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479118A - 一种电子设备的控制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子设备的控制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479118A
CN111479118A CN201910965870.5A CN201910965870A CN111479118A CN 111479118 A CN111479118 A CN 111479118A CN 201910965870 A CN201910965870 A CN 201910965870A CN 111479118 A CN111479118 A CN 11147911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ser
action
control signal
equipment
electronic equip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965870.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910965870.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479118A/zh
Publication of CN11147911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47911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0Selective content distribution, e.g. interactive television or video on demand [VOD]
    • H04N21/40Client devices specific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ption of or interaction with content, e.g. set-top-box [STB]; Operations thereof
    • H04N21/41Structure of client; Structure of client peripherals
    • H04N21/422Input-only peripherals, i.e. input devices connected to specially adapted client devices, e.g. 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 [GPS]
    • H04N21/42204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rolling a client device through a remote control device; Remote control devices therefor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11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with the human body, e.g. for user immersion in virtual reality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16Input arrangements with force or tactile feedback as computer generated output to the us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0Selective content distribution, e.g. interactive television or video on demand [VOD]
    • H04N21/20Servers specifically adapted for the distribution of content, e.g. VOD servers; Operations thereof
    • H04N21/21Server components or server architectures
    • H04N21/218Source of audio or video content, e.g. local disk arrays
    • H04N21/2187Live fee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0Selective content distribution, e.g. interactive television or video on demand [VOD]
    • H04N21/40Client devices specific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ption of or interaction with content, e.g. set-top-box [STB]; Operations thereof
    • H04N21/41Structure of client; Structure of client peripherals
    • H04N21/4104Peripherals receiving signals from specially adapted client devices
    • H04N21/4122Peripherals receiving signals from specially adapted client devices additional display device, e.g. video projecto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0Selective content distribution, e.g. interactive television or video on demand [VOD]
    • H04N21/40Client devices specific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ption of or interaction with content, e.g. set-top-box [STB]; Operations thereof
    • H04N21/43Processing of content or additional data, e.g. demultiplexing additional data from a digital video stream; Elementary client operations, e.g. monitoring of home network or synchronising decoder's clock; Client middleware
    • H04N21/431Generation of visual interfaces for content selection or interaction; Content or additional data render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Two-Way Televisions, Distribution Of Moving Picture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实施例公开一种电子设备的控制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涉及控制技术及其应用领域,可以能够使在主播侧与观众侧之间实现动作行为的联动互动,从而提升视频直播中双方的互动体验。所述方法包括:接收第一用户设备发送的第一用户的第一动作数据;基于第一动作数据生成与所述第一动作数据对应的第一动作模式代码;查询第一映射关系表,确定与第一动作模式代码对应的第一控制信号;第一映射关系表中包括预设的第一动作模式代码与第一控制信号之间的对应关系;将所述第一控制信号发送给第二用户的第二电子设备;或者将所述第一控制信号发送给第二用户的第三电子设备,以使第二用户的第三电子设备将所述第一控制信号发送给第二电子设备。

Description

一种电子设备的控制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控制技术及其应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子设备的控制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视频直播的兴起,视频主播与观众的互动越来越频繁,当前各种类型的视频直播中主播与观众的互动一般是在互联网上通过点赞、发消息、语音或视频对话等方式实现的,没有一种可以在主播侧与观众侧间实现动作行为上的联动互动方式。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的控制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可以在主播侧与观众侧之间实现动作行为的联动互动,从而提升视频直播中双方的互动体验。
为达到上述发明目的,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的控制方法,包括:
接收第一用户设备发送的第一用户的第一动作数据;
基于所述第一动作数据生成与所述第一动作数据对应的第一动作模式代码;
查询第一映射关系表,确定与所述第一动作模式代码对应的第一控制信号;所述第一映射关系表中包括预设的第一动作模式代码与第一控制信号之间的对应关系;
将所述第一控制信号发送给第二用户的第二电子设备,以使第二用户的第二电子设备基于所述第一控制信号执行相应的动作;或者,
将所述第一控制信号发送给第二用户的第三电子设备,以使第二用户的第三电子设备将所述第一控制信号发送给第二电子设备,使第二电子设备执行相应的动作。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的控制方法,包括:
接收第一用户设备发送的第一用户的第一动作数据对应的第一动作模式代码;
查询第一映射关系表,确定与所述第一动作模式代码对应的第一控制信号;所述第一映射关系表中包括预设的第一动作模式代码与第一控制信号之间的对应关系;
将所述第一控制信号发送给第二用户的第二电子设备,以使第二用户的第二电子设备基于所述第一控制信号执行相应的动作;或者,
将所述第一控制信号发送给第二用户的第三电子设备,以使第二用户的第三电子设备将所述第一控制信号发送给第二电子设备,使第二电子设备执行相应的动作。
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的控制方法,包括:
采集第一用户的第一动作数据;
基于所述第一动作数据生成与所述第一动作数据对应的第一动作模式代码;
查询第一映射关系表,确定与所述第一动作模式代码对应的第一控制信号;所述第一映射关系表中包括预设的第一动作模式代码与第一控制信号之间的对应关系;
将所述第一控制信号发送给第二电子设备,以使第二电子设备基于所述第一控制信号执行相应的动作;或者,
将所述第一控制信号发送给第三电子设备,以使第三电子设备将所述第一控制信号发送给第二电子设备,使第二电子设备执行相应的动作。
第四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的控制方法,包括:
接收第一用户设备发送的第一用户的第一动作数据;
基于所述第一动作数据生成与所述第一动作数据对应的第一动作模式代码;
查询第一映射关系表,确定与所述第一动作模式代码对应的第一控制信号;所述第一映射关系表中包括预设的第一动作模式代码与第一控制信号之间的对应关系;
基于所述第一控制信号执行相应的动作;或者,
将所述第一控制信号发送给第二电子设备,以使第二电子设备基于所述第一控制信号执行相应的动作。
第五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的控制装置,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第一用户设备发送的第一用户的第一动作数据;
转换模块,用于基于所述第一动作数据生成与所述第一动作数据对应的第一动作模式代码;
匹配模块,用于查询第一映射关系表,确定与所述第一动作模式代码对应的第一控制信号;所述第一映射关系表中包括预设的第一动作模式代码与第一控制信号之间的对应关系;
