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435875B - 发送和接收指示的方法和装置 - Google Patents

发送和接收指示的方法和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435875B
CN111435875B CN201910028034.4A CN201910028034A CN111435875B CN 111435875 B CN111435875 B CN 111435875B CN 201910028034 A CN201910028034 A CN 201910028034A CN 111435875 B CN111435875 B CN 11143587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mrs
antenna port
rows
cdm
pattern typ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028034.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435875A (zh
Inventor
任翔
葛士斌
刘永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028034.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435875B/zh
Priority to CN202210240131.1A priority patent/CN114826525A/zh
Priority to PCT/CN2020/071751 priority patent/WO2020143829A1/zh
Publication of CN11143587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43587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43587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43587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48Allocation of pilot signals, i.e. of signals known to the receiv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22Site diversity; Macro-diversity
    • H04B7/024Co-operative use of antennas of several sites, e.g. in co-ordinated multipoint or co-operative 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 [MIMO] syste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3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in the downlink direction of a wireless link, i.e. towards a terminal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发送和接收指示的方法,包括:接收根据对应解调参考信号DMRS图样类型的DMRS端口配置表生成的指示信息,所述DMRS端口配置表包括多行DMRS配置;根据所述指示信息,确定DMRS端口以及不用于数据传输的DMRS的CDM天线端口组的个数;其中,所述多行DMRS配置中包括适用多用户调度的一行或多行DMRS配置,其中配置的CDM天线端口组的个数大于等于2,配置的DMRS端口来自至少两个所述CDM天线端口组,个数大于等于2的CDM天线端口组中至少一个CDM天线端口组与其他CDM天线端口组不具有准共址关系。从而终端设备可以被配置扩展到更多场景下的DMRS配置方案,减小了DMRS配置的局限性。

Description

发送和接收指示的方法和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无线通信领域,并且更具体地,涉及发送和接收指示的方法以及装置。
背景技术
移动通信的迅速发展对小区边缘用户的性能提出了更高要求,在通信系统中,随着移动通信的快速发展,在系统容量,瞬时峰值速率,频谱效率,小区边缘用户吞吐量以及时延等诸多方面有了更高的要求。协同多点(Coordination Multiple Point,CoMP)传输技术无论是在上行还是下行,都可以提高系统性能,是一种用于解决小区间干扰问题并提升小区边缘用户吞吐量的方法,尤其是改善小区边缘的频谱效率。
协同多点技术包括了协同波束成型(coordinated beamforming)、协同调度(coordinated scheduling)、联合传输(joint transmission)、动态传输点选择(dynamicpoint selection)、动态传输点静默(dynamic point blanking)等技术。基站或者之间可以通过回程、空口等途径进行交互,协调传输所需要的信息。通过这些传输方法,可以降低对边缘用户的干扰,提高系统的性能。在CoMP技术中,可能同时有多个传输接收点(multi-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point,multi-TRP)服务同一个终端设备。
随着多输入多输出(multiple input multiple output,MIMO)技术的发展,在网络系统中从调度的角度考虑,网络设备对终端设备的传输调度,根据传输资源被一个用户独占还是多个用户共享,而分为单用户(single user,SU)调度和多用户(multiple user,MU)调度。网络设备对终端设备的传输调度,包括对物理数据信道(如PDSCH、PUSCH)的传输调度,通过指示解调物理数据信道的解调参考信号(demodulation reference signal,DMRS)的相关配置参数,使得接收端能够在相应资源位置上接收/发送DMRS,从而实现对相应物理数据信道的解调。DMRS的相关配置包括根据DMRS端口在时频资源上的映射图样对的DMRS端口的配置。
考虑到CoMP的应用场景复杂性,对DMRS配置方案的要求将更高,现有技术没有提供很好地实现相应MU调度的DMRS配置方案。因此,为了减小DMRS配置方案的配置局限性,亟需提出一套新的DMRS配置方案。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发送和接收指示的方法以及装置,以减小DMRS配置的局限性。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接收指示的方法。该方法可以由终端设备执行,或者也可以由配置于终端设备中的芯片执行,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定。
具体地,该方法包括:接收指示信息,所述指示信息根据对应解调参考信号DMRS图样类型的DMRS端口配置表生成,所述DMRS端口配置表包括多行DMRS配置,各行所述DMRS配置包括DMRS端口的配置项和不用于数据传输的DMRS的码分复用CDM天线端口组的个数配置项,所述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给终端设备配置的DMRS端口以及不用于数据传输的DMRS的CDM天线端口组的个数;根据所述指示信息,确定DMRS端口以及不用于数据传输的DMRS的CDM天线端口组的个数;其中,所述多行DMRS配置中包括适用多用户调度的一行或多行DMRS配置,所述一行或多行DMRS配置中不用于数据传输的DMRS的CDM天线端口组的个数配置项配置的不用于数据传输的DMRS的CDM天线端口组的个数大于等于2,DMRS端口的配置项配置的DMRS端口来自至少两个所述CDM天线端口组,其中所述个数大于等于2的所述CDM天线端口组中至少一个CDM天线端口组与其他CDM天线端口组不具有准共址关系。
因此,终端设备收到根据对应DMRS图样类型的DMRS端口配置表生成的指示信息,根据指示信息的指示,确定DMRS端口以及不用于数据传输的DMRS的CDM天线端口组的个数,。通过本申请特有的对应DMRS图样类型的DMRS端口配置表生成的指示信息,从而终端设备可以被配置扩展到CoMP下MU调度等更多场景下的DMRS配置方案,减小了DMRS配置的局限性。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发送指示的方法。该方法可以由网络设备执行,或者,也可以由配置于网络设备中的芯片执行,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定。
具体地,该方法包括:根据对应解调参考信号DMRS图样类型的DMRS端口配置表,生成指示信息;所述DMRS端口配置表包括多行DMRS配置,各行所述DMRS配置包括DMRS端口的配置项和不用于数据传输的DMRS的码分复用CDM天线端口组的个数配置项,所述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给终端设备配置的DMRS端口以及不用于数据传输的DMRS的CDM天线端口组的个数;发送所述指示信息;其中,所述多行DMRS配置中包括适用多用户调度的一行或多行DMRS配置,所述一行或多行DMRS配置中不用于数据传输的DMRS的CDM天线端口组的个数配置项配置的不用于数据传输的DMRS的CDM天线端口组的个数大于等于2,DMRS端口的配置项配置的DMRS端口来自至少两个所述CDM天线端口组,其中所述个数大于等于2的所述CDM天线端口组中至少一个CDM天线端口组与其他CDM天线端口组不具有准共址关系。
因此,网络设备可以根据对应DMRS图样类型的DMRS端口配置表生成的指示信息,指示终端设备DMRS端口以及不用于数据传输的DMRS的CDM天线端口组的个数。通过本申请特有的对应DMRS图样类型的DMRS端口配置表生成的指示信息,从而可以实现扩展到CoMP下多用户MU调度等更多场景下的DMRS配置方案,减小了DMRS配置的局限性。
结合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在某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适用多用户调度的一行或多行DMRS配置包括至少一行DMRS配置中的DMRS端口的配置项配置的DMRS端口匹配所述DMRS图样类型下针对一个终端设备在多用户调度的最大传输层数;和/或,所述适用多用户调度的一行或多行DMRS配置包括至少一行DMRS配置中的DMRS端口的配置项配置的DMRS端口匹配所述DMRS图样类型下针对一个终端设备在多用户调度的小于所述最大传输层数的传输层数。
多用户调度的DMRS配置,可以考虑DMRS端口与传输层数的对应关系,扩展到DMRS配置至少匹配在对应DMRS图样类型下针对一个终端设备在多用户调度的最大传输层数,或还可以扩展到至少匹配在对应DMRS图样类型下针对一个终端设备在多用户调度的小于所述最大传输层数的传输层数,或者可以扩展到匹配在对应DMRS图样类型下针对一个终端设备在多用户调度的所有传输层数。在DMRS端口配置表的设计中,该原则会被考虑进去。可以理解的,上述在对应DMRS图样类型下多用户调度的传输层数是针对一个终端设备的,即是从一个终端设备的角度,其被配置的DMRS配置匹配该终端设备在对应DMRS图样类型下多用户调度中的传输层数,从网络设备的角度,如果不考虑针对一个终端设备,在对应DMRS图样类型下DMRS配置匹配的多用户调度的传输层数,是多用户调度所涉及的所有终端设备对应的传输层数的总和。
结合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在某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DMRS图样类型包括以下至少一项:最大具有1个符号的图样类型1、最大具有2个符号的图样类型1、最大具有1个符号的图样类型2、最大具有2个符号的图样类型2。
DMRS图样类型,可以粗分为两大类,即图样类型(type)1和图样类型(type)2,每种图样类型下都有1符号和2符号的两种情况,从最大具有符号数的角度可以进一步细分为4类,即最大具有1个符号的图样类型1、最大具有2个符号的图样类型1(存在图样类型1下1符号和2符号的两种情况)、最大具有1个符号的图样类型2、最大具有2个符号的图样类型2(存在图样类型2下1符号和2符号的两种情况)。针对不同的DMRS图样类型,具有与其对应的DMRS端口配置表。
结合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在某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DMRS图样类型包括的至少一项类型所对应的所述DMRS端口配置表中适用多用户调度的一行或多行DMRS配置满足CDM天线端口组0和CDM天线端口组1不具有准共址关系的假设。
针对DMRS图样类型包括的至少一项类型,DMRS端口配置表中,DMRS配置满足CDM天线端口组0和CDM天线端口组1不具有准共址关系的假设可以有一行,也可以有多行,进一步的可以是整张表中,所有的DMRS配置满足CDM天线端口组0和CDM天线端口组1不具有准共址关系的假设。即,在DMRS端口配置表的设计中,该原则会被考虑进去。
结合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在某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所述最大具有1个符号的图样类型2下,或在最大具有2个符号的图样类型2下,所述DMRS端口配置表包括一行或多行DMRS配置满足CDM天线端口组0和CDM天线端口组1不具有准共址关系的假设,以及包括一行或多行DMRS配置满足CDM天线端口组1和CDM天线端口组2不具有准共址关系的假设。
针对最大具有1个符号的图样类型2和最大具有2个符号的图样类型2的两种分类,其分别对应的DMRS端口配置表中,DMRS配置满足CDM天线端口组0和CDM天线端口组1不具有准共址关系的假设不会涉及该配置表中所有的DMRS配置,还有部分DMRS配置是满足CDM天线端口组1和CDM天线端口组2不具有准共址关系的假设。即,在DMRS端口配置表的设计中,该原则会被考虑进去。
