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462848B - 一种传染病风险评估方法、传染病风险评估装置及服务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传染病风险评估方法、传染病风险评估装置及服务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462848B
CN111462848B CN202010241821.XA CN202010241821A CN111462848B CN 111462848 B CN111462848 B CN 111462848B CN 202010241821 A CN202010241821 A CN 202010241821A CN 111462848 B CN111462848 B CN 11146284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ser
client
body temperature
epidemiological history
history inform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241821.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462848A (zh
Inventor
陈廷寅
冯嵩
胡建中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angya Hospit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Xiangya Hospit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angya Hospit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Xiangya Hospit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2010241821.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462848B/zh
Publication of CN11146284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46284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46284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46284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16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 FIELDS
    • G16HHEALTHCARE INFORMATICS,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HANDLING OR PROCESSING OF MEDICAL OR HEALTHCARE DATA
    • G16H10/00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handling or processing of patient-related medical or healthcare data
    • G16H10/60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handling or processing of patient-related medical or healthcare data for patient-specific data, e.g. for electronic patient records
    • GPHYSICS
    • G16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 FIELDS
    • G16HHEALTHCARE INFORMATICS,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HANDLING OR PROCESSING OF MEDICAL OR HEALTHCARE DATA
    • G16H50/00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medical diagnosis, medical simulation or medical data mining;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detecting, monitoring or modelling epidemics or pandemics
    • G16H50/30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medical diagnosis, medical simulation or medical data mining;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detecting, monitoring or modelling epidemics or pandemics for calculating health indices; for individual health risk assessment
    • GPHYSICS
    • G16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 FIELDS
    • G16HHEALTHCARE INFORMATICS,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HANDLING OR PROCESSING OF MEDICAL OR HEALTHCARE DATA
    • G16H50/00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medical diagnosis, medical simulation or medical data mining;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detecting, monitoring or modelling epidemics or pandemics
    • G16H50/80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medical diagnosis, medical simulation or medical data mining;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detecting, monitoring or modelling epidemics or pandemics for detecting, monitoring or modelling epidemics or pandemics, e.g. flu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90/00Technologies having an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90/10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supporting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e.g. for weather forecasting or climate simulation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Epidemi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rimary Health Care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Data Mining & Analysis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Pathology (AREA)
