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429222B - 一种物品管理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一种物品管理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429222B
CN111429222B CN202010223064.3A CN202010223064A CN111429222B CN 111429222 B CN111429222 B CN 111429222B CN 202010223064 A CN202010223064 A CN 202010223064A CN 111429222 B CN111429222 B CN 11142922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ending
returning
request
borrowing
artic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223064.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429222A (zh
Inventor
李林芸
郑邦东
刘会霞
周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CB Finetech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CB Finetech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CB Finetech Co Ltd filed Critical CCB Finetech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223064.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429222B/zh
Publication of CN11142922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42922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42922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42922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30/00Commerce
    • G06Q30/06Buying, selling or leasing transactions
    • G06Q30/0645Rental transactions; Leasing transac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KGRAPHICAL DATA READING; PRESENTATION OF DATA; RECORD CARRIERS; HANDLING RECORD CARRIERS
    • G06K17/0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effecting co-operative working between equipments covered by two or more of main groups G06K1/00 - G06K15/00, e.g. automatic card files incorporating conveying and reading operations
    • G06K17/0022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effecting co-operative working between equipments covered by two or more of main groups G06K1/00 - G06K15/00, e.g. automatic card files incorporating conveying and reading operations arrangements or provisiou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distant stations, e.g. from a sensing device
    • G06K17/0025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effecting co-operative working between equipments covered by two or more of main groups G06K1/00 - G06K15/00, e.g. automatic card files incorporating conveying and reading operations arrangements or provisiou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distant stations, e.g. from a sensing device the arrangement consisting of a wireless interrogation device in combination with a device for optically marking the record carrier

Landscapes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ccounting & Taxa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Fina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Development Economics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Marketing (AREA)
