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448770A - 用于干扰评估的传输协调 - Google Patents

用于干扰评估的传输协调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448770A
CN111448770A CN201780097501.8A CN201780097501A CN111448770A CN 111448770 A CN111448770 A CN 111448770A CN 201780097501 A CN201780097501 A CN 201780097501A CN 111448770 A CN111448770 A CN 11144877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adio
transmission
radio device
interfering signal
dat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80097501.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L·F·德尔卡皮奥韦加
G·R·希尔茨
A·拉莫
王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AB
Original Assignee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AB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AB filed Critical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AB
Publication of CN11144877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44877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7/00Monitoring; Testing
    • H04B17/30Monitoring; Testing of propagation channels
    • H04B17/309Measuring or estimating channel quality parameters
    • H04B17/336Signal-to-interference ratio [SIR] or carrier-to-interference ratio [CI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7/00Monitoring; Testing
    • H04B17/30Monitoring; Testing of propagation channels
    • H04B17/309Measuring or estimating channel quality parameters
    • H04B17/345Interference valu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7/00Monitoring; Testing
    • H04B17/30Monitoring; Testing of propagation channels
    • H04B17/309Measuring or estimating channel quality paramet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7/00Monitoring; Testing
    • H04B17/30Monitoring; Testing of propagation channels
    • H04B17/309Measuring or estimating channel quality parameters
    • H04B17/318Received signal strength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4/00Supervisory,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 H04W24/08Testing, supervising or monitoring using real traffic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4TPC
    • H04W52/18TPC being performed according to specific parameters
    • H04W52/24TPC being performed according to specific parameters using SIR [Signal to Interference Ratio] or other wireless path parameters
    • H04W52/243TPC being performed according to specific parameters using SIR [Signal to Interference Ratio] or other wireless path parameters taking into account interferen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W72/04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 H04W72/0473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the resource being transmission pow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50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 H04W72/54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quality criteria
    • H04W72/541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quality criteria using the level of interference

Abstract

在通过从第一无线电设备(10)到第二无线电设备(100)的无线电传输来进行数据的传输期间,控制第三无线电设备(20)以在从所述第一无线电设备(10)到所述第二无线电设备(100)的所述无线电传输所使用的无线电资源上发送干扰信号。协调所述数据的传输与所述干扰信号的传输,以及监视所述干扰信号对所述无线电传输的影响。

Description

用于干扰评估的传输协调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管理无线电传输的方法以及对应的装置、计算机程序和系统。
背景技术
