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431000A - 电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电连接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431000A
CN111431000A CN202010172020.2A CN202010172020A CN111431000A CN 111431000 A CN111431000 A CN 111431000A CN 202010172020 A CN202010172020 A CN 202010172020A CN 111431000 A CN111431000 A CN 11143100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ielding
shielding sheet
sheet
piece
electrical connec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172020.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431000B (zh
Inventor
戴拥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otes Guangzhou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otes Guangzhou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otes Guangzhou Co Ltd filed Critical Lotes Guangzhou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172020.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431000B/zh
Publication of CN11143100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43100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43100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43100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24/00Two-part coupling devices, or either of their cooperating part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verall structure
    • H01R24/38Two-part coupling devices, or either of their cooperating part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verall structure having concentrically or coaxially arranged contacts
    • H01R24/40Two-part coupling devices, or either of their cooperating part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verall structure having concentrically or coaxially arranged contac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igh frequency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48Protective earth or shield arrangements on coupling devices, e.g. anti-static shielding  
    • H01R13/658High frequency shielding arrangements, e.g. against EMI [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 or EMP [Electro-Magnetic Pulse]
    • H01R13/6581Shield structure
    • H01R13/6582Shield structure with resilient means for engaging mating connector

Landscapes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在第一对接件和第二对接件之间传输高频信号的电连接器,包括:第一屏蔽片,沿前后方向延伸;接地弹片,与第一屏蔽片电性连接,接地弹片具有主体部及自所述主体部延伸形成的弹性臂,弹性臂用以电性连接第一对接件或第二对接件,弹性臂设有通槽、位于通槽左右两侧的两个臂部及连接两个所述臂部的连接部,连接部位于通槽远离主体部的一端,第一屏蔽片收容于通槽,且两个臂部位于第一屏蔽片的左右两侧;信号端子,在左右方向上位于第一屏蔽片的一侧,信号端子的上下两端用以电性连接第一对接件和第二对接件。如此设置,防止接地弹片左右偏摆的同时具有较佳弹性,且对信号端子实现屏蔽,有利于信号的传输。

Description

电连接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连接器,尤指一种适用于在两个对接件之间传输高频信号的电连接器。
【背景技术】
目前,芯片处理的数据量在不断地提高,为满足电信号大高频传输的稳定性,愈加密集的电连接器成为了发展趋势,习知的电连接器,用以焊接于一电路板,其包括相互交叉的多个屏蔽件及固定多个所述屏蔽件的一外框,多个所述屏蔽件相互垂直嵌合,形成多个收容孔,每一收容孔收容一个信号端子,所述信号端子与所述屏蔽件固定于所述电路板,所述屏蔽件与所述信号端子之间只填充空气,即所述信号端子只通过所述电路板固定,所述电连接器上未设置其他的固定装置对齐固定,所述屏蔽件的顶端延伸形成多个接地弹臂,所述接地弹臂用以抵接芯片的接地触点。
在上述此种所述电连接器结构中,由于所述接地弹臂直接自所述屏蔽件的顶端延伸形成。当所述电连接器和所述芯片压接时,所述接地弹臂容易左右偏摆,易造成与所述信号端子接触形成短路;另外要保证所述接地弹臂足够的弹性,则所述屏蔽件在上下方向上设置比较短,对所述信号端子的屏蔽不佳,抗电磁干扰的能力较弱,不能满足高频信号传输的需求,如果所述屏蔽件在上下方向设置比较长,则所述接地弹臂长度则短,弹性不佳,对所述芯片的正向力较大。
因此针对上述问题,需要设计一种新的电连接器解决上述缺陷。
【发明内容】
针对背景技术所面临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防止接地弹片左右偏摆、具有较佳弹性,且对信号端子实现屏蔽的电连接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手段:
一种电连接器,用以电性连接一第一对接件与一第二对接件,包括:一第一屏蔽片,沿前后方向延伸;一接地弹片,与所述第一屏蔽片电性连接,所述接地弹片具有一主体部及自所述主体部延伸形成的一弹性臂,所述弹性臂用以电性连接所述第一对接件或所述第二对接件,所述弹性臂设有一通槽、位于所述通槽左右两侧的两个臂部及连接两个所述臂部的一连接部,所述连接部位于所述通槽远离所述主体部的一端,所述第一屏蔽片收容于所述通槽,且两个所述臂部位于所述第一屏蔽片的左右两侧;一信号端子,在左右方向上位于所述第一屏蔽片的一侧,所述信号端子的上下两端用以电性连接所述第一对接件和所述第二对接件。
进一步,每一所述弹性臂的两个所述臂部分别与对应的所述第一屏蔽片在左右方向上隔开设置。
进一步,所述弹性臂自所述主体部的上下两端中的一端回折延伸形成,所述通槽在所述弹性臂上与所述主体部上延伸。
进一步,所述第一屏蔽片部分收容于所述主体部,且所述主体部在所述通槽内向上抵接所述第一屏蔽片的底端,或在所述通槽内向下抵接所述第一屏蔽片的顶端。
进一步,所述电连接器进一步包括一第二屏蔽片,所述第二屏蔽片沿左右方向延伸,所述第二屏蔽片与所述第一屏蔽片相互卡合,所述接地弹片对应所述第一屏蔽片与所述第二屏蔽片相互卡合的位置设置。
进一步,所述第二屏蔽片具有前后相对的一第一表面和一第二表面,所述主体部通过表面焊接的方式固定于所述第一表面。
进一步,对应所述第一屏蔽片和所述第二屏蔽片相互卡合的位置设有上下相对的两个所述接地弹片,其中一个所述接地弹片自上往下跨设于所述第一屏蔽片的上侧,另一个所述接地弹片自下往上跨设于所述第一屏蔽片的下侧。
进一步,跨设于所述第一屏蔽片的上侧的所述接地弹片的所述弹性臂自对应的所述主体部的下端向前再向上弯折形成,跨设于所述第一屏蔽片的下侧的所述接地弹片的所述弹性臂自对应的所述主体部的上端向前再向下弯折形成。
进一步,对应所述第一屏蔽片和所述第二屏蔽片相互卡合位置设置的两个所述接地弹片上下对称设置。
进一步,所述电连接器包括左右间隔设置的两个所述第一屏蔽片,所述信号端子位于两个所述第一屏蔽片之间,两个所述第一屏蔽片分别与所述第二屏蔽片相互卡合,在所述第一屏蔽片与所述第二屏蔽片相互卡合的位置对应设置至少一个所述接地弹片。
进一步,在两个所述第一屏蔽片和所述第二屏蔽片相互卡合的位置分别通过注塑成型的方式形成一绝缘体,所述信号端子的左右两侧设于两个所述绝缘体上。
进一步,所述主体部的板面贴合固定于所述第二屏蔽片的所述第一表面,所述绝缘体的前表面与所述第二屏蔽片的所述第一表面平齐。
