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442689A - 一种基于模块化设计的多功能发射训练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模块化设计的多功能发射训练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442689A
CN111442689A CN202010403327.9A CN202010403327A CN111442689A CN 111442689 A CN111442689 A CN 111442689A CN 202010403327 A CN202010403327 A CN 202010403327A CN 111442689 A CN111442689 A CN 11144268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unching
rocket
module
guide
projecti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403327.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442689B (zh
Inventor
宋争
姜暄民
李坤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 Xuanmin
Original Assignee
Henan Huangy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nan Huangy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enan Huangy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403327.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442689B/zh
Publication of CN11144268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44268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44268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44268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41WEAPONS
    • F41AFUNCTIONAL FEATURES OR DETAILS COMMON TO BOTH SMALLARMS AND ORDNANCE, e.g. CANNONS; MOUNTINGS FOR SMALLARMS OR ORDNANCE
    • F41A33/00Adaptations for training; Gun simulators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基于模块化设计的多功能发射训练装置,不仅解决了能采用同一个发射筒来发射不同弹药的问题,同时发射后能快速装填进行下次发射,能真实模拟发射过程中的冲击力、爆炸力以及声光效果,能模拟真实对抗过程中武器的真实发射情况,能对士兵的近距离实战能力提升具有重要意义,其解决的技术方案是,其特征在于,包括发射筒,发射筒下方滑动连接有用于对发射目标进行影像传输的导向模块,发射筒上方滑动连接有火箭弹承载块或信号弹发射模块,本发明不仅结构巧妙,同时简单实用。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模块化设计的多功能发射训练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模块化设计和发射训练装置,特别是一种基于模块化设计的多功能发射训练装置。
背景技术
当前,军事训练增加了针对近距离作战的训练,近距离作战是指发生在几米到几十米距离的战斗,英文称作Close Quarters Battle,简称为CQB;在近距离作战中,将大量用到比子弹威力更大的迫击炮和枪榴弹这类以爆炸产生破片为毁伤形式的武器弹药;在训练中,为了模拟战场情境、营造战场气氛和效果,通常会使用带有发射管的发射器发射教练弹药,例如使用迫击炮发射仅有迫击炮弹外观的,在战斗部没有装填炸药的教练弹药;使用挂载于步枪枪管下方的榴弹发射器,发射仅有枪榴弹外观的在战斗部没有装填炸药的教练弹药,上述装置在发射管内引燃发射火药产生膛压才能推送弹头,发射火药是一次性的使用寿命,反复发射就必须反复使用发射火药,火药材料昂贵并对环境产生破坏,也对周围人员存在安全隐患,而且由于使用的教练弹药的战斗部都没有装填炸药,无法产生爆炸的视听觉效果,不能逼真地模拟实战氛围;再有,在实弹战术射击训练中,需要发射教练弹的一方作为敌方向我方受训者发射教练弹进行模拟攻击,受训者以实弹进行还击射击,为减少发射教练弹的一方和受训者受伤,双方不能以相对方向进行迎面射击,从根本上限制了对抗性演练的实战效果;因此,常规做法是采用预先埋设火药炸点,再引发火药爆燃模仿敌方的迫击炮或枪榴弹进行攻击来模拟战场爆炸产生视听效果,但火药爆燃所释放的冲击能量也将对人员、财产、环境造成安全隐患,一系列保证安全的配套措施也使用成本居高不下;再有,埋设炸点须由专人提前进行准备和施工,包括铺设从实弹射击训练区域到安全控制区域之间的起爆控制电缆,以及设置从安全控制区域观察确认炸点位置和提示爆炸波及范围的警示标志物,使得受训者能够知道即将发生爆炸的位置从而提前有了心理准备,甚至下意识地采取规避动作或绕行,从而无法模拟出敌方火力打击的突然性和不可预测性;这就耗费了大量的人力、财力、物力、时间;而且对民用生产制造带有火药的发射装置和模拟训练弹的限制,不利于产业的发展。
