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465284A - 一种储能系统的控制方法和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储能系统的控制方法和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465284A
CN111465284A CN202010359932.0A CN202010359932A CN111465284A CN 111465284 A CN111465284 A CN 111465284A CN 202010359932 A CN202010359932 A CN 202010359932A CN 111465284 A CN111465284 A CN 11146528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ame
outer frame
heat dissipation
wall
energy stora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359932.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465284B (zh
Inventor
傅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unshan Zhongjun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Kunshan Zhongjun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unshan Zhongjun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Kunshan Zhongjun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359932.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465284B/zh
Publication of CN11146528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46528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46528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46528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7/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common to different types of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7/20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ventilating, or heating
    • H05K7/2039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ventilating, or heat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heat transfer by conduction from the heat generating element to a dissipating body
    • H05K7/20436Inner thermal coupling elements in heat dissipating housings, e.g. protrusions or depressions integrally formed in the housing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5/00Casings, cabinets or drawer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5/0017Casings, cabinets or drawer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with operator interface unit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5/00Casings, cabinets or drawer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5/02Details
    • H05K5/0213Venting aperture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7/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common to different types of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7/20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ventilating, or heating
    • H05K7/20009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ventilating, or heating using a gaseous coolant in electronic enclosures
    • H05K7/20136Forced ventilation, e.g. by fan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7/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common to different types of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7/20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ventilating, or heating