进一步,所述信号端子具有一基部及自所述基部的上下两端分别延伸形成的一弹臂,所述基部位于所述第二屏蔽片的后方且设于两个所述绝缘体,每一所述弹臂设有一接触部,其中一个所述接触部用以接触所述第一对接件,另一个用以接触所述第二对接件,所述第二屏蔽片的上下两端在两个所述绝缘体之间各凹设一凹口,用以让位对应的所述弹臂。
进一步,所述第一屏蔽片与所述第二屏蔽片中的至少一者对应每一所述绝缘体的位置设有至少一成型孔,所述绝缘体部分嵌入对应的所述成型孔。
进一步,所述电连接器包括左右间隔设置的两个所述第一屏蔽片及两个所述接地弹片,两个所述接地弹片的两个所述通槽一一对应收容两个所述第一屏蔽片,所述信号端子位于两个所述第一屏蔽片之间,所述信号端子具有一弹臂,所述弹臂设有一接触部,用以接触所述第一对接件,所述弹性臂设有位于所述连接部的一导接部,用以接触所述第一对接件,所述接触部与相邻的两个所述接地弹片的所述导接部之间的距离相等。
进一步,所述电连接器进一步包括一外框,所述第一屏蔽片的前后两端固定于所述外框,所述第二屏蔽片的左右两端固定于所述外框。
进一步,所述第一屏蔽片与所述第二屏蔽片两者中的至少一者在其上下两端中的一端凹设有一开口及具有凸伸入所述开口的一第一抵接部,所述第一屏蔽片与所述第二屏蔽片其中之一者的所述开口收容另一者且所述第一抵接部对应抵接另一者。
进一步,所述第一屏蔽片与所述第二屏蔽片两者中的至少一者还具有凸伸入所述开口的一第二抵接部,所述第一抵接部与所述第二抵接部自所述开口的相对两侧凸伸入所述开口,且两者在上下错位设置,所述第一屏蔽片与所述第二屏蔽片其中一者的所述第一抵接部与所述第二抵接部抵接另一者。
进一步,所述第一屏蔽片与所述第二屏蔽片分别设有所述开口,其中一者的所述开口自其顶端向下凹设形成,另一者的所述开口自其下端向上凹设形成。
进一步,所述第一屏蔽片与所述第二屏蔽片分别设有凸伸入对应的所述开口的所述第一抵接部,所述第一屏蔽片与所述第二屏蔽片其中一者的所述第一抵接部在上下方向上抵接另一者。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通过对所述接地弹片设置所述通槽和位于所述通槽左右两侧的两个所述臂部,使得所述接地弹片可以跨设于所述第一屏蔽片,且所述接地弹片的两个所述臂部位于所述第一屏蔽片的左右两侧,所述第一屏蔽片可以限位所述接地弹片,防止所述接地弹片左右过度偏摆,可防止所述接地弹片与所述信号端子接触形成短路;另所述信号端子位于所述第一屏蔽片的一侧,且所述接地弹片跨设于所述第一屏蔽片,如此设置,使得所述接地弹片不仅具有较佳的弹性,而且所述第一屏蔽片可以较大范围地屏蔽所述信号端子,在传输高频信号时,其周围拥有较好屏蔽环境,有利于所述信号端子能够稳定地传输高频信号。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电连接器的立体分解图;
图2为图1的立体组合图;
图3为图2中沿A-A线剖切的立体图;
图4为图2中沿A-A线剖切后与第一对接件、第二对接件对接前的示意图;
图5为图2中隐藏外框后的立体图;
图6为图5中水平逆时针旋转90度后的局部示意图;
图7为图5中B的放大图;
图8为图5中C的放大图;
图9为图6中D的放大图;
图10为图5中一个信号端子移位后的前视图;
图11为图2的局部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的附图标号说明:
电连接器100 外框1 接地件2 第一屏蔽片2A
第二屏蔽片2B 第一表面2B1 第二表面2B2 开口21
第一抵接部22 第二抵接部23 成型孔24 凹口25
接地弹片3 上接地弹片3A 下接地弹片3B 主体部31
弹性臂32 通槽321 臂部322 连接部323
导接部324 绝缘体4 固持槽41 信号端子5
基部51 固持部52 弹臂53 接触部531
第一距离S1 第二距离S2 第一对接件200 第二对接件300
【具体实施方式】
为便于更好的理解本发明的目的、结构、特征以及功效等,现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2和图4所示,为本发明的电连接器100,所述电连接器100用以电性连接一第一对接件200与一第二对接件300,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对接件200为芯片模块,所述第二对接件300为电路板,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对接件200与所述第二对接件300可以为其他类型的电子元件。为了便于所述电连接器100中具体结构的描述,定义X轴的正方向代表前后方向中向前的方向,Y轴的正方向代表左右方向中向右的方向,且Z轴的正方向代表上下方向中向上的方向。
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电连接器100包括一外框1、固定于所述外框1的一接地件2、电性连接于所述接地件2的多个接地弹片3、固定于所述接地件2的多个绝缘体4、以及多个信号端子5。
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外框1呈矩形框。
