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436709B - 手持式服饰牵条压烫装置 - Google Patents

手持式服饰牵条压烫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436709B
CN111436709B CN202010271839.4A CN202010271839A CN111436709B CN 111436709 B CN111436709 B CN 111436709B CN 202010271839 A CN202010271839 A CN 202010271839A CN 111436709 B CN111436709 B CN 11143670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heel
heating element
pressing
pressing wheel
hand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271839.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436709A (zh
Inventor
吴世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angshu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Changshu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angshu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Changshu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2010271839.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436709B/zh
Publication of CN11143670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43670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43670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43670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1WEARING APPAREL
    • A41HAPPLIANCES OR METHODS FOR MAKING CLOTHES, e.g. FOR DRESS-MAKING OR FOR TAILOR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A41H43/00Other methods, machines or appliances
    • A41H43/04Joining garment parts or blanks by gluing or welding ; Gluing press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Treatment Of Fiber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一种手持式服饰牵条压烫装置,属于服饰加工用的辅助工具技术领域。包括支架,支架的左端延伸有涨紧轮臂和牵条盘支承臂,涨紧轮臂位于牵条盘支承臂的左侧,牵条盘支承臂的上端朝着远离支架的方向向上伸展;牵条盘支承机构,设在牵条盘支承臂的上端;牵条涨紧轮设在涨紧轮臂的前侧,牵条导轮设在支架的左端前侧;手柄,其下部有手柄固定座,手柄固定座朝向下的一侧有加热轮让位腔,手柄的末端设电源线引入接口;压烫轮枢转支承机构设在支架的右端前侧,压烫轮设在压烫轮枢转支承机构上,压烫轮加热元件固定在压烫轮枢转支承机构上。使牵条获得均匀的松紧效果;提高服饰的加工效率;减轻作业强度;方便制作与使用。

