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466794B - 一种泡茶控制方法、装置、终端及计算机可读介质 - Google Patents

一种泡茶控制方法、装置、终端及计算机可读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466794B
CN111466794B CN202010183647.8A CN202010183647A CN111466794B CN 111466794 B CN111466794 B CN 111466794B CN 202010183647 A CN202010183647 A CN 202010183647A CN 111466794 B CN111466794 B CN 11146679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a
tea making
making
rule
identit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183647.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466794A (zh
Inventor
宋德超
贾巨涛
李立辉
赵文静
黄姿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Zhuhai Lianyu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Zhuhai Lianyu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Zhuhai Lianyu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to CN202010183647.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466794B/zh
Publication of CN11146679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46679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46679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46679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JKITCHEN EQUIPMENT;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 A47J31/00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 A47J31/44Parts or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beverage-making apparatus
    • A47J31/52Alarm-clock-controlled mechanisms for coffee- or tea-making apparatus ; Timers for coffee- or tea-making apparatus; Electronic control devices for coffee- or tea-making apparatu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JKITCHEN EQUIPMENT;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 A47J31/00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 A47J31/44Parts or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beverage-making apparatus
    • A47J31/52Alarm-clock-controlled mechanisms for coffee- or tea-making apparatus ; Timers for coffee- or tea-making apparatus; Electronic control devices for coffee- or tea-making apparatus
    • A47J31/521Alarm-clock-controlled mechanisms for coffee- or tea-making apparatus ; Timers for coffee- or tea-making apparatus; Electronic control devices for coffee- or tea-making apparatus the electronic control being performed over a network, e.g. by means of a computer or a handheld device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6/0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 G06F16/90Details of database functions independent of the retrieved data types
    • G06F16/95Retrieval from the web
    • G06F16/953Querying, e.g. by the use of web search engines
    • G06F16/9535Search customisation based on user profiles and personalis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Data Mining & Analysi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ea And Coffe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泡茶控制方法、装置、终端及计算机可读介质,所述方法包括:获取当前泡茶用户的身份标识及待泡茶叶的茶叶种类;确定与所述身份标识、茶叶种类对应的目标泡茶规律;根据所述目标泡茶规律发出备料提示;若接收到备料完成的备料完成确认操作,按照所述目标泡茶规律进行泡茶。本发明能够通过获取当前泡茶用户的身份标识及待泡茶叶的茶叶种类,确定当前用户的目标泡茶规律,进而,根据目标泡茶规律进行泡茶,使得提供的茶水符合当前用户的喝茶习惯,便于对不同用户提供符合自身喝茶习惯的茶水。

Description

一种泡茶控制方法、装置、终端及计算机可读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数据处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泡茶控制方法、装置、终端及计算机可读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电器、家居智能化的推进,人们越来越享受智能带给我们生活的便利和好处。在生活中,很多人都喜欢泡茶,喝茶,泡茶是中国人的发明,是中国茶艺文化的拐点,带动了茶具、茶道、茶艺、茶文化的发展,泡茶讲究茶具、用水、水温、环境、心境、甚至着装等等,在泡茶之前,人们只会把茶叶放在嘴里咀嚼;在泡茶之后,茶饮才真正实现了普及,成为中国人和世界各地茶人的至爱。