  • Medical Treatment And Welfare Office Work (AREA)

Abstract

本申请适用于传染病防控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传染病风险评估方法、传染病风险评估装置及服务器,所述方法包括:通过第一客户端获取第一流行病学史信息;根据所述第一流行病学史信息确定所述第一用户的流行病学史是否异常;若异常,向所述第一客户端发放虚拟高风险用户识别卡;若正常,向第二客户端发送第一提醒消息,以指示与所述第二客户端关联的第二用户测量所述第一用户的体温;接收所述第二客户端发送的第一体温信息;当确定所述第一用户的体温异常时,向所述第一客户端发放所述虚拟高风险用户识别卡。通过上述方法,可以最大限度避免纸质问卷和手写笔带来的接触传染,实现对各类就诊人群的有效鉴别和防控。

Description

一种传染病风险评估方法、传染病风险评估装置及服务器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传染病防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传染病风险评估方法、传染病风险评估装置、服务器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传染病是一种能够在人与人之间或人与动物之间相互传播并广泛流行的疾病。通常这种疾病传染的途径可能包含空气传播、水源传播、食物传播、接触传播、土壤传播和/或垂直传播(母婴传播)等。
医院作为抗击疫情的前线,需要调查登记就诊人群的信息,以评估每个就诊者感染COVID-19的风险。然而,通过纸质问卷和手写笔对就诊人群进行调查登记,可能会造成接触传染。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提供了一种传染病风险评估方法、传染病风险评估装置、服务器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最大限度避免纸质问卷和手写笔带来的接触传染,实现对各类就诊人群的有效鉴别和防控。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传染病风险评估方法,包括:
通过第一客户端获取第一流行病学史信息,上述第一流行病学史信息用于表示与上述第一客户端关联的第一用户的流行病学史;
根据上述第一流行病学史信息确定上述第一用户的流行病学史是否异常;
当确定上述第一用户的流行病学史异常时,向上述第一客户端发放与上述第一用户关联的虚拟高风险用户识别卡;
当确定上述第一用户的流行病学史正常时,向第二客户端发送第一提醒消息,以指示与上述第二客户端关联的第二用户测量上述第一用户的体温;
接收上述第二客户端发送的第一体温信息,上述第一体温信息用于指示上述第一用户的体温;
根据上述第一体温信息确定上述第一用户的体温是否异常;
当确定上述第一用户的体温异常时,向上述第一客户端发放与上述第一用户关联的虚拟高风险用户识别卡。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传染病风险评估装置,包括:
第一流行病学史信息获取单元,用于通过第一客户端获取第一流行病学史信息,上述第一流行病学史信息用于表示与上述第一客户端关联的第一用户的流行病学史;
第一流行病学史异常判断单元,用于根据上述第一流行病学史信息确定上述第一用户的流行病学史是否异常;
第一识别卡发放单元,用于当确定上述第一用户的流行病学史异常时,向上述第一客户端发放与上述第一用户关联的虚拟高风险用户识别卡;
第一提醒消息发送单元,用于当确定上述第一用户的流行病学史正常时,向第二客户端发送第一提醒消息,以指示与上述第二客户端关联的第二用户测量上述第一用户的体温;
第一体温接收单元,用于接收上述第二客户端发送的第一体温信息,上述第一体温信息用于指示上述第一用户的体温;
第一体温异常判断单元,用于根据上述第一体温信息确定上述第一用户的体温是否异常;
第二识别卡发放单元,用于当确定上述第一用户的体温异常时,向上述第一客户端发放与上述第一用户关联的上述虚拟高风险用户识别卡。
第三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服务器,包括存储器、处理器以及存储在上述存储器中并可在上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上述处理器执行上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上述第一方面所提供的方法。
第四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上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第一方面所提供的方法。
第五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当计算机程序产品在服务器上运行时,使得服务器执行上述第一方面所提供的方法。
由上可见,本申请方案中,通过第一客户端获取第一流行病学史信息;根据上述第一流行病学史信息确定上述第一用户的流行病学史是否异常;当确定上述第一用户的流行病学史异常时,向上述第一客户端发放虚拟高风险用户识别卡;当确定上述第一用户的流行病学史正常时,向第二客户端发送第一提醒消息,以指示与上述第二客户端关联的第二用户测量上述第一用户的体温;接收上述第二客户端发送的第一体温信息,上述第一体温信息用于指示上述第一用户的体温;当确定上述第一用户的体温异常时,向上述第一客户端发放上述虚拟高风险用户识别卡。通过本申请方案,使第一用户和第二用户分别在不同的移动终端上完成对应的操作,可以最大限度避免纸质问卷和手写笔带来的接触传染,实现对各类就诊人群的有效鉴别和防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传染病风险评估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传染病风险评估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服务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描述中,为了说明而不是为了限定,提出了诸如特定系统结构、技术之类的具体细节,以便透彻理解本申请实施例。然而,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清楚,在没有这些具体细节的其它实施例中也可以实现本申请。在其它情况中,省略对众所周知的系统、装置、电路以及方法的详细说明,以免不必要的细节妨碍本申请的描述。
应当理解,当在本申请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使用时,术语“包括”指示所描述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素和/或组件的存在,但并不排除一个或多个其它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素、组件和/或其集合的存在或添加。
还应当理解,在本申请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使用的术语“和/或”是指相关联列出的项中的一个或多个的任何组合以及所有可能组合,并且包括这些组合。
如在本申请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那样,术语“如果”可以依据上下文被解释为“当...时”或“一旦”或“响应于确定”或“响应于检测到”。类似地,短语“如果确定”或“如果检测到[所描述条件或事件]”可以依据上下文被解释为意指“一旦确定”或“响应于确定”或“一旦检测到[所描述条件或事件]”或“响应于检测到[所描述条件或事件]”。
另外,在本申请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的描述中,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申请说明书中描述的参考“一个实施例”或“一些实施例”等意味着在本申请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包括结合该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点。由此,在本说明书中的不同之处出现的语句“在一个实施例中”、“在一些实施例中”、“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在另外一些实施例中”等不是必然都参考相同的实施例,而是意味着“一个或多个但不是所有的实施例”,除非是以其他方式另外特别强调。术语“包括”、“包含”、“具有”及它们的变形都意味着“包括但不限于”,除非是以其他方式另外特别强调。