Description

手持式服饰牵条压烫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服饰加工用的辅助工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手持式服饰牵条压烫装置。
背景技术
前述的服饰牵条在我国江浙沪一带也称“牵带”,是服饰内部边缘或衬布边缘起定形和造型作用的细长布条。牵条的种类颇多,如有无纺粘合牵条、有纺粘合牵条、涤棉牵条、双面胶牵条、里子绸牵条,等等,等等。牵条的宽度通常在1-1.5cm左右,最宽的如袖半牵条的宽度可达4.5cm。使用牵条的目的是:防止服饰缝口处及边缘处在受力后或遇到高温后变形走样,即起到固形作用;根据制板(也称“制版”)要求,牵条还起到服装立体塑形的作用,具体而言,将某一线条归进去,使平面的板型变成立体的效果。
牵条通常以盘卷状的形式出现,一卷牵条长达数十上百米乃至更长,在使用时,依据服装(即前述服饰,以下同)使用部位的需要,直接剪切所需的长度,一边手工将牵条放置到裁片边缘易变形部位,一边用熨斗压烫。这种操作方式至少存在以下欠缺:其一,由于牵条是以手工方式人为放置于裁片边缘易变形部位的,因而牵条的松紧程度是难以准确把握的;其二,由于是纯粹的手工操作,因而既耗时又影响效率乃至影响成衣质量;其三,由于熨斗相对笨重,因而操作者的作业强度大。
在公开的中国专利文献中虽然可见诸与服饰压烫装置相关的技术信息,如CN106515204B(一种压烫机)、CN109763256A(一种电机驱动压烫机)、CN207537786U(一种自动压烫机)、CN109082813A(一种服装加工用压烫装置)、CN108411593A(一种服装加工用压烫机)、CN108442088A(一种新型高效服装压烫装置)、CN108893957A(一种服装加工用便捷型压烫机)、CN108796936A(一种服装生产用布料自动压烫机构)和CN110924026A(一种服装加工用布料压烫机)以及CN110004689A(一种服装制造用压烫装置),等等。由于并非限于前述例举的专利技术对于设计结构合理的如前述手持式服饰牵条压烫装置不具有可借鉴的技术启示,又由于在迄今为止公开的中外专利和非专利文献中均未见诸与牵条压烫装置相关的任何技术信息,因而本申请的发明人作了有益的探索与设计,并且形成了下面将要介绍的技术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任务在于提供一种有助于使牵条的松紧程度得到良好把握而得以保障牵条理想地置于服饰裁片边缘易变形部位、并且保障服饰质量、有利于显著缩短牵条在服饰裁片边缘易变形部位的放置时间而得以提高服饰加工效率、有益于显著减轻操作者的作业强度的手持式服饰牵条压烫装置。
本发明的任务是这样来完成的,一种手持式服饰牵条压烫装置,包括一支架,在该支架的左端延伸有一涨紧轮臂和一牵条盘支承臂,涨紧轮臂位于牵条盘支承臂的左侧,牵条盘支承臂的上端朝着远离支架的方向向上伸展;一牵条盘支承机构,该牵条盘支承机构设置在所述牵条盘支承臂的上端;一牵条涨紧轮和一牵条导轮,牵条涨紧轮转动地设置在所述涨紧轮臂的前侧,牵条导轮在对应于牵条涨紧轮的右下方的位置转动地设置在所述支架的左端前侧;一手柄,该手柄的下部构成有一手柄固定座,该手柄固定座在对应于所述支架的右端前侧的位置与支架固定,并且该手柄固定座朝向下的一侧构成有一加热轮让位腔,在手柄的末端设有一电源线引入接口,该电源线引入接口经手柄与开设在手柄固定座上的电源线引出孔相通;一压烫轮枢转支承机构、一压烫轮和一压烫轮加热元件,压烫轮枢转支承机构在对应于所述加热轮让位腔的位置设置在所述支架的右端前侧,压烫轮转动地设置在压烫轮枢转支承机构上,压烫轮加热元件在对应于压烫轮的中央的压烫轮腔的位置固定在压烫轮枢转支承机构上并且与自所述电源线引入接口引入以及经所述电源线引出孔引出的电源线电气连接。
