及一种针装置,用于静脉采血针、静脉输液 针、注射针,尤其涉及针装置及其保护结构和保护方法。
背景技术
静脉采血针和静脉输液针是医疗机构最常用、使用最普遍的一次性耗材。 传统的静脉采血针和输液针多采用单翼或双翼片针座结构,该种针座结构使用 不方便,使用后针头暴露在外,很容易造成意外针刺伤和环境污染。针刺伤和 由此造成的交叉感染是长期困扰广大医务人员的一个安全和健康问题;使用后 被污染的针头裸露在外,很容易造成二次伤害和交叉感染。
针对这一缺陷,现有技术中有采血针采用了伸缩式针头的技术手段,在采 血完成后,利用弹簧等结构的弹力,将针头缩回至用于保护针头的保护套等结 构内。这样一来,虽然可以有效保护针头,避免医务人员被刺伤,但是却会因 为针头回缩的机械动作造成患者极大的痛苦。另一方面,伸缩式针头在缩回时, 由于可以伸缩的机械结构往往存在缝隙,可能将皮肤夹住对患者造成更大的痛 苦。
公开号为CN105816189A的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防针刺安全采血针,通过设 置多个滑件层套于针座,在使用后通过滑件层层展开以遮蔽针头,通过弹性扣 件和卡槽(或者弹性垫圈)用于在两个滑件滑动至完全遮蔽针头时或者针头完 全暴露时相互扣合,以限制滑件之间相互移动。但是,采血针的静脉针部分本 身体积很小,采用三层套管结构以及卡扣结构或者弹性垫圈卡合结构,不仅大 大增加了制造精度要求和制造成本,并且仍然存在卡合结构容易失效导致针尖 露出造成针刺事故的风险。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针装置及其保护结构 和保护方法,当保护壳完全遮蔽针尖后形成不可逆的锁止结构,避免了锁止失 效再次露出针尖,并且结构合理、制造组装方便和制造成本低。
为了达到上述的目的,本发明采用了以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针装置的保护结构,包括针管(2),针管(2)固定在针座(3)上, 针座(3)上套设有保护壳,针座(3)在保护壳中移动并具有至少两个位置状 态:针座(3)在第一位置状态时,针管(2)的穿刺尖端露出保护壳,针座(3) 在第二位置状态时,针管(2)的穿刺尖端收入保护壳内;针管(2)的穿刺尖 端在被收入保护壳时,针管(2)产生弹性弯曲形变。
作为优选,所述针管(2)的穿刺尖端在被收入保护壳内后,针管(2)保 持弹性弯曲形变。
作为优选,所述针管(2)的穿刺尖端在被收入保护壳内后,针管(2)的 穿刺尖端前方被阻挡件阻挡无法露出保护壳,该阻挡件与保护壳固定连接或一 体成型。
作为优选,所述针座(3)和保护壳之间具有至少两个滑动路径:针座(3) 在第一滑动路径时,针座(3)沿针管(2)轴向前后滑动;针座(3)在第二滑 动路径时,针座(3)的前部与保护壳的后部滑动配合;其中,第一滑动路径和 第二滑动路径前后过渡衔接,第一滑动路径和第二滑动路径形成钝角夹角。
作为优选,所述保护壳包括固定连接为一体的第一壳体(4)和第二壳体(7), 第一壳体(4)和第二壳体(7)上下配合固定或者左右配合固定;所述第一壳 体(4)和第二壳体(7)之间形成容纳针座(3)的活动空间;用于接触患者皮 肤的第二壳体(7)的长度大于第一壳体(4)的长度,第二壳体(7)超出第一 壳体(4)的前部设有用于阻挡针管(2)的穿刺尖端的阻挡部(74),第二壳体 (7)超出第一壳体(4)的后部与针座(3)滑动配合。
作为优选,所述第二壳体(7)后部的左右两侧壁上相对设置有至少一对第 一导向凸起(72),所述针座(3)的左右两侧壁上分别设有与所述第一导向凸 起(72)滑动配合的第一导向槽(31)和第二导向槽(32),第一导向槽(31) 的前端阻断,第一导向槽(31)的后端与第二导向槽(32)的前端连通,第二 导向槽(32)的后端贯通,第一导向槽(31)与针管(2)的轴线呈2~15°夹 角。
作为优选,所述保护壳和针座(3)之间设有阻尼凸起(35)或定位凸起, 该阻尼凸起(35)或定位凸起设在保护壳或者针座(3)上。
一种针装置,包括如上所述的保护结构,所述针座(3)后部固定有蝶翼(5) 或软管(6)或者试管针组件或者注射针筒。
作为优选,所述软管(6)与试管针组件固定连接,或者软管(6)与肝素 帽固定连接,或者软管(6)与输液器固定连接,或者软管(6)与注射针筒固 定连接。
一种针装置的保护锁止方法,采用如上所述的保护结构。
本发明由于采用了以上的技术方案,在保护壳收入遮蔽针管时使得针管产 生了弹性形变,这样针管就必须再次产生弯曲形变才能从保护壳中露出来,而 针管是被收纳在保护壳中的,外力无法直接作用在针管上,也就不能使其产生 弯曲形变,因此,保护壳对针管的穿刺尖端的保护就形成一个不可逆的锁止过 程,不会锁止失效,避免了针管的穿刺尖端再次露出的风险,也避免针刺伤害 和交叉感染。而且结构合理、制造组装方便和制造成本低。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1的爆炸图;
图2是实施例1的立体图(未使用时);
图3是实施例1的立体图(使用时,取下护套管);
图4是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使用时,取下护套管);
