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404959A - 一种实现传输非实时离线文件的方法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实现传输非实时离线文件的方法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404959A
CN111404959A CN202010223555.8A CN202010223555A CN111404959A CN 111404959 A CN111404959 A CN 111404959A CN 202010223555 A CN202010223555 A CN 202010223555A CN 111404959 A CN111404959 A CN 11140495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rver
offline file
client
offline
server si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223555.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欣萍
殷培强
徐磊
李然
李文正
管超
张正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RRC Qingdao Sifang Rolling Stock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RRC Qingdao Sifang Rolling Stock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RRC Qingdao Sifang Rolling Stock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filed Critical CRRC Qingdao Sifang Rolling Stock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223555.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404959A/zh
Publication of CN11140495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40495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02Protocols based on web technology, e.g. hypertext transfer protocol [HTTP]
    • H04L67/025Protocols based on web technology, e.g. hypertext transfer protocol [HTTP] for remote control or remote monitoring of appl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3/00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 H04L63/08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authentication of entities
    • H04L63/0876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authentication of entities based on the identity of the terminal or configuration, e.g. MAC address, hardware or software configuration or device fingerpri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06Protoc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file transfer, e.g. file transfer protocol [FTP]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12Protoc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oprietary or special-purpose networking environments, e.g. medical networks, sensor networks, networks in vehicles or remote metering network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9/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independent of the application payload and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 H04L69/16Implementation or adaptation of Internet protocol [IP], of 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 [TCP] or of user datagram protocol [UDP]