然而,每一个人的泡茶习惯都是不一样的,有人喜欢喝浓茶,有人喜欢喝淡茶,有人喜欢喝绿茶,有人又喜欢喝红茶,有人喜欢泡久一点,有人又喜欢不要泡那么久的,有人喜欢泡茶,有人喜欢煮茶。所以,每一个人的习惯都是不一样的,当给客人、客户等他人泡茶时,由于不清楚每个人的泡茶规律,导致提供的茶水不符合每个人的喝茶习惯。
发明内容
针对分析不同用户的泡茶规律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泡茶控制方法、装置、终端及计算机可读介质。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泡茶控制方法,应用于泡茶装置,包括:
获取当前泡茶用户的身份标识及待泡茶叶的茶叶种类;
确定与所述身份标识、茶叶种类对应的目标泡茶规律;
根据所述目标泡茶规律发出备料提示;
若接收到备料完成的备料完成确认操作,按照所述目标泡茶规律进行泡茶。
可选的,所述确定与所述身份标识、茶叶种类对应的目标泡茶规律的步骤,包括:
在身份规律对应关系集合内查找所述身份标识;
查找到所述身份标识后,在所述身份规律对应关系集合内查找与所述身份标识对应的泡茶规律;
在查找到的泡茶规律中查找与所述茶叶种类对应的泡茶规律;
若查找到一个泡茶规律,将该泡茶规律确定为目标泡茶规律。
可选的,若根据所述身份标识和茶叶种类找到多个分别对应不同时间段的泡茶规律,所述确定与所述身份标识、茶叶种类对应的目标泡茶规律的步骤,还包括:
若查找到至少两个泡茶规律,获取当前泡茶时间;
确定所述当前泡茶时间所属的预设时间段;
在身份规律对应关系集合内查找与所述预设时间段对应的泡茶规律;
将与所述预设时间段对应的泡茶规律确定目标泡茶规律。
可选的,在根据所述目标泡茶规律发出备料提示的步骤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用户根据所述备料提示放置泡茶材料后,检测泡茶材料的实际添加量与所述目标泡茶规律中规定的标准添加量之间的偏差是否超过预设阈值;
若所述偏差超过预设阈值,发出提醒用户增加/减少泡茶材料的提示。
可选的,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用户不同预设时间段的历史泡茶数据,所述历史泡茶数据中包括:历史记录的多个对应单次泡茶时使用的泡茶参数的泡茶参数向量;
利用聚类算法处理所述历史泡茶数据,得到至少一个样本类别,每个所述样本类别中包括至少一个泡茶参数向量;
在每个样本类别所包括的泡茶参数向量中,确定与各个样本类别的中心之间距离最小的泡茶参数向量;
根据各个距离最小的泡茶参数向量确定不同茶叶种类所对应的泡茶规律;
建立身份标识、所述茶叶种类及所述泡茶规律之间的对应关系,存入身份规律对应关系集合。
可选的,所述建立用户标识、所述茶叶种类及所述泡茶规律之间的对应关系,存入身份规律对应关系集合,包括:
确定各个所述泡茶规律是否在不同的预设时间段中均相同;
若各个所述泡茶规律在不同的预设时间段中均相同,建立用户标识、所述茶叶种类及所述泡茶规律之间的对应关系,存入身份规律对应关系集合;
若各个所述泡茶规律在不同的预设时间段中不同,建立用户标识、预设时间段、所述茶叶种类及所述泡茶规律之间的对应关系,存入身份规律对应关系集合。
可选的,所述基于聚类算法处理所述泡茶数据,得到至少一个样本类别,包括:
在历史泡茶数据中随机选择至少一个泡茶参数向量,得到至少一个初始样本中心;
以各个所述初始样本中心为中心划分出至少一个参考类别;
分别计算所述参考类别内各泡茶参数向量与所述初始样本中心之间的向量距离,得到至少一个距离向量;
将至少一个所述距离向量的平均值确定为偏移向量;
判断所述偏移向量是否小于预设阈值;
若所述偏移向量小于预设阈值,将所述参考类别确定为样本类别。
可选的,所述基于聚类算法处理所述泡茶数据,得到至少一个样本类别,还包括:
若所述偏移向量大于或等于预设阈值,按照所述偏移向量移动所述至少一个初始样本中心,得到至少一个新样本中心;
以各个所述新样本中心为中心划分出至少一个参考类别;
执行分别计算所述参考类别内各泡茶参数向量与所述初始样本中心之间的向量距离,得到至少一个距离向量的步骤,直至偏移向量小于预设阈值;
计算所述参考类别内的泡茶参数向量的数量;
将包含泡茶参数向量的数量最多的参考类别确定为样本类别。
第二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泡茶控制装置,应用于泡茶装置,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当前泡茶用户的身份标识及待泡茶叶的茶叶种类;
确定模块,用于确定与所述身份标识、茶叶种类对应的目标泡茶规律;
提示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目标泡茶规律发出备料提示;
执行模块,用于若接收到备料完成的备料完成确认操作,按照所述目标泡茶规律进行泡茶。
第三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终端,包括处理器、通信接口、存储器和通信总线,其中,处理器、通信接口和存储器通过通信总线完成相互间的通信;所述存储器中存储有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上述第一方面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第四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处理器可执行的非易失的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读介质,所述程序代码使所述处理器执行第一方面所述的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述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该方法,获取当前泡茶用户的身份标识及待泡茶叶的茶叶种类;确定与所述身份标识、茶叶种类对应的目标泡茶规律;根据所述目标泡茶规律发出备料提示;若接收到备料完成的备料完成确认操作,按照所述目标泡茶规律进行泡茶。
本发明实施例能够根据目标泡茶规律发出备料提示,若接收到备料完成的备料完成确认操作,按照所述目标泡茶规律进行泡茶。由于备料提示是按照目标泡茶规律发出的,所以,可以按照目标泡茶规律准备,并进行泡茶,因此,通过获取当前泡茶用户的身份标识及待泡茶叶的茶叶种类,确定当前用户的目标泡茶规律,进而,根据目标泡茶规律进行泡茶,使得提供的茶水符合当前用户的喝茶习惯,便于对不同用户提供符合自身喝茶习惯的茶水。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发明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的原理。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泡茶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又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泡茶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又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泡茶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又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泡茶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又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泡茶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又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泡茶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又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泡茶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又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泡茶控制装置的结构图;
