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404790A - 一种业务转移的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业务转移的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404790A
CN111404790A CN202010209960.4A CN202010209960A CN111404790A CN 111404790 A CN111404790 A CN 111404790A CN 202010209960 A CN202010209960 A CN 202010209960A CN 111404790 A CN111404790 A CN 11140479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mmand
identification information
service transfer
trigger
applic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209960.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慧君
唐明明
彭仕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Ruying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Ruying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Ruying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Ruying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209960.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404790A/zh
Publication of CN11140479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40479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28Data switching networks characterised by path configuration, e.g. LAN [Local Area Networks] or WAN [Wide Area Networks]
    • H04L12/2803Home automation networks
    • H04L12/2816Controlling appliance services of a home automation network by calling their functionalities
    • H04L12/282Controlling appliance services of a home automation network by calling their functionalities based on user interaction within the home
    • GPHYSICS
    • G10MUSICAL INSTRUMENTS; ACOUSTICS
    • G10LSPEECH ANALYSIS TECHNIQUES OR SPEECH SYNTHESIS; SPEECH RECOGNITION; SPEECH OR VOICE PROCESSING TECHNIQUES; SPEECH OR AUDIO CODING OR DECODING
    • G10L15/00Speech recognition
    • G10L15/08Speech classification or search
    • G10L15/18Speech classification or search using natural language modelling
    • G10L15/1822Parsing for meaning understanding
    • GPHYSICS
    • G10MUSICAL INSTRUMENTS; ACOUSTICS
    • G10LSPEECH ANALYSIS TECHNIQUES OR SPEECH SYNTHESIS; SPEECH RECOGNITION; SPEECH OR VOICE PROCESSING TECHNIQUES; SPEECH OR AUDIO CODING OR DECODING
    • G10L15/00Speech recognition
    • G10L15/22Procedures used during a speech recognition process, e.g. man-machine dialogue
    • GPHYSICS
    • G10MUSICAL INSTRUMENTS; ACOUSTICS
    • G10LSPEECH ANALYSIS TECHNIQUES OR SPEECH SYNTHESIS; SPEECH RECOGNITION; SPEECH OR VOICE PROCESSING TECHNIQUES; SPEECH OR AUDIO CODING OR DECODING
    • G10L15/00Speech recognition
    • G10L15/28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speech recognition systems
    • G10L15/30Distributed recognition, e.g. in client-server systems, for mobile phones or network applications
    • GPHYSICS
    • G10MUSICAL INSTRUMENTS; ACOUSTICS
    • G10LSPEECH ANALYSIS TECHNIQUES OR SPEECH SYNTHESIS; SPEECH RECOGNITION; SPEECH OR VOICE PROCESSING TECHNIQUES; SPEECH OR AUDIO CODING OR DECODING