    • H04L69/163In-band adaptation of TCP data exchange; In-band control procedur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实现传输非实时离线文件的方法,应用于轨道车辆车地无线传输系统,包括:S1:多个客户端与服务器端建立TCP通信连接;S2:多个客户端向服务器端发送离线文件上传请求;S3:服务器端逐个根据工作状态应答多个离线文件上传请求,服务器端工作状态包括空闲和忙碌;S4:当服务器端工作状态为空闲时,则服务器端允许客户端根据通信协议上传离线文件;当服务器端工作状态为忙碌时,则服务器端拒绝客户端上传离线文件,被拒绝的客户端周期发送离线文件上传请求;S5:当离线文件上传结束后,服务器端工作状态由忙碌变为空闲。该方法采用交互式协议请求应答技术,实现了离线文件的有序上传,避免了网路瘫痪,提高了离线文件传输的可靠性。

Description

一种实现传输非实时离线文件的方法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轨道车辆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实现传输非实时离线文件的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车地无线传输系统中的监控设备接收采集设备主机采集的列车运行时的状态或故障数据及健康管理类数据,并通过无线数据传输通道发送到地面运维平台,以实现列车的监控,按照数据传输时效必要性分为实时数据和非实时数据两类。
列车实时数据是指监控设备实时获取的列车运行时产生的各类信息,实时性要求高,主要用于实现列车综合状态的远程实时监控、故障预警的实时提醒、实时故障分析及推送功能。
列车非实时数据是指监控设备获取列车整车数据记录仪记录的离线文件、重要监测子系统(比如弓网监测、走形部监测)用于状态评估、健康管理的数据记录离线文件,实时性要求不高。
目前对于传输非实时离线文件方式为:在监控设备中设置服务器端,多个采集设备主机根据上传需求,直接将离线文件上传到指定目录中。当列车回库后,监控设备采用集中上传的方式进行车地统一上传。
该方法比较简单,由于存在多个采集设备主机,传输的离线文件数量大,该方法没有考虑各采集设备主机的协调传输机制,传输过程没有进行有效控制,容易出现因各采集设备主机同时上传大批量离线文件,导致传输通道带宽阻塞和网络瘫痪,且传输的离线文件没有进行可靠的确认认证机制,会出现传输文件不全,导致失败的情况。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车地无线传输系统中无序传输离线文件导致网络瘫痪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实现传输非实时离线文件的方法,采用交互式协议请求应答技术,实现了离线文件的有序上传,避免了网路瘫痪,提高了离线文件传输的可靠性。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实现传输非实时离线文件的方法,应用于轨道车辆车地无线传输系统,所述车地无线传输系统包括监控设备以及多个采集设备,多个所述采集设备与所述监控设备相连接,所述方法包括:
S1:客户端与服务器端建立TCP通信连接,所述服务器端为所述监控设备的服务器,所述客户端为所述采集设备的主机,所述客户端为多个;
S2:多个所述客户端向所述服务器端发送离线文件上传请求;
S3:所述服务器端逐个根据工作状态应答多个所述离线文件上传请求,服务器端工作状态包括空闲和忙碌;
S4:当所述服务器端工作状态为空闲时,则所述服务器端允许所述客户端根据通信协议上传离线文件;当所述服务器端工作状态为忙碌时,则所述服务器端拒绝所述客户端上传离线文件,被拒绝的所述客户端周期发送所述离线文件上传请求;
S5:当离线文件上传结束后,所述服务器端工作状态由忙碌变为空闲。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2具体包括:
多个所述客户端向所述服务器端发送通信验证请求;
当所述服务器端应答所述通信验证请求时,则所述客户端向所述服务器端发送所述离线文件上传请求;
当所述服务器端未应答所述通信验证请求时,则所述客户端不向所述服务器端发送所述离线文件上传请求。
进一步地,在所述步骤S1之后,还包括:
多个所述客户端以第一预设时间周期向所述服务器端发送心跳消息;
所述服务器端逐个应答多个所述心跳消息;
当所述客户端在第二预设时间内未应答所述心跳消息时,所述客户端需重新与所述服务器端建立TCP通信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3具体包括:
若多个所述客户端同时向所述服务器端发送所述离线文件上传请求,则所述服务器端选择一个所述客户端根据工作状态应答所述离线文件上传请求,并逐个应答其余所述离线文件上传请求;
否则,所述服务器端逐个根据工作状态应答多个所述离线文件上传请求。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5具体包括:
所述客户端向所述服务器端发送离线文件检验消息,所述离线文件校验消息包括:MD5码信息;
所述服务器端接收到所述离线文件检验消息后,所述服务器端向所述客户端发送离线文件检验应答消息,所述服务器端工作状态由忙碌变为空闲,所述离线文件校验应答消息包含:文件上传结果;
所述客户端接收到所述离线文件检验应答消息后,判断离线文件上传结果,若所述离线文件上传结果为成功,则所述客户端不向所述服务器端发送所述离线文件上传请求;否则,所述客户端仍需周期向所述服务器端发送所述离线文件上传请求。
进一步地,所述离线文件上传结果由所述服务器端采用MD5算法判断离线文件是否上传成功得到。
进一步地,所述监控设备冗余设置,所述监控设备设置于所述轨道车辆的头车中,所述监控设备还设置于所述轨道车辆的尾车中。
进一步地,所述离线文件上传请求具体包括:
离线文件名称和离线文件大小。
进一步地,所述通信协议包括但不限制于FTP通信协议和HTTP通信协议。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实现传输非实时离线文件的系统,应用于轨道车辆车地无线传输系统,所述车地无线传输系统包括监控设备以及多个采集设备,多个所述采集设备与所述监控设备相连接,所述系统包括:
通信建立单元,用于客户端与服务器端建立TCP通信连接,所述服务器端为所述监控设备的服务器,所述客户端为所述采集设备的主机,所述客户端为多个;
请求单元,用于多个所述客户端向所述服务器端发送离线文件上传请求;
应答单元,用于所述服务器端逐个根据工作状态应答多个所述离线文件上传请求,服务器端工作状态包括空闲和忙碌;
离线文件上传单元,用于当所述服务器端工作状态为空闲时,则所述服务器端允许所述客户端根据通信协议上传离线文件;当所述服务器端工作状态为忙碌时,则所述服务器端拒绝所述客户端上传离线文件,被拒绝的所述客户端周期发送所述离线文件上传请求;
状态单元,用于当离线文件上传结束后,所述服务器端工作状态由忙碌变为空闲。
本发明的技术效果或优点:
(1)本发明提供的实现传输非实时离线文件的方法,应用于轨道车辆车地无线传输系统,首先多个客户端与服务器端建立TCP通信连接,建立TCP通信连接后,然后向服务器端发送离线文件上传请求,服务器端逐个根据工作状态应答离线文件上传请求,当工作状态为空闲时,则服务器端允许客户端上传离线文件,当工作状态为忙碌时,则服务器拒绝客户端上传离线文件,被拒绝的客户端周期发送离线文件上传请求,最后当离线文件上传结束后,服务器端工作状态由忙碌变为空闲。该方法采用交互式协议请求应答技术,实现了离线文件的有序上传,避免了网路瘫痪,提高了离线文件传输的可靠性。
(2)本发明提供的实现传输非实时离线文件的方法,在发送离线文件上传请求之前,多个客户端分别向服务器端发送通信验证请求,当服务器端应答通信验证请求时,则客户端向服务器端发送离线文件上传请求,当服务器端未应答通信验证请求时,则客户端不向服务器端发送离线文件上传请求。该方法通过TCP交互式通信协议模式进行客户端的身份安全认证,只有通过身份验证后,客户端才能向服务器端发送离线文件上传请求,非法客户端无法发送离线文件上传请求,提高了离线文件传输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个实现传输非实时离线文件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个实现传输非实时离线文件的系统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车地无线传输系统中无序传输离线文件导致网络瘫痪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实现传输非实时离线文件的方法,采用交互式协议请求应答技术,实现了离线文件的有序上传,避免了网路瘫痪,提高了离线文件传输的可靠性。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及说明书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详细说明。
参考图1,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个实现传输非实时离线文件的方法的流程图。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实现传输非实时离线文件的方法,应用于轨道车辆车地无线传输系统,所述车地无线传输系统包括监控设备以及多个采集设备,多个所述采集设备与所述监控设备相连接,所述方法包括:
S1:客户端与服务器端建立TCP通信连接,所述服务器端为所述监控设备的服务器,所述客户端为所述采集设备的主机,所述客户端为多个;
S2:多个所述客户端向所述服务器端发送离线文件上传请求;
S3:所述服务器端逐个根据工作状态应答多个所述离线文件上传请求,服务器端工作状态包括空闲和忙碌;
S4:当所述服务器端工作状态为空闲时,则所述服务器端允许所述客户端根据通信协议上传离线文件;当所述服务器端工作状态为忙碌时,则所述服务器端拒绝所述客户端上传离线文件,被拒绝的所述客户端周期发送所述离线文件上传请求;
S5:当离线文件上传结束后,所述服务器端工作状态由忙碌变为空闲。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实现传输非实时离线文件的方法,采用交互式协议请求应答技术,实现了离线文件的有序上传,避免了网路瘫痪,提高了离线文件传输的可靠性。
具体的,参考图1,一种实现传输非实时离线文件的方法,应用于轨道车辆车地无线传输系统,所述车地无线传输系统包括监控设备以及多个采集设备,多个所述采集设备与所述监控设备相连接,所述方法包括:
S1:客户端与服务器端建立TCP通信连接,所述服务器端为所述监控设备的服务器,所述客户端为所述采集设备的主机,所述客户端为多个。具体地说,所述监控设备的服务器冗余设置,包括主服务器和从服务器,更具体地说,正常通信中,各个采集设备的主机(客户端)只与其主服务器(主服务器端)进行通信,主服务器端采用默认非抢占配置,当主服务器端通信故障时,从服务器端与各个客户端建立通信连接,若主服务器端恢复通信时,主服务器端不抢占从服务器端与各个客户端的通信连接,同时,主服务器端一直发送VRRP广播包至从服务器端,当从服务器端接收不到主服务器端发送的VRRP广播包时,切换至主服务器端与各个客户端进行通信,保证了离线文件传输的连续性。
需要说明的是,各个采集设备的主机包括:TCMS监控系统的主机,走行部监测系统的主机以及弓网检测系统的主机等单元设备。
为了维持客户端与服务器端的TCP通信连接,在步骤S1之后还包括:
多个所述客户端以第一预设时间周期向所述服务器端发送心跳消息;
所述服务器端逐个应答多个所述心跳消息;
当所述客户端在第二预设时间内未应答所述心跳消息时,所述客户端需重新与所述服务器端建立TCP通信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预设时间和第二预设时间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定,作为优选,本实施例中,第一预设时间和第二预设时间都为5S。并且,应当理解的是,维持客户端与服务器端的TCP通信连接贯穿整个离线文件上传过程。
S2:多个所述客户端向所述服务器端发送离线文件上传请求。具体地说,步骤S2具体包括:
多个所述客户端向所述服务器端发送通信验证请求;
当所述服务器端应答所述通信验证请求时,则所述客户端向所述服务器端发送所述离线文件上传请求;