信号发送模块,用于将所述第一控制信号发送给第二用户的第二电子设备,以使第二用户的第二电子设备基于所述第一控制信号执行相应的动作;或者,
用于将所述第一控制信号发送给第二用户的第三电子设备,以使第二用户的第三电子设备将所述第一控制信号发送给第二电子设备,使第二电子设备执行相应的动作。
第六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的控制装置,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第一用户设备发送的第一用户的第一动作数据对应的第一动作模式代码;
匹配模块,用于查询第一映射关系表,确定与所述第一动作模式代码对应的第一控制信号;所述第一映射关系表中包括预设的第一动作模式代码与第一控制信号之间的对应关系;
信号发送模块,用于将所述第一控制信号发送给第二用户的第二电子设备,以使第二用户的第二电子设备基于所述第一控制信号执行相应的动作;或者,
将所述第一控制信号发送给第二用户的第三电子设备,以使第二用户的第三电子设备将所述第一控制信号发送给第二电子设备,使第二电子设备执行相应的动作。
第七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动作采集模块,用于采集第一用户的第一动作数据;
转换模块,用于基于所述第一动作数据生成与所述第一动作数据对应的第一动作模式代码;
匹配模块,用于查询第一映射关系表,确定与所述第一动作模式代码对应的第一控制信号;所述第一映射关系表中包括预设的第一动作模式代码与第一控制信号之间的对应关系;
信号发送模块,用于将所述第一控制信号发送给第二电子设备,以使第二电子设备基于所述第一控制信号执行相应的动作;或者,
将所述第一控制信号发送给第三电子设备,以使第三电子设备将所述第一控制信号发送给第二电子设备,使第二电子设备执行相应的动作。
第八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第一用户设备发送的第一用户的第一动作数据;
转换模块,用于基于所述第一动作数据生成与所述第一动作数据对应的第一动作模式代码;
匹配模块,用于查询第一映射关系表,确定与所述第一动作模式代码对应的第一控制信号;所述第一映射关系表中包括预设的第一动作模式代码与第一控制信号之间的对应关系;
执行模块,用于基于所述第一控制信号执行相应的动作;或者,
发送模块,用于将所述第一控制信号发送给第二电子设备,以使第二电子设备基于所述第一控制信号执行相应的动作。
第九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包括:壳体、处理器、存储器、电路板和电源电路,其中,电路板安置在壳体围成的空间内部,处理器和存储器设置在电路板上;电源电路,用于为上述电子设备的各个电路或器件供电;存储器用于存储可执行程序代码;处理器通过读取存储器中存储的可执行程序代码来运行与可执行程序代码对应的程序,用于执行第一至第四方面中任一所述的电子设备的控制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控制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应用于视频直播互动情景中时,第一用户,例如为主播,通过使用第一用户设备发送自己的第一动作数据给服务器,服务器接收到所述第一动作数据,基于所述第一动作数据生成与所述第一动作数据对应的第一动作模式代码;查询第一映射关系表,确定与所述第一动作模式代码对应的第一控制信号;将所述第一控制信号直接或通过第三电子设备间接地发送给第二用户的第二电子设备,所述第二用户例如可以是观众侧,这样,第二电子设备基于所述第一控制信号就可以执行与主播侧的第一用户相应的动作,实现了主播侧与观众侧之间在动作行为上的联动互动;进一步地,由于主播侧与观众侧之间在动作行为上可以联动互动,当主播侧在直播一动作行为时,观众侧的设备可以执行相应的动作行为,使观众侧可以及时感受到主播侧的动作行为,从而提升视频直播中双方的互动体验。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电子设备的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电子设备的控制方法的信令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电子设备的控制方法的信令流程图;
图4为本发明多人互动情景中的电子设备的控制方法的信令流程图;
图5为本发明在远程视频直播教学应用情景中的一实施例直播环境链及该环境链中的信令链路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在远程视频直播教学应用情景中的一实施例直播环境链及该环境链中的信令链路示意图;
图7A为本发明在针灸教学情景中的一实施例直播环境链及该环境链中的信令链路示意图;
图7B为本发明再一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控制方法的信令流程图;
图8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电子设备的控制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又一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控制方法的信令流程图;
图10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控制装置结构示意框图;
图11为本发明电子设备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框图;
图12为发明电子设备的另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框图;
图13为本发明电子设备的又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框图。
图14为本发明一种电子设备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应当明确,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为了帮助公众清楚理解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及其技术效果,首先对相关的现有技术作一简要介绍。
当前视频直播作为一种传播信息的媒介,直播内容多样化,例如直播销售、直播教学、直播个人才艺等,直播内容生动、形式灵活,并且可以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但是,目前的直播内容还处于一种主播直播,观众观看收听,或观众还可以通过终端设备,例如手机,在联网状态下点赞、发消息、打赏等与主播互动。本申请的发明人在作出本发明创造的过程中发现:这种互动方式双方难以进行动作行为上的联动互动,举例来说,主播侧在直播一段借助于牵引康复理疗设备进行腰椎牵引理疗的视频,观众侧仅能通过观看主播侧的腰椎牵引理疗视频进行学习,或在观看过程中发送消息请教一些不明白的动作要点,彼此间不能进行动作行为上的联动互动,使得模仿学习主播侧的视频中的动作难度大,不易学会。所述的联动互动指的是,一方做出某一动作,另一方也随之作出或能感受到相应的动作。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应用场景的举例是为了帮助理解本发明所揭示的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从而便于理解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
为了能够实现视频直播中主播侧与观众侧间在动作行为上联动互动,以提升直播过程中用户的互动体验;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控制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适用于视频直播互动情景、视频聊天互动情景、远程设备控制情景中等,依托于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可以在主播侧与观众侧间实现动作行为上联动互动,使得观众侧可以同步或及时感知主播侧的动作行为,从而提升直播过程中用户的互动体验。
实施例一
所述第一群组中包括多个用户设备,每个用户设备包括第二电子设备及第三电子设备,所述第一映射关系表中还包括预设的第一动作模式代码与第一控制信号、第一控制信号与第二电子设备标识信息之间的对应关系;
所述在确定与所述第一动作模式代码对应的第一控制信号之后,还包括;基于每个用户设备的标识信息判断第一群组中符合第一控制信号发送条件的用户设备;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电子设备的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电子设备的控制方法的信令流程图;图3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电子设备的控制方法的信令流程图;如图1至图3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控制方法,可以应用于视频直播互动情景中,包括:
步骤110,接收第一用户设备发送的第一用户的第一动作数据。
本实施例基于视频直播平台,例如,虎扑、斗鱼、六间房、YouTube、Facebook live等国内、外直播平台,第一用户可以是参与直播的主播,也可以是参与直播的观众,在该实施例中第一用户为主播;当然在其他应用情景中也可以为其他人,例如,视频聊天情景中的任意一方。为了叙述方便、又便于理解,在本实施例下文中没有特别注明的情况下,以主播代替第一用户进行描述。
所述第一用户设备指的是第一用户、例如主播,使用的设备,在进行直播时,第一用户设备根据主播直播的内容不同相应会有所不同,但至少包括计台式计算机、便携式计算机(笔记本)、平板电脑或智能手机等具有联网又可以发送消息的电子设备;当然也可以基于视频直播的需要,设计制作一台兼具上述举例的设备的功能,又具有其他功能的电子设备,以专门用于特定内容的直播或家庭生活等情景中,例如,跳舞机器人,其本身具有联网与发送消息的功能,还具有跳舞的功能。
主播的第一动作数据可以是通过手机、电脑等手动输入发送的,例如跳舞中的某一个动作数据,主播通过手机输入,发送至服务器。当然在主播过程中,为了简单便捷地实现动作数据的输入,第一用户设备在包括手机、电脑等直播所需的基本设备外,还可以包括其他用于采集主播动作数据的设备,例如为具有采集动作数据的传感器的设备,所述传感器可以是震动传感器、压力传感器、触摸传感器中、加速度传感器、图像传感器中的一种或几种的组合。通过传感器采集主播的动作,发送给手机,通过手机再发送给服务器,这样在直播过程中,省去了主播手动输入动作数据的麻烦,可以简单快捷地实现动作数据的输入及发送。另外,基于前述第一用户设备的描述,采集主播动作数据的设备在兼具电脑功能的基础上,也可以直接发送动作数据给服务器。
其中,参看图11及图12所示,所述采集主播动作数据的设备可以为图示的结构模块之间通过电性连接或信号传递方式实现预定的动作数据采集及上传的功能。图中的设备采用的CC2541是一款针对低能耗以及私有2.4-GHz应用的功率优化的真正片载系统(SoC)解决方案。它使得使用低总体物料清单成本建立强健网络节点成为可能。CC2541将领先RF收发器的出色性能和一个业界标准的增强型8051 MCU、系统内可编程闪存存储器、8-KBRAM和很多其它功能强大的特性和外设组合在一起。CC2541非常适合应用于需要超低能耗的系统,由多种不同的运行模式指定,运行模式间较短的转换时间进一步使低能耗变为可能。
步骤120,基于所述第一动作数据生成与所述第一动作数据对应的第一动作模式代码。
本实施例中,为了能够将第一动作数据转换生成便于识别的机器控制指令,例如为动作模式代码,示例性地,第一动作数据为直线运动,对应的动作模式代码为001。预先基于各种视频直播内容中涉及的动作,对其进行拆解,形成由一系列动作数据,并对各个动作数据进行标识形成动作代码,例如,前进这一动作数据标识为002,后退这一动作数据标识为003,这样就在动作数据与动作代码之间建立了映射关系,将每一种视频直播内容的多个这样的映射关系存储在指定的地方,以便于获取或调用。在视频直播过程中,当服务器接收到第一用户的第一动作数据时,查询存储的映射关系,确定出与所述第一动作数据对应的第一动作模式代码,将第一动作数据转换成第一动作模式代码。
步骤130,查询第一映射关系表,确定与所述第一动作模式代码对应的第一控制信号。
其中,所述第一映射关系表中至少包括预设的第一动作模式代码与第一控制信号之间的对应关系。可以理解的是,第一映射关系表中可以存储多个动作模式代码与相应的控制信号之间的对应关系。
步骤140A,将所述第一控制信号发送给第二用户的第二电子设备,以使第二用户的第二电子设备基于所述第一控制信号执行相应的动作.
