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465301A - 服务器及数据中心 - Google Patents

服务器及数据中心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465301A
CN111465301A CN202010543908.2A CN202010543908A CN111465301A CN 111465301 A CN111465301 A CN 111465301A CN 202010543908 A CN202010543908 A CN 202010543908A CN 111465301 A CN111465301 A CN 11146530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rver
data center
cabinet
pipe
spra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543908.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465301B (zh
Inventor
韩文轩
辛毅
凌睿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Baidu Netcom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Baidu Netcom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Baidu Netcom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Baidu Netcom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543908.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465301B/zh
Publication of CN11146530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46530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46530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46530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7/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common to different types of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7/20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ventilating, or heating
    • H05K7/20709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ventilating, or heating for server racks or cabinets; for data centers, e.g. 19-inch computer racks
    • H05K7/20763Liquid cooling without phase change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7/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common to different types of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7/20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ventilating, or heating
    • H05K7/20709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ventilating, or heating for server racks or cabinets; for data centers, e.g. 19-inch computer rack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7/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common to different types of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7/20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ventilating, or heating
    • H05K7/20709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ventilating, or heating for server racks or cabinets; for data centers, e.g. 19-inch computer racks
    • H05K7/20836Thermal management, e.g. server temperature control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服务器及数据中心,涉及可用于(包括但不限于)云计算、云存储、大数据计算、深度学习和图像处理等应用的数据中心的冷却技术领域。服务器包括填充在壳体中的非导电液态冷媒;驱动部设置在壳体中。数据中心的数据中心机房具有设置有服务器的机柜;喷淋装置设置在与机柜的位置对应;冷却塔设置在数据中心机房的外部,冷却塔的供液部与喷淋装置连接。本申请实施例的服务器可以在驱动部的作用下驱动非导电液态冷媒持续的对服务器换热。本申请实施例的数据中心由于设置有上述服务器,以及对服务器进行喷淋冷却的喷淋装置,因此可以对服务器的内部和外部同时进行换热,实现了对服务器和整个数据中心机房的快速冷却降温。

Description

服务器及数据中心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设备冷却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可用于(包括但不限于)云计算、云存储、大数据计算、深度学习和图像处理等应用的数据中心的冷却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数据中心机房在工作时内部设备会产生热量,为了不影响数据中心机房的正常工作,需要配置相应的换热系统对数据中心机房进行换热。然而,现有的换热系统由于结构设计不合理,因此无法有效的对数据中心机房内的服务器进行有效的冷却。
发明内容
根据本申请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服务器,包括:
壳体,采用全封闭结构;
非导电液态冷媒,填充在壳体中,用于对壳体中的服务器元件进行换热;
驱动部,设置在壳体中,用于驱动非导电液态冷媒在壳体中流动。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服务器还包括:
温度传感器,设置在壳体中,温度传感器与驱动部电连接。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服务器还包括:
多个防水接头,设置在壳体的外部且与各服务器元件电连接。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驱动部包括多个叶轮,各叶轮可转动地设置在壳体的内侧壁上。
根据本申请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数据中心,包括:
数据中心机房,具有机柜,机柜中设置有上述一方面的服务器;
喷淋装置,设置在数据中心机房中,且与机柜的位置对应,用于向机柜中的服务器喷淋冷却液;
冷却塔,设置在数据中心机房的外部,冷却塔的供液部与喷淋装置连接,用于向喷淋装置输送冷却液。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喷淋装置包括多个喷淋头和第一输送管,第一输送管设置在各喷淋头与冷却塔的供液部之间。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各喷淋头设置在机柜的外部,且喷淋头的喷淋口朝向机柜中的服务器设置;
和/或,各喷淋头设置在机柜的内侧壁上,且喷淋头的喷淋口朝向机柜中的服务器设置;
和/或,各喷淋头设置在机柜中的各服务器的上方,且喷淋头的喷淋口朝向机柜中的服务器设置。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数据中心还包括:
补水装置,设置在数据中心机房的外部,具有第一补水管和第二补水管;第一补水管的一端与喷淋装置连通,第一补水管的另一端与第一市政供水管连通;第二补水管的一端与冷却塔的回液部连通,第二补水管的另一端与第二市政供水管连通。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数据中心还包括:
回水装置,具有回水收集部和第二输送管,回水收集部设置在数据中心机房的底部,第二输送管设置在回水收集部与冷却塔的回液部之间。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数据中心还包括:
排水装置,具有排水部和第三输送管,排水部设置在数据中心机房的底部,第三输送管与排水部连通。
本申请实施例的服务器可以在驱动部的作用下驱动非导电液态冷媒持续的对服务器内部进行换热。本申请实施例的数据中心由于设置有上述服务器,以及对服务器进行喷淋冷却的喷淋装置,因此可以通过喷淋在服务器表面的冷却液从服务器外部对其进行换热。并且,在外部喷淋的冷却液和内部非导电液态冷媒的共同热交换作用下,不仅可以实现对服务器的内部和外部同时进行换热,而且还能够进一步的实现机柜和整个数据中心机房的快速冷却降温。
应当理解,本部分所描述的内容并非旨在标识本申请的实施例的关键或重要特征,也不用于限制本申请的范围。本申请的其它特征将通过以下的说明书而变得容易理解。
附图说明
附图用于更好地理解本方案,不构成对本申请的限定。其中:
图1是根据本申请一实施例的服务器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申请一实施例的数据中心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申请另一实施例的数据中心的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申请另一实施例的数据中心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示范性实施例做出说明,其中包括本申请实施例的各种细节以助于理解,应当将它们认为仅仅是示范性的。因此,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当认识到,可以对这里描述的实施例做出各种改变和修改,而不会背离本申请的范围和精神。同样,为了清楚和简明,以下的描述中省略了对公知功能和结构的描述。