图5是实施例1的立体图(使用后,保护壳遮蔽针尖);
图6是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使用后,保护壳遮蔽针尖);
图7是针管和针座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8是针管和针座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9是保护壳的爆炸图;
图10是实施例2的立体图;
图11是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使用时,取下护套管);
图12是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使用后,保护壳遮蔽针尖);
图13是实施例7的结构示意图(使用时,取下护套管);
图14是实施例7的结构示意图(使用后,保护壳遮蔽针尖)。
其中,1.护套管,2.针管,
3.针座,31.第一导向槽,32.第二导向槽,33侧斜坡面,34.软管安装部,35. 阻尼凸起,36.蝶翼安装部,37.第二导向凸起,38.前斜坡面
4.第一壳体,41.第一凹槽,42.连接柱,
5.蝶翼,6.软管,
7.第二壳体,71.第二凹槽,72.第一导向凸起,73.连接孔,74.阻挡部,75.第 三导向槽,76.第四导向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 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 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 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 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 平”、“顶”、“底”“内”、“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 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 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 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 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 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 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 “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 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 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 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 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 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 “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 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 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 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本发明为了表述方便,以针管的穿刺尖端为前,以针管的连接针座端为后, 并在针管的前后方向基础上确立上下左右。
实施例1:
如图1和图2所示的一种针装置的保护结构,包括针管2,针管2固定在针 座3上,针座3上套设有保护壳,针座3在保护壳中移动并具有至少两个位置 状态:如图3和图4所示,针座3在第一位置状态时,针管2的穿刺尖端露出 保护壳;如图5和图6所示,针座3在第二位置状态时,针管2的穿刺尖端收 入保护壳内;针管2的穿刺尖端在被收入保护壳时,针管2产生弹性弯曲形变。 这样,针管必须再次产生弯曲形变才能从保护壳中露出来,而针管是被收纳在 保护壳中的,外力无法直接作用在针管上,也就不能使其产生弯曲形变,因此, 保护壳对针管的穿刺尖端的保护就形成一个不可逆的锁止过程,不会锁止失效, 避免了针管的穿刺尖端再次露出的风险。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针管2的穿刺尖端在被收入保护壳内后,针管2 保持弹性弯曲形变。这样,针管弹性形变的应力可以将保护壳和针管进行牢固 配合固定,并且针管的穿刺尖端比较锋利会刺入保护壳内壁从而封闭针孔,使 得两者的固定更加稳定,不仅避免了针管晃动易导致针管内残留液体流出污染 环境,而且进一步彻底避免了针管从保护壳中再次露出的风险。