结合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在某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适用多用户调度的一行或多行DMRS配置用于传输层数为2层至4层对应一码字传输,和/或传输层数为2层至4层对应两码字传输。
DMRS端口配置表中适用多用户调度的一行或多行DMRS配置可以用于具体传输层数对应特定码字传输,如传输层数为2层至4层对应一码字传输、传输层数为2层至4层对应两码字传输,扩展了更多具体场景下的DMRS配置方案,减小了DMRS配置的局限性。
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通信装置,包括用于执行第一方面中任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的方法的各个模块或单元,如处理单元、收发单元。
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通信装置,包括处理器。该处理器与存储器耦合,可用于执行存储器中的指令,以实现上述第一方面中任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的方法。可选地,该通信装置还包括存储器。可选地,该通信装置还包括通信接口,处理器与通信接口耦合。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该通信装置为终端设备。当该通信装置为终端设备时,所述通信接口可以是收发器,或,输入/输出接口。
在另一种实现方式中,该通信装置为配置于终端设备中的芯片。当该通信装置为配置于终端设备中的芯片时,所述通信接口可以是输入/输出接口。
可选地,所述收发器可以为收发电路。可选地,所述输入/输出接口可以为输入/输出电路。
第五方面,提供了一种通信装置,包括用于执行第二方面中任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的方法的各个模块或单元,如处理单元、收发单元。
第六方面,提供了一种通信装置,包括处理器。该处理器与存储器耦合,可用于执行存储器中的指令,以实现上述第二方面中任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的方法。可选地,该通信装置还包括存储器。可选地,该通信装置还包括通信接口,处理器与通信接口耦合。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该通信装置为网络设备。当该通信装置为网络设备时,所述通信接口可以是收发器,或,输入/输出接口。
在另一种实现方式中,该通信装置为配置于网络设备中的芯片。当该通信装置为配置于网络设备中的芯片时,所述通信接口可以是输入/输出接口。
可选地,所述收发器可以为收发电路。可选地,所述输入/输出接口可以为输入/输出电路。
第七方面,提供了一种处理器,包括:输入电路、输出电路和处理电路。所述处理电路用于通过所述输入电路接收信号,并通过所述输出电路发射信号,使得所述处理器执行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以及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中任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的方法。
在具体实现过程中,上述处理器可以为芯片,输入电路可以为输入管脚,输出电路可以为输出管脚,处理电路可以为晶体管、门电路、触发器和各种逻辑电路等。输入电路所接收的输入的信号可以是由例如但不限于接收器接收并输入的,输出电路所输出的信号可以是例如但不限于输出给发射器并由发射器发射的,且输入电路和输出电路可以是同一电路,该电路在不同的时刻分别用作输入电路和输出电路。本申请实施例对处理器及各种电路的具体实现方式不做限定。
第八方面,提供了一种处理装置,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该处理器用于读取存储器中存储的指令,并可通过接收器接收信号,通过发射器发射信号,以执行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以及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中任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的方法。
可选地,所述处理器为一个或多个,所述存储器为一个或多个。
可选地,所述存储器可以与所述处理器集成在一起,或者所述存储器与处理器分离设置。
在具体实现过程中,存储器可以为非瞬时性(non-transitory)存储器,例如只读存储器(read only memory,ROM),其可以与处理器集成在同一块芯片上,也可以分别设置在不同的芯片上,本申请实施例对存储器的类型以及存储器与处理器的设置方式不做限定。
应理解,相关的数据交互过程例如发送指示信息可以为从处理器输出指示信息的过程,接收指示信息可以为处理器接收输入指示信息的过程。具体地,处理器输出的数据可以输出给发射器,处理器接收的输入数据可以来自接收器。其中,发射器和接收器可以统称为收发器。
上述第八方面中的处理装置可以是一个芯片,该处理器可以通过硬件来实现也可以通过软件来实现,当通过硬件实现时,该处理器可以是逻辑电路、集成电路等;当通过软件来实现时,该处理器可以是一个通用处理器,通过读取存储器中存储的软件代码来实现,该存储器可以集成在处理器中,可以位于该处理器之外,独立存在。
第九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也可以称为代码,或指令),当所述计算机程序被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以及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中任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的方法。
第十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也可以称为代码,或指令)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以及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中任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的方法。
第十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通信系统,包括前述的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
附图说明
图1是适用于本申请实施例的DMRS图样及对应的端口映射的示意图;
图2是适用于本申请实施例的发送和接收指示的方法的通信系统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发送和接收指示的方法的示意性流程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装置的示意性框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终端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网络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描述。
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可以应用于各种通信系统,例如:全球移动通信(global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s,GSM)系统、码分多址(code division multipleaccess,CDMA)系统、宽带码分多址(wideband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WCDMA)系统、通用分组无线业务(general packet radio service,GPRS)、长期演进(long termevolution,LTE)系统、LTE频分双工(frequency division duplex,FDD)系统、LTE时分双工(time division duplex,TDD)、通用移动通信系统(universal mobiletelecommunication system,UMTS)、全球互联微波接入(worldwide interoperabilityfor microwave access,WiMAX)通信系统、第五代(5th generation,5G)系统或新无线(newradio,NR)等。
应理解,该通信系统中的网络设备可以是任意一种具有无线收发功能的设备或可设置于该设备的芯片,该设备包括但不限于:演进型节点B(evolved Node B,eNB)、无线网络控制器(Radio Network Controller,RNC)、节点B(Node B,NB)、基站控制器(BaseStation Controller,BSC)、基站收发台(Base Transceiver Station,BTS)、家庭基站(例如,Home evolved NodeB,或Home Node B,HNB)、基带单元(BaseBand Unit,BBU),无线保真(Wireless Fidelity,WIFI)系统中的接入点(Access Point,AP)、无线中继节点、无线回传节点、传输点(transmission point,TP)或者发送接收点(TRP)等,还可以为5G,如NR,系统中的gNB,或,传输点(TRP或TP),5G系统中的基站的一个或一组(包括多个天线面板)天线面板,或者,还可以为构成gNB或传输点的网络节点,如基带单元(BBU),或,分布式单元(distributed unit,DU)等。
在一些部署中,gNB可以包括集中式单元(centralized unit,CU)和DU。gNB还可以包括射频单元(radio unit,RU)。CU实现gNB的部分功能,DU实现gNB的部分功能,比如,CU实现无线资源控制(radio resource control,RRC),分组数据汇聚层协议(packet dataconvergence protocol,PDCP)层的功能,DU实现无线链路控制(radio link control,RLC)、媒体接入控制(media access control,MAC)和物理(physical,PHY)层的功能。由于RRC层的信息最终会变成PHY层的信息,或者,由PHY层的信息转变而来,因而,在这种架构下,高层信令,如RRC层信令或PHCP层信令,也可以认为是由DU发送的,或者,由DU+RU发送的。可以理解的是,网络设备可以为CU节点、或DU节点、或包括CU节点和DU节点的设备。此外,CU可以划分为接入网RAN中的网络设备,也可以将CU划分为核心网CN中的网络设备,在此不做限制。
还应理解,该通信系统中的终端设备也可以称为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UE)、接入终端、用户单元、用户站、移动站、移动台、远方站、远程终端、移动设备、用户终端、终端、无线通信设备、用户代理或用户装置。本申请的实施例中的终端设备可以是手机(mobile phone)、平板电脑(Pad)、带无线收发功能的电脑、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VR)终端设备、增强现实(Augmented Reality,AR)终端设备、工业控制(industrialcontrol)中的无线终端、无人驾驶(self driving)中的无线终端、远程医疗(remotemedical)中的无线终端、智能电网(smart grid)中的无线终端、运输安全(transportationsafety)中的无线终端、智慧城市(smart city)中的无线终端、智慧家庭(smart home)中的无线终端等等。本申请的实施例对应用场景不做限定。
为便于理解本申请实施例,首先对本申请中涉及的几个术语做简单说明。
1、天线端口(antenna port):简称端口。被接收端设备所识别的发射天线,或者在空间上可以区分的发射天线。天线端口是一种逻辑上的含义,一个天线端口可以对应一个物理发射天线,也可以对应多个物理发射天线。针对每个虚拟天线可以配置一个天线端口,每个虚拟天线可以为多个物理天线的加权组合,每个天线端口可以与一个参考信号端口对应。天线端口用于承载具体的物理信道,物理信号中至少一种。通过相同天线端口所发送的信号,无论这些信号是否是通过相同或不同的物理天线发送,他们在空间传输所经历的路径所对应的信道可视为相同或者相关(比如大尺度信道特性,如信道矩阵H,相同)。也就是说,在相同的天线端口所发送的信号,接收端在解调时可以认为其信道相同或者相关。也就是说,天线端口定义了在某个符号上的信道,也就是说,两个符号的天线端口一样是说在一个符号上的信道可以通过另一个符号上的信道推知。
一个天线端口就是一个信道,终端根据一个天线端口对应的参考信号进行信道估计和数据解调。例如,终端根据解调参考信号(de-modulation reference signal,简称DMRS)端口对应的DMRS进行信道估计和数据解调。在DMRS的传输中,用于传输DMRS的天线端口,被称为DMRS端口(DMRS port)。