图1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传染病风险评估方法的流程图,详述如下:
步骤101,通过第一客户端获取第一流行病学史信息;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客户端安装在第一用户持有的移动终端(如手机) 上,与第一用户产生关联关系。可选地,当本申请应用于医院时,第一用户可以是到医院就诊的患者。服务器通过第一客户端,即可获取到用于表示第一用户的流行病学史的第一流行病学史信息。具体地,可以是服务器实时从第一客户端中采集数据,以得到第一流行病学史信息;也可以由上述第一终端主动将第一流行病学史信息发送给服务器,服务器接收第一客户端所主动发送的第一流行病学史信息,此处不作任何限定。
在一种应用场景下,可由用户主动在上述第一客户端中填报上述第一流行病学史信息。例如,第一用户使用第一客户端扫二维码,进入第一流行病学史信息的登记页面,由第一用户在该登记页面中输入自身的第一流行病学史信息,在输入完成后,第一客户端会将第一用户登记的第一流行病学史信息发送给服务器。
在另一种应用场景下,可通过大数据的方式获取第一流行病学史信息,则上述步骤101具体包括:
A1、通过上述第一客户端获取上述第一用户的活动路径以及上述第一用户的活动时间;
A2、根据上述第一用户的活动路径和上述第一用户的活动时间,通过大数据平台分析得到上述第一流行病学史信息。
具体地,第一客户端所在的移动终端安装有全球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ingSystem,GPS),服务器通过第一客户端所在的移动终端的GPS实时采集第一用户的定位数据,根据定位数据得到第一用户的活动路径以及活动路径对应的活动时间。然后通过大数据平台对第一用户的活动路径和活动时间进行分析,得到第一流行病学史信息。
可选地,上述第一流行病学史信息包括接触史信息,上述接触史信息用于指示上述第一用户是否接触过传染病的感染者,上述步骤A2具体包括:
B1、通过上述大数据平台获取上述感染者的活动路径以及上述感染者的活动时间;
B2、若上述第一用户的活动路径与上述感染者的活动路径相同且上述第一用户的活动时间与上述感染者的活动时间相同,则生成用于指示上述第一用户接触过传染病的感染者的接触史信息;
B3、若上述第一用户的活动路径与上述感染者的活动路径不相同和/或上述第一用户的活动时间与上述感染者的活动时间不相同,则生成用于指示上述第一用户未接触过传染病的感染者的接触史信息。
具体地,大数据平台保存有传染病(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感染者的活动路径和活动时间。其中,对于活动路径的定义如下:将一定区域(如整个城市)划分为多个局部区域,记录感染者经过的每个局部区域以及经过每个局部区域时对应的时间,以感染者经过的各个局部区域作为感染者的活动路径,以感染者经过各个局部区域时对应的时间作为感染者的活动时间。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大数据平台获取感染者的活动路径和活动时间,即,获取到感染者经过的各个局部区域以及经过各个局部区域时的时间。根据第一用户的活动路径(即第一用户经过的各个局部区域),确定感染者和第一用户是否到过同一个局部区域,如果到过同一个局部区域,则认为第一用户的活动路径和感染者的活动路径相同,此时,根据第一用户的活动时间(即第一用户经过各个局部区域时对应的时间),确定感染者和第一用户是否在同一时间经过上述同一局部区域,如果是在同一时间经过上述同一局部区域,则认为第一用户的活动时间与感染者的活动时间也相同,因此,生成用于指示第一用户接触过传染病的感染者的接触史信息。相应地,如果感染者和第一用户没有到过同一个局部区域,则认为第一用户的活动路径和感染者的活动路径不相同;或者,如果如果感染者和第一用户到过同一个局部区域,但是感染者和第一用户不是在同一时间经过上述同一局部区域,则认为第一用户的活动时间与感染者的活动时间不相同;当第一用户的活动路径与感染者的活动路径不相同,和/或,第一用户的活动时间与感染者的活动时间不相同时,生成用于指示第一用户未接触过传染病的感染者的接触史信息。
举例说明,将一定区域划分为A、B和C三个局部区域,应理解的是,在实际划分中局部区域的数量要远远大于三个,假设第一用户在今天9:00到过局部区域A,而感染者在今天9:00也到过局部区域A,则认为第一用户接触过感染者;或者,假设第一用户在今天9:00到过局部区域A,而感染者在昨天8:00到过局部区域A,则认为第一用户未接触过感染者。
可选地,上述第一流行病学史信息还包括旅行史信息,上述旅行史信息用于指示第一用户是否到过重点疫区,上述步骤A2还包括:通过大数据平台确定所有重点疫区,然后根据第一用户的活动路径和活动时间,确定第一用户是否到过所有重点疫区中的至少一个;如果第一用户到过所有重点疫区中的至少一个,则生成用于指示第一用户到过重点疫区的旅行史信息;如果第一用户没有到过任何一个重点疫区,则生成用于指示第一用户没有到过重点疫区的旅行史信息。
可选地,在上述步骤101之后还包括:
C1、若从上述第一客户端接收到流行病学史修改请求,则根据上述流行病学史修改请求向上述第二客户端发送流行病学史修改通知信息;
C2、接收上述第二客户端发送的决策信息,上述决策信息由上述第二客户端根据上述流行病学史修改通知信息生成;
C3、根据上述决策信息控制是否接受上述流行病学史修改请求对上述第一流行病学史信息的修改。
具体地,在服务器获取到第一流行病学史后,如果第一用户需要对第一流行病学史信息进行修改,可以通过第一客户端向服务器发送流行病学史修改请求。服务器在接收到从第一客户端发送的流行病学史修改请求后,可根据该流行病学史修改请求生成流行病学史修改通知信息,并将该流行病学史修改通知信息发送给第二客户端,以指示第二客户端根据流行病学史修改通知信息生成决策信息。其中,决策信息用于指示是否同意第一用户对第一流行病学史信息进行修改。第二客户端生成的决策信息会发送给服务器,服务器根据接收到的决策信息,控制是否接受流行病学史修改请求对第一流行病学史信息的修改;如果决策信息指示同意第一用户对第一流行病学史信息进行修改,则服务器接受流行病学史修改请求对第一流行病学史信息的修改;如果决策信息指示拒绝第一用户对第一流行病学史信息进行修改,则服务器不接受流行病学史修改请求对第一流行病学史信息的修改。
步骤102,根据上述第一流行病学史信息确定上述第一用户的流行病学史是否异常;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分析第一流行病学史信息可以确定第一用户的流行病学史是否异常。例如,通过分析流行病学史信息,可以得到以下信息:第一用户是否接触过感染者、第一用户是否有过重点疫区旅行史、第一用户所在小区是否有两例以上感染者以及第一用户是否接触过发热或呼吸道症状患者。如果第一用户接触过感染者,或者第一用户有过重点疫区旅行史,或者第一用户所在小区有两例以上感染者,或者第一用户接触过发热或呼吸道症状患者,则可以确定第一用户的流行病学史异常;如果第一用户没有接触过感染者,且第一用户没有重点疫区旅行史,且第一用户所在小区没有两例以上感染者,且第一用户没有接触过发热或呼吸道症状患者,则可以确定第一用户的流行病学史正常。
步骤103,当确定上述第一用户的流行病学史异常时,向上述第一客户端发放与上述第一用户关联的虚拟高风险用户识别卡;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当通过分析第一流行病学史信息确定第一用户的流行病学史异常时,会向第一客户端发放一张虚拟高风险用户识别卡。该虚拟高风险用户识别卡与第一用户关联,例如,可以在该虚拟高风险用户识别卡上显示第一用户的个人信息来建立第一用户和虚拟高风险用户识别卡之间的联系。与第一用户关联的虚拟高风险用户识别卡发放到第一客户端后,可以在第一客户端的界面上展示该虚拟高风险用户识别卡,以指示第一用户感染了传染病的风险很高。以本申请应用于医院为例,医护人员在发现第一用户存在关联的虚拟高风险用户识别卡后,可以立即将第一用户转发热筛查进行特殊处理。需要说明的是,在向第一客户端发放与第一用户关联的虚拟高风险用户识别卡之后,后续步骤将不再进行。
步骤104,当确定上述第一用户的流行病学史正常时,向第二客户端发送第一提醒消息;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当服务器根据第一流行病学史信息确定第一用户的流行病学史正常时,会向第二客户端发送第一提醒消息。例如,该提醒消息为一段文本“第一用户的流行病学史正常,请进入测量体温阶段”。第二客户端安装在第二用户持有的移动终端(如手机)上,与第二用户产生关联关系。可选地,当本申请应用于医院时,第二用户可以是医护人员。当第二客户端接收到第一提醒消息后,第二用户在第一提醒消息的指示下测量第一用户的体温,并在第二客户端中输入测量得到的第一用户的体温。