上述弹性弯曲形变是指针管在受外力作用时产生弯曲,当外力撤消后,针 管又恢复原状。上述弹性弯曲形变包括针管整体产生弹性弯曲形变,也包括针 管的一部分或局部产生弹性弯曲形变,尤其是指针管露出针座的部分产生弹性 弯曲形变。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针管2的穿刺尖端在被收入保护壳内后,针管2 的穿刺尖端前方被阻挡件阻挡无法露出保护壳,该阻挡件与保护壳固定连接或 一体成型。这样,阻挡件使得针管必须产生较大程度的弯曲形变,进一步避免 了针管从保护壳中再次露出的风险,也避免了暴力顶推保护壳导致针管的穿刺 尖端再次露出的可能性,阻挡件还可以供针管的穿刺尖端刺入保护壳内壁从而 封闭针孔,避免了针管晃动易导致针管内残留液体流出污染环境的风险。因此, 进一步优选的实施方式是,保护壳及其阻挡件采用塑料制成,如硬质塑料或半 硬质塑料,在保证保护壳一定强度的基础上,也便于针管的穿刺尖端刺入较小 深度并封闭针孔。
本实施例中,所述针座3和保护壳之间具有至少两个滑动路径:针座3在 第一滑动路径时,针座3沿针管2轴向前后滑动;针座3在第二滑动路径时, 针座3的前部与保护壳的后部滑动配合;其中,第一滑动路径的长度大于第二 滑动路径的长度,第一滑动路径位于第二滑动路径的前方并且两者过渡衔接, 第一滑动路径和第二滑动路径形成钝角夹角。这样,针座和保护壳两者之间的 相对运动并非始终沿着一个方向运动,有两个滑动方向(两种配合状态),一个 是在针管的穿刺尖端收入保护壳之前,另一个是在针管的穿刺尖端收入保护壳 时及之后;针管的穿刺尖端收入保护壳的那一刻,两者改变了相对运动方向, 运动方向的改变,使针管落到(藏到)保护壳中并被锁定,在这个过程中,针 管也参与了运动,针管与保护壳(或其他零部件,如阻挡件)产生挤压,比如 说弯曲、回弹、旋转等变形方式,针管的这种弹性变形,形成了针管锁定的不 可逆过程。相对于现有技术中采用卡扣结构或者卡合结构,这样的不可逆锁定 过程不仅更加稳定不会失效,而且仅涉及滑动方向改变,不需要设置专门的卡 扣部件等,降低了制造精度要求和制造成本,也方便组装。
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保护壳包括固定连接为一体的第一壳体4和第二 壳体7,第一壳体4和第二壳体7上下配合固定或者左右配合固定。这样,结构 合理方便装配。两个壳体之间可以通过粘接、焊接、卡扣、紧固件等方式固定 连接,为了方便制造,两个壳体也可以一侧铰接另一侧固接。
本实施例中,如图9所示,用于接触患者皮肤的第二壳体7的长度大于第 一壳体4的长度,第二壳体7超出第一壳体4的前部设有用于阻挡针管2的穿 刺尖端的阻挡部74,第二壳体7超出第一壳体4的后部与针座3滑动配合。所 述第一壳体4上设有前后贯通的第一凹槽41,第二壳体7上设有向后贯通的第 二凹槽71,第一凹槽41和第二凹槽71上下配合形成容纳针座3的活动空间。 这样,前述阻挡件与保护壳一体成型形成阻挡部,两个壳体之间形成导向凹槽 以供针座滑动,结构合理制造方便成本低,并且穿刺时接触患者皮肤的下壳体 (第二壳体)更大更长,以避免误夹皮肤,也便于医护观察。
本实施例中,如图7、图8和图9所示,所述第二壳体7后部的左右两侧壁 上相对设置有至少一对第一导向凸起72,所述针座3的左右两侧壁上分别设有 与所述第一导向凸起72滑动配合的第一导向槽31(对应第二滑动路径)和第二 导向槽32(对应第一滑动路径),第一导向槽31的前端阻断,第一导向槽31 的后端与第二导向槽32的前端连通,第二导向槽32的后端贯通,第一导向槽 31与针管2的轴线呈2~15°夹角。这样,在针座上设置导向滑槽,在下壳体 上设置导向凸起,结构合理、节省材料。
上述第一导向凸起可以是各种形状的,例如柱状、长条状、块状、半球形、 弧形等。此外,针座和保护壳之间的相对移动,采用滑动配合方式有多种结构 形式,例如凸筋与凹槽配合、燕尾槽配合、U型槽配合等等,采用滚动配合方式 也有多种结构形式,例如借助滑轮、滚轮、滚轴等等,还包括磁浮等多种运动 形式。
上述第二导向槽的滑动导向作用也可以由保护壳容纳针座滑动的导向凹槽 来实现(及第二导向槽和导向凹槽均可以实现第一滑动路径),根据导向凹槽的 长度,可以适当缩短第二导向槽的长度,只要确保针座不会从保护壳中脱出并 可以实现第一导向凸起与第一导向槽的滑动配合即可,甚至可以仅保留极短的 第二导向槽作为第一导向槽的导向入口。
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壳体7后部的左右两侧壁上相对设置有一前 一后两对第一导向凸起72。这样,采用两对第一导向凸起不仅可以准确控制滑 动方向,而且也便于第一导向槽和第二导向槽之间的过渡衔接滑动。这里进一 步优选的实施方式是两对第一导向凸起为圆柱状。
本实施例中,如图8所示,所述针座3的长度与第二壳体7上第二凹槽71 的长度相匹配,针座3后部的左右两侧底面分别形成有侧斜坡面33,该侧斜坡 面33与第二壳体7后部的第一导向凸起72相对应以便于第一导向凸起72装入 第二导向槽32内,针座3前部底面为前斜坡面38以便于针座与保护壳倾斜滑 动配合并在保护锁止时形成一定的夹角。
