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420267A - 一种提高中药药效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提高中药药效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420267A
CN111420267A CN202010351765.5A CN202010351765A CN111420267A CN 111420267 A CN111420267 A CN 111420267A CN 202010351765 A CN202010351765 A CN 202010351765A CN 111420267 A CN111420267 A CN 11142026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hinese medicine
traditional chinese
drug effect
improving
minute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351765.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彭玉梅
龚小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Hospital Dianjiang Chongqing
Original Assigne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Hospital Dianjiang Chongqing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Hospital Dianjiang Chongqing filed Critical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Hospital Dianjiang Chongqing
Priority to CN202010351765.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420267A/zh
Publication of CN11142026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42026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37/00Other apparatu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the body; Percutany, i.e. introducing medicines into the body by diffusion through the skin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37/00Other apparatu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the body; Percutany, i.e. introducing medicines into the body by diffusion through the skin
    • A61M2037/0007Other apparatu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the body; Percutany, i.e. introducing medicines into the body by diffusion through the skin having means for enhancing the permeation of substances through the epidermis, e.g. using suction or depression, electric or magnetic fields, sound waves or chemical agents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Dermatology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Anesthesiology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Hematology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Pharmaceuticals Containing Other Organic And Inorganic Compound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提高中药药效的方法,涉及中药封包技术领域,所述提高中药药效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中药封包放置于密闭容器中进行封闭蒸汽加热;(2)中药封包蒸出后运送至病床;(3)用外包套套上中药封包敷于患处并加盖被子,使温度在治疗时间内持续保持较高温度即可。所述提高中药药效的方法,解决了传统方法药效差,舒适性差,步骤繁琐,有烫伤危险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的提高中药药效的方法可以提高中药的药效,操作简单,安全舒适,成本低廉,不受场所和医疗设备限制,应用范围广泛。

