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427087A - 用于确定古地貌中碳酸盐岩储层位置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用于确定古地貌中碳酸盐岩储层位置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427087A
CN111427087A CN202010271787.0A CN202010271787A CN111427087A CN 111427087 A CN111427087 A CN 111427087A CN 202010271787 A CN202010271787 A CN 202010271787A CN 111427087 A CN111427087 A CN 11142708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ata
layer
ancient landform
deposition
determin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271787.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427087B (zh
Inventor
梁瀚
张旋
代瑞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etrochina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Petrochina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etrochina Co Ltd filed Critical Petrochina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271787.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427087B/zh
Publication of CN11142708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42708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42708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42708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VGEOPHYSICS; GRAVITATIONAL MEASUREMENTS; DETECTING MASSES OR OBJECTS; TAGS
    • G01V1/00Seismology; Seismic or acoustic prospecting or detecting
    • G01V1/28Processing seismic data, e.g. analysis, for interpretation, for correction
    • G01V1/30Analysis
    • G01V1/301Analysis for determining seismic cross-sections or geostructure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VGEOPHYSICS; GRAVITATIONAL MEASUREMENTS; DETECTING MASSES OR OBJECTS; TAGS
    • G01V1/00Seismology; Seismic or acoustic prospecting or detecting
    • G01V1/28Processing seismic data, e.g. analysis, for interpretation, for correction
    • G01V1/30Analysis
    • G01V1/306Analysis for determining physical properties of the subsurface, e.g. impedance, porosity or attenuation profile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VGEOPHYSICS; GRAVITATIONAL MEASUREMENTS; DETECTING MASSES OR OBJECTS; TAGS
    • G01V2210/00Details of seismic processing or analysis
    • G01V2210/60Analysis
    • G01V2210/61Analysis by combining or comparing a seismic data set with other data
