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442205A - 一种配光透镜、照明灯具及照明模组 - Google Patents

一种配光透镜、照明灯具及照明模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442205A
CN111442205A CN202010261402.2A CN202010261402A CN111442205A CN 111442205 A CN111442205 A CN 111442205A CN 202010261402 A CN202010261402 A CN 202010261402A CN 111442205 A CN111442205 A CN 11144220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light distribution
distribution lens
shaped optical
stri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261402.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耀海
刘超博
王洪波
朱增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Opple Light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Opple Light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Opple Light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Opple Light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261402.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442205A/zh
Publication of CN11144220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442205A/zh
Priority to CN202010906531.2A priority patent/CN111928133A/zh
Withdrawn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1LIGHTING
    • F21SNON-PORTABLE LIGHTING DEVICES; SYSTEMS THEREOF; VEHICLE LIGH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 EXTERIORS
    • F21S2/00Systems of lighting devices, not provided for in main groups F21S4/00 - F21S10/00 or F21S19/00, e.g. of modular construction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1LIGHTING
    • F21VFUNCTIONAL FEATURES OR DETAILS OF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REOF; STRUCTURAL COMBINATIONS OF LIGHTING DEVICES WITH OTHER ART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1V5/00Refractors for light sourc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1LIGHTING
    • F21VFUNCTIONAL FEATURES OR DETAILS OF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REOF; STRUCTURAL COMBINATIONS OF LIGHTING DEVICES WITH OTHER ART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1V2200/00Use of light guides, e.g. fibre optic devices, in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1LIGHTING
    • F21Y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CLASSES F21K, F21L, F21S and F21V, RELATING TO THE FORM OR THE KIND OF THE LIGHT SOURCES OR OF THE COLOUR OF THE LIGHT EMITTED
    • F21Y2115/00Light-generating elements of semiconductor light sources
    • F21Y2115/10Light-emitting diodes [LED]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Non-Portable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配光透镜、照明灯具及照明模组,涉及照明技术领域。其中,配光透镜包括阵列分布的多个条形光学元件,各条形光学元件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以及位于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之间的反射面,第一端面小于第二端面;由各条形光学元件的第一端面形成配光透镜的入光面、由各条形光学元件的第二端面形成配光透镜的出光面;光线由配光透镜的入光面进入配光透镜中的各条形光学元件,再经各条形光学元件的反射面进行至少一次反射后,由各配光透镜的出光面出射,满足具有不同大小的出光面的发光元件的配光需求。