  • Economics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物品管理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应用服务器接收到智能终端根据用户触发的物品借还操作生成并发送的第一借还请求后,向数据库服务器发送第二借还请求;数据库服务器根据第二借还请求执行物品借还操作,生成借还结果并反馈给应用服务器;应用服务器根据借还结果向智能终端反馈对应借还消息。解决了传统借还方法中借助人工所带来的不便问题,且不需要借助移动不便电脑设备,流程简单、操作成本较低,可以对不同种类物品进行统一的借还管理操作,不限制使用地点,随时随地进行物品借还操作,对多种物品同时进行管理,省时省力,降低了管理成本。

Description

一种物品管理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物联网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物品管理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物品借还方法一般有两种:一种是采用人工登记的方法,通过设置一个物品公共存放区域和一份手工登记簿,用户从该区域借出物品或者用户将物品归还放至该区域,均要在手工登记簿上填写借还信息,借还信息一般包括借出/归还时间、借出/归还人员等,由物品管理员定期将登记簿中手工填写的信息进行汇总、统计和分析。还有一种是采用了物品自助借还设备,这类设备一般是集成了计算机处理、信息识别等模块为一体的自助设备。
在传统的物品借还的方法中,人工登记的方法所使用手工登记簿易丢失、易损坏,并且用户在借用物品时存在冒用身份、隐私泄露等危险,请第三方个人或机构参与现场鉴证或担保,还存在成本高、可靠性不强的缺点,并且一般需要人工辅助操作;物品自助借还设备通常依赖一台固定在某地不便移动的电脑设备,流程复杂、操作成本较高。并且传统的物品借还方法在使用范围上都较局限,特别是使用场景较为局限、物品种类相对单一,通常用来集中管理相同种类物品。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物品管理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以实现快速、可靠的物品借还。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物品管理方法,所述物品管理方法包括:
应用服务器接收到智能终端根据用户触发的物品借还操作生成并发送的第一借还请求后,向数据库服务器发送第二借还请求;
数据库服务器根据所述第二借还请求执行物品借还操作,生成借还结果并反馈给所述应用服务器;
应用服务器根据所述借还结果向所述智能终端反馈对应借还消息。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应用服务器,该应用服务器包括:
请求发送模块,用于接收到智能终端根据用户触发的物品借还操作生成并发送的第一借还请求后,向数据库服务器发送第二借还请求;
消息反馈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数据库服务器发送的借还结果向所述智能终端反馈对应借还消息。
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数据库服务器,该数据库服务器包括:
借还结果反馈模块,用于根据应用服务器发送的第二借还请求执行物品借还操作,生成借还结果并反馈给所述应用服务器。
第四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物品管理系统,该物品管理系统包括:应用服务器和数据库服务器,
应用服务器包括:
一个或多个处理器;
存储装置,用于存储一个或多个程序,
当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被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使得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实现如本发明实施例中任一所述的一种物品管理方法中相应的方法步骤;
数据库服务器包括:
一个或多个处理器;
存储装置,用于存储一个或多个程序,
当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被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使得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实现如本发明实施例中任一所述的一种物品管理方法中相应的方法步骤。
第五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程序被相应的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本发明实施例中任一所述的一种物品管理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智能终端根据用户触发的物品借还操作,生成并向应用服务器发送第一借还请求;所述应用服务器接收到所述智能终端发送的第一借还请求后,向数据库服务器发送第二借还请求;所述数据库服务器根据所述第二借还请求执行物品借还操作,生成借还结果并反馈给所述应用服务器;所述应用服务器根据所述借还结果向所述智能终端反馈对应借还消息,解决了传统借还方法中借助人工所带来的不便问题,且不需要借助移动不便电脑设备,流程简单、操作成本较低,可以对不同种类物品进行统一的借还管理操作,不限制使用地点,随时随地进行物品借还操作,解决了物品管理中仅能管理一种物品的的问题,对多种物品同时进行管理,省时省力,降低了管理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一中的一种物品管理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二中的一种物品管理方法的流程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三中的一种应用服务器的结构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五中的一种物品管理系统的结构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五中的一种应用服务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五中的一种数据库服务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非对本发明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发明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