本实施例中,所述保护壳和针座3之间设有阻尼凸起35或定位凸起,该阻 尼凸起35或定位凸起设在保护壳或者针座3上。这样,通过阻尼凸起增加针座 与保护壳之间的滑动阻力,或者通过定位凸起实施针座与保护壳之间配合定位, 以实现针装置在使用前的锁止定位,避免针尖缩回。在其他实施方式中,也可 以通过卡凸件、卡槽、弹性阻尼件、定位销等结构实施初始定位或锁止。
具有上述保护结构的针装置,可以是静脉采血针、静脉输液针或者注射针 等任何具有针管的穿刺类器械,可用于血管、肌肉、内腔、体液等的注射或抽 取,可大幅减少人员受针尖的误伤所带来的疾病感染等伤害。
具有上述保护结构的针装置的保护方法,以静脉采血针为例,使用完毕后, 按压保护壳,将针座向后抽拉,针座沿第一滑动路径向后移动,使得针管的穿 刺尖端离开人体皮肤;当针座移动至第一滑动路径时,保护壳和针座发生旋转 运动,表现为针管前端下压后端上翘,保护壳与针管持续相互挤压,针管产生 弹性弯曲形变,随着针座继续运动,针管跨过阻挡部74落入保护壳内,此过程 在不借助外力的基础上,滑动不可逆,针管的穿刺尖端被锁定到保护壳内,如 图5、图6所示,防止针尖伤害人或物。
实施例2:
如图10至图12所示的一种针装置及其保护结构,与实施例1不同仅在于: 所述保护壳上设有第三导向槽75和第四导向槽76,所述针座3上设有相匹配的 前后两对第二导向凸起37,第三导向槽75(对应第一滑动路径)的前端阻断, 第三导向槽75的后端与第四导向槽76的前端连通,第四导向槽76的后端阻断, 保护壳由长度相同的第一壳体4和第二壳体7固接组合而成。其他与实施例1 相同。
实施例3:
一种采血针,具有如实施例1或2所述的保护结构,如图1、图2所示,所 述针座3上固定有蝶翼5,蝶翼5固定在针座3后部的蝶翼安装部36上,所述 针座3与软管6固定连接,软管6的前端安装在针座3后端的软管安装部34上, 软管6的后端与试管针组件(直针,未画出)固定连接,未使用时,所述针管2 上套设有护套管1。
实施例4:
一种输液针,具有如实施例1或2所述的保护结构,如图1、图2所示,所 述针座3上固定有蝶翼5,蝶翼5固定在针座3后部的蝶翼安装部36上,所述 针座3与软管6固定连接,软管6的前端安装在针座3后端的软管安装部34上, 软管6连接输液器(至少包括流量调节器和滴管,还可以包括药液过滤器、瓶 塞穿刺器、空气过滤器等,未画出),未使用时,所述针管2上套设有护套管1。
实施例5:
一种静脉留置针,具有如实施例1或2所述的保护结构,如图1、图2所示, 所述针座3上固定有蝶翼5,蝶翼5固定在针座3后部的蝶翼安装部36上,所 述针座3与软管6固定连接,软管6的前端安装在针座3后端的软管安装部34 上,软管6后端连接肝素帽(未画出),未使用时,所述针管2上套设有护套管 1。
实施例6:
一种采血针,具有如实施例1或2所述的保护结构,所述针座3后端与试 管针(直针)固定连接。
实施例7:
如图13、图14所示的一种注射器,包括注射针筒8、柱塞9和固定在注射 针筒8前端的注射针,该注射针具有如实施例1或2所述的保护结构,注射针 未保护时如图13所示,针管2的穿刺尖端露出保护壳,注射器使用完后,保护 壳向针尖方向运动,在保护壳运动行程后段,保护壳和针座发生旋转运动,表 现为保护壳或者针管上翘、下压,保护壳与针尖持续相互挤压,随着保护壳继 续运动,针管落入保护壳中,此过程在不借助外力的基础上,滑动不可逆,针 尖被锁定到保护壳中,如图14所示。
本发明说明书、权利要求书和附图中所描述的所有特征,无论单独还是它 们的任意组合,都是本发明的重要特征。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一种实 施方式”、“具体实施方式”、“其他实施方式”、“示例”、“具体示例”、或“一 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 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实施方式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 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上述描述的 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也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实施方式 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本发明记载的技术方案也包括上述描述的任意一 个或多个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以单独或者组合的方式形成的技术方 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 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 