如图1、图2和图5所示,所述接地件2包括多个第一屏蔽片2A与多个第二屏蔽片2B,所述第一屏蔽片2A沿前后方向延伸,所述第二屏蔽片2B沿左右方向延伸,多个所述第一屏蔽片2A左右间隔设置,多个所述第二屏蔽片2B前后间隔设置,所述第一屏蔽片2A的前后两端和所述第二屏蔽片2B的左右两端分别固定于所述外框1,有利于所述电连接器100整体结构的稳定。
如图5、图8和图9所示,所述第一屏蔽片2A与所述第二屏蔽片2B十字交叉且两者相互卡合,在所述第一屏蔽片2A与所述第二屏蔽片2B相互卡合的位置设置一个所述绝缘体4,左右两个相邻的所述绝缘体4固定一个所述信号端子5(辅助参考附图11),即左右两个相邻的所述第一屏蔽片2A与前后两个相邻的所述第二屏蔽片2B相互卡合后形成的框形收容空间收容一个所述信号端子5(辅助参考附图11),所述信号端子5在左右方向上位于对应所述第一屏蔽片2A的一侧。
如图6、图8和图9所示,所述第二屏蔽片2B具有前后相对的一第一表面2B1和一第二表面2B2,其中所述第一表面2B1为所述第二屏蔽片2B的前表面,所述第二表面2B2为所述第二屏蔽片2B的后表面。所述第一屏蔽片2A与所述第二屏蔽片2B均设有收容彼此的一开口21,为了两者的稳定卡合,所述第一屏蔽片2A和所述第二屏蔽片2B其中一者的所述开口21自其顶端向下凹设形成,另一者的所述开口21自其下端向上凹设形成,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屏蔽片2A的所述开口21自所述第一屏蔽片2A的下端向上凹设形成,所述第二屏蔽片2B的所述开口21自所述第二屏蔽片2B的上端向下凹设形成,如此所述第一屏蔽片2A向上组装于所述第二屏蔽片2B。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屏蔽片与所述第二屏蔽片各自的所述开口21凹设方向可调换,如此两者的组装方向改变,也可实现相互卡合。
如图6、图8和图9所示,所述第一屏蔽片2A和所述第二屏蔽片2B分别设有凸伸入各自的所述开口21的一第一抵接部22和一第二抵接部23,所述第一抵接部22和所述第二抵接部23自所述开口21的相对两侧凸伸入所述开口21,且凸伸入同一所述开口21的所述第一抵接部22与所述第二抵接部23上下错位设置。所述第一屏蔽片2A上的所述第一抵接部22和所述第二抵接部23共同抵接同一所述第二屏蔽片2B,所述第二屏蔽片2B上的所述第一抵接部22和所述第二抵接部23共同抵接同一所述第一屏蔽片2A,其中所述第二屏蔽片2B的所述第一抵接部22向下挡止所述第一屏蔽片2A,防止所述第一屏蔽片2A和所述第二屏蔽片2B彼此脱离,且由于所述第一抵接部22与所述第二抵接部23的存在,使得所述第一屏蔽片2A的所述开口21的前后两侧与所述第二屏蔽片2B存在间隙,所述第二屏蔽片2B的所述开口21的左右两侧与所述第一屏蔽片2A存在间隙。
如图1、图6和图9所示,所述第一屏蔽片2A与所述第二屏蔽片2B中的至少一者在靠近彼此卡合的位置设有至少一成型孔24,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屏蔽片2A在前后方向上设有呈一排排布的多个所述成型孔24,所述成型孔24位于所述第二表面2B2的的后方且和所述第一屏蔽片2A上对应位置的所述开口21上下相对设置。
如图6和图10所示,所述第二屏蔽片2B的上下两端各凹设多个凹口25,所述凹口25由金属板材直接冲压下料形成,且所述第二屏蔽片2B的上端在两个相邻所述开口21之间设有所述凹口25,上下两端的多个所述凹口25一一相对设置,即在两个相邻的所述第一屏蔽片2A之间分布有上下对齐设置的两个所述凹口25。
如图4、图6和图7所示,对应所述第一屏蔽片2A和所述第二屏蔽片2B相互卡合的位置设有上下相对的两个所述接地弹片3,两个所述接地弹片3包括一上接地弹片3A和一下接地弹片3B,其中,所述上接地弹片3A自上往下跨设于其中一个所述第一屏蔽片2A的上侧,所述下接地弹片3B自下往上跨设于同一个所述第一屏蔽片2A的下侧。在本实施例中,对应所述第一屏蔽片2A与所述第二屏蔽片2B的同一卡合位置,所述上接地弹片3A与所述下接地弹片3B上下对称设置。在其他实施例中,可只在所述第一屏蔽片2A的上端跨设所述上接地弹片3A,或仅在所述第一接地片2A的下端跨设所述下接地弹片3B,而在另一端设置其他结构与对应的所述第一对接件200或所述第二对接件300电性连接。
如图1、图4和图7所示,所述上接地弹片3A和所述下接地弹片3B均具有一主体部31及自所述主体部31一端回折延伸形成的一弹性臂32,所述主体部31呈平板状,其板面通过表面焊接的方式贴合固定于对应的所述第二屏蔽片2B的所述第一表面2B1,且所述接地弹片3通过所述主体部31与对应的所述第二屏蔽片2B形成电性连接。其中,所述上接地弹片3A的所述弹性臂32自所述主体部31的下端向前再向上弯折形成,所述下接地弹片3B的所述弹性臂32自所述主体部31的上端向前再向下弯折形成。
如图4、图7和图11所示,所述弹性臂32设有一通槽321、位于所述通槽321左右两侧的两个臂部322及连接两个所述臂部322的一连接部323,每一所述通槽321在所述弹性臂32上与所述主体部31上延伸,所述连接部323位于所述通槽321远离所述主体部31的一端,所述弹性臂32设有位于所述连接部323上的一导接部324,所述上接地弹片3A的所述导接部324用以电性连接所述第一对接件200,所述下接地弹片3B的所述导接部324用以电性连接所述第二对接件300。