图9为本发明又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由于每一个人的泡茶习惯都是不一样的,有人喜欢喝浓茶,有人喜欢喝淡茶,有人喜欢喝绿茶,有人又喜欢喝红茶,有人喜欢泡久一点,有人又喜欢不要泡那么久的,有人喜欢泡茶,有人喜欢煮茶。所以,每一个人的习惯都是不一样的,当给客人、客户等他人泡茶时,由于不清楚每个人的泡茶规律,导致提供的茶水不符合每个人的喝茶习惯。为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泡茶控制方法、装置、终端及计算机可读介质,所述方法可以应用于泡茶装置内,如图1所示,所述泡茶控制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01,获取当前泡茶用户的身份标识及待泡茶叶的茶叶种类;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身份标识是表示用户身份的唯一标识;所述茶叶种类是茶叶的种类,示例性的,茶叶种类可以是红茶、绿茶、滇红、龙井、普洱、碧螺春等。
在该步骤中,可以在用户启动泡茶装置时发出提示以便用户输入身份标识(如:张三、李四)及待泡茶叶的茶叶种类(如红茶、绿茶等);也可以采集当前使用泡茶装置的用户的人脸照片,通过人脸图像的检测和识别,得到用户的身份标识,采集当前用户通过按下相应案件选择的茶叶种类等等,得到待泡茶叶的茶叶种类。
步骤S102,确定与所述身份标识、茶叶种类对应的目标泡茶规律;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需要预先建立所述身份标识、茶叶种类及目标泡茶规律之间的对应关系,其中,一个用户可以根据该用户的历史泡茶数据得到一个或多个泡茶规律,示例性的,泡茶规律可以指用户01的泡红茶的泡茶规律或者泡绿茶的泡茶规律等等,目标泡茶规律是用户01的一种泡红茶的泡茶规律。
具体的,用户01的一种泡红茶的泡茶规律包括:茶叶种类、茶叶质量、水的体积、水的温度、泡茶方式、泡茶时长和茶壶材质等参数等,示例性的,一种泡茶规律可以如下:
茶叶种类:红茶;
茶叶质量:放入茶叶的质量,以克为单位,为10g;
水的体积:倒入的水的体积,以毫升为单位,为500ml;
水的温度:倒入的水的温度,摄氏度为单位,为98摄氏度;
泡茶方式:可分为泡茶、煮茶等方式,这里是指泡茶;
泡茶时长:泡茶所用的时长,以分钟为单位,为10分钟;
茶壶材质:可分为紫砂、陶瓷等材质,这里是指紫砂;
在该步骤中,由于身份标识、茶叶种类及目标泡茶规律之间存在对应关系,所以可以根据所述身份标识、茶叶种类确定对应的目标泡茶规律。
步骤S103,根据所述目标泡茶规律发出备料提示;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可以根据目标泡茶规律发出备料的提示,提示的方式可以是语音提示等多种方式。需要备料时,泡茶装置可以发出备料提示,提示用户更换对应材质的茶壶或者放入茶叶等;在实际应用中,泡茶装置内还可以设置用于放置茶叶的贮存空间,用户可以预先将各种茶叶存入贮存空间后,在泡茶时,泡茶装置会自动按照目标泡茶规律从贮存空间内放出相应茶叶质量的茶叶,自动加入相应体积的水并且加热等;泡茶装置会自动监控泡茶时长,当泡茶时长结束时,泡茶装置自动结束泡茶等。
步骤S104,若接收到备料完成的备料完成确认操作,按照所述目标泡茶规律进行泡茶。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当用户根据提示完成备料时,会在泡茶装置上执行备料完成确认操作,所以,若接收到备料完成的备料完成确认操作,按照所述目标泡茶规律进行泡茶。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该方法,获取当前泡茶用户的身份标识及待泡茶叶的茶叶种类;确定与所述身份标识、茶叶种类对应的目标泡茶规律;根据所述目标泡茶规律发出备料提示;若接收到备料完成的备料完成确认操作,按照所述目标泡茶规律进行泡茶。
本发明实施例能够根据目标泡茶规律发出备料提示,若接收到备料完成的备料完成确认操作,按照所述目标泡茶规律进行泡茶。由于备料提示是按照目标泡茶规律发出的,所以,可以按照目标泡茶规律准备,并进行泡茶,因此,通过获取当前泡茶用户的身份标识及待泡茶叶的茶叶种类,确定当前用户的目标泡茶规律,进而,根据目标泡茶规律进行泡茶,使得提供的茶水符合当前用户的喝茶习惯,便于对不同用户提供符合自身喝茶习惯的茶水。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泡茶控制方法,如图2所示,步骤S102包括:
步骤S201,在身份规律对应关系集合内查找所述身份标识;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身份规律对应集合是指包括身份标识与泡茶规律的对应关系的集合,示例性的,身份规律对应关系集合内包括:用户01的一种泡红茶的泡茶规律和一种泡绿茶的泡茶规律;用户02的一种泡红茶的泡茶规律和一种泡龙井的泡茶规律。
在该步骤中,由于身份规律对应关系集合内存有多个用户的身份标识,所以在身份规律对应关系集合内查找所述身份标识。
步骤S202,查找到所述身份标识后,在所述身份规律对应关系集合内查找与所述身份标识对应的泡茶规律;
在该步骤中,由于在身份规律对应关系集合内,身份标识与泡茶规律之间存在对应关系,所以查找到身份标识后,可以确定身份标识对应的泡茶规律。
示例性地,查找到的所述身份标识是用户01,确定用户01对应的泡茶规律是一种泡红茶的泡茶规律和一种泡绿茶的泡茶规律。
步骤S203,在查找到的泡茶规律中查找与所述茶叶种类对应的泡茶规律;
在该步骤中,由于查找到的泡茶规律是多个,所以需要利用茶叶种类进一步查找泡茶规律,进而,确定茶叶种类对应的泡茶规律。
示例性地,查找到的泡茶规律是一种泡红茶的泡茶规律和一种泡绿茶的泡茶规律,所述茶叶种类是红茶,查找与红茶对应的泡茶规律,所以,查找到的泡茶规律是一种泡红茶的泡茶规律。
步骤S204,若查找到一个泡茶规律,将该泡茶规律确定为目标泡茶规律。
在该步骤中,若查找到的与茶叶种类对应的泡茶规律只有一个,说明最终确认的泡茶规律是该用户对应所述茶叶种类的唯一泡茶规律,将该泡茶规律确定为目标泡茶规律。
本发明实施例能够在身份规律对应关系集合内查找所述身份标识;查找到所述身份标识后,在所述身份规律对应关系集合内查找与所述身份标识对应的泡茶规律;在查找到的泡茶规律中查找与所述茶叶种类对应的泡茶规律;若查找到一个泡茶规律,将该泡茶规律确定为目标泡茶规律。所以,可以根据身份标识和茶叶种类查快速找到对应的泡茶规律,若查找到一个泡茶规律,将该泡茶规律确定为目标泡茶规律。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泡茶控制方法,其中,若根据所述身份标识和茶叶种类找到多个分别对应不同时间段的泡茶规律,如图3所示,步骤S102还包括:
步骤S301,若查找到至少两个泡茶规律,获取当前泡茶时间;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若根据所述身份标识和茶叶种类找到多个分别对应不同时间段的泡茶规律,获取当前泡茶时间,进而可以根据泡茶时间在至少两个泡茶规律中确定出一个泡茶规律。
示例性的,根据所述身份标识和茶叶种类找到的泡茶规律分别是用户01在上午9:00-10:00的一种泡红茶的泡茶规律,和用户01在下午15:00-16:00的一种泡红茶的泡茶规律,获取当前泡茶时间上午9:30。
步骤S302,确定所述当前泡茶时间所属的预设时间段;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预设时间段是系统预先设置的时间段,示例性地,预设时间段可以是将一天的24小时按照间隔1小时进行时间分段,或者将一天按照上午、中午及下午进行时间分段等。
示例性地,预设时间段是将一天的24小时按照间隔1小时进行时间分段,由于上午9:30在上午9:00-10:00的范围内,所以确定当前泡茶时间属于预设时间段上午9:00-10:00。
在该步骤中,将当前泡茶时间与多个预设时间段进行比较,若当前泡茶时间位于任一预设时间段内,则确定当前泡茶时间所属的预设时间段。
步骤S303,在身份规律对应关系集合内查找与所述预设时间段对应的泡茶规律;
在该步骤中,在身份规律对应关系集合内的每个预设时间段对应一个泡茶规律,所以,可以根据预设时间段确定对应的泡茶规律。
示例性地,预设时间段是上午9:00-10:00,与上午9:00-10:00对应的泡茶规律是一种泡红茶的泡茶规律。
步骤S304,将与所述预设时间段对应的泡茶规律确定目标泡茶规律。
示例性地,由于与预设时间段对应的泡茶规律是一种泡红茶的泡茶规律,所以,将一种泡红茶的泡茶规律确定为目标泡茶规律。
在该步骤中,由于与预设时间段对应的泡茶规律是唯一的,所以将与预设时间段对应的泡茶规律确定为目标泡茶规律。
本发明实施例能够在若查找到至少两个泡茶规律时,获取当前泡茶时间;确定所述当前泡茶时间所属的预设时间段;在身份规律对应关系集合内查找与所述预设时间段对应的泡茶规律;将与所述预设时间段对应的泡茶规律确定目标泡茶规律。所以,若查找到至少两个泡茶规律,可以通过确定当前泡茶时间所属的预设时间段,进而,准确的查找与预设时间段对应的泡茶规律,并将查找到的泡茶规律确定为目标泡茶规律。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泡茶控制方法,如图4所示,在步骤S103的步骤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步骤S401,当用户根据所述备料提示放置泡茶材料后,检测泡茶材料的实际添加量与所述目标泡茶规律中规定的标准添加量之间的偏差是否超过预设阈值;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实际添加量是指用户实际添加的量,所述标准添加量是指系统设定的量,示例性地,检测的泡茶材料是茶叶质量,茶叶的实际添加量是10g,标准添加量是20g;所述预设阈值是指系统设置的值,示例性地,茶叶的预设阈值是5g。
示例性地,当用户根据备料提示放置泡茶材料后,检测泡茶材料的实际添加量10g与所述目标泡茶规律中规定的标准添加量20g之间的偏差是否超过预设阈值5g。
在该步骤中,当用户根据所述备料提示放置泡茶材料后,需判断泡茶材料的实际添加量与所述目标泡茶规律中规定的标准添加量之间的偏差,进而,判断所述差值是否超过预设阈值。
步骤S402,若所述偏差超过预设阈值,发出提醒用户增加/减少泡茶材料的提示。
示例性地,由于实际添加量10g与所述目标泡茶规律中规定的标准添加量20g之间的偏差为:20g-10g=10g,10g已超过预设阈值5g,发出提醒用户增加泡茶材料的提示;
或者,若实际添加量为20g,标准添加量为10g,实际添加量为20g与所述目标泡茶规律中规定的标准添加量10g之间的偏差为:20g-10g=10g,10g已超过预设阈值5g,发出提醒用户减少泡茶材料的提示。
在该步骤中,若所述偏差超过预设阈值,会根据实际情况发出提醒用户增加/减少泡茶材料的提示:实际添加量多于标准添加量时,发出提醒用户减少泡茶材料的提示;实际添加量少于标准添加量时,发出提醒用户增加泡茶材料的提示。
本发明实施例能够在用户根据所述备料提示放置泡茶材料后,检测泡茶材料的实际添加量与所述目标泡茶规律中规定的标准添加量之间的偏差是否超过预设阈值;若所述偏差超过预设阈值,发出提醒用户增加/减少泡茶材料的提示。所以,用户根据所述备料提示放置泡茶材料后,可以自动检测泡茶材料的实际添加量,并检测实际添加量与目标泡茶规律中规定的标准添加量之间的偏差是否超过预设阈值,若偏差超过预设阈值,可以发出提醒用户增加/减少泡茶材料的提示,进而,使得用户可以及时调整实际添加量,并按照目标泡茶规律进行泡茶。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泡茶控制方法,如图5所示,所述方法还包括:
步骤S501,获取用户不同预设时间段的历史泡茶数据,所述历史泡茶数据中包括:历史记录的多个对应单次泡茶时使用的泡茶参数的泡茶参数向量;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预设时间段是将一天按照上午、中午及下午进行时间分段,分别获取多个用户在上午、中午及下午的历史泡茶数据,并获取预设天数的历史泡茶数据,示例性地,预设天数可以是最近3天,或者最近一个月等。
获取历史泡茶数据后,对历史泡茶数据进行向量化处理,示例性地,向量化的格式是[泡茶时间,水的温度,茶叶种类,水的体积,茶叶质量,泡茶方式,泡茶时长,茶壶材质],时间为时间段的编号,水的温度为温度数值,茶叶种类为茶叶种类编号,水的体积为体积数值,茶叶质量为质量数值,泡茶方式为泡茶方式的编号,泡茶时长为泡茶的时长数值,茶壶材质为材质的编号。
示例性地,预设天数是最近3天,获取的历史泡茶数据包括:
用户1(第1天)在上午9:00-12:00的泡茶数据,中午12:00-13:00的泡茶数据,下午13:00-18:00的泡茶数据;
用户1(第2天)在上午9:00-12:00的泡茶数据,中午12:00-13:00的泡茶数据,下午13:00-18:00的泡茶数据;
用户1(第3天)在上午9:00-12:00的泡茶数据,中午12:00-13:00的泡茶数据,下午13:00-18:00的泡茶数据;
用户2(第1天)在上午9:00-12:00的泡茶数据,中午12:00-13:00的泡茶数据,下午13:00-18:00的泡茶数据;
用户2(第2天)在上午9:00-12:00的泡茶数据,中午12:00-13:00的泡茶数据,下午13:00-18:00的泡茶数据;
用户2(第3天)在上午9:00-12:00的泡茶数据,中午12:00-13:00的泡茶数据,下午13:00-18:00的泡茶数据;
在该步骤中,分别获取多个用户在不同预设时间段的历史泡茶数据,所述历史泡茶数据中包括:历史记录的多个对应单次泡茶时使用的泡茶参数的泡茶参数向量。
步骤S502,利用聚类算法处理所述历史泡茶数据,得到至少一个样本类别,每个所述样本类别中包括至少一个泡茶参数向量;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聚类算法包括均值漂移算法、K-means聚类算法等等,示例性地,使用均值漂移算法处理所述历史泡茶数据,得到至少一个样本类别,每个所述样本类别中包括至少一个泡茶参数向量。
步骤S503,在每个样本类别所包括的泡茶参数向量中,确定与各个样本类别的中心之间距离最小的泡茶参数向量;
在该步骤中,每个样本类别内都包括多个泡茶参数向量,在每个样本类别中,分别确定每个样本类别包括的泡茶参数向量与各个样本类别的中心之间的距离,并确定与各个样本类别的中心之间距离最小的泡茶参数向量。
步骤S504,根据各个距离最小的泡茶参数向量确定不同茶叶种类所对应的泡茶规律;
在该步骤中,由于泡茶参数向量的格式是[泡茶时间,水的温度,茶叶种类,水的体积,茶叶质量,泡茶方式,泡茶时长,茶壶材质],泡茶参数向量代表实际的泡茶数据,所以可以将各个距离最小的泡茶参数向量确定为不同茶叶种类对应的泡茶规律。
