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475920A - 一种深水盆地古水深的获取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一种深水盆地古水深的获取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475920A
CN111475920A CN202010174199.5A CN202010174199A CN111475920A CN 111475920 A CN111475920 A CN 111475920A CN 202010174199 A CN202010174199 A CN 202010174199A CN 111475920 A CN111475920 A CN 11147592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ncient
acquiring
thickness
submarine
stratu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174199.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475920B (zh
Inventor
杨学奇
庞雄
舒梁锋
张丽丽
郑金云
黄徐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NOOC Deepwater Development Ltd
Original Assignee
CNOOC Deepwater Development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NOOC Deepwater Development Ltd filed Critical CNOOC Deepwater Development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174199.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475920B/zh
Publication of CN11147592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47592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47592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47592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VGEOPHYSICS; GRAVITATIONAL MEASUREMENTS; DETECTING MASSES OR OBJECTS; TAGS
    • G01V1/00Seismology; Seismic or acoustic prospecting or detecting
    • G01V1/28Processing seismic data, e.g. for interpretation or for event detection
    • G01V1/30Analysis
    • G01V1/301Analysis for determining seismic cross-sections or geostructur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Remote Sens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coustics & Sound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ology (AREA)
  • General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ophysics (AREA)
  • Geophysics And Detection Of Objec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深水盆地古水深的获取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包括:S1、获取预设区域的有孔虫信息以获取海底纵向的若干年代地层;S2、获取深水盆地的当前陆架坡折、海底地貌单元以及海底地貌单元的当前坡度;S3、获取年代地层对应的古陆架坡折以获取年代地层对应的海底地貌单元的发育位置及延伸长度;S4、沿古陆架坡折方向拉平虚拟海平面以获取古地貌,对地层的时间厚度时深转换后去压实恢复获取沉积期的原始古地层厚度;S5、根据原始古地层厚度和延伸长度获取计算坡度并确认是否满足对应的当前坡度,若是则根据原始古地层厚度获取年代地层所对应的古水深,若否则调整虚拟海平面高度后执行S4。实施本发明能够更好高精度的获取古水深。

Description

一种深水盆地古水深的获取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地质勘测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深水盆地古水深的获取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古水深恢复是古环境研究和盆地分析的重要内容,也是构造-热演化分析盆地热史的关键内容。特别是深水油气勘探中,因钻井较少,钻到洼陷深部的井更少,反映盆地深部热史指标的岩心、岩屑样品极少,对深水盆地的热史认识离不开岩石圈尺度的构造-热演化方法。深水盆地的构造热演化史决定了盆地的生烃、排烃及储层演化历史,而深水盆地的古水深是构造热演化的决定性参数,但深水盆地古水深恢复极难,目前尚无有效的定量方法。深水欠补偿盆地古水深的研究多基于单学科或者定性的方法,浅水湖盆古水深恢复的一些技术难以应用到深水古水深恢复,现有的古水深定量恢复技术适用于浅水区,定性恢复技术误差大的不足,例如:
(1)沉积相分析法通过钻井岩相建立沉积环境进而确定古水深,只能定性判断水深环境,较适用于浅水区;
(2)TH/U比值等地球化学方法恢复相对古水深,反映的是古水深变化的旋回性,精度不高,较适用于水深小于50m的浅水盆地古水深分析;
(3)古生物类型分析方法,利用古生物种类与水深关系定性恢复水深或者建立古生物数量与水深函数关系的方法在深水区误差很大,确定水深变化趋势后,需要人为赋值,在深水区应有时误差可达500-1000m。
(4)基于现今地形直接类比古地形计算古水深的“定量”方法,完全忽略构造作用与沉积充填过程,过于简化的地质条件多与实际情况差别很大,不能满足深水区的研究及生产需要。
深水区(500m以上)的古水深恢复一直是世界难题,古水深的不确定性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对深水盆地生排烃、成岩演化的正确认识。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部分技术缺陷,提供一种深水盆地古水深的获取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构造一种深水盆地古水深的获取方法,包括:
S1、获取深水盆地预设区域的钻井的岩心和岩屑中的有孔虫信息,以根据所述有孔虫信息获取海底纵向的若干年代地层;
S2、获取所述深水盆地的当前陆架坡折、预设横向海底结构对应的海底地貌单元以及所述海底地貌单元相对于所述当前陆架的当前坡度;
S3、获取所述年代地层对应的古陆架坡折,并根据所述海底地貌单元的当前坡度和所述古陆架坡折获取所述年代地层对应的所述海底地貌单元的发育位置及所述海底地貌单元的延伸长度;
S4、对所述年代地层沿所述古陆架坡折方向拉平虚拟海平面以获取古地貌,并对所述地层的时间厚度时深转换后进行去压实恢复获取沉积期的原始古地层厚度;
S5、根据所述原始古地层厚度和所述海底地貌单元的延伸长度获取所述海底地貌单元的计算坡度并确认所述计算坡度是否满足所述当前坡度,若是,则执行步骤S6,若否,则调整所述虚拟海平面高度,并执行所述步骤S4;
S6、根据所述原始古地层厚度获取所述年代地层所对应的古水深。
优选地,在所述步骤S1中,所述有孔虫信息包括有孔虫的种属。
优选地,所述海底地貌单元包括水道发育区、斜坡扇发育区和盆底扇发育区。
优选地,在所述步骤S4中,所述对所述预估古地层厚度时深转换后去压实恢复获取沉积期的原始古地层厚度;包括:
S41、根据所述海底地貌单元对时间域地震剖面进行线描,突出反射终止与斜交以获取时间厚度,并根据所述地层的时间厚度进行时深转换以获取所述海底地貌单元对应的预估古地层厚度;
S42、对所述预估古地层厚度进行去压实恢复以获取所述海底地貌单元对应的沉积期的原始古地层厚度。
优选地,在所述步骤S41中,所述时深转换的转换公式为:TH=0.0002413*dt*dt+0.680703*dt-40.7,其中,TH为地层厚度,其单位为m,dt时间厚度,其单位为ms。
优选地,在所述步骤S42中,所述对所述预估古地层厚度进行去压实恢复以获取所述沉积期的原始古地层厚度包括:
获取地层压实系数,在所述去压实恢复过程中通过将所述预估古地层厚度乘以所述地层压实系数得到所述沉积期的原始古地层厚度。
优选地,所述地层压实系数取值范围为1.5至1.8。
另,本发明构造一种深水盆地古水深的获取系统,包括:
第一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深水盆地预设区域的钻井的岩心和岩屑中的有孔虫信息,以根据所述有孔虫信息获取海底纵向的若干年代地层;
第二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所述深水盆地的当前陆架坡折、预设横向海底结构对应的海底地貌单元以及所述海底地貌单元相对于所述当前陆架的当前坡度;
第三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所述年代地层对应的古陆架坡折,并根据所述海底地貌单元的当前坡度和所述古陆架坡折获取所述年代地层对应的所述海底地貌单元的发育位置及所述海底地貌单元的延伸长度;
第一处理单元,用于对所述年代地层沿所述古陆架坡折方向拉平虚拟海平面以获取古地貌,并对地层的时间厚度时深转换后进行去压实恢复获取沉积期的原始古地层厚度;
判断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原始古地层厚度和所述海底地貌单元的延伸长度获取所述海底地貌单元的计算坡度并确认所述计算坡度是否满足所述当前坡度;
第二处理单元,用于在所述判断单元输出为是时所述原始古地层厚度获取所述年代地层所对应的古水深;
第三处理单元,用于在在所述判断单元输出为否时,调整所述虚拟海平面高度,并控制所述第一处理单元动作。
另,本发明构造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面任意一项所述的深水盆地古水深的获取方法。
另,本发明构造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
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
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实现如上面任一项所述的深水盆地古水深的获取方法。。