    • G01V2210/612Previously recorded data, e.g. time-lapse or 4D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Remote Sens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coustics & Sound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ology (AREA)
  • General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ophysics (AREA)
  • Geophysics And Detection Of Object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用于确定古地貌中碳酸盐岩储层位置的方法,属于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学技术领域。所述方法包括:基于古地貌的深度域地震数据,获取目的层位数据和标志层位数据;根据目的层位数据和标志层位数据,获取沉积层厚度数据;根据沉积层厚度数据,确定沉积前古地貌高部位区;将目的层的出现上超现象的区域确定为沉积后古地貌高部位区;将沉积前古地貌高部位区和沉积后古地貌高部位区重合的区域,确定为碳酸盐岩储层的位置。本公开通过结合沉积前后均为高部位的区域为判断依据,大大提高了古地貌中的碳酸盐岩储层的预测精度。

Description

用于确定古地貌中碳酸盐岩储层位置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公开属于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学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确定古地貌中碳酸盐岩储层位置的方法。
背景技术
古地貌中的碳酸盐岩储层中往往含有大量的石油天然气,是油气开发勘探的重要对象。
古地貌的高低关系对碳酸盐岩储层是否发育具有重要的影响,在古地貌的高部位中,碳酸盐岩储层发育,使得碳酸盐岩储层中含有大量的石油天然气;相反,在古地貌的低部位中,碳酸盐岩储层不发育,导致碳酸盐岩储层中仅含有少量甚至不含石油天然气。相关技术中,首先通过时间域地震数据得到时间地震剖面,然后通过时间地震剖面来获取古地貌,最后在古地貌上预测碳酸盐岩储层的位置。
然而,上述方法使用时间域地震数据,地层层位数据误差大,因此预测碳酸盐岩储层的位置的精度不高,导致油气勘探钻井成功率较低。
发明内容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确定古地貌中碳酸盐岩储层位置的方法,可以提高碳酸盐岩储层的预测精度。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确定古地貌中碳酸盐岩储层位置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基于古地貌的深度域地震数据,获取目的层位数据和标志层位数据,所述目的层位数据为所述古地貌的目的层的深度域层位数据,所述标志层位数据为所述古地貌的标志层的深度域层位数据,所述标志层的沉积时间早于所述目的层的沉积时间;
根据所述目的层位数据和所述标志层位数据,获取沉积层厚度数据,所述沉积层厚度数据为所述目的层和所述标志层之间的地层的深度域厚度地层数据;
根据所述沉积层厚度数据,确定沉积前古地貌高部位区;
将所述目的层的出现上超现象的区域确定为沉积后古地貌高部位区;
将所述沉积前古地貌高部位区和所述沉积后古地貌高部位区重合的区域,确定为碳酸盐岩储层的位置。
可选地,所述基于古地貌的深度域地震数据,获取目的层位数据和标志层位数据,包括:
根据所述古地貌的深度域地震数据,对比追踪所述目的层和所述标志层;
基于所述目的层和所述标志层,从所述古地貌的深度域地震数据中提取所述目的层位数据和所述标志层位数据。
可选地,对比追踪所述标志层,包括:
根据所述古地貌的深度域地震数据,对比追踪沉积时间早于所述目的层的沉积时间的岩石地层;
将所述岩石地层确定为所述标志层。
可选地,所述根据所述沉积层厚度数据,确定沉积前古地貌高部位区,包括:
确定所述古地貌的平面图;
根据所述沉积层厚度数据,在所述平面图上划分出高部位区域和低部位区域;
将所述平面图上的高部位区域,确定为所述沉积前古地貌高部位区。
可选地,所述确定所述古地貌的平面图,包括:
将所述沉积层厚度数据所对应的地层投影至地平面上;
在所述地平面上建立直角坐标系,所述直角坐标系的横轴和纵轴均为大地坐标值;
将所述沉积层厚度数据输入到所述直角坐标系中,以确定所述古地貌的平面图。
可选地,所述根据所述沉积层厚度数据,在所述平面图上划分出高部位区域和低部位区域,包括:
根据所述沉积层厚度数据,确定所述平面图中各点所对应的深度;
将深度大于深度阈值的各点所处的区域划分为高部位区域,将深度不大于所述深度阈值的各点所处的区域划分为低部位区域。
可选地,所述根据所述沉积层厚度数据,在所述平面图上划分出高部位区域和低部位区域,还包括:
将所述高部位区域和所述低部位区域用不同的颜色表示。
可选地,所述将所述目的层的出现上超现象的区域确定为沉积后古地貌高部位区,包括:
获取所述古地貌的深度域地震反射剖面;
基于所述深度域地震反射剖面,确定所述目的层的顶界上出现上超现象的区域。
可选地,所述获取所述目的层的地震反射剖面,包括:
对所述古地貌的深度域地震数据进行整合处理;
根据整合处理后的所述古地貌的深度域地震数据,得到地下波阻抗反射界面的剖面,将所述地下波阻抗反射界面的剖面确定为所述目的层的地震反射剖面。