在本发明的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所述涨紧轮臂上设置有一牵条涨紧轮枢转支承轴,在该牵条涨紧轮枢转支承轴的前端套置有一对牵条涨紧轮挡盘,所述的牵条涨紧轮在位于一对牵条涨紧轮挡盘之间的位置通过开设其中央的牵条涨紧轮孔转动地套置在牵条涨紧轮枢转支承轴上,并且由旋配在牵条涨紧轮枢转支承轴的前端端面的中心位置的牵条涨紧轮挡盘限定螺钉限定。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所述支架上并且在对应于所述牵条盘支承臂的下端的位置设置有一牵条导轮枢转支承轴,在该牵条导轮枢转支承轴的前端套置有一对牵条导轮挡盘,所述的牵条导轮在位于一对牵条导轮挡盘之间的位置通过开设其中央的牵条导轮孔转动地设置在牵条导轮枢转支承轴上,并且由旋配在牵条导轮枢转支承轴的前端端面的中心位置的牵条导轮挡盘限定螺钉限定。
在本发明的又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所述牵条导轮的轮缘上并且围绕轮缘的四周方向构成有一牵条防游动凹腔。
在本发明的再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所述牵条盘支承臂的上端开设有一牵条盘支承辊固定螺钉孔,所述的牵条盘支承机构在对应于牵条盘支承辊固定螺钉孔的位置设置在牵条盘支承臂的上端。
在本发明的还有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牵条盘支承机构包括一牵条盘支承辊固定螺钉、一牵条盘支承辊和一牵条盘限定耳,牵条盘支承辊固定螺钉设置在所述牵条盘支承辊固定螺钉孔上,牵条盘支承辊位于所述牵条盘支承臂的前侧,该牵条盘支承辊的后端与牵条盘支承辊固定螺钉固定,而前端构成有一限定耳配合槽,牵条盘限定耳与限定耳配合槽插拔配合。
在本发明的更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所述支架的右端开设有一手柄固定座螺钉孔,在对应于该手柄固定座螺钉孔的位置配设有一手柄固定座固定螺钉,在所述手柄固定座的左侧后端开设有一手柄固定座固定螺孔,由所述手柄固定座固定螺钉旋入该手柄固定座固定螺孔内将手柄固定座与所述支架的右端前侧固定;在所述支架上并且在对应于所述手柄固定座螺钉孔的右侧的位置开设有一加热元件座固定螺钉孔,在对应于该加热元件座固定螺钉孔的位置配设有一加热元件座固定螺钉,所述的压烫轮枢转支承机构在对应于一加热元件座固定螺钉孔的位置连同所述压烫轮以及所述压烫轮加热元件设置在支架的右端前侧,所述加热轮让位腔的形状呈开口向下的半圆形。
在本发明的进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压烫轮枢转支承机构包括一加热元件座、一第一轴承Ⅰ和一第二轴承Ⅱ,加热元件座位于所述支架的右端前侧并且在对应于所述加热元件座固定螺钉孔的位置与所述加热元件座固定螺钉固定,在加热元件座的前侧延伸有一加热轮支承轴,第一轴承Ⅰ设置在加热元件座上,第二轴承Ⅱ设置在加热轮支承轴的前端,所述压烫轮的后端转动地支承在第一轴承Ⅰ上,而压烫轮的前端转动地支承在第二轴承Ⅱ上;所述压烫轮加热元件空套在所述加热轮支承轴的中部并且该压烫轮加热元件的后端与所述加热元件座固定,所述压烫轮腔对应于所述压烫轮加热元件。
在本发明的又更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所述加热元件座上开设有一对加热元件定位插孔,所述的压烫轮加热元件具有一对加热元件电源接脚,该对加热元件电源接脚与一对加热元件定位插孔插固并且与所述的电源线电气连接。
在本发明的又进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压烫轮为金属轮。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的技术效果之一,由于在使用状态下能将牵条盘设置于牵条盘支承机构上,并且由牵条涨紧轮将由牵条盘上引出的牵条处于涨紧状态,因而有助于使牵条获得均匀的松紧效果,保障牵条理想地置于服饰裁片边缘易变形部位,并经压烫轮压烫固定后得以保障服饰质量;之二,由于能通过手柄驱使支架并且由支架连同牵条导轮以及压烫轮滚动,因而可以显著提高将牵条设置于服饰裁片边缘易变形部位的速度,有利于提高服饰的加工效率;之三,由于采用了牵条导轮以及压烫轮,因而得以显著减轻操作者的作业强度;之四,由于整体结构简练,因而既可方便制作与使用,又能良好地体现廉价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实施例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加清楚地理解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和有益效果,申请人在下面以实施例的方式作详细说明,但是对实施例的描述均不是对本发明方案的限制,任何依据本发明构思所作出的仅仅为形式上的而非实质性的等效变换都应视为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范畴。