    • H05K7/20218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ventilating, or heating using a liquid coolant without phase change in electronic enclosur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Battery Mounting, Suspending (AREA)
  • Cooling Or The Like Of Electrical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储能系统的控制方法和装置,主要包括外框、水泵、散热水箱、支路散热框、风机和自净框,所述外框前侧上部转动安装有对称设置的密封门,所述外框后侧内壁固定安装有转换器,转换器右侧固定安装有连接器,所述外框右侧中部侧壁贯穿固定安装有密封框,密封框内部插接安装有等距排列的插框。本发明在结构上设计合理,保证装置与外部设备连接位置的稳定性和插接位置的密封防潮,保证精密元件的环境稳定,保证使用寿命;采用独立的隔离散热和插接装配,保证装置的拆装快捷和装配稳定,装置进行自洁,延长维护周期和减少内部积尘。

Description

一种储能系统的控制方法和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储能系统控制设备,具体是一种储能系统的控制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储能主要是指电能的储存。储能又是石油油藏中的一个名词,代表储层储存油气的能力。储能本身不是新兴的技术,但从产业角度来说却是刚刚出现,正处在起步阶段;到目前为止,中国没有达到类似美国、日本将储能当作一个独立产业加以看待并出台专门扶持政策的程度,尤其在缺乏为储能付费机制的前提下,储能产业的商业化模式尚未成形,在储能系统中,储能控制设备的使用必要,进行电性监控和转换控制。
现有的储能设备的控制箱自身的防护效果不佳,对内部的散热针对性不足,导热发热严重部位,散热不足,影响使用寿命;在进行散热时,多采用风冷散热,空气的热量的携带能力不足,导致散热效果差;且在散热时,外部空气中的尘土会积累在内部的设备表面,积尘影响散热,自净不足,且拆装不便后期清洗更换维修流程繁琐。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储能系统的控制方法和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储能系统的控制方法和装置,主要包括外框、水泵、散热水箱、支路散热框、风机和自净框,所述外框前侧上部转动安装有对称设置的密封门,所述外框后侧内壁固定安装有转换器,转换器右侧固定安装有连接器,所述外框右侧中部侧壁贯穿固定安装有密封框,密封框内部插接安装有等距排列的插框,插框右端内部旋接安装有密封套,所述连接器的线束插接安装在插框内侧左部,所述插框左端旋接安装有与连接器配合的旋压盖,所述转换器左端固定安装有控制器;
所述转换器和控制器前侧通过螺栓压接安装有支路散热框,支路散热框后侧外壁与转换器和控制器前侧壁紧密接触,所述外框后侧上部内壁固定安装有安装架,安装架前侧左部固定安装有电池监测模块,所述安装架前侧中部固定安装有比较器,所述安装架前侧右部固定安装有供电监测模块;
所述外框内侧中部贯穿固定安装有左右对称的三通座,所述外框中部位于两个所述三通座之间嵌设固定安装有总吸热框,总吸热框顶端固定安装有等距排列的延展片,所述支路散热框底端左部开口通过管道与位于左部的所述三通座导通,所述支路散热框底端右部开口通过管道与位于右部的所述三通座导通;
所述外框底端内壁固定安装有对称设置的下支座,下支座中部嵌设固定安装有下胶垫,所述外框内侧中部固定安装有左右对称的装配架,装配架下部滑接安装有上卡座,上卡座端部固定安装有滑装座,滑装座通过螺栓与装配架压接装配,所述上卡座中部贯穿固定安装有上胶垫,所述下胶垫和上胶垫之间插接安装有散热水箱,所述外框右侧下部内壁固定安装有水泵,水泵顶端开口通过水管与位于右部的所述三通座导通,所述水泵底端开口通过水管与散热水箱右端下部开口导通,所述散热水箱左侧上部开口通过水管与位于左部的所述三通座导通;
所述外框左侧下部侧壁贯穿固定安装有自净框,自净框右端固定安装有导风框,导风框前侧壁贯穿嵌设固定安装有风机,所述导风框通过螺栓与外框下部后侧内壁固定压接。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散热水箱主要包括散热环、下水管、薄壁管、上水管、第一插杆和第二插杆,所述下水管和上水管之间贯穿固定安装有等距排列的薄壁管,所述下水管和上水管内部设置有隔板,所述下水管、上水管和薄壁管围设形成蛇形水道,所述下水管底端固定安装有左右对称的第二插杆,第二插杆插接安装在下胶垫中部,所述上水管顶端固定安装有左右对称的第一插杆,第一插杆插接安装在上胶垫中部,所述薄壁管外壁固定安装有等距排列的散热环。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自净框主要包括防护罩、装配壳、蜗轮、刮板、中轴和网孔板,所述装配壳左端旋接安装有防护罩,所述装配壳中部内壁固定安装有网孔板,网孔板中部转动安装有中轴,中轴左端固定安装有与网孔板配合的刮板,所述中轴右端固定安装有蜗轮,所述装配壳右端与导风框固定导通。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外框顶端固定安装有防护棚。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密封门前侧中部固定安装有拉手,所述密封门内部嵌设固定安装有透视板。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通风板内部开设有等距排列的出风口。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控制器通过线束与供电监测模块、连接器、水泵、转换器、电池监测模块、比较器和风机电性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在结构上设计合理,保证装置与外部设备连接位置的稳定性和插接位置的密封防潮,保证精密元件的环境稳定,保证使用寿命;采用独立的隔离散热和插接装配,保证装置的拆装快捷和装配稳定,装置进行自洁,延长维护周期和减少内部积尘。
