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436656A - 一种无源加热雾化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无源加热雾化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436656A
CN111436656A CN202010437290.1A CN202010437290A CN111436656A CN 111436656 A CN111436656 A CN 111436656A CN 202010437290 A CN202010437290 A CN 202010437290A CN 111436656 A CN111436656 A CN 11143665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sistor
pin
chip
mcu control
convers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437290.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春华
钟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Wudia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Wudia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Wudia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Wudia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437290.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436656A/zh
Publication of CN11143665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43665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ntrol Of Resistance Heat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适用于雾化器领域,提供了一种无源加热雾化器,所述无源加热雾化器包括油仓,设置在所述油仓底部且呈凸型的底塞,设置在所述油仓顶部的油塞,连接所述底塞的发热丝固定板,连接所述发热丝固定板的PCBA板,设置在所述PCBA板上的电源转换输出系统,用于固定所述发热丝固定板及所述PCBA板的固定架,罩设在所述油仓上且带有开口的吸嘴,及罩设在所述固定架上与所述油仓连接底部带有OTG过孔的外壳。解决现有技术中均是通过对调节电压来进行控制,调节电压的方式效率低下,并不能满足阻抗匹配,并且不能支持OTG功能,不能手机输出及USB输出供电的技术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无源加热雾化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雾化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无源加热雾化器。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的雾化器加热系统,均是较为普通单元的电源转换加热系统,是通过发热丝产生能量之后进行加热雾化,从而产生雾化,为保持雾化温度的稳定,则是通过电压的改变,以给雾化器的发热丝提供合适的电压或电流,使发热丝保持合适的功率,而此种则是通过对调节电压来进行控制,调节电压的方式效率低下,并不能满足阻抗匹配,还有就是目前的雾化器不能支持OTG功能,不能手机输出及USB输出供电。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源加热雾化器,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均是通过对调节电压来进行控制,调节电压的方式效率低下,并不能满足阻抗匹配,并且不能支持OTG功能,不能手机输出及USB输出供电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无源加热雾化器,所述无源加热雾化器包括呈空腔结构的油仓,设置在所述油仓底部用于密封所述油仓底部且呈凸型的底塞,设置在所述油仓顶部用于密封所述油仓顶部的油塞,连接所述底塞且用于固定发热丝L2的发热丝固定板,连接所述发热丝固定板的PCBA板,设置在所述PCBA板上的电源转换输出系统,用于固定所述发热丝固定板及所述PCBA板的固定架,罩设在所述油仓上且带有开口的吸嘴,及罩设在所述固定架上与所述油仓连接底部带有OTG过孔的外壳。
本发明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电源转换输出系统包括信号检测模块,连接所述信号检测模块的MCU控制模块,连接所述MCU控制模块的DC-DC转换模块,连接所述DC-DC转换模块的发热丝L2,及电性连接所述信号检测模块、所述MCU控制模块、所述DC-DC转换模块及所述发热丝L2的OTG接口;
所述信号检测模块:用于将雾化信号转换成高低电平信号并发送给所述MCU控制模块;
所述MCU控制模块:用于处理高低电平信号并控制所述发热丝功率供给;
所述DC-DC转换模块:用于将电压转低给所述发热丝输出功率;
所述发热丝L2:用于进行发热进行雾化;
所述OTG接口:用于连接外部供电设备为各个模块提供所需电压及数据传输。
本发明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信号检测模块包括信号检测电路及供电电路,所述信号检测电路包括检测芯片IC3、咪头M1及电阻R5,所述检测芯片IC3的3针脚连接所述咪头M1的2针脚,所述检测芯片IC3的5针脚连接所述电阻R5的一端,所述咪头M1的1针脚、所述检测芯片IC3的2针脚及所述电阻R5的另一端均连接GND。
