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437777A - 一种以茶多酚为络合物制备有机凝胶提高精炼植物油抗氧化性能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以茶多酚为络合物制备有机凝胶提高精炼植物油抗氧化性能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437777A
CN111437777A CN202010262079.0A CN202010262079A CN111437777A CN 111437777 A CN111437777 A CN 111437777A CN 202010262079 A CN202010262079 A CN 202010262079A CN 111437777 A CN111437777 A CN 11143777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a polyphenol
vegetable oil
organogel
oil
stearic aci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262079.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潘风光
李园园
罗翔丹
隋晓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lin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Jilin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lin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Jilin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2010262079.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437777A/zh
Publication of CN11143777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43777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JCHEMICAL OR PHYSICAL PROCESSES, e.g. CATALYSIS OR COLLOID CHEMISTRY; THEIR RELEVANT APPARATUS
    • B01J13/00Colloid chemistry, e.g. the production of colloidal materials or their solu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Making microcapsules or microballoons
    • B01J13/0052Preparation of gels
    • B01J13/0065Preparation of gels containing an organic phas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1ANIMAL OR VEGETABLE OILS, FATS, FATTY SUBSTANCES OR WAXES; FATTY ACIDS THEREFROM; DETERGENTS; CANDLES
    • C11BPRODUCING, e.g. BY PRESSING RAW MATERIALS OR BY EXTRACTION FROM WASTE MATERIALS, REFINING OR PRESERVING FATS, FATTY SUBSTANCES, e.g. LANOLIN, FATTY OILS OR WAXES; ESSENTIAL OILS; PERFUMES
    • C11B5/00Preserving by using additives, e.g. anti-oxidants
    • C11B5/0085Substances of natural origin of unknown constitution, f.i. plant extract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Dispersion Chemistry (AREA)
  • Botan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Oil, Petroleum & Natural Gas (AREA)
  • W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Coloring Foods And Improving Nutritive Qualities (AREA)
  • Fats And Perfumes (AREA)
  • Medicines Containing Plant Substan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以茶多酚为络合物制备有机凝胶提高精炼植物油抗氧化性能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先将天然抗氧化剂茶多酚粉末溶于水中作为水相,将含有蔗糖的硬脂酸作为有机凝胶剂进行水浴得到均匀的澄清溶液。然后将水相和油相进行均质得到稳定的乳状液,最后将乳状液在液氮中快速冷冻后进行冻干得到茶多酚有机凝胶复合物。最后将其以一定的比例添加至精炼后的植物油脂中进行混合,以提高植物油脂的抗氧化性能。对提高精炼后植物油的坑氧化能力,改善油脂品质,延长油脂的货架期有着较大的实际意义。