实施例一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物品管理方法的流程图,本实施例可适用于管理物品的情况,该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10、应用服务器接收到智能终端根据用户触发的物品借还操作生成并发送的第一借还请求后,向数据库服务器发送第二借还请求。
其中,智能终端具体可以理解为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PDA智能终端等终端产品;物品借还操作具体可以理解为对物品进行的借出或者归还的操作;第一借还请求具体可以理解为终端向服务器发送的用于请求进行物品借出或归还的消息,包含了标识出借物品的信息和借方用户的信息。第二借还请求具体可以理解为应用服务器向数据库服务器发送的用于请求进行物品借出或归还的消息,包含了标识出借物品的信息和借方用户的信息。
具体的,物品借还操作触发方式可以是用户通过点击智能终端上的固定区域或提示按钮等。例如,智能终端以手机为例,通过在手机显示界面上设置一个按钮,用户点击此按钮则触发物品借还操作,此时生成第一借还请求并发送给应用服务器。应用服务器接收到智能终端发送的借出或者归还请求后,向数据库服务器发送第二借还请求,请求进行物品借出或归还的操作。
物品可以是书、水杯、车、笔等,不局限于一种或多种,解决了物品管理中仅能管理一种物品的的问题,对多种物品同时进行管理,省时省力,降低了管理成本。
步骤120、数据库服务器根据所述第二借还请求执行物品借还操作,生成借还结果并反馈给所述应用服务器。
其中,物品借还操作具体可以理解为对应第二借还请求的物品借出或归还的操作,借还结果具体可以理解为物品借出或者归还操作成功后所生成的对应的借出成功或者归还成功的消息。
具体的,数据库服务器接收到第二借还请求后,若第二借还请求为借出请求,则数据库服务器根据借出请求中的出借物品的信息和借方用户的信息建立出借物品与借方用户的关联关系并存储,并将出借物品的借还状态标记为借出状态,此时生成的借还结果为借出成功,并反馈给应用服务器。若第二借还请求为归还请求,则数据库服务器根据归还请求中的出借物品的信息和借方用户的信息,查询出借物品与其对应的借方用户的关联关系,并将出借物品的借还状态更新为归还状态并存储,此时生成的借还结果为归还成功,并反馈给应用服务器。
步骤130、应用服务器根据所述借还结果向所述智能终端反馈对应借还消息。
其中,借还消息具体可以理解为应用服务器向智能终端发送的借出或归还消息。
具体的,借还结果为借出成功时,应用服务器向智能终端发送借出成功的消息;借还结果为归还成功时,应用服务器向智能终端发送归还成功的消息。智能终端可以根据接收到的借出成功消息或归还成功消息提示借方用户或者物品主人物品已经完成借出或者归还。提示的方式可以是通过在智能终端的显示界面上显示借出成功消息或归还成功消息,或者通过短信的方式提示。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应用服务器接收到所述智能终端根据用户触发的物品借还操作生成并发送的第一借还请求后,向数据库服务器发送第二借还请求;所述数据库服务器根据所述第二借还请求执行物品借还操作,生成借还结果并反馈给所述应用服务器;所述应用服务器根据所述借还结果向所述智能终端反馈对应借还消息,解决了传统借还方法中借助人工所带来的不便问题,且不需要借助移动不便电脑设备,流程简单、操作成本较低,可以对不同种类物品进行统一的借还管理操作,不限制使用地点,随时随地进行物品借还操作,解决了物品管理中仅能管理一种物品的的问题,对多种物品同时进行管理,省时省力,降低了管理成本。
实施例二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一种物品管理方法的流程图。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进一步细化,具体主要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210、应用服务器接收到所述智能终端针对出借物品发送的标签生成请求后将所述标签生成请求发送至所述数据库服务器,并在接收到所述数据库服务器反馈的标签生成成功信息后,生成对应所述出借物品的物品标签码并反馈至所述智能终端以及关联保存物主用户和所述物品标签码,以使所述物主用户打印所述物品标签码贴于所述出借物品表面。
其中,出借物品具体可以理解为放置在任意位置或固定位置的可以借出的物品;标签生成请求具体可以理解为用于指示数据库服务器生成出借物品的标签的请求信息;物品标签码具体可以理解为唯一标识出借物品的一组信息,可以是二维码、条形码等可以唯一标识物品的一组信息,物品标签码中包含了物品信息;物主用户具体可以理解为物品所属的主人。
具体的,用户可以通过一些图片和文字描述自己的物品,发布在系统中供系统使用者借用。首先在智能终端输入出借物品的物品信息,包括物品类型、物品名称、物品描述、出借时间阈值等,然后通过智能终端向应用服务器发送标签生成请求,用于根据出借物品的物品信息生成物品标签码,应用服务器将标签生成请求发送至数据库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在接收到应用服务器发送的标签生成请求后,根据标签生成请求对出借物品进行标签生成,并反馈给应用服务器,应用服务器在接收到数据库服务器反馈的标签生成成功信息后,生成出借用品的物品标签码,并将物品标签码反馈给智能终端,同时关联保存物主用户和物品标签码,使借出物品可以根据关联关系证明物品所属的主人,物品标签码供物主户主打印,并贴于出借物品表面,使借出物品可以依据此物品标签码标识物品本身和物主用户。