2、准共址(quasi-co-location,QCL):QCL关系用于表示多个资源之间具有一个或多个相同或者相类似的通信特征。例如,如果两个天线端口具有准共址关系,那么一个端口传送一个信号的信道大尺度特性可以从另一个端口传送一个信号的信道大尺度特性推断出来。具有QCL关系的天线端口对应的信号中具有相同的参数,或者,一个天线端口的参数可用于确定与该天线端口具有QCL关系的另一个天线端口的参数,或者,两个天线端口具有相同的参数,或者,两个天线端口间的参数差小于某阈值。其中,所述参数可以包括以下一项或多项信道大尺度参数:时延扩展(delay spread),多普勒扩展(Doppler spread),多普勒频移(Doppler shift),平均时延(average delay),平均增益,空间接收参数(spatialRx parameters)。其中,空间接收参数可以包括发射角(Angle of arrival,AOA)、主发射角(Dominant AoA)、平均到达角(Average AoA)、到达角(Angle of departure,AOD)、信道相关矩阵,到达角的功率角度扩展谱,平均触发角(Average AoD)、出发角的功率角度扩展谱、发射信道相关性、接收信道相关性、发射波束成型、接收波束成型、空间信道相关性、空间滤波器,或,空间滤波参数,或,空间接收参数等中的一项或多项。
其中,上述角度可以为不同维度的分解值,或不同维度分解值的组合。天线端口可以为具有不同天线端口编号的天线端口,也可以为具有相同天线端口号在不同时间、频率、码域至少一项资源内进行信息发送或接收的天线端口,还可以为具有不同天线端口号在不同时间、频率、码域至少一项资源内进行信息发送或接收的天线端口。
在现有NR协议中,上述具有QCL关系可以基于不同的参数分为以下四种类型:
类型A(type A):多普勒频移、多普勒扩展、平均时延、时延扩展;
类型B(type B):多普勒频移、多普勒扩展;
类型C(type C):多普勒频移、平均时延;以及
类型D(type D):空间接收参数。
3、DMRS图样:分配给不同的用于DMRS传输的码分复用(Code DivisionMultiplexing,CDM)天线端口组/DMRS端口(port)映射的时频资源,在时频资源所呈现的分布图样。DMRS图样可以分为类型1(type 1)和类型2(type 2)两大类,其中每一类下有1符号(symbol)和2符号的情况,即DMRS资源占用一个符号还是两个符号。
图1给出了DMRS图样及对应的端口映射的示意图,其中纵向0-11的编号指示频域上占据的12个子载波,横向1符号或2符号指示时域上占据符号个数。以类型1下1符号的情况为例进行说明,从图1上可以看出该类型下1符号的DMRS图样对应两个CDM天线端口组(以下简称为CDM组),分别是CDM组0和CDM组1。CDM组0包括DMRS端口0和DMRS端口1,CDM组1包括DMRS端口2和DMRS端口3,附图中“0/1”、“2/3”为DMRS端口号。可见,DMRS端口0和DMRS端口1映射到CDM组0对应的时频资源上,DMRS端口2和DMRS端口3映射到CDM组1对应的时频资源上,换句话说DMRS端口0和DMRS端口1在CDM组0对应的时频资源上进行传输,DMRS端口2和DMRS端口3在CDM组1对应的时频资源上进行传输。
可以理解,图1仅为示例,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所适用的DMRS图样不限于此,本申请中DMRS图样还可以称为DMRS资源图样、DMRS端口图样或DMRS端口在时频资源上的映射图样。
需要说明的是,区别于上文中DMRS图样在类型1和类型2下有1符号和2符号的情况,本申请实施例中,划分的4种DMRS图样类型是从类型1和类型2下最大具有符号数的角度进一步细分的,包括:最大具有1个符号的图样类型1、最大具有2个符号的图样类型1(存在类型1下1符号和2符号的两种情况)、最大具有1个符号的图样类型2、最大具有2个符号的图样类型2(存在类型2下1符号和2符号的两种情况)。针对不同的DMRS图样类型,具有与其对应的DMRS端口配置表。
4、CDM天线端口组:可称为CDM组,CDM组内的多个天线端口可以占据相同的时频资源,但使用不用的码域资源,它们应用时域和/或频域上正交的码来区分。本申请实施例中终端设备假设一个CDM组内的DMRS端口是QCL的,也即一个CDM组中的DMRS端口的信道条件特性类似,可以理解为来自同一TRP,还可以认为同一CDM组内的天线端口传输的信号是能够被同时接收。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中不同TRP的DMRS端口通常被认为是不具有QCL关系的,即non-QCL的。
本申请实施例中,DMRS的CDM天线端口组是指:用于DMRS传输的DMRS端口所属的CDM天线端口组。
不用于数据传输的DMRS的CDM天线端口组是指:配置给终端设备的DMRS的CDM天线端口组,可以传输DMRS,也可以实际上并没有使用,没有传输DMRS,但是无论是否传输DMRS,这些CDM天线端口组都不用于数据传输。对于上行传输,这些CDM天线端口组是指不用于数据传输的DMRS的CDM天线端口组,对于下行传输,这些CDM天线端口组是指不用于数据传输的DMRS的CDM天线端口组,而且终端设备可以同时假设被指示的这些CDM天线端口组内包含可能被多用户调度的下行DMRS。示例性的,如果不用于数据传输的DMRS的CDM天线端口组的个数是1,则可以认为配置的CDM组为CDM组{0};个数是2,则可以认为配置的CDM组为CDM组{0,1};个数是3,则可以认为配置的CDM组为CDM组{0,1,2}。应理解此仅为示例,本申请不限于此。
5、传输层(transmission layer,通常也称为layer):从对物理层的数据处理过程角度描述传输层概念,介质接入控制(medium access control,简称MAC)层发往物理层的数据是以传输块(transport block,简称TB)的形式组织的。MAC层发往物理层的可以是一个TB,也可以是多个TB。发送端对每个TB进行预处理、加扰(scrambling)、调制(modulation)、层映射(layer mapping)、预编码(precoding)、时频资源映射,并将时频资源映射后的信号转换成时域信号发送出去。其中,一个TB经过预处理后可以称为码字(codeword,CW),码字可以看作是带出错保护的TB。预处理至少包括信道编码(turbocoder)和速率匹配。码字经过加扰和调制得到星座符号。星座符号进行层映射后,会映射到一个或多个传输层,每个传输层对应一条有效的数据流。每层的数据流经过预编码,得到预编码后的数据流,预编码是使用预编码矩阵将层(layer)映射到天线端口(antenna port)的过程。预编码后的数据流被映射到时频资源上,再转换为时域信号发送出去。
本申请实施例中,码字到层的映射(CW to layer mapping)原则包括:1至4层(1-4层)对应一码字的传输场景,2至4层(2-4层)以及5至8层(5-8层)皆可对应两码字的传输场景。也就是说,在只有一层传输时,只使用一个码字;在有5-8层传输时,使用两个码字;在有2-4层传输时,可以使用一个码字也可以使用两个码字。
对于两码字传输,示例地包括CW0和CW1两个码字(0、1仅是为了区分,也可以是CW1和CW2等),其中CW0对应“层数/2向下取整”,剩余层对应CW1,例如,传输层数为5时,CW0对应的传输层为“5/2向下取整”,即CW0对应层1和层2的传输({1,2});剩余层对应CW1,即CW1对应层3、层4和层5的传输({3,4,5})。
本申请实施例中,天线端口{p0,……,pv-1}是根据DMRS端口的顺序确定的,其中v是变量,是传输层数的定义,由此可见天线端口、DMRS端口和传输层在数量上是对应一致的。进一步,本申请实施例中DMRS端口与层的映射关系为:层与DMRS端口配置中的指示顺序相同,例如,DMRS port=0,1,6,layer={layer1,layer2,layer3}={p0,p1,p2}={0,1,6}。
6、多用户(MU)调度:不同于单用户调度的网络设备(如基站)与一个终端设备点对点的传输数据,MU调度中把一个网络设备与终端设备之间的点对点的信道扩展为一个网络设备与多个终端设备之间的信道,即传输资源被多个用户共享。比如,多用户的数据可以在相同的时频资源传输,多用户的DMRS可以通过图1中给出的DMRS图样中的不同的DMRS端口进行区分,从而实现多用户调度。
此外,为了便于理解本申请实施例,作出以下几点说明。
第一,在下文示出的实施例中第一、第二以及各种数字编号仅为描述方便进行的区分,并不用来限制本申请实施例的范围。例如,CDM天线端口组1、CDM天线端口组2是区分两个天线端口组,可以认为这两个天线端口组是特指的天线端口组,也可以认为这两个天线端口组还可以用CDM天线端口组5、CDM天线端口组6等编号进行区分。本申请对此不做限制。
第二,本申请实施例中涉及的“保存”,可以是指的保存在一个或者多个存储器中。所述一个或者多个存储器,可以是单独的设置,也可以是集成在编码器或者译码器,处理器、或通信装置中。所述一个或者多个存储器,也可以是一部分单独设置,一部分集成在译码器、处理器、或通信装置中。存储器的类型可以是任意形式的存储介质,本申请并不对此限定。
第三,本申请实施例中涉及的“协议”可以是指通信领域的标准协议,例如可以包括LTE协议、NR协议、WLAN协议以及其他通信系统中的相关协议,本申请对此不做限定。
第四,“至少一个”是指一个或者多个,“多个”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和/或”,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的情况,其中A,B可以是单数或者复数。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以下至少一项(个)”或其类似表达,是指的这些项中的任意组合,包括单项(个)或复数项(个)的任意组合。例如,a、b和c中的至少一项(个),可以表示:a,或,b,或,c,或,a和b,或,a和c,或,b和c,或,a、b和c。其中a、b和c分别可以是单个,也可以是多个。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多行”在特殊场景下可以是指限定范围内的“所有行”。
为便于理解本申请实施例,下面以附图2示出的通信系统为例详细说明适用于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发送和接收指示的方法的通信系统。附图2示出了适用于本申请实施例的发送和接收指示的方法的通信系统100的示意图。如图所示,该通信系统100可以包括至少一个终端设备,如图中所示的终端设备101,在多用户调度场景下还包括其他终端设备如终端设备101’;该通信系统100还可以包括至少一个网络设备,如图中所示的网络设备#1102或网络设备#2 103。
可选地,该通信系统100可以包括多个网络设备,如图中所示的网络设备#1 102和网络设备#2 103。该网络设备#1 102和网络设备#2 103可以是同一个小区中的网络设备,也可以是不同小区中的网络设备,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定。图中仅为示例,示出了网络设备#1102和网络设备#2 103位于同一个小区中的示例。
在通信系统100中,网络设备#1 102和网络设备#2 103彼此之间可通过回程(backhaul)链路通信,该回程链路可以是有线回程链路(例如光纤、铜缆),也可以是无线回程链路(例如微波)。网络设备#1 102和网络设备#2 103可以进行相互协同,来为终端设备101和/或终端设备101’提供服务。因此,终端设备101和/或终端设备101’可通过无线链路分别与网络设备#1 102和网络设备#2 103通信。
此外,以针对一个终端设备(如终端设备101)为例,网络设备#1 102和网络设备#2103中的一个或多个还可以分别采用载波聚合技术,在一个或多个载波(componentcarrier,CC)上为终端设备101调度PDSCH。例如,网络设备#1 102可以在CC#1和CC#2上为终端设备101调度PDSCH,网络设备#2 103可以在CC#1和CC#3上为终端设备101调度PDSCH。网络设备#1 102和网络设备#2 103所调度的CC可以是相同的,也可以是不同的,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定。
相互协同的网络设备之间的通信时延可以分为理想回程(ideal backhaul)和非理想回程(non-ideal backhaul)。理想回程下的两站点之间,通信时延可以是微秒级别,与NR中毫秒级别的调度相比,可以忽略不计;非理想回程下的两站点之间,通信时延可以是毫秒级别,与NR中毫秒级别的调度相比,无法忽略。
有鉴于协同多点传输场景下,多用户调度带来的复杂情况,本申请提供一种发送和接收指示的方法,以期扩展DMRS配置方案的应用场景,减小DMRS配置方案的配置局限性。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发送和接收数据的方法。
图3是从设备交互的角度示出的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发送和接收指示的方法300的示意性流程图。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及后续实施例皆以终端设备与网络设备之间交互进行描述,仅为示例性描述,本申请不限于此,为了便于方案理解,在描述时,本实施例及后续实施例皆以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多侧的行为展开,从交互多方的角度进行整体描述,但绝非限定系统中改进在于交互各侧的步骤必须合在一起执行,本申请提出的技术方案,在系统中每一侧均有改进。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提供的发送和接收指示的方法可以应用于无线通信系统中,例如,图2中所示的通信系统100中。处于通信系统中的通信装置之间可具有无线通信连接关系。例如,图2中所示的终端设备101或终端设备101’分别可以与网络设备#1 102和网络设备#2 103之间具有无线通信连接关系。网络设备#1 102和网络设备#2 103之间可以是理想回程链路,也可以是非理想回程链路,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定。图2所示的仅是本申请所涉及的一种网络系统架构的示例,本申请并不局限于此。应理解,图2所示的本申请实施例可适用的协同传输场景,可以是同构网络的协同传输场景,也可以是异构网的协同传输场景,本申请实施例并不对此做限定。还应理解,图2所示的场景可以是低频(如中心频率在6G赫兹以下)场景,也可以是高频(如中心频率在6G赫兹以上)场景,本申请实施例并不对此做限定。
如图3所示,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法300可以包括步骤310至步骤330。下面详细说明方法300中的各步骤:
在步骤310中,网络设备根据对应解调参考信号DMRS图样类型的DMRS端口配置表,生成指示信息。