如图4、图7和图11所示,上下对称设置的所述上接地弹片3A和所述下接地弹片3B,二者的所述通槽321共同收容同一个所述第一屏蔽片2A,每一所述弹性臂32的两个所述臂部322位于对应的所述第一屏蔽片2A的左右两侧,且与对应的所述第一屏蔽片2A在左右方向上隔开设置。所述第一屏蔽片2A部分收容于对应的所述主体部31,因此,所述上接地弹片3A的所述主体部31在所述通槽321内向下抵接所述第一屏蔽片2A的顶端,所述下接地弹片3B的所述主体部31在所述通槽321内向上抵接所述第一屏蔽片2A的底端,使得所述上接地弹片3A和所述下接地弹片3B分别电性连接于对应的所述第一屏蔽片2A。
如图6、图9和图11所示,通过注塑成型的方式在所述第一屏蔽片2A和所述第二屏蔽片2B相互卡合的位置成型一个所述绝缘体4,且所述绝缘体4的其中一部分不仅嵌入对应的所述成型孔24,还嵌入所述第一屏蔽片2A的所述开口21与所述第二屏蔽片2B之间的间隙,并嵌入所述第二屏蔽片2B的所述开口21与所述第一屏蔽片2A之间的间隙,使得所述绝缘体4分别与所述第一屏蔽片2A、所述第二屏蔽片2B之间结合稳固,提高所述电连接器100结构的稳定性。所述绝缘体4的前表面与对应的所述第二屏蔽片2B的所述第一表面2B1平齐,对应的所述接地弹片3的所述主体部31显露于所述绝缘体4的前表面,有利于所述接地弹片3的散热,使得所述电连接器100整体的散热性能较佳。且所述第二屏蔽片2B的每一所述凹口25在左右方向上位于相邻两个所述绝缘体4之间,每一所述绝缘体4左右两侧分别凹设一固持槽41,所述固持槽41自所述绝缘体4的左右两侧的侧表面凹陷形成,且所述固持槽41位于对应镶嵌于所述绝缘体4的所述第二屏蔽片2B的后方。
如图10和图11所示,所述信号端子5在左右方向上位于两个相邻所述第一屏蔽片2A之间,且与对应的所述第一屏蔽片2A间隔设置,所述信号端子5具有一基部51及自所述基部51的上下两端分别延伸形成的一弹臂53,所述基部51在左右两侧分别设有一固持部52,两个所述固持部52收容于左右两个相邻的所述绝缘体4的所述固持槽41,如此所述基部51位于对应的所述第二屏蔽片2B的后方,所述信号端子5被限位于左右两个相邻的所述绝缘体4之间,使得所述信号端子5被固持,且与所述第一屏蔽片2A、所述第二屏蔽片2B电性绝缘。
如图4、图10和图11所示,所述弹臂53自所述基部51向后再向前延伸形成,每一所述弹臂53设有一接触部531,所述接触部531位于对应的所述第二屏蔽片2B的后方,其中一个位于上方的所述接触部531用以接触所述第一对接件200,另一个位于下方的所述接触部531用以接触所述第二对接件300。位于上方的所述接触部531与左侧相邻的所述上接地弹片3A的所述导接部324之间的一第一距离S1,与右侧相邻的所述上接地弹片3A的所述导接部324之间的一第二距离S2,其中所述第一距离S1和所述第二距离S2相等,位于下方的所述接触部531同理,不再赘述。当所述第一对接件200与所述电连接器100对接时,即所述第一对接件200下压位于上方的所述接触部531与所述导接部324时,所述第二屏蔽片2B的所述凹口25用以让位对应的所述弹臂53,防止所述弹臂53与所述第二屏蔽片2B短路。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电连接器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通过对所述接地弹片3设置所述通槽321和位于所述通槽321左右两侧的两个所述臂部322,使得所述接地弹片3可以跨设于所述第一屏蔽片2A,且所述接地弹片3的两个所述臂部322位于所述第一屏蔽片2A左右两侧,所述第一屏蔽片2A可以限位所述接地弹片3,防止所述接地弹片3左右过度偏摆,可防止所述接地弹片3与所述信号端子5接触形成短路;另所述信号端子5位于所述第一屏蔽片2A的一侧,如此设置,使得所述接地弹片3不仅具有较佳的弹性,而且所述第一屏蔽片2A可以较大范围地屏蔽所述信号端子5,在传输高频信号时,其周围拥有较好屏蔽环境,有利于所述信号端子5能够稳定地传输高频信号。
(2)所述外框1固定所述第一屏蔽片2A的前后两端,并固定所述第二屏蔽片2B的左右两端,如此设置,有利于所述电连接器100整体结构的稳定,进一步补强所述电连接器100。
(3)所述第一屏蔽片2A和所述第二屏蔽片2B收容于彼此的所述开口21之后,所述第一屏蔽片2A上的所述第一抵接部22和所述第二抵接部23共同抵接所述第二屏蔽片2B,所述第二屏蔽片2B上的所述第一抵接部22和所述第二抵接部23共同抵接所述第一屏蔽片2A,其中所述第二屏蔽片2B的所述第一抵接部22在上下方向上挡止所述第一屏蔽片2A,防止所述第一屏蔽片2A和所述第二屏蔽片2B彼此脱离。
(4)所述绝缘体4通过射出成型的方式成型于所述第一屏蔽片2A和所述第二屏蔽片2B相互卡合的位置,所述绝缘体4部分嵌入对应的所述成型孔24,使得所述第一屏蔽片2A和所述第二屏蔽片2B卡合之后结构稳定,所述信号端子5的左右两侧设于左右两个相邻的所述绝缘体4上且被限位于左右两个相邻的所述绝缘体4之间,使得所述信号端子5被固持,且与所述第一屏蔽片2A、所述第二屏蔽片2B电性绝缘,且所述信号端子5大部分显露出所述绝缘体4,所述接地弹片3的所述主体部31显露于所述绝缘体4的前表面,使得所述电连接器100整体的散热性能较佳。