而在信息化条件下的军事训练主要以实弹演习训练、VR辅助训练、模拟训练相结合的方式来对现代化士兵进行训练,由于在训练过程中采用实弹安全性要求较高,同时还存在成本太高的缺点,而总是采用VR模拟训练毕竟与真实情况下的训练有所差别,同时在采用VR训练过程中发射的毕竟不是实弹,在效果上往往达不到最佳训练效果,无法满足发射操作人员发射心理训练功能,同时即使采用模拟训练弹进行训练同样面临着设备型号不匹配的问题。
因此需要一种基于模块化设计的多功能发射训练装置,该发射装置采用模拟火箭弹、真实信号弹发射代替真实便携式防空导弹、各型高炮、航炮、自行火炮、多管火箭炮进行低成本、高可靠性、高安全性的发射训练和发射体验,逼真模拟不同武器不同弹药发射时的声、光、电战场效果,给发射操作人员创造一种近似真实弹药发射的环境和效果,强化发射心理能力训练和发射流程训练,为实弹射击和实战训练打下良好的基础。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之缺陷,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模块化设计的发射训练装置,不仅解决了能采用同一个发射筒来发射不同弹药的问题,同时发射后能快速装填进行下次发射,能真实模拟发射过程中的冲击力、爆炸力以及声光效果,能模拟真实对抗过程中武器的真实发射情况,能对士兵的近距离实战能力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其解决的技术方案是,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对目标进行识别的光学模块、用于将光学模块获取的视频信息进行处理的视频处理模块、用于发射动作和流程控制的发射流程控制模块、用于无线传输数据的无线数传模块、用于图像信息传输的无线图传模块、用于控制开关是否触发的开关量采集控制模块,开关量采集控制模块控制火箭弹发射装置进行发射,光学模块主要用于实时获取真实目标或模拟目标图像,将连续的图像序列传输给视频处理模块,进行图像识别,视频处理模块用于处理光学模块送来的图像序列,按照特定视频处理算法由ARM+DSP处理器模块进行目标识别跟踪,获取跟踪偏差数据,同时将图像序列数字化并按照特定加密算法进行视频压缩,分别传输给无线数传和无线图传,由训练控制器获取,并在训练控制器上实时显示跟踪画面和跟踪数据,发射流程控制模块用于模拟武器系统发射流程控制,实现是否进入发射区分析计算,无线数传模块用于操作人员操作数据、目标跟踪数据等信息的实时加密传输,实现指挥员对训练数据的实时监控,无线图传模块用于将光学模块获取的目标跟踪画面实时传输到训练控制器上,开关量采集控制模块用于将操作人员的各种操作数字化,作为发射流程控制的基础数据。
一种火箭弹发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发射筒,发射筒下方滑动连接有用于对发射目标进行影像传输的导向模块,发射筒上方滑动连接有火箭弹承载块或信号弹发射模块;
所述火箭弹承载块经定位螺钉与发射筒之间固定连接,位于发射筒后端面上固定连接有挡板,挡板上固定连接有喷口,火箭弹承载块内滑动连接有用于发射的火箭弹;
所述信号弹发射模块包括滑动连接在发射筒后端内的触发模块,触发模块与发射筒之间经螺钉进行固定连接,位于发射筒前端内与触发模块相配合的信号弹发射架,信号弹发射架经定位螺钉与发射筒之间固定连接,信号弹发射内安装有信号弹;
所述发射筒包括圆柱形筒体,圆柱形筒体内部前后方位贯通,位于圆柱形筒体内设有水平布置的分割板,分割板将筒体内部空间分为上腔体与下腔体,上腔体前端左右两侧侧壁上分别固定连接有导向块,导向块中部开设有前后方位贯通的螺纹孔,上腔体后端左右两侧侧壁上固定连接有与导向块大小相同且位置相对应的第二导向块,第二导向块内开设有与螺纹孔大小位置相同的第二螺纹孔,位于下腔体后端固定连接有与分隔板相平行的第二分割板,上腔体内滑动连接火箭弹承载块或信号弹发射模块,下腔体内滑动连接导向模块。
作为优选,所述火箭弹承载块大小形状与上腔体大小形状相吻合并滑动连接在上腔体内,火箭弹承载块上与导向块位置相对应处开设有与导向块相配合的导向槽,导向槽自后向前开设且不贯通,火箭弹前侧面与导向槽位置相对应处开设有与螺纹孔位置相对应的贯通孔,火箭弹承载块上开设有圆柱形前后贯通的火箭引导槽,火箭引导槽外圆周均匀间隔布置有多个尾翼导向槽,位于火箭引导槽上下两端分别开设有前后方位贯通的火箭定位槽,位于火箭弹承载块后端上下方位分别设有用于对火箭弹进行阻挡防止火箭弹在未发射时从火箭引导槽内滑动脱出的阻挡装置,火箭弹承载块后侧面下端左右两侧分别开设有用于连接电动触发线的方形槽。
作为优选,所述阻挡装置包括位于火箭弹承载块后端与火箭定位槽位置相对应且竖向贯通的阻挡槽,阻挡槽上下两端分别滑动连接有伸入到火箭定位槽内的上阻挡件与下阻挡件,上阻挡件上端与下阻挡件下端的火箭定位槽上分别经螺钉固定连接有阻挡定位片,阻挡定位片与上、下阻挡件之间分别经阻挡弹簧进行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挡板包括与火箭弹承载块后侧面大小形状相同的弧板,弧板上与火箭引导槽位置相对应处开设有与火箭引导槽大小相同的通槽,位于弧板前侧面上的通槽外缘处固定连接有环形挡片,环形挡片下端左右两侧开设有用于穿过引线的引线槽,位于护板前侧面下端左右两侧面与方形槽位置相对应处固定连接有弹簧触发片,位于弧板左右两侧面与第二导向块上开设的第二螺纹孔位置相对应的第二通孔,位于弧板后侧面上通槽外缘处固定连接有朝向后方张开的喇叭状喷口。
作为优选,所述信号弹发射架包括与上腔体大小形状相同且滑动连接在上腔体内的信号弹托架,信号弹托架上自后向前开设有与导向块位置相对应的第三导向槽,第三导向槽与信号弹托架前端面之间不贯通,信号弹托架前侧面上与螺纹孔位置相对应处开设有第三通孔,信号弹发射架经螺钉穿过第三通孔后与发射筒之间固定连接,所述信号弹托架上开设有前后贯通的圆柱形用于放置信号弹的第四通孔,第四通孔内固定连接有铝合金管。