步骤105,接收上述第二客户端发送的第一体温信息,上述第一体温信息用于指示上述第一用户的体温;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服务器接收第二客户端发送的第一体温信息。第一体温信息用于指示第二用户在第二客户端中输入的第一用户的体温。
步骤106,根据上述第一体温信息确定上述第一用户的体温是否异常;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分析第一体温信息得到第一用户的体温数值。然后将第一用户的体温数值与预设的正常体温数值(例如37.2度)进行比较,如果第一用户的体温数值大于正常体温数值,则确定第一用户的体温异常;如果第一用户的体温数值小于或等于正常体温数值,则确定第一用户的体温正常。
可选地,在步骤106之后还包括:
当确定上述第一用户的体温正常时,向上述第一客户端发放与上述第一用户关联的虚拟低风险用户识别卡。
具体地,在根据第一体温信息确定第一用户的体温正常时,向第一客户端发放一张虚拟低风险用户识别卡。该虚拟低风险用户识别卡与第一用户关联,例如,可以在该虚拟低风险用户识别卡上显示第一用户的个人信息来建立第一用户和虚拟低风险用户识别卡之间的联系。与第一用户关联的虚拟低风险用户识别卡发放到第一客户端后,可以在第一客户端的界面上展示该虚拟低风险用户识别卡,以指示第一用户感染了传染病的风险很低。以本申请应用于医院为例,第一用户通过向护士展示虚拟低风险用户识别卡,可以进入到医疗区。需要说明的是,在向第一客户端发放与第一用户关联的虚拟低风险用户识别卡之后,后续步骤将不再进行。
步骤107,当确定上述第一用户的体温异常时,向上述第一客户端发放与上述第一用户关联的虚拟高风险用户识别卡。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如果第一用户的体温异常,则向上述第一客户端发放与第一用户关联的虚拟高风险用户识别卡。
可选地,在上述步骤101之后还包括:
D1、通过上述第一客户端对上述第一用户进行定位,得到上述第一用户当前所处的位置;
D2、当上述位置属于预设的位置范围内时,通过上述第一客户端获取第二流行病学史信息,上述第二流行病学史信息用于表示上述第一用户的流行病学史,上述第二流行病学史信息与上述第一流行病学史信息的获取方式不同;
D3、若上述第二流行病学史信息与上述第一流行病学史信息不同,则向上述第一客户端发放与上述第一用户关联的虚拟瞒报用户识别卡;
D4、若上述第二流行病学史信息与上述第一流行病学史信息相同,则向上述第二客户端发送第二提醒消息,以指示与上述第二客户端关联的第二用户测量上述第一用户的体温;
D5、接收上述第二客户端发送的第二体温信息,上述第二体温信息用于指示上述第一用户的体温;
D6、根据上述第二体温信息确定上述第一用户的体温是否异常;
D7、当确定上述第一用户的体温异常时,向上述第一客户端发放与上述第一用户关联的上述虚拟高风险用户识别卡。
具体地,在通过第一客户端获取第一流行病学史信息后,服务器通过第一客户端所在的移动终端的GPS对第一用户进行定位,得到第一用户当前所处的地理位置。本申请预先设置有一个位置范围,以本申请应用于医院为例,位置范围可以是医疗区中的重症区,由于重症区中的病人抵抗力极差,需要采取更加严格的出入限制措施。因此,如果第一用户当前所处的地理位置属于预设的位置范围内时,需要通过第一客户端获取第二流行病学史信息,该第二流行病学史信息用于表示第一用户的流行病学史。需要说明的是,第二流行病学史信息的获取方式应该不同于第一流行病学史,例如,如果第一流行病学史信息是通过步骤A1、A2所示出的方式从大数据平台获取的,则第二流行病学史信息可以由第一用户在第一客户端中输入得到;或者,如果第一流行病学史信息是由第一用户在第一客户端中输入得到的,则第二流行病学史信息可以通过步骤 A1、A2中的方式从大数据平台获取。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果第二流行病学史信息与第一流行病学史信息不同,则向第一客户端发放一张虚拟瞒报用户识别卡。该虚拟瞒报用户识别卡与第一用户关联,例如,可以在该虚拟瞒报用户识别卡上显示第一用户的个人信息来建立第一用户和虚拟瞒报用户识别卡之间的联系。与第一用户关联的虚拟瞒报用户识别卡发放到第一客户端后,可以在第一客户端的界面上展示该虚拟瞒报用户识别卡,以指示第一用户存在瞒报流行病学史的可能。以本申请应用于医院为例,护士在发现第一用户存在关联的虚拟瞒报用户识别卡后,可以立即对第一用户进行严格的调查。需要说明的是,在向第一客户端发放与第一用户关联的虚拟瞒报用户识别卡之后,后续步骤将不再进行。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果第二流行病学史信息与第一流行病学史信息相同,则继续向第二客户端发送第二提醒消息。第二提醒消息在第二客户端上展示,提醒与第二客户端关联的第二用户测量第一用户的体温,并在第二客户端中输入测量到的第一用户的体温,以使第二客户端根据输入的第一用户的体温生成第二体温信息。第二体温信息用于指示第一用户的体温。服务器接收到第二体温信息后,分析第二体温信息得到第一用户的体温数值。然后将第一用户的体温数值与预设的正常体温数值进行比较,如果第一用户的体温数值大于正常体温数值,则确定第一用户的体温异常,向第一客户端发放与第一用户关联的虚拟高风险用户识别卡。
可选地,上述传染病风险评估方法还包括:
E1、当接收到上述第一客户端发送的家庭成员风险评估请求时,检测是否存在与上述第一用户关联的虚拟高风险用户识别卡;
E2、若存在与上述第一用户关联的虚拟高风险用户识别卡,则向上述第一客户端发放与上述第一用户的家庭成员关联的虚拟高风险用户识别卡。
具体地,如果接收到第一客户端发送的家庭成员风险评估请求,服务器首先检测是否已经存在与第一用户关联的虚拟高风险用户识别卡。由于传染病通常有家庭聚集性感染的可能,如果检测到存在与第一用户关联的虚拟高风险用户识别卡,可以直接认定第一用户的家庭成员感染传染病的风险很高,此时,向第一客户端发放与第一用户的家庭成员关联的虚拟高风险用户识别卡。如果不存在与第一用户关联的虚拟高风险用户识别卡,则根据第一用户的家庭成员的流行病学史及体温对第一用户的家庭成员进行传染病风险评估。
可选地,上述传染病风险评估方法还包括:
在预设的时间点,对上述虚拟低风险用户识别卡进行回收。
具体地,在预设的时间点,例如每天晚上12点,将与第一客户端相关联的虚拟低风险用户识别卡进行回收,以保证虚拟高风险用户识别卡和虚拟低风险用户识别卡仅能够在发放当天使用。可选地,对于虚拟高风险用户识别卡,可以在发放后的一定时间后再进行回收,例如,以虚拟高风险用户识别卡发放的时间为起点,14天后再对虚拟高风险用户识别卡进行回收,以此防控具有潜伏期的传染病(例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由上可见,本申请方案中,通过第一客户端获取第一流行病学史信息;根据上述第一流行病学史信息确定上述第一用户的流行病学史是否异常;若异常,向上述第一客户端发放虚拟高风险用户识别卡;若正常,向第二客户端发送第一提醒消息,以指示与上述第二客户端关联的第二用户测量上述第一用户的体温;接收上述第二客户端发送的第一体温信息;当确定上述第一用户的体温异常时,向上述第一客户端发放上述虚拟高风险用户识别卡。通过本申请方案,可以最大限度避免纸质问卷和手写笔带来的接触传染,实现对各类就诊人群的有效鉴别和防控。
应理解,上述实施例中各步骤的序号的大小并不意味着执行顺序的先后,各过程的执行顺序应以其功能和内在逻辑确定,而不应对本申请实施例的实施过程构成任何限定。
图2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传染病风险评估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为了便于说明,仅示出了与本申请实施例相关的部分。
该传染病风险评估装置200包括:
第一流行病学史信息获取单元201,用于通过第一客户端获取第一流行病学史信息,上述第一流行病学史信息用于表示与上述第一客户端关联的第一用户的流行病学史;
第一流行病学史异常判断单元202,用于根据上述第一流行病学史信息确定上述第一用户的流行病学史是否异常;
第一识别卡发放单元203,用于当确定上述第一用户的流行病学史异常时,向上述第一客户端发放与上述第一用户关联的虚拟高风险用户识别卡;
第一提醒消息发送单元204,用于当确定上述第一用户的流行病学史正常时,向第二客户端发送第一提醒消息,以指示与上述第二客户端关联的第二用户测量上述第一用户的体温;
第一体温接收单元205,用于接收上述第二客户端发送的第一体温信息,上述第一体温信息用于指示上述第一用户的体温;
第一体温异常判断单元206,用于根据上述第一体温信息确定上述第一用户的体温是否异常;
第二识别卡发放单元207,用于当确定上述第一用户的体温异常时,向上述第一客户端发放与上述第一用户关联的上述虚拟高风险用户识别卡。
可选地,上述传染病风险评估装置200还包括:
定位单元,用于通过上述第一客户端对上述第一用户进行定位,得到上述第一用户当前所处的位置;
第二流行病学史信息获取单元,用于当上述位置属于预设的位置范围内时,通过上述第一客户端获取第二流行病学史信息,上述第二流行病学史信息用于表示上述第一用户的流行病学史,上述第二流行病学史信息与上述第一流行病学史信息的获取方式不同;
