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453122A - 包装箱、包材、工装及成箱方法 - Google Patents

包装箱、包材、工装及成箱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453122A
CN111453122A CN202010435442.4A CN202010435442A CN111453122A CN 111453122 A CN111453122 A CN 111453122A CN 202010435442 A CN202010435442 A CN 202010435442A CN 111453122 A CN111453122 A CN 11145312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ver plate
upper cover
packing
box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435442.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谷正刚
武权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idipaike Tianji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idipaike Tianji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idipaike Tianji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Aidipaike Tianji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435442.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453122A/zh
Publication of CN11145312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45312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DCONTAINERS FOR STORAGE OR TRANSPORT OF ARTICLES OR MATERIALS, e.g. BAGS, BARRELS, BOTTLES, BOXES, CANS, CARTONS, CRATES, DRUMS, JARS, TANKS, HOPPERS, FORWARDING CONTAINERS; ACCESSORIES, CLOSURES, OR FITTINGS THEREFOR; PACKAGING ELEMENTS; PACKAGES
    • B65D5/00Rigid or semi-rigid containers of polygonal cross-section, e.g. boxes, cartons or trays, formed by folding or erecting one or more blanks made of paper
    • B65D5/20Rigid or semi-rigid containers of polygonal cross-section, e.g. boxes, cartons or trays, formed by folding or erecting one or more blanks made of paper by folding-up portions connected to a central panel from all sides to form a container body, e.g. of tray-like form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BMACHINES, 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OR METHODS OF, PACKAGING ARTICLES OR MATERIALS; UNPACKING
    • B65B43/00Forming, feeding, opening or setting-up containers or receptacles in association with packaging
    • B65B43/26Opening or distending bags; Opening, erecting, or setting-up boxes, cartons, or carton blanks