参看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在视频直播情景中,所述第二用户为观众,在直播过程中,观众依托于第二电子设备,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类似于第一用户设备,可参见前述描述,第二电子设备作为受控设备时,在接收到第一用户的第一动作数据生成的第一控制信号后,基于所述第一控制信号执行与主播侧相应的动作行为,从而实现与主播的动作行为的联动互动。
可以理解的是,这里第二电子设备兼具智能手机等设备的联网及信号接收功能;当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不具有智能手机等电子设备的功能时,观众在除了使用第二电子设备外,还需要使用智能手机、电脑等具有联网、视频播放等功能的设备,实现登录视频直播平台,进入主播所在的直播房间,并接收服务器发送的信令,在这种情况下,参看图1和图3所示,步骤14A替换为步骤14B。
步骤140B、将所述第一控制信号发送给第二用户的第三电子设备,以使第二用户的第三电子设备将所述第一控制信号发送给第二电子设备,使第二电子设备执行相应的动作。
其中,第三电子设备包括台式计算机、便携式计算机(笔记本)、平板电脑或智能手机等。第三电子设备与第二电子设备之间的通信可以通过通信线缆连接方式或蓝牙、WIFI等无线局域网络实现。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控制方法,应用于视频直播互动情景中时,第一用户为主播,通过使用第一用户设备发送自己的第一动作数据给服务器,服务器接收到所述第一动作数据,基于所述第一动作数据生成与所述第一动作数据对应的第一动作模式代码;查询第一映射关系表,确定与所述第一动作模式代码对应的第一控制信号;将所述第一控制信号直接或通过第三电子设备间接地发送给第二用户的第二电子设备,所述第二用户是观众侧,这样,第二电子设备基于所述第一控制信号就可以执行与主播侧的第一用户相应的动作,实现了主播侧与观众侧之间在动作行为上的联动互动;进一步地,由于主播侧与观众侧之间在动作行为上可以联动互动,当主播侧在直播一动作行为时,观众侧的设备可以执行相应的动作行为,使观众侧可以及时感受到主播侧的动作行为,从而提升视频直播中双方的互动体验。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用户设备包括第一电子设备及第三电子设备,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上设有传感器,所述第一电子设备设于第一用户的肢体上,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与第三电子设备之间通过无线或有线方式传输数据;
所述接收第一用户设备发送的第一用户的第一动作数据包括:接收第一用户的第三电子设备发送的第一电子设备的传感器获取的第一用户的第一动作数据;其中,所述第一动作数据为所述传感器采集的第一用户的肢体动作数据,或者,所述第一动作数据为所述传感器采集的第一用户的人体生理指标数据。
当所述第一动作数据为所述传感器采集的第一用户的肢体动作数据时,示例性地,第一电子设备具有陀螺仪、加速度计等传感器,可以采集人体的旋转、移动等肢体动作数据;第三电子设备例如为手机,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将采集的动作数据发送给手机,通过手机发送给服务器。
当所述第一动作数据为所述传感器采集的第一用户的人体生理指标数据时,示例性地,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为可穿戴设备,例如智能手表,其可以测量人体的脉搏数据,脉搏数据本质上也是测量脉搏跳动的数据,也属于动作数据,是人体的生理指标数据,将该数据发送给手机,通过手机发送给服务器,基于前述的联动互动控制方法可以实现主播侧生理指标变化相应控制观众侧的第二电子设备,以增加联动互动的趣味性。关于人体生理指标数据还可以为其他,例如人体的心率、呼吸速率、体温值、血压等生理指标,也可以作为本实施例的控制输入信息。
在视频直播情景中,如果要想观看某一主播的直播,需要进入该主播的直播间,然后才能观看,并进一步地与其进行互动。为了便于在主播侧与观众侧实现动作行为的有效互动,主播侧需要与观众侧建立联系,参看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在所述接收第一用户设备发送的动作数据之前包括:接收第一用户设备发送的建立群组的第一请求消息;响应所述第一请求消息,建立第一群组。
本实施例中,在主播使用的第一用户设备向服务器发送建立群组的请求消息,服务器接收到之后基于所述请求消息,建立一个群组,为了区别后续可能建立的其他群组,服务器可以对其标记并命名;或者,服务器发送自定义群组名称的消息给第一用户设备,第一用户设备接收到所述消息后,接收用户输入的是否进行自定名称的确认信息;若否,则服务器对其标记命名;若是,则接收用户输入的群组名称。
接收第二用户设备发送的加入第一群组的第二请求消息;将所述第二请求消息发送给第一用户设备,以使第一用户设备响应所述第二请求消息。
所述第二用户设备与第一用户设备概念相同,具体可以是智能手机、电脑等;也可以是其它具有联网功能又可以发送消息的电子设备;在第一群组建立后,观众侧用户登录视频直播平台后,通过使用的观众侧设备发送加入第一群组的第二请求消息给服务器,服务器接收到第二请求消息后,将所述第二请求消息发送给第一用户设备,主播可以同意或拒绝。
接收第一用户设备发送的响应的所述第二请求消息的第三请求消息,将第一用户的动作模式代码与第二用户设备的标识信息关联。
本实施例中,在主播响应第二用户设备发送的加入群组的请求消息为同意加入后,发送请求与第二用户设备建立关联关系的第三请求消息给服务器,服务器接收请求后,将第一用户的动作模式代码与第二用户设备的标识信息关联。
其中,第二用户设备的标识信息包括第二用户设备的机器码、UUID、手机的IMEI号等都可以唯一的确定设备。若所述第二用户设备包括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则所述将第一用户的动作模式代码与第二用户设备的标识信息关联包括:将第一用户的动作模式代码与第二电子设备的标识信息关联。这里第二电子设备除了可以执行与主播直播的动作相应的动作之外,还具有安装应用软件、视频播放、联网、人机交互、数据处理等功能,以可以用于作为直播所需的基础设备,类似于智能手机和电脑等电子设备。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观众使用的第二用户设备包括第二电子设备及第三电子设备;其中,第三电子设备可以为电脑、智能手机等电子设备;第二电子设备为执行与主播直播的动作相应的动作的电子设备,例如为机器人。
所述将第一用户的动作模式代码与第二用户设备的标识信息关联包括:将第一用户的动作模式代码与第三电子设备的标识信息关联,并将第二电子设备的标识信息与第三电子设备的标识信息关联。
其中,第三电子设备的标识信息可以为机器码,例如MAC(Medium AccessControl)地址,IMEI(International Mobile Equipment Identity,国际移动设备识别码)等;通过将第二电子设备的标识信息与第三电子设备的标识信息关联,可以在通过第三电子设备观看视频直播的同时,利用第二电子设备与主播作出相应的动作,从而实现观众侧与主播侧的动作行为的联动互动。
在视频直播情景中,主播的直播间有时还会设置进入直播间的条件,仅向特定的观众开放;因此,作为一可选实施例,在所述接收第一用户设备发送的动作数据之前包括:接收第一用户设备发送的建立群组的第一请求消息;响应所述第一请求消息,建立第一群组。
接收第二用户设备发送的加入第一群组的第二请求消息;所述第二请求消息中包括第二用户设备的标识信息;基于所述第二用户设备的标识信息判断所述第二用户设备是否符合预设的入群条件。
本实施例中,为了实现主播侧与观众侧更好地动作联动互动,需要对观众侧的设备信息进行验证,确定其使用的设备是否能够与主播侧使用的设备配对,或者能否识别主播侧发送的动作模式代码经过处理得到的控制信号;如果能,其加入直播间才能有效实现与主播侧的联动互动。
因此,在判断所述第二用户设备符合预设的入群条件时,则将第一用户的动作模式代码与第二用户设备的用户信息第二用户设备的标识信息关联。这样,可以实现直播过程中主播侧与观众侧之间在动作行为上的有效的联动互动。可以理解的是,在视频直播过程中,进入直播间的观众可能是多个人,因此,参看图4所示,图4为本发明多人互动情景中的电子设备的控制方法的信令流程图;作为一可选实施例,所述第一群组中还包括第三用户设备,所述第一用户的动作模式代码还与所述第三用户设备的标识信息关联。其中,第三用户设备与第二用户设备的概念相同,具体地将第一用户的动作模式代码还与所述第三用户设备的标识信息关联的步骤或过程与前述第一用户的动作模式代码与第二用户设备的标识信息关联的方案相同,可以相互参照,在此就不在赘述。
在确定与所述第一动作模式代码对应的第一控制信号之后,还包括;将所述第一控制信号发送给第三用户的第二电子设备,以使第三用户的第二电子设备基于所述第一控制信号执行相应的动作;或者,
将所述第一控制信号发送给第三用户的第三电子设备,以使第三用户的第三电子设备将所述第一控制信号发送给第三用户的第二电子设备,使第三用户的第二电子设备执行相应的动作。
本实施例的基于第一控制信号控制第三用户设备的方案与前述控制第二用户设备的方案相同,可以相互参照,在此也不再赘述。
为了使公众更加清楚地理解本发明实施例技术方案及技术效果,现结合一具体应用情景对本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如下:
参看图2及图3所示,主播侧、服务器与观众侧共同构建了一个视频直播环境链,主播侧使用的设备包括第一电子设备及手机,第一电子设备与手机之间通过线缆连接、或通过蓝牙、WIFI等无线局域网络连接,实现信息交互;其中,第一电子设备具有传感器,可以感知人的动作行为;手机用于和服务器之间实现信息交互,手机上具有摄像头,可以拍摄主播直播的视频并上传;人的动作行为被传感器以动作数据信号的形式传送到手机后,手机再将动作数据信号上传到服务器;观众侧使用的设备包括第二电子设备及手机,第二电子设备与手机之间通过线缆连接、或通过蓝牙、WIFI等无线局域连接,实现信息交互;其中,第二电子设备具有传感器,可以感知人的动作行为;手机用于和服务器之间实现信息交互,手机上具有摄像头,可以拍摄观众的视频并上传;主播的动作行为被第一电子设备以动作数据信号的形式传送到手机后,手机再将动作数据信号上传到服务器;服务器的数据库中存储有各种直播内容中涉及的动作数据与动作模式代码之间的映射关系,及动作模式代码与观众侧使用的第二电子设备控制信号之间的映射关系;其中,该映射关系由系统编程人员根据第一电子设备与从设备之间的差异制定,每个运动模式对应设备的一个动作或几个动作的组合。示例性地,动作模式代码与观众侧使用的第二电子设备控制信号之间的映射关系表样式参看表1所示;
主播的动作模式代码 观众侧第二电子设备动作控制信号
Master_sta_01 Equip_i_sta_01
Master_sta_02 Equip_i_sta_02
Master_sta_N Equip_i_sta_N
表1
服务器基于接收的主播侧的动作数据与数据库中的映射关系进行匹配,得到对应的动作模式代码,再基于所述动作模式代码得到对应的第二电子设备的控制信号;将所述控制信号发送给观众侧使用的手机,并通过手机发送给第二电子设备,驱动第二电子设备执行与主播侧直播的动作相应的动作,实现了主播侧与观众侧动作行为的联动互动。参看图4所示,当具有多个观众参与到直播中时,服务器的数据库中存储有多个观众的第二电子设备与主播的动作模式代码之间的映射关系,服务器基于前述的建立群组的方案,在主播的动作模式代码与多个观众使用的第二电子设备之间建立关联关系,当服务器接收到主播的动作数据时,匹配得到对应设备的控制信号后,发送控制信号给同组1-N观众的第二电子设备1-N,驱动第二电子设备1-N执行与主播侧直播的动作相应的动作,实现了主播侧与观众侧多个用户间的动作行为的联动互动。
可以理解的是,观众侧的动作行为也可以反过来控制主播侧,这样二者可以实现及时的动作互动。上述举例只是为了帮助公众理解本发明实施例,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实施例具体方案应用情景的限定。
参看图5所示,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在接收第一用户设备发送的第一用户的第一动作数据之前或同时还包括:获取第一用户的动作录播视频或直播视频;
参看图6及图7A所示,具体获取第一用户的动作直播视频的方法可以采用摄像机进行拍摄录制,所述摄像机可以单独作为主播使用的设备设置,也可以集成于手机中,利用手机的摄像头对主播的动作直播视频拍摄,或者预先录制。
将所述动作录播视频或直播视频传送至第一群组中的第二用户设备上,以使第二用户设备显示第一用户的录播视频或动作直播视频。这样,可以使观众看着主播的动作录播视频或直播视频,实现与主播的动作的联动互动。
为了使公众更加清楚地理解本发明实施例技术方案及技术效果,现再结合一具体的远程教学应用情景对本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如下: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利用互联网录播或者直播的形式进行远程网络教学已经逐渐发展起来。本案例在通过远程视频进行视频直播教学情景中,基于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控制方案,可以实现对学员手把手的进行机器人运动控制教学。
具体实现方式:教师使用主机器人通过手机直播机器人运动控制教学,所述机器人上设有传感器和蓝牙等无线传输模块,通过蓝牙与手机相连实现信息交互。学员使用从机器人通过手机或平板电脑在直播平台上观看教师的视频直播教学,从机器人与手机通过蓝牙等无线传输模块连接;其中,主、从机器人是同一个型号,可以实现配对或识别出对方的控制信号,主机器人具有图11所示的电子设备结构,从机器人具有图13所示的电子设备结构。
基于前述的建立群组的步骤或过程,教师操作手机建立群组1,并且将主机器人设备与群组1进行关联。学员1-n在上课时间通过手机或者平板电脑登陆直播客户端平台,加入群组1,并且分别将手机或平板电脑等终端设备关联从机器人1-n。
摄像机对教师进行教学录像,并将录制的视频信号上传到服务器,同步到所有关联到群组1的学员的用户设备上,即在学员使用的终端设备上显示教师影像。
同时教师开始操控主机器人,主机器人上的传感器产生与教师动作相应的传感器数据S1,如右臂电机顺时针旋转90度,通过蓝牙模块连接手机,发送到服务器。服务器对传感器数据进行处理,识别出所述传感器数据对应的动作模式代码为1;服务器基于所述动作模式代码查询第一映射关系表,得到对应的从机器人的控制信号为motor1_rotate_90,将所述控指信号传给学员的终端设备,即Master_sta_i=Equip_u_sta_i=motor1_rotate_90,用户终端通过蓝牙将控制信号传给学员1-N的从机器人,从机器人执行右臂电机顺时针旋转90的动作。这样,学员侧可以及时获知教师侧的机器人教学的当前操作动作。
整个教学过程中,基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教师与学员分别使用匹配的机器人道具,教师操控机器人,学员侧的从机器人基于教师的动作,经过一系列信令传递,执行与教师的操控对效果应的动作,可以在教师与学员之间形成非常好的动作教学互动。
另外,参看图6所示,学员使用的从机器人上也设有传感器,在学员侧也可以录制学员的直播视频,这样,基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学员之间也可以进行学习交流及向教师侧反馈学习结果。
在本发明的一个应用实例中,所述第一用户设备包括第一电子设备,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为主针灸人偶,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为从针灸人偶,在所述主针灸人偶与从针灸人偶的针灸穴位上设有压力传感器;
所述接收第一用户设备发送的第一用户的第一动作数据具体为:服务器接收主针灸人偶上的压力传感器采集的在所述针灸穴位上的动作数据,所述动作数据携带有针灸穴位标识信息;
所述服务器基于所述动作数据生成与所述动作数据对应的动作模式代码;查询第一映射关系表,确定与所述动作模式代码对应的控制信号;所述服务器基于所述针灸穴位标识信息给至少一个从针灸人偶上的对应针灸穴位的指示灯的控制开关发送开关控制信号,以使所述从针灸人偶上的对应针灸穴位的指示灯亮起。
为了帮助更进一步理解本发明实施例,再结合一针灸教学中的应用情景进行详细说明如下:
传统针灸教学中,通过图或者视频进行学员的指导,基于图或视频进行在线教学,学员不易于准确把握正确的针灸穴位。参看图7A及图12所示,基于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提供教师和学员使用的学习道具-人偶,每一个人偶的针灸穴位配有传感器和指示灯,其电路模块组成结构如图12所示。在被施加针灸针刺的情况下,对应穴位会有指示灯亮起。在视频直播平台直播针灸教学课程时,教学人员通过视频直播进行理论针灸穴位讲解,学员通过手机或电脑等终端设备联网加入直播室观看针灸教学直播。
同时,教学人员通过将主教学人偶与手机或电脑连接,对人偶进行针灸穴位扎针示范。针灸部位传感器i(包括1-n,n≥1、且n为正整数),受到刺激后产生数据,上传到云端服务器,服务器将该传感器信号转换生成的控制信号、教学视频内容,传递给进入直播间的、并且与主教学人偶的动作模式代码关联了的从教学人偶1-N;此时,配合视频,从教学人偶在接收到服务器发送的对应的控制信号后,从人偶的i穴位对应的指示灯亮起,学员基于亮起的指示灯可以准确地把握正确的针灸穴位。
此外,学员的从人偶上设有传感器,系统还可以具有课堂点名模式,教师通过电脑建立与学员用户i之间的连接,此时,用户i的从人偶成为主教学人偶,用户在i上进行的相关病例针灸治疗方案可以通过视频、或者人偶传感器的形式传递给老师教师、或者包括全部在线其他学员,大家相互学习。
在具体病例治疗中,教师还可以按压身体具体部位,比如颈椎,人偶上的传感器检测出教师的动作数据,发送给服务器;具体视频直播教学中,可以通过视频直播描述该患者颈椎疼,并且按压具体颈椎疼痛部位,治疗方案是分别针灸治疗x,y,z三个穴位。对应关系如表2:
Figure RE-GDA0002546562550000181
此时,教师按压区域a,主人偶传感器a显示a区域有按压数据,对应教师动作neck_area_push_a;经过数据处理,查表得到此时应该对应三个穴位的指示灯亮起,LED_on_x;LED_on_y;LED_on_z;并分别将相应的控制信号发送给学员的从人偶,以控制从人偶相应的指示灯亮起,实现与教师侧在动作示范教学上的联动互动。
其中,人偶骨架可以采用304不锈钢,皮肤采123用医用硅胶,其中传感器采用压力传感器。
主、从人偶对应穴位编号一一对应,主人偶的传感器信i有两种状态:有针刺入、无针刺入。对应指示灯亮起、熄灭。当然根据主人偶传感器检测到的动作复杂度,还可以实现更深层次的针灸教学方案,例如,根据针扎入的深度,确定指示灯的颜色;这样可以实现学习层次更高的针灸教学。