附图说明
图1为储能系统的控制方法和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储能系统的控制方法和装置内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储能系统的控制方法和装置中控制器、转换器、外框、支路散热框和总吸热框之间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储能系统的控制方法和装置中外框、密封框和连接器之间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储能系统的控制方法和装置中防护罩、装配壳、蜗轮、刮板和风机之间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储能系统的控制方法和装置中第一插杆、装配架、上卡座、上胶垫和上水管之间的位置示意图。
图7为储能系统的控制方法和装置中第二插杆、下支座、下水管和外框之间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储能系统的控制方法和装置中网孔板和中轴之间的侧视示意图。
图中:外框1、插框2、密封门3、防护棚4、防护罩5、通风板6、供电监测模块7、连接器8、密封框9、三通座10、散热环11、水泵12、下水管13、下支座14、薄壁管15、装配壳16、上水管17、总吸热框18、转换器19、控制器20、支路散热框21、安装架22、电池监测模块23、比较器24、旋压盖25、密封套26、延展片27、蜗轮28、导风框29、风机30、刮板31、中轴32、上胶垫33、第一插杆34、上卡座35、装配架36、滑装座37、第二插杆38、下胶垫39、网孔板4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设置”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相连、设置,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设置,或一体地连接、设置。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请参阅图1~8,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储能系统的控制方法和装置,主要包括外框1、水泵12、散热水箱、支路散热框21、风机30和自净框,所述外框1前侧上部转动安装有对称设置的密封门3,所述外框1后侧内壁固定安装有转换器19,转换器19右侧固定安装有连接器8,所述外框1右侧中部侧壁贯穿固定安装有密封框9,密封框9内部插接安装有等距排列的插框2,插框2右端内部旋接安装有密封套26,所述连接器8的线束插接安装在插框2内侧左部,所述插框2左端旋接安装有与连接器8配合的旋压盖25,所述转换器19左端固定安装有控制器20;
所述转换器19和控制器20前侧通过螺栓压接安装有支路散热框21,支路散热框21后侧外壁与转换器19和控制器20前侧壁紧密接触,所述外框1后侧上部内壁固定安装有安装架22,安装架22前侧左部固定安装有电池监测模块23,所述安装架22前侧中部固定安装有比较器24,所述安装架22前侧右部固定安装有供电监测模块7;
所述外框1内侧中部贯穿固定安装有左右对称的三通座10,所述外框1中部位于两个所述三通座10之间嵌设固定安装有总吸热框18,总吸热框18顶端固定安装有等距排列的延展片27,所述支路散热框21底端左部开口通过管道与位于左部的所述三通座10导通,所述支路散热框21底端右部开口通过管道与位于右部的所述三通座10导通;
所述外框1底端内壁固定安装有对称设置的下支座14,下支座14中部嵌设固定安装有下胶垫39,所述外框1内侧中部固定安装有左右对称的装配架36,装配架36下部滑接安装有上卡座35,上卡座35端部固定安装有滑装座37,滑装座37通过螺栓与装配架36压接装配,所述上卡座35中部贯穿固定安装有上胶垫33,所述下胶垫39和上胶垫33之间插接安装有散热水箱,所述外框1右侧下部内壁固定安装有水泵12,水泵12顶端开口通过水管与位于右部的所述三通座10导通,所述水泵12底端开口通过水管与散热水箱右端下部开口导通,所述散热水箱左侧上部开口通过水管与位于左部的所述三通座10导通;
所述外框1左侧下部侧壁贯穿固定安装有自净框,自净框右端固定安装有导风框29,导风框29前侧壁贯穿嵌设固定安装有风机30,所述导风框29通过螺栓与外框1下部后侧内壁固定压接。
所述散热水箱主要包括散热环11、下水管13、薄壁管15、上水管17、第一插杆34和第二插杆38,所述下水管13和上水管17之间贯穿固定安装有等距排列的薄壁管15,所述下水管13和上水管17内部设置有隔板,所述下水管13、上水管17和薄壁管15围设形成蛇形水道,所述下水管13底端固定安装有左右对称的第二插杆38,第二插杆38插接安装在下胶垫39中部,所述上水管17顶端固定安装有左右对称的第一插杆34,第一插杆34插接安装在上胶垫33中部,所述薄壁管15外壁固定安装有等距排列的散热环11。
所述自净框主要包括防护罩5、装配壳16、蜗轮28、刮板31、中轴32和网孔板40,所述装配壳16左端旋接安装有防护罩5,所述装配壳16中部内壁固定安装有网孔板40,网孔板40中部转动安装有中轴32,中轴32左端固定安装有与网孔板40配合的刮板31,所述中轴32右端固定安装有蜗轮28,所述装配壳16右端与导风框29固定导通。
所述外框1顶端固定安装有防护棚4。
所述密封门3前侧中部固定安装有拉手,所述密封门3内部嵌设固定安装有透视板。
所述通风板6内部开设有等距排列的出风口。
所述控制器20通过线束与供电监测模块7、连接器8、水泵12、转换器19、电池监测模块23、比较器24和风机30电性连接。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是:
本发明涉及一种储能系统的控制方法和装置,使用时,通过连接器8与外部的设备进行电性连接,且在插接的位置通过密封套26进行密封旋压,保证连接的稳定性和插接位置的密封防潮,且装置的主要电子元件安装在外框1上部密封空间,保证精密元件的环境,避免外部的温湿度和尘土对设备的侵害,保证使用寿命;
且在使用中,通过总吸热框18济学宁外框1上部空间的吸热,通过支路散热框21对控制器20和转换器19这种发热严重的部位进行精准吸热,保证整体散热效果的同时,提高散热精准性,且通过接触式的吸热,使得循环到支路散热框21的换热介质充分吸热,保证装置散热资源的充分利用,且在散热水箱位置,通过蛇形的薄壁水道,配合风机30进行散热,采用独立的隔离散热,保证装置的整体换热效果,且散热水箱采用插接装配,并配合橡胶垫的柔性安装,保证装置的拆装快捷和装配稳定;