作为优选,所述触发模块包括滑动连接在上腔体内的触发承载件,触发承载件上开设有与第二导向块相配合的第四导向槽,触发承载件上端向下开设有用于放置电动触发器的放置槽,电动触发器固定连接在放置槽内,电动触发器上的电动推杆朝向放置槽前端,还包括固定连接在放置槽前端的导管,导管内滑动连接有触针,触针与放置槽前侧面之间套设有小弹簧,放置槽前侧面上与触针位置相对应处开设有用于触针通过的小通孔,在电动触发器通电时电动触发器电动推杆向前推出并穿过导管与触针之间相接触并推动触针向前运动将触针头部从小通孔内伸出。
作为优选,所述导向模块包括滑动连接在下腔体内的导向板,导向板前侧面上开设有用于穿过摄像头的拍摄孔,拍摄孔左右两侧分别开设有天线孔,位于拍摄孔四周设有四个调节螺钉孔,摄像头经摄像头调节托架悬空固定在导向板内,调节托架经调节螺钉孔内的调节螺钉进行方位调节。
作为优选,所述导向模块内置控制电路板。
作为优选,所述导弹发射通过电控实现对火箭弹、信号弹内的火药进行点火。
本发明有益效果是:
1.模式切换方便;由于采用模块化设计,使用时能根据情况进行不同模式的切换,需要发射火箭弹或信号弹时只需要更换不同的模块就能轻松切换功能;
2.弹药装填方便;发射筒不需要更换,只需将发射不同弹药的承载件的螺钉拧松就能将承载件取出并进行更换;
3.弹药通用性强;模块化设计的不同弹药发射模块所采用的弹药口径具有通用性,在信号弹承载块上固定连接的铝合金管直径为与现有信号弹直径相匹配;
4.部分弹药具有二次使用价值;火箭弹后端填充的药柱直径与火箭弹后端开设的中空结构相匹配,方便二次使用;
5.逼真模拟不同弹药发射流程;能在发射前对发射目标进行锁定后才进行发射,通过导向装置对发射目标点进行确认能有效提升发射命中准确度;
6.通用性扩展性强;该发射装置既能发射模拟火箭弹,又能发射信号弹,还可以拓展发射各种航炮、机枪子弹,来实现比如便携式防空导弹、各种高炮、多管火箭炮等各种不同武器的发射训练。
7.网络化设计可以进行协同训练;模块化设计的发射装置通过网络模块轻松实现多套训练装置与训练控制台的联网协同训练,同时能实时监控到训练情况。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立体图。
图2为本发明立体图第二视角。
图3为本发明主视图。
图4为本实用主视图B方向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主视图A方向剖视图。
图6为本发明火箭弹承载块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火箭弹承载块第二视角。
图8为本发明火箭弹承载块剖视图。
图9为本发明火箭弹承载块剖视图C区域局部放大图。
图10为本发明发射筒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挡板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火箭弹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信号弹发射模块示意图。
图14为本发明信号弹发射模块示意图第二视角。
图15为本发明信号弹发射模块示意图第三视角。
图16为本发明导向模块示意图。
图17为本发明导向模块示意图第二视角。
图18为本发明触发模块局部视图。
图19为本发明触发模块局部视图剖视图。
图20为本发明信息模块图。
附图标记
1.发射筒,2.火箭弹承载块,3.定位螺钉,4.导向模块,5.挡板,6.喷口,7.火箭弹,8.信号弹发射模块,9.触发模块,10.信号弹发射架,11.圆柱形筒体,12.分割板,13.上腔体,14.下腔体,15.导向块,16.螺纹孔,17.第二导向块,18.第二螺纹孔,19.第二分割板,20.导向槽,21.贯通孔,22.火箭引导槽,23.尾翼导向槽,24.火箭定位槽,25.阻挡装置,26.方形槽,27.阻挡槽,28.上阻挡件,29.下阻挡件,30.阻挡定位片,31.阻挡弹簧,32.弧板,33.通槽,34.环形挡片,35.引线槽,36.弹簧触发片,37.第二通孔,38.圆柱形弹体,39.锥形弹头,40.尾翼,41.火箭定位块,42.填充物,43.信号弹托架,44.第三导向槽,45.第三通孔,46.第四通孔,47.铝合金管,48.触发承载件,49.第四导向槽,50.电动触发器,51.放置槽,52.电动推杆,53.导管,54.触针,55.小弹簧,56.小通孔,57.导向板,58.摄像头,59.拍摄孔,60.天线孔,61.调节螺钉孔,62.调节托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20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做出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其解决的技术方案是,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对目标进行识别的光学模块、用于将光学模块采集到的信息进行处理的视频处理模块、用于通过视频处理模块显示的信息从而进行发射动作控制的发射流程控制模块、用于传输数据的无线数传模块、用于对视频处理模块采集到的图像资料进行传输的无线图传模块、用于控制开关是否触发的开关量采集控制模块,开关量采集控制模块控制火箭弹发射装置进行发射,光学模块主要用于实时获取真实目标或模拟目标图像,将连续的图像序列传输给视频处理模块,进行图像识别,视频处理模块用于处理光学模块送来的图像序列,按照特定视频处理算法由ARM+DSP处理器模块进行目标识别跟踪,获取跟踪偏差数据,同时将图像序列数字化并按照特定加密算法进行视频压缩,分别传输给无线数传和无线图传,由训练控制器获取,并在训练控制器上实时显示跟踪画面和跟踪数据,发射流程控制模块用于模拟武器系统发射流程控制,实现是否进入发射区分析计算,无线数传模块用于操作人员操作数据、目标跟踪数据等信息的实时加密传输,实现指挥员对训练数据的实时监控,无线图传模块用于将光学模块获取的目标跟踪画面实时传输到训练控制器上,开关量采集控制模块用于将操作人员的各种操作数字化,作为发射流程控制的基础数据。