实施本发明的一种深水盆地古水深的获取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具有以下有益效果:能够更好与沉积现象匹配,有效降低人为误差,古水深的精度、可靠性更高,为构造热演化研究认识盆地热史及沉积古地貌奠定基础。
附图说明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
图1是本发明一种深水盆地古水深的获取方法一实施例的程序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一种深水盆地古水深的获取方法另一实施例的程序流程图;
图3为海底纵向分层示意图;
图4为现今海底水道坡度及长度测量示意图;
图5为图3对应的典型地震剖面拉平虚拟海平面示意图;
图6为深度计算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对本发明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在本发明的一种深水盆地古水深的获取方法第一实施例中,包括:S1、获取深水盆地预设区域的钻井的岩心和岩屑中的有孔虫信息,以根据有孔虫信息获取海底纵向的若干年代地层;具体的,有孔虫是对浮游有孔虫和底栖有孔虫的统称,其中浮游有孔虫生存在海洋浅层,底栖有孔虫生存在海底。有孔虫除了根据其生活的水层分为浮游有孔虫和底栖有空虫两大类外,浮游有孔虫有很多种(类似淡水鱼有很多种),不同的有孔虫生存的时代不同,生存一段时间后会灭绝。根据标志种类有孔虫的首现面、末现面可判断时代,即根据地层中标志种类的有孔虫遗体化石可知道地层时代(如恐龙化石可定地层时代)。因此可以通过有孔虫的信息特征可以获得该地层对应的年代层,即其中海底形成的年代层。
S2、获取深水盆地的当前陆架坡折、预设横向海底结构对应的海底地貌单元以及海底地貌单元相对于当前陆架的当前坡度;具体的,获取横向海底结构对应的海底地貌单元,可以获取深水盆地的当前陆架坡折,以及当前的横向海底结构对应的海底地貌单元。其可以以深水盆地的预设区域获取多个经过该预设区域的不同位置剖面,以获取多个剖面对应的海底地貌单元和海底地貌单元相对海底陆架的坡度,利用数据统计的方式,以获取比较合理的该深水盆地对应的横向结构,即获取该深水盆地对应的海底地貌单元及其相对于海底陆架的当前坡度。同时获取深水盆地的当前陆架坡折,即可以得到陆架边缘三角洲水深。其可以根据数据统计的方式,获取多个不同位置剖面对应的陆架边缘三角洲水深以获取最终的适合的陆架边缘三角洲水深。
S3、获取年代地层对应的古陆架坡折,并根据海底地貌单元的当前坡度和古陆架坡折获取年代地层对应的海底地貌单元的发育位置及海底地貌单元的延伸长度;具体的,根据层序地层学理论,识别深水沉积各个时期的陆架坡折位置即古陆架坡折,结合钻井分层厘定层序界面,建立目的层等时地层格架。并根据海底地貌单元的当前坡度和沉积构型识别地层格架中各个沉积体形成的海底地貌单元对应的位置并测量各类沉积体到陆架坡折的距离,即对应海底地貌单元的延伸长度,此时即构建对海底的预估地貌。可以理解,不同年代地层通道长度不一样。
S4、对年代地层沿古陆架坡折方向拉平虚拟海平面以获取古地貌,并对时间厚度的地层时深转换后去压实恢复获取沉积期的原始古地层厚度;具体的,在上面得到预估地貌其是经过日积月累的地层作用例如压实和地震生成的变形后的地貌,所以此时的预估古地层厚度需要进行去压实恢复动作,获取沉积期的原始古地层厚度,其过程为对研究目的层沿古陆架-陆坡方向拉平虚拟海平面,恢复沉积期古地貌,根据研究区孔隙度-深度关系进行去压实恢复,以得到沉积期的原始古地层厚度。
S5、根据原始古地层厚度和海底地貌单元的延伸长度获取海底地貌单元的计算坡度,并确认计算坡度是否满足当前坡度,若是,则执行步骤S6,若否,则调整虚拟海平面高度,并执行步骤S4。具体的,其根据获取的原始古地层厚度和海底地貌单元的延伸长度获取海底地貌单元的计算坡度,其具体的可以根据其延伸长度和原始古地层厚度利用三角正切函数关系计算各地貌单元的计算坡度,并确认该计算坡度是否符合现今统计规律,如果符合,则执行步骤S6,如果不符合,则需要调整虚拟海平面的高度,并执行步骤S4,以更新获取到的原始古地层厚度。由于在拉平虚拟海平面分析时,拉平后沉积角度存在人为误差,不一定符合角度的统计规律,需要根据预设角度进行角度约束,如果计算角度即计算坡度相比于当前坡度偏小,根据地震剖面特征识别的“古陆架坡折位置”不变,因此可以通过拉平虚拟海平面再低一些,这样可以使得计算角度变大,这样测量出来的地层厚度更准确。相反,如果角度偏大,则虚拟海平面再高一些,即可以通过抬高虚拟海平面相当于把坡折之下的地层上拉,使得角度变小。
S6、根据原始古地层厚度获取年代地层所对应的古水深。具体的,根据得到的虚拟深度相加得到该地层沉积时的古水深
可以理解,在步骤S3中,其对步骤S1中获取的若干年代地层分别计算,以获取若干年代地层对应的地层沉积期的古水深。
可选的,有孔虫信息包括有孔虫的种属,可以理解,在不同的年代,其有孔虫的种类是不相同的,即可以通过地层中有孔虫的种类来判断该地层所对应的年代,即获取若干与年代分别对应的若干年代地层。
可选的,海底地貌单元包括水道发育区、斜坡扇发育区和盆底扇发育区。具体的,获取横向海底结构时,其可以根据通用的海底划分,将获取的海底地貌单元根据水道发育区,斜坡扇发育区,盆地扇发育区进行定义。还有一些实施例中,可以根据更细的划分方式获取不同的海底地貌单元的定义。
如图2所示,在步骤S4中,对地层的时间厚度时深转换后进行去压实恢复获取沉积期的原始古地层厚度;包括:
S41、根据海底地貌单元对时间域地震剖面进行线描,突出反射终止与斜交以获取地层的时间厚度,并根据时间厚度进行时深转换以获取海底地貌单元对应的预估古地层厚度;
S42、对预估古地层厚度进行去压实恢复以获取海底地貌单元对应的沉积期的原始古地层厚度。
具体的,在S3的层序解释基础上,沿着古陆坡方向拉平虚拟海平面,消除沉积形变,恢复沉积体在沉积时期的形态,对拉平后的地震剖面进行线描,突出反射终止与斜交,读取时间厚度,进行时深转换得到地层厚度,对地层厚度进行去压实恢复获取海底地貌单元对应的沉积期的原始古地层厚度。