    • B65B43/265Opening, erecting or setting-up boxes, cartons or carton blank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DCONTAINERS FOR STORAGE OR TRANSPORT OF ARTICLES OR MATERIALS, e.g. BAGS, BARRELS, BOTTLES, BOXES, CANS, CARTONS, CRATES, DRUMS, JARS, TANKS, HOPPERS, FORWARDING CONTAINERS; ACCESSORIES, CLOSURES, OR FITTINGS THEREFOR; PACKAGING ELEMENTS; PACKAGES
    • B65D5/00Rigid or semi-rigid containers of polygonal cross-section, e.g. boxes, cartons or trays, formed by folding or erecting one or more blanks made of paper
    • B65D5/42Details of containers or of foldable or erectable container blanks
    • B65D5/54Lines of weakness to facilitate opening of container or dividing it into separate parts by cutting or tearing
    • B65D5/545Lines of weakness to facilitate opening of container or dividing it into separate parts by cutting or tearing for opening containers formed by erecting a "cross-like" blank
    • B65D5/5455Lines of weakness to facilitate opening of container or dividing it into separate parts by cutting or tearing for opening containers formed by erecting a "cross-like" blank the lines of weakness being provided in a closure hinged to an edge of the container body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DCONTAINERS FOR STORAGE OR TRANSPORT OF ARTICLES OR MATERIALS, e.g. BAGS, BARRELS, BOTTLES, BOXES, CANS, CARTONS, CRATES, DRUMS, JARS, TANKS, HOPPERS, FORWARDING CONTAINERS; ACCESSORIES, CLOSURES, OR FITTINGS THEREFOR; PACKAGING ELEMENTS; PACKAGES
    • B65D5/00Rigid or semi-rigid containers of polygonal cross-section, e.g. boxes, cartons or trays, formed by folding or erecting one or more blanks made of paper
    • B65D5/42Details of containers or of foldable or erectable container blanks
    • B65D5/64Lids
    • B65D5/66Hinged lids
    • B65D5/6626Hinged lids formed by folding extensions of a side panel of a container body formed by erecting a "cross-like" blank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arto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包装箱、包材、工装及成箱方法,箱体包括底板、以及围绕衔接于底板上的四组侧板;所述箱盖包括相对应衔接于两组侧板顶部上的侧盖板、以及相对应衔接于另两组侧板顶部上的上盖板和中盖板,所述上盖板与中盖板由上至下依次压盖于侧盖板上,且由一锁闭结构锁合,所述上盖板上设置开箱破坏线。本发明采用该包装箱,结构新颖,拆箱操作简单快捷,并能够使得整个包装箱展开,方便其内物品取出,同时,可在工装中实现包材快速成箱,提高成箱效率,大幅降低包装时间,成本低。

Description

包装箱、包材、工装及成箱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包装箱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包装箱、包材、工装及成箱方法。
背景技术