智能终端既可以是借方用户,同时也可以是物主用户,即一个终端可以通过应用服务器生成物品标签码管理出借物品,同时也可以借用其他物主用户的出借物品。
步骤220、应用服务器接收所述智能终端针对所述出借物品发送的第一借还请求。
步骤230、当所述第一借还请求为第一借出请求时,确定所述出借物品与借方用户的对应关系,并向所述数据库服务器发送第二借出请求。
其中,第一借出请求具体可以理解为智能终端向服务器发送的用于请求进行物品借出的消息,包含了标识出借物品的信息和借方用户的信息;第一借出请求至少包括借方用户信息和出借物品的物品信息。出借物品的物品信息至少包括:物品类型、物品名称、物品描述和出借时间阈值。出借时间阈值具体可以理解为预先设定好的用来管理物品借出时间的时间阈值范围,例如,出借时间阈值可以设置为十天或者十个工作日,即借方用户必须在从物品借出时刻开始计时起的十个工作日或者十天内归还物品,或者在固定日期内归还物品,例如归还日期为2020年5月1日,用户则必须在2020年5月1日前归还物品,出借时间阈值为物主用户自行设置;借方用户具体可以理解为发出物品借出请求以便于借用出借物品的用户。第二借出请求具体可以理解为应用服务器向数据库服务器发送的用于请求进行物品借出的消息,包含了标识出借物品的信息和借方用户的信息。
具体的,智能终端通过扫描出借物品的物品标签码,获取到出借物品的物品信息,针对出借物品发送第一借还请求至应用服务器,应用服务器接收到第一借还请求后,若第一借还请求为第一借出请求,则根据物品借出请求中的借方用户信息和出借物品的物品信息确定出借物品与借方用户的对应关系,通过建立出借物品与借方用户的对应关系可以随时查看并确定出借物品被何人借走,或者出借物品曾经借给何人。应用服务器向数据库服务器发送第二借出请求。
步骤240、当所述第一借还请求为第一归还请求时,向所述数据库服务器发送第二归还请求。
其中,第一归还请求具体可以理解为智能终端向服务器发送的用于请求进行物品归还的消息,包含了标识出借物品的信息和借方用户的信息;第二归还请求至少包括借方用户信息和出借物品的物品信息。
具体的,智能终端针对出借物品发送第一借还请求至应用服务器,应用服务器接收到第一借还请求后,若第一借还请求为第一归还请求,应用服务器向数据库服务器发送第二归还请求。
步骤250、当所述数据库服务器接收到所述第二借出请求后,标记所述出借物品的借还状态为借出状态及借出时间并存储,确定所述借还结果为借出并返回至所述应用服务器。
其中,借还状态具体可以理解为标记出借物品当前所属状态的信息,可以是借出状态或已还状态。
具体的,当数据库服务器接收到第二借出请求后,将出借物品的借还状态标记为借出状态,记录出借物品的借出时间,同时存储出借物品的借还状态和借出时间,此时的借还结果为借出,将借还结果返回给应用服务器。
步骤260、当所述数据库服务器接收到所述第二归还请求后,根据所述第二归还请求确定所述出借物品的借还状态,更新所述出借物品的借还状态为归还状态并存储,确定所述借还结果为归还并返回至所述应用服务器。
具体的,当数据库服务器接收到第二归还请求时,说明此时的出借物品的借还状态为借出状态,根据第二归还请求中的借方用户信息和出借物品的物品信息可以查询出借物品与其对应的借方用户的关联关系,若借方用户信息和出借物品存在关联关系,可以确定此出借物品已被借方用户借出,根据第二归还请求可以确定此时的借方用户正在执行物品归还操作,将出借物品的借还状态更新为归还状态并存储出借物品当前的出借状态,此时生成的借还结果为归还成功,将借还结果反馈给应用服务器。
步骤270、应用服务器根据所述借还结果向所述智能终端反馈对应借还消息。
步骤280、应用服务器根据所述数据库服务器发送的所述借出时间结合当前时间判断所述借出时间是否大于所述出借时间阈值;若是,则向所述智能终端发送告警信息。
其中,告警信息具体可以理解为显示在智能终端的消息,用来提醒借方用户或物主用户物品借出已经超出期限。
具体的,数据库服务器存储了物品的借出时间,并将物品的借出时间发送给应用服务器,应用服务器根据物品的借出时间和当前时间的时间差可以确定出借物品已借出的时间,当出借物品已借出的时间大于出借时间阈值,说明借方用户已经超过了物主用户设置的出借时间阈值未归还出借物品,此时应用服务器向智能终端发送告警信息,提醒借方用户及时归还,或者提醒物主用户有出借物品未归还,以便物主用户及时找回出借物品。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智能终端根据用户触发的物品借还操作,生成并向应用服务器发送第一借还请求;所述应用服务器接收到所述智能终端发送的第一借还请求后,向数据库服务器发送第二借还请求;所述数据库服务器根据所述第二借还请求执行物品借还操作,生成借还结果并反馈给所述应用服务器;所述应用服务器根据所述借还结果向所述智能终端反馈对应借还消息,解决了传统借还方法中借助人工所带来的不便问题,且不需要借助移动不便电脑设备,流程简单、操作成本较低,可以对不同种类物品进行统一的借还管理操作,不限制使用地点,随时随地进行物品借还操作,解决了物品管理中仅能管理一种物品的的问题,对多种物品同时进行管理,省时省力,降低了管理成本。并且通过设置出借时间阈值和发送告警信息可以及时提醒借方用户及时归还物品,或者提醒物主用户有出借物品未归还,以便物主用户及时找回出借物品,防止物品因时间久为归还而造成丢失。
实施例三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的一种应用服务器的结构图,该应用服务器,包括:请求发送模块31和消息反馈模块32。
请求发送模块31,用于接收到智能终端发送的第一借还请求后,向数据库服务器发送第二借还请求;消息反馈模块32,用于根据所述数据库服务器发送的借还结果向所述智能终端反馈对应借还消息。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接收到智能终端发送的第一借还请求后,向数据库服务器发送第二借还请求;根据数据库服务器发送的借还结果向智能终端反馈对应借还消息,解决了传统借还方法中借助人工所带来的不便问题,且不需要借助移动不便电脑设备,流程简单、操作成本较低,可以对不同种类物品进行统一的借还管理操作,不限制使用地点,随时随地进行物品借还操作,解决了物品管理中仅能管理一种物品的的问题,对多种物品同时进行管理,省时省力,降低了管理成本。
进一步地,应用服务器,还包括:
标签生成请求发送模块,用于接收到所述智能终端针对出借物品发送的标签生成请求后将所述标签生成请求发送至所述数据库服务器,并在接收到所述数据库服务器反馈的标签生成成功信息后,生成对应所述出借物品的物品标签码并反馈至所述智能终端以及关联保存物主用户和所述物品标签码,以使所述物主用户打印所述物品标签码贴于所述出借物品表面。