在无线电通信网络中,可靠性和延迟是重要的方面。例如,可能存在关键数据,这些数据要满足从发送方到接收方的传输的低延迟要求和高可靠性两方面。在此,可以按照数据分组未在规定的延迟限制内被成功传送到接收方(因为数据分组错误、丢失或到达太晚)的概率来评估可靠性。通过规定可靠性保证,因此可以确保数据在规定的延迟限制内被成功传送。举例来说,当前由3GPP(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开发的5G(第五代)无线通信网络应支持URLLC(超可靠低延迟通信)。例如,在ITU建议ITU-R M.2083-0(2015年9月)中提到的URLLC的用例包括工业制造或生产过程的无线控制、远程医疗手术、智能电网中的配电自动化、运输安全。其他示例是智能电网的实时操作、或其他实时操作的远程控制。根据标题为“Minimum requirements related to technical performance for IMT-2020 radiointerface(s)(与IMT-2020无线电接口的技术性能相关的最低要求)的ITU文档草稿ITU-RM.[IMT-2020.TECH.PERF REQ](2017年2月22日),在URLLC使用场景中,要求在1ms的延迟限制内发送32比特的第2层PDU(协议数据单元)的成功概率为1-10-5。同样对于其他无线电技术,正在开发增强功能以支持URLLC或类似的高可靠性通信。例如,在美国西棕榈滩举行的3GPP TSG RAN第76次会议的3GPP文档RP-171489中讨论了由3GPP规定的LTE(长期演进)无线电技术对URLLC的支持(2017年6月)。
可靠性和延迟都可能受到干扰的影响。例如,干扰的发生可能导致携带关键数据的无线电传输的失败,并且需要重传以成功发送数据。所需的重传引入了附加的延迟,并且可能导致不符合延迟要求。此外,干扰的发生甚至可能导致携带关键数据的无线电传输的失败,并且导致所有尝试的数据重传的失败,从而导致不符合可靠性要求。
为了达到期望的可靠性级别,通常例如通过配置无线通信系统以在最坏场景中也满足可靠性要求而使无线通信系统尺寸过大。但是,难以准确地考虑干扰的影响,干扰在无线通信系统的操作期间可能变化。解决可变干扰的一种典型方法是通过触发诊断和优化机制来应对由于干扰而发生的无线通信的性能下降,目的是例如通过增加发射功率、通过使用更低阶调制方案和/或通过使用具有更高冗余等级的编码来提高无线电传输的稳健性。但是,使用这种反应性方法,通常不可能在发生性能下降的同时确保期望的可靠性。
因此,需要以下技术:这些技术允许有效地确保潜在受到干扰的无线电传输的可靠数据传输,尤其是同时还遵守延迟要求。
发明内容
根据一个实施例,提供一种管理无线电传输的方法。根据所述方法,在通过从第一无线电设备到第二无线电设备的无线电传输来进行数据的传输期间,控制第三无线电设备以在从所述第一无线电设备到所述第二无线电设备的所述无线电传输所使用的无线电资源上发送干扰信号。协调所述数据的传输与所述干扰信号的传输,以及监视所述干扰信号对所述无线电传输的影响。
根据另一个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管理无线电传输的装置。所述装置被配置为在通过从第一无线电设备到第二无线电设备的无线电传输来进行数据的传输期间,控制第三无线电设备以在从所述第一无线电设备到所述第二无线电设备的所述无线电传输所使用的无线电资源上发送干扰信号。此外,所述装置被配置为协调所述数据的传输与所述干扰信号的传输。此外,所述装置被配置为监视所述干扰信号对所述无线电传输的影响。
根据另一个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管理无线电传输的装置。所述装置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和存储器,所述存储器包含能够由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的指令,由此所述装置可操作以执行上述方法。特别地,通过执行所述指令,所述装置可操作以:在通过从第一无线电设备到第二无线电设备的无线电传输来进行数据的传输期间,控制第三无线电设备以在从所述第一无线电设备到所述第二无线电设备的所述无线电传输所使用的无线电资源上发送干扰信号;协调所述数据的传输与所述干扰信号的传输;以及监视所述干扰信号对所述无线电传输的影响。
根据另一个实施例,提供一种系统。所述系统包括至少第一无线电设备,第二无线电设备,以及第三无线电设备。所述第一无线电设备和所述第二无线电设备被配置为通过从所述第一无线电设备到所述第二无线电设备的无线电传输来发送数据。所述第三无线电设备被配置为在从所述第一无线电设备到所述第二无线电设备的所述无线电传输所使用的无线电资源上发送干扰信号。所述第一无线电设备、所述第二无线电设备以及所述第三无线电设备中的至少一个被配置为协调所述数据的传输与所述干扰信号的传输。所述第一无线电设备、所述第二无线电设备以及所述第三无线电设备中的至少一个被配置为监视所述干扰信号对所述无线电传输的影响。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提供一种例如形式为非瞬时性存储介质的计算机程序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其包括要由用于管理无线电传输的装置的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的程序代码。所述程序代码的执行使得所述装置在通过从第一无线电设备到第二无线电设备的无线电传输来进行数据的传输期间,控制第三无线电设备以在从所述第一无线电设备到所述第二无线电设备的所述无线电传输所使用的无线电资源上发送干扰信号。此外,所述程序代码的执行使得所述装置协调所述数据的传输与所述干扰信号的传输。此外,所述程序代码的执行使得所述装置监视所述干扰信号对所述无线电传输的影响。
通过以下对实施例的详细描述,这些实施例和其他实施例的细节将显而易见。
附图说明
图1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无线通信系统的单元;
图2示出了在其中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评估干扰的影响的示例性场景;
图3示出了在其中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评估干扰的影响的另一个示例性场景;
图4示出了在其中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评估干扰的影响的另一个示例性场景;
图5示出了在其中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评估干扰的影响的另一个示例性场景;
图6示出了在其中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评估干扰的影响的另一个示例性场景;
图7示出了在其中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评估干扰的影响的另一个示例性场景;
图8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协调数据的传输与干扰信号的传输的示例;
图9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协调数据的传输与干扰信号的传输的另一个示例;
图10是示意性地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管理无线电传输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11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装置的功能的框图;
图12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装置的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面,将参考附图更详细地解释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概念。所示出的实施例涉及处理通信网络中的拥塞。在所示出的示例中,假设通信网络是无线通信网络,其例如基于由3GPP(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规定的LTE(长期演进)无线电接入技术或基于当前由3GPP开发的5G(第五代)无线电接入技术。但是,注意,也可以使用其他无线电技术,例如WLAN(无线局域网)。