本发明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供电电路包括电容C5及电阻R6,所述电阻R6的一端连接所述电源,所述电阻R6的另一端分别连接所述检测芯片IC3的4针脚及所述电容C5的一端,所述电容C5的另一端连接GND。
本发明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固定架上设置有用于放置所述咪头M1的咪头放置位。
本发明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MCU控制模块包括控制电路及状态指示电路。
本发明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控制电路包括MCU控制芯片IC2、电阻R1、电阻R8及电容C4,所述MCU控制芯片IC2的3针脚连接所述电阻R1的一端,所述MCU控制芯片IC2的4针脚连接所述检测芯片IC3的5针脚,所述MCU控制芯片IC2的5针脚分别连接所述电容C4的一端及所述电源,所述MCU控制芯片IC2的6针脚连接所述电阻R8的一端,所述MCU控制芯片IC2的2针脚、所述电阻R8的另一端及所述电容C4的另一端均连接GND。
本发明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状态指示电路包括电阻R4及发光二极管D1,所述电阻R4的一端连接所述MCU控制芯片IC2的1针脚,所述电阻R4的另一端连接所述发光二极管D1的阳极,所述发光二极管D1的阴极连接GND。
本发明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DC-DC转换模块包括转换芯片IC1、电容C2、电阻R2、电阻R3及电容C3,所述转换芯片IC1的1针脚连接所述MCU控制芯片IC2的6针脚,所述转换芯片IC1的3针脚连接所述发热丝L2的一端,所述转换芯片IC1的5针脚分别连接所述电阻R2一端及所述电阻R3的一端,所述转换芯片IC1的4针脚分别连接所述电源及所述电容C2的一端,所述电阻R3的另一端分别连接所述发热丝L2的另一端、所述电容C3的一端及所述电阻R1的另一端,所述转换芯片IC1的3针脚、所述电容C2的另一端、所述电阻R2的另一端及所述电容C3的另一端均连接GND。
本发明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电源转换输出系统还包括用于测试所述电源转换输出系统的测试点,分别为测试点P1、测试点P2、测试点P3、测试点P4、测试点P5及测试点P6。
本发明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转换芯片IC1的型号为XT3420,所述检测芯片IC3的型号为5087A。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此种无源加热雾化器结构简单,成本低,并且此种无源加热雾化器的电源转换输出系统通过DC-DC转换模块可以将电压降低,且DC-DC转换效能高达94%以上,以供雾化器使用,由于采用DC-DC转换模块不需要输入调节,且支持OTG功能,能进行手机输出及OTG输出供电,并且此电源转换输出系统无电池、能恒压恒流输出、功率相对小50%、体积相对小50%、时间可设定、可以通过USB线与数据终端交互、无充放故障少、组装工艺省50%。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无源加热雾化器的整体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无源加热雾化器的爆炸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无源加热雾化器的组装结构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无源加热雾化器的电源转换输出系统的电器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标记:1-吸嘴 2-外壳 3-油仓 4-底塞 5-油塞 6-发热丝固定板 7-PCBA板8-OTG接口 9-固定架 11-凸块 12-凹槽
图1-4示出了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无源加热雾化器,所述无源加热雾化器包括呈空腔结构用于放置烟油的油仓3,设置在所述油仓3底部用于密封所述油仓3底部且呈凸型的底塞4,设置在所述油仓3顶部用于密封所述油仓3顶部的油塞5,连接所述底塞4且用于固定发热丝L2的发热丝固定板6,连接所述发热丝固定板6的PCBA板7,设置在所述PCBA板7上的电源转换输出系统,用于固定所述发热丝固定板6及所述PCBA板7的固定架9,罩设在所述油仓3上且带有开口的吸嘴1,及罩设在所述固定架9上与所述油仓3连接底部带有OTG过孔的外壳2。发热丝L2置于所述底塞4内用于雾化烟油,通过发热丝固定板6对发热丝L2进行固定,避免发热丝L2由于外力造成损伤,并将发热丝固定板6和PCBA板7固定在固定架9上方便进行安装,油仓3两侧设置有用于固定吸嘴1的凸块11,吸嘴1两侧设置有配合凸块11使用用于固定吸嘴1的凹槽12。
所述电源转换输出系统包括信号检测模块,连接所述信号检测模块的MCU控制模块,连接所述MCU控制模块的DC-DC转换模块,连接所述DC-DC转换模块的发热丝L2,及电性连接所述信号检测模块、所述MCU控制模块、所述DC-DC转换模块及所述发热丝L2的OTG接口8;
所述信号检测模块:用于将雾化信号转换成高低电平信号并发送给所述MCU控制模块;
所述MCU控制模块:用于处理高低电平信号并控制所述发热丝功率供给;
所述DC-DC转换模块:用于将电压转低给所述发热丝输出功率;
所述发热丝L2:用于进行发热进行雾化;
所述OTG接口8:用于连接外部供电设备为各个模块提供所需电压及数据传输。通过OTG接口8来实现OTG功能。
所述信号检测模块包括信号检测电路及供电电路。所述信号检测电路包括检测芯片IC3、咪头M1及电阻R5,所述检测芯片IC3的3针脚连接所述咪头M1的2针脚,所述检测芯片IC3的5针脚连接所述电阻R5的一端,所述咪头M1的1针脚、所述检测芯片IC3的2针脚及所述电阻R5的另一端均连接GND。所述检测芯片IC3的型号为5087A。