根据本申请的实施例,如图1所示,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服务器100,包括:壳体101、非导电液态冷媒以及驱动部102。
壳体101采用全封闭结构。也即是说,壳体101内部的服务器元件105可以与壳体101外部环境完全隔绝,从而有效避免服务器元件105与外界环境接触引起的腐蚀、短路等风险的发生。
服务器元件105可以包括主板、网卡、处理器、电源等。壳体101的形状、材料、容积以及尺寸等,均可以根据需要进行选择和调整,在此不做具体限定。
非导电液态冷媒填充在壳体101中,用于对壳体101中的服务器元件105进行换热。并且,由于为非导电冷媒,因此不会对壳体101中的服务器元件105的工作产生影响。填充在壳体101中的非导电液态冷媒在于工作中发热的服务器元件105接触后,会吸收服务器元件105产生的热量,并可以通过服务器100的壳体101将吸收的热量传导至外部。同时,服务器100的壳体101在吸收外界环境的冷量后,非导电液态冷媒还能够将壳体101吸收的冷量传导至服务器元件105上,从而进一步的对服务器元件105进行冷却降温。
非导电液态冷媒的具体选择可以根据换热需要、使用环境、服务器类型、服务器结构等进行调整。例如,非导电液态冷媒可以为纯水、氟化水等,在此不做具体限定。
驱动部102设置在壳体101中,用于驱动非导电液态冷媒在壳体101中流动。驱动部102在壳体101中的具体设置位置、数量以及所采用的结构可以根据服务器100的结构或内部服务器元件105的布置位置等进行选择和调整。保证非导电液态冷媒在驱动部102的带动下,能够在壳体101中循环流动且与各服务器元件105进行接触换热即可。
在本实施例中,由于在壳体101内填充有非导电液态冷媒,在壳体101中设置有驱动部102,因此可以实现在驱动部102的作用下驱动非导电液态冷媒持续的对服务器100进行换热,在无需外接提供额外动力的情况下即可实现服务器100的自然冷却。有效的提高了服务器100的换热效率,保证服务器100能够始终处于稳定工作状态,延长了服务器100的使用寿命,避免服务器100在温度较高时导致内部元件损坏的情况发生。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驱动部102包括多个叶轮1021。各叶轮1021可转动地间隔设置在壳体101的内侧壁上。叶轮1021在壳体101的内侧壁上的具体布置位置可根据服务器元件105的设置位置进行调整。通过驱动部102的叶轮1021可以有效的驱动非导电液态冷媒在服务器100中进行充分的流动,进而实现对服务器100中的服务器元件105进行有效换热。
壳体101的内侧壁可以理解为壳体101内部的任一侧或多侧内壁面。例如,叶轮1021可以设置在壳体101内部的顶面、底面或周向的壁面上。
在一个示例中,驱动部102还可以包括转轴和驱动电机,驱动电机与服务器100中的电源电连接,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与转轴的一端连接,转轴的另一端与叶轮1021连接。在驱动电机的驱动下使得叶轮1021能够在壳体101中转动。
在一个示例中,叶轮1021可以为采用能够使非导电液态冷媒呈螺旋形流动的涡轮,也可以采用能够使非导电液态冷媒平缓流动的摆叶。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服务器100还包括温度传感器103。温度传感器103设置在壳体101中,用于检测壳体101内部的温度或壳体101内的服务器元件105的温度。温度传感器103可以与驱动部102电连接,温度传感器103根据检测的温度结果,直接或间接地控制驱动部102动作以及动作强度。例如,当温度传感器103检测到壳体101内部温度较高时,则控制驱动部102加快运动,从而提高非导电液态冷媒在壳体101中的流动速度,进而加快非导电液态冷媒对壳体101内服务器元件105的换热效率。
在本实施例中,由于服务器100中设置有温度传感器103,因此可以实时检测服务器100内的温度是否正常,并及时的反馈驱动部102做出相应驱动方式的调整。从而有效提高服务器100的换热效率和使用安全性,避免服务器100温度异常造成的停机或内部元件损坏。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服务器100还包括多个防水接头104。防水接头104设置在壳体101的外部且与各服务器元件105电连接。当防水接头104与外界数据传输线缆插接时,即可实现外界数据传输线路与防水接头104对应的服务器元件105进行数据交互。在本实施例中,由于设置有防水接头104,因此可以保证外界环境中的液体不会从防水接头104流入服务器100中影响其工作。例如,当服务器100外部通过冷却液进行辅助冷却时,防水接头104可以防止冷却液流入服务器100中。
在一个示例中,壳体101中的电源、网卡、温度传感器等服务器元件105均可连接一个对应的防水接头104,从而实现外界设备通过防水接头104获取或控制壳体101内部的服务器元件105。
在一个示例中,在一个或多个服务器元件105上设置温度传感器103,从而实现对壳体101中的各个服务器元件105的温度状态进行针对性检测,当检测到任意服务器元件105温度异常使,控制驱动部102快速调整驱动模式,从而使得非导电液态冷媒能够快速有效的降低发热服务器元件105的温度,避免服务器元件105烧毁造成服务器100损坏的情况发生。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服务器100还包括设置在壳体101中的控制器,控制器与驱动部102电连接,用于控制驱动部102动作。控制器还可以与温度传感器103电连接,用于根据温度传感器103反馈的温度检测结果控制驱动部102动作。