该实施例在使用时,多功能发射训练装置作为核心模块安装在相应武器装备上实现相应弹药替代射击或发射功能,比如子弹(枪)代替炮弹射击、模拟火箭弹代替炮弹射击、模拟火箭弹代导弹发射、信号弹代替炮弹射击、信号弹代替导弹发射等等,多功能发射训练装置发控信号的来源与各自武器系统对空情和目标的分析判断,给出发射(射击)指令后由多功能发射装置给出点火发射信号。
在使用中由操作人员操纵各武器模拟器实现对真实目标的搜索、由光电模块对目标进行识别,获取到武器瞄准线和目标线之间的跟踪偏差,跟踪视频画面通过无线图传传输给训练控制器进行实时跟踪监控,操作人员对装备的各种操作动作由开关量采集控制模块采集之后由无线数传将操作数据传输给训练控制器,这样指挥员能实时掌握跟踪情况和跟踪数据;当跟踪偏差在射击允许范围时,开关量采集控制模块控制相应武器相应指示灯点亮或蜂鸣器发声,提示操作人员已经稳定跟踪,可以适时进行发射(射击)了。
当目标进入武器火力范围(导弹发射区)后,指挥员可以下达发射(射击)命令,操作人员按指令做动作,按下发射按钮(踩下发射踏板)完成发射(射击),多功能发射装置跟踪装填的对应发射模块发射火箭弹或者信号弹。
光学模块主要由红外摄像头和摄像头安装调整机构组成,红外摄像头是核心图像获取单元,采用高清晰度、高帧率CCD模块构成,安装调整机构用于安装调试时调整摄像头光轴和武器瞄准线之间的一致性。
视频处理模块按照特定视频处理算法由ARM+DSP处理器模块进行目标识别跟踪,获取跟踪偏差数据,同时将图像序列数字化并按照特定加密算法进行视频压缩,分别传输给无线数传和无线图传,由训练控制器获取,并在训练控制器上实时显示跟踪画面和跟踪数据,为指挥员发射(射击)决策提供数据支撑。
发射流程控制模块用于模拟武器系统发射流程控制,实现是否进入发射区分析计算(是否进入火力范围分析计算),并控制武器模拟器按照和实际装备完全一致的发射流程控制和发射状态变化。该发射流程控制模块以软件形式安装在核心处理器中,由处理器按照作战时序和其他功能模块进行协调一致的工作。
无线数传模块用于操作人员操作数据、目标跟踪数据等信息的实时加密传输,实现指挥员对训练数据的实时监控。由数传模块和2根发射天线组成。
无线图传模块用于将光学模块获取的目标跟踪画面实时传输到训练控制器,实现指挥员对训练画面的实时监控。
开关量采集控制模块用于将操作人员的各种操作数字化,作为发射流程控制的基础数据,当满足发射条件后按下发射按钮(踩下发射踏板)后,控制相应指示灯点亮、喇叭发声。
实施例二,其解决的技术方案是,其特征在于,包括发射筒1,发射筒下方滑动连接有用于对发射目标进行影像传输的导向模块4,发射筒上方滑动连接有火箭弹承载块2或信号弹发射模块8;
所述火箭弹承载块2经定位螺钉3与发射筒1之间固定连接,位于发射筒1后端面上固定连接有挡板5,挡板5上固定连接有喷口6,火箭弹承载块2内滑动连接有用于发射的火箭弹7;
所述信号弹发射模块8包括滑动连接在发射筒1后端内的触发模块9,触发模块9与发射筒1之间经螺钉进行固定连接,位于发射筒1前端内与触发模块9相配合的信号弹发射架10,信号弹发射架10经定位螺钉3与发射筒1之间固定连接,信号弹发射架10内安装有信号弹;
所述发射筒1包括圆柱形筒体11,圆柱形筒体11内部前后方位贯通,位于圆柱形筒体11内设有水平布置的分割板12,分割板12将筒体内部空间分为上腔体13与下腔体14,上腔体13前端左右两侧侧壁上分别固定连接有导向块15,导向块15中部开设有前后方位贯通的螺纹孔16,上腔体13后端左右两侧侧壁上固定连接有与导向块15大小相同且位置相对应的第二导向块17,第二导向块17内开设有与螺纹孔16大小位置相同的第二螺纹孔18,位于下腔体14后端固定连接有与分隔板相平行的第二分割板19,上腔体13内滑动连接火箭弹承载块2或信号弹发射模块8,下腔体14内滑动连接导向模块。
该实施例在使用时,先将挡板5通过螺钉固定连接在发射筒1后端面上,将导向模块4安装在发射筒1内,然后将火箭弹7后端装填好药柱并将火箭弹7安装在火箭弹承载块2内,将安装有火箭弹7的火箭弹承载块2作为一个整体安装进发射筒1内并在发射筒1前端通过螺钉将火箭弹承载块2进行固定,将电子引线与火箭弹7内的药柱之间连接,将电子引线连接在电路板上,然后将火箭弹7发射装置安装到发射基体上,在电子引线通电后将火箭弹7内的药柱进行引燃,药柱产生的冲击力经过火箭弹承载块2内的火箭弹7容纳部位的空腔进行导向并加速后发射出去,在发射完成需要更换新的火箭弹7时将新的火箭弹7填充进火箭弹承载块2内,更换新的电子引线,对电子引线进行通电即可重新对目标地点进行发射。
在需要发射信号弹时,将发射筒1前端用于定位火箭弹承载块2的螺钉去除,将火箭弹承载块2取出并将挡板5拆除,将信号弹安装在信号弹发射模块8内,将信号弹发射模块8自前向后安装在发射筒1内,通过螺钉将信号弹发射模块8固定在发射筒1内,然后自后向前将触发模块9安装在发射筒1内并通过螺钉进行固定,通过将触发模块9对信号弹产生的触发力将信号弹后方的药柱引爆从而获得冲击力将信号弹发射出去,在将信号弹发射后需要更换新的信号弹时,将发射筒1前端的螺钉拆除,将信号弹发射模块8取出并更换新的信号弹,将信号弹发射模块8重新装填进发射筒1内,并通过螺钉将信号弹发射模块8重新进行固定就可以重新发射,发射筒1内固定连接的分隔板将发射筒1内空间分为上腔体13与下腔体14,火箭弹承载块2、信号弹发射模块8、触发模块9均滑动连接在上腔体13内并均可通过螺钉进行定位,导向模块4滑动连接在下腔体14内可通过螺钉进行定位,发射筒1内固定连接的导向块15与第二导向块17起到对火箭弹承载块2、信号弹发射模块8、触发模块9的导向作用,并通过螺钉与螺纹孔16、第二螺纹孔18之间的定位力对火箭弹承载块2、信号弹发射模块8、触发模块9进行定位,挡板5固定连接在发射筒1后端面上并通过螺钉进行固定。