所述供电电路包括电容C5及电阻R6,所述电阻R6的一端连接所述电源,所述电阻R6的另一端分别连接所述检测芯片IC3的4针脚及所述电容C5的一端,所述电容C5的另一端连接GND。
所述固定架上设置有用于放置所述咪头M1的咪头放置位。设置咪头放置位是为了对咪头进行保护,防止因为晃动是咪头收到损伤。
所述MCU控制模块包括控制电路及状态指示电路。所述控制电路包括MCU控制芯片IC2、电阻R1、电阻R8及电容C4,所述MCU控制芯片IC2的3针脚连接所述电阻R1的一端,所述MCU控制芯片IC2的4针脚连接所述检测芯片IC3的5针脚,所述MCU控制芯片IC2的5针脚分别连接所述电容C4的一端及所述电源,所述MCU控制芯片IC2的6针脚连接所述电阻R8的一端,所述MCU控制芯片IC2的2针脚、所述电阻R8的另一端及所述电容C4的另一端均连接GND。
所述状态指示电路包括电阻R4及发光二极管D1,所述电阻R4的一端连接所述MCU控制芯片IC2的1针脚,所述电阻R4的另一端连接所述发光二极管D1的阳极,所述发光二极管D1的阴极连接GND。
所述DC-DC转换模块包括转换芯片IC1、电容C2、电阻R2、电阻R3及电容C3,所述转换芯片IC1的1针脚连接所述MCU控制芯片IC2的6针脚,所述转换芯片IC1的3针脚连接所述发热丝L2的一端,所述转换芯片IC1的5针脚分别连接所述电阻R2一端及所述电阻R3的一端,所述转换芯片IC1的4针脚分别连接所述电源及所述电容C2的一端,所述电阻R3的另一端分别连接所述发热丝L2的另一端、所述电容C3的一端及所述电阻R1的另一端,所述转换芯片IC1的3针脚、所述电容C2的另一端、所述电阻R2的另一端及所述电容C3的另一端均连接GND。所述转换芯片IC1的型号为XT3420。
所述电源转换输出系统还包括用于测试所述电源转换输出系统的测试点,分别为测试点P1、测试点P2、测试点P3、测试点P4、测试点P5及测试点P6。测试点用于在电路出现问题是进行电路检测。
图中Vin是5V输入,电阻R6和电容C5提供滤波给检测芯片IC3供电,咪头M1检测雾化信号传递给检测芯片IC3,并通过检测芯片IC3变成高低电平,当有雾化时检测芯片IC3输出高电平,MCU控制芯片IC2识别到高电平后,控制1针脚输出高电平,通过电阻R4给发光二极管D1发光,指示雾化,同时6脚输出高电平,使能转换芯片IC1给发热丝L2输出功率,同时转换芯片IC1将电压降低,并将电流转换提升到雾化所需要的电流要求,当雾化信号停止时,MCU控制芯片IC2的1针脚输出低电平,发光二极管D1熄灭,6脚输出低电平,控制转换芯片IC1停止给发热丝L2输出。等待下一次雾化信号。
此种无源加热雾化器结构简单,成本低,并且此种无源加热雾化器的电源转换输出系统通过DC-DC转换模块可以将电压降低,且DC-DC转换效能高达94%以上,以供雾化器使用,由于采用DC-DC转换模块不需要输入调节,且支持OTG功能,能进行手机输出及OTG输出供电,并且此电源转换输出系统无电池、能恒压恒流输出、功率相对小50%、体积相对小50%、时间可设定、可以通过USB线与数据终端交互、无充放故障少、组装工艺省50%。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无源加热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无源加热雾化器包括呈空腔结构的油仓,设置在所述油仓底部用于密封所述油仓底部且呈凸型的底塞,设置在所述油仓顶部用于密封所述油仓顶部的油塞,连接所述底塞且用于固定发热丝L2的发热丝固定板,连接所述发热丝固定板的PCBA板,设置在所述PCBA板上的电源转换输出系统,用于固定所述发热丝固定板及所述PCBA板的固定架,罩设在所述油仓上且带有开口的吸嘴,及罩设在所述固定架上与所述油仓连接底部带有OTG过孔的外壳。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源加热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转换输出系统包括信号检测模块,连接所述信号检测模块的MCU控制模块,连接所述MCU控制模块的DC-DC转换模块,连接所述DC-DC转换模块的发热丝L2,及电性连接所述信号检测模块、所述MCU控制模块、所述DC-DC转换模块及所述发热丝L2的OTG接口;
所述信号检测模块:用于将雾化信号转换成高低电平信号并发送给所述MCU控制模块;
所述MCU控制模块:用于处理高低电平信号并做状态指示及控制所述发热丝功率供给;
所述DC-DC转换模块:用于将电压转低给所述发热丝输出功率;
所述发热丝L2:用于进行发热雾化;
所述OTG接口:用于连接外部供电设备为各个模块提供所需电压及数据传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源加热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检测模块包括信号检测电路及供电电路,所述信号检测电路包括检测芯片IC3、咪头M1及电阻R5,所述检测芯片IC3的3针脚连接所述咪头M1的2针脚,所述检测芯片IC3的5针脚连接所述电阻R5的一端,所述咪头M1的1针脚、所述检测芯片IC3的2针脚及所述电阻R5的另一端均连接GND。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无源加热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供电电路包括电容C5及电阻R6,所述电阻R6的一端连接所述电源,所述电阻R6的另一端分别连接所述检测芯片IC3的4针脚及所述电容C5的一端,所述电容C5的另一端连接GND。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无源加热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架上设置有用于放置所述咪头M1的咪头放置位。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无源加热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MCU控制模块包括控制电路及状态指示电路,所述控制电路包括MCU控制芯片IC2、电阻R1、电阻R8及电容C4,所述MCU控制芯片IC2的3针脚连接所述电阻R1的一端,所述MCU控制芯片IC2的4针脚连接所述检测芯片IC3的5针脚,所述MCU控制芯片IC2的5针脚分别连接所述电容C4的一端及所述电源,所述MCU控制芯片IC2的6针脚连接所述电阻R8的一端,所述MCU控制芯片IC2的2针脚、所述电阻R8的另一端及所述电容C4的另一端均连接GND。