根据本申请的实施例,如图2所示,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数据中心,包括数据中心机房10、数据中心机房10中的机柜20、喷淋装置30以及冷却塔40。
机柜20中设置有上述任一实施例的服务器100。数据机房中心内机柜20的布置方式以及机柜20的设置数量,可以根据需要进行选择和调整。为了保证对数据机房中心内的有效换热,数据中心机房10可以采用密闭空间的结构,其内部空气的流动和换气需要通过连通其内部的各管路进行。机柜20中设置的服务器100的数量以及服务器100在机柜20中的布置方式也可以根据需要进行选择和调整。机柜20自身的结构、形状以及材料也可以根据需要进行选择和调整。
服务器100至少包括采用全封闭结构的壳体101、填充在壳体101中非导电液态冷媒、以及设置在壳体101中用于驱动非导电液态冷媒在壳体101中流动的驱动部102。服务器100的具体结构可以参考上述服务器100的各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喷淋装置30设置在数据中心机房10中,且与机柜20的位置对应,用于向机柜20和/或机柜20中的服务器100喷淋冷却液。喷淋装置30与机柜20的位置对应可以理解为,喷淋装置30所设置的位置可以保证喷出的冷却液可以直接与机柜20表面或机柜20中服务器100的表面相接触。喷淋装置30的结构、喷淋装置30喷淋冷却液的方式等均可以根据需要进行选择和调整,只要能够满足对数据中心机房10中的机柜20和/或服务器100进行有效的冷却换热即可。
冷却塔40,设置在数据中心机房10的外部,冷却塔40的供液部41与喷淋装置30连接,用于向喷淋装置30输送冷却液。冷却塔40可以采用现有技术中的任意冷却塔40结构,在此不做具体限定。冷却塔40的供液部41可以理解为冷却塔40中盛放待喷淋的冷却液的容器。供液部41中的冷却液可以是外部设备补入其中的,也可以是对喷淋装置30喷淋的冷却液回收除了后再次进行使用的。供液部41向喷淋装置30中输送的冷却液的多少可以根据换热需求进行调整。冷却液的温度也可以根据换热效率和换热需求通过冷却塔40进行调整。
在本实施例中,由于在机柜20中设置有全封闭且内部填充非导电液态冷媒及驱动部102的服务器100,因此可以通过非导电液态冷媒和驱动部102实现对服务器100内部的换热。以及由于设置有对机柜20和/或服务器100进行喷淋冷却的喷淋装置30,因此可以通过喷淋在服务器100表面的冷却液从服务器100外部对其进行换热。并且,在外部喷淋的冷却液和内部非导电液态冷媒的共同热交换作用下,不仅可以实现对服务器100的内部和外部同时进行换热,而且还能够进一步的实现机柜20和整个数据中心机房10的快速冷却降温。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如图2所示,喷淋装置30包括多个喷淋头31和第一输送管32,第一输送管32设置在各喷淋头31与冷却塔40的供液部41之间。第一输送管32用于将冷却塔40的供液部41中的冷却液输送至喷淋头31,供喷淋头31喷淋使用。本实施例由于设置多个喷淋头31,因此可以有效的对机柜20和其中的服务器100进行换热。
喷淋头31的数量和喷淋方式可以根据机柜20和服务器100的数量及位置进行适应性调整和选择。例如,一个喷淋头31可以对多个服务器100进行喷淋,一个喷淋头31也可以仅对一个服务器100进行一对一的喷淋。第一输送管32可以包括总管路和多个分支管路。总管路将冷却塔40的供液部41中的冷却液输送至各分支管路中,各个分支管路再将冷却液输送至对应的各喷淋头31。
在一个示例中,如图2所示,第一输送管32通过两个并联的支路与冷却塔40的供液部41连通。在两个支路上分别设置有水泵33。其中一个水泵33用于日常工作时为供液部41向第一输送管32中输送冷却液提供动力。另一个水泵33作为备用水泵。
在一个示例中,水泵与服务器100中的温度传感器211电连接,水泵根据温度传感器211的温度检测结果,调节向第一输送管32中输入的冷却液的流量和流速。从而调整喷淋头31中喷出的冷却液的多少,以调整服务器100的冷却降温效率。
在一个示例中,第一输送管32与喷淋头31连接的一端设置有调节阀34。调节阀34与服务器100的温度传感器211电连接,根据温度传感器211的温度检测结果调节自身的开闭状态以及开度大小,从而调整喷淋头31中喷出的冷却液的多少,以调整服务器100的冷却降温效率。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如图2所示,各喷淋头31设置在机柜20的内侧壁上,且喷淋头31的喷淋口朝向机柜20中的服务器100设置,以便于直接将冷却液喷淋到服务器100的表面,对服务器100进行冷却换热。并且,当喷淋头31喷出的冷却液直接或间接滴落到机柜20上时,还可以对机柜20和与机柜20接触的服务器100再次进行冷却换热。
在一个示例中,在机柜20的侧壁上可以设置有散热口或排风口,从而能够实现将服务器100产生的一部分热量散发到数据中心机房10中,以使数据中心机房10通过热通道将热量排出。
在一个示例中,设置在机柜20的内侧壁上的部分喷淋头31的喷淋口也可以朝向机柜20内侧壁设置。由于服务器100散发的热量会传到至机柜20,因此通过向机柜20喷淋冷却液也可以有效的对机柜20内部的环境温度进行有效的降温,从而保证机柜20内部的热空气的热量不会再传导至服务器100中影响服务器100工作温度。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如图3所示,各喷淋头31设置在机柜20中的各服务器100的上方,且喷淋头31的喷淋口朝向机柜20中的服务器100设置。从而实现对各服务器100进行一对一的喷淋换热。