当所述服务器端未应答所述通信验证请求时,则所述客户端不向所述服务器端发送所述离线文件上传请求。
其中:离线文件上传请求包括:离线文件名称和离线文件大小。
本实施例中通过TCP交互式通信协议模式进行客户端的身份安全认证,只有通过身份验证后,客户端才能向服务器端发送离线文件上传请求,非法客户端无法发送离线文件上传请求,避免了非法客户端向服务器端发送离线文件上传请求,提高离线文件传输的安全性。
S3:所述服务器端逐个根据工作状态应答多个所述离线文件上传请求,服务器工作状态包括空闲和忙碌。具体地说,步骤S3具体包括:
若多个所述客户端同时向所述服务器端发送所述离线文件上传请求,则所述服务器端选择一个所述客户端根据工作状态应答所述离线文件上传请求,并逐个应答其余所述离线文件上传请求;
否则,所述服务器端逐个根据工作状态应答多个所述离线文件上传请求。
S4:当所述服务器端工作状态为空闲时,则所述服务器端允许所述客户端根据通信协议上传离线文件;当所述服务器端工作状态为忙碌时,则所述服务器端拒绝所述客户端上传离线文件,被拒绝的所述客户端周期发送所述离线文件上传请求。具体地说,通信协议包括但不限制于FTP通信协议和HTTP通信协议。
S5:当离线文件上传结束后,所述服务器端工作状态由忙碌变为空闲。
具体地说,步骤S5具体包括:所述客户端向所述服务器发送离线文件检验消息,所述离线文件校验消息包括:MD5码信息;
所述服务器端接收到所述离线文件检验消息后,所述服务器端向所述客户端发送离线文件检验应答消息,所述服务器端工作状态由忙碌变为空闲,所述离线文件校验应答消息包含:文件上传结果;
所述客户端接收到所述离线文件检验应答消息后,判断离线文件上传结果,若所述离线文件上传结果为成功,则所述客户端不向所述服务器端发送所述离线文件上传请求;否则,所述客户端仍需周期向所述服务器端发送所述离线文件上传请求。
其中,所述离线文件上传结果由所述服务器端采用MD5算法判断离线文件是否上传成功得到。
本实施例中,文件上传后,客户端向服务器端发送离线文件检验消息,客户端在接受到服务器端发送的离线文件检验应答消息后,客户端通过MD5算法确定离线文件上传成功与否,保证了离线文件传输的准确性。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实现传输非实时离线文件的方法,应用于轨道车辆车地无线传输系统,首先多个客户端与服务器端建立TCP通信连接,建立TCP通信连接后,然后向服务器端发送离线文件上传请求,服务器端住个根据工作状态应答离线文件上传请求,当工作状态为空闲时,则服务器端允许客户端上传离线文件,当工作状态为忙碌时,则服务器拒绝客户端上传离线文件,被拒绝的客户端周期发送离线文件上传请求,最后当离线文件上传结束后,工作状态由忙碌变为空闲。该方法采用交互式协议请求应答技术,实现了离线文件的有序上传,避免了网路瘫痪,提高了离线文件传输的可靠性。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实现传输非实时离线文件的系统,应用于轨道车辆车地无线传输系统,所述车地无线传输系统包括监控设备以及多个采集设备,多个所述采集设备与所述监控设备相连接,参考图2,所述系统包括:
通信建立单元,用于客户端与服务器端建立TCP通信连接,所述服务器端为所述监控设备的服务器,所述客户端为所述采集设备的主机,所述客户端为多个;
请求单元,用于多个所述客户端向所述服务器端发送离线文件上传请求;
应答单元,用于所述服务器端逐个根据工作状态应答多个所述离线文件上传请求,服务器工作状态包括空闲和忙碌;
离线文件上传单元,用于当所述服务器端工作状态为空闲时,则所述服务器端允许所述客户端根据通信协议上传离线文件;当所述服务器工作状态为忙碌时,则所述服务器拒绝所述客户端上传离线文件,被拒绝的所述客户端周期发送所述离线文件上传请求;
状态单元,用于当离线文件上传结束后,所述服务器端工作状态由忙碌变为空闲。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实现传输非实时离线文件的系统,采用交互式协议请求应答技术,实现了离线文件的有序上传,避免了网路瘫痪,提高了离线文件传输的可靠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实现传输非实时离线文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轨道车辆车地无线传输系统,所述车地无线传输系统包括监控设备以及多个采集设备,多个所述采集设备与所述监控设备相连接,所述方法包括:
S1:客户端与服务器端建立TCP通信连接,所述服务器端为所述监控设备的服务器,所述客户端为所述采集设备的主机,所述客户端为多个;
S2:多个所述客户端向所述服务器端发送离线文件上传请求;
S3:所述服务器端逐个根据工作状态应答多个所述离线文件上传请求,服务器端工作状态包括空闲和忙碌;
S4:当所述服务器端工作状态为空闲时,则所述服务器端允许所述客户端根据通信协议上传离线文件;当所述服务器端工作状态为忙碌时,则所述服务器端拒绝所述客户端上传离线文件,被拒绝的所述客户端周期发送所述离线文件上传请求;
S5:当离线文件上传结束后,所述服务器端工作状态由忙碌变为空闲。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实现传输非实时离线文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具体包括:
多个所述客户端向所述服务器端发送通信验证请求;
当所述服务器端应答所述通信验证请求时,则所述客户端向所述服务器端发送所述离线文件上传请求;
当所述服务器端未应答所述通信验证请求时,则所述客户端不向所述服务器端发送所述离线文件上传请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实现传输非实时离线文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S1之后,还包括:
多个所述客户端以第一预设时间周期向所述服务器端发送心跳消息;
所述服务器端逐个应答多个所述心跳消息;