    • G10L15/00Speech recognition
    • G10L15/28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speech recognition systems
    • G10L15/34Adaptation of a single recogniser for parallel processing, e.g. by use of multiple processors or cloud comput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80Services using short range communication, e.g. near-field communication [NFC], radio-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RFID] or low energy communi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04W76/14Direct-mode setup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00Network data management
    • H04W8/22Processing or transfer of terminal data, e.g. status or physical capabilities
    • H04W8/24Transfer of terminal data
    • GPHYSICS
    • G10MUSICAL INSTRUMENTS; ACOUSTICS
    • G10LSPEECH ANALYSIS TECHNIQUES OR SPEECH SYNTHESIS; SPEECH RECOGNITION; SPEECH OR VOICE PROCESSING TECHNIQUES; SPEECH OR AUDIO CODING OR DECODING
    • G10L15/00Speech recognition
    • G10L15/22Procedures used during a speech recognition process, e.g. man-machine dialogue
    • G10L2015/223Execution procedure of a spoken comman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28Data switching networks characterised by path configuration, e.g. LAN [Local Area Networks] or WAN [Wide Area Networks]
    • H04L12/2803Home automation networks
    • H04L2012/284Home automation network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medium used
    • H04L2012/2841Wireles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coustics & Sound (AREA)
  • Multimedia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ational Linguistic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Audiology, Speech & Language Pathology (AREA)
  •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业务转移的方法及装置,用以实现将当前设备上的业务转移到另一个设备上。所述方法,包括:接收关于业务转移的触发命令;在所述触发命令的触发下,获取业务转移信息,所述业务转移信息包括:目标设备标识信息、本地当前运行的应用的应用标识信息、所述应用的当前页面的页面标识信息和命令字;根据所述业务转移信息生成业务转移命令;将所述业务转移命令发送到所述目标设备标识信息所对应的目标设备。

Description

一种业务转移的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计算机及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业务转移的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智能设备可以为人们提供越来越多的智能服务,如语音服务、智能搜索等。多个智能设备有可能提供相同的服务。有些智能设备位于居室内相对固定的位置,不经常移动。而用户有可能在居室内移动。存在这样一种情况,用户在卧室使用智能设备1,之后用户移动到客厅,客厅有智能设备2。如果用户想在智能设备2上继续之前智能设备1上的业务,那么用户需要对智能设备2进行多步操作才能使智能设备2进入到智能设备1当前的业务状态。例如,智能设备1正在播放歌曲1。用户希望智能设备2也播放歌曲1,那么用户需要激活智能设备2,进入音乐播放app,搜索歌曲1并播放。可见,用户操作较为繁琐,体验较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业务转移的方法及装置,用以实现将当前设备上的业务转移到另一个设备上。
本发明提供一种业务转移的方法,包括:
接收关于业务转移的触发命令;
在所述触发命令的触发下,获取业务转移信息,所述业务转移信息包括:目标设备标识信息、本地当前运行的应用的应用标识信息、所述应用的当前页面的页面标识信息和命令字;
根据所述业务转移信息生成业务转移命令;
将所述业务转移命令发送到所述目标设备标识信息所对应的目标设备。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本实施例在一个简单的触发命令的触发下,便可实现业务从一个设备转移到另一个设备,不需要用户在另一个设备上进行繁复的操作,便可以在另一个设备上续接之前设备上的业务。
可选的,所述触发命令为语音命令;
所述获取业务转移信息,包括:
通过对所述语音命令的解析,获取业务转移信息中的目标设备标识信息和所述命令字。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本实施例实现了通过语音命令来控制业务的转移,转移操控较为方便。
可选的,所述触发命令为近场通信NFC感应命令;
所述获取业务转移信息,包括:
通过所述近场通信NFC感应命令与所述目标设备建立NFC连接;
通过所述NFC连接,获取业务转移信息中的目标设备标识信息;
在所述NFC感应命令的触发下,获取本地当前运行的应用的应用标识信息、所述应用的当前页面的页面标识信息和命令字。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本实施例实现了通过NFC感应方式触发业务转移,转移操作较为方便。
可选的,所述触发命令为按钮触发命令;
所述获取业务转移信息,包括:
查找预先与本地绑定的目标设备的目标设备标识信息,以获取业务转移信息中的目标设备标识信息;
在所述按钮触发命令的触发下,获取本地当前运行的应用的应用标识信息、所述应用的当前页面的页面标识信息和命令字。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本实施例为用户提供了触发按钮的方式来触发业务转移,转移操作较为方便。
可选的,所述触发命令为目标设备发来的触发命令,所述触发命令包括目标设备标识信息和命令字。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本实施例中,用户可以在目标设备上进行操控,来控制本地向目标设备的业务转移。
可选的,将所述业务转移命令发送到所述目标设备标识信息所对应的目标设备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退出本地当前运行的应用。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本实施例中,在业务转移到目标设备后,本地可自动退出当前运行的应用,以节省设备功耗。
本发明提供一种业务转移的装置,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关于业务转移的触发命令;
获取模块,用于在所述触发命令的触发下,获取业务转移信息,所述业务转移信息包括:目标设备标识信息、本地当前运行的应用的应用标识信息、所述应用的当前页面的页面标识信息和命令字;
生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业务转移信息生成业务转移命令;
发送模块,用于将所述业务转移命令发送到所述目标设备标识信息所对应的目标设备。
可选的,所述触发命令为语音命令;
所述获取模块包括:
第一获取子模块,用于通过对所述语音命令的解析,获取业务转移信息中的目标设备标识信息和所述命令字。
可选的,所述触发命令为近场通信NFC感应命令;
所述获取模块包括:
连接子模块,用于通过所述近场通信NFC感应命令与所述目标设备建立NFC连接;
第二获取子模块,用于通过所述NFC连接,获取业务转移信息中的目标设备标识信息;
第三获取子模块,用于在所述NFC感应命令的触发下,获取本地当前运行的应用的应用标识信息、所述应用的当前页面的页面标识信息和命令字。
可选的,所述触发命令为按钮触发命令;
所述获取模块包括:
第四获取子模块,用于查找预先与本地绑定的目标设备的目标设备标识信息,以获取业务转移信息中的目标设备标识信息;
第五获取子模块,用于在所述按钮触发命令的触发下,获取本地当前运行的应用的应用标识信息、所述应用的当前页面的页面标识信息和命令字。
可选的,所述触发命令为目标设备发来的触发命令,所述触发命令包括目标设备标识信息和命令字。
可选的,所述装置还包括:
退出模块,用于退出本地当前运行的应用。
本发明提供一种获取机械臂操控数据的装置,包括:
处理器;
用于存储处理器可执行指令的存储器;
其中,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
接收关于业务转移的触发命令;
在所述触发命令的触发下,获取业务转移信息,所述业务转移信息包括:目标设备标识信息、本地当前运行的应用的应用标识信息、所述应用的当前页面的页面标识信息和命令字;
根据所述业务转移信息生成业务转移命令;
将所述业务转移命令发送到所述目标设备标识信息所对应的目标设备。
本发明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指令,该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发明而了解。本发明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所写的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发明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业务转移的方法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业务转移的方法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业务转移的方法流程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业务转移的方法流程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业务转移的装置结构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中获取模块的结构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中获取模块的结构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中获取模块的结构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业务转移的装置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相关技术中,存在这样一种情况,用户在卧室使用智能设备1,之后用户移动到客厅,客厅有智能设备2。如果用户想在智能设备2上继续之前智能设备1上的业务,那么用户需要对智能设备2进行多步操作才能使智能设备2进入到智能设备1当前的业务状态。例如,智能设备1正在播放歌曲1。用户希望智能设备2也播放歌曲1,那么用户需要激活智能设备2,进入音乐播放app,搜索歌曲1并播放。可见,用户操作较为繁琐,体验较差。