在所示出的示例中,采用无线通信网络,其包括多个无线电设备(尤其是一个或多个接入节点)以及通过无线电传输与接入节点进行通信的多个无线设备。但是,注意,也可以利用没有接入节点的部署,其中无线站例如使用无基础设施、自组织、或网格型通信模式彼此直接通信。在所示出的概念中,可以通过以受控方式产生干扰来在无线通信网络的正常操作期间评估干扰的影响。当正在通过从第一无线电设备到第二无线电设备的无线电传输来发送数据时,即,在从第一无线电设备到第二无线电设备的数据传输期间,控制第三无线电设备以在用于从第一无线电设备到第二无线电设备的无线电传输的无线电资源上发送干扰信号,并监视干扰信号对从第一无线电设备到第二无线电设备的无线电传输的影响。可以生成干扰信号以模拟潜在的实际干扰。协调数据的传输与干扰信号的传输。以这种方式,能够避免干扰信号的传输对数据传输的不利影响。特别地,能够避免干扰信号的传输导致数据传输的过多延迟或损失。因此,不管干扰信号为何,都能够满足可靠性保证。
协调可以例如涉及重传的早期调度。也就是说,当调度将至少一部分数据从第一无线电设备传送到第二无线电设备的一个无线电传输时,也可以调度该部分数据的重传。因此,即使干扰信号的传输导致该部分数据的初始传输不成功,所调度的重传也能够确保该部分数据被成功发送而没有过多延迟。附加地或备选地,协调还可以涉及在第三无线电设备在其上发送干扰信号的无线电资源上执行假传输(dummy transmission),即,不用于传送数据或其他有用信息的无线电传输。在这种情况下,如果由于干扰信号的存在而导致该部分数据的初始传输不成功,则仍然没有数据传输的不利影响,因为假传输不用于传送数据。
图1示出了其中可以实现如上所述的概念的无线通信系统的示例。在图1的示例中,假设工厂环境,其中例如使用集中式控制器通过无线通信网络来控制机器。在图1的示例中,无线通信网络包括采用接入点100形式的无线电设备以及附接到机器或以其他方式与机器相关联的无线设备10。无线设备10可以例如对应于机器的传感器和/或遥控致动器。如进一步示出的,提供干扰设备20,其用于发送干扰信号。干扰设备20可以是无线设备10之一,其被配置和控制为发送干扰信号。但是,还可以由接入点或者由专用于干扰信号的发送的测试设备来实现干扰设备20。
图2示意性地示出了其中如上所述评估干扰的影响的场景。图2的场景涉及无线设备10之一、接入点100、干扰设备20、以及控制器200。在图2的示例中,假设控制器200负责协调数据的传输与干扰信号的传输以及监视干扰的影响。如上所述,干扰设备20可以是无线设备10中的另一个无线设备、另一个接入点或专用测试设备。
在图2的场景中,假设无线设备10使用无线电传输(由实线箭头示出)以将数据传送到接入点100。控制干扰设备20以在由从无线设备10到接入点100的这些无线电传输所使用的无线电资源上发送干扰信号(由虚线箭头示出)。控制器200可以例如控制干扰设备20以在与用于从无线设备10到接入点100的无线电传输相同的时隙中和相同的频率资源上发送干扰信号。但是,注意,在某些情况下,还可以控制干扰信号的传输以在仅与用于从无线设备10到接入点100的无线电传输的时隙部分重叠的时间资源中、在部分重叠的频率资源上和/或在相邻的频率资源上发生。控制器200还可以控制被应用于干扰信号的传输的传输功率、传输带宽和/或天线配置。在一些场景中,控制器200还可以控制干扰设备20在发送干扰信号时的位置和/或发送干扰信号的角度。例如,干扰设备可以被附接到机器人或以其他方式与机器人相关联,并且可以通过移动机器人来控制干扰设备20在发送干扰信号时的位置和/或发送干扰信号的角度。
接入点100接收无线电传输并测量所接收的无线电传输的接收质量。这可以例如涉及确定无线电传输是否可被成功解码和/或测量SNR(信噪比)、SINR(信号干扰噪声比)或类似的信号质量指示。接入点100将所测量的接收质量的一个或多个报告发送到控制器200。基于报告,控制器200例如通过检查干扰信号是否导致接收质量的过度劣化来监视干扰的影响。基于所监视的干扰的影响,控制器200然后可以例如通过响应于检测到接收质量的过度劣化而选择更高的发射功率或更稳健的调制和编码方案来优化从无线设备10到接入点100的无线电传输。
图3示意性地示出了其中如上所述评估干扰的影响的另一个场景。图3的场景涉及无线设备10之一、接入点100、干扰设备20、以及控制器200。同样在图3的示例中,假设控制器200负责协调数据的传输与干扰信号的传输以及监视干扰的影响。如上所述,干扰设备20可以是无线设备10中的另一个无线设备、另一个接入点或专用测试设备。
在图3的场景中,假设接入点100使用无线电传输(由实线箭头示出)以将数据传送到无线设备10。控制干扰设备20以在由从接入点100到无线设备10的这些无线电传输所使用的无线电资源上发送干扰信号(由虚线箭头示出)。控制器200可以例如控制干扰设备20以在与用于从接入点100到无线设备10的无线电传输相同的时隙中和相同的频率资源上发送干扰信号。但是,注意,在某些情况下,还可以控制干扰信号的传输以在仅与用于从无线设备10到接入点100的无线电传输的时隙部分重叠的时间资源中、在部分重叠的频率资源上和/或在相邻频率资源上发生。控制器200还可以控制被应用于干扰信号的传输的传输功率、传输带宽和/或天线配置。在一些场景中,控制器200还可以控制干扰设备20在发送干扰信号时的位置和/或发送干扰信号的角度。例如,干扰设备可以被附接到机器人或以其他方式与机器人相关联,并且可以通过移动机器人来控制干扰设备20在发送干扰信号时的位置和/或发送干扰信号的角度。
无线设备10接收无线电传输并测量所接收的无线电传输的接收质量。这可以例如涉及确定无线电传输是否可被成功解码和/或测量SNR、SINR或类似的信号质量指示。无线设备10将所测量的接收质量的一个或多个报告发送到控制器200。这可以经由接入点100来实现。但是,也可以考虑向控制器200提供报告的其他方式,例如使用另一个无线连接、经由诸如USB(通用串行总线)存储设备之类的存储设备的临时有线连接或传输。基于报告,控制器200例如通过检查干扰信号是否导致接收质量的过度劣化来监视干扰的影响。基于所监视的干扰影响,控制器200然后可以例如通过响应于检测到接收质量的过度劣化而选择更高的发射功率或更稳健的调制和编码方案来优化从接入点100到无线设备10的无线电传输。
图4示意性地示出了其中如上所述评估干扰的影响的另一个场景。图4的场景涉及无线设备10中的两个无线设备(在下面被称为第一无线设备10和第二无线设备10')、接入点100、以及控制器200。同样在图4的示例中,假设控制器200负责协调数据的传输与干扰信号的传输以及监视干扰的影响。在图4的示例中,接入点100发送干扰信号,即,充当干扰设备。
在图4的场景中,假设第一无线设备10使用无线电传输(由实线箭头示出)以将数据传送到第二无线设备10'。控制接入点100以在由从第一无线设备10到第二无线设备10'的这些无线电传输所使用的无线电资源上发送干扰信号(由虚线箭头示出)。控制器200可以例如控制接入点100以在与用于从第一无线设备10到第二无线设备10'的无线电传输相同的时隙中和相同的频率资源上发送干扰信号。但是,注意,在某些情况下,还可以控制干扰信号的传输以在仅与用于从无线设备10到接入点100的无线电传输的时隙部分重叠的时间资源中、在部分重叠的频率资源上和/或在相邻频率资源上发生。
第二无线设备10'接收无线电传输并测量所接收的无线电传输的接收质量。这可以例如涉及确定无线电传输是否被成功解码和/或测量SNR、SINR或类似的信号质量指示。第二无线设备10'将所测量的接收质量的一个或多个报告发送到控制器200。这可以经由接入点100来实现。但是,也可以考虑向控制器200提供报告的其他方式,例如使用另一个无线连接、经由诸如USB存储设备之类的存储设备的临时有线连接或传输。基于报告,控制器200例如通过检查干扰信号是否导致接收质量的过度劣化来监视干扰的影响。基于所监视的干扰影响,控制器200然后可以例如通过响应于检测到接收质量的过度劣化而选择更高的发射功率或更稳健的调制和编码方案来优化从第一无线设备10到第二无线设备10'的无线电传输。
图5示意性地示出了其中如上所述评估干扰的影响的另一个场景。图5的场景涉及无线设备10之一、接入点100、以及干扰设备20。在图5的示例中,假设接入点100具备控制器150,控制器150负责协调数据的传输与干扰信号的传输以及监视干扰的影响。如上所述,干扰设备20可以是无线设备10中的另一个无线设备、另一个接入点或专用测试设备。
