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416905A - 信息处理方法及装置、终端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信息处理方法及装置、终端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416905A
CN111416905A CN202010185322.3A CN202010185322A CN111416905A CN 111416905 A CN111416905 A CN 111416905A CN 202010185322 A CN202010185322 A CN 202010185322A CN 111416905 A CN111416905 A CN 11141690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ime
user
information
terminal
time interv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185322.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钱逸凡
程泽
项朝辉
董霖
叶新江
方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Meiri Interdynamic Network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Meiri Interdynamic Network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Meiri Interdynamic Network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Meiri Interdynamic Network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185322.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416905A/zh
Publication of CN11141690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41690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72Mobile telephones; Cordless telephones, i.e. devices for establishing wireless links to base stations without route selection
    • H04M1/724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 H04M1/72448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adapting the functionality of the device according to specific conditions
    • H04M1/72451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adapting the functionality of the device according to specific conditions according to schedules, e.g. using calendar appl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1/00Error detection; Error correction; Monitoring
    • G06F11/30Monitoring
    • G06F11/34Recording or statistical evaluation of computer activity, e.g. of down time, of input/output operation ; Recording or statistical evaluation of user activity, e.g. usability assessment
    • G06F11/3438Recording or statistical evaluation of computer activity, e.g. of down time, of input/output operation ; Recording or statistical evaluation of user activity, e.g. usability assessment monitoring of user actio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装置、终端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在指定时间区间内,获取上报指令,所述上报指令由终端的用户实时使用信息触发,所述终端根据检测到用户操作产生所述用户实时使用信息;从所述上报指令中获取时间戳,所述时间戳指示有所述上报指令的生成时刻;在所述指定时间区间内的所有时间戳中,选择第一时刻和第二时刻,所述第一时刻满足第一指定条件,所述第二时刻满足第二指定条件;将起始于所述第一时刻、终止于所述第二时刻的时间区间,确定为用户睡眠时间。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无需用户人为设定和调整即可获得准确的用户睡眠时间,便于以用户睡眠时间为依据的多种服务策略的高效进行,提升了用户体验。

Description