图7B为本发明再一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控制方法的信令流程图;参看图 7B所示,本实施例所述的方案中,当教师与教学成员近距离面对面时,可以无需云服务器的参与,由教师使用的第一电子设备采集到动作数据后,第一电子设备直接或通过手机直接或间接发送控制信号给学员使用的第二电子设备,直接教师使用的第一电子设备与学员使用的第二电子设备之间的建立通信连接形成群组,第一设备采集的传感器数据,在第一设备上或在教师用手机上转换成为学员使用的第二电子设备的控制信号,以控制第二电子设备执行相同或相应的动作,实现动作行为的联动互动;或者,第一设备采集的传感器数据直接或通过教师用手机间接发给学员使用的手机或直接发送给第二电子设备,在学员使用的手机上或在第二电子设备上转换成第二电子设备的控制信号,也可以达到同样的效果。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上述具体应用情景的举例不能视为对本发明实施例技术方案适用的情景的限定,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经过创造性劳动的基础上,基于本发明的技术构思可以想到更多适用的情景都属于本发明实施例要求保护的范围内。
实施例二
在视频直播过程中,主播侧使用的第一用户设备也可以根据采集的主播的动作数据,对其进行识别将其转换成对应的动作模式代码,这样就减少了服务器处理的数据,降低服务器的数据处理压力。因此,参看图8所示,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的控制方法,应用于视频直播情景互动中,包括:
步骤210,接收第一用户设备发送的第一用户的第一动作数据对应的第一动作模式代码;
步骤220,查询第一映射关系表,确定与所述第一动作模式代码对应的第一控制信号;所述第一映射关系表中包括预设的第一动作模式代码与第一控制信号之间的对应关系;
步骤230A,将所述第一控制信号发送给第二用户的第二电子设备,以使第二用户的第二电子设备基于所述第一控制信号执行相应的动作;或者,
步骤230B,将所述第一控制信号发送给第二用户的第三电子设备,以使第二用户的第三电子设备将所述第一控制信号发送给第二电子设备,使第二电子设备执行相应的动作。
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具体实现方式及技术效果与实施例一所述的技术方案类似,可以相互参照。
基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的改进可知,在前述教学场景的举例说明中,动作模式代码也可以由机器人识别出,然后将动作模式代码通过手机直接发送给服务器。服务器接收到动作模式代码后,查询第一映射关系表,确定与所述第一动作模式代码对应的第一控制信号;将第一控制信号发送给学员的从机器人,驱动控制从机器人执行与教师侧相应的动作。
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控制方法在应用于视频直播情景互动中时,需要借助于服务器作为中控设备实现主播侧与观众侧的信令交互控制,在一些应用情景中,可以省去单独的服务器;例如,近距离控制情景中,直接采用第一用户设备的集成体、或内置处理器的第一电子设备实现第二电子设备的控制。因此,如图9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的控制方法,包括:
采集第一用户的第一动作数据。
其中,图9为本发明又一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控制方法的信令流程图;本实施例中,利用具有传感器的第一电子设备采集第一动作数据,其具体实现方式与实施例一中具体的实现方案相同,可以相互参照,在此不再赘述。
基于所述第一动作数据生成与所述第一动作数据对应的第一动作模式代码;
本实施例对第一动作数据识别生成对应的动作模式代码,可以由第一电子设备实现,第一电子设备从本地或云端读取视频直播内容涉及的动作数据与动作模式代码之间的映射关系表。
具体地,所述基于所述第一动作数据生成与所述第一动作数据对应的第一动作模式代码包括:基于所述第一动作数据包括的动作位移及速率查询第二映射关系表,匹配得到所述第一动作数据对应的第一动作模式代码;所述第二映射关系表中包括预设的动作位移及速率与动作模式代码之间的对应关系。
查询第一映射关系表,确定与所述第一动作模式代码对应的第一控制信号;所述第一映射关系表中包括预设的第一动作模式代码与第一控制信号之间的对应关系。
将所述第一控制信号发送给第二电子设备,以使第二电子设备基于所述第一控制信号执行相应的动作;或者,
将所述第一控制信号发送给第三电子设备,以使第三电子设备将所述第一控制信号发送给第二电子设备,使第二电子设备执行相应的动作。
本实施例的发送第一控制信号的步骤与前述实施例一中的方案基本类似,不同之处在,本实施例的发送第一控制信号的执行主体是第一用户设备,包括第一电子设备及手机或电脑等终端设备;没有服务器的参与。
本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控制方法,通过采集第一用户的第一动作数据,基于所述第一动作数据生成与所述第一动作数据对应的第一动作模式代码;查询第一映射关系表,确定与所述第一动作模式代码对应的第一控制信号;将所述第一控制信号直接或通过第三电子设备间接地发送给第二用户的第二电子设备。这样,第二电子设备基于所述第一控制信号就可以执行与主播侧的第一用户相应的动作,实现了不同用户之间在动作行为上的联动控制;进一步地,由于不同用户之间在动作行为上可以联动互动控制,当第一用户在执行一动作行为时,第二用户的设备可以执行相应的动作行为,使第二用户侧可以及时感受到第一用户侧的动作行为,从而提升双方的互动体验。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方法应用于电子设备上,所述电子设备具有与人体接触的部位,所述电子设备、与人体接触的部位上设有采集动作的传感器。
具体地,所述电子设备包括控制器及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的动作执行部,在所述动作执行部侧壁上轴向至少设有第一传感器及第二传感器,所述第一传感器设于动作执行部的端部或靠近端部位置,所述第二传感器设于动作执行部的根部或靠近根部位置,所述第一传感器及第二传感器分别与所述控制器连接,所述控制器中预设有所述动作执行部对应的模型数据库;其中,第一传感器与第二传感器可以为压力传感器;在其它应用情景中时也可以为电容式触摸传感器,例如在前述的针灸机器人教学案例中。
所述采集第一用户的第一动作数据包括:当有物体碰触到所述第一传感器时,所述第一传感器采集第一动作触发信号,并将所述第一动作触发信号发送至控制器;所述第一动作触发信号携带有第一时间标识信息。
当有物体碰触到所述第二传感器时,所述第二传感器采集第二动作触发信号,并将所述第二动作触发信号发送至控制器;所述第二动作触发信号携带有第二时间标识信息。
在所述基于所述第一动作数据生成与所述第一动作数据对应的第一动作模式代码之前包括:
所述控制器根据所述第一动作触发信号及第二动作触发信号,查询所述模型数据库,确定第一传感器及第二传感器在动作执行部上所处的位置;基于第一传感器及第二传感器所在的位置与第一时间标识信息及第二时间标识信息确定出所述第一动作数据;所述第一动作数据包括:当次动作位移及速率。
本实施例中,所述模型数据库中,至少存储有所述电子设备的传感器布置三维模型及运动电机、震动电机的模型;或二维的长度方向的模型。
具体的,根据两个点的位置计算出第一动作的位移,再根据时间标识信息计算出所用时间,根据速率公式得出第一动作速率。
在另一实施例中,所述方法应用于机器人上,所述机器人上设有采集动作的传感器。具体的实现可以参看实施例一中结合具体应用情景的描述部分的内容,就不再赘述。
所述方法还可以应用于可穿戴设备上,所述可穿戴设备,如体感手套或者手环,上设有采集人体生理指标数据的传感器。具体的实现同样可以参看实施例一中结合具体应用情景的描述部分的内容,就不再赘述。
实施例四:
本实施例是站位在第二用户所使用的设备侧具体描述,与实施例三的方案类似,分第二用户设备为第二电子设备,及第二用户设备包括第二电子设备及第三电子设备的情况;当第二用户设备为第二电子设备时,第二电子设备集成了服务器的功能;当包括第二电子设备及第三电子设备时,第三电子设备相当于集成了服务器的功能;因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的控制方法,包括:
接收第一用户设备发送的第一用户的第一动作数据;基于所述第一动作数据生成与所述第一动作数据对应的第一动作模式代码;查询第一映射关系表,确定与所述第一动作模式代码对应的第一控制信号;所述第一映射关系表中包括预设的第一动作模式代码与第一控制信号之间的对应关系;基于所述第一控制信号执行相应的动作。
本实施例中,执行主体是第二电子设备;
或者,在查询第一映射关系表,确定与所述第一动作模式代码对应的第一控制信号之后,将所述第一控制信号发送给第二电子设备,以使第二电子设备基于所述第一控制信号执行相应的动作。本实施例中,执行主体是第三电子设备。
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效果与前述实施例一至实施例三所述的技术方案的技术效果相同,可以相互参照,就不再赘述。
为了描述的方便,以下描述装置是以功能分为各种单元/模块分别描述。当然,在实施本发明时可以把各单元/模块的功能在同一个或多个软件和/或硬件中实现。
实施例五
参看图10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的控制装置,包括:
接收模块51,用于接收第一用户设备发送的第一用户的第一动作数据;
转换模块52,用于基于所述第一动作数据生成与所述第一动作数据对应的第一动作模式代码;
匹配模块53,用于查询第一映射关系表,确定与所述第一动作模式代码对应的第一控制信号;所述第一映射关系表中包括预设的第一动作模式代码与第一控制信号之间的对应关系;
信号发送模块54,用于将所述第一控制信号发送给第二用户的第二电子设备,以使第二用户的第二电子设备基于所述第一控制信号执行相应的动作;或者,
用于将所述第一控制信号发送给第二用户的第三电子设备,以使第二用户的第三电子设备将所述第一控制信号发送给第二电子设备,使第二电子设备执行相应的动作。