本申请实施例中,针对不同的DMRS图样类型,存在各DMRS图样类型对应的一张或多张DMRS端口配置表。所述DMRS图样类型可以粗分为两大类,即图样类型(type)1和图样类型(type)2,进一步细分为4类,即最大具有1个符号的图样类型1、最大具有2个符号的图样类型1、最大具有1个符号的图样类型2、最大具有2个符号的图样类型2。具体可参见上文对DMRS图样的描述,在此不再赘述。针对不同的DMRS图样类型,具有与其对应的一张或多张DMRS端口配置表。下文中将详细介绍各DMRS图样类型对应的DMRS端口配置表。
从DMRS端口配置表的角度看,步骤310中各DMRS图样类型对应的DMRS端口配置表具有以下特征(换句话说,DMRS端口配置表可以根据以下按照以下要求进行设计):
特征1、各DMRS端口配置表包括多行DMRS配置,各行所述DMRS配置包括DMRS端口的配置项和不用于数据传输的DMRS的码分复用CDM天线端口组的个数配置项。
所述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给终端设备配置的DMRS端口以及不用于数据传输的DMRS的CDM天线端口组的个数,可选的,所述指示信息可以包括所述DMRS端口配置表的行索引,通过行索引可以指示配置的一行DMRS配置,从而终端设备可以获知该行DMRS配置中DMRS端口的配置以及不用于数据传输的DMRS的CDM天线端口组的个数配置。
特征2、所述多行DMRS配置中包括适用多用户MU调度的一行或多行DMRS配置,所述一行或多行DMRS配置中不用于数据传输的DMRS的CDM天线端口组的个数配置项配置的不用于数据传输的DMRS的CDM天线端口组的个数大于等于2,DMRS端口的配置项配置的DMRS端口来自至少两个所述CDM天线端口组,其中所述个数大于等于2的所述CDM天线端口组中至少一个CDM天线端口组与其他CDM天线端口组不具有准共址关系。
根据特征2可知,所述DMRS端口配置表中有至少一行DMRS配置要能够适用MU调度,而不能限制在只能适用单用户SU调度上。而且该至少一行适用MU调度的DMRS配置中,配置的不用于数据传输的DMRS的CDM天线端口组的个数大于等于2,其中至少一个CDM天线端口组与其他CDM天线端口组不具有准共址QCL关系,这样配置即是认为不具有准共址关系CDM组是来自不同的TRP(另外,一个或多个具有QCL关系的CDM组通常认为来自同一TRP),而该DMRS配置可用于至少两个TPR的传输。且配置的DMRS端口来自至少两个所述CDM天线端口组,这样给终端设备配置的DMRS端口属于不同TRP的,终端设备由至少两个网络设备服务。如果给终端设备配置的至少两个DMRS端口都属于同一CDM天线端口组(从上文图1的示例性描述针对类型1最大具有1符号,如给终端设备配置DMRS端口0和1,其均属于CDM组0),那么给终端设备配置的DMRS端口还是同一TRP的,终端还是只被一个网络网络设备服务。所以特征2限定了DMRS端口配置表包括适用multi-TRP的MU调度的DMRS配置。
可选的,所述DMRS端口配置表还可以进一步包括以下至少一个特征(可选特征):
特征3、所述适用多用户调度的一行或多行DMRS配置包括至少一行DMRS配置中的DMRS端口的配置项配置的DMRS端口匹配所述DMRS图样类型下针对一个终端设备在多用户调度的最大传输层数。
对于特征3,多用户调度的DMRS配置,可以考虑DMRS端口与传输层数的对应关系,可以扩展到DMRS配置至少匹配在对应DMRS图样类型下针对一个终端设备在多用户调度的最大传输层数的情况。
特征4、所述适用多用户调度的一行或多行DMRS配置包括至少一行DMRS配置中的DMRS端口的配置项配置的DMRS端口匹配所述DMRS图样类型下针对一个终端设备在多用户调度的小于所述最大传输层数的传输层数。
对于特征4,多用户调度的DMRS配置,考虑DMRS端口与传输层数的对应关系,可以扩展到至少匹配在对应DMRS图样类型下针对一个终端设备在多用户调度的小于所述最大传输层数的传输层数的情况。
如果所述DMRS端口配置表同时具备特征3和特征4,那么多用户调度的DMRS配置,,扩展到匹配在对应DMRS图样类型下针对一个终端设备在多用户调度的所有传输层数的情况。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在对应DMRS图样类型下多用户调度的传输层数是针对一个终端设备的,即是从一个终端设备的角度,其被配置的DMRS配置匹配该终端设备在对应DMRS图样类型下多用户调度中的传输层数,从网络设备的角度,如果不考虑针对一个终端设备,在对应DMRS图样类型下DMRS配置匹配的多用户调度的传输层数,是多用户调度所涉及的所有终端设备对应的传输层数的总和,如针对一个终端设备最大传输层数是4层,而基站使用适用于多用户调度的DMRS配置项,分别配置给2个终端设备的多用户调度,那么从网络设备的角度配置的传输层数总共是8层。
特征5、所述DMRS图样类型包括的至少一项类型所对应的所述DMRS端口配置表中适用多用户调度的一行或多行DMRS配置满足CDM天线端口组0和CDM天线端口组1不具有准共址关系的假设。
针对DMRS图样类型包括的至少一项类型,DMRS端口配置表中,DMRS配置满足CDM天线端口组0和CDM天线端口组1不具有准共址关系的假设可以有一行,也可以有多行,进一步的可以是整张表中,所有的DMRS配置满足CDM天线端口组0和CDM天线端口组1不具有准共址关系的假设,这样就使得终端设备假设CDM天线端口组0和CDM天线端口组1是不具有准共址关系(non-QCLed)。
特征6、在所述最大具有1个符号的图样类型2下,或在最大具有2个符号的图样类型2下,所述DMRS端口配置表包括一行或多行DMRS配置满足CDM天线端口组0和CDM天线端口组1不具有准共址关系的假设,以及包括一行或多行DMRS配置满足CDM天线端口组1和CDM天线端口组2不具有准共址关系的假设。
可选的,特征6中满足CDM天线端口组0和CDM天线端口组1non-QCLed的DMRS配置的行数多于满足CDM天线端口组1和CDM天线端口组2non-QCLed的DMRS配置的行数。这样就使得终端设备优先假设CDM天线端口组0和CDM天线端口组1是不具有准共址关系(non-QCLed)。
针对DMRS图样类型2下具有1个符号和具有2个符号的两种分类,其分别对应的DMRS端口配置表中,DMRS配置满足CDM天线端口组0和CDM天线端口组1不具有准共址关系的假设不会涉及该配置表中所有的DMRS配置,还有部分DMRS配置是满足CDM天线端口组1和CDM天线端口组2不具有准共址关系的假设。
特征7、所述适用多用户调度的一行或多行DMRS配置用于传输层数为2层至4层对应一码字传输,和/或传输层数为2层至4层对应两码字传输。
DMRS端口配置表中适用多用户调度的一行或多行DMRS配置可以用于具体传输层数对应特定码字传输,如传输层数为2层至4层对应一码字传输、传输层数为2层至4层对应两码字传输,扩展了更多具体场景下的DMRS配置方案,减小了DMRS配置的局限性。
在步骤320中,网络设备发送所述指示信息,终端设备接收所述指示信息。
网络设备可以通过下行控制信息(downlink control information,DCI)发送所述指示信息。可选的,在步骤320之前,网络设备还通过高层信令,如无线资源控制(radioresource control,RRC)信令,将DMRS图样类型指示给终端设备,具体的,包括指示DMRS图样类型1或类型2,以及指示DMRS图样具有的最大符号个数,如通过maxLength字段的取值进行指示,当maxLength=1时,指示数据传输时使用当前被配置的DMRS type下的1符号的DMRS图样,当maxLength=2时,网络设备可进一步通过DCI动态具体指示终端设备数据传输使用当前被配置的DMRS type下的1符号或2符号的DMRS图样。可选的,DMRS图样类型1/类型2可以是默认的、即固定的,无需网络设备指示;或者maxLength是默认的,无需指示;亦或者DMRS图样类型1/类型2和maxLength都是默认的,无需指示。
在步骤330中,根据所述指示信息,确定DMRS端口以及不用于数据传输的DMRS的CDM天线端口组的个数。
步骤310-330提及的DMRS端口以及不用于数据传输的DMRS的CDM天线端口组的个数,在上文中已经专门的介绍,在此不再赘述。
以下将针对4种DMRS图样类型(最大具有1个符号的图样类型1、最大具有2个符号的图样类型1、最大具有1个符号的图样类型2、最大具有2个符号的图样类型2)对应的DMRS端口配置表,结合上面对DMRS端口配置表的特征描述,进行详细说明。表1为针对最大具有1个符号的图样类型1的DMRS端口配置表,表2为针对最大具有2个符号的图样类型1的DMRS端口配置表(适用类型1下的1符号和2符号的两种情况),表3为针对最大具有1个符号的图样类型2的DMRS端口配置表,表4为针对最大具有2个符号的图样类型2的DMRS端口配置表(适用类型2下1符号和2的两种情况)。需要说明的是,表1至表4仅为示例,本申请不限于此,表1至表4中DMRS配置行的数量、顺序和索引、以及配置项的取值仅是针对以上DMRS端口配置表的特征的举例说明,实现时可以灵活设置只要满足本申请中DMRS配置表的特征要求,并不构成对本申请实施例的具体限制。此外,表1至表4中将以包括针对一码字传输和针对两码字传输的DMRS配置为例进行描述,可选的,DMRS端口配置表可以只包括针对一码字传输的DMRS配置或只包括针对两码字传输的DMRS配置,还可以包括针对一码字传输的不适用多用户调度的DMRS配置行和针对两字传输的适用多用户调度的DMRS配置行,或者可以包括针对一码字传输的适用多用户调度的DMRS配置行和针对两字传输的不适用多用户调度的DMRS配置行,只要DMRS端口配置表中包括至少满足上述特征1和2的DMRS配置行,其他行不进行限制:
表1
Figure BDA0001943223190000131
Figure BDA0001943223190000141
该表1包括针对一码字传输的DMRS配置部分(简称一码字部分)以及针对两个码字传输的DMRS配置部分(简称两码字部分),每部分包括三项:一项是值(Value)代表行索引;一项是DMRS CDM组个数(Number of DMRS CDM group(s)without data)是所述不用于数据传输的DMRS的CDM天线端口组(简称CDM组)的个数配置项,该项是用于配置终端设备当前不传输数据的DMRS的CDM组个数;一项是DMRS端口(port(s))配置项,其中的取值对应DMRS端口的端口号。
结合图1的CDM组和DMRS端口的对应关系,由表1可见,其中各行DMRS配置均符合特征1。此外,一码字部分和两码字部分均配置有保留项待以后配置扩展使用。
表1中一码字部分至少具有符合上述特征1和特征2的两行DMRS配置(索引为12和13的行),以索引为12的行具体为例进行说明,在最大具有1符号的图样类型1下(仅对应类型1下1符号的情况),DMRS端口0属于CDM组0,DMRS端口2属于CDM组1,可见该行中不用于数据传输的DMRS的CDM天线端口组的个数配置项配置的不用于数据传输的DMRS的CDM天线端口组的个数等于2(即CDM组0和CDM组1),DMRS端口的配置项配置的DMRS端口来自两个所述CDM天线端口组,这样的配置是基于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均规定了这两个CDM天线端口组(CDM组0和CDM组1)不具有QCL关系的假设,因此可以对应multi-TRP的传输,此外该行DMRS配置不额外限定仅用于单用户调度,那么其就可以适用于多用户调度。
另外,在表1对应的DMRS图样类型下,针对一个终端设备在MU调度的最大传输层数可选的设为2,根据DMRS端口与传输层的对应关系,所述一码字部分行索引为12至13的DMRS配置,至少还满足特征3。从表1中也可以直接看出所述一码字部分行索引为12至13的DMRS配置,还满足特征7,即传输层数为2层至4层对应一码字传输。
除了对表1中至少满足特征1和特征2的所述一码字部分行索引为12至13的DMRS配置进行说明,以下对一码字部分其他行进行简略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其他行在本申请实施例的DMRS端口配置表中可以存在,可以部分存在,也可以以不同于表1中的配置情况存在,或者是适用场景也可以变化,本申请并不限制,同样两码子部分、后续表2-表4中非满足特征1和特征2的行也皆不限制):
一码字部分行索引为0至2的DMRS配置,由于CDM组的个数均取值为1,可见这些行的配置用于单TRP(single TRP)的传输。行索引为3至6的DMRS配置,虽然CDM组的个数均取值为2,但是均仅配置了一个DMRS端口(只能属于一个CDM组,即对应一个TRP),因此这些行的配置也用于single TRP的传输,不过由于这些行配置给终端设备的DMRS端口都是一个,没有占用一个CDM组中的所有端口,且配置了2个CDM组,因此这些行的DMRS配置可以与multi-TRP的MU调度的DMRS配置配对,例如索引3和/或索引5可以和行索引为13的DMRS配置进行配对。行索引为7至8的DMRS配置,虽然CDM组的个数均取值为2,但是配置的DMRS端口均属于同一个CDM组,且占用了该CDM组中所有的DMRS端口,该图样类型下剩余的端口也均在一个CDM组中,因此这些行的DMRS配置只能用于single TRP的传输,也不能与其他multi-TRP配置进行配对。行索引为9至11的DMRS配置,由于CDM组的个数均取值为2,且DMRS端口可以不都属于同一个CDM组,因此这些行的DMRS配置可用于multi TRP的传输,但是这些行可额外限定仅用于单用户(SU)调度。
根据上述一码字部分,同理类推,对于两码字部分,该表中两码字部分至少具有符合上述特征1和特征2的两行DMRS配置(索引2和3的行),类似上文一码字部分行索引为12的DMRS配置示例,该两行DMRS配置可以对应multi-TRP的传输,此外该两行DMRS配置不额外限定仅用于单用户调度,那么其就可以适用于多用户调度。所述两码字部分行索引为2至3的DMRS配置,至少还满足特征3和特征7。可选的,对于行索引为4的DMRS配置,其与行索引为2的DMRS配置项取值一样,但是可以额外限定该行索引为4的DMRS配置仅用于单用户调度,即该行DMRS配置对应multi-TRP的传输并且仅用于单用户调度。
以下以表2为例进行说明,对于与表1类似或相同的情况,表2中进行简述不再赘述。
表2
Figure BDA0001943223190000151
Figure BDA0001943223190000161
可选的,表2与表1相比多了一个配置项,即前置DMRS所占符号的个数,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灵活配置,例如,该项配置取值为1的行,对应类型1下的1符号情况,取值为2的行则对应类型1下的2符号情况,在此不再展开详述。