同时为保证装置的内部清洁,在进风口位置安装网孔板40,进行灰尘过滤,且通过喇叭口式的进气口提高进气速度,进而吹动蜗轮28转动,最终通过刮板31将附着在网孔板40左侧外壁的灰尘刮下,保证通气的长筒,且在重力的作用下,从倾斜的装配壳16左端滑落,进行自洁,延长维护周期,减少内部散热水箱积尘,保证散热效果。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Claims (7)

1.一种储能系统的控制方法和装置,主要包括外框(1)、水泵(12)、散热水箱、支路散热框(21)、风机(30)和自净框,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框(1)前侧上部转动安装有对称设置的密封门(3),所述外框(1)后侧内壁固定安装有转换器(19),转换器(19)右侧固定安装有连接器(8),所述外框(1)右侧中部侧壁贯穿固定安装有密封框(9),密封框(9)内部插接安装有等距排列的插框(2),插框(2)右端内部旋接安装有密封套(26),所述连接器(8)的线束插接安装在插框(2)内侧左部,所述插框(2)左端旋接安装有与连接器(8)配合的旋压盖(25),所述转换器(19)左端固定安装有控制器(20);
所述转换器(19)和控制器(20)前侧通过螺栓压接安装有支路散热框(21),支路散热框(21)后侧外壁与转换器(19)和控制器(20)前侧壁紧密接触,所述外框(1)后侧上部内壁固定安装有安装架(22),安装架(22)前侧左部固定安装有电池监测模块(23),所述安装架(22)前侧中部固定安装有比较器(24),所述安装架(22)前侧右部固定安装有供电监测模块(7);
所述外框(1)内侧中部贯穿固定安装有左右对称的三通座(10),所述外框(1)中部位于两个所述三通座(10)之间嵌设固定安装有总吸热框(18),总吸热框(18)顶端固定安装有等距排列的延展片(27),所述支路散热框(21)底端左部开口通过管道与位于左部的所述三通座(10)导通,所述支路散热框(21)底端右部开口通过管道与位于右部的所述三通座(10)导通;
所述外框(1)底端内壁固定安装有对称设置的下支座(14),下支座(14)中部嵌设固定安装有下胶垫(39),所述外框(1)内侧中部固定安装有左右对称的装配架(36),装配架(36)下部滑接安装有上卡座(35),上卡座(35)端部固定安装有滑装座(37),滑装座(37)通过螺栓与装配架(36)压接装配,所述上卡座(35)中部贯穿固定安装有上胶垫(33),所述下胶垫(39)和上胶垫(33)之间插接安装有散热水箱,所述外框(1)右侧下部内壁固定安装有水泵(12),水泵(12)顶端开口通过水管与位于右部的所述三通座(10)导通,所述水泵(12)底端开口通过水管与散热水箱右端下部开口导通,所述散热水箱左侧上部开口通过水管与位于左部的所述三通座(10)导通;
所述外框(1)左侧下部侧壁贯穿固定安装有自净框,自净框右端固定安装有导风框(29),导风框(29)前侧壁贯穿嵌设固定安装有风机(30),所述导风框(29)通过螺栓与外框(1)下部后侧内壁固定压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能系统的控制方法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水箱主要包括散热环(11)、下水管(13)、薄壁管(15)、上水管(17)、第一插杆(34)和第二插杆(38),所述下水管(13)和上水管(17)之间贯穿固定安装有等距排列的薄壁管(15),所述下水管(13)和上水管(17)内部设置有隔板,所述下水管(13)、上水管(17)和薄壁管(15)围设形成蛇形水道,所述下水管(13)底端固定安装有左右对称的第二插杆(38),第二插杆(38)插接安装在下胶垫(39)中部,所述上水管(17)顶端固定安装有左右对称的第一插杆(34),第一插杆(34)插接安装在上胶垫(33)中部,所述薄壁管(15)外壁固定安装有等距排列的散热环(1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能系统的控制方法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净框主要包括防护罩(5)、装配壳(16)、蜗轮(28)、刮板(31)、中轴(32)和网孔板(40),所述装配壳(16)左端旋接安装有防护罩(5),所述装配壳(16)中部内壁固定安装有网孔板(40),网孔板(40)中部转动安装有中轴(32),中轴(32)左端固定安装有与网孔板(40)配合的刮板(31),所述中轴(32)右端固定安装有蜗轮(28),所述装配壳(16)右端与导风框(29)固定导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能系统的控制方法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框(1)顶端固定安装有防护棚(4)。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能系统的控制方法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门(3)前侧中部固定安装有拉手,所述密封门(3)内部嵌设固定安装有透视板。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能系统的控制方法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板(6)内部开设有等距排列的出风口。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能系统的控制方法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20)通过线束与供电监测模块(7)、连接器(8)、水泵(12)、转换器(19)、电池监测模块(23)、比较器(24)和风机(30)电性连接。
CN202010359932.0A 2020-04-29 2020-04-29 一种储能系统的控制装置 Active CN11146528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359932.0A CN111465284B (zh) 2020-04-29 2020-04-29 一种储能系统的控制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359932.0A CN111465284B (zh) 2020-04-29 2020-04-29 一种储能系统的控制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465284A true CN111465284A (zh) 2020-07-28