Description

一种提高中药药效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药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提高中药药效的方法。
背景技术
中药封包技术是通过远红外线和磁场的共同作用,使中药活化物质转换为离子状态,通过皮肤作用于患病部位,具有活血化瘀、疏通经络、祛风除湿、消肿止痛、强筋壮骨等作用。
传统的干热法使药物有效成分易挥发,导致药效不能充分发挥出来,配合红外线灯照射使治疗体位局限,病人要在特定位置保持特殊姿势进行治疗,降低了舒适感。同是使用TDP(红外线)烤灯增加了高温照射引发的烫伤风险。
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研制一种提高中药药效的方法,以实现中药封包更好的药效,同时达到操作简单,成本低廉的目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提高中药药效的方法,以解决传统方法药效差,舒适性差,步骤繁琐,有烫伤危险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提供的提高中药药效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中药封包放置于密闭容器中进行封闭蒸汽加热;
(2)中药封包蒸出后运送至病床;
(3)用外包套套上中药封包敷于患处并加盖被子,使温度在治疗时间内持续保持较高温度即可。
进一步的,所述密闭容器中蒸汽加热温度为70-90℃,优选为80℃。
进一步的,所述蒸汽加热时间为30-60分钟,优选为50分钟。
进一步的,所述中药封包蒸出后运送至病床的过程中,将中药封包用加盖保温箱转运。
进一步的,所述外包套为拉链式透气布袋。
进一步的,所述治疗时间为30-60分钟,优选为40分钟。
本发明提供的提高中药药效的方法可以提高中药的药效,操作简单,安全舒适,成本低廉,不受场所和医疗设备限制,应用范围广泛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实施方案进行详细描述,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理解,下列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应视为限制本发明的范围。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条件者,按照常规条件或制造商建议的条件进行。所用试剂或仪器未注明生产厂商者,均为可以通过市售购买获得的常规产品。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提高中药药效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中药封包放置于密闭容器中进行封闭蒸汽加热;
(2)中药封包蒸出后运送至病床;
(3)用外包套套上中药封包敷于患处并加盖被子,使温度在治疗时间内持续保持较高温度即可。
本发明提供的提高中药药效的方法,可以减少中药有效成分的挥发,提高中药的药效,操作步骤简单,无需其他专门的仪器,安全舒适,成本低廉,不受场所和医疗设备限制,应用范围广泛。
在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密闭容器中蒸汽加热温度为70-90℃。
在本发明的典型但非限制性的实施方式中,密闭容器中蒸汽加热温度如为70℃、71℃、72℃、73℃、74℃、75℃、76℃、77℃、78℃、79℃、80℃、81℃、82℃、83℃、84℃、85℃、86℃、87℃、88℃、89℃或90℃。
在本发明的进一步优选实施方式中,密闭容器中蒸汽加热温度为80℃。
通过调整密闭容器中蒸汽加热温度,可以减少中药的有效成分挥发,增强药效,又可以避免温度太低药效无法发挥出来的问题。在本发明提供的密闭容器中蒸汽加热温度为70-90℃的范围内,中药封包的药效较好。当密闭容器中蒸汽加热温度为80℃时,中药封包的药效最好。
在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蒸汽加热时间为30-60分钟。
在本发明的典型但非限制性的实施方式中,蒸汽加热时间如为30、31、32、33、34、35、36、37、38、39、40、41、42、43、44、45、46、47、48、49、50、51、52、53、54、55、56、57、58、59或60分钟。
在本发明的进一步优选实施方式中,蒸汽加热时间为50分钟。
通过调整蒸汽加热时间,可以更好的释放中药封包中的有效成分,增强药效,又可以避免时间太短药效无法发挥出来的问题。在本发明提供的蒸汽加热时间为30-60分钟的范围内,中药封包的药效较好。当蒸汽加热时间为50分钟时,中药封包的药效最好。
在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中药封包蒸出后运送至病床的过程中,将中药封包用加盖保温箱转运。
在本发明中,为了保证中药封包的药效最大限度的发挥出来,避免在蒸汽加热后运送至病床过程中温度降低影响药效,特使用加盖的保温箱对中药封包进行保存运送,可以避免温度降低,进而最大限度的保证中药封包的治疗效果。
在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外包套为拉链式透气布袋。
在本发明中,为了保证在中药封包热敷过程中的药效,使用拉链式透气布袋作为中药封包的外包套,一方面可以起到保温的作用,另一方面可以使中药封包的有效成分更容易通过布袋渗透到患处,使疗效更佳。同时拉链式的布袋使用更加方便,循环使用节省成本。
在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治疗时间为30-60分钟。
在本发明的典型但非限制性的实施方式中,治疗时间如为30、31、32、33、34、35、36、37、38、39、40、41、42、43、44、45、46、47、48、49、50、51、52、53、54、55、56、57、58、59或60分钟。
在本发明的进一步优选实施方式中,治疗时间为40分钟。
通过调整治疗时间,可以充分发挥出中药封包的药效。在本发明提供的治疗时间为30-60分钟的范围内,中药封包的治疗效果较好。当治疗时间为40分钟时,中药封包的治疗效果最好。
下面结合实施例和对比例对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描述。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提高中药药效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中药封包放置于密闭容器中进行封闭蒸汽加热,其中,密闭容器中蒸汽加热温度为70℃,蒸汽加热时间为50分钟;
(2)中药封包蒸出后将中药封包用加盖保温箱转运至病床;
(3)用拉链式布袋套上中药封包敷于患处并加盖被子,使温度在治疗时间内持续保持较高温度即可,其中治疗时间为40分钟。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提高中药药效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中药封包放置于密闭容器中进行封闭蒸汽加热,其中,密闭容器中蒸汽加热温度为90℃,蒸汽加热时间为50分钟;
(2)中药封包蒸出后将中药封包用加盖保温箱转运至病床;
(3)用拉链式布袋套上中药封包敷于患处并加盖被子,使温度在治疗时间内持续保持较高温度即可,其中治疗时间为40分钟。
实施例3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提高中药药效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中药封包放置于密闭容器中进行封闭蒸汽加热,其中,密闭容器中蒸汽加热温度为80℃,蒸汽加热时间为50分钟;
(2)中药封包蒸出后将中药封包用加盖保温箱转运至病床;
(3)用拉链式布袋套上中药封包敷于患处并加盖被子,使温度在治疗时间内持续保持较高温度即可,其中治疗时间为40分钟。
实施例4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提高中药药效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中药封包放置于密闭容器中进行封闭蒸汽加热,其中,密闭容器中蒸汽加热温度为80℃,蒸汽加热时间为30分钟;
(2)中药封包蒸出后将中药封包用加盖保温箱转运至病床;
(3)用拉链式布袋套上中药封包敷于患处并加盖被子,使温度在治疗时间内持续保持较高温度即可,其中治疗时间为40分钟。
实施例5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提高中药药效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中药封包放置于密闭容器中进行封闭蒸汽加热,其中,密闭容器中蒸汽加热温度为80℃,蒸汽加热时间为60分钟;
(2)中药封包蒸出后将中药封包用加盖保温箱转运至病床;
(3)用拉链式布袋套上中药封包敷于患处并加盖被子,使温度在治疗时间内持续保持较高温度即可,其中治疗时间为40分钟。
实施例6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提高中药药效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中药封包放置于密闭容器中进行封闭蒸汽加热,其中,密闭容器中蒸汽加热温度为80℃,蒸汽加热时间为50分钟;
(2)中药封包蒸出后将中药封包用加盖保温箱转运至病床;
(3)用拉链式布袋套上中药封包敷于患处并加盖被子,使温度在治疗时间内持续保持较高温度即可,其中治疗时间为30分钟。
实施例7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提高中药药效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中药封包放置于密闭容器中进行封闭蒸汽加热,其中,密闭容器中蒸汽加热温度为80℃,蒸汽加热时间为50分钟;
(2)中药封包蒸出后将中药封包用加盖保温箱转运至病床;
(3)用拉链式布袋套上中药封包敷于患处并加盖被子,使温度在治疗时间内持续保持较高温度即可,其中治疗时间为60分钟。
实施例8
本实施例采用热干法对中药封包进行加热,从而对患处进行治疗试验例1不同实施例中药封包治疗效果测试
随机抽取某医院中80例颈椎病患者,平均分成8组,每组10人,分别按照实施例1-8的方法进行治疗,两个礼拜后观察治疗效果。
结果显示,经过两个礼拜的治疗,使用实施例1-7的治疗方法的患者的颈椎病症状有明显好转,尤其是使用实施例3的治疗方法的患者的颈椎病症状好转最为明显,但是使用实施例8的治疗方法的患者的颈椎病症状好转不太明显,说明在本方法的最佳治疗条件下,本方法可以显著提高中药封包的治疗效果,同时成本低,使用简单舒适。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6)