与表1类似,表2中一码字部分行索引为31至42的DMRS配置符合特征1和特征2,可以适用multi TPR的MU调度场景;另外,在表2对应的DMRS图样类型下,当前置DMRS所占符号的个数为2时,针对一个终端设备在MU调度的最大传输层数可选的设为4,根据DMRS端口与传输层的对应关系,一码字部分行索引为31至36的DMRS配置,至少还满足特征4,行索引为37至40的DMRS配置,至少还满足特征3。从表2中也可以直接看出所述一码字部分行索引为31至42的DMRS配置,还满足特征7,即传输层数为2层至4层对应一码字传输。
以下对一码字部分其他行进行简略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其他行在本申请实施例的DMRS端口配置表中可以存在,可以部分存在,也可以以不同于表2中的配置情况存在,本申请并不限于此):
行索引0至2、行索引7至8以及行索引28至29的DMRS配置,适用single TRP的场景;行索引3至6以及行索引12至27的DMRS配置,适用single TPR的场景但可以与multi TPR的MU调度的DMRS配置进行配对;行索引9至11以及行索引30的DMRS配置,适用multi TPR的SU调度的场景。
类似的,表2中两码字部分行索引为6至17的DMRS配置符合特征1和特征2,可以适用multi TPR的MU调度场景,还进一步符合特征7。另外,在表2对应的DMRS图样类型下,当前置DMRS所占符号的个数为2时,针对一个终端设备在MU调度的最大传输层数可选的设为4。其中行索引为8、9、16、17的DMRS配置,至少还满足特征3,行索引为10至15至少还满足特征4;需要说明的,对于两码字部分行索引为23的DMRS配置,其与两码字部分行索引为8的DMRS配置项取值一样,但是可以额外限定该行索引为23的DMRS配置仅用于单用户调度,即该行DMRS配置对应multi-TRP的传输并且仅用于单用户调度。
需要说明的是,表2中前置DMRS符号个数为1的DMRS配置,其设计可以与表1相似或相同,不再重复说明。
两码字部分行索引0至3的DMRS配置,适用single TPR的调度的场景;行索引4至5以及行索引18至23的DMRS配置,适用multi TPR的SU调度的场景。
对于以上示例的表1和表2,由于DMRS图样类型1下,无论最大具有1符号还是2符号的类型,可配置的最大的CDM组的个数为2,即CDM组0和CDM组1。所以相关行满足特征2中两个CDM组不具有QCL关系的假设,可以是假设表1和表2中适用multi TPR的MU调度的DMRS配置基于CDM组0和CDM组1是不具有准共址关系的情况,即符合特征5(例如,表1中一码字部分行索引为12和13的DMRS配置还符合特征5,及两码字部分行索引为2和3的DMRS配置还符合特征5、表2中一码字部分行索引为31至42的DMRS配置还符合特征5,及两码字部分中行索引为6至17的DMRS配置还符合特征5)。
以上是对DMRS图样类型1下的两种分类对应的DMRS端口配置表进行的示例性介绍,下面将针对DMRS图样类型2下的两种分类对应的DMRS端口配置表进行示例性介绍,以下表3和表4的基本设计原则与表1和表2类似,其中涉及到与表1或表2相同或相似的情况,只进行简述不再赘述:
表3
Figure BDA0001943223190000171
Figure BDA0001943223190000181
与表1或表2类似,表3中一码字部分行索引为9、20至22以及24至29的DMRS配置符合特征1和特征2,可以适用multi TPR的MU调度场景,可选的进一步还符合特征7;行索引0至2、7至8以及17至18的DMRS配置的DMRS配置,适用single TPR的场景;行索引3至6、11至16以19的DMRS配置,适用single TPR的场景但可以与multi TPR的MU调度的DMRS配置进行配对;行索引10以及23的DMRS配置,适用multi TPR的SU调度的场景。另外,在表3对应的DMRS图样类型下,针对一个终端设备在MU调度的最大传输层数可选的设为4,根据DMRS端口与传输层的对应关系,一码字部分行索引为22的DMRS配置,至少还满足特征3,行索引为9、20至21以及24至29的DMRS配置,至少还满足特征4。
此外,一码字部分个别行,如行索引为21的DMRS配置,满足CDM天线端口组1和CDM天线端口组2不具有准共址关系的假设(因为DMRS端口3属于CDM组1、DMRS端口4和5属于CDM组2,如果满足适用multi-TRP的MU调度,需要假设CDM组1和CDM组2不具有QCL关系),其他适用multi TPR的MU调度的DMRS配置被优先假设CDM天线端口组0和CDM天线端口组1不具有准共址关系,因此索引为9、20至22以及24至29的行符合特征6,索引为9、20、22以及24至29的行也符合特征5。可以选的,表格中可以不保留一码字的行索引为28、29的DMRS配置,保留索引为20、21的行适用于multi-TRP场景,此时终端设备需要假设索引为20的行中CDM组0和CDM组1为non-QCL、索引为21的行中CDM组1、CDM组2为non-QCL,及符合特征6;也可以特别指定索引为21行不能用于multi-TRP场景,保留索引为28、29的行,此时表格中终端设备可以假设所有一码字部分的行均为CDM组0和CDM组1为non-QCL,符合特征5。对于2码字的部分,索引为8、9、11、12的行也可有类似的关系,其中只有9需要假设CDM1、2为non-QCL,其余均可以假设CDM0、1为non-QCL。
与表1或表2类似,表2中两码字部分行索引2至4以及6至12的DMRS配置符合特征1和特征2,可以适用multi TPR的MU调度场景;可选的进一步还符合特征7;其中索引为2至4、6至9以及11至12的行还进一步符合特征4,索引为10的行还进一步符合特征3。行索引0、1、5以及13的DMRS配置,适用multi TPR的SU调度的场景。
此外,两码字部分个别行,如行索引为9的DMRS配置,满足CDM天线端口组1和CDM天线端口组2不具有准共址关系的假设,其他适用multi TPR的MU调度的DMRS配置被优先假设CDM天线端口组0和CDM天线端口组1不具有准共址关系,因此索引为2至4以及6至12的行符合特征6,索引为2至4、6至8以及10至12的行也符合特征5。
以下以表4为例进行说明,对于与前述表格类似或相同的情况,表4中进行简述不再赘述。
表4
Figure BDA0001943223190000191
Figure BDA0001943223190000201
Figure BDA0001943223190000211
可选的,表4与表3相比多了一个配置项,即前置DMRS所占符号的个数,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灵活配置,在此不再展开详述。
与前述表格类似,表4中一码字部分行索引9、20至22以及58至81的DMRS配置符合特征1和特征2,可以适用multi TPR的MU调度场景,进一步的还可以符合特征7;行索引0至2、7至8、17至18、45至46以及48至53的DMRS配置,适用single TPR的场景;行索引3至6、11至16、19、24至44、47以及54至57的DMRS配置,适用single TPR的场景但可以与multi TPR的MU调度的DMRS配置进行配对;行索引10以及23的DMRS配置,适用multi TPR的SU调度的场景。另外,在表4对应的DMRS图样类型下,针对一个终端设备在MU调度的最大传输层数可选的设为4,根据DMRS端口与传输层的对应关系,一码字部分行索引为22、70至71以及80至81的DMRS配置,至少还满足特征3,行索引为9、20至21、58至69以及72至79的DMRS配置,至少还满足特征4。
此外,一码字部分个别行,如行索引为21的DMRS配置,满足CDM天线端口组1和CDM天线端口组2不具有准共址关系的假设,其他适用multi TPR的MU调度的DMRS配置均优先假设CDM天线端口组0和CDM天线端口组1不具有准共址关系,因此索引为9、20至22以及58至81的行既符合特征6,索引为9、20、22以及58至81的行也符合特征5。可选的,与表3类似,一码字部分中可以配置索引为21的DMRS配置不能用于multi-TRP场景,且添加索引为62、63的DMRS配置,此时终端设备假设multi-TRP场景下,CDM组0和CDM组1为non-QCL的。或者也可以不保留行索引为62、63的DMRS配置,此时索引为21的行可以用于multi-TRP,且终端设备假设行索引为21的DMRS配置中CDM组1和CDM组2为non-QCL。
与前述表格类似,表4中两码字部分行索引为6至8、10至16以及18至35的DMRS配置符合特征1和特征2,可以适用multi TPR的MU调度场景,进一步的还符合特征7;其中,索引为9、14、24、25、34、35的DMRS配置还符合特征3,索引为6至8、10至13、15、16、18至23、26至33的DMRS配置还符合特征4。行索引1至5的DMRS配置,适用single TPR的场景;行索引0、9、17以及36至39的DMRS配置,适用multi TPR的SU调度的场景。
此外,两码字部分个别行,如行索引为13的DMRS配置,满足CDM天线端口组1和CDM天线端口组2不具有准共址关系的假设,其他适用multi TPR的MU调度的DMRS配置被优先假设CDM天线端口组0和CDM天线端口组1不具有准共址关系,因此索引为6至8、10至16以及18至35的行符合特征6,索引为6至8、10至12、14至16以及18至35的行也符合特征5。与前述类似,可以保留索引为15、16的行,并假设索引为13的行不能用于multi-TRP,此时表格中均为CDM组0和CDM组1为non-QCL的
本申请实施中的DMRS配置扩展到了如上描述的multi-TRP的MU调度等更多场景下的DMRS配置方案,减小了DMRS配置的局限性。
以上,结合图3和表1至表4详细说明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以下,结合图4至图6详细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装置。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装置的示意性框图。如图所示,该通信装置1000可以包括通信单元1100和处理单元1200。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该通信装置1000可对应于上文方法实施例中的终端设备,例如,可以为终端设备,或者配置于终端设备中的芯片。
具体地,该通信装置1000可对应于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法300中的终端设备,该通信装置1000可以包括用于执行图3中的方法300中的终端设备执行的方法的单元。并且,该通信装置1000中的各单元和上述其他操作和/或功能分别为了实现图3中的方法300的相应流程。
其中,当该通信装置1000用于执行图3中的方法300时,通信单元1100可用于执行方法300中的步骤320,处理单元1200可用于执行方法300中的步骤330。
应理解,各单元执行上述相应步骤的具体过程在上述方法实施例中已经详细说明,为了简洁,在此不再赘述。
还应理解,该通信装置1000为终端设备时,该通信装置1000中的通信单元1100可对应于图5中示出的终端设备2000中的收发器2020,该通信装置1000中的处理单元1200可对应于图5中示出的终端设备2000中的处理器2010。
还应理解,该通信装置1000为配置于终端设备中的芯片时,该通信装置1000中的通信单元1100可以为输入/输出接口。
在另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该通信装置1000可对应于上文方法实施例中的网络设备,例如,可以为网络设备,或者配置于网络设备中的芯片。
具体地,该通信装置1000可对应于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法300中的网络设备,该通信装置1000可以包括用于执行图3的方法300中的网络设备执行的方法的单元。并且,该通信装置1000中的各单元和上述其他操作和/或功能分别为了实现图3中的方法300的相应流程。
其中,当该通信装置1000用于执行图3中的方法300时,通信单元1100可用于执行方法300中的步骤320,处理单元1200可用于执行方法300中的步骤310。
应理解,各单元执行上述相应步骤的具体过程在上述方法实施例中已经详细说明,为了简洁,在此不再赘述。
还应理解,该通信装置1000为网络设备时,该通信装置1000中的通信单元为可对应于图6中示出的网络设备3000中的收发器3200,该通信装置1000中的处理单元1200可对应于图6中示出的网络设备3000中的处理器3100。
还应理解,该通信装置1000为配置于网络设备中的芯片时,该通信装置1000中的通信单元1100可以为输入/输出接口。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终端设备2000的结构示意图。该终端设备2000可应用于如图2所示的系统中,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终端设备的功能。
如图所示,该终端设备2000包括处理器2010和收发器2020。可选地,该终端设备2000还包括存储器2030。其中,处理器2010、收发器2002和存储器2030之间可以通过内部连接通路互相通信,传递控制和/或数据信号,该存储器2030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该处理器2010用于从该存储器2030中调用并运行该计算机程序,以控制该收发器2020收发信号。可选地,终端设备2000还可以包括天线2040,用于将收发器2020输出的上行数据或上行控制信令通过无线信号发送出去。
上述处理器2010可以和存储器2030可以合成一个处理装置,处理器2010用于执行存储器2030中存储的程序代码来实现上述功能。具体实现时,该存储器2030也可以集成在处理器2010中,或者独立于处理器2010。该处理器2010可以与图4中的处理单元对应。
上述收发器2020可以与图4中的通信单元对应,也可以称为收发单元。收发器2020可以包括接收器(或称接收机、接收电路)和发射器(或称发射机、发射电路)。其中,接收器用于接收信号,发射器用于发射信号。