可选地,在所述基于古地貌的深度域地震数据,获取目的层位数据和标志层位数据之前,所述方法包括:
向所述目的层激发地震波;
根据反射的所述地震波,得到所述古地貌的深度域地震数据。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是:
通过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方法,来确定古地貌中碳酸盐岩储层位置时,首先,基于古地貌的深度域地震数据,获取目的层位数据和标志层位数据,从而便于后续确定出沉积层厚度数据。然后,根据目的层位数据和标志层位数据,获取沉积层厚度数据,沉积层厚度数据为目的层和标志层之间的地层的深度域厚度地层数据,从而便于通过沉积层厚度数据来确定古地貌的沉积前古地貌高部位区。接着,根据沉积层厚度数据,确定沉积前古地貌高部位区,通过确定出沉积前古地貌高部位区,为后续确定碳酸盐岩储层的位置提供了一个依据。再接着,将目的层的出现上超现象的区域确定为沉积后古地貌高部位区,通过上超现象可以确定出沉积后古地貌高部位区,为后续确定碳酸盐岩储层的位置提供了另一个依据。最后,将沉积前古地貌高部位区和沉积后古地貌高部位区之间重合的区域,确定为碳酸盐岩储层的位置。即前文所述的两个依据,结合起来一同确定碳酸盐岩储层的位置,大大提高了古地貌中的碳酸盐岩储层的预测精度,从而提高油气勘探钻井成功率。
也就是说,本公开通过古地貌的深度域地震数据,确定出沉积前古地貌高部位区,并在此基础上通过上超现象确定出沉积后古地貌高部位区,从而确定出沉积前后均为古地貌高部位的区域,即为碳酸盐岩储层,通过结合沉积前后均为高部位的区域为判断依据,大大提高了古地貌中的碳酸盐岩储层的预测精度,避免油气勘探钻井成功率较低的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公开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于确定古地貌中碳酸盐岩储层位置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用于确定古地貌中碳酸盐岩储层位置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3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油气勘探区目的层和标志层进行地震反射同相轴的对比追踪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古地貌的平面图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不同井区在古地貌的平面图的位置关系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不同井区出现上超现象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公开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公开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图1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于确定古地貌中碳酸盐岩储层位置的方法的流程图,如图1所示,方法包括:
S101、基于古地貌的深度域地震数据,获取目的层位数据和标志层位数据。
步骤S101中,目的层位数据为古地貌的目的层的深度域层位数据,标志层位数据为古地貌的标志层的深度域层位数据,标志层的沉积时间早于目的层的沉积时间。
S102、根据目的层位数据和标志层位数据,获取沉积层厚度数据。
步骤S102中,沉积层厚度数据为目的层和标志层之间的地层的深度域厚度地层数据。
S103、根据沉积层厚度数据,确定沉积前古地貌高部位区。
S104、将目的层的出现上超现象的区域确定为沉积后古地貌高部位区。
S105、将沉积前古地貌高部位区和沉积后古地貌高部位区重合的区域,确定为碳酸盐岩储层的位置。
通过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方法,来确定古地貌中碳酸盐岩储层位置时,首先,基于古地貌的深度域地震数据,获取目的层位数据和标志层位数据,从而便于后续确定出沉积层厚度数据。然后,根据目的层位数据和标志层位数据,获取沉积层厚度数据,沉积层厚度数据为目的层和标志层之间的地层的深度域厚度地层数据,从而便于通过沉积层厚度数据来确定古地貌的沉积前古地貌高部位区。接着,根据沉积层厚度数据,确定沉积前古地貌高部位区,通过确定出沉积前古地貌高部位区,为后续确定碳酸盐岩储层的位置提供了一个依据。再接着,将目的层的出现上超现象的区域确定为沉积后古地貌高部位区,通过上超现象可以确定出沉积后古地貌高部位区,为后续确定碳酸盐岩储层的位置提供了另一个依据。最后,将沉积前古地貌高部位区和沉积后古地貌高部位区之间重合的区域,确定为碳酸盐岩储层的位置。即前文所述的两个依据,结合起来一同确定碳酸盐岩储层的位置,大大提高了古地貌中的碳酸盐岩储层的预测精度,从而提高油气勘探钻井成功率。
也就是说,本公开通过古地貌的深度域地震数据,确定出沉积前古地貌高部位区,并在此基础上通过上超现象确定出沉积后古地貌高部位区,从而确定出沉积前后均为古地貌高部位的区域,即为碳酸盐岩储层,通过结合沉积前后均为高部位的区域为判断依据,大大提高了古地貌中的碳酸盐岩储层的预测精度,避免油气勘探钻井成功率较低的问题。