信息处理方法及装置、终端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终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装置、终端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软件功能进入了人们的生活,用户可在APP中录入睡眠时间,以便APP基于用户的睡眠时间为用户安排相应的服务策略。比如,APP可在达到睡眠时间的起始时刻和终止时刻时,在终端上发出睡眠提示和起床提示等信息,以辅助用户合理控制作息时间,再比如,APP可根据该睡眠时间调整用户的工作日程。
然而,由于用户睡眠习惯的不确定性,人为设定的睡眠时间并不能适应用户多变的用户睡眠习惯,缺乏实用性,而由于睡眠时间不准确,则基于该睡眠时间执行的多种服务策略,其执行效果也会大打折扣,影响用户体验。
因此,如何获得与用户睡眠习惯相适应的用户睡眠时间,成为目前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装置、终端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旨在解决相关技术中因睡眠时间不准确影响用户体验的技术问题。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包括:在指定时间区间内,获取上报指令,所述上报指令由终端的用户实时使用信息触发,所述终端根据检测到用户操作产生所述用户实时使用信息;从所述上报指令中获取时间戳,所述时间戳指示有所述上报指令的生成时刻;在所述指定时间区间内的所有所述时间戳中,选择第一时刻和第二时刻,其中,所述第一时刻满足第一指定条件,所述第二时刻满足第二指定条件;将起始于所述第一时刻、终止于所述第二时刻的时间区间,确定为用户睡眠时间。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信息处理装置,包括:上报指令获取单元,用于在指定时间区间内,获取上报指令,所述上报指令由终端的用户实时使用信息触发,所述终端根据检测到用户操作产生所述用户实时使用信息;时刻记录单元,用于从所述上报指令中获取时间戳,所述时间戳指示有所述上报指令的生成时刻;时刻选择单元,用于在所述指定时间区间内的所有所述时间戳中,选择第一时刻和第二时刻,其中,所述第一时刻满足第一指定条件,所述第二时刻满足第二指定条件;睡眠时间确定单元,用于将起始于所述第一时刻、终止于所述第二时刻的时间区间,确定为用户睡眠时间。
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终端,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以及,与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通信连接的存储器;其中,所述存储器存储有可被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的指令,所述指令被设置为用于执行上述第一方面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第四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可执行指令,所述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用于执行上述第一方面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流程。
以上技术方案,针对相关技术中因睡眠时间不准确影响用户体验的技术问题,可基于终端中的用户实时使用信息获取更为准确有效的睡眠时间。
具体来说,可在指定时间区间内,获取上报指令。上报指令是由终端的用户实时使用信息所触发,而用户实时使用信息则是在用户对终端进行操作时由终端生成。
其中,用户对终端进行的操作包括实时操作,也包括实时操作后终端产生的响应于该实时操作的持续工作状态,在该持续工作状态下,用户虽不再对终端进行继续操作,但终端始终基于在前的实时操作执行相应的策略。比如,用户进行播放视频的操作后,终端进入播放视频的持续工作状态;用户接收视频来电后,终端进入视频通话的持续工作状态;用户接收语音来电后,终端进入语音通话的持续工作状态;用户在游戏中选定自动模式后,终端进入自动进行游戏的持续工作状态。这些持续工作状态下,用户可不再操作终端,但终端这一持续工作状态仍作用于非睡眠状态下的用户。
接着,对于每个上报指令,记录其对应时刻,其中,每个上报指令在生成时,将其生成时刻作为时间戳携带。并且,上报指令由用户实时使用信息触发,两者的发生时间接近或相同,故可将上报指令携带的时间戳作为触发上报指令的用户实时使用信息的发生时间。由此,记录所有上报指令的时间戳,即相当于记录指定时间区间内用户对终端进行操作的所有时刻。
则在所有时间戳中,选择满足第一指定条件的第一时刻和满足第二指定条件的第二时刻。第一时刻为用户开始睡眠的时刻,第二时刻为用户终止睡眠的时刻。
最终,可将起始于所述第一时刻、终止于所述第二时刻的时间区间,确定为用户睡眠时间。
综上,通过对用户实时使用信息触发的上报指令的时间戳进行记录,能够以用户对终端的习惯性使用时间,反推用户在指定时间区间内持续未使用终端的时间区间,从而获得适应用户实际睡眠习惯的用户睡眠时间。通过以上技术方案,无需用户人为设定和调整,即可获得准确的用户睡眠时间,便于以用户睡眠时间为依据所执行的多种服务策略的高效进行,提升了用户体验。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信息处理方法的流程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的信息处理方法的流程图;
图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信息处理装置的框图;
图4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终端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应当明确,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发明。在本发明实施例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种”、“所述”和“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义。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信息处理方法的流程图。