步骤S505,建立身份标识、所述茶叶种类及所述泡茶规律之间的对应关系,存入身份规律对应关系集合。
本发明实施例能够利用聚类算法处理所述历史泡茶数据,得到至少一个样本类别,每个所述样本类别中包括至少一个泡茶参数向量;在每个样本类别所包括的泡茶参数向量中,确定与各个样本类别的中心之间距离最小的泡茶参数向量;根据各个距离最小的泡茶参数向量确定不同茶叶种类所对应的泡茶规律;建立身份标识、所述茶叶种类及所述泡茶规律之间的对应关系,存入身份规律对应关系集合。所以,通过聚类算法处理历史泡茶数据后,可以根据距离最小的泡茶参数向量确定不同茶叶种类所对应的泡茶规律,并建立身份标识、所述茶叶种类及所述泡茶规律之间的对应关系。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泡茶控制方法,如图6所示,步骤S505包括:
步骤S601,确定各个所述泡茶规律是否在不同的预设时间段中均相同;
在该步骤中,由于上述实施例已经获取了用户在每个预设时间段的历史泡茶数据,确定了用户在每个预设时间段的泡茶规律,所以可以确定泡茶规律在每个预设时间段是否全部相同。
步骤S602,若各个所述泡茶规律在不同的预设时间段中均相同,建立用户标识、所述茶叶种类及所述泡茶规律之间的对应关系,存入身份规律对应关系集合;
在该步骤中,若各个泡茶规律在不同的预设时间段中均相同,说明与用户标识、茶叶种类对应的泡茶规律是唯一的,所以可以建立用户标识、茶叶种类及泡茶规律之间的对应关系,存入身份规律对应关系集合。
步骤S603,若各个所述泡茶规律在不同的预设时间段中不同,建立用户标识、预设时间段、所述茶叶种类及所述泡茶规律之间的对应关系,存入身份规律对应关系集合。
在该步骤中,若各个泡茶规律在不同的预设时间段中不同,说明与用户标识、茶叶种类对应的泡茶规律是至少两个,所以可以建立用户标识、预设时间段、茶叶种类及泡茶规律之间的对应关系,存入身份规律对应关系集合。
本发明实施例能够确定各个所述泡茶规律是否在不同的预设时间段中均相同;若各个所述泡茶规律在不同的预设时间段中均相同,建立用户标识、所述茶叶种类及所述泡茶规律之间的对应关系,存入身份规律对应关系集合;若各个所述泡茶规律在不同的预设时间段中不同,建立用户标识、预设时间段、所述茶叶种类及所述泡茶规律之间的对应关系,存入身份规律对应关系集合。所以,当各个所述泡茶规律在不同的预设时间段中不同,可以建立用户标识、预设时间段、茶叶种类及泡茶规律之间的对应关系。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泡茶控制方法,如图7所示,步骤S502中的所述基于聚类算法处理所述泡茶数据,得到至少一个样本类别,包括:
步骤S701,在历史泡茶数据中随机选择至少一个泡茶参数向量,得到至少一个初始样本中心;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在历史泡茶数据中随机选择至少一个泡茶参数向量,得到至少一个初始样本中心。示例性地,在历史泡茶数据中随机选择一个泡茶参数向量,得到一个初始样本中心;或者,在历史泡茶数据中随机选择二个泡茶参数向量,得到二个初始样本中心。
步骤S702,以各个所述初始样本中心为中心划分出至少一个参考类别;
在该步骤中,以初始样本中心为中心划分出一个参考类别,可以是以初始样本为中心、按照预设的半径划分一个范围,即划分一个参考类别。
示例性地,当得到一个初始样本中心,以该初始样本为中心、按照预设的半径划分一个范围,即划分得到一个参考类别;或者,当得到二个初始样本中心,分别以二个初始样本中心为中心、按照预设的半径划分二个范围,即划分得到二个参考类别。
步骤S703,分别计算所述参考类别内各泡茶参数向量与所述初始样本中心之间的向量距离,得到至少一个距离向量;
在该步骤中,每个参考类别内包括多个泡茶参数向量,计算每个参考类别内的多个泡茶参数向量与各自初始样本中心之间的向量距离,得到至少一个距离向量。
示例性地,当划分得到一个参考类别,计算一个参考类别内的多个泡茶参数向量与初始样本中心之间的向量距离,得到一个距离向量;或者,当得划分得到二个参考类别,分别计算二个参考类别内的多个泡茶参数向量与各自的初始样本中心之间的向量距离,得到二个距离向量。
步骤S704,将至少一个所述距离向量的平均值确定为偏移向量;
示例性地,当得到一个距离向量,将一个所述距离向量的平均值确定为偏移向量;或者,当得到二个距离向量,分别将二个所述距离向量的平均值确定为偏移向量。
步骤S705,判断所述偏移向量是否小于预设阈值;
在该步骤中,所述预设阈值是系统设置的阈值,将偏移向量与预设阈值进行比较,判断偏移向量是否小于预设阈值。
步骤S706,若所述偏移向量小于预设阈值,将所述参考类别确定为样本类别。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样本类别是指产生的偏移向量小于预设阈值的一个参考类别。
在该步骤中,若偏移向量小于预设阈值,将产生所述偏移向量的参考类别确定为样本类别。
本发明实施例在历史泡茶数据中随机选择至少一个泡茶参数向量,得到至少一个初始样本中心;以各个所述初始样本中心为中心划分出至少一个参考类别;分别计算所述参考类别内各泡茶参数向量与所述初始样本中心之间的向量距离,得到至少一个距离向量;将至少一个所述距离向量的平均值确定为偏移向量;判断所述偏移向量是否小于预设阈值;若所述偏移向量小于预设阈值,将所述参考类别确定为样本类别。所以,通过聚类算法处理历史泡茶数据后,可以得到样本类别,进而,可以根据样本类别确定泡茶规律。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泡茶控制方法,如图7所示,步骤S502中的所述基于聚类算法处理所述泡茶数据,得到至少一个样本类别,还包括:
步骤S801,若所述偏移向量大于或等于预设阈值,按照所述偏移向量移动所述至少一个初始样本中心,得到至少一个新样本中心;
在该步骤中,若偏移向量大于或等于预设阈值,按照所述偏移向量移动所述至少一个初始样本中心,得到至少一个新样本中心,其中,偏移向量包括偏移的方向及距离。
示例性地,当有一个初始样本中心,若偏移向量大于或等于预设阈值,按照所述偏移向量移动该初始样本中心,得到一个新样本中心;或者,当有二个初始样本中心,产生两个偏移向量,若两个偏移向量全部大于或等于预设阈值,按照各自的偏移向量分别移动二个初始样本中心,得到二个新样本中心。
步骤S802,以各个所述新样本中心为中心划分出至少一个参考类别;
在该步骤中,以各个新样本中心为中心、按照预设的半径划分出至少一个参考类别。
示例性地,当有一个新样本中心,按照一个新样本中心为中心、按照预设的半径划分出一个参考类别;或者,当有二个新样本中心,分别按照二个新样本中心为中心、按照预设的半径划分出二个参考类别。
步骤S803,执行分别计算所述参考类别内各泡茶参数向量与所述初始样本中心之间的向量距离,得到至少一个距离向量的步骤,直至偏移向量小于预设阈值;
在该步骤中,执行分别计算每个参考类别内各泡茶参数向量与各自初始样本中心之间的向量距离,得到至少一个距离向量的步骤,并判断偏移向量是否小于预设阈值,当偏移向量小于预设阈值时,执行下一步骤;
示例性地,当有一个参考类别,执行计算该参考类别内各泡茶参数向量与自身的初始样本中心之间的向量距离,得到一个距离向量的步骤,并判断偏移向量是否小于预设阈值,当偏移向量小于预设阈值时,执行下一步骤。
或者,当有二个参考类别,执行计算二个参考类别内各泡茶参数向量与自身的初始样本中心之间的向量距离,得到二个距离向量的步骤,并分别判断二个偏移向量是否小于预设阈值,当偏移向量小于预设阈值时,执行下一步骤。
步骤S804,计算所述参考类别内的泡茶参数向量的数量;
在该步骤中,经过多次移动得到多个新样本中心,所以需计算每个新样本中心所在的参考类别内的泡茶参数向量的数量。
步骤S805,将包含泡茶参数向量的数量最多的参考类别确定为样本类别。
在该步骤中,对每个参考类别内的泡茶参数向量的数量进行比较,将包含泡茶参数向量的数量最多的参考类别确定为样本类别。