1.一种提高中药药效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将中药封包放置于密闭容器中进行封闭蒸汽加热;
(2)中药封包蒸出后运送至病床;
(3)用外包套套上中药封包敷于患处并加盖被子,使温度在治疗时间内持续保持较高温度即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中药药效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密闭容器中蒸汽加热温度为70-90℃,优选为8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中药药效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蒸汽加热时间为30-60分钟,优选为50分钟。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中药药效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封包蒸出后运送至病床的过程中,将中药封包用加盖保温箱转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中药药效的方法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包套为拉链式透气布袋。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提高中药药效的方法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治疗时间为30-60分钟,优选为40分钟。
CN202010351765.5A 2020-04-28 2020-04-28 一种提高中药药效的方法 Pending CN11142026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351765.5A CN111420267A (zh) 2020-04-28 2020-04-28 一种提高中药药效的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351765.5A CN111420267A (zh) 2020-04-28 2020-04-28 一种提高中药药效的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420267A true CN111420267A (zh) 2020-07-17

Family

ID=715570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351765.5A Pending CN111420267A (zh) 2020-04-28 2020-04-28 一种提高中药药效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420267A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932544A (zh) * 2014-05-15 2014-07-23 紫罗兰家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异形舒适保暖双人被的制作方法
US20180055898A1 (en) * 2016-08-29 2018-03-01 Tianfeng Jiang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omposition for preventing and treating externally diabetes and a method of using the same
CN208990047U (zh) * 2018-07-30 2019-06-18 邹琼 一种改良控温中药封包布袋
CN209075838U (zh) * 2018-07-03 2019-07-09 佛山市妇幼保健院 一种中药封包
CN209933462U (zh) * 2019-03-28 2020-01-14 田婧 中药熏箱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932544A (zh) * 2014-05-15 2014-07-23 紫罗兰家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异形舒适保暖双人被的制作方法
US20180055898A1 (en) * 2016-08-29 2018-03-01 Tianfeng Jiang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omposition for preventing and treating externally diabetes and a method of using the same
CN209075838U (zh) * 2018-07-03 2019-07-09 佛山市妇幼保健院 一种中药封包
CN208990047U (zh) * 2018-07-30 2019-06-18 邹琼 一种改良控温中药封包布袋
CN209933462U (zh) * 2019-03-28 2020-01-14 田婧 中药熏箱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859405B (zh) 一种蜜制川贝母的制备方法
CN105795593A (zh) 一种抗真菌除臭鞋垫及其制备方法
CN111420267A (zh) 一种提高中药药效的方法
CN106138269A (zh) 一种蕲艾灸
CN108578056A (zh) 自发热面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03432480A (zh) 一种治疗糜烂型脚癣的药粉及其制备方法
CN103340395B (zh) 一种猴头菇冲剂的制作方法
CN103736023A (zh) 一种保健泡脚粉
CN204542816U (zh) 一种手部保健熏蒸器
CN108272920A (zh) 一种治疗烧伤喷雾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4288361A (zh) 糖尿病足灵(烂脚)膏
CN104645229B (zh) 一种五行药浴散及制备方法
CN211245179U (zh) 一种基于中药治疗风湿关节炎的理疗装置
CN107648356A (zh) 一种治疗烧烫伤的中药联合制剂
CN109793884A (zh) 一种用于温阳助孕的灸粉及制备方法
CN212395388U (zh) 一种带加热功能的膏药保温罐
CN108013971A (zh) 一种用于促进痛症康复的陨石药贴
CN101612241A (zh) 一种治疗烫伤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7854296A (zh) 一种治疗背痛的加热型按摩滚筒
CN1054066C (zh) 肺结核口服液
CN106109643A (zh) 一种烧伤膏及其制备方法
CN106511825A (zh) 一种用于褥疮护理的中药
CN101342285A (zh) 一种治疗外部创伤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6491331A (zh) 一种治疗腿痛的医疗器械
CN104825324A (zh) 一种手部保健熏蒸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0717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