在包装箱的使用过程中,操作人员往往需要将包装箱成箱用包材按照压痕折叠好,然后用胶带进行封装,使得该方式需要较多的操作步骤和额外的包装辅料才能完成,从而导致生产效率和成本受到影响,另外,在该种包装箱的拆箱过程中,也需要使用刀具进行拆包,不仅存在安全风险,而且拆箱效率低。因此,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满足实际生产需求,现有申请日为2018.07.12,公开号为CN208429340U,发明名称为“锁扣机构及免胶带安全包装箱”的中国专利中,即公开了一种能够通过锁扣机构锁紧箱体,无需使用胶带封箱,且开箱方便的包装箱结构,但是,该包装箱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存在如下问题:
1、若需要使得整个包装箱展开,进行物品的方便取出,需同时打开该包装箱箱盖和其底板上的锁扣结构,来进行箱体内物品的取出,费时费力;
2、打开其上的一组锁扣结构或破坏开箱破坏线,仅能实现箱盖或底板之一打开,未能使得整个包装箱展开,从而使得箱体内物品取出时容易卡滞。
故而,我司进行了相应研发。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结构新颖,拆箱操作简单快捷,并能够使得整个包装箱展开,方便其内物品取出,同时,可在工装中实现包材快速成箱,提高成箱效率,大幅降低包装时间,成本低的包装箱、包材、工装及成箱方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装箱,其中所述包装箱包括箱体以及箱盖,其中,
箱体,包括底板、以及围绕衔接于底板上的四组侧板;
箱盖,包括相对应衔接于两组侧板顶部上的侧盖板、以及相对应衔接于另两组侧板顶部上的上盖板和中盖板,所述上盖板与中盖板由上至下依次压盖于侧盖板上,且由一锁闭结构锁合,所述上盖板上设置开箱破坏线。
进一步地,至少相对应的两组所述侧板上,还均相对应衔接折翼,所述折翼抵靠于相邻侧板上,折翼的设计,进一步保证了相邻侧板间的连接密闭性。
进一步地,所述锁闭结构包括衔接于上盖板上的插舌,所述插舌依次穿过中盖板和侧盖板,由插舌依次穿过中盖板和侧盖板,实现了上盖板与四组侧板的锁闭,保证包装箱的成箱。
进一步地,所述侧盖板上开设插孔一,所述中盖板上相对应插孔一开设插孔二,所述插舌相配合依次穿过插孔二和插孔一,由插孔二和插孔一,可使得插舌顺利穿过中盖板和侧盖板,实现上盖板、中盖板和侧盖板间的锁闭。
进一步地,所述上盖板与中盖板之间还通过胶黏条粘合,由胶黏条进一步提高上盖板与中盖板的连接可靠性,以保证包装箱的成箱锁闭质量。
进一步地,所述开箱破坏线包括位于上盖板上的起口线,以及由起口线两端,向上盖板上靠近侧盖板的两边边缘倾斜延伸的导撕线,通过起口线和导撕线的配合,使得在进行包装箱拆箱过程中,不需要使用刀具,仅沿起口线和导撕线断开上盖板,即可快速拆包,提高了拆箱效率,降低现有采用刀具拆包,存在安全风险的问题,同时也使得整个包装箱展开,方便了包装箱内物品的取出。
进一步地,所述侧盖板上靠近上盖板一侧形成切角,切角的设计,可使得在进行包装箱拆箱时,降低侧盖板对起口线处,靠近中盖板一侧的上盖板下压时的阻力,使其更容易被压下,以保证顺利拆箱,省时省力。
包材,其中所述包材为上述包装箱成箱用基材。
进一步地,所述包材包括底板、两两相对应衔接于底板四周的侧板、相对应衔接于其中两组侧板上的侧盖板、以及相对应衔接于另两组侧板上的上盖板和中盖板,所述上盖板上设置开箱破坏线。
进一步地,至少相对应的两组所述侧板上,还均相对应衔接折翼。
进一步地,所述侧盖板上开设插孔一,所述上盖板上远离侧板的一侧设置插舌,所述中盖板上开设插孔二,所述插孔一和插孔二的结构均与插舌的结构相配合。
进一步地,所述中盖板上还设置胶黏条。
进一步地,所述胶黏条上设置防粘膜,撕掉防粘膜,可使得上盖板粘贴压盖于中盖板上,进一步保证包装箱的可靠锁闭。
进一步地,所述胶黏条位于中盖板上远离侧板的一侧,且与插孔二相邻。
进一步地,所述开箱破坏线包括位于上盖板上的起口线,以及由起口线两端,向上盖板上垂直于侧板的两边边缘倾斜延伸的导撕线。
进一步地,所述侧盖板上远离插孔一一侧的拐角裁剪为切角。
进一步地,所述底板与侧板的衔接处、侧板与折翼的衔接处、侧板与侧盖板的衔接处、侧板与上盖板和中盖板的衔接处、以及上盖板与插舌的衔接处,均设置压线。
进一步地,沿所述包材上设置压线的背面形成压痕,压痕可方便包材衔接处,相邻两板间的弯折,以实现包装箱的快速成箱。
工装,其中所述工装为上述包材成箱用工装。
进一步地,所述工装包括至少四组限位板依次围绕形成的矩形成箱腔、以及衔接于相对应限位板上的两对导向耳组,两对所述导向耳组相对应设置,且每对所述导向耳组间形成折翼顶起通道,将该工装放置于成箱工位上,由矩形成箱腔、导向耳组和折翼顶起通道相配合,实现包材在工装中的快速成箱,提高成箱效率,且工装整体结构设计简单实用,大幅降低了包装箱对物品的包装时间,成本低。
进一步地,形成所述矩形成箱腔的相邻两侧侧壁间存在高度差,将矩形成箱腔的两侧侧壁设计为存在高度差结构,既可使得不同高度的侧壁作为包材成箱过程中压折顺序的参考,又方便了包材成箱过程中,其整体的顺利下压,降低了对包材加工质量的要求,从而有效简化了生产工艺,也节省了生产成本。
进一步地,两对所述导向耳组相对应衔接于限位板的两端。
进一步地,两对所述导向耳组均延伸出限位板的上表面。
进一步地,所述导向耳组包括相对应设置的两组导向耳,两组所述导向耳相对应的侧壁间形成折翼顶起通道,由折翼顶起通道,使得在由工装辅助包材成箱时,能够同时顶起包材中的折翼,以避免现有需人工手动聚拢折翼,成箱操作困难,且组装效率低的问题。