可选的,在步骤S41中,时深转换的转换公式为:TH=0.0002413*dt*dt+0.680703*dt-40.7,其中,TH为地层厚度,其单位为m,dt时间厚度,其单位为ms。具体的,时深转换采用经验转换公式进行转换。
可选的,在步骤S42中,对预估古地层厚度进行去压实恢复以获取沉积期的原始古地层厚度包括:获取地层压实系数,在去压实恢复过程中通过将预估地层厚度乘以地层压实系数得到沉积期的原始古地层厚度。具体的,去压实恢复时将地层厚度乘以压实系数得到原始地层厚度。压实系数的获取与地层恢复过程相关,其去压实恢复过程可以如下:获取现今顶底埋藏深度分别为Z1及Z2的沉积层,并定义去压实后顶底埋藏深度分别为Z'1及Z'2,去压实前该沉积体的孔隙体积Vw可用下式表示:
Figure BDA0002410230420000071
其中s'为沉积层底面积,上式积分后得:
Figure BDA0002410230420000081
其中,φ0可以分别设置φ,φ分别是砂岩、泥岩的孔隙度。考虑现今顶底埋藏深度分别为Z1及Z2的沉积层,相应地,沉积物骨架体积Vs为:
Vs=V-Vw (3)
其中V为沉积体总体积。
如果考虑单位截面的某一沉积体S′=1,则以上体积关系式可以转换成深度关系式:
Figure BDA0002410230420000082
其中,Hs、Hw、ΔH分别为去压实前骨架深度、孔隙流体深度和沉积体总深度。
同理,去压实后,沉积物骨架体积可用下式表示:
Figure BDA0002410230420000083
其中,H's为去压实后骨架深度。
假设沉积物在压实过程中体积的改变导因于沉积物中孔隙体积的变化,而沉积物骨架体积保持不变,即:
Hs=H's
即得到
Figure BDA0002410230420000084
由上式便可求出去压实后各构造面的顶底深度,进而计算出各层系去压实厚度,上式中等式两边都有未知数,无法直接求解,对上式求导后可采用迭代法方便地求出满意的结果,求解公式如下:
Figure BDA0002410230420000085
其中,Pi是砂岩百分含量,i表示第i段地层;研究区砂岩、泥岩的孔隙度-深度关系分别为:φ=50e-0.4138Z,φ=60*e-0.5035Z,深度Z单位为m。
根据研究区测井解释的砂岩百分含量,采用上述方法恢复研究区30口深水井沉积时期的原始地层厚度,并统计地层压实系数,即压实系数=原始地层厚度/现今地层厚度。结合实施例目的层的埋深及地层厚度,去压实恢复时将地层厚度乘以压实系数得到原始地层厚度。
可选的,地层压实系数取值范围为1.5至1.8。具体的,在上面的基础上,其根据实际的测量过程,可以得到地层压实系数的取值范围在1.5到1.8之间。
另,本发明的一种深水盆地古水深的获取系统,包括:
第一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深水盆地预设区域的钻井的岩心和岩屑中的有孔虫信息,以根据有孔虫信息获取海底纵向的若干年代地层;
第二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深水盆地的当前陆架坡折、预设横向海底结构对应的海底地貌单元以及海底地貌单元相对于当前陆架的当前坡度;
第三获取单元,用于获取年代地层对应的古陆架坡折,并根据海底地貌单元的当前坡度和古陆架坡折获取年代地层对应的海底地貌单元的发育位置及海底地貌单元的延伸长度;
第一处理单元,用于对年代地层沿古陆架坡折方向拉平虚拟海平面以获取古地貌,并对地层的时间厚度时深转换后进行去压实恢复获取沉积期的原始古地层厚度;
判断单元,用于根据原始古地层厚度和海底地貌单元的延伸长度获取海底地貌单元的计算坡度并确认计算坡度是否满足当前坡度;
第二处理单元,用于在判断单元输出为是时根据原始古地层厚度获取年代地层所对应的古水深;
第三处理单元,用于在判断单元输出为否时,调整虚拟海平面高度,并控制第一处理单元动作。
具体的,这里的一种深水盆地古水深的获取系统各单元之间具体的配合操作过程具体可以参照上述一种深水盆地古水深的获取方法,这里不再赘述。
另,本发明的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处理器用于执行计算机程序实现如上面任意的一种深水盆地古水深的获取方法。具体的,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上文参考流程图描述的过程可以被实现为计算机软件程序。例如,本发明的实施例包括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其包括承载在计算机可读介质上的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包含用于执行流程图所示的方法的程序代码。在这样的实施例中,该计算机程序可以通过电子设备下载和安装并且执行时,执行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中限定的上述功能。本发明中的电子设备可为笔记本、台式机、平板电脑、智能手机等终端,也可为服务器。
另,本发明的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面任意一项的一种深水盆地古水深的获取方法。具体的,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上述的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是计算机可读信号介质或者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或者是上述两者的任意组合。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例如可以是但不限于电、磁、光、电磁、红外线、或半导体的系统、装置或器件,或者任意以上的组合。