Description

一种配光透镜、照明灯具及照明模组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照明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配光透镜、照明灯具及照明模组。
背景技术
LED(Light Emitting Diode,发光二极管)由于具备多项成熟优势,例如,省电、高效率、高反应速度、寿命长等特点,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现有的射灯主要采用LED结合TIR(Total Internal Reflection,全内反射)透镜或LED 结合反射器的方案实现,但这两种射灯方案中TIR透镜或反射器只能适配特定大小的LED发光元件,如,一旦改变LED发光元件的型号或改变发光元件的出光面大小,则需要对射灯中的TIR透镜或反射器等结构进行对应调整,以确保配光角度的一致。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配光透镜、照明灯具及照明模组,以解决现有的照明灯具中的配光透镜需要适配特定大小的发光元件的问题。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配光透镜,包括阵列分布的多个条形光学元件,各所述条形光学元件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以及位于所述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之间的反射面,所述第一端面小于所述第二端面;由各所述条形光学元件的第一端面形成所述配光透镜的入光面、由各所述条形光学元件的第二端面形成所述配光透镜的出光面;其中,光线由所述配光透镜的入光面进入所述配光透镜中的各所述条形光学元件,再经各所述条形光学元件的反射面进行至少一次反射后,由各所述配光透镜的出光面出射,实现对所述光线的配光。
可选地,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端面和所述第二端面为多边形,或者所述第一端面和所述第二端面为圆形。
可选地,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各所述条形光学元件相同,且相邻的各所述条形光学元件之间通过位于所述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的外表面接触。
可选地,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配光透镜的配光角度x为
Figure BDA0002439430940000021
其中,a为发射所述光线的发光元件的出光角度,D为所述第二端面的大小,d 为所述第一端面的大小。
可选地,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配光透镜的长度l为
Figure BDA0002439430940000022
其中,D为所述第二端面的大小,d为所述第一端面的大小,m为所述配光透镜中的条形光学元件的数量,b为所述条形光学元件中的第一端面与反射面之间的夹角,可通过
Figure BDA0002439430940000023
求解得到,n为光线进入条形光学元件后的反射次数,n>2,x为经预定的配光角度。
可选地,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配光透镜中的条形光学元件的数量z为
Figure BDA0002439430940000024
其中,z为整数,s为发射所述光线的发光元件的出光面大小,d 为所述第一端面的大小。
可选地,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配光透镜还包括与各所述条形光学元件一一对应的多个包层,各所述包层分别套设于各所述条形光学元件,其中,所述包层的光折射率小于所述条形光学元件的光折射率。
可选地,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相邻的各所述包层之间采用粘接的方式进行固定。
可选地,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配光透镜的外周套设有包层,其中,所述包层的光折射率小于所述条形光学元件的光折射率。
可选地,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条形光学元件为匀光积分棒。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照明灯具,包括发光元件以及前述的配光透镜,所述发光元件位于所述配光透镜的入光面处,其中,由所述发光元件出射的光线经所述配光透镜的入光面进入所述配光透镜中的各所述条形光学元件,再经各所述条形光学元件进行至少一次反射后,由所述配光透镜的出光面射出。
可选地,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照明灯具还包括两端开口的壳体,所述壳体套设于所述配光透镜。
可选地,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壳体上开口端的开口形状与所述配光透镜的出光面的形状匹配,所述开口端为靠近所述配光透镜的出光面的一端。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照明模组,包括多个前述的照明灯具。
可选地,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多个所述照明灯具呈圆形阵列分布,或者多个所述照明灯具呈线性阵列分布。