瞒报判断单元,用于若上述第二流行病学史信息与上述第一流行病学史信息不同,则向上述第一客户端发放与上述第一用户关联的虚拟瞒报用户识别卡;
第二提醒消息发送单元,用于若上述第二流行病学史信息与上述第一流行病学史信息相同,则向上述第二客户端发送第二提醒消息,以指示与上述第二客户端关联的第二用户测量上述第一用户的体温;
第二体温接收单元,用于接收上述第二客户端发送的第二体温信息,上述第二体温信息用于指示上述第一用户的体温;
第二体温异常判断单元,用于根据上述第二体温信息确定上述第一用户的体温是否异常;
第三识别卡发放单元,用于当确定上述第一用户的体温异常时,向上述第一客户端发放与上述第一用户关联的上述虚拟高风险用户识别卡。
可选地,上述传染病风险评估装置200还包括:
第四识别卡发放单元,用于当确定上述第一用户的体温正常时,向上述第一客户端发放与上述第一用户关联的虚拟低风险用户识别卡。
可选地,上述第一流行病学史信息获取单元201还包括:
活动获取子单元,用于通过上述第一客户端获取上述第一用户的活动路径以及上述第一用户的活动时间;
大数据分析子单元,用于根据上述第一用户的活动路径和上述第一用户的活动时间,通过大数据平台分析得到上述第一流行病学史信息。
可选地,上述第一流行病学史信息包括接触史信息,上述接触史信息用于指示上述第一用户是否接触过传染病的感染者,上述大数据分析子单元还包括:
大数据活动获取子单元,用于通过上述大数据平台获取上述感染者的活动路径以及上述感染者的活动时间;
第一接触史信息生成子单元,用于若上述第一用户的活动路径与上述感染者的活动路径相同且上述第一用户的活动时间与上述感染者的活动时间相同,则生成用于指示上述第一用户接触过传染病的感染者的接触史信息;
第二接触史信息生成子单元,用于若上述第一用户的活动路径与上述感染者的活动路径不相同和/或上述第一用户的活动时间与上述感染者的活动时间不相同,则生成用于指示上述第一用户未接触过传染病的感染者的接触史信息。
可选地,上述传染病风险评估装置200还包括:
修改请求处理单元,用于若从上述第一客户端接收到流行病学史修改请求,则根据上述流行病学史修改请求向上述第二客户端发送流行病学史修改通知信息;
决策信息接收单元,用于接收上述第二客户端发送的决策信息,上述决策信息由上述第二客户端根据上述流行病学史修改通知信息生成;
修改接收单元,用于根据上述决策信息控制是否接受上述流行病学史修改请求对上述第一流行病学史信息的修改。
可选地,上述传染病风险评估装置200还包括:
家庭成员评估请求单元,用于当接收到上述第一客户端发送的家庭成员风险评估请求时,检测是否存在与上述第一用户关联的虚拟高风险用户识别卡;
第五识别卡发放单元,用于若存在与上述第一用户关联的虚拟高风险用户识别卡,则向上述第一客户端发放与上述第一用户的家庭成员关联的虚拟高风险用户识别卡。
由上可见,本申请方案中,通过第一客户端获取第一流行病学史信息;根据上述第一流行病学史信息确定上述第一用户的流行病学史是否异常;若异常,向上述第一客户端发放虚拟高风险用户识别卡;若正常,向第二客户端发送第一提醒消息,以指示与上述第二客户端关联的第二用户测量上述第一用户的体温;接收上述第二客户端发送的第一体温信息;当确定上述第一用户的体温异常时,向上述第一客户端发放上述虚拟高风险用户识别卡。通过本申请方案,可以最大限度避免纸质问卷和手写笔带来的接触传染,实现对各类就诊人群的有效鉴别和防控。
图3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服务器的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该实施例的服务器3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30(图3中仅示出一个)处理器、存储器 31以及存储在上述存储器31中并可在上述至少一个处理器30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32,上述处理器30执行上述计算机程序32时实现以下步骤:
通过第一客户端获取第一流行病学史信息,上述第一流行病学史信息用于表示与上述第一客户端关联的第一用户的流行病学史;
根据上述第一流行病学史信息确定上述第一用户的流行病学史是否异常;
当确定上述第一用户的流行病学史异常时,向上述第一客户端发放与上述第一用户关联的虚拟高风险用户识别卡;
当确定上述第一用户的流行病学史正常时,向第二客户端发送第一提醒消息,以指示与上述第二客户端关联的第二用户测量上述第一用户的体温;
接收上述第二客户端发送的第一体温信息,上述第一体温信息用于指示上述第一用户的体温;
根据上述第一体温信息确定上述第一用户的体温是否异常;
当确定上述第一用户的体温异常时,向上述第一客户端发放与上述第一用户关联的虚拟高风险用户识别卡。
假设上述为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则在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作为基础而提供的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在上述通过第一客户端获取第一流行病学史信息之后,上述处理器30执行上述计算机程序32时还实现以下步骤:
通过上述第一客户端对上述第一用户进行定位,得到上述第一用户当前所处的位置;
当上述位置属于预设的位置范围内时,通过上述第一客户端获取第二流行病学史信息,上述第二流行病学史信息用于表示上述第一用户的流行病学史,上述第二流行病学史信息与上述第一流行病学史信息的获取方式不同;
若上述第二流行病学史信息与上述第一流行病学史信息不同,则向上述第一客户端发放与上述第一用户关联的虚拟瞒报用户识别卡;
若上述第二流行病学史信息与上述第一流行病学史信息相同,则向上述第二客户端发送第二提醒消息,以指示与上述第二客户端关联的第二用户测量上述第一用户的体温;
接收上述第二客户端发送的第二体温信息,上述第二体温信息用于指示上述第一用户的体温;
根据上述第二体温信息确定上述第一用户的体温是否异常;
当确定上述第一用户的体温异常时,向上述第一客户端发放与上述第一用户关联的上述虚拟高风险用户识别卡。
在上述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作为基础而提供的第三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在上述根据上述第一体温信息确定上述第一用户的体温是否异常之后,上述处理器30执行上述计算机程序32时还实现以下步骤:
当确定上述第一用户的体温正常时,向上述第一客户端发放与上述第一用户关联的虚拟低风险用户识别卡。
在上述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作为基础而提供的第四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上述通过第一客户端获取第一流行病学史信息,包括:
通过上述第一客户端获取上述第一用户的活动路径以及上述第一用户的活动时间;
根据上述第一用户的活动路径和上述第一用户的活动时间,通过大数据平台分析得到上述第一流行病学史信息。
在上述第四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作为基础而提供的第五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上述第一流行病学史信息包括接触史信息,上述接触史信息用于指示上述第一用户是否接触过传染病的感染者,上述根据上述第一用户的活动路径和上述第一用户的活动时间,通过大数据平台分析得到上述第一流行病学史信息,包括:
通过上述大数据平台获取上述感染者的活动路径以及上述感染者的活动时间;
若上述第一用户的活动路径与上述感染者的活动路径相同且上述第一用户的活动时间与上述感染者的活动时间相同,则生成用于指示上述第一用户接触过传染病的感染者的接触史信息;
若上述第一用户的活动路径与上述感染者的活动路径不相同和/或上述第一用户的活动时间与上述感染者的活动时间不相同,则生成用于指示上述第一用户未接触过传染病的感染者的接触史信息。
在上述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作为基础而提供的第六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在上述通过第一客户端获取第一流行病学史信息之后,上述处理器30执行上述计算机程序32时还实现以下步骤:
若从上述第一客户端接收到流行病学史修改请求,则根据上述流行病学史修改请求向上述第二客户端发送流行病学史修改通知信息;
接收上述第二客户端发送的决策信息,上述决策信息由上述第二客户端根据上述流行病学史修改通知信息生成;
根据上述决策信息控制是否接受上述流行病学史修改请求对上述第一流行病学史信息的修改。