进一步地,所述折翼顶起通道呈上大下小的倒棱台状,倒棱台状折翼顶起通道结构,可在包材于工装中成箱时,导引包材中的折翼逐渐立起,该处结构设计构思巧妙。
进一步地,所述折翼顶起通道的下部延伸出归正通道,所述归正通道设置为矩形通道,通过归正通道,既能够进行包材中侧板二位置的归正,使其相对于矩形成箱腔居中,方便后期包材中侧板一和侧板二顺利进入矩形成箱腔内,又可在侧板二下移过程中,对其上压折后的折翼进行一段时间的挤压,避免其恢复,保证包材顺利成箱。
一种成箱方法,其中应用上述包材的成箱方法为:
S1、将包材放置于工装上;
S2、向包材中的底板施力,使其带动四组侧板于衔接处弯折,进入工装内腔,形成箱体;
S3、向内压折两组侧盖板;
S4、将中盖板压盖于侧盖板上;
S5、使得上盖板压盖于中盖板上,并由锁闭结构锁合前述箱盖。
进一步地,上述步骤S1中,使得包材中的底板位于工装中矩形成箱腔上方,其具有折翼的侧板分别位于工装中每对导向耳组的折翼顶起通道中,该操作保证了按压包材后,底板和四组侧板能够顺利沿矩形成箱腔下移。
该方法简化了整个包材的成箱操作,使得人工操作简单,能够通过将包材放置于工装上,直接按压包材,包材即可在工装中的矩形成箱腔的辅助下,按照压痕自动聚拢成型,同时,包材上的折翼也在折翼顶起通道的作用下,逐渐被顶起弯折,相比现有技术,避免了先完成包材按照压痕聚拢,再需通过额外设置相应的折翼顶起机构顶起折翼,拉长了一次成箱所需时长,耗时耗力的问题,而采用上述工装进行包材成箱的方法,无需人工手动将包材按照压痕折叠聚拢,再进行包材锁闭,使得包装箱成箱效率及成箱合格率高,且生产成本低,并降低了人工劳动强度。
进一步地,上述步骤S2中,包材中侧板上的折翼,会同时沿工装中的折翼顶起通道被逐渐顶起,弯折抵靠于相邻侧板上。
进一步地,上述步骤S5中,在进行上盖板压盖之前,于衔接处弯折插舌,使得插舌依次穿过插孔二和插孔一,锁合包装箱。
进一步地,上述步骤S5中,在进行上盖板压盖之前,先撕掉包材中中盖板上的防粘膜,使得上盖板通过胶黏条粘附于中盖板上,以形成包装箱的辅助锁闭结构。
包装箱拆箱方法,其中所述包装箱拆箱方法为,沿开箱破坏线,将上盖板断开成两部分,其中一部分与中盖板连接,另一部分仍衔接于侧板上,此时,整个包装箱展开。
进一步地,上述沿开箱破坏线,断开上盖板的步骤如下:
步骤一、沿着包装箱中上盖板上的起口线,断开起口线两侧上盖板的衔接;
步骤二、由起口线位置,握持衔接有插舌的一侧的上盖板,并上提该侧的上盖板,使其沿导撕线断开,同时,插舌由侧盖板中拔出,完成包装箱拆箱。
采用上述拆箱方法,先按压断开上盖板起口线处的点断线,再向上提起衔接有插舌的一侧的上盖板,可使其沿导撕线断开,同时,插舌由侧盖板中拔出,实现整个包装箱的自动展开,即使得上盖板沿起开线和导撕线被拆成了两部分,一部分连接在中盖板上,另一部分仍旧连接在侧板上,侧盖板同中盖板和上盖板之间的连接,因插舌脱离其而解除,故可在解除了上盖板与中盖板、侧盖板的锁闭关系后,各板自动在其恢复力的作用下,使得包装箱整体展开,方便了其内物品的取出,省时省力,另外,该方法也使得无需如现有技术采用刀具进行拆包,提高了拆箱效率,同时降低了使用刀具时存在的安全风险问题。
进一步地,上述步骤一中,完成起口线两侧上盖板衔接处的断开后,还可继续沿着起口线两端的导撕线,解除导撕线两侧上盖板一段长度的衔接关系,以保证后期导撕线两侧上盖板的顺利断开。
本发明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
(1)由插舌依次穿过中盖板和侧盖板,实现了上盖板与四组侧板间的锁闭,保证包装箱的成箱。
(2)通过起口线和导撕线的配合,使得在进行包装箱拆箱过程中,不需要使用刀具,仅沿起口线和导撕线断开上盖板,即可快速拆包,提高了拆箱效率,降低现有采用刀具拆包,存在安全风险的问题,同时也使得整个包装箱展开,方便了包装箱内物品的取出。
(3)切角的设计,可使得在进行包装箱拆箱时,降低侧盖板对起口线处,靠近中盖板一侧的上盖板下压时的阻力,使其更容易被压下,以保证顺利拆箱,省时省力。
(4)将该工装放置于成箱工位上,由矩形成箱腔、导向耳组和折翼顶起通道相配合,实现包材在工装中的快速成箱,提高成箱效率,且工装整体结构设计简单实用,大幅降低了包装箱对物品的包装时间,成本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中包装箱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中包材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三中工装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四中工装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的成箱过程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包装箱拆箱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包装箱1,箱体11,底板111,侧板112,折翼113,箱盖12,侧盖板121,插孔一1211,切角1212,上盖板122,中盖板123,插孔二1231,锁闭结构13,开箱破坏线14,起口线141,导撕线142,胶黏条15,包材2,工装3,限位板31,矩形成箱腔32,导向耳组33,导向耳331,折翼顶起通道34,归正通道35。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的理解本发明,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的描述。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包装箱1,包括箱体11以及箱盖12,其中,