Description

一种以茶多酚为络合物制备有机凝胶提高精炼植物油抗氧化 性能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提高精炼后植物油抗氧化性能的方法,尤其涉及一种用天然抗氧化剂茶多酚来提高精炼植物油抗氧化性能的方法。
背景技术
植物油中含有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如常见的大豆油、花生油、橄榄油、亚麻籽油等。不饱和脂肪酸是构成体内脂肪且为人体所必需的一种脂肪酸。植物油脂中的不饱和脂肪酸具有降低血中胆固醇和甘油三酯、降低血液粘稠度,改善血液微循环、提高脑细胞的活性,增强记忆力和思维能力等功效。但由于多不饱和脂肪酸含有多重双键,极其易于氧化。氧化后的不饱和脂肪酸会生成鱼腥、酸败等令人不愉快的气味,也会严重影响植物油脂的质量和保质期。并且当人体摄入含有氧化自由基的植物油时,会给人体健康带来一定的危害。
植物油在经过初榨后会含有磷脂、色素、游离脂肪酸等不良杂质从而影响其口感、色泽和风味,故需要对其进行精炼处理。现如今我们所食用的植物油脂都是经过了一定的精炼处理的,通过精炼工序,植物油的主要理化性质会发生一定程度的变化,使得到的成品油符合食用植物油酸价和过氧化值等指标的国家标准,但因在精炼过程中油脂会受到高温等处理,使植物油脂中的营养物质例如生育酚、总酚和角鲨烯等营养物质遭到一定程度的损失,从而使植物油的抗氧化性能降低,对植物油的营养品质产生一定的影响。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食用植物油的消费量正在逐年增长,人们更加注重油脂的营养和品质,而植物油在经过精炼处理后其抗氧化性能的好坏对植物油脂在后续的包装、储藏和运输等过程中的品质有着很大的影响。目前,减少食用油氧化变质的主要方法是应用抗氧化剂。抗氧化剂是通过清除自由基中间体和抑制其他氧化反应来终止脂质过氧化连锁反应。目前,国际上常用于油脂抗氧化的化学合成抗氧化剂有上百种,例如食用植物油中常用的有叔丁基对苯二酚(TBH Q)、二丁基羟基甲苯(BH T)、丁基羟基茴香醚(BH A)和没食子酸丙酯(PG)等。然而,化学合成抗氧化剂的安全性长期以来一直受到质疑。一些实验研究表明BHT和BHA对动物有致癌作用,TBHQ在一定环境下也存在致癌的可能性。为了避免化学抗氧化剂给人类健康带来的危害,可以根据天然抗氧化剂的性质,在植物油中加入天然抗氧化剂。
天然抗氧化剂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种类颇多。其中茶多酚作为一种天然的抗氧化剂,它具有能极强的清除有害自由基,阻断脂质过氧化过程,提高人体内酶的活性,从而起到抗突变、抗癌症的功效。有研究显示食用油中加入茶多酚,能阻止和延缓不饱和脂肪酸的自动氧化分解,从而防止油脂的质变腐败,使油脂的贮藏期延长一倍以上。但由于其亲水性较强,将其直接加入到植物油中时溶解度和界面分散性能不是很好,因此而大大抑制了它们在油脂抗氧化中的应用。
故本发明针对现阶段植物油在经过精炼加工后其抗氧化性能有所降低,植物油中不饱和脂肪酸易发生氧化酸败的现象,以及茶多酚因其具有水溶性的特点而使其抗氧化能力不能够在植物油中得到较好的发挥等不足之处,提供一种通过向精炼后的植物油中加入以茶多酚为络合物制备的有机凝胶来提高精炼油脂抗氧化性能的方法,进而改善油脂品质,延长油脂的货架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目前油脂经过精炼后氧化变质现象严重,现有抗氧化剂效果不理想等不足之处,提供一种用天然抗氧剂茶多酚为络合物制备有机凝胶来提高精炼植物油的氧化性能的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以茶多酚为络合物制备有机凝胶提高精炼植物油抗氧化性能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先将天然抗氧化剂茶多酚粉末溶于水中作为水相,将含有蔗糖的硬脂酸作为有机凝胶剂进行水浴得到均匀的澄清溶液。然后将水相和油相进行均质得到稳定的乳状液,最后将乳状液在液氮中快速冷冻后进行冻干得到茶多酚有机凝胶复合物。最后将其添加至精炼后的植物油脂中进行混合,以提高油脂的抗氧化性能。
作为优选,所述的茶多酚为食品级茶多酚粉末,所述的硬脂酸为含有蔗糖(5%w/w)的硬脂酸。
作为优选,将含有蔗糖(5%w/w)的硬脂酸放在80℃的水浴中进行水浴,直到得到均匀的澄清溶液。
作为优选,将茶多酚添加在硬脂酸中,添加的浓度为1%~5%(w/w)时,能够得到稳定的均匀乳状液。
作为优选,水相和油相要在80℃条件下进行均质,以保证油相在均质的过程中一直处于液态。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80~120mg的天然抗氧化剂茶多酚粉末溶于1~3mL水中作为水相,将含有蔗糖(5%w/w)的硬脂酸5~15g放在80℃的水浴中进行水浴,以500rmp的速度进行搅拌,直到得到均匀的澄清溶液。
(2)将步骤(1)中得到的茶多酚水相加入到硬脂酸中,溶解后浓度在1%~5%,将混合溶液进行均质,26000rpm,2min,形成稳定的均匀乳状液。均质温度为80℃。
(3)将步骤(2)所得到的乳状液在液氮中快速冷冻,然后进行冻干得到茶多酚有机凝胶复合物。
(4)将步骤(3)中所得到的有机凝胶复合物与植物油按一定比例混合(1~4:20),用旋涡混合器使茶多酚有机凝胶复合物与植物油得到充分的混匀,以此来提高精炼后植物油的抗氧化能力。