如图1所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信息处理方法的流程包括:
步骤102,在指定时间区间内,获取上报指令,所述上报指令由终端的用户实时使用信息触发,所述终端根据检测到用户操作产生所述用户实时使用信息。
指定时间区间指的是用以检测到用户何时开始使用终端、何时终止使用终端的时段。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指定时间区间包括但不限于连续的24小时、一周或一个月。比如,指定时间区间可为从当日21点至次日21点期间的24小时,则最终得到的用户睡眠时间为用户在一日内的睡眠时间。再比如,指定时间区间可为从本周一21点至下周一21点期间的一周,则最终得到的用户睡眠时间为用户在一周内每日的睡眠时间。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下述确定用户睡眠时间的过程,可在多个指定时间区间之间循环进行,比如,每日均进行一次用户睡眠时间的确定,以根据该用户睡眠时间调整次日行程。
在另一种可能的设计中,下述确定用户睡眠时间的过程,可在单个指定时间区间内循环进行,比如,每周循环进行七次用户睡眠时间的确定,确定包括工作日和周末在内的一周睡眠习惯,以根据一周睡眠习惯调整下周的行程。
上报指令是由终端的用户实时使用信息所触发,而用户实时使用信息则是在用户对终端进行操作时由终端生成。
其中,用户对终端进行的操作包括实时操作,也包括实时操作后终端产生的响应于该实时操作的持续工作状态,在该持续工作状态下,用户虽不再对终端进行继续操作,但终端始终基于在前的实时操作执行相应的策略。比如,用户进行播放视频的操作后,终端进入播放视频的持续工作状态;用户接收视频来电后,终端进入视频通话的持续工作状态;用户接收语音来电后,终端进入语音通话的持续工作状态;用户在游戏中选定自动模式后,终端进入自动进行游戏的持续工作状态。这些持续工作状态下,用户可不再操作终端,但终端这一持续工作状态仍作用于非睡眠状态下的用户。
具体来说,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用户实时使用信息包括但不限于硬件操作信息、锁屏操作信息、锁屏界面操作信息、解屏操作信息、充电操作信息、停止充电操作信息和亮屏信息等。其中,硬件操作信息、锁屏操作信息、锁屏界面操作信息、解屏操作信息、充电操作信息、停止充电操作信息在产生时即触发对应的上报指令,由于亮屏的持续性,比如,用户在终端观看视频,观看期间无手动操作信息生成,故基于持续的亮屏信息,每隔预定时间间隔触发一次上报指令。
其中,硬件操作信息指的是对终端的硬件进行操作产生的信息,包括但不限对终端的静音键、声音调整按键、home键等进行手动操作;锁屏操作信息指的是对终端进行锁屏操作;锁屏界面操作信息指的是对终端锁屏界面上的各种推送信息、拍照按钮、紧急呼叫按钮等进行的操作;充电操作信息指的是使终端进入充电状态的操作信息,停止充电操作信息指的是使终端停止充电状态的操作信息,如对终端进行了充电线的插拔操作,对终端进行了放置于或离开无线充电设备的操作。这些操作发生后,均会实时触发上报信息。
而由于亮屏的持续性,比如,用户在终端观看视频,观看期间无手动操作信息生成,故终端在亮屏状态下,可每隔预定时间间隔触发一次上报信息。其中,预定时间间隔可基于实际需要进行设置。
另外,由于终端或终端内的APP苏醒后,才会慢慢拉起SDK(Software DevelopmentKit,软件开发工具包)进行工作,这期间具有延迟时间区间。故终端锁屏后,终端或终端内的APP处于睡眠状态,SDK不工作,而解屏操作信息并非是由人工解屏操作触发,而是在人工解屏操作后,终端或终端内的APP苏醒,拉起SDK时,才触发对应的上报信息。
在另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用户实时使用信息包括对用户实时使用状态的监测信息,所述监测信息由指定对象对所述终端的所述用户实时使用状态进行监测得到。指定对象指的是终端中对用户实时使用状态具有监测功能的APP,若终端中有此类APP,则可直接获取此类APP的监测信息,根据其监测信息确定每个用户使用终端的时刻即可。
在另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用户实时使用信息包括但不限于硬件操作信息、锁屏操作信息、锁屏界面操作信息、解屏操作信息、充电操作信息、停止充电操作信息、亮屏信息以及指定对象对用户实时使用状态的监测信息。由此,可同步获取用户的各种实时操作信息,以及指定对象对用户实时使用状态的监测信息,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对用户使用终端的动作的遗漏,提升了上报信息的全面性。
步骤104,从所述上报指令中获取时间戳,所述时间戳指示有所述上报指令的生成时刻。
对于每个上报指令,记录其对应时刻,其中,每个上报指令在生成时,将其生成时刻作为时间戳携带。并且,上报指令由用户实时使用信息触发,两者的发生时间接近或相同,故可将上报指令携带的时间戳作为用户实时使用信息的发生时间。由此,记录所有上报指令的时间戳,即相当于记录指定时间区间内用户对终端进行操作的所有时刻。
步骤106,在所述指定时间区间内的所有所述时间戳中,选择第一时刻和第二时刻,其中,所述第一时刻满足第一指定条件,所述第二时刻满足第二指定条件。
步骤108,将起始于所述第一时刻、终止于所述第二时刻的时间区间,确定为用户睡眠时间。
在所有时间戳中,选择满足第一指定条件的第一时刻和满足第二指定条件的第二时刻,其中,第一时刻为用户开始睡眠的时刻,第二时刻为用户终止睡眠的时刻。
比如,指定时间区间为当日21点至次日21点期间的24小时,第一指定条件为,第一时刻是当日21点至次日2点间的最末时刻,也就是说,当日21点至次日2点为预设的用户可能入睡时段,期间的最末时刻对应用户入睡前对终端的最后一次操作。第二指定条件为次日5点到次日10点间的最早时刻,至此,也就是说,次日5点到次日10点为预设的用户可能起床时段,期间的最早时刻对应用户起床后对终端的第一次操作。