当所述客户端在第二预设时间内未应答所述心跳消息时,所述客户端需重新与所述服务器端建立TCP通信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实现传输非实时离线文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具体包括:
若多个所述客户端同时向所述服务器端发送所述离线文件上传请求,则所述服务器端选择一个所述客户端根据工作状态应答所述离线文件上传请求,并逐个应答其余所述离线文件上传请求;
否则,所述服务器端逐个根据工作状态应答多个所述离线文件上传请求。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实现传输非实时离线文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5具体包括:
所述客户端向所述服务器端发送离线文件检验消息,所述离线文件校验消息包括:MD5码信息;
所述服务器端接收到所述离线文件检验消息后,所述服务器端向所述客户端发送离线文件检验应答消息,所述服务器端工作状态由忙碌变为空闲,所述离线文件校验应答消息包含:文件上传结果;
所述客户端接收到所述离线文件检验应答消息后,判断离线文件上传结果,若所述离线文件上传结果为成功,则所述客户端不向所述服务器端发送所述离线文件上传请求;否则,所述客户端仍需周期向所述服务器端发送所述离线文件上传请求。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实现传输非实时离线文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离线文件上传结果由所述服务器端采用MD5算法判断离线文件是否上传成功得到。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实现传输非实时离线文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控设备的服务器冗余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实现传输非实时离线文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离线文件上传请求具体包括:
离线文件名称和离线文件大小。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实现传输非实时离线文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协议包括但不限制于FTP通信协议和HTTP通信协议。
10.一种实现传输非实时离线文件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应用于轨道车辆车地无线传输系统,所述车地无线传输系统包括监控设备以及多个采集设备,多个所述采集设备与所述监控设备相连接,所述系统包括:
通信建立单元,用于客户端与服务器端建立TCP通信连接,所述服务器端为所述监控设备的服务器,所述客户端为所述采集设备的主机,所述客户端为多个;
请求单元,用于多个所述客户端向所述服务器端发送离线文件上传请求;
应答单元,用于所述服务器端逐个根据工作状态应答多个所述离线文件上传请求,服务器端工作状态包括空闲和忙碌;
离线文件上传单元,用于当所述服务器端工作状态为空闲时,则所述服务器端允许所述客户端根据通信协议上传离线文件;当所述服务器端工作状态为忙碌时,则所述服务器端拒绝所述客户端上传离线文件,被拒绝的所述客户端周期发送所述离线文件上传请求;
状态单元,用于当离线文件上传结束后,所述服务器端工作状态由忙碌变为空闲。
CN202010223555.8A 2020-03-26 2020-03-26 一种实现传输非实时离线文件的方法及系统 Pending CN11140495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223555.8A CN111404959A (zh) 2020-03-26 2020-03-26 一种实现传输非实时离线文件的方法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223555.8A CN111404959A (zh) 2020-03-26 2020-03-26 一种实现传输非实时离线文件的方法及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404959A true CN111404959A (zh) 2020-07-10

Family

ID=714139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223555.8A Pending CN111404959A (zh) 2020-03-26 2020-03-26 一种实现传输非实时离线文件的方法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404959A (zh)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355426A (zh) * 2011-06-30 2012-02-15 北京神州泰岳软件股份有限公司 实现离线文件传输的方法和系统
CN102647314A (zh) * 2012-05-16 2012-08-22 深圳市乐唯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客户端在线状态判定方法及其系统
CN103744809A (zh) * 2013-12-23 2014-04-23 天泽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vrrp的车辆信息管理系统双机热备方法
CN103873505A (zh) * 2012-12-12 2014-06-18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向云存储服务器离线上传的方法、系统与装置
CN105610836A (zh) * 2015-12-31 2016-05-25 浙江省公众信息产业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传输的方法及系统