在下面的描述中凡是涉及上、下、左、右、前和后的方向性或称方位性的概念均是以图1所处的位置状态为基准言的,因而不能将其理解为对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的特别限定。
请参见图1,示出了优选采用金属板冲压成形即冲制成形的一支架1,在该支架1的左端延伸有一涨紧轮臂11和一牵条盘支承臂12,涨紧轮臂11位于牵条盘支承臂12的左侧并且该涨紧轮臂11是以向上翘起的状态倾斜的,牵条盘支承臂12的上端朝着远离支架1的方向向上伸展;示出了一牵条盘支承机构2,该牵条盘支承机构2设置在前述牵条盘支承臂12的上端;示出了一牵条涨紧轮3和一牵条导轮4,牵条涨紧轮3转动地设置在前述涨紧轮臂11的前侧,牵条导轮4在对应于牵条涨紧轮3的右下方的位置转动地设置在前述支架1的左端前侧;示出了一手柄5,该手柄5的下部构成有一手柄固定座51,该手柄固定座51在对应于前述支架1的右端前侧的位置与支架1固定,并且该手柄固定座51朝向下的一侧构成有一加热轮让位腔511,在手柄5的末端设有一电源线引入接口52,该电源线引入接口52经手柄5与开设在手柄固定座51上的电源线引出孔512相通;一压烫轮枢转支承机构6、一压烫轮7和一压烫轮加热元件8,压烫轮枢转支承机构6在对应于前述加热轮让位腔511的位置设置在前述支架1的右端前侧,压烫轮7转动地设置在压烫轮枢转支承机构6上,压烫轮加热元件8在对应于压烫轮7的中央的压烫轮腔71的位置固定在压烫轮枢转支承机构6上并且与自前述电源线引入接口52引入以及经前述电源线引出孔512引出的电源线9电气连接。
在前述涨紧轮臂11上设置有一牵条涨紧轮枢转支承轴111,在该牵条涨紧轮枢转支承轴111的前端套置有一对牵条涨紧轮挡盘1111,前述的牵条涨紧轮3在位于一对牵条涨紧轮挡盘1111之间的位置通过开设其中央的牵条涨紧轮孔31转动地套置在牵条涨紧轮枢转支承轴111上,并且由旋配在牵条涨紧轮枢转支承轴111的前端端面的中心位置的牵条涨紧轮挡盘限定螺钉1112限定。具体是:将牵条涨紧轮挡盘限定螺钉1112依次穿过一对牵条涨紧轮挡盘1111中的位于前面的一个牵条涨紧轮挡盘、牵条涨紧轮孔31和一对牵条涨紧轮挡盘1111中的位于后面的一个牵条涨紧轮挡盘后旋入开设在牵条涨紧轮枢转支承轴111的前端中央位置的螺孔内。
在前述支架1上并且在对应于前述牵条盘支承臂12的下端的位置设置有一牵条导轮枢转支承轴13,由图1所示,该牵条导轮枢转支承轴13的前端穿过预设在支架1上的牵条导轮枢转支承轴孔16伸展到支架1的前侧,在该牵条导轮枢转支承轴13的前端套置有一对牵条导轮挡盘131,前述的牵条导轮4在位于一对牵条导轮挡盘131之间的位置通过开设其中央的牵条导轮孔41转动地设置在牵条导轮枢转支承轴13上,并且由旋配在牵条导轮枢转支承轴13的前端端面的中心位置的牵条导轮挡盘限定螺钉132限定。具体是:将牵条导轮挡盘限定螺钉132依次穿过一对牵条导轮挡盘131中的前面的一个牵条导轮挡盘、牵条导轮孔41和一对牵条导轮挡盘131中的后面的一个牵条导轮挡盘131后旋入开设在牵条导轮枢转支承轴13的前端中央位置的螺纹孔内。
在前述牵条导轮4的轮缘上并且围绕轮缘的四周方向构成有一牵条防游动凹腔42,由该牵条防游动凹腔42确保由图示的牵条盘10上引出的并且途经牵条导轮4的牵条101不偏离牵条导轮4。
由图1所示,在前述牵条盘支承臂12的上端开设有一牵条盘支承辊固定螺钉孔121,前述的牵条盘支承机构2在对应于牵条盘支承辊固定螺钉孔121的位置设置在牵条盘支承臂12的上端,并且位于牵条盘支承臂12的前侧。