箱体11,包括底板111、以及围绕衔接于底板111上的四组侧板112;
箱盖12,包括相对应衔接于两组侧板112顶部上的侧盖板121、以及相对应衔接于另两组侧板112顶部上的上盖板122和中盖板123,上盖板122与中盖板123由上至下依次压盖于侧盖板121上,且由一锁闭结构13锁合,上盖板122上设置开箱破坏线14。
进一步地,至少相对应的两组侧板112上,还均相对应衔接折翼113,折翼113抵靠于相邻侧板112上。
进一步地,锁闭结构13包括衔接于上盖板122上的插舌,插舌依次穿过中盖板123和侧盖板121。
具体地,插舌的形状不受限制,只要能够实现上盖板122、中盖板123与侧盖板121之间的锁闭即可。
进一步地,侧盖板121上开设插孔一1211,中盖板123上相对应插孔一1211开设插孔二1231,插舌相配合依次穿过插孔二1231和插孔一1211。
进一步地,上盖板122与中盖板123之间还通过胶黏条15粘合。
进一步地,开箱破坏线14包括位于上盖板122上的起口线141,以及由起口线141两端,向上盖板122上靠近侧盖板121的两边边缘倾斜延伸的导撕线142。
具体地,起口线141和导撕线142可均采用点断线,两组侧盖板121间的间距大于起口线141的长度,中盖板123的宽度小于上盖板122压盖于中盖板123上后,其起口线141至与中盖板123衔接的侧板112的距离。
进一步地,侧盖板121上靠近上盖板122一侧形成切角1212。
具体地,即侧盖板121上,靠近上盖板122一侧的直角,沿与形成该处直角的相垂直的两条边,呈一定夹角的倾斜剪切线,被进行了裁切,以使得相对应的两组侧盖板121上的切角1212位置之间,形成进行包装箱1拆箱时,起口线141处靠近插舌一侧的上盖板122能够被下压的空间,以避免未进行切角1212的侧盖板121,对该侧上盖板122下压的阻力,使得该侧上盖板122容易压下,以断开起口线141处两侧上盖板122间的衔接。
实施例二
如图1和图2所示,包材2,为上述实施例一中包装箱1成箱用基材。
具体地,包材2材质可采用瓦楞纸板、普通纸板、中空板及塑料蜂窝板等。
进一步地,包材2包括底板111、两两相对应衔接于底板111四周的侧板112、相对应衔接于其中两组侧板112上的侧盖板121、以及相对应衔接于另两组侧板112上的上盖板122和中盖板123,上盖板122上设置开箱破坏线14。
进一步地,至少相对应的两组侧板112上,还均相对应衔接折翼113。
进一步地,侧盖板121上开设插孔一1211,上盖板122上远离侧板112的一侧设置插舌,中盖板123上开设插孔二1231,插孔一1211和插孔二1231的结构均与插舌的结构相配合。
进一步地,中盖板123上还设置胶黏条15。
进一步地,胶黏条15上设置防粘膜。
进一步地,胶黏条15位于中盖板123上远离侧板112的一侧,且与插孔二1231相邻。
进一步地,开箱破坏线14包括位于上盖板122上的起口线141,以及由起口线141两端,向上盖板122上垂直于侧板112的两边边缘倾斜延伸的导撕线142。
具体地,起口线141和导撕线142可均采用点断线。
进一步地,侧盖板121上远离插孔一1211一侧的拐角裁剪为切角1212。
进一步地,底板111与侧板112的衔接处、侧板112与折翼113的衔接处、侧板112与侧盖板121的衔接处、侧板112与上盖板122和中盖板123的衔接处、以及上盖板122与插舌的衔接处,均设置压线。
具体地,压线为压线机提供参考,使其能够于压线位置,在包材2上刻画有压线的背面,进行压痕,以方便后期包装箱1的成型。
进一步地,沿包材2上设置压线的背面形成压痕。
实施例三
如图3所示,工装3,为上述实施例二中包材2成箱用工装3。
进一步地,工装3包括至少四组限位板31依次围绕形成的矩形成箱腔32、以及衔接于相对应限位板31上的两对导向耳组33,两对导向耳组33相对应设置,且每对导向耳组33间形成折翼顶起通道34。
具体地,围绕形成的矩形成箱腔32,其每组侧壁可均由至少一组限位板31形成,为简化生产工艺,节省成本,优选其每组侧壁均为一组限位板31,同时,矩形成箱腔32由四组限位板31依次垂直围绕形成。
实施例四
如图4所示,与实施例三的区别在于,进一步地,形成矩形成箱腔32的相邻两侧侧壁间存在高度差。
具体地,即形成矩形成箱腔32的相邻两侧侧壁的限位板31,存在高度差,将构成相邻两侧侧壁的限位板31设计为不同高度,使得能够根据限位板31的高度,确定包材2成箱过程中的压折顺序,保证包材2成箱合格率,避免压折顺序错误,导致的需对其重新返工或者后期难以快速拆箱的问题。
另外,为进一步保证包材2中各侧板112沿矩形成箱腔32的顺利下移,还可将用于辅助包材2中不具有折翼113的侧板112弯折顶起的相对应限位板31间的间距,设计为大于包装箱1中,该两组相对应的侧板112外表面间的间距。
实施例五
如图3和图4所示,与实施例三和实施例四的区别在于,进一步地,两对导向耳组33相对应衔接于限位板31的两端。