实施例三,在实施例二的基础上,所述火箭弹承载块2大小形状与上腔体13大小形状相吻合并滑动连接在上腔体13内,火箭弹承载块2上与导向块15位置相对应处开设有与导向块15相配合的导向槽20,导向槽20自后向前开设且不贯通,火箭弹7前侧面与导向槽20位置相对应处开设有与螺纹孔16位置相对应的贯通孔21,火箭弹承载块2上开设有圆柱形前后贯通的火箭引导槽22,火箭引导槽22外圆周均匀间隔布置有多个尾翼导向槽23,位于火箭引导槽22上下两端分别开设有前后方位贯通的火箭定位槽24,位于火箭弹承载块2后端上下方位分别设有用于对火箭弹7进行阻挡防止火箭弹7在未发射时从火箭引导槽22内滑动脱出的阻挡装置25,火箭弹承载块2后侧面下端左右两侧分别开设有用于连接电动触发线的方形槽26。
该实施例在使用时,火箭弹承载块2上开设的火箭引导槽22为圆柱形,火箭引导槽22大小与火箭弹7大小相配合,火箭弹7引导槽外圆周上开设的多个均匀间隔布置的尾翼导向槽23用于对火箭弹7上的尾翼40进行导向,在火箭弹7经过火箭弹7导向槽20时不会产生转动,同时在火箭导向槽20上下两端开设的火箭定位槽24后端设有用于对安装进入活久点导向槽20内的火箭弹7进行定位的阻挡装置25,在将火箭弹7完全安装进入火箭弹7引导槽内时阻挡装置25对火箭弹7附加一个摩擦力并将火箭弹7进行定位,火箭弹承载块2上开设的方形槽26内固定连接有铜片,用于对电子导向与控制板之间起到连接作用。
实施例四,在实施例三的基础上,所述阻挡装置25包括位于火箭弹承载块2后端与火箭定位槽24位置相对应且竖向贯通的阻挡槽27,阻挡槽27上下两端分别滑动连接有伸入到火箭定位槽24内的上阻挡件28与下阻挡件29,上阻挡件28上端与下阻挡件29下端的火箭定位槽24上分别经螺钉固定连接有阻挡定位片30,阻挡定位片30与上、下阻挡件29之间分别经阻挡弹簧31进行连接。
该实施例在使用时,由于阻挡装置25位于火箭弹承载块2后端,所以只有在火箭弹7完全安装进入到火箭弹承载块2内后才会与阻挡装置25之间接触,在火箭弹7完全进入到火箭弹承载块2内后将上、下阻挡件29分别向上下方位克服弹簧力推开,火箭弹7被上下阻挡件29进行定位防止火箭弹7在未触发时从火箭弹7承载件内脱出。
实施例五,在实施例三的基础上,所述挡板5包括与火箭弹承载块2后侧面大小形状相同的弧板32,弧板32上与火箭引导槽22位置相对应处开设有与火箭引导槽22大小相同的通槽33,位于弧板32前侧面上的通槽33外缘处固定连接有环形挡片34,环形挡片34下端左右两侧开设有用于穿过引线的引线槽35,位于护板前侧面下端左右两侧面与方形槽26位置相对应处固定连接有弹簧触发片36,位于弧板32左右两侧面与第二导向块17上开设的第二螺纹孔18位置相对应的第二通孔37,位于弧板32后侧面上通槽33外缘处固定连接有朝向后方张开的喇叭状喷口6。
该实施例在使用时,在将挡板5固定连接在发射筒1后端,弧板32后端面上固定连接的喇叭状喷口6位置与火箭引导槽22位置相对应,而弧板32前侧面上固定连接的环形挡片34作为弧板32与火箭弹承载块2之间支撑部分,而位于环形挡片34下端左右两侧开设的引线槽35用于穿设电子引线,而电子引线两连接端经引线槽35向下伸出并接在位于下腔体14内的导向模块4上。
实施例六,在实施例二的基础上,所述信号弹发射架10包括与上腔体13大小形状相同且滑动连接在上腔体13内的信号弹托架43,信号弹托架43上自后向前开设有与导向块15位置相对应的第三导向槽44,第三导向槽44与信号弹托架43前端面之间不贯通,信号弹托架43前侧面上与螺纹孔16位置相对应处开设有第三通孔45,信号弹发射架10经螺钉穿过第三通孔45后与发射筒1之间固定连接,所述信号弹托架43上开设有前后贯通的圆柱形用于放置信号弹的第四通孔46,第四通孔46内固定连接有铝合金管47。
该实施例在使用时,先将信号弹安装在信号弹发射架10内,再将信号弹发射架10从前侧面向后安装在发射筒1内并进行固定,在将信号弹发射架10安装在发射筒1内时通过第三导向槽44进行导向,并通过螺钉与第三导向槽44前端对应位置开设的第三通孔45对信号弹发射架10进行定位,信号弹发射架10内第四通孔46内固定连接有铝合金管47,该铝合金管47时为了防止在发射信号弹时产生的冲击力对信号弹发射架10产生破坏性冲击。
实施例七,在实施例二的基础上,所述触发模块9包括滑动连接在上腔体13内的触发承载件48,触发承载件48上开设有与第二导向块17相配合的第四导向槽49,触发承载件48上端向下开设有用于放置电动触发器50的放置槽51,电动触发器50固定连接在放置槽51内,电动触发器50上的电动推杆52朝向放置槽51前端,还包括固定连接在放置槽51前端的导管53,导管53内滑动连接有触针54,触针54与放置槽51前侧面之间套设有小弹簧55,放置槽51前侧面上与触针54位置相对应处开设有用于触针54通过的小通孔56,在电动触发器50通电时电动触发器50电动推杆52向前推出并穿过导管53与触针54之间相接触并推动触针54向前运动将触针54头部从小通孔56内伸出。
该实施例在使用时,承载件经第四导向槽49与第二导向块17之间的配合的导向作用来对触发模块9进行定位,在定位完成后需要对信号弹进行触发时,先将电动触发器50进行通电,电动触发器50通电后电动推杆52会向前推出,在电动推杆52向前推出过程中会推动触针54克服小弹簧55压力向前运动,触针54向前运动通过小通孔56接触到信号弹后端的炸药上,信号弹后端的炸药进行爆炸并产生推动力将信号弹发射出去。
实施例八,在实施例二的基础上,所述导向模块4包括滑动连接在下腔体14内的导向板57,导向板57前侧面上开设有用于穿过摄像头58的拍摄孔59,拍摄孔59左右两侧分别开设有天线孔60,位于拍摄孔59四周设有四个调节螺钉孔61,摄像头58经摄像头58调节托架62悬空固定在导向板57内,调节托架62经调节螺钉孔61内的调节螺钉进行方位调节。
该实施例在使用时,在导向模块4前侧面中间部位开设有用于通过摄像头58的拍摄孔59,摄像头58后端经位于拍摄孔59四周的四个调节螺钉进行调节,在需要将摄像头58角度向上调整时,将位于下方的两个调节螺钉进行拧紧,此时摄像头58后端向下运动,从而达到将摄像头58拍摄部位向上调节的目的,在需要将摄像头58拍摄部位向下调节时,将位于上方的两个调节螺钉进行拧紧,摄像头58后端向上翘起,从而达到对摄像头58拍摄部位向下调节的目的。

Claims (8)