本公开基于地震地质综合研究的思路,从古地貌与沉积层的上超特征来综合构建预测碳酸盐岩储层的方法,解决预测碳酸盐岩储层的方法构建难、预测精度不高的问题,可有效提高碳酸盐岩储层的预测精度,提高油气勘探钻井成功率,可以有效消除时间域地震数据造成的速度陷阱构造假象,结果更准确可靠。
图2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用于确定古地貌中碳酸盐岩储层位置的方法的流程图,如图2所示,方法包括:
S201、获取古地貌的深度域地震数据。
步骤S201包括:
a、向目的层激发地震波。
b、根据反射或折射的地震波,得到古地貌的深度域地震数据。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通过激发地震波,可以探测到地震的数据,进而可以提取到深度域层位数据。
S202、根据古地貌的深度域地震数据,对比追踪目的层和标志层。
需要说明的是,对比追踪指的是,根据古地貌的地震反射剖面,获取古地貌的地震反射同相轴,然后基于古地貌的地震反射同相轴,确定目的层或标志层的地震反射同相轴。目的层指的是待勘探的地层,标志层指的是稳定的地层,为目的层下伏稳定沉积的地层,从而可以通过对比标志层来分析目的层。标志层的沉积时间早于目的层的沉积时间,
可选地,对比追踪标志层,包括:
a、根据古地貌的深度域地震数据,对比追踪沉积时间早于目的层的沉积时间的岩石地层。
b、将岩石地层确定为标志层。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岩石地层是一个结构稳定的地层,通过将岩石地层确定为标志层,可以将标志层视为一个稳定的层面。也就是说,岩石地层可作为一个参考对象,从而通过对比稳定的岩石地层,来确定其它地层的深度域。
S203、基于目的层和标志层,从古地貌的深度域地震数据中提取目的层位数据和标志层位数据。
步骤S203中,目的层位数据为古地貌的目的层的深度域层位数据,标志层位数据为古地貌的标志层的深度域层位数据。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通过对比追踪目的层和标志层,可以确定目的层或标志层的地震反射同相轴,从而确定出目的层和标志层的位置,进而也就可以获得目的层位数据和标志层位数据。
需要说明的是,深度域层位数据为地层的三维数据,包括x、y和z坐标,其中,x、y为大地坐标值,z为相对地面地层的深度坐标。通过获得地层的三维数据,可以将古地貌具体化,便于目的层和标志层的深度域层位数据相配合,从而获取沉积层厚度数据。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公开中,提取目的层位数据即为提取目的层的底界的层位数据,从而便于后续确定出沉积层厚度的上边界。
S204、根据目的层位数据和标志层位数据,获取沉积层厚度数据。
步骤S204中,沉积层厚度数据为目的层和标志层之间的地层的深度域厚度地层数据。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通过确定沉积层厚度数据为后续确定沉积前古地貌高部位区提供了依据,即可根据沉积层的层位数据,确定出沉积前的古地貌高部位区。也就是说,本公开通过古地貌数据直接计算并模拟出古地貌,并通过古地貌可以直接确定出沉积前的古地貌高部位区。
示例性地,在本公开中,目的层的底界的层位数据包括了x、y、z1三组数据。其中x、y为大地坐标值,z1为目的层底界对应点的层位深度值。标志层的层位数据包括x、y、z2三组数据。其中x、y为大地坐标值,z2为标志性地层对应点的层位深度。那么,沉积层的层位数据包括x、y、z3三组数据。x、y为大地坐标值,z3=(z2-z1)为目的层底界与标志性地层的深度差值,也就是说,z3值的大小可以表征古地貌的相对高低关系。
S205、确定古地貌的平面图。
步骤S205包括:
a、将沉积层厚度数据所对应的地层投影至地平面上。
b、在地平面上建立直角坐标系,直角坐标系的横轴和纵轴均为大地坐标值。
需要说明的是,直角坐标系的横纵坐标均与大地坐标值相对应,从而与深度域层位数据中的x和y相对应。
c、将沉积层厚度数据输入到直角坐标系中,以确定古地貌的平面图。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通过引入平面图从而可以将沉积层厚度数据联系在一起,并且平面图便于后续对沉积层厚度数据进行划分。
需要说明的是,通过步骤S205可以确定深度域层位数据中的x和y,也就确定了沉积层对应的大地坐标位置的范围。
S206、根据沉积层厚度数据,在平面图上划分出高部位区域和低部位区域。
步骤S206包括:
a、根据沉积层厚度数据,确定平面图中各点所对应的深度。
需要说明的是,确定平面图中各点所对应的深度,也就是确定沉积层相对地面地层的深度坐标z。
b、将深度大于深度阈值的各点所处的区域划分为高部位区域,将深度不大于深度阈值的各点所处的区域划分为低部位区域。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通过平面图的高部位区域和低部位区域,从而可以快速确定出沉积层的高部位区域,即为沉积前古地貌高部位区。
步骤S206还可以包括:
将高部位区域和低部位区域用不同的颜色表示。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通过不同的颜色便于直观的确定高部位区域和低部位区域在深度域上的相对关系。