本发明实施提供的电子设备的控制装置,被配置成用于实现前述实施例一所述的方法,其具体的实现方案与技术效果与实施例一相同,可以相互参照,就不再赘述。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一消息接收模块,用于在所述接收第一用户设备发送的动作数据之前,接收第一用户设备发送的建立群组的第一请求消息;
消息响应模块,用于响应所述第一请求消息,建立第一群组;
第二消息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第二用户设备发送的加入第一群组的第二请求消息;
消息发送模块,用于发送将所述第二请求消息发送给第一用户设备,以使第一用户设备响应所述第二请求消息;
关联模块,用于接收第一用户设备发送的响应的所述第二请求消息的第三请求消息,将第一用户的动作模式代码与第二用户设备的标识信息关联。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一消息接收模块,用于在所述接收第一用户设备发送的动作数据之前,接收第一用户设备发送的建立群组的第一请求消息;
消息响应模块,用于响应所述第一请求消息,建立第一群组;
第二消息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第二用户设备发送的加入第一群组的第二请求消息;所述第二请求消息中包括第二用户设备的标识信息;
判断模块,用于基于所述第二用户设备的标识信息判断所述第二用户设备是否符合预设的入群条件;
关联模块,用于判断若所述第二用户设备符合预设的入群条件,则将第一用户的动作模式代码与第二用户设备的标识信息关联。
在本发明的又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用户设备包括第二电子设备;
所述关联模块,具体用于将第一用户的动作模式代码与第二电子设备的标识信息关联。
或者,所述第二用户设备包括第二电子设备及第三电子设备;所述关联模块,具体用于将第一用户的动作模式代码与第三电子设备的标识信息关联,并将第二电子设备的标识信息与第三电子设备的标识信息关联。
在本发明的再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群组中还包括第三用户设备,所述第一用户的动作模式代码还与所述第三用户设备的标识信息关联;
所述匹配模块,还用于在确定与所述第一动作模式代码对应的第一控制信号之后,将所述第一控制信号发送给第三用户的第二电子设备,以使第三用户的第二电子设备基于所述第一控制信号执行相应的动作;或者,
将所述第一控制信号发送给第三用户的第三电子设备,以使第三用户的第三电子设备将所述第一控制信号发送给第三用户的第二电子设备,使第三用户的第二电子设备执行相应的动作。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装置还包括获取模块,用于在接收第一用户设备发送的第一用户的第一动作数据之前或同时,获取第一用户的动作直播视频;
传送模块,用于将所述动作直播视频传送至第一群组中的第二用户设备上,以使第二用户设备显示第一用户的动作直播视频。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的装置与实施例一所述的方法,由于基于相同的发明构思,其实现方案与技术效果类似,相互之间可参看。
实施例六
本发明实施例一种电子设备的控制装置,包括: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第一用户设备发送的第一用户的第一动作数据对应的第一动作模式代码;匹配模块,用于查询第一映射关系表,确定与所述第一动作模式代码对应的第一控制信号;所述第一映射关系表中包括预设的第一动作模式代码与第一控制信号之间的对应关系;信号发送模块,用于将所述第一控制信号发送给第二用户的第二电子设备,以使第二用户的第二电子设备基于所述第一控制信号执行相应的动作;
或者,将所述第一控制信号发送给第二用户的第三电子设备,以使第二用户的第三电子设备将所述第一控制信号发送给第二电子设备,使第二电子设备执行相应的动作。
本实施例的装置与是实施例一和实施例二所述的方法,由于基于相同的发明构思,其实现方案与技术效果类似,相互之间可参看。
实施例七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动作采集模块,用于采集第一用户的第一动作数据;转换模块,用于基于所述第一动作数据生成与所述第一动作数据对应的第一动作模式代码;匹配模块,用于查询第一映射关系表,确定与所述第一动作模式代码对应的第一控制信号;所述第一映射关系表中包括预设的第一动作模式代码与第一控制信号之间的对应关系。
信号发送模块,用于将所述第一控制信号发送给第二电子设备,以使第二电子设备基于所述第一控制信号执行相应的动作;或者,
将所述第一控制信号发送给第三电子设备,以使第三电子设备将所述第一控制信号发送给第二电子设备,使第二电子设备执行相应的动作。
其中,图1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电子设备结构示意框图;参看图11所示,所述图像采集模块包括传感器,所述传感器设置于所电子设备、与人体接触的部位上;或者,
图12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电子设备结构示意框图参;看图12所示,所述电子设备包括机器人,所述图像采集模块包括传感器,所述传感器设置于所述机器人上。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用于执行实施例三任一所述的方法,其具体基本发明构思与实施例一至三相同或相应,其实现方案及技术效果可以相互参看,在此就不再赘述。
实施例八
图13为本发明又一实施例电子设备结构示意框图,参看图11至图13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包括: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第一用户设备发送的第一用户的第一动作数据;转换模块,用于基于所述第一动作数据生成与所述第一动作数据对应的第一动作模式代码;匹配模块,用于查询第一映射关系表,确定与所述第一动作模式代码对应的第一控制信号;所述第一映射关系表中包括预设的第一动作模式代码与第一控制信号之间的对应关系;
执行模块,用于基于所述第一控制信号执行相应的动作;或者,
发送模块,用于将所述第一控制信号发送给第二电子设备,以使第二电子设备基于所述第一控制信号执行相应的动作。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用于执行实施例四任一所述的方法,其具体基本发明构思与实施例一至四相同或相应,其实现方案及技术效果可以相互参看,在此就不再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前述各实施例的方法及装置,由于基于相同的发明构思,各实施例的实现方案与技术效果类似,相互之间均可参看。
在流程图中表示或在此以其他方式描述的逻辑和/或步骤,例如,可以被认为是用于实现逻辑功能的可执行指令的定序列表,可以具体实现在任何计算机可读介质中,以供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如基于计算机的系统、包括处理器的系统或其他可以从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取指令并执行指令的系统) 使用,或结合这些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而使用。就本说明书而言,″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是任何可以包含、存储、通信、传播或传输程序以供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或结合这些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而使用的装置。计算机可读介质的更具体的示例(非穷尽性列表)包括以下:具有一个或多个布线的电连接部(电子装置),便携式计算机盘盒(磁装置),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可擦除可编辑只读存储器(EPROM或闪速存储器),光纤装置,以及便携式光盘只读存储器(CDROM)。另外,计算机可读介质甚至可以是可在其上打印所述程序的纸或其他合适的介质,因为可以例如通过对纸或其他介质进行光学扫描,接着进行编辑、解译或必要时以其他合适方式进行处理来以电子方式获得所述程序,然后将其存储在计算机存储器中。
应当理解,本发明的各部分可以用硬件、软件、固件或它们的组合来实现。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多个步骤或方法可以用存储在存储器中且由合适的指令执行系统执行的软件或固件来实现。例如,如果用硬件来实现,和在另一实施方式中一样,可用本领域公知的下列技术中的任一项或他们的组合来实现:具有用于对数据信号实现逻辑功能的逻辑门电路的离散逻辑电路,具有合适的组合逻辑门电路的专用集成电路,可编程门阵列(PGA),现场可编程门阵列 (FPGA)等。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含前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装置。