为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业务转移方案,用户可以输入触发命令,在触发命令的触发下,本地设备可以向目标设备发送业务转移命令,使目标设备进入到本地设备当前应用的当前业务状态,相当于续接了本地设备的当前业务,即实现了业务转移。
参见图1,本实施例中业务转移的方法包括:
步骤101:接收关于业务转移的触发命令。
步骤102:在所述触发命令的触发下,获取业务转移信息,所述业务转移信息包括:目标设备标识信息、本地当前运行的应用的应用标识信息、所述应用的当前页面的页面标识信息和命令字。
步骤103:根据所述业务转移信息生成业务转移命令。
步骤104:将所述业务转移命令发送到所述目标设备标识信息所对应的目标设备。
本实施例中,由本地设备实现上述过程。本地设备与目标设备可以是任意两个智能设备,如客厅墙面中控设备、移动终端、智能电视等。适用于本地设备与目标设备安装有相同的应用。
本实施例中,用户希望将本地设备当前的业务切换到目标设备上时,可以在本地设备上输入关于业务转移的触发命令,相当于本地设备接收关于业务转移的触发命令。本地设备在触发命令的触发下,获取业务转移信息,该业务转移信息可表征当前业务的状态。包括:当前正在运行哪个应用(即应用标识信息),当前处于该应用的哪个页面(即当前页面的页面标识信息),当前正在运行该应用的哪个业务和业务内容(即命令字)。
例如,用户在本地设备上当前业务是在即时通讯应用上与XX朋友进行一对一对话。用户移动到另一个地方,希望在目标设备上继续使用该即时通讯应用与XX朋友继续对话。则,用户可以对本地设备输入触发命令。本地设备通过触发命令获取目标设备标识信息,获取当前正在运行的该即时通讯应用的应用标识信息,获取与XX朋友进行对话的页面的页面标识信息(包括XX朋友的用户标识),以及确定相应的命令字,命令字的内容包括打开命令,即打开该即时通讯应用和与XX朋友进行对话的页面。目标设备接收并执行业务转移命令,打开该即时通讯应用和与XX朋友进行对话的页面。
所述业务转移信息还可以包括:应用的账户信息和上下文信息等。目标设备可根据应用的账户信息来登录应用,以便打开应用。上下文信息可以包括当前页面之前的用户一些操作的信息,可实现在目标设备上的回退操作,该回退操作的效果与本地设备上的回退操作的效果相同。上下文信息还可以包括其它信息,此处不一一赘述。
又如,用户在本地设备上当前业务是在播放器应用上播放XX歌曲。用户移动到另一个地方,希望在目标设备上继续使用该播放器应用播放XX歌曲。则,用户可以对本地设备输入触发命令。本地设备通过触发命令获取目标设备标识信息,获取当前正在运行的该播放器应用的应用标识信息,获取当前播放页面的页面标识信息,以及确定相应的命令字,命令字的内容包括播放命令和XX歌曲的标识信息,即打开该播放器应用并在播放页面播放XX歌曲。目标设备接收并执行业务转移命令,打开该播放器应用并在播放页面播放XX歌曲。
若目标设备未安装有所述当前运行的应用,那么目标设备可以不做处理,或者向本地设备反馈表示无法执行业务转移命令的反馈消息,还可以向用户输出表示业务转移失败的提示信息。
本地设备在收到表示无法执行业务转移命令的反馈消息时,可以不退出当前运行的应用,还可以向用户输出表示业务转移失败的提示信息。
触发命令可以有多种形式,参见下面的介绍。
可选的,所述触发命令为语音命令。
所述步骤102包括:步骤A。
步骤A:通过对所述语音命令的解析,获取业务转移信息中的目标设备标识信息和所述命令字。
例如,本地设备为位于客厅的门禁中控设备,语音命令为“发送当前业务到我的手机”。本地设备中的语音模块收到该语音命令,并解析该语音命令,得出该语音命令是一个业务转移命令,该业务转移命令包括目标设备标识信息,即“我的手机”。语音模块通过操作系统广播该业务转移命令。本地设备中的业务转移模块收到该业务转移命令,向操作系统发送广播,以获取当前运行的应用的应用标识信息。当前运行的应用收到该广播消息后进行反馈,以便业务转移模块获取所述应用的当前页面的页面标识信息和命令字。
业务转移模块根据“我的手机”的语义查找与本地设备预先绑定的目标设备“手机”,在查找到时,与目标设备“手机”建立连接,并向其发送业务转移命令。或者,业务转移模块将查找到的目标设备“手机”的目标设备标识携带在业务转移命令中,通过中间设备转发业务转移命令至目标设备“手机”。或者,由中间设备查找与本地设备预先绑定的目标设备“手机”,在查找到时,与目标设备“手机”建立连接,并向其发送业务转移命令。中间设备可以是云端服务器,或者是智能路由器(适用于本地设备与目标设备位于同一局域网的场景)等。
如果当前运行的应用支持业务转移功能,那么该应用与业务转移模块可以是同一个模块。
详细实现过程参见下面的介绍。
参见图2,本实施例中业务转移的方法包括:
步骤201:本地设备接收用户输入的唤醒语音命令,并进入工作状态。例如,唤醒语音命令为“如影门禁”。本地设备在收到唤醒语音命令之前,处于休眠状态,语音模块的监听功能保持工作。
步骤202:本地设备接收用户输入的语音操作命令并执行。例如,语音操作命令为“播放XX歌曲”。本地设备可打开音乐播放器应用搜索并播放XX歌曲。
当用户希望将当前业务转移到目标设备上时,继续下面的步骤。
步骤203:本地设备接收关于业务转移的语音命令。例如,关于业务转移的语音命令为“发送当前业务到我的手机上”。
针对上述各种语音命令,本地设备可以自行进行语音和语义解析,也可以将语音命令发送给云端服务器,由云端服务器解析,接收云端服务器反馈的解析结果。
步骤204:本地设备通过对所述语音命令的解析,获取业务转移信息中的目标设备标识信息和所述命令字。
步骤205:本地设备获取本地当前运行的应用的应用标识信息、所述应用的当前页面的页面标识信息和关于业务转移的用户账户信息。
步骤206:本地设备生成业务转移命令并发送至云端服务器。
步骤207:云端服务器根据关于业务转移的用户账户信息和目标设备标识信息查找绑定的目标设备。例如,目标设备是手机,那么查找与用户账户信息关联的手机。如果关联多个手机,那么向本地设备反馈关联的多个手机,并提示用户进行选择。本地设备将用户的选择结果反馈给云端服务器。或者,关于业务转移的语音命令为“发送当前业务到我的XX型号手机上”,云端服务器可以直接查找与用户账户信息关联的XX型号手机。
步骤208:云端服务器通过推送(push)的方式将所述业务转移命令发送到目标设备。
步骤209:目标设备执行业务转移命令。其中,目标设备可根据业务转移命令直接打开相应的应用和页面。或者,目标设备在通知栏上输出提示信息,用户点击提示信息后目标设备打开相应的应用和页面。
可选的,所述触发命令为近场通信NFC感应命令。
所述步骤102包括:步骤B1-步骤B3。
步骤B1:通过所述近场通信(NFC)感应命令与所述目标设备建立NFC连接。
步骤B2:通过所述NFC连接,获取业务转移信息中的目标设备标识信息。