进一步地,两对导向耳组33均延伸出限位板31的上表面。
具体地,导向耳组33可采用胶黏或螺栓固定等方式,连接于限位板31上。
进一步地,导向耳组33包括相对应设置的两组导向耳331,两组导向耳331相对应的侧壁间形成折翼顶起通道34。
进一步地,折翼顶起通道34呈上大下小的倒棱台状。
具体地,折翼顶起通道34底部的宽度,等于包材2中具有折翼113的侧板112的长度,以保证折翼113被垂直压折于该侧板112一侧。
实施例六
如图3和图4所示,与实施例五的区别在于,进一步地,折翼顶起通道34的下部延伸出归正通道35,归正通道35设置为矩形通道。
具体地,折翼顶起通道34和归正通道35,由两组导向耳331相对应的侧壁形成,其中,导向耳331相对应的侧壁为向下倾斜的壁面和衔接于其下端的竖直壁面形成。
实施例七
如图1、图2和图5所示,一种成箱方法,应用实施例三至实施例六所述的包材2的成箱方法为:
S1、将包材2放置于工装3上;
S2、向包材2中的底板111施力,使其带动四组侧板112于衔接处弯折,进入工装3内腔,形成箱体11;
S3、向内压折两组侧盖板121;
S4、将中盖板123压盖于侧盖板121上;
S5、使得上盖板122压盖于中盖板123上,并由锁闭结构13锁合前述箱盖12。
进一步地,上述步骤S1中,使得包材2中的底板111位于工装3中矩形成箱腔32上方,其具有折翼113的侧板112分别位于工装3中每对导向耳组33的折翼顶起通道34中。
进一步地,上述步骤S2中,包材2中侧板112上的折翼113,会同时沿工装3中的折翼顶起通道34被逐渐顶起,弯折抵靠于相邻侧板112上。
进一步地,上述步骤S5中,在进行上盖板122压盖之前,于衔接处弯折插舌,使得插舌依次穿过插孔二1231和插孔一1211,锁合包装箱1。
现对包材2成箱方法更详细地说,具体如下:
S1、将包材2放置于工装3上;
S2、向包材2中的底板111施力,使其向工装3中矩形成箱腔32内移动,此时,包材2中的四组侧板112均在其与底板111衔接处的压痕的辅助下,被工装3中的限位板31逐渐顶起并随底板111移动,直至底板111、四组侧板112相配合弯折形成箱体11,该过程中,侧板112上的折翼113也在工装3中折翼顶起通道34的作用下,沿压痕被逐渐顶起,且经过工装3中归正通道35的归正,使得侧板112随底板111顺利移动,其折翼113弯折抵靠于相邻侧板112上;
S3、沿包材2中侧板112与侧盖板121衔接处的压痕,向内压折侧盖板121;
S4、再将包材2中的中盖板123,沿其与侧板112衔接处的压痕压折,使其压盖于两组侧盖板121上;
S5、最后,沿包材2中侧板112与上盖板122衔接处的压痕,压折上盖板122,使其压盖于中盖板123上,同时,将其上衔接的插舌弯折,保证插舌依次穿过中盖板123和侧盖板121,封闭箱体11,包材2成箱。
进一步地,上述步骤S5中,在进行上盖板122压盖之前,先撕掉包材2中中盖板123上的防粘膜,使得上盖板122通过胶黏条15粘附于中盖板123上,以形成包装箱1的辅助锁闭结构13。
实施例八
如图1、图2、图5和图6所示,包装箱1拆箱方法,根据实施例一包装箱1拆箱方法为,沿开箱破坏线14,将上盖板122断开成两部分,其中一部分与中盖板123连接,另一部分仍衔接于侧板112上,此时,整个包装箱1展开。
进一步地,上述沿开箱破坏线14,断开上盖板122的步骤如下:
步骤一、沿着包装箱1中上盖板122上的起口线141,断开起口线141两侧上盖板122的衔接;
步骤二、由起口线141位置,握持衔接有插舌的一侧的上盖板122,并上提该侧的上盖板122,使其沿导撕线142断开,同时,插舌由侧盖板121中拔出,完成包装箱1拆箱。
具体地,对于仅通过插舌、插孔一1211和插孔二1231结构,实现上盖板122、中盖板123及侧盖板121间锁闭连接的包装箱1,在进行拆箱时,需由起口线141位置,同时握持衔接有插舌的一侧的上盖板122和中盖板123,并上提该侧的上盖板122和中盖板123,使上盖板122沿导撕线142断开,此时,由于中盖板123同该侧的上盖板122同步上提,故插舌仅能由侧盖板121中拔出,从而解除了上盖板122和中盖板123与侧盖板121的锁闭连接关系,再因上盖板122沿起口线141和导撕线142被断开为两部分,即其中一部分连接于中盖板123上(相当于成为了新的中盖板123的一部分),从而也解除了上盖板122与中盖板123间的锁闭连接关系,使得包装箱1中的各板能够在恢复力的作用下弹开,实现拆箱。
而对于不仅通过插舌、插孔一1211和插孔二1231结构,实现上盖板122、中盖板123及侧盖板121间锁闭连接,还通过胶黏条15粘连锁闭上盖板122与中盖板123的包装箱1,在进行拆箱时,需由起口线141位置,握持衔接有插舌的一侧的上盖板122,并上提该侧的上盖板122,使上盖板122沿导撕线142断开,此时,由于中盖板123同该侧的上盖板122粘连在一起,故插舌仅能由侧盖板121中拔出,从而解除了上盖板122和中盖板123与侧盖板121的锁闭连接关系,再因上盖板122沿起口线141和导撕线142被断开为两部分,即其中一部分连接于中盖板123上(相当于成为了新的中盖板123的一部分),从而也解除了上盖板122与中盖板123间的锁闭连接关系,使得包装箱1中的各板能够在恢复力的作用下弹开,实现拆箱。