图14为本发明电子设备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可以执行本发明实施例一至四任一所述的方法,如图14所示,上述电子装置可以包括:壳体41、处理器42、存储器43、电路板44和电源电路45,其中,电路板44安置在壳体41 围成的空间内部,处理器42和存储器43设置在电路板44上;电源电路45,用于为上述电子装置的各个电路或器件供电;存储器43用于存储可执行程序代码;处理器42通过读取存储器43中存储的可执行程序代码来运行与可执行程序代码对应的程序,用于执行前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电子设备的控制方法。
处理器42对上述步骤的具体执行过程以及处理器42通过运行可执行程序代码来进一步执行的步骤,可以参见本发明实施例一至四所述的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该电子装置以多种形式存在,包括但不限于:
(1)移动通信设备:这类设备的特点是具备移动通信功能,并且以提供话音、数据通信为主要目标。这类终端包括:智能手机(例如iPhone)、多媒体手机、功能性手机,以及低端手机等。
(2)超移动个人计算机设备:这类设备属于个人计算机的范畴,有计算和处理功能,一般也具备移动上网特性。这类终端包括:PDA、MID和UMPC设备等,例如iPad。
(3)便携式娱乐设备:这类设备可以显示和播放多媒体内容。该类设备包括:音频、视频播放器(例如iPod),掌上游戏机,电子书,以及智能玩具和便携式车载导航设备。
(4)服务器:提供计算服务的设备,服务器的构成包括处理器、硬盘、内存、系统总线等,服务器和通用的计算机架构类似,但是由于需要提供高可靠的服务,因此在处理能力、稳定性、可靠性、安全性、可扩展性、可管理性等方面要求较高。
(5)其他具有数据交互功能的电子设备。
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相关的方式描述,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
尤其,对于设备实施例而言,由于其基本相似于方法实施例,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实施例的部分说明即可。
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携带的全部或部分步骤是可以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完成,所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包括方法实施例的步骤之一或其组合。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可知,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本发明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可以存储在存储介质中,如ROM/RAM、磁碟、光盘等,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或者实施例的某些部分所述的方法。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流程,是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所述的程序可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可包括如上述各方法的实施例的流程。其中,所述的存储介质可为磁碟、光盘、只读存储记忆体(Read-Only Memory, ROM)或随机存储记忆体(Random AccessMemory,RAM)等。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电子设备的控制方法,包括:
接收第一用户设备发送的第一用户的第一动作数据;
基于所述第一动作数据生成与所述第一动作数据对应的第一动作模式代码;
查询第一映射关系表,确定与所述第一动作模式代码对应的第一控制信号;所述第一映射关系表中包括预设的第一动作模式代码与第一控制信号之间的对应关系;
将所述第一控制信号发送给第二用户的第二电子设备,以使第二用户的第二电子设备基于所述第一控制信号执行相应的动作;或者,
将所述第一控制信号发送给第二用户的第三电子设备,以使第二用户的第三电子设备将所述第一控制信号发送给第二电子设备,使第二电子设备执行相应的动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接收第一用户设备发送的动作数据之前包括:接收第一用户设备发送的建立群组的第一请求消息;
响应所述第一请求消息,建立第一群组;
接收第二用户设备发送的加入第一群组的第二请求消息;
将所述第二请求消息发送给第一用户设备,以使第一用户设备响应所述第二请求消息;
接收第一用户设备发送的响应的所述第二请求消息的第三请求消息,将第一用户的动作模式代码与第二用户设备的标识信息关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接收第一用户设备发送的动作数据之前包括:
接收第一用户设备发送的建立群组的第一请求消息;
响应所述第一请求消息,建立第一群组;
接收第二用户设备发送的加入第一群组的第二请求消息;所述第二请求消息中包括第二用户设备的标识信息;
基于所述第二用户设备的标识信息判断所述第二用户设备是否符合预设的入群条件;
若符合,则将第一用户的动作模式代码与第二用户设备的标识信息关联。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用户设备包括第二电子设备;
所述将第一用户的动作模式代码与第二用户设备的标识信息关联包括:将第一用户的动作模式代码与第二电子设备的标识信息关联;
或者,所述第二用户设备包括第二电子设备及第三电子设备;
所述将第一用户的动作模式代码与第二用户设备的标识信息关联包括:将第一用户的动作模式代码与第三电子设备的标识信息关联,并将第二电子设备的标识信息与第三电子设备的标识信息关联。
5.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群组中还包括第三用户设备,所述第一用户的动作模式代码还与所述第三用户设备的标识信息关联;
在确定与所述第一动作模式代码对应的第一控制信号之后,还包括;将所述第一控制信号发送给第三用户的第二电子设备,以使第三用户的第二电子设备基于所述第一控制信号执行相应的动作;或者,
将所述第一控制信号发送给第三用户的第三电子设备,以使第三用户的第三电子设备将所述第一控制信号发送给第三用户的第二电子设备,使第三用户的第二电子设备执行相应的动作。
6.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接收第一用户设备发送的第一用户的第一动作数据之前或同时还包括:获取第一用户的动作录播视频,或直播视频;
将所述动作录播视频或直播视频传送至第一群组中的第二用户设备上,以使第二用户设备显示第一用户的动作录播视频或直播视频。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用户设备包括第一电子设备及第三电子设备,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上设有传感器,所述第一电子设备设于第一用户的肢体上,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与第三电子设备之间通过无线或有线方式传输数据;
所述接收第一用户设备发送的第一用户的第一动作数据包括:
接收第一用户的第三电子设备发送的第一电子设备的传感器获取的第一用户的第一动作数据;其中,所述第一动作数据为所述传感器采集的第一用户的肢体动作数据,或者,所述第一动作数据为所述传感器采集的第一用户的人体生理指标数据。
8.一种电子设备的控制方法,包括:
接收第一用户设备发送的第一用户的第一动作数据对应的第一动作模式代码;
查询第一映射关系表,确定与所述第一动作模式代码对应的第一控制信号;所述第一映射关系表中包括预设的第一动作模式代码与第一控制信号之间的对应关系;
将所述第一控制信号发送给第二用户的第二电子设备,以使第二用户的第二电子设备基于所述第一控制信号执行相应的动作;或者,
将所述第一控制信号发送给第二用户的第三电子设备,以使第二用户的第三电子设备将所述第一控制信号发送给第二电子设备,使第二电子设备执行相应的动作。
9.一种电子设备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采集第一用户的第一动作数据;
基于所述第一动作数据生成与所述第一动作数据对应的第一动作模式代码;
查询第一映射关系表,确定与所述第一动作模式代码对应的第一控制信号;所述第一映射关系表中包括预设的第一动作模式代码与第一控制信号之间的对应关系;
将所述第一控制信号发送给第二电子设备,以使第二电子设备基于所述第一控制信号执行相应的动作;或者,
将所述第一控制信号发送给第三电子设备,以使第三电子设备将所述第一控制信号发送给第二电子设备,使第二电子设备执行相应的动作。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应用于成人用品设备上,所述成人用品设备、与人体接触的部位上设有采集动作的传感器;
或者,所述方法应用于机器人上,所述机器人上设有采集动作的传感器;
或者,所述方法应用于可穿戴设备上,所述可穿戴设备上设有采集人体生理指标数据的传感器。