因此,可将起始于所述第一时刻、终止于所述第二时刻的时间区间,确定为用户睡眠时间,基于上述实际场景而言,可将当日21点至次日2点间用户对终端的最后一次操作所对应的时刻作为入睡的起始时刻,将次日5点到次日10点间用户对终端的第一次操作所对应的时刻作为起床的起始时刻,则这两个时刻之间的时间区间,即为用户睡眠时间。
综上,以上技术方案,通过对终端的用户实时使用信息的发生时刻进行记录,以用户对终端的习惯性使用时间,反推用户在一日内持续未使用终端的时间区间,从而获得适应用户实际睡眠习惯的用户睡眠时间。通过以上技术方案,无需用户人为设定和调整,即可获得准确的用户睡眠时间,便于以用户睡眠时间为依据所执行的多种服务策略的高效进行,提升了用户体验。
图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的信息处理方法的流程图。
步骤202,在指定时间区间内,获取上报指令,所述上报指令由终端的用户实时使用信息触发,所述终端根据检测到用户操作产生所述用户实时使用信息。
指定时间区间包括:第一时间区间和第二时间区间。其中,第一时间区间为用户入睡时刻所在的时段,第二时间区间为用户起床时刻所在的时段,比如,在指定时间区间为当日21点至次日21点期间的24小时这一情况下,用户的入睡时刻一般发生在当日21点至次日2点期间,则可设定第一时间区间为当日21点至次日2点;用户的起床时刻一般发生在次日5点至次日10点期间,则可设定第二时间区间为次日5点至次日10点。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指定时间区间由第一时间区间和第二时间区间组成,也就是说,仅获得用户入睡时刻所在的时段以及用户起床时刻所在的时段的上报信息,用以确定用户睡眠时间,而不获取一天内的其他时段的上报信息。
在另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指定时间区间包括:所述第一时间区间、所述第二时间区间和第三时间区间,所述第三时间区间的数量为一个或多个,比如,24小时内还剩下次日2点到次日5点、次日10点到次日21点两个时段,故可将这两个时段作为两个第三时间区间。至此,可获取到一个完整日内用户使用终端的情况,便于依此调整日程安排、消息推送等其他服务策略,有助于提升用户在使用终端过程中的整体体验。
步骤204,从所述上报指令中获取时间戳,所述时间戳指示有所述上报指令的生成时刻。
其中,每个上报指令在生成时,将其生成时刻作为时间戳携带。并且,上报指令由用户实时使用信息触发,两者的发生时间接近或相同,故可将上报指令携带的时间戳作为触发上报指令的用户实时使用信息的发生时间。由此,记录所有上报指令的时间戳,即相当于记录指定时间区间内用户对终端进行操作的所有时刻。
然而,用户在实际生活中,往往会遇到加班、聚餐等少量不符合平日睡眠习惯的晚睡情况,也会遇到赶火车、赶飞机等少量不符合平日睡眠习惯的凌晨起床的情况。由于这些特殊情况为突发,用户在这些特殊情况下操作终端,会导致在用户常规睡眠时间内发生上报信息,这样的上报信息不符合用户的整体睡眠习惯,故在确定用以表示睡眠习惯的用户睡眠时间时,可将这些特殊情况下的上报信息对应的时刻删除。
步骤206,基于预定权重规则,确定所述指定时间区间内的每个所述时刻的权重。
预定权重规则可以是为不同时段内的时刻确定不同的权重范围,对于每个时刻,在其所属时段的权重范围内为其设置对应的权重。
比如,在指定时间区间为当日21点至次日21点期间的24小时这一情况下,用户的入睡时刻一般发生当日21点至次日2点期间,也就是第一时间区间;用户的起床时刻一般发生在次日5点至次日10点期间,也就是第二时间区间。而对于第三时间区间,即次日2点到次日5点、次日10点到次日21点两个时段,尤其前者,其虽可能有助于其他服务策略的调整,但依照人体作息规律而言,并不会是用户正常起床时刻和正常入睡时刻所可能发生的区间。
因此,可设置第一时间区间对应第一权重范围,比如,第一权重范围为7.5-9;可设置第二时间区间对应第二权重范围,比如,第二权重范围为7-8.5。其中,第一权重范围和第二权重范围可完全相同,或具有有效交集。
以及,可设置第三时间区间的次日2点到次日5点时段对应第三权重范围,比如,第三权重范围为0-1.5;设置次日10点到次日21点两个时段对应第四权重范围,比如,第四权重范围为3-5.5。其中,第三权重范围和第四权重范围可完全相同,或具有有效交集。
需要知晓,本申请中的权重设置规则不限于上述一种,权重值也可根据实际需求进行任意设置,不限于上述数字给出的范围,只要遵循规律即可,该规律指的是,时刻越背离人体作息规律的睡眠时间,其对应的权重越小,对估算用户睡眠时间所产生的作用越小。
步骤208,检测每个所述时刻的权重是否满足第三指定条件。
第三指定条件为权重高于或等于指定阈值,指定阈值为时刻属于对正常作息下的用户睡眠时间时所应达到的最低权重。
比如,在上述实例中,设置指定阈值为6.8,在次日2点到次日5点时段内,次日3点50分时,连续接收到两次上报信息,则可设置两次上报信息的时刻对应的权重处于0-1.5的范围内。用户在凌晨的3点50分操作终端,很可能是夜半醒来,而非是起床,即使是起床,也不是正常作息规律所常见的,应被识别为特殊情况。由于两次上报信息的时刻对应的权重处于0-1.5的范围内,小于指定阈值,即低于正常作息下的用户睡眠时间时所应达到的最低权重,故该两次上报信息并非正常作息下的用户操作所产生,可将其做删除处理。
步骤210,在所述权重满足所述第三指定条件的所述时刻中,选择所述第一时刻和所述第二时刻,其中,所述第一时刻满足第一指定条件,所述第二时刻满足第二指定条件。
第一时刻为用户开始睡眠的时刻,即入睡时刻,第二时刻为用户终止睡眠的时刻,即起床时刻,最终,可将权重高于或等于指定阈值的所有时刻,作为确定第一时刻和第二时刻的范围。
所述第一指定条件为:所述第一时刻处于所述指定时间区间中的第一时间区间内,且所述第一时刻为所述第一时间区间的最末时刻。
比如,指定时间区间为当日21点至次日21点期间的24小时,第一指定条件为,第一时刻是当日21点至次日2点间的最末时刻,也就是说,当日21点至次日2点为预设的用户可能入睡时段,期间的最末时刻对应用户入睡前对终端的最后一次操作。
所述第二指定条件为:所述第二时刻处于所述指定时间区间中的第二时间区间内,且所述第二时刻为所述第二时间区间的最早时刻。
比如,第二指定条件为次日5点到次日10点间的最早时刻,至此,也就是说,次日5点到次日10点为预设的用户可能起床时段,期间的最早时刻对应用户起床后对终端的第一次操作。