本发明实施例能够在若所述偏移向量大于或等于预设阈值时,按照所述偏移向量移动所述至少一个初始样本中心,得到至少一个新样本中心;以各个所述新样本中心为中心划分出至少一个参考类别;执行分别计算所述参考类别内各泡茶参数向量与所述初始样本中心之间的向量距离,得到至少一个距离向量的步骤,直至偏移向量小于预设阈值;计算所述参考类别内的泡茶参数向量的数量;将包含泡茶参数向量的数量最多的参考类别确定为样本类别。
所以,若所述偏移向量大于或等于预设阈值时,按照所述偏移向量继续移动所述至少一个初始样本中心,得到至少一个新样本中心,并得到至少一个参考类别,通过这种不断地移动,可以使初始样本中心逐步移动到最佳位置,即参考类别也移动到最佳位置,进而,将包含泡茶参数向量的数量最多的参考类别确定为样本类别。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泡茶控制装置,如图8所示,应用于泡茶装置,包括:
获取模块91,用于获取当前泡茶用户的身份标识及待泡茶叶的茶叶种类;
确定模块92,用于确定与所述身份标识、茶叶种类对应的目标泡茶规律;
提示模块93,用于根据所述目标泡茶规律发出备料提示;
执行模块94,用于若接收到备料完成的备料完成确认操作,按照所述目标泡茶规律进行泡茶。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该装置,获取当前泡茶用户的身份标识及待泡茶叶的茶叶种类;确定与所述身份标识、茶叶种类对应的目标泡茶规律;根据所述目标泡茶规律发出备料提示;若接收到备料完成的备料完成确认操作,按照所述目标泡茶规律进行泡茶。
本发明实施例能够根据目标泡茶规律发出备料提示,若接收到备料完成的备料完成确认操作,按照所述目标泡茶规律进行泡茶。由于备料提示是按照目标泡茶规律发出的,所以,可以按照目标泡茶规律准备,并进行泡茶,因此,通过获取当前泡茶用户的身份标识及待泡茶叶的茶叶种类,确定当前用户的目标泡茶规律,进而,根据目标泡茶规律进行泡茶,使得提供的茶水符合当前用户的喝茶习惯,便于对不同用户提供符合自身喝茶习惯的茶水。
在本发明的又一实施例中,还提供一种终端,包括:处理器、通信接口、存储器和通信总线,其中,处理器、通信接口和存储器通过通信总线完成相互间的通信;所述存储器中存储有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终端,处理器通过执行存储器上所存放的程序实现了获取当前泡茶用户的身份标识及待泡茶叶的茶叶种类;确定与所述身份标识、茶叶种类对应的目标泡茶规律;根据所述目标泡茶规律发出备料提示;若接收到备料完成的备料完成确认操作,按照所述目标泡茶规律进行泡茶,实现通过获取当前泡茶用户的身份标识及待泡茶叶的茶叶种类,确定当前用户的目标泡茶规律,进而,根据目标泡茶规律进行泡茶,使得提供的茶水符合当前用户的喝茶习惯,便于对不同用户提供符合自身喝茶习惯的茶水。
上述终端提到的通信总线1140可以是外设部件互连标准(PeripheralComponentInterconnect,简称PCI)总线或扩展工业标准结构(ExtendedIndustryStandardArchitecture,简称EISA)总线等。该通信总线1140可以分为地址总线、数据总线、控制总线等。为便于表示,图9中仅用一条粗线表示,但并不表示仅有一根总线或一种类型的总线。
通信接口1120用于上述终端与其他设备之间的通信。
存储器1130可以包括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AccessMemory,简称RAM),也可以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non-volatilememory),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可选的,存储器还可以是至少一个位于远离前述处理器的存储装置。
上述的处理器1110可以是通用处理器,包括中央处理器(CentralProcessingUnit,简称CPU)、网络处理器(NetworkProcessor,简称NP)等;还可以是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SignalProcessing,简称DSP)、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SpecificIntegratedCircuit,简称ASIC)、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GateArray,简称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
在本发明的又一实施例中,还提供一种具有处理器可执行的非易失的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读介质,所述程序代码使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方法实施例所述的方法。
在上述实施例中,可以全部或部分地通过软件、硬件、固件或者其任意组合来实现。当使用软件实现时,可以全部或部分地以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实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一个或多个计算机指令。在计算机上加载和执行计算机程序指令时,全部或部分地产生按照本发明实施例的流程或功能。计算机可以是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计算机网络、或者其他可编程装置。计算机指令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或者从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向另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传输,例如,计算机指令可以从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通过有线(例如同轴电缆、光纤、数字用户线(DSL))或无线(例如红外、无线、微波等)方式向另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进行传输。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计算机能够存取的任何可用介质或者是包含一个或多个可用介质集成的服务器、数据中心等数据存储设备。可用介质可以是磁性介质,(例如,软盘、硬盘、磁带)、光介质(例如,DVD)、或者半导体介质(例如固态硬盘SolidStateDisk(SSD))等。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或实现本发明。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发明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申请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泡茶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泡茶装置,包括:
获取用户不同预设时间段的历史泡茶数据,所述历史泡茶数据中包括:历史记录的多个对应单次泡茶时使用的泡茶参数的泡茶参数向量;
利用聚类算法处理所述历史泡茶数据,得到至少一个样本类别,每个所述样本类别中包括至少一个泡茶参数向量;
在每个样本类别所包括的泡茶参数向量中,确定与各个样本类别的中心之间距离最小的泡茶参数向量;
根据各个距离最小的泡茶参数向量确定不同茶叶种类所对应的泡茶规律;