本申请实施例采用的上述至少一个技术方案能够达到以下有益效果:
在本实施例给出的配光透镜、照明灯具以及照明模组中,能够通过构成配光透镜的多个条形光学元件将出射光线的发光元件的出光面等效分割为多个小的出光面,进而利用与小的出光面一一对应的各条形发光元件实现配光,使得配光透镜能够用于对具有不同大小的出光面发光元件的配光,且配光角度一致。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a为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配光透镜的结构示意图。
图1b为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条形光学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c为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配光透镜的俯视图。
图1d为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经条形光学组件进行配光时的光路图。
图1e为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发光元件的出光面的等效分割结果示意图。
图2为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配光透镜对应的平面等照度曲线示意图。
图3a为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照明灯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3b为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照明灯具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a为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照明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4b为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照明模组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具体实施例及相应的附图对本申请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以下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申请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
请结合参阅图1a和图1b,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一种配光透镜10,该配光透镜10包括阵列分布的多个条形光学元件11,各所述条形光学元件11包括沿高度方向相对设置的第一端面110和第二端面111,以及位于所述第一端面110和第二端面111之间的侧壁112,所述第一端面110小于所述第二端面 111,由各所述条形光学元件11的第一端面110形成所述配光透镜10的入光面、由各所述条形光学元件的第二端面111形成所述配光透镜10的出光面。实际应用中,前述的侧壁112在进行配光时可作为反射面,以对入射至条形光学元件内11的光线进行反射。所述第一端面110或第二端面111的大小可以是端面的直径大小、面积大小或外接圆的直径大小等,具体可根据实际需求确定。
其中,各所述条形光学元件11的形状、大小可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设定,例如,各所述条形光学元件11中的第一端面110、第二端面111以及平行于所述第一端面110、第二端面120的截面可以为多边形(如六边形、五边形、菱形、矩形、平行四边形等),也可以为圆形、椭圆形等,本实施例在此不做限制。
同时,根据所述第一端面110、第二端面111以及截面的不同,位于所述第一端面110与所述第二端面120之间的反射面可以为弧面或平面等,例如,在所述第一端面110、第二端面111、截面为多边形时,所述反射面为平面,在所述第一端面110、第二端面111、所述截面为圆形时,所述反射面为弧面,本实施例在此不做具体限制。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配光透镜10的中的各所述条形光学元件 11的形状、大小可以如图1a中所示的相同,从而使得相邻的各所述条形光学元件11之间通过位于所述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的外表面接触,即构成所述配光透镜10的各所述条形光学元件11之间无空隙,进而使得由发光元件出射的光线均可进入配光透镜10,以提高所述配光透镜10的配光效率,避免造成光线浪费。
在另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配光透镜10的中的各所述条形光学元件11的形状、大小也可以不同,例如图1c所示,为所述配光透镜10的一种可能的俯视图,所述配光透镜10中可至少包括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为正五边形的第一条形光学元件12,以及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为正五边形的第一条形光学元件13,此外,第一条形光学元件12和第二条形光学元件13可具有相同或不同的配光角度,本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制。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配光透镜10还可包括与各所述条形光学元件11一一对应的多个包层,各所述包层分别套设于各所述条形光学元件11的侧壁112,其中,所述包层的光折射率小于所述条形光学元件11的光折射率,由此,能够使得进入所述条形光学元件11的光线经其侧壁 112进行至少一次反射时,不会出现光线透射的问题,提高配光效率。可选地,所述包层可采用氧化硅等材料制作形成,本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制。