在图5的场景中,假设无线设备10使用无线电传输(由实线箭头示出)以将数据传送到接入点100。控制干扰设备20以在由从无线设备10到接入点100的这些无线电传输所使用的无线电资源上发送干扰信号(由虚线箭头示出)。控制器150可以例如控制干扰设备20以在与用于从无线设备10到接入点100的无线电传输相同的时隙中和相同的频率资源上发送干扰信号。但是,注意,在某些情况下,还可以控制干扰信号的传输以在仅与用于从无线设备10到接入点100的无线电传输的时隙部分重叠的时间资源中、在部分重叠的频率资源上和/或在相邻频率资源上发生。控制器150还可以控制被应用于干扰信号的传输的传输功率、传输带宽和/或天线配置。在一些场景中,控制器150还可以控制干扰设备20在发送干扰信号时的位置和/或发送干扰信号的角度。例如,干扰设备可以被附接到机器人或以其他方式与机器人相关联,并且可以通过移动机器人来控制干扰设备20在发送干扰信号时的位置和/或发送干扰信号的角度。
接入点100接收无线电传输并测量所接收的无线电传输的接收质量。这可以例如涉及确定无线电传输是否可被成功解码和/或测量SNR、SINR或类似的信号质量指示。基于所测量的接收质量,控制器150例如通过检查干扰信号是否导致接收质量的过度劣化来监视干扰的影响。基于所监视的干扰影响,控制器150然后可以例如通过响应于检测到接收质量的过度劣化而选择更高的发射功率或更稳健的调制和编码方案来优化从无线设备10到接入点100的无线电传输。
图6示意性地示出了其中如上所述评估干扰的影响的另一个场景。图6的场景涉及无线设备10之一、接入点100、以及干扰设备20。同样在图6的示例中,假设接入点100具备控制器150,控制器150负责协调数据的传输与干扰信号的传输以及监视干扰的影响。如上所述,干扰设备20可以是无线设备10中的另一个无线设备、另一个接入点或专用测试设备。
在图6的场景中,假设接入点100使用无线电传输(由实线箭头示出)以将数据传送到无线设备10。控制干扰设备20以在由从接入点100到无线设备10的这些无线电传输所使用的无线电资源上发送干扰信号(由虚线箭头示出)。控制器150可以例如控制干扰设备20以在与用于从接入点100到无线设备10的无线电传输相同的时隙中和相同的频率资源上发送干扰信号。但是,注意,在某些情况下,还可以控制干扰信号的传输以在仅与用于从无线设备10到接入点100的无线电传输的时隙部分重叠的时间资源中、在部分重叠的频率资源上和/或在相邻频率资源上发生。控制器150还可以控制被应用于干扰信号的传输的传输功率、传输带宽和/或天线配置。在一些场景中,控制器150还可以控制干扰设备20在发送干扰信号时的位置和/或发送干扰信号的角度。例如,干扰设备可以被附接到机器人或以其他方式与机器人相关联,并且可以通过移动机器人来控制干扰设备20在发送干扰信号时的位置和/或发送干扰信号的角度。
无线设备10接收无线电传输并测量所接收的无线电传输的接收质量。这可以例如涉及确定无线电传输是否可被成功解码和/或测量SNR、SINR或类似的信号质量指示符。无线设备10将所测量的接收质量的一个或多个报告发送到接入点100中的控制器150。基于报告,控制器150例如通过检查干扰信号是否导致接收质量的过度劣化来监视干扰的影响。基于所监视的干扰影响,控制器150然后可以例如通过响应于检测到接收质量的过度劣化而选择更高的发射功率或更稳健的调制和编码方案来优化从接入点100到无线设备10的无线电传输。
图7示意性地示出了其中如上所述评估干扰的影响的另一个场景。图7的场景涉及无线设备10中的两个无线设备(在下面被称为第一无线设备10和第二无线设备10')以及接入点100。同样在图7的示例中,假设接入点100具备控制器150,控制器150负责协调数据的传输与干扰信号的传输以及监视干扰的影响。在图7的示例中,接入点100发送干扰信号,即,充当干扰设备。
在图7的场景中,假设第一无线设备10使用无线电传输(由实线箭头示出)以将数据传送到第二无线设备10'。控制接入点100以在由从第一无线设备10到第二无线设备10'的这些无线电传输所使用的无线电资源上发送干扰信号(由虚线箭头示出)。控制器150可以例如控制接入点100以在与用于从第一无线设备10到第二无线设备10'的无线电传输相同的时隙中和相同的频率资源上发送干扰信号。但是,注意,在某些情况下,还可以控制干扰信号的传输以在仅与用于从无线设备10到接入点100的无线电传输的时隙部分重叠的时间资源中、在部分重叠的频率资源上和/或在相邻频率资源上发生。
第二无线设备10'接收无线电传输并测量所接收的无线电传输的接收质量。这可以例如涉及确定无线电传输是否可被成功解码和/或测量SNR、SINR或类似的信号质量指示。第二无线设备10'将所测量的接收质量的一个或多个报告发送到接入点100中的控制器150。基于报告,控制器150例如通过检查干扰信号是否导致接收质量的过度劣化来监视干扰的影响。基于所监视的干扰影响,控制器150然后可以例如通过响应于检测到接收质量的过度劣化而选择更高的发射功率或更稳健的调制和编码方案来优化从第一无线设备10到第二无线设备10'的无线电传输。
从图2至7的示例性场景中可以看到,在所例示的概念中,可以通过将干扰设备进行的干扰信号的传输配置和控制为在通过从第一无线电设备(在下面也被称为被测发射机)到第二无线电设备(在下面也被称为被测接收机)的无线电传输进行的数据的传输期间发生来评估干扰的影响。可以通过无线电设备之一(例如通过图5至7的示例的接入点100)或通过与无线电设备分离的控制器(例如图2至4的示例的控制器200)来实现对干扰设备进行的干扰信号的传输的配置和控制。此外,类似于图5至7的示例的接入点100,无线设备10或干扰设备20中的一个或多个也可以具备配置和控制干扰信号的传输的控制器。
如上所述,协调干扰信号的传输与从被测发射机到被测接收机的数据的传输。图8示出了一个示例:其中通过从被测发射机(TT)到被测接收机(TR)的重传的早期调度来实现该协调。在图8的示例中,假设以时隙来组织无线通信系统中的无线电传输。图8示出了时隙序列,由从0到15的索引值表示,按时间t的顺序从左到右排列。
如图所示,一个或多个时隙可以用于被测发射机、被测接收机、以及干扰设备(ID)的配置(CONF)。该配置可以例如涉及配置被应用于干扰设备进行的干扰信号的传输的传输功率、传输带宽、传输频率、传输定时和/或天线配置。在一些场景中,配置还可以涉及配置干扰设备的位置和/或发送干扰信号的角度。在图8的示例中,干扰信号的传输被配置为在具有索引3的时隙中发生。此外,图8的示例假设配置涉及调度将数据从被测发射机传送到被测接收机的无线电传输,并且还调度这些数据的重传。在图8的示例中,在具有索引3的时隙中调度数据的初始传输,以及在具有索引9的时隙中调度数据的重传。但是,注意,该定时仅是一个示例。为了满足延迟保证,可以在不超过所保证的延迟的时间窗口内调度数据的初始传输和重传。可以通过将管理信息发送到被测发射机、被测接收机和/或干扰设备来完成配置。管理信息可以例如命令干扰设备在具有索引3的时隙中发送干扰信号,命令被测发射机在具有索引3的时隙中发送传送数据的初始无线电传输,以及命令被测发射机在具有索引9的时隙中执行数据的重传。管理信息还可以向被测接收机通知传送数据的无线电传输将被预期在具有索引3的时隙中,以及重传将被预期在具有索引9的时隙中。此外,管理信息可以命令被测接收机测量在具有索引3的时隙中以及可选地还在具有索引9的时隙中的无线电传输的接收质量。可以通过一个或多个无线电传输(例如从接入点100到无线设备10或干扰设备20的无线电传输)和/或通过有线传输(例如通过从控制器200到接入点100的有线传输)来传送管理信息。
根据配置,在具有索引3的时隙中,被测发射机发送传送数据的无线电传输,如由TX所示,而被测接收机接收该无线电传输,如由RX所示。同时,干扰设备发送干扰信号,如由IF所示。被测接收机还例如通过检查无线电传输是否可被成功解码和/或通过测量SNR、SINR或类似的质量指示,测量所接收的无线电传输的接收质量。如由RTX所指示的,被测发射机然后执行所调度的重传,而被测接收机接收该重传。在此,注意,被测发射机执行重传,而不考虑来自被测接收机的任何反馈。也就是说,重传是预配置的,而不是被来自测试接收机的反馈触发的。被测接收机还可以例如通过检查重传是否可被成功解码和/或通过测量SNR、SINR或类似的质量指示,测量所接收的重传的接收质量。因为干扰设备被配置为在所调度的重传的时隙中不发送干扰信号,所以测量重传的接收质量可以允许通过将在存在干扰信号时的接收质量(在具有索引3的时隙中)与不存在干扰信号时的接收质量(在具有索引9的时隙中)相比较,来更准确地评估干扰的影响。如由RP所指示的,被测接收机然后可以报告所测量的接收质量。