步骤212,基于多个所述指定时间区间内的所述第一时刻,确定用户入睡时间区间,基于多个所述指定时间区间内的所述第二时刻,确定用户起床时间区间。
前述图1示出的实施例中,将起始于所述第一时刻、终止于所述第二时刻的时间区间,确定为用户睡眠时间。
在实际场景中,用户每日的入睡时刻和起床时刻都不同,基于为执行与用户睡眠信息相关的服务策略提供更具准确性和实用性的依据,可通过多个指定时间区间内的第一时刻确定用户入睡时间区间,以及通过多个指定时间区间内的第二时刻确定用户起床时间区间。
比如,在指定时间区间为24小时的情况下,可在连续10个指定时间区间中,选择最早第一时刻和最晚第一时刻作为户入睡时间区间,在连续10个指定时间区间中,选择最早第二时刻和最晚第二时刻作为用户起床时间区间。
再比如,在指定时间区间为一周的情况下,用户在不同工作日、周末、法定节假日等的睡眠时间和起床时间等信息均具有差异,周五后进入周末,可晚睡晚起,周日后进入周一,需要早睡早起,故可适应于实际需求,在连续5周中,选择周五的最早第一时刻以及周五的最晚第一时刻作为周五的用户入睡时间区间,选择周日的最早第一时刻以及周日的最晚第一时刻作为周日的用户入睡时间区间。
同样,对于多个指定时间区间的第一时刻和第二时刻,为避免因偶然出差或加班等造成的异常时刻出现,也可采用权重设置及筛选的方式,将异常时刻剔除,并使用剔除异常时刻后的时刻集合确定用户入睡时间区间和/用户起床时间区间。
图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信息处理装置的框图。
如图3所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信息处理装置300包括:上报指令获取单元302,用于在指定时间区间内,获取上报指令,所述上报指令由终端的用户实时使用信息触发,所述终端根据检测到用户操作产生所述用户实时使用信息;时刻记录单元304,用于从所述上报指令中获取时间戳,所述时间戳指示有所述上报指令的生成时刻;时刻选择单元306,用于在所述指定时间区间内的所有所述时间戳中,选择第一时刻和第二时刻,其中,所述第一时刻满足第一指定条件,所述第二时刻满足第二指定条件;睡眠时间确定单元308,用于将起始于所述第一时刻、终止于所述第二时刻的时间区间,确定为用户睡眠时间。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用户实时使用信息包括:硬件操作信息、锁屏操作信息、锁屏界面操作信息、解屏操作信息、充电操作信息、停止充电操作信息和亮屏信息中的一项或多项,和/或,对用户实时使用状态的监测信息,所述监测信息由指定对象对所述终端的所述用户实时使用状态进行监测得到。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时刻选择单元306用于:基于预定权重规则,确定所述指定时间区间内的每个所述时刻的权重;检测每个所述时刻的权重是否满足第三指定条件;在所述权重满足所述第三指定条件的所述时刻中,选择所述第一时刻和所述第二时刻。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一指定条件为:所述第一时刻处于所述指定时间区间中的第一时间区间内,且所述第一时刻为所述第一时间区间的最末时刻;所述第二指定条件为:所述第二时刻处于所述指定时间区间中的第二时间区间内,且所述第二时刻为所述第二时间区间的最早时刻;所述第三指定条件为:所述权重高于或等于指定阈值。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指定时间区间包括:所述第一时间区间、所述第二时间区间和第三时间区间,所述第三时间区间的数量为一个或多个;或者所述指定时间区间由所述第一时间区间和所述第二时间区间组成。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还包括:入睡时间区间确定单元,用于基于多个所述指定时间区间内的所述第一时刻,确定用户入睡时间区间;起床时间区间确定单元,用于基于多个所述指定时间区间内的所述第二时刻,确定用户起床时间区间。
该信息处理装置300使用图1和图2示出的实施例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案,因此,具有上述所有技术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图4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终端的框图。
如图4所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终端400,包括至少一个存储器402;以及,与所述至少一个存储器402通信连接的处理器404;其中,所述存储器存储有可被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404执行的指令,所述指令被设置为用于执行上述图1和图2实施例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案。因此,该终端400具有和图1和图2实施例中任一项相同的技术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本发明实施例的终端以多种形式存在,包括但不限于:
(1)移动通信设备:这类设备的特点是具备移动通信功能,并且以提供话音、数据通信为主要目标。这类终端包括:智能手机(例如iPhone)、多媒体手机、功能性手机,以及低端手机等。
(2)超移动个人计算机设备:这类设备属于个人计算机的范畴,有计算和处理功能,一般也具备移动上网特性。这类终端包括:PDA、MID和UMPC设备等,例如iPad。
(3)便携式娱乐设备:这类设备可以显示和播放多媒体内容。该类设备包括:音频、视频播放器(例如iPod),掌上游戏机,电子书,以及智能玩具和便携式车载导航设备。
(4)服务器:提供计算服务的设备,服务器的构成包括处理器、硬盘、内存、系统总线等,服务器和通用的计算机架构类似,但是由于需要提供高可靠的服务,因此在处理能力、稳定性、可靠性、安全性、可扩展性、可管理性等方面要求较高。
(5)其他具有数据交互功能的电子装置。