另外,在对多个所述条形光学元件11进行聚合形成所述配光透镜10时,可通过对相邻的各所述条形光学元件11进行粘接实现,也可在各所述条形光学元件11套设有包层时,对相邻的包层进行粘接等,或者,还可直接在所述配光透镜10的外周套设一包层,从而将多个所述条形光学元件11束缚为一体,以形成所述配光透镜10,该套设在配光透镜10外周的包层的光折射率可小于所述条形光学元件11的光折射率,本实施例在此不做具体限制。
应注意,在各所述条形光学元件11进行直接粘接时,所采用的粘接剂的折射率需小于所述条形光学元件11的折射率。以及,在完成对各所述条形光学元件11的聚合后,如果相邻的各条形光学元件11之间存在如图1c所示的间隙,可通过粘接剂等进行间隙填充,本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制。
进一步,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条形光学元件11可以为实心结构或空心结构,以用于对由发光元件出射的光线的多次反射。示例性地,在此以实心结构的条形光学元件11为例,对本实施例采用多个条形光学元件11构成配光透镜10进行配光的原理进行简要说明。
请结合参阅图1d,假设一个所述条形光学元件11对应一个发光元件14,该发光元件14的出光角度为a,所述条形光学元件11的第一端面110与反射面之间的夹角(即楔角)为b,第一端面110的大小为d,第二端面111的大小为D,那么由所述发光元件14出射的光线,经所述第一端面110进入所述条形光学元件11,再经所述反射面进行至少一次反射,其中每反射一次,光线的角度可减小2b,进而可根据光线在条形光学元件11中的反射次数计算由所述第二端面出射的光线的配光角度,该配光角度x为x=a-4nb,其中,n为光线进入条形光学元件后的反射次数,n>2。
基于此,假设条形光学元件11的配光角度x、发光元件14的出光角度a 均为预定的,那么,在满足发光元件出射的每个角度的光线均能进入条形光学元件进行至少一次反射后出射,且出射角度为预定的配光角度x,那么可计算所述条形光学元件11的长度为
Figure BDA0002439430940000071
其中,D为所述第二端面的大小,d为所述第一端面的大小,楔角b以及反射次数n可通过
Figure BDA0002439430940000072
求解得到。
需要说明的是,在
Figure BDA0002439430940000073
中,假设发光元件14出射的最大角度的光线需反射n次后才由所述第二端面111出射(最大折射次数),其出射角度小于预定的配光角度x,从而可求解出变量n和b的取值范围。其中,如果发光元件14出射的光线的出射角度比最大出射角度x小,如小1度,那么,该光线可在条形光学元件11中反射n-1次后出射,以确保出射角度小于预定的配光角度x。
但在实际应用中,如果发光元件14的出光面(或功率)较大,为了满足由发光元件14出射的每个角度的光线都能进入条形光学元件11,且配光角度不变,需要同时增大条形光学元件11的第一端面110、第二端面111、以及条形光学元件11的长度。或者,如果发光元件14的出光面固定,但为了获得较小的配光角度,将会使得反射次数增加,也就是需要增大条形光学元件11的长度,但是在前述两种情形中,如果条形光学元件11的长度增加,势必会导致应用配光透镜10的射灯等照明灯具由于尺寸过大、美观性差,而无法满足照明场景的需求。例如,假设发光元件的出光角度为120度,预定的配光角度为24度,那么经计算可得到条形光学元件11的长度可达到160mm。
鉴于此,本实施例中通过对多个条形光学元件11进行如图1a所示的集成得到配光透镜10,既能够实现针对具有较大出光面的发光元件的配光,使得配光角度不变,还不会使得配光透镜10的长度过长。具体原理为:以具有较大出光面的发光元件14为例,假设配光透镜10由六个第一端面110和第二端面 111均为六边形的条形光学元件11构成,那么,在采用所述配光透镜10对所述发光元件14出射的光线进行配光时,如图1e所示,相当于通过多个所述条形光学元件11的第一端面110将具有较大出光面F的所述发光元件14等效为具有多个较小出光面f的小发光元件,也就是,通过多个所述条形光学元件11 的第一端面110将所述发光元件14的出光面F分割为多个小的出光面f,从而使得一个所述条形光学元件11对应一个小的出光面f,再通过各所述条形光学元件11对与其对应的小的出光面f出射的光线进行配光,从而使得针对每个小的发光元件14的条形光学元件11的长度变小,以适应不同的照明场景。
基于上述内容,相对采用单个条形光学元件11进行配光,本实施例采用集成有m个条形光学元件11的配光透镜10的长度可缩短为采用单个条形光学元件11的长度的1/m,即对于同一发光元件14,在通过由m个条形光学元件 11构成的配光透镜10进行配光时,配光透镜10的长度可以为
Figure BDA0002439430940000081
此外,本实施例中在通过配光透镜10进行配光时,光线进入各条形光学元件11 需要进行至少一次反射,能够使得出射的光线均匀,无炫光问题。
此外,相对于现有技术中采用TIR透镜或反射器进行配光时存在的一种 TIR透镜或发射器只能适配一种特定发光元件的问题,如对于具有相同出光角度的发光元件,增大发光元件的出光面(功率),则导致配光角度增大,减小发光元件出光面(功率)时,则导致配光角度减小。本实施例采用的由多个条形光学元件11构成的配光透镜10,由于配光透镜10的配光角度与各所述条形光学元件11的配光角度一致,因此,在发光元件的出光面(功率)减小时,配光透镜10的配光角度不变,而在发光元件的出光面(功率)增大时,可通过增加配光透镜10中的条形光学元件11的数量,实现对具有较大出光面的发光元件的配光,但是随着条形光学元件11的数量的增加,配光透镜10的配光角度、长度可保持不变。由此可以看出,本实施例给出的配光透镜10能够适应具有不同大小的出光面的发光元件14的配光需求,且其配光角度不变,满足不同的照明场景的配光需求。