进一步地,上述步骤一中,完成起口线141两侧上盖板122衔接处的断开后,还可继续沿着起口线141两端的导撕线142,解除导撕线142两侧上盖板122一段长度的衔接关系,以保证后期导撕线142两侧上盖板122的顺利断开。
以上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发明的实施范围。凡依本发明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专利涵盖范围之内。

Claims (10)

1.包装箱,包括箱体(11)以及箱盖(12),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1)包括底板(111)、以及围绕衔接于底板(111)上的四组侧板(112);所述箱盖(12)包括衔接于四组侧板(112)顶部上的两组侧盖板(121)、上盖板(122)和中盖板(123),所述上盖板(122)与中盖板(123)由上至下依次压盖于侧盖板(121)上,且由一锁闭结构(13)锁合,所述上盖板(122)上设置开箱破坏线(1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装箱,其特征在于:所述锁闭结构(13)包括衔接于上盖板(122)上的插舌,所述插舌依次穿过中盖板(123)和侧盖板(121)。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包装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开箱破坏线(14)包括位于上盖板(122)上的起口线(141),以及由起口线(141)两端,向上盖板(122)上靠近侧盖板(121)的两边边缘倾斜延伸的导撕线(142)。
4.包材,其特征在于:所述包材(2)为上述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包装箱(1)成箱用基材。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包材,其特征在于:所述包材(2)包括底板(111)、两两相对应衔接于底板(111)四周的侧板(112)、相对应衔接于其中两组侧板(112)上的侧盖板(121)、以及相对应衔接于另两组侧板(112)上的上盖板(122)和中盖板(123),所述上盖板(122)上设置开箱破坏线(14)。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包材,其特征在于:至少相对应的两组所述侧板(112)上,还均相对应衔接折翼(113)。
7.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工装(3)为上述权利要求4-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包材(2)成箱用工装(3)。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工装(3)包括至少四组限位板(31)依次围绕形成的矩形成箱腔(32)、以及衔接于相对应限位板(31)上的两对导向耳组(33),两对所述导向耳组(33)相对应设置,且每对所述导向耳组(33)间形成折翼顶起通道(34)。
9.一种根据权利要求4-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包材的成箱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上述包材(2)的成箱方法为:
S1、将包材(2)放置于工装(3)上;
S2、向包材(2)中的底板(111)施力,使其带动四组侧板(112)于衔接处弯折,进入工装(3)内腔,形成箱体(11);
S3、向内压折两组侧盖板(121);
S4、将中盖板(123)压盖于侧盖板(121)上;
S5、使得上盖板(122)压盖于中盖板(123)上,并由锁闭结构(13)锁合前述箱盖(12)。
10.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包装箱的拆箱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包装箱(1)的拆箱方法为,沿开箱破坏线(14),将上盖板(122)断开成两部分,其中一部分与中盖板(123)连接,另一部分仍衔接于侧板(112)上,此时,整个包装箱(1)展开。
CN202010435442.4A 2020-05-21 2020-05-21 包装箱、包材、工装及成箱方法 Pending CN11145312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435442.4A CN111453122A (zh) 2020-05-21 2020-05-21 包装箱、包材、工装及成箱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435442.4A CN111453122A (zh) 2020-05-21 2020-05-21 包装箱、包材、工装及成箱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453122A true CN111453122A (zh) 2020-07-28

Family