应理解,图5所示的终端设备2000能够实现图3所示方法实施例中涉及终端设备的各个过程。终端设备2000中的各个模块的操作和/或功能,分别为了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相应流程。具体可参见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描述,为避免重复,此处适当省略详述描述。
上述处理器2010可以用于执行前面方法实施例中描述的由终端设备内部实现的动作,而收发器2020可以用于执行前面方法实施例中描述的终端设备向网络设备发送或从网络设备接收的动作。具体请见前面方法实施例中的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可选地,上述终端设备2000还可以包括电源2050,用于给终端设备中的各种器件或电路提供电源。
除此之外,为了使得终端设备的功能更加完善,该终端设备2000还可以包括输入单元2060、显示单元2070、音频电路2080、摄像头2090和传感器2100等中的一个或多个,所述音频电路还可以包括扬声器2082、麦克风2084等。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网络设备的结构示意图,例如可以为基站的结构示意图。该基站3000可应用于如图2所示的系统中,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网络设备的功能。
如图所示,该基站3000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射频单元,如远端射频单元(remoteradio unit,RRU)3100和一个或多个基带单元(baseband unit,BBU)(也可称为数字单元,digital unit,DU)3200。所述RRU 3100可以称为收发单元,与图4中的通信单元1200对应。可选地,该收发单元3100还可以称为收发机、收发电路、或者收发器等等,其可以包括至少一个天线3101和射频单元3102。可选地,收发单元3100可以包括接收单元和发送单元,接收单元可以对应于接收器(或称接收机、接收电路),发送单元可以对应于发射器(或称发射机、发射电路)。所述RRU 3100部分主要用于射频信号的收发以及射频信号与基带信号的转换,例如用于向终端设备发送指示信息。所述BBU 3200部分主要用于进行基带处理,对基站进行控制等。所述RRU 3100与BBU 3200可以是物理上设置在一起,也可以物理上分离设置的,即分布式基站。
所述BBU 3200为基站的控制中心,也可以称为处理单元,可以与图4中的处理单元1100对应,主要用于完成基带处理功能,如信道编码,复用,调制,扩频等等。例如所述BBU(处理单元)可以用于控制基站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关于网络设备的操作流程,例如,生成上述指示信息等。
在一个示例中,所述BBU 3200可以由一个或多个单板构成,多个单板可以共同支持单一接入制式的无线接入网(如LTE网),也可以分别支持不同接入制式的无线接入网(如LTE网,5G网或其他网)。所述BBU 3200还包括存储器3201和处理器3202。所述存储器3201用以存储必要的指令和数据。所述处理器3202用于控制基站进行必要的动作,例如用于控制基站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关于网络设备的操作流程。所述存储器3201和处理器3202可以服务于一个或多个单板。也就是说,可以每个单板上单独设置存储器和处理器。也可以是多个单板共用相同的存储器和处理器。此外每个单板上还可以设置有必要的电路。
应理解,图6所示的基站3000能够实现图3方法实施例中涉及网络设备的各个过程。基站3000中的各个模块的操作和/或功能,分别为了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相应流程。具体可参见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描述,为避免重复,此处适当省略详述描述。
上述BBU 3200可以用于执行前面方法实施例中描述的由网络设备内部实现的动作,而RRU 3100可以用于执行前面方法实施例中描述的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或从终端设备接收的动作。具体请见前面方法实施例中的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处理装置,包括处理器和接口;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通信的方法。
应理解,上述处理装置可以是一个芯片。例如,该处理装置可以是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可以是专用集成芯片(application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还可以是系统芯片(system on chip,SoC),还可以是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or unit,CPU),还可以是网络处理器(networkprocessor,NP),还可以是数字信号处理电路(digital signal processor,DSP),还可以是微控制器(micro controller unit,MCU),还可以是可编程控制器(programmable logicdevice,PLD)或其他集成芯片。
在实现过程中,上述方法的各步骤可以通过处理器中的硬件的集成逻辑电路或者软件形式的指令完成。结合本申请实施例所公开的方法的步骤可以直接体现为硬件处理器执行完成,或者用处理器中的硬件及软件模块组合执行完成。软件模块可以位于随机存储器,闪存、只读存储器,可编程只读存储器或者电可擦写可编程存储器、寄存器等本领域成熟的存储介质中。该存储介质位于存储器,处理器读取存储器中的信息,结合其硬件完成上述方法的步骤。为避免重复,这里不再详细描述。
应注意,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处理器可以是一种集成电路芯片,具有信号的处理能力。在实现过程中,上述方法实施例的各步骤可以通过处理器中的硬件的集成逻辑电路或者软件形式的指令完成。上述的处理器可以是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SP)、专用集成电路(ASIC)、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可以实现或者执行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公开的各方法、步骤及逻辑框图。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该处理器也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结合本申请实施例所公开的方法的步骤可以直接体现为硬件译码处理器执行完成,或者用译码处理器中的硬件及软件模块组合执行完成。软件模块可以位于随机存储器,闪存、只读存储器,可编程只读存储器或者电可擦写可编程存储器、寄存器等本领域成熟的存储介质中。该存储介质位于存储器,处理器读取存储器中的信息,结合其硬件完成上述方法的步骤。
可以理解,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存储器可以是易失性存储器或非易失性存储器,或可包括易失性和非易失性存储器两者。其中,非易失性存储器可以是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grammable ROM,P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rasable PROM,EPRO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lectrically EPROM,EEPROM)或闪存。易失性存储器可以是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其用作外部高速缓存。通过示例性但不是限制性说明,许多形式的RAM可用,例如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tatic RAM,SRAM)、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ynamic RAM,DRAM)、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ynchronous DRAM,SDRAM)、双倍数据速率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ouble data rateSDRAM,DDR SDRAM)、增强型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enhanced SDRAM,ESDRAM)、同步连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ynchlink DRAM,SLDRAM)和直接内存总线随机存取存储器(directrambus RAM,DR RAM)。应注意,本文描述的系统和方法的存储器旨在包括但不限于这些和任意其它适合类型的存储器。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本申请还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该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代码,当该计算机程序代码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该计算机执行图2-图4所示实施例中任意一个实施例的方法。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本申请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介质,该计算机可读介质存储有程序代码,当该程序代码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该计算机执行图2-图4所示实施例中任意一个实施例的方法。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本申请还提供一种系统,其包括前述的一个或多个终端设备以及一个或多个网络设备。
在上述实施例中,可以全部或部分地通过软件、硬件、固件或者其任意组合来实现。当使用软件实现时,可以全部或部分地以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实现。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一个或多个计算机指令。在计算机上加载和执行所述计算机指令时,全部或部分地产生按照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流程或功能。所述计算机可以是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计算机网络、或者其他可编程装置。所述计算机指令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或者从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向另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传输,例如,所述计算机指令可以从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通过有线(例如同轴电缆、光纤、数字用户线(digital subscriber line,DSL))或无线(例如红外、无线、微波等)方式向另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进行传输。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计算机能够存取的任何可用介质或者是包含一个或多个可用介质集成的服务器、数据中心等数据存储设备。所述可用介质可以是磁性介质(例如,软盘、硬盘、磁带)、光介质(例如,高密度数字视频光盘(digital video disc,DVD))、或者半导体介质(例如,固态硬盘(solid state disc,SSD))等。
上述各个装置实施例中网络设备与终端设备和方法实施例中的网络设备或终端设备完全对应,由相应的模块或单元执行相应的步骤,例如通信单元(收发器)执行方法实施例中接收或发送的步骤,除发送、接收外的其它步骤可以由处理单元(处理器)执行。具体单元的功能可以参考相应的方法实施例。其中,处理器可以为一个或多个。
在本说明书中使用的术语“部件”、“模块”、“系统”等用于表示计算机相关的实体、硬件、固件、硬件和软件的组合、软件、或执行中的软件。例如,部件可以是但不限于,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进程、处理器、对象、可执行文件、执行线程、程序和/或计算机。通过图示,在计算设备上运行的应用和计算设备都可以是部件。一个或多个部件可驻留在进程和/或执行线程中,部件可位于一个计算机上和/或分布在2个或更多个计算机之间。此外,这些部件可从在上面存储有各种数据结构的各种计算机可读介质执行。部件可例如根据具有一个或多个数据分组(例如来自与本地系统、分布式系统和/或网络间的另一部件交互的二个部件的数据,例如通过信号与其它系统交互的互联网)的信号通过本地和/或远程进程来通信。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种说明性逻辑块(illustrative logical block)和步骤(step),能够以电子硬件、或者计算机软件和电子硬件的结合来实现。这些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软件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申请的范围。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系统、装置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系统、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