需要说明的是,平面图中区域可以由多种颜色组成,且平面图中各区域的深度和颜色的明度是成比例的,也就是说,平面图的区域颜色越深,该区域对应的深度也就越大。
S207、将平面图上的高部位区域,确定为沉积前古地貌高部位区。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便于后续与沉积后的古地貌高部位区对比。
S208、将目的层的出现上超现象的区域确定为沉积后古地貌高部位区。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通过上超现象可以确定出沉积后的古地貌高部位区。
可选地,将目的层的出现上超现象的区域确定为沉积后古地貌高部位区,包括:
a、获取古地貌的地震反射剖面。
步骤a包括:
(1)对古地貌的深度域地震数据进行整合处理。
(2)根据整合处理后的古地貌的深度域地震数据,得到地下波阻抗反射界面的剖面,将地下波阻抗反射界面的剖面确定为目的层的地震反射剖面。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通过对地震数据的整合处理可以得到带地层解释的地震反射剖面,从而确定出地下波阻抗反射界面的剖面,即地震反射剖面。
b、基于地震反射剖面,确定目的层的顶界上出现上超现象的区域。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通过上超现象可以确定出沉积后的古地貌高部位区。
S209、将沉积前古地貌高部位区和沉积后古地貌高部位区重合的区域,确定为碳酸盐岩储层的位置。
通过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方法,来确定古地貌中碳酸盐岩储层位置时,首先,基于古地貌的深度域地震数据,获取目的层位数据和标志层位数据,从而便于后续确定出沉积层厚度数据。然后,根据目的层位数据和标志层位数据,获取沉积层厚度数据,沉积层厚度数据为目的层和标志层之间的地层的深度域厚度地层数据,从而便于通过沉积层厚度数据来确定古地貌的沉积前古地貌高部位区。接着,根据沉积层厚度数据,确定沉积前古地貌高部位区,通过确定出沉积前古地貌高部位区,为后续确定碳酸盐岩储层的位置提供了一个依据。再接着,将目的层的出现上超现象的区域确定为沉积后古地貌高部位区,通过上超现象可以确定出沉积后古地貌高部位区,为后续确定碳酸盐岩储层的位置提供了另一个依据。最后,将沉积前古地貌高部位区和沉积后古地貌高部位区之间重合的区域,确定为碳酸盐岩储层的位置。即前文所述的两个依据,结合起来一同确定碳酸盐岩储层的位置,大大提高了古地貌中的碳酸盐岩储层的预测精度,从而提高油气勘探钻井成功率。
也就是说,本公开通过古地貌的深度域地震数据,确定出沉积前古地貌高部位区,并在此基础上通过上超现象确定出沉积后古地貌高部位区,从而确定出沉积前后均为古地貌高部位的区域,即为碳酸盐岩储层,通过结合沉积前后均为高部位的区域为判断依据,大大提高了古地貌中的碳酸盐岩储层的预测精度,避免油气勘探钻井成功率较低的问题。
本公开基于地震地质综合研究的思路,从古地貌与沉积层的上超特征来综合构建预测碳酸盐岩储层的方法,解决预测碳酸盐岩储层的方法构建难、预测精度不高的问题,可有效提高碳酸盐岩储层的预测精度,提高油气勘探钻井成功率,可以有效消除时间域地震数据造成的速度陷阱构造假象,结果更准确可靠。
以下结合某油气勘探区为具体实施例对本公开作出说明:
(1)、根据古地貌的深度域地震数据,对油气勘探区目的层和标志层进行地震反射同相轴的对比追踪解释,提取目的层的底界的层位数据和标志层的层位数据。
图3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油气勘探区目的层和标志层进行地震反射同相轴的对比追踪的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1为目的层的顶界面,11为目的层的底界面,2为标志层,标志层2为比目的层老的地层,且油气勘探区中分别有M42井区、M29井区和M16井区(从左至右)。
(2)、根据目的层的底界的层位数据和标志层的层位数据,获得沉积层厚度数据,并绘制平面图,在平面图上划分出高部位区域和低部位区域。
图4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古地貌的平面图的结构示意图,如图4所示,浅黑色3为古地貌的高部位区域,深黑色4为古地貌的低部位区域,且颜色越深,古地貌相对越低。
(3)在平面图上沉积前古地貌高部位区。
图5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不同井区在古地貌的平面图的位置关系的结构示意图,如图5所示,从左至右分别为M42井区、M29井区和M16井区,且均为沉积前古地貌高部位区。
(4)判断目的层的顶界上出现上超现象的井区。
图6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不同井区出现上超现象的结构示意图,如图6所示,目的层的地震反射剖面显示M42井区、M29井区和M16井区中I位置均出现上超现象。
(5)确定碳酸盐岩储层。
由上述分析可知,M42井区目的层在沉积前和沉积后均为古地貌高部位,是最有利的碳酸盐岩储层发育区。M29井区和M16井区在沉积前和沉积后均为古地貌高部位,且M29井区和M16井区在目的层沉积后的古地貌相对M42井区较低,是较有利的碳酸盐岩储层发育区。也就是说,M42井区、M29井区和M16井区均为碳酸盐岩储层。