在本实施例中,前述牵条盘支承机构2的优选而非绝对限于结构如下:包括一牵条盘支承辊固定螺钉21、一牵条盘支承辊22和一牵条盘限定耳23,牵条盘支承辊固定螺钉21设置在前述牵条盘支承辊固定螺钉孔121上,牵条盘支承辊22位于前述牵条盘支承臂12的前侧,该牵条盘支承辊22的后端端面的中心位置开设有牵条盘支承辊螺孔,该牵条盘支承辊螺孔与牵条盘支承辊固定螺钉21固定,而前端构成有一限定耳配合槽221,牵条盘限定耳23与限定耳配合槽221插拔配合,由该牵条盘限定耳23对转动地设置在牵条盘支承辊22上的牵条盘10挡护,避免晃动乃至倒伏。
在前述支架1的右端开设有一手柄固定座螺钉孔14,在对应于该手柄固定座螺钉孔14的位置配设有一手柄固定座固定螺钉141,在前述手柄固定座51的左侧后端开设有一手柄固定座固定螺孔513,由前述手柄固定座固定螺钉141旋入该手柄固定座固定螺孔513内将手柄固定座51与前述支架1的右端前侧固定;在前述支架1上并且在对应于前述手柄固定座螺钉孔14的右侧的位置开设有一加热元件座固定螺钉孔15,在对应于该加热元件座固定螺钉孔15的位置配设有一加热元件座固定螺钉151,前述的压烫轮枢转支承机构6在对应于一加热元件座固定螺钉孔15的位置连同前述压烫轮7以及前述压烫轮加热元件8设置在支架1的右端前侧。
由图1所示,前述加热轮让位腔511的形状呈开口向下的半圆形;在前述电源线9的线路上连接有一温度调节控制器91。
继续见图1,前述的压烫轮枢转支承机构6的优选而非绝对限于的结构如下:包括一加热元件座61、一第一轴承Ⅰ62和一第二轴承Ⅱ63,加热元件座61位于前述支架1的右端前侧并且在对应于前述加热元件座固定螺钉孔15的位置与前述加热元件座固定螺钉151固定,具体是:在加热元件座61的后侧的中央位置开设有螺孔,该螺孔与前述加热元件座固定螺钉151固定,在加热元件座61的前侧延伸有一加热轮支承轴611,第一轴承Ⅰ62设置在加热元件座61上,即第一轴承Ⅰ62的不转的第一轴承内圈固定在加热元件座61上,第二轴承Ⅱ63设置在加热轮支承轴611的前端,即第二轴承Ⅱ63的不转的第二轴承内圈固定在加热轮支承轴611的前端,前述压烫轮7的后端转动地支承在第一轴承Ⅰ62上,即支承并且固定在第一轴承Ⅰ62的转动的第一轴承外圈上,而压烫轮7的前端转动地支承在第二轴承Ⅱ63上,即支承并且固定在第二轴承Ⅱ63的转动的第二轴承外圈上;前述压烫轮加热元件8空套在前述加热轮支承轴611的中部并且该压烫轮加热元件8的后端与前述加热元件座61固定,前述压烫轮腔71对应于前述压烫轮加热元件8,也就是说压烫轮加热元件8对应于压烫轮7的压烫轮腔71内。
作为优选的方案,可在前述加热轮支承轴611的前端构成一卡簧槽,在卡簧槽内设置卡簧,由该卡簧对前述第二轴承Ⅱ63的前侧限位。
由图1所示,在前述加热元件座61上开设有一对加热元件定位插孔612,前述的压烫轮加热元件8具有一对加热元件电源接脚81,该对加热元件电源接脚81与一对加热元件定位插孔612插固并且与前述的电源线9电气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前述的压烫轮7为金属轮,而前述的牵条涨紧轮3以及牵条导轮4优选采用非金属轮,例如采用橡胶或尼龙或其它类似材质的轮。
申请人需要说明的是:如果增加一枚支架1而将前述牵条盘支承机构2、牵条涨紧轮3、牵条导轮4、手柄座51以及压烫轮7位于彼此平行的两个支架1之间,那么应当视为本发明公开的技术内涵范畴。
继续见图1,图中示出的牵条盘10转动地支承在前述牵条盘支承机构2的结构体系的牵条盘支承辊22的中部。该牵条盘10的后侧可由牵条盘支承臂12挡护,而前侧可由与限定耳配合槽221插嵌并且可插拔的牵条盘限定耳23挡护,自牵条盘10上引出的牵条101依需敷设到服饰裁片边缘易变形部位并且使其途经牵条涨紧轮3与牵条导轮4之间,以便由压烫轮7将其压烫于服饰裁片边缘易变形部位,每次敷设的牵条101的长度依据服饰确定。在前述电源线9的线路上的温度调节控制器91的工作下可控制压烫轮加热元件8的温度,进而使压烫轮7的温度得到控制。由于串接在电源线9上的前述温度调节控制器91对压烫加热元件8的温度控制原理犹如日常生活中的电热毯上所配备的控制器,因而申请人不再赘述。由于不同材质的牵条101的热熔融温度是相异的,又由于牵条101一般由底布和粘合胶粒组成,粘合的胶粒如热熔胶粒有不同的种类以及不同的涂胶工艺,常见的热熔胶种类有:聚酰胺类、聚氯乙烯类、聚酯类、聚乙烯类等;常用的涂胶工艺有:薄膜法、网膜法、撒粉法、粉点、浆点和网点法,等等。前述两者的结合会引起缝制、压烫时的压烫温度、压力、时间的变化。就压烫温度而言,可由操作者对前述温度调节控制器91上的推拔式开关的调节实现,就压力和时间而言,可由操作者在操作过程中以手感把握。