(5)每一所述第二屏蔽片2B的上下两端各凹设所述凹口25,所述凹口25由板材冲压下料而成,上下两端的所述凹口25相对设置,且所述凹口25位于两个所述绝缘体4之间,用以让位对应的所述弹臂53,防止所述弹臂53与所述第二屏蔽片2B接触形成短路。
以上详细说明仅为本发明之较佳实施例的说明,非因此局限本发明的专利范围,所以,凡运用本创作说明书及图示内容所为的等效技术变化,均包含于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内。

Claims (20)

1.一种电连接器,用以电性连接一第一对接件与一第二对接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第一屏蔽片,沿前后方向延伸;
一接地弹片,与所述第一屏蔽片电性连接,所述接地弹片具有一主体部及自所述主体部延伸形成的一弹性臂,所述弹性臂用以电性连接所述第一对接件或所述第二对接件,所述弹性臂设有一通槽、位于所述通槽左右两侧的两个臂部及连接两个所述臂部的一连接部,所述连接部位于所述通槽远离所述主体部的一端,所述第一屏蔽片收容于所述通槽,且两个所述臂部位于所述第一屏蔽片的左右两侧;
一信号端子,在左右方向上位于所述第一屏蔽片的一侧,所述信号端子的上下两端用以电性连接所述第一对接件和所述第二对接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弹性臂的两个所述臂部分别与对应的所述第一屏蔽片在左右方向上隔开设置。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臂自所述主体部的上下两端中的一端回折延伸形成,所述通槽在所述弹性臂上与所述主体部上延伸。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屏蔽片部分收容于所述主体部,且所述主体部在所述通槽内向上抵接所述第一屏蔽片的底端,或在所述通槽内向下抵接所述第一屏蔽片的顶端。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一第二屏蔽片,所述第二屏蔽片沿左右方向延伸,所述第二屏蔽片与所述第一屏蔽片相互卡合,所述接地弹片对应所述第一屏蔽片与所述第二屏蔽片相互卡合的位置设置。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屏蔽片具有前后相对的一第一表面和一第二表面,所述主体部通过表面焊接的方式固定于所述第一表面。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对应所述第一屏蔽片和所述第二屏蔽片相互卡合的位置设有上下相对的两个所述接地弹片,其中一个所述接地弹片自上往下跨设于所述第一屏蔽片的上侧,另一个所述接地弹片自下往上跨设于所述第一屏蔽片的下侧。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跨设于所述第一屏蔽片的上侧的所述接地弹片的所述弹性臂自对应的所述主体部的下端向前再向上弯折形成,跨设于所述第一屏蔽片的下侧的所述接地弹片的所述弹性臂自对应的所述主体部的上端向前再向下弯折形成。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对应所述第一屏蔽片和所述第二屏蔽片相互卡合位置设置的两个所述接地弹片上下对称设置。
10.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连接器包括左右间隔设置的两个所述第一屏蔽片,所述信号端子位于两个所述第一屏蔽片之间,两个所述第一屏蔽片分别与所述第二屏蔽片相互卡合,在所述第一屏蔽片与所述第二屏蔽片相互卡合的位置对应设置至少一个所述接地弹片。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在两个所述第一屏蔽片和所述第二屏蔽片相互卡合的位置分别通过注塑成型的方式形成一绝缘体,所述信号端子的左右两侧设于两个所述绝缘体上。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部的板面贴合固定于所述第二屏蔽片的前表面,所述绝缘体的前表面与所述第二屏蔽片的前表面平齐。
13.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端子具有一基部及自所述基部的上下两端分别延伸形成的一弹臂,所述基部位于所述第二屏蔽片的后方且设于两个所述绝缘体,每一所述弹臂设有一接触部,其中一个所述接触部用以接触所述第一对接件,另一个用以接触所述第二对接件,所述第二屏蔽片的上下两端在两个所述绝缘体之间各凹设一凹口,用以让位对应的所述弹臂。
14.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屏蔽片与所述第二屏蔽片中的至少一者对应每一所述绝缘体的位置设有至少一成型孔,所述绝缘体部分嵌入对应的所述成型孔。