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无源加热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状态指示电路包括电阻R4及发光二极管D1,所述电阻R4的一端连接所述MCU控制芯片IC2的1针脚,所述电阻R4的另一端连接所述发光二极管D1的阳极,所述发光二极管D1的阴极连接GND。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无源加热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DC-DC转换模块包括转换芯片IC1、电容C2、电阻R2、电阻R3及电容C3,所述转换芯片IC1的1针脚连接所述MCU控制芯片IC2的6针脚,所述转换芯片IC1的3针脚连接所述发热丝L2的一端,所述转换芯片IC1的5针脚分别连接所述电阻R2一端及所述电阻R3的一端,所述转换芯片IC1的4针脚分别连接所述电源及所述电容C2的一端,所述电阻R3的另一端分别连接所述发热丝L2的另一端、所述电容C3的一端及所述电阻R1的另一端,所述转换芯片IC1的3针脚、所述电容C2的另一端、所述电阻R2的另一端及所述电容C3的另一端均连接GND。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无源加热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转换输出系统还包括用于测试所述电源转换输出系统的测试点,分别为测试点P1、测试点P2、测试点P3、测试点P4、测试点P5及测试点P6。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无源加热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换芯片IC1的型号为XT3420,所述检测芯片IC3的型号为5087A。
CN202010437290.1A 2020-05-21 2020-05-21 一种无源加热雾化器 Pending CN11143665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437290.1A CN111436656A (zh) 2020-05-21 2020-05-21 一种无源加热雾化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437290.1A CN111436656A (zh) 2020-05-21 2020-05-21 一种无源加热雾化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436656A true CN111436656A (zh) 2020-07-24

Family

ID=716570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437290.1A Pending CN111436656A (zh) 2020-05-21 2020-05-21 一种无源加热雾化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436656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558302A (zh) * 2021-07-08 2021-10-29 深圳麦克韦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连接组件以及电子雾化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558302A (zh) * 2021-07-08 2021-10-29 深圳麦克韦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连接组件以及电子雾化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436656A (zh) 一种无源加热雾化器
CN212325379U (zh) 一种无源加热雾化器
CN1074602C (zh) 开关电源驱动控制厚膜电路
CN209434907U (zh) 一种背夹电池
CN211656399U (zh) 一种雾化器的电源转换输出系统
CN107278075B (zh) 一种物联网用dtu盒
CN112600285B (zh) 一种可实现充电器、移动电源、无线充的三合一电源
CN111528527B (zh) 电子雾化装置及其控制组件
CN211129745U (zh) 一种电子烟
CN209805461U (zh) 线材电路及线材
CN111614142A (zh) 电池模块及电子雾化装置
CN218829143U (zh) 一种车载充电器
CN213426133U (zh) 一种用于感应距离的可调式红外装置
CN213243013U (zh) 一种智能插座
CN218388015U (zh) 一种台灯电路及其台灯
CN213587426U (zh) 电子雾化装置及其控制组件
CN220107963U (zh) 单通道触摸感应开关控制芯片
CN213959784U (zh) 一种集成多路usb充电装置的主控制电路
CN212784838U (zh) 一种智能断电充电线
CN220234649U (zh) 一种ic上电复位电路
CN211239435U (zh) 一种电源控制终端
CN219512228U (zh) 一种花卉种植智慧检测设备
CN202353558U (zh) 带自供电的双线通讯系统
CN212366869U (zh) 电池模块及电子雾化装置
CN216310069U (zh) 一种验证rs232芯片性能的夹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