进一步,本实施例给出的配光透镜10的配光角度与构成所述配光透镜10 的各所述条形光学元件11的配光角度一致。本实施例中,所述条形光学元件 11的配光角度x为
Figure BDA0002439430940000091
其中,a为发射所述光线的发光元件的出光角度,D 为所述第二端面111的大小,d为所述第一端面110的大小。也就是,所述配光透镜10的配光角度与所述条形光学元件11上的第二端面111与第一端面110 之间的比值有关。
例如,假设所述条形光学元件11的第一端面110和第二端面111均为正六边形,那么,如果所述第二端面111的外接圆的直径与所述第一端面110的外接圆的直径的比值为五,那么所述配光透镜10的配光角度为所述发光元件的出光角度的五分之一。
实际应用中,可通过调整所述配光透镜10的出光面(第二端面111)与入光面(第一端面110)之间的比例,即可实现不同配光角度的配光,如实现10 度、24度、30度、60度等配光角度的配光,本实施例在此不做限制。
示例性地,在此以条形发光元件11的第一端面110和第二端面111为多边形为例,对本申请给出的配光透镜10的配光效果进行说明,如图2所示,为采用本实施例给出的配光透镜10进行配光后的得到的平面等照度曲线示意图,由图2可以看出,经本实施例给出的配光透镜10进行配光后得到的光线照度均匀具有较优的配光效果。其中,图2中所示的“H”为对所述配光透镜10 进行测试时的高度,“Emax”为测试高度“H”下的最大照度值。
进一步,所述配光透镜10中的条形光学元件11的数量z为
Figure BDA0002439430940000101
其中, z为整数,s为发射所述光线的发光元件14的出光面大小,d为所述第一端面 110的大小。也就是,在所述条形光学元件11的第一端面110和第二端面120 的大小确定后,构成所述配光透镜10的条形发光元件11的数量可根据所述发光元件14的出光面的大小决定。例如,在
Figure BDA0002439430940000102
为整数时,如5、6等,那么z可以为5、6等整数,在
Figure BDA0002439430940000103
为小数时,如7.5等,那么z可以为大于7.5的整数,如8、9等,以确保由发光元件14出射的光线能够全部入射所述配光透镜10,避免光线浪费。
实际应用中,在增大所述发光元件14的出光面时,可通过增加所述配光透镜10中的条形光学元件11的数量以满足对发光元件14的配光,反之,可减少所述配光透镜10中的条形光学元件11的数量。
基于上述描述,本实施例采用由阵列分布的多个条形光学元件11构成的配光透镜10,在进行配光时至少具有以下效果:
(1)能够使得出射的光线均匀且无炫光问题。
(2)能够避免现有的由于采用单个配光元件进行配光时导致的光学元件的尺寸过大的问题。
(3)能够在不改变配光透镜结构的基础上,实现对不同功率大小或出光面大小的发光元件进行配光,且配光角度一致。
在前述的配光透镜的基础上,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照明灯具,该照明灯具至少包括发光元件、驱动模组以及前述的配光透镜,所述发光元件位于所述配光透镜的入光面,所述驱动模组与所述发光元件连接,从而驱动所述发光元件发光。其中,所述照明灯具可以作为射灯、筒灯等,以实现重点照明。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发光元件可以至少包括LED灯珠、光源基板等,所述发光元件和所述配光透镜之间可通过结构件等进行可拆卸式固定,以使得由所述发光元件出射的光线入射至所述配光透镜,并经所述配光透镜中的各条形光学元件进行至少一次反射后,由所述配光透镜的出光面射出,从而完成预定角度的配光。可选地,所述预定角度可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设定,例如,10 度、24度、60度等。
可选地,所述发光元件的出光面可以为平面状,以使得所述配光透镜的入光面能够与所述发光元件的出光面贴合,进而确保由发光元件出射的光线无损失的进入所述配光透镜,确保配光透镜的配光效果。
此外,本实施例中的照明灯具中的配光透镜的具体结构可参照对前述配光透镜10的详细描述,本实施例对此不再赘述。此外,如前述对配光透镜10的描述可知,所述预定角度的不同可以通过调整所述配光透镜的出光面与入光面之间的比值实现,也就是,调整各所述条形光学元件中的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之间的比值,例如,假设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均为正六边形,那么,如果所述第二端面的外接圆的直径与所述第一端面的外接圆的直径的比值为五,那么所述预定角度为所述发光元件的出光角度的五分之一。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给出的照明灯具,通过所述配光透镜中的各条形发光元件对发光元件的出光面进行等效分割,能够实现无论发光元件的出光面多大,通过每个所述条形光学元件进行配光后得到的光线的角度均是一致的,且无大角度杂光,有效避免了炫光问题。
进一步,为了避免灯具损坏,延长所述照明灯具的使用寿命,同时,确保所述配光透镜与所述发光元件之间的相对稳定性,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如图3a和图3b所示,所述照明灯具30还可包括两端开口的壳体31,所述壳体31套设于所述配光透镜32。
可选地,所述壳体31的形状、大小可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设定,此外,所述壳体31上开口端的开口形状与所述配光透镜32的出光面的形状匹配,所述开口端为靠近所述配光透镜32的出光面的一端。例如图3a和图3b所示,所述壳体31靠近所述配光透镜32的出光面一侧的开口端的形状与所述配光透镜 32的出光面的形状匹配,如所述配光透镜32的出光面的形状为近似正六边形,所述开口端的形状可为正六边形等,本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制。