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的更具体的例子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具有一个或多个导线的电连接、便携式计算机磁盘、硬盘、随机访问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可擦式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或闪存)、光纤、便携式紧凑磁盘只读存储器(CD-ROM)、光存储器件、磁存储器件、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在本发明中,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任何包含或存储程序的有形介质,该程序可以被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者器件使用或者与其结合使用。而在本发明中,计算机可读信号介质可以包括在基带中或者作为载波一部分传播的数据信号,其中承载了计算机可读的程序代码。这种传播的数据信号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包括但不限于电磁信号、光信号或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计算机可读信号介质还可以是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以外的任何计算机可读介质,该计算机可读信号介质可以发送、传播或者传输用于由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者器件使用或者与其结合使用的程序。计算机可读介质上包含的程序代码可以用任何适当的介质传输,包括但不限于:电线、光缆、RF(射频)等等,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
上述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是上述电子设备中所包含的;也可以是单独存在,而未装配入该电子设备中。
在一个具体BY6井的为例,如图3所示,首先确定钻井深度对应的沉积时期,深度2240m对应21Ma(百万年),2000m对应10Ma,以此类推,得到多个不同深度对应的年代层即SQ21、SQ19、SQ16、SQ13、SQ10、SQ5等6个三级层序,分别对应21Ma(百万年)、19Ma、16Ma、13Ma、10Ma、5Ma沉积时期的层序界面。在研究区实现时以过BY6井的现今海底坡度,其海底地貌单元如图4所示,其上陆坡峡谷水道通道长度L1=22km,垂向落差H1=0.4km,则此处上陆坡峡谷水道的坡Det0可以用如下公式计算:Det0=tan-1(L1/H1)=tan-1(22/0.4)=1.428°,其中tan-1表示反三角正切函数,在该实施例中,获取BY6井的研究区7条不同位置剖面的现今海底角度进行测量,得到研究区上陆坡峡谷水道坡度为1.204°-2.579°,通过数学计算方法获取平均角度1.75°,即该海底地貌单元对应的当前坡度为1.75°;下陆坡水道朵叶体即斜坡扇、盆底扇的坡度为0.784°-0.996°,通过数据计算方法获取其平均角度0.887°,即该海底地貌单元对应的当前坡度为0.887°。图5为各个年代层根据典型地震剖面拉平虚拟海平面。
如图6所示,以年代层SQ21层序为例,其海底地貌单元中水道发育区、斜坡扇发育区和盆底扇发育区分别对应的通道长度Len1=6967m,Len2=2902m,Len3=10625m,垂向落差h1=170m,h2=40m,h3=255m,则角度Det1=1.4°,Det2=0.79°,Det3=1.38°。水道、斜坡扇、盆底扇的角度在现今海底测量的角度范围内,其中,陆架边缘三角洲水深h0=45m,则SQ21的古水深h=h0+h1+h2+h3=45+170+40+255=510m。
对其他的年代层按照上述步骤得到对应时期的古水深,绘制21Ma、19Ma、16Ma、13Ma、10Ma、5Ma时期的古水深曲线,最终得到6个层序古水深分别为510m、740m、960m、1520m、1615m、1710m,该位置现今水深为1920m。其得到水深可以通过实际测量的有孔虫中对比有孔虫比值趋势线进行验证,可以理解,有孔虫是对浮游有孔虫和底栖有孔虫的统称,其中浮游有孔虫生存在海洋浅层,底栖有孔虫生存在海底。在深水区浮游有孔虫和底栖有孔虫的比值越大对应水深越深,最终得到的深度趋势与该有孔虫的比值趋势一致。该方法获取的古水深基本准确。
可以理解的,以上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可以对上述技术特点进行自由组合,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凡跟本发明权利要求范围所做的等同变换与修饰,均应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的涵盖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深水盆地古水深的获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S1、获取深水盆地预设区域的钻井的岩心和岩屑中的有孔虫信息,以根据所述有孔虫信息获取海底纵向的若干年代地层;
S2、获取所述深水盆地的当前陆架坡折、预设横向海底结构对应的海底地貌单元以及所述海底地貌单元相对于所述当前陆架的当前坡度;
S3、获取所述年代地层对应的古陆架坡折,并根据所述海底地貌单元的当前坡度和所述古陆架坡折获取所述年代地层对应的所述海底地貌单元的发育位置及所述海底地貌单元的延伸长度;
S4、对所述年代地层沿所述古陆架坡折方向拉平虚拟海平面以获取古地貌,并对地层的时间厚度时深转换后进行去压实恢复获取沉积期的原始古地层厚度;