图9示出了另一个示例:其中数据的传输与干扰信号的传输的协调涉及配置从被测发射机(TT)到被测接收机(TR)的假传输(DTX)。同样在图9的示例中,假设以时隙来组织无线通信系统中的无线电传输。图9示出了时隙序列,由从0到15的索引值表示,按时间t的顺序从左到右排列。
如图所示,一个或多个时隙可以用于被测发射机、被测接收机、以及干扰设备(ID)的配置(CONF)。该配置可以例如涉及配置被应用于干扰设备进行的干扰信号的传输的传输功率、传输带宽、传输频率、传输定时和/或天线配置。在一些场景中,配置还可以涉及配置干扰设备的位置和/或发送干扰信号的角度。在图9的示例中,干扰信号(IF)的传输被配置为在具有索引3的时隙中发生。此外,图9的示例假设配置涉及将在要用于干扰信号的传输的时隙中的无线电传输配置为假传输,即,配置为不用于将数据从被测发射机传送到被测接收机的无线电传输。除了用于传送数据的常规无线电传输之外,还配置了假传输。假传输可以模拟用于传送数据的常规无线电传输,并且可以例如包括代替数据的填充或预定义模式。可以通过将管理信息发送到被测发射机、被测接收机和/或干扰设备来完成配置。管理信息可以例如命令干扰设备在具有索引3的时隙中发送干扰信号,命令被测发射机在具有索引3的时隙中发送假传输,以及向被测接收机通知假传输将被预期在具有索引3的时隙中。管理信息还可以向被测接收机通知传送数据的无线电传输将被预期在具有索引9的时隙中。此外,管理信息可以命令被测接收机测量在具有索引3的时隙中的假传输的接收质量,以及可选地测量在时隙9中的传送数据的无线电传输的接收质量。注意,在图9的场景中假设的定时仅是一个示例,并且其他时隙可用于干扰信号的传输和假传输以及用于传送数据的常规无线电传输的传输。可以通过一个或多个无线电传输(例如从接入点100到无线设备10或干扰设备20的无线电传输)和/或通过有线传输(例如通过从控制器200到接入点100的有线传输)来传送管理信息。
根据配置,在具有索引3的时隙中,被测发射机发送假传输,如由DTX所示,而被测接收机接收假传输,如由RX所示。同时,干扰设备发送干扰信号,如由IF所示。被测接收机还例如通过检查假传输是否可被成功解码、通过检查所接收的假传输是否对应于预期特征(例如它是否具有代替数据的上述填充或预定义模式)、和/或通过测量SNR、SINR或类似的质量指示,测量所接收的无线电传输的接收质量。如由TX所示,被测发射机然后执行传送数据的常规无线电传输,而被测接收机接收该无线电传输。被测接收机还可以例如通过检查常规无线电传输是否可被成功解码和/或通过测量SNR、SINR或类似的质量指示,测量所接收的常规无线电传输的接收质量。因为干扰设备被配置为在常规无线电传输重传的时隙中不发送干扰信号,所以测量常规无线电传输的接收质量可以允许通过将在存在干扰信号时的接收质量(在具有索引3的时隙中)与在不存在干扰信号时的接收质量(在具有索引9的时隙中)相比较来更准确地评估干扰的影响。如由RP所示,被测接收机然后可以报告所测量的接收质量。
图10是示出可以用于实现所例示的概念的控制无线电传输的方法的流程图。该方法的至少一部分可以在无线电设备(例如无线设备10之一、干扰设备20或接入点100)中或在用于控制无线电设备的装置中(例如在控制器200中)实现。在一些场景中,还可以在由多个无线电设备组成的系统中或在由多个无线电设备和用于控制无线电设备的装置组成的系统中以分布式方式实现该方法。如果使用这种装置的基于处理器的实现,则可以由该装置的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来执行和/或控制该方法的至少一些步骤。这种装置还可以包括存储程序代码的存储器,所述程序代码用于实现至少一些下面描述的功能或该方法的步骤。
在步骤1010,控制干扰信号的传输。具体地,在通过从第一无线电设备到第二无线电设备的无线电传输来进行数据的传输期间,控制第三无线电设备以在从第一无线电设备到第二无线电设备的无线电传输所使用的无线电资源上发送干扰信号。干扰信号的传输可以被控制在与由从第一无线电设备到第二无线电设备的无线电传输所使用的时间资源相同的时间资源(例如,相同的时隙)上发生。但是,在某些情况下,干扰信号的传输还可以被控制在仅与用于从第一无线电设备到第二无线电设备的无线电传输的时隙部分重叠的时间资源中发生。类似地,干扰信号的传输可以被控制在与从第一无线电设备到第二无线电设备的无线电传输所使用的频率资源相同的频率资源(例如相同的载波频率)上发生。但是,在某些情况下,干扰信号的传输还可以被控制在仅与用于从第一无线电设备到第二无线电设备的无线电传输的频率资源部分重叠的频率资源上和/或在相邻的频率资源上发生。
在步骤1010控制第三无线电设备可以涉及配置干扰信号的传输功率、干扰信号的传输频率、干扰信号的传输定时和/或干扰信号的传输带宽。附加地或备选地,步骤1010的控制可以涉及例如通过控制第三无线电设备所附接到的机器人或以其它方式相关联的机器人,控制第三无线电设备的位置和/或控制干扰信号的传输方向。
在步骤1020,协调数据的传输与干扰信号的传输。该协调可以涉及无线电设备控制它自己的传输、无线电设备或控制装置主动地控制一个或多个其他无线电设备的传输、或者基于所接收的管理信息来控制无线电设备。相应地,步骤1020的协调可以基于被提供给第一无线电设备、第二无线电设备以及第三无线电设备中的至少一个的管理信息。在如图2至4所例示的场景中,可以由与第一无线电设备、第二无线电设备以及第三无线电设备分离的控制设备或装置(例如上述的控制器)来提供管理信息。在如图5至7所例示的场景中,可以由第一无线电设备、第二无线电设备或第三无线电设备中的一个来提供管理信息。
如例如结合图8所解释的,步骤1020的协调可以基于调度。特别地,当在第三无线电设备在其上发送干扰信号的无线电资源上调度无线电传输时,还可以调度由该无线电传输传送的数据的重传。相应地,可以提前调度重传,从而避免在步骤1010发送的干扰信号导致将至少一部分数据从第一无线电设备传送到第二无线电设备的无线电传输不成功的情况下引入过多延迟。可以在第三无线电设备在其上不发送干扰信号的其他无线电资源上(例如在图8的示例中所解释的另一个时隙中)调度重传。
附加地或备选地,步骤1020的协调可以涉及将在第三无线电设备在其上发送干扰信号的无线电资源上执行的至少一个无线电传输配置为假传输。假传输不用于将数据从第一无线电设备传送到第二无线电设备,即,并非旨在传送有用的信息,而是专门用于测试目的。在配置假传输的情况下,步骤1020的协调还可以涉及向第二无线电设备提供关于假传输的特征(例如,关于假传输在何时将被预期或关于被包括在假传输中代替数据的预定义模式或填充)的信息。
在步骤1030,监视干扰信号对无线电传输的影响。这种监视干扰信号对无线电传输的影响可以涉及监视在第三无线电设备在其上发送干扰信号的无线电资源上的无线电传输的接收质量。监视可以基于第二无线电设备对接收质量的测量。第二无线电设备可以提供这种测量的至少一个报告,并且可以基于由第二无线电设备提供的至少一个报告,由无线电设备中的另一个无线电设备或由单独的控制设备或装置来执行监视。因此,监视干扰信号对无线电传输的影响可以基于由第二无线电设备提供的至少一个报告。
在上述调度重传的情况下,监视干扰信号对无线电传输的影响还可以涉及监视重传的接收质量。同样在这种情况下,监视可以基于第二无线电设备对接收质量的测量或由第二无线电设备提供的所测量的接收质量的报告。
在上述配置假传输的情况下,监视干扰信号对无线电传输的影响可以涉及监视假传输的接收质量。同样在这种情况下,监视可以基于第二无线电设备对接收质量的测量或由第二无线电设备提供的所测量的接收质量的报告。
在步骤1040,可以基于步骤1030的监视来优化无线电传输。该优化可以例如涉及例如通过响应于检测到接收质量的过多劣化而选择更高的发射功率或更稳健的调制和编码方案,来控制无线电传输的一个或多个链路自适应参数。