在本实施例给出的照明灯具中,通过采用由阵列分布的多个条形光学元件构成的配光透镜对发光元件出射的光线进行配光,不仅能够使得由照明灯具出射的光线具有相同的配光角度,确保了出射光线的均匀性,避免了炫光问题。同时,通过多个条形光学元件将发光元件的出光面等效分割为多个小发光元件,还有效地缩减了配光透镜的尺寸,提高了照明灯具的外观的可观赏性,以及使用过程中的便捷性。
进一步,结合参阅图4a和图4b,本申请的又一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照明模组40,该照明模组40可包括前述多个照明灯具41。实际应用中,各个照明灯具可以如图4a所示以圆周阵列排列,也可以如图4a所示以线性阵列排列等,本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制。需要说明的是,由于本实施例中的照明模组中的各照明灯具的具体结构可参照对前述照明灯具详细描述,本实施例对此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给出的照明模组,能够提供均匀的光线,且能够有效防止炫光问题,适应于不同的照明场景。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公开的发明后,将容易想到本公开的其它实施方案。本申请旨在涵盖本公开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公开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公开未公开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示例性的,本公开的真正范围和精神由下面的权利要求指出。
应当理解的是,本公开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精确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公开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制。

Claims (15)

1.一种配光透镜,其特征在于,包括阵列分布的多个条形光学元件,各所述条形光学元件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以及位于所述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之间的反射面,所述第一端面小于所述第二端面;
由各所述条形光学元件的第一端面形成所述配光透镜的入光面、由各所述条形光学元件的第二端面形成所述配光透镜的出光面;
其中,光线由所述配光透镜的入光面进入所述配光透镜中的各所述条形光学元件,再经各所述条形光学元件的反射面进行至少一次反射后,由各所述配光透镜的出光面出射,实现对所述光线的配光。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配光透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面和所述第二端面为多边形,或者所述第一端面和所述第二端面为圆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配光透镜,其特征在于,各所述条形光学元件相同,且相邻的各所述条形光学元件之间通过位于所述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的外表面接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配光透镜,其特征在于,所述配光透镜的配光角度x为
Figure FDA0002439430930000011
其中,
a为发射所述光线的发光元件的出光角度;
D为所述第二端面的大小;
d为所述第一端面的大小。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配光透镜,其特征在于,所述配光透镜的长度l为
Figure FDA0002439430930000012
其中,
D为所述第二端面的大小;
d为所述第一端面的大小;
m为所述配光透镜中的条形光学元件的数量;
b为所述条形光学元件中的第一端面与反射面之间的夹角,可通过
Figure FDA0002439430930000021
求解得到,n为光线进入条形光学元件后的反射次数,n>2,x为经预定的配光角度。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配光透镜,其特征在于,所述配光透镜中的条形光学元件的数量z为
Figure FDA0002439430930000022
其中,
z为整数;
s为发射所述光线的发光元件的出光面大小;
d为所述第一端面的大小。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配光透镜,其特征在于,所述配光透镜还包括与各所述条形光学元件一一对应的多个包层,各所述包层分别套设于各所述条形光学元件,其中,所述包层的光折射率小于所述条形光学元件的光折射率。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配光透镜,其特征在于,相邻的各所述包层之间采用粘接的方式进行固定。
9.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配光透镜,其特征在于,所述配光透镜的外周套设有包层,其中,所述包层的光折射率小于所述条形光学元件的光折射率。
10.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配光透镜,其特征在于,所述条形光学元件为匀光积分棒。