另外,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可执行指令,所述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用于执行上述图1和图2实施例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流程。
以上结合附图详细说明了本发明的技术方案,通过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无需用户人为设定和调整,即可获得准确的用户睡眠时间,便于以用户睡眠时间为依据所执行的多种服务策略的高效进行,提升了用户体验。
应当理解,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本文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应当理解,尽管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可能采用术语第一、第二等来描述XXX,但这些XXX不应限于这些术语。这些术语仅用来将XXX彼此区分开。例如,在不脱离本发明实施例范围的情况下,第一XXX也可以被称为第二XXX,类似地,第二XXX也可以被称为第一XXX。
取决于语境,如在此所使用的词语“如果”可以被解释成为“在……时”或“当……时”或“响应于确定”或“响应于检测”。类似地,取决于语境,短语“如果确定”或“如果检测(陈述的条件或事件)”可以被解释成为“当确定时”或“响应于确定”或“当检测(陈述的条件或事件)时”或“响应于检测(陈述的条件或事件)”。
在本发明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系统、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另外,在本发明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硬件加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上述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的集成的单元,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上述软件功能单元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装置(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装置等)或处理器(Processor)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保护的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在指定时间区间内,获取上报指令,所述上报指令由终端的用户实时使用信息触发,所述终端根据检测到用户操作产生所述用户实时使用信息;
从所述上报指令中获取时间戳,所述时间戳指示有所述上报指令的生成时刻;
在所述指定时间区间内的所有所述时间戳中,选择第一时刻和第二时刻,其中,所述第一时刻满足第一指定条件,所述第二时刻满足第二指定条件;
将起始于所述第一时刻、终止于所述第二时刻的时间区间,确定为用户睡眠时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息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用户实时使用信息包括:
硬件操作信息、锁屏操作信息、锁屏界面操作信息、解屏操作信息、充电操作信息、停止充电操作信息和亮屏信息中的一项或多项,
和/或,
对用户实时使用状态的监测信息,所述监测信息由指定对象对所述终端的所述用户实时使用状态进行监测得到。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信息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所述指定时间区间内的所有所述时间戳中,选择第一时刻和第二时刻的步骤,包括:
基于预定权重规则,确定所述指定时间区间内的每个所述时刻的权重;
检测每个所述时刻的权重是否满足第三指定条件;
在所述权重满足所述第三指定条件的所述时刻中,选择所述第一时刻和所述第二时刻。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信息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指定条件为:所述第一时刻处于所述指定时间区间中的第一时间区间内,且所述第一时刻为所述第一时间区间的最末时刻;
所述第二指定条件为:所述第二时刻处于所述指定时间区间中的第二时间区间内,且所述第二时刻为所述第二时间区间的最早时刻;
所述第三指定条件为:所述权重高于或等于指定阈值。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信息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指定时间区间包括:所述第一时间区间、所述第二时间区间和第三时间区间,所述第三时间区间的数量为一个或多个;
或者
所述指定时间区间由所述第一时间区间和所述第二时间区间组成。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信息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基于多个所述指定时间区间内的所述第一时刻,确定用户入睡时间区间;
基于多个所述指定时间区间内的所述第二时刻,确定用户起床时间区间。
7.一种信息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上报指令获取单元,用于在指定时间区间内,获取上报指令,所述上报指令由终端的用户实时使用信息触发,所述终端根据检测到用户操作产生所述用户实时使用信息;
时刻记录单元,用于从所述上报指令中获取时间戳,所述时间戳指示有所述上报指令的生成时刻;