1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连接器包括左右间隔设置的两个所述第一屏蔽片及两个所述接地弹片,两个所述接地弹片的两个所述通槽一一对应收容两个所述第一屏蔽片,所述信号端子位于两个所述第一屏蔽片之间,所述信号端子具有一弹臂,所述弹臂设有一接触部,用以接触所述第一对接件,所述弹性臂设有位于所述连接部的一导接部,用以接触所述第一对接件,所述接触部与相邻的两个所述接地弹片的所述导接部之间的距离相等。
1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一外框,所述第一屏蔽片的前后两端固定于所述外框,所述第二屏蔽片的左右两端固定于所述外框。
1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屏蔽片与所述第二屏蔽片两者中的至少一者在其上下两端中的一端凹设有一开口及具有凸伸入所述开口的一第一抵接部,所述第一屏蔽片与所述第二屏蔽片其中之一者的所述开口收容另一者且所述第一抵接部对应抵接另一者。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屏蔽片与所述第二屏蔽片两者中的至少一者还具有凸伸入所述开口的一第二抵接部,所述第一抵接部与所述第二抵接部自所述开口的相对两侧凸伸入所述开口,且两者在上下错位设置,所述第一屏蔽片与所述第二屏蔽片其中一者的所述第一抵接部与所述第二抵接部抵接另一者。
19.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屏蔽片与所述第二屏蔽片分别设有所述开口,其中一者的所述开口自其顶端向下凹设形成,另一者的所述开口自其下端向上凹设形成。
20.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屏蔽片与所述第二屏蔽片分别设有凸伸入对应的所述开口的所述第一抵接部,所述第一屏蔽片与所述第二屏蔽片其中一者的所述第一抵接部在上下方向上抵接另一者。
CN202010172020.2A 2020-03-12 2020-03-12 电连接器 Active CN11143100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172020.2A CN111431000B (zh) 2020-03-12 2020-03-12 电连接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172020.2A CN111431000B (zh) 2020-03-12 2020-03-12 电连接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431000A true CN111431000A (zh) 2020-07-17
CN111431000B CN111431000B (zh) 2021-06-18

Family

ID=715536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172020.2A Active CN111431000B (zh) 2020-03-12 2020-03-12 电连接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431000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909663A (zh) * 2021-01-20 2021-06-04 中航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屏蔽板及使用该屏蔽板的端子模块、连接器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5322598A (ja) * 2004-05-11 2005-11-17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コネクタ用シールド導体板
JP2014017133A (ja) * 2012-07-10 2014-01-30 Alps Electric Co Ltd 電子部品用ソケット
CN206364299U (zh) * 2016-10-28 2017-07-28 番禺得意精密电子工业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
CN107257059A (zh) * 2017-06-16 2017-10-17 番禺得意精密电子工业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
CN206789762U (zh) * 2017-06-12 2017-12-22 立讯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高频连接器