更进一步的,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100mg的天然抗氧化剂茶多酚粉末溶于2mL水中作为水相,将含有蔗糖(5%w/w)的硬脂酸10g放在80℃的水浴中进行水浴,以500rmp的速度进行搅拌,直到得到均匀的澄清溶液。
(2)将步骤(1)中得到的茶多酚水相加入到硬脂酸中,溶解后浓度为1%,将混合溶液进行均质,26000rpm,2min,形成稳定的均匀乳状液。均质温度为80℃。
(3)将步骤(2)所得到的乳状液在液氮中快速冷冻,然后进行冻干得到茶多酚有机凝胶复合物。
(4)将步骤(3)中所得到的有机凝胶复合物与植物油按(1:20)的比例混合,用旋涡振荡器使茶多酚有机凝胶复合物与植物油得到充分的混匀,以此来提高精炼后植物油的抗氧化能力。将未添加茶多酚有机凝胶复合物的植物油作为空白对照。
(5)将混合后的油脂和空白样品进行一定的加速氧化,并通过测定其过氧化值(POV)来检验油脂抗氧化能力的变化。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本发明采用抗氧化性较强的天然抗氧化剂茶多酚来提高精炼油脂的抗氧化性能,解决了目前工业上使用人工合成抗氧化剂所存在安全问题,提升了食用油脂的营养和品质,且还具有一定的抗发炎、防癌、抗衰老等保健功效。
2.本发明通过将茶多酚作为络合物与硬脂酸结合制成能够与植物油互溶的有机凝胶复合物,在提高精炼油脂的抗氧化性的同时,不仅使茶多酚能够在油脂中均匀的分布,提高抗氧化效果,还解决了目前已有技术中存在的操作技术复杂、溶剂残留影响油脂品质等问题。
3.本发明将有效提高精炼油脂在后续的加工、储藏和运输过程中的抗氧化性,通过有效减少氢过氧化物的生成,避免油脂氧化进一步生成腐坏、酸败等令人不愉快的气味,从而增强油脂的稳定性,延长货架期。为改善人民的健康饮食质量,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好地理解本发明,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地说明。
实施例1:
第一步:称取100mg天然抗氧化剂茶多酚粉末溶于2mL水中作为水相,将含有蔗糖(5%w/w)的硬脂酸10g放在80℃的水浴中进行水浴,以500rmp的速度进行搅拌,直到得到均匀的澄清溶液。
第二步:将茶多酚水溶液加入到硬脂酸中,将混合溶液进行均质,26000rpm,2min,均质温度为80℃,形成稳定的均匀乳状液。
第三步:将得到的乳状液在液氮中快速冷冻,然后进行冻干得到茶多酚有机凝胶复合物。
第四步:称取1g茶多酚有机凝胶复合物加入到20g的月见草油中用旋涡振荡器使茶多酚有机凝胶复合物与月见草油得到充分的混匀。
第五步:将混合后的月见草油放入90℃的烘箱中加速氧化24h后,测定其过氧化值(POV),并与未添加抗氧化剂的月见草油样品作对照。
过氧化值的检测方法如下:
称取月见草油样2g~3g(精确至0.001g)于250mL具塞锥形瓶中,向锥形瓶中加入30mL三氯甲烷-冰乙酸的混合液,振摇使油样完全溶解。准确加入1.00mL饱和碘化钾溶液,塞上瓶盖后轻轻振摇0.5min,然后将锥形瓶在暗处放置3min。取出加入100mL水,摇匀后立即用0.002mol/L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滴定析出的碘,滴定至淡黄色时,加入1mL淀粉指示剂,继续滴定并强烈振摇至溶液蓝色消失为终点。
结果得到在相同的加速氧化条件下,添加了茶多酚有机凝胶复合物的月见草油样品比空白对照组的过氧化值降低了36.2%。
实施例2:
第一步:称取100mg天然抗氧化剂茶多酚粉末溶于2mL水中作为水相,将含有蔗糖(5%w/w)的硬脂酸10g放在80℃的水浴中进行水浴,以500rmp的速度进行搅拌,直到得到均匀的澄清溶液。
第二步:将茶多酚水溶液加入到硬脂酸中,将混合溶液进行均质,26000rpm,2min,均质温度为80℃,形成稳定的均匀乳状液。
第三步:将得到的乳状液在液氮中快速冷冻,然后进行冻干得到茶多酚有机凝胶复合物。
第四步:称取1g茶多酚有机凝胶复合物加入到20g的大豆油中用旋涡振荡器使茶多酚有机凝胶复合物与大豆油得到充分的混匀。
第五步:将混合后的大豆油放入90℃的烘箱中加速氧化24h后,测定其过氧化值(POV),并与未添加抗氧化剂的大豆油样品作对照。
过氧化值的检测方法如下:
称取大豆油样2g~3g(精确至0.001g)于250mL具塞锥形瓶中,向锥形瓶中加入30mL三氯甲烷-冰乙酸的混合液,振摇使油样完全溶解。准确加入1.00mL饱和碘化钾溶液,塞上瓶盖后轻轻振摇0.5min,然后将锥形瓶在暗处放置3min。取出加入100mL水,摇匀后立即用0.002mol/L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滴定析出的碘,滴定至淡黄色时,加入1mL淀粉指示剂,继续滴定并强烈振摇至溶液蓝色消失为终点。
结果得到在相同的加速氧化条件下,添加了茶多酚有机凝胶复合物的大豆油样品比空白对照组的过氧化值降低了45.2%。
实施例3:
第一步:称取100mg天然抗氧化剂茶多酚粉末溶于2mL水中作为水相,将含有蔗糖(5%w/w)的硬脂酸10g放在80℃的水浴中进行水浴,以500rmp的速度进行搅拌,直到得到均匀的澄清溶液。
第二步:将茶多酚水溶液加入到硬脂酸中,将混合溶液进行均质,26000rpm,2min,均质温度为80℃,形成稳定的均匀乳状液。
第三步:将得到的乳状液在液氮中快速冷冻,然后进行冻干得到茶多酚有机凝胶复合物。
第四步:称取1g茶多酚有机凝胶复合物加入到20g的橄榄油中用旋涡振荡器使茶多酚有机凝胶复合物与橄榄油得到充分的混匀。
第五步:将混合后的橄榄油放入90℃的烘箱中加速氧化24h后,测定其过氧化值(POV),并与未添加抗氧化剂的橄榄油样品作对照。
过氧化值的检测方法如下:
称取橄榄油样2g~3g(精确至0.001g)于250mL具塞锥形瓶中,向锥形瓶中加入30mL三氯甲烷-冰乙酸的混合液,振摇使油样完全溶解。准确加入1.00mL饱和碘化钾溶液,塞上瓶盖后轻轻振摇0.5min,然后将锥形瓶在暗处放置3min。取出加入100mL水,摇匀后立即用0.002mol/L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滴定析出的碘,滴定至淡黄色时,加入1mL淀粉指示剂,继续滴定并强烈振摇至溶液蓝色消失为终点。
结果得到在相同的加速氧化条件下,添加了茶多酚有机凝胶复合物的橄榄油样品比空白对照组的过氧化值降低了41.2%。

Claims (4)

1.一种以茶多酚为络合物制备有机凝胶提高精炼植物油抗氧化性能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先将天然抗氧化剂茶多酚粉末溶于水中作为水相,将含有蔗糖的硬脂酸作为有机凝胶剂进行水浴得到均匀的澄清溶液;然后将水相和油相进行均质得到稳定的乳状液,最后将乳状液在液氮中快速冷冻后进行冻干得到茶多酚有机凝胶复合物;最后将其添加至精炼后的植物油脂中进行混合,以提高油脂的抗氧化性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以茶多酚为络合物制备有机凝胶提高精炼植物油抗氧化性能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茶多酚为食品级茶多酚粉末,所述的硬脂酸为含有蔗糖(5%w/w)的硬脂酸。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以茶多酚为络合物制备有机凝胶提高精炼植物油抗氧化性能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含有蔗糖(5%w/w)的硬脂酸放在80℃的水浴中进行水浴,直到得到均匀的澄清溶液;将茶多酚添加在硬脂酸中,添加的浓度为1%~5%(w/w)时,能够得到稳定的均匀乳状液。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以茶多酚为络合物制备有机凝胶提高精炼植物油抗氧化性能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100mg的天然抗氧化剂茶多酚粉末溶于2mL水中作为水相,将含有蔗糖(5%w/w)的硬脂酸10g放在80℃的水浴中进行水浴,以500rmp的速度进行搅拌,直到得到均匀的澄清溶液;
(2)将步骤(1)中得到的茶多酚水相加入到硬脂酸中,溶解后浓度为1%,将混合溶液进行均质,26000rpm,2min,形成稳定的均匀乳状液;均质温度为80℃;
(3)将步骤(2)所得到的乳状液在液氮中快速冷冻,然后进行冻干得到茶多酚有机凝胶复合物;
(4)将步骤(3)中所得到的有机凝胶复合物与植物油按1:20的比例混合,用旋涡振荡器使茶多酚有机凝胶复合物与植物油得到充分的混匀,以此来提高精炼后植物油的抗氧化能力;将未添加茶多酚有机凝胶复合物的植物油作为空白对照;
(5)将混合后的油脂和空白样品进行一定的加速氧化,并通过测定其过氧化值(POV)来检验油脂抗氧化能力的变化。
CN202010262079.0A 2020-04-06 2020-04-06 一种以茶多酚为络合物制备有机凝胶提高精炼植物油抗氧化性能的方法 Pending CN11143777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262079.0A CN111437777A (zh) 2020-04-06 2020-04-06 一种以茶多酚为络合物制备有机凝胶提高精炼植物油抗氧化性能的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262079.0A CN111437777A (zh) 2020-04-06 2020-04-06 一种以茶多酚为络合物制备有机凝胶提高精炼植物油抗氧化性能的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437777A true CN111437777A (zh) 2020-07-24

Family

ID=716529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262079.0A Pending CN111437777A (zh) 2020-04-06 2020-04-06 一种以茶多酚为络合物制备有机凝胶提高精炼植物油抗氧化性能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437777A (zh)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939296A (zh) * 2005-09-29 2007-04-04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毒物药物研究所 一种茶多酚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1843571A (zh) * 2010-04-16 2010-09-29 苏州纳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负载茶多酚的多重乳液及其制备方法
CN102550817A (zh) * 2011-12-31 2012-07-11 厦门金达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功能型油脂微胶囊及其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939296A (zh) * 2005-09-29 2007-04-04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毒物药物研究所 一种茶多酚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1843571A (zh) * 2010-04-16 2010-09-29 苏州纳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负载茶多酚的多重乳液及其制备方法