CN105897486A (zh) * 2016-06-07 2016-08-24 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 一种sctp协议服务热备份的方法
KR20180070867A (ko) * 2016-12-19 2018-06-27 전자부품연구원 복수의 무대장치의 네트워크 시스템 및 무대장치의 네트워크 통신지원 보드장치
CN108512930A (zh) * 2018-04-11 2018-09-07 广州视源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共享文件的管理方法、装置、服务器和存储介质
CN109309730A (zh) * 2018-10-31 2019-02-05 北京国信宏数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可信的文件传输方法和系统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355426A (zh) * 2011-06-30 2012-02-15 北京神州泰岳软件股份有限公司 实现离线文件传输的方法和系统
CN102647314A (zh) * 2012-05-16 2012-08-22 深圳市乐唯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客户端在线状态判定方法及其系统
CN103873505A (zh) * 2012-12-12 2014-06-18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向云存储服务器离线上传的方法、系统与装置
CN103744809A (zh) * 2013-12-23 2014-04-23 天泽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vrrp的车辆信息管理系统双机热备方法
CN105610836A (zh) * 2015-12-31 2016-05-25 浙江省公众信息产业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传输的方法及系统
CN105897486A (zh) * 2016-06-07 2016-08-24 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 一种sctp协议服务热备份的方法
KR20180070867A (ko) * 2016-12-19 2018-06-27 전자부품연구원 복수의 무대장치의 네트워크 시스템 및 무대장치의 네트워크 통신지원 보드장치
CN108512930A (zh) * 2018-04-11 2018-09-07 广州视源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共享文件的管理方法、装置、服务器和存储介质
CN109309730A (zh) * 2018-10-31 2019-02-05 北京国信宏数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可信的文件传输方法和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535965A (zh)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
CN110460638A (zh) 消息推送方法及装置
CN105095022A (zh) 一种数据备份方法及装置
CN112613024A (zh) 一种数据交互方法、装置、系统及存储介质
CN109862071B (zh) 一种基于lte的车载日志自动上传的方法和系统
CN114328115A (zh) 一种云端监控和边缘运维的方法及系统
CN112512017B (zh) 对智能车载网联终端状态远程监控的信息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12947333B (zh) 一种基于socket长连接的均衡负载分片方法
CN111404959A (zh) 一种实现传输非实时离线文件的方法及系统
JP2019176582A (ja) 受配電設備の監視システム
CN113630748B (zh) 一种智能网联车辆文件中转传输方法及系统
CN210157388U (zh) 一种道岔监测信息的传输系统
CN112738188A (zh) 一种数据跨网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16582905A (zh) 车辆数据传输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208579B (zh) 一种fao日志传输方法和fao系统
CN115733847A (zh) 智能远程信息处理数据同步
CN112449006B (zh) 一种用于地震台站数据采集器与地震台网中心数据服务器的数据传输方法及计算机与介质
CN102868730A (zh) 电梯运行状态监控方法及系统
CN113905104A (zh) 一种电梯智联网的通讯方法和协议转换系统
CN111726778A (zh) 基于云存储的轨道交通lte-m通信系统综合承载业务传输的大流量监测系统和方法
CN111162967A (zh) 一种离线开庭处理方法、装置、终端、服务器及存储介质
CN112667280B (zh) 一种基于Git技术的机车车载应用软件集中控制系统
CN110418305A (zh) 一种道岔监测信息的传输方法及其传输系统
CN113055280B (zh) 一种基于物联网数据管理安全的智能网关装置
CN117749789B (zh) 一种基于udp协议的传输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0710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