时刻选择单元,用于在所述指定时间区间内的所有所述时间戳中,选择第一时刻和第二时刻,其中,所述第一时刻满足第一指定条件,所述第二时刻满足第二指定条件;
睡眠时间确定单元,用于将起始于所述第一时刻、终止于所述第二时刻的时间区间,确定为用户睡眠时间。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信息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用户实时使用信息包括:
硬件操作信息、锁屏操作信息、锁屏界面操作信息、解屏操作信息、充电操作信息、停止充电操作信息和亮屏信息中的一项或多项,
和/或,
对用户实时使用状态的监测信息,所述监测信息由指定对象对所述终端的所述用户实时使用状态进行监测得到。
9.一种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以及,与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通信连接的存储器;
其中,所述存储器存储有可被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的指令,所述指令被设置为用于执行上述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存储有计算机可执行指令,所述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用于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流程。
CN202010185322.3A 2020-03-17 2020-03-17 信息处理方法及装置、终端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Pending CN11141690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185322.3A CN111416905A (zh) 2020-03-17 2020-03-17 信息处理方法及装置、终端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185322.3A CN111416905A (zh) 2020-03-17 2020-03-17 信息处理方法及装置、终端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416905A true CN111416905A (zh) 2020-07-14

Family

ID=714929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185322.3A Pending CN111416905A (zh) 2020-03-17 2020-03-17 信息处理方法及装置、终端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416905A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863197A (zh) * 2020-07-27 2020-10-30 北京如影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睡眠管理方法及装置
CN113179335A (zh) * 2021-06-30 2021-07-27 智联万维科技有限公司 数据处理方法及系统、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3672083A (zh) * 2021-07-30 2021-11-19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监测作息时刻的方法和装置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278666A (zh) * 2014-12-16 2016-01-27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获取用户作息时间的方法及装置
US20170177420A1 (en) * 2013-01-22 2017-06-22 Hypori, Inc. System, method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for capturing touch events for a virtual mobile device platform
CN107493388A (zh) * 2017-08-24 2017-12-19 深圳天珑无线科技有限公司 终端及其睡眠智能提醒方法、存储装置
CN108024014A (zh) * 2017-11-30 2018-05-11 苏州亿科赛卓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移动终端的睡眠时间监控方法及装置
CN109240752A (zh) * 2018-09-11 2019-01-18 浙江每日互动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获取终端用户作息时间的方法
CN109460965A (zh) * 2018-10-10 2019-03-12 浙江每日互动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获取终端用户作息时间的方法
CN110351431A (zh) * 2019-07-18 2019-10-18 深圳传音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睡眠模式设置方法、用户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70177420A1 (en) * 2013-01-22 2017-06-22 Hypori, Inc. System, method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for capturing touch events for a virtual mobile device platform