S5、根据所述原始古地层厚度和所述海底地貌单元的延伸长度获取所述海底地貌单元的计算坡度并确认所述计算坡度是否满足所述当前坡度,若是,则执行步骤S6,若否,则调整所述虚拟海平面高度,并执行所述步骤S4;
S6、根据所述原始古地层厚度获取所述年代地层所对应的古水深。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深水盆地古水深的获取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S1中,所述有孔虫信息包括有孔虫的种属。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深水盆地古水深的获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海底地貌单元包括水道发育区、斜坡扇发育区和盆底扇发育区。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深水盆地古水深的获取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S4中,所述对所述地层的时间厚度时深转换后进行去压实恢复获取沉积期的原始古地层厚度;包括:
S41、根据所述海底地貌单元对时间域地震剖面进行线描,突出反射终止与斜交以获取地层的时间厚度,并根据所述时间厚度进行时深转换以获取所述海底地貌单元对应的预估古地层厚度;
S42、对所述预估古地层厚度进行去压实恢复以获取所述海底地貌单元在对应的沉积期的原始古地层厚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深水盆地古水深的获取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S41中,所述时深转换的转换公式为:TH=0.0002413*dt*dt+0.680703*dt-40.7,其中,TH为地层厚度,其单位为m,dt时间厚度,其单位为ms。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深水盆地古水深的获取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S42中,所述对所述预估古地层厚度进行去压实恢复以获取所述沉积期的原始古地层厚度包括:
获取地层压实系数,在所述去压实恢复过程中通过将所述预估地层厚度乘以所述地层压实系数得到所述沉积期的原始古地层厚度。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深水盆地古水深的获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地层压实系数取值范围为1.5至1.8。
8.一种深水盆地古水深的获取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深水盆地预设区域的钻井的岩心和岩屑中的有孔虫信息,以根据所述有孔虫信息获取海底纵向的若干年代地层;
第二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所述深水盆地的当前陆架坡折、预设横向海底结构对应的海底地貌单元以及所述海底地貌单元相对于所述当前陆架的当前坡度;
第三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所述年代地层对应的古陆架坡折,并根据所述海底地貌单元的当前坡度和所述古陆架坡折获取所述年代地层对应的所述海底地貌单元的发育位置及所述海底地貌单元的延伸长度;
第一处理单元,用于对所述年代地层沿所述古陆架坡折方向拉平虚拟海平面以获取古地貌,并对地层的时间厚度时深转换后进行去压实恢复获取沉积期的原始古地层厚度;
判断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原始古地层厚度和所述海底地貌单元的延伸长度获取所述海底地貌单元的计算坡度并确认所述计算坡度是否满足所述当前坡度;
第二处理单元,用于在所述判断单元输出为是时所述原始古地层厚度获取所述年代地层所对应的古水深;
第三处理单元,用于在在所述判断单元输出为否时,调整所述虚拟海平面高度,并控制所述第一处理单元动作。
9.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深水盆地古水深的获取方法。
10.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
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
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实现如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深水盆地古水深的获取方法。
CN202010174199.5A 2020-03-13 2020-03-13 一种深水盆地古水深的获取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Active CN11147592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174199.5A CN111475920B (zh) 2020-03-13 2020-03-13 一种深水盆地古水深的获取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174199.5A CN111475920B (zh) 2020-03-13 2020-03-13 一种深水盆地古水深的获取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475920A true CN111475920A (zh) 2020-07-31