以上所述仅为本公开的可选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公开,凡在本公开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公开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用于确定古地貌中碳酸盐岩储层位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基于古地貌的深度域地震数据,获取目的层位数据和标志层位数据,所述目的层位数据为所述古地貌的目的层的深度域层位数据,所述标志层位数据为所述古地貌的标志层的深度域层位数据,所述标志层的沉积时间早于所述目的层的沉积时间;
根据所述目的层位数据和所述标志层位数据,获取沉积层厚度数据,所述沉积层厚度数据为所述目的层和所述标志层之间的地层的深度域厚度地层数据;
根据所述沉积层厚度数据,确定沉积前古地貌高部位区;
将所述目的层的出现上超现象的区域确定为沉积后古地貌高部位区;
将所述沉积前古地貌高部位区和所述沉积后古地貌高部位区重合的区域,确定为碳酸盐岩储层的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古地貌的深度域地震数据,获取目的层位数据和标志层位数据,包括:
根据所述古地貌的深度域地震数据,对比追踪所述目的层和所述标志层;
基于所述目的层和所述标志层,从所述古地貌的深度域地震数据中提取所述目的层位数据和所述标志层位数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对比追踪所述标志层,包括:
根据所述古地貌的深度域地震数据,对比追踪沉积时间早于所述目的层的沉积时间的岩石地层;
将所述岩石地层确定为所述标志层。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沉积层厚度数据,确定沉积前古地貌高部位区,包括:
确定所述古地貌的平面图;
根据所述沉积层厚度数据,在所述平面图上划分出高部位区域和低部位区域;
将所述平面图上的高部位区域,确定为所述沉积前古地貌高部位区。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所述古地貌的平面图,包括:
将所述沉积层厚度数据所对应的地层投影至地平面上;
在所述地平面上建立直角坐标系,所述直角坐标系的横轴和纵轴均为大地坐标值;
将所述沉积层厚度数据输入到所述直角坐标系中,以确定所述古地貌的平面图。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沉积层厚度数据,在所述平面图上划分出高部位区域和低部位区域,包括:
根据所述沉积层厚度数据,确定所述平面图中各点所对应的深度;
将深度大于深度阈值的各点所处的区域划分为高部位区域,将深度不大于所述深度阈值的各点所处的区域划分为低部位区域。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沉积层厚度数据,在所述平面图上划分出高部位区域和低部位区域,还包括:
将所述高部位区域和所述低部位区域用不同的颜色表示。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目的层的出现上超现象的区域确定为沉积后古地貌高部位区,包括:
获取所述古地貌的深度域地震反射剖面;
基于所述深度域地震反射剖面,确定所述目的层的顶界上出现上超现象的区域。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所述目的层的地震反射剖面,包括:
对所述古地貌的深度域地震数据进行整合处理;
根据整合处理后的所述古地貌的深度域地震数据,得到地下波阻抗反射界面的剖面,将所述地下波阻抗反射界面的剖面确定为所述目的层的地震反射剖面。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基于古地貌的深度域地震数据,获取目的层位数据和标志层位数据之前,所述方法包括:
向所述目的层激发地震波;
根据反射的所述地震波,得到所述古地貌的深度域地震数据。
CN202010271787.0A 2020-04-08 2020-04-08 用于确定古地貌中碳酸盐岩储层位置的方法 Active CN11142708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271787.0A CN111427087B (zh) 2020-04-08 2020-04-08 用于确定古地貌中碳酸盐岩储层位置的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271787.0A CN111427087B (zh) 2020-04-08 2020-04-08 用于确定古地貌中碳酸盐岩储层位置的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427087A true CN111427087A (zh) 2020-07-17
CN111427087B CN111427087B (zh) 2023-03-31

Family