CN102550817A (zh) * 2011-12-31 2012-07-11 厦门金达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功能型油脂微胶囊及其制备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施蓉: "茶多酚及其活性成分油凝胶分散体的制备及抗氧化性的分析研究",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工程科技Ⅰ辑》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134399B2 (ja) γ−オリザノール含有油脂の製造方法
Roiaini et al. 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 of canola oil, olive oil and palm olein blends.
TW200417595A (en) Composition containing organic substance having double bond with improved oxidation stability
CN101766235A (zh) 一种调和油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06947594A (zh) 一种延缓饲用油氧化的微乳液及其制备方法
Rokosik et al. Nutritional quality and phytochemical contents of cold pressed oil obtained from chia, milk thistle, nigella, and white and black poppy seeds
CN111011860A (zh) 一种含天然抗氧化剂组合物的鱼油微囊粉及其制备方法
CN111394176A (zh) 一种零反的绿色精准适度加工大豆油及其加工方法
Tereshchuk et al. Aspects of production of functional emulsion foods
KR20160097396A (ko) 산초유 정제 및 저장성 연장 방법
CN106929152B (zh) 一种不易回色的油脂组合物
US8697165B2 (en) Process for producing edible oil
CN111437777A (zh) 一种以茶多酚为络合物制备有机凝胶提高精炼植物油抗氧化性能的方法
EP3213640B1 (en) Long-chain polyunsaturated fatty-acid-containing fat and food containing same
Liu et al. 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 of a new structural lipid from the enzymatical incorporation of flaxseed oil into mutton tallow
CN102813011A (zh) 增强抗氧化功能的食用油
CN108812934A (zh) 一种高不饱和脂肪酸调和油及其制备方法
CN114224836A (zh) 一种紫苏籽油混合脂肪乳剂的制备方法
Ayadi et al. Oxidative stability of olive oil enriched with oleaster leaves under accelerated storage conditions
Vani et al. Evaluation of 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 of some Edible oils available in Tirupathi
JP2010506570A (ja) 栄養特性が向上したトリグリセリド性の油及びその調製の方法
Sukmiwati et al. Characteristics of Softgel Capsules Mixture of Patin Oil, Red Palm Oil, and Shark Liver Oil
CN114343021B (zh) 一种改善腥味的dha藻油在食用油中的应用
OTIENO et al. Impact of modified industrial wet pressing on the quantity and quality of Nile perch oil extracted from the viscera.
WO2006109340A1 (en) Enrichment and integration of single-seed and multi- seed vegetable oils, and palm coconut, argan and other oils, with organic antioxidants and process for the production thereof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0724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