步骤B3:在所述NFC感应命令的触发下,获取本地当前运行的应用的应用标识信息、所述应用的当前页面的页面标识信息和命令字。
例如,本地设备为位于客厅的门禁中控设备,用户希望将门禁中控设备的当前业务转移到手机上,那么用户可以将手机与门禁中控设备贴近或接触。本地设备中的NFC模块收到NFC感应命令,并与目标设备建立NFC连接。通过与目标设备的NFC连接,可获得目标设备标识信息。NFC模块通过操作系统广播该NFC感应命令。本地设备中的业务转移模块收到该NFC感应命令,向操作系统发送广播,以获取当前运行的应用的应用标识信息。当前运行的应用收到该广播消息后进行反馈,以便业务转移模块获取所述应用的当前页面的页面标识信息和命令字。
业务转移模块还可以在收到NFC感应命令后,向用户输出提示信息,询问用户是否要进行业务转移,在收到用户输入的表示确认转移的反馈时,向操作系统发送广播,以获取当前运行的应用的应用标识信息。
详细实现过程参见下面的介绍。
参见图3,本实施例中业务转移的方法包括:
步骤301:本地设备接收用户输入的唤醒语音命令,并进入工作状态。例如,唤醒语音命令为“如影门禁”。本地设备在收到唤醒语音命令之前,处于休眠状态,语音模块的监听功能保持工作。
步骤302:本地设备接收用户输入的语音操作命令并执行。例如,语音操作命令为“播放XX歌曲”。本地设备可打开音乐播放器应用搜索并播放XX歌曲。
当用户希望将当前业务转移到目标设备上时,用户可将目标设备靠近本地设备,继续下面的步骤。
步骤303:本地设备通过所述近场通信(NFC)感应命令与所述目标设备建立NFC连接。
步骤304:本地设备通过所述NFC连接,获取目标设备标识信息。
步骤305:本地设备在所述NFC感应命令的触发下,获取本地当前运行的应用的应用标识信息、所述应用的当前页面的页面标识信息和命令字。
步骤306:本地设备生成业务转移命令并发送至云端服务器。
步骤307:云端服务器通过推送(push)的方式将所述业务转移命令发送到目标设备。
步骤308:目标设备执行业务转移命令。
本实施例中的步骤301和步骤302,不限于语音控制,也可以是触摸等操控方式。
可选的,所述触发命令为按钮触发命令。
所述步骤102包括:步骤C1-步骤C2。
步骤C1:查找预先与本地绑定的目标设备的目标设备标识信息,以获取业务转移信息中的目标设备标识信息。
步骤C2:在所述按钮触发命令的触发下,获取本地当前运行的应用的应用标识信息、所述应用的当前页面的页面标识信息和命令字。
例如,本地设备的界面上有浮游按钮,该按钮用于控制业务转移。本地设备的操作系统提供该浮游按钮的功能。当用户希望将本地设备上的当前业务转移到目标设备上时,用户可以点击该按钮,本地设备调用业务转移模块。业务转移模块查找与本地设备预先绑定的目标设备,在查找到一个目标设备时,可向该目标设备发送业务转移命令;在查找到至少两个目标设备时,可向用户输出目标设备列表,由用户选择,根据用户的选择结果确定最终的目标设备。
业务转移模块向操作系统发送广播,以获取当前运行的应用的应用标识信息。当前运行的应用收到该广播消息后进行反馈,以便业务转移模块获取所述应用的当前页面的页面标识信息和命令字。
或者,本地设备中当前运行的应用的界面上有用于控制业务转移的按钮,相当于所述应用提供业务转移功能。该应用查找与本地设备预先绑定的目标设备。该应用可获取自身的应用标识信息、当前页面的页面标识信息和命令字。
详细实现过程参见下面的介绍。
参见图4,本实施例中业务转移的方法包括:
步骤401:本地设备接收用户输入的唤醒语音命令,并进入工作状态。例如,唤醒语音命令为“如影门禁”。本地设备在收到唤醒语音命令之前,处于休眠状态,语音模块的监听功能保持工作。
步骤402:本地设备接收用户输入的语音操作命令并执行。例如,语音操作命令为“播放XX歌曲”。本地设备可打开音乐播放器应用搜索并播放XX歌曲。
当用户希望将当前业务转移到目标设备上时,用户可将目标设备靠近本地设备,继续下面的步骤。
步骤403:本地设备接收用于业务转移的按钮触发命令。
步骤404:本地设备查找预先与本地绑定的目标设备的目标设备标识信息,以获取业务转移信息中的目标设备标识信息。
步骤405:本地设备在所述按钮触发命令的触发下,获取本地当前运行的应用的应用标识信息、所述应用的当前页面的页面标识信息和命令字。
步骤406:本地设备生成业务转移命令并发送至云端服务器。
步骤407:云端服务器通过推送(push)的方式将所述业务转移命令发送到目标设备。
步骤408:目标设备执行业务转移命令。
本实施例中的步骤401和步骤402,不限于语音控制,也可以是触摸等操控方式。
可选的,所述触发命令为目标设备发来的触发命令,所述触发命令包括目标设备标识信息和命令字。
通过以上几个实施例的介绍可知,通过所述触发命令可直接获得目标设备标识信息和命令字,也可以通过后续的处理获得目标设备标识信息和命令字。
可选的,将所述业务转移命令发送到所述目标设备标识信息所对应的目标设备后,所述方法还包括:步骤D。
步骤D:退出本地当前运行的应用。
本实施例中,本地设备在发送业务转移命令后,可退出本地当前运行的应用,也节省设备功耗。或者,目标设备在收到业务转移命令后向本地设备反馈确收消息。本地设备在收到确收消息后,退出本地当前运行的应用。
本实施例中,用户还可以在目标设备上输入触发命令,通过目标设备来确定本地设备。目标设备向本地设备发送业务转移请求。本地设备通过业务转移请求可获得目标设备标识信息。该业务转移请求相当于本地设备收到的触发命令。本地设备获取本地当前运行的应用的应用标识信息、所述应用的当前页面的页面标识信息和命令字,并将上述信息携带在业务转移命令中,将业务转移命令发送给目标设备。
上述实施例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自由组合。
通过以上描述介绍了业务转移的实现过程,该过程可由装置实现,下面对该装置的内部结构和功能进行介绍。
参见图5,本实施例中业务转移的装置包括:接收模块501、获取模块502、生成模块503和发送模块504。
接收模块501,用于接收关于业务转移的触发命令。
获取模块502,用于在所述触发命令的触发下,获取业务转移信息,所述业务转移信息包括:目标设备标识信息、本地当前运行的应用的应用标识信息、所述应用的当前页面的页面标识信息和命令字。
生成模块503,用于根据所述业务转移信息生成业务转移命令。
发送模块504,用于将所述业务转移命令发送到所述目标设备标识信息所对应的目标设备。
可选的,所述触发命令为语音命令。
如图6所示,所述获取模块502包括:第一获取子模块601。
第一获取子模块601,用于通过对所述语音命令的解析,获取业务转移信息中的目标设备标识信息和所述命令字。
可选的,所述触发命令为近场通信NFC感应命令。
如图7所示,所述获取模块502包括:连接子模块701、第二获取子模块702和第三获取子模块703。