当操作者一手握持手柄5并且在向下施加适度压力下带动本发明移动时,由于压烫轮7与牵条101贴触,因而由处于被压烫轮加热元件8加热状态的压烫轮7将牵条101压固于前述服饰裁片边缘易变形部位或其它凡需敷设牵条101的服饰的边缘部位,敷设完成后用剪刀之类的工具将牵条101与牵条盘10相接的部位剪断。
综上所述,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弥补了已有技术中的缺憾,顺利地完成了发明任务,如实地兑现了申请人在上面的技术效果栏中载述的技术效果。

Claims (10)

1.一种手持式服饰牵条压烫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支架(1),在该支架(1)的左端延伸有一涨紧轮臂(11)和一牵条盘支承臂(12),涨紧轮臂(11)位于牵条盘支承臂(12)的左侧,牵条盘支承臂(12)的上端朝着远离支架(1)的方向向上伸展;一牵条盘支承机构(2),该牵条盘支承机构(2)设置在所述牵条盘支承臂(12)的上端;一牵条涨紧轮(3)和一牵条导轮(4),牵条涨紧轮(3)转动地设置在所述涨紧轮臂(11)的前侧,牵条导轮(4)在对应于牵条涨紧轮(3)的右下方的位置转动地设置在所述支架(1)的左端前侧;一手柄(5),该手柄(5)的下部构成有一手柄固定座(51),该手柄固定座(51)在对应于所述支架(1)的右端前侧的位置与支架(1)固定,并且该手柄固定座(51)朝向下的一侧构成有一加热轮让位腔(511),在手柄(5)的末端设有一电源线引入接口(52),该电源线引入接口(52)经手柄(5)与开设在手柄固定座(51)上的电源线引出孔(512)相通;一压烫轮枢转支承机构(6)、一压烫轮(7)和一压烫轮加热元件(8),压烫轮枢转支承机构(6)在对应于所述加热轮让位腔(511)的位置设置在所述支架(1)的右端前侧,压烫轮(7)转动地设置在压烫轮枢转支承机构(6)上,压烫轮加热元件(8)在对应于压烫轮(7)的中央的压烫轮腔(71)的位置固定在压烫轮枢转支承机构(6)上并且与自所述电源线引入接口(52)引入以及经所述电源线引出孔(512)引出的电源线(9)电气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持式服饰牵条压烫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涨紧轮臂(11)上设置有一牵条涨紧轮枢转支承轴(111),在该牵条涨紧轮枢转支承轴(111)的前端套置有一对牵条涨紧轮挡盘(1111),所述的牵条涨紧轮(3)在位于一对牵条涨紧轮挡盘(1111)之间的位置通过开设其中央的牵条涨紧轮孔(31)转动地套置在牵条涨紧轮枢转支承轴(111)上,并且由旋配在牵条涨紧轮枢转支承轴(111)的前端端面的中心位置的牵条涨紧轮挡盘限定螺钉(1112)限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持式服饰牵条压烫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支架(1)上并且在对应于所述牵条盘支承臂(12)的下端的位置设置有一牵条导轮枢转支承轴(13),在该牵条导轮枢转支承轴(13)的前端套置有一对牵条导轮挡盘(131),所述的牵条导轮(4)在位于一对牵条导轮挡盘(131)之间的位置通过开设其中央的牵条导轮孔(41)转动地设置在牵条导轮枢转支承轴(13)上,并且由旋配在牵条导轮枢转支承轴(13)的前端端面的中心位置的牵条导轮挡盘限定螺钉(132)限定。