发明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 改、替换、变型、删除部分特征、增加特征或重新进行特征组合形成的技术方 案,凡是依据本发明的创新原理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 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针装置的保护结构,包括针管(2),针管(2)固定在针座(3)上,针座(3)上套设有保护壳,针座(3)在保护壳中移动并具有至少两个位置状态:针座(3)在第一位置状态时,针管(2)的穿刺尖端露出保护壳,针座(3)在第二位置状态时,针管(2)的穿刺尖端收入保护壳内;其特征在于,针管(2)的穿刺尖端在被收入保护壳时,针管(2)产生弹性弯曲形变。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针装置的保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针管(2)的穿刺尖端在被收入保护壳内后,针管(2)保持弹性弯曲形变。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针装置的保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针管(2)的穿刺尖端在被收入保护壳内后,针管(2)的穿刺尖端前方被阻挡件阻挡无法露出保护壳,该阻挡件与保护壳固定连接或一体成型。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针装置的保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针座(3)和保护壳之间具有至少两个滑动路径:针座(3)在第一滑动路径时,针座(3)沿针管(2)轴向前后滑动;针座(3)在第二滑动路径时,针座(3)的前部与保护壳的后部滑动配合;其中,第一滑动路径和第二滑动路径前后过渡衔接,第一滑动路径和第二滑动路径形成钝角夹角。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针装置的保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壳包括固定连接为一体的第一壳体(4)和第二壳体(7),第一壳体(4)和第二壳体(7)上下配合固定或者左右配合固定;所述第一壳体(4)和第二壳体(7)之间形成容纳针座(3)的活动空间;用于接触患者皮肤的第二壳体(7)的长度大于第一壳体(4)的长度,第二壳体(7)超出第一壳体(4)的前部设有用于阻挡针管(2)的穿刺尖端的阻挡部(74),第二壳体(7)超出第一壳体(4)的后部与针座(3)滑动配合。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针装置的保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壳体(7)后部的左右两侧壁上相对设置有至少一对第一导向凸起(72),所述针座(3)的左右两侧壁上分别设有与所述第一导向凸起(72)滑动配合的第一导向槽(31)和第二导向槽(32),第一导向槽(31)的前端阻断,第一导向槽(31)的后端与第二导向槽(32)的前端连通,第二导向槽(32)的后端贯通,第一导向槽(31)与针管(2)的轴线呈2~15°夹角。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针装置的保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壳和针座(3)之间设有阻尼凸起(35)或定位凸起,该阻尼凸起(35)或定位凸起设在保护壳或者针座(3)上。
8.一种针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保护结构,所述针座(3)后部固定有蝶翼(5)或软管(6)或者试管针组件或者注射针筒。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软管(6)与试管针组件固定连接,或者软管(6)与肝素帽固定连接,或者软管(6)与输液器固定连接,或者软管(6)与注射针筒固定连接。
10.一种针装置的保护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保护结构。
CN202010377929.1A 2020-05-07 2020-05-07 针装置及其保护结构和保护方法 Active CN11148177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377929.1A CN111481776B (zh) 2020-05-07 2020-05-07 针装置及其保护结构和保护方法