在一个可变化的示例中,可以只在部分服务器100的上方设置喷淋头31,上方未设置喷淋头31的服务器100可以通过其他服务器100滴落的冷却液进行冷却换热。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如图4所示,各喷淋头31设置在机柜20的外部,且喷淋头31的喷淋口朝向机柜20中的服务器100设置。通过对机柜20喷淋冷却液实现对机柜20的换热,进而降低机柜20内部温度以实现间接对机柜20内服务器100进行换热。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在机柜20的侧壁上开设有多个开口,各喷淋头31朝向开口设置,从而使得喷淋头31喷出的冷却液可以通过机柜20上的开口进入到机柜20内部与服务器100进行直接接触。
在一个示例中,如图2至4所示,可以在每个机柜20上设置用于检测机柜20温度的机柜温度传感器211,机柜温度传感器211与喷淋头31处设置的调节阀和/或水泵电连接。机柜温度传感器211可以根据检测的机柜20温度,调节水泵或调节阀的开度,从而进一步控制喷淋头31喷出的冷却液的流量,以便调整机柜20和机柜20中服务器100的换热效率和换热效果。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如图2至4所示,数据中心还包括:
回水装置50,具有回水收集部51和第二输送管52,回水收集部51设置在数据中心机房10的底部,用于收集从机柜20中流出的冷却液和喷淋头31滴落的冷却液。第二输送管52设置在回水收集部51与冷却塔40的回液部42之间,用于将回水收集部51收集的冷却液输送至冷却塔40的回液部42中。回液部42为冷却塔40中设置的用于容纳待进行冷却换热的冷却液的容器。
回水收集部51的结构、设置位置和设置数量可以根据需要进行选择和调整。只要能够实现对数据中心机房10中冷却液的快速收集和快速排出即可。例如,回水收集部51可以采用地漏结构。地漏可以是现有技术中的任意地漏,在此不做具体限定。
在一个示例中,如图2至4所示,第二输送管52与冷却塔40的回液部42连接的一端可以设置有水泵53,水泵53用于为第二输送管52的冷却液输送提供动力,从而加快对数据中心机房10中冷却液的回收速度,以及加快冷却塔40中回液部42的冷却液补充速率。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如图2至4所示,数据中心还包括:
补水装置60,设置在数据中心机房10的外部,具有第一补水管61和第二补水管62。第一补水管61的一端与喷淋装置30连通,第一补水管61的另一端与第一市政供水管71连通。第二补水管62的一端与冷却塔40的回液部42连通,第二补水管62的另一端与第二市政供水管72连通。
在本实施例中,由于喷淋装置30和冷却塔40的回液部42均直接与市政供水管连接,因此可以不用设置额外的蓄水装置,通过市政供水即可满足紧急状态下的喷淋装置30的供液需求,以及冷却塔40的储液需求。
在一个示例中,第二补水管62通过水处理装置73与第二市政供水管72连接。水处理装置73可以对第二市政供水管72中输送的液体进行水处理和/或存储第二市政供水管72输送的液体。
在一个示例中,第一补水管61上设置有第一阀门611,用于控制第一补水管61是否将第一市政供水管71中的水作为紧急供水输送至喷淋装置30中作为冷却液使用。在本实施例中,由于喷淋装置30直接和第一市政供水管71连接,因此数据中心无需外接额外的蓄水罐,有效节省了成本和占地面积。
在一个示例中,第二补水管62上设置有第二阀门621,用于控制水处理装置是否能够将处理后的市政用水输送至冷却塔40的回液部42中。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如图2至4所示,数据中心还包括:
排水装置80,具有排水部81和第三输送管82。排水部81设置在数据中心机房10的底部,第三输送管82与排水部81连通。当数据中心机房10内积蓄的冷却水过多或回水装置回水不畅时,为了避免冷却水积蓄过多对数据中心机房10内的机柜20和其他设备产生影响,可以通过排水部81将继续的冷却液通过第三输送管82排出。
在一个示例中,第三输送管82还可以与冷却塔40的回液部42连接,从而实现将排出的冷却液补入至冷却塔40的回液部42中进行再次循环利用。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如图2至4所示,冷却塔40可以包括出风口43、风扇44、喷淋头45、喷淋管46、填料47、隔热板48、进风口49、供液部41和回液部42。
出风口43设置在冷却塔40的顶部。风扇44设置在冷却塔40中且位于出风口43的下方。进风口49设置在冷却塔40的底部或侧壁上。喷淋头45设置在冷却塔40中且位于风扇44的下方。填料47设置在冷却塔40中且位于喷淋头45的下方。供液部41和回液部42设置在冷却塔40中,回液部42通过喷淋管46与喷淋头45连接。隔热板48设置在供液部41和回液部42之间,用于避免回液部42中冷却液的热量传递至供液部41中的冷却液。
本申请可以有效减少数据中心制冷设备投资;同时因换热加强可实现全年自然冷却,减少制冷系统运行成本;相较于传统冷冻水系统,不需要设置蓄冷罐等应急冷源,紧急情况下直供市政水即可解决;施工较为简单、模块化程度高,机房内主要为相关管路及定制化封闭服务器,冷却塔部分在市场现有产品进行简单改造即可实现。同时,采用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可以减少数据中心20%-40%的总耗电量。