在上述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作为基础,或者上述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作为基础,或者上述第三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作为基础,或者上述第四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作为基础,或者上述第五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作为基础,或者上述第六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作为基础而提供的第七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上述处理器30 执行上述计算机程序32时还实现以下步骤:
当接收到上述第一客户端发送的家庭成员风险评估请求时,检测是否存在与上述第一用户关联的虚拟高风险用户识别卡;
若存在与上述第一用户关联的虚拟高风险用户识别卡,则向上述第一客户端发放与上述第一用户的家庭成员关联的虚拟高风险用户识别卡。
该服务器可包括,但不仅限于,处理器30、存储器31。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3仅仅是服务器3的举例,并不构成对服务器3的限定,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例如还可以包括输入输出设备、网络接入设备等。
所称处理器30可以是中央处理单元(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该处理器30还可以是其他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 DSP)、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现成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等。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该处理器也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
上述存储器31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是上述服务器3的内部存储单元,例如服务器3的硬盘或内存。上述存储器31在另一些实施例中也可以是上述服务器 3的外部存储设备,例如上述服务器3上配备的插接式硬盘,智能存储卡(Smart Media Card,SMC),安全数字(Secure Digital,SD)卡,闪存卡(Flash Card) 等。进一步地,上述存储器31还可以既包括上述服务器3的内部存储单元也包括外部存储设备。上述存储器31用于存储操作系统、应用程序、引导装载程序 (BootLoader)、数据以及其他程序等,例如上述计算机程序的程序代码等。上述存储器31还可以用于暂时地存储已经输出或者将要输出的数据。
由上可见,本申请方案中,通过第一客户端获取第一流行病学史信息;根据上述第一流行病学史信息确定上述第一用户的流行病学史是否异常;若异常,向上述第一客户端发放虚拟高风险用户识别卡;若正常,向第二客户端发送第一提醒消息,以指示与上述第二客户端关联的第二用户测量上述第一用户的体温;接收上述第二客户端发送的第一体温信息;当确定上述第一用户的体温异常时,向上述第一客户端发放上述虚拟高风险用户识别卡。通过本申请方案,可以最大限度避免纸质问卷和手写笔带来的接触传染,实现对各类就诊人群的有效鉴别和防控。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装置/单元之间的信息交互、执行过程等内容,由于与本申请方法实施例基于同一构思,其具体功能及带来的技术效果,具体可参见方法实施例部分,此处不再赘述。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了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仅以上述各功能单元、模块的划分进行举例说明,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需要而将上述功能分配由不同的功能单元、模块完成,即将上述装置的内部结构划分成不同的功能单元或模块,以完成以上描述的全部或者部分功能。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模块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另外,各功能单元、模块的具体名称也只是为了便于相互区分,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上述系统中单元、模块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上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可实现上述各个方法实施例中的步骤。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当计算机程序产品在服务器上运行时,使得服务器执行时实现可实现上述各个方法实施例中的步骤。
上述集成的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流程,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上述的计算机程序可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该计算机程序在被处理器执行时,可实现上述各个方法实施例的步骤。其中,上述计算机程序包括计算机程序代码,上述计算机程序代码可以为源代码形式、对象代码形式、可执行文件或某些中间形式等。上述计算机可读介质至少可以包括:能够将计算机程序代码携带到服务器的任何实体或装置、记录介质、计算机存储器、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 Random AccessMemory)、电载波信号、电信信号以及软件分发介质。例如U 盘、移动硬盘、磁碟或者光盘等。在某些司法管辖区,根据立法和专利实践,计算机可读介质不可以是电载波信号和电信信号。
在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或记载的部分,可以参见其它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能够以电子硬件、或者计算机软件和电子硬件的结合来实现。这些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软件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申请的范围。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装置/网络设备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网络设备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上述模块或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讯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讯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上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以上上述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传染病风险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通过第一客户端获取第一流行病学史信息,所述第一流行病学史信息用于表示与所述第一客户端关联的第一用户的流行病学史;
根据所述第一流行病学史信息确定所述第一用户的流行病学史是否异常;
当确定所述第一用户的流行病学史异常时,向所述第一客户端发放与所述第一用户关联的虚拟高风险用户识别卡,所述虚拟高风险用户识别卡是从所述虚拟高风险用户识别卡的发放时间点开始,经过一定时长后的可回收的识别卡;
当确定所述第一用户的流行病学史正常时,向第二客户端发送第一提醒消息,以指示与所述第二客户端关联的第二用户测量所述第一用户的体温;