11.一种照明灯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发光元件以及权利要求1-10中任一项所述的配光透镜,所述发光元件位于所述配光透镜的入光面处,其中,由所述发光元件出射的光线经所述配光透镜的入光面进入所述配光透镜中的各所述条形光学元件,再经各所述条形光学元件进行至少一次反射后,由所述配光透镜的出光面射出。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照明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照明灯具还包括两端开口的壳体,所述壳体套设于所述配光透镜。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照明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上开口端的开口形状与所述配光透镜的出光面的形状匹配,所述开口端为靠近所述配光透镜的出光面的一端。
14.一种照明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权利要求11-13中任一项所述的照明灯具。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照明模组,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照明灯具呈圆形阵列分布,或者多个所述照明灯具呈线性阵列分布。
CN202010261402.2A 2020-04-03 2020-04-03 一种配光透镜、照明灯具及照明模组 Withdrawn CN11144220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261402.2A CN111442205A (zh) 2020-04-03 2020-04-03 一种配光透镜、照明灯具及照明模组
CN202010906531.2A CN111928133A (zh) 2020-04-03 2020-09-01 一种配光透镜、照明灯具及照明模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261402.2A CN111442205A (zh) 2020-04-03 2020-04-03 一种配光透镜、照明灯具及照明模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442205A true CN111442205A (zh) 2020-07-24

Family

ID=71657460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261402.2A Withdrawn CN111442205A (zh) 2020-04-03 2020-04-03 一种配光透镜、照明灯具及照明模组
CN202010906531.2A Pending CN111928133A (zh) 2020-04-03 2020-09-01 一种配光透镜、照明灯具及照明模组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906531.2A Pending CN111928133A (zh) 2020-04-03 2020-09-01 一种配光透镜、照明灯具及照明模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2) CN111442205A (zh)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928133A (zh) 2020-11-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804448B2 (en) Hybrid lens for controlled light distribution
US8998448B2 (en) LED tube lamp
TWI451140B (zh) 具有光源及光導之照明裝置
US9366410B2 (en) Reverse total internal reflection features in linear profile for lighting applications
US9689554B1 (en) Asymmetric area lighting lens
US10323824B1 (en) LED light fixture with light shaping features
JP5823948B2 (ja) 発光デバイス及び照明器具
US20120169204A1 (en) Uniform light emitting lamp structure
JP2010192439A (ja) 発光装置及びその導光部材
US20220231207A1 (en) Hybrid lens for controlled light distribution
TWM461760U (zh) 光學透鏡與光源裝置
CN212746069U (zh) 一种配光透镜、照明灯具及照明模组
TW201500691A (zh) 透鏡、使用該透鏡的光源裝置及光源模組
CN111442205A (zh) 一种配光透镜、照明灯具及照明模组
CN215112132U (zh) 光学模块、光学组件及光学控制组件
CN210601478U (zh) 菲涅尔结构的窗台灯反射器
CN110542061A (zh) 菲涅尔结构的窗台灯反射器
CN109780468B (zh) 一种泛光灯透光面板
TWI480489B (zh) 發光二極體光控制透鏡及其光源裝置
CN218938539U (zh) 一种光学透镜与照明灯具
CN110953556B (zh) 一种非对称透镜和灯具及其设计方法
CN216431596U (zh) 透光元件、光电模组及灯具
CN217875391U (zh) Led光源的透镜结构及led封装件
CN217031080U (zh) 一种防眩模组、照明组件及灯具
CN211232761U (zh) 一种混光led透镜及灯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0724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