CN111475920B CN111475920B (zh) 2023-03-14

Family

ID=717474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174199.5A Active CN111475920B (zh) 2020-03-13 2020-03-13 一种深水盆地古水深的获取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475920B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049471A (zh) * 2021-03-23 2021-06-29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一种碳酸盐岩层序地层的孔隙度演化过程的恢复方法
CN113343161A (zh) * 2021-05-31 2021-09-03 西南石油大学 一种低位域陆架边缘三角洲的定量表征方法
CN115267909A (zh) * 2022-08-09 2022-11-01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 一种地表构造沉降计算方法及装置
CN116738121A (zh) * 2023-08-14 2023-09-12 广东海洋大学 基于古水深和剥蚀恢复计算盆地构造沉降的方法和装置
CN117195511A (zh) * 2023-08-23 2023-12-08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 一种初始地壳厚度和伸展系数定量计算方法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019401A (zh) * 2016-05-06 2016-10-12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一种古水深的定量恢复方法以及装置
CN106372751A (zh) * 2016-08-31 2017-02-01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江汉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一种相对古水深指标参数的测井预测方法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019401A (zh) * 2016-05-06 2016-10-12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一种古水深的定量恢复方法以及装置
CN106372751A (zh) * 2016-08-31 2017-02-01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江汉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一种相对古水深指标参数的测井预测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林畅松等: "南海北部珠江口盆地陆架边缘斜坡带层序结构和沉积演化及控制作用", 《地球科学》 *
董冬冬等: "珠江口盆地深水区新生代构造沉积演化",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049471A (zh) * 2021-03-23 2021-06-29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一种碳酸盐岩层序地层的孔隙度演化过程的恢复方法
US11487045B2 (en) 2021-03-23 2022-11-01 China University Of Petroleum-Beijing Method for recovering porosity evolution process of sequence stratigraphy of carbonate rocks
CN113343161A (zh) * 2021-05-31 2021-09-03 西南石油大学 一种低位域陆架边缘三角洲的定量表征方法
CN115267909A (zh) * 2022-08-09 2022-11-01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 一种地表构造沉降计算方法及装置
CN115267909B (zh) * 2022-08-09 2023-11-10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 一种地表构造沉降计算方法及装置
CN116738121A (zh) * 2023-08-14 2023-09-12 广东海洋大学 基于古水深和剥蚀恢复计算盆地构造沉降的方法和装置
CN116738121B (zh) * 2023-08-14 2023-12-12 广东海洋大学 基于古水深和剥蚀恢复计算盆地构造沉降的方法和装置
CN117195511A (zh) * 2023-08-23 2023-12-08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 一种初始地壳厚度和伸展系数定量计算方法