PCT/CN2020/097976 WO2021223306A1 (zh) 2020-05-07 2020-06-24 针装置、静脉采血针、输液针及其保护结构和保护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377929.1A CN111481776B (zh) 2020-05-07 2020-05-07 针装置及其保护结构和保护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481776A true CN111481776A (zh) 2020-08-04
CN111481776B CN111481776B (zh) 2021-03-30

Family

ID=717903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377929.1A Active CN111481776B (zh) 2020-05-07 2020-05-07 针装置及其保护结构和保护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481776B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155564A (zh) * 2020-10-12 2021-01-01 普昂(杭州)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针保护结构、保护方法及针装置
CN112450926A (zh) * 2020-12-14 2021-03-09 普昂(杭州)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针保护结构、保护方法及针装置
CN112852625A (zh) * 2021-02-24 2021-05-28 珠海启奥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核酸提取用的试剂管组件及其包装组件
WO2022078237A1 (zh) * 2020-10-12 2022-04-21 普昂(杭州)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针保护结构、保护方法及针装置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562637A (en) * 1994-07-15 1996-10-08 Utterberg; David S. Needle protector sheath
US5772638A (en) * 1996-09-17 1998-06-30 Medisystems Technology Corporation Protector for needle
US20040153039A1 (en) * 2003-01-30 2004-08-05 Wang Hsien Tsung Disposable butterfly needle sheath
US20070073219A1 (en) * 2003-08-28 2007-03-29 Chang-Ming Yang Retained needle structure
CN102325557A (zh) * 2009-02-19 2012-01-18 株式会社Jms 医疗用针装置
CN204637160U (zh) * 2015-01-29 2015-09-16 福建省百仕韦医用高分子股份有限公司 双槽缝保护套的留置针
CN105816189A (zh) * 2015-01-04 2016-08-03 上海金塔医用器材有限公司 防针刺安全采血针
CN206239824U (zh) * 2016-08-30 2017-06-13 成都普什医药塑料包装有限公司 一种一次性使用自动弹出式医用针
WO2019018746A1 (en) * 2017-07-21 2019-01-24 Theracord Llc CANNULA FIXING DEVICE
CN208958998U (zh) * 2018-08-08 2019-06-11 成都市新津事丰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一种安全式注射针
CN209221155U (zh) * 2015-08-08 2019-08-09 纳科斯达格医药股份有限公司 针头套件和护针器

Patent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562637A (en) * 1994-07-15 1996-10-08 Utterberg; David S. Needle protector sheath
US5772638A (en) * 1996-09-17 1998-06-30 Medisystems Technology Corporation Protector for needle
US20040153039A1 (en) * 2003-01-30 2004-08-05 Wang Hsien Tsung Disposable butterfly needle sheath
US20070073219A1 (en) * 2003-08-28 2007-03-29 Chang-Ming Yang Retained needle structure