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手持式服饰牵条压烫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牵条导轮(4)的轮缘上并且围绕轮缘的四周方向构成有一牵条防游动凹腔(4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持式服饰牵条压烫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牵条盘支承臂(12)的上端开设有一牵条盘支承辊固定螺钉孔(121),所述的牵条盘支承机构(2)在对应于牵条盘支承辊固定螺钉孔(121)的位置设置在牵条盘支承臂(12)的上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手持式服饰牵条压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牵条盘支承机构(2)包括一牵条盘支承辊固定螺钉(21)、一牵条盘支承辊(22)和一牵条盘限定耳(23),牵条盘支承辊固定螺钉(21)设置在所述牵条盘支承辊固定螺钉孔(121)上,牵条盘支承辊(22)位于所述牵条盘支承臂(12)的前侧,该牵条盘支承辊(22)的后端与牵条盘支承辊固定螺钉(21)固定,而前端构成有一限定耳配合槽(221),牵条盘限定耳(23)与限定耳配合槽(221)插拔配合。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持式服饰牵条压烫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支架(1)的右端开设有一手柄固定座螺钉孔(14),在对应于该手柄固定座螺钉孔(14)的位置配设有一手柄固定座固定螺钉(141),在所述手柄固定座(51)的左侧后端开设有一手柄固定座固定螺孔(513),由所述手柄固定座固定螺钉(141)旋入该手柄固定座固定螺孔(513)内将手柄固定座(51)与所述支架(1)的右端前侧固定;在所述支架(1)上并且在对应于所述手柄固定座螺钉孔(14)的右侧的位置开设有一加热元件座固定螺钉孔(15),在对应于该加热元件座固定螺钉孔(15)的位置配设有一加热元件座固定螺钉(151),所述的压烫轮枢转支承机构(6)在对应于一加热元件座固定螺钉孔(15)的位置连同所述压烫轮(7)以及所述压烫轮加热元件(8)设置在支架(1)的右端前侧,所述加热轮让位腔(511)的形状呈开口向下的半圆形。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手持式服饰牵条压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压烫轮枢转支承机构(6)包括一加热元件座(61)、一第一轴承Ⅰ(62)和一第二轴承Ⅱ(63),加热元件座(61)位于所述支架(1)的右端前侧并且在对应于所述加热元件座固定螺钉孔(15)的位置与所述加热元件座固定螺钉(151)固定,在加热元件座(61)的前侧延伸有一加热轮支承轴(611),第一轴承Ⅰ(62)设置在加热元件座(61)上,第二轴承Ⅱ(63)设置在加热轮支承轴(611)的前端,所述压烫轮(7)的后端转动地支承在第一轴承Ⅰ(62)上,而压烫轮(7)的前端转动地支承在第二轴承Ⅱ(63)上;所述压烫轮加热元件(8)空套在所述加热轮支承轴(611)的中部并且该压烫轮加热元件(8)的后端与所述加热元件座(61)固定,所述压烫轮腔(71)对应于所述压烫轮加热元件(8)。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手持式服饰牵条压烫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加热元件座(61)上开设有一对加热元件定位插孔(612),所述的压烫轮加热元件(8)具有一对加热元件电源接脚(81),该对加热元件电源接脚(81)与一对加热元件定位插孔(612)插固并且与所述的电源线(9)电气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7或8所述的手持式服饰牵条压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压烫轮(7)为金属轮。
CN202010271839.4A 2020-04-08 2020-04-08 手持式服饰牵条压烫装置 Active CN11143670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271839.4A CN111436709B (zh) 2020-04-08 2020-04-08 手持式服饰牵条压烫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271839.4A CN111436709B (zh) 2020-04-08 2020-04-08 手持式服饰牵条压烫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436709A CN111436709A (zh) 2020-07-24