图11是示出根据图10的方法操作的装置1100的功能的框图。装置1100可以例如由上述无线设备10之一、干扰设备20、接入点100或控制器200或它们的至少一部分实现。如图所示,装置1100可以具备模块1110,其被配置为控制干扰信号的传输,例如结合步骤1010所解释的。此外,装置1100可以具备模块1120,其被配置为协调数据的传输与干扰信号的传输,例如结合步骤1020所解释的。此外,装置1100可以具备模块1130,其被配置为监视干扰信号对无线电传输的影响,例如结合步骤1030所解释的。此外,装置1100可以具备模块1040,其被配置为优化无线电传输,例如结合步骤1140所解释的。
注意,装置1100可以包括用于实现其他功能(例如无线电设备或用于控制无线电设备的装置的已知功能)的其他模块。此外,注意,装置1100的模块不一定表示装置1100的硬件结构,而是还可以对应于例如由硬件、软件或它们的组合实现的功能单元。
图12示出了可以用于实现上述概念的装置1200的基于处理器的实现。例如,如图12所示的结构可以用于在无线电设备(例如上述无线设备10之一、干扰设备20、接入点100或控制器200)或其一部分中实现这些概念。
如图所示,装置1200包括一个或多个接口1210。在一些场景中,例如,如果装置对应于上述无线设备10之一、干扰设备20或接入点100,则接口1210可以包括至少一个无线电接口。备选地或附加地,接口1210可以包括至少一个有线接口,例如在控制器200与接入点100之间示出的上述接口。
此外,装置1200可以包括耦合到接口1210的一个或多个处理器1250和耦合到处理器1250的存储器1260。举例来说,可以通过装置1200的一个或多个内部总线系统来耦合接口1210、处理器1250和存储器1260。存储器1260可以包括只读存储器(ROM)(例如闪存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M)(例如动态RAM(DRAM)或静态RAM(SRAM))、大容量存储装置(例如硬盘或固态磁盘)等。如图所示,存储器1260可以包括软件1270、固件1280和/或控制参数1290。存储器1260可以包括要由处理器1250执行的适当配置的程序代码,以便实现无线电设备或用于控制无线电设备的装置的上述功能,例如结合图10所解释的。
将理解,如图12所示的结构仅是示意性的,并且装置1200实际上可以包括其他组件,为了清晰起见,未示出这些组件,例如其他接口或处理器。还将理解,存储器1260可以包括用于实现无线电设备或用于控制无线电设备的装置的已知功能(例如用于调度数据传输和/或用于控制重传的常规功能)的其他程序代码。根据一些实施例,还可以例如以存储程序代码和/或要存储在存储器1260中的其他数据的物理介质的形式或通过使程序代码可供下载或通过流传输,来提供用于实现装置1200的功能的计算机程序。
可以看到,如上所述的概念能够用于在无线通信系统的正在进行的操作期间有效地评估干扰的影响。使用干扰信号的受控传输,能够以主动和受控的方式引入干扰,这允许避免或至少减少对正在进行的数据传输的不利影响。基于主动引入的干扰,能够以精确的方式评估干扰的影响,这允许精确地优化无线电传输。这有助于有效地实现关于可靠性和/或延迟的预期目标。
将理解,如上解释的示例和实施例仅是说明性的,并且易于进行各种修改。例如,所例示的概念可以结合各种无线电技术来应用,而不限于上述LTE技术、5G技术或WLAN技术。此外,将理解,可以通过使用要由现有设备或装置的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的相应设计的软件或者通过使用专用设备硬件来实现上述概念。此外,应注意,所例示的装置或设备可以均被实现为单个设备或被实现为具有多个交互设备的系统或云平台。

Claims (35)

1.一种管理无线电传输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在通过从第一无线电设备(10;100)到第二无线电设备(10;100)的无线电传输来进行数据的传输期间,控制第三无线电设备(20;100)以在从所述第一无线电设备(10;100)到所述第二无线电设备(10;100)的所述无线电传输所使用的无线电资源上发送干扰信号;
-协调所述数据的传输与所述干扰信号的传输;以及
-监视所述干扰信号对所述无线电传输的影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
其中,所述监视所述干扰信号对所述无线电传输的影响包括:监视至少一个所述无线电传输在所述第三无线电设备(20;100)在其上发送所述干扰信号的所述无线电资源上的接收质量。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
其中,所述协调所述数据的传输与所述干扰信号的传输包括:
-当在所述第三无线电设备(20;100)在其上发送所述干扰信号的所述无线电资源上调度无线电传输时,进一步调度由该无线电传输传送的数据的重传。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包括:
-在所述第三无线电设备(20;100)不在其上发送所述干扰信号的其他无线电资源上调度所述重传。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方法,
其中,所述监视所述干扰信号对所述无线电传输的影响还包括:监视所述重传的接收质量。
6.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其中,所述协调所述数据的传输与所述干扰信号的传输包括:
-将在所述第三无线电设备(20;100)在其上发送所述干扰信号的所述无线电资源上执行的至少一个所述无线电传输配置为不用于将所述数据从所述第一无线电设备(10;100)传送到所述第二无线电设备(10;100)的假传输。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
其中,所述协调所述数据的传输与所述干扰信号的传输包括:
-向所述第二无线电设备(10;100)提供关于所述假传输的特征的信息。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方法,
其中,所述监视所述干扰信号对所述无线电传输的影响包括:监视所述假传输的接收质量。
9.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其中,所述协调所述数据的传输与所述干扰信号的传输是基于被提供给所述第一无线电设备(10;100)、所述第二无线电设备(10;100)以及所述第三无线电设备(20;100)中的至少一个的管理信息。
10.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其中,所述监视所述干扰信号对所述无线电传输的影响是基于由所述第二无线电设备(10;100)提供的至少一个报告。
11.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包括:
-基于所述监视所述干扰信号对所述无线电传输的影响,优化从所述第一无线电设备(10;100)到所述第二无线电设备(10;100)的所述无线电传输。
12.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其中,所述控制所述第三无线电设备(20;100)包括:配置所述干扰信号的传输功率、所述干扰信号的传输频率、所述干扰信号的传输定时、和/或所述干扰信号的传输带宽。
13.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其中,所述控制所述第三无线电设备(20;100)包括:控制所述第三无线电设备(20;100)的位置和/或控制所述干扰信号的传输方向。
14.一种用于管理无线电传输的装置(1100;1200),所述装置被配置为:
-在通过从第一无线电设备(10;100)到第二无线电设备(10;100)的无线电传输来进行数据的传输期间,控制第三无线电设备(20;100)以在从所述第一无线电设备(10;100)到所述第二无线电设备(10;100)的所述无线电传输所使用的无线电资源上发送干扰信号;
-协调所述数据的传输与所述干扰信号的传输;以及
-监视所述干扰信号对所述无线电传输的影响。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装置(1100;1200),