CN111465284B CN111465284B (zh) 2023-01-17

Family

ID=7167863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359932.0A Active CN111465284B (zh) 2020-04-29 2020-04-29 一种储能系统的控制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465284B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841169A (zh) * 2020-07-29 2020-10-30 闵亚红 一种烟气蓄含能源高效收集装置
CN112112723A (zh) * 2020-09-03 2020-12-22 中北大学 一种内燃机冷却装置
CN112787257A (zh) * 2021-01-29 2021-05-11 福州浩海新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开关功能与操作功能分离的开关柜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6045184A1 (zh) * 2014-09-24 2016-03-31 中国北车集团大连机车研究所有限公司 牵引变流器冷却单元
US20170172015A1 (en) * 2015-12-10 2017-06-15 Voltronic Power Technology Corp. Chassis structure for industrial uninterruptible power supply system
CN107947241A (zh) * 2017-12-21 2018-04-20 浙江中正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散热稳定的光伏微电网用蓄电储能装置
CN210297022U (zh) * 2019-09-23 2020-04-10 青岛业之峰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防潮强散热的室外低压电力柜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6045184A1 (zh) * 2014-09-24 2016-03-31 中国北车集团大连机车研究所有限公司 牵引变流器冷却单元
US20170172015A1 (en) * 2015-12-10 2017-06-15 Voltronic Power Technology Corp. Chassis structure for industrial uninterruptible power supply system
CN107947241A (zh) * 2017-12-21 2018-04-20 浙江中正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散热稳定的光伏微电网用蓄电储能装置
CN210297022U (zh) * 2019-09-23 2020-04-10 青岛业之峰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防潮强散热的室外低压电力柜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841169A (zh) * 2020-07-29 2020-10-30 闵亚红 一种烟气蓄含能源高效收集装置
CN112112723A (zh) * 2020-09-03 2020-12-22 中北大学 一种内燃机冷却装置
CN112787257A (zh) * 2021-01-29 2021-05-11 福州浩海新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开关功能与操作功能分离的开关柜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465284B (zh) 2023-01-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465284B (zh) 一种储能系统的控制装置
CN110730610B (zh) 一种电磁屏蔽机柜
CN211880798U (zh) 一种综合管廊acu机箱
CN114122978A (zh) 一种自移式防渗室外配电柜
CN116387739A (zh) 一种新能源电化学储能设备的散热装置
CN113335114B (zh) 一种智能充电桩的能耗检测调配系统
CN206433316U (zh) 一种新型通信机柜
CN210779723U (zh) 一种壁挂式安装直流屏电源模块柜
CN211295315U (zh) 一种新能源动力汽车电池总成冷却装置
CN108879534B (zh) 一种带调温装置的电缆分支箱及其使用方法
CN220059820U (zh) 一种风机变桨系统的散热装置
CN217159535U (zh) 一种用于光伏发电站的pcs储能双向变流器
CN113352848A (zh) 一种应用于新能源汽车的采暖加热装置
CN214754758U (zh) 一种开关柜智能除湿装置
CN206133873U (zh) 一种地质灾害预警装置
CN218649093U (zh) 测速雷达散热保护装置
CN114390772B (zh) 一种半导体设备精密组件
CN219457459U (zh) 一种防霜冻温控器
CN219476865U (zh) 一种轨道巡检小车供电装置
CN215644742U (zh) 一种光伏发电用蓄电池安装保护装置
CN216218346U (zh) 一种电动车双向充放电连接器结构
CN220964264U (zh) 一种电缆分支箱
CN216131969U (zh) 一种熔盐储能和电锅炉互补供暖系统
CN220796882U (zh) 一种电化学储能液冷系统
CN214154201U (zh) 一种电机安装结构及其散热风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