CN111436709B true CN111436709B (zh) 2021-04-06

Family

ID=716512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271839.4A Active CN111436709B (zh) 2020-04-08 2020-04-08 手持式服饰牵条压烫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436709B (zh)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7525397U (zh) * 2017-11-29 2018-06-22 常熟市振泰无纺机械有限公司 梳理机的传动带涨紧装置
CN209113194U (zh) * 2018-10-25 2019-07-16 上海众新五金有限公司 一种涨紧收卷装置
CN209219317U (zh) * 2018-08-23 2019-08-09 新诚达时装(安徽)有限公司 一种能自动送料的压胶机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7525397U (zh) * 2017-11-29 2018-06-22 常熟市振泰无纺机械有限公司 梳理机的传动带涨紧装置
CN209219317U (zh) * 2018-08-23 2019-08-09 新诚达时装(安徽)有限公司 一种能自动送料的压胶机
CN209113194U (zh) * 2018-10-25 2019-07-16 上海众新五金有限公司 一种涨紧收卷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436709A (zh) 2020-07-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331548B (zh) 一种用于布料加工且具有熨烫功能的裁切机
WO2018040532A1 (zh) 一种自动烫衣机
CN211284923U (zh) 一种自动化纺织机械用布料整平装置
CN111436709B (zh) 手持式服饰牵条压烫装置
CN212212854U (zh) 牵条半自动压烫机
CN107299479B (zh) 一种高效纺织加工用揉棉机
CN211848406U (zh) 一种可自动送料的缝纫装置
CN214168535U (zh) 一种服装制作用断布机
CN214459077U (zh) 一种纺织用大型布料切割装置
CN214831041U (zh) 一种服装缝制设备的压料装置
CN212666926U (zh) 一种方便平整的高耐氯功能服装面料用印花装置
CN213038045U (zh) 一种坯布生产加工用去皱装置
CN211368060U (zh) 一种地毯刷毛机
CN210747477U (zh) 一种皮毛女装的滚动式粘合设备
CN210366273U (zh) 一种用于pu革的切布机
CN208649635U (zh) 一种双针双色同步刺绣装置
CN210988519U (zh) 鞋产品的合缝设备
CN209099002U (zh) 一种硬质棉布料熨烫用固定装置
CN209779177U (zh) 一种缝纫机压平装置
CN208501352U (zh) 一种棉布裁剪装置
CN216864641U (zh) 一种热熔胶受热均匀的布料生产用热压设备
CN220887963U (zh) 一种烫把缝边横切一体机的双向缝边设备
CN211645701U (zh) 一种熨烫设备配套用定位装置
CN213785713U (zh) 一种能够自动拉直布条的制鞋用上胶折边机
CN212000181U (zh) 一种服装加工用布料染色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