其中,所述装置(1100;1200)被配置为:通过监视至少一个所述无线电传输在所述第三无线电设备(20;100)在其上发送所述干扰信号的所述无线电资源上的接收质量,监视所述干扰信号对所述无线电传输的影响。
16.根据权利要求14或15所述的装置(1100;1200),
其中,所述装置(1100;1200)被配置为:通过以下操作来协调所述数据的传输与所述干扰信号的传输:
-当在所述第三无线电设备(20;100)在其上发送所述干扰信号的所述无线电资源上调度无线电传输时,进一步调度由该无线电传输传送的数据的重传。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装置(1100;1200),
其中,所述装置(1100;1200)被配置为:在所述第三无线电设备(20;100)不在其上发送所述干扰信号的其他无线电资源上调度所述重传。
18.根据权利要求16或17所述的装置(1100;1200),
其中,所述装置(1100;1200)被配置为:通过监视所述重传的接收质量,监视所述干扰信号对所述无线电传输的影响。
19.根据权利要求14至18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1100;1200),
其中,所述装置(1100;1200)被配置为:通过以下操作来协调所述数据的传输与所述干扰信号的传输:
-将在所述第三无线电设备(20;100)在其上发送所述干扰信号的所述无线电资源上执行的至少一个所述无线电传输配置为不用于将所述数据从所述第一无线电设备(10;100)传送到所述第二无线电设备(10;100)的假传输。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装置(1100;1200),
其中,所述装置(1100;1200)还被配置为:通过向所述第二无线电设备(10;100)提供关于所述假传输的特征的信息,协调所述数据的传输与所述干扰信号的传输。
21.根据权利要求19或20所述的装置(1100;1200),
其中,所述装置(1100;1200)被配置为:通过监视所述假传输的接收质量,监视所述干扰信号对所述无线电传输的影响。
22.根据权利要求14至21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1100;1200),
其中,所述装置(1100;1200)被配置为:基于被提供给所述第一无线电设备(10;100)、所述第二无线电设备(10;100)以及所述第三无线电设备(20;100)中的至少一个的管理信息,协调所述数据的传输与所述干扰信号的传输。
23.根据权利要求14至22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1100;1200),
其中,所述装置(1100;1200)被配置为:基于由所述第二无线电设备(10;100)提供的至少一个报告,监视所述干扰信号对所述无线电传输的影响。
24.根据权利要求14至23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1100;1200),
其中,所述装置(1100;1200)被配置为:基于所述监视所述干扰信号对所述无线电传输的影响,优化从所述第一无线电设备(10;100)到所述第二无线电设备(10;100)的所述无线电传输。
25.根据权利要求14至24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1100;1200),
其中,所述装置(1100;1200)被配置为:通过配置所述干扰信号的传输功率、所述干扰信号的传输频率、所述干扰信号的传输定时、和/或所述干扰信号的传输带宽,控制所述第三无线电设备(20;100)。
26.根据权利要求14至25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1100;1200),
其中,所述装置(1100;1200)被配置为:通过控制所述第三无线电设备(20;100)的位置和/或控制所述干扰信号的传输方向,控制所述第三无线电设备(20;100)。
27.根据权利要求14至26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1100;1200),
其中,所述装置(1100;1200)由所述第一无线电设备(10;100)实现。
28.根据权利要求14至26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1100;1200),
其中,所述装置(1100;1200)由所述第二无线电设备(10;100)实现。
29.根据权利要求14至26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1100;1200),
其中,所述装置(1100;1200)由所述第三无线电设备(20;100)实现。
30.根据权利要求14至26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1100;1200),
其中,所述装置(1100;1200)由与所述第一无线电设备(10;100)、所述第二无线电设备(10;100)以及所述第三无线电设备(20;100)相分离的控制设备(200)实现。
31.根据权利要求14至30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1100;1200),
其中,所述装置(1100;1200)被配置为执行根据权利要求1至1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32.根据权利要求14至31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1100;1200),包括:
至少一个处理器(1250)和存储器(1260),所述存储器(1260)包含能够由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1250)执行的指令,由此装置(1100;1200)可操作以执行根据权利要求1至1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33.一种系统,包括:
第一无线电设备(10;100),第二无线电设备(10;100),以及第三无线电设备(20;100),
所述第一无线电设备(10;100)和所述第二无线电设备(10;100)被配置为通过从所述第一无线电设备(10;100)到所述第二无线电设备(10;100)的无线电传输来发送数据;
所述第三无线电设备(20;100)被配置为在从所述第一无线电设备(10;100)到所述第二无线电设备(10;100)的所述无线电传输所使用的无线电资源上发送干扰信号;
所述第一无线电设备(10;100)、所述第二无线电设备(10;100)以及所述第三无线电设备(20;100)中的至少一个被配置为协调所述数据的传输与所述干扰信号的传输;以及
所述第一无线电设备(10;100)、所述第二无线电设备(10;100)以及所述第三无线电设备(20;100)中的至少一个被配置为监视所述干扰信号对所述无线电传输的影响。
34.一种包括程序代码的计算机程序,所述程序代码将要由用于管理无线电传输的装置(1100;1200)的至少一个处理器(1250)执行,由此所述程序代码的执行使得所述装置执行根据权利要求1至1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35.一种包括程序代码的计算机程序产品,所述程序代码将要由用于管理无线电传输的装置(1100;1200)的至少一个处理器(1250)执行,由此所述程序代码的执行使得所述装置执行根据权利要求1至1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1780097501.8A 2017-12-21 2017-12-21 用于干扰评估的传输协调 Pending CN111448770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EP2017/084142 WO2019120547A1 (en) 2017-12-21 2017-12-21 Transmission coordination for interference assessment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448770A true CN111448770A (zh) 2020-07-24