建立身份标识、所述茶叶种类及所述泡茶规律之间的对应关系,存入身份规律对应关系集合;
获取当前泡茶用户的身份标识及待泡茶叶的茶叶种类;
从所述身份规律对应关系集合中确定与所述身份标识、茶叶种类对应的目标泡茶规律;
根据所述目标泡茶规律发出备料提示;
若接收到备料完成的备料完成确认操作,按照所述目标泡茶规律进行泡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泡茶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与所述身份标识、茶叶种类对应的目标泡茶规律的步骤,包括:
在身份规律对应关系集合内查找所述身份标识;
查找到所述身份标识后,在所述身份规律对应关系集合内查找与所述身份标识对应的泡茶规律;
在查找到的泡茶规律中查找与所述茶叶种类对应的泡茶规律;
若查找到一个泡茶规律,将该泡茶规律确定为目标泡茶规律。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泡茶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若根据所述身份标识和茶叶种类找到多个分别对应不同时间段的泡茶规律,所述确定与所述身份标识、茶叶种类对应的目标泡茶规律的步骤,还包括:
若查找到至少两个泡茶规律,获取当前泡茶时间;
确定所述当前泡茶时间所属的预设时间段;
在身份规律对应关系集合内查找与所述预设时间段对应的泡茶规律;
将与所述预设时间段对应的泡茶规律确定目标泡茶规律。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泡茶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根据所述目标泡茶规律发出备料提示的步骤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用户根据所述备料提示放置泡茶材料后,检测泡茶材料的实际添加量与所述目标泡茶规律中规定的标准添加量之间的偏差是否超过预设阈值;
若所述偏差超过预设阈值,发出提醒用户增加/减少泡茶材料的提示。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泡茶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建立用户标识、所述茶叶种类及所述泡茶规律之间的对应关系,存入身份规律对应关系集合,包括:
确定各个所述泡茶规律是否在不同的预设时间段中均相同;
若各个所述泡茶规律在不同的预设时间段中均相同,建立用户标识、所述茶叶种类及所述泡茶规律之间的对应关系,存入身份规律对应关系集合;
若各个所述泡茶规律在不同的预设时间段中不同,建立用户标识、预设时间段、所述茶叶种类及所述泡茶规律之间的对应关系,存入身份规律对应关系集合。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泡茶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利用聚类算法处理所述历史泡茶数据,得到至少一个样本类别,包括:
在历史泡茶数据中随机选择至少一个泡茶参数向量,得到至少一个初始样本中心;
以各个所述初始样本中心为中心划分出至少一个参考类别;
分别计算所述参考类别内各泡茶参数向量与所述初始样本中心之间的向量距离,得到至少一个距离向量;
将至少一个所述距离向量的平均值确定为偏移向量;
判断所述偏移向量是否小于预设阈值;
若所述偏移向量小于预设阈值,将所述参考类别确定为样本类别。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泡茶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利用聚类算法处理所述历史泡茶数据,得到至少一个样本类别,还包括:
若所述偏移向量大于或等于预设阈值,按照所述偏移向量移动所述至少一个初始样本中心,得到至少一个新样本中心;
以各个所述新样本中心为中心划分出至少一个参考类别;
执行分别计算所述参考类别内各泡茶参数向量与所述初始样本中心之间的向量距离,得到至少一个距离向量的步骤,直至偏移向量小于预设阈值;
计算所述参考类别内的泡茶参数向量的数量;
将包含泡茶参数向量的数量最多的参考类别确定为样本类别。
8.一种泡茶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应用于泡茶装置,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用户不同预设时间段的历史泡茶数据,所述历史泡茶数据中包括:历史记录的多个对应单次泡茶时使用的泡茶参数的泡茶参数向量;利用聚类算法处理所述历史泡茶数据,得到至少一个样本类别,每个所述样本类别中包括至少一个泡茶参数向量;在每个样本类别所包括的泡茶参数向量中,确定与各个样本类别的中心之间距离最小的泡茶参数向量;根据各个距离最小的泡茶参数向量确定不同茶叶种类所对应的泡茶规律;建立身份标识、所述茶叶种类及所述泡茶规律之间的对应关系,存入身份规律对应关系集合;获取当前泡茶用户的身份标识及待泡茶叶的茶叶种类;
确定模块,用于从所述身份规律对应关系集合中确定与所述身份标识、茶叶种类对应的目标泡茶规律;
提示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目标泡茶规律发出备料提示;
执行模块,用于若接收到备料完成的备料完成确认操作,按照所述目标泡茶规律进行泡茶。
9.一种终端,包括:处理器、通信接口、存储器和通信总线,其中,处理器、通信接口和存储器通过通信总线完成相互间的通信;所述存储器中存储有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上述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10.一种具有处理器可执行的非易失的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读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程序代码使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权利要求1至7任一所述方法。
CN202010183647.8A 2020-03-16 2020-03-16 一种泡茶控制方法、装置、终端及计算机可读介质 Active CN11146679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183647.8A CN111466794B (zh) 2020-03-16 2020-03-16 一种泡茶控制方法、装置、终端及计算机可读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183647.8A CN111466794B (zh) 2020-03-16 2020-03-16 一种泡茶控制方法、装置、终端及计算机可读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466794A CN111466794A (zh) 2020-07-31
CN111466794B true CN111466794B (zh) 2021-04-20

Family

ID=717474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183647.8A Active CN111466794B (zh) 2020-03-16 2020-03-16 一种泡茶控制方法、装置、终端及计算机可读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466794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338282B (zh) * 2022-10-17 2023-03-24 南通长石科技有限公司 镁合金锻件产品冲压成形系统及冲压成形方法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993944A (zh) * 2016-12-29 2017-08-01 广州小海电子产品有限公司 自动泡茶机及自动泡茶方法