接收所述第二客户端发送的第一体温信息,所述第一体温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用户的体温;
根据所述第一体温信息确定所述第一用户的体温是否异常;
当确定所述第一用户的体温异常时,向所述第一客户端发放与所述第一用户关联的虚拟高风险用户识别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染病风险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通过第一客户端获取第一流行病学史信息之后,所述传染病风险评估方法还包括:
通过所述第一客户端对所述第一用户进行定位,得到所述第一用户当前所处的位置;
当所述位置属于预设的位置范围内时,通过所述第一客户端获取第二流行病学史信息,所述第二流行病学史信息用于表示所述第一用户的流行病学史,所述第二流行病学史信息与所述第一流行病学史信息的获取方式不同;
若所述第二流行病学史信息与所述第一流行病学史信息不同,则向所述第一客户端发放与所述第一用户关联的虚拟瞒报用户识别卡;
若所述第二流行病学史信息与所述第一流行病学史信息相同,则向所述第二客户端发送第二提醒消息,以指示与所述第二客户端关联的第二用户测量所述第一用户的体温;
接收所述第二客户端发送的第二体温信息,所述第二体温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用户的体温;
根据所述第二体温信息确定所述第一用户的体温是否异常;
当确定所述第一用户的体温异常时,向所述第一客户端发放与所述第一用户关联的所述虚拟高风险用户识别卡。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染病风险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根据所述第一体温信息确定所述第一用户的体温是否异常之后,所述传染病风险评估方法还包括:
当确定所述第一用户的体温正常时,向所述第一客户端发放与所述第一用户关联的虚拟低风险用户识别卡。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染病风险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第一客户端获取第一流行病学史信息,包括:
通过所述第一客户端获取所述第一用户的活动路径以及所述第一用户的活动时间;
根据所述第一用户的活动路径和所述第一用户的活动时间,通过大数据平台分析得到所述第一流行病学史信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传染病风险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流行病学史信息包括接触史信息,所述接触史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用户是否接触过传染病的感染者,所述根据所述第一用户的活动路径和所述第一用户的活动时间,通过大数据平台分析得到所述第一流行病学史信息,包括:
通过所述大数据平台获取所述感染者的活动路径以及所述感染者的活动时间;
若所述第一用户的活动路径与所述感染者的活动路径相同且所述第一用户的活动时间与所述感染者的活动时间相同,则生成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用户接触过传染病的感染者的接触史信息;
若所述第一用户的活动路径与所述感染者的活动路径不相同和/或所述第一用户的活动时间与所述感染者的活动时间不相同,则生成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用户未接触过传染病的感染者的接触史信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染病风险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通过第一客户端获取第一流行病学史信息之后,还包括:
若从所述第一客户端接收到流行病学史修改请求,则根据所述流行病学史修改请求向所述第二客户端发送流行病学史修改通知信息;
接收所述第二客户端发送的决策信息,所述决策信息由所述第二客户端根据所述流行病学史修改通知信息生成;
根据所述决策信息控制是否接受所述流行病学史修改请求对所述第一流行病学史信息的修改。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传染病风险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染病风险评估方法还包括:
当接收到所述第一客户端发送的家庭成员风险评估请求时,检测是否存在与所述第一用户关联的虚拟高风险用户识别卡;
若存在与所述第一用户关联的虚拟高风险用户识别卡,则向所述第一客户端发放与所述第一用户的家庭成员关联的虚拟高风险用户识别卡。
8.一种传染病风险评估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流行病学史信息获取单元,用于通过第一客户端获取第一流行病学史信息,所述第一流行病学史信息用于表示与所述第一客户端关联的第一用户的流行病学史;
第一流行病学史异常判断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流行病学史信息确定所述第一用户的流行病学史是否异常;
第一识别卡发放单元,用于当确定所述第一用户的流行病学史异常时,向所述第一客户端发放与所述第一用户关联的虚拟高风险用户识别卡,所述虚拟高风险用户识别卡是从所述虚拟高风险用户识别卡的发放时间点开始,经过一定时长后的可回收的识别卡;
第一提醒消息发送单元,用于当确定所述第一用户的流行病学史正常时,向第二客户端发送第一提醒消息,以指示与所述第二客户端关联的第二用户测量所述第一用户的体温;
第一体温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所述第二客户端发送的第一体温信息,所述第一体温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用户的体温;
第一体温异常判断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体温信息确定所述第一用户的体温是否异常;
第二识别卡发放单元,用于当确定所述第一用户的体温异常时,向所述第一客户端发放与所述第一用户关联的所述虚拟高风险用户识别卡。
9.一种服务器,包括存储器、处理器以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2010241821.XA 2020-03-31 2020-03-31 一种传染病风险评估方法、传染病风险评估装置及服务器 Active CN11146284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241821.XA CN111462848B (zh) 2020-03-31 2020-03-31 一种传染病风险评估方法、传染病风险评估装置及服务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241821.XA CN111462848B (zh) 2020-03-31 2020-03-31 一种传染病风险评估方法、传染病风险评估装置及服务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462848A CN111462848A (zh) 2020-07-28
CN111462848B true CN111462848B (zh) 2023-06-09

Family

ID=716806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241821.XA Active CN111462848B (zh) 2020-03-31 2020-03-31 一种传染病风险评估方法、传染病风险评估装置及服务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462848B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892638A1 (fr) * 2006-08-25 2008-02-27 Etat-Francais représenté par le Délégué Général pour L'Armement Procédé de surveillance épidémiologique mis en oeuvre à l'aide d'une communauté de services réseaux