进一步地,请求发送模块31,包括: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所述智能终端针对所述出借物品发送的第一借还请求。
确定单元,用于当所述第一借还请求为第一借出请求时,确定所述出借物品与借方用户的对应关系,并向所述数据库服务器发送第二借出请求。
发送单元,用于当所述第一借还请求为第一归还请求时,向所述数据库服务器发送第二归还请求;其中,所述物品借出请求和物品归还请求至少包括借方用户信息和所述出借物品的物品信息。
其中,出借物品的物品信息至少包括:物品类型、物品名称、物品描述和出借时间阈值。
进一步地,应用服务器,还包括:
判断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数据库服务器发送的所述借出时间结合当前时间判断所述借出时间是否大于所述出借时间阈值;若是,则向所述智能终端发送告警信息。
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应用服务器可执行本发明任意实施例所提供的物品管理方法,具备执行方法相应的功能模块和有益效果。
实施例四
本发明实施例四提供了一种数据库服务器,该数据库服务器包括:
借还结果反馈模块,用于根据应用服务器发送的第二借还请求执行物品借还操作,生成借还结果并反馈给所述应用服务器。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应用服务器发送的第二借还请求执行物品借还操作,并将根据借还操作生成的借还结果反馈给应用服务器,解决了传统借还方法中借助人工所带来的不便问题,且不需要借助移动不便电脑设备,流程简单、操作成本较低,可以对不同种类物品进行统一的借还管理操作,不限制使用地点,随时随地进行物品借还操作,解决了物品管理中仅能管理一种物品的的问题,对多种物品同时进行管理,省时省力,降低了管理成本。
进一步地,借还结果反馈模块,包括:
标记单元,用于当所述数据库服务器接收到所述第二借出请求后,标记所述出借物品的借还状态为借出状态及借出时间并存储,确定所述借还结果为借出并返回至所述应用服务器。
更新单元,用于当所述数据库服务器接收到所述第二归还请求后,根据所述第二归还请求确定所述出借物品的借还状态,更新所述出借物品的借还状态为归还状态并存储,确定所述借还结果为归还并返回至所述应用服务器。
其中,出借物品的物品信息至少包括:物品类型、物品名称、物品描述和出借时间阈值。
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应用服务器可执行本发明任意实施例所提供的物品管理方法,具备执行方法相应的功能模块和有益效果。
实施例五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五提供的一种物品管理系统的结构图,该系统包括:应用服务器41和数据库服务器42。
进一步地,图5提供了一种应用服务器的结构示意图,应用服务器41包括:处理器410、存储器411、输入装置412和输出装置413;设备中处理器410的数量可以是一个或多个,图5中以一个处理器410为例;设备中的处理器410、存储器411、输入装置412和输出装置413可以通过总线或其他方式连接,图5中以通过总线连接为例。
存储器411作为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用于存储软件程序、计算机可执行程序以及模块,如本发明实施例中的物品管理方法对应的程序指令/模块(例如,应用服务器中的请求发送模块31和消息反馈模块32)。处理器410通过运行存储在存储器411中的软件程序、指令以及模块,从而执行设备的各种功能应用以及数据处理,即实现上述的物品管理方法。
存储器411可主要包括存储程序区和存储数据区,其中,存储程序区可存储操作系统、至少一个功能所需的应用程序;存储数据区可存储根据终端的使用所创建的数据等。此外,存储器411可以包括高速随机存取存储器,还可以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件、闪存器件、或其他非易失性固态存储器件。在一些实例中,存储器411可进一步包括相对于处理器410远程设置的存储器,这些远程存储器可以通过网络连接至设备。上述网络的实例包括但不限于互联网、企业内部网、局域网、移动通信网及其组合。
输入装置412可用于接收输入的数字或字符信息,以及产生与设备的用户设置以及功能控制有关的键信号输入。输出装置413可包括显示屏等显示设备。
进一步地,图6提供了一种数据库服务器的结构示意图,数据库服务器42包括:处理器420、存储器421、输入装置422和输出装置423;设备中处理器420的数量可以是一个或多个,图6中以一个处理器420为例;设备中的处理器420、存储器421、输入装置422和输出装置423可以通过总线或其他方式连接,图6中以通过总线连接为例。
存储器421作为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用于存储软件程序、计算机可执行程序以及模块,如本发明实施例中的物品管理方法对应的程序指令/模块。处理器420通过运行存储在存储器421中的软件程序、指令以及模块,从而执行设备的各种功能应用以及数据处理,即实现上述的物品管理方法。
存储器421可主要包括存储程序区和存储数据区,其中,存储程序区可存储操作系统、至少一个功能所需的应用程序;存储数据区可存储根据终端的使用所创建的数据等。此外,存储器421可以包括高速随机存取存储器,还可以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件、闪存器件、或其他非易失性固态存储器件。在一些实例中,存储器421可进一步包括相对于处理器420远程设置的存储器,这些远程存储器可以通过网络连接至设备。上述网络的实例包括但不限于互联网、企业内部网、局域网、移动通信网及其组合。
输入装置422可用于接收输入的数字或字符信息,以及产生与设备的用户设置以及功能控制有关的键信号输入。输出装置423可包括显示屏等显示设备。
实施例六
本发明实施例六还提供一种包含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的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执行指令在由计算机处理器执行时用于执行一种物品管理方法,该方法包括:
应用服务器接收到所述智能终端根据用户触发的物品借还操作生成并发送的第一借还请求后,向数据库服务器发送第二借还请求;
数据库服务器根据所述第二借还请求执行物品借还操作,生成借还结果并反馈给所述应用服务器;
应用服务器根据所述借还结果向所述智能终端反馈对应借还消息。
当然,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包含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的存储介质,其计算机可执行指令不限于如上所述的方法操作,还可以执行本发明任意实施例所提供的物品管理方法中的相关操作。
通过以上关于实施方式的描述,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本发明可借助软件及必需的通用硬件来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硬件实现,但很多情况下前者是更佳的实施方式。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如计算机的软盘、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Access Memory,RAM)、闪存(FLASH)、硬盘或光盘等,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的方法。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物品管理系统的实施例中,所包括的各个单元和模块只是按照功能逻辑进行划分的,但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划分,只要能够实现相应的功能即可;另外,各功能单元的具体名称也只是为了便于相互区分,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注意,上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及所运用技术原理。本领域技术人员会理解,本发明不限于这里所述的特定实施例,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各种明显的变化、重新调整和替代而不会脱离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虽然通过以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说明,但是本发明不仅仅限于以上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情况下,还可以包括更多其他等效实施例,而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范围决定。

Claims (8)

1.一种物品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应用服务器接收到智能终端根据用户触发的物品借还操作生成并发送的第一借还请求后,向数据库服务器发送第二借还请求;
所述数据库服务器根据所述第二借还请求执行物品借还操作,生成借还结果并反馈给所述应用服务器;
所述应用服务器根据所述借还结果向所述智能终端反馈对应借还消息,所述借还消息用于提示借方用户或者物主用户出借物品的借还状态,提示方式为在智能终端的显示界面上显示借出成功消息或归还成功消息,或者短信提示;
应用服务器接收到智能终端根据用户触发的物品借还操作生成并发送的第一借还请求后,向数据库服务器发送第二借还请求,包括:
所述应用服务器接收所述智能终端针对出借物品发送的第一借还请求;
当所述第一借还请求为第一借出请求时,确定所述出借物品与借方用户的对应关系,并向所述数据库服务器发送第二借出请求,所述出借物品与借方用户的对应关系用于查看出借物品所对应的借方用户;
当所述第一借还请求为第一归还请求时,向所述数据库服务器发送第二归还请求;
其中,所述第一借出请求、第二借出请求、第一归还请求和第二归还请求均至少包括借方用户信息和所述出借物品的物品信息;所述出借物品的物品信息至少包括:物品类型、物品名称、物品描述和出借时间阈值,当所述出借物品不同时,所述物品类型不同,所述出借时间阈值用于提示借方用户归还出借物品或者提示物主用户存在未归还的出借物品;
所述第二借出请求和第二归还请求用于标记所述出借物品的借还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所述应用服务器接收到所述智能终端针对出借物品发送的标签生成请求后将所述标签生成请求发送至所述数据库服务器,并在接收到所述数据库服务器反馈的标签生成成功信息后,生成对应所述出借物品的物品标签码并反馈至所述智能终端以及关联保存物主用户和所述物品标签码,以使所述物主用户打印所述物品标签码贴于所述出借物品表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库服务器根据所述第二借还请求执行物品借还操作,生成借还结果并反馈给所述应用服务器,包括:
当所述数据库服务器接收到所述第二借出请求后,标记所述出借物品的借还状态为借出状态及借出时间并存储,确定所述借还结果为借出并返回至所述应用服务器;
当所述数据库服务器接收到所述第二归还请求后,根据所述第二归还请求确定所述出借物品的借还状态,更新所述出借物品的借还状态为归还状态并存储,确定所述借还结果为归还并返回至所述应用服务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所述应用服务器根据所述数据库服务器发送的所述借出时间结合当前时间判断所述借出时间是否大于所述出借时间阈值;若是,则向所述智能终端发送告警信息。
5.一种应用服务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请求发送模块,用于接收到智能终端根据用户触发的物品借还操作生成并发送的第一借还请求后,向数据库服务器发送第二借还请求;
消息反馈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数据库服务器发送的借还结果向所述智能终端反馈对应借还消息,所述借还消息用于提示借方用户或者物主用户出借物品的借还状态,提示方式为在智能终端的显示界面上显示借出成功消息或归还成功消息,或者短信提示;