CN105278666A (zh) * 2014-12-16 2016-01-27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获取用户作息时间的方法及装置
CN107493388A (zh) * 2017-08-24 2017-12-19 深圳天珑无线科技有限公司 终端及其睡眠智能提醒方法、存储装置
CN108024014A (zh) * 2017-11-30 2018-05-11 苏州亿科赛卓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移动终端的睡眠时间监控方法及装置
CN109240752A (zh) * 2018-09-11 2019-01-18 浙江每日互动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获取终端用户作息时间的方法
CN109460965A (zh) * 2018-10-10 2019-03-12 浙江每日互动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获取终端用户作息时间的方法
CN110351431A (zh) * 2019-07-18 2019-10-18 深圳传音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睡眠模式设置方法、用户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863197A (zh) * 2020-07-27 2020-10-30 北京如影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睡眠管理方法及装置
CN113179335A (zh) * 2021-06-30 2021-07-27 智联万维科技有限公司 数据处理方法及系统、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3672083A (zh) * 2021-07-30 2021-11-19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监测作息时刻的方法和装置
CN113672083B (zh) * 2021-07-30 2022-09-23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监测作息时刻的方法和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416905A (zh) 信息处理方法及装置、终端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8712575B (zh) 充电提醒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US9886836B2 (en) Data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system
CN105282343B (zh) 一种睡眠智能提醒的方法和装置
CN109002387B (zh) 应用程序的用户提醒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和存储介质
US9891592B2 (e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to improve sleep efficiency
CN106921794B (zh) 一种智能设备上的闹钟实现方法和装置
CN109947498A (zh) 应用程序预加载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移动终端
CN108650418B (zh) 疲劳提醒方法、装置、智能终端和存储介质
CN106510720B (zh) 一种用户状态的提示方法及装置
CN107291549A (zh) 一种管理应用程序的方法及装置
CN105446858B (zh) 电池的更换提示方法及装置
CN107493388A (zh) 终端及其睡眠智能提醒方法、存储装置
CN112153216A (zh) 电量预警方法及装置、终端设备、存储介质
CN112487235A (zh) 音频资源的播放方法和装置、智能终端和存储介质
US20170285582A1 (e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method for controlling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and recording medium
CN111479016B (zh) 终端使用时长提醒方法及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05827869A (zh) 一种移动终端的防沉迷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CN105491451B (zh) 电子设备自动关机的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10190643B (zh) 提醒用户充电的方法、装置、可穿戴设备及存储介质
KR100672429B1 (ko) 이동 통신 단말기의 알람기능 제어 방법
CN114024737A (zh) 确定直播间刷量的方法及装置
JPWO2018146923A1 (ja) 分散協調システム、機器行動監視装置及び家電機器
US20150039263A1 (en) Electronic apparatus and program
CN110099171B (zh) 响铃类型自动调整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0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