CN102325557A (zh) * 2009-02-19 2012-01-18 株式会社Jms 医疗用针装置
CN105816189A (zh) * 2015-01-04 2016-08-03 上海金塔医用器材有限公司 防针刺安全采血针
CN204637160U (zh) * 2015-01-29 2015-09-16 福建省百仕韦医用高分子股份有限公司 双槽缝保护套的留置针
CN209221155U (zh) * 2015-08-08 2019-08-09 纳科斯达格医药股份有限公司 针头套件和护针器
CN206239824U (zh) * 2016-08-30 2017-06-13 成都普什医药塑料包装有限公司 一种一次性使用自动弹出式医用针
WO2019018746A1 (en) * 2017-07-21 2019-01-24 Theracord Llc CANNULA FIXING DEVICE
CN208958998U (zh) * 2018-08-08 2019-06-11 成都市新津事丰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一种安全式注射针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155564A (zh) * 2020-10-12 2021-01-01 普昂(杭州)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针保护结构、保护方法及针装置
WO2022078237A1 (zh) * 2020-10-12 2022-04-21 普昂(杭州)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针保护结构、保护方法及针装置
CN112450926A (zh) * 2020-12-14 2021-03-09 普昂(杭州)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针保护结构、保护方法及针装置
CN112450926B (zh) * 2020-12-14 2024-02-23 普昂(杭州)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针保护结构、保护方法及针装置
CN112852625A (zh) * 2021-02-24 2021-05-28 珠海启奥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核酸提取用的试剂管组件及其包装组件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481776B (zh) 2021-03-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481776B (zh) 针装置及其保护结构和保护方法
US11103170B2 (en) Flash activated passive shielding needle assembly
US9592338B2 (en) Infusion site interfaces and insertion devices for infusion site interfaces
US11246996B2 (en) Pen needle assembly
US20030040717A1 (en) Retracting needle safety device
JP2010501268A (ja) トリガブッシングを有するロッククリップ
KR20070114721A (ko) 게이트웨이 시스템
US10384018B2 (en) Safety injection needle device
JP2009504341A (ja) 針安全遮蔽を有する医療装置
JP3200232U (ja) 針保護具アセンブリ
CN111420184A (zh) 静脉采血针、输液针及其保护结构和保护方法
CN108744146B (zh) 防针刺留置针
CN113616879A (zh) 注射器及其保护方法
CN103110998B (zh) 具有快速灵敏可视回血功能的新型静脉针
CN209253818U (zh) 一种防针刺留置针
CN209253816U (zh) 一种防针刺安全型留置针
WO2021223306A1 (zh) 针装置、静脉采血针、输液针及其保护结构和保护方法
CN112155564A (zh) 一种针保护结构、保护方法及针装置
CN214860079U (zh) 一种胰岛素注射针头防刺伤装置
CN218356874U (zh) 一种新型胰岛素注射装置
RU222308U1 (ru) Защитное устройство иглы Губера
CN211584696U (zh) 一种防误伤针头
CN215537305U (zh) 防针刺机构及安全型静脉留置针
CN216798415U (zh) 一种多角度防止重复使用的胰岛素笔针头
CN220002596U (zh) 植入式给药装置封管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