请求发送模块,包括: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所述智能终端针对出借物品发送的第一借还请求;
确定单元,用于当所述第一借还请求为第一借出请求时,确定所述出借物品与借方用户的对应关系,并向所述数据库服务器发送第二借出请求,所述出借物品与借方用户的对应关系用于查看出借物品所对应的借方用户;
发送单元,用于当所述第一借还请求为第一归还请求时,向所述数据库服务器发送第二归还请求;
其中,所述第一借出请求、第二借出请求、第一归还请求和第二归还请求均至少包括借方用户信息和所述出借物品的物品信息;所述出借物品的物品信息至少包括:物品类型、物品名称、物品描述和出借时间阈值,当所述出借物品不同时,所述物品类型不同,所述出借时间阈值用于提示借方用户归还出借物品或者提示物主用户存在未归还的出借物品;
所述第二借出请求和第二归还请求用于标记所述出借物品的借还状态。
6.一种数据库服务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借还结果反馈模块,用于根据应用服务器发送的第二借还请求执行物品借还操作,生成借还结果并反馈给所述应用服务器,以便所述应用服务器根据所述借还结果向智能终端反馈对应借还消息,所述借还消息用于提示借方用户或者物主用户出借物品的借还状态,提示方式为在智能终端的显示界面上显示借出成功消息或归还成功消息,或者短信提示;
所述第二借还请求为第二借出请求或第二归还请求,所述第二借出请求为所述应用服务器接收所述智能终端针对出借物品发送的第一借还请求且所述第一借还请求为第一借出请求时,确定所述出借物品与借方用户的对应关系,并向数据库服务器发送的请求,所述出借物品与借方用户的对应关系用于查看出借物品所对应的借方用户;
所述第二归还请求为所述应用服务器接收所述智能终端针对出借物品发送的第一借还请求且所述第一借还请求为第一归还请求时,向数据库服务器发送的请求;
其中,所述第一借出请求、第二借出请求、第一归还请求和第二归还请求均至少包括借方用户信息和所述出借物品的物品信息;所述出借物品的物品信息至少包括:物品类型、物品名称、物品描述和出借时间阈值,当所述出借物品不同时,所述物品类型不同,所述出借时间阈值用于提示借方用户归还出借物品或者提示物主用户存在未归还的出借物品;
所述第二借出请求和第二归还请求用于标记所述出借物品的借还状态。
7.一种物品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应用服务器和数据库服务器,
所述应用服务器包括:
一个或多个处理器;
存储装置,用于存储一个或多个程序,
当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被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使得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实现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所述的一种物品管理方法中相应的方法步骤;
所述数据库服务器包括:
一个或多个处理器;
存储装置,用于存储一个或多个程序,
当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被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使得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实现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所述的一种物品管理方法中相应的方法步骤。
8.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该程序被相应的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所述的一种物品管理方法。
CN202010223064.3A 2020-03-26 2020-03-26 一种物品管理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 Active CN11142922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223064.3A CN111429222B (zh) 2020-03-26 2020-03-26 一种物品管理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223064.3A CN111429222B (zh) 2020-03-26 2020-03-26 一种物品管理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429222A CN111429222A (zh) 2020-07-17
CN111429222B true CN111429222B (zh) 2024-02-09

Family

ID=715488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223064.3A Active CN111429222B (zh) 2020-03-26 2020-03-26 一种物品管理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429222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750007A (zh) * 2020-12-16 2021-05-04 上海堉古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用于农产品交易的收纳件管理方法、系统、设备与介质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488620A (zh) * 2015-11-27 2016-04-13 四川诚品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一种借物交易监测管理系统
CN106296328A (zh) * 2015-06-09 2017-01-04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7452146A (zh) * 2017-06-29 2017-12-08 深圳市租电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物品自助共享平台及其自助共享方法