WO2016089914A1 (en) * 2014-12-01 2016-06-09 Clean Sweep Group, Inc. Method and system for computational epidemiology and environmental services
KR20170053145A (ko) * 2015-11-05 2017-05-15 고려대학교 산학협력단 전염병 예방과 확산 방지를 위한 전염병 추적 관리 시스템
WO2017216056A1 (en) * 2016-06-14 2017-12-21 Koninklijke Philips N.V. Monitoring infection risk
CN108900600A (zh) * 2018-06-27 2018-11-27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 智能化数字救护车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AU2013364131B2 (en) * 2012-12-21 2019-07-04 Deka Products Limited Partnership System,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electronic patient care
US9225789B2 (en) * 2013-10-10 2015-12-29 Pushd, Inc. Automated mobile positional social media method and system
US20160132652A1 (en) * 2014-11-11 2016-05-12 Ebay Inc. Communicable disease tracking
CN107085666B (zh) * 2017-05-24 2020-07-17 山东大学 疾病风险评估与个性化健康报告生成系统及方法
US11769598B2 (en) * 2018-05-21 2023-09-26 Reciprocal Labs Corporation Pre-emptive asthma risk notifications based on medicament device monitoring
CN108766510A (zh) * 2018-05-30 2018-11-06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 智能病史采集方法、装置及移动采集设备
CN109360660A (zh) * 2018-10-31 2019-02-19 河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一种疾控与出行信息互联的防控方法及防控系统
CN109817343A (zh) * 2019-01-31 2019-05-28 关强 传染病监测系统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892638A1 (fr) * 2006-08-25 2008-02-27 Etat-Francais représenté par le Délégué Général pour L'Armement Procédé de surveillance épidémiologique mis en oeuvre à l'aide d'une communauté de services réseaux
WO2016089914A1 (en) * 2014-12-01 2016-06-09 Clean Sweep Group, Inc. Method and system for computational epidemiology and environmental services
KR20170053145A (ko) * 2015-11-05 2017-05-15 고려대학교 산학협력단 전염병 예방과 확산 방지를 위한 전염병 추적 관리 시스템
WO2017216056A1 (en) * 2016-06-14 2017-12-21 Koninklijke Philips N.V. Monitoring infection risk
CN108900600A (zh) * 2018-06-27 2018-11-27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 智能化数字救护车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462848A (zh) 2020-07-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allaghan et al. Correlates and disparities of intention to vaccinate against COVID-19
CN111477340B (zh) 传染病接触情况检测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WO2020024553A1 (zh) 人体健康检测系统
CN111341463A (zh) 疫情排查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US20180121620A1 (en) Detecting medical fraud and medical misuse using a shared virtual ledger
Maghdid et al. A smartphone enabled approach to manage COVID-19 lockdown and economic crisis
Zhang et al. Association between residential neighborhood social conditions and health care utilization and costs
CN103155509A (zh) 用于基于动态个人信息来提供连续认证的方法和设备
CN111539253B (zh) 一种人脸检测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US9031632B2 (en) Imaging based virus detection
CN112382407A (zh) 一种风险管控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1461677A (zh) 疫情期间人员管理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11370137A (zh) 疫情告警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1710422B (zh) 标识码确定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Haugnes et al. Healthcare costs associated with varicella and herpes zoster in Norway
Greene et al. Reduced COVID-19 hospitalizations among New York City residents following age-based SARS-CoV-2 vaccine eligibility: Evidence from a regression discontinuity design
Gilmour et al. Congenital syphilis: a review of global epidemiology
CN111462848B (zh) 一种传染病风险评估方法、传染病风险评估装置及服务器
JP6853522B1 (ja) 感染症対策システム
Daley et al. Physician practices regarding adult hepatitis B vaccination: a national survey
CN110036388B (zh) 用于患者数据的安全通信的医疗保健监测方法和系统
CN112037465B (zh) 疫情防控方法、装置、服务器及存储介质
CN112397185A (zh) 一种急救系统和数据处理方法
KR20180013457A (ko) 헬스케어 게이트웨이, 헬스케어 데이터의 신뢰성 평가 장치 및 그 방법
Schneider et al. Cost impact analysis of novel host-response diagnostic for patients with community-acquired pneumonia in the emergency department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