CN117195511B (zh) * 2023-08-23 2024-04-30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 一种初始地壳厚度和伸展系数定量计算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475920B (zh) 2023-03-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475920B (zh) 一种深水盆地古水深的获取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Sech et al. Three-dimensional modeling of a shoreface-shelf parasequence reservoir analog: Part 1. Surface-based modeling to capture high-resolution facies architecture
Lunt et al. Deposits of the sandy braided South Saskatchewan River: Implications for the use of modern analogs in reconstructing channel dimensions in reservoir characterization
US9081918B2 (en) Methods and systems regarding models of underground formations
US8760968B2 (en) Determining a quantity of a given material in a subterranean structure
CN103529475A (zh) 一种识别和解释碳酸盐岩古岩溶储层三维结构的方法
Simenson et al. Depositional facies and petrophysical analysis of the Bakken Formation, Parshall Field and surrounding area, Mountrail County, North Dakota
CN111257926A (zh) 一种利用老旧地震资料进行古河谷铀储层预测的方法
Straub et al. Quantifying the morphology and growth of levees in aggrading submarine channels
Miselis et al. Calculating shoreline erosion potential using nearshore stratigraphy and sediment volume: Outer Banks, North Carolina
CN109143399B (zh) 一种识别碳酸盐岩层序界面的方法
Gafeira et al. Semi‐automated characterisation of seabed pockmarks in the central North Sea
Bedrosian et al. A comparison of helicopter‐borne electromagnetic systems for hydrogeologic studies
CN110579802A (zh) 一种天然气水合物储层物性参数的高精度反演方法
Barnett et al. Seismic characterization and origin of clinoforms in lacustrine depositional environments: a case study from the Cretaceous of the South Atlantic
US10451769B2 (en) Method for determining petrophysical properties from logging measurements
CN114114409B (zh) 海域天然气水合物的岩石物理建模方法、电子设备及介质
Kolenković et al. Regional capacity estimates for CO2 geological storage in deep saline aquifers–Upper Miocene sandstones in the SW part of the Pannonian basin
Parra et al. Permeability and porosity images based on NMR, sonic, and seismic reflectivity: Application to a carbonate aquifer
CN114876454B (zh) 一种大斜度井复杂岩性水淹层识别方法及系统
Miroslav et al. Tutorial: The gravity-stripping process as applied to gravity interpretation in the eastern Mediterranean
Ghassemi et al. Three-dimensional simulation of the Home Island freshwater lens: preliminary results
CN104898181B (zh) 古时期的最大理论波高和累计频率波高确定方法
RU2681250C1 (ru) Способ квазитрехмерного моделирования эффективных газо- и нефтенасыщенных толщин залежей углеводородов
Ferguson Numerical Modeling of Time‐lapse Electrical Resistivity Data for Improved Imaging of Managed Aquifer Recharg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