1.一种基于模块化设计的多功能发射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对目标进行识别的光学模块、用于将光学模块采集到的信息进行处理的视频处理模块、用于通过视频处理模块显示的信息从而进行发射动作控制的发射流程控制模块、用于传输数据的无线数传模块、用于对视频处理模块采集到的图像资料进行传输的无线图传模块、用于控制开关是否触发的开关量采集控制模块,开关量采集控制模块控制火箭弹发射装置进行发射,光学模块主要用于实时获取真实目标或模拟目标图像,将连续的图像序列传输给视频处理模块,进行图像识别,视频处理模块用于处理光学模块送来的图像序列,按照特定视频处理算法由ARM+DSP处理器模块进行目标识别跟踪,获取跟踪偏差数据,同时将图像序列数字化并按照特定加密算法进行视频压缩,分别传输给无线数传和无线图传,由训练控制器获取,并在训练控制器上实时显示跟踪画面和跟踪数据,发射流程控制模块用于模拟武器系统发射流程控制,实现是否进入发射区分析计算,无线数传模块用于操作人员操作数据、目标跟踪数据等信息的实时加密传输,实现指挥员对训练数据的实时监控,无线图传模块用于将光学模块获取的目标跟踪画面实时传输到训练控制器上,开关量采集控制模块用于将操作人员的各种操作数字化,作为发射流程控制的基础数据。
2.一种火箭弹发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发射筒(1),发射筒下方滑动连接有用于对发射目标进行影像传输的导向模块(4),发射筒上方滑动连接有火箭弹承载块(2)或信号弹发射模块(8);
所述火箭弹承载块(2)经定位螺钉(3)与发射筒(1)之间固定连接,位于发射筒(1)后端面上固定连接有挡板(5),挡板(5)上固定连接有喷口(6),火箭弹承载块(2)内滑动连接有用于发射的火箭弹(7);
所述信号弹发射模块(8)包括滑动连接在发射筒(1)后端内的触发模块(9),触发模块(9)与发射筒(1)之间经螺钉进行固定连接,位于发射筒(1)前端内与触发模块(9)相配合的信号弹发射架(10),信号弹发射架(10)经定位螺钉(3)与发射筒(1)之间固定连接,信号弹发射架(10)内安装有信号弹;
所述发射筒(1)包括圆柱形筒体(11),圆柱形筒体(11)内部前后方位贯通,位于圆柱形筒体(11)内设有水平布置的分割板(12),分割板(12)将筒体内部空间分为上腔体(13)与下腔体(14),上腔体(13)前端左右两侧侧壁上分别固定连接有导向块(15),导向块(15)中部开设有前后方位贯通的螺纹孔(16),上腔体(13)后端左右两侧侧壁上固定连接有与导向块(15)大小相同且位置相对应的第二导向块(17),第二导向块(17)内开设有与螺纹孔(16)大小位置相同的第二螺纹孔(18),位于下腔体(14)后端固定连接有与分隔板相平行的第二分割板(19),上腔体(13)内滑动连接火箭弹承载块(2)或信号弹发射模块(8),下腔体(14)内滑动连接导向模块(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火箭弹发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火箭弹承载块(2)大小形状与上腔体(13)大小形状相吻合并滑动连接在上腔体(13)内,火箭弹承载块(2)上与导向块(15)位置相对应处开设有与导向块(15)相配合的导向槽(20),导向槽(20)自后向前开设且不贯通,火箭弹(7)前侧面与导向槽(20)位置相对应处开设有与螺纹孔(16)位置相对应的贯通孔(21),火箭弹承载块(2)上开设有圆柱形前后贯通的火箭引导槽(22),火箭引导槽(22)外圆周均匀间隔布置有多个尾翼导向槽(23),位于火箭引导槽(22)上下两端分别开设有前后方位贯通的火箭定位槽(24),位于火箭弹承载块(2)后端上下方位分别设有用于对火箭弹(7)进行阻挡防止火箭弹(7)在未发射时从火箭引导槽(22)内滑动脱出的阻挡装置(25),火箭弹承载块(2)后侧面下端左右两侧分别开设有用于连接电动触发线的方形槽(26)。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火箭弹发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阻挡装置(25)包括位于火箭弹承载块(2)后端与火箭定位槽(24)位置相对应且竖向贯通的阻挡槽(27),阻挡槽(27)上下两端分别滑动连接有伸入到火箭定位槽(24)内的上阻挡件(28)与下阻挡件(29),上阻挡件(28)上端与下阻挡件(29)下端的火箭定位槽(24)上分别经螺钉固定连接有阻挡定位片(30),阻挡定位片(30)与上、下阻挡件(29)之间分别经阻挡弹簧(31)进行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火箭弹发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5)包括与火箭弹承载块(2)后侧面大小形状相同的弧板(32),弧板(32)上与火箭引导槽(22)位置相对应处开设有与火箭引导槽(22)大小相同的通槽(33),位于弧板(32)前侧面上的通槽(33)外缘处固定连接有环形挡片(34),环形挡片(34)下端左右两侧开设有用于穿过引线的引线槽(35),位于护板前侧面下端左右两侧面与方形槽(26)位置相对应处固定连接有弹簧触发片(36),位于弧板(32)左右两侧面与第二导向块(17)上开设的第二螺纹孔(18)位置相对应的第二通孔(37),位于弧板(32)后侧面上通槽(33)外缘处固定连接有朝向后方张开的喇叭状喷口(6)。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火箭弹发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弹发射架(10)包括与上腔体(13)大小形状相同且滑动连接在上腔体(13)内的信号弹托架(43),信号弹托架(43)上自后向前开设有与导向块(15)位置相对应的第三导向槽(44),第三导向槽(44)与信号弹托架(43)前端面之间不贯通,信号弹托架(43)前侧面上与螺纹孔(16)位置相对应处开设有第三通孔(45),信号弹发射架(10)经螺钉穿过第三通孔(45)后与发射筒(1)之间固定连接,所述信号弹托架(43)上开设有前后贯通的圆柱形用于放置信号弹的第四通孔(46),第四通孔(46)内固定连接有铝合金管(47)。