WO2019010792A1 (zh) * 2017-07-14 2019-01-17 深圳市盛路物联通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工具租借系统的工具归还方法及设备
CN109754536A (zh) * 2017-11-01 2019-05-14 涂先锋 一种可识别共享物品租借、归还方法、系统及管理机构
CN110619065A (zh) * 2019-08-13 2019-12-27 平安普惠企业管理有限公司 资源调度业务处理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296328A (zh) * 2015-06-09 2017-01-04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5488620A (zh) * 2015-11-27 2016-04-13 四川诚品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一种借物交易监测管理系统
CN107452146A (zh) * 2017-06-29 2017-12-08 深圳市租电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物品自助共享平台及其自助共享方法
WO2019010792A1 (zh) * 2017-07-14 2019-01-17 深圳市盛路物联通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工具租借系统的工具归还方法及设备
CN109754536A (zh) * 2017-11-01 2019-05-14 涂先锋 一种可识别共享物品租借、归还方法、系统及管理机构
CN110619065A (zh) * 2019-08-13 2019-12-27 平安普惠企业管理有限公司 资源调度业务处理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429222A (zh) 2020-07-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100438B2 (en) Shared identity profile management
CN106878309B (zh) 应用于网络支付的安全预警方法及装置
CN102779382B (zh) 一种社保金融ic卡自助发放装置及其数据处理方法
CN107146064A (zh) 待办事项提醒方法及服务器
CN104901994B (zh) 网络系统中用户的属性数值转移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0222265A (zh) 一种信息推送的方法、系统、用户终端及服务器
CN114463899B (zh) 物品存放方法、装置、存储柜、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9936621A (zh) 信息安全的多页面消息推送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8256721A (zh) 一种任务调度方法、终端设备及介质
CN101729441A (zh) 更新提醒方法、系统、更新源服务器及接入服务器
CN104881482A (zh) 一种知识产权案件进度查询方法、设备及系统
CN108470305B (zh) 关联交易识别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1429222B (zh) 一种物品管理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
CN108830562A (zh) 一种考勤打卡方法及相关设备
CN110533403A (zh) 一种消费处理的方法以及相关装置
CN114301859A (zh) 通知消息的发送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介质
CN107451301B (zh) 实时投递账单邮件的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08171481A (zh) 知识产权业务管理系统及方法
CN113141371A (zh) 基于隐私保护的网络数据管理流通控制方法及网络云平台
CN106569408B (zh) 一种智能设备的个性化信息的处理系统、方法及装置
CN113256240B (zh) 消息的处理方法、装置和服务器
CN114153860A (zh) 业务数据管理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存储介质
CN110858348A (zh) 物流信息处理方法和装置
CN111429221B (zh) 一种物品管理方法、应用服务器及存储介质
CN113868397A (zh) 个人信息显示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915

Address after: 12 / F, 15 / F, 99 Yincheng Road, China (Shanghai) pilot Free Trade Zone, Pudong New Area, Shanghai, 200120

Applicant after: Jianxin Financi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25 Financial Street, Xicheng District, Beijing 100033

Applicant before: CHINA CONSTRUCTION BANK Corp.

Applicant before: Jianxin Financi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Ltd.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