在上述实施例中,各功能单元的功能可以全部或部分地通过软件、硬件、固件或者其任意组合来实现。当使用软件实现时,可以全部或部分地以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实现。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一个或多个计算机指令(程序)。在计算机上加载和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指令(程序)时,全部或部分地产生按照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流程或功能。所述计算机可以是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计算机网络、或者其他可编程装置。所述计算机指令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或者从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向另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传输,例如,所述计算机指令可以从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通过有线(例如同轴电缆、光纤、数字用户线(DSL))或无线(例如红外、无线、微波等)方式向另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进行传输。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计算机能够存取的任何可用介质或者是包含一个或多个可用介质集成的服务器、数据中心等数据存储设备。所述可用介质可以是磁性介质,(例如,软盘、硬盘、磁带)、光介质(例如,DVD)、或者半导体介质(例如固态硬盘(solid state disk,SSD))等。
所述功能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24)

1.一种接收指示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指示信息,所述指示信息根据对应解调参考信号DMRS图样类型的DMRS端口配置表生成,所述DMRS端口配置表包括多行DMRS配置,各行所述DMRS配置包括DMRS端口的配置项和不用于数据传输的DMRS的码分复用CDM天线端口组的个数配置项,所述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给终端设备配置的DMRS端口以及不用于数据传输的DMRS的CDM天线端口组的个数;
根据所述指示信息,确定DMRS端口以及不用于数据传输的DMRS的CDM天线端口组的个数;
其中,所述多行DMRS配置中包括适用多用户调度的一行或多行DMRS配置,所述一行或多行DMRS配置中不用于数据传输的DMRS的CDM天线端口组的个数配置项配置的不用于数据传输的DMRS的CDM天线端口组的个数大于等于2,DMRS端口的配置项配置的DMRS端口来自至少两个所述CDM天线端口组,其中所述个数大于等于2的所述CDM天线端口组中至少一个CDM天线端口组与其他CDM天线端口组不具有准共址关系;
所述适用多用户调度的一行或多行DMRS配置包括至少一行DMRS配置中的DMRS端口的配置项配置的DMRS端口匹配所述DMRS图样类型下针对一个终端设备在多用户调度的最大传输层数;和/或,
所述适用多用户调度的一行或多行DMRS配置包括至少一行DMRS配置中的DMRS端口的配置项配置的DMRS端口匹配所述DMRS图样类型下针对一个终端设备在多用户调度的小于所述最大传输层数的传输层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DMRS图样类型包括以下至少一项:最大具有1个符号的图样类型1、最大具有2个符号的图样类型1、最大具有1个符号的图样类型2、最大具有2个符号的图样类型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DMRS图样类型包括的至少一项类型所对应的所述DMRS端口配置表中适用多用户调度的一行或多行DMRS配置满足CDM天线端口组0和CDM天线端口组1不具有准共址关系的假设。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最大具有1个符号的图样类型2下,或在最大具有2个符号的图样类型2下,所述DMRS端口配置表包括一行或多行DMRS配置满足CDM天线端口组0和CDM天线端口组1不具有准共址关系的假设,以及包括一行或多行DMRS配置满足CDM天线端口组1和CDM天线端口组2不具有准共址关系的假设。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适用多用户调度的一行或多行DMRS配置用于传输层数为2层至4层对应一码字传输,和/或传输层数为2层至4层对应两码字传输。
6.一种发送指示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根据对应解调参考信号DMRS图样类型的DMRS端口配置表,生成指示信息;所述DMRS端口配置表包括多行DMRS配置,各行所述DMRS配置包括DMRS端口的配置项和不用于数据传输的DMRS的码分复用CDM天线端口组的个数配置项,所述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给终端设备配置的DMRS端口以及不用于数据传输的DMRS的CDM天线端口组的个数;
发送所述指示信息;
其中,所述多行DMRS配置中包括适用多用户调度的一行或多行DMRS配置,所述一行或多行DMRS配置中不用于数据传输的DMRS的CDM天线端口组的个数配置项配置的不用于数据传输的DMRS的CDM天线端口组的个数大于等于2,DMRS端口的配置项配置的DMRS端口来自至少两个所述CDM天线端口组,其中所述个数大于等于2的所述CDM天线端口组中至少一个CDM天线端口组与其他CDM天线端口组不具有准共址关系;
所述适用多用户调度的一行或多行DMRS配置包括至少一行DMRS配置中的DMRS端口的配置项配置的DMRS端口匹配所述DMRS图样类型下针对一个终端设备在多用户调度的最大传输层数;和/或,
所述适用多用户调度的一行或多行DMRS配置包括至少一行DMRS配置中的DMRS端口的配置项配置的DMRS端口匹配所述DMRS图样类型下针对一个终端设备在多用户调度的小于所述最大传输层数的传输层数。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DMRS图样类型包括以下至少一项:最大具有1个符号的图样类型1、最大具有2个符号的图样类型1、最大具有1个符号的图样类型2、最大具有2个符号的图样类型2。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DMRS图样类型包括的至少一项类型所对应的所述DMRS端口配置表中适用多用户调度的一行或多行DMRS配置满足CDM天线端口组0和CDM天线端口组1不具有准共址关系的假设。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最大具有1个符号的图样类型2下,或在最大具有2个符号的图样类型2下,所述DMRS端口配置表包括一行或多行DMRS配置满足CDM天线端口组0和CDM天线端口组1不具有准共址关系的假设,以及包括一行或多行DMRS配置满足CDM天线端口组1和CDM天线端口组2不具有准共址关系的假设。
10.根据权利要求6-9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适用多用户调度的一行或多行DMRS配置用于传输层数为2层至4层对应一码字传输,和/或传输层数为2层至4层对应两码字传输。
11.一种接收指示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通信单元,用于接收指示信息,所述指示信息根据对应解调参考信号DMRS图样类型的DMRS端口配置表生成,所述DMRS端口配置表包括多行DMRS配置,各行所述DMRS配置包括DMRS端口的配置项和不用于数据传输的DMRS的码分复用CDM天线端口组的个数配置项,所述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给终端设备配置的DMRS端口以及不用于数据传输的DMRS的CDM天线端口组的个数;
处理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指示信息,确定DMRS端口以及不用于数据传输的DMRS的CDM天线端口组的个数;
其中,所述多行DMRS配置中包括适用多用户调度的一行或多行DMRS配置,所述一行或多行DMRS配置中不用于数据传输的DMRS的CDM天线端口组的个数配置项配置的不用于数据传输的DMRS的CDM天线端口组的个数大于等于2,DMRS端口的配置项配置的DMRS端口来自至少两个所述CDM天线端口组,其中所述个数大于等于2的所述CDM天线端口组中至少一个CDM天线端口组与其他CDM天线端口组不具有准共址关系;
所述适用多用户调度的一行或多行DMRS配置包括至少一行DMRS配置中的DMRS端口的配置项配置的DMRS端口匹配所述DMRS图样类型下针对一个终端设备在多用户调度的最大传输层数;和/或,
所述适用多用户调度的一行或多行DMRS配置包括至少一行DMRS配置中的DMRS端口的配置项配置的DMRS端口匹配所述DMRS图样类型下针对一个终端设备在多用户调度的小于所述最大传输层数的传输层数。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DMRS图样类型包括以下至少一项:最大具有1个符号的图样类型1、最大具有2个符号的图样类型1、最大具有1个符号的图样类型2、最大具有2个符号的图样类型2。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DMRS图样类型包括的至少一项类型所对应的所述DMRS端口配置表中适用多用户调度的一行或多行DMRS配置满足CDM天线端口组0和CDM天线端口组1不具有准共址关系的假设。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最大具有1个符号的图样类型2下,或在最大具有2个符号的图样类型2下,所述DMRS端口配置表包括一行或多行DMRS配置满足CDM天线端口组0和CDM天线端口组1不具有准共址关系的假设,以及包括一行或多行DMRS配置满足CDM天线端口组1和CDM天线端口组2不具有准共址关系的假设。
15.根据权利要求11-14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适用多用户调度的一行或多行DMRS配置用于传输层数为2层至4层对应一码字传输,和/或传输层数为2层至4层对应两码字传输。
16.一种发送指示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处理单元,用于根据对应解调参考信号DMRS图样类型的DMRS端口配置表,生成指示信息;所述DMRS端口配置表包括多行DMRS配置,各行所述DMRS配置包括DMRS端口的配置项和不用于数据传输的DMRS的码分复用CDM天线端口组的个数配置项,所述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给终端设备配置的DMRS端口以及不用于数据传输的DMRS的CDM天线端口组的个数;
通信单元,用于发送所述指示信息;
其中,所述多行DMRS配置中包括适用多用户调度的一行或多行DMRS配置,所述一行或多行DMRS配置中不用于数据传输的DMRS的CDM天线端口组的个数配置项配置的不用于数据传输的DMRS的CDM天线端口组的个数大于等于2,DMRS端口的配置项配置的DMRS端口来自至少两个所述CDM天线端口组,其中所述个数大于等于2的所述CDM天线端口组中至少一个CDM天线端口组与其他CDM天线端口组不具有准共址关系;
所述适用多用户调度的一行或多行DMRS配置包括至少一行DMRS配置中的DMRS端口的配置项配置的DMRS端口匹配所述DMRS图样类型下针对一个终端设备在多用户调度的最大传输层数;和/或,
所述适用多用户调度的一行或多行DMRS配置包括至少一行DMRS配置中的DMRS端口的配置项配置的DMRS端口匹配所述DMRS图样类型下针对一个终端设备在多用户调度的小于所述最大传输层数的传输层数。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DMRS图样类型包括以下至少一项:最大具有1个符号的图样类型1、最大具有2个符号的图样类型1、最大具有1个符号的图样类型2、最大具有2个符号的图样类型2。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DMRS图样类型包括的至少一项类型所对应的所述DMRS端口配置表中适用多用户调度的一行或多行DMRS配置满足CDM天线端口组0和CDM天线端口组1不具有准共址关系的假设。
19.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最大具有1个符号的图样类型2下,或在最大具有2个符号的图样类型2下,所述DMRS端口配置表包括一行或多行DMRS配置满足CDM天线端口组0和CDM天线端口组1不具有准共址关系的假设,以及包括一行或多行DMRS配置满足CDM天线端口组1和CDM天线端口组2不具有准共址关系的假设。
20.根据权利要求16-19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适用多用户调度的一行或多行DMRS配置用于传输层数为2层至4层对应一码字传输,和/或传输层数为2层至4层对应两码字传输。