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火箭弹发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触发模块(9)包括滑动连接在上腔体(13)内的触发承载件(48),触发承载件(48)上开设有与第二导向块(17)相配合的第四导向槽(49),触发承载件(48)上端向下开设有用于放置电动触发器(50)的放置槽(51),电动触发器(50)固定连接在放置槽(51)内,电动触发器(50)上的电动推杆(52)朝向放置槽(51)前端,还包括固定连接在放置槽(51)前端的导管(53),导管(53)内滑动连接有触针(54),触针(54)与放置槽(51)前侧面之间套设有小弹簧(55),放置槽(51)前侧面上与触针(54)位置相对应处开设有用于触针(54)通过的小通孔(56),在电动触发器(50)通电时电动触发器(50)电动推杆(52)向前推出并穿过导管(53)与触针(54)之间相接触并推动触针(54)向前运动将触针(54)头部从小通孔(56)内伸出。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火箭弹发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模块(4)包括滑动连接在下腔体(14)内的导向板(57),导向板(57)前侧面上开设有用于穿过摄像头(58)的拍摄孔(59),拍摄孔(59)左右两侧分别开设有天线孔(60),位于拍摄孔(59)四周设有四个调节螺钉孔(61),摄像头(58)经摄像头(58)调节托架(62)悬空固定在导向板(57)内,调节托架(62)经调节螺钉孔(61)内的调节螺钉进行方位调节。
CN202010403327.9A 2020-05-13 2020-05-13 一种基于模块化设计的多功能发射训练装置 Active CN11144268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403327.9A CN111442689B (zh) 2020-05-13 2020-05-13 一种基于模块化设计的多功能发射训练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403327.9A CN111442689B (zh) 2020-05-13 2020-05-13 一种基于模块化设计的多功能发射训练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442689A true CN111442689A (zh) 2020-07-24
CN111442689B CN111442689B (zh) 2023-06-16

Family

ID=716567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403327.9A Active CN111442689B (zh) 2020-05-13 2020-05-13 一种基于模块化设计的多功能发射训练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442689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129165A (zh) * 2020-09-24 2020-12-25 中国人民解放军32181部队 一种箱式火箭弹的模拟训练系统
CN112665457A (zh) * 2020-12-17 2021-04-16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成都飞机设计研究所 一种机载内埋武器充压发射装置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03781A (zh) * 2002-10-21 2003-03-19 张宝林 一种新型军用便携组合式双联高速防空导弹
CN103206982A (zh) * 2013-03-12 2013-07-17 西安科技大学 演习用导弹发射装置数据记录分析系统及方法
CN203102282U (zh) * 2013-03-12 2013-07-31 西安科技大学 一种导弹发射演习用数据采集系统
CN104864774A (zh) * 2015-05-25 2015-08-26 北京理工大学 一种导弹自弹射发射装置
CN204630479U (zh) * 2015-04-30 2015-09-09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 两用型防雹增雨火箭弹发射轨道
US20160019427A1 (en) * 2013-03-11 2016-01-21 Michael Scott Martin Video surveillence system for detecting firearms
CN106452658A (zh) * 2016-10-25 2017-02-22 成都紫瑞青云航空宇航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低空防御设备
CN108302977A (zh) * 2018-01-19 2018-07-20 苟仲武 一种外挂式射击训练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209541535U (zh) * 2019-01-30 2019-10-25 无锡市星迪仪器有限公司 一种激光模拟训练系统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03781A (zh) * 2002-10-21 2003-03-19 张宝林 一种新型军用便携组合式双联高速防空导弹