CN107456084A (zh) * 2017-08-22 2017-12-12 牛诚 一种智能沏茶系统、智能茶杯及其控制方法
CN107730735A (zh) * 2017-10-10 2018-02-23 北京开席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制备饮品的设备、服务器和方法
CN108261078A (zh) * 2018-02-12 2018-07-10 厦门盈趣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自动识别用户个人口味的饮料系统及方法
CN109288399A (zh) * 2018-08-27 2019-02-01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泡茶设备控制方法、装置、泡茶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50034606A1 (en) * 2003-08-15 2005-02-17 Jean-Paul In Albon Coffee machine
CH706485B1 (de) * 2012-05-08 2018-06-29 Steffen C/O Swiss Food Tech Gmbh Hanspeter Kaffeemaschine mit Elektrolysezelle zur Herstellung von basischem Wasser, und zur Verbesserung der Lösungskraft, der Sensorik und Resorption, mittels Trennung der Molekül-Cluster.
AU2017254698B2 (en) * 2016-04-20 2020-04-09 Sorry Robots Llc Grinders, analyzers, and related technologies
CN108665958A (zh) * 2018-04-13 2018-10-16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泡茶方法及装置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993944A (zh) * 2016-12-29 2017-08-01 广州小海电子产品有限公司 自动泡茶机及自动泡茶方法
CN107456084A (zh) * 2017-08-22 2017-12-12 牛诚 一种智能沏茶系统、智能茶杯及其控制方法
CN107730735A (zh) * 2017-10-10 2018-02-23 北京开席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制备饮品的设备、服务器和方法
CN108261078A (zh) * 2018-02-12 2018-07-10 厦门盈趣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自动识别用户个人口味的饮料系统及方法
CN109288399A (zh) * 2018-08-27 2019-02-01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泡茶设备控制方法、装置、泡茶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466794A (zh) 2020-07-3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738758B (zh) 感知业务管理方法、装置、系统及可读存储介质
EP2371153B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providing wireless communication between user equipments
WO2015196714A1 (zh) 权限管理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2474544B (zh) 用于定制用户界面菜单的方法和设备
TWI640947B (zh) Method and device for obtaining network subject social relationship type
CN107786398B (zh) 数据交互方法和装置,及智能终端、操作系统、智能冰箱
CN105992617A (zh) 一种数据通信方法以及数据通信系统
US11122636B2 (en) Network-based user identification
CN111466794B (zh) 一种泡茶控制方法、装置、终端及计算机可读介质
US20140337697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oviding content to an apparatus based on location of the apparatus
WO2018187435A1 (en) Time and content restrictions based on user-identification
EP3607482B1 (en) Interaction-based user identification
CN107038649B (zh) 一种终端用户的好友推荐方法及装置
CN105243098B (zh) 人脸图像的聚类方法及装置
CN109040329A (zh) 联系人标签的确定方法、终端设备及介质
CN112947625A (zh)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0989464B (zh) 基于烹饪曲线的烹饪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烹饪设备
WO2017016293A1 (zh) 一种无线网络连接方法及其设备
CN113468737A (zh) 水温控制方法、装置、热水器、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275493B (zh) 榜单数据的处理方法、装置、服务器和非易失性存储介质
CA3030337A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facilitating product pickup by a friend or family member of the ordering customer
CN107688735B (zh) 终端的控制方法、装置、终端与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US11416569B2 (en) Device for generating user profile and system comprising the device
CN115585615A (zh) 智能冰箱与称重托盘的绑定方法、设备及智能冰箱
CN112087353B (zh) 一种设备的功能推荐方法、云端服务器及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