ID=715560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271787.0A Active CN111427087B (zh) 2020-04-08 2020-04-08 用于确定古地貌中碳酸盐岩储层位置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427087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200540A (zh) * 2020-09-18 2022-03-18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动态预测碳酸盐岩风化壳岩溶储层发育区的方法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00175886A1 (en) * 2007-07-16 2010-07-15 Bohacs Kevin M Retrodicting Source-Rock Quality And Paleoenvironmental Conditions
CN104765065A (zh) * 2015-04-17 2015-07-08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一种确定沉积地层古地貌的方法及装置
CN105425316A (zh) * 2015-10-28 2016-03-23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印模法的古地貌恢复方法
CN105956238A (zh) * 2016-04-22 2016-09-21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古地貌的恢复方法及装置
CN108734779A (zh) * 2017-04-17 2018-11-02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古地貌恢复方法
US20190056527A1 (en) * 2017-08-17 2019-02-21 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 (Beijing) Method and Device of Predicting Reservoir Sand Bodies Based on a Wind Field-Provenance-Basin System
CN109597126A (zh) * 2018-12-19 2019-04-09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一种碳酸盐岩台地边缘结构精细刻画与预测方法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00175886A1 (en) * 2007-07-16 2010-07-15 Bohacs Kevin M Retrodicting Source-Rock Quality And Paleoenvironmental Conditions
CN104765065A (zh) * 2015-04-17 2015-07-08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一种确定沉积地层古地貌的方法及装置
CN105425316A (zh) * 2015-10-28 2016-03-23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印模法的古地貌恢复方法
CN105956238A (zh) * 2016-04-22 2016-09-21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古地貌的恢复方法及装置
CN108734779A (zh) * 2017-04-17 2018-11-02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古地貌恢复方法
US20190056527A1 (en) * 2017-08-17 2019-02-21 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 (Beijing) Method and Device of Predicting Reservoir Sand Bodies Based on a Wind Field-Provenance-Basin System
CN109597126A (zh) * 2018-12-19 2019-04-09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一种碳酸盐岩台地边缘结构精细刻画与预测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MA ZHI ET AL.: "Geologic Features and Main Control Factors of Intraplatform Gas Reservoirs in the Amu Darya Right Bank", 《SPG/SEG BEIJING 2016 INTERNATIONAL GEOPHYSICAL CONFERENCE》 *
XU GUAN ET AL.: "Analysis on the Seismic Response Model Based the Influence of Seismic Sequences of the Underlying Strata of Reservoirs", 《SEG 2017 WORKSHOP: CARBONATE RESERVOIR E&P WORKSHOP》 *