本申请采用封闭式服务器以应对暴露于外界环境可能引起的腐蚀、短路等风险,内部填充纯水、氟化液等配合小型混流装置增强换热;其次冷却塔与数据中心机房设计相结合,冷却塔即为冷源,房间内设置喷淋头,水经冷却后直接喷淋在机柜及封闭服务器上。以此可实现全年自然冷却,并简化制冷系统布置难度,模块化、预制化工艺简单。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还可以是通信;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上述具体实施方式,并不构成对本申请保护范围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明白的是,根据设计要求和其他因素,可以进行各种修改、组合、子组合和替代。任何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服务器,包括:
壳体,采用全封闭结构;
非导电液态冷媒,填充在所述壳体中,用于对所述壳体中的服务器元件进行换热;
驱动部,设置在所述壳体中,用于驱动所述非导电液态冷媒在所述壳体中流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服务器,还包括:
温度传感器,设置在所述壳体中,所述温度传感器与所述驱动部电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服务器,还包括:
多个防水接头,设置在所述壳体的外部且与各所述服务器元件电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服务器,其中,所述驱动部包括多个叶轮,各所述叶轮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壳体的内侧壁上。
5.一种数据中心,包括:
数据中心机房,具有机柜,所述机柜中设置有如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服务器;
喷淋装置,设置在所述数据中心机房中,且与所述机柜的位置对应,用于向所述机柜和/或所述中的服务器喷淋冷却液;
冷却塔,设置在所述数据中心机房的外部,所述冷却塔的供液部与所述喷淋装置连接,用于向所述喷淋装置输送冷却液。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数据中心,其中,所述喷淋装置包括多个喷淋头和第一输送管,所述第一输送管设置在各所述喷淋头与所述冷却塔的供液部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数据中心,其中,各所述喷淋头设置在所述机柜的外部,且所述喷淋头的喷淋口朝向所述机柜中的服务器设置;
和/或,各所述喷淋头设置在所述机柜的内侧壁上,且所述喷淋头的喷淋口朝向所述机柜中的服务器设置;
和/或,各所述喷淋头设置在所述机柜中的各服务器的上方,且所述喷淋头的喷淋口朝向所述机柜中的服务器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数据中心,还包括:
补水装置,设置在所述数据中心机房的外部,具有第一补水管和第二补水管;所述第一补水管的一端与所述喷淋装置连通,所述第一补水管的另一端与第一市政供水管连通;所述第二补水管的一端与所述冷却塔的回液部连通,所述第二补水管的另一端与第二市政供水管连通。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数据中心,还包括:
回水装置,具有回水收集部和第二输送管,所述回水收集部设置在所述数据中心机房的底部,所述第二输送管设置在所述回水收集部与所述冷却塔的回液部之间。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数据中心,还包括:
排水装置,具有排水部和第三输送管,所述排水部设置在所述数据中心机房的底部,所述第三输送管与所述排水部连通。
CN202010543908.2A 2020-06-15 2020-06-15 服务器及数据中心 Active CN11146530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543908.2A CN111465301B (zh) 2020-06-15 2020-06-15 服务器及数据中心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543908.2A CN111465301B (zh) 2020-06-15 2020-06-15 服务器及数据中心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465301A true CN111465301A (zh) 2020-07-28
CN111465301B CN111465301B (zh) 2023-01-06

Family

ID=716797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543908.2A Active CN111465301B (zh) 2020-06-15 2020-06-15 服务器及数据中心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465301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885893A (zh) * 2020-08-04 2020-11-03 孟祥浩 一种融化自凝固的大型机柜循环散热结构
WO2023197852A1 (zh) * 2022-04-14 2023-10-19 超聚变数字技术有限公司 计算节点、服务器系统及数据中心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20243169A1 (en) * 2011-03-23 2012-09-27 Jordan Rinke Targeted Liquid Cooling For A System