连接子模块701,用于通过所述近场通信NFC感应命令与所述目标设备建立NFC连接。
第二获取子模块702,用于通过所述NFC连接,获取业务转移信息中的目标设备标识信息。
第三获取子模块703,用于在所述NFC感应命令的触发下,获取本地当前运行的应用的应用标识信息、所述应用的当前页面的页面标识信息和命令字。
可选的,所述触发命令为按钮触发命令。
如图8所示,所述获取模块502包括:第四获取子模块801和第五获取子模块802。
第四获取子模块801,用于查找预先与本地绑定的目标设备的目标设备标识信息,以获取业务转移信息中的目标设备标识信息。
第五获取子模块802,用于在所述按钮触发命令的触发下,获取本地当前运行的应用的应用标识信息、所述应用的当前页面的页面标识信息和命令字。
可选的,所述触发命令为目标设备发来的触发命令,所述触发命令包括目标设备标识信息和命令字。
可选的,如图9所示,所述装置还包括:退出模块901。
退出模块901,用于退出本地当前运行的应用。
一种获取机械臂操控数据的装置,包括:
处理器;
用于存储处理器可执行指令的存储器;
其中,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
接收关于业务转移的触发命令;
在所述触发命令的触发下,获取业务转移信息,所述业务转移信息包括:目标设备标识信息、本地当前运行的应用的应用标识信息、所述应用的当前页面的页面标识信息和命令字;
根据所述业务转移信息生成业务转移命令;
将所述业务转移命令发送到所述目标设备标识信息所对应的目标设备。
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指令,该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所述方法的步骤。
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本发明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系统、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发明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发明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和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本发明是参照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14)

1.一种业务转移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关于业务转移的触发命令;
在所述触发命令的触发下,获取业务转移信息,所述业务转移信息包括:目标设备标识信息、本地当前运行的应用的应用标识信息、所述应用的当前页面的页面标识信息和命令字;
根据所述业务转移信息生成业务转移命令;
将所述业务转移命令发送到所述目标设备标识信息所对应的目标设备。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触发命令为语音命令;
所述获取业务转移信息,包括:
通过对所述语音命令的解析,获取业务转移信息中的目标设备标识信息和所述命令字。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触发命令为近场通信NFC感应命令;
所述获取业务转移信息,包括:
通过所述近场通信NFC感应命令与所述目标设备建立NFC连接;
通过所述NFC连接,获取业务转移信息中的目标设备标识信息;
在所述NFC感应命令的触发下,获取本地当前运行的应用的应用标识信息、所述应用的当前页面的页面标识信息和命令字。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触发命令为按钮触发命令;
所述获取业务转移信息,包括:
查找预先与本地绑定的目标设备的目标设备标识信息,以获取业务转移信息中的目标设备标识信息;
在所述按钮触发命令的触发下,获取本地当前运行的应用的应用标识信息、所述应用的当前页面的页面标识信息和命令字。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触发命令为目标设备发来的触发命令,所述触发命令包括目标设备标识信息和命令字。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业务转移命令发送到所述目标设备标识信息所对应的目标设备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退出本地当前运行的应用。
7.一种业务转移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关于业务转移的触发命令;
获取模块,用于在所述触发命令的触发下,获取业务转移信息,所述业务转移信息包括:目标设备标识信息、本地当前运行的应用的应用标识信息、所述应用的当前页面的页面标识信息和命令字;
生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业务转移信息生成业务转移命令;
发送模块,用于将所述业务转移命令发送到所述目标设备标识信息所对应的目标设备。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触发命令为语音命令;
所述获取模块包括:
第一获取子模块,用于通过对所述语音命令的解析,获取业务转移信息中的目标设备标识信息和所述命令字。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触发命令为近场通信NFC感应命令;
所述获取模块包括:
连接子模块,用于通过所述近场通信NFC感应命令与所述目标设备建立NFC连接;
第二获取子模块,用于通过所述NFC连接,获取业务转移信息中的目标设备标识信息;
第三获取子模块,用于在所述NFC感应命令的触发下,获取本地当前运行的应用的应用标识信息、所述应用的当前页面的页面标识信息和命令字。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触发命令为按钮触发命令;
所述获取模块包括:
第四获取子模块,用于查找预先与本地绑定的目标设备的目标设备标识信息,以获取业务转移信息中的目标设备标识信息;
第五获取子模块,用于在所述按钮触发命令的触发下,获取本地当前运行的应用的应用标识信息、所述应用的当前页面的页面标识信息和命令字。