何登发: ""下削上超"地层不整合的基本类型与地质意义", 《石油勘探与开发》 *
吴瑞棠等: "《地层学原理及方法》", 31 May 1994, 北京:地质出版社 *
张旋等: "川中安岳气田灯影组气藏构造演化特征及控藏机制",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
张明: "车排子地区地震沉积学研究", 《中国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硕士) 基础科学辑》 *
杨跃明等: "四川盆地寒武系龙王庙组岩相古地理展布特征及控制因素", 《第八届中国含油气系统与油气藏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 *
申赵军: "鄂尔多斯盆地靖边气田西侧前石炭纪古地貌及古岩溶研究", 《中国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硕士) 基础科学辑》 *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200540A (zh) * 2020-09-18 2022-03-18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动态预测碳酸盐岩风化壳岩溶储层发育区的方法
CN114200540B (zh) * 2020-09-18 2024-01-30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动态预测碳酸盐岩风化壳岩溶储层发育区的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427087B (zh) 2023-03-3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190212460A1 (en) Method for secondary exploration of old oil area in fault subsidence basin
CN111766630B (zh) 一种盆地古地貌的恢复方法
CN104765065A (zh) 一种确定沉积地层古地貌的方法及装置
CN107065009B (zh) 一种基于地震资料的潜山油气田地下地质图编制方法
CN104316978A (zh) 地球物理的近地表三维速度场研究方法和装置
CN105093307B (zh) 下古生界斜地层真厚度求取方法
CN104636980A (zh) 针对河道砂油藏类型油气汇集条件的地球物理表征方法
CN103744109A (zh) 一种无井覆盖区碎屑岩风化壳结构的识别方法
CN106777524A (zh) 一种非统一油水界面油藏储量快速计算方法
CN111624651A (zh) 基于古地貌约束的储层预测方法及装置
CN111427087B (zh) 用于确定古地貌中碳酸盐岩储层位置的方法
Elmahdy et al. An integrated structural and stratigraphic characterization of the Apollonia carbonate reservoir, Abu El-Gharadig Basin, Western Desert, Egypt
Souei et al. Hydrogeological framework and geometry modeling via joint gravity and borehole parameters, the Nadhour-Sisseb-El Alem basin (central-eastern Tunisia)
CN113031066B (zh) 一种隐蔽性断层的识别方法
CN112505754B (zh) 基于高精度层序格架模型的井震协同划分沉积微相的方法
CN111340379B (zh) 一种稀井网区深海水道砂体建筑结构的解剖方法
CN114943311B (zh) 识别渗出型砂岩铀矿的成矿构造区段的方法
CN111983678A (zh) 一种快速评价深水砂体发育潜力的方法
RU2750279C2 (ru) Способ выполнения разведки
CN113433589A (zh) 一种基于数理统计的风化壳储层底界面识别方法
CN110795513B (zh) 河流相源储异位型致密油气甜点区分布的预测方法
CN112782760A (zh) 一种利用地震储层不连续边界解剖辫状河储层结构的方法
CN110443890A (zh) 原地浸出矿床地层建模方法
Wilson et al. The discovery of Goldeneye: Kopervik prospect and play mapping in the South Halibut Basin of the Moray Firth
Lyu et al. Classification, modeling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marine carbonate paleokarst reservoirs in Tahe Oilfield, Tarim Basin, China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