CN201910965870.5A 2019-10-09 2019-10-09 一种电子设备的控制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Pending CN11147911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965870.5A CN111479118A (zh) 2019-10-09 2019-10-09 一种电子设备的控制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965870.5A CN111479118A (zh) 2019-10-09 2019-10-09 一种电子设备的控制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479118A true CN111479118A (zh) 2020-07-31

Family

ID=717448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965870.5A Pending CN111479118A (zh) 2019-10-09 2019-10-09 一种电子设备的控制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479118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102663A (zh) * 2020-08-14 2020-12-18 蒋郑隆 一种基于食物烘焙线上教学的线下调整方法
CN112835761A (zh) * 2021-01-27 2021-05-25 广州虎牙科技有限公司 直播软件性能数据采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60252967A1 (en) * 2015-02-26 2016-09-01 Xiaomi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trolling smart device
CN106604014A (zh) * 2016-12-07 2017-04-26 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移动终端vr观影多人互动的方法及其系统
CN108089710A (zh) * 2017-12-29 2018-05-29 安徽华米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设备控制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08803874A (zh) * 2018-05-30 2018-11-13 广东省智能制造研究所 一种基于机器视觉的人机行为交互方法
CN109521878A (zh) * 2018-11-08 2019-03-26 歌尔科技有限公司 交互方法、装置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0166262A (zh) * 2019-05-16 2019-08-23 深圳和而泰家居在线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群组管理方法、装置、系统、计算机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0311795A (zh) * 2019-07-02 2019-10-08 广州华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友邻群的创建方法及系统、服务器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60252967A1 (en) * 2015-02-26 2016-09-01 Xiaomi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trolling smart device
CN106604014A (zh) * 2016-12-07 2017-04-26 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移动终端vr观影多人互动的方法及其系统
CN108089710A (zh) * 2017-12-29 2018-05-29 安徽华米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设备控制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08803874A (zh) * 2018-05-30 2018-11-13 广东省智能制造研究所 一种基于机器视觉的人机行为交互方法
CN109521878A (zh) * 2018-11-08 2019-03-26 歌尔科技有限公司 交互方法、装置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0166262A (zh) * 2019-05-16 2019-08-23 深圳和而泰家居在线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群组管理方法、装置、系统、计算机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0311795A (zh) * 2019-07-02 2019-10-08 广州华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友邻群的创建方法及系统、服务器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蒋财军等: "基于运动映射的仿人机械手控制", 《上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102663A (zh) * 2020-08-14 2020-12-18 蒋郑隆 一种基于食物烘焙线上教学的线下调整方法
CN112835761A (zh) * 2021-01-27 2021-05-25 广州虎牙科技有限公司 直播软件性能数据采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835761B (zh) * 2021-01-27 2023-05-23 广州虎牙科技有限公司 直播软件性能数据采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2022023867A (ja) 対話型トレーニング及びデモンストレーション用の反射ビデオディスプレイ機器及びその使用方法
US20190240842A1 (en) Robot assisted interaction system and method thereof
CN103529945A (zh) 电脑游戏的控制方法和控制系统
CN104684621A (zh) 通过个人健康装置和/或个人健康平台商业化、社交和/或游戏
CN105264589A (zh) 在线cpr训练和认证
US20190270026A1 (en) Automatic Mobile Robot For Facilitating Activities To Improve Child Development
CN111479118A (zh) 一种电子设备的控制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2135196A (zh) 在线直播教学互动方法、装置、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9426343B (zh) 基于虚拟现实的协作训练方法及系统
US20190164444A1 (en) Assessing a level of comprehension of a virtual lecture
CN113362672B (zh) 基于虚拟现实的教学方法、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2882575A (zh) 一种全景舞蹈动作建模方法及舞蹈教学辅助系统
KR20150067922A (ko) 사용자 동작과 연동하는 리듬 게임 장치
CN113012504A (zh) 一种多人舞蹈教学互动投影方法、装置及设备
CN106096220B (zh) 一种穴位信息展示方法、相关设备及系统
KR102519335B1 (ko) 자폐 스펙트럼 장애의 개선을 위한 훈련 도구
CN209900391U (zh) 基于虚拟现实的催眠系统
Eden Technology Makes Things Possible
CN115738260A (zh) 一种机器人交互游戏方法、系统和计算机可读介质
CN111292856A (zh) 交互方法、装置及计算机设备
EP2902993A1 (en) Wireless teaching system
CN113012505A (zh) 一种基于互联网的互动式舞蹈教学练习平台及方法
KR102000673B1 (ko) 상호작용 가능한 블록 도구
CN111966222A (zh) 一种高安全性vr虚拟现实装置、系统及方法
US20200166990A1 (en) Device and methodology for the interaction through gestures and movements of human limbs and finger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AD01 Patent right deemed abandoned
AD01 Patent right deemed abandoned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230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