21.一种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用于控制通信接口以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22.一种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所述处理器用于读取存储器中存储的指令,并控制通信接口,以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23.一种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所述权利要求11-15任一项所述的接收指示的装置和如权利要求16-20任一项所述的发送指示的装置。
24.一种计算机可读介质,其特征在于,包括计算机程序,当所述计算机程序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所述计算机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1910028034.4A 2019-01-11 2019-01-11 发送和接收指示的方法和装置 Active CN11143587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028034.4A CN111435875B (zh) 2019-01-11 2019-01-11 发送和接收指示的方法和装置
CN202210240131.1A CN114826525A (zh) 2019-01-11 2019-01-11 发送和接收指示的方法和装置
PCT/CN2020/071751 WO2020143829A1 (zh) 2019-01-11 2020-01-13 发送和接收指示的方法和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028034.4A CN111435875B (zh) 2019-01-11 2019-01-11 发送和接收指示的方法和装置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240131.1A Division CN114826525A (zh) 2019-01-11 2019-01-11 发送和接收指示的方法和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435875A CN111435875A (zh) 2020-07-21
CN111435875B true CN111435875B (zh) 2022-03-25

Family

ID=71520254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240131.1A Pending CN114826525A (zh) 2019-01-11 2019-01-11 发送和接收指示的方法和装置
CN201910028034.4A Active CN111435875B (zh) 2019-01-11 2019-01-11 发送和接收指示的方法和装置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240131.1A Pending CN114826525A (zh) 2019-01-11 2019-01-11 发送和接收指示的方法和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2) CN114826525A (zh)
WO (1) WO2020143829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826525A (zh) * 2019-01-11 2022-07-2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发送和接收指示的方法和装置
US20230354206A1 (en) * 2020-09-18 2023-11-02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ending dmrs, and terminal and medium
CN114826510B (zh) * 2021-01-18 2023-08-18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装置、终端及网络设备
WO2022267023A1 (en) * 2021-06-25 2022-12-29 Apple Inc. Configuring and using device-to-device demodulation reference signal (dmrs)
CN117941432A (zh) * 2021-09-02 2024-04-26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多个传输接收点(m-trp)的多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pusch)调度
CN117158086A (zh) * 2022-03-24 2023-12-01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一种dmrs端口指示方法及其装置
CN117322099A (zh) * 2022-04-29 2023-12-29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多天线面板协作传输的解调参考信号端口分配方法及装置
CN117676717A (zh) * 2022-08-12 2024-03-0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协作传输接收点指示方法及装置
WO2024092477A1 (zh) * 2022-10-31 2024-05-10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天线端口的信息的指示方法、装置、通信设备及存储介质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111272A (zh) * 2017-08-09 2018-06-0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参考信号配置信息的指示方法、基站及终端
CN108809609A (zh) * 2017-08-11 2018-11-1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dmrs指示和接收方法,发射端和接收端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150030661A (ko) * 2012-07-09 2015-03-20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하향링크 신호를 수신 또는 전송하기 위한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WO2014054901A1 (ko) * 2012-10-04 2014-04-10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안테나 포트 관계를 고려한 하향링크 신호 송수신 방법 및 장치
EP3657745A1 (en) * 2014-07-16 2020-05-27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device for estimating channel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EP3399661A4 (en) * 2015-12-31 2019-09-04 LG Electronics Inc. -1- METHOD FOR REPORTING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CSI)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APPARATUS THEREOF
CN108631998B (zh) * 2017-03-24 2020-07-2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参考信号映射方法及网络设备、终端设备
US11664947B2 (en) * 2017-06-26 2023-05-30 Qualcomm Incorporated Techniques for orthogonal demodulation reference signals
CN109150477B (zh) * 2017-06-28 2023-10-2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发送和接收参考信号的方法、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
CN114826525A (zh) * 2019-01-11 2022-07-2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发送和接收指示的方法和装置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111272A (zh) * 2017-08-09 2018-06-0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参考信号配置信息的指示方法、基站及终端
CN108809609A (zh) * 2017-08-11 2018-11-1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dmrs指示和接收方法,发射端和接收端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Details of QCL assumptions and related RS design considerations";Huawei;《3GPP TSG RAN WG1 NR Ad-Hoc #2》;20170630;第1-5页 *
"Remaining issues on codeword mapping";CATT;《3GPP TSG RAN WG1 Meeting #92》;20180302;第1-12页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826525A (zh) 2022-07-29
WO2020143829A1 (zh) 2020-07-16
CN111435875A (zh) 2020-07-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435875B (zh) 发送和接收指示的方法和装置
US11356233B2 (en)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communications apparatus
US11063723B2 (en) Communication method, network device, terminal device, and system
WO2019096248A1 (zh) 发送和接收信号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US20200374060A1 (en) Quasi co-location information determining method, apparatus, and device
CN111385042B (zh) 干扰测量的方法和通信装置
CN109391293A (zh) 一种信号加扰、解扰方法及装置
US20210119836A1 (en) Data scrambling method and related device
KR102230746B1 (ko) 통신 방법, 네트워크 디바이스, 단말 디바이스, 컴퓨터 판독 가능형 저장 매체, 컴퓨터 프로그램 제품, 프로세싱 장치 및 통신 시스템
CN111867086B (zh) 通信方法以及通信装置
US10778287B2 (en) Multipoint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US20230318776A1 (en) Dmrs port indic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CN111937319B (zh) 通信方法、通信装置和系统
US20230118141A1 (en)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WO2020034854A1 (zh) 资源管理的方法和装置
CN112218375A (zh) 确定资源分配的方法和装置
CN109996339B (zh)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EP4210378A1 (en)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report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CN111193581B (zh) 发送和接收物理下行控制信道的方法以及通信装置
CN114467344A (zh) 频域传输资源配置的方法以及装置
CN112788751B (zh) 传输控制信息的方法和装置
WO2022099611A1 (zh)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WO2021036934A1 (zh) 发送和接收指示的方法和装置
CN115811332A (zh) 一种跳频图案指示方法及装置
CN117676875A (zh) 上行传输方法以及相关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