Family

ID=6095503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80097501.8A Pending CN111448770A (zh) 2017-12-21 2017-12-21 用于干扰评估的传输协调

Country Status (8)

Country Link
US (1) US11349580B2 (zh)
EP (1) EP3704814B1 (zh)
JP (1) JP6978601B2 (zh)
KR (1) KR20200060746A (zh)
CN (1) CN111448770A (zh)
CA (1) CA3085371A1 (zh)
MX (1) MX2020004952A (zh)
WO (1) WO2019120547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210157696A1 (en) * 2019-11-22 2021-05-27 Rohde & Schwarz Gmbh & Co. Kg Radio frequency test and measurement device, system and method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0517488D0 (en) * 2005-08-26 2005-10-05 Univ Bradford Ad-hoc networking over umts protocol
KR101576910B1 (ko) * 2009-05-12 2015-12-11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간섭 채널 정보를 수집하는 모드를 적응적으로 조절하는 통신 시스템
WO2011120333A1 (en) * 2010-03-31 2011-10-06 The Hong K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ransmitting and/or receiving data in side channel
EP2553860B1 (en) * 2010-04-02 2016-06-01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 Uplink sounding reference signals configuration and transmission
KR20120070058A (ko) 2010-12-21 2012-06-29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의 송수신 장치 및 채널 보상 방법
US9049730B2 (en) * 2011-11-14 2015-06-02 Qualcomm Incorporated Uplink data transmission with interference mitigation
US10003438B2 (en) * 2016-01-26 2018-06-19 Qualcomm Incorporated Relay operation for latency sensitive reliable data exchang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704814A1 (en) 2020-09-09
CA3085371A1 (en) 2019-06-27
EP3704814B1 (en) 2021-03-31
US20200351003A1 (en) 2020-11-05
US11349580B2 (en) 2022-05-31
JP2021508187A (ja) 2021-02-25
KR20200060746A (ko) 2020-06-01
JP6978601B2 (ja) 2021-12-08
MX2020004952A (es) 2020-08-27
WO2019120547A1 (en) 2019-06-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524259B2 (en) High reliability low latency mission critical communication
EP3602889A1 (en) Methods of retransmission in semi-persistent scheduling without explicit harq feedback
KR20080008801A (ko) 패킷 전송 기반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라디오 링크 상태를판단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US20200145173A1 (en) Communication Method, Terminal Device, and Network Device
KR20230079507A (ko) 무선 통신에서 피드백 신호의 크기를 결정하기 위한 방법, 장치 및 시스템
US11606181B2 (en)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CN111181704B (zh) 信道状态信息的传输方法和装置
US20230090518A1 (en) Beam indication method, network-side device, and terminal
US20170245303A1 (en) Collision Avoidance with Synchronized Transmission
CN110351025A (zh) 信息反馈方法、装置和系统
US10779304B2 (en) Network node and method for performing a transmission to one or more wireless devices
CN111448770A (zh) 用于干扰评估的传输协调
CN104640131A (zh) 信息处理方法及用户终端
CN116918418A (zh) 用于模型管理的系统和方法
CN107005364A (zh) 用于处置反馈过程的方法和网络节点
US20230224949A1 (en) COLLISION HANDLING BETWEEN MULTIPLE HIGH PRIORITY PUCCHs WITH HARQ-ACK AND A LOW PRIORITY PUCCH WITH HARQ-ACK
EP3965504A1 (en) Signal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mobile terminal, and storage medium
WO2018216182A1 (ja)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端末装置、及び基地局装置
CN117528609A (zh) 波束失败或链路失败的检测方法及终端
CN115208439A (zh) 多发送接收点的波束失败恢复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WO2017111678A1 (en) Methods and nodes for communication of data over a radio link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