US20160019427A1 (en) * 2013-03-11 2016-01-21 Michael Scott Martin Video surveillence system for detecting firearms
CN103206982A (zh) * 2013-03-12 2013-07-17 西安科技大学 演习用导弹发射装置数据记录分析系统及方法
CN203102282U (zh) * 2013-03-12 2013-07-31 西安科技大学 一种导弹发射演习用数据采集系统
CN204630479U (zh) * 2015-04-30 2015-09-09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 两用型防雹增雨火箭弹发射轨道
CN104864774A (zh) * 2015-05-25 2015-08-26 北京理工大学 一种导弹自弹射发射装置
CN106452658A (zh) * 2016-10-25 2017-02-22 成都紫瑞青云航空宇航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低空防御设备
CN108302977A (zh) * 2018-01-19 2018-07-20 苟仲武 一种外挂式射击训练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209541535U (zh) * 2019-01-30 2019-10-25 无锡市星迪仪器有限公司 一种激光模拟训练系统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129165A (zh) * 2020-09-24 2020-12-25 中国人民解放军32181部队 一种箱式火箭弹的模拟训练系统
CN112665457A (zh) * 2020-12-17 2021-04-16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成都飞机设计研究所 一种机载内埋武器充压发射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442689B (zh) 2023-06-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922491B2 (en) Methods and apparatus to provide training against improvised explosive devices
US6059573A (en) Mortar training device with functional simulated propelling charges
CN107084640B (zh) 一种模拟训练弹自动发射系统
CN210664130U (zh) 坦克射击训练模拟装置
CN111442689B (zh) 一种基于模块化设计的多功能发射训练装置
CN1153949C (zh) 成套防御装置
CN201569357U (zh) 激光射击模拟训练系统
CN212082151U (zh) 一种基于模块化设计的多功能发射训练装置
CN217032193U (zh) 一种集成式高层楼宇机载智能灭火系统
KR101343393B1 (ko) 모의사격모듈 및 이를 이용한 모의사격훈련시스템
KR101301350B1 (ko) 무선통신기반으로 레이저저격피격인지기능 및 레이저발사횟수의 제어를 가능하도록 한 마일즈시스템.
KR100409211B1 (ko) 유탄 발사기 레이저 교전훈련장비
RU2556333C2 (ru) Мишенный комплекс
KR20050072353A (ko) 총기 모사시스템
RU54422U1 (ru) Стрелковый тренажер (варианты)
KR200396730Y1 (ko) 포병용 전술훈련탄 및 발사기
RU2746235C1 (ru) Способ поражения подвижных целей
RU2743597C1 (ru) Способ наведения орудия на цель
CN218821903U (zh) 一种单兵火箭筒模拟训练器材
RU2753940C1 (ru) Способ наведения на цель реактивной системы
RU2794523C2 (ru) Система управления огнем пусковой установки реактивной системы залпового огня
CN216283006U (zh) 一种军事模拟中的攻击系统
KR20020007677A (ko) 대공사격 훈련 시스템
CN219798106U (zh) 一种串联式烟幕发射装置
CN210268352U (zh) 一种迫击炮对抗模拟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1201

Address after: No. 11, Building 20, Yard 23, Jianshe East Road, Erqi District, Zhengzhou City, Henan Province, 450,000

Applicant after: Jiang Xuanmin

Address before: 450000 No. 18, floor 6, unit 1, building 6, No. 11, Lianhua street, high tech Industrial Development Zone, Zhengzhou, Henan Province

Applicant before: HENAN HUANGYE TECHNOLOGY Co.,Ltd.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