ID=716761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435442.4A Pending CN111453122A (zh) 2020-05-21 2020-05-21 包装箱、包材、工装及成箱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453122A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00069209A1 (en) * 2006-10-20 2010-03-18 Sidel Partiipations Method and installation for assembling a composite box
CN105128399A (zh) * 2015-08-19 2015-12-09 河南省新之林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折盒机
CN205327639U (zh) * 2016-01-12 2016-06-22 泉州华硕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便于开启的防伪包装箱
CN212423781U (zh) * 2020-05-21 2021-01-29 埃迪派克(天津)科技有限公司 包装箱、包材及工装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00069209A1 (en) * 2006-10-20 2010-03-18 Sidel Partiipations Method and installation for assembling a composite box
CN105128399A (zh) * 2015-08-19 2015-12-09 河南省新之林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折盒机
CN205327639U (zh) * 2016-01-12 2016-06-22 泉州华硕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便于开启的防伪包装箱
CN212423781U (zh) * 2020-05-21 2021-01-29 埃迪派克(天津)科技有限公司 包装箱、包材及工装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4890440A (en) Method of producing packaging boxes and packaging boxes obtained with this method
CN100532220C (zh) 全封闭包裹纸箱、坯件和从坯件形成纸箱的方法
US8794504B2 (en) Integrated carton lid designs
US5180056A (en) Dual carton
US3240419A (en) Carton with integral tear-strip sealing means
US5160307A (en) Machine for making a tapering carton
JPH11263330A (ja) 薄板材からなるケース
TW201540614A (zh) 包裝箱及製箱裝置
CN212423781U (zh) 包装箱、包材及工装
US4102457A (en) Cartons for ice cream and the like
US5178268A (en) Two cartons releasably joined to form a dual carton
CN111453122A (zh) 包装箱、包材、工装及成箱方法
CN213139387U (zh) 一种去塑易开型包装箱
CN214493686U (zh) 一种卡扣式包装纸箱
JP2012030882A (ja) 摺動式カートン
US3450330A (en) Construction of a folding box corner,and method of assembly
US20030234284A1 (en) Carton with reducibility feature
CN209757772U (zh) 一种双层包装盒
CN217649823U (zh) 一种简易包装纸箱
JP3086046B2 (ja) シート材料の箱、ブランク、箱を製造する機械
CN106628670B (zh) 一种卷烟包装及包装方法
CN214420939U (zh) 一种免胶带包装箱
CN216611991U (zh) 一种无胶带流转箱裁片
CN216762500U (zh) 一种环保型免粘胶水果箱
CN219077727U (zh) 一种新型自锁结构的包装盒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Inventor after: Gu Zhenggang

Inventor before: Gu Zhenggang

Inventor before: Wu Quan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