CN103336566A (zh) * 2013-07-17 2013-10-02 曙光信息产业(北京)有限公司 服务器
CN103593018A (zh) * 2013-11-13 2014-02-19 曙光信息产业(北京)有限公司 用于服务器系统的电气转接装置和服务器
CN106659083A (zh) * 2016-12-28 2017-05-10 郑州云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液冷服务器冷却系统
CN109831900A (zh) * 2019-03-29 2019-05-31 北京丰联奥睿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液冷服务器机柜
CN209002296U (zh) * 2018-09-07 2019-06-18 中南大学 浸没式液冷和循环风冷结合的服务器机柜散热系统
CN210663446U (zh) * 2019-09-11 2020-06-02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制冷及热量回收装置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20243169A1 (en) * 2011-03-23 2012-09-27 Jordan Rinke Targeted Liquid Cooling For A System
CN103336566A (zh) * 2013-07-17 2013-10-02 曙光信息产业(北京)有限公司 服务器
CN103593018A (zh) * 2013-11-13 2014-02-19 曙光信息产业(北京)有限公司 用于服务器系统的电气转接装置和服务器
CN106659083A (zh) * 2016-12-28 2017-05-10 郑州云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液冷服务器冷却系统
CN209002296U (zh) * 2018-09-07 2019-06-18 中南大学 浸没式液冷和循环风冷结合的服务器机柜散热系统
CN109831900A (zh) * 2019-03-29 2019-05-31 北京丰联奥睿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液冷服务器机柜
CN210663446U (zh) * 2019-09-11 2020-06-02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制冷及热量回收装置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885893A (zh) * 2020-08-04 2020-11-03 孟祥浩 一种融化自凝固的大型机柜循环散热结构
CN111885893B (zh) * 2020-08-04 2022-06-21 湖南恒蓁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融化自凝固的大型机柜循环散热结构
WO2023197852A1 (zh) * 2022-04-14 2023-10-19 超聚变数字技术有限公司 计算节点、服务器系统及数据中心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465301B (zh) 2023-01-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465301B (zh) 服务器及数据中心
CN107979955B (zh) 一种模块化液冷服务器机箱
CN101677091B (zh) 采用水蒸气压缩系统促进电子装置机架冷却的装置和方法
US10544707B2 (en) Fuel vaporization using data center waste heat
CN101626675B (zh) 一种用于机柜冷却的散热装置
US20120286514A1 (en) Fluid-driven, electricity-generating system and method for a data center
CN109756058B (zh) 一种集成电机电控制系统
CN103249284A (zh) 一种数据中心油冷方法
CN210725802U (zh) 一种数据中心浸没式液体冷却系统
CN207040117U (zh) 一种移动式机柜级服务器系统的散热装置
CN102548362A (zh) 水冷散热系统
CN209861386U (zh) 一种大数据服务器机柜
JP2012054499A (ja) 電子機器の冷却システム
US20190110374A1 (en) Coolant Distribution Unit
CN111988973A (zh) 气冷散热设备和冷却系统
CN203136430U (zh) 一种数据中心油冷系统
CN210808032U (zh) 一种制冷装置
CN112437583B (zh) 用于对搁架进行自主冷却的冷却装置
CN212778152U (zh) 一种循环冷却水箱及焊接设备
CN114390870A (zh) 散热机柜
CN109519178B (zh) 用于高温环境下盾构冷却循环系统的降温体系及方法
CN110572980A (zh) 服务器系统及服务器机房
JP2012054498A (ja) 電子機器の冷却装置
CN220693612U (zh) 数据中心机柜液冷装置
CN213872984U (zh) 集装箱制冷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