11.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触发命令为目标设备发来的触发命令,所述触发命令包括目标设备标识信息和命令字。
12.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退出模块,用于退出本地当前运行的应用。
13.一种获取机械臂操控数据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处理器;
用于存储处理器可执行指令的存储器;
其中,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
接收关于业务转移的触发命令;
在所述触发命令的触发下,获取业务转移信息,所述业务转移信息包括:目标设备标识信息、本地当前运行的应用的应用标识信息、所述应用的当前页面的页面标识信息和命令字;
根据所述业务转移信息生成业务转移命令;
将所述业务转移命令发送到所述目标设备标识信息所对应的目标设备。
14.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指令,其特征在于,该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6任意一项权利要求所述方法的步骤。
CN202010209960.4A 2020-03-23 2020-03-23 一种业务转移的方法及装置 Pending CN11140479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209960.4A CN111404790A (zh) 2020-03-23 2020-03-23 一种业务转移的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209960.4A CN111404790A (zh) 2020-03-23 2020-03-23 一种业务转移的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404790A true CN111404790A (zh) 2020-07-10

Family

ID=714366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209960.4A Pending CN111404790A (zh) 2020-03-23 2020-03-23 一种业务转移的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404790A (zh)

Citation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82207A (zh) * 2008-06-05 2008-10-0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数据更新的记录方法、装置和数据备份方法、系统
CN102546779A (zh) * 2011-12-27 2012-07-04 Tcl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跨设备间应用数据的同步方法及装置
CN103020068A (zh) * 2011-09-21 2013-04-03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同步方法及同步装置
EP2648427A1 (en) * 2012-04-07 2013-10-09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System For Transferring Data Between Plurality of Devices
CN104426919A (zh) * 2013-08-19 2015-03-18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页面分享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4424970A (zh) * 2013-08-19 2015-03-18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多媒体播放信息的同步方法及装置
CN104471917A (zh) * 2014-04-15 2015-03-2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共享应用信息方法和装置
CN106020654A (zh) * 2016-05-16 2016-10-12 微鲸科技有限公司 智能移动终端界面显示于智能电视的显示方法及显示系统
CN106658136A (zh) * 2016-12-29 2017-05-10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智能电视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8347464A (zh) * 2017-01-23 2018-07-31 国基电子(上海)有限公司 应用程序的运行状态同步方法、系统及电子设备
CN108513008A (zh) * 2018-03-28 2018-09-07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控制权转移方法、移动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9302461A (zh) * 2018-09-13 2019-02-01 网易(杭州)网络有限公司 信息展示、处理方法、介质、系统和计算设备
CN110196954A (zh) * 2019-06-14 2019-09-03 深圳市珍爱捷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网页回退处理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Patent Citation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82207A (zh) * 2008-06-05 2008-10-0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数据更新的记录方法、装置和数据备份方法、系统