CN109786999A (zh) * 2019-03-08 2019-05-21 番禺得意精密电子工业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
CN110034432A (zh) * 2019-05-07 2019-07-19 番禺得意精密电子工业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组合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5322598A (ja) * 2004-05-11 2005-11-17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コネクタ用シールド導体板
JP2014017133A (ja) * 2012-07-10 2014-01-30 Alps Electric Co Ltd 電子部品用ソケット
CN206364299U (zh) * 2016-10-28 2017-07-28 番禺得意精密电子工业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
CN206789762U (zh) * 2017-06-12 2017-12-22 立讯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高频连接器
CN107257059A (zh) * 2017-06-16 2017-10-17 番禺得意精密电子工业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
CN109786999A (zh) * 2019-03-08 2019-05-21 番禺得意精密电子工业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
CN110034432A (zh) * 2019-05-07 2019-07-19 番禺得意精密电子工业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组合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909663A (zh) * 2021-01-20 2021-06-04 中航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屏蔽板及使用该屏蔽板的端子模块、连接器
CN112909663B (zh) * 2021-01-20 2022-04-22 中航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屏蔽板及使用该屏蔽板的端子模块、连接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431000B (zh) 2021-06-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2849125U (zh) 背板连接器
KR101899267B1 (ko) 전기 커넥터 및 전기 커넥터 조립체
US9590360B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having improved housing and method of making the same
US20170033506A1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having good anti-emi perfprmance
CN110071386B (zh) 电连接器
CN109390803B (zh) 电连接器
CN112886340B (zh) 电连接器
CN112260010B (zh) 电连接器组合及其电连接器
CN109301546B (zh) 电连接器
CN212412347U (zh) 电连接器
CN110190432B (zh) 第一端子组、第一端子模组、第一连接器以及连接器组件
CN216085565U (zh) 电连接器
CN113437556B (zh) 插头连接器、插座连接器以及连接器组件
CN111431000B (zh) 电连接器
KR20180111144A (ko) 기판 대 기판 커넥터
CN214505831U (zh) 电连接器
CN213753308U (zh) 电连接器及其电连接器组合
CN110061391B (zh) 电连接器
CN218677857U (zh) 背板连接器
CN114914749A (zh) 电连接器、制造方法以及连接器组件
CN209981537U (zh) 电连接器
CN110086017B (zh) 电连接器
CN211376973U (zh) 电连接器
CN114122766A (zh) 连接器
CN114079204A (zh) 连接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