CN103020068A (zh) * 2011-09-21 2013-04-03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同步方法及同步装置
CN102546779A (zh) * 2011-12-27 2012-07-04 Tcl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跨设备间应用数据的同步方法及装置
EP2648427A1 (en) * 2012-04-07 2013-10-09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System For Transferring Data Between Plurality of Devices
CN104426919A (zh) * 2013-08-19 2015-03-18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页面分享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4424970A (zh) * 2013-08-19 2015-03-18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多媒体播放信息的同步方法及装置
CN104471917A (zh) * 2014-04-15 2015-03-2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共享应用信息方法和装置
CN106020654A (zh) * 2016-05-16 2016-10-12 微鲸科技有限公司 智能移动终端界面显示于智能电视的显示方法及显示系统
CN106658136A (zh) * 2016-12-29 2017-05-10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智能电视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8347464A (zh) * 2017-01-23 2018-07-31 国基电子(上海)有限公司 应用程序的运行状态同步方法、系统及电子设备
CN108513008A (zh) * 2018-03-28 2018-09-07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控制权转移方法、移动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9302461A (zh) * 2018-09-13 2019-02-01 网易(杭州)网络有限公司 信息展示、处理方法、介质、系统和计算设备
CN110196954A (zh) * 2019-06-14 2019-09-03 深圳市珍爱捷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网页回退处理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588867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generating dynamic playlists utilising device co-presence proximity
US11282519B2 (en) Voice interaction method, device and computer readable storage medium
CN105516767B (zh) 智能电视及其应用切换方法
CN104618780B (zh) 电器设备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09921976B (zh) 一种基于群组的通信控制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1722824B (zh) 语音控制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05204743A (zh) 用于语音和视频通讯的交互控制方法及装置
KR20190141767A (ko) 오디오 워터 마킹을 이용한 키 구문 검출
CN107370772A (zh) 账号登录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4635501A (zh) 智能家居控制方法和系统
CN104639409A (zh) 音箱自动加入音箱自组网的方法和装置
CN104134442A (zh) 一种启动语音服务的方法及装置
CN103685775A (zh) 基于呼叫中心的智能家居系统及其实现方法
CN103701994A (zh) 一种自动应答的方法及装置
CN109979180A (zh) 遥控器按键复用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和遥控器
CN110474973A (zh) 一种多设备共享智能引擎的方法、系统和设备
CN105607749A (zh) 快捷操作方法、快捷操作装置和终端
CN107272460A (zh) 基于云控制的智能机器人及其远程控制方法、存储介质
CN111916077B (zh) 一种语音控制方法及设备
WO2013167015A2 (zh) 实现情景模式设置的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CN109525629A (zh) 信息推送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
CN111404790A (zh) 一种业务转移的方法及装置
CN105407445A (zh) 一种连接方法及第一电子设备
CN112700770A (zh) 语音控制方法、音箱设备、计算设备和存储介质
KR20130143680A (ko) 메시지 서비스 시스템, 메시지 서비스 장치, 